CN205871974U - 汽车碰撞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汽车碰撞缓冲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71974U CN205871974U CN201620881678.XU CN201620881678U CN205871974U CN 205871974 U CN205871974 U CN 205871974U CN 201620881678 U CN201620881678 U CN 201620881678U CN 205871974 U CN205871974 U CN 2058719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ing
- collision
- bumper
- connecting plate
- fixed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9203 Road traffic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27 percu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碰撞缓冲器。所述汽车碰撞缓冲器,包括缓冲器固定板、缓冲组件和前端连接板,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与所述前端连接板之间,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橡胶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橡胶座连接;所述橡胶座与所述前端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通过设置缓冲组件,能够有效地吸收并缓解汽车碰撞所产生的外部冲击力,避免刚性的外部冲击力直接作用于车身及车内人员,从而能够对车身及车内人员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降低了碰撞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碰撞缓冲器。
背景技术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汽车车速的提高,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也明显上升。当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向前冲击力,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很容易与前方车辆或障碍物发生碰撞现象,尤其是正面碰撞事故,会给驾驶员和乘客造成非常严重的人身伤害,并且也会给车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更有效地保护车身及车内人员安全,以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及损失,已经成为汽车设计者和制造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现有的汽车前后端都安装有保险杠,虽然保险杠对于汽车碰撞具有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但是当车速较快时,发生的碰撞会非常剧烈,此时,保险杠的作用非常有限,致使车身以及车内人员仍然会受到较大的冲击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碰撞缓冲器,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安全性能和抗碰撞性能较差,无法对车身以及车内人员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包括缓冲器固定板、缓冲组件和前端连接板,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与所述前端连接板之间,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橡胶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橡胶座连接;所述橡胶座与所述前端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弹簧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弹簧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弹簧的长度之差为50~80mm。
进一步地,还包括大架连接板,所述缓冲器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大架连接板上,且所述缓冲器固定板位于所述大架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弹簧之间;所述大架连接板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器固定板与所述大架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用于与汽车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包括横向部和竖向部,所述横向部与所述竖向部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部的板面与所述竖向部的板面垂直;所述横向部用于与所述汽车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竖向部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部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碰撞缓冲器,包括缓冲器固定板、缓冲组件和前端连接板,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与所述前端连接板之间,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橡胶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橡胶座连接;所述橡胶座与所述前端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在汽车与前方车辆或者障碍物发生正面碰撞时,汽车车头受到的外部冲击力会作用在前端连接板上,进而传递到橡胶座和第一弹簧上,橡胶座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同时第一弹簧发生形变,从而能够有效地吸收并缓解外部冲击力,避免刚性的外部冲击力直接作用于车身及车内的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从而能够对车身及车内人员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降低了碰撞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缓冲器固定板; 102-前端连接板; 103-第一弹簧;
104-橡胶座; 105-第二弹簧; 106-大架连接板;
107-支撑板; 108-横向部; 109-竖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包括缓冲器固定板101、缓冲组件和前端连接板102,缓冲组件设置于缓冲器固定板101与前端连接板102之间,其中,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弹簧103和橡胶座104,本实施例提供的橡胶座104设置有凹槽,第一弹簧103的一端与缓冲器固定板101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03的另一端与橡胶座104的凹槽的槽底相抵接;橡胶座104与前端连接板10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在汽车与前方车辆或者障碍物发生正面碰撞时,汽车车头受到的外部冲击力会作用在前端连接板102上,进而传递到橡胶座104和第一弹簧103上,橡胶座104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同时第一弹簧103发生形变,从而能够有效地吸收并缓解外部冲击力,避免刚性的外部冲击力直接作用于车身及车内的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从而能够对车身及车内人员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降低了碰撞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伤。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组件为两个,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并缓解汽车碰撞所产生的外部冲击力,而且能够使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还包括第二弹簧105,第二弹簧105的一端与缓冲器固定板101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03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弹簧105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一弹簧103的长度大于第二弹簧105的长度。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弹簧105为两个。
第一弹簧103的长度大于第二弹簧105的长度,这样的方式能够对更剧烈的碰撞所产生的更强大的外部冲击力起到有效地吸收和缓冲作用。当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汽车车头会受到更强大的外部冲击力,更强大的外部冲击力会作用在前端连接板102上,进而传递到橡胶座104和第一弹簧103上,橡胶座104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在第一弹簧103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橡胶座104会与第二弹簧105的另一端相接触,并进一步压缩第二弹簧105,第二弹簧105与第一弹簧103同时收缩变形,从而能够进一步吸收并缓解外部冲击力,有效地避免了这种强大的外部冲击力直接作用于车身及车内的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从而能够对车身及车内人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第一弹簧103的长度与第二弹簧105的长度之差为50~80mm。
第一弹簧103的长度与第二弹簧105的长度之差过小,当汽车受到的外部冲击力较小时,在第一弹簧103刚开始压缩,橡胶座104就会与第二弹簧105的另一端相接触,并进一步压缩第二弹簧105,也就是说,当第一弹簧103本身的形变足以吸收并缓解较小的外部冲击力时,如果第一弹簧103的长度与第二弹簧105的长度之差过小,也会同时对第二弹簧105进行压缩,这样就会使得第二弹簧105发生不必要的形变,缩短了第二弹簧105的使用寿命。
第一弹簧103的长度与第二弹簧105的长度之差过大,当汽车受到的外部冲击力较大时,在第一弹簧103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橡胶座104就会与第二弹簧105的另一端相接触,并进一步压缩第二弹簧105,如果第二弹簧105的长度过短,其形变不足以吸收并缓解较大的外部冲击力,这样就会导致较大的外部冲击力直接作用于车身及车内的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从而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此外,第一弹簧103的长度与第二弹簧105的长度之差过大,当第一弹簧103发生最大变形量时,橡胶座104依然没有与第二弹簧105的另一端相接触,导致第二弹簧105没有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导致车身及车内人员受到外部冲击力的伤害。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弹簧103为压缩弹簧。本实施例的压缩弹簧采用现有的压缩弹簧。
作为优选,第一弹簧103的截面为圆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弹簧105为压缩弹簧。本实施例的压缩弹簧采用现有的压缩弹簧。
作为优选,第二弹簧105的截面为矩形或椭圆形,且第二弹簧105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一弹簧103的劲度系数。在汽车与前方车辆或者障碍物发生正面碰撞时,汽车车头受到的外部冲击力会作用在前端连接板102上,进而传递到橡胶座104和第一弹簧103上,橡胶座104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同时第一弹簧103收缩变形,当第一弹簧103收缩到一定程度时,橡胶座104会与第二弹簧105的另一端相接触,并进一步压缩第二弹簧105,第二弹簧105与第一弹簧103同时收缩变形,从而能够进一步吸收并缓解外部冲击力,避免刚性的外部冲击力直接作用于车身及车内的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
此外,第二弹簧105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一弹簧103的劲度系数,当第二弹簧105与第一弹簧103同时收缩变形时,第二弹簧105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第一弹簧103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还包括大架连接板106,缓冲器固定板101固定设置于大架连接板106上,且缓冲器固定板101位于大架连接板106和第一弹簧103之间;大架连接板106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
在使用时,将大架连接板106固定安装在汽车水箱前方的空间内,大架连接板106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与汽车车架的两侧固定连接,再将缓冲器固定板101固定设置于大架连接板106的远离水箱的板面上。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缓冲器固定板101与大架连接板106可拆卸连接。这样的方式便于根据需要选择大架连接板106。作为优选,缓冲器固定板101通过紧固螺栓与大架连接板106连接。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大架连接板106,可以根据不同车型选择大架连接板106的长度和宽度,以与汽车车架的宽度相适应。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还包括支撑板107,支撑板107与缓冲器固定板101连接,支撑板107用于与汽车底板固定连接。设置支撑板107并将支撑板107与汽车底板固定连接,能够牢固地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支撑板107包括横向部108和竖向部109,横向部108与竖向部109固定连接,横向部108的板面与竖向部109的板面垂直;横向部108用于与汽车底板固定连接,竖向部109与缓冲器固定板101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横向部108可以与汽车底板焊接,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汽车碰撞缓冲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碰撞缓冲器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吸收并缓解外部冲击力,避免刚性的外部冲击力直接作用于车身及车内的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从而能够对车身及车内人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竖向部109与缓冲器固定板101可拆卸连接。这样的方式便于使用者安装并更换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碰撞缓冲器。
在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缓冲组件的形式和数量不仅局限于以上一种,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加工情况自由选取其他形式和数量的缓冲组件,用以实现有效吸收并缓解汽车碰撞所产生的外部冲击力的功能;对于其他形式和数量的缓冲组件本实施例不再一一具体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器固定板、缓冲组件和前端连接板,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与所述前端连接板之间,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橡胶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橡胶座连接;所述橡胶座与所述前端连接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弹簧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弹簧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弹簧的长度之差为50~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大架连接板,所述缓冲器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大架连接板上,且所述缓冲器固定板位于所述大架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弹簧之间;所述大架连接板用于与汽车车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与所述大架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用于与汽车底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横向部和竖向部,所述横向部与所述竖向部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部的板面与所述竖向部的板面垂直;所述横向部用于与所述汽车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竖向部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部与所述缓冲器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碰撞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81678.XU CN205871974U (zh) | 2016-08-15 | 2016-08-15 | 汽车碰撞缓冲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81678.XU CN205871974U (zh) | 2016-08-15 | 2016-08-15 | 汽车碰撞缓冲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71974U true CN205871974U (zh) | 2017-01-11 |
Family
ID=57703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88167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71974U (zh) | 2016-08-15 | 2016-08-15 | 汽车碰撞缓冲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7197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73426A (zh) * | 2020-12-15 | 2021-02-19 | 金卫国 | 一种车辆底挂式碰撞保护装置 |
-
2016
- 2016-08-15 CN CN201620881678.XU patent/CN20587197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73426A (zh) * | 2020-12-15 | 2021-02-19 | 金卫国 | 一种车辆底挂式碰撞保护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11558A (zh) | 汽车碰撞消能保护装置 | |
CN201980295U (zh) | 一种前纵梁吸能结构 | |
CN203344875U (zh) | 汽车安全防撞梁 | |
CN111137233B (zh) |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 |
CN112721841A (zh) | 车辆碰撞吸能方法、车辆碰撞吸能装置及车辆 | |
CN205871974U (zh) | 汽车碰撞缓冲器 | |
CN106240642B (zh) | 一种车架和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 |
CN208359887U (zh) | 一种防撞汽车门 | |
CN209719505U (zh) | 一种防撞梁吸能盒 | |
CN109969112B (zh) | 一种汽车防撞梁 | |
CN209955926U (zh) | 一种汽车防撞梁 | |
CN208615869U (zh) | 防撞梁吸能结构及汽车 | |
CN201980172U (zh) | 汽车碰撞消能保护装置 | |
CN205706872U (zh) | 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5916178U (zh) | 一种转向柱碰撞能量吸收结构 | |
CN104290696A (zh) | 保险杠 | |
CN204567536U (zh) | 汽车前防撞梁 | |
CN204527323U (zh) | 一种车架 | |
CN202641894U (zh) | 一种安全汽车 | |
CN209274736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保护结构 | |
CN206394592U (zh) | 汽车前防撞梁缓冲装置 | |
CN200992181Y (zh) | 一种汽车防碰撞装置 | |
CN206254943U (zh) | 一种载重汽车后保险杠 | |
CN202783443U (zh) | 门槛前端缓冲结构 | |
CN220895681U (zh) |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碰撞缓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