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10799U - 引线框架金属板及具有其的引线框架 - Google Patents

引线框架金属板及具有其的引线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10799U
CN205810799U CN201620441732.9U CN201620441732U CN205810799U CN 205810799 U CN205810799 U CN 205810799U CN 201620441732 U CN201620441732 U CN 201620441732U CN 205810799 U CN205810799 U CN 205810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gredient
lead frame
original paper
void region
metallic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417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fond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fond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fond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fond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417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10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10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10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ad Frame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线框架金属板及具有其的引线框架。该引线框架金属板包括支撑边框和多个阵列分布的原件部分,每个原件部分包括第一组成部分和第二组成部分,多个原件部分形成第一组成部分与第二组成部分相互交替排列的行,多个原件部分形成多个第一组成部分依次排列的列与多个第二组成部分依次排列的列,与第一列的原件部分的第一组成部分相对的支撑框架上开设多个第二镂空区域,多个第二镂空区域分别位于各个第一组成部分与相应的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处的两侧,且各个第二镂空区域与第一组成部分和支撑框架之间的镂空区域相连通。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制造成品过程中无法监控产品的各项光电参数的问题。

Description

引线框架金属板及具有其的引线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引线框架金属板及具有其的引线框架。
背景技术
整版式金属引线框架的设计广泛应用于IC制造业以及LED制造业中,通过化学蚀刻、冲切、机械加工等方法在正版式的金属板上制作线路图,然后在采用模塑工艺来直接成型支架或是直接封装。
如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引线框架金属板的整版中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虚线框内为一个原件部分10′,包括第一组成部分11′和第二组成部分12′,两者相邻设置,并且第一组成部分11′与第二组成部分12′之间通过第一镂空区域20′间隔设置。在现有技术的整版的引线框架金属板包括支撑边框30′和多个阵列分布的原件部分10′。多个原件部分10′形成第一组成部分11′与第二组成部分12′相互交替排列的行,多个原件部分10′形成第一组成部分11′的列与第二组成部分12′的列。在第一列第一组成部分11′中相邻两个第一组成部分11′之间断开设置,并且每个第一组成部分11′与相应的支撑框架30′之间开设镂空区域并相连接;在每一列第二组成部分12′中,相邻两个第二组成部分12′之间开设镂空区域相连接;在同一行原件部分10′中,相邻的且属于不同原件部分10′的第一组成部分11′和第二组成部分12′之间开设镂空区域并相连接。然后,工作人员在相应的第一组成部分11′和第二组成部分12′上放置对应的芯片,再在所有的镂空区域中采用模塑工艺进行填充塑胶,从而得到完成成品的引线框架。在进行LED灯具组装过程中,沿着镂空区域对整版引线框架进行剪切分离,以获得单个引线框架。
这种引线框架的缺点是各个金属连接线互相电性连接,在单个原件部分从整版引线框架中分离前,无法对引线框架进行光电参数测试,因此在制造成品过程中无法监控产品的各项光电参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线框架金属板及具有其的引线框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制造成品过程中无法监控产品的各项光电参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引线框架金属板,包括支撑边框和多个阵列分布的原件部分,每个原件部分包括第一组成部分和第二组成部分,多个原件部分形成第一组成部分与第二组成部分相互交替排列的行,多个原件部分形成多个第一组成部分依次排列的列与多个第二组成部分依次排列的列,同一原件部分中的第一组成部分和第二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第一镂空区域间隔设置,在第一列的原件部分中,各个第一镂空区域相连通,在第一列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相邻两个第一组成部分之间断开设置,并且每个第一组成部分与相应的支撑框架之间开设镂空区域并相连接;在每一列第二组成部分中,相邻两个第二组成部分之间开设镂空区域并相连接;在同一行原件部分中,相邻的且属于不同原件部分的第一组成部分和第二组成部分之间开设镂空区域并相连接;与第一列的原件部分的第一组成部分相对的支撑框架上开设多个第二镂空区域,多个第二镂空区域分别位于各个第一组成部分与相应的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处的两侧,且各个第二镂空区域与第一组成部分和支撑框架之间的镂空区域相连通。
可选地,在靠近第一列原件部分的支撑框架上开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多个第一分离空隙,相邻两个第二镂空区域之间至少具有一个第一分离空隙,且多个第一分离空隙所在的同一直线与各个第二镂空区域相交。
可选地,相邻两个第二镂空区域之间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分离空隙。
可选地,沿多个第一分离空隙所在的同一直线上的支撑框架上还开设有第二分离空隙。
可选地,在开设第二分离空隙的一侧支撑框架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三分离空隙,相邻两列原件部分关于第三分离空隙的轴线对称设置。
可选地,各个第三分离空隙与引线框架上的其他镂空区域均不连通。
可选地,除第一列原件部分的其他各列原件部分中,各列相邻两个原件部分中的其中一个原件部分的第一组成部分与另一个原件部分中的第二组成部分相连接。
可选地,支撑框架上还开设有在加工引线框架金属板过程中用于定位的定位孔。
可选地,引线框架的至少一面电镀有铜镀层、镍镀层、银镀层、金镀层、钯镀层或铂镀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引线框架,包括引线框架金属板、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该引线框架金属板为前述的引线框架金属板,第一芯片电性接触地放置在引线框架金属板的第一组成部分上,第二芯片电性接触地放置在引线框架金属板的第二组成部分上,且引线框架金属板的第一镂空区域、第二镂空区域以及其余的镂空区域均填充塑胶后进行塑胶封装。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原有的引线框架金属板上开设第二镂空区域,并且,各个第二镂空区域与第一组成部分和支撑框架之间的镂空区域相连通,如此一来,只需要将与同一个原件部分相对应的两个第二镂空区域一起剪切开,便可对第一列中相应的那个原件部分进行单独的光电测试,通过实时测试,监控产品的光电参数色参数性能,保证产品良率,尤其在进行LED生产的过程中,实时监控LED的光色参数,可以及时对荧光粉参数进行修改,可以大大简化制程,提高产品的生产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引线框架金属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引线框架金属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
10、支撑框架;20、原件部分;21、第一组成部分;
22、第二组成部分;30、第一镂空区域;40、第二镂空区域;
50、第一分离空隙;60、第二分离空隙;70、第三分离空隙;
80、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型的引线框架包括引线框架金属板、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第一芯片电性接触地放置在引线框架金属板的第一组成部分21上,第二芯片电性接触地放置在引线框架金属板的第二组成部分22上,且引线框架金属板的第一镂空区域30、第二镂空区域40以及其余的镂空区域均填充塑胶后进行塑胶封装。这样,一个整版的引线框架就生产完成了。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引线框架金属板包括支撑边框10和多个阵列分布的原件部分20,每个原件部分20包括第一组成部分21和第二组成部分22,多个原件部分20形成第一组成部分21与第二组成部分22相互交替排列的行,多个原件部分20形成多个第一组成部分21依次排列的列与多个第二组成部分22依次排列的列,同一原件部分20中的第一组成部分21和第二组成部分22之间通过第一镂空区域30间隔设置,在第一列的原件部分20中,各个第一镂空区域30相连通,在第一列的第一组成部分21中相邻两个第一组成部分21之间断开设置,并且每个第一组成部分21与相应的支撑框架10之间开设镂空区域并相连接;在每一列第二组成部分22中,相邻两个第二组成部分22之间开设镂空区域并相连接;在同一行原件部分20中,相邻的且属于不同原件部分20的第一组成部分21和第二组成部分22之间开设镂空区域并相连接;与第一列的原件部分20的第一组成部分21相对的支撑框架10上开设多个第二镂空区域40,多个第二镂空区域40分别位于各个第一组成部分21与相应的支撑框架10之间的连接处的两侧,且各个第二镂空区域40与第一组成部分21和支撑框架10之间的镂空区域相连通。
通过在原有的引线框架金属板上开设第二镂空区域40,并且,各个第二镂空区域40与第一组成部分21和支撑框架10之间的镂空区域相连通,如此一来,只需要将与同一个原件部分20相对应的两个第二镂空区域一起剪切开,此时第一列中的各个第一组成部分21与相应的第二组成部分22之间实现绝缘分离开,然后便可对第一列中相应的那个原件部分进行单独的光电测试,通过实时测试,监控产品的光电参数色参数性能,保证产品良率,尤其在进行LED生产的过程中,实时监控LED的光色参数,可以及时对荧光粉参数进行修改,可以大大简化制程,提高产品的生产良率。
在本实施例中,在靠近第一列原件部分20的支撑框架10上开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多个第一分离空隙50,相邻两个第二镂空区域40之间至少具有一个第一分离空隙50,且多个第一分离空隙50所在的同一直线与各个第二镂空区域40相交。在沿着多个第一分离空隙50所在的同一直线剪切之后,第一列的原件部分20的第一组成部分21和第二组成部分22能够绝缘分离,此时,对第一列的任一个单独的原件部分20均能够进行光电色参数进行测试,从而从多次测试中统计加工引线框架金属板的加工质量是否能够满足产品要求,从而降低产品不良率。
具体地,为了在降低沿多个第一分离空隙50所在直线进行剪切的难度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引线框架金属板上支撑框架10与原件部分20之间的连接强度,因此,相邻两个第二镂空区域40之间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分离空隙50,通过两个第一分离空隙50之间间隔出来的金属连接部分提高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2所示,由于支撑框架10的宽度有时候设计的较宽,在工作人员利用剪切工具进行剪切时,较宽的支撑框架10较难剪切,为了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沿多个第一分离空隙50所在的同一直线上的支撑框架10上还开设有第二分离空隙60。工作人员对着第二分离空隙60进行剪切,仅需剪切到第二分离空隙60外的金属板就能够顺利地将支撑框架10剪切完成,提高工作效率。
同理地,在开设第二分离空隙60的一侧支撑框架10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三分离空隙70,相邻两列原件部分20关于第三分离空隙70的轴线对称设置。这样,工作人员就能够轻松地将每一列原件部分20进行剪切分离。
优选地,各个第三分离空隙70与引线框架上的其他镂空区域均不连通,从而提供各个对应边框的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各个第一组成部分21与各个第二组成部分2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引线框架金属板的整体连接强度,因此,除第一列原件部分20的其他各列原件部分20中,各列相邻两个原件部分20中的其中一个原件部分20的第一组成部分21与另一个原件部分20中的第二组成部分22相连接。
优选地,引线框架的至少一面电镀有铜镀层、镍镀层、银镀层、金镀层、钯镀层或铂镀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施例中,在加工所述引线框架金属板过程中,为了能够对各个整版的引线框架金属板进行统一尺寸样式,以及加工完成后的引线框架金属板能够进行多个层叠起来之后利用切割机械进行统一的切割,因此,支撑框架10上还开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80。加工完成引线框架金属板时候,利用统一的定位孔80以将多个引线框架金属板进行整齐地定位,从而利用切割设备对多个引线框架金属板进行一次性地切割即可完成切割分离工艺,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当然,本实施例的引线框架金属板加工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同样可以利用手工对单块的整版引线框架金属板进行剪切,由于每块整版引线框架金属板上均加工了方便剪切加工的第一分离空隙50、第二分离空隙60、第三分离空隙70以及其他的辅助剪切分离的镂空区域,因此工作人员能够仅用手工即可方便快捷地对整版的引线框架金属板进行剪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引线框架金属板,包括支撑边框(10)和多个阵列分布的原件部分(20),每个原件部分(20)包括第一组成部分(21)和第二组成部分(22),多个原件部分(20)形成第一组成部分(21)与第二组成部分(22)相互交替排列的行,多个原件部分(20)形成多个第一组成部分(21)依次排列的列与多个第二组成部分(22)依次排列的列,同一原件部分(20)中的第一组成部分(21)和第二组成部分(22)之间通过第一镂空区域(30)间隔设置,在第一列的原件部分(20)中,各个第一镂空区域(30)相连通,在第一列的第一组成部分(21)中相邻两个第一组成部分(21)之间断开设置,并且每个第一组成部分(21)与相应的支撑框架(10)之间开设镂空区域并相连接;在每一列第二组成部分(22)中,相邻两个第二组成部分(22)之间开设镂空区域并相连接;在同一行原件部分(20)中,相邻的且属于不同原件部分(20)的第一组成部分(21)和第二组成部分(22)之间开设镂空区域并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与第一列的原件部分(20)的第一组成部分(21)相对的支撑框架(10)上开设多个第二镂空区域(40),多个第二镂空区域(40)分别位于各个第一组成部分(21)与相应的支撑框架(10)之间的连接处的两侧,且各个第二镂空区域(40)与第一组成部分(21)和支撑框架(10)之间的镂空区域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金属板,其特征在于,在靠近第一列原件部分(20)的支撑框架(10)上开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多个第一分离空隙(50),相邻两个第二镂空区域(40)之间至少具有一个第一分离空隙(50),且多个第一分离空隙(50)所在的同一直线与各个第二镂空区域(40)相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框架金属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二镂空区域(40)之间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分离空隙(5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线框架金属板,其特征在于,沿多个第一分离空隙(50)所在的同一直线上的支撑框架(10)上还开设有第二分离空隙(6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线框架金属板,其特征在于,在开设第二分离空隙(60)的一侧支撑框架(10)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三分离空隙(70),相邻两列原件部分(20)关于第三分离空隙(70)的轴线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线框架金属板,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三分离空隙(70)与引线框架上的其他镂空区域均不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金属板,其特征在于,除第一列原件部分(20)的其他各列原件部分(20)中,各列相邻两个原件部分(20)中的其中一个原件部分(20)的第一组成部分(21)与另一个原件部分(20)中的第二组成部分(22)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金属板,其特征在于,支撑框架(10)上还开设有在加工所述引线框架金属板过程中用于定位的定位孔(80)。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引线框架金属板,其特征在于,引线框架的至少一面电镀有铜镀层、镍镀层、银镀层、金镀层、钯镀层或铂镀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引线框架,包括引线框架金属板、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其特征在于,该引线框架金属板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引线框架金属板,第一芯片电性接触地放置在引线框架金属板的第一组成部分(21)上,第二芯片电性接触地放置在引线框架金属板的第二组成部分(22)上,且引线框架金属板的第一镂空区域(30)、第二镂空区域(40)以及其余的镂空区域均填充塑胶后进行塑胶封装。
CN201620441732.9U 2016-05-16 2016-05-16 引线框架金属板及具有其的引线框架 Active CN205810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41732.9U CN205810799U (zh) 2016-05-16 2016-05-16 引线框架金属板及具有其的引线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41732.9U CN205810799U (zh) 2016-05-16 2016-05-16 引线框架金属板及具有其的引线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10799U true CN205810799U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00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41732.9U Active CN205810799U (zh) 2016-05-16 2016-05-16 引线框架金属板及具有其的引线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107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2872A (zh) * 2019-06-14 2019-09-13 泸州天诺科技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2872A (zh) * 2019-06-14 2019-09-13 泸州天诺科技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4201B (zh) 半导体封装和方法
DE102014116379B4 (de) Leiterrahmenstreifen und verfahren zum elektrischen isolieren gemeinsam benutzter zuleitungen eines leiterrahmenstreifens
DE102014106158B4 (de) Verfahren zum Testen von elektronischen Bauteilen und Halbleiterstreifenanordnung
DE112008000234T5 (de) Vorgeformte Clip-Struktur
DE102017204594A1 (de) Leiterrahmenanschlussbeinchen mit vollständig plattierten Endflächen
DE202018104347U1 (de) Vorgeformte Leiterrahmen-Vorrichtung
TW201539695A (zh)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205810799U (zh) 引线框架金属板及具有其的引线框架
CN107912069A (zh) 不具有裸片附接垫的引线载体结构和由此形成的封装
CN104505375A (zh) 半导体封装结构
CN205564734U (zh) 芯片级封装
DE202018104349U1 (de) Lichtabgabevorrichtungs-Package
DE112013007426B4 (de) Halbleitervorricht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CN106876361A (zh) 一种矩阵式排列的微电子封装引线框架
DE102014103034A1 (de)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DE102015107232A1 (de) Verfahren zur Vereinzelung von Packages und Leadframe
CN205488205U (zh) 片式支架、片式器件阵列以及片式器件
DE102015118631A1 (de) Leiterrahmenstreifen mit Formmassekanälen
CN102651360A (zh) 一种可铜线键接的封装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79442A (zh) 发光二极管的支架结构制作方法
DE112012002860T5 (de) Solarzellenmodul auf geformtem Lead-Frame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CN203386796U (zh) 一种led发光条封装支架
CN103400931B (zh) 直插式led灯的制作方法和高杯三合一直插全彩灯
CN103021879A (zh) 无外引脚半导体封装构造及其制造方法与导线架条
CN209544331U (zh) 预成形填锡沟槽导线架及其封装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