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79838U -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79838U
CN205679838U CN201620571182.2U CN201620571182U CN205679838U CN 205679838 U CN205679838 U CN 205679838U CN 201620571182 U CN201620571182 U CN 201620571182U CN 205679838 U CN205679838 U CN 205679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lens
guiding
lens carrier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711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利德
卓英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79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7983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透镜驱动装置配置有透镜支架、框架、数个引导机构,透镜支架用于支撑透镜;框架用于包围透镜支架;数个引导机构用于引导透镜支架,使透镜支架相对于框架在透镜的光轴方向自由移动;引导机构带有第一引导部位、第二引导部位、滚珠,第一引导部位形成于框架中;第二引导部位形成于透镜支架中;滚珠被配置在第一引导部位和第二引导部位之间;第一引导部位,是由构成框架中分别独立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形成。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透镜驱动装置,可顺畅引导透镜支架。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与智能电话中安置有小型摄像头。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众所周知这种小型摄像头中带有自动聚焦功能和抖动修正功能。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第JP2012-93558号公报)中,配置有用于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架、设置在该透镜支架周围的框架,还应用了数个滚珠,相对框架自由移动,并用于支撑透镜支架。
但是,上述结构难以稳妥确保透镜支架、框架和滚珠的各自间隔,存在透镜支架运作不流畅,出现松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解决上述一直存在的问题,并引导透镜支架流畅运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透镜驱动装置,安置有透镜支架、框架、数个引导机构,透镜支架用于支撑透镜,框架用于包围透镜支架,数个引导机构用于引导透镜支架,使透镜支架相对于框架在透镜的光轴方向自由移动。引导机构中配置有第一引导部位、第二引导部位、滚珠,第一引导部位形成于框架中;第二引导部位形成于透镜支架中,滚珠被配置在第一引导部位和第二引导部位之间。第一引导部位,是由构成前述框架中分别独立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形成。
从最佳角度来看,在透镜支架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所述引导机构,这两个引导机构的第一引导部位分别带有调整面与限制面,调整面形成于第二框架上,用于调整滚珠的位置;限制面形成于第一框架上,用于限制与调整方向相交方向中的滚珠位置。
从最佳角度来看,引导机构被设置在以透镜为中心的四角上,各引导机构的第一引导部位形成于平面交叉的沟槽,第二引导部位形成于第一引导部位对向的平面。
从最佳角度来看,安置有透镜支架、框架、数个引导机构,透镜支架用于支撑透镜;框架用于包围透镜支架;数个引导机构用于引导透镜支架,使透镜支架相对于框架在透镜的光轴方向自由移动;引导机构中配置有第一引导部位、第二引导部位、滚珠,第一引导部位形成于框架中;第二引导部位形成于透镜支架中,滚珠被配置在第一引导部位和第二引导部位之间;框架具有分别独立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引导机构中,第一框架在其中一个引导机构中带有基准面,在其他引导机构中,第二框架有与前述基准面对向的调整面,用于调整相对于前述基准面的间隔,透镜支架与基准面及调整面之间分别配制有滚珠。
从最佳角度来看,带有调整面引导机构的第一引导部件,带有该调整面,还带有与调整方向处正交方向的第一限制面,对引导机构的滚珠位置进行限制;带有调整面引导机构的第二引导部位,还带有与调整方向具有规定角度的第一缓冲面;带有基准面引导机构的第二引导部位,还带有与调整方向具有规定角度的第二缓冲面;带有基准面引导机构的第一引导部位,带有该基准面,还带有与调整方向处正交方向的第二限制面,对引导机构的滚珠位置进行限制。
从最佳角度来看,为了生产时第二框架能够滑动,在框架内配置可载置第二框架的载置平面部位。
从最佳角度来看,安置有第一磁铁、第一线圈、一对导线,第一磁铁被安装在框架中;与第一磁铁对向,第一线圈被安装在透镜支架中;在框架和透镜支架之间,一对导线被横梁连接,向第一线圈供电。
从最佳角度来看,一对导线被以与透镜直径线性对称的方式进行设置。
从最佳角度来看,安置有基座、第一磁铁、第一线圈、第二磁铁、第二线圈,在与透镜的光轴正交方向中,基座以自由移动方式支撑起框架;第一磁铁被安装在框架中;与第一磁铁对向,第一线圈被安装在透镜支架中;第二磁铁被安装在框架上;与第二磁铁对向,第二线圈被设置在基座上;与第一磁铁相比,第二磁铁在光轴方向中的宽度较小。
从最佳角度来看,配置有数个第二线圈,第二线圈之一与第一磁铁对向。
从最佳角度来看,透镜支架带有凸出部位,该凸出部位从透镜支架的外周面向外凸出,凸出部位与被设置在高于框架底部位置的定位部位抵接。
从最佳角度来看,安置有位置检测磁铁、位置检测部位、第二磁铁、第二线圈、磁轭,位置检测磁铁被设置在透镜支架上;位置检测部位被安装在框架上,用于检测透镜支架的光轴方向位置;第二磁铁被安装在框架上;被设置的第二线圈与第二磁铁对向;磁轭被设置在位置检测部位和第二磁铁之间。
摄像头装置,配置有前述透镜驱动装置、被透镜支架支撑起的透镜、接收透镜散发出的光线的受光传感器。
安置有前述摄像头装置的电子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由于配置有可对透镜支架和滚珠和框架的间隔进行调整的结构,因此可适当确保透镜支架和滚珠和框架的间隔,并可顺畅引导透镜支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图1不包括遮盖部件和上侧基板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斜视图;
图3是图4的III-III线截面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截面图;
图5是图4的V-V线截面图;
图6是图5的VI-VI线截面图;
图7是图5的VII-VII线截面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模型图;
图8(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模型图;
图8(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模型图;
图8(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模型图。
图中:10、透镜驱动装置,12、遮盖部件,16a、16b、导线,20a~20d、支撑弹簧,22、透镜支架,24a~24d、滚珠,26、光轴方向位置检测磁铁,28、第一线圈,30、框架,30a、第一框架,30b、第二框架,32a~32d、吊线,34、第一磁铁,36a~36c、第二磁铁,38、第一磁轭,40、第二磁轭,42a~42d、第二线圈,52a~52d、引导机构,62a~62d、第一引导部位,64a~64d、第二引导部位,66a、66b、第一限制面,68a、68b、调整面,70、底部,72、载置平面部位,74a~74d、凸出部位,76a~76d、定位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图纸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针对透镜驱动装置的概要进行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项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10。
透镜驱动装置10配置有以下部件,即遮盖部件12、上侧基板14、两条导线16a与16b、压板18、四根用于支撑的弹簧20a~20d、透镜支架22、三个一组的滚珠24a~24d、光轴方向位置检测磁铁26、第一线圈28、框架30、四根吊线32a~32d、第一磁铁34、三个第二磁铁36a~36c、第一磁轭38、第二磁轭40、四个第二线圈42a~42d、下侧基板44和基座46。
另外,根据需要,将透镜驱动装置10的光轴方向一侧称为上侧,将另一方称为下侧。
遮盖部件12由诸如不锈钢等非磁性材料等组成,从上侧观察到的外形呈现四角形的同时,还设置有圆形的第一孔48,通过该第一孔48,光线贯穿而过。利用遮盖部件12、安装在遮盖部件12下方的基座46,将透镜驱动装置10的周围覆盖起来。
从上侧观察到的上侧基板14的外形呈现四角形,还设置有圆形的第二孔50,通过该第二孔50,光线贯穿而过。
导线16a与16b的一端被嵌夹在上侧基板14与压板18之间,得以固定,另一端被固定在透镜支架22上。导线16a与16b的一端被电能连接在上侧基板14上,另一端被连接在第一线圈28上。通过导线16a与16b,向第一线圈28进行供电。
另外,形成的压板18被用作绝缘体四角形框架,上侧基板14被固定在压板18的上侧,框架30被固定在压板18的下侧。
吊线32a~32d的上端附近被固定,并被通过电能分别连接在支撑弹簧20a~20d各自外侧的一端上,支撑弹簧20a~20d各自内侧的另一端被通过电能连接在上侧基板14上。另外,支撑弹簧20a~20d被嵌夹在压板18和框架30之间,得以固定。吊线32a~32d的下端被固定在下侧基板44上,并通过电能连接。
形成的透镜支架22呈现圆筒状,在内侧形成螺丝等,并支撑起透镜。第一线圈28被固定在透镜支架22的部分外周面上。同时,在第一线圈28被固定的相反一侧的外周面上,还固定了光轴方向位置检测磁铁26。
设置框架30的目的在于围住透镜支架22,框架30由第一框架30a和第二框架30b组成。
滚珠24a~24d被配置在透镜支架22和框架30之间,并组成了引导机构52a~52d,引导机构52a~52d用于引导透镜支架22,使其相对于框架30在光轴方向上自由移动。
另外,在三个为一组的滚珠24a~24d中,中间的滚珠相对于上下滚珠,其半径较小,实际上通过上下两组滚珠对透镜支架22进行引导。
形成的第一磁铁34呈现平板状,被固定在第一框架30a上,第一框架30a处在第二框架30b的反向一侧,透镜支架22被夹在第一框架30a和第二框架30b之间。另外,第一磁轭38被固定在第一磁铁34的外侧平面上。
第二磁铁36a~36c夹住第二磁轭40,在框架30的下面外周附近,被固定于三条边上。
在下侧基板44的上面外周附近,第二线圈42a~42d被固定在四条边上。三个第二线圈42b~42d与第二磁铁36a~36c对向,一个第二线圈42a与第一磁铁34的下面对向。第二线圈42a~42d通过下侧基板44供电。
从上侧观察,形成的下侧基板44呈现四角形,同时设有圆形的第三孔53,通过第三孔53,光线贯穿而过。在下侧基板44的四角中,前述吊线32a~32d的下端被固定住。另外,在下侧基板44中还设有外部连接端子54,通过外部连接端子54获得电源,并输入和输出信号。
从上侧观察,基座46的外形呈现四角形,同时还设有圆形的第四孔56,通过第四孔56,光线贯穿而过。在基座46的上面,下侧基板44被固定住,同时,遮盖部件12被固定在基座46的周围。
前述上侧基板14、导线16a与16b、压板18、支撑弹簧20a~20d、透镜支架22、滚珠24a~24d、光轴方向位置检测磁铁26、第一线圈28、框架30、第一磁铁34、第二磁铁36a~36c、第一磁轭38组成一个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被吊线32a~32d悬吊着,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抵消吊线32a~32d的弹力并被支撑起来,可自由移动。
另外,透镜支架22、光轴方向位置检测磁铁26、第一线圈28组成一个移动部件,通过滚珠24a~24d,该移动部件在光轴方向上被引导自由移动。
接着利用图2~图8,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10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导线16a与16b通过板状部件材料形成。如图2所示,导线16a与16b的一端形成了第一固定部位58a与58b,第一固定部位58a与58b被固定在压板18(图2中是右端)上。另外,导线16a与16b的另外一端形成了第二固定部位60a与60b,第二固定部位60a与60b被固定在透镜支架22(图2中是左端)上。另外,导线16a与16b拥有连接部位61a与61b,连接部位61a与61b用于连接第一固定部位58a与58b以及第二固定部位60a与60b。为了连接部位61a与61b减少阻止透镜支架22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中途还设置了两处旋转部分,呈现S字状。相对于被透镜支架22支撑起的透镜直径,导线16a与16b出现线性对称。
即为了相对压板18使得透镜支架22成为横梁,通过第一固定部位58a与58b以及第二固定部位60a与60b,导线16a与16b连接在压板18和透镜支架22之间。由于透镜支架22被横梁的导线16a与16b连接,因此,在第二固定部位60a与60b一侧,透镜支架22可在光轴方向上自由移动。另外,由于在设置有第二固定部位60a与60b一侧中配置了第一磁铁36,因此仅凭较小的电磁力即可在光轴方向上移动透镜支架22。
如图3和图5所示,以透镜为中心,引导机构52a~52d被设置在四个角上。引导机构52a~52d由形成于框架30的第一引导部位62a~62d、形成于透镜支架22的第二引导部位64a~64d、前述滚珠24a~24d组成。如后述所示,在制造透镜驱动装置10时,第二框架30b与第一框架30a相对,从图的右侧向左侧按压滚珠24a~24d和透镜支架22,并针对后述的基准面90a与90b,对调整面68a与68b的间隔进行调整。前述左右侧向属于调整方向,根据按压方向,将图的右侧称为“按压后侧”,将左侧称为“按压前侧”。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位62a~62d形成于平面直角交叉,并且与光轴方向平行延伸的沟槽,另外,以诸如45度的角度,第一引导部位62a~62d与第二引导部位64a~64d对向,形成在光轴方向上延伸的平面。
另外,在按压后侧的引导机构52b与52c中,在第一框架30a里形成跟滚珠24b与24c对向的第一限制面66b与66c,在第二框架30b中形成调整面68a与68b。另外,在透镜支架22上形成了第一缓冲面88a与88b。在按压前侧的引导机构52a和52d中,在第一框架30a里形成了基准面90a与90b以及第二限制面92a与92b。还在透镜支架22中形成了第二缓冲面94a与94b。调整面68a与68b,出现与第一限制面66a与66b相交的角度,例如90度。第二限制面92a与92b,出现了与基准面90a与90b相交的角度,例如90度。另外,第一缓冲面88a与88b以及第二缓冲面94a与94b,出现与调整方向对向的角度,例如45度。
制造透镜驱动装置10时,通过在图的左侧移动第二框架30b,调整相对于基准面90a与90b的调整面68a与68b,沿着按压方向调整其位置(间隔),在各引导机构52a~52d中,可分别对第一引导部位62a~62d、滚珠24a~24d与第二引导部位64a~64d的间隔进行适当调整。在该实施例中,相对于上下滚珠24a~24d,第一引导部位62a~62d和第二引导部位64a~64d抵接,相对于制造出的小型中心滚珠24a~24d,在第一引导部位62a~62d和第二引导部位64a~64d之间空出若干缝隙。
如图4所示,第一框架30a的底部70向着透镜支架22的中心延伸,该底部70的上面组成载置平面部位72。该搁置平面部位72形成了与光轴方向正交的面。第二框架30b的下面与载置平面部位72抵接。制造透镜驱动装置10时,第二框架30b的下面在第一框架30a的载置平面部位72上面滑动,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面中,可向着第一框架30a移动第二框架30b。通过移动第二框架30b,如前述所示,可分别适当调整第一引导部位62a~62d、滚珠24a~24d与第二引导部位64a~64d的间隔。
在此,利用图3对引导机构52a~52d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将透镜支架22和第二框架30b装入第一框架30a中。此时,最好预先将第二框架30b与透镜支架22靠向图的右侧,使得第二框架30b的抵接面84和透镜支架22的抵接面86分别几乎与第一框架30a的第一止动面80和第二止动面82抵接。组装完成时候,和第二止动面82与抵接面86的间隔相比,如果第一止动面80与抵接面84的间隔较大,则易于放入滚珠24a~24d。
接着,在第一引导部位62a~62d和第二引导部位64a~64d之间的空间中,放入规定的滚珠24a~24d后,将第二框架30b向图的左侧移动。通过这种方式,第二框架30b的调整面68a与68b和滚珠24b与24c抵接后,滚珠24b与24c分别和调整面68a与68b、第一限制面66a与66b、第二引导部位64b与64c的第一缓冲面88a与88b等三个平面抵接。即使进一步将第二框架30b移动至左侧,但由于滚珠24b与24c仍处于和第一限制面66a与66b抵接的状态中,因此,与按压方向正交方向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进一步将第二框架30b移动至左侧,通过第一缓冲面88a与88b,受到来自滚珠24b与24c的按压力,透镜支架22向左侧移动,第二缓冲面94a与94b和滚珠24a与24d抵接。如果进一步将第二框架30b移动至左侧,滚珠24a与24d与组成以下三个平面的第二缓冲面94a与94b抵接,这三个平面分别是组成第一引导部位62a与62d的基准面90a与90b、第二限制面92a与92b、组成第二引导部位64a与64d的第二缓冲面94a与94b。和第二限制面92a与92b抵接后,与按压方向正交方向的滚珠24a与24d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在这种状态中,滚珠24a~24d分别与三个平面抵接。另外,在这种状态中,透镜支架22既限制了按压方向的位置,也限制了与按压方向正交方向的位置。
最后,利用粘合剂等将第二框架30b固定在第一框架30a上。或分别将滚珠24a~24d与三个平面抵接后,利用诸如10μm的规定尺寸使第二框架30b返回右侧后,再利用粘合剂等将第二框架30b固定在第一框架30a上。
通过前述方式,可适当确保透镜支架22、框架30与滚珠24a~24d的各自间隔。因此,由于不容易出现透镜支架22移动不顺畅以及松动的情况,因此可顺畅引导透镜支架22。
如图3~图6所示,第一线圈28在半圆部位与两个直线部位的两侧连接,为了使两条直线部位的位置偏离上下方向,将其固定在透镜支架22上。与第一线圈28对向,第一磁铁34被固定在框架30上,在第一线圈28的反向一侧,第一磁轭38被固定在第一磁铁34上。在上下方向中,为了逆转磁极,将第一磁铁34进行磁化,第一线圈28的两个直线部位分别与相反的磁极对向。如果在第一线圈28中使电流流动,第一线圈28、第一磁铁34和第一磁轭38之间组成了磁路,产生在光轴方向上推动透镜支架22的电磁力。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第二线圈42a~42d分别是多层线圈,结构特征在于在半圆部位连接两个直线部位的两侧,为了偏离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位,两个直线部位被固定在下侧基板44上。一个第二线圈42a与第一磁铁34的下面对向,为了使对向的第二线圈42a的直线部位分别与相反的磁极对向,对第一磁铁34进行磁化。如果在第二线圈42a中流动电流,与第一磁铁34之间构成电磁回路,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将产生移动透镜支架22的电磁力。另外,与三个第二线圈42b~42d对向,通过第二磁轭40,第二磁铁36a~36c被固定在框架30上。为了使各自对向的第二线圈42b~42d的直线部位分别与相反的磁极对向,对磁铁36a~36c进行磁化。如果在第二线圈42b~42d中流动电路,在第二线圈42b~42d、第二磁铁36a~36c和第二磁轭40之间将构成磁路,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将产生移动透镜支架的电磁力。
如图4和图6所示,第二磁铁36a~36c的高度(光轴方向的宽度)H2比第一磁铁34的高度(光轴方向的宽度)H1低。因此,可将第二磁铁36a~36c小型化,并可减轻透镜驱动装置10的重量,还可防止多余的磁力线泄露。
如图5和图7所示,在透镜支架22中形成了四个凸出部位74a~74d。在与设有第一线圈28的侧面正交的外周面上,四个凸出部位74a~74d从透镜支架22向外凸出。两个凸出部位74a与74b以及两个凸出部位74c与74d被配置在与透镜直径相对形成线对称的位置上。
另外,与透镜支架22的凸出部位74a~74d对向,在框架30上形成了定位部位76a~76d。在前述框架30的底部70更高的上侧形成了定位部位76a~76d。由于定位部位76a~76d与凸出部位74a~74d抵接,因此透镜支架22的下侧位置受到限制。受此影响,透镜支架22与底部70并不抵接。如此,与透镜22抵接的定位部位76a~76d形成于比框架30的底部70更高的上侧,因此,在凸出部位74a~74d和定位部位76a~76d之间出现的颗粒难以掉落到下侧。虽然在透镜驱动装置10的下侧设置有受光传感器,但由于采用颗粒难以从透镜驱动装置10掉落的结构,因此可减少光传感器被颗粒弄脏的可能性。
如图5和图6所示,与固定在透镜支架22上的光轴方向位置检测磁铁26对向,设有位置检测部位78。在上侧基板14中,该位置检测部位78形成于向下方延伸的部分。如果透镜支架22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从光轴方向位置检测磁铁26散发出的磁束密度将发生变化,利用该磁束密度变化,位置检测部位78将检测出透镜支架22的光轴方向位置。
前述第二磁铁36c被配置在位置检测部位78的下方。第二磁轭40介于第二磁铁36c与位置检测部位78之间。第二磁铁36c的磁束贯穿第二磁轭40,在位置检测部位78一侧由于采用不会外泄磁束的结构,因此可减少位置检测部位78受到第二磁铁36c影响的可能性。
在下侧基板44上设有两个位置检测部位,位置检测部位用于对与光轴正交方向的框架30的位置进行检测。其中一个位置检测部位被设置在与第一磁铁34或第二磁铁36b对向的位置上,另一个位置检测部位被设置在与第二磁铁36a或第二磁铁36c对向的位置上。
透镜由前述透镜支架22支撑。另外,摄像头装置中安置有透镜驱动装置10,透镜驱动装置10中的透镜被透镜支架22支撑起来。在摄像头装置中,利用受光传感器检测出摄影对象散发出、且通过前述透镜进入的光线。另外,通过配置有摄像头的控制器对用于摄影对象聚焦的透镜移动量进行演算。为了使与透镜移动量对应的电流流经第一线圈28,前述控制器进行相关操控。如果电流在第一线圈28中流动,利用第一磁铁34散发出的磁束,在第一线圈28中将产生向上侧或下侧移动的电磁力。如果在第一线圈28中产生电磁力,透镜将与第一线圈28和透镜支架22一起移动,并进行对焦。利用该原理,利用引导机构52a~52d,透镜支架22被顺畅引导,引导机构52a~52d对第一引导部位62a~62d、滚珠24a~24d、第二引导部位64a~64d各自的间隔进行适当调整。
另外,如果摄像头装置出现抖动,通过未图示的传感器检测偏离方向和偏离程度,并在第二线圈42a~42d上通电,在移动部件上产生电磁力,抵消吊线32a~32d的弹力,使移动部件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修正摄像头装置的抖动。
根据图8对本实施例的变形例子进行说明。相对于图8(a)所示的上述例子,图8(b)所示的例子中,将第一限制面66a与66b设置在第二框架30b上。如果可确保与第二框架30b的按压方向正交方向的位置精度,即使采用这样的结构也无妨。另外,即使延长第二框架30b的第一限制面66a与66b,兼用第二限制面92a与92b也无妨。
另外,如图8(c)所示,即使在中间位置上集中设置一个按压后侧的引导机构52b与52c也无妨。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框架30b的中间部位形成了两个平面组成的V槽。这两个平面兼用于基准面68a与68b以及第一限制面66a与66b,基准面68a与68b用于按压滚珠24b与24c,使之移动;第一限制面66a与66b用于对与滚珠24b与24c的按压方向正交方向的位置进行限制。在与前述V槽对向位置的透镜支架22中,形成了由两个平面逆向组成的V槽。透镜支架22的两个平面分别是第一缓冲面88a与88b,通过滚珠24b承受按压力的同时,对与按压方向正交方向的透镜支架22的位置进行限制。由于滚珠24a~24d的数量较少,因此可降低成本。
如图8(d)所示,即使在中间位置上设置一个按压前侧的引导机构52a与52d也无妨。在图8(d)中,按压后侧的引导机构虽然采用与图8(c)相同的引导机构,但即使采用与图8(a)与图8(b)相同的引导机构也无妨。在图8(d)中,透镜支架22的中间部位中形成了由两个平面构成的V槽。这两个平面是第二缓冲面94a与94b,按压滚珠24a的同时,对与按压方向正交方向的透镜支架22的位置进行限制。另外,在与该V槽对向位置的第一框架30a中,形成了由两个平面逆向构成的V槽。第一框架30a的两个平面兼用于以下两个平面,即基准面90a与90b和第二限制面92a与92b,基准面90a与90b通过滚珠24a承受按压力的同时,还形成了按压方向中滚珠的位置标准;第二限制面92a与92b对与按压方向正交方向的滚珠24a的位置进行限制。由于滚珠24a~24d的数量较少,因此可降低成本。
另外,虽然针对在摄像头装置中应用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其他装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4)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安置有透镜支架、框架、数个引导机构,透镜支架用于支撑透镜;框架用于包围透镜支架;数个引导机构用于引导透镜支架,使透镜支架相对于框架在透镜的光轴方向自由移动;
引导机构中配置有第一引导部位、第二引导部位、滚珠,第一引导部位形成于框架中;第二引导部位形成于透镜支架中,滚珠被配置在第一引导部位和第二引导部位之间;
第一引导部位,是由构成前述框架中分别独立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透镜支架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所述引导机构,这两个引导机构的第一引导部位分别带有调整面与限制面,调整面形成于第二框架上,用于调整滚珠的位置;限制面形成于第一框架上,用于限制与调整方向相交方向中的滚珠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机构被设置在以透镜为中心的四角上,各引导机构的第一引导部位形成于平面交叉的沟槽,第二引导部位形成于第一引导部位对向的平面。
4.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安置有透镜支架、框架、数个引导机构,透镜支架用于支撑透镜;框架用于包围透镜支架;数个引导机构用于引导透镜支架,使透镜支架相对于框架在透镜的光轴方向自由移动;
引导机构中配置有第一引导部位、第二引导部位、滚珠,第一引导部位形成于框架中;第二引导部位形成于透镜支架中,滚珠被配置在第一引导部位和第二引导部位之间;
框架具有分别独立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
在引导机构中,第一框架在其中一个引导机构中带有基准面,在其他引导机构中,第二框架有与前述基准面对向的调整面,用于调整相对于前述基准面的间隔,透镜支架与基准面及调整面之间分别配制有滚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带有调整面引导机构的第一引导部件,带有该调整面,还带有与调整方向处正交方向的第一限制面,对引导机构的滚珠位置进行限制;
带有调整面引导机构的第二引导部位,还带有与调整方向具有规定角度的第一缓冲面;
带有基准面引导机构的第二引导部位,还带有与调整方向具有规定角度的第二缓冲面;
带有基准面引导机构的第一引导部位,带有该基准面,还带有与调整方向处正交方向的第二限制面,对引导机构的滚珠位置进行限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生产时第二框架能够滑动,在框架内配置可载置第二框架的载置平面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安置有第一磁铁、第一线圈、一对导线,第一磁铁被安装在框架中;与第一磁铁对向,第一线圈被安装在透镜支架中;在框架和透镜支架之间,一对导线被横梁连接,向第一线圈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导线被以与透镜直径线性对称的方式进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安置有基座、第一磁铁、第一线圈、第二磁铁、第二线圈,在与透镜的光轴正交方向中,基座以自由移动方式支撑起框架;第一磁铁被安装在框架中;与第一磁铁对向,第一线圈被安装在透镜支架中;第二磁铁被安装在框架上;与第二磁铁对向,第二线圈被设置在基座上;与第一磁铁相比,第二磁铁在光轴方向中的宽度较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有数个第二线圈,第二线圈之一与第一磁铁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透镜支架带有凸出部位,该凸出部位从透镜支架的外周面向外凸出,凸出部位与被设置在高于框架底部位置的定位部位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安置有位置检测磁铁、位置检测部位、第二磁铁、第二线圈、磁轭,位置检测磁铁被设置在透镜支架上;位置检测部位被安装在框架上,用于检测透镜支架的光轴方向位置;第二磁铁被安装在框架上;被设置的第二线圈与第二磁铁对向;磁轭被设置在位置检测部位和第二磁铁之间。
13.一种摄像头装置,配置有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被透镜支架支撑起的透镜、接收透镜散发出的光线的受光传感器。
14.一种电子设备,配置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头装置。
CN201620571182.2U 2015-10-14 2016-06-14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7983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5-202586 2015-10-14
JP2015202586A JP6507384B2 (ja) 2015-10-14 2015-10-14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79838U true CN205679838U (zh) 2016-11-09

Family

ID=574328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71182.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79838U (zh) 2015-10-14 2016-06-14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CN201610417467.5A Active CN106597630B (zh) 2015-10-14 2016-06-14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17467.5A Active CN106597630B (zh) 2015-10-14 2016-06-14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4215B2 (zh)
JP (1) JP6507384B2 (zh)
CN (2) CN205679838U (zh)
TW (1) TWI61123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630A (zh) * 2015-10-14 2017-04-26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06982314A (zh) * 2017-03-30 2017-07-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N110824810A (zh) * 2019-08-30 2020-02-21 东莞睿恩科技有限公司 压电usm的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EP3561588A4 (en) * 2016-12-20 2020-03-25 Jahwa Electronics Co., Ltd.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WITH ASYMMETRICAL SUPPORT STRUCTURE
CN110998430A (zh) * 2017-08-10 2020-04-10 索尼公司 相机抖动校正装置
CN111552050A (zh) * 2020-04-13 2020-08-18 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对焦用滚珠式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752065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21788A1 (ja) * 2012-02-14 2013-08-22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CN106856553B (zh) * 2015-12-09 2019-12-17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防震机构
JP2017116663A (ja) * 2015-12-22 2017-06-2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ブレ補正装置
KR101704498B1 (ko) * 2016-03-10 2017-02-09 자화전자(주) 3위치 지지구조의 자동초점 조절장치
CN111164506B (zh) * 2017-09-27 2021-04-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抖动校正装置及摄像装置
CN107608050B (zh) * 2017-10-03 2024-02-02 惠州萨至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
CN110361825B (zh) * 2018-04-09 2024-03-29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721201B (zh) * 2018-07-25 2024-03-08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组件驱动机构
WO2020050650A1 (ko) 2018-09-05 2020-03-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7235558B2 (ja) * 2019-03-28 2023-03-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WO2020243855A1 (zh) * 2019-06-01 2020-12-1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镜头组件
JP7057516B2 (ja) 2019-12-12 2022-04-2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11580324B (zh) 2020-06-08 2022-02-22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马达
CN112650001A (zh) * 2020-12-31 2021-04-13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
CN113556459A (zh) * 2021-08-30 2021-10-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驱动模组、图像获取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815299B (zh) * 2022-01-12 2023-09-1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JP7453570B2 (ja) 2022-03-08 2024-03-2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JP7372563B2 (ja) * 2022-03-24 2023-11-0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15334225B (zh) * 2022-09-07 2023-08-0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3961A (ja) * 2005-12-15 2007-06-28 Nikon Corp レンズ鏡筒
JP2009271204A (ja) * 2008-05-01 2009-11-19 Minebea Co Ltd レンズ駆動ユニット
JP5627991B2 (ja) 2010-10-27 2014-11-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5821356B2 (ja) * 2011-07-15 2015-11-24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955609B2 (ja) * 2012-03-30 2016-07-2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4021397A (ja) * 2012-07-20 2014-02-03 Iwatani Internatl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TWI500990B (zh) * 2012-11-23 2015-09-21 Tdk Taiwan Corp 具抗傾斜結構之電磁驅動鏡頭裝置
US9372352B2 (en) * 2013-08-23 2016-06-2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5593758A (zh) * 2013-09-27 2016-05-18 夏普株式会社 摄像模块
KR20150042681A (ko) * 2013-10-11 2015-04-2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전자 기기
KR20150044360A (ko) * 2013-10-16 2015-04-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전자 기기
CN204086644U (zh) * 2014-08-25 2015-01-07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JP6507384B2 (ja) * 2015-10-14 2019-05-08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630A (zh) * 2015-10-14 2017-04-26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CN106597630B (zh) * 2015-10-14 2020-01-03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EP3561588A4 (en) * 2016-12-20 2020-03-25 Jahwa Electronics Co., Ltd.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WITH ASYMMETRICAL SUPPORT STRUCTURE
CN106982314A (zh) * 2017-03-30 2017-07-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N110998430A (zh) * 2017-08-10 2020-04-10 索尼公司 相机抖动校正装置
US11212445B2 (en) 2017-08-10 2021-12-28 Sony Corporation Camera shake correction device
CN111752065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1752065B (zh) * 2019-03-28 2022-03-08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US11493779B2 (en) 2019-03-28 2022-11-08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CN110824810A (zh) * 2019-08-30 2020-02-21 东莞睿恩科技有限公司 压电usm的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52050A (zh) * 2020-04-13 2020-08-18 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对焦用滚珠式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52050B (zh) * 2020-04-13 2021-07-30 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对焦用滚珠式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7630A (zh) 2017-04-26
US10884215B2 (en) 2021-01-05
US20170108660A1 (en) 2017-04-20
TW201713978A (zh) 2017-04-16
JP6507384B2 (ja) 2019-05-08
JP2017076020A (ja) 2017-04-20
TWI611232B (zh) 2018-01-11
CN106597630B (zh) 2020-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79838U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与电子设备
KR102400386B1 (ko) 줌렌즈용 구동장치
US20200249420A1 (en) Optical driving mechanism
US9420183B2 (en) Optical adjusting apparatus
CN104935792B (zh) 透镜移动单元及其摄像模组
US20160299349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US9494769B2 (en) Multi-lens imaging module and actuator with auto-focus adjustment
TWI460521B (zh) 具抗傾斜結構之電磁驅動鏡頭裝置
CN112534348B (zh) 透镜驱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CN209299370U (zh) 摄像模组及智能终端
KR20160035244A (ko)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CN109413305A (zh) 多镜头摄像模块
CN108476283A (zh) 摄像单元、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KR20200125221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장치
US20180299651A1 (en) Optical system
US11422333B2 (en)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EP3525040B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KR101132209B1 (ko) 입체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1677304B2 (en)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CN111045185A (zh) 滚珠式音圈马达的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180135269A (ko) 카메라모듈
CN211878281U (zh) 滚珠式音圈马达的透镜驱动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9132563U (zh) 光学部件的引导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00302437A1 (en) Solid-state imaging unit,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ixing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TW201441714A (zh) 自動對焦致動器驅動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1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1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