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0726U - 灯以及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灯以及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00726U
CN204300726U CN201390000426.6U CN201390000426U CN204300726U CN 204300726 U CN204300726 U CN 204300726U CN 201390000426 U CN201390000426 U CN 201390000426U CN 204300726 U CN204300726 U CN 204300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lamp
framework
light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900004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部真树
稻垣文拓
八木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948251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4300726(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00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007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20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ttachment means
    • F21K9/27Retrofit light sources for lighting devices with two fittings for each light source, e.g. for substitution of fluorescent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3/00Elongate light sources, e.g. fluorescent tubes
    • F21Y2103/10Elongate light sources, e.g. fluorescent tubes comprising a linear array of point-lik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灯以及照明装置,直管形LED灯(1)具备:框体(20),具有光扩散部,并且呈细长形;以及多个LED,沿着框体(20)的长度方向被配置在框体(20)内,在将多个LED的每一个的光透过直管形LED灯(1)的最外围时得到的亮度分布的半值宽度设为ymm,并且将相邻的LED的发光中心间隔设为xmm时,满足如下关系,y≥1.09x。

Description

灯以及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以及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例如使用了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直管形的LED灯以及具备该直管形的LED灯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LED由于效率高以及寿命长,因此期待成为针对以往周知的荧光灯或白炽灯等各种灯的新的光源,采用了LED的灯(LED灯)也在不断地被研究开发。
作为LED灯有如下:替代两端部具有电极线圈的直管形荧光灯的直管形的LED灯(直管形LED灯)、或替代具备玻璃阀两端部具有电极线圈的发光管的灯泡形荧光灯以及替代采用长丝线圈的白炽灯的灯泡形的LED灯(灯泡形LED灯)等。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往的直管形LED灯。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以往的灯泡形LED灯。
在LED灯中,LED被构成为LED模块。LED模块有表面安装型(SMD∶Surface Mount Device)或者板上芯片型(COB:Chip On Board)等。SMD型的LED模块是由含荧光体树脂对被树脂成形的非透光性容器(空腔)中安装的LED芯片进行了密封的包型的LED元件的模块,将该LED元件在基板上安装多个来制作。另一方面,COB型的LED模块,通过在基板上直接安装多个LED芯片(裸芯片),并由含荧光体树脂进行密封来制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434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03799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在LED灯中,LED模块收纳在框体内。LED模块具有以一定间隔排列的多个LED(LED元件和裸芯片)。在这个情况下,沿着LED的排列方向,发光亮度高的区域(安装LED的部分)和发光亮度低的区域(没有安装LED的部分)反复出现,LED灯的光(照明光)产生亮度差。尤其,在光源是LED的情况下,LED是朗伯配光,具有放射角比较窄这样的特性,所以所述的亮度差变得更大。这样,在以往的LED灯中,因为透过框体的LED的光中产生亮度差,所以存在给用户带来光的颗粒感(以下,记为“颗粒感”)这样的问题。
尤其,在直管形LED灯中,因为作为框体采用细长形的直管,存在用户更能感觉颗粒感的倾向。加之,作为LED模块采用SMD型的情况下,LED芯片安装在非透光性容器内,配置了多个具有遮断了朝向侧方的光的构成的LED元件,LED元件被配置的部分和LED元件没有配置部分,所述的亮度差变得非常大,用户进一步感觉颗粒感。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以及照明装置,能够抑制颗粒感,直到用户感觉不到颗粒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在本发明涉及的灯的一个方案中,所述灯具备:框体,具有光扩散部,并且呈细长形;以及多个发光元件,沿着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被配置在所述框体内,在将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的光透过所述灯的最外围时得到的亮度分布的半值宽度设为ymm,并且将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中心间隔设为xmm时,满足如下关系,y≥1.09x。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灯的一个方案中,可以进一步是y≥1.21x。这个情况下,可以是x≥8。或者可以是x<8。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灯的一个方案中,可以是y≤1.49x。这个情况下,可以是x≥8。或者可以是x<8。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灯的一个方案中,可以是y>1.49x。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灯的一个方案中可以是,所述光扩散部被形成在所述框体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这个情况下可以是,所述光扩散部是光 扩散薄片或者光扩散膜。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灯的一个方案中可以是,所述光扩散部是被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或者外部的透镜构造物。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灯的一个方案中可以是,所述光扩散部是被形成在所述框体的凹部或者凸部。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灯的一个方案中可以是,还具备基板,该基板被配置在所述框体内,并且呈细长形,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被安装在所述基板。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灯的一个方案中可以是,还具备底板,被配置在所述框体内,并且呈细长形;以及多个容器,被安装在所述底板之上,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分别被安装在所述多个容器的每一个。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灯的一个方案中可以是,所述框体是由玻璃构成的直管。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灯的一个方案中可以是,所述框体是由聚碳酸酯构成的直管。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照明装置的一个方案中可以是,照明装置具备上述任一个灯。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一种灯以及照明装置,能够抑制颗粒感,直到用户不能感觉颗粒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的概观斜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的分解斜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的管轴方向的部分截面图。
图3B是图3A的A-A'线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LED模块(COB)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涉及的LED模块(SMD)的俯视图。
图6A是表示来自透过扩散部件的一个LED的光的亮度分布的一例的图。
图6B是排列了多个具有图6A的亮度特性的LED时,LED的位置与合成亮度的关系的图。
图7A是标绘了表格1表示的值时的图,表示每个LED的扩散部件透过光的半值宽度、排列了多个该LED时的LED的发光中心间隔、以及亮度匀称度的关系的图。
图7B是表示将LED的发光中心间隔(x)和亮度的分布半值宽度(y)作为y=αx进行了直线近似时的直线倾斜α与亮度的匀称度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的框体的扩散材料附着量与亮度匀称度的关系的图。
图9A是表示图8的“比较例”的情况下的使直管形LED灯点灯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B是表示图8的“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的使直管形LED灯点灯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概观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采用细长形的框体的LED灯,存在感觉颗粒感这样的课题。针对这个课题,提高灯的光扩散性,当然就能解决颗粒感。然而,仅仅提高扩散性,则作为副作用光通量降低,灯照度降低。
因此,将光通量降低控制为最小,并且抑制颗粒感是很重要的。不过,以往对这样的课题没有出现技术上的解决方案。作为其理由,(1)颗粒感的定义暧昧没有进行数值化,在灯的设计上反馈非常困难,(2)作为影响颗粒感的灯的构造有如下:光源元件的间隔和框体(管)的原材料、或从光源元件到框体的距离等多种多样。即,以往有可能影响颗粒感的参数非常多,其中既要将光通量降低控制在必要最小限度,又抑制颗粒感,是极为困难的。
于是,本实用新型发明者认真讨论的结果,成功地发现了既将光通量降低控制在最小限度,又能有效地抑制颗粒感的标准化区域,并且对该区域进行了数值化。即,本实用新型得出了这样的见解,将从灯的最外围发 出的1个光源的亮度分布作为参数来采用,从而,根据与亮度匀称度的关系能够使颗粒感定量化。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完成的,从而能够解决所述(1)以及(2)的课题。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亮度匀称度是在框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区域进行了测量时的亮度匀称度。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根据所述见解想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发光装置以及灯。另外,下面说明的实施例都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具体例子。因此,以下的实施例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形式等,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例子,主旨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因此,在以下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中,对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所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说明。
并且,各个图为模式图,并非是严谨的图示。并且,在各个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了相同的符号。
[灯的全体构成]
首先,利用图1以及图2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1的全体构成。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灯的概观斜视图。并且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的分解斜视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直管形LED灯1是直管形LED灯,是替代以往的直管形荧光灯的灯。直管形LED灯1具备:LED模块10、收纳LED模块10的细长形的框体20、被设置在框体20的长度方向(管轴方向)的一方的端部的作为第一灯头的供电用灯头(供电侧灯头)30、被设置在框体2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的作为第二灯头的地线用灯头(非供电侧灯头)40、被配置在LED模块10的第一底板50以及第二底板54、将电力供给到LED模块10的连接器60、使LED模块10所发出的光向规定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部件70、用于将第一底板50装配到框体20的装配部件80、以及用于使LED模块10发光的点灯电路9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供电方式是,仅从供电用灯头30的单方进行供电的单方供电方式。
以下利用图2、图3A以及图3B对直管形LED灯1的各个构成部件 进行说明。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的管轴方向上的部分剖面图。图3B是在图3A的A-A’线上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的剖面图。
[LED模块]
在直管形LED灯1中如图2所示,细长形的LED模块10在沿着框体20的管轴方向上被配置有多个。在此,参照图2并利用图4对各个LED模块10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LED模块的俯视图。
如图4所示,LED模块10是LED芯片被直接安装在基板上的COB(Chip On Board:板上芯片)型的发光模块,具备:基板11、多个LED(裸芯片)12、用于密封LED12的密封部件13、以及从模块外部接受用于使LED12发光的电力的供给的电极端子14。并且,虽然没有进行图示,LED模块10中被设置有:能够将电力供给到各个LED12的金属配线、用于使LED12与金属配线电连接的金属导线、以及用于保护LED12的保护元件等。
基板11是用于安装LED12的LED安装基板。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基板11采用在框体20的管轴方向上呈细长形的矩形基板。LED12仅安装在基板11的一方的表面。如图2所示,基板11具有第一面(第一主面)11a以及第二面(第二主面)11b,该第一面(第一主面)11a是安装有LED12的面,该第二面(第二主面)11b是与第一面11a相反一侧的面。并且,如以后所述,LED模块10以与基板11的第二面11b和第二底板54的载置面相接触的方式被载置于第二底板54。
作为基板11能够采用由氧化铝或氮化铝等构成的具有透光性的陶瓷基板、由铝合金等金属构成的金属为主的基板、玻璃基板、或由树脂构成的具有柔性的柔性基板(FPC)等。
LED12是发光元件的一个例子,直接安装在基板11上。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基板11上,多个LED12在沿着基板11的长度方向上以线状被配置成一列。各个LED12是能够发出单色可见光的裸芯片,由芯片粘接材料(芯片粘贴材料)被粘贴在基板11上。作为LED12例如能够采用在通电时能够发出蓝光的蓝色LED芯片。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框体20 内的所有的LED12具有相同的光特性。
各个LED12被构成为通过金属配线或金属导线等,被串联连接、并联连接、或者串联与并联的组合连接。
密封部件13是含有作为光的波长转换体的荧光体的含荧光体树脂,既能够将来自LED12的光变换为规定的波长变换(颜色变换),又能够对LED12进行树脂密封来保护LED12。密封部件13以能够对基板11上的所有的LED12进行一并密封的方式,在沿着LED12的配列方向上被形成为直线状。这样,密封部件13不是对每一个LED12进行密封,而是对多个LED12进行一并密封,从而在彼此相邻的LED12之间的密封部件13也能够放出白色光。这样,发光区域不仅在LED12被安装的部分,而且还扩大到LED12之间,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颗粒感。
作为密封部件13,例如在LED12为蓝色LED的情况下,为了得到白色光,而能够采用将YAG(钇·铝·石榴石)系的黄色荧光体粒子分散到硅树脂的含荧光体树脂。据此,黄色荧光体粒子由蓝色LED芯片的蓝光激发而放出黄色光,通过被激发的黄色光与蓝色LED芯片的蓝光,从密封部件13放出白色光。并且,密封部件13中也可以含有硅石等光扩散材料。
电极端子14是接受用于使LED12发光的直流电的供电部(外部连接端子)。本实施例中的电极端子14被构成为插座型,具有用于接受直流电的导电插脚。该导电插脚与被形成在基板11上的金属配线电连接。并且,通过在电极端子14(插座)安装连接器60的安装部61,从而电极端子14能够从连接器60接受电力的供给。
如上所述,构成了LED模块10。并且,本实施例中,在框体20内配置的LED模块10是全部相同的构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了COB型的LED模块10,不过也能够采用图5所示的表面安装(SMD:Surface Mount Device:表面贴装)型的LED模块10A。SMD型的LED模块10A具备:基板11以及在基板11上被安装成一列的多个LED元件15A。LED元件15A具备:作为由非透光性树脂(白色树脂等)成型的容器的封装体(空腔)16A、被安装在封装体16A的凹部底面的LED12(LED芯片)、被填充到封装体16A的凹部并对LED12进行密封的作为含荧光体树脂的密封部件13、以及金属配线 等。并且,虽然没有图示,多个LED元件15A由被图案化而形成在基板11上的金属配线等相互电连接,并且与电极端子14电连接。
[框体]
框体20是具有透光性的直管(管),如图2所示,是两端部具有开口的细长筒状的外围部件。框体20中被收纳有LED模块10、第一底板50、第二底板54、以及点灯电路90等。
框体20能够由透光性材料构成,能够采用玻璃管或塑料管等。例如作为框体20能够采用由硅石(SiO2)为70至72[%]的钠钙玻璃构成的直管(玻璃管)、或者由丙烯和聚碳酸脂等树脂材料构成的直管(塑料管)。
并且,框体20具备光扩散部,该光扩散部具有能够使来自LED模块10的光扩散的光扩散功能。据此,从LED模块放射出的光在通过框体20时能够得到扩散。作为光扩散部,例如有被形成在框体2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光扩散薄片或光扩散膜等。具体而言,通过将含有硅石或炭酸钙等的光扩散材(微粒子)的树脂或白色颜料涂敷在框体2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能够形成乳白色的光扩散膜。作为其他的光扩散部有被设置在框体20的内部或外部的透镜结构物,或者被形成在框体20的凹部或凸部。例如通过在框体2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印刷点状图案,或者对框体20的一部分进行加工,来使框体20具有光扩散功能(光扩散部)。或者,通过采用分散有光扩散材料的树脂材料等来形成框体20本身,从而使框体20具有光扩散功能(光扩散部)。
另外,作为直管状的框体20的构造,也能够采用径向的截面形状呈略半球状的分成两半的构造。
[供电用灯头]
供电用灯头30是用于将电力供给到LED模块10的灯头,从灯的外部(商务电源或者LED点灯用的直流电源等)接受用于使LED模块10的LED12点灯的电力。供电用灯头30被构成为略有底圆筒形状,被设置成覆盖框体20的一方的端部。本实施例中的供电用灯头30如图2所示,具备: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合成树脂构成的供电用灯头主体31、黄铜等金属材料构成的一对供电插脚32。
供电用灯头主体31被构成为,以通过框体20的管轴的平面为分割面 而能够被分解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由第一供电用灯头主体部31a和第二供电用灯头主体部31b构成。并且,供电用灯头30在通过引线将供电插脚32与点灯电路90的插座电连接之后,在第一供电用灯头主体部31a以及第二供电用灯头主体部31b以夹着供电插脚32、框体20的端部的状态,由螺钉来固定第一供电用灯头主体部31a和第二供电用灯头主体部31b,从而被固定到框体20的端部。
一对供电插脚32被形成为从供电用灯头主体31的底部向外侧突出,为了使LED模块10的LED12点灯,而从照明器具等外部设备接受规定的电力来发挥作用。例如通过将供电用灯头30安装到照明器具的插座,从而一对供电插脚32能够从商用100V的交流电源接受交流电,或者从LED点灯用电源接受直流电。并且,一对供电插脚32通过引线与框体20内的点灯电路90连接,由一对供电插脚32接受的交流电或者直流电被供给到点灯电路90。并且,此时,由供电插脚32接受了电力的交流电的情况下,点灯电路90具有直流化的功能,然而在供电插脚32接受的电力是直流电的情况下,点灯电路具有将直流的正以及负的方向调整为一定的方向的功能。
[地线用灯头]
地线用灯头40与金属制的第二底板54地线连接,将灯内产生的异常电流经由照明器具流放到地面。地线用灯头40被构成为略有底圆筒形状,被设置成覆盖框体20的另一方的端部。本实施例中的地线用灯头40如图2所示,具备由PBT等合成树脂构成的地线用灯头主体41、以及由黄铜等金属材料构成的一根地线插脚42。
地线用灯头主体41被构成为以通过框体20的管轴的平面为分割面,能够被分解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由第一地线用灯头主体部41a和第二地线用灯头主体部41b构成。并且,地线用灯头40在通过连接部件43将地线插脚42装配到第一底板50之后,在第一地线用灯头主体部41a以及第二地线用灯头主体部41b以夹着地线插脚42、框体20的端部的状态,用螺钉来固定第一地线用灯头主体部41a和第二地线用灯头主体部41b,从而被固定到框体20的端部。
地线插脚42被构成为从地线用灯头主体41的底部向外侧突出。地线 插脚42通过L字状的金属制的连接部件43(安装配件),根据第二底板54与螺钉(未图示)连接固定。地线插脚42经由照明器具而接地。
[底板]
第一底板50以及第二底板54均为金属制成,不仅能够作为对在LED模块10发生的热进行散热的散热器来发挥作用以外,还能够作为用于载置并固定LED模块10的底板来发挥作用。
第一底板50是构成散热器的外围的部件,如图2所示,被构成为与框体20的全长几乎相同的细长形。第一底板50例如能够通过对镀锌钢板等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等来形成。
第一底板50具有细长形的底部(底板部)、在底部的第一底板50的短方向(基板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的第一壁部51以及第二壁部52。第一壁部51以及第二壁部52,通过对构成第一底板50的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而被形成为屏障状。如图3B所示,LED模块10的基板11由第一壁部51和第二壁部52挟持,LED模块10以如下状态配置在第一底板50,该状态是由于第一壁部51和第二壁部52在基板11的短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
并且,如图2以及图3B所示,在第一壁部51形成有从该第一壁部51向第二壁部52突出的多个第一突出部51a。同样,在第二壁部52形成有从该第二壁部52向第一壁部51突出的多个第二突出部52a。如图3B所示,第一突出部51a以及第二突出部52a作为卡止爪而被构成,在LED模块10的基板11的第一面11a进行卡止。据此,LED模块10以如下状态固定到第一底板50,该状态是LED模块10(基板11)对于基板11的第一面11a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由于第一突出部51a和第二突出部52a不使该LED模块10向上方凸出的状态。
并且,如图3A所示,在第一底板50的底部被形成有加力部53,用于对第二底板54加力。加力部53例如是通过对构成第一底板50的金属板的一部分切开折弯而被形成的板弹簧。像这样构成的加力部53被构成为与反射部件70抵接,通过板弹簧的弹性加力,而对反射部件70(第二底板54)进行按压。据此,LED模块10(基板11)在第一突出部51a以及第二突出部52a与加力部53之间以接受按压的状态而被保持。
第二底板54由细长形的基板构成,是配置在第一底板50与LED模块10的基板11之间的中间板散热器。在第二底板54被载置有LED模块10(基板11)。即,以第二底板54与基板11的第二面11b相接触的状态,LED模块10被配置在第二底板54。并且,在第二底板54除了LED模块10以外,还被载置有点灯电路90。
并且,第二底板54最好是由金属等高热传导性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热传导率为237[W/m·K]的铝构成的铝板。
[连接器]
连接器60是使相邻的LED模块10彼此电连接的导电电线,具有被安装在LED模块10的电极端子14的安装部(连接器部)61、以及经由电极端子14使供给到LED模块10的电流过的电力供给线62。
安装部61被设置在电力供给线62的两端部,由以与电极端子14相嵌合的方式而被构成的略呈矩形的树脂成形部、以及被设置在该树脂成形部的导电部构成。并且,电力供给线62由被称为线束的引线构成。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60被构成为能够使直流电通过,该直流电是正以及负的方向被调整为恰当的值的电,电力供给线62由供给正电压的正电压供给线和供给负电压的负电压供给线构成。
并且,通过由连接器60使与供电用灯头30最近的LED模块10和点灯电路90电连接,从而能够将直流电从点灯电路90供给到LED模块10。并且,相邻的LED模块10彼此也经由连接器60,使电力从一方的LED模块10供给到另一方的LED模块。并且,相邻的LED模块10彼此经由连接器60从一方的LED模块10向他方的LED模块提供电力。
[反射部件]
如图2所示,反射部件70为了能够提高灯光的取出效率,而被构成为能够将LED模块10发出的光反射到一定的方向。反射部件70由具有电绝缘性以及光反射性的材料构成,例如能够通过对由二轴延伸的聚酯(PET)膜等构成的绝缘反射膜进行加工来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部件70被加工成截面为“コ”的形状,具有第一反射面部和第二反射面部,该第一反射面部与第一底板50中的第一壁部 51的内表面为面接触,该第二反射面部与第二壁部52的内表面为面接触。据此,从LED模块10放出的光能够由反射部件70的第一反射面部以及第二反射面部反射。
并且,反射部件70被配置在第一底板50与第二底板54之间。具体而言,反射部件70被载置于第一底板50的台阶部,反射部件70的第一底板50一侧的面由第一底板50的加力部53(未图示)的弹力而被施加了力。
[装配部件]
如图3A所示,在第一底板50的底部形成的开口,被装配有装配部件80。装配部件80以第一底板50相对于第一底板50的长度方向为可动的状态而被装配到第一底板50。
装配部件80具有被卡合在被形成于第一底板50的底部的开口的卡合片81、以及与框体20的内表面侧相对的凹部82。
卡合片81在第一底板50的长度方向上,以与第一底板50的底部上的开口的端缘部留有间隙的状态而被配置,并且被构成为与该开口的端缘部卡合。具体而言,卡合片81被形成为钩状,以便挂在第一底板50的底部的框体20一侧的面上。并且,如图3B所示,在装配部件80的凹部82中被填充有硅树脂等粘着剂83,通过该粘着剂83,装配部件80与框体20被粘着固定。
这样,装配部件80虽然被固定粘着于框体20,但是对于第一底板50是可动的,装配部件80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一底板50进行滑动。在本实施例中,装配部件80的卡合片81与第一底板50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而被构成。
[点灯电路]
点灯电路90是用于对LED模块10中的LED12的点灯状态进行控制的LED点灯电路(LED控制电路),具备如下电路:能够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进行输出的电路,或者具有将来自另外设置的LED点灯用电源的直流电的正以及负的方向调整为恰当的方向的功能的电路。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点灯电路90具备电路基板90a、以及由被安装在电路基板90a上的多个电路元件构成的电路元件群90b。
电路基板90a是用于对被安装的电子部件彼此进行配线的规定的配线 图案(不图示)所形成的印刷基板,例如能够采用玻璃环氧树脂基板等。
电路元件群90b由用于使LED模块10的LED12点灯的多个电路元件构成。电路元件群90b例如由对输入的直流电进行全波整流的二极管电桥电路(整流电路)以及保险丝元件等构成。作为电路元件群90b按照其他的需要,也可以采用电阻、电容、线圈、二极管或晶体管等。
并且,点灯电路90具备输入插座90c(输入部)和输出插座90d(输出部),该输入插座90c从被设置在供电用灯头30的一对供电插脚32接受直流电,该输出插座90d将正以及负的方向被调整为恰当的值的直流电输出到LED模块10。在输入插座90c中被插入有经由引线而与一对供电插脚32电连接的输入连接器端子。并且,输出插座90d中被插入有经由引线与LED模块10电连接的输出连接器端子。并且,输入插座90c以及输出插座90d通过被形成在电路基板90a的配线图案,而与电路元件群90b的电路元件电连接。
具有这种构成的点灯电路90被载置于第二底板54上,由点灯电路罩91覆盖。点灯电路罩91由绝缘树脂构成,保护点灯电路90。
在具有以上这种构成的直管形LED灯1中,LED模块10、第一底板50、第二底板54、连接器60、反射部件70、装配部件80、点灯电路90、点灯电路罩91、供电插脚32以及地线插脚42作为细长形的光源模块被一体化。即,各个构成部件被一体化后的光源模块的状态是,各个构成部件彼此间的电连接以及物理连接结束的状态。并且,在将该光源模块插通到框体20之后,通过将供电用灯头主体31以及地线用灯头主体41分别装配到框体20的两端部,从而直管形LED灯1完成。
下面,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直管形LED灯1的特征性构成,以及本实用新型的经纬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LED灯中,框体内以一定间隔配置了多个LED,在LED的排列方向上,高亮度区域(安装LED的部分)和低亮度区域(没有安装LED的部分)反复出现。因此,LED灯的光,存在由于亮度区域和低亮度区域的亮度差而给用户颗粒感的问题。
于是,本实用新型发明者们,尝试了通过使框体具备所希望的光扩散功能,抑制所述亮度差,来解除所述颗粒感。
首先说明LED发出的光透过实施了扩散处理的透光部件(扩散部件)时的亮度分布。图6A是表示来自透过扩散部件的一个LED的光的亮度分布的一例的图。图6B是排列了多个图6A的具有亮度特性的LED时,LED的位置和合成亮度的关系的图。
如图6A所示,来自一个LED的光透过扩散部件时的透过光的亮度分布,以最大亮度(约15,000cd/m2)为中心,成为全方位连续扩展的正态分布。表示最大亮度的位置是LED的发光中心。另外,图6A的例子表示如下,将亮度测量装置(HiLand制RISA)从作为测量物体物的扩散部件隔开130cm,将测定画面的横轴宽度调整为30cm时进行测定的结果。
而且,具有这样的亮度特性的LED,以直线状且间隔相等地排列了多个时,被合成的亮度分布,成为如图6B所示的分布。如图6B所示成为在LED的排列方向上最大亮度(约28,000cd/m2)与最小亮度(约25,000cd/m2)反复出现的分布。
而且,本实用新型发明者们认真讨论的结果,发现了将最小亮度针对最大亮度的比例作为亮度匀称度(%)时,通过将该亮度匀称度作为85%以上,就几乎感觉不到颗粒感。
进而,本实用新型发明者们在反复实验的结果发现了在一个LED的亮度分布的半值宽度(图6A)、排列了多个LED时相邻的LED的发光中心间隔(图6B)、以及亮度匀称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另外,半值宽度是FWHM(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此外,发光中心间隔是在相邻的LED中,各个LED的亮度分布的中心(最大亮度)彼此之间的间隔。
下面,利用表格1以及图7A来说明该实验结果。表格1是,关于一个LED的扩散部件透过光的半值宽度和排列了多个该LED时的LED的发光中心间隔以及亮度匀称度,改变了测定材料(LED的种类和扩散部件的主材料)时的表示各值的图。图7A是标绘了表格1表示的值的图。
表格1
在表格1中,“COB”是COB型的LED模块,1个LED是裸芯片。此外,“SMD”是SMD型的模块,1个LED是包型的LED元件。此外,“玻璃”是在表面形成了扩散膜的玻璃板,“聚碳酸酯”是在表面形成了扩散膜,或在内部掺入光扩散材料等使原材料本身具有光扩散的功能的聚碳酸酯制的树脂板。
以表格1的结果为基础进行研究的结果知道了如下:将多个LED的每一个的光透过扩散部件时得到的亮度分布的半值宽度设为y(mm),相邻的LED的发光中心间隔设为x(mm)时,被排列成一列的LED的亮度的匀称度,成为y=αx的直线近似。此外知道了使LED的光扩散的扩散部件的材料是玻璃以及聚碳酸酯的任一个,均能够成为直线近似。此外知道了LED模块即使是SMD型以及COB型的任一个,均能够成为直线近似。即知道了不管扩散部件和LED模块的种类,排列成一列的LED的亮度匀称度能够成为直线近似。
具体而言,如图7A所示,知道了85%的亮度匀称度,作为y=1.09x能够成为直线近似。并且,知道了90%的亮度匀称度,作为y=1.21x能够成为直线近似。加之,知道了95%的亮度匀称度作为y=1.49x能够成为直线近似。
并且,根据各直线的的相关系数R2是0.99或者1.00,也证实了亮度 分布的半值宽度y和LED的发光中心间隔x和亮度匀称度之间具有高的相关关系。另外,在LED灯的实用上,发光中心间隔x优选的是3mm以上且30mm以下,证实了至少在这个范围内具有高的相关关系。
在这里,将图7A的结果为基础,在图7B表示如上所述作为y=αx成为直线近似时的直线倾斜α和亮度的匀称度之间的关系。
在本实验的扩散部件,能够认为是相当于本实施例的直管形LED灯1的最外围。因此,如图7A及图7B所示,在直管形LED灯1中,构成为沿着框体20和框体20的管轴方向(长度方向)被排列的多个LED12,满足y≥1.09x的关系,从而能够使亮度匀称度成为85%以上。这样,能够抑制在多个LED12的排列方向上出现的高亮度区域和低亮度区域亮度的亮度差,所以能够使用户几乎感觉不到颗粒感。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灯的最外围是框体20,不过不仅限于此。
下面利用图8来说明在本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1中,框体20的扩散材料的附着量和亮度匀称度的关系。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的框体的扩散材料附着量和亮度匀称度的关系。另外,图8表示在硅石·丙烯酸树脂上作为扩散材料附着了碳酸钙而形成扩散膜时的结果。
如图8所示,在框体20的表面形成扩散膜的时候,扩散材料(碳酸钙)的附着量是0.78g(比较例)的情况下,亮度匀称度是72%左右。针对此,扩散材料的附着量为1.27g、1.33g、1.39g、1.45g、1.51g(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亮度匀称度能够作为90%以上。因此,在框体20形成扩散膜时的扩散材料的附着量作为1.27g以上,从而能够实现没有感觉颗粒感的LED灯。另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了以5mm间隔安装了LED元件的COB型的LED模块10和玻璃管的框体20。另外,所述的附着量设想了替代直管40W类型的直管形LED灯的情况,即玻璃管的长度是约1170mm,内径直径是约25mm的情况。
在此,利用图9A、图9B来说明直管形LED灯实际点灯时的状态。图9A是在图8的“比较例”的情况下的直管形LED灯点灯时的俯视图,图9B是在图8的“本实用新型”(1.27g)的情况下的直管形LED点灯时的俯视图。另外,在图9A、图9B中采用以5mm间隔安装了LED元件 的COB型的LED模块10和玻璃管的框体20。
如图9A所示,比较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感觉到颗粒感。针对此,如图9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中,完全感觉不到颗粒感。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1,框体20和LED12被构成为满足y≥1.09x的关系。这样,能够使透过框体20的LED12的光的亮度匀称度成为85%以上,能够实现几乎感觉不到颗粒感的LED灯。
此外,在本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1中,优选的是y≥1.21x。这样,能够使透过框体20的LED的光的亮度匀称度成为90%以上,所以能够抑制到实际上感觉不到颗粒感的程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1,也可以设为1.21x≤y≤1.49x。这样,既能够使透过框体20的LED的光的亮度匀称度成为90%以上,又能限制亮度匀称度的上限,从而能够抑制过度的扩散。因此,既能够抑制到实际上感觉不到颗粒感的程度,又能抑制因具有过度的扩散功能而带来的发光效率的降低。
或者,在本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1中,也可以设成y>1.49x。这样,透过框体20的LED的光的亮度匀称度能够成为95%以上,所以能够抑制到完全感觉不到颗粒感的程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1中,也可以设成y≥1.21x,且x≥8。这样,不仅能够抑制到实际上感觉不到颗粒感的程度,而且使发光中心间隔变大,能够削减LED的数量。因此,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够低密度安装,所以能够提高在LED每个单体的发光效率。
或者,在本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1中,可以设成y≥1.21x,且x<8。这样,能够抑制到实际上感觉不到颗粒感的程度。加之,能够使发光中心间隔变小,成为扩散性低的框体20,因此能够使框体20的光损失变小。此外,能够使从LED(光源)到框体20为止的距离变小,所以能够实现小型的LED灯。
此外,在本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1中,可以设成1.21x≤y≤1.49x,且x≥8。这样,不仅能够抑制到实际上感觉不到颗粒感的程度,而且通过限定亮度匀称度的上限从而能够抑制过度的扩散。加之,能够使 发光中心间隔变大来削减LED的数量,从而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够低密度安装,所以能够提高在LED每个单体的发光效率。
或者,在本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1中,可以设成1.21x≤y≤1.49x,且x<8。这样,不仅能够抑制到实际上感觉不到颗粒感的程度,而且通过限定亮度匀称度的上限从而能够抑制过剩的扩散。加之,能够使发光中心间隔变小,成为扩散性低的框体20,因此能够使框体20的光损失变小。此外,能够使从LED(光源)到框体20为止的距离变小,所以能够实现小型的LED灯。
下面,利用图10来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2。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概观斜视图。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照明装置2是基础照明,具备直管形LED灯1和照明器具100。
直管形LED灯1是上述的实施例涉及的直管形LED灯1的任一个,用于照明装置2的照明用光源。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采用两根直管形LED灯1。
照明器具100与直管形LED灯1电连接,并且,该照明器具100具备保持该直管形LED灯1的一对插座110、以及安装有插座110的器具主体120。器具主体120例如通过对铝钢板进行冲压加工等来形成。并且,器具主体120的内表面成为反射面,能够使从直管形LED灯1发出的光反射到规定的方向(例如下方)。
具有这种构成的照明器具100例如通过固定器具而被安装在天花板等。并且,在照明器具100中也可以内置用于控制直管形LED灯1的点灯的电路等。并且,也可以设置罩部件用来覆盖直管形LED灯。
以上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直管形灯以及照明装置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实用新型并非受上述的实施例所限。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供电方式虽然是仅从供电用灯头30供电的单侧供电方式,不过也可以采用从双侧进行供电的双侧供电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第二灯头可以采用供电用灯头30,以取代地线用灯头40。
此外,在所述实施例中,虽然作为第二灯头采用了地线用灯头40,也可以采用下述灯头作为第二灯头,该灯头不具有接地功能,仅作为针对照 明器具的装配部来发挥作用。
此外,在所述实施例中,供电用灯头30是L形灯头,并具有L形插脚的供电插脚32,不过,也可以是G13灯头。同样,地线用灯头40也可以是G13灯头。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LED模块所采用的构成虽然是通过蓝色LED芯片和黄色荧光体来放出白色光,不过并非受此所限。例如,也可以采用含有红色荧光体以及绿色荧光体的含荧光体树脂,通过与蓝色LED进行组合来放出白色光。或者,通过采用放出比蓝色LED芯片的波长短的紫外光的紫外LED芯片与主要由紫外光激发而放出蓝光、红色光以及绿色光的蓝色荧光体粒子、绿色荧光体粒子以及红色荧光体粒子来放出白色光。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发光元件举例示出了LED,不过也可以采用半导体激光等半导体发光元件、或者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或无机EL等EL元件、以及其他的固体发光元件。
此外,在所述实施例中,虽然对直管形LED灯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实用新型也能够适用于由环形的圆管构成的圆管形LED灯。
另外,针对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以及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对各个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以及功能进行任意组合而实现的实施方式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内。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作为采用了LED等发光元件的灯来利用,例如能够广泛地作为直管形LED灯以及具备该直管形LED灯的照明装置等来利用。
符号说明
1  直管形LED灯
2  照明装置
10、10A  LED模块
11  基板
11a  第一面
11b  第二面
12  LED
13  密封部件
14  电极端子
15A  LED元件
16A  包
20  框体
30  供电用灯头
31  供电用灯头主体
31a  第一供电用灯头主体部
31b  第二供电用灯头主体部
32  供电插脚
40  地线用灯头
41  地线用灯头主体
41a  第一地线用灯头主体部
41b  第二地线用灯头主体部
42  地线插脚
43  连接部件
50  第一底板
51  第一壁部
51a  第一突出部
52  第二壁部
52a  第二突出部
53  加力部
54  第二底板
60  连接器
61  安装部
62  电源供给线
70  反射部件
80  装配部件
81  卡合片
82  凹部
83  粘着剂
90  点灯电路
90a  电路基板
90b  电路元件群
90c  输入插座
90d  输出插座
91  点灯电路罩
100  照明器具
110  插座
120  器具主体。

Claims (17)

1.一种灯,所述灯具备:
框体,具有光扩散部,并且呈细长形;以及
多个发光元件,沿着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被配置在所述框体内,
该灯的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的光透过所述灯的最外围时得到的亮度分布的半值宽度设为ymm,并且将相邻的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中心间隔设为xmm时,满足如下关系,y≥1.09x。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是y≥1.21x。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是y≤1.49x。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是y>1.49x。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是x≥8。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是x<8。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是x≥8。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是x<8。
9.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扩散部,被形成在所述框体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扩散部是光扩散薄片或者光扩散膜。
11.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扩散部是被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或者外部的透镜构造物。
12.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扩散部是被形成在所述框体的凹部或者凸部。
13.如权利要求1至12的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基板,该基板被配置在所述框体内,并且呈细长形,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被安装在所述基板。
14.如权利要求1至12的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还具备:
底板,被配置在所述框体内,并且呈细长形;以及
多个容器,被安装在所述底板之上,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分别被安装在所述多个容器的每一个。
15.如权利要求1至14的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是由玻璃构成的直管。
16.如权利要求1至14的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是由聚碳酸酯构成的直管。
17.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16的任一项所述的灯。
CN201390000426.6U 2012-04-25 2013-03-05 灯以及照明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430072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0405 2012-04-25
JP2012100405 2012-04-25
PCT/JP2013/001353 WO2013161152A1 (ja) 2012-04-25 2013-03-05 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00726U true CN204300726U (zh) 2015-04-29

Family

ID=49482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90000426.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300726U (zh) 2012-04-25 2013-03-05 灯以及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58831B2 (zh)
CN (1) CN204300726U (zh)
WO (1) WO20131611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4490B (zh) * 2015-08-21 2017-05-21 艾笛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84923B2 (ja) * 2014-03-27 2019-03-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CN109812771A (zh) * 2019-04-09 2019-05-28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车灯
TWI723921B (zh) * 2020-07-17 2021-04-01 聯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面光源之led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95756B2 (ja) * 2005-09-02 2010-12-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薄型表示装置
JP2011248052A (ja) * 2010-05-26 2011-12-08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光拡散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led光源の照明装置
KR101690509B1 (ko) * 2010-07-05 2016-12-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모듈 및 발광소자 모듈을 이용한 발광소자 시스템
TW201315931A (zh) * 2011-10-12 2013-04-16 Econova Optronics Co Ltd 照明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4490B (zh) * 2015-08-21 2017-05-21 艾笛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61152A1 (ja) 2013-10-31
JPWO2013161152A1 (ja) 2015-12-21
JP5658831B2 (ja)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15157U (zh) 灯以及照明装置
JP6089309B2 (ja) 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WO2014030313A1 (ja) 発光装置、照明用光源及び照明装置
JP5681451B2 (ja) 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CN203686679U (zh) 灯以及照明装置
JP6176525B2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CN204300726U (zh) 灯以及照明装置
CN102418862A (zh) 发光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JP5849238B2 (ja) 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CN203836632U (zh) 直管形灯以及照明装置
CN203500909U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US9033551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lamp
JP2014044909A (ja) 直管形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CN104896324B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CN104819390B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CN204240091U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CN203595097U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KR101064222B1 (ko) Led 조명장치
JP2014072154A (ja) 照明用光源及び照明装置
CN204313013U (zh) 灯及照明装置
CN204611392U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CN203585866U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KR20130065915A (ko) 조명 장치
CN104913214A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JP6112444B2 (ja) 照明用光源及び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