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4432U - 座椅式按摩器 - Google Patents

座椅式按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34432U
CN203634432U CN201320774465.3U CN201320774465U CN203634432U CN 203634432 U CN203634432 U CN 203634432U CN 201320774465 U CN201320774465 U CN 201320774465U CN 203634432 U CN203634432 U CN 203634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rest
lower limb
rest portion
chair
fron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744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根也寸志
三原辉男
清水新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34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344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7/00Accessories for mass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61Size reducing arrangements when not in use, for stowing or transpo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4Feet or leg, e.g. ped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61H2201/5064Position senso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式按摩器的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进行将下肢放在放脚架部上以及对下肢进行按摩这两个动作;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式按摩器(1)设有供使用者就座的座部(2)和放脚架部(5),其中,放脚架部(5)的内部设有对就座于座部(2)上的使用者的下肢(L)进行按摩的下肢按摩机构,并且,放脚架部(5)位于座部(2)的前方,在该座椅式按摩器(1)中,在放脚架部(5)的正面配置有盖件(20)。

Description

座椅式按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内置有下肢用按摩机构的放脚架的座椅式按摩器。
背景技术
作为座椅式按摩器,已知有在放脚架部的内部设有对就座于座部上的使用者的下肢进行按摩的下肢用按摩机构的按摩器。
例如,专利文献1的座椅式按摩器所设有的放脚架部(下肢用按摩机构),在不进行下肢按摩时,放脚架部可以收纳在座部下部的收纳室中,以免造成障碍。而且,在进行下肢按摩时,可以将放脚架部拉出至座部前方的使用位置,由此可以将下肢插入到拉出的放脚架部中从而对下肢进行按摩。
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座椅式按摩器被构成为:设有软垫搁脚凳(ottoman),并且,该软垫搁脚凳的一面侧设有可插入配置使用者脚部的脚部用凹部和可从脚掌支撑使用者腿部的腿部用凹部。在上述脚部用凹部和上述腿部用凹部的至少一个中设有按摩机构。另外,软垫搁脚凳的另一面侧设有可放置使用者脚部的脚部放置部,并且,通过使软垫搁脚凳旋转,从而可以变换为上述各凹部露出于座部前方的按摩状态、或者上述脚部放置部露出于座部前方的脚部放置状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12-157449号
专利文献2:日本公报、特开2011-67354号
但是,在如上所述使放脚架部前进至座部前方的状态下,用于插入使用者下肢的插入凹部露出于放脚架部的正面。对于希望按摩下肢的使用者来说,该插入凹部露出于放脚架部正面的状态正是其所希望的姿态。但是,对于不希望按摩下肢的使用者、例如想将下肢朝前伸出而使靠背向后倾斜从而以舒适的姿势坐在该座椅式按摩器上的使用者来说,放脚架部的插入凹部成为障碍。
为了避免发生上述不良情况,在专利文献2中采用下述结构,即,预先在放脚架部的插入凹部的背侧设置脚部放置部,并通过使放脚架部旋转而使脚部放置部露出于座部前方。但是,在采用像这样使放脚架部旋转的结构的情况下,放脚架部的支撑结构变复杂,从而导致成本变高,这是无可置否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进行将下肢放在放脚架部上以及对下肢进行按摩这两个动作的座椅式按摩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式按摩器设有供使用者就座的座部和放脚架部,其中,该放脚架部的内部设有对就座于上述座部上的使用者的下肢进行按摩的下肢按摩机构,并且,该放脚架部位于上述座部的前方,该座椅式按摩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放脚架部的正面配置有盖件。
优选上述盖件被构成为可以放置使用者的下肢。
优选上述盖件被构成为其相对于放脚架部的位置可以改变。
优选上述盖件被构成为该盖件的上部可以与放脚架部分离,并且,在该盖件的上部与放脚架部分离的状态下,就座于上述座部上的使用者可以将下肢插入到上述放脚架部内的下肢按摩机构中。
优选构成为:在上述盖件未将放脚架部的上部覆盖的状态下,就座于上述座部上的使用者可以将下肢插入到上述放脚架部内的下肢按摩机构中。
优选上述座部为在座部下部件的上侧层叠有座部上部件的层叠结构,并且被构成为上述座部上部件在与座部下部件分离后成为上述盖件。
优选呈层叠状态的上述座部上部件被设置为:其前端侧与座部下部件连接,而其后端侧可以与座部下部件分离。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式按摩器,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进行将下肢放置在放脚架部上以及对下肢进行按摩这两个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放脚架部位于收纳位置时的座椅式按摩器的立体图。
图2是放脚架部位于使用位置时的座椅式按摩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放脚架部所设有的前盖件处于封闭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4是表示放脚架部所设有的前盖件处于上升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5是表示放脚架部所设有的前盖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6是表示使放脚架部所设有的前盖件从图4的状态(上升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7A是表示放脚架部所设有的前盖件处于上升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7B是表示放脚架部所设有的前盖件处于上升状态然后变为打开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8A是表示放脚架部配置有尺寸小的前盖件时的情况的图。
图8B是表示尺寸小的前盖件处于上升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9A是表示座部上部件和座部下部件呈层叠状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式按摩器的图。
图9B是表示座部上部件将放脚架部的正面覆盖从而作为盖件发挥作用的状态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式按摩器的图。
(符号说明)
1   座椅式按摩器  2    座部
3   靠背部        4    扶手部
4L  左扶手部      4R   右扶手部
5   放脚架部      6    支撑架
7   收纳室        9    臂部件
10  摆动轴部      11   枢支轴
12  插入凹部      13   轮子
15  座部下部件    16   座部上部件
17  连接部        20   前盖件
F   地面          L    下肢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式按摩器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式按摩器1具有座椅形状的外形以使使用者可以坐下,并且能够使用内置的下肢按摩机构对就座使用者的下肢进行按摩。
该座椅式按摩器1设有:供使用者就座的座部2、供就座于座部2上的使用者倚靠的靠背部3、以及支承就座于座部2上的使用者双肘的扶手部4。另外,座椅式按摩器1设有放脚架(footrest)部5。
该放脚架部5在不进行按摩时被收纳在设置于座部2下部的收纳位置,而在进行按摩时可以从该收纳位置移动至前方的使用位置。
首先,对于构成座椅式按摩器1的座部2、靠背部3、扶手部4以及放脚架部5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中所示的方向设为说明座椅式按摩器1时的方向。这些方向与由就座于座椅式按摩器1上的使用者看的方向一致。另外,有时也将左右方向记载为宽度方向。
如图1、图2所示,座部2是在水平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平坦地扩展的部件。在座部2的上部设有缓冲材料,从而使用者坐着比较舒适。
在座部2的下侧设有相对于地面F等支撑座部2的支撑架6。该支撑架6是将朝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的角材(棒材)呈网格状(橹状、tower-like)地组合而成的,其可以将座部2保持在向上远离地面F的位置上。
靠背部3是配置在座部2的后侧的部件。该靠背部3的朝向使用者的一侧与座部2同样为缓冲材料,另外,在该靠背部3的内部内置有对就座者的肩膀、背部以及/或者腰部进行按摩的按摩机构(省略图示)。靠背部3的下端侧被枢轴支承(pivotally supported)在座部2的支撑架6上,靠背部3通过以该下端侧的枢支点为中心绕朝向左右方向的轴摆动,从而能够在立起姿态与朝向后方倾斜(reclining)的姿态之间变换姿态。
扶手部4由配置在座部2的左侧的左扶手部4L和配置在座部2的右侧的右扶手部4R构成。该左扶手部4L、右扶手部4R是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而设置的板状部件,其上表面被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平坦面,以便让使用者放置胳膊肘或胳膊。
该左扶手部4L与右扶手部4R之间且上述座部2下方的空间成为收纳放脚架部5的收纳室7。
如图3~图6所示,放脚架部5中内置有按摩使用者下肢的下肢按摩机构,并且,在该放脚架部5上设有臂部件9且配置有移动机构(未图示),其中,该臂部件9相对于座部2而支撑该放脚架部5,该移动机构使该臂部件9绕设置于座部2的下部且朝向左右方向的轴(摆动轴部10)摆动,从而使放脚架部5在上述使用位置与收纳位置之间移动。
在图2所示的使用位置处,在放脚架部5的正面,以左右各一个的方式形成有可插入使用者下肢的插入凹部12。为了在进行按摩时方便使用者插入下肢,该插入凹部12均以图2的姿态朝向前方和上方两个方向开口。而且,放脚架部5的内部内置有能够对插入到插入凹部12中的使用者下肢进行按摩的下肢按摩机构。
在放脚架部5的背面(图2的姿势下为朝向下方的面)的前端侧设有轮子13,该轮子13通过在与地面F接触的同时旋转而使该放脚架部5移动。另外,在放脚架部5的背面的后端侧,以绕朝向左右方向的枢支轴11摆动自如的方式连接有臂部件9。
如图3等所示,臂部件9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侧弯曲,具有侧视时呈C字型的形状。臂部件9的后端侧(基端侧)设有朝向左右方向的摆动轴部10,臂部件9的前端侧以设有摆动轴部10的后端侧为中心前后摆动自如。
另外,在如上所述使臂部件9的前端侧相对于后端侧摆动时,随着臂部件9的摆动也使连接在臂部件9的前端侧的放脚架部5移动,从而在上述收纳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变换位置。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在该收纳位置处呈下述状态,即,放脚架部5位于形成于座部2下方的收纳室7内,并且,放脚架部5的正面朝上、底面朝前,且俯视时底面与座部2的座面前端边缘大致一致。
另外,如图2所示,在使用位置处呈下述状态,即,放脚架部5从收纳室7内伸出,并且,放脚架部5的正面朝前、底面朝下(立起状态)。
进而,在臂部件9的后端侧且摆动轴部10的附近位置处设有移动机构(未图示),该移动机构向摆动轴部10施加旋转驱动力,从而使该摆动轴部10切换自如地朝向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转动。作为该移动机构,可以采用电动机或电动线性驱动器等的现有驱动设备。通过使该移动机构进行动作,能够使放脚架部5从图1所示的收纳位置移动至图2所示的使用位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放脚架部5,在形成有用于插入下肢的插入凹部12的面、换言之放脚架部5的正面(按摩面)上设有将插入凹部12覆盖的盖件。
该盖件具备以能够将插入凹部12的开口封堵的方式设置于放脚架部5正面的前盖件20。在图示例子中,该前盖件20具有将放脚架部5的正面全部覆盖这样的宽度,但是,前盖件20也可以采用面积更小的部件。例如,也可以采用具有与插入凹部12的开口相同宽度的部件、或者具有将插入凹部12的开口的一部分覆盖这样的宽度的部件。
优选前盖件20具有即使将使用者的下肢L放在上面也不会弯曲或者挠曲这样的强度、刚度,并且表面包覆有缓冲材料等。
如图2所示,前盖件20通常呈将放脚架部5的正面全部覆盖的“封闭状态”,在该封闭状态下,前盖件20以与放脚架部5的主体呈一体的状态被收纳在形成于座部2下方的收纳室7内(参照图1)。
图3是移动至使用位置的放脚架部5的侧视图,且是表示放脚架部5的正面被前盖件20覆盖的“封闭状态”的图。
在该“封闭状态”下,就座于座部2上的使用者可以将下肢L放在前盖件20上,从而可以获得放松的姿势。在想要获得更加放松的姿势时,也可以使前盖件20变为上升状态。
即,如图4所示,几乎不改变前盖件20的上部的位置,而使前盖件20的下部朝向上方上升(使前盖件20的下部远离放脚架部5)。由此,前盖件20的下部相对于前盖件20的上部朝向上方摆动,最后前盖件20变为水平方向。于是,前盖件20的上表面(上升前的正面)变为大致水平,由此,使用者可以将下肢L放在大致水平的前盖件20的上表面上,从而可以获得更加放松的姿势。
另外,作为将前盖件20安装在放脚架部5上的安装机构,除了以上所述以外还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例如,可以采用使用了具有枢支轴的转动机构或者连杆机构的机构。另外,驱动转动机构或连杆机构的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各种机构。例如,可以使用电动机来驱动转动机构或连杆机构、或者使用凸轮机构来驱动转动机构或连杆机构。另外,也可以手动使前盖件20移动。进而,也可以设置与臂部件9的前后摆动动作相联动的联动机构,从而通过该联动机构的动作而使前盖件20的下部朝向上方上升。
另外,当欲以如图4所示前盖件20与放脚架部5分离后变为大致水平的状态使放脚架部5变为收纳状态时,前盖件20会与座部2等发生干扰,从而导致放脚架部5的收纳变困难。为了解决该不良情况,也可以预先在放脚架部5或前盖件20上配置检测传感器等,并且,当前盖件20并非呈图3的状态(覆盖状态)时,则限制放脚架部5朝向收纳位置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使放脚架部5前进至座部2前方的状态下,使用者也可能希望对下肢L进行按摩。此时,使前盖件20移动而将插入凹部12的开口打开,从而可以将下肢L插入到内置有下肢按摩机构的插入凹部12中。
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保持前盖件20下部的位置不变,而使前盖件20的上部朝向前方移动(使前盖件20的上部远离放脚架部5),从而使前盖件20的上部相对于下部而从朝向后上方倾斜的“封闭状态”变为朝向前侧倾斜的“打开状态”。在变为这样的“打开状态”时,使用者可以从上方将下肢L插入到放脚架部5的插入凹部12中,从而可以确保对下肢进行按摩。
另外,在按摩下肢期间,该前盖件20作为将使用者的下肢L至腰部遮住的“遮盖板”发挥作用,从而可以在不介意别人的眼光的状态下接受下肢按摩,由此,能够实现使用者可以轻松地接受按摩的座椅式按摩器1。
另外,如图6所示,关于为了能够将下肢放在上面而使前盖件20的下部上升后的前盖件20,也可以进一步使其上部朝向上方上升。
即,如图4所示,保持前盖件20的上部与放脚架部5接触不变,而使前盖件20的下部远离放脚架部5,从而使前盖件20摆动至水平方向。在该状态下,保持前盖件20的下部固定不变,而使前盖件20的上部朝向前方移动。于是,变为如图6所示插入凹部12朝向上方打开的状态,由此,使用者可以从上方将下肢L插入到放脚架部5的插入凹部12中,从而可以可靠地对下肢进行按摩。
另外,作为如图5、图6所示那样使前盖件20移动的机构,例如可以采用使用了具有枢支轴的转动机构或者连杆机构的机构。另外,驱动转动机构或连杆机构的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各种机构。例如,可以使用电动机来驱动转动机构或连杆机构、或者使用凸轮机构来驱动转动机构或连杆机构。另外,也可以手动使前盖件20移动。进而,也可以设置与臂部件9的前后摆动动作相联动的联动机构,从而通过该联动机构的动作而使前盖件20向上移动。
另一方面,当欲以如图5、图6所示前盖件20与放脚架部5分离的状态使放脚架部5变为收纳状态时,前盖件20会与座部2等发生干扰,从而导致放脚架部5的收纳变困难。为了解决该不良情况,也可以预先在放脚架部5或前盖件20上配置检测传感器等,并且,当前盖件20并非呈图3的状态(覆盖状态)时,则限制放脚架部5朝向收纳位置移动。
[变形例1]
图7A表示前盖件20从前盖件20将放脚架部5的正面全部覆盖的封闭状态向上升状态移动时的情况。
在图7A的情况下,在使前盖件20变为上升状态时,使前盖件20的下部大幅朝向上方上升,并且也使前盖件20的上部上升,其中,前盖件20的上部的上升量小于下部。通过这样,能够很快使前盖件20的上表面(上升前的正面)变为稍微倾斜或者大致水平,由此,使用者可以将下肢L放在大致水平的前盖件20上,从而可以获得更加放松的姿势。
图7B表示使上升状态下的前盖件20朝向打开状态移动时的情况。
即,如图7所示,相对于处于上升状态的前盖件20,使前盖件20的上部进一步朝向前方移动,从而变为前盖件20进一步朝向前侧倾斜的“打开状态”。在变为该打开状态后,使用者可以将下肢L插入到放脚架部5的插入凹部12中,从而可以可靠地对下肢进行按摩。
作为如图7A、图7B所示那样使前盖件20移动的机构,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可以采用使用了具有枢支轴的转动机构或者连杆机构的机构。既可以利用电动机等的驱动机构来驱动上述机构,也可以由使用者手动地使上述机构进行动作。进而,也可以设置与臂部件9的前后摆动动作相联动的联动机构,从而通过该联动机构的动作而使前盖件20移动。
另一方面,当欲以如图7A、图7B所示前盖件20与放脚架部5分离的状态使放脚架部5变为收纳状态时,例如前盖件20会与座部2等发生干扰。为了解决该不良情况,也可以预先在放脚架部5或前盖件20上配置检测传感器等,当前盖件20并非呈图3的状态(覆盖状态)时,则限制放脚架部5朝向收纳位置移动。
[变形例2]
图8A是前盖件20的尺寸较小的例子。即,前盖件20的尺寸小于放脚架部5的上下高度,从而成为未将放脚架部5的上部覆盖的状态。
在未被前盖件20覆盖的放脚架部5的上部,插入凹部12的上部露出于外部。即,插入凹部12的上部未被前盖件20覆盖。因此,希望按摩下肢的使用者可以从未被前盖件20覆盖的放脚架部5的上部将下肢L(下肢L’)插入到插入凹部12内,从而可以舒适地对下肢进行按摩。另外,对于想将下肢L伸到放脚架部5上的使用者来说,可以与上述例子同样地将下肢L放在前盖件20的上表面上,从而获得放松的姿势。
图8A的前盖件20是以与放脚架部5的正面呈一体的状态而设置的,但是,如图8B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前盖件20可以从尺寸较小的前盖件20将放脚架部5的正面覆盖的封闭状态起上升。该情况下,希望按摩下肢的使用者也可以从未被前盖件20覆盖的放脚架部5的上部将下肢L(下肢L’)插入到插入凹部12内,从而舒适地对下肢进行按摩。
作为如图8B所示那样使前盖件20移动的机构,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可以采用使用了具有枢支轴的转动机构或者连杆机构的机构。既可以利用电动机等的驱动机构来驱动上述机构,也可以由使用者手动地使上述机构进行动作。进而,也可以设置与臂部件9的前后摆动动作相联动的联动机构,从而通过该联动机构的动作而使前盖件20移动。
另一方面,当欲以如图8B所示前盖件20与放脚架部5分离的状态使放脚架部5变为收纳状态时,例如前盖件20会与座部2等发生干扰。为了解决该不良情况,也可以预先在放脚架部5或前盖件20上配置检测传感器等,并且,当前盖件20呈图8B所示的状态时,则限制放脚架部5朝向收纳位置移动。
如上所述,通过使配置在放脚架部正面的前盖件20处于封闭状态、打开状态、上升状态,不仅结构简单且能够减轻重量,还可以进行将下肢L放在放脚架部5上以及对下肢L进行按摩这两个动作。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式按摩器1进行说明。
如图9A和图9B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式按摩器1的特征点在于,座部2(详细为构成座部2的缓冲件)呈双层结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即,第二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座部2具备设置于下侧的座部下部件15和座部上部件16,并且,该座部上部件16作为前盖件20发挥作用,其中,座部上部件16被设置为:其前端侧与该座部下部件15连接,而其后端侧可以与座部下部件15分离。
具体来说,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式按摩器1所设有的座部2被构成为:平板状的座部上部件16(上部缓冲件)和平板状的座部下部件15(下部缓冲件)上下重叠。而且,该座部上部件16和座部下部件15通过设置于座部2前侧的连接部17以前后翻折自如的方式被连接。
该连接部17将处于层叠状态的座部上部件16前端的下侧和座部下部件15前端的上侧加以连接,并且,该连接部17被形成为厚度小于座部上部件16或座部下部件15。因此,通过弯折厚度小的连接部17,从而能够相对于座部下部件15而前后翻折座部上部件16。
例如如图9A所示,当相对于座部下部件15而朝向后方翻折座部上部件16时,放脚架部5的正面变为打开状态,从而放脚架部5变为“打开状态”。在变为上述“打开状态”时,使用者可以从上方将下肢L’插入到放脚架部5的插入凹部12中,从而可以可靠地对下肢进行按摩。
另一方面,如图9B所示,当相对于座部下部件15而朝向前方翻折座部上部件16,从而配置为座部上部件16将放脚架部5的正面覆盖时,放脚架部5的正面变为封闭状态,由此,使用者可以将下肢L放在被翻折至前方的座部上部件16的上表面(层叠状态下与座部下部件15接触的面)上,从而可以获得放松的姿势。由此,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式按摩器1中,座部上部件16被形成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式按摩器1中的前盖件20。
另外,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内容。
尤其是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尚未明确公开的事项、例如运转条件或者操作条件、各种参数、构成部件的尺寸、重量、体积等,均未超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实施的范围,而采用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想到的值。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处于使用状态下的放脚架部5经由轮子13与地面F接触,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也可以适用于在使用状态下放脚架部5离开地面F的情况中。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也可以适用于下述情况中,即,放脚架部5被分割为可插入使用者脚部的脚部插入部和可插入使用者腿部的腿部插入部,并且构成为腿部插入部可以靠近或者远离脚部插入部。

Claims (7)

1.一种座椅式按摩器,其设有供使用者就座的座部、和放脚架部,其中,所述放脚架部的内部设有对就座于所述座部上的使用者的下肢进行按摩的下肢按摩机构,并且,所述放脚架部位于所述座部的前方,
所述座椅式按摩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放脚架部的正面配置有盖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件被构成为能够放置使用者的下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件被构成为其相对于放脚架部的位置可以改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件被构成为该盖件的上部可以与放脚架部分离,
在所述盖件的上部与放脚架部分离的状态下,就座于所述座部上的使用者可以将下肢插入到所述放脚架部内的下肢按摩机构中。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式按摩器被构成为:在所述盖件未将所述放脚架部的上部覆盖的状态下,就座于所述座部上的使用者可以将下肢插入到所述放脚架部内的下肢按摩机构中。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部为在座部下部件的上侧层叠有座部上部件的层叠结构,并且被构成为所述座部上部件在与座部下部件分离后成为所述盖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
呈层叠状态的所述座部上部件被设置为:其前端侧与座部下部件连接,而其后端侧可以与座部下部件分离。
CN201320774465.3U 2013-05-21 2013-11-29 座椅式按摩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3443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7076 2013-05-21
JP2013-107076 2013-05-21
JP2013-207406 2013-10-02
JP2013207406A JP6220620B2 (ja) 2013-05-21 2013-10-02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34432U true CN203634432U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657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28153.6A Active CN104173170B (zh) 2013-05-21 2013-11-29 座椅式按摩器
CN201320774465.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34432U (zh) 2013-05-21 2013-11-29 座椅式按摩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28153.6A Active CN104173170B (zh) 2013-05-21 2013-11-29 座椅式按摩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220620B2 (zh)
CN (2) CN104173170B (zh)
HK (1) HK1199393A1 (zh)
SG (1) SG11201505250UA (zh)
TW (1) TWI507188B (zh)
WO (1) WO20141886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3170A (zh) * 2013-05-21 2014-12-03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座椅式按摩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5114A (zh) * 2015-09-17 2015-11-18 苏州春天印象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腿部可收纳的按摩椅
JP6934160B2 (ja) * 2017-02-21 2021-09-15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7216612B2 (ja) * 2019-05-15 2023-02-01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ユニット
KR102552126B1 (ko) * 2021-04-22 2023-07-06 주식회사 세라젬 수납 공간이 구비된 마사지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55094B2 (ja) * 1998-04-24 2005-06-0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椅子式エアーマッサージ機
JP3648171B2 (ja) * 2001-04-20 2005-05-18 九州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4630491B2 (ja) * 2001-06-15 2011-02-09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脚用空気マッサージ機及び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US7549966B2 (en) * 2002-09-09 2009-06-23 Family Co., Ltd. Massaging apparatus and forearm massager
JP2005177446A (ja) * 2003-11-25 2005-07-07 Family Co Ltd 椅子
JP2005198775A (ja) * 2004-01-14 2005-07-28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2005204839A (ja) * 2004-01-21 2005-08-04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マッサージ器用フットレスト
JP4228979B2 (ja) * 2004-04-20 2009-02-25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5199854B2 (ja) * 2008-03-14 2013-05-15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装置
JP5215922B2 (ja) * 2009-04-09 2013-06-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用エアバッグ
JP5032553B2 (ja) * 2009-11-06 2012-09-2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
JP3176695U (ja) * 2012-04-18 2012-06-28 知司 小林 クッション
JP6220620B2 (ja) * 2013-05-21 2017-10-25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3170A (zh) * 2013-05-21 2014-12-03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座椅式按摩器
CN104173170B (zh) * 2013-05-21 2016-08-17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座椅式按摩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505250UA (en) 2015-08-28
WO2014188615A1 (ja) 2014-11-27
CN104173170B (zh) 2016-08-17
TW201444548A (zh) 2014-12-01
CN104173170A (zh) 2014-12-03
HK1199393A1 (zh) 2015-07-03
TWI507188B (zh) 2015-11-11
JP2015002966A (ja) 2015-01-08
JP6220620B2 (ja) 2017-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34432U (zh) 座椅式按摩器
CN103356371B (zh) 座椅式按摩器
CN103596539B (zh) 座椅式按摩器
CN102573749B (zh) 按摩机
CN101375821A (zh) 能够收纳足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
CN110269424A (zh) 姿势保持用具
WO2011138841A1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及び上肢マッサージ用のエアバッグ構造
CN102573748B (zh) 按摩机
CN107772880A (zh) 用户定制地设定按摩椅初始位置的方法及应用其的按摩椅
JP5508507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7007912B2 (ja) 介助装置
WO2014046100A1 (ja) シェイプアップ用の椅子
CN107427129A (zh) 用于软垫家具的具有支撑框架的靠垫
CN103356359B (zh) 一种两用按摩沙发椅
CN204599953U (zh) 儿童座椅及其座椅摇摆机构
CN105193130B (zh) 椅子
CN105979920B (zh) 座椅式按摩器
CN102781394B (zh) 按摩机
JP6600655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WO2014006768A1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KR101056076B1 (ko) 허리받이와 머리받이로 겸용 가능한 받침부재를 갖는 의자
JP2015002973A (ja) フットマッサージ機及びこのフットマッサージ機を備え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KR20140038072A (ko) 등받이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소파
CN214207814U (zh) 一种电竞椅
KR200362249Y1 (ko) 다기능 쇼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1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