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10281U - 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和门框结构 - Google Patents

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和门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10281U
CN203410281U CN201190000836.1U CN201190000836U CN203410281U CN 203410281 U CN203410281 U CN 203410281U CN 201190000836 U CN201190000836 U CN 201190000836U CN 203410281 U CN203410281 U CN 203410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side
inner edge
wall portion
junction surfac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900008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内克彦
山崎洋明
佐藤荣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10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102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J10/74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15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B60J10/18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provided with reinforcements or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8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8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 B60J10/86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panel
    • B60J10/88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panel mounted on, or integral with, the glass-run se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01Upp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02Upper door structure window frame details, including sash guides and glass ru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包括:用于将门框上部的凸缘部(11b)夹在中间的外缘侧侧壁部(21)和内缘侧侧壁部(22);用于将外缘侧侧壁部(21)的车外侧端部和内缘侧侧壁部(22)的车外侧端部相互连接的车外侧侧壁部(23);玻璃滑槽部(24a,24b);和本体密封唇部(25a,25b)。一体模制件还包括用于从外缘侧与形成在上部的外缘侧上的第一接合部(C1)形成弹性接合的外缘侧接合部(26);以及用于从内缘侧与形成在上部的内缘侧上的第二接合部(C2)形成弹性接合的内缘侧接合部(27)。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门框结构,该门框结构包括具有凸缘部并包围车门的窗口的门框以及要组装到门框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

Description

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和门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组装到包围车门的窗口的门框上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和包括该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和门框的门框结构。
背景技术
要被组装到包围车门的窗口的门框上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集成有玻璃滑槽的模制件)在例如JP2005-153581A中进行了描述。在JP2005-153581A中描述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以集成的方式包括外缘侧侧壁部和内缘侧侧壁部、车外侧侧壁部、玻璃滑槽部和本体密封唇部。外缘侧侧壁部和内缘侧侧壁部将形成在门框的上部上的凸缘部夹在中间。车外侧侧壁部将外缘侧侧壁部的车外侧端部和内缘侧侧壁部的车外侧端部相互连接并且沿着门玻璃表面延伸。玻璃滑槽部形成为从内缘侧侧壁部和车外侧侧壁部延伸以密封门玻璃的周缘。本体密封唇部形成为从外缘侧侧壁部向外缘侧延伸,以密封车门与车辆本体之间的间隙。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还以集成的方式包括外缘侧接合部和内缘侧接合部。外缘侧接合部形成为从外缘侧侧壁部延伸以从外缘侧与形成在门框的凸缘部的外缘侧上的第一接合部形成弹性接合。内缘侧接合部形成为从内缘侧侧壁部延伸以从外缘侧与形成在门框上的第二接合部形成弹性接合。
发明内容
根据在上文提到的JP2005-153581A中描述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外缘侧接合部与第一接合部形成接合的方向和内缘侧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形成接合的方向相同,即,均为从外缘侧向内缘侧。因此,当门玻璃关闭时,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被从内缘侧向外缘侧向上推动,从而削弱了外缘侧接合部至第一接合部的接合力以及内缘侧接合部至第二接合部的接合力。因此,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很有可能不希望地从门框脱离。
已经做出本实用新型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于组装到包围车门的窗口的门框上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包括:外缘侧侧壁部和内缘侧侧壁部,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和内缘侧侧壁部用于将设置在所述门框上的凸缘部夹在中间;车外侧侧壁部,所述车外侧侧壁部用于将所述外缘侧侧壁部的车外侧端部和所述内缘侧侧壁部的车外侧端部相互连接并且沿着门玻璃表面延伸;玻璃滑槽部,所述玻璃滑槽部形成为从所述内缘侧侧壁部和所述车外侧侧壁部延伸以密封门玻璃的周缘;本体密封唇部,所述本体密封唇部形成为从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向外缘侧延伸以密封所述车门与车辆本体之间的间隙;外缘侧接合部,所述外缘侧接合部形成为从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延伸并且用于从所述外缘侧与形成在所述门框的外缘侧上的第一接合部形成弹性接合;以及内缘侧接合部,所述内缘侧接合部形成为从所述内缘侧侧壁部延伸并且用于从所述内缘侧与形成在所述门框的内缘侧上的第二接合部形成弹性接合。
为了实施上文描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玻璃滑槽部和所述本体密封唇部可以由软树脂制成;所述外缘侧侧壁部、所述内缘侧侧壁部和所述车外侧侧壁部可以由比软树脂硬的硬树脂制成;所述外缘侧接合部和所述内缘侧接合部中的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硬树脂制成;并且所述外缘侧接合部和所述内缘侧接合部中的另一个可以由软树脂制成。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可以包括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加强唇,所述第一加强唇具有用于与所述门框形成弹性接合以增大所述外缘侧接合部至所述第一接合部的弹性接合力的远端部;以及第二加强唇,所述第二加强唇具有用于与所述门框形成弹性接合以增大所述内缘侧接合部至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弹性接合力的远端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框结构,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具有凸缘部并包围车门的窗口;以及要组装到所述门框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其包括:外缘侧侧壁部和内缘侧侧壁部,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和所述内缘侧侧壁部用于将所述门框的所述凸缘部夹在中间;车外侧侧壁部,所述车外侧侧壁部用于将所述外缘侧侧壁部的车外侧端部和所述内缘侧侧壁部的车外侧端部相互连接并且沿着门玻璃表面延伸;玻璃滑槽部,所述玻璃滑槽部形成为从所述内缘侧侧壁部和所述车外侧侧壁部延伸以密封门玻璃的周缘;本体密封唇部,所述本体密封唇部形成为从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向外缘侧延伸以密封所述车门与车辆本体之间的间隙;外缘侧接合部,所述外缘侧接合部形成为从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延伸并且用于从所述外缘侧与形成在所述门框的外缘侧上的第一接合部形成弹性接合;以及内缘侧接合部,所述内缘侧接合部形成为从所述内缘侧侧壁部延伸并且用于从所述内缘侧与形成在所述门框的内缘侧上的第二接合部形成弹性接合。
优选地,所述门框通过折弯薄钢板形成,使得所述凸缘部具有三层结构,在所述三层结构中层叠有中间板、外缘侧板和内缘侧板。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合部通过凹部和所述外缘侧板的端部构造,所述凹部通过使所述中间板的车内侧部分向所述内缘侧伸出而形成,所述外缘侧板的所述端部设置为与所述凹部部分地重叠;以及所述第二接合部通过伸出部构造,所述伸出部形成在所述内缘侧板上以与所述凹部相对应并且伸向所述内缘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和门框结构,外缘侧接合部构造为从外缘侧与形成在门框的外缘侧上的第一接合部形成弹性接合,而内缘侧接合部构造为从内缘侧与形成在门框的内缘侧上的第二接合部形成弹性接合。具体地,外缘侧接合部与第一接合部形成接合的方向和内缘侧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形成接合的方向彼此相反,因此彼此相对。根据该构造,当门玻璃关闭并且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被从内缘侧向外缘侧向上推动时,尽管外缘侧接合部至第一接合部的接合力被削弱,但是内缘侧接合部至第二接合部的接合力被加强。从而保持了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至门框的接合力。
为了实施本实用新型,玻璃滑槽部和本体密封唇部由软树脂制成。外缘侧侧壁部、内缘侧侧壁部、以及车外侧侧壁部由比软树脂硬的硬树脂制成。外缘侧接合部和内缘侧接合部中的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由硬树脂制成,而外缘侧接合部和内缘侧接合部中的另一个由软树脂制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玻璃滑槽部和本体密封唇部获得希望的密封性。另外,能够通过外缘侧侧壁部、内缘侧侧壁部、以及车外侧侧壁部保证希望的设计(外部形状)。另外,向门框施加的牢固的接合力能够通过外缘侧接合部和内缘侧接合部中的一个(硬树脂侧)获得。另外,将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组装到门框的便利性能够通过外缘侧接合部和内缘侧接合部中的另一个(软树脂侧)获得。
为了实施本实用新型,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包括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加强唇,所述第一加强唇具有用于与所述门框形成弹性接合以增大所述外缘侧接合部至所述第一接合部的弹性接合力的远端部;以及第二加强唇,所述第二加强唇具有用于与所述门框形成弹性接合以增大所述内缘侧接合部至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弹性接合力的远端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将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组装到门框的强度。
另外,为了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门框通过折弯薄钢板形成,使得所述凸缘部具有三层结构,在所述三层结构中层叠有中间板、外缘侧板和内缘侧板。所述第一接合部通过凹部和所述外缘侧板的端部构造,所述凹部通过使所述中间板的车内侧部分向所述内缘侧伸出而形成,所述外缘侧板的所述端部设置为与所述凹部部分地重叠。所述第二接合部通过伸出部构造,所述伸出部形成在所述内缘侧板上以与所述凹部相对应并且伸向所述内缘侧。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形成凹部的突出部分能够位于用于形成伸出部的凹部中。因此,能够使用于构造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的空间较小。相应地,能够减小门框的尺寸并降低重量。
另外,为了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门框可以通过折弯薄钢板形成,使得所述凸缘部具有三层结构,在所述三层结构中层叠有中间板、外缘侧板和内缘侧板;所述第一接合部可以通过凸部和凹部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分别通过使所述外缘侧板的车内侧部分向车内侧和车外侧伸出而形成;以及所述第二接合部可以通过第二凸部、第二凹部以及所述内缘侧板的端部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二凹部通过使所述中间板的车内侧部分向所述内缘侧弯曲并使所述车内侧部分伸向所述车内侧和所述车外侧而形成,所述内缘侧板的所述端部向所述内缘侧弯曲从而与所述第二凸部部分地重叠。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改进门框的防水构造(例如能够省略防水密封唇部)。因此,能够降低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的成本。
另外,为了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门框可以通过折弯薄钢板形成,使得所述凸缘部具有双层结构,在所述双层结构中层叠有外缘侧板和内缘侧板;所述第一接合部可以通过凸部和凹部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分别通过使所述外缘侧板的车内侧部分向车内侧和车外侧伸出而形成;以及所述第二接合部可以通过第二凸部构造,所述第二凸部通过使所述内缘侧板的车内侧部分向所述内缘侧弯曲并随后折叠所述车内侧部分而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门框的凸缘部具有薄钢板的双层结构。因此,与凸缘具有薄钢板的三层结构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门框的重量。另外,在凸缘部处将门框的下端部牢固地固定至门板(例如门内板)的操作(例如对三层钢板,包括门内板和具有双层结构的薄钢板,进行点焊的操作)与凸缘部具有薄钢板的三层结构的情况中执行的操作(例如对四层钢板,包括门内板和具有三层结构的薄钢板,进行点焊的操作)相比能够更加容易地执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车门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仅用于门框的上部。
图2是沿图1的线A-A截取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3是在与图1的线A-A沿纵向方向(车辆的纵向方向)的不同位置处的图2示出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的截面图。
图4是处于自由状态的图2中示出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的截面图。
图5是处于自由状态的图3中示出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其与图2相对应。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的又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其与图2相对应。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其与图2相对应。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其与图2相对应。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其与图2相对应。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同时用于门框的上部和柱状部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没有饰物设置在门框的柱状部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的车门VD的实施方式。如在沿着图1的线A-A截取的截面视图的图2中示出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组装到车门VD的门框10的上部11。车门VD是包括门框10、门板31和门玻璃32的前门。窗口DW由门框10和门板31形成。窗口DW能够由能向上及向下移动的门玻璃32打开和关闭。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11具有弧形的形状,如在图1中示出的。靠近具有弧形形状的上部11的中心的方向被定义为“内缘侧”、而远离该中心的方向被定义为“外缘侧”。
门框10形成在门板31的上方以包围窗口DW。如在图1中示出的,门框10包括上部11和柱状部12。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组装到上部11的车外侧(在图2的右侧)上。饰物33组装到柱状部12的车外侧上。如图2所示,上部11通过折弯薄钢板形成,并且包括中空基部11a和具有三层结构的凸缘部11b。
如图2所示,凸缘部11b具有三层结构,在其中层叠有中间板11b1、外缘侧板11b2和内缘侧板11b3。各层钢板在重叠部分处点焊。中间板11b1的车内侧部分向内缘侧伸出以形成凹部Ca。外缘侧板11b2的端部(车内侧端)C3设置为部分地与凹部Ca的车外侧部重叠。第一接合部C1通过凹部Ca和外缘侧板11b2的端部C3构造。在凸缘部11b中,伸出部Cb形成在内缘侧板11b3的车内侧部分上,从而与凹部Ca相对应(从而与凹部Ca的内缘侧壁表面部分地重叠)。第二接合部C2通过伸出部Cb构造。伸出部Cb形成为向内缘侧伸出。凹部Ca的一部分位于由构成伸出部Cb的壁表面包围的空间部分(内部)中。
如图2至图5所示,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以集成的方式包括外缘侧侧壁部21和内缘侧侧壁部22、车外侧侧壁部23、一对玻璃滑槽部24a和24b,以及一对本体密封唇部25a和25b。外缘侧侧壁部21和内缘侧侧壁部22将凸缘部11b夹在中间。车外侧侧壁部23将外缘侧侧壁部21的车外侧端部和内缘侧侧壁部22的车外侧端部相互连接并且沿着门玻璃表面延伸。该对玻璃滑槽部24a和24b形成为分别从内缘侧侧壁部22和车外侧侧壁部23延伸,以密封门玻璃32的周缘。该对本体密封唇部25a和25b形成为从外缘侧侧壁部21向外缘侧延伸,以密封车门VD与车辆本体40之间的间隙。
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还以集成的方式包括外缘侧接合部26和内缘侧接合部27。外缘侧接合部26形成为从外缘侧侧壁部21的车内侧端部向内缘侧延伸并且从外缘侧向内缘侧与形成在上部11的外缘表面上的第一接合部C1形成弹性接合。内缘侧接合部27形成为从内缘侧侧壁部22延伸并且从内缘侧向外缘侧与形成在上部11的内缘表面上的第二接合部C2形成弹性接合。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还包括第一加强唇28a和第二加强唇28b。第一加强唇28a的远端部与凸缘部11b的内缘侧板11b3形成弹性接合。第一接合部C1通过第一加强唇28a的弹性接合力压在外缘侧接合部26侧。因此,增大了外缘侧接合部26至第一接合部C1的弹性接合力。第二加强唇28b的远端部与基部11a形成弹性接合。第二接合部C2通过第二加强唇28b的弹性接合力压在内缘侧接合部27上。因此,增大了内缘侧接合部27至第二接合部C2的弹性接合力。
用于防止劣化的膜23a1(抗风化PP(聚丙烯))设置在车外侧侧壁部23的朝向车外侧的表面(设计表面)上。用于减小摩擦的滑动构件24a1设置在玻璃滑槽部24a的与门玻璃32保持接触的部分上,而用于减小摩擦的滑动构件24b1设置在玻璃滑槽部24b的保持与门玻璃32接触的部分上。另外,用于减小摩擦的滑动构件25a1设置在本体密封唇部25a的与车辆本体40保持接触的部分上,而用于减小摩擦的滑动构件25b1设置在本体密封唇部25b的与车辆本体40保持接触的部分上。防水密封唇部29形成为从外缘侧侧壁部21的车内侧端部延伸。密封唇部29的远端部与基部11a的外缘侧形成弹性接合。以该方式,使得车辆的内部防水。
在上文描述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中,玻璃滑槽部24a和24b、本体密封唇部25a和25b、外缘侧接合部26的一部分(图2中示出的部分)、内缘侧接合部27、加强唇28a和28b的每一个、以及防水密封唇部29由软树脂(例如聚烯烃弹性体(TPO))制成。另一方面,外缘侧侧壁部21、内缘侧侧壁部22、车外侧侧壁部23和外缘侧接合部26的其他部分(图3中示出的部分,并且多个该部分以沿着纵向方向以预定的间隔设置)由比软树脂硬的硬树脂(例如聚丙烯(PP))制成。
根据如上文所述构造的本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外缘侧接合部26构造为从外缘侧与形成在门框10的上部11的外缘侧上的第一接合部C1形成弹性接合,并且内缘侧接合部27构造为从内缘侧与形成在上部11的内缘侧上的第二接合部C2形成弹性接合。具体地,外缘侧接合部26与第一接合部C1形成接合的方向和内缘侧接合部27与第二接合部C2形成接合的方向彼此相反,因此彼此相对。
因此,当门玻璃32被关闭并且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被从内缘侧向外缘侧向上推动时,内缘侧接合部27至第二接合部C2的接合力被加强,尽管外缘侧接合部26至第一接合部C1的接合力被削弱。通过削弱一个接合力和加强另外一个接合力,能够保持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至门框10的接合力(能够防止接合力减小)。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玻璃滑槽部24a和24b、本体密封唇部25a和25b、外缘侧接合部26的一部分(图2中示出的部分)、内缘侧接合部27、加强唇28a和28b的每一个、以及防水密封唇部29由软树脂制成,而外缘侧侧壁部21、内缘侧侧壁部22、车外侧侧壁部23和外缘侧接合部26的其他部分(图3中示出的部分)由比软树脂硬的硬树脂制成。
玻璃滑槽部24a和24b、本体密封唇部25a和25b、以及防水密封唇部29由软树脂制成并因此与配对的构件形成紧密接触。因此,能够获得希望的密封性。另外,外缘侧侧壁部21、内缘侧侧壁部22、以及车外侧侧壁部23由硬树脂制成。因此,由上述部分构成的模制件的形状是稳定的。因此,能够保证希望的设计(外部形状)。另外,与门框10的牢固的接合能够在外缘侧接合部26的其他部分处(图3示出的由硬树脂制成的部分)获得。另外,将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组装到门框10的便利性能够通过外缘侧接合部26的部分(图2示出的由软树脂制成的部分)和内缘侧接合部27获得。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设置有用于增大外缘侧接合部26至第一接合部C1的弹性接合力的第一加强唇28a和用于增大内缘侧接合部27至第二接合部C2的弹性接合力的第二加强唇28b。因此,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至门框10的组装强度能够增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门框10的上部11通过折弯薄钢板形成。此外,凸缘部11b具有三层结构,在其中层叠有中间板11b1、外缘侧板11b2和内缘侧板11b3。另外,第一接合部C1通过凹部Ca和外缘侧板11b2的端部C3构造,凹部Ca通过使中间板11b1的车内侧部分向内缘侧伸出而形成,端部C3设置为与凹部Ca部分地重叠。第二接合部C2通过伸出部Cb构造,伸出部Cb形成在内缘侧板11b3上与凹部Ca相对应并且伸向内缘侧,使得凹部Ca部分地位于伸出部Cb中。因此,向内缘侧伸出的凹部Ca能够设置为位于由伸出部Cb的伸出表面与相对表面形成的凹部中。相应地,用于构造第一接合部C1和第二接合部C2的空间能够减小。因此,门框10能够减小尺寸并降低重量。
在上文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以下示例:即,外缘侧接合部26的一部分(见图2)由软树脂制成、外缘侧接合部26的其他部分(见图3)由硬树脂制成、并且内缘侧接合部27整体由软树脂制成。然而,外缘侧接合部26可以整体由硬树脂制成,而内缘侧接合部27可以整体由软树脂制成。
另外,与上文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反,内缘侧接合部27的一部分可以由软树脂制成,而内缘侧接合部27的其他部分可以由硬树脂制成,并且外缘侧接合部26可以整体由软树脂制成。另外,内缘侧接合部27可以整体由硬树脂制成,而外缘侧接合部26可以整体由软树脂制成。如在图6中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外缘侧接合部26和内缘侧接合部27二者可以都整体由硬树脂制成。
在上文描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如下示例:即,设置有用于增大外缘侧接合部26至第一接合部C1的弹性接合力的第一加强唇28a和用于增大内缘侧接合部27至第二接合部C2的弹性接合力的第二加强唇28b。然而,加强唇中的其中任何一个可以被省略。进一步可替代地,两个加强唇均可被省略。
在上文描述的各实施方式中,门框10的上部11的凸缘部11b具有三层结构,在其中层叠有中间板11b1、外缘侧板11b2和内缘侧板11b3。第一接合部C1——外缘侧接合部26从外缘侧与该第一接合部C1形成弹性接合——通过凹部Ca和外缘侧板11b2的端部C3构造,而第二接合部C2——内缘侧接合部27从内缘侧与该第二接合部C2形成弹性接合——通过形成为与凹部Ca对应的伸出部Cb构造。凸缘部11b的形状和构造以及第一接合部C1和第二接合部C2的形状和构造能够如在例如图7至图10中示出的第三至第六实施方式所述那样进行合适地改变,并且因此不限于上文描述的各个实施方式的形状和构造。
在图7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门框的上部111通过折弯薄钢板形成,并且包括中空基部111a和凸缘部111b。凸缘部111b具有三层结构,在其中层叠有中间板111b1、外缘侧板111b2和内缘侧板111b3。各层钢板在重叠部分处点焊。凸缘部111b的外缘侧板111b2的车内侧部分向车内侧和车外侧伸出以形成凸部Ea和凹部Eb。第一接合部E1通过凸部Ea和凹部Eb中的任何一个或两个构造。另外,凸缘部111b的中间板111b1的车内侧部分向内缘侧弯曲。进一步的部分伸向内缘侧和外缘侧,以形成第二凸部Ec和第二凹部Ed。内缘侧板111b3的端部向内缘侧弯曲从而部分地与第二凸部Ec重叠。第二接合部E2通过第二凸部Ec、第二凹部Ed和内缘侧板111b3的端部中的至少一个构造。在图7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合部E2通过内缘侧板111b3的端部构造。
在图7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要被组装至上部111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120以与图3示出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相同的方式进行构造。具体地,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120以集成的方式包括外缘侧侧壁部121和内缘侧侧壁部122、车外侧侧壁部123、一对玻璃滑槽部124a和124b,以及一对本体密封唇部125a和125b。外缘侧侧壁部121和内缘侧侧壁部122将凸缘部111b夹在中间。车外侧侧壁部123将外缘侧侧壁部121的车外侧端部和内缘侧侧壁部122的车外侧端部相互连接并且沿着门玻璃表面延伸。该对玻璃滑槽部124a和124b形成为分别从内缘侧侧壁部122和车外侧侧壁部123延伸,以密封门玻璃32的周缘。该对本体密封唇部125a和125b形成为从外缘侧侧壁部121向外缘侧延伸,以密封车门VD与车辆本体40之间的间隙。
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120还以集成的方式包括外缘侧接合部126和内缘侧接合部127。外缘侧接合部126形成为从外缘侧侧壁部121的车内侧端部向内缘侧延伸并且从外缘侧向内缘侧与形成在上部111的外缘侧上的第一接合部E1形成弹性接合。内缘侧接合部127形成为从内缘侧侧壁部122延伸并且从内缘侧向外缘侧与形成在上部111的内缘侧上的第二接合部E2(内缘侧板111b3的端部)形成弹性接合。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120还包括第一加强唇128a和第二加强唇128b。第一加强唇128a的远端部与凸缘部111b形成弹性接合,以增大外缘侧接合部126至第一接合部E1的弹性接合力。第二加强唇128b的远端部与基部111a形成弹性接合,以增大内缘侧接合部127至第二接合部E2的弹性接合力。
用于高品质外观的金属膜123a1设置在车外侧侧壁部123的朝向车外侧的表面(设计表面)上。用于减小摩擦的滑动构件124a1设置在玻璃滑槽部124a的与门玻璃32形成接合的部分上,而用于减小摩擦的滑动构件124b1设置在玻璃滑槽部124b的与门玻璃32形成接合的部分上。另外,用于减小摩擦的滑动构件125a1设置在本体密封唇部125a的与车辆本体40形成接合的部分上,而用于减小摩擦的滑动构件125b1设置在本体密封唇部125b的与车辆本体40形成接合的部分上。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凸缘部111b的内缘侧板111b3的端部通过第一加强唇128a防水。因此,不需要与图2示出的防水密封唇部29相对应的构造。从而能够降低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120的成本。
在上文描述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120中,玻璃滑槽部124a和124b、本体密封唇部125a和125b、内缘侧接合部127、以及加强唇128a和128b的每一个由软树脂(例如聚烯烃弹性体(TPO))制成。另一方面,外缘侧侧壁部121、内缘侧侧壁部122、车外侧侧壁部123和外缘侧接合部126由比软树脂硬的硬树脂(例如聚丙烯(PP))制成。
在图8示出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用于密封车门VD与车辆本体40之间的间隙的本体密封唇部125a以中空的方式形成。因此,与图7中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相比,本体密封唇部125a能够防止变平。其余的构造与图7中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相同的部分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并且在此省略其描述。
在图9示出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用于密封车门VD与车辆本体40之间的间隙的本体密封唇部(中空的挡风雨条)150独立于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120形成从而可从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120上拆除。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如果需要,能替换本体密封唇部150。其余的构造与图7中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相同的部分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并且在此省略其描述。
在图10示出的第六实施方式中,门框的上部211通过折弯薄钢板形成,并且包括中空基部211a和凸缘部211b。凸缘部211b具有双层结构,在其中层叠有外缘侧板211b1和内缘侧板211b2,并且在重叠部分处点焊。由于凸缘部211b具有薄钢板的双层结构,因此与三层结构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重量和成本。另外,凸缘部211b的端部便于点焊至车门VD的门内板(没有示出)。焊接至门内板的部分形成薄钢板的三层结构。凸缘部211b的外缘侧板211b1的车内侧部分伸向车内侧和车外侧以形成凸部Fa和凹部Fb。第一接合部F1通过凸部Fa和凹部Fb中的任何一个或两个构造。另外,通过使凸缘部211b的内缘侧板211b2的车内侧部分向内缘侧弯曲并随后折叠车内侧部分,形成了第二凸部Fc。第二接合部F2通过第二凸部Fc构造。
在图10示出的第六实施方式中,要被组装至上部211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20以与图7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120相同的方式进行构造。在根据该第六实施方式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20中,一对密封唇部分229一体地设置在外缘侧侧壁部221的内缘侧上,从而防止凸缘部211b的外缘侧板211b1的端部进水。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20的其余的构造与图7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120相同。因此,相同的部分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并且在此省略其描述。
在图10示出的第六实施方式中,门框的上部211的凸缘部211b具有薄钢板的双层结构。因此,与上文描述的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凸缘部具有薄钢板的三层结构的实施方式)相比,能够降低门框的重量。另外,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在凸缘部211b处将门框的下端部(图1示出的门框10的上部11的下端部)牢固地固定至门板(例如门内板)的操作(例如对三层钢板进行点焊的操作)比上文描述的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执行的类似操作(例如对四层钢板进行点焊的操作)更加容易。
在上述实施方式(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的每一个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为要被组装至门框的上部(11、111、211)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120、220)。然而,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还能用于门框的柱状部(其具有与上部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例如,如在图11中示出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能够用于门框10的上部11和柱状部12两者(两者具有大致上相同的截面形状)。在该情况下,用于上部11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和用于柱状部12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能够一体地形成。除了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还用于柱状部12(其具有与上部11相同的截面形状)并且没有饰物33设置到柱状部12之外,图11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与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构造相同。在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饰物33设置到柱状部12,并且因此不需要模制件。相应地,代替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20,可以在柱状部12上使用通常的玻璃滑槽(没有示出)。
另外,在上述每一个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到要被组装到前门门框的上部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的示例。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以与各个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或者具有适当变化地应用到要被组装到后门门框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

Claims (8)

1.一种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所述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适于组装到包围车门的窗口的门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包括: 
外缘侧侧壁部和内缘侧侧壁部,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和内缘侧侧壁部用于将设置在所述门框上的凸缘部夹在中间; 
车外侧侧壁部,所述车外侧侧壁部用于将所述外缘侧侧壁部的车外侧端部和所述内缘侧侧壁部的车外侧端部相互连接并且沿着门玻璃表面延伸; 
一对玻璃滑槽部,该对玻璃滑槽部形成为从所述内缘侧侧壁部和所述车外侧侧壁部延伸以密封门玻璃的周缘; 
本体密封唇部,所述本体密封唇部形成为从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向外缘侧延伸以密封所述车门与车辆本体之间的间隙; 
外缘侧接合部,所述外缘侧接合部形成为从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延伸并且用于从所述外缘侧与形成在所述门框的外缘侧上的第一接合部形成弹性接合;以及 
内缘侧接合部,所述内缘侧接合部形成为从所述内缘侧侧壁部延伸并且用于从所述内缘侧与形成在所述门框的内缘侧上的第二接合部形成弹性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其中: 
该对玻璃滑槽部和所述本体密封唇部由软树脂制成; 
所述外缘侧侧壁部、所述内缘侧侧壁部和所述车外侧侧壁部由比软树脂硬的硬树脂制成; 
所述外缘侧接合部和所述内缘侧接合部中的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由硬树脂制成;并且 
所述外缘侧接合部和所述内缘侧接合部中的另一个由软树脂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进一步包括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者: 
第一加强唇,所述第一加强唇具有用于与所述门框形成弹性接合以增大所述外缘侧接合部至所述第一接合部的弹性接合力的远端部;以及 
第二加强唇,所述第二加强唇具有用于与所述门框形成弹性接合以 增大所述内缘侧接合部至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弹性接合力的远端部。 
4.一种门框结构,包括: 
门框,所述门框具有凸缘部并包围车门的窗口;以及 
要组装到所述门框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包括: 
外缘侧侧壁部和内缘侧侧壁部,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和所述内缘侧侧壁部用于将所述门框的所述凸缘部夹在中间; 
车外侧侧壁部,所述车外侧侧壁部用于将所述外缘侧侧壁部的车外侧端部和所述内缘侧侧壁部的车外侧端部相互连接并且沿着门玻璃表面延伸; 
一对玻璃滑槽部,该对玻璃滑槽部形成为从所述内缘侧侧壁部和所述车外侧侧壁部延伸以密封门玻璃的周缘; 
本体密封唇部,所述本体密封唇部形成为从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向外缘侧延伸以密封所述车门与车辆本体之间的间隙; 
外缘侧接合部,所述外缘侧接合部形成为从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延伸并且用于从所述外缘侧与形成在所述门框的外缘侧上的第一接合部形成弹性接合;以及 
内缘侧接合部,所述内缘侧接合部形成为从所述内缘侧侧壁部延伸并且用于从所述内缘侧与形成在所述门框的内缘侧上的第二接合部形成弹性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框结构,其中: 
所述门框通过折弯薄钢板形成,使得所述凸缘部具有三层结构,在所述三层结构中层叠有中间板、外缘侧板和内缘侧板; 
所述第一接合部通过凹部和所述外缘侧板的端部构造,所述凹部通过使所述中间板的车内侧部分向所述内缘侧伸出而形成,所述外缘侧板的所述端部设置为与所述凹部部分地重叠;以及 
所述第二接合部通过伸出部构造,所述伸出部形成在所述内缘侧板上以与所述凹部相对应并且伸向所述内缘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框结构,其中: 
所述门框通过折弯薄钢板形成,使得所述凸缘部具有三层结构,在所述三层结构中层叠有中间板、外缘侧板和内缘侧板; 
所述第一接合部通过凸部和凹部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分别通过使所述外缘侧板的车内侧部分向车内侧和车外侧伸出而形成;以及 
所述第二接合部通过第二凸部、第二凹部以及所述内缘侧板的端部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二凹部通过使所述中间板的车内侧部分向所述内缘侧弯曲并伸向所述车内侧和所述车外侧而形成,所述内缘侧板的所述端部向所述内缘侧弯曲从而与所述第二凸部部分地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框结构,其中: 
所述门框通过折弯薄钢板形成,使得所述凸缘部具有双层结构,在所述双层结构中层叠有外缘侧板和内缘侧板; 
所述第一接合部通过凸部和凹部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分别通过使所述外缘侧板的车内侧部分向车内侧和车外侧伸出而形成;以及 
所述第二接合部通过第二凸部构造,所述第二凸部通过使所述内缘侧板的车内侧部分向所述内缘侧弯曲并随后折叠所述车内侧部分而形成。 
8.一种门框结构,包括: 
门框,所述门框具有凸缘部并包围车门的窗口;以及 
要组装到所述门框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包括: 
外缘侧侧壁部和内缘侧侧壁部,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和所述内缘侧侧壁部用于将所述门框的所述凸缘部夹在中间; 
车外侧侧壁部,所述车外侧侧壁部用于将所述外缘侧侧壁部的车外侧端部和所述内缘侧侧壁部的车外侧端部相互连接并且沿着门玻璃表面延伸; 
玻璃滑槽部,所述玻璃滑槽部形成为从所述内缘侧侧壁部和所述车外侧侧壁部延伸以密封门玻璃的周缘; 
本体密封唇部,所述本体密封唇部形成为从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向外缘侧延伸以密封所述车门与车辆本体之间的间隙; 
外缘侧接合部,所述外缘侧接合部形成为从所述外缘侧侧壁部延伸并且用于从所述外缘侧与形成在所述门框的外缘侧上的第一接合 部形成弹性接合;以及 
内缘侧接合部,所述内缘侧接合部形成为从所述内缘侧侧壁部延伸并且用于从所述内缘侧与形成在所述门框的内缘侧上的第二接合部形成弹性接合; 
其中,所述门框通过折弯薄钢板形成,使得所述凸缘部具有三层结构,在所述三层结构中层叠有中间板、外缘侧板和内缘侧板; 
所述第一接合部通过凹部和所述外缘侧板的端部构造,所述凹部通过使所述中间板的车内侧部分向所述内缘侧伸出而形成,所述外缘侧板的所述端部设置为与所述凹部部分地重叠;以及 
所述第二接合部通过伸出部构造,所述伸出部形成在所述内缘侧板上以与所述凹部相对应并且伸向所述内缘侧。 
CN201190000836.1U 2010-10-26 2011-10-07 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和门框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1028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9788 2010-10-26
JP2010-239788 2010-10-26
JP2011077796A JP2012106715A (ja) 2010-10-26 2011-03-31 ガラスラン一体モール
JP2011-77796 2011-03-31
PCT/JP2011/073752 WO2012056912A1 (en) 2010-10-26 2011-10-07 Glass run integral molding and door frame stru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10281U true CN203410281U (zh) 2014-01-29

Family

ID=44863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9000083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10281U (zh) 2010-10-26 2011-10-07 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和门框结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19799A1 (zh)
EP (1) EP2632753A1 (zh)
JP (1) JP2012106715A (zh)
KR (1) KR20130052660A (zh)
CN (1) CN203410281U (zh)
TW (1) TW201231318A (zh)
WO (1) WO201205691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8312A (zh) * 2015-09-15 2016-03-16 无锡大力神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车窗
CN110014810A (zh) * 2017-12-13 2019-07-16 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门用密封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95279B2 (en) 2011-03-31 2014-04-15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Door frame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entry of foreign objects
US9174519B2 (en) 2011-10-18 2015-11-03 Henniges Automotive Sealing Systems North America Inc. Weatherstrip assembly having a variable length shim
JP5991691B2 (ja) * 2012-11-15 2016-09-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ガラスラン
JP5949524B2 (ja) 2012-12-20 2016-07-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ドア構造
JP2014196053A (ja) * 2013-03-29 2014-10-1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103244019B (zh) * 2013-04-28 2015-06-1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玻璃呢槽结构及应用其的汽车
JP5999447B2 (ja) * 2013-09-30 2016-09-2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JP6065798B2 (ja) * 2013-09-30 2017-01-2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の取付構造
CN105636806B (zh) * 2013-10-04 2018-05-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车门
TR201909760T4 (tr) 2014-02-07 2019-07-22 Henniges Automotive Sealing Systems North America Inc Bir araç sızdırmazlık tertibatı üretim usulü.
KR101558370B1 (ko) 2014-04-08 2015-10-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에 구비되는 도어의 결합구조
JP6585952B2 (ja) 2015-07-28 2019-10-02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ドア用モールの取付構造
JP6485386B2 (ja) * 2016-02-26 2019-03-2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6504409B2 (ja) * 2016-03-11 2019-04-2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ラン
JP6936559B2 (ja) * 2016-06-20 2021-09-15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US10589609B2 (en) * 2017-04-26 2020-03-17 Jvis-Usa, Llc Vehicular window trim assembly and decorative molding assembly for vehicle door frame
JP7099860B2 (ja) * 2018-04-13 2022-07-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のサッシュ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4023A (ja) * 1983-09-17 1985-04-12 Kinugawa Rubber Ind Co Ltd 自動車用グラスランの取付構造
JPH0669786B2 (ja) * 1987-06-17 1994-09-07 鬼怒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シュサ−フェス型グラスラン
IT1211298B (it) * 1987-09-14 1989-10-12 Fiat Auto Spa Finestrino di una porta di autoveicolo
JPH01176517U (zh) * 1988-06-06 1989-12-15
JPH02233U (zh) * 1988-06-15 1990-01-05
US6131342A (en) * 1997-08-06 2000-10-1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utomotive door weather strip arrangement
JP3716727B2 (ja) * 2000-09-04 2005-11-1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ドア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EP1232887B1 (en) * 2001-02-15 2007-04-18 Toyoda Gosei Co., Ltd. Door frame structure of motor vehicle
JP4522028B2 (ja) * 2001-09-03 2010-08-11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JP2003118385A (ja) * 2001-10-11 2003-04-23 Toyoda Gosei Co Ltd 自動車ドア用シール部材の取付構造
DE10214848B4 (de) * 2002-04-04 2007-11-29 Adam Opel Ag Dichtungsanordnung mit einem Fensterführungsprofil und Verwendung eines Werkzeugs zur Montage des Fensterführungsprofils
FR2843076B1 (fr) * 2002-08-02 2007-02-09 Hutchinson Profile d'etancheite formant coulisse pour vitrage de vehicule a moteur.
DE20321549U1 (de) * 2002-10-02 2008-04-03 Gdx North America Inc., Dover Dicht-, Trimm- oder Führungsleiste
JP4522672B2 (ja) * 2003-06-26 2010-08-11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環状脂肪族オキシムの製造法
US20050072053A1 (en) * 2003-10-06 2005-04-07 Filipczak Larry Andrew Seal and molding assembly
JP2005153581A (ja) 2003-11-21 2005-06-16 Toyoda Gosei Co Ltd 自動車ドアのシール構造及びガラスランユニット
JP4344809B2 (ja) * 2004-09-02 2009-10-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6182251A (ja) * 2004-12-28 2006-07-13 Toyoda Gosei Co Ltd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4640144B2 (ja) * 2005-12-02 2011-03-0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4941715B2 (ja) * 2006-09-27 2012-05-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フレーム
JP2008137519A (ja) * 2006-12-04 2008-06-19 Kinugawa Rubber Ind Co Ltd 自動車のドアシール構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8312A (zh) * 2015-09-15 2016-03-16 无锡大力神钢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车窗
CN110014810A (zh) * 2017-12-13 2019-07-16 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门用密封结构
CN110014810B (zh) * 2017-12-13 2023-12-15 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门用密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06715A (ja) 2012-06-07
US20130219799A1 (en) 2013-08-29
WO2012056912A4 (en) 2012-07-19
TW201231318A (en) 2012-08-01
WO2012056912A1 (en) 2012-05-03
EP2632753A1 (en) 2013-09-04
KR20130052660A (ko)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10281U (zh) 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和门框结构
JP6242639B2 (ja) 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JP4590757B2 (ja) 自動車のシール構造
US10093160B2 (en) Opening trim weather strip
JP5910574B2 (ja) ドアフレーム構造体
JP4487857B2 (ja) ガラスランの取付構造
JP4930788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5373488B2 (ja) 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CN202703705U (zh) 前置发动机舱密封结构及采用该密封结构的客车
CN209111916U (zh) 一种新型车身行李箱密封条
CN209534949U (zh) 一种车门装饰条总成
CN203211062U (zh) 一种汽车后门框的改进结构
CN218915536U (zh) 一种变形组合搭接式门封结构件
CN207955294U (zh) 一种高密封性能汽车门
CN203427584U (zh) 后门玻璃呢槽
CN203410519U (zh) 一种汽车的车门框
JP4275985B2 (ja)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のシール構造
JP5569864B2 (ja) 車両用ドアの固定窓構造
CN209776563U (zh) 一种a柱内板下部密封结构
CN203651660U (zh) 一种单人汽车的密封结构
JP3810649B2 (ja) 自動車用オープニング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4360483B2 (ja)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201685686U (zh) 汽车车门用密封条及汽车
CN211280610U (zh) 一种无框式车门b柱密封结构
CN105437938A (zh) 一种车窗用欧系导槽密封条的无缝接角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

Termination date: 201510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