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47947U - 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47947U
CN203247947U CN2011900008465U CN201190000846U CN203247947U CN 203247947 U CN203247947 U CN 203247947U CN 2011900008465 U CN2011900008465 U CN 2011900008465U CN 201190000846 U CN201190000846 U CN 201190000846U CN 203247947 U CN203247947 U CN 203247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ptacle
ratchet
striker
breech lock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900008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秋月龙次郎
西尾贵士
渡边颂子
园靖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47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479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02Lock cas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20Bolts or detents
    • E05B85/24Bolts rotating about an axis
    • E05B85/26Cooperation between bolts and det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36Noise prevention; Anti-rattling means
    • E05B77/38Cushion elements, elastic guiding elements or holding elements, e.g. for cushioning or damping the impact of the bolt against the striker during closing of the w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62Bolt casing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包括树脂本体(11)以及夹紧该本体的基板(12)和子基板(13)。本体(11)具有容置部、插入凹槽(11c)、悬臂支承部(11n)、接纳部(11o)以及垫(唇)容置部,其中,容置部能够容置闩锁和棘爪(15),撞针(30)通过插入凹槽(11c)而被插入,悬臂支承部(11n)用面向内部的壁表面夹紧撞针(30),接纳部(11o)用于限制悬臂支承部(11n)倾斜至预定量,垫(唇)容置部能够容置垫(c2),垫(c2)用于朝向撞针(30)推压悬臂支承部(11n)。用于抑制接纳部(11o)当悬臂支承部(11n)的自由前端与接纳部(11o)接合时的变形的支承部(13c)设置在子基板(13)中。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
背景技术
JP2002-129810A中描述了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的一个示例。在JP2002-129810A中所描述的闩锁机构包括树脂本体、设置在本体一侧的基板以及设置在本体另一侧的子基板。本体具有能够容置闩锁和棘爪的容置部。该闩锁通过附接在车辆本体侧的撞针而被推压和旋转。该棘爪能够与容置部内侧的闩锁接合和脱离。该本体也具有撞针插入通过的插入凹槽以及用作插入凹槽的一部分的悬臂支承部(舌形部)。撞针夹紧在悬臂支承部与插入凹槽的面向内部的壁表面之间。该本体还具有接纳部和垫容置部,其中,该接纳部能够与悬臂支承部的自由前端接合以限制悬臂支承部倾斜至预定量,该垫容置部设置在悬臂支承部的接纳部侧以用于容纳朝向撞针推压悬臂支承部的垫。基板具有用于组装至车辆的门的附接孔、用于枢转地支承闩锁支承轴——支承闩锁——的闩锁轴向孔、用于枢转地支承棘爪支承轴——支承棘爪——的棘爪轴向孔以及撞针插入所通过的插入凹槽。子基板具有用于枢转地支承闩锁支承轴的闩锁轴向孔以及用于枢转地支承棘爪支承轴的棘爪轴向孔。应当指出的是,本体的悬臂支承部(舌形部)、接纳部、垫容置部等在JP2001-98821A中进行描述。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JP2002-129810A中所描述的车辆门锁装置的以上描述的闩锁机构,当撞针通过插入凹槽的内部而被插入时,撞针夹紧在用作插入凹槽的一部分的悬臂支承部与插入凹槽的面向内部的壁表面之间。在此时,逆着夹紧力的反作用力从撞针作用至悬臂支承部。悬臂支承部由于该反作用力而与接纳部抵接,使得由于该反作用力而限制了悬臂支承部的倾斜。接纳部由于该反作用力而偏转,从而接纳部变形。在JP2002-129810A中所描述的闩锁机构没有提供用于接纳部的这种变形的具体的防止措施。
本实用新型被实现以便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该闩锁机构包括树脂本体,该本体具有:容纳部,该容纳部能够容纳闩锁和棘爪,其中,闩锁适于被附接至车辆本体侧的撞针推压和旋转,棘爪能够与在容置部内侧的闩锁接合或脱离;插入凹槽,该插入凹槽适于被撞针插入;悬臂支承部,该悬臂支承部用作插入凹槽的一部分并且适于与插入凹槽的面向内部的壁表面夹紧撞针;接纳部,该接纳部能够与悬臂支承部的自由的前端接合,用于将悬臂支承部倾斜限制至预定量;以及垫容置部,该垫容置部设置在悬臂支承部的接纳部侧,该垫容置部能够容置适于朝向撞针推压悬臂支承部的垫。本实用新型的闩锁机构还包括支承部。当悬臂支承部的自由的前端与接纳部接合并且接纳部变形时,该支承部抑制接纳部的变形。
在该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闩锁机构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本体的一侧的基板以及设置在本体的另一侧的子基板。优选地是,基板和子基板能够旋转地支承闩锁和/或棘爪。支承部可以一体地形成在子基板中。基板可以具有:用于组装至车辆的门的附接孔;用于枢转地支承闩锁支承轴的闩锁轴向孔,其中,闩锁支承轴支承闩锁;用于枢转地支承棘爪支承轴的棘爪轴向孔,其中,棘爪支承轴支承棘爪;以及适于被撞针插入通过的插入凹槽。子基板可以具有:用于枢转地支承闩锁支承轴的闩锁轴向孔;以及用于枢转地支承棘爪支承轴的棘爪轴向孔。支承部可以具有在其中间部分中的支承表面,该支承表面能够与接纳部的变形表面抵接。支承部可以在一端处连接至形成子基板的闩锁轴向孔的部分并且可以在另一端处连接至形成子基板的棘爪轴向孔的部分。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中,支承部被设置为用于当悬臂支承部与接纳部接合并且接纳部变形时抑制接纳部的变形。因此,当安装和使用在车辆中的本实用新型的闩锁机构时,并且在大的力经由悬臂支承部从撞针被施加至本体的接纳部的情况下,支承部限制接纳部,使得接纳部的变形被抑制。因此,闩锁机构的操作可靠性能够被改进。
在实现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时,在支承部一体地形成在子基板中的情况下,闩锁机构的操作可靠性能够在不需要增加部件的数量的情况下而被改进。在支承部一体地形成在子基板中的情况下,支承部在其中间部分中具有能够与接纳部的变形表面抵接的支承表面,一端连接至子基板的闩锁轴向孔形成的部分,而另一端连接至子基板的棘爪轴向孔形成的部分,能够增强支承部的支承刚性,并且接纳部能够适当地支承在支承部的支承表面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连同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从车辆的外侧进行观察的、图1中所示出的闩锁机构以及能够与闩锁机构接合或脱离的撞针的侧视图;
图3是从车辆的后侧进行观察的、图2中所示出的闩锁机构的后视图;
图4是从车辆的前侧进行观察的、图2中所示出的闩锁机构的正视图;
图5是后视图,其中,示出了基板与图2中所示出的闩锁机构分离的状态;以及
图6是沿着图2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1至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10。闩锁机构10安装在门20中(指的是图1中的假想线),该门20连同锁机构(未图示)布置在车辆的右前侧上。闩锁机构10包括树脂本体11、由钢板(金属)制成的基板12以及由钢板(金属)制成的子基板13。此外,闩锁机构10包括金属闩锁14、由弹簧钢制成的闩锁复位弹簧S1、金属棘爪15、由弹簧钢制成的棘爪复位弹簧S2、橡胶止挡件16以及由钢板制成的升降杆17。
如图5中所示,在本体11中,用于容置闩锁14的容置部11a1以及用于容置棘爪15的容置部11a2形成在位于基板12与子基板13之间的竖直壁W的一侧上。即,容置部11a1和11a2设置在本体11中基板12所组装在一侧上。同时,如图4中所示出的,用于组装棘爪复位弹簧S2的弹簧附接部11b形成在竖直壁W的另一侧上。即,弹簧附接部11b设置在本体中子基板13所组装的另一侧上。在本体11中,形成有撞针插入凹槽11c、两个支撑轴插入孔11d、11e、三个螺栓插入孔11f、11g、11h以及止挡件附接部11i。此外,在本体11中,形成有切口11j、通孔11k以及突出部11m。此外,在本体11中,形成有悬臂支承部11n、接纳部11o以及垫容置部11p。
如图5中所示出的,形成在本体11的上部中的接纳部11a1容置闩锁14,使得闩锁能够被旋转预定量。突出部11m从形成容置部11a1的壁表面向内突出。突出部11m调整闩锁14的复位位置(闩锁14沿着顺时针方向从图5中所示出的位置旋转了预定量后的位置)。如图5中所示出的,形成在本体11的下部中的容置部11a2容置棘爪15,使得棘爪能够旋转预定量。容置部11a2在棘爪15与闩锁14接合的部分中与上容置部11a1连通。应当指出的是,容置部11a1、11a2的一个侧表面被如图3中所示出的基板12部分地覆盖。
如图4中所示出的,弹簧附接部11b在朝向图4中的斜向下方向远离棘爪15的旋转支承部的位置处(设置棘爪支承轴19的位置)形成在本体11的另一侧。如图4和图6中所示出的,弹簧附接部11b具有保持棘爪复位弹簧S2的线圈部S2a的轴部11b1、围绕线圈部S2a的弧形壁部11b2以及锁定部11b3,其中,该锁定部11b3将在棘爪复位弹簧S2的使棘爪复位弹簧S2与本体11接合的一端处被接合。
组装在车辆本体侧的已知的撞针30在打开门20时进入撞针插入凹槽11c并且在关闭门20时从撞针插入凹槽11c撤出。撞针插入凹槽11c水平地形成在本体11的中央。应当指出的是,如在图6中所示出的,用于弹性地接纳撞针30的进入的橡胶垫C1组装至撞针插入凹槽11c的闭合端部。旋转地支承闩锁14的闩锁支承轴18插入至形成在图5中所示出的撞针插入凹槽11c的上侧的支承轴插入孔11d中。同时,随着棘爪15一体地旋转的棘爪支承轴19插入至形成在图5中的撞针插入凹槽的下侧的支承轴插入孔11e。
闩锁组件10通过使用三个螺栓21、22、23组装至门20。螺栓21、22、23旋至各自设置在基板12中的螺栓附接孔(内螺纹部)12a、12b和12c。螺栓21、22、23的前端插入至各自设置在本体11中的三个螺栓插入孔11f、11g和11h中。如图5中所示出的,止挡件附接部11i设置在容置部11a和11a2之间。止挡件16配装和固定至止挡件附接部11i。
如图5中所示出的,切口11j设置在本体11的一侧(竖直壁W的一侧)的下部中。开口部通过切口11j和基板12形成。在具有该开口部的情况下,容置部11a1、11a2在棘爪15的下侧向下打开。当从下侧进行观察时,开口部形成为矩形形状。通孔11k在容置部11a2与弹簧附接部11b之间的竖直壁W上形成为弧形形状。棘爪复位弹簧S2的另一端S2c(棘爪侧端部)能够插入至通孔11k中。
如图6中所示出的,悬臂支承部11n用作撞针插入部11c的一部分(壁表面的下部分)。当撞针30通过撞针插入凹槽11c而被插入时,撞针30夹紧在悬臂支承部11n与面向内部的壁表面11c1之间。面向内部的壁表面11c1面向悬臂支承部11n并且形成撞针插入凹槽11c的上侧。悬臂支承部11n的前端用作自由端。接纳部11o设置在图6中的悬臂支承部11n的下侧。接纳部11o能够与悬臂支承部11n的自由端11n1接合。当悬臂支承部11n的自由端11n1在图6中向下移动时,使接纳部11o与自由端11n1接触。自由前端11n1与接纳部11o接触,使得悬臂支承部11n的向下倾斜(向下运动)被限制为预定量。垫容置部11p设置在图6中的悬臂支承部11n的下侧,并且能够容置用于朝向撞针30推压悬臂支承部11n的橡胶垫C2。
如图3中所示出的,基板12具有螺栓附接孔部(内螺纹部)12a、12b、12c。此外,基板12具有闩锁轴向孔12d、棘爪轴向孔12e以及撞针插入凹槽12f。闩锁轴向孔12d枢转地支承闩锁支承轴18的一个端侧。棘爪轴向孔12e枢转地支承棘爪支承轴19的一个端侧。基板12经由支承轴18、19连接至子基板13。如图4中所示出的,子基板13具有闩锁轴向孔13a和棘爪轴向孔13b。闩锁轴向孔13a枢转地支承闩锁支承轴18的另一端侧。棘爪轴向孔13b枢转地支承棘爪支承轴19的另一端侧。子基板13设置为使得与基板12夹紧本体11和升降杆17。
如图4和图6中所示出的,支承部13c一体地设置在子基板13中。当接纳部11o变形时,支承部13c抑制本体11的接纳部11o的变形。如通过图2的斜线所示出的,支承部13c通过子基板13的一部分形成并且构造以便具有曲柄形状。支承部13c具有在其中间部分(曲柄形的阶梯部)中的支承表面13c1(上表面)。支承表面13c1设置在接纳部11o的下侧处,并且构造成能够与接纳部11o的变形表面(下表面)抵接。如图4中所示出的,支承部13c具有一端部13c2和另一端部13c3,其中,一端部13c2连接至子基板13的轴向孔13a形成的部分,另一端部13c3连接至子基板13的轴向孔13b形成的部分。
闩锁14经由闩锁支承轴18旋转地支承在基板12和子基板13上。闩锁14具有附接孔14a、撞针保持凹槽14b、半闩锁爪14c以及全闩锁爪14d。此外,闩锁14具有弹簧锁定孔14e以及接合突出部14f。闩锁14在关闭门20时通过撞针30而被推压和旋转。闩锁14通过闩锁复位弹簧S1朝向复位位置(接合突出部14f与本体11的突出部11m抵接的位置)偏置。闩锁复位弹簧S1同轴地组装至闩锁支承轴18,并且连同闩锁14一起容置在本体11的容置部11a1中。闩锁复位弹簧S1的一端接合至本体11,并且另一端接合至闩锁14的弹簧锁定孔14e。
闩锁支承轴18插入至形成在闩锁14中的附接孔14a中。撞针30在门20打开时进入撞针保持凹槽14b并且在门20闭合时从撞针保持凹槽14b撤出。当撞针30进入撞针保持凹槽14b中时,撞针30以滑动的方式与闩锁14接合。如图3中所示出的,撞针30通过撞针保持凹槽14b和基板12的撞针插入狭缝12f来保持。
半闩锁爪14c在门打开状态至门半闭合状态期间与棘爪15的接合部15a可滑动地接合。半闩锁爪14c通过与在门半闭合状态下位于复位位置处的棘爪15的接合部15a接合而限制闩锁14旋转至复位位置。全闩锁爪14d在从图5中所示出的门接近闭合状态至门闭合状态期间与棘爪15的接合部15a滑动地接合。全闩锁爪14d通过与位于图5中所示出的门闭合状态中的复位位置处的棘爪15的接合部15a接合而限制闩锁14在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上的旋转(闩锁14向复位位置的旋转)。
棘爪15连同升降杆17经由棘爪支承轴19旋转地支承在基板12与子基板13上。棘爪15具有接合部15a、弹簧锁定部15b和接合突出部15c。棘爪15通过棘爪复位弹簧S2朝向在图5中所示出的复位位置(接合突出部15c与组装至本体11的止挡件16抵接的位置)偏置。在图5中所示出的状态中,棘爪15以限制闩锁14向复位位置(门打开方向)旋转的方式在棘爪15的接合部15a处与闩锁14接合。如图5中所示出的,接合突出部15c在其前端向下倾斜的状态下能够与止挡件16的下表面抵接。
应当指出的是,棘爪15和棘爪支承轴19一体地形成,并且升降杆17一体且旋转地组装至棘爪支承轴19。因此,在升降杆17随着设置在门20中的外侧门手柄或内侧门手柄(两者未图示)的门打开操作经由锁机构(未图示)沿着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棘爪15和支承轴19逆着棘爪复位弹簧S2的偏置力从图5中所示出的复位位置沿着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在棘爪15在棘爪15的接合部15a与闩锁14接合时从复位位置沿着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闩锁14与棘爪15脱离。
棘爪复位弹簧S2在朝向图6中的斜向下方向远离棘爪15的旋转支承部预定量的位置处(设置棘爪支承轴19的位置)组装至形成在本体11的另一侧(竖直壁W的另一侧)的弹簧附接部11b。棘爪复位弹簧S2具有线圈部S2a、接合至本体11的一端S2b(本体侧端)以及接合至棘爪15的弹簧锁定部15b的另一端S2c(棘爪侧端)。棘爪侧端S2c通过设置在本体11中的通孔11k进入本体11的容置部11a2中,并且与棘爪15的弹簧锁定部15b接合。因此,如图4中所示出的,棘爪复位弹簧S2的棘爪侧端S2c接合至布置在容置部11a2中的棘爪15的弹簧锁定部15b,而棘爪复位弹簧S2的线圈部S2a布置在容置部11a1、11a2的外侧。即,棘爪复位弹簧S2与在本体11的一侧的棘爪15接合,而线圈部S2a布置在本体11的另一侧。
在该实施方式的以上的闩锁机构10中,当撞针30通过撞针插入凹槽11c而被插入时,撞针30夹紧在用作撞针插入凹槽11c的壁表面的一部分的悬臂支承部11n与撞针插入凹槽11c的面向悬臂支承部11n的面向内部的壁表面11c1之间。通过夹紧撞针30,来自撞针30的逆着夹持力的反作用力作用至悬臂支承臂11n。通过反作用力,悬臂支承部11n的自由前端11n1在图6中向下运动并且与接纳部11o接合。因此,来自撞针30的反作用力经由自由前端11n1在图6中向下施加至接纳部11o。在该情况下,金属支承部13c的支承表面13c1设置在接纳部11o的下侧。即,支承部13c(支承表面13c1)设置在如下的位置处:该位置使得当接纳部11o被来自撞针30的反作用力偏转时接纳部11o接近支承部13c(支承表面13c1)。因而,甚至当接纳部11o通过反作用力向下偏转时,使接纳部11o的下表面部(变形表面)与支承部13c的支承表面13c1面-面接触,并且接纳部11o被支承表面13c1限制,使得接纳部11o的向下偏转被抑制。即,支承部13c相对于接纳部11o设置为当撞针30通过撞针插入凹槽11c而被插入时,由于经由悬臂支承部11n从撞针30施加于接纳部11o的反作用力而抑制了接纳部11o的偏转。由于以这种方式通过支承部13c抑制接纳部11o的向下偏转,所以接纳部11o的弹性变形(偏转)被抑制。即,在接纳部11o变形时通过支承部13c减小了接纳部11o的变形量。因此,在安装和使用在车辆中的本实施方式的闩锁机构10的情况下,当大的力经由本体11的悬臂支承部11n从撞针30施加于本体11的接纳部11o时,接纳部11o的变形通过支承部13c而被抑制。因而,能够改进闩锁机构10的操作可靠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13c一体地形成在子基板13中,因而,能够在不增加部件的数量的情况下改进闩锁机构10的操作可靠性。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一体地形成在子基板13中的支承部13c形成为曲柄形,并且具有支承表面13c1(上表面),该支承表面13c1能够在中间部分中与接纳部11o的变形表面(下表面)抵接,一端部13c2连接至子基板13的轴向孔13a形成的部分,而另一端13c3连接至子基板13的轴向孔13b形成的部分。因此,能够增强支承部13c的支承刚性,并且接纳部11o也能够通过支承部13c的支承表面13c1而被精确地支承。此外,由于使支承部13c的支承表面13c1与接纳部11o面-面接触,因此从撞针30施加于接纳部11o的反作用力被分开。因此,有效地抑制了接纳部11o的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的闩锁机构10中,如图5中所示出的,本体11的与基板12形成开口部的切口11j设置在本体11的一侧的下部中。本体11的容置闩锁14和棘爪15的容置部11a1、11a2在棘爪15的下侧向下敞开。此外,棘爪复位弹簧S2在朝向向下的方向远离棘爪15的旋转支承部(棘爪支承轴19)的位置处组装至形成在本体11的另一侧的弹簧附接部11b,并且棘爪复位弹簧S2的棘爪侧端S2c通过设置在本体11中的通孔11k进入本体11的容置部11a2并且与棘爪15的弹簧锁定部15b接合。
因此,形成在本体11的容置部11a1、11a2的下侧的开口的尺寸不被棘爪复位弹簧S2和本体11的弹簧附接部11b的存在的限制。因而,具有必要尺寸且尺寸足够大的开口能够形成在本体11中。因此,有助于将进入至本体11的容置部11a1、11a2的内部的灰尘等排出至本体11的外部的能力,使得有效地抑制了由于容置灰尘等而造成的不利之处。
棘爪复位弹簧S2构造成在远离棘爪15的旋转支承部(棘爪支承轴19)的位置处组装至形成在本体11的另一侧的弹簧附接部11b。因此,与棘爪复位弹簧S2同轴地组装至棘爪15的旋转支承部(棘爪支承轴19)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棘爪复位弹簧S2的布置的自由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闩锁机构10中,棘爪复位弹簧S2具有线圈部S2a、在一端上的本体侧端S2b以及在另一端上的棘爪侧端S2c。此外,保持线圈部S2a的轴部11b1、围绕线圈部S2a的弧形壁部11b2以及待与棘爪复位弹簧S2的本体侧端S2b接合的锁定部11b3设置在本体11中所形成的弹簧附接部11b中。
因此,棘爪复位弹簧S2能够在除棘爪复位弹簧S2之外的构成部件(诸如本体11、基板12、子基板13、闩锁14、棘爪15、止挡件16、升降杆17、闩锁的支承轴18、棘爪的支承轴19以及闩锁复位弹簧S1)被分装之后而被组装。具体地,棘爪复位弹簧S2的棘爪侧端S2c通过本体11的通孔11k插入至本体11的容置部11a2中并且与棘爪15的弹簧锁定部15b接合,然后,棘爪复位弹簧S2的线圈部S2a组装至弹簧接合部11b的形成在本体11中的保持部(11b1),并且最后,棘爪复位弹簧S2的本体侧端S2b组装至设置在弹簧附接部11b中的锁定部11b3,使得棘爪复位弹簧S2组装至分装部件。因此,棘爪复位弹簧S2的偏置力在除了棘爪复位弹簧S2之外的构成部件被分装期间不施加至分装部件。因而,能够实现分装部件的有利的组装。
在本实施方式的闩锁机构10中,如图5中所示出的,用于调整棘爪15的复位位置的止挡件16组装至本体11的止挡件附接部11i(在容置部11a1、11a2之间延伸成为峰形的部件)。此外,止挡件16设置在通过棘爪复位弹簧S2沿着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偏置的棘爪15的接合突出部15c的上侧。棘爪15的接合突出部15c能够在其前端向下倾斜的状态中抵接止挡件16的下表面。因此,灰尘等较小可能积聚在棘爪15的接合突出部15c与止挡件16之间,从而能够防止其由于积聚的灰尘等而改变棘爪15的复位位置。因而,能够长时间稳定地获得棘爪15的功能(对闩锁14在预定位置处沿着门打开方向的旋转进行阻碍的功能)。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用于在本体11的接纳部11o变形时抑制接纳部11o的变形的接纳部13c一体地形成在子基板13中。然而,支承部13c可以与子基板13分离地设置。应当指出的是,在支承部13c与子基板13分离地设置的情况下,必要的是,支承部13c连接至子基板13或基板12。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保持棘爪复位弹簧S2的线圈部S2a的轴部11b1(保持部)设置在本体11的弹簧附接部11b中。然而,能够适当地改变保持棘爪复位弹簧S2的线圈部S2a的保持部的形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包括:
树脂本体,所述本体具有:
容置部,所述容置部能够容置闩锁和棘爪,其中,所述闩锁适于通过附接至车辆本体侧的撞针而被推压和旋转,所述棘爪能够与所述容置部内的所述闩锁接合和脱离;
插入凹槽,所述插入凹槽适于被所述撞针插入;
悬臂支承部,所述悬臂支承部用作所述插入凹槽的一部分并且适于与所述插入凹槽的面向内部的壁表面夹紧所述撞针;
接纳部,所述接纳部能够与所述悬臂支承部的自由前端接合,用于将所述悬臂支承部的倾斜限制至预定量;以及
垫容置部,所述垫容置部设置在所述悬臂支承部的接纳部侧,所述垫容纳部能够容置适于朝向所述撞针推压所述悬臂支承部的垫,以及
支承部,所述支承部用于在所述悬臂支承部的所述自由前端与所述接纳部接合且所述接纳部变形时抑制所述接纳部的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还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一侧,以及
子基板,所述子基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其中:
所述基板和所述子基板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闩锁和/或所述棘爪。
3.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其中
所述支承部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子基板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其中,
所述基板具有:附接孔,所述附接孔用于组装至门;闩锁轴向孔,所述闩锁轴向孔用于枢转地支承闩锁支承轴,所述闩锁支承轴支承所述闩锁;棘爪轴向孔,所述棘爪轴向孔用于枢转地支承棘爪支承轴,所述棘爪支承轴支承所述棘爪;以及插入凹槽,所述插入凹槽适于被所述撞针插入,以及
所述子基板具有:用于枢转地支承所述闩锁支承轴的闩锁轴向孔;和用于枢转地支承所述棘爪支承轴的棘爪轴向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其中
所述支承部具有在所述支承部的中间部分中的支承表面,所述支承表面能够与所述接纳部的变形表面抵接,其中,一端连接至形成有所述子基板的所述闩锁轴向孔的部分,而另一端连接至形成有所述子基板的所述棘爪轴向孔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其中
所述支承部设置在当所述撞针通过所述插入凹槽而被插入时通过经由所述悬臂支承部从所述撞针所施加的力的作用而使得所述接纳部接近的位置处,以及
所述接纳部的变形通过由所述支承部限制所述接纳部的偏转而被抑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其中
所述支承部具有支承表面,所述支承表面用于通过在来自所述撞针的所述力被施加到所述接纳部时与所述接纳部接触而限制所述接纳部,以及
所述支承部通过由所述支承表面限制所述接纳部而限制所述接纳部的偏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还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一侧,以及
子基板,所述子基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其中:
所述基板和所述子基板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闩锁和/或所述棘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其中
所述支承部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子基板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其中
所述基板具有:附接孔,所述附接孔用于组装至门;闩锁轴向孔,所述闩锁轴向孔用于枢转地支承闩锁支承轴,所述闩锁支承轴支承所述闩锁;棘爪轴向孔,所述棘爪轴向孔用于枢转地支承棘爪支承轴,所述棘爪支承轴支承所述棘爪;以及插入凹槽,所述撞针插入通过所述插入凹槽,以及
所述子基板具有:用于枢转地支承所述闩锁支承轴的闩锁轴向孔;和用于枢转地支承所述棘爪支承轴的棘爪轴向孔。
CN2011900008465U 2010-10-29 2011-10-04 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4794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3094A JP5293723B2 (ja) 2010-10-29 2010-10-29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のラッチ機構
JP2010-243094 2010-10-29
PCT/JP2011/073284 WO2012056869A1 (en) 2010-10-29 2011-10-04 Latch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door lock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47947U true CN203247947U (zh) 2013-10-23

Family

ID=45373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90000846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47947U (zh) 2010-10-29 2011-10-04 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49607B2 (zh)
EP (1) EP2633139B1 (zh)
JP (1) JP5293723B2 (zh)
CN (1) CN203247947U (zh)
BR (1) BR112013010323B1 (zh)
WO (1) WO201205686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6015A (zh) * 2014-09-12 2016-03-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滑动门构造
CN105745388A (zh) * 2013-11-22 2016-07-0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06062295A (zh) * 2013-12-23 2016-10-26 开开特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罩盖的闭锁设备和方法
CN113677240A (zh) * 2019-05-17 2021-11-19 保罗海蒂诗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抽屉的后壁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N2015DN00545A (zh) 2012-07-31 2015-06-26 Aisin Seiki
FR3007781B1 (fr) * 2013-06-26 2015-07-03 Shin France U Serrure pour 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KR101449334B1 (ko) * 2013-10-10 2014-10-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액티브 후드래치 장치
DE112014004974A5 (de) * 2013-11-02 2016-10-13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JP6326673B2 (ja) * 2013-12-27 2018-05-23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6368954B2 (ja) * 2014-09-08 2018-08-08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6435561B2 (ja) * 2014-10-29 2018-12-12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DE102017120340A1 (de) * 2017-09-05 2019-03-07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schloss mit Bremselement
US10961752B2 (en) * 2017-09-20 2021-03-30 Kiekert Ag Motor vehicle latch
JP2019078080A (ja) 2017-10-25 2019-05-2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EP3715566B1 (en) * 2019-03-28 2021-12-15 Industrilås I Nässjö AB Rotary latch
US11377879B2 (en) * 2019-12-19 2022-07-05 Kiekert Ag Motor vehicle lat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18734C3 (de) * 1972-04-18 1978-03-23 Arn. Kiekert Soehne, 5628 Heiligenhaus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ß
JPS5545005Y2 (zh) * 1975-12-26 1980-10-22
US4679836A (en) * 1986-03-21 1987-07-1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losure latch
CA1310031C (en) * 1988-03-31 1992-11-10 Wolfgang Thau Latch housing & striker for being secured in the latch housing
JPH04194182A (ja) * 1990-11-27 1992-07-14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車両ドアロック装置におけるゴムストツパー
JP2001098821A (ja) * 1999-09-30 2001-04-10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3775206B2 (ja) 2000-10-26 2006-05-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GB0423702D0 (en) * 2004-10-26 2004-11-24 Arvin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 Latch assembly
DE102005027734A1 (de) * 2005-06-16 2006-12-28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DE202007017195U1 (de) 2007-12-07 2008-02-28 Kiekert Ag Dämpfungselement und Gehäusebauteil für ein Schließsystem
DE102009016477B4 (de) 2009-04-06 2022-08-1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chloss für eine Tür oder eine Klappe an einem Kraftfahrzeug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5388A (zh) * 2013-11-22 2016-07-0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05745388B (zh) * 2013-11-22 2017-10-31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06062295A (zh) * 2013-12-23 2016-10-26 开开特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罩盖的闭锁设备和方法
CN106062295B (zh) * 2013-12-23 2019-03-29 开开特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罩盖的闭锁设备和方法
CN106062295B9 (zh) * 2013-12-23 2019-07-09 开开特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罩盖的闭锁设备和方法
US10648202B2 (en) 2013-12-23 2020-05-12 Kiekert Ag Lock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hood, and method
CN105416015A (zh) * 2014-09-12 2016-03-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滑动门构造
CN113677240A (zh) * 2019-05-17 2021-11-19 保罗海蒂诗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抽屉的后壁连接器
CN113677240B (zh) * 2019-05-17 2023-09-08 保罗海蒂诗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抽屉的后壁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92631A (ja) 2012-05-17
BR112013010323B1 (pt) 2020-05-12
US20130300137A1 (en) 2013-11-14
EP2633139B1 (en) 2016-11-23
WO2012056869A1 (en) 2012-05-03
US9249607B2 (en) 2016-02-02
JP5293723B2 (ja) 2013-09-18
EP2633139A1 (en) 2013-09-04
BR112013010323A2 (pt) 2017-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47947U (zh) 用于车辆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
JP4743206B2 (ja) ロック装置
US7393058B2 (en) Armrest height-adjusting device
US20120090244A1 (en) Moving mechanism of movable body
JP2016219242A (ja) 充電コネクタ接続装置
JPWO2008108037A1 (ja) ロック装置
CN103568789A (zh) 车辆用门构造
GB2485641A (en) Vehicle seat lock apparatus
CN101311483A (zh) 把手装置
CN101298819B (zh) 家具铰链
US7198331B2 (en) Armrest height-adjusting device
WO2013145716A1 (ja) 車載用携帯電話充電装置及び自動車
TW200927573A (en) Motorcycle saddle lock
JP5064076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KR100445177B1 (ko) 자동차의 컵 홀더
JP2010281107A (ja) スライドヒンジ用ダンパー
WO2013035605A1 (ja) 車両用ドアのロック装置
KR101447569B1 (ko) 승강 슬라이더 및 이를 이용한 물품 보관 잠금장치
JP5044293B2 (ja) 車両用灰皿
CN217396284U (zh) 一种锁止机构及电池模组
CN214524162U (zh) 一种一体式座垫鞍座锁
CN213980362U (zh) 一种安装在汽车锁口处的防尘锁盖
JP4655360B2 (ja) 車体の閉塞用扉及びバッテリー式フォークリフト
CN204979322U (zh) 钢筋捆扎机线盘盖的限位机构
US20220307299A1 (en) Vehicle lock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