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14696U - 离合器分离机构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分离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14696U
CN203214696U CN201190000400.2U CN201190000400U CN203214696U CN 203214696 U CN203214696 U CN 203214696U CN 201190000400 U CN201190000400 U CN 201190000400U CN 203214696 U CN203214696 U CN 203214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lever
take
puller
clu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900004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佐野宣之
风冈真澄
森匡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I Co Ltd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Aisin 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Aisin 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14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146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023/123Clutch actuation by cams, ramps or ball-screw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12Mechanical clutch-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d outside the clutch as such
    • F16D23/14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Actuating members directly connected to 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 F16D2023/141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Actuating members directly connected to clutch-actuating sleeves or bearing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fork; Details of forks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动力传递效率和控制性并且降低制造成本的离合器分离机构。该离合器分离机构具有:拉出器,其能够基于规定机构(例如,包含输出杆的滑动机构)的动作来在恒定方向上移动,滚子,其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拉出器上,分离叉,其利用支点能够摆动地支撑在被固定的枢轴支撑构件上,并且利用作用点经由分离轴承来承受膜片弹簧的作用力,并利用力点形成滚子能够滚动地接触的滚动面;滚子在外周面上具有形成为规定形状的引导面;滚动面具有与引导面相匹配的匹配部分。

Description

离合器分离机构
技术领域
[关联申请的记载] 
本实用新型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10-070096号(2010年3月25日申请)主张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全部记载内容通过引用编入记载于此。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使离合器分离或接合的离合器分离机构,该离合器能够使输入轴和输出轴连接或断开。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为了在发动机起动时或进行变速等时不向变速器传递发动机的旋转动力,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设置离合器装置。离合器装置能够基于离合器踏板的踩踏操作,经由连杆机构等离合器分离机构传递离合器操作力来使发动机和变速器连接或断开。 
在以往的离合器装置中,在飞轮和压盘(pressure plate)之间夹入离合器片,借助能够旋转地支撑在与飞轮成为一体进行旋转的离合器盖上的膜片弹簧的弹力来按压压盘,从而使离合器连接,并且,利用在安装在外壳上的促动器上安装的输出杆,来拉动能够摆动地支撑在被固定在离合器外壳上的枢轴(pivot)支撑构件上的分离叉的一端(力点),分离叉的另一端经由分离轴承来推压膜片弹簧,从而解除离合器的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离合器装置的离合器分离机构中,输出杆的一端摆动自如地被分离叉的力点部枢轴支承,输出杆的另一端经由支撑销摆动自如地安装在促动器的曲柄机构的蜗轮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0123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此外,上述专利文献1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该引用编入记载到本申请中。下面的分析是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然而,在以往的离合器分离机构中,由于利用伴随着复杂的动作及晃动的曲柄机构,因而存在从驱动源向离合器分离机构传递的动力传递效率下降的可能性。另外,在使输出杆往复运动时,输出杆的一端部以分离叉的支点为中心移动,相对于此,输出杆的另一端部以蜗轮的轴部为中心移动。因此,因此存在蜗轮的旋转角度和分离叉的移动量之间的非线性程度变大并且控制性(响应性及位置精度)下降的可能性。
另外,在以往的离合器分离机构中,分离叉的力点部能够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摆动地支撑在枢轴支撑构件上,因而存在进行动作时在力点上产生别紧力的可能性。为了抑制因别紧力而产生的动力传递效率的下降,需要将输出杆的轴线的动作轨迹配置在通过分离叉的力点、支点以及作用点的动作轨迹的平面上。因此,需要提高输出杆相对于分离叉的定位精度,从而存在制造成本增大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动力传递效率和控制性并且降低制造成本的离合器分离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观点,离合器分离机构的特征在于,具有:拉出器,其能够基于规定机构的动作来在恒定方向上移动,滚子,其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拉出器上,分离叉,其利用支点能够摆动地支撑在被固定的规定构件上,并且利用作用点经由分离轴承来承受膜片弹簧的作用力,且利用力点形成所述滚子能够滚动地接触的滚动面;所述滚子在外周面上具有形成为规定形状的引导面;所述滚动面具有与所述引导面相匹配的匹配部分。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合器分离机构中,所述规定机构是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能够滑动地支撑在被固定的规定构件上,并且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输出杆,该输出杆借助动力源的驱动来进行滑动;所述拉出器能够跟随所述输出杆的滑动而移动,并且能够以所述输出杆的轴线为中心轴进行旋转。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合器分离机构中,所述输出杆的轴线设定为与离合器片的旋转轴线大致平行。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合器分离机构中,在所述膜片弹簧的负载特性变得最大时,所述匹配部分和所述引导面接触的部分包含在通过所述输出杆的轴线并与所述分离叉的摆动轴线平行的平面中。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合器分离机构中,所述分离叉具有用于所述输出杆插入并贯通的贯通孔部或沟槽部。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合器分离机构中,具有螺母,该螺母与所述输出杆螺合,并且对所述拉出器向与所述分离叉侧相反一侧的移动进行限制。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合器分离机构中,所述滚子是多个所述滚子中的一个滚子;多个所述滚子具有第一滚子及第二滚子;所述第一滚子及所述第二滚子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拉出器的两侧;所述第一滚子的旋转轴及所述第二滚子的旋转轴相互配置在同一直线上,并且所述第一滚子的旋转轴及所述第二滚子的旋转轴设定为与所述输出杆的轴线方向大致成直角;所述分离叉具有所述第一滚子能够滚动地接触的第一滚动面和所述第二滚子能够滚动地接触的第二滚动面,以作为所述滚动面。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合器分离机构中,所述第一滚子的所述引导面及所述第二滚子的所述引导面,分别形成为以随着从所述输出杆离开而半径变大的方式倾斜的锥形状;所述第一滚动面的所述匹配部分与所述第一滚子的所述引导面相匹配;所述第二滚动面的所述匹配部分与所述第二滚子的所述引导面相匹配。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合器分离机构中,所述引导面具有第一倾斜面和配置在比所述第一倾斜面更靠近所述输出杆的位置上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以随着从所述输出杆离开而半径变大的方式倾斜;所述第二倾斜面以随着从所述输出杆离开而半径变小的方式倾斜,并且所述第二倾斜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面积,且所述第二倾斜面的梯度小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梯度。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合器分离机构中,所述滚子是多个所述滚子中的一个滚子;多个所述滚子具有第一滚子及第二滚子;所述第一滚子及所述第二滚子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拉出器的一侧,并且能够在所述滚动面上滚动;所述第一滚子的旋转轴及所述第二滚子的旋转轴相互分离,并且与所述输出杆的轴线方向大致成直角。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合器分离机构中,所述拉出器相对于所述输出杆的轴线能够摆动地支撑在所述输出杆上。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合器分离机构中,所述滚动面的表面的截面形状是将从所述分离叉的支点到所述输出杆的轴线为止的距离作为基础圆半径的渐开线。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合器分离机构中,所述规定机构是丝杠机构,该丝杠机构能够旋转地支撑在被固定的规定构件上,并且,该丝杠机构包括轴构件,该轴构件借助动力源的驱动来进行旋转,且在规定部位的外周面上具有外螺纹部;所述拉出器形成为环状,并且所述拉出器在内周面上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部相螺合的内螺纹部,拉出器能够通过所述轴构件的旋转来在所述轴构件的轴线方向上移动;所述轴构件的轴线设定为与离合器片的旋转轴线大致平行。 
若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出杆上设定具有滚子的拉出器,不需利用分离叉的力点部对输出杆的一端进行枢轴支承,并且能够通过输出杆在轴线方向上的滑动来使分离叉摆动,因而提高了动力传递效率,并且增加了输出杆和分离叉之间的输入输出的线性程度,从而能够提高控制性。另外,通过在滚子上设置引导面并且在分离叉上设置与引导面相对应的滚动面,由此通过引导面和滚动面之间的引导作用(导轨作用),即使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或以形成间隙的方式将拉出器支撑在输出杆上,拉出器也被自动调心,因而能够放宽定位精度。由此,装配变得容易,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了包含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离合器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放大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输出杆及其周边结构的图,(A)是侧视图,(B)是X-X′线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输出杆及其周边结构的动作的图,(A)是侧视图,(B)是X-X′线的剖视图。 
图4是放大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输出杆及其周边结构的剖视图,(A)是第一例,(B)是第二例,(C)是第三例。 
图5是示意性示出了包含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离合器装置中的膜片弹簧的负载特性的图。 
图6是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输出杆及其周边结构的图,(A)是侧视图,(B)是X-X′线的剖视图。 
图7是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输出杆及其周边结构的图,(A)是侧视图,(B)是X-X′线的剖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分离叉的滚动面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轴构件及其周边结构的图,(A)是侧视图,(B)是X-X′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离合器分离机构(图1的30)具有:拉出器(puller)(图1的32),其能够基于规定机构的动作来在恒定方向上移动,滚子(图1的34),其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拉出器上,分离叉(图1的27),其利用支点能够摆动地支撑在被固定的规定构件(例如,图1的枢轴支撑构件28)上,并且利用作用点经由分离轴承(图1的26)来承受膜片弹簧(图1的25)的作用力,而且利用力点形成所述滚子能够滚动地接触的滚动面(图1的27a),所述滚子在外周面上具有形成为规定形状的引导面(图1的34a),所述滚动面具有与所述引导面相匹配的匹配部分。 
此外,在本申请中标注图标记的是专门为了帮助理解的,并不意味限定为图示的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示出了包含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离合器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是放大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输出杆及其周边结构的的图,(A)是侧视图,(B)是X-X′线的剖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输出杆及 其周边结构的动作的图,(A)是侧视图,(B)是X-X′线的剖视图。图4是放大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输出杆及其周边结构的剖视图,(A)是第一例,(B)是第二例,(C)是第三例。图5是示意性示出了包含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离合器装置的膜片弹簧的负载特性的图。 
参照图1,离合器装置包括:摩擦离合器20,其配设在发动机(未图示)和变速器(未图示)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离合器分离机构30,其对摩擦离合器20进行操作。就离合器装置而言,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未图示)对直接或间接地驱动离合器分离机构30的旋转轴45的促动器(未图示)进行控制,由此使摩擦离合器20的接合状态变化。 
摩擦离合器20具有飞轮21、离合器盖22、离合器片23、压盘24、膜片弹簧25及离合器分离机构30,以作为主要的结构要素。离合器分离机构30具有分离轴承26、分离叉27、枢轴支撑构件28、输出杆31、拉出器32、螺母33、滚子34、35、轴承36、37、开口环(snap ring)38、39、线性滚珠轴承41、开口环42、密封构件43、小齿轮44及旋转轴45,以作为主要的结构要素(参照图1、图2)。此外,压盘24及膜片弹簧25等与离合器盖22是一体组装的,因而还将它们称为离合器盖组件。 
飞轮21是铸铁制造的圆板,利用螺栓将飞轮21固定在发动机的曲柄轴10上,并且该飞轮21与曲柄轴10一体旋转。 
离合器盖22是大致呈圆筒形状的构件,具有圆筒部22a、形成在圆筒部22a的内周侧的凸缘部22b、在凸缘部22b的内周侧在周向上以等间隔形成的多个支点形成部22c。离合器盖22利用形成在圆筒部22a的外周部的突缘部通过螺栓固定在飞轮21上,由此与飞轮21一体旋转。离合器盖22利用支点形成部22c来支撑用于夹持膜片弹簧25的支点构件25b、25c。 
离合器片23是将发动机(未图示)的动力向变速器(未图示)传递的摩擦板。离合器片23配设在飞轮21和压盘24之间,并且通过中央部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花键卡合,该离合器片23与变速器的输入轴不能相对旋转但能够轴向移动。在离合器片23的外周部的两个面上通过铆钉安装固定有由摩擦件构成的离合器摩擦片23a、23b。离合器片23具有吸收发动机的扭矩变动的功能(例如,减震机构)。 
压盘24向飞轮21一侧按压离合器片23而将离合器片23夹在压盘24和飞轮21之间,该压盘24是使离合器片23与飞轮21摩擦接合而一体旋转的环状板。压盘24经由板条(strap)24a与离合器盖22弹性连接,该压盘24随着离合器盖22的旋转而旋转。压盘24具有承受膜片弹簧25的外周部分的作用点的按压力的环状的凸部24b(也可以是与压盘24另外独立的环状构件)。 
板条24a由所层叠的多个板簧构件构成。板条24a的一端通过铆钉固定在离合器盖22的外周部上,并且另一端通过铆钉固定在压盘24的外周部上。在圆周线上配置有多个板条24a。由此,板条24a以使压盘24能够从飞轮21分离的方式,向该压盘24施加轴向的作用力。 
膜片弹簧25是具有沿着离合器盖22的圆筒部22a的内周配置的环状部分和从该环状部分的内周部向内周侧延伸的多个杆部25a的碟形弹簧状的构件。各杆部25a被配置在轴向两侧的一对环状的支点构件25b、25c夹持。各杆部25a经由支点构件25b、25c保持在离合器盖22的支点形成部22c上。膜片弹簧25的环状部分利用外周部与压盘24的凸部24b接触,发挥向飞轮21侧按压压盘24的作用。膜片弹簧25的各杆部25a发挥利用内周部向分离叉27侧按压分离轴承26的作用。通过分离轴承26将杆部25a的内端部向飞轮21侧推压,由此膜片弹簧25相对于离合器盖22进行以支点构件25b、25c为支点的枢轴运动,使环状部分的外周部从压盘24的凸部24b分离。能够通过这样的动作,进行离合器片23和飞轮21之间的摩擦接合及解除该摩擦接合的操作。 
分离轴承26是外圈经由滚珠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内圈上的滚珠轴承。配置在以包围变速器的输入轴的外周的方式支撑在变速箱11上的支撑套筒11a的外周上。分离轴承26的内圈相对于支撑套筒11a能够在轴向上滑动地支撑在支撑套筒11a上。分离轴承26的外圈利用力点部26a与杆部25a的内周部(膜片弹簧25的中央部)接触,由此向飞轮21侧按压杆部25a的内周部。 
分离叉27是用于使分离轴承26在轴向上滑动的杆状的构件。分离叉27利用作用点以能够向飞轮21侧按压分离轴承26的状态与分离轴承26抵接,并且,利用成为力点的滚动面27a、27b以能够被与输出杆31连动的滚子34、35向变速器侧(图的右侧)按压的状态与滚子34、35抵接(参照图2的(B))。 分离叉27通过弹簧27d组装在枢轴支撑构件28上,并能够利用中间部分的支点部27c以枢轴支撑构件28支点进行摆动。 
滚动面27a是滚子34能够滚动地接触的面,配置在分离叉27的发动机侧(图的左侧),并且具有与形成在滚子34的外周面上的引导面34a的形状匹配的匹配部分。滚动面27b是滚子35能够滚动地接触的面,配置在分离叉27的发动机侧(图的左侧),并且具有与形成在滚子35的外周面上的引导面35a的形状匹配的匹配部分。引导滚动面27a、27b通过被相对应的引导面34a、35a引导,由此自动调整分离叉27的动作轨迹,以使连接分离叉27的力点和作用点的线的动作轨迹的面不从输出杆31的轴线偏离。如图4的(A)所示,滚动面27a、27b形成为以随着从输出杆31远离而从滚子34、35的旋转轴线远离的方式倾斜的形状(锥形状)。除此之外,也能够如图4的(B)那样,形成在输出杆31的轴线和滚子34、35的轴线交叉的面上的截面为圆弧状的形状(凸状及凹状中的任一形状均可)的滚动面27f、27g,或者如图4(C)那样形成在输出杆31的轴线和滚子34、35的轴线交叉的面上的截面为V字状的形状(凸状及凹状中的任一形状均可)的滚动面27h、27i。设定滚动面27a、27b的匹配部分,以使将该匹配部分和引导面34a、35a接触的部分作为触点的切线(相当于与图3的(B)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的线),在膜片弹簧25的负载特性为最大(图5的H点)时,与输出杆31的轴线形成直角(近似直角也可)。 
贯通孔部27e形成在分离叉27上的滚动面27a和滚动面27b之间的部位,用于输出杆31插入并贯通。贯通孔部27e形成为在分离叉27摆动时也不与输出杆31碰触。此外,也能取代贯通孔部27e,二设置沟槽部(缺口部)。 
输出杆31是大致呈棒状的构件。输出杆31在其中间部分经由线性滚珠轴承41能够滑动地支撑在变速箱11(只要是固定的构件即可,也可以是其他构件)上。输出杆31能够在输出杆31的轴线方向上滑动。输出杆31的轴线设定为与离合器片23(或变速器的输入轴)的旋转轴线(图1的左右方向)平行(也可以是大致平行)。输出杆31在发动机侧(图1的左侧)的端部附近的部位上具有与螺母33螺合的螺纹部31a。输出杆31插入并贯通在螺母33和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a、27b之间配置的拉出器32的贯通孔部32c,将拉出器32支撑(也可以以形成间隙的方式支撑)为能够旋转并且能 够在轴向移动(参照图2的(B))。输出杆31插入并贯通分离叉27的贯通孔部27e,设定为在分离叉27摆动时不与贯通孔部27e碰触(参照图2的(B))。输出杆31经由滚子34、35、轴承36、37、拉出器32及螺母33受到来自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a、27b的向发动机侧(图的左侧)施加的作用力(相当于从膜片弹簧25传递来的作用力)。输出杆31在比线性滚珠轴承41更靠变速器侧(图2的右侧)的部位形成有与借助动力源的驱动来旋转的小齿轮44相啮合的齿条齿轮部31b。在小齿轮44旋转时,小齿轮44的旋转动力通过齿条齿轮部31b变换为直线运动,由此输出杆31在输出杆31的轴线方向上滑动。 
拉出器32是圆筒状的构件。拉出器32配置在螺母33和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a、27b之间。拉出器32的圆筒状部分的贯通孔部32c插入并贯通有输出杆31,拉出器32被输出杆31支撑(也可以以形成间隙的方式支撑)为能够旋转且能够在轴向移动。拉出器32能够跟随输出杆31的滑动而移动,并且,能够以输出杆31的轴线为中心轴进行旋转。通过与输出杆31螺合的螺母33来对拉出器32在轴向上向发动机侧(图的左侧)的移动进行限制,并且,拉出器32经由滚子34、35及轴承36、37承受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a、27b的按压力。在拉出器32的外周面上具有两个轴部32a、32b。轴部32a及轴部32b的各轴线相互配置在同一直线上,设定为相对于输出杆31的轴线成直角(也可以成近似直角)。轴部32a经由轴承36将滚子34支撑为能够旋转,并且,安装有限制滚子34在旋转轴方向上移动的开口环38。轴部32b经由轴承37将滚子35支撑为能够旋转,并且,安装有限制滚子35在旋转轴方向上移动的开口环39。 
螺母33是与输出杆31的螺纹部31a螺合的构件。螺母33比拉出器32更靠发动机侧(图的左侧),限制拉出器32在轴向上向发动机侧的移动。 
滚子34是在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a上进行旋转的旋转体。滚子35是在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b上进行旋转的旋转体。滚子34经由轴承36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拉出器32的轴部32a上,通过使安装在轴部32a上的开口环38与轴承36抵接,来限制旋滚子34在旋转轴方向上移动。滚子35经由轴承37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拉出器32的轴部32b上,通过使安装在轴部32b上的开口环39与轴承37抵接,来限制滚子35在旋转轴方向上移动。滚子34 的旋转轴和滚子35的旋转轴相互在同一直线上,设定为相对于输出杆31的轴线方向成直角(也可以成近似直角)。在滚子34、35的外周面上具有引导面34a、35a,该引导面34a、35a引导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a、27b,以自动调整分离叉27的动作轨迹。引导面34a、35a形成为与滚动面27a、27b的匹配部分匹配的形状。如图4的(A)那样,引导面34a、35a能够形成为以随着从输出杆31(或拉出器32的圆筒部分)远离而半径变大的方式倾斜的形状(锥形状)。除此之外,如图4的(B)那样,也能够形成为在输出杆31的轴线和滚子34、35的轴线交叉的面上的截面为圆弧状的形状(凸状及凹状中的任一形状均可)的引导面34b、35b,如图4的(C)那样,还能够形成为在输出杆31的轴线和滚子34、35的轴线交叉的面上的截面为V字状的形状(凸状及凹状中的任一形状均可)的引导面34c、35c。 
轴承36是配置在滚子34和拉出器32的轴部32a之间的滚针轴承。轴承37是配置在滚子35和拉出器32的轴部32b之间的滚针轴承。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滚子34、35的轴承36、37利用滚针轴承,但也可以利用其它构件。 
开口环38是通过与轴承36抵接来限制滚子34在旋转轴方向上移动的构件,并安装在拉出器32的轴部32a上。开口环39是通过与轴承37抵接来限制滚子35在旋转轴方向上移动的构件,并安装在拉出器32的轴部32b上。 
线性滚珠轴承41是在轴线方向上支撑输出杆31的轴承。线性滚珠轴承41c插入(也可以是插入嵌合)在变速箱11(只要固定的构件即可,也可以是其他构件)的具有阶梯部的贯通孔部11b中,通过贯通孔部11b的阶梯部和开口环42来限制线性滚珠轴承41c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能够将输出杆31支撑为滑动的机构,利用了线性滚珠轴承41,但也可以利用其它构件。 
开口环42是限制线性滚珠轴承41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的构件。开口环42安装在变速箱11的贯通孔部11b中。 
密封构件43是密封线性滚珠轴承41及小齿轮44的润滑油,并防止水及灰尘侵入的构件。密封构件43安装在变速箱11的贯通孔部11b中。 
小齿轮44是与输出杆31的齿条齿轮部31b相啮合的旋转构件。小齿轮 44与在固定的位置上旋转的旋转轴45一体旋转。小齿轮44的旋转动力通过齿条齿轮部31b变换为直线运动,使输出杆31在轴线方向上滑动。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对促动器等动力源的推力进行变换的机构,利用了小齿轮44和齿条齿轮部31b,但此外也能够利用凸轮机构、丝杠机构等推力变换机构。 
旋转轴45是在固定的位置上旋转的轴构件。旋转轴45与小齿轮44一体旋转。通过促动器、马达等动力源(未图示)的驱动,例如经由滑动齿轮机构等减速机构向旋转轴45赋予旋转动力。 
接着,对包含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离合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从图2的状态变成图3的状态的动作中,旋转轴45使小齿轮44向规定旋转方向旋转而使输出杆31向变速器侧(图的右侧)滑动,由此经由螺母33、拉出器32、轴承36、37及滚子34、35,使成为力点的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a、27b向变速器侧(图的右侧)摆动,并且,分离叉27的作用点经由分离轴承26按压膜片弹簧25的力点,来使膜片弹簧25的作用点与压盘24的凸部24b远离,由此压盘24从飞轮21离开而解除飞轮21和离合器片23之间的摩擦接合,由此离合器装置成为分离状态。 
在从图2的状态变成图3的状态的动作中,旋转轴45通过使小齿轮44向与规定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而使输出杆31向发动机侧(图的左侧)滑动,由此螺母33、拉出器32、轴承36、37及滚子34、35通过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a、27b的按压(由膜片弹簧25产生的)而向发动机侧(图的左侧)移动,从而通过膜片弹簧25的力点向变速器侧(图的右侧)按压而经由分离轴承26使分离叉27的作用点向变速器侧(图的右侧)摆动,并且,膜片弹簧25的作用点按压压盘24的凸部24b,从而使压盘24接近飞轮21,由此飞轮21和离合器片23摩擦接合而使离合器装置成为接合状态。 
在任何动作中,均由滚子34、35的引导面34a、35a引导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a、27b,来自动调整分离叉27,以使分离叉27的轴线的动作轨迹的面不偏离输出杆31的轴线。另外,由于拉出器32能够相对于输出杆31进行旋转,因而滚子34、35的引导面34a、35a被自动调整以与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a、27b相对应。 
根据第一实施例,通过在输出杆31上设定具有滚子34、35的拉出器32,不需将输出杆31的一端枢轴支撑在分离叉27的力点部上,而能够通过输出杆31在轴线方向上的滑动来使分离叉27摆动,因而提高了动力传递效率,并且增加了输出杆31和分离叉27之间的输入输出的线性程度,从而能够提高控制性。另外,虽然在将拉出器32支撑在输出杆31上时需要滚子34、35的滚动方向和分离叉27的动作方向的定位精度,但通过在滚子34、35设置引导面34a、35a并在分离叉27上设置与引导面34a、35a相对应的滚动面27a、27b,从而借助引导面34a、35a和滚动面27a、27b之间的引导作用(导轨作用),即使将拉出器32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或以形成间隙的方式支撑在输出杆31上,也能够使拉出器32进行自动调心,因而能够放宽定位精度。由此,装配变得容易,因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第二实施例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进行说明。图6是放大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输出杆及其周边结构的图,(A)是侧视图,(B)是X-X′线的剖视图。 
第二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在第二实施例中,并非在拉出器51的两侧,而在拉出器51的一侧将一个滚子52支撑为能够旋转,并且,在滚子52的引导面52a上设定有第一倾斜部52a1及第二倾斜部52a2,与此相对应地,在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j上设有第一倾斜面27j1及第二倾斜面27j2。 
分离叉27是用于使分离轴承(相当于图1的26)在轴向上滑动的杆状的构件。分离叉27利用作用点以能够向飞轮(相当于图1的21)侧按压分离轴承(相当于图1的26)的状态与分离轴承(相当于图1的26)相抵接,并且利用成为力点的滚动面27j以能够被与输出杆31连动的滚子52向变速器侧(图的右侧)按压的状态下与滚子52相抵接(参照图6的(B))。分离叉27通过弹簧(相当于图1的27d)装配在枢轴支撑构件(相当于图1的28)上,并且能够利用中间部分的支点部(相当于图1的27c)以枢轴支撑构件(相当于图1的28)为支点进行摆动。此外,分离叉27不具有如第一实施例的分离叉(图2的27)那样的贯通孔部(图2的27e)。 
滚动面27j是滚子52能够滚动地接触的面,并配置在分离叉27的发动机侧(图的左侧),具有与形成在滚子52的外周面上的引导面52a的形状 匹配的匹配部分。滚动面27j通过被引导面52a引导,自动调整分离叉27的动作轨迹,以使连接分离叉27的力点和作用点的线的动作轨迹的面不从输出杆31的轴线偏离。滚动面27j具有第一倾斜面27j1以及配置在比第一倾斜面27j1更靠近输出杆31的位置上的第二倾斜面27j2。第一倾斜面27j1以随着从输出杆31远离而半径变大的方式倾斜,并且与引导面52a的第一倾斜面52a1相接触。第二倾斜面27j2以随着从输出杆31远离而半径变小的方式倾斜,并且与引导面52a的第二倾斜面52a2相接触。第二倾斜面27j2的面积大于第一倾斜面27j1的面积,并且第二倾斜面27j2的梯度小于第一倾斜面27j1的梯度。设定滚动面27j的匹配部分,以使将该匹配部分和引导面52a接触的部分作为触点的切线(相当于与图6的(B)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的线),在膜片弹簧(相当于图1的25)的负载特性为最大(相当于图5的H点)时,与输出杆31的轴线成直角(也可以成近似直角)。 
拉出器51是圆筒状的构件。拉出器51配置在螺母33和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j之间。拉出器51的圆筒状部分的贯通孔部51c中插入并贯通有输出杆31,拉出器51被输出杆31支撑(也可以以形成间隙的方式支撑)为能够旋转且能够在轴向移动。拉出器51能够跟随输出杆31的滑动而移动,并且能够以输出杆31的轴线为中心轴进行旋转。通过与输出杆31螺合的螺母33来对拉出器51在轴向上向发动机侧(图的左侧)的移动进行限制,并且,拉出器51经由滚子52及轴承53承受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j的按压力。在拉出器51的外周面上具有一个轴部51a。轴部51a的轴线相对于输出杆31的轴线成直角(也可以成近似直角)。轴部51a经由轴承53将滚子52支撑为能够旋转,并且安装有限制轴承53在旋转轴方向上的移动的开口环54。 
滚子52是在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j上进行旋转的旋转体。滚子52经由轴承53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拉出器51的轴部51a上,通过安装在轴部51a上的开口环54与轴承53抵接而限制滚子52在旋转轴方向上移动。滚子52的旋转轴设定为与输出杆31的轴线方向成直角(也可以成近似直角)。在滚子52的外周面上具有引导面52a,该引导面52a引导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j,以自动调整分离叉27的动作轨迹。引导面52a形成为与滚动面27j的匹配部分匹配的形状。引导面52a具有第一倾斜面52a1以及配置在比第一倾斜面52a1更靠近输出杆31的位置上的第二倾斜面52a2。第一倾斜面52a1以随着 从输出杆31远离而半径变大的方式倾斜。第二倾斜面52a2以随着从输出杆31远离而半径变小的方式倾斜,并且第二倾斜面52a2的面积大于第一倾斜面52a1的面积,而且第二倾斜面52a2的梯度小于第一倾斜面52a1的梯度。 
此外,轴承53及开口环5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轴承(图2的36)及开口环(图2的38)的结构相同。另外,第二实施例的其他的结构及动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若采用第二实施例,则发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并且通过将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j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凸形状,即使是在一侧将滚子52支撑为能够旋转的拉出器51,也能够抑制拉出器51围绕输出杆31旋转。另外,由于设置了一个滚子52,因而减少了零件个数,从而也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由于拉出器51是在一侧将滚子52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结构,因而提高了设计性。进而,通过变更第一倾斜面27j1、52a1和第二倾斜面27j2、52a2之间的角度,能够消除围绕输出杆51的轴线的滚子(roller)52的力矩。 
第三实施例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进行说明。图7是放大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输出杆及其周边结构的图,(A)是侧视图,(B)是X-X′线的剖视图。 
第三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在第三实施例中,采用拉出器61在一侧将两个滚子62、63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转向(bogie)式,而并非在拉出器61的两侧支撑两个滚子62、63,并且滚子62、63的引导面62a、63a在分离叉27的共用的滚动面27k上滚动,而且拉出器61能够摆动地支撑在输出杆上。 
分离叉27是用于使分离轴承(相当于图1的26)在轴向滑动的杆状的构件。分离叉27利用作用点以能够向飞轮(相当于图1的21)侧按压分离轴承(相当于图1的26)的状态与分离轴承(相当于图1的26)相抵接,并且,利用成为力点的滚动面27k以能够被与输出杆31连动的滚子62、63向变速器侧(图的右侧)按压的状态与滚子62、63相抵接(参照图7的(B))。分离叉27通过弹簧(相当于图1的27d)装配在枢轴支撑构件(相当于图1的28)上,并且能够利用中间部分的支点部(相当于图1的27c)以枢轴支撑构件(相当于图1的28)为支点进行摆动。分离叉27具有用于输出杆31 插入并贯通的贯通孔部27e。贯通孔部27e形成为在分离叉27进行摆动时不与输出杆31碰触。此外,也可以取代贯通孔部27e,而设置沟槽部(缺口部)。 
滚动面27k是滚子62、63能够滚动地接触的面,配置在分离叉27的发动机侧(图的左侧),并具有与形成在滚子62、63的外周面上的引导面62a、63a的形状匹配的匹配部分。滚动面27k通过被引导面62a、63a引导,而自动调整分离叉27的动作轨迹,以使连接分离叉27的力点和作用点的线的动作轨迹的面不从输出杆31的轴线偏离。滚动面27k具有以随着从输出杆31远离而半径变大的方式倾斜的形状(锥形状)。滚动面27k与引导面62a、63a这双方接触。设定滚动面27k的匹配部分,以使将该匹配部分和引导面62a、63a接触的部分作为触点的切线(相当于与图6的(B)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的线),在膜片弹簧(相当于图1的25)的负载特性为最大(相当于图5的H点)时,与输出杆31的轴线成直角(也可以成近似直角)。 
拉出器61是圆筒状的构件。拉出器61配置在螺母33和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k之间。拉出器61的圆筒状部分的贯通孔部61c中插入并贯通有输出杆31,拉出器61被输出杆31支撑(也可以以形成间隙的方式支撑)为能够旋转且能够在轴向移动。拉出器6能够跟随输出杆31的滑动而移动,并且能够以输出杆31的轴线为中心轴进行旋转。通过与输出杆31螺合的螺母33来对拉出器61在轴向上向发动机侧(图的左侧)的移动进行限制,并且拉出器61经由滚子62、63受到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k的按压力。拉出器61在一侧具有两个轴部61a、61b。轴部61a及轴部61b的各轴线配置为相互分离并且平行,而且相对于输出杆31的轴线成直角(也可以成近似直角)。轴部61a经由轴承(未图示)将滚子62支撑为能够旋转,并且安装有限制滚子62在旋转轴方向上的移动的开口环64。轴部61b经由轴承(未图示)将滚子63支撑为能够旋转,并且安装有限制滚子63在旋转轴方向上的移动的开口环65。拉出器61在与螺母33接触的面上具有凸形的曲面部61d。曲面部61d用于使拉出器61能够相对于输出杆31摆动,以便分离叉27不管处于何种倾斜度,滚子62及滚子63这双方总是与滚动面27k接触。因此,贯通孔部61c形成为长孔,以不与输出杆31碰触。 
滚子62、63是在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k进行旋转的旋转体。滚子62、63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拉出器61的一侧上。滚子62经由轴承(未图示)能够 旋转地支撑在拉出器61的轴部61a上,通过安装在轴部61a上的开口环64与轴承抵接而限制滚子62在旋转轴方向上的移动。滚子63经由轴承(未图示)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拉出器61的轴部61b上,通过安装在轴部61a上的开口环65与轴承抵接而限制滚子63在旋转轴方向上的移动。滚子62、63的旋转轴配置为相互分离并且平行,而且相对于输出杆31的轴线方向成直角(也可以成近似直角)。在滚子62、63的外周面上具有引导面62a、63a,该引导面62a、63a引导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k,以自动调整分离叉27的动作轨迹。引导面62a、63a形成为与滚动面27k的匹配部分匹配的形状。引导面62a能够形成为以随着从输出杆31远离而半径变大的方式倾斜的形状(锥形状)。 
此外,开口环64、65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开口环(图2的38)的结构相同。另外,第三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动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若采用第三实施例,则发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并且通过采用拉出器61在一侧将多个滚子62、63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转向式结构,与拉出器61在两侧将多个滚子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结构(相当于第一实施例)相比,提高了设计性。另外,通过将滚子62、63的引导面62a、63a及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k分别形成为在一侧倾斜的锥形状,比以凹凸匹配的相比更加提高了加工性。 
第四实施例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进行说明。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分离叉的滚动面的结构的示意图。 
第四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在第四实施例中,设定滚动面27l的表面形状,以使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l和滚子34的引导面34a之间的触点的切线T,在分离叉27被控制的范围内的任何摆动角度下,都与输出杆31的轴线A形成直角(也可以成近似直角)。在从侧面观察时,在分离叉27被控制的范围内的任何摆动角度下,滚动面27l和引导面34a之间的触点,都在输出杆31的轴线A上。滚动面27l的表面的截面(通过从分离叉27的支点F连接力点的线的截面)形状为将从分离叉27的支点F到输出杆31的轴线A为止的距离作为基础圆C的半径的渐开线(involute)。输出杆31的 行程与分离叉27的摆动角度成正比例。除了滚动面27l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外,如滚动面27l那样的表面形状也能够适用于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 
若采用第四实施例,则能够发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并且,通过将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l的表面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以从支点F到输出杆31的轴线A为止的距离作为基础圆C的半径的渐开线,在分离叉27倾斜时滚子34的反作用力不会产生除了输出杆31的轴线A方向上的力以外的分力。因此,能够降低线性滚珠轴承(相当于图1的41)的负荷,从而能够提高动力传递效率。 
第五实施例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进行说明。图9是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机构的轴构件及其周边结构的图,(A)是侧视图,(B)是X-X′线的剖视图。 
第五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在第五实施例中,取代通过输出杆(图2的31)的行程来使拉出器(图2的33)移动的行程机构,而利用了通过轴构件71的旋转来使拉出器74移动的丝杠机构。 
轴构件71是大致呈棒状的构件。轴构件71利用两端部分经由轴承72、73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变速箱11(只要固定的构件即可,也可以是其他构件)上。轴构件71的轴线设定为与离合器片(相当于图1的23)的旋转轴线(图1的左右方向)平行(也可以大致平行)。在轴构件71的中间部分的外周面上具有与拉出器74的内螺纹部74c螺合的外螺纹部71a。由此,通过使轴构件71进行旋转,拉出器74在轴构件71的轴线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拉出器74上的滚子75、76能够按压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a、27b。在轴构件71的未形成外螺纹部71a的部位上,安装固定有与固定在马达83的输出轴83a(旋转轴)上的小齿轮82啮合的正齿轮(spur gear)81。轴构件71与正齿轮81一体旋转。通过小齿轮82及正齿轮81对马达83的输出轴83a的旋转动力进行减速,并将减速后的旋转动力传递至轴构件71。轴构件71插入并贯通分离叉27的贯通孔部27e,设定为在分离叉27摆动时不与贯通孔部27e碰触(参照图9的(B))。轴构件71经由滚子75、76、轴承77、78及拉出器74承受来自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a、27b的向发动机侧(图 的左侧)的作用力(相当于从膜片弹簧25传递来的作用力)。此外,轴构件71也可以构成为与马达的输出轴直接连接。 
拉出器74是环状的构件。拉出器32配置在轴构件71的中间部分的外周。在拉出器74的圆筒状部分的内周面上具有与轴构件71的外螺纹部71a螺合的内螺纹部74c。拉出器74通过轴构件71的旋转能够在轴构件71的轴线方向上移动。此外,即使使轴构件71旋转,拉出器74通过滚子75、76的引导面75a、76a和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a、27b之间的导轨作用也不会旋转。拉出器74经由滚子75、76及轴承77、78承受分离叉27的滚动面27a、27b的按压力。在拉出器74的外周面上具有两个轴部74a、74b。轴部74a及轴部74b的各轴线相互配置在同一直线上,并且设定为相对于轴构件71的轴线成直角(也可以成近似直角)。轴部74a经由轴承77能够将滚子75支撑为旋转,并且安装有限制滚子75在旋转轴方向上的移动的开口环79。轴部74b经由轴承78将滚子76支撑为能够旋转,并且安装有限制滚子76在旋转轴方向上移动的开口环80。另外,丝杠机构也可以适用与滑动丝杠相比动力传递效率更高的滚珠丝杠。 
此外,滚子75、76、轴承77、78、开口环79、80及分离叉27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滚子(图2的34、35)、轴承36、37、开口环38、39及分离叉27的结构相同。另外,第五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动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另外,通过第五实施例的轴构件71的旋转来使拉出器74移动的丝杠机构,能够适用于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 
若采用第五实施例,则能够发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并且通过利用通过轴构件71的旋转来使拉出器74移动的丝杠机构,不需高价的线性滚珠轴承,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上述实施例适用于一般的常闭型离合器,但也能够适用于近年来在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应用中增加的常开型离合器。另外,上述实施例适用于支点位于力点和作用点之间的内支点型叉轴,但也能够适用于作用点位于力点和支点之间的外支点型叉轴。另外,上述实施例适用于干式离合器,但也能够适用于湿式离合器。并且,上述实施例适用于将动力源作为发动机的结构,但也能够适用于利用除了发动机以外的动力源的动力的传递/切断,例如在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中使用的马达的动力的传递/切断。 
在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公开(包括权利要求书及附图)的范围内,并且基于其基本的技术思想,能够实现实施方式乃至实施例的变更及调整。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能够对各种公开要素实现各种组合或选择。即,本发明显然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包括权利要求书在内的全部公开及技术思想来得到的各种变形、修正。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 曲柄轴 
11 变速箱 
11a 支撑套筒 
11b 贯通孔部 
20 摩擦离合器 
21 飞轮 
22 离合器盖 
22a 圆筒部 
22b 凸缘部 
22c 支点形成部 
23 离合器片 
23a、23b 离合器摩擦片 
24 压盘 
24a 板条 
24b 凸部 
25 膜片弹簧 
25a 杆部 
25b、25c 支点构件 
26 分离轴承 
26a 力点部 
27 分离叉 
27a、27b 滚动面(第一滚动面、第二滚动面) 
27c 支点部 
27d 弹簧 
27e 贯通孔部 
27f、27g 滚动面(第一滚动面、第二滚动面) 
27h、27i 滚动面(第一滚动面、第二滚动面) 
27j 滚动面 
27j1 第一倾斜面 
27j2 第二倾斜面 
27k 滚动面 
27l 
28 枢轴支撑构件 
30 离合器分离机构 
31 输出杆 
31a 螺纹部 
31b 齿条齿轮部 
32 拉出器 
32a、32b 轴部 
32c 贯通孔部 
33 螺母 
34、35 滚子(第一滚子、第二滚子) 
34a、35a 引导面 
34b、35b 引导面 
34c、35c 引导面 
36、37 轴承 
38、39 开口环 
41 线性滚珠轴承 
42 开口环 
43 密封构件 
44 小齿轮 
45 旋转轴 
51 拉出器 
51a 轴部 
51c 贯通孔部 
52 滚子 
52a 引导面 
52a1 第一倾斜面 
52a2 第二倾斜面 
53 轴承 
54 开口环 
61 拉出器 
61a、61b 轴部 
61c 贯通孔部 
61d 曲面部 
62、63 滚子 
62a、63a 引导面 
64、65 开口环 
71 轴构件 
71a 外螺纹部 
72、73 轴承 
74 拉出器 
74a、74b 轴部 
74c 内螺纹部 
75、76 滚子 
75a、76a 引导面 
77、78 轴承 
79、80 开口销 
81 正齿轮 
82 小齿轮 
83 马达 
83a 输出轴 

Claims (13)

1.一种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
拉出器,其能够基于规定机构的动作来在恒定方向上移动,
滚子,其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拉出器上,
分离叉,其利用支点能够摆动地支撑在被固定的规定构件上,并且利用作用点经由分离轴承来承受膜片弹簧的作用力,而且利用力点形成有所述滚子能够滚动地接触的滚动面;
所述滚子在外周面上具有形成为规定形状的引导面;
所述滚动面具有与所述引导面相匹配的匹配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机构是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能够滑动地支撑在被固定的规定构件上,并且该滑动机构包括输出杆,该输出杆借助动力源的驱动来进行滑动;
所述拉出器能够跟随所述输出杆的滑动而移动,并且能够以所述输出杆的轴线为中心轴进行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杆的轴线设定为与离合器片的旋转轴线大致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膜片弹簧的负载特性变为最大时,所述匹配部分和所述引导面相接触的部分包含在通过所述输出杆的轴线且与所述分离叉的摆动轴线平行的平面中。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叉具有用于所述输出杆插入并贯通的贯通孔部或沟槽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螺母,该螺母与所述输出杆相螺合,并且对所述拉出器向与所述分离叉侧相反一侧的移动进行限制。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子是多个所述滚子中的一个滚子;
多个所述滚子包括第一滚子及第二滚子; 
所述第一滚子及所述第二滚子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拉出器的两侧;
所述第一滚子的旋转轴及所述第二滚子的旋转轴相互配置在同一直线上,并且所述第一滚子的旋转轴及所述第二滚子的旋转轴设定为与所述输出杆的轴线方向大致成直角;
所述分离叉具有所述第一滚子能够滚动地接触的第一滚动面和所述第二滚子能够滚动地接触的第二滚动面,以作为所述滚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滚子的所述引导面及所述第二滚子的所述引导面,分别形成为以随着从所述输出杆离开而半径变大的方式倾斜的锥形状;
所述第一滚动面的所述匹配部分与所述第一滚子的所述引导面相匹配;
所述第二滚动面的所述匹配部分与所述第二滚子的所述引导面相匹配。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面具有第一倾斜面和配置在比所述第一倾斜面更靠近所述输出杆的位置上的第二倾斜面;
所述第一倾斜面以随着从所述输出杆离开而半径变大的方式倾斜;
所述第二倾斜面以随着从所述输出杆离开而半径变小的方式倾斜,并且,所述第二倾斜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面积,且所述第二倾斜面的梯度小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梯度。
10.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子是多个所述滚子中的一个滚子;
多个所述滚子包括第一滚子及第二滚子;
所述第一滚子及所述第二滚子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拉出器的一侧,并且能够在所述滚动面上滚动;
所述第一滚子的旋转轴及所述第二滚子的旋转轴相互分离,并且与所述输出杆的轴线方向大致成直角。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出器相对于所述输出杆的轴线能够摆动地支撑在所述输出杆上。
12.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动面的表面的截面形状是将从所述分离叉的支点到所述输出杆的轴线为止的距离作为基础圆半径的渐开线。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机构是丝杠机构,该丝杠机构能够旋转地支撑在被固定的规定构件上,并且,该丝杠机构包括轴构件,该轴构件借助动力源的驱动来进行旋转,且在规定部位的外周面上具有外螺纹部;
所述拉出器形成为环状,并且,所述拉出器在内周面上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部相螺合的内螺纹部,所述拉出器能够通过所述轴构件的旋转来在所述轴构件的轴线方向上移动;
所述轴构件的轴线设定为与离合器片的旋转轴线大致平行。 
CN201190000400.2U 2010-03-25 2011-03-17 离合器分离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146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0096A JP5526913B2 (ja) 2010-03-25 2010-03-25 クラッチレリーズ機構
JP2010-070096 2010-03-25
PCT/JP2011/056324 WO2011118480A1 (ja) 2010-03-25 2011-03-17 クラッチレリーズ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14696U true CN203214696U (zh) 2013-09-25

Family

ID=44673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9000040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14696U (zh) 2010-03-25 2011-03-17 离合器分离机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551544A1 (zh)
JP (1) JP5526913B2 (zh)
CN (1) CN203214696U (zh)
WO (1) WO201111848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2572A (zh) * 2014-05-30 2014-08-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自调节支点机构
CN110873131A (zh) * 2018-08-31 2020-03-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离合器分离机构的润滑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5873B1 (ja) * 2011-03-03 2012-07-11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クラッチ操作装置
JP2017036793A (ja) * 2015-08-10 2017-02-16 Ntn株式会社 自動クラッチ装置
KR101786219B1 (ko) * 2015-11-18 2017-10-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더블 클러치조립체 및 그의 브레이크기구
CN113090682B (zh) * 2021-04-28 2022-06-2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执行机构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9719Y2 (zh) * 1980-05-29 1987-07-30
JPS57202025U (zh) * 1981-06-19 1982-12-22
JP2991353B2 (ja) * 1991-09-11 1999-12-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常時噛合式変速機
JPH0617843A (ja) * 1992-06-29 1994-01-25 Honda Motor Co Ltd 摩擦クラッチ係脱作動制御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JP3572623B2 (ja) * 1992-08-31 2004-10-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クラッチの制御装置
JP2003113863A (ja) * 2001-10-05 2003-04-18 Daihatsu Motor Co Ltd クラッチ装置におけるレリーズ構造
JP2003166557A (ja) * 2001-11-30 2003-06-13 Exedy Corp クラッチ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3278793A (ja) * 2002-03-25 2003-10-02 Aisin Seiki Co Ltd クラッチ装置
JP4248955B2 (ja) * 2003-07-01 2009-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クラッチのレリーズ機構
JP2009264512A (ja) * 2008-04-25 2009-11-12 Aisin Ai Co Ltd クラッチ操作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2572A (zh) * 2014-05-30 2014-08-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自调节支点机构
CN103982572B (zh) * 2014-05-30 2016-06-0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自调节支点机构
CN110873131A (zh) * 2018-08-31 2020-03-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离合器分离机构的润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202732A (ja) 2011-10-13
WO2011118480A1 (ja) 2011-09-29
EP2551544A1 (en) 2013-01-30
JP5526913B2 (ja)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14696U (zh) 离合器分离机构
JP4785668B2 (ja) 多板クラッチ
JP5311737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と皿ばねとを備えた摩擦クラッチ
CN105723111B (zh) 离合器组件
CN102187107B (zh) 双离合器
CN1364985A (zh) 离合器总成
CN102822551A (zh) 双离合器
CN107605992A (zh) 一种凸轮式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及其执行方法
WO2019101342A1 (en) Clutch, in particular for a motorcycle, with pressure plate and centrifugal assembly
JP2008215559A (ja) 摩擦伝動変速装置
US3998507A (en) Clutch release mechanism
CN103697080A (zh) 常接合湿式离合器
CN103890431A (zh) 离合器装置
JP2017120124A (ja) クラッチ制御装置
CN103348154B (zh) 离合器装置
CN104641136B (zh) 具有操作装置的摩擦离合器
CN103453036B (zh) 三盘式双离合机构
CN105299093B (zh) 与汽车齿轮式自动变速箱连接的自动离合器
CN203856922U (zh) 离合器装置
CN205278149U (zh) 汽车及其湿式双离合器
CN104879397B (zh) 湿式双离合器
KR101871916B1 (ko) 차량용 듀얼 클러치 장치
CN103256318B (zh) 双离合器
JP6701901B2 (ja) 摩擦ローラ式減速機
CN207583889U (zh) 一种凸轮式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