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64580U -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864580U CN202864580U CN 201220260308 CN201220260308U CN202864580U CN 202864580 U CN202864580 U CN 202864580U CN 201220260308 CN201220260308 CN 201220260308 CN 201220260308 U CN201220260308 U CN 201220260308U CN 202864580 U CN202864580 U CN 2028645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
- mentioned
- action
- transfer part
- c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Filamentary Materials, Packages, And Safety Devic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装置。其中,捻接器(8)为将纱端彼此接在一起的装置,具备:步进电动机(24),由步进电动机(24)驱动的凸轮机构(60),由凸轮机构(60)控制动作、将纱端切断的纱线切断机构(80B),以及由纱线切断机构(80B)控制动作、把持纱端的纱线把持机构(80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纱端彼此接在一起的接头装置及具备这样的接头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从喂纱筒管将纱线卷绕到卷装上的纱线卷绕装置为我们所知。在这样的纱线卷绕装置中,搭载有在例如为了将纱疵除去而将纱线切断的情况下,将喂纱筒管侧的纱端与卷装侧的纱端彼此接在一起的接头装置(参照例如日本实开平4-4216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4-26742号公报)。
但是,现有技术的接头装置在动作机构的每个动作中有多个凸轮、凸轮从动件、和将凸轮从动件向凸轮施力的施力部件的组,或者具有电磁致动器取代凸轮机构等,零部件数量多,谋求小型化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减少零部件数量、能够谋求小型化的接头装置,以及具备这样的接头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接头装置为将纱端彼此接在一起的接头装置,具备:驱动源,由驱动源驱动的凸轮机构,由凸轮机构控制动作、将纱端切断的纱线切断机构,以及由纱线切断机构控制动作、把持纱端的纱线把持机构。
该接头装置中由凸轮机构控制纱线切断机构的动作,由该纱线切断机构控制纱线把持机构的动作。由此,由于没有另外设置用来控制纱线把持机构的动作的凸轮机构的必要,因此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结果能够谋求接头装置的小型化。
并且,也可以纱线切断机构具有将纱端切断的切断部以及将动作从凸轮机构传递给切断部的切断动作传递部;纱线把持机构由切断动作传递部控制动作。根据该结构,由于切断动作传递部不仅承担向切断部的动作的传递,而且承担向纱线把持机构的动作的传递,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称作纱端的切断和纱端的把持的相关动作的调整。
并且,纱线把持机构还可以具有把持纱端的夹持部以及将动作从切断动作传递部传递给夹持部的夹持动作传递部。根据该结构,由于夹持动作传递部承担从切断动作传递部向夹持部的动作的传递,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称作纱端的切断和纱端的把持的相关动作的调整。而且由于变得被切断部与夹持部的位置关系难以左右,因此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并且,夹持动作传递部也可以具有与切断动作传递部接触的圆板状部件,通过该圆板状部件将动作从切断动作传递部传递给夹持部。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从切断动作传递部向夹持部的动作的传递顺畅化。
并且,还可以在切断动作传递部上形成具有作为通过圆板状部件将动作传递给夹持部的凸轮的功能的弯曲部。根据该结构,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称作纱端的切断和纱端的把持的相关动作的调整。
并且,还可以具有使切断动作传递部与凸轮机构接触地施力的第1施力部件,以及使夹持动作传递部与切断动作传递部的弯曲部接触地施力的第2施力部件。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从凸轮机构向切断动作传递部的动作的传递和从切断动作传递部向夹持动作传递部的动作的传递稳固化。
并且,也可以还具有能够旋转地安装切断动作传递部的第1支承轴和能够旋转地安装夹持动作传递部的第2支承轴;第1施力部件为扭转螺旋弹簧,能够旋转地安装在第1支承轴上;第2施力部件为扭转螺旋弹簧,能够旋转地安装在第2支承轴上。根据该结构,能够谋求被第1支承轴和第1施力部件占据的空间以及被第2支承轴和第2施力部件占据的空间的省空间化。
并且,还可以夹持动作传递部具有能够旋转地安装在第2支承轴上的长条状的连接部件;夹持部设置在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圆板状部件安装在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夹持部通过用切断动作传递部使圆板状部件移动、使连接部件旋转,进行把持纱端的动作或释放纱端的把持的动作。根据该结构,能够用连接部件的旋转这样简单的动作实现设置在该连接部件的一端上的夹持部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纱线卷绕装置具备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接头装置,支承喂纱筒管的纱线供给部、控制从喂纱筒管上退绕下来的纱线的气圈的纱线退绕辅助部、给行走的纱线付与规定的张力的张力付与部、将供给侧的纱端交接给接头装置的供给侧纱线捕捉部、将卷绕侧的纱端交接给接头装置的卷绕侧纱线捕捉部、检测行走的纱线的纱疵的纱疵检测部、以及将纱线卷绕到卷装上的卷绕部与接头装置一起沿纱道设置。
由于该纱线卷绕装置像上述那样具备能够谋求小型化的接头装置,因此能够抑制从纱线供给部到卷绕部的装置的高度。由此,在例如卷绕部位于上侧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对卷绕部的卷装的装卸等。
并且,还可以沿纱道进一步设置测定由张力付与部付与的纱线的张力的纱线张力测定部,以及检测行走的纱线的状态的纱线行走状态检测部。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从纱线供给部到卷绕部的装置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零部件的数量减少,谋求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形态的纱线卷绕装置即卷绕单元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即捻接器的透视图;
图3为上述捻接器的透视图;
图4为上述捻接器的透视图;
图5为上述捻接器的透视图;
图6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接头动作的纵剖视图;
图7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8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9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10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11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12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13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14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15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16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17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18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19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20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21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图22为用来说明上述捻接器的动作机构的动作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形态。另外,在各图中,给相同或相当部分添加相同的标记,将重复的说明省略。
[卷绕单元的结构]
如图1所示,卷绕单元(纱线卷绕装置)1为从喂纱筒管B将纱线Y卷绕到卷装P上的装置。喂纱筒管B在上一道工序的细纱机中形成,例如以放置到托盘上的状态从细纱机被搬送来。另外,通过多个卷绕单元1并列设置构成自动卷绕机。
在卷绕单元1中沿纱线Y的行走路径(即纱道)从上游侧(这里为下侧)依次设置有筒管支承部(纱线供给部)2、纱线退绕辅助装置(纱线退绕辅助部)3、前置清纱器4、门式张力器(张力付与部)5、张力传感器(纱线张力测定部)6、下纱捕捉装置(供给侧纱线捕捉部)7、捻接器(接头装置、纱线处理装置)8、切断器9、清纱器(纱疵检测部)11、上纱捕捉装置(卷绕侧纱线捕捉部)12和卷绕部13。这些各结构被安装在机体14上。并且,在卷绕单元1中设置有控制卷绕单元1的各结构的控制部15以及显示卷绕单元1的动作状况等的显示器(显示部)16。控制部15在与控制整个自动络纱机的控制装置之间收发有关络纱动作的种种信息。
筒管支承部2以使其直立的状态支承喂纱筒管B。纱线退绕辅助装置3用配置在喂纱筒管B上方的筒状部件控制从喂纱筒管B上退绕下来的纱线Y的气圈。门式张力器5通过用由梳齿状的固定梳齿和可动梳齿构成的一对梳齿将纱线Y保持成Z字形来付与行走的纱线Y规定的张力。张力传感器6测定由门式张力器5付与的纱线Y的张力。
前置清纱器4用夹着纱道以规定的间隔配置的一对限制部件预先限制比规定值大的纱疵的通过。清纱器11在纱线Y的卷绕中检测粗节纱等纱疵。切断器9在纱疵的通过被前置清纱器4限制时或者用清纱器11检测到纱疵时将纱线Y切断。捻接器8在用切断器9切断纱线Y时或者纱线Y断纱时将喂纱筒管B侧的纱端与卷装P侧的纱端(纱端彼此)接在一起。
下纱捕捉装置7能够以轴线α为中心沿上下方向转动地构成,在其转动端设置有吸引口7a。吸引口7a在捻接器8的上部与前置清纱器4的下部之间转动。上纱捕捉装置12能够以轴线β为中心向上下方向转动地构成,在其转动端设置有吸引口12a。吸引口12a在捻接器8的下部与卷绕部13之间转动。由此,下纱捕捉装置7在向下方转动后的位置待机,用吸引口7a吸引喂纱筒管B一侧的纱端,然后向上方转动,将喂纱筒管B侧的纱端交接给捻接器8。另一方面,上纱捕捉装置12向上方转动用吸引口12a吸引卷装P侧的纱端,然后向下方转动将卷装P侧的纱端交接给捻接器8。
卷绕部13将从喂纱筒管B退绕下来的纱线Y卷绕到卷装P上形成满卷卷装P。卷绕部13具有形成了滚筒槽17a的卷绕鼓17、以及能够旋转地支承卷装P的摇架18。摇架18使卷装P的表面以适当的接触压力与卷绕鼓17的表面接触。卷绕部13通过用电动机驱动卷绕鼓17旋转使卷装P从动旋转,由此,使纱线Y以规定的宽度横动并将纱线Y卷绕到卷装P上去。
[捻接器的结构]
接着更详细地说明上述捻接器8。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喂纱筒管B一侧(供给侧)称为下侧,将卷装P一侧(卷绕侧)称为上侧,对于捻接器8,将纱道一侧称为前侧,将其相反一侧称为后侧。
如图2和图3所示,捻接器8具备框体21、安装在框体21前侧的退捻部40、安装在退捻部40前侧的接头部50。捻接器8通过框体21被安装在机体14上。在退捻部40上侧和下侧分别夹着接头部50相对地安装有引导板22、23。在引导板22上形成有导入卷装P侧的纱端的引导槽22a和导入喂纱筒管B侧的纱端的引导槽22b。同样,在引导板23上形成有导入卷装P侧的纱端的引导槽23a和导入喂纱筒管B侧的纱端的引导槽23b。
在引导板22上设置有把持被导入引导槽22a的卷装P侧的纱端的夹持部91,在引导板23上设置有将被导入引导槽23a的卷装P侧的纱端切断的切断部87。而且,在引导板23上设置有把持被导入引导槽23b的喂纱筒管B侧的纱端的夹持部91,在引导板22上设置有将被导入引导槽22b的喂纱筒管B侧的纱端切断的切断部87。退捻部40将被夹持部91把持状态下用切断部87切断了的卷装P侧的纱端和喂纱筒管B侧的纱端退捻。接头部50将被退捻部40退捻了的卷装P侧的纱端和喂纱筒管B侧的纱端绞接在一起。
如图4和图5所示,捻接器8还具备步进电动机(驱动源)24,由步进电动机24驱动的凸轮机构(传动机构)60,由凸轮机构60控制动作的动作机构(第1动作机构)70和动作机构(第2动作机构)80,使动作机构70、80的一部分与凸轮机构60接触地施力的单一扭转螺旋弹簧(施力部件,第1施力部件)25。动作机构70包含使纱端靠近的拨纱机构70A、在将纱端彼此捻在一起时压紧纱端的止捻机构70B、以及调整纱端彼此的接缝长度的接缝长度调整机构70C。动作机构80包含把持纱端的纱线把持机构80A和将纱端切断的纱线切断机构80B。
步进电动机24以其旋转轴24a从框体21的上板21a突出来的状态被固定在上板21a上。凸轮机构60具有:能够旋转地横跨在框体21的上板21a和下板21b之间的单一的凸轮轴61、在上板21a附近固定在凸轮轴61上的凸轮(第1凸轮,板状部件)62、在下板21b附近固定在凸轮轴61上的凸轮(第2凸轮,板状部件)63。在步进电动机24的旋转轴24a和从框体21的上板21a突出的凸轮轴61的上端部61a上分别固定有正时皮带轮26、27,正时皮带轮28跨绕在正时皮带轮26、27之间。由此,凸轮轴61和凸轮62、63被步进电动机24驱动一体地旋转。
在框体21的上板21a与下板21b之间与凸轮轴61大致平行地横跨有单一的支承轴(第1支承轴)29。在支承轴29上能够旋转地安装有动作机构70所具有的凸轮从动部(第1凸轮从动部)71以及动作机构80所具有的凸轮从动部(第2凸轮从动部,切断动作传递部)81。
如图5所示,凸轮从动部71为在框体21的上板21a附近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支承轴29上的板状部件。在凸轮从动部71上形成有臂71a,在臂71a的中间部的下面,能够旋转地安装有凸轮从动件(第1凸轮从动件)72。
如图4所示,凸轮从动件81具有在凸轮从动部71附近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支承轴29上的上板82、在框体21的下板21b附近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支承轴29上的下板83、以及连接上板82和下板83的连接板84。这些上板82、下板83和连接板84一体地形成。在下板83上形成有一对臂83a、83b,在臂83b的顶端的上面能够旋转地安装有凸轮从动件(第2凸轮从动件)85。另一方面,在上板82上从支承轴29的中心线方向看时与臂83a重叠地形成有臂82a。
如图4和图5所示,扭转螺旋弹簧25在凸轮从动件81的上板82与下板83之间能够旋转地被安装在支承轴29上。扭转螺旋弹簧25的一端部25a钩挂在凸轮从动部71的臂71a的中间部上,扭转螺旋弹簧25的另一端部25b钩挂在凸轮从动件81的连接板84上。凸轮从动部71的凸轮从动件72被该单一的扭转螺旋弹簧25与凸轮机构60的凸轮62接触地施力,凸轮从动件81的凸轮从动件85被与凸轮机构60的凸轮63接触地施力。即,凸轮从动件72和凸轮从动件85被扭转螺旋弹簧25相对于支承轴29(即围绕支承轴29的中心线)沿彼此相反的旋转方向(即夹着凸轮轴61地)施力。
如图5所示,在凸轮从动部71的臂71a的顶端部能够旋转地连接着长条状的连接部件73的后端部。如图2和图3所示,在连接部件73的前端部能够旋转地连接着拨纱杆体74。拨纱杆体74具有与支承轴25大致平行地能够旋转地安装在退捻部40上的支承轴75、分别固定在支承轴75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上的拨纱杆74a、74b。连接部件73的前端部能够旋转地连接在从上侧的拨纱杆74a的根部延伸的臂74c上。包含以上的凸轮从动部71、连接部件73和拨纱杆体74而构成拨纱机构70A和接缝长度调整机构70C。
在拨纱杆体74的支承轴75上能够旋转地安装着止捻杆体76。止捻杆体76具有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支承轴75上的支架76c和分别从支架76c的上端和下端延伸的止捻杆76a、76b。而且,在支承轴75上能够旋转地安装有对止捻杆体76向拨纱杆体74一侧施力的扭转螺旋弹簧77。由此,止捻杆体76与拨纱杆体74一起转动到退捻部40一侧。但是,在设置在支架76c上的凸起部76d与设置在退捻部40上的阻挡结构40a接触后,只有拨纱杆体74转动到退捻部40一侧。包含以上的凸轮从动部71、连接部件73和止捻杆体76而构成止捻机构70B。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凸轮从动件81的臂82a的顶端部,能够旋转地连接着形成了弯曲部86a的长条状连接部件(切断动作传递部)86的后端部。在连接部件86的前端部旋转自由地连接着切断喂纱筒管B侧的纱端的切断部87。如图3所示,切断部87具有固定在引导板22下表面上的固定片87a和能够旋转地安装在引导板22下表面上的可动片87b。固定片87a和可动片87b夹着引导槽22b而成对。如图4所示,连接部件86的前端部能够旋转地连接在从可动片87b的根部延伸的臂87c上。
同样,在凸轮从动件81的臂83a的顶端部能够旋转地连接着形成了弯曲部86a的长条状连接部件86的后端部。在连接部件86的前端部旋转自由地连接着切断卷装P侧的纱端的切断部87。切断部87具有固定在引导板23上表面的固定片87a和能够旋转地安装在引导板23的上表面的可动片87b。固定片87a和可动片87b夹着引导槽23a而成对。连接部件86的前端部能够旋转地连接在从可动片87b的根部延伸的臂87c上。
包含以上的凸轮从动件81、连接部件86和切断部87地构成由凸轮机构60控制动作的纱线切断机构80B。这样,纱线切断机构80B具有切断卷装P侧及喂纱筒管B侧纱端的切断部87和将动作从凸轮机构60传递给切断部87的凸轮从动件81和连接部件86。
而且,如图2和图4所示,支承轴(第2支承轴)88固定在引导板22的上表面。在支承轴88上能够旋转地安装着长条状的连接部件(夹持动作传递部)89的中间部。在连接部件89的前端部设置有把持卷装P侧的纱端的夹持部91。夹持部91具有固定在引导板22上表面的固定片91a和形成在连接部件89前端部的可动片91b。固定片91a和可动片91b夹着引导槽22a而成对。在连接部件89的后端部能够旋转地安装着与连接部件86接触的圆板状部件(夹持动作传递部)92。
在固定于引导板22上表面的支承轴88上,能够旋转地安装着扭转螺旋弹簧(第2施力部件)93。扭转螺旋弹簧93使圆板状部件92与连接部件86的弯曲部86a接触地施力。并且,扭转螺旋弹簧93使可动片91b与固定片91a接触地施力。由此,弯曲部86a具有通过圆板状部件92将动作传递给夹持部91的凸轮的功能。并且,夹持部91通过用连接部件86使圆板状部件92移动从而连接部件89旋转,由此克服扭转螺旋弹簧93的施力进行释放卷装P侧的纱端的把持的动作。
同样,在引导板23的下表面上固定着支承轴88,在支承轴88上能够旋转地安装着长条状连接部件89的中间部。在连接部件89的前端部设置有把持喂纱筒管B侧纱端的夹持部91。夹持部91具有固定在引导板23下表面的固定片91a和形成在连接部件89前端部的可动片91b。固定片91a和可动片91b夹着引导槽23b而成对。在连接部件89的后端部能够旋转地安装着与连接部件86接触的圆板状部件92。
在固定在引导板23下表面的支承轴88上,能够旋转地安装着扭转螺旋弹簧93。扭转螺旋弹簧93使圆板状部件92与连接部件86的弯曲部86a接触地施力。并且,扭转螺旋弹簧93使可动片91b与固定片91a接触地施力。由此,弯曲部86a具有作为通过圆板状部件92将动作传递给夹持部91的凸轮的功能。并且,夹持部91通过用连接部件86使圆板状部件92移动从而连接部件89旋转,克服扭转螺旋弹簧93的施力进行释放喂纱筒管B侧的纱端的把持的动作。
包含以上的连接部件89、圆板状部件92和夹持部91地构成由纱线切断机构80B控制动作的纱线把持机构80A。这样,纱线把持机构80A具有把持卷装P侧的纱端和喂纱筒管B侧的纱端的夹持部91、将动作从纱线切断机构80B的连接部件86传递给夹持部91的连接部件89和圆板状部件92。
[捻接器的接头动作]
说明像以上那样构成的捻接器8的接头动作。如图6所示,通过拨纱杆74a、74b旋转到退捻部40一侧,被下纱捕捉装置7引导的喂纱筒管B侧的纱端YB和被上纱捕捉装置12引导的卷装P侧的纱端YP被拉近到退捻部40一侧。由此,纱端YB被导入引导板23的引导槽23b、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b和接头部50的接头喷嘴51。同样,纱端YP被导入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a、引导板23的引导槽23a和接头部50的接头喷嘴51。其中,拨纱杆74a、74b作为拨纱机构70A而发挥功能。另外,纱端YB、YP在向接头喷嘴51的导入中介由引导倾斜部53而被配置在收容部52中。
接着,被导入引导板23的引导槽23b的纱端YB在引导槽23b附近被夹持部91把持。同样,被导入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a的纱端YP在引导槽22a附近被夹持部91把持。接着,被导入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b的纱端YB在引导槽22b附近被切断部87切断。同样,被导入引导板23的引导槽23a的纱端YP在引导槽23a附近被切断部87切断。此时,纱端YB、YP的切断长度由拨纱杆74a、74b旋转的停止位置决定。
由此,被切断的纱端YB的顶端部分通过吸引口41a被吸入退捻部40的退捻喷嘴41内,被从喷射孔42向退捻喷嘴41内喷射的退捻用空气退捻。同样,被切断的纱端YP的顶端部分通过吸引口43a被吸入退捻部40的退捻喷嘴43内,被从喷射孔44喷射到退捻喷嘴43内的退捻用空气退捻。
接着,通过拨纱杆74a、74b继续向退捻部40侧旋转,退捻后的纱线YB、YP的顶端部分被从退捻喷嘴41、43内拉出。并且,退捻后的纱端YB、YP的顶端部分被与拨纱杆74a、74b一起旋转的止捻杆76a、76b压到接头部50附近。其中,止捻杆76a、76b通过与阻挡结构40a接触而使之停止。由此,退捻后的纱端YB、YP的顶端部分被从喷射孔54向收容部52内喷射的纱线接头用空气捻接在一起。此时,纱端YB、YP之间的接缝的长度由拨纱杆74a、74b进一步旋转的停止位置决定。其中,拨纱杆74a、74b作为接缝长度调整机构70C而起作用。
接着,拨纱杆74a、74b和止捻杆76a、76b沿相反方向旋转,并且夹持部91释放把持。由此,接在一起的纱端YB和纱端YP(即纱线Y)回归到捻接器8前侧的纱道上。
[动作机构的结构及动作]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拨纱机构70A、止捻机构70B、接缝长度调整机构70C、纱线把持机构80A和纱线切断机构80B。在图7~图22中,(a)表示拨纱机构70A、止捻机构70B和接缝长度调整机构70C的动作;(b)表示纱线把持机构80A的动作,(c)表示纱线切断机构80B的动作。
如图7所示,凸轮62在经过初始位置62i和凸轮轴61的中心线CL的平面的一侧沿外周形成有模型(pattern)部62a,在该平面的另一侧沿外周形成有模型部62b。即,模型部62a、62b分别在相对于凸轮62的旋转中心0°以上、不到180°的范围以及180°以上、不到360°的范围内形成2个模型。各模型部62a、62b分别与捻接器8进行的多个处理(更具体为动作机构70进行的多个动作)相对应。
并且,凸轮63在经过初始位置63i和凸轮轴61的中心线CL的平面的一侧沿外周形成有模型部63a,在该平面的另一侧沿外周形成有模型部63b。即,模型部63a、63b分别在相对于凸轮63的旋转中心0°以上、不到180°的范围以及180°以上、不到360°的范围内形成2个模型。各模型部63a、63b分别与捻接器8进行的多个处理(更具体为动作机构80进行的多个动作)相对应。
在各动作的开始时,凸轮从动件72与凸轮62的初始位置62i接触并且凸轮从动件85与凸轮63的初始位置63i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即各模型部62a、62b位于初始位置62i并且各模型部63a、63b位于初始位置63i的情况下),埋设在凸轮63中的磁铁(第1磁铁)31与设置在捻接器8的框体21的下板21b上的磁性传感器(传感器)30相对(参照图5)。磁性传感器30为检测磁铁31所具有的极性(一个极性)的器件。另外,在凸轮63的旋转方向上与磁铁31的两侧相邻地埋设在凸轮63中的磁铁(第2磁铁)具有与磁铁31相反的极性(另一个极性)。由此,检测各模型部62a、62b位于初始位置62i,并且各模型部63a、63b位于初始位置63i。
[动作机构的第1动作]
当步进电动机24从该初始状态沿一个方向旋转、凸轮轴61和凸轮62、63沿箭头A1方向旋转时,动作机构70的动作由凸轮62的模型部62a控制,动作机构80的动作由凸轮63的模型部63a控制,并且,如图8所示,当凸轮轴61和凸轮62、63从初始状态旋转8°左右时,扭转螺旋弹簧25的扭转角度θ变成最大值。
然后,如图9所示,当凸轮轴61和凸轮62、63从初始状态旋转38°左右时,连接部件73通过凸轮从动部71沿箭头A11方向移动,拨纱杆74a、74b及止捻杆76a、76b沿箭头A12方向旋转(参照图9(a))。此时,扭转螺旋弹簧25的扭转角θ变成最小值。通过该拨纱杆74a、74b的旋转,喂纱筒管B侧的纱端YB被导入引导板23的引导槽23b、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b和接头部50的接头喷嘴51中。同样,卷装P侧的纱端YP被导入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a、引导板23的引导槽23a及接头部50的接头喷嘴51中。
然后,如图10所示,当凸轮轴61和凸轮62、63从初始状态旋转60°左右时,连接部件86通过凸轮从动件81沿箭头A13方向移动(参照图10(b))。并且,当连接部件86的弯曲部86a从圆板状部件92离开时,连接部件89被扭转螺旋弹簧93施力,夹持部91的可动片91b以支承轴88为中心向闭合方向旋转。由此,纱端YB、YP被把持。然后,如图11所示,当凸轮轴61和凸轮62、63从初始状态旋转75°左右时,连接部件86通过凸轮从动件81而继续沿箭头A13方向移动,切断部87的可动片87b以设置在引导板22、23上的支承轴95为中心向闭合的方向旋转(参照图11(c))。由此,纱端YB、YP被切断。此时,纱端YB、YP的切断长度由拨纱杆74a、74b的旋转停止位置决定。
然后,如图12和图13所示,凸轮轴61及凸轮62、63从初始状态开始慢慢旋转105°、135°下去。在此期间,被切断了的纱端YB、YP的顶端部分在退捻部40中退捻。另外,在此期间,切断部87保持闭合状态,但由于此时的切断部87没有附加把持机构,因此切断部87一闭合,被切断的纱端YB、YP的顶端部分立即变得自由。
然后,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凸轮轴61和凸轮62、63从初始状态旋转到165°左右期间,连接部件73通过凸轮从动部71继续沿箭头A11方向旋转,拨纱杆74a、74b和止捻杆76a、76b继续沿箭头A12方向旋转(参照图13及图14的(a))。但是,止捻杆76a、76b因与阻挡结构40a的接触而中途停止。通过该拨纱杆74a、74b的继续旋转,退捻后的纱端YB、YP的顶端部分从退捻喷嘴41、43中被拉出。并且,在被止捻杆76a、76b压着的状态下,退捻后的纱端YB、YP的顶端部分在接头部50被捻接在一起。此时,纱端YB、YP彼此的接缝长度由拨纱杆74a、74b继续旋转的停止位置决定。
其中,在到步进电动机24沿另一个方向旋转,凸轮轴61和凸轮62、63沿与箭头A1相反的方向旋转回到初始状态之前(即到检测到模型部62a位于初始位置62i并且模型部63a位于初始位置63i之前),上述动作相反地进行。即,拨纱杆74a、74b和止捻杆76a、76b沿与箭头A12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且夹持部91释放把持。由此,接合在一起的纱端YB和纱端YP(即纱线Y)回归到捻接器8前侧的纱道上。
[动作机构的第2动作]
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当步进电动机24从该初始状态沿另一个方向旋转、凸轮轴61和凸轮62、63沿箭头A2方向旋转时,动作机构70的动作由凸轮62的模型部62b控制,动作机构80的动作由凸轮63的模型部63b控制,并且,如图16所示,当凸轮轴61和凸轮62、63从初始状态旋转6°左右时,扭转螺旋弹簧25的扭转角度θ变成最大值。
然后,如图17所示,当凸轮轴61和凸轮62、63从初始状态旋转40°左右时,连接部件73通过凸轮从动部71沿箭头A11方向移动,拨纱杆74a、74b和止捻杆76a、76b沿箭头A12方向旋转(参照图17(a))。此时,扭转螺旋弹簧25的扭转角θ变成最小值。通过该拨纱杆74a、74b的旋转,喂纱筒管B侧的纱端YB被导入引导板23的引导槽23b、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b和接头部50的接头喷嘴51。同样,卷装P侧的纱端YP被导入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a、引导板23的引导槽23a及接头部50的接头喷嘴51中。
然后,如图18所示,当凸轮轴61和凸轮62、63从初始状态旋转60°左右时,连接部件86通过凸轮从动件81沿箭头A13方向移动(参照图18(b))。并且,当连接部件86的弯曲部86a从圆板状部件92离开时,连接部件89被扭转螺旋弹簧93施力,夹持部91的可动片91b以支承轴88为中心向闭合方向旋转。由此,纱端YB、YP被把持。然后,如图19所示,当凸轮轴61和凸轮62、63从初始状态旋转75°左右时,连接部件86通过凸轮从动件81继续沿箭头A13方向移动,切断部87的可动片87b以支承轴95为中心向闭合的方向旋转(参照图19(c))。由此,纱端YB、YP被切断。此时,纱端YB、YP的切断长度由拨纱杆74a、74b的旋转停止位置决定。
然后,如图20所示,当凸轮轴61和凸轮62、63从初始状态旋转105°左右时,连接部件86通过凸轮从动件81沿箭头A14方向移动,切断部87的可动片87b以支承轴95为中心向打开的方向旋转(参照图20(c))。这样的切断部87的动作在切断部87自身有把持切断后的纱端YB、YP的把持机构的情况下进行。由此,即使在例如纱线Y富于伸缩性的情况下,在凸轮轴61和凸轮62、63旋转75°左右将纱端YB、YP切断后到旋转105°左右、具备把持机构的切断部87打开之前,通过释放切断部87对纱端YB、YP的把持,防止纱端YB、YP急剧收缩,在退捻喷嘴41、43动作吸入纱线的准备完成后,释放纱端YB、YP。所以,能够将纱端YB、YP确实地吸入退捻部40的退捻喷嘴41、43内。另外,即使在此时,由于连接部件86的弯曲部86a离开圆板状部件92,因此夹持部91对纱端YB、YP的把持被维持。然后,如图21所示,凸轮轴61及凸轮62、63从初始状态开始135°慢慢旋转下去。在此期间,被切断了的纱端YB、YP的顶端部分在退捻部40中被退捻。
然后,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凸轮轴61和凸轮62、63从初始状态起到165°左右旋转为止的期间,连接部件73通过凸轮从动部71继续沿箭头A11方向旋转,拨纱杆74a、74b和止捻杆76a、76b继续沿箭头A12方向旋转(参照图22的(a))。但是,止捻杆76a、76b因与阻挡结构40a的接触而中途使之停止。通过该拨纱杆74a、74b的继续旋转,退捻后的纱端YB、YP的顶端部分从退捻喷嘴41、43内拉出。并且,在被止捻杆76a、76b压着的状态下,退捻后的纱端YB、YP的顶端部分在接头部50被捻接在一起。此时,纱端YB、YP彼此的接缝长度由拨纱杆74a、74b继续旋转的停止位置决定。
其中,在到步进电动机24沿一个方向旋转,凸轮轴61和凸轮62、63沿与箭头A2相反的方向旋转,回到初始状态之前(即到检测到模型部62b位于初始位置62i并且模型部63b位于初始位置63i之前),上述动作相反地进行。即,拨纱杆74a、74b和止捻杆76a、76b沿与箭头A12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且夹持部91释放把持。由此,接在一起的纱端YB和纱端YP(即纱线Y)回归到捻接器8前侧的纱道上。
[作用及效果]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捻接器8用凸轮机构60控制纱线切断机构80B的动作,用该纱线切断机构80B控制纱线把持机构80A的动作。由此,由于没有另外设置用来控制纱线把持机构80A的动作的凸轮机构的必要,因此能够减少零部件的数量,结果,能够谋求捻接器8的小型化。
并且,纱线切断机构80B的凸轮从动件81和连接部件86不仅承担动作向切断部87的传递,而且承担动作向纱线把持机构80A的传递,而且,纱线把持机构80A的圆板状部件92和连接部件89承担动作从纱线切断机构80B的凸轮从动件81和连接部件86向夹持部91的传递。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称作纱端YB、YP的切断和纱端YB、YP的把持的相关动作的调整。
并且,纱线切断机构80B与凸轮从动件81和连接部件86分开具有切断部87,纱线把持机构80A具有与圆板状部件92和连接部件89分开的夹持部91。由此,不受切断部87与夹持部91的位置关系所左右,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而且,由于动作从纱线切断机构80B向夹持部91的传递通过圆板状部件92而进行,因此能够使该动作的传递顺畅化。而且,在纱线切断机构80B的连接部件86上形成有具有作为通过圆板状部件92将动作传递给夹持部91的凸轮的功能的弯曲部86a。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称作纱端YB、YP的切断和纱端YB、YP的把持的相关动作的调整。
并且,用扭转螺旋弹簧25使纱线切断机构80B的凸轮从动件81与凸轮机构60的凸轮63接触地施力,用扭转螺旋弹簧93使纱线把持机构80A的圆板状部件92与纱线切断机构80B的连接部件86接触地施力。由此,能够使动作从凸轮机构60向纱线切断机构80B的凸轮从动件81和连接部件86的传递、以及动作从其凸轮从动件81和连接部件86向纱线把持机构80A的圆板状部件92和连接部件89的传递稳固化。而且,由于扭转螺旋弹簧25能够转动地被安装在支承轴29上,扭转螺旋弹簧93能够转动地被安装在支承轴88上,因此,能够谋求被支承轴29和扭转螺旋弹簧25占据的空间以及被支承轴88和扭转螺旋弹簧93占据的空间的省空间化。
并且,在纱线把持机构80A中,夹持部91设置在连接部件89的长度方向上的前端部,圆板状部件92安装在了连接部件89的长度方向的后端部。并且,通过用纱线切断机构80B的连接部件86使圆板状部件92移动、从而连接部件89旋转,进行夹持部91释放纱端YB、YP的把持的动作。由此,能够用连接部件89的旋转这样简单的动作实现设置在该连接部件89前端部上的夹持部91的动作。
并且,卷绕单元1像上述那样具备能够谋求小型化的捻接器8。因此,即使在筒管支承部2、纱线退绕辅助装置3、前置清纱器4、门式张力器5、张力传感器6、下纱捕捉装置7、捻接器8、切断器9、清纱器11、上纱捕捉装置12和卷绕部13这样大量的结构与捻接器8一起沿纱道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从筒管支承部2到卷绕部13的卷绕单元1的高度。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对位于上侧的卷绕部13的卷装P的装卸等。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形态,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为捻接器8应用于自动卷绕机的卷绕单元1中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此,相当于捻接器8的本实用新型的接头装置既可以应用于具备纺纱装置的卷绕装置,也可以用于在多个卷绕单元之间能够移动地构成的作业台车。
并且,夹持部91并不局限于通过用纱线切断机构80B的连接部件86使圆板状部件92移动、从而连接部件89旋转进行释放纱端YB、YP的把持的动作的结构,也可以是进行把持纱端YB、YP的动作的结构。并且,也可以用板簧、拉伸弹簧、压缩弹簧等施力部件取代扭转螺旋弹簧25、93。并且,凸轮机构60也可以是使用了筒形凸轮(日文:シリンダカム)或槽凸轮的结构取代作为板凸轮的凸轮62、63。并且,卷绕单元1还可以具备检测纱线Y的行走速度或进给长度等行走的纱线Y的状态的纱线行走状态检测部。
Claims (10)
1.一种接头装置,用于将纱端彼此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具备:驱动源,由上述驱动源驱动的凸轮机构,由上述凸轮机构控制动作、将上述纱端切断的纱线切断机构,以及由上述纱线切断机构控制动作、把持上述纱端的纱线把持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切断机构具有:将上述纱端切断的切断部以及将动作从上述凸轮机构传递给上述切断部的切断动作传递部;上述纱线把持机构由上述切断动作传递部控制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把持机构具有把持上述纱端的夹持部以及将动作从上述切断动作传递部传递给上述夹持部的夹持动作传递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夹持动作传递部具有与上述切断动作传递部接触的圆板状部件,通过该圆板状部件将动作从上述切断动作传递部传递给上述夹持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切断动作传递部形成有弯曲部,该弯曲部具有作为通过上述圆板状部件将动作传递给上述夹持部的凸轮的功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使上述切断动作传递部与上述凸轮机构接触地施力的第1施力部件,以及使上述夹持动作传递部与上述切断动作传递部的弯曲部接触地施力的第2施力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能够旋转地安装上述切断动作传递部的第1支承轴和能够旋转地安装上述夹持动作传递部的第2支承轴;上述第1施力部件为扭转螺旋弹簧,能够旋转地被安装 在上述第1支承轴上;上述第2施力部件为扭转螺旋弹簧,能够旋转地被安装在上述第2支承轴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夹持动作传递部具有能够旋转地被安装在上述第2支承轴上的长条状的连接部件;上述夹持部设置在上述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上述圆板状部件安装在上述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上述夹持部通过用上述切断动作传递部使上述圆板状部件移动从而上述连接部件旋转,由此进行把持上述纱端的动作或释放上述纱端的把持的动作。
9.一种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头装置;支承喂纱筒管的纱线供给部、控制从上述喂纱筒管上退绕下来的纱线的气圈的纱线退绕辅助部、给行走的上述纱线付与规定的张力的张力付与部、将供给侧的纱端交接给上述接头装置的供给侧纱线捕捉部、将卷绕侧的纱端交接给上述接头装置的卷绕侧纱线捕捉部、检测行走的上述纱线的纱疵的纱疵检测部、以及将上述纱线卷绕到卷装上的卷绕部与上述接头装置一起沿纱道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上述纱道还设置有测定由上述张力付与部付与的上述纱线的张力的纱线张力测定部,以及检测行走的上述纱线的状态的纱线行走状态检测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06371A JP2013067467A (ja) | 2011-09-21 | 2011-09-21 | 糸継装置及び糸巻取装置 |
JP206371/2011 | 2011-09-2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864580U true CN202864580U (zh) | 2013-04-10 |
Family
ID=48031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26030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64580U (zh) | 2011-09-21 | 2012-06-04 |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3067467A (zh) |
CN (1) | CN202864580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5587A (zh) * | 2014-03-18 | 2015-09-2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
CN105253703A (zh) * | 2014-07-10 | 2016-01-20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
CN106044391A (zh) * | 2015-04-15 | 2016-10-26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用于调节开松长度和纱线回拉的成圈器的捻接器以及卷绕位和具有这种捻接器的卷绕机 |
CN109868532A (zh) * | 2019-03-03 | 2019-06-11 | 刘霄 | 一种纺织机用能够适应不同纱线的供纱装置及调节方法 |
CN112239106A (zh) * | 2019-07-19 | 2021-01-19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纱线卷取设备、强力推断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CN112301483A (zh) * | 2019-07-30 | 2021-02-02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合成纤维纱用接头系统 |
CN112301484A (zh) * | 2019-07-30 | 2021-02-02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合成纤维纱用捻接器 |
CN113201828A (zh) * | 2020-01-31 | 2021-08-0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接头装置、卷取单元以及纱线卷取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73677B (zh) | 2013-03-27 | 2017-01-11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Led的引线框用铜合金板条 |
CN110140508A (zh) * | 2019-06-26 | 2019-08-20 | 石河子大学 | 一种用于芦苇束捆扎的齿轮绕丝装置 |
CN117125546B (zh) * | 2023-10-20 | 2024-02-09 | 宿迁万诚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纺棉纱线卷绕装置 |
-
2011
- 2011-09-21 JP JP2011206371A patent/JP2013067467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
- 2012-06-04 CN CN 201220260308 patent/CN20286458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5587A (zh) * | 2014-03-18 | 2015-09-2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
CN104925587B (zh) * | 2014-03-18 | 2019-08-30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
CN105253703A (zh) * | 2014-07-10 | 2016-01-20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
CN106044391A (zh) * | 2015-04-15 | 2016-10-26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用于调节开松长度和纱线回拉的成圈器的捻接器以及卷绕位和具有这种捻接器的卷绕机 |
CN109868532A (zh) * | 2019-03-03 | 2019-06-11 | 刘霄 | 一种纺织机用能够适应不同纱线的供纱装置及调节方法 |
CN112239106A (zh) * | 2019-07-19 | 2021-01-19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纱线卷取设备、强力推断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CN112239106B (zh) * | 2019-07-19 | 2024-01-30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纱线卷取设备、强力推断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CN112301483A (zh) * | 2019-07-30 | 2021-02-02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合成纤维纱用接头系统 |
CN112301484A (zh) * | 2019-07-30 | 2021-02-02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合成纤维纱用捻接器 |
CN112301484B (zh) * | 2019-07-30 | 2023-04-28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合成纤维纱用捻接器 |
CN113201828A (zh) * | 2020-01-31 | 2021-08-0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接头装置、卷取单元以及纱线卷取机 |
CN113201828B (zh) * | 2020-01-31 | 2024-02-02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接头装置、卷取单元以及纱线卷取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067467A (ja) | 2013-04-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864580U (zh) |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装置 | |
CN202864581U (zh) |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取装置 | |
EP1460015B1 (en) | Yarn winder | |
CN102785973B (zh) | 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工位的纱线捻接装置 | |
EP2157039B1 (en) | Textile machine | |
EP2690046B1 (en) | Yarn defect detecting device and winding device | |
CN103014942B (zh) | 纺纱机 | |
CN102602745A (zh) | 纱线卷取机 | |
CN103010845A (zh) | 纱线处理装置及纱线卷取装置 | |
CN107777472B (zh) | 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接纱装置 | |
CN100404401C (zh) | 横动设备 | |
CN103010849A (zh) |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 |
CN103010844A (zh) | 落纱装置及具有落纱装置的纤维机械 | |
CN203199791U (zh) |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装置 | |
CN103014936B (zh) | 纺纱机 | |
JPS6115021B2 (zh) | ||
EP0846641B1 (de) | Spulaggregat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 |
JP2012224432A (ja) | 糸巻取装置及びロットチェンジ方法 | |
JPH0221485Y2 (zh) | ||
CN104229559A (zh) | 接纱装置、卷绕单元、纤维机械及接纱方法 | |
JP2001072340A (ja) | あや巻きボビンを製作する紡織機械のための糸結装置 | |
CN204569014U (zh) |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和纤维机械 | |
CN104370154A (zh) | 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卷绕方法 | |
JPH09323868A (ja) | 巻取装置 | |
JPS59112038A (ja) | 紡績糸の糸継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