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25587B -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 Google Patents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25587B
CN104925587B CN201510043455.6A CN201510043455A CN104925587B CN 104925587 B CN104925587 B CN 104925587B CN 201510043455 A CN201510043455 A CN 201510043455A CN 104925587 B CN104925587 B CN 1049255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mentioned
treatment portion
arm
driving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34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25587A (zh
Inventor
泽田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25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25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25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25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65H69/061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接头装置(10)具备:将上纱的纱端和下纱的纱端接头的接头部(50),对上纱和下纱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处理的第1纱线处理部(100A),对上纱和下纱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处理的第2纱线处理部(100B),具有将驱动力传递给第1纱线处理部(100A)的第1驱动轴部(32A)和将驱动力传递给第2纱线处理部(100B)的第2驱动轴部(32B)的驱动电动机(31)。

Description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和纤维机械。
背景技术
作为搭载在自动络纱机等纤维机械中的接头装置,我们知道具备将上游侧纱线的纱端与下游侧纱线的纱端接头的接头部、分别配置在接头部的纱线行走路径的上游和下游的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给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付与驱动力的驱动电动机的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13-67467号公报中记载了具备将驱动力分开从驱动电动机驱动轴的一端分别传递给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的凸轮机构的接头装置。
日本特开2013-67467号公报中记载的接头装置中,由于凸轮机构容易产生歪斜,因此为了使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两者顺畅地动作,需要先进的技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以提供能够用简单的结构使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两者顺畅地动作的接头装置、具备这样的接头装置的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为目的。
本发明的接头装置具备:将第1纱的纱端与第2纱的纱端接头的接头部;对第1纱和第2纱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处理的第1纱线处理部;对第1纱和第2纱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处理的第2纱线处理部;具有将驱动力传递给第1纱线处理部的第1驱动轴部和将驱动力传递给第2纱线处理部的第2驱动轴部的驱动电动机。
该接头装置中将驱动力从驱动电动机的第1驱动轴部传递给第1纱线处理部,将驱动力从驱动电动机的第2驱动轴部传递给第2纱线处理部。由此,不需要例如用来将驱动力分开、从驱动电动机的驱动轴的一端分别传递给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的凸轮机构等。因此,根据该接头装置,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使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两者顺畅地动作。
本发明的接头装置中,驱动电动机具有驱动轴、固定在驱动轴上的转子、以及包围转子的定子;第1驱动轴部为驱动轴中从转子突出到一侧的一端部;第2驱动轴部为驱动轴中从转子突出到另一侧的另一端部。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第1驱动轴部和第2驱动轴部产生均等的驱动力。
本发明的接头装置中,接头部配置在第1纱线处理部与第2纱线处理部之间;第1纱线处理部具有保持第1纱的第1纱线保持部和切断第2纱的第1纱线切断部;第2纱线处理部具有保持第2纱的第2纱线保持部和切断第1纱的第2纱线切断部。这样,通过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具有功能上相同的结构,不需要例如使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分别动作的复杂的机构等。
本发明的接头装置中,转子和定子也可以在与驱动轴平行的方向上配置在第1纱线处理部与第2纱线处理部之间。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均等的驱动力传递给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
本发明的接头装置中,也可以第1纱线处理部还具有将驱动力从第1驱动轴部传递给第1纱线保持部和第1纱线切断部的第1传动机构,第2纱线处理部还具有将驱动力从第2驱动轴部传递给第2纱线保持部和第2纱线切断部的第2传动机构。这样,通过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各自具有独立的传动机构,能够防止各传动机构的结构复杂化。
本发明的接头装置中,第1传动机构包含固定在第1驱动轴部上的第1臂和能够旋转地连接在第1臂上的第1连接部件,第2传动机构包含固定在第2驱动轴部上的第2臂和能够旋转地连接在第2臂上的第2连接部件,第1臂从第1驱动轴部延伸到第1侧、第2臂从第2驱动轴部延伸到第1侧,第1连接部件从第1臂延伸到第2侧、第2连接部件从第2臂延伸到第2侧。根据该结构,将沿相同方向转动的第1驱动轴部和第2驱动轴部各自的动作变换成在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各自中互相对称的动作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卷绕单元具备上述接头装置、能够提供纱线的喂纱部、以及卷绕纱线的卷绕部。本发明的纤维机械具备多个上述卷绕单元。
这些卷绕单元和纤维机械由于具备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使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两者顺畅地动作的上述接头装置,因此在卷绕单元中纱线被切断的情况下能够确实地将纱端互相接头。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使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两者顺畅地动作的接头装置、具备这样的接头装置的卷绕单元和纤维机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卷绕单元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接头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接头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接头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图2的接头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用来说明图2的接头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7为用来说明图2的接头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8为用来说明图2的接头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9为用来说明图2的接头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0为用来说明图2的接头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另外,在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添加相同的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卷绕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卷绕单元1将纱线Y从供纱管B卷绕到卷装P上。供纱管B由前一道工序的细纱机形成,在例如放置在托盘上的状态下从细纱机输送。另外,通过并设多个卷绕单元1构成作为纤维机械的自动络纱机。
卷绕单元1中沿纱线Y的行走路径从上游侧(这里为下侧)依次设置有筒管支承部(喂纱部)2、纱线退绕辅助装置3、预清纱器4、张力付与装置5、张力传感器6、下纱捕捉装置7、接头装置10、切断器9、纱线监视装置11、上纱捕捉装置12以及卷绕装置(卷绕部)13。这些各结构安装在机体8上。
筒管支承部2以直立的状态支承供纱管B,能够提供纱线Y。纱线退绕辅助装置3用配置在供纱管B上方的筒状部件控制从供纱管B退绕的纱线Y的气圈。张力付与装置5为通过用由梳齿状的固定棚栏体和可动棚栏体构成的一对棚栏体将纱线Y保持成锯齿形,给行走的纱线Y付与规定的张力的棚栏式张力器。张力传感器6测量被张力付与装置5付与的纱线Y的张力。
预清纱器4用夹着纱线Y的行走路径以规定的间隔配置的一对限制部件预先限制比规定值大的缠绕纱等纱疵的通过。纱线监视装置11在纱线Y的卷绕中检测粗节纱等纱疵。切断器9当被纱线监视装置11检测到纱疵时切断纱线Y。接头装置10在切断器9将纱线Y切断时或者纱线Y断纱时等,将卷装P一侧的纱线Y的纱端与供纱管B一侧的纱线Y的纱端接头。
下纱捕捉装置7能够以轴线α为中心转动地被安装到机体8上。在下纱捕捉装置7的转动端设置有吸引口7a。吸引口7a在接头装置10的上部与预清纱器4的下部之间转动。下纱捕捉装置7在切断器9将纱线Y切断时或者纱线Y断纱时等,使吸引口7a转动到预清纱器4的下部一侧,用吸引口7a吸引供纱管B一侧的纱线Y的纱端,然后使吸引口7a转动到接头装置10的上部一侧,将供纱管B一侧的纱线Y移交给接头装置10。
上述上纱捕捉装置12能够以轴线β为中心转动地安装到机体8上。在上纱捕捉装置12的转动端上设置有吸引口12a。吸引口12a在接头装置10的下部与卷绕装置13之间转动。上纱捕捉装置12在切断器9将纱线Y切断时或者纱线Y断纱时等,使吸引口12a转动到卷绕装置13一侧,用吸引口12a吸引卷装P侧的纱线Y的纱端,然后使吸引口12a转动到接头装置10的下部一侧,将卷装P侧的纱线Y移交给接头装置10。
卷绕装置13将从供纱管B退绕的纱线Y卷绕到卷装P上形成满卷的卷装P。卷绕装置13具有形成有滚筒槽14a的卷取滚筒14、以及能够旋转地支承卷装P的摇架15。摇架15使卷装P的表面以适当的接触压力与卷取滚筒14的表面接触。卷绕装置13用电动机驱动卷取滚筒14使卷取滚筒14旋转,使卷装P从动旋转,通过这样使纱线Y以规定的宽度横动并将纱线Y卷绕到卷装P上去。
在机体8上设置有控制部16、输入部17和显示部18。控制部16控制卷绕单元1的各结构。输入部17为例如操作按钮等,在操作者对控制部16设定各种值之际等使用。显示部18显示卷绕单元1的动作状况等。另外,控制部16与自动络纱机所具备的上位控制部之间收发有关卷绕动作的各种信息。上位控制部统管各卷绕单元1的控制部16,控制整个自动络纱机。
[接头装置的结构]说明接头装置10的结构。另外,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卷装P一侧称为上侧、将供纱管B一侧称为下侧、将接头装置10的纱线Y行走路径一侧称为前侧,将其相反的一侧称为后侧。并且,将卷装P一侧的纱线Y称为上纱(第1纱)YA、将供纱管B一侧的纱线Y称为下纱(第2纱)YB。
如图2所示,接头装置10具备第1解捻部40A和第2解捻部40B、接头部50、一对拨纱杆81、以及一对止捻杆82。一对拨纱杆81夹着第1解捻部40A和第2解捻部40B地回转。一对止捻杆82夹着接头部50地回转。接头装置10通过支承其各结构的框体20而安装在机体8上。
在第1解捻部40A和第2解捻部40B的上侧配置有第1引导板21。在第1解捻部40A和第2解捻部40B的下侧配置有第2引导板22。第1引导板21和第2引导板22在上下方向上夹着接头部50相面对。在第1引导板21上形成有引导槽21a和引导槽21b。在第2引导板22上形成有引导槽22a和引导槽22b。第1引导板21的引导槽21a在上下方向上与第2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a相面对。第1引导板21的引导槽21b在上下方向上与第2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b相面对。
被上纱捕捉装置12引导、被拨纱杆81拖拽的上纱YA被导入在上下方向上相面对的引导槽21a和引导槽22a中。被下纱捕捉装置7引导、被拨纱杆81拖拽的下纱YB被导入在上下方向上相面对的引导槽21b和引导槽22b中。
在第1引导板21的上侧设置有第1纱线保持部60A,在第1引导板21的下侧设置有第1纱线切断部70A。在第2引导板22的下侧设置有第2纱线保持部60B,在第2引导板22的上侧设置有第2纱线切断部70B。第1纱线保持部60A保持被导入引导槽21a的上纱YA。第2纱线切断部70B在用第1纱线保持部60A保持上纱YA的状态下切断被导入引导槽22a的上纱YA。第2纱线保持部60B保持被导入引导槽22b的下纱YB。第1纱线切断部70A在用第2纱线保持部60B保持下纱YB的状态下切断被导入引导槽21b的下纱YB。
第1解捻部40A在用第1纱线保持部60A保持上纱YA的状态下获取被第2纱线切断部70B切断的上纱YA的纱端进行解捻。第2解捻部40B在用第2纱线保持部60B保持下纱YB的状态下获取被第1纱线切断部70A切断的下纱YB的纱端进行解捻。
接头部50将被第1解捻部40A解捻了的上纱YA的纱端与被第2解捻部40B解捻了的下纱YB的纱端捻合在一起,通过这样将上纱YA的纱端与下纱YB的纱端接头。在接头部50中将纱端互相捻合在一起之际,上纱YA被第1纱线保持部60A保持,下纱YB被第2纱线保持部60B保持。并且,用拨纱杆81从第1解捻部40A抽出上纱YA的纱端,并且从第2解捻部40B抽出下纱YB的纱端,用止捻杆82将上纱YA的纱端的顶端部分和下纱YB的纱端的顶端部分挤压在接头部50附近。
如图3所示,在框体20上作为一对拨纱杆81和一对止捻杆82的驱动源安装有驱动电动机23。驱动电动机23为例如步进电动机。在驱动电动机23的驱动轴24上固定有臂25。在臂25上能够旋转地连接有连接部件26的后端部。在连接部件26的前端部上能够旋转地连接有拨纱杆81的根端部。拨纱杆81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固定于框体20上的支承轴27上。
在支承轴27上能够旋转地支承有止捻杆82。止捻杆82被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支承轴27上的扭转螺旋弹簧28朝第1解捻部40A和第2解捻部40B一侧施力。由此,止捻杆82与拨纱杆81一起转动到第1解捻部40A和第2解捻部40B一侧。但是,在螺纹连接在止捻杆82根端部的止动螺栓29的顶端部与框体20的一部分接触后,只有拨纱杆81转动到第1解捻部40A和第2解捻部40B一侧。
另外,在臂25上设置有磁铁96a和一对磁铁96b。一对磁铁96b夹着磁铁96a地与磁铁96a相邻配置,具有与磁铁96a相反的极性。在框体20上安装有检测磁铁96a的极性的磁性传感器97。磁性传感器97在一对拨纱杆81和一对止捻杆82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与磁铁96a相面对地配置。由此,以一对拨纱杆81和一对止捻杆82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为基准控制驱动电动机23的动作。
在框体20上作为第1纱线处理部100A和第2纱线处理部100B的驱动源安装有驱动电动机31。驱动电动机31为例如步进电动机。第1纱线处理部100A具有上述第1纱线保持部60A和第1纱线切断部70A以及第1传动机构90A。第2纱线处理部100B具有上述第2纱线保持部60B和第2纱线切断部70B以及第2传动机构90B。第1纱线处理部100A和第2纱线处理部100B设置在接头部50的两侧。即,接头部50配置在第1纱线处理部100A与第2纱线处理部100B之间。
如图5所示,驱动电动机31具有驱动轴32、转子33、定子34以及壳体35。转子33固定在驱动轴32上。定子34固定在壳体35上,包围转子33。驱动轴32中从壳体35突出到上侧的上端部(从转子33突出到一侧的一端部)成为将驱动力传递给第1纱线处理部100A的第1驱动轴部32A。驱动轴32中从壳体35突出到下侧的下端部(从转子33突出到另一侧的另一端部)成为将驱动力传递给第2纱线处理部100B的第2驱动轴部32B。转子33和定子34在与驱动轴32平行的方向(即驱动轴32的轴线方向)上配置在第1纱线处理部100A与第2纱线处理部100B之间。
如图3和图4所示,第1传动机构90A包含第1臂91A和第1连接部件92A,将驱动力从驱动电动机31的第1驱动轴部32A传递给第1纱线保持部60A和第1纱线切断部70A。在第1驱动轴部32A上固定有第1臂91A。在第1臂91A上能够旋转地连接有第1连接部件92A的后端部。第1连接部件92A呈曲轴状地弯曲到第1纱线保持部60A一侧。另外,图4中省略了第1纱线保持部60A的图示。
第1纱线切断部70A具有固定片71和可动片72。固定片71固定在第1引导板21上。可动片72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固定于第1引导板21上的支承轴73上。第1连接部件92A的前端部能够旋转地连接在从可动片72的根端部延伸的臂74上。
第1纱线保持部60A具有基础部件61和辅助部件62。基础部件61的根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固定于第1引导板2上的支承轴63上。基础部件61被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支承轴63上的扭转螺旋弹簧67恢复到与第1引导板21的引导槽21a相对应的位置地施力。辅助部件62的根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固定于基础部件61上的支承轴64上。辅助部件62被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支承轴64上的扭转螺旋弹簧65朝基础部件61一侧施力。第1纱线保持部60A中用基础部件61和辅助部件62保持上纱YA。
从基础部件61的根端部延伸有臂66。在臂66的顶端部上,第1连接部件92A中的弯曲部后侧的侧面92a能够接触地安装有凸轮从动件66a。从辅助部件62的根端部延伸有臂68。在臂68的顶端部,第1连接部件92A中的弯曲部前侧的侧面92b能够接触地安装有凸轮从动件68a。
另外,在第1臂91A上安装有磁铁98a和一对磁铁98b。一对磁铁98b夹着磁铁98a与磁铁98a相邻地配置,具有与磁铁98a相反的极性。在框体20上安装有检测磁铁98a的极性的磁性传感器99。磁性传感器99在第1纱线处理部100A和第2纱线处理部100B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与磁铁98a相面对地配置。由此,以第1纱线处理部100A和第2纱线处理部100B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为基准控制驱动电动机31的动作。
如图5所示,第2传动机构90B包含第2臂91B和第2连接部件92B,将驱动力从驱动电动机31的第2驱动轴部32B传递给第2纱线保持部60B和第2纱线切断部70B。在第2驱动轴部32B上固定有第2臂91B。在第2臂91B上能够旋转地连接有第2连接部件92B的后端部。第2连接部件92B呈曲轴状地弯曲到第2纱线保持部60B一侧。
如图2所示,第2纱线切断部70B的结构在从前侧看的情况下具有以接头部50为中心与第1纱线切断部70A的结构成点对称的关系。同样,第1纱线保持部60A的结构在从前侧看的情况下具有以接头部50为中心与第2纱线保持部60B的结构成点对称的关系。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第1臂91A从与第1驱动轴部32A的固定部一直到与第1连接部件92A的连接部延伸到第1侧(这里为外侧)。第2臂91B从与第2驱动轴部32B的固定部一直到与第2连接部件92B的连接部延伸到第1侧(这里为外侧)。并且,第1连接部件92A从与第1臂91A的连接部一直到与第1纱线处理部100A的臂74的连接部延伸到第2侧(这里为前侧)。第2连接部件92B从与第2臂91B的连接部一直到与第2纱线处理部100B的臂74的连接部延伸到第2侧(这里为前侧)。
[接头装置的动作]说明由控制部16控制的接头装置10的动作。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一对拨纱杆81和一对止捻杆82在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从前侧看时位于比第1引导板21的引导槽21a和第2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a靠外侧地张开。并且,第1纱线处理部100A中,在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第1连接部件92A中的弯曲部前侧的侧面92b处于与凸轮从动件68a接触的状态,第1纱线保持部60A和第1纱线切断部70A张开。同样,第2纱线处理部100B中,在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第2纱线保持部60B和第2纱线切断部70B张开。
首先,如果在检测出纱疵时用切断器9切断纱线Y,或者由于过大张力产生纱线Y的断纱时,则利用上纱捕捉装置12和下纱捕捉装置7将上纱YA和下纱YB引导到接头装置10。然后,像图6所示那样,使驱动电动机23的驱动轴24沿箭头R1方向旋转规定的量,一对拨纱杆81通过臂25和连接部件26回转到第1解捻部40A和第2解捻部40B一侧。由此,由上纱捕捉装置12引导的上纱YA和由下纱捕捉装置7引导的下纱YB被拖拽到第1解捻部40A和第2解捻部40B一侧。并且,上纱YA被导入第1引导板21的引导槽21a、第2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a以及接头部50的接头喷嘴。同样,下纱YB被导入第1引导板21的引导槽21b、第2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b以及接头部50的接头喷嘴。
接着,如图7所示,使驱动电动机31的驱动轴32沿箭头R2方向旋转,当在第1纱线处理部100A中第1连接部件92A的弯曲部前侧的侧面92b离开凸轮从动件68a时,由于扭转螺旋弹簧65的施力使辅助部件62移动到基础部件61一侧,第1纱线保持部60A闭合。由此,被一对拨纱杆81拖拽导入引导槽21a和引导槽22a的上纱YA被第1纱线保持部60A保持。在第2纱线处理部100B中也同样,第2纱线保持部60B闭合。由此,被一对拨纱杆81拖拽导入引导槽21b和引导槽22b的下纱YB被第2纱线保持部60B保持。
再如图8所示,使驱动电动机31的驱动轴32沿箭头R2方向旋转,在第1纱线处理部100A中可动片72通过第1臂91A和第1连接部件92A移动到固定片71一侧,第1纱线切断部70A闭合。由此,被一对拨纱杆81拖拽导入引导槽21a和引导槽22a的上纱YA在被第1纱线保持部60A保持的状态下被第1纱线切断部70A切断。在第2纱线处理部100B中也同样,第2纱线切断部70B闭合。由此,被一对拨纱杆81拖拽导入引导槽21b和引导槽22b的下纱YB在被第2纱线保持部60B保持的状态下被第2纱线切断部70B切断。另外,图8中省略了第1纱线保持部60A的图示。
再如图9所示,使驱动电动机31的驱动轴32沿箭头R2方向旋转,在第1纱线处理部100A中当第1连接部件92A的弯曲部后侧的侧面92a与凸轮从动件66a接触时,在第1纱线保持部60A闭合的状态下,基础部件61克服扭转螺旋弹簧67的施力相对于第1解捻部40A转动。由此,第1纱线保持部60A保持上纱YA的位置沿与第1纱线保持部60A和第2纱线切断部70B相面对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此时,调整该保持位置的移动量,调整第1解捻部40A获取的上纱YA的长度。在第2纱线处理部100B中也同样,在第2纱线保持部60B闭合的状态下,基础部件61克服扭转螺旋弹簧67的施力相对于第2解捻部40B转动。由此,第2纱线保持部60B保持下纱YB的位置沿与第2纱线保持部60B和第1纱线切断部70A相面对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此时,调整该保持位置的移动量,调整第2解捻部40B获取的下纱YB的长度。
接着,在第1解捻部40A和第2解捻部40B中解捻用空气从喷射孔喷射到解捻喷嘴内。由此,被第2纱线切断部70B切断的上纱YA的纱端在被第1纱线保持部60A保持的状态下被第1解捻部40A获取并被解捻。同样,被第1纱线切断部70A切断的下纱YB的纱端在被第2纱线保持部60B保持的状态下被第2解捻部40B获取并被解捻。
接着,如图10所示,使驱动电动机23的驱动轴24沿箭头R1方向继续旋转规定的量,一对拨纱杆81通过臂25和连接部件26进一步回转到第1解捻部40A和第2解捻部40B一侧。由此,被第1解捻部40A解捻了的上纱YA的纱端在被第1纱线保持部60A保持的状态下从第1解捻部40A抽出。同样,被第2解捻部40B解捻了的下纱YB的纱端在被第2纱线保持部60B保持的状态下从第2解捻部40B抽出。并且,利用与一对拨纱杆81一起回转的一对止捻杆82将上纱YA的纱端的顶端部分和下纱YB的纱端的顶端部分挤压到接头部50附近。接着,在接头部50中接头用空气从喷射孔喷射到收容部内。由此,被第1解捻部40A解捻了的上纱YA的纱端和被第2解捻部40B解捻了的下纱YB的纱端捻合在一起。此时,上纱YA处于被第1纱线保持部60A保持的状态,下纱YB处于被第2纱线保持部60B保持的状态。
接着,使驱动电动机23的驱动轴24沿箭头R1的反方向旋转,使一对拨纱杆81和一对止捻杆82回到初始位置,同时使驱动电动机31的驱动轴32沿箭头R2的反方向旋转,使第1纱线处理部100A和第2纱线处理部100B回到初始位置。由此,通过上纱YA的纱端和下纱YB的纱端捻合在一起而接头了的纱线Y回到接头装置10前侧的纱线Y的行走路径上。
[作用及效果]接头装置10中,将驱动力从驱动电动机31的第1驱动轴部32A传递给第1纱线处理部100A,将驱动力从驱动电动机31的第2驱动轴部32B传递给第2纱线处理部100B。由此,不需要例如用来将驱动力分开、从驱动电动机31的驱动轴32的一端分别传递给第1纱线处理部100A和第2纱线处理部100B各自的凸轮机构等。因此,根据接头装置10,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使第1纱线处理部100A和第2纱线处理部100B两者顺畅地动作。并且,卷绕单元1以及具备多个卷绕单元1的作为纤维机械的自动络纱机在卷绕单元1中纱线Y被切断的情况下能够确实地将纱端互相接头。
并且,如果需要上述那样的凸轮机构等的话,该凸轮机构等与第1解捻部40A和第2解捻部40B的解捻用空气排出口相面对,存在飞花堆积在该凸轮机构等上的担忧。接头装置10由于不需要上述那样的凸轮机构等,因此也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并且,接头装置10中,将接头部50配置在第1纱线处理部100A与第2纱线处理部100B之间,第1纱线处理部100A具有第1纱线保持部60A和第1纱线切断部70A,第2纱线处理部100B具有第2纱线保持部60B和第2纱线切断部70B。这样,通过第1纱线处理部100A和第2纱线处理部100B具有功能上相同的结构,不需要例如使第1纱线处理部100A和第2纱线处理部100B分别动作的复杂的机构等。
并且,接头装置10中,在驱动电动机31中第1驱动轴部32A为驱动轴32中从转子33突出到一侧的一端部,第2驱动轴部32B为驱动轴32中的从转子33突出到另一侧的另一端部。由此,能够使第1驱动轴部32A和第2驱动轴部32B产生均等的驱动力。
并且,接头装置10中,转子33和定子34配置在与驱动轴32平行的方向上、第1纱线处理部100A与第2纱线处理部100B之间。由此,能够将均等的驱动力传递给第1纱线处理部100A和第2纱线处理部100B。
并且,在接头装置10中,第1纱线处理部100A还具有第1传动机构90A,第2纱线处理部100B还具有第2传动机构90B。这样,通过第1纱线处理部100A和第2纱线处理部100B各自具有独立的传动机构90A、90B,能够防止各传动机构90A、90B的结构复杂化。
并且,在接头装置10中,第1传动机构90A的第1臂91A从第1驱动轴部32A延伸到第1侧,第2传动机构90B的第2臂91B从第2驱动轴部32B延伸到第1侧。而且,第1传动机构90A的第1连接部件92A从第1臂91A延伸到第2侧,第2传动机构90B的第2连接部件92B从第2臂91B延伸到第2侧。由此,将沿相同方向转动的第1驱动轴部32A和第2驱动轴部32B各自的动作变换成在第1纱线处理部100A和第2纱线处理部100B各自中互相对称的动作变得容易。
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中接头装置10应用于自动络纱机的卷绕单元1,但本发明的接头装置也可以应用于纺纱机的卷绕单元或在多个卷绕单元之间移动的作业台车等。在本发明的接头装置应用于纺纱机的卷绕单元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喂纱部由供给纺纱的牵伸装置和纺纱装置等构成。并且,本发明的第1纱线处理部和第2纱线处理部分别只要是对第1纱和第2纱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处理的部分就可以。

Claims (4)

1.一种接头装置,具备:
接头部,将第1纱的纱端与第2纱的纱端接头;
第1纱线处理部,对上述第1纱和上述第2纱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处理;
第2纱线处理部,对上述第1纱和上述第2纱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处理;以及
驱动电动机,具有将驱动力传递给上述第1纱线处理部的第1驱动轴部和将驱动力传递给上述第2纱线处理部的第2驱动轴部;
上述驱动电动机具有驱动轴、固定在上述驱动轴上的转子、以及包围上述转子的定子;
上述第1驱动轴部为上述驱动轴中从上述转子突出到一侧的一端部;
上述第2驱动轴部为上述驱动轴中从上述转子突出到另一侧的另一端部;
上述接头部配置在上述第1纱线处理部与上述第2纱线处理部之间;
上述第1纱线处理部具有保持上述第1纱的第1纱线保持部和切断上述第2纱的第1纱线切断部;
上述第2纱线处理部具有保持上述第2纱的第2纱线保持部和切断上述第1纱的第2纱线切断部;
上述第1纱线处理部还具有将驱动力从第1驱动轴部传递给上述第1纱线保持部和上述第1纱线切断部的第1传动机构;
上述第2纱线处理部还具有将驱动力从第2驱动轴部传递给上述第2纱线保持部和上述第2纱线切断部的第2传动机构;
上述第1传动机构包含固定在上述第1驱动轴部上的第1臂、和能够旋转地连接在上述第1臂上的第1连接部件;
上述第2传动机构包含固定在上述第2驱动轴部上的第2臂、和能够旋转地连接在上述第2臂上的第2连接部件;
上述第1臂从上述第1驱动轴部延伸到第1侧,上述第2臂从上述第2驱动轴部延伸到上述第1侧;
上述第1连接部件从上述第1臂延伸到第2侧,上述第2连接部件从上述第2臂延伸到上述第2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装置,上述转子和上述定子在与上述驱动轴平行的方向上配置在上述第1纱线处理部与上述第2纱线处理部之间。
3.一种卷绕单元,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头装置、能够提供纱线的喂纱部、以及卷绕上述纱线的卷绕部。
4.一种纤维机械,具备多个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绕单元。
CN201510043455.6A 2014-03-18 2015-01-28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Active CN1049255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4969A JP2015174760A (ja) 2014-03-18 2014-03-18 糸継装置、巻取ユニット及び繊維機械
JP2014-054969 2014-03-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25587A CN104925587A (zh) 2015-09-23
CN104925587B true CN104925587B (zh) 2019-08-30

Family

ID=54053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3455.6A Active CN104925587B (zh) 2014-03-18 2015-01-28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74760A (zh)
CN (1) CN104925587B (zh)
DE (1) DE102015204245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0822A (zh) * 2020-10-20 2020-12-15 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捻接器推出收回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24080A1 (de) * 2002-05-31 2003-12-11 Schlafhorst & Co W Fadenspleißvorrichtung
JP2007106548A (ja) * 2005-10-13 2007-04-26 Shima Seiki Mfg Ltd スプライサ装置
CN201385990Y (zh) * 2009-04-03 2010-01-20 河北文丰钢铁有限公司 单电机双减速机双刹车装置天车吊钩钢丝绳滚筒传动装置
CN103010849A (zh) * 2011-09-21 2013-04-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CN202864580U (zh) * 2011-09-21 2013-04-1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装置
CN203474107U (zh) * 2012-06-12 2014-03-12 塞维欧纺织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捻接纱线的捻接器装置和绕线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50913C2 (de) 1977-11-14 1983-11-24 W. Schlafhorst & Co, 4050 Mönchengladba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Textilfäden
JPS60171975A (ja) 1984-02-16 1985-09-05 Murata Mach Ltd 流体式糸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24080A1 (de) * 2002-05-31 2003-12-11 Schlafhorst & Co W Fadenspleißvorrichtung
JP2007106548A (ja) * 2005-10-13 2007-04-26 Shima Seiki Mfg Ltd スプライサ装置
CN201385990Y (zh) * 2009-04-03 2010-01-20 河北文丰钢铁有限公司 单电机双减速机双刹车装置天车吊钩钢丝绳滚筒传动装置
CN103010849A (zh) * 2011-09-21 2013-04-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CN202864580U (zh) * 2011-09-21 2013-04-1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装置
CN203474107U (zh) * 2012-06-12 2014-03-12 塞维欧纺织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捻接纱线的捻接器装置和绕线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74760A (ja) 2015-10-05
CN104925587A (zh) 2015-09-23
DE102015204245A1 (de) 2015-09-24
DE102015204245B4 (de)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7519B (zh) 络筒装置
CN202864580U (zh)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绕装置
CN103625985B (zh) 在络筒机工位上连接顶纱和底纱的方法和络筒机工位
CN106516878B (zh) 一种导爆管收管机
CN202864581U (zh) 接头装置及纱线卷取装置
TR201806995T4 (tr) Bobinlere yönelik destekleri ve dinamoelektrikli makinelere yönelik çekirdeklerin tekli kutuplarını sarmaya yönelik aparat ve yöntem.
EP2366650A3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CN101837909A (zh) 操作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执行该方法的工位
CN102897598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6467256B (zh) 在卷绕机的卷绕工位上连接顶纱和底纱的方法和卷绕工位
CN104229559A (zh) 接纱装置、卷绕单元、纤维机械及接纱方法
CN103625986A (zh) 在络筒机工位上连接顶纱和底纱的方法和络筒机工位
CN104925587B (zh)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CN105905680B (zh) 纱线卷取装置以及纤维机械
CN210029533U (zh) 一种可以平稳放线的倒筒机
CN103010845A (zh) 纱线处理装置及纱线卷取装置
EP2870096B1 (en) Transfer of an elongated element from one spool to another spool
CN106241495A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纺纱机械
CN103014934B (zh) 纺纱单元及纺纱机
JPH0219520A (ja) より合せ機械
EP2028149A2 (en) Winding tension control device
CN204569014U (zh)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和纤维机械
CN108892003A (zh) 自动换管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转杯纺纱机及其换管方法
CN210558665U (zh) 收放丝装置
CN208603502U (zh) 自动换管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转杯纺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