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0849A -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 Google Patents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0849A
CN103010849A CN2012102843845A CN201210284384A CN103010849A CN 103010849 A CN103010849 A CN 103010849A CN 2012102843845 A CN2012102843845 A CN 2012102843845A CN 201210284384 A CN201210284384 A CN 201210284384A CN 103010849 A CN103010849 A CN 103010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connects
connect
textile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43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10849B (zh
Inventor
上田健一
山田修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10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0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10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0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20Device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during forwarding, e.g. for buffer storage
    • B65H51/22Reels or cages, e.g. cylindrical, with storing and forwarding surfaces provided by rollers or 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65H63/0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irregularities in running material, e.g. for severing the material at irregularities ;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yarn cleaner
    • B65H63/062Electronic slub dete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65H69/061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5/00Piecing arrangements ; Automatic end-finding,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Device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yarn during piec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接纱装置(43)对纺纱装置和卷装之间的纺织纱线(10)进行接纱。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能够在通过与纺织纱线(10)接触而使该纺织纱线(10)弯曲的位置和放开所述纺织纱线(10)的位置之间移动。台车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进行接纱时,使纱道限制部件与纺织纱线(10)接触并使该纺织纱线(10)弯曲,并且,在该接纱结束后,至少到卷绕装置中的纺织纱线(10)的卷绕开始为止的期间,使纱道限制部件维持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

Description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绕机所具有的接纱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将纱线卷绕在纱管上而形成卷装的纱线卷绕机。在这种纱线卷绕机中,有例如日本特开2010-77576号公报公开的纺纱机。该纺纱机具有:对纤维束进行加捻而生成纺织纱线的纺纱装置;将纺纱装置所生成的纺织纱线卷绕在纱管上而形成卷装的卷绕装置。
日本特开2010-77576号公报所公开的纺纱机,具有接纱台车,当纺纱装置和卷装之间的纺织纱线成为断开状态时,该接纱台车对纺纱装置侧的纱线和卷装侧的纱线进行连接(接纱)。该接纱台车具有用于对纺纱装置侧的纱线和卷装侧的纱线进行连接的接纱装置。接纱台车具有:对纺纱装置侧的纱线进行捕捉并引导至接纱装置的吸管;对卷装侧的纱线进行捕捉并引导至接纱装置的吸嘴。
该接纱装置的详细结构,记载在例如日本特开2001-199637号公报等中。日本特开2001-199637号公报所公开的接纱装置具有拉拢纱线并限制纱线的导纱杆。如日本特开2001-199637号公报的图4等所示,接纱装置中要进行接纱的纱线由所述导纱杆限制,而成为弯曲状态。在接纱结束后,所述导纱杆放开,纱线成为自由状态。
接纱作业中,纺纱装置和卷装之间的纺织纱线比常规卷绕时长出纱道弯曲的量。因此,若在接纱作业结束后将导纱杆放开,则长出的量的纺织纱线成为松弛状态。其结果是,纱线在松弛状态下或成为卷曲状态地卷绕在卷装上。
若纱线松弛,则存在松弛的纱线钩挂在周围部件上的情况。例如,日本特开2010-77576号公报记载的纺纱机,旋转的张紧罗拉设置在纺纱装置和卷绕装置之间。卷绕再次开始时若发生纱线松弛,则纱线会缠结在旋转的张紧罗拉上。日本特开2010-77576号公报公开的纺纱机的卷绕装置具有被往复驱动的横动导纱器。卷绕再次开始时若产生纱线松弛,则松弛的纱线会钩挂在横动导纱器上而引起断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接纱结束时产生的纱线松弛的纱线卷绕机。
根据本发明的观点,纱线卷绕机,具有:卷绕部、喂纱部、接纱装置、纱道限制部件、控制部。所述卷绕部将纱线卷绕在卷装上。所述喂纱部向所述卷绕部供给纱线。所述接纱装置对所述喂纱部和所述卷装之间的纱线进行接纱。所述纱道限制部件能够在通过与所述纱线接触而使该纱线弯曲的位置和放开所述纱线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进行所述接纱时,使所述纱道限制部件与所述纱线接触并使该纱线弯曲,并且,在该接纱结束后,至少到所述卷绕部中的所述纱线的卷绕开始为止的期间,维持通过所述纱道限制部件使所述纱线弯曲的状态。
在通过纱道限制部件限制纱道的状态下使纱线的卷绕开始,由此,能够防止在接纱刚结束后发生的纱线松弛。纱线的卷绕开始是指在卷绕该纱线的方向上使卷装的旋转开始时的情况。
上述的纱线卷绕机,具有对由所述接纱装置中的接纱所形成的接纱部的品质进行检查的接纱部监视装置。所述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所述接纱装置进行的所述接纱结束后,至少到所述接纱部通过所述接纱部监视装置为止的期间,所述纱道限制部件维持使所述纱线弯曲的状态。
由此,接纱部监视装置能够在通过纱道限制部件限制了纱道的状态下检查接纱部。在接纱部监视装置检查接纱部时,由于纱线没有松弛,所以,能够提高接纱部的检查精度。
上述纱线卷绕机,还具有在通过所述接纱装置进行所述接纱时,对所述纱线进行握持的夹紧部。所述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所述接纱装置进行的所述接纱结束后,放开所述夹紧部所握持的所述纱线,在通过所述纱道限制部件使所述纱线弯曲的状态下,开始基于所述卷绕部进行的所述纱线的卷绕。
通过放开夹紧部所握持的纱线,纱线能够移动,所以,能够再次开始纱线的卷绕。在卷绕开始时,使纱道限制部件对纱道的限制持续,由此,能够防止该纱线发生松弛。
在上述纱线卷绕机中,优选的是,所述喂纱部是通过旋转气流对纤维束进行加捻而生成纺织纱线的空气纺纱装置。
由于空气纺纱式的纺纱装置生成纺织纱线的速度较快,所以,纱道的变动容易影响到纺纱装置的纺纱。因此,由于防止了接纱刚结束后的纺织纱线的松弛,所以能够使生成的纺织纱线的品质提高。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所述接纱装置进行的所述接纱结束后,至少到所述卷绕部中的所述纱线的卷绕开始为止的期间,使所述纱道限制部件在使所述纱线弯曲的状态下静止,之后,使所述纱道限制部件移动到放开所述纱线的位置。
通过使纱道限制部件临时停止,能够可靠地维持通过该纱道限制部件使纱线弯曲的状态。其结果为,能够可靠地防止纱线发生松弛。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所述纱道限制部件从使所述纱线弯曲的位置移动到放开该纱线的位置的期间,以能够维持使该纱线弯曲的状态的速度使所述纱道限制部件移动。
在放开纱线时,使纱道限制部件缓慢地移动。由此,能够边通过纱道限制部件限制纱道,边使该纱道限制部件移动。其结果为,能够防止纱道限制部件放开纱线时纱线发生松弛。
上述的纱线卷绕机,具有纱线蓄留装置,其在所述纱线的移动方向上配置在所述喂纱部和所述卷绕部之间,将所述纱线卷绕在旋转的纱线蓄留罗拉的外周并进行蓄留。所述接纱装置在所述纱线的移动方向上且在所述纱线蓄留装置和所述卷绕部之间进行所述接纱。
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由于能够防止接纱时的纱线松弛,所以,能够防止纱线缠结在旋转的纱线蓄留罗拉上。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纱线蓄留装置对纱线的蓄留。
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优选的是,具有横动装置,其通过进行往复运动的横动导纱器使卷绕在所述卷装上的纱线横动。
在上述的纱线卷绕机中,由于能够防止接纱时的纱线松弛,所以,能够防止松弛的纱线钩挂在往复运动的横动导纱器上而发生纱线断线。因此,能够通过横动装置使纱线适当地横动。
上述的纱线卷绕机,具有:多个纱线卷绕单元、接纱台车。所述纱线卷绕单元具有所述喂纱部及所述卷绕部。所述接纱台车,具有所述接纱装置,能够在所述多个纱线卷绕单元间移动,并且,在所述纱线成为断开状态的纱线卷绕单元的附近停止,对该纱线卷绕单元进行基于所述接纱装置的接纱。
通过设置搭载接纱装置并移动的接纱台车,与将接纱装置分别设在各纱线卷绕单元中的结构相比,能够使纱线卷绕机的整体结构简化,能够谋求成本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观点,纱线卷绕单元,具有:卷绕部、喂纱部、接纱装置、纱道限制部件、控制部。所述卷绕部将纱线卷绕在卷装上。所述喂纱部向所述卷绕部供给纱线。所述接纱装置对所述卷装和所述喂纱部之间的纱线进行接纱。所述纱道限制部件能够在通过与所述纱线接触而使该纱线弯曲的位置和放开所述纱线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进行所述接纱时使所述纱道限制部件与所述纱线接触并使该纱线弯曲,并且,在该接纱结束后,至少到所述卷绕部中的所述纱线的卷绕开始为止的期间,维持通过所述纱道限制部件使所述纱线弯曲的状态。
在通过纱道限制部件对纱道进行限制的状态下使纱线的卷绕再次开始,由此,能够防止接纱刚结束后发生的纱线松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精纺机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纺纱单元及接纱台车的侧视图。
图3是纺纱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纺纱单元中产生了纱线断线的情况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通过接纱台车的纱线捕捉部对纺织纱线进行吸引捕捉的情况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通过接纱台车的纱线捕捉部引导纺织纱线的情况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使接纱装置行进到接纱位置的情况的侧视图。
图8是纱线被夹紧部握持时的接纱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9是表示纱线端被解捻的情况的接纱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纱线端彼此被捻合的情况的接纱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在接纱结束后再次开始纺织纱线的卷绕后紧接下来的情况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接纱部通过接纱部监视装置的情况的接纱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没有通过纱道限制部件限制纱道时在纱线上产生松弛的情况的接纱装置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纱线卷绕机的精纺机,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精纺机(纺纱机)1具有:并列设置的多个纺纱单元(纱线卷绕单元)2、接纱台车3、风机箱80、原动机箱5。
用于向各纺纱单元2供给负压的省略图示的负压源等配置在风机箱80内。各纺纱单元2共用的驱动源(省略图示)配置在原动机箱5内。
如图2所示,各纺纱单元2具有:从上游向下游依次配置的牵伸装置7、纺纱装置(喂纱部)9、纱线蓄留装置12、卷绕装置(卷绕部)13。各纺纱单元2将从牵伸装置7送来的纤维束8通过纺纱装置9进行纺纱而生成纺织纱线10,并将该纺织纱线10通过卷绕装置13卷绕在纱管48上。将卷绕有纺织纱线10的纱管48称作卷装45。此外,本说明书中,“上游”及“下游”是指,在常规卷绕时纤维束8及纺织纱线10的移动方向中的上游及下游。常规卷绕时是指,纺纱装置9和卷绕装置13之间的纺织纱线10处于连续状态,并且,卷装45以大致恒定的圆周速度被旋转驱动从而纺织纱线10以大致恒定的速度被卷绕的状态。
牵伸装置7设在精纺机1所具有的框架6的上端附近。牵伸装置7从上游侧依次具有:后罗拉16、第三罗拉17、架设有橡胶制的龙带18的中罗拉19及前罗拉20这四个驱动罗拉。各驱动罗拉以规定的旋转速度被旋转驱动。牵伸装置7具有以与各驱动罗拉相对的方式配置的对置罗拉。牵伸装置7将作为纤维束8的原料的纱条15夹入到旋转的驱动罗拉和与该驱动罗拉相对的对置罗拉之间进行输送。牵伸装置7对纱条15进行牵伸直到成为规定的宽度而成为纤维束8。
纺纱装置9配置在前罗拉20的紧下游侧。通过牵伸装置7牵伸的纤维束8被向纺纱装置9供给。纺纱装置9对从牵伸装置7供给的纤维束8加捻,并生成纺织纱线10。由纺纱装置9生成的纺织纱线10通过后述的卷绕装置13被卷绕。因此,纺纱装置9能够称为向卷绕装置13供给纺织纱线10的喂纱部。
精纺机1中,作为纺纱装置9,采用了利用旋转气流对纤维束8加捻的空气式的装置。如图3所示,纺纱装置9具有喷嘴体35、中空引导轴体23、纤维导向部22。
在喷嘴体35和中空引导轴体23之间形成有纺纱室26。在喷嘴体35上形成有向纺纱室26内喷出空气的空气喷嘴27。在纤维导向部22上形成有向纺纱室26内导入纤维束8的导入口21。空气喷嘴27构成为能够向纺纱室26内喷出空气从而产生旋转气流。
从牵伸装置7供给的纤维束8通过具有导入口21的纤维导向部22被引导至纺纱室26内。在纺纱室26内,纤维束8因旋转气流而在中空引导轴体23的周围被扭转,由此被加捻而成为纺织纱线10。被加捻的纺织纱线10通过形成于中空引导轴体23的轴中心的纱线通路29,从下游侧的纱线出口(省略图示)被送出到纺纱装置9的外部。
在所述导入口21配置有针状的引导针22a。引导针22a的前端朝向纺纱室26内配置。从导入口21导入的纤维束8以卷绕在引导针22a上的方式被引导至纺纱室26内。由此,能够使导入到纺纱室26内的纤维束8的状态稳定。由于纤维束8以卷绕在引导针22a上的方式被引导,所以,即使在纺纱室26内对纤维加捻,也能够防止捻转传播到纤维导向部22的上游侧。由此,能够防止由纺纱装置9进行的加捻对牵伸装置7产生影响。不过,还可以构成为,省略引导针22a,使纤维导向部22的下游侧端部发挥引导针22a的作用。
如图2所示,在纺纱装置9的下游侧配置有卷绕装置13。卷绕装置13具有:摇架臂71、卷绕卷筒72、横动装置75。
所述卷绕卷筒72朝向一个方向以恒定的旋转速度被旋转驱动。所述摇架臂71能够旋转地支承用于卷绕纺织纱线10的纱管48。摇架臂71围绕支轴73能够摆动地被支承。摇架臂71在支承着所述纱管48(或在其上卷绕纺织纱线10而形成的卷装45)的状态下围绕支轴73摆动,由此,能够使所述纱管48(或卷装45)的外周相对于卷绕卷筒72接触或离开。通过使所述纱管48(或卷装45)的外周与被旋转驱动的卷绕卷筒72接触,使该纱管48(或卷装45)朝向一个方向从动旋转,能够在该纱管48(或卷装45)上卷绕纺织纱线10。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卷绕卷筒72使卷装45旋转的方向称为“卷绕方向”。各纺纱单元2的卷绕装置13所具有的卷绕卷筒72通过多个纺纱单元2共用的驱动源(省略图示)而同时被旋转驱动。由此,在多个纺纱单元2中能够使卷装45一同以相同的圆周速度旋转,从而能够同时卷绕纺织纱线10。
横动装置75具有能够与纺织纱线10卡合的横动导纱器76。横动导纱器76通过省略图示的驱动机构,沿与所述卷绕卷筒72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往复运动。该驱动机构设在所述原动机箱5内。一边使卷绕卷筒72旋转驱动,一边使卡合有纺织纱线10的横动导纱器76往复驱动,由此能够使纺织纱线10横动并卷绕在卷装45上。
在纺纱装置9和卷绕装置13之间设有纱线蓄留装置12。如图2所示,纱线蓄留装置12具有纱线蓄留罗拉14、对该纱线蓄留罗拉14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马达25。
纱线蓄留罗拉14能够在其外周面卷绕一定量的纺织纱线10而进行临时蓄留。在纱线蓄留罗拉14的外周面上卷绕有纺织纱线10的状态下,使该纱线蓄留罗拉14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旋转,由此,能够将纺织纱线10从纺纱装置9以规定的速度引出并向下游侧输送。纱线蓄留装置12以在纱线蓄留罗拉14的外周上临时蓄留纺织纱线10的方式构成,所以,在纺纱装置9和卷绕装置13之间作为一种缓冲器发挥作用。由此,能够消除纺纱装置9中的纺纱速度和卷绕装置13中的卷绕速度因某些理由不一致所导致的不良情况(例如纺织纱线10的松弛等)。
在纺纱装置9和纱线蓄留装置12之间的位置上设有纱线品质测定器59。由纺纱装置9纺出的纺织纱线10在通过纱线蓄留装置12卷绕之前通过所述纱线品质测定器59。纱线品质测定器59通过省略图示的静电电容式传感器对移动的纺织纱线10的粗度进行监视。纱线品质测定器59在检测出纺织纱线10的纱疵(纺织纱线10的粗度等存在异常的位置)的情况下,将纱疵检测信号向未图示的单元控制器发送。纱线品质测定器59不限于静电电容式传感器,也可以为例如光透过式传感器。纱线品质测定器59可以将纺织纱线10中所包含的异物作为纱疵进行检测。
在纱线品质测定器59的附近,配置有切割器(省略图示)。在通过纱线品质测定器59检测出纺织纱线10的纱疵时,通过该切割器立即切断纺织纱线10。代替该切割器,还可以是,纺纱单元2停止空气向纺纱装置9的供给,并中断纺织纱线10的生成,由此切断该纺织纱线10。
如图1所示,在精纺机1的框架6上,沿纺纱单元2并列的方向配置有接纱台车移动导轨41。所述接纱台车3在接纱台车移动导轨41上移动。由此,接纱台车3能够在多个纺纱单元2之间移动。
如图1及图2所示,接纱台车3具有:接纱装置43、纱线捕捉部(吸管44及吸嘴46)、接纱部监视装置47、反转驱动机构49、移动机构30。接纱台车3具有用于控制该接纱台车3的各构成部件的省略图示的台车控制部。
所述吸管44和吸嘴46能够分别以轴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转动。吸管44在其前端产生吸引气流,由此吸入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纺织纱线10并进行吸引捕捉(参照图5)。吸嘴46在其前端产生吸引气流,由此,从被卷绕装置13支承的卷装45吸入纺织纱线10并进行吸引捕捉(参照图5)。吸管44和吸嘴46在吸引捕捉了所述纺织纱线10的状态下转动,由此,能够将该纺织纱线10引导至与接纱装置43的正面侧(图6的左侧)相面对的位置(图6的状态)。吸管44及吸嘴46的动作由所述台车控制部控制。
接纱装置43能够对由吸管44引导的纺纱装置9侧的纺织纱线10和由吸嘴46引导的卷装45侧的纺织纱线10进行接纱(接合)。接纱装置43作为捻接装置构成,通过旋转气流对纱线端彼此进行加捻而形成接纱部。接纱装置43不限于此,还可以为例如机械式的打结器。由接纱装置43进行的接纱部的形成由所述台车控制部控制。接纱装置43,在接纱台车3于纺纱单元2处停止时,在纺织纱线10的移动方向上位于卷绕装置13和纱线蓄留装置12之间。
移动机构30能够使接纱装置43在相对于常规卷绕时的纱道(纺织纱线10的移动路径,图2中为图面上下方向)接近或离开的方向上移动。接纱装置43,在接近常规卷绕时的纱道的位置(例如图7所示的位置)进行接纱作业。将此时的接纱装置43的位置称作“接纱位置”。接纱装置43在不进行接纱作业时退避到相对于常规卷绕时的纱道离开的位置(例如图2所示的位置)。将此时的接纱装置43的位置称作“退避位置”。
移动机构30具有导轨37、气缸38。导轨37设在接纱台车3的台车主体上。导轨37以直线状细长地形成。导轨37的长度方向沿相对于常规卷绕时的纱道大致正交的方向(纺纱单元2的前后方向,图2中图面左右方向)配置。接纱装置43安装在支承托架36上。支承托架36被导轨37支承,并且能够沿该导轨37的长度方向移动。因此,安装在支承托架36上的接纱装置43能够在相对于常规卷绕时的纱道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所述气缸38是用于沿导轨37驱动接纱装置43的移动驱动源。气缸38的一端安装在接纱台车3的台车主体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承托架36上。通过使气缸38伸缩,能够使接纱装置43在沿导轨37的方向上(相对于常规卷绕时的纱道正交的方向)直线移动。上述气缸38的伸缩动作由所述台车控制部控制。
接下来,参照图10详细说明接纱装置43的结构。如图10所示,接纱装置43具有:接纱嘴94、夹紧部97、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切割器92、解捻管82。
接纱嘴94配置在接纱装置43的主体正面侧。在接纱嘴94上形成有能够供纺织纱线10通过的接纱孔90。在接纱孔90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喷出压缩空气的省略图示的喷出口。接纱嘴94从喷出口向接纱孔90的内部喷出压缩空气,由此能够在该接纱孔90内部产生旋转气流。
接纱装置43具有两根解捻管82。解捻管82形成为细长的圆筒状。两根解捻管82的长度方向沿接纱装置43的前后方向相互平行地配置。两根解捻管82沿纱线移动方向在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分别使其一端向接纱装置43的正面开口。在各解捻管82上形成有空气喷出孔,该空气喷出孔通过向该解捻管82的内侧喷出压缩空气而产生朝向背面侧(纱道的相反侧)的气流。
接纱嘴94和解捻管82固定地设在接纱装置43的主体上。因此,当移动机构30使接纱装置43移动时,所述接纱嘴94及解捻管82与接纱装置43的主体一体地移动。
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是相对于接纱装置43的主体能够转动地设置的杆状部件。不过,在图8到图10及图12中,仅示出了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的截面。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配置成,能够通过与纺织纱线10接触来限制该纺织纱线10的纱道。图8等表示通过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限制纱道的情况。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能够转动到不与纺织纱线10接触的位置。由此,能够成为使被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限制的纺织纱线10放开的状态。
夹紧部97在纱线移动方向上在接纱嘴94的上下各设置一个。夹紧部97构成为能够开闭。夹紧部97在关闭状态下能够握持纺织纱线10。切割器92在纱线移动方向上在接纱嘴94的上下各设置一个。切割器92能够切断纺织纱线10。
接纱装置43具有省略图示的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用于进行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的转动动作、夹紧部97的开闭动作及所述切割器92的切断动作。接纱装置43具有作为所述凸轮机构的驱动源的电动马达60。通过适当控制电动马达60的动作,能够在适当的时刻进行纺织纱线10的握持、切断及/或纱道的限制等。电动马达60的动作由所述台车控制部控制。如图2等所示,电动马达60配置在接纱装置43的主体附近,相对于该接纱装置43的主体被固定。在移动机构30使接纱装置43移动时,所述电动马达60、所述凸轮机构、由该凸轮机构驱动的部件(导纱杆96、压纱杆98、夹紧部97及切割器92)一体地移动。
在接纱装置43的紧下游侧配置有对通过接纱装置43而被接纱了的纺织纱线10的品质进行测定的接纱部监视装置47。本实施方式中,接纱部监视装置47通过静电电容式的传感器对利用接纱装置43形成的接纱部的粗度进行监视。接纱部监视装置47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通过光透过式的传感器监视接纱部的粗度。由接纱部监视装置47检测出的信息被发送到所述台车控制部。接纱部监视装置47被固定在所述支承托架36上。因此,当移动机构30使接纱装置43移动时,接纱部监视装置47与接纱装置43同时移动。
接下来对反转驱动机构49进行说明。如图2等所示,反转驱动机构49具有:第一支承臂61及第二支承臂62、反转罗拉63、作为所述反转罗拉63的驱动源的反转罗拉驱动马达(省略图示)。
反转罗拉63通过来自所述反转罗拉驱动马达(省略图示)的驱动力而被旋转驱动。反转罗拉驱动马达的动作由所述台车控制部控制。
所述第一支承臂61的一端侧相对于接纱台车3的框体主体能够旋转地安装。在第一支承臂61的另一端侧,能够转动地安装着所述第二支承臂62。在第二支承臂62的前端,能够旋转地设置着所述反转罗拉63。接纱台车3具有相对于该接纱台车3的框体能够转动地设置的连结杆64。连结杆64的前端连结在第二支承臂62上。在连结杆64上安装有反转罗拉进退用气缸66。通过该反转罗拉进退用气缸66的进退能够使连结杆64转动。
如以上所述,通过第一支承臂61、第二支承臂62及连结杆64构成连结机构。通过对连接在该连结机构上的所述反转罗拉进退用气缸66进行伸缩控制,能够使第二支承臂62的前端的反转罗拉63进退。由此,能够使反转罗拉63在不与卷装45接触的“退避位置”(例如图2所示的位置)和与卷装45接触的“接触位置”(例如图5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反转罗拉进退用气缸66的动作由所述台车控制部控制。
下面,对接纱台车3进行的接纱作业进行说明。接纱作业是在某个纺纱单元2中纺纱装置9和卷装45之间的纺织纱线10因某些理由而成为断开状态时进行的。
在某个纺纱单元2中,例如图4所示,在纺纱装置9和卷装45之间的纺织纱线10成为断开状态后,该纺纱单元2的单元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摆动驱动摇架臂71来使卷装45从卷绕卷筒72离开,并且使卷绕装置13所具有的未图示的制动机构动作。由此,卷装45停止旋转。
接下来,所述单元控制器向接纱台车3发送控制信号。接收到控制信号的接纱台车3在接纱台车移动导轨41上移动到所述纺纱单元2并停止。当接纱台车3在纺纱单元2之间移动时,移动机构30预先使接纱装置43退避到退避位置。
当接纱台车3停止在目标纺纱单元2后,台车控制部,如图5所示,分别使吸管44及吸嘴46转动,并对纺纱装置9侧的纱线端和卷装45侧的纱线端进行吸引捕捉。
此时,台车控制部对反转罗拉进退用气缸66进行控制,由此使反转罗拉63行进到接触位置,并使该反转罗拉63与卷装45接触。台车控制部通过所述反转罗拉驱动马达使反转罗拉63向卷绕卷筒72的相反方向旋转驱动。由此,卷装45被向卷绕方向的反方向(以下称为退绕方向)旋转驱动。通过吸嘴46吸引卷装45表面的纺织纱线10,由此,该纺织纱线10从卷装45被拉出,并被吸嘴46捕捉。
接下来,台车控制部使捕捉有纺织纱线10的状态下的吸管44及吸嘴46向相反方向转动,由此,将所述捕捉到的纺织纱线10引导至与接纱装置43的正面侧相面对的位置(图6的状态)。在由吸管44及吸嘴46进行的纺织纱线10的引导结束后,台车控制部使反转罗拉63的旋转停止。由此,卷装45静止。
接下来,移动机构30使气缸38伸长而使接纱装置43在接近纱道的方向移动,并行进到接纱位置。由于接纱装置43行进到接纱位置,所以吸管44捕捉的纺纱装置9侧的纺织纱线10和吸嘴46捕捉的卷装45侧的纺织纱线10被导入接纱装置43(图7的状态)。如图7等所示,以在移动机构30使接纱装置43行进到接纱位置时纺织纱线10被导入接纱部监视装置47的方式,配置该接纱部监视装置47。因此,通过使接纱装置43行进到接纱位置,能够基于接纱部监视装置47进行纺织纱线10的检查。
在接纱装置43行进到接纱位置后,台车控制部适当控制电动马达60,由此,使导纱杆96转动而与纺织纱线10接触。由此,卷装45和吸嘴46之间的纺织纱线10及纺纱装置9和吸管44之间的纺织纱线10分别通过导纱杆96而弯曲,该纺织纱线10的纱道被限制。导纱杆96使该纺织纱线10弯曲(图8的状态)到通过夹紧部97能够握持纺织纱线10的位置。台车控制部对电动马达60进行适当控制,并关闭夹紧部97,由此,通过该夹紧部97握持纺织纱线10。
接下来,台车控制部在解捻管82内使压缩空气的喷出开始进行。由此,解捻管82内产生朝向接纱装置43的背面侧(图8的图面右侧)的气流。在该解捻管82的正面侧(图8的图面左侧)的开口部产生吸引气流。在其前后,台车控制部通过对电动马达60进行适当控制而使切割器92动作,分别切断吸管44和接纱装置43之间的纺织纱线10及吸嘴46和接纱装置43之间的纺织纱线10。由所述切断而形成的纱线端分别被解捻管82吸引,并被拉入该解捻管82的内部。被拉入的纱线端受到解捻管82内的气流的作用而解开纤维的加捻,从而被解捻(图9)。
在纱线端的解捻结束后,台车控制部使压缩空气向解捻管82内部的喷出结束。台车控制部通过对电动马达60进行适当控制而通过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使纺织纱线10的纱道进一步弯曲,由此将被解捻的纱线端从解捻管82拉出。被从解捻管82拉出的纱线端在接纱嘴94的接纱孔90内以相互重合的状态被设置(图10)。向接纱孔90内喷出压缩空气,由此,在该接纱孔90内产生旋转流,对纤维进行加捻。由此,纺纱装置9侧的纺织纱线10的纱线端和卷装45侧的纺织纱线10的纱线端被捻合地结合,形成接纱部。
形成接纱部后,台车控制部使空气向接纱孔90的喷出停止。台车控制部通过适当控制电动马达60而打开夹紧部97,使被握持的纺织纱线10放开。然后,纺纱单元2的单元控制器使摇架臂71摆动,并使卷装45的外周面与旋转的卷绕卷筒72接触(图11的状态)。使与卷绕卷筒72接触的卷装45向卷绕方向的旋转再次开始,从而开始纺织纱线10的卷绕。
本实施方式中,台车控制部在要打开夹紧部97而放开纺织纱线10时控制电动马达60,使得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不转动而静止,该纱道限制部件维持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在纱道被限制的状态下,再次开始纺织纱线10的卷绕。假设,在要开始纺织纱线10的卷绕时,使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转动而成为该纱道限制部件不与纺织纱线10接触的状态后再次开始卷绕,则由于因该纱道限制部件而弯曲的纺织纱线10成为自由状态,所以,如图13所示,会在纺织纱线10上产生松弛。
本实施方式中,卷绕再次开始时,由于通过纱道限制部件维持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所以,能够在限制纱道的状态下使纺织纱线10的卷绕再次开始。由此,能够防止纺织纱线10的卷绕再次开始时的松弛。
本实施方式中,在纺纱装置9和接纱装置43之间配置有纱线蓄留装置12。在进行接纱作业时,虽然基于卷绕装置13进行的纺织纱线10的卷绕中断,但纺纱装置9中的纺织纱线10的纺出还在继续。纱线蓄留装置12将从纺纱装置9纺出的纺织纱线10卷绕在纱线蓄留罗拉14上并临时蓄留。本实施方式中,纺纱装置9为空气纺纱式的纺纱装置。空气纺纱装置能够高速纺纱,从而以高速纺出纺织纱线10。因此,接纱作业时,从纺纱装置9以高速纺出的纺织纱线10依次被蓄留在纱线蓄留装置12上,其结果是,到超过该纱线蓄留装置12的蓄留界限为止的时间较短。在具有空气纺纱式的纺纱装置9的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接纱作业时,不会在太长时间内中断纺织纱线1O的卷绕。
在具有空气纺纱装置的现有纺纱机中,为了在尽可能早的阶段再次开始纺织纱线10的卷绕,在接纱作业结束后,立即解除基于纱道限制部件对纱道的限制。在纱道的限制被解除的时刻,再次开始纺织纱线10的卷绕。在现有的纺纱机中,在解除纱道的限制后开始卷绕,所以,会发生纺织纱线10的松弛。
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虽与纺织纱线10接触,但不握持该纺织纱线10。因此,即使在通过纱道限制部件对纺织纱线10的纱道进行限制的状态(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下,也能够使该纺织纱线10移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在接纱装置43进行的接纱作业结束后,在解除了基于夹紧部97对纺织纱线10的握持的阶段,在使基于纱道限制部件对纱道的限制持续的状态下(维持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下),再次开始纺织纱线10的卷绕。在解除基于夹紧部97对纺织纱线10的握持的时刻,能够再次开始纺织纱线1O的卷绕。由此,能够边限制纺织纱线10的纱道边在接纱作业结束后的较早阶段再次开始卷绕。因此,能够防止纱线蓄留装置12上的纺织纱线10超过该纱线蓄留装置12的蓄留界限。
若如以上那样再次开始纺织纱线10的卷绕,则如图12所示,由接纱装置43形成的接纱部99通过接纱部监视装置47。此时,该接纱部99被接纱部监视装置47检查。台车控制部基于接纱部监视装置47的检查结果,判断接纱部99的品质。因此,可以说台车控制部为判断部。例如,在接纱部99为不满足规定的粗度以及长度等尺寸条件的不良接纱部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通过省略图示的切割器将该不良接纱部切断除去,并且重新进行基于接纱装置43的接纱。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能够防止纺织纱线10的卷绕刚再次开始之后的松弛,所以,能够防止纺织纱线10以松弛的状态通过接纱部监视装置47。因此,在接纱部监视装置47中,能够高精度地检查接纱部99的品质。
在由接纱部监视装置47进行的接纱部99的检查结束后,台车控制部通过对电动马达60进行适当控制,能够解除基于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对纱道的限制。此时,台车控制部通过对电动马达60进行适当控制,以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能够维持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的速度,使该纱道限制部件转动。台车控制部使纱道限制部件缓慢移动。假设使纱道限制部件快速移动,导致该纱道限制部件从纺织纱线10离开,其结果为,不能通过该纱道限制部件使纺织纱线10弯曲(纺织纱线10成为自由状态),会在该纺织纱线10上发生松弛。通过使纱道限制部件缓慢地移动,能够通过纱道限制部件边限制纺织纱线10的纱道(边维持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边放开该纺织纱线10。其结果为,能够防止纺织纱线10的松弛。
在现有的纺纱机中,为了尽可能早地再次开始纺织纱线10的卷绕,考虑应尽早解除基于纱道限制部件对纱道的限制。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转换思路,能够在通过纱道限制部件限制纱道的状态下再次开始纺织纱线10的卷绕。因此,无需急忙进行纱道限制部件对纱道的解除。因此,能够使纱道限制部件在某个程度的时间内缓慢地移动。由此,能够可靠地维持通过纱道限制部件对纱道进行限制的状态(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该纺织纱线10发生松弛。
在使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转动而使纺织纱线10的纱道回到常规卷绕时的纱道后(即,在因纱道限制部件而弯曲的纺织纱线10的纱道回到直线状态后),纱道限制部件从该纺织纱线10离开。由此,能够将纺织纱线10从纱道限制部件放开。在纺织纱线10从纱道限制部件放开后,移动机构30使接纱装置43移动到退避位置。由此,接纱台车3能够移动,并能够移动到其他的纺纱单元2。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具有:卷绕装置13、纺纱装置9、接纱装置43、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台车控制部。卷绕装置13在卷装45上卷绕纺织纱线10。纺纱装置9向卷绕装置13供给纺织纱线10。接纱装置43对纺纱装置9和卷装45之间的纺织纱线10进行接纱。纱道限制部件能够在通过与纺织纱线10接触而使该纺织纱线10弯曲的位置和放开所述纺织纱线10的位置之间移动。台车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在进行接纱时,使纱道限制部件与纺织纱线10接触并使该纺织纱线10弯曲,并且,在该接纱结束后,至少在直到卷绕装置13中的纺织纱线10的卷绕开始期间,维持通过纱道限制部件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
在通过纱道限制部件限制纱道的状态下开始纺织纱线10的卷绕,由此,能够防止纺织纱线10在接纱刚结束后发生松弛。
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具有对通过接纱装置43中的接纱而形成的接纱部99的品质进行检查的接纱部监视装置47。台车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在接纱装置43进行的接纱结束后,至少在直到接纱部99通过接纱部监视装置47的期间,使纱道限制部件维持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
由此,接纱部监视装置47能够在通过纱道限制部件对纱道进行限制的状态下检查接纱部99。在接纱部监视装置47检查接纱部99时,由于纺织纱线10没有松弛,所以,能够提高接纱部99的检查精度。
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还具有在通过接纱装置43进行接纱时,握持纺织纱线10的夹紧部97。台车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在接纱装置43进行的接纱结束后,放开夹紧部97所握持的纺织纱线10,并在通过纱道限制部件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下,开始卷绕装置13进行的纺织纱线10的卷绕。
通过放开夹紧部97所握持的纺织纱线10,纺织纱线10能够移动,所以,能够开始纺织纱线10的卷绕。在卷绕开始时,由于使纱道限制部件对纱道的限制持续,所以,能够防止纺织纱线10发生松弛。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纺纱装置9是通过旋转气流对纤维束8进行加捻而生成纺织纱线10的空气纺纱装置。
由于空气纺纱式的纺纱装置9生成纺织纱线10的速度较快,所以,纱道的变动容易影响到纺纱装置9的纺纱。因此,通过防止接纱刚结束后的纺织纱线10产生松弛,能够提高所生成的纺织纱线10的品质。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台车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使纱道限制部件在接纱装置43进行的接纱结束后至少到卷绕装置13中的纺织纱线10的卷绕开始的期间,在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下静止,然后,使纱道限制部件移动到放开所述纺织纱线10的位置。
通过使纱道限制部件临时停止,能够通过该纱道限制部件可靠地维持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其结果为,能够可靠地防止纺织纱线10发生松弛。
在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中,台车控制部以下述方式进行控制,在纱道限制部件从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位置移动到放开该纺织纱线10的位置的期间,以能够维持使该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的速度使纱道限制部件移动。
在放开纺织纱线10时,使纱道限制部件缓慢地移动。由此,能够边通过纱道限制部件限制纱道,边使该纱道限制部件移动。其结果为,能够防止在纱道限制部件放开纺织纱线10时纺织纱线10发生松弛。
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具有纱线蓄留装置12,该纱线蓄留装置12在纺织纱线10的移动方向上配置在纺纱装置9和卷绕装置13之间,并向旋转的纱线蓄留罗拉14的外周卷绕纺织纱线10并临时蓄留。接纱装置43在纺织纱线10的移动方向上且在纱线蓄留装置12和卷绕装置13之间进行接纱。
由于在精纺机1中能够防止接纱时的纺织纱线10的松弛,所以,能够防止纺织纱线10缠结在旋转的纱线蓄留罗拉14上。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纱线蓄留装置12对纺织纱线10的蓄留。
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具有通过往复运动的横动导纱器76使要卷绕在卷装45上的纺织纱线10横动的横动装置75。
精纺机1中,由于接纱时能够防止纺织纱线10的松弛,所以,能够防止松弛的纺织纱线10钩挂在进行往复运动的横动导纱器76上而发生纱线断线的情况。因此,能够通过横动装置75使纺织纱线1O适当地横动。
本实施方式的精纺机1具有:多个纺纱单元2、接纱台车3。各纺纱单元2具有纺纱装置9及卷绕装置13。接纱台车3具有接纱装置43,其能够在多个纺纱单元2间移动,并且停止在纺织纱线10成为断开状态的纺纱单元2的附近,对该纺纱单元2进行接纱装置43的接纱。
通过设置搭载接纱装置43并移动的接纱台车3,与将接纱装置43分别设置在纺纱单元2上的构成相比,能够使精纺机1的整体结构简化,并谋求成本降低。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上述结构能够以例如以下方式进行变更。
上述实施方式中,为接纱台车3具有接纱装置43的构成,但不限于此。纺纱单元2具有:卷绕装置13、纺纱装置9、接纱装置43、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台车控制部。卷绕装置13在卷装45上卷绕纺织纱线10。纺纱装置9向卷绕装置13供给纺织纱线10。接纱装置43对纺纱装置9和卷装45之间的纺织纱线10进行接纱。纱道限制部件能够在通过与纺织纱线10接触而使该纺织纱线10弯曲的位置和放开所述纺织纱线10的位置之间移动。台车控制部在进行接纱时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使纱道限制部件与纺织纱线10接触并使该纺织纱线10弯曲,并且在该接纱结束后,至少到卷绕装置13中的纺织纱线10的卷绕开始的期间,维持通过纱道限制部件使纺织纱线10弯曲的状态。
也可以构成为各纺纱单元2具有接纱装置43。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放开纺织纱线10时,台车控制部对电动马达60进行适当控制,使纱道限制部件缓慢移动。在通过纱道限制部件限制纺织纱线10的纱道时(使纱道限制部件向与纺织纱线10接触的方向移动时),使纱道限制部件缓慢移动的必要性较低。因此,例如,在通过纱道限制部件放开纺织纱线10时,与限制纺织纱线10的纱道时相比,优选以缓慢驱动电动马达60的方式进行控制。
上述实施方式中,台车控制部对电动马达60进行适当控制,由此,对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夹紧部97、切割器92等进行控制。由于对电动马达60的驱动速度以及驱动方向进行实时变更控制,所以能够适当控制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等的移动速度以及移动时刻等。但是,例如,还可以控制成以恒定的驱动速度驱动电动马达60。即,只要适当设定所述凸轮机构的凸轮形状,仅通过恒定的驱动速度驱动电动马达60,就能够控制成以适当的速度及时刻使纱道限制部件等移动。
用于使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移动的机构不限于凸轮机构,能够采用适当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直到接纱部99通过接纱部监视装置47为止的期间使纱道限制部件(导纱杆96及压纱杆98)静止,然后,使该纱道限制部件缓慢地(边维持限制纱道的状态边)移动。但是,还可以控制成,在基于夹紧部97进行的纺织纱线10的握持刚被解除之后,使纱道限制部件缓慢地(边维持限制纱道的状态边)移动。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限制纺织纱线10的纱道,防止该纺织纱线10的松弛。
上述实施方式中,纱道限制部件在接纱部99通过接纱部监视装置47后放开纺织纱线10。接纱部99是否通过了接纱部监视装置47能够基于接纱部监视装置47的检测结果而知。因此,只要能够基于接纱部监视装置47的检测结果,解除由纱道限制部件对纺织纱线10的纱道的限制地构成即可。但是,还可以构成为,在基于卷绕装置13进行的纺织纱线10的卷绕再次开始后,使接纱部99通过接纱部监视装置47经过充分的时间,由此解除由纱道限制部件对纺织纱线10的纱道进行的限制。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纱线蓄留装置12的纱线蓄留罗拉14旋转,能够从纺纱装置9拉出纺织纱线10。代替这种情况,也可以如例如日本特开2005-220484号公报记载的那样设置纱线输送装置,该纱线输送装置由输出罗拉和握持罗拉夹入纺织纱线并进行旋转,由此,从纺纱装置拉出纺织纱线。
接纱部监视装置47的移动可以与接纱装置43相独立地进行。不过,由于能够简化精纺机1的结构,所以,希望同时进行接纱部监视装置47和接纱装置43的移动。
还可以省略对通过接纱装置43形成的接纱部99进行检查的结构。该情况下,能够省略接纱部监视装置47。
上述实施方式中,纺织纱线10的移动方向从精纺机1的高度方向的上方朝向下方,但纺织纱线10的移动方向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配置为纺织纱线10的移动方向从精纺机1的高度方向的下方朝向上方。
图2等中,纺织纱线10的纱道为大致上下方向,但不限于此。例如,在卷绕装置13配置在与图2所示的位置相比靠近纺纱单元2的内侧的情况下,纱道从正面侧向内侧倾斜地形成。
图1等中,精纺机1具有一台接纱台车3,但也可以根据纺纱单元2的数量具有多个接纱台车3。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多个纺纱单元2中共同驱动卷绕卷筒72。还可以在各个纺纱单元2中分别驱动卷绕卷筒72。该情况下,能够使卷绕卷筒72的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在各纺纱单元2中不同,所以,还可以通过使卷绕卷筒72反向旋转而使卷装45反转。该情况下,能够省略反转罗拉63。
使接纱装置43相对于纱道能够移动的结构也可以省略。
纺纱装置不限于空气纺纱式的纺纱装置,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纺纱装置。本发明的结构不限于纺纱机,还能够广泛适用于自动络纱机等其他种类的纱线卷绕机。

Claims (10)

1.一种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将纱线卷绕在卷装上的卷绕部;
向所述卷绕部供给纱线的喂纱部;
对所述卷装和所述喂纱部之间的纱线进行接纱的接纱装置;
能够在通过与所述纱线接触而使该纱线弯曲的位置和放开所述纱线的位置之间移动的纱道限制部件;
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进行所述接纱时,使所述纱道限制部件与所述纱线接触并使该纱线弯曲,并且,在该接纱结束后,至少到所述卷绕部中的所述纱线的卷绕开始为止的期间,维持通过所述纱道限制部件使所述纱线弯曲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通过所述接纱装置中的接纱所形成的接纱部的品质进行检查的接纱部监视装置,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接纱装置进行的所述接纱结束后,至少到所述接纱部通过所述接纱部监视装置为止的期间,所述纱道限制部件维持使所述纱线弯曲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通过所述接纱装置进行所述接纱时,对所述纱线进行握持的夹紧部,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接纱装置进行的所述接纱结束后,放开所述夹紧部所握持的所述纱线,在通过所述纱道限制部件使所述纱线弯曲的状态下,开始基于所述卷绕部进行的所述纱线的卷绕。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喂纱部是通过旋转气流对纤维束进行加捻而生成纺织纱线的空气纺纱装置。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接纱装置进行的所述接纱结束后,至少到所述卷绕部中的所述纱线的卷绕开始为止的期间,使所述纱道限制部件在使所述纱线弯曲的状态下静止,在所述卷绕部中的所述纱线的卷绕开始后,使所述纱道限制部件移动到放开所述纱线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纱道限制部件从使所述纱线弯曲的位置移动到放开该纱线的位置的期间,以能够维持使该纱线弯曲的状态的速度使所述纱道限制部件移动。
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纱线蓄留装置,其在所述纱线的移动方向上配置在所述喂纱部和所述卷绕部之间,将所述纱线卷绕在旋转的纱线蓄留罗拉的外周上并进行蓄留,
所述接纱装置在所述纱线的移动方向上且在所述纱线蓄留装置和所述卷绕部之间进行所述接纱。
8.如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横动装置,其通过进行往复运动的横动导纱器使要卷绕在所述卷装上的纱线横动。
9.如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
多个纱线卷绕单元,其具有所述喂纱部及所述卷绕部;
接纱台车,其具有所述接纱装置,能够在所述多个纱线卷绕单元间移动,并且,在所述纱线成为断开状态的纱线卷绕单元的附近停止,对该纱线卷绕单元进行基于所述接纱装置的接纱。
10.一种纱线卷绕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将纱线卷绕在卷装上的卷绕部;
向所述卷绕部供给纱线的喂纱部;
对所述卷装和所述喂纱部之间的纱线进行接纱的接纱装置;
能够在通过与所述纱线接触而使该纱线弯曲的位置和放开所述纱线的位置之间移动的纱道限制部件;
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进行所述接纱时使所述纱道限制部件与所述纱线接触并使该纱线弯曲,并且,在该接纱结束后,至少到所述卷绕部中的所述纱线的卷绕开始为止的期间,使所述纱道限制部件维持使所述纱线弯曲的状态。
CN201210284384.5A 2011-09-21 2012-08-08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Active CN1030108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6508A JP2013067475A (ja) 2011-09-21 2011-09-21 糸巻取機及び糸巻取ユニット
JP2011-206508 2011-09-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0849A true CN103010849A (zh) 2013-04-03
CN103010849B CN103010849B (zh) 2016-09-28

Family

ID=46603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4384.5A Active CN103010849B (zh) 2011-09-21 2012-08-08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573232A3 (zh)
JP (1) JP2013067475A (zh)
CN (1) CN103010849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5587A (zh) * 2014-03-18 2015-09-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CN105951224A (zh) * 2016-04-22 2016-09-21 东华大学 一种配合胶粘法的接头剪切装置及剪切方法
CN105984754A (zh) * 2015-03-19 2016-10-0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解捻管部件及具备其的接头装置
CN107207179A (zh) * 2015-04-06 2017-09-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供纱筒管纱头引导装置以及筒管准备系统
CN108625003A (zh) * 2017-03-22 2018-10-0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细纱机
CN110258015A (zh) * 2019-05-07 2019-09-20 安吉万洲电气有限公司 用于纺织生产的纺织线筒自动更换设备
CN110577114A (zh) * 2019-10-10 2019-12-17 上海枭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智能打结器
CN111470382A (zh) * 2019-01-24 2020-07-3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接纱装置及纱线卷绕装置
CN112080822A (zh) * 2020-10-20 2020-12-15 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捻接器推出收回装置
CN114144547A (zh) * 2019-06-19 2022-03-04 里特机械公司 纺纱机以及操作纺纱机的纺纱工位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02005A (ja) 2014-11-28 2016-06-0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継装置、糸巻取機及び糸継方法
DE102017129582A1 (de) * 2017-12-12 2019-06-13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Fadenspleißvorrichtung für eine Textilmaschine
JP2021123425A (ja) * 2020-01-31 2021-08-3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機
IT202100020750A1 (it) * 2021-08-02 2023-02-02 Mesdan Spa Apparecchio per la giunzione pneumatica senza nodo di capi di filo o filato da installare su macchine tessili, in particolare su roccatrici automatich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26742A (en) * 1987-07-21 1989-01-30 Murata Machinery Ltd Ending method in spinning frame
JPH03206136A (ja) * 1990-01-05 1991-09-09 Murata Mach Ltd 紡績機における糸継ぎ方法
EP2213773A1 (en) * 2009-01-29 2010-08-04 Murata Machinery, Ltd. Yarn end catching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973470A (zh) * 2009-06-05 2011-02-16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消除在卷绕机的工位出现断纱的方法及卷绕机的工位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01560A (en) * 1979-01-23 1980-08-02 Murata Mach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ing spum yarns
US4877194A (en) * 1987-04-22 1989-10-31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preventing defective splicing for automatic winders
JP3575367B2 (ja) 2000-01-18 2004-10-1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継ぎ装置
JP3952023B2 (ja) 2004-02-06 2007-08-0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繊維機械
JP2010077576A (ja) 2008-09-29 2010-04-08 Murata Machinery Ltd 紡績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26742A (en) * 1987-07-21 1989-01-30 Murata Machinery Ltd Ending method in spinning frame
JPH03206136A (ja) * 1990-01-05 1991-09-09 Murata Mach Ltd 紡績機における糸継ぎ方法
EP2213773A1 (en) * 2009-01-29 2010-08-04 Murata Machinery, Ltd. Yarn end catching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973470A (zh) * 2009-06-05 2011-02-16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消除在卷绕机的工位出现断纱的方法及卷绕机的工位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5587B (zh) * 2014-03-18 2019-08-3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CN104925587A (zh) * 2014-03-18 2015-09-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接头装置、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CN105984754A (zh) * 2015-03-19 2016-10-0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解捻管部件及具备其的接头装置
CN107207179A (zh) * 2015-04-06 2017-09-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供纱筒管纱头引导装置以及筒管准备系统
CN105951224A (zh) * 2016-04-22 2016-09-21 东华大学 一种配合胶粘法的接头剪切装置及剪切方法
CN108625003A (zh) * 2017-03-22 2018-10-0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细纱机
CN108625003B (zh) * 2017-03-22 2022-03-0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细纱机
CN111470382A (zh) * 2019-01-24 2020-07-3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接纱装置及纱线卷绕装置
CN110258015A (zh) * 2019-05-07 2019-09-20 安吉万洲电气有限公司 用于纺织生产的纺织线筒自动更换设备
CN114144547A (zh) * 2019-06-19 2022-03-04 里特机械公司 纺纱机以及操作纺纱机的纺纱工位的方法
CN110577114A (zh) * 2019-10-10 2019-12-17 上海枭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智能打结器
CN110577114B (zh) * 2019-10-10 2024-03-15 上海枭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智能打结器
CN112080822A (zh) * 2020-10-20 2020-12-15 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捻接器推出收回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73232A2 (en) 2013-03-27
CN103010849B (zh) 2016-09-28
JP2013067475A (ja) 2013-04-18
EP2573232A3 (en)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0849A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CN103010843B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CN101994176B (zh) 纺纱机械
CN101994175B (zh) 纺纱机械以及残留于纱线贮存罗拉的细纱的除去方法
EP2727870B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yarn winding method
CN103014961B (zh) 纺纱单元及纺纱机
CN102190208B (zh) 纱线卷绕机
CN103010823A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CN103014942B (zh) 纺纱机
WO2011040545A1 (ja) 糸巻取装置
CN105645178A (zh) 纱线卷取机
CN103898641B (zh) 纺纱机
CN103014956A (zh) 纱线处理装置、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
CN103014957A (zh) 纱线蓄留装置、纺纱单元及纺纱机
CN105648588B (zh) 接头装置、纱线卷取机以及接头方法
CN104555574A (zh) 纱线卷取机
CN108625003B (zh) 细纱机
CN110158207A (zh) 空气纺纱机和空气纺纱方法
EP2853510B1 (en) Service vehicle of textile machine
CN211171024U (zh) 一种纱线的纺纱机构
CN208008981U (zh) 一种纺纱机
CN108286093B (zh) 一种纺纱机
CN105274664A (zh) 芯纱供给单元、芯纱供给装置、纺纱机及芯纱供给方法
CN110699796A (zh) 一种纱线的纺纱机构
JP2021155876A (ja) 空気紡績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