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58310U - 牵伸罗拉、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 Google Patents

牵伸罗拉、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58310U
CN202658310U CN 201120414027 CN201120414027U CN202658310U CN 202658310 U CN202658310 U CN 202658310U CN 201120414027 CN201120414027 CN 201120414027 CN 201120414027 U CN201120414027 U CN 201120414027U CN 202658310 U CN202658310 U CN 202658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dth
contact site
fiber contact
fibre bundl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4140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太田成利
藤田学
森秀茂
一阶朋之
里见真一
池野正行
森田晃弘
秦直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58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583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4Rollers or roller bearings
    • D01H5/78Rollers or roller bearings with flutes or other integral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牵伸罗拉、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前上罗拉具有:纤维接触部,该纤维接触部呈圆柱状,并使纤维束与该纤维接触部的外周面接触;以及缩径部,在纤维接触部的轴向两端部,该缩径部的直径形成为比纤维接触部的直径小。将纤维接触部与缩径部合在一起的轴向的宽度为30mm以上34mm以下。纤维接触部的轴向的宽度为不足18mm。

Description

牵伸罗拉、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牵伸装置所具备的牵伸罗拉的形状。 
背景技术
纺纱机利用牵伸装置将纤维束(纱条)牵伸(将纤维束拉伸)后,利用纺纱装置对该纤维束加捻而成为细纱。这种牵伸装置具备多个牵伸罗拉,通过由牵伸罗拉将纤维束夹持(夹入)并旋转驱动各牵伸罗拉,从而将该纤维束牵伸。 
近几年,由于利用纺纱装置的纺纱高速化,从而牵伸装置所具备的牵伸罗拉的旋转速度也变快。若牵伸罗拉的旋转速度变快,则在该牵伸罗拉的表面连带流动的空气的流动(以下,称为伴随气流(associated air current))变大。目前,指出了以下问题,由于该伴随气流,纤维束的纤维被扩散,从而制成的细纱的均匀度(evenness)下降。 
日本特开平7-126926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两端大范围切除、将有效罗拉宽度变窄至接近标准的一半的牵伸装置的前上罗拉(牵伸罗拉中的配置于最下游侧的上罗拉)。由此,专利文献1中,即使在前上罗拉高速旋转的情况下纤维束也不会受到伴随气流的影响,飞花(fluff:绒毛)基本上不会从前上罗拉的前方朝向两侧飞散。 
日本特开2005-113274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牵伸装置,在构成罗拉对的罗拉间的端部设置有形成空气通路的间隙,该间隙使伴随着罗拉的旋转的伴随气流通过,并且使所述伴随气流成为形成防止壁的气流,其中防止壁阻止被牵伸且送出的纤维束的扩散。 
在纤维机械中各部件的尺寸以及形状极其重要,例如牵伸罗拉的微小的形状的不同给纱线质量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是 由于构成纤维束的纤维非常细且轻,从而牵伸罗拉近旁的伴随气流的微小的变化会使纤维的扩散状态产生较大变化。由于牵伸罗拉的尺寸以及形状如何设定有多个选择,从而改良公知的牵伸罗拉的尺寸以及形状来提高纱线质量是技术课题之一。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仅记载了将前上罗拉的有效罗拉宽度变窄至接近标准的一半,没有记载“接近一半”是何种程度,也不清楚正好一半的情况是否包含在内。像这样,虽然在制作牵伸罗拉方面尺寸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记载中也没有明确“接近标准的一半”的有效罗拉宽度是包含何种程度的范围的尺寸。因此,作为想基于专利文献1的记载而制作前上罗拉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只能参考实施例中记载的“切除两端之后的有效罗拉宽度为18mm”的尺寸。 
专利文献2是着重于台阶部的高度与宽度的发明,关于有效罗拉宽度的重要性没有记载或提示,作为前上罗拉的夹持部的宽度(专利文献1所说的有效罗拉宽度)的一例仅公开为18mm(图7)。在专利文献2中没有记载或提示怎样设定有效罗拉宽度的长度才能提高纱线的质量。因此,若作为看了该专利文献2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着重于怎样优化台阶部,而不会有余地来考虑优化有效罗拉宽度。 
另一方面,在本领域技术人员之间,公知在牵伸装置的前上罗拉的有效罗拉宽度不足18mm的情况下,纤维束的纤维容易从有效罗拉宽度露出,从而纱线的质量不稳定。当然,由于实际上纤维是否从前上罗拉的有效罗拉宽度露出是由于牵伸条件而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若前上罗拉的有效罗拉宽度为18mm以上,能够在大部分的条件下防止纤维的露出。即,有效罗拉宽度为18mm以上的前上罗拉可以被称为通用性高的前上罗拉。因此,前上罗拉的有效罗拉宽度应为18mm以上是最近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常识。具有该技术常识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即使接触了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也只会考虑将前上罗拉的有效罗拉宽度如实施例记载的那样设为18mm即可,而没有想到例如将有效罗拉宽度设为不足18mm的情况。 
可是,最近测量仪器发达且纱线质量的测量精度也提高了,其结果是,能够正确地评价牵伸罗拉的形状对纱线质量的影响。在像这样的趋 势中,本申请发明人等反复致力于研究的结果是明白了,在具备采用了有效罗拉宽度为18mm以上的前上罗拉的牵伸装置的纺纱机中,在对粗支(coarse yarn count)的纱线进行纺纱的情况下能够确实得到纱线质量提高的效果,但是在对中支(medium yarn count)、细支(fine yarn count)的纱线进行纺纱的情况下未必会如期望地提高纱线质量。即,通过本申请发明人等的实验提示如下,有效罗拉宽度为18mm以上的前上罗拉对于为了获得比粗支细的纱线(中支或细支的纱线)的纤维束而进行牵伸未必是最优的形状。 
这个方面,在专利文献1或者专利文献2中,没有记载或提示有关根据纱线的支数(粗细)等优化前上罗拉的尺寸和形状的想法。专利文献1或者专利文献2的申请当时的纱线质量的测量精度没有现在高,由于重视牵伸罗拉的通用性,从而缺乏使用有效罗拉宽度在18mm以外的前上罗拉的必要性。 
然而,最近,如上所述地纱线质量的测量精度提高了,其结果是,与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的申请当时相比变得更进一步严格要求纱线的质量。因此判断,与通用的牵伸罗拉相比,提供根据纱线的支数(粗细)而优化了的牵伸罗拉是符合需求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以上事实而产生的,其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对用于中支或细支的纱线的纤维束的牵伸来说最优的牵伸罗拉。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下来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机构与其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观点,牵伸装置的牵伸罗拉具有:纤维接触部,该纤维接触部呈圆柱状,并使纤维束与该纤维接触部的外周面接触;以及缩径部,在所述纤维接触部的轴向两端部,该缩径部的直径形成为比所述纤维接触部的直径小。将所述纤维接触部与所述缩径部配合在一起的轴向的宽度为30mm以上34mm以下。所述纤维接触部的轴向的宽度为不足18mm。 
像这样,通过在纤维接触部的两端部形成缩径部,能够放掉伴随牵 伸罗拉的旋转而产生的伴随气流,因此能够抑制纤维束的扩散。通过将纤维接触部的宽度设为不足18mm,能够在牵伸的纤维束的宽度窄时(为了获得比粗支细的纱线而牵伸纤维束时),降低伴随气流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纱线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观点,牵伸装置具备:所述牵伸罗拉和对置罗拉,该对置罗拉与所述牵伸罗拉对置配置,并在与所述牵伸罗拉的所述纤维接触部之间夹持纤维束。所述纤维接触部的轴向的宽度在7mm以上11mm以下的范围内比在所述纤维接触部与所述对置罗拉之间被夹持的状态下的纤维束的宽度宽。 
这样,通过相对于被夹持的纤维束的宽度给纤维接触部的宽度留有富余,能够防止纤维从纤维接触部露出。若相对于被夹持的纤维束的宽度,纤维接触部的宽度过宽,则伴随气流的影响变大从而纤维束容易扩散。通过将纤维接触部的宽度相对于纤维束的宽度的富余设在所述范围内,能够抑制纤维束因伴随气流而扩散的情况。如上所述,通过根据被牵伸的纤维束的宽度而决定牵伸罗拉的纤维接触部的宽度,能够提供最优的牵伸装置。 
所述牵伸装置优选为,以如下方式将该纤维束牵伸,即,使在所述纤维接触部与所述对置罗拉之间被夹持状态的纤维束的宽度为7mm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牵伸罗拉在为了获得比粗支细的纱线(中支或细支的纱线)的纤维束的牵伸中适用。因此,牵伸装置通过使由该牵伸罗拉夹持的状态的纤维束的宽度为7mm(中支,相当于大致30支(Ne30)的纱线)以下,能够以尤其良好的质量来进行纤维束的牵伸。 
在所述牵伸装置中,优选所述牵伸罗拉为前上罗拉。 
前上罗拉配置于在牵伸装置所具备的罗拉中纤维束的送出方向的最下游侧,由于以最高的速度旋转,从而伴随气流的影响也最大。因此,通过在该前上罗拉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牵伸罗拉,能够最显著地发挥放掉伴随气流而抑制纤维的扩散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观点,纺纱机具有多个纺纱单元,该纺纱单 元具备:所述牵伸装置以及将由所述牵伸装置牵伸了的纤维束纺纱而制成细纱的纺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牵伸装置尤其在用于中支或细支的纱线的纤维束的牵伸中适用。因此,根据所述构成的纺纱机,能够提高由纺纱装置制成的中支或细支的细纱的质量。 
在所述纺纱机中,优选所述纺纱装置为气流纺纱装置。 
由于气流纺纱装置能够进行高速纺纱,牵伸罗拉也高速旋转,往往伴随气流的影响也变大。通过在所述纺纱机采用能够放掉所述伴随气流的本实用新型的牵引罗拉,能够显著地发挥提高细纱的质量的效果。 
在所述纺纱机中,优选所述纺纱装置具备:喷嘴座;中空导向轴体;以及纤维引导部,该纤维引导部在形成于所述喷嘴座以及所述中空导向轴体之间的纺纱室内对纤维束进行引导。 
在要求被导入纺纱室内的纤维束的状态的精度的气流纺纱装置中,通过所述牵引装置而被牵引了的纤维束由纤维引导部以稳定的状态被导入。因此,纺纱机能够制成质量稳定的细纱。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细纱机的整体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2是纺纱单元的侧视图。 
图3是纺纱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前罗拉对的立体图。 
图5是前罗拉对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在前罗拉对的纤维束的夹持宽度为6mm时测量纺纱后的细纱的纱线质量的结果的图。 
图7是表示在前罗拉对的纤维束的夹持宽度为10mm时测量纺纱后的细纱的纱线质量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细纱机(纺纱机), 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作为纺纱机的细纱机1具备并列设置的多个纱锭(纺纱单元2)。细纱机1具备接头台车(yarn joining cart)3、吸气箱80、以及动力机箱(motor box)5。 
如图1所示,各纺纱单元2主要构成为具备从上游朝向下游按照以下顺序配置的牵伸装置7、纺纱装置9、纱线张力装置(yarn slack eliminating device)以及卷绕装置(winding device)13。在本说明书中“上游”以及“下游”意思是在纺纱时的纤维束以及细纱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以及下游。各纺纱单元2,将从牵伸装置7送来的纤维束8利用纺纱装置9进行纺纱而制成细纱10,将该细纱10利用卷绕装置13卷绕而形成卷装45。 
牵伸装置7被设置于细纱机1的筐体(housing:壳体)6的上端近旁。牵伸装置7将从图略的纱条箱经由导条架供给的纤维束(纱条)8牵伸(将纤维束拉伸)至规定的宽度。被牵伸装置7牵伸了的纤维束8向纺纱装置9被供给。 
纺纱装置9对从牵伸装置7供给的纤维束8加捻,从而制成细纱10。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利用回转气流给予纤维束8捻力的气流式纺纱装置。如图3所示,纺纱装置9主要具备喷嘴座34、中空导向轴体23、以及纤维导向件(纤维引导部)22。 
在喷嘴座34与中空导向轴体23之间形成有纺纱室26。在喷嘴座34上形成有向纺纱室26内喷出空气的空气喷嘴(air injecting nozzle)27。在纤维导向件22上形成有向纺纱室26内导入纤维束8的纱线导入口(yarn introducing opening)21。空气喷嘴27构成为能够向纺纱室26内喷出空气而产生回转气流。在该构成中,从牵伸装置7供给的纤维束8被具有纱线导入口21的纤维导向件22向纺纱室26内引导。在纺纱室26内,纤维束8通过利用回转气流而在中空导向轴体23的周围舞动绕转,从而被加捻而形成细纱10。被加捻了的细纱10通过形成于中空导向轴体23的轴中心的纱线通路(yarn passage)29,并从下游侧的纱线出口(yarn outlet)(图略)向纱线装置9的外部送出。 
在所述纱线导入口21配置有其前端朝向纺纱室内配置的针状的导纱针22a。从纱线导入口21导入的纤维束8被卷于该导纱针22a上并被 引导至纺纱室26内。由此,能够使被导入至纺纱室26内的纤维束8的状态稳定。由于像这样地以被卷于导纱针22a上的方式引导纤维束8,即使在纺纱室26内纤维被加捻,也能够防止捻力向比纤维导向件22更靠上游侧传导。由此,能够防止基于纺纱装置9的加捻影响牵伸装置7。 
在纺纱装置9的下游设置有储纱装置12。如图2所示,储纱装置12具备储纱罗拉(yarn accumulating roller)14、和旋转驱动该储纱罗拉14的电动马达25。 
储纱罗拉14能够在其外周面将一定量的细纱10卷缠并临时储存。通过以在储纱罗拉14的外周面卷缠有细纱10的状态使该储纱罗拉14以规定的旋转速度旋转,能够以规定的速度将细纱10从纺纱装置9纺出并向下游侧输送。 
卷绕装置13具备被支承为能够绕支轴73摆动的筒管架摇臂71。筒管架摇臂71能够将用于卷绕细纱10的筒管48可旋转地支承。 
所述卷绕装置13具备卷筒72和往复动程装置75。卷筒72能够与所述筒管48或在该筒管48上缠绕细纱10而形成的卷装45的外周面接触而驱动。往复动程装置75具有能够与细纱10卡合的往复动程导纱器76。通过利用图略的驱动机构使往复动程导纱器76往复运动并且利用图略的电动马达驱动卷筒72,来使与卷筒72接触的卷装45旋转,从而一边将细纱10往复动程一边卷绕卷装45。 
如图1及图2所示,接头台车3具有捻接器(接头装置)43、吸绵管44以及吸绵口46。若在某纺纱单元2产生断线(yarn breakage)或剪纱(yarn cut),则接头台车3在导轨41上移动至该纺纱单元2而停止。所述吸绵管44一边以轴为中心在上下方向转动,一边将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线端吸入并捕捉且向捻接器43引导。吸绵口46一边以轴为中心在上下方向转动,一边将来自被所述卷绕装置13支承的卷装45的线端吸引并捕捉且向捻接器43引导。捻接器43进行被引导的线端彼此间的接头。 
在纺纱装置9与储纱装置12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清纱器52。由纺纱装置9纺出的细纱10在被储纱装置12卷绕之前通过所述清纱器52。 清纱器52利用图略的传感器监视移动的细纱10,在检测到细纱10的纱疵(纱线的粗细等有异常的地方或纱线中含有的异物)的情况下,将纱疵检测信号向未图示的单元控制器发送。 
所述单元控制器,若接收到所述纱疵检测信号,则立即用切削器57切断细纱10,进一步使牵伸装置7、纺纱装置9等停止,并且也使卷绕装置13中的卷绕停止。单元控制器向接头台车3发送控制信号,使之移动至该纺纱单元2之前。接头台车3利用吸绵管44以及吸绵口46将纺纱装置9侧的线端与卷装45侧的线端向捻接器43引导,并在该捻接器43中进行接头动作。通过以上的接头动作,能够将纱疵的地方去除,并再次开始细纱10向卷装45的卷绕。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省略切削器57,在继续进行卷绕装置13的驱动的状态下将牵伸装置7的驱动停止,由此以扯掉的方式来切断细纱10。 
接下来,对牵伸装置7详细地进行说明。 
牵伸装置7具备多个牵伸罗拉。各牵伸罗拉以二个为一组来构成牵伸罗拉对。本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7具备从上游侧依次按照以下的顺序而配置的四个牵伸罗拉对,即,由牵伸罗拉16与66构成的后罗拉对、由牵伸罗拉17与67构成的第三罗拉对、由牵伸罗拉19与69构成的中罗拉对、以及由牵伸罗拉20与70构成前罗拉对,其作为所谓的四线式牵伸装置而构成。在第三罗拉对与中罗拉对之间配置有用于限制纤维束的宽度的凝棉器28。 
在各牵伸罗拉对中,将细纱机1的正面侧的牵伸罗拉称为上罗拉,将细纱机1的背面侧的牵伸罗拉称为下罗拉。上罗拉从上游侧依次地有后上罗拉16、第三上罗拉17、架装了龙带18的中上罗拉19、以及前上罗拉20。下罗拉从上游侧依次地有后下罗拉66、第三下罗拉67、架装了龙带68的中下罗拉69、以及前下罗拉(对置罗拉)70。 
各上罗拉16、17、19、20是各自外周面由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的罗拉。各上罗拉16、17、19、20经由图略的轴承等,被支承为以各自轴线为中心自由旋转。各下罗拉66、67、69、70是金属制的罗拉,通过图略的驱动源,以各自轴线为中心被旋转驱动。在各牵伸罗拉对中,上罗拉与下罗拉对置地配置。牵伸装置7具有对各上罗拉16、17、19、 20朝向与其对置的下罗拉66、67、69、70而施力的未图示的施力机构(urging means)。由此,上罗拉16、17、19、20的外周面弹性地接触下罗拉66、67、69、70的外周面。通过旋转驱动下罗拉66、67、69、70,与下罗拉66、67、69、70对置且接触的上罗拉16、17、19、20也从动旋转。 
牵伸装置7通过在旋转的上罗拉16、17、19、20与下罗拉66、67、69、70之间夹持(夹入)纤维束8,来将该纤维束8向下游侧搬送。在牵伸装置7中,构成为越靠下游侧的牵伸罗拉对其旋转速度越快。因此,纤维束8在牵伸罗拉对与牵伸罗拉对之间被搬送的期间被拉伸(被牵伸),相伴随地,越向下游侧纤维束8的宽度变得越细。通过适宜地设定各下罗拉66、67、69、70的旋转速度、以及基于凝棉器28的纤维限制宽度等,能够变更纤维束8被牵伸的程度。因此,牵伸装置7能够将被牵伸为希望的宽度的纤维束8供给至纺纱装置9。由此,在纺纱装置9中,能够对希望的支数(粗细)的细纱10进行纺纱。 
如上所述,由于在牵伸装置7中越靠下游侧的牵伸罗拉对其旋转速度变得越快,从而作为最下游侧的牵伸罗拉对的前罗拉对的旋转速度是最快的。因此,在前罗拉对的近旁产生的伴随气流强,从而该伴随气流对纱线质量的影响也大。在本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7中,为了降低在高速旋转的前罗拉对的近旁产生的所述伴随气流的影响,在前上罗拉20形成有缩径部31。 
下面,对前上罗拉20的构成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4及图5所示,前上罗拉20具有形成为圆柱状的纤维接触部30和缩径部31,其中在该纤维接触部30的轴向两端部,缩径部31形成为与纤维接触部30相比直径小的圆柱状。 
前上罗拉20的纤维接触部30的外周面接触与该前上罗拉20对置配置的前下罗拉70的外周面。由此,如图5所示,构成为在纤维接触部30与前下罗拉70之间夹持纤维束8。另一方面,在缩径部31与前下罗拉70之间形成有间隙。 
接下来,对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前上罗拉20的近旁产生的伴随气流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前上罗拉20通过与之相对的前下罗拉70被驱动 旋转而从动旋转。因此,前上罗拉20与前下罗拉70相互逆向旋转。从而,如图4所示,由前上罗拉20的旋转而产生的伴随气流90与由前下罗拉70的旋转而产生的伴随气流91成为相互对置的气流,并在纤维束8的向前罗拉对的入口附近产生冲突。 
冲突的伴随气流90与91成为沿与前上罗拉20以及前下罗拉70的罗拉轴平行的方向(以下,仅称为轴向)流动的气流,并朝向前上罗拉20以及前下罗拉70的轴向端部流动(即,朝外扩散地流动)。若所述伴随气流90与91到达纤维接触部30的轴向端部,则通过在缩径部31与前下罗拉70之间形成的间隙,沿与纤维束8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流动。这样,沿轴向流动的伴随气流90与91的流动能够经由在缩径部31与前下罗拉70之间形成的间隙来跑掉。其结果是,沿轴向流动的伴随气流90与91的流动变弱,因而能够抑制纤维束8的纤维由于伴随气流90与91而向轴沿扩散的情况。 
以往,考虑到在如上所述的伴随气流90与91的控制中缩径部31的形状是重要的。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何设定缩径部的宽度、间隙的形状等最优。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163702中记载有对缩径部的形状进行了各种钻研的例子。另一方面,并没有太重视纤维接触部30的形状以及尺寸。这是因为存在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应为18mm以上的技术常识,并且认为没有对该纤维接触部30的尺寸以及形状等进行钻研的余地也是一个原因。 
但是,如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等反复研究的结果可以明确地得知在具备将纤维接触部30的轴向的宽度设为18mm以上的以往的前上罗拉20的纺纱机中,在纺纱中支或细支的纱线时,不能得到充分的纱线质量提高的效果。本申请发明人等为了调查纤维接触部30的形状给纱线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本申请发明人等制作将纤维接触部30的罗拉轴向的宽度设为18mm、17mm、16mm的前上罗拉20,在采用了各个前上罗拉20的细纱机1中进行了纺纱细纱10的实验。图6中表示测定了此时制成的细纱10的纱线质量的结果。其中,图6中记载的A1与A2是通过公知的纱疵分级仪(Classimat)分类而被分类了的纱疵。在图6中,记载了各 自细纱10的每100km被检测到的纱疵的数量。检测到的纱疵的数量越少,可以说是质量越高的细纱10。在进行了图6的实验时,纤维接触部30所夹入的状态的纤维束8的宽度为6mm左右。这是相当于大约30支的细纱10的纤维宽度。一般地,30支作为中支的纱线。 
如图6所示,与将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设为18mm的情况相比,在设为17mm、16mm的情况下的纱疵(尤其是纱疵分级仪A1)减少。特别是在将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设为16mm情况下,可以看出使纱疵减少的效果显著。这样,通过采用纤维接触部30的罗拉轴向的宽度不足18mm(例如17mm或16mm)的前上罗拉20,确认会提高中支的细纱10的质量。可知相对于中支的细纱10,将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设为16mm的前上罗拉20尤其有效。 
如上所述,以往,由于认为若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不足18mm则容易产生纤维的露出,所以没有使用过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不足18mm的牵伸上罗拉。然而现在,可知存在以下情况:即使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不足18mm,也不会产生纤维的露出,并且能够得到纱线质量提高的效果。即,通过本申请发明人等的实验,初次明确了将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设为不足18mm的前上罗拉20实用化的可能性。 
本申请发明人等进一步反复实验的结果,发现为了将前上罗拉20的形状最优化,非夹持部(non-nipping portion)的宽度是重要的。此处,所谓非夹持部,指的是在纤维接触部30中没有夹持纤维束8的部分。如图5所示,将被纤维接触部30夹持的状态的纤维束8的宽度设为SW,将纤维接触部30的轴向的宽度设为W1。并且将在比纤维束8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更靠外侧形成的非夹持部32与33的轴向的宽度分别设为W2与W3。这样,由于非夹持部32与33形成于纤维束8的两端部,从而在本说明书中仅提到“非夹持部的宽度”等的情况下,指的是两端部的非夹持部32与33的宽度的总计W2+W3。 
下面,对由发明人等明确了的非夹持部的宽度的重要性进行简单地说明。所谓非夹持部的宽度W2+W3宽是指被纤维接触部30夹持的纤维束8与缩径部31在轴向分离的情况。缩径部31是为了放掉伴随气流90与91而形成的。因此,若纤维束8与缩径部31分离过大,则不能放 掉纤维束8的近旁的伴随气流90与91。因此,可以认为由于该伴随气流90与91,导致纤维束8变得容易扩散。于是,通过某种程度地将非夹持部的宽度W2+W3变窄,纤维束8近旁的伴随气流90与91易于经由缩径部31跑掉,从而纤维束8不易扩散,而提高纱线质量。但是,若过度变窄非夹持部的宽度W2+W3,则认为纤维束8容易从纤维接触部30露出,反而会降低纱线质量。 
如图6所示的实验结果是纤维束8的宽度SW为6mm的情况。因此,在将前上罗拉20的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W1设为18mm的情况下,非夹持部的宽度W2+W3为12mm。在将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W1设为17mm的情况下,非夹持部的宽度W2+W3为11mm。在将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W1设为16mm的情况下,非夹持部的宽度W2+W3为10mm。若从非夹持部的宽度的观点观察图6的实验结果,则可知,与将非夹持部的宽度设为12mm时相比,在将非夹持部的宽度设为11mm时纱线质量提高,而在将非夹持部的宽度设为10mm时纱线品质尤其提高。即,在前上罗拉20的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W1为17mm以下的情况下,纱线质量提高。 
另外,图6所示的是纤维束8的宽度SW为6mm的情况。但是,本申请发明人等反复实验的结果是,可以确认,若该纤维束的宽度SW为7mm以下,则通过将非夹持部的宽度设为11mm以下会提高纱线质量。 
另一方面,对于纤维束8的宽度SW比7mm粗的情况(粗支的纱线,例如SW=8mm的情况),会有在本实用新型的前上罗拉(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W1为不足18mm的前上罗拉)中容易产生纤维的露出、纱线质量降低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前上罗拉20适用于纤维束8的宽度SW为7mm以下的情况(比粗支细的纱线,即相当于中支或细支的纱线)。另外,对于纤维束8的宽度SW比7mm粗的情况(纺纱粗支的纱线的情况),使用以往的前上罗拉(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W1是18mm以上的前上罗拉)即可。 
本申请发明人等为了调查纤维的露出难易度与非夹持部的宽度W2+W3之间的关系,将纤维束8的宽度SW设为10mm来进行了纺纱 细纱10的实验。其结果如图7所示。在如该实验那样地将纤维束8的宽度SW设为10mm的情况下,(由于宽度SW比7mm粗)有在本实用新型的前上罗拉20中容易产生纤维的露出、纱线质量恶化的情况。因此,通过观察该实验中的纱线质量的恶化情况(纱疵数量)与非夹持部的宽度W2+W3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纤维的露出难易度与非夹持部的宽度W2+W3之间的关系。若从该观点出发观察图7的实验结果,则可知,在非夹持部的宽度W2+W3为7mm、8mm的情况下纱疵的数量比较少,而在非夹持部的宽度W2+W3为6mm的情况下纱疵(尤其是纱疵分级仪A2)的数量增多。从该实验结果,可以认为在非夹持部的宽度W2+W3为6mm的情况下,纤维束8的纤维容易从纤维接触部30露出。因此判断为,若将非夹持部的宽度W2+W3设为7mm以上,则能够防止纤维的露出。 
综上所述,若使前上罗拉20的非夹持部的宽度W2+W3在7mm以上11mm以下的范围内,则能够防止纤维束8从纤维接触部30露出,并且该纤维束8难以因伴随气流90与91而扩散,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纱线质量。即,通过将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W1设为以下所示的范围内,能够得到良好质量的细纱10: 
SW+7mm  ≤W1≤SW+11mm 
在由前上罗拉20的纤维接触部30将纤维束8夹持时的宽度SW,由牵伸装置7的设定(各牵伸罗拉对的旋转速度等)来决定。在本实施方式的细纱机1中,准备了多个使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W1不同的前上罗拉20,与由牵伸装置7设定的纤维束8的宽度SW匹配地适当地使用前上罗拉20。据此,优选为,即使在所述设定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W1收纳于上述范围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纺纱中支的纱线的情况(具体来说纤维束8的宽度SW为6mm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使在本实施方式的前上罗拉20是纺纱细支的纱线的情况下也能够起到相同的作用。即,若纤维束8的宽度SW为7mm以下(例如,SW=7mm、6mm、5mm、4mm、3mm、2mm等),本实施方式的前上罗拉20也能够发挥提高纱线质量的效果。 
由于上罗拉的表面是橡胶等的弹性部件,所以会由于使用而产生磨损。这样,上罗拉为易耗品,从而在牵伸装置7中上罗拉构成为能够更 换。因此,容易根据牵伸装置7的设定来更换前上罗拉20。 
另外,若前上罗拉20整体的宽度W4(纤维接触部30与缩径部31和在一起的轴向的宽度)过宽,则会导致罗拉弯曲,有夹持不均匀的忧虑。另一方面,若前上罗拉20整体的宽度W4过窄,则缩径部31的宽度不能充分取得,从而不能充分发挥放掉伴随气流90与91的效果。在这个方面上,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等的实验,可以确认,若将前上罗拉20整体的宽度W4设为30mm以上34mm以下的范围内,则不会特别地产生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前上罗拉20中,将罗拉整体的宽度W4设为30mm以上34mm以下。另外,图6及图7所示的实验结果是使用整体的宽度W4为32mm的前上罗拉20而进行的实验结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前上罗拉20具有:纤维接触部30,该纤维接触部30呈圆柱状,并使纤维束8与其外周面接触;以及缩径部31,在纤维接触部30的轴向两端部,该缩径部31的直径形成为比纤维接触部30的直径小。将纤维接触部30与缩径部31合在一起的轴向的宽度W4为30mm以上34mm以下。纤维接触部30的轴向的宽度W1为不足18mm。 
这样,通过在纤维接触部30的两端部形成缩径部31,能够放掉伴随前上罗拉20的旋转而产生的伴随气流90与91,从而能够抑制纤维束8的扩散。通过将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设为不足18mm,在牵伸的纤维束8的宽度窄的情况(为了获得比粗支细的纱线而牵伸纤维束8的情况)下,能够降低伴随气流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纱线质量。 
本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7具备所述的前上罗拉20和前下罗拉70,其中前下罗拉70与该前上罗拉20对置配置,并在该前下罗拉70与该前上罗拉20的纤维接触部30之间夹持纤维束8。纤维接触部30的轴向的宽度W1宽度在7mm以上11mm以下的范围内比在该纤维接触部30与前下罗拉70之间被夹持状态的纤维束8的宽度SW宽。 
这样,通过相对于被夹持的纤维束8的宽度SW给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W1留有富余,能够防止纤维从纤维接触部30露出。若相对于被夹持的纤维束8的宽度,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过宽,则伴随气流90与91的影响变大而纤维束8容易扩散。通过将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 W1相对于纤维束8的宽度SW的富余(即,非夹持部的宽度)设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抑制纤维束8因伴随气流而扩散。如上所述,通过根据被牵伸的纤维束8的宽度而决定前上罗拉20的纤维接触部30的宽度W1,能够提供最优的牵伸装置7。 
本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7优选为,以如下方式将该纤维束8牵伸,即,将在纤维接触部30与前下罗拉70之间被夹持状态的纤维束8的宽度SW设为7mm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前上罗拉20在用于比粗支细的纱线(中支或细支的纱线)的纤维束8的牵伸中适用。因此,通过将由该前上罗拉20夹持的状态的纤维束8的宽度SW设为7mm(中支,相当于大致30支的纱线)以下,能够以特别好的质量来进行纤维束8的牵伸。 
前上罗拉20配置于在牵伸装置7所具备的罗拉中纤维束8的送出方向的最下游侧,由于以最高的速度旋转,从而伴随气流90与91的影响也最大。因此,通过在该前上罗拉2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牵伸罗拉,能够最显著地发挥放掉伴随气流90与91来抑制纤维的扩散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细纱机1具有多个纺纱单元2,该纺纱单元2具备所述的牵伸装置7;以及将由该牵伸装置7牵伸了的纤维束8纺纱并制成细纱10的纺纱装置9。 
本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7尤其在用于中支或细支的纱线的纤维束8的牵伸中适用。因此,根据上述构成的细纱机1,能够提高由纺纱装置9制成的中支或细支的细纱10的质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纱机1中,纺纱装置9是气流纺纱装置。 
由于气流纺纱装置能够进行高速纺纱,牵伸罗拉也高速旋转,往往伴随气流90与91的影响也变大。通过采用能够放掉所述伴随气流90与91的本实用新型的牵伸罗拉,能够显著地发挥提高细纱10的质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纱机1中,纺纱装置9具备:喷嘴座34;中空导向轴体23;以及纤维导向件22,该纤维导向件22在形成于喷嘴座34 以及中空导向轴体23之间的纺纱室26内对纤维束8进行引导。 
在要求被导入纺纱室26内的纤维束8的状态的精度的气流纺纱装置中,纤维束8通过纤维导向件22以稳定的状态被导入。其结果是,细纱机1能够制成质量稳定的细纱1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所述的构成能够有例如以下的变更。 
本实用新型也能够适用于其他种类的纺纱机(例如环锭纺纱机)的牵伸装置中。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细纱机1通过在旋转的储纱罗拉14的周围卷缠细纱10,来将细纱10从纺纱装置9纺出。也可以代替储纱装置12而设置旋转的输出罗拉与夹持罗拉,通过由该输出罗拉与夹持罗拉夹持细纱10来将细纱10从纺纱装置9纺出。在该情况下,在输出罗拉与夹持罗拉的下游侧配置储纱罗拉14,也能够吸收在卷绕工作或接头工作时产生的细纱10的松动。 
也可以省略纤维导向件22所具备的针状的导纱针22a。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纤维导向件22的下游侧端部的边缘来实现上述导纱针22a的功能。 
缩径部3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4及图5等所示的圆柱状,也可以例如像日本特开2010-163702所公开那样地形成为斜面状或曲面状。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将本实用新型的牵伸罗拉应用于前上罗拉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应用于前下罗拉。并不限定于前罗拉对,其他的牵伸罗拉中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构成。 

Claims (7)

1.一种牵伸罗拉,其为牵伸装置的牵伸罗拉,所述牵伸罗拉的特征在于,具有:
纤维接触部,该纤维接触部呈圆柱状,并使纤维束与该纤维接触部的外周面接触;以及
缩径部,在所述纤维接触部的轴向两端部,该缩径部的直径形成为比所述纤维接触部的直径小,
将所述纤维接触部与所述缩径部合在一起的轴向的宽度为30mm以上34mm以下,
所述纤维接触部的轴向的宽度为不足18mm。
2.一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罗拉;以及
对置罗拉,该对置罗拉与所述牵伸罗拉对置配置,并在该对置罗拉与该牵伸罗拉的所述纤维接触部之间夹持纤维束,
所述纤维接触部的轴向的宽度在7mm以上11mm以下的范围内比在所述纤维接触部与所述对置罗拉之间被夹持状态的纤维束的宽度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如下方式将纤维束牵伸,即,使在所述纤维接触部与所述对置罗拉之间被夹持状态的纤维束的宽度为7m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伸罗拉为前上罗拉。
5.一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纺纱单元,该纺纱单元具备:
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牵伸装置;以及
将由该牵伸装置牵伸了的纤维束纺纱并制成细纱的纺纱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装置是气流纺纱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装置具备:喷嘴座;中空导向轴体;以及纤维引导部,该纤维引导部在形成于所述喷嘴座以及所述中空导向轴体之间的纺纱室内对纤维束进行引导。 
CN 201120414027 2010-11-18 2011-10-24 牵伸罗拉、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5831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8249 2010-11-18
JP2010258249A JP2012107363A (ja) 2010-11-18 2010-11-18 ドラフトローラ、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58310U true CN202658310U (zh) 2013-01-09

Family

ID=4475947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9117.0A Active CN102465364B (zh) 2010-11-18 2011-10-24 牵伸罗拉、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CN 201120414027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58310U (zh) 2010-11-18 2011-10-24 牵伸罗拉、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9117.0A Active CN102465364B (zh) 2010-11-18 2011-10-24 牵伸罗拉、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455518B1 (zh)
JP (1) JP2012107363A (zh)
CN (2) CN10246536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1280A (zh) * 2014-01-06 2014-04-23 马建辉 一种并条机
CN106245164A (zh) * 2015-06-11 2016-12-2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织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8271B2 (ja) 2011-06-30 2017-08-3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ドラフトローラ及びそれを用いて紡績する方法、紡績ユニット、並びに紡績機
DE102012023985A1 (de) * 2012-12-07 2014-06-12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Luftspinnvorrichtung
JP2015081398A (ja) * 2013-10-23 2015-04-2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DE102013017636A1 (de) * 2013-10-23 2015-04-23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Streckwerk für eine Luftspinn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66708A (en) * 1943-07-12 1945-01-10 Thomas Ryder & Son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op rollers for self acting mules, ring frames and speed frames
DE4004045A1 (de) * 1990-02-10 1991-08-14 Fritz Stahlecker Vorrichtung zum pneumatischen falschdrallspinnen
DE4037834A1 (de) * 1990-11-28 1992-06-04 Fritz Stahlecker Vorrichtung zum pneumatischen falschdrallspinnen
JP2517614Y2 (ja) * 1991-11-28 1996-11-2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ローラー
JPH07126926A (ja) * 1993-10-25 1995-05-16 Murata Mach Ltd ドラフト装置のフロントトップローラー
JP2004256934A (ja) * 2003-02-25 2004-09-16 Murata Mach Ltd ドラフトローラおよびドラフト装置
JP2005113274A (ja) 2003-10-02 2005-04-28 Murata Mach Ltd ドラフト装置
CN101225560B (zh) * 2008-02-04 2010-06-09 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纺纱机牵伸装置
JP2010163702A (ja) 2009-01-13 2010-07-29 Murata Machinery Ltd ドラフト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1280A (zh) * 2014-01-06 2014-04-23 马建辉 一种并条机
CN106245164A (zh) * 2015-06-11 2016-12-2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55518B1 (en) 2018-09-05
CN102465364A (zh) 2012-05-23
CN102465364B (zh) 2016-06-29
JP2012107363A (ja) 2012-06-07
EP2455518A2 (en) 2012-05-23
EP2455518A3 (en)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58310U (zh) 牵伸罗拉、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CN103014942B (zh) 纺纱机
EP2727870A2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and yarn winding method
CN101713112A (zh) 纺纱机
CN103010816B (zh) 纱线卷取机
CN109385703B (zh) 气流纺纱机
JP2013063839A (ja) 糸巻取機及び糸巻取ユニット
JPH01156519A (ja) 紡績方法及び紡績装置
CN105645178B (zh) 纱线卷取机
CN103510217B (zh) 纤维机械及纤维机械的周期性不匀检测方法
JPH0653979B2 (ja) 糸の製造方法
CN202543439U (zh) 牵伸辊、纺纱单元以及纺纱机
CN109385702B (zh) 气流纺纱机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5966995B (zh) 接头装置、纺纱机和自动络纱机
CN205099835U (zh) 导纱器、芯纱供给装置及纺纱机械
CN208008981U (zh) 一种纺纱机
JP2021110062A (ja) ドラフト装置、紡績機、紡績方法及びドラフトローラ
CN105274664A (zh) 芯纱供给单元、芯纱供给装置、纺纱机及芯纱供给方法
CN108286093A (zh) 一种纺纱机
CN111793863B (zh) 纺纱方法以及纺纱机械
JP2018178311A (ja) 紡績機、空気紡績方法、及び紡績糸
JP7463063B2 (ja) リング紡績コップの巻成状態に影響を及ぼすための方法もしくは装置
JPH057255Y2 (zh)
CN103014940A (zh) 纺纱机
JP2017036524A (ja) 空気紡績装置及びキャップ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29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