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98578U - 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98578U
CN201998578U CN2011200948519U CN201120094851U CN201998578U CN 201998578 U CN201998578 U CN 201998578U CN 2011200948519 U CN2011200948519 U CN 2011200948519U CN 201120094851 U CN201120094851 U CN 201120094851U CN 201998578 U CN201998578 U CN 201998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heat transfer
layer
transfer print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948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CITY SHANSHUI COMPUTER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CITY SHANSHUI COMPUTER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CITY SHANSHUI COMPUTER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CITY SHANSHUI COMPUTER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948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98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98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985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它包括呈膜状的基带、耐热油墨层和热转印油墨层,耐热油墨层涂敷于基带的一面,热转印油墨层涂敷于基带的另一面,该热转印油墨层由剥离油墨层和粘结油墨层两层的油墨层组成,其剥离油墨层直接涂覆于所述基带表面,粘结油墨层涂覆于剥离油墨层上。该多层混合基碳带的油墨层可容易地完整地与基带进行分离,且在光滑的介质上具备很好地附着能力,另外,它还具备分辨率高、打印清晰、抗摩擦、抗潮湿、抗化学腐蚀、环保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转印碳带,特别是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
背景技术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国际化、文化国土化的资讯社会到来之时,起源于40年代、研究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普及于80年代的条码与条码技术,象一条条经济信息纽带将世界各地的生产制造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热转印打印机的发展,条码碳带的应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逐步渗透到许多技术领域中。
热转移成像方法是Mille在1953年发明的,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打印的计算机外设输出设备,已成为市场占有率很高的一类特种打印机。其成像原理是计算机输出信号驱动半导体电热头,使热转印色带油墨熔融转移至受像介质,形成文字和图像的过程。
热转印色带可以简单的分为三类产品:
蜡基色带:通常含有高百分比的蜡基原料(蜡的比例大于65%),由于蜡的熔点一般远低于树脂,且多数蜡比树脂软,蜡基色带打印图形的耐久性不如混合基和树脂基。蜡基色带通常具有高密度、高敏度的特点,应用于纸质标签,打印效果优良,成本经济,大多数的蜡基色带只有一层涂层。
蜡/树脂混合基色带:一般含有高百分比的树脂成分原料(树脂的比例在30%-50%之间),这样的色带的熔点较高,硬度较大,打印的图形的防刮性和防化学腐蚀性也比蜡基色带好,混合基色带兼具优质打印效果与耐久性能,应用广泛,价效皆佳。
树脂基色带:含有高比例的树脂成分,其打印所需能级较前二者高,其硬度也相当最大,最具耐久性、耐摩擦、耐热、耐腐蚀等性能,有些配方能防蒸汽压力,有些则能经水洗或者干洗,但打印成本与前二类相比最高,介质适应性最差。
世界主流的混合基条码碳带都采用溶剂型涂布方式,其采用的溶剂一般为汽油、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酮和环己酮等有机溶剂,对生产者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目前国内使用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条码碳带主要依靠日本和美国的进口,而市场上的很多产品其涂层只有一层油墨层,在打印过程中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即碳带上的油墨不能很好地脱离基带而附着于打印介质,并且油墨与打印介质的粘合性也不好,所印制的图形易因外力而遭到破坏,这是因为油墨层既需具备从基带剥离的良好性能,又需具备与打印介质粘结的良好性能,此二者在同一体中很难实现,其生产工艺也更复杂。
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油墨层易剥离于基带且与光滑介质附着力强的耐刮的多层热转印碳带以解决上述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及其制作方法,以增强碳带油墨层剥离基带能力、抗刮能力及对光滑介质的附着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它包括呈膜状的基带、耐热油墨层和热转印油墨层,耐热油墨层涂敷于基带的一面,热转印油墨层涂敷于基带的另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油墨层由剥离油墨层和粘结油墨层两层的油墨层组成,其剥离油墨层直接涂覆于所述基带表面,粘结油墨层涂覆于剥离油墨层上。
上述剥离油墨层油墨为热熔型油墨,粘结油墨层油墨为热熔型油墨或者溶剂型油墨。
进一步,上述剥离油墨层的涂布量均为每平方米0.5-2.2克;上述粘结油墨层的涂布量均为每平方米0.5-2.0克;上述耐热油墨涂敷的涂布量为每平方米0.1-1克。
上述基带为厚度4.5-5.0微米的未经电晕处理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多层混合基碳带的油墨层可容易地完整地与基带进行分离,且在光滑的介质上具备很好地附着能力,另外,它还具备分辨率高、打印清晰、抗摩擦、抗潮湿、抗化学腐蚀、环保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层热转印碳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该多层热转印碳带包括由厚度为4.5-5.0微米的未经电晕处理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制成的基带1,耐热油墨层2涂覆于基带1的一面,热转印油墨层3涂覆于基带1的另一面。为了使打印到介质上的图像保持长久清晰度,就必须要求油墨层既容易从基带1上剥离又要与打印介质有足够高的粘结强度,为此,该热转印油墨层3由剥离油墨层31和粘结油墨层32组成,剥离油墨层31直接涂覆于基带1的表面上,粘结油墨层32涂覆于剥离油墨层31上,且剥离油墨层31油墨为热熔型油墨,粘结油墨层32为热熔型油墨或者溶剂型油墨。
上述耐热油墨层2包括按重量百分比107硅胶85-95%、含氢硅油3-4.5%、固化剂1.5-3%、促进剂0.5-1.5%等主材料和适量二甲苯溶剂,该主材料的固含量为1-5%。该耐热油墨层2主要起防静电、均热及减少摩擦的作用,可以保护打印头,延长打印头的使用寿命。
上述剥离油墨层31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构成:蜡类物质30-70%、树脂20-40%、助剂0.5-5%、着色剂10-30%。
上述热熔型的粘结油墨层32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组分构成:蜡类20-40%、树脂45-65%、着色剂5-15%、助剂0.5-5%。上述溶剂型的粘结油墨层32由树脂、溶剂、助剂及着色剂构成。热熔型或溶剂型的粘结油墨层32油墨中的树脂均为热塑型固态树脂,其熔点为60-130℃,该树脂可从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酮树脂以及聚苯乙烯、SBS、SIS、氯化EVA、萜烯树脂、石油树脂、PVA、聚酯树脂或氯醋树脂中任选一种或多种。
更具体地,上述剥离油墨层31的制备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方案之一,方案中整个配方组分质量为100份,方案如下:
方案1:先将40份的巴西蜡、20份的合成蜡、15份的聚酰胺树脂及10份石油树脂加热熔化,再加入13份碳黑和2份的分散剂使用篮磨机研磨及分散均匀后使用。
方案2:先将40份的巴西蜡、20份的合成蜡、15份的聚酰胺树脂及10份萜烯树脂加热熔化,再加入13份碳黑和2份的分散剂使用篮磨机研磨及分散均匀后使用。
方案:3:先将30份的巴西蜡、30份的合成蜡、15份的EVA树脂及10份石油树脂加热熔化,再加入13份碳黑和2份的分散剂使用篮磨机研磨及分散均匀后使用。
方案4:先将30份的巴西蜡、30份的合成蜡、15份的EVA树脂及10份萜烯树脂加热熔化,再加入13份碳黑和2份的分散剂使用篮磨机研磨及分散均匀后使用。
另外,上述粘结油墨层32的制备具体地可以采用以下六个方案之一,方案中整个配方组分质量为100份,方案如下:
方案1:先将25份的巴西蜡、15份的合成蜡、30份的聚酰胺树脂及20份萜烯树脂加热熔化,再加入9份炭黑和1份的分散剂使用篮磨机研磨及分散均匀后使用。
方案2:先将25份的巴西蜡、15份的合成蜡、30份的聚酰胺树脂及20份石油树脂加热熔化,再加入9份炭黑和1份的分散剂使用篮磨机研磨及分散均匀后使用。
方案3:先将10份聚酰胺树脂,10份的石油树脂,二甲苯40份,25份异丙醇,13份炭黑,2份分散剂,经三辊机研磨后制成油墨使用。
方案4:先将10份聚酰胺树脂,10份的萜烯树脂,二甲苯40份,25份异丙醇,13份炭黑,2份分散剂,经三辊机研磨后制成油墨使用。
方案5:先将5份EVA树脂,15份的萜烯树脂,二甲苯40份,25份丁酮,13份炭黑,2份分散剂,经三辊机研磨后制成油墨使用。
方案6:先将5份SBS树脂,15份的萜烯树脂,二甲苯25份,40份丁酮,13份炭黑,2份分散剂,经三辊机研磨后制成油墨使用。
上述多层热转印碳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制备基带:选取厚度为4.5-5.0微米的未经电晕处理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作为基带1;
b.  制备耐热油墨层2油墨:依上述配比称取重量份的107硅胶、含氢硅油、固化剂和促进剂;将107硅胶完全溶化在二甲苯中,再依次加入含氢硅油、固化剂、促进剂,搅拌均匀,其中,107硅胶、含氢硅油、固化剂和促进剂等主材料的固含量为1-5%;再经过烘道烘干固化,制成耐热油墨层2油墨;
c.  制备剥离油墨层31油墨:依上述配比称取重量份的蜡类物质、树脂、助剂、着色剂;将蜡类物质和树脂在加热熔化的情况下充分混合均匀,再使用篮磨机将其与着色剂、助剂充分混合均匀制成剥离油墨层31油墨;
d.  制备粘结油墨层32油墨:依上述配比称取重量份的蜡类、树脂、着色剂、助剂;将蜡类物质和树脂在加热熔化的情况下充分混合均匀,再使用篮磨机将其与着色剂,助剂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粘结油墨层32油墨;
e.       最后,采用凹版印刷将上述耐热油墨层2油墨涂覆在基带1的一面,其涂布量为每平方米0.1-1克,形成耐热油墨层2;再采用凹版印刷将上述剥离油墨层31油墨涂覆在基带1的另一面,其涂布量为每平方米0.5-2.2克,形成剥离油墨层31;最后,采用凹版印刷将上述粘结油墨层32油墨涂覆于剥离油墨层31的表面上,其涂布量每平方米0.5-2.0克,形成粘结油墨层32。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6)

1.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它包括呈膜状的基带、耐热油墨层和热转印油墨层,耐热油墨层涂敷于基带的一面,热转印油墨层涂敷于基带的另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油墨层由剥离油墨层和粘结油墨层两层的油墨层组成,其剥离油墨层直接涂覆于所述基带表面,粘结油墨层涂覆于剥离油墨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油墨层油墨为热熔型油墨,粘结油墨层油墨为热熔型油墨或者溶剂型油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油墨层涂布量为每平方米0.5-2.2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油墨层涂布量为每平方米0.5-2.0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油墨涂敷的涂布量为每平方米0.1-1克。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为厚度4.5-5.0微米的未经电晕处理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CN2011200948519U 2011-04-02 2011-04-02 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8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948519U CN201998578U (zh) 2011-04-02 2011-04-02 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948519U CN201998578U (zh) 2011-04-02 2011-04-02 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98578U true CN201998578U (zh) 2011-10-05

Family

ID=44701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9485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8578U (zh) 2011-04-02 2011-04-02 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98578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9852A (zh) * 2011-04-02 2011-09-21 泉州市山水电脑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53189A (zh) * 2012-04-16 2012-09-05 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边压式打印机的热转印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2788A (zh) * 2012-09-27 2014-04-0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带和墨带卷
CN106965575A (zh) * 2017-05-04 2017-07-21 鹏码新材料(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的热转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2592A (zh) * 2020-07-16 2020-09-15 焦作卓立膜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静电阻燃热转印碳带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95232A (zh) * 2020-12-30 2021-05-14 嘉兴沃兹玩具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的印刷工艺及其制得的纸板与纸板的应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9852A (zh) * 2011-04-02 2011-09-21 泉州市山水电脑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53189A (zh) * 2012-04-16 2012-09-05 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边压式打印机的热转印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3189B (zh) * 2012-04-16 2014-09-10 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边压式打印机的热转印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2788A (zh) * 2012-09-27 2014-04-0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带和墨带卷
CN103692788B (zh) * 2012-09-27 2016-09-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带和墨带卷
CN106965575A (zh) * 2017-05-04 2017-07-21 鹏码新材料(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标签表面耐水性的热转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2592A (zh) * 2020-07-16 2020-09-15 焦作卓立膜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静电阻燃热转印碳带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2592B (zh) * 2020-07-16 2022-08-30 焦作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阻燃热转印碳带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95232A (zh) * 2020-12-30 2021-05-14 嘉兴沃兹玩具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的印刷工艺及其制得的纸板与纸板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9852A (zh) 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及其制作方法
CN201998578U (zh) 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
CN101850671B (zh) 热熔涂布的混合基热转印色带及其生产方法
JP2004122756A (ja) 保護層熱転写シートおよびマット調印画物
CN104802541B (zh)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的热转印色带
JP5083391B2 (ja) 中間転写媒体
CN102658735A (zh) 一种平压树脂基条码打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61223B (zh) 一种耐溶剂和耐磨标签打印的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JPH09142031A (ja) 熱転写記録材料
CN105216461A (zh) 一种金银色条码打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573A (zh) 热转印碳带用油墨及制备方法、热转印碳带及应用
JP2012066530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S62240588A (ja) 物品の装飾方法
CN102229289A (zh) 一种蜡基碳带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16023A (zh) 一种水洗标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28355A (zh) 一种适用于多类型基材的树脂色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1478A (zh) 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
CN105172409A (zh) 一种复合热转印色带的制备方法
JP2551415B2 (ja) 転写方法
JP2011201180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CN103600589A (zh) 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
JP2011201181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3725938B2 (ja) 熱転写記録材料
JP2003063158A (ja) 熱転写記録媒体
JPS6378795A (ja) 被転写シ−トおよび装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