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1478A - 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1478A
CN102211478A CN 201110082915 CN201110082915A CN102211478A CN 102211478 A CN102211478 A CN 102211478A CN 201110082915 CN201110082915 CN 201110082915 CN 201110082915 A CN201110082915 A CN 201110082915A CN 102211478 A CN102211478 A CN 1022114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wax
hot transfer
resin
transfer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8291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CITY SHANSHUI COMPUTER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CITY SHANSHUI COMPUTER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CITY SHANSHUI COMPUTER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CITY SHANSHUI COMPUTER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08291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114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11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14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包括涂布在基带上的热转印油墨层和耐热油墨层,其特征在于:热转印油墨由30-70%重量的蜡类物质,20-40%重量的树脂,0.5-5%重量的助剂及10-30%重量的着色剂组成。生产时将蜡类物质和树脂在加热熔化的情况下充分混合均匀,再使用篮磨机将其与着色剂,助剂充分混合均匀制成热转印油墨;油墨涂覆在基带的表面,最后将耐热油墨涂在基带的另一面。热转印油墨所使用的树脂含量较高,在不适用溶剂的情况下保证蜡与树脂在熔化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相溶性,确保热转印油墨与打印介质之间具有足够附着力,打印出来的图像或文字更具耐摩擦性、长时间保持印迹的高清晰度;杜绝溶剂的使用,具有环保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炭带,特别是一种可长时间保持高清晰印迹的热转印蜡基碳带。
背景技术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国际化、文化国土化的资讯社会到来之时,起源于40年代、研究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普及于80年代的条码与条码技术,象一条条经济信息纽带将世界各地的生产制造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热转印打印机的发展,条码碳带的应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采用碳带打印条码主要特点是迅速、便捷,能及时为各种产品或服务提供清晰、准确的印签,广泛用于各类型材质。在实际应用中,铁路、机场、超市、邮递、医院、图书馆及各工业企业的标签和条码应用领域尤为广泛,发展迅速。
中国专利CN1461704A公开了一种热转印色带及其制造工艺,采用热熔方式涂布热转印色带,其油墨与打印介质之间的附着力差,导致打印出来的图像或文字不耐摩擦,保持时间短。
中国专利CN1351933A公开了一种热转印色带,采用溶剂来解决油墨中蜡与树脂的相溶性,较好地解决了油墨与打印介质的附着力问题,打印出来的图像或文字更具耐摩擦性,延长了油墨在打印介质上的保持时间,但由于溶剂的使用而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提高无溶剂油墨与打印介质的附着力问题,提供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在不使用溶剂的情况下确保油墨与打印介质有足够高的粘结强度,打印出来的图像或文字具有良好耐磨性,延长油墨在打印介质上的保持时间。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包括涂布在基带上的热转印油墨层和耐热油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油墨由30-70%重量的蜡类物质,20-40%重量的树脂,0.5-5%重量的助剂及10-30%重量的着色剂组成。
上述热转印油墨的熔点为60-90℃。
进一步,上述蜡类物质是由天然蜡、动物蜡及合成蜡中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蜡组成,其熔点为60-90℃,蜡类物质中的每种蜡占热转印油墨重量的10-40%。
上述蜡类物质由巴西蜡和针入度≤6的高纯度精蜡组成;所述热转印油墨由30%重量的巴西蜡、30%重量的高纯度精蜡、25%重量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2%重量的分散剂和13%重量的炭黑组成。
上述蜡类物质由巴西蜡和针入度≤6的高纯度精蜡组成;所述热转印油墨由30%重量的巴西蜡、30%重量的高纯度精蜡、25%重量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2%重量的分散剂和10%重量的炭黑、3%重量的苯胺黑组成。
上述蜡类物质由巴西蜡和针入度≤6的高纯度精蜡组成;所述树脂由聚酰胺树脂和石油树脂组成;所述热转印油墨由30%重量的巴西蜡、30%重量的高纯度精蜡、15%重量的聚酰胺树脂、10%重量的石油树脂、2%重量的分散剂和10%重量的炭黑、3%重量的苯胺黑组成。
上述蜡类物质由巴西蜡和针入度≤6的高纯度精蜡组成;所述树脂由聚酰胺树脂和石油树脂组成;所述热转印油墨由30%重量的巴西蜡、30%重量的高纯度精蜡、15%重量的聚酰胺树脂、10%重量的石油树脂、2%重量的分散剂和13%重量的炭黑组成。
上述树脂是热塑型固态树脂,且熔点为60-130℃,可以从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酮树脂以及聚苯乙烯中选取一种或多种。
上述基带采用厚度为4.5-5.0微米的未经电晕处理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上述热转印蜡基碳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蜡类物质和树脂在加热的情况混合均匀;再将助剂和着色剂加入蜡类物质与树脂的混合物中,并使用篮磨机将其研磨混合均匀,制成热转印油墨;然后,将耐热油墨均匀涂敷在基带的一面,其涂布量为每平方0.1-1克,并经过烘道烘干固化;最后,将上述制得的热转印油墨均匀涂覆在基带的另一面,涂布量为每平方2.2-3.5克,再经过吹风冷却固化。
本发明提供的热转印蜡基碳带,热转印油墨所使用的树脂含量较高,在不适用溶剂的情况下保证蜡与树脂在熔化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相溶性,大幅度提高了蜡类物质的结合力,确保热转印油墨与打印介质之间具有足够附着力,打印出来的图像或文字更具耐摩擦性,使打印介质上的油墨印迹长时间清晰可辨;杜绝溶剂的使用,不污染环境具有很好的环保作用,节省原料,降低产品成本。本发明热转印蜡基碳带具有分辨率高、打印清晰、抗摩擦、抗潮湿、抗冷热、适于高速打印、环保等优点,显著提高了印迹的耐摩擦性,杜绝溶剂的使用,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热转印蜡基碳带,包括厚度为4.5-5.0微米的未经电晕处理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制成的基带,以及采用凹版印刷均匀涂布在基带上的热转印油墨层和耐热油墨层。
热转印油墨由30重量份的巴西蜡、30重量份的针入度≤6的高纯度精蜡、25重量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2重量份的分散剂和13重量份的炭黑组成。热转印油墨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巴西蜡、高纯度精蜡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在加热的情况混合均匀;再将分散剂和炭黑加入蜡类物质与树脂的混合物中,并使用篮磨机将其研磨混合均匀,便制成熔点为60-90℃的热转印油墨。
所述耐热油墨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107硅胶85-95%、含氢硅油3-4.5%、固化剂1.5-3%、促进剂0.5-1.5%配制而成的主材料和适量二甲苯溶剂;以耐热油墨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主材料在耐热油墨中固含量为1-5%。制备时,先107硅胶完全溶化在二甲苯中,再加依次加入含氢硅油、固化剂、促进剂,搅拌均匀后便制得耐热油墨。
热转印蜡基碳带,先将上述耐热油墨均匀涂敷在基带的一面,其涂布量为每平方0.1-1克,并经过烘道烘干固化;再将上述制得的热转印油墨均匀涂覆在基带的另一面,涂布量为每平方2.2-3.5克,再经过吹风冷却固化;两面涂敷完成的基带即为本发明的热转印蜡基碳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热转印油墨由30重量份的巴西蜡、30重量份针入度≤6的高纯度精腊、25重量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2重量份的分散剂和10重量份的炭黑、3重量份的苯胺黑组成。热转印油墨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巴西蜡、高纯度精腊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在加热的情况混合均匀;再将分散剂、炭黑和苯胺黑加入蜡类物质与树脂的混合物中,并使用篮磨机将其研磨混合均匀,便制成熔点为60-90℃的热转印油墨。其余的参照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热转印油墨由30重量份的巴西蜡、30重量份针入度≤6的高纯度精腊、15重量份的聚酰胺树脂、10重量份的石油树脂、2重量份的分散剂和10重量份的炭黑、3重量份的苯胺黑组成。热转印油墨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巴西蜡、高纯度精腊、聚酰胺树脂和石油树脂在加热的情况混合均匀;再将分散剂、炭黑和苯胺黑加入蜡类物质与树脂的混合物中,并使用篮磨机将其研磨混合均匀,便制成熔点为60-90℃的热转印油墨。其余的参照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热转印油墨由30重量份的巴西蜡、30重量份针入度≤6的高纯度精腊、15重量份的聚酰胺树脂、10重量份的石油树脂、2重量份的分散剂和13重量份的炭黑组成。热转印油墨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巴西蜡、高纯度精腊、聚酰胺树脂和石油树脂在加热的情况混合均匀;再将分散剂和炭黑加入蜡类物质与树脂的混合物中,并使用篮磨机将其研磨混合均匀,便制成熔点为60-90℃的热转印油墨。其余的参照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但不局限于此,上述蜡类物质可以是由天然蜡、动物蜡及合成蜡中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蜡组成,其熔点为60-90℃,蜡类物质中的每种蜡占热转印油墨重量的10-40%;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高纯度精腊选用日本石油株社提供的针入度(硬度)≤6的HNP10精腊,其具有含油量低、直链烃含量较大(使分子排列较规整,材料整体硬度较大)及感温性优越(由于碳原子分布较窄)等特点。上述的树脂是热塑型固态树脂,且熔点为60-130℃,可以从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酮树脂以及聚苯乙烯中选取一种或多种。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包括涂布在基带上的热转印油墨层和耐热油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油墨由30-70%重量的蜡类物质,20-40%重量的树脂,0.5-5%重量的助剂及10-30%重量的着色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蜡基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油墨的熔点为6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蜡基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蜡类物质是由天然蜡、动物蜡及合成蜡中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蜡组成,其熔点为60-90℃,蜡类物质中的每种蜡占热转印油墨重量的1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蜡基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蜡类物质由巴西蜡和针入度≤6的高纯度精蜡组成;所述热转印油墨由30%重量的巴西蜡、30%重量的高纯度精蜡、25%重量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2%重量的分散剂和13%重量的炭黑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蜡基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蜡类物质由巴西蜡和针入度≤6的高纯度精蜡组成;所述热转印油墨由30%重量的巴西蜡、30%重量的高纯度精蜡、25%重量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2%重量的分散剂和10%重量的炭黑、3%重量的苯胺黑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蜡基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蜡类物质由巴西蜡和针入度≤6的高纯度精蜡组成;所述树脂由聚酰胺树脂和石油树脂组成;所述热转印油墨由30%重量的巴西蜡、30%重量的高纯度精蜡、15%重量的聚酰胺树脂、10%重量的石油树脂、2%重量的分散剂和10%重量的炭黑、3%重量的苯胺黑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蜡基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蜡类物质由巴西蜡和针入度≤6的高纯度精蜡组成;所述树脂由聚酰胺树脂和石油树脂组成;所述热转印油墨由30%重量的巴西蜡、30%重量的高纯度精蜡、15%重量的聚酰胺树脂、10%重量的石油树脂、2%重量的分散剂和13%重量的炭黑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蜡基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是热塑型固态树脂,且熔点为60-130℃,可以从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酮树脂以及聚苯乙烯中选取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蜡基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采用厚度为4.5-5.0微米的未经电晕处理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热转印蜡基碳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蜡类物质和树脂在加热的情况混合均匀;再将助剂和着色剂加入蜡类物质与树脂的混合物中,并使用篮磨机将其研磨混合均匀,制成热转印油墨;然后,将耐热油墨均匀涂敷在基带的一面,其涂布量为每平方0.1-1克,并经过烘道烘干固化;最后,将上述制得的热转印油墨均匀涂覆在基带的另一面,涂布量为每平方2.2-3.5克,再经过吹风冷却固化。
CN 201110082915 2011-04-02 2011-04-02 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 Pending CN1022114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82915 CN102211478A (zh) 2011-04-02 2011-04-02 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82915 CN102211478A (zh) 2011-04-02 2011-04-02 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1478A true CN102211478A (zh) 2011-10-12

Family

ID=44743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82915 Pending CN102211478A (zh) 2011-04-02 2011-04-02 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1147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9289A (zh) * 2011-04-17 2011-11-02 傅哲龙 一种蜡基碳带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53189A (zh) * 2012-04-16 2012-09-05 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边压式打印机的热转印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0589A (zh) * 2013-10-20 2014-02-26 安徽嘉木橡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
CN110143068A (zh) * 2019-05-23 2019-08-20 广东可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用色带生产工艺
CN110356129A (zh) * 2019-06-18 2019-10-22 鹏码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热转印色带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1933A (zh) * 2000-11-07 2002-06-05 潘浦敦 热转印色带
CN1461704A (zh) * 2002-05-30 2003-12-17 刘中原 热转印色带及其制造工艺
CN101168329A (zh) * 2006-10-26 2008-04-30 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 可剥离热敏复合色带
CN101537743A (zh) * 2008-03-19 2009-09-23 杭州兴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配色带
CN201325217Y (zh) * 2008-12-26 2009-10-14 天津市赢事达办公用品厂 一种用于条幅机打印布标的热转印带
CN101837690A (zh) * 2010-05-31 2010-09-22 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基条码打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1933A (zh) * 2000-11-07 2002-06-05 潘浦敦 热转印色带
CN1461704A (zh) * 2002-05-30 2003-12-17 刘中原 热转印色带及其制造工艺
CN101168329A (zh) * 2006-10-26 2008-04-30 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 可剥离热敏复合色带
CN101537743A (zh) * 2008-03-19 2009-09-23 杭州兴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配色带
CN201325217Y (zh) * 2008-12-26 2009-10-14 天津市赢事达办公用品厂 一种用于条幅机打印布标的热转印带
CN101837690A (zh) * 2010-05-31 2010-09-22 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基条码打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9289A (zh) * 2011-04-17 2011-11-02 傅哲龙 一种蜡基碳带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53189A (zh) * 2012-04-16 2012-09-05 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边压式打印机的热转印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3189B (zh) * 2012-04-16 2014-09-10 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边压式打印机的热转印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0589A (zh) * 2013-10-20 2014-02-26 安徽嘉木橡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
CN110143068A (zh) * 2019-05-23 2019-08-20 广东可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用色带生产工艺
CN110356129A (zh) * 2019-06-18 2019-10-22 鹏码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热转印色带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9852A (zh) 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及其制作方法
CN101850671B (zh) 热熔涂布的混合基热转印色带及其生产方法
CN102658735B (zh) 一种平压树脂基条码打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US4923749A (en) Thermal transfer ribbon
CN102653189B (zh) 一种用于边压式打印机的热转印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1478A (zh) 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
CN101648468B (zh) 用于条幅机打印布标的环保型热转印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573A (zh) 热转印碳带用油墨及制备方法、热转印碳带及应用
CN102229289A (zh) 一种蜡基碳带及其制作方法
CN102303459B (zh) 一种高分辨率的热转印色带
CN201998578U (zh) 一种多层热转印碳带
CN105216461A (zh) 一种金银色条码打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4621A (zh) 一种磁性防伪热转印带
CN108583032A (zh) 一种边压打印机用碳带及其制作方法
CN107685553A (zh) 一种金银色边压及tto条码专用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8156A (zh) 热转印碳带用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热转印碳带和热转印打印机
CN102616024B (zh) 一种热转印蜡基碳带
CN111845134A (zh) 一种水性可变色热转印碳带及其制作方法
CN101642987B (zh) 一种陶瓷用条码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36344A (zh) 印刷方法
CN102616023A (zh) 一种水洗标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70834A (zh) 一种热转印色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8822B (zh) 用于热转印碳带的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热转印碳带和热转印打印机
CN105172409A (zh) 一种复合热转印色带的制备方法
CN103587259A (zh) 一种边压树脂基条码打印碳带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