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83117Y - 汽车空调开关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空调开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83117Y
CN200983117Y CNU2006201198326U CN200620119832U CN200983117Y CN 200983117 Y CN200983117 Y CN 200983117Y CN U2006201198326 U CNU2006201198326 U CN U2006201198326U CN 200620119832 U CN200620119832 U CN 200620119832U CN 200983117 Y CN200983117 Y CN 20098311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dial plate
key
axle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198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川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8311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8311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5Control members, e.g. levers or kno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6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 H01H25/065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using separate operating parts, e.g. a push button surrounded by a rotating kno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20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 H01H9/26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interlocking two or more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4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cam or eccentri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提高操作性的汽车空调开关系统,其包括:表盘,以可向前后转动方式安装于绝缘体;开关,通过绝缘体的开关电路而电连接到空调器,其包括:按钮,能在正常位置、按压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直线移动;以及键,用于使所述按钮从所述按压位置恢复到所述正常位置;按键,其连接到所述按钮,以用于操作所述按钮;轴,以可转动方式安装于绝缘体;键操作构件,其形成于轴上,且在轴转动时能够沿着接近和离开所述键的接近和分离方向移动;止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轴静止不动;弹簧构件,其形成于轴上;轴操作构件,其形成于轴上;以及凸轮构件,其压靠于轴操作构件,且响应于所述表盘的转动操作而移动。

Description

汽车空调开关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车辆车厢遥控车载空调器的汽车空调开关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上面已经描述的这种空调开关系统中,有一种这样的空调开关系统,在其结构中,按键安装在表盘的内部圆周部分上。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操作按键使其被按压,而切换空气入口,并通过操作所述表盘使其转动,而切换空气出口。
在上面已经描述的空调开关系统中,由于在切换空气入口时需要单独地操作按键,所以关于可操作性方面仍然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形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开关系统,该汽车空调开关系统能够通过允许仅仅通过表盘的转动操作而自动操作按键,从而提供了优良的可操作性。
1.一种汽车空调开关系统,其包括:
表盘,以可向前后转动方式安装于绝缘体;
开关,通过绝缘体的开关电路而电连接到空调器,其包括:按钮,能在正常位置、按压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直线移动,在正常位置,开关被电断开,在按压位置,开关被电接通;以及键,用于使得所述按钮从所述按压位置恢复到所述正常位置;
按键,其连接到所述按钮,以用于操作所述按钮;
轴,以可转动方式安装于绝缘体;
键操作构件,其形成于轴上,且在轴转动时能够沿着所述键操作构件接近和离开所述键的接近和离开方向移动,从而操作所述键;
止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轴静止不动;
弹簧构件,其形成于轴上,通过使得所述键操作构件沿着所述分离方向移动而和所述止动构件形成接触,使得所述弹簧构件弹性变形;
轴操作构件,其形成于轴上;以及
凸轮构件,其压靠于轴操作构件,且响应于所述表盘的转动操作而进行移动,从而使轴旋转,
其中,当所述表盘被操作为向前旋转到特定位置时,所述凸轮构件沿着所述接近方向移动所述键操作构件,以便操作所述键,并且当所述表盘被操作为向后旋转到特定位置时,所述凸轮构件沿着所述分离方向移动所述键操作构件,并且
其中,当所述表盘被操作为进一步向前旋转经过所述特定位置时,由于所述键的返回力,所以所述键操作构件返回到没有操作力施加到所述键上的中立状态,并且当所述表盘被操作为进一步向后旋转经过所述特定位置时,由于所述弹簧构件的弹性回复力,所以所述键操作构件返回到所述中立状态。
当所述开关的按钮被锁定在按压位置中时,按键和按钮互锁,从而被锁定在按压状态。当在按键被锁定在按压状态下时表盘被操作为向前旋转到特定位置时,凸轮构件操作键操作构件以便沿着接近方向移动,从而通过使得键操作构件沿着接近方向移动而操作所述开关的键。然后,按钮从按压位置恢复到正常位置,按键和按钮互锁,从而从按压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因为驾驶者仅仅必须操作表盘以便向前旋转到特定位置,使得按键可以强制从按压状态返回到正常状态,所以可操作性得到了提高。
当表盘沿着向前旋转方向已经经过所述特定位置时,从凸轮构件施加到键操作构件上的操作力消失了。然后,键操作构件通过键的返回力而返回到中立状态,从键操作构件施加到键的操作力消失了。当在这个状态下操作按键使其被按压时,所述按钮从正常位置移到按压位置,与按钮锁定在按压位置相互锁,按键被锁定在按压状态里。当在按压状态下按键操作为被按压时,按钮从按压位置返回到正常位置,与按钮相互锁,按键从按压位置返回到正常位置。因此,在驾驶者强制使得按键返回到正常状态之后,所述按键可以在正常状态和按压状态之间自由操作。
当表盘被操作为向后旋转到特定位置时,所述凸轮构件操作键操作构件以便使其沿着分离方向移动,与所述键操作构件相互锁,弹簧构件沿着分离方向移动。然后,弹簧构件由于和止动构件形成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并通过其弹性恢复力而沿着接近方向偏压键操作构件。在所述表盘已经经过所述特定位置之后,从凸轮构件施加到键操作构件的操作力消失了,从而通过弹簧构件的弹性恢复力,所述键操作构件返回到中立状态。换言之,当在按键被锁定在按压状态下时表盘被操作为向后旋转时,没有操作力从键操作构件施加到键上,从而按键保持在按压状态里,因此,仅仅当表盘被操作为向前旋转时,才可以使得按键的强制返回功能被触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附图(图1A是沿着线Xa获得的剖视图,图1B是当从由Xb所示的方向看时获得的视图)。
图2是透视图,其显示了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的复位机构。
图3A-3C是显示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的附图(图3A是沿着线Xa获得的剖视图,图3B是当从由Xa所示的方向看时获得的视图,并且图3C是沿着线Xc获得的剖视图)。
图4是显示表盘的操作位置和复位机构的操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的附图。
图5A是对应于图1B的附图,其通过局部剖开的方式显示了开关系统的内部结构,并且图5B是沿着线Xb获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对应于衬底的绝缘体2固定在开关基座1的内部。这个绝缘体2保持着开关电路,并通过注模法由合成树脂制成。这个开关电路代表嵌入在绝缘体2中的多个导体板。所述多个导体板由铜板制成,对该铜板进行表面处理,例如用锡电镀,并且所述多个导体板通过夹物模压在其中而和绝缘体2形成为一体。
圆柱形表盘基座3固定到绝缘体2上。这个表盘基座3由例如白色不透明合成树脂的材料形成,多个狭缝形成在表盘基座3里,以便起到光路的作用。圆柱形表盘4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表盘基座3的外部圆周部分上,由透明合成树脂制成的指针5固定在表盘4上。这个指针5指示表盘4的操作位置,齿部6形成在表盘4的内部圆周表面上。使得大直径的主要齿轮7和齿部6啮合,小直径的次级齿轮8固定到主要齿轮7上。主要齿轮7和次级齿轮8共用轴9,轴9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绝缘体2和表盘基座3上。
圆柱形齿轮导板10形成在绝缘体2上,表盘齿轮11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齿轮导板10上。这个表盘齿轮11形成为一端表面封闭的圆柱形状,如图2所示,在表盘齿轮11的底表面上形成有形成为类似三角板形的凸轮部分12。这个凸轮部分12对应于凸轮构件。
齿部14形成在表盘齿轮11的内部圆周表面上。如图1所示,使得次级齿轮8和齿部14相啮合,从而当操作表盘4使其旋转时,操作力通过主要齿轮7和次级齿轮8从表盘4的齿部6传递到齿部14,表盘齿轮11和表盘4沿着相同的方向一起旋转。电缆的一个端部连接到表盘齿轮11上,而电缆的另一端部适于移到对应于表盘4的操作位置的位置上。
环形标记板11固定到表盘基座3上。位置标记16-20形成在这个标记板15上,在指针5指示位置标记16的情况下的表盘4的操作位置被称为面部位置,在指针5指示位置标记17的情况下的表盘4的操作位置被称为B/L位置,在指针5指示位置标记18的情况下的表盘4的操作位置被称为脚部位置,在指针5指示位置标记19的情况下的表盘4的操作位置被称为F/D位置,在指针5指示位置标记20的情况下的表盘4的操作位置被称为DEF位置。这个表盘4形成为以往复的方式在面部位置和DEF位置之间旋转,从面部位置向着DEF位置的方向被称为向前旋转方向,而从DEF位置朝向面部位置的方向被称为向后旋转方向。
电缆的另一端部连接到车载空调器上,空调器基于电缆的另一端部移动到的位置来检测表盘4的操作位置,并可根据下面的1)-5)中所示的表盘4的操作位置的检测结果,选择性地打开多个空气出口中的一个空气出口或多个空气出口。
1)当表盘4被操作到面部位置时,打开面部出口。这个面部出口是空气被吹向驾驶者头部的出口。
2)当表盘4被操作到B/L位置时,打开面部出口和脚部出口。这个脚部出口是空气被吹向驾驶者的腿部的出口。
3)当表盘被操作到脚部位置时,打开脚部出口。
4)当表盘被操作到F/D位置时,打开脚部出口和DEF出口。这个DEF出口是空气被排向车辆的挡风玻璃内部的出口。
5)当表盘4被操作到DEF位置时,打开DEF出口。
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安装在绝缘体2上。这个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具有按钮31,该按钮31可以在正常位置、按压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直线移动,当按钮31停止在正常位置里时,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被电气断开,而当按钮31停止在按压位置里时,开关30被电气接通。这个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通过绝缘体2的开关电路电气连接到空调器上,从而当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处于断开状态时,空调器可选择性地打开外部空气入口,并且当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处于接通状态时,选择性地打开内部空气入口。外部空气入口是车辆外部的空气被引入车辆中的入口,在外部空气入口打开的状态下,外部空气从外部空气入口通过空气出口被供应进入车厢内部。内部空气入口是车厢内部的空气被引入的入口,在内部空气入口打开的状态下,内部空气从内部空气入口通过出口被供应到车厢内部。下面将详细描述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的结构。
开关外壳32被固定到绝缘体2上。按钮31安装在开关外壳32上,如图3所示,由压缩盘簧构成的回位弹簧33插入在按钮31和开关外壳32之间。推板34容纳在按钮31里,突起复位操作部分35形成在推板34上。这个推板34适于在初始位置和按压位置之间滑动,在初始位置里,复位操作部分35从按钮31的内部突出出来,在按压位置里,复位操作部分35退回到按钮31内部,由压缩盘簧构成的推板弹簧36插入在推板34和按钮31之间。
复位凸轮37容纳在开关外壳32里,倾斜凸轮表面38和突起复位键39形成在复位凸轮37上。这个复位凸轮37适于在初始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滑动,在初始位置里,复位键39从开关外壳32的内部突出出来,在复位位置里,复位键39退回到开关外壳32里,由压缩盘簧构成的复位弹簧40插入在复位凸轮37和开关外壳32之间。这个复位弹簧40使得复位凸轮37保持在初始位置里,由于在复位凸轮37保持在初始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推板弹簧36的弹簧作用力,推板34的复位操作部分35和凸轮表面38形成接触,从而推板34被保持在初始位置里。
锁定弹簧41容纳在开关外壳32里。这个锁定弹簧41由形成为“V”形的板簧构成,锁定弹簧41的一个端部固定在开关外壳32上。形成为U形的锁定销42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到锁定弹簧41的另一端部,使其围绕轴43旋转,锁定销42的一个端部插入到心脏形凸轮凹槽44的内部。这个凸轮凹槽44形成在按钮31和推板34里,由于锁定销42的一个端部和凸轮凹槽44的内部圆周表面在位置A处形成配合,所以按钮31保持在正常位置里。
当从正常位置按压按钮31时,锁定销42的一个端部由于如箭头所示沿着凸轮凹槽44的内部圆周表面相对移动,而和凸轮凹槽44的内部圆周表面在位置B处形成配合,从而按钮31通过在锁定销42和凸轮凹槽44之间的配合力而锁定在按压位置里。当从按压位置按压按钮31时,锁定销42的一个端部由于如箭头所示沿着凸轮凹槽44的内部圆周表面相对移动,而到达位置C。锁定销42的一个端部到达位置C的位置是按钮31的复位位置,在复位位置里去除施加到按钮31上的操作力时,锁定销42的一个端部通过回位弹簧33的弹簧作用力沿着凸轮凹槽44的内部圆周表面从位置C相对移到位置A,从而按钮31从复位位置返回到正常位置。
当克服复位弹簧40的弹簧作用力而按压复位键39时,复位凸轮37从初始位置移到复位位置,复位凸轮37的凸轮表面38开始压靠推板34的复位操作部分35上。然后,推板34克服推板弹簧36的弹簧作用力而从初始位置移到按压位置,从而压靠在锁定销42上。因此,锁定销42克服锁定弹簧41的弹簧作用力移动,从而从凸轮凹槽44移开。因此,当在按钮31锁定在按压位置里的情况下操作复位键39时,按钮31通过回位弹簧33的弹簧作用力而绕过复位位置单独从按压位置返回到正常位置。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构造成如前所述那样。
如图1所示,圆柱形按键导板51固定在标记板15上。按键(knob)52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按键导板51的内部圆周表面里,按钮操作部分53固定到按键52。这个按钮操作部分53连接到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的按钮31上,从而当按钮31停止在正常位置里时,按键52停止在外部空气位置里,并当按钮31停止在按压位置里时,通过按钮31的锁定力使其停止在内部空气位置里。这个按键52用于操作按钮31,并且当从外部位置按压按键52时,和按钮31锁定在按压位置里相互锁,按键被锁定在内部空气位置里。当按键52处于锁定在内部空气位置里的情况下被直接按压时,和按钮31从按压位置返回到正常位置相互锁,按键52返回到外部空气位置,当按键52锁定在内部空气位置里的情况下按压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的复位键39时,和按钮31从按压位置返回到正常位置相互锁,按键52返回到外部空气位置里。
如图5所示,轴54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绝缘体2上。如图2所示,形成为具有终端的环形的弹簧部分55、矩形板形的键操作部分56以及形成为三角形板形状的轴操作部分57形成在轴54上,由于弹簧部分55和止动部分13形成接触并且键操作部分56和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的复位键39形成接触,所以轴54保持在中立状态。这个止动部分13形成在绝缘体2上,其相对于轴54静止不动,在轴54处于中立状态的情况下,没有有效操作力从键操作部分56施加到复位键39上,从而通过复位弹簧40的弹簧作用力,复位键39保持在初始位置里。图2显示了在表盘4位于面部位置的情况下在止动部分13、弹簧部分55、键操作部分56以及轴操作部分57之间的位置关系,止动部分13对应于止动构件,弹簧部分55对应于弹簧构件,键操作部分56对应于键操作部分。
当表盘4被操作而向前转动时,由于表盘齿轮11的凸轮部分12压靠在轴操作部分57上,所以轴54被操作为沿着图2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当轴54被操作为沿着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时,键操作部分56沿着接近复位键39的接近方向移动,从而挤压操作复位键39。当操作表盘4使其向后旋转时,由于表盘齿轮11的凸轮部分12压靠在操作部分57上,所以轴54被操作为沿着和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当轴54被操作为沿着和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键操作部分56沿着和复位键39分离的分离方向移动。
图4显示了相对于表盘4的操作位置在表盘齿轮11的凸轮部分12和轴54的轴操作部分57之间的配合状态,当表盘4被操作为向前旋转时,在从在表盘4已经经过F/D位置之后产生的操作位置PA到在表盘4已经到达DEF位置之前产生的操作位置PB的范围内,凸轮部分12和轴操作部分57形成配合,而当表盘4被操作为使其向后旋转时,在从在表盘已经经过DEF位置之后产生的操作位置PB到在表盘4已经到达F/D位置之前产生的操作位置PA的范围内,凸轮部分12和轴操作部分57形成配合。
当在按键52锁定在内部空气位置里的情况下,表盘4被操作为从面部位置、B/L位置、脚部位置以及F/D位置中的任一位置向前旋转到DEF位置时,在表盘4已经到达操作位置PA的时间点上,凸轮部分12压靠在轴操作部分57上,从而轴54沿着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因此,复位键39通过键操作部分56被压入开关外壳32的内部,并当表盘4已经到达操作位置PC时,复位键39到达复位位置。如图4所示,这个操作位置PC构成了在操作位置PA和操作位置PB之间的中间位置,当复位键39已经到达复位位置时,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的按钮31从按压位置返回到正常位置,强制使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从接通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因此,按键52和按钮31互锁,并从内部空气位置返回到外部空气位置,空调器关闭了内部空气入口,并打开了外部空气入口。
当表盘4已经沿着向前旋转的方向经过操作位置PB时,凸轮部分12经过轴操作部分57。然后,因为由凸轮部分12施加到轴操作部分57的操作力消失了,所以键操作部分56通过复位键39的返回力而被按压,并由于轴54沿着和由箭头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故而键操作部分56返回到中立状态。亦即,在表盘4被操作为向前旋转到DEF位置的情况下,轴54进入中立状态。
当表盘4被操作为从DEF位置向后旋转时,在表盘4已经到达操作位置PB的时间点上,凸轮部分12压靠在轴操作部分57上,轴54沿着和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弹簧部分55和止动部分13形成接触,从而使其弹性变形。当表盘4已经经过操作位置PA时,因为由于凸轮部分12经过轴操作部分57,使得由凸轮部分施加到轴操作部分57的操作力消失了,所以轴54通过弹簧部分55的弹性回复力而沿着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使得其返回到中立状态。亦即,因为即使当表盘4位于DEF位置、面部位置、B/L位置、脚部位置和F/D位置中的任一位置里时,轴54都保持在中立状态下,所以可以在外部空气位置和内部空气位置之间操作按键52。
如图5所示,导体板58被夹物模压在绝缘体2中。这个导体板58构成了开关电路的一部分,并通过将镀锡施加到铜板表面上而形成。反射部分59形成在导体板58上。通过按压导体板58,从而形成这个反射部分59,这个反射部分59穿过在绝缘体2里的开口60,从而凸出到表盘基座3的内部。
对应于光源的灯61安装在绝缘体2的中央部分,灯61连接到绝缘体2的导体板。灯61通过导体板供电,当灯61照射时,光线通过形成在表盘基座3里的多个狭缝投射到表盘基座3的外部。这个灯61设置在在表盘4停止在脚部位置里的情况下、沿直线连接指针5和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的延长区域内,当表盘4停止在面部位置、B/L位置、F/D位置和DEF位置中的任一位置里时,指针5被由灯61投射的光线直接照亮,当表盘4停止在脚部位置里时,指针5通过从反射部分59反射的光线被间接照亮。亦即,反射部分59构成了倾斜表面,在表盘4停止在脚部位置里的情况下,该倾斜表面将从灯61投射的光线反射向指针5。
根据上面已经描述的第一实施例,其提供了如下的优点。
当按键52位于按压状态时表盘4被操作为向前旋转到操作位置PC时,凸轮部分12操作键操作部分56,以便沿着接近方向移动复位键39,从而由于键操作部分56沿着接近方向移动,而操作复位键39。然后,按钮31从按压位置返回到正常位置,与按钮31相互锁,按键52从按压状态返回到正常状态。因此,因为驾驶者仅仅需要操作表盘4以便旋转到DEF位置,使得按键52被迫从按压状态返回到正常状态,所以提高了可操作性。
当表盘4已经沿着向前旋转的方向经过操作位置PC时,从凸轮部分12施加到键操作部分56的操作力消失了。然后,通过复位键39的返回力,键操作部分56返回到中立状态,从键操作部分56施加到复位键39上的操作力消失了。因此,在驾驶者操作表盘4以便旋转到DEF位置,从而强制使得表盘4返回到正常状态时,表盘4可以在正常状态和按压状态之间自由操作。
当表盘4被操作而向后旋转到操作位置PC时,凸轮部分12操作键操作部分56,以便沿着分离方向移动,和键操作部分56相互锁,弹簧部分55沿着分离方向移动。然后,弹簧部分55由于和止动部分13形成接触,而使其弹性变形,并且弹簧部分55通过其弹性回复力沿着接近方向偏压键操作部分56。当表盘4已经经过了位于操作位置PC之后的操作位置PA时,从凸轮部分12施加到键操作部分56上的操作力消失了,从而通过弹簧部分55的弹性回复力,键操作部分56返回到中立状态。亦即,当在按键52锁定在按压状态下时表盘4被操作为向后旋转时,没有操作力从键操作部分56上施加到复位键39上,从而按键52保持在按压状态下,因此,仅仅当表盘4操作为向前旋转时,按键52的强制返回功能才可以进行触发。
在表盘4旋转到脚部位置的情况下,由灯61投射的光线被反射部分59反射到指针5侧上。因此,因为通过绕过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而使得由灯61投射的光线可以发射到指针5上,所以指针5可以被充分照亮,而不受内部空气/外部空气切换开关30的干扰。而且,因为通过部分地弯曲构成了开关电路的预先确定的导体板58而形成了反射部分59,所以就不需要反射器了,否则该反射器对于将由灯61投射的光线反射向指针5侧是必需的。因此,因为减少了组件的数目,所以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时数。
在上面已经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尽管通过部分地弯曲构成了开关电路的预先确定的导体板58而形成了反射部分59,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因此,例如,反射部分59可以通过部分地弯曲供电给灯61的导体板而形成。
在上面已经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尽管操作位置PC设定为在F/D位置和DEF位置之间,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因此,例如,操作位置PC可以设定为在脚部和F/D位置之间。亦即,当在按键52停留在按压位置的情况下,操作表盘4使其旋转到F/D位置时,可以使得按键52从按压状态返回到正常状态。

Claims (1)

1.一种汽车空调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表盘,以可向前后转动方式安装于绝缘体;
开关,通过绝缘体的开关电路而电连接到空调器,其包括:按钮,能在正常位置、按压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直线移动,在正常位置,开关被电断开,在按压位置,开关被电接通;以及键,该键用于使所述按钮从所述按压位置恢复到所述正常位置;
按键,其连接到所述按钮,以用于操作所述按钮;
轴,以可转动方式安装于绝缘体;
键操作构件,其形成于轴上,且在轴转动时能够沿着接近和离开所述键的接近和分离方向移动,从而操作所述键;
止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轴静止不动;
弹簧构件,其形成于轴上,通过使得所述键操作构件沿着所述分离方向移动而与所述止动构件形成接触,使得所述弹簧构件弹性变形;
轴操作构件,其形成于轴上;以及
凸轮构件,其压靠于轴操作构件,且响应于所述表盘的转动操作而移动,从而使轴旋转,
其中,当所述表盘被操作而向前旋转到特定位置时,所述凸轮构件沿着所述接近方向移动所述键操作构件,以便操作所述键,并且当所述表盘被操作而向后旋转到特定位置时,所述凸轮构件沿着所述分离方向移动所述键操作构件,并且
其中,当所述表盘被操作而进一步向前旋转经过所述特定位置时,由于所述键的返回力,所述键操作构件返回到没有操作力施加到所述键上的中立状态,并且当所述表盘被操作而进一步向后旋转经过所述特定位置时,由于所述弹簧构件的弹性回复力,所述键操作构件返回到所述中立状态。
CNU2006201198326U 2005-08-02 2006-08-02 汽车空调开关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3117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24322 2005-08-02
JP2005224322A JP4636545B2 (ja) 2005-08-02 2005-08-02 車両用の空調スイッ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83117Y true CN200983117Y (zh) 2007-11-28

Family

ID=3697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87046A Active CN100499002C (zh) 2005-08-02 2006-08-02 汽车空调开关系统
CNU20062011983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3117Y (zh) 2005-08-02 2006-08-02 汽车空调开关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87046A Active CN100499002C (zh) 2005-08-02 2006-08-02 汽车空调开关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38904B2 (zh)
EP (1) EP1750292B1 (zh)
JP (1) JP4636545B2 (zh)
CN (2) CN100499002C (zh)
DE (1) DE602006003822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31775B2 (ja) * 2004-04-28 2008-01-0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ダイヤル式スイッチ機構
JP4687443B2 (ja) * 2005-12-21 2011-05-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ダイアル式操作装置
DE102006015684B3 (de) * 2006-04-04 2007-09-20 Siemens Ag Dreh-/Drücksteller
DE602007008215D1 (de) * 2007-06-15 2010-09-16 Denso Thermal Systems Spa Bedienfeld, insbesondere für eine Klima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es
JP5117994B2 (ja) * 2008-10-24 2013-01-1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ダイヤル装置
JP5240076B2 (ja) * 2009-06-08 2013-07-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
DE102010010095B4 (de) * 2010-03-04 2022-06-0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Bedienvorrichtung
KR20130081064A (ko) * 2012-01-06 2013-07-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공조 콘트롤장치
JP5981146B2 (ja) * 2012-01-10 2016-08-3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操作装置
US9728356B2 (en) * 2014-09-12 2017-08-08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Projected knob device
JP2016203746A (ja) * 2015-04-20 2016-12-0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操作装置
US9881752B2 (en) * 2015-12-02 2018-01-30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Rotary-type switch
EP3291248A1 (de) * 2016-09-02 2018-03-07 MAD Technics GmbH Steuerbarer drehknopf
CN107176008B (zh) * 2016-11-03 2019-04-19 广东朗迪格林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节的客车空调出风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0845A (en) 1988-01-07 1990-08-21 Kojima Press Industry Co., Ltd. Switching device
JP2000331563A (ja) * 1999-05-24 2000-11-30 Alps Electric Co Ltd 押釦スイッチ
JP4348802B2 (ja) * 1999-12-08 2009-10-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調装置用操作装置
JP4066037B2 (ja) * 2000-02-24 2008-03-26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 操作パネルの回転スイッチ機構
JP4498563B2 (ja) * 2000-08-09 2010-07-07 Idec株式会社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US6588675B2 (en) * 2001-01-31 2003-07-08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Controller unit of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2003146053A (ja) * 2001-11-09 2003-05-21 Tokai Rika Co Ltd 車両用空調スイッチ
JP4119192B2 (ja) * 2002-07-23 2008-07-16 Idec株式会社 押ボタンスイッチ
JP4299090B2 (ja) * 2003-09-24 2009-07-2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操作装置
JP4299089B2 (ja) * 2003-09-24 2009-07-2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操作装置
JP2005096579A (ja) * 2003-09-24 2005-04-14 Tokai Rika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操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38801A (ja) 2007-02-15
US20070029181A1 (en) 2007-02-08
EP1750292B1 (en) 2008-11-26
JP4636545B2 (ja) 2011-02-23
DE602006003822D1 (de) 2009-01-08
US7238904B2 (en) 2007-07-03
CN100499002C (zh) 2009-06-10
CN1937128A (zh) 2007-03-28
EP1750292A1 (en) 2007-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3117Y (zh) 汽车空调开关系统
CN200981522Y (zh) 汽车空调开关系统
CN1269156C (zh) 一种按钮开关装置
WO2015068422A1 (ja)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CN103299386A (zh) 交替转换开关
CN101075507A (zh) 旋转操作型电气部件
JPH07181059A (ja) 休止用の軸引込位置と調節用の軸引出位置とを有する型の電子エンコーダ装置
CN1195871A (zh) 按钮开关
KR0155448B1 (ko) 기계식 변환 잠금장치
CN1617275A (zh) 控制开关装置
CN110875158A (zh) 一种综合旋钮和旋钮功能的机械开关
JPH10223097A (ja) 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CN2876262Y (zh) 电子锁的马达组
KR20110022119A (ko) 자동차용 전자식 킥 다운 스위치 장치
CN219418811U (zh) 高压开关操动机构以及高压开关
CN110696585A (zh) 运动组件
CN1741221A (zh) 机动车用转动灯光开关
US4617437A (en) Ignition switch with self-adjusting headlamp dimmer
KR100336468B1 (ko) 자동차용 도어의 이중 잠금 장치
CN100498999C (zh) 平动式开关按键装置
JP3625087B2 (ja) 機械式シフトロック装置
CN110875157A (zh) 一种旋钮按钮嵌套式机械开关
CN218406996U (zh) 机动车锁信号触发装置、机动车锁及机动车
JP2601739Y2 (ja) 表示ノブ用透光性部材の取付構造
JP4144930B2 (ja) 押釦スイッチ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