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1331A -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1331A
CN1981331A CNA2005800224995A CN200580022499A CN1981331A CN 1981331 A CN1981331 A CN 1981331A CN A2005800224995 A CNA2005800224995 A CN A2005800224995A CN 200580022499 A CN200580022499 A CN 200580022499A CN 1981331 A CN1981331 A CN 1981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disc
value
matrix material
material thickness
ki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224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赖雄
相谷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81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1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05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 G11B7/08511Methods for 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head with focus pull-in onl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5Methods for initialising servos, start-up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通过将对光盘(301)寻焦时检测出焦点到达记录面时的驱动值、或对焦中的驱动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判别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光盘的光盘类型。根据2种以上的光盘中可再现1种以上光盘时的对焦中的驱动值,决定阈值。

Description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尤其涉及可判别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多种光盘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对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DVD和CD这两类的多种规格光盘作记录再现的光盘装置快速普及。可是,DVD和CD规格的光盘中,使用的激光的波长和跟踪/聚焦误差的检测方法各自不同,因而上述那样的光盘装置需要预先判别CD和DVD的类型。图13A~图13C是示出CD和DVD规格的光盘的结构的图,图13A、图13B和图13C分别示出CD、单面1层DVD和单面2层DVD的结构,其光盘厚度相同,均为1.2毫米。
图13A的CD中,100是盘表面,101是由透明层形成的盘衬底,102是信号面,103是反射层,104是保护层。图13B的单面1层DVD中,120是盘表面,121是由透明层形成的盘衬底,122是信号面,123是反射面,126是接合面,127是空板。图13C的单面2层DVD中,130是盘表面,131是由透明层形成的盘衬底,132是第1信号面,133是第1反射面,134是第2信号面,135是第2反射面,136是接合面,137是空板。
上述各种光盘中,实际上与盘衬底101、121、131的厚度相比,信号面、反射层、保护层的厚度非常薄。图13A的CD中,盘表面100至信号面102的盘衬底101的厚度实质上与盘厚度相同,为约1.2毫米。图13B的单面1层DVD和图13C的单面2层DVD中,盘表面120、130至信号面122、第1信号面132的盘衬底121、131的厚度实质上等于光盘厚度的1/2,为0.6毫米。作为判别这些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多种光盘的方法,提出以下的技术。
JP-A-9-259511中记载的光盘装置,其识别传感器具有发出波长700纳米以下的扩散光的第1发光部、发出波长800纳米以上的扩散光的第2发光部、以及配置在第1和第2发光部之间对光盘记录膜反射的反射光进行感光的感光部。由LED驱动部使第1和第2发光部交替发光。CPU根据感光部接收的反射光量识别光盘类型。
JP-A-8-335361中记载的光盘检测机构,设置能可旋转地收装或取出具有信号记录面和设在此信号记录面的上层的保护层的光盘,并且插入排出自如地支持在光盘播放机主体中的收装单元、配置成与该收装单元收装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对置并且对光盘的信号记录面照射激光的发光元件、接收来自光盘的反射光的感光元件、以及通过感光元件检测出光盘的信号记录面与盘表面的厚度方向位置不同造成的光盘反射光量差的检测单元。根据此组成,由于上述信号记录面与盘表面的厚度方向位置不同(即保护层厚度不同),使感光面上的反射光到达距离产生差异,能方便地判断光盘类型。
JP-A-9-91858的光盘装置,设置经常对物镜维持焦点合位状态的聚焦伺服系统。此聚焦伺服系统在物镜维持焦点合位状态时,对驱动电路驱动物镜的线圈供给直流偏压。由于记录密度不同的光盘具有各自厚度不同的透明盘衬底,将该物镜维持在焦点合位状态的直流偏压各自不同。因此,可通过检测出该直流偏压,规定物镜的位置,换言之,规定光盘类型。换句话说,此方法根据拾光器至载放光盘的转盘和光盘表面的距离实质上相等,利用聚焦驱动中的直流偏压检测出信号面的绝对位置,从而间接算出光盘表面至信号面的距离,判别光盘类型。
然而,JP-A-9-259511中记载的装置,用与多种光盘对应的激光测量寻焦时的反射光量大小,并据此判别光盘类型,所以容易受各激光发生器偏差影响。而且,根据光学系统的设计,即便是使用不同激光的光盘,也会存在反射光量大小未出现差异的情况。再者,各激光发生器的寿命末期中,发光量变化,可能不能正确判别光盘。
JP-A-8-335361中记载的光盘检测机构,需要检测出来自光盘表面的反射光,但通常来自光盘表面的反射光量非常小,难以检测出,所以因其它噪声等而发生误判的可能性高。而且,光盘或使光盘旋转的转盘存在表面摆动时,由于光盘旋转带来的光盘本身的聚焦方向移动,检测出来自光盘表面的反射光和来自信号面的反射光的间隔变化,有时不能正确判别。
JP-A-9-91858中记载的装置,利用维持焦点合位状态期间的聚焦驱动信号的直流偏压检测出盘衬底的厚度,从而判别光盘类型。此方法具有的特征为:即便是表面摆动大的光盘,也对焦点合位状态下的聚焦驱动值取平均,求出聚焦驱动值,因而与JP-A-8-335361的光盘检测机构相比,能正确进行表面摆动光盘的判别。
图14示出可对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进行再现的一般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光器单元安装结构。这里,201是光盘,例如是DVD、CD规格等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中的一种。202是拾光器,出射与不同规格的光盘对应的激光,以取得再现信号。204是转盘,与主轴电动机203结合,载放光盘201,并使其旋转。205是将拾光器202保持成可往光盘201的半径方向移动的主导轨,206是副导轨。拾光器202在受这些导轨205、206引导的状态下,由未图示的穿程电动机使其往光盘201的半径方向移动。207a、207b、207c是倾斜调整螺丝,通过使主导轨205、副导轨206的高度变化,改变拾光器202和光盘201的倾斜角。图14中,为了说明,以透视方式将转盘204表示成看得见实际不能看到的组成单元。
越是基体材料厚度小的光盘,一般对记录再现用激光和光盘201的倾斜的记录再现容限越小。因此,为了吸收机构上的主导轨205、副导轨206安装应变和未图示的安装台的应变、主轴电动机203和转盘204对安装台的安装倾斜以及转盘204本身的倾斜、拾光器202本身的光轴倾斜,形成最佳再现状态,一般利用倾斜调整螺丝207a、207b、207c对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个别调整拾光器202出射的激光和光盘201的倾斜。进行此机构上的光轴调整时,光盘的内周和外周位置上,转盘204与拾光器202的相对高度都发生变化。由于这种拾光器202与转盘204之间的高度变化、聚焦促动器驱动电路增益和拾光器202内的聚焦促动器灵敏度的偏差等造成的变化,JP-A-9-91858中记载的装置,维持焦点合位状态的聚焦驱动信号的直流偏移值对每一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变化,有可能发生误判。而且,JP-A-9-91858中记载的装置,不进行对焦就不能判别光盘类型,因而要选择与处理的光盘不同的信号处理进行对焦时,有时对焦失败,判别花费时间。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每一个别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偏差,迅速且可靠地判别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光盘的类型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第1方面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通过将对光盘寻焦时检测出焦点到达记录面时的驱动值、或对焦中的驱动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判别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具有阈值决定装置,该阈值决定装置根据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中可再现1种以上光盘时的对焦中的驱动值,决定所述阈值。
这样的组成,根据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中可再现1种以上光盘时的对焦中的驱动值大小,决定阈值并判别光盘类型,因而能吸收装置之间的偏差,而且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2方面是在第1方面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将阈值决定装置结构上做成把对驱动值加上或减去根据2种以上的光盘的基体材料厚度差规范值和每一所述驱动值的聚焦移动量的理论值求出的偏差后得到的值,作为阈值。
这样的组成,在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根据对焦中的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尤其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不发生转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3方面是在第1方面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将阈值决定装置结构上做成把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对应的2个驱动值的中间值,作为判别这些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用的阈值,进行判决。
这样的组成,在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大于等于2中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根据每种光盘的对焦中的驱动级,将2种光盘的驱动级的中间级作为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4方面是在第1至第3的任一方面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是CD规格和DVD规格这2类光盘。
这样的组成,在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CD和DVD这2类光盘的类型确定后,根据每一CD、DVD类型的对焦中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5方面是在第1至第3中任一方面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具有对于每一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使标准基体材料厚度的光盘旋转,以便每一装置预先确定驱动值的装置。
这样的组成,预先用标准基体材料厚度的光盘在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对每一光盘类型测量对焦中的驱动级,根据该测量得到的值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所以消除因最初使用基体材料厚度异常的光盘而不能正常进行其后的光盘类型判别,能从用户最初使用时开始,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6方面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具有控制成连续对准记录再现光盘上的信息用的物镜的焦点的聚焦控制装置;将对所述光盘寻焦时检测出焦点到达记录面时的驱动值、或对焦中的驱动值与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别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的光盘判别装置;进行使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信息成为可根据该光盘的类型作记录再现的状态用的旋转动作的旋转装置;以所述光盘转1圈为单位对所述旋转装置的旋转动作完成并确定光盘类型后每一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光盘在所述聚焦控制装置连续对准焦点时的驱动值进行积分,取得积分后得到的值的聚焦驱动值积分装置;以及根据每一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积分值,决定所述光盘判别装置的阈值的阈值决定装置。
这样的组成,根据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的对焦中的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可提供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7方面是在第6方面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具有将聚焦驱动值积分装置取得的积分值与阈值决定装置决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确认光盘判别装置的光盘类型判断结果是否正确的确认装置;以及在根据所述确认装置的确认结果判断为光盘类型的判断结果不正确时,按照所述确认装置的确认结果进行符合正确类型的光盘的对焦修改的第1重试装置。
这样的组成,寻焦时预先暂时选择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后,选择与该暂时选择的光盘类型对应的信号处理,进行对焦,并按照这时的驱动值确认暂时选择的光盘类型正确,再根据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的对焦中的每一光盘类型的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8方面是在第6或第7方面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将阈值决定装置结构上做成在预先存储每一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驱动值时,根据该存储的驱动值决定阈值;未存储时,根据预定的标准驱动值决定阈值。
这样的组成,基于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的对焦中的驱动级,预先存储每一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驱动值时根据该存储的驱动值决定阈值,未存储时根据预定的标准驱动值决定阈值,因而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9方面是在第6或第7方面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具有第2重试装置,该第2重试装置在旋转装置旋转动作时不能读取光盘的盘信息时,再次进行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另一类型的光盘对应的旋转处理。
这样的组成,在首次光盘判别结果错误,不能对焦时,利用第2重试装置切换信号处理进行重试,因而能可靠地进行旋转处理,同时还由于根据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的每一光盘类型的对焦中的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所以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10方面是在第6或第7方面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将阈值决定装置结构上做成把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对应的2个驱动值的中间值,作为判别这些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用的阈值,进行判决。
这样的组成,在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大于等于2中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根据每种光盘的对焦中的驱动级,将2种光盘的驱动级的中间级作为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11方面是在第6或第7方面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是CD规格和DVD规格这2类光盘。
这样的组成,在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CD和DVD这2类光盘的类型确定后,根据每一CD、DVD类型的对焦中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12方面是在第6或第7方面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具有对于每一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使标准基体材料厚度的光盘旋转,以便每一装置预先确定驱动值的装置。
这样的组成,预先用标准基体材料厚度的光盘在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对每一光盘类型测量对焦中的驱动级,根据该测量得到的值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所以消除因最初使用基体材料厚度异常的光盘而不能正常进行其后的光盘类型判别,能从用户最初使用时开始,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13方面是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其中通过将对光盘寻焦时检测出焦点到达记录面时的驱动值、或对焦中的驱动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判别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时,根据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中可再现1种以上光盘时的对焦中的驱动值,决定所述阈值。
这样进行时,根据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中可再现1种以上光盘时的对焦中的驱动值大小,决定阈值并判别光盘类型,因而能吸收装置之间的偏差,而且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14方面是在第13方面的光盘判别方法中,把对驱动值加上或减去根据2种以上的光盘的基体材料厚度差规范值和每一所述驱动值的聚焦移动量的理论值求出的偏差后得到的值,作为阈值。
这样进行时,在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根据对焦中的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尤其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不发生转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15方面是在第13方面的光盘判别方法中,将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对应的2个驱动值的中间值,作为判别这些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用的阈值。
这样进行时,在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大于等于2中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根据每种光盘的对焦中的驱动级,将2种光盘的驱动级的中间级作为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16方面是在第13至第15的任一方面的光盘判别方法中,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是CD规格和DVD规格这2类光盘。
这样,在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CD和DVD这2类光盘的类型确定后,根据每一CD、DVD类型的对焦中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17方面是在第13至第15中任一方面的光盘判别方法中,对于每一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使标准基体材料厚度的光盘旋转,以便每一装置预先确定驱动值。
这样进行时,预先用标准基体材料厚度的光盘在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对每一光盘类型测量对焦中的驱动级,根据该测量得到的值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所以消除因最初使用基体材料厚度异常的光盘而不能正常进行其后的光盘类型判别,能从用户最初使用时开始,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18方面是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控制成连续对准记录再现光盘上的信息用的物镜的焦点,将对光盘寻焦时检测出焦点到达记录面时的驱动值、或对焦中的驱动值与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别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进行使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信息成为可根据该光盘的类型作记录再现的状态用的旋转动作,所述旋转动作完成并确定光盘类型后,以所述信息光盘转1圈为单位对每一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在连续对准所述焦点时的驱动值进行积分,取得积分后得到的值,并且根据每一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积分值,决定所述阈值。
这样进行时,根据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的对焦中的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19方面是在第18的光盘判别方法中,将取得的积分值与决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确认光盘类型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在根据该确认结果判断为光盘类型的判断结果不正确时,按照该确认结果进行符合正确类型的光盘的对焦修改。
这样进行时,寻焦时预先暂时选择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后,选择与该暂时选择的光盘类型对应的信号处理,进行对焦,并按照这时的驱动值确认暂时选择的光盘类型正确,再根据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的对焦中的每一光盘类型的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20方面是在第18或第19方面的光盘判别方法中,预先存储每一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驱动值时,根据该存储的驱动值决定阈值,未存储时,根据预定的标准驱动值决定阈值。
这样进行时,基于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的对焦中的驱动级,预先存储每一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驱动值时根据该存储的驱动值决定阈值,未存储时根据预定的标准驱动值决定阈值,因而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21方面是在第18或第19方面的光盘判别方法中,旋转装置旋转动作时不能读取光盘的盘信息时,再次进行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另一类型的光盘对应的旋转处理。
这样进行时,在首次光盘判别结果错误,不能对焦时,再次进行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另一种光盘对应的旋转处理,因也而能可靠地进行旋转处理,同时还由于根据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的每一光盘类型的对焦中的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所以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22方面是在第18或第19方面的光盘判别方法中,把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对应的2个驱动值的中间值,作为判别这些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用的阈值。
这样进行时,在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大于等于2中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根据每种光盘的对焦中的驱动级,将2种光盘的驱动级的中间级作为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23方面是在第18或第19方面的光盘判别方法中,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是CD规格和DVD规格这2类光盘。
这样,在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CD和DVD这2类光盘的类型确定后,根据每一CD、DVD类型的对焦中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本发明第24方面是在第18或第19方面的光盘判别方法中,对于每一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使标准基体材料厚度的光盘旋转,以便每一装置预先确定驱动值。
这样进行时,预先用标准基体材料厚度的光盘在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对每一光盘类型测量对焦中的驱动级,根据该测量得到的值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所以消除因最初使用基体材料厚度异常的光盘而不能正常进行其后的光盘类型判别,能从用户最初使用时开始,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根据本发明,可记录再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多种光盘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将光盘装填到装置之际判别光盘类型时,能吸收对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的装置间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所以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因此,能将装置偏差的容许差取大,同时还能防止装置偏差造成的光盘误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实施例的CD/DVD再现装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对焦中的CD、DVD光盘的聚焦驱动信号波形和对其积分后得到的值的图。
图3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CD光盘中寻焦时的聚焦驱动信号、AS(ALL SUM)信号、FE(聚焦差错)信号的信号波形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的CD、DVD的对焦中的聚焦驱动信号和聚焦驱动信号积分值的图。
图5是表示将本发明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的实施例2和实施例3用于CD/DVD再现装置时的光盘判别处理的运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的实施例2和实施例3用于CD/DVD再现装置时的CD旋转处理的运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将本发明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的实施例2用于CD/DVD再现装置时的DVD旋转处理的运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的对焦中的聚焦驱动信号、FE信号、AS信号的波形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的对焦中的CD、DVD光盘的聚焦信号波形和对其积分后得到的值的波形的图。
图10是表示将本发明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的实施例3用于CD/DVD再现装置时的CD旋转处理的运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将本发明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的实施例3用于CD/DVD再现装置时的DVD旋转处理的运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3的CD/DVD光盘中的聚焦驱动值与阈值的关系的图。
图13A是示出CD规格的光盘的结构的图。
图13B是示出DVD规格的光盘的结构的图。
图13C是示出其它DVD规格的光盘的结构的图。
图14是示出可再现2种以上的基体材料厚度的光盘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拾光器单元的一般安装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1
用图1、图2、图3、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图1中,301是光盘,为CD规格或DVD规格,相当于CD-ROM、CD-R、CD-RW、DVD-5(单面单层)、DVD-9(单面2层)、DVD-10(双面单层)、DVD-18(双面2层)、DVD-R、DVD-RW、DVD+R、DVD+RW、DVD-RAM等。302是聚焦驱动电路,利用聚焦促动器线圈(未图示)往聚焦方向驱动物镜313。303是跟踪驱动电路,利用聚焦促动器线圈(未图示)往跟踪方向驱动物镜313。304是CD激光控制电路,控制CD激光发光单元306,使其以适当的大小发出CD再现用激光。305是DVD激光控制电路,也同样地控制DVD激光发光单元307,使其以适当的大小发出DVD再现用激光。
发出的CD、DVD各激光,穿通CD用耦合透镜308、DVD用耦合透镜309,经半透明反射镜310、半透明反射镜312,由物镜313汇聚到光盘301。来自光盘301的反射光穿透半透明反射镜312后,由感光元件311接收并加以检测。将检测出的信号送到信号处理电路314,由信号选择电路315选择与每一CD、DVD、DVD-RAM光盘对应的信号处理方法,根据选择的信号处理方法产生FE(聚焦差错)、TE(跟踪差错)、AS(全加)、RF(再现信号),送到控制电路318。控制电路318由数字信号处理器构成,根据收到的信号控制聚焦驱动电路302、跟踪驱动电路303,从而或进行基于RF信号的数据再现、CD与DVD激光控制的切换,或通过控制主轴控制电路316使主轴电动机317工作,进行光盘301的旋转控制。319是CPU,控制信号处理电路314的信号选择电路315,给认为当前装填的类型的光盘选择最佳信号处理方法,同时还对控制电路318进行各种控制参数设定、运作指示等。由CD激光控制电路304、CD激光发光单元306、CD耦合透镜308、DVD激光控制电路305、DVD激光发光单元307、DVD耦合透镜309半透明反射镜310和312、感光元件311、物镜313构成拾光器320。
接着,根据本发明,说明将光盘实际装填到装置并且在非易失性存储部存储驱动值的运作和根据该驱动值决定光盘判别阈值的运作。图2示出对焦中的CD、DVD光盘的聚焦驱动信号波形和对其积分后得到的积分值的波形。在对焦状态下,由于光盘301和转盘的表面摆动,聚焦驱动信号以转1圈的周期产生振动,越是光盘301的外周位置,或表面摆动量越大,该振动的振幅越大。然而,CD规格的光盘和DVD规格的光盘中,如上文所述,光盘表面至信号面的距离不同,CD为约1.2毫米,DVD为约0.6毫米。聚焦驱动信号的直流偏移依赖于这些光盘表面(对转盘的设置面)至信号面的距离,因而具有图2的(a)、(c)那样符合该距离差的直流偏移。此直流偏移的绝对值,因图1中的物镜313的游离位置和至转盘的高度的偏差(物镜313的远离位置也由于拾光器320的偏差而有些变化)、聚焦驱动电路302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未图示)的灵敏度偏差等而变化。再者,如上文所述,物镜313的远离位置至转盘的高度,也因机构上的光轴调整结果而变化。
这里,为了吸收该偏差,光盘301的识别结束,形成可再现状态,并且光盘301的类型确定后,将CD或DVD的聚焦驱动信号直流偏移值存储到CPU319内的非易失性存储部。直流偏移值一般取为聚焦驱动信号的以转1圈为单位的积分值、或与其成正比的值。驱动值的获取可在光盘类型确定后进行,光盘类型确定前如果有按光盘判别或其它目的取得的驱动值,也可使用该值。通常,用与处理的光盘的类型不同的激光取得的驱动值也好,用与处理的光盘的类型一致的激光取得的驱动值也好,结果相同,因而均可。
接着,说明决定阈值的方法。已提出若干利用光盘基体材料厚度不同判别光盘类型的方法,但本发明可用以下2种方法。第1方法是将检测出寻焦中的焦点的聚焦驱动位置与阈值进行比较、并判别光盘类型的方法。第2方法是将对焦中的聚焦驱动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并判别光盘类型的方法。两种方法都根据对各自的驱动值预先以实验方式求出的每一基体材料厚度的光盘的驱动值差,决定判别用的阈值。然而,如上文所述,由于装置的偏差,存在不能正确判别的情况。因此,用上述的方法中保存的驱动值决定判别光盘用的阈值如下。
第1方法是保存的驱动值仅与1种光盘对应时也可用的方法。图3示出CD光盘中寻焦时的(a)聚焦驱动信号、(b)AS(全加)信号、(c)FE(聚焦差错)信号各自的信号波形。例如,如图3中的(a)所示,以0×0000H至0×0400H的1024级数字值表示聚焦驱动信号的驱动值,设伺服驱动基准电压VREF为1.65伏(V),驱动值的驱动范围为0伏~3.3伏,且VREF1.65伏时驱动值为0×0200。设图1的聚焦驱动电路302和聚焦促动器线圈的总灵敏度理论值为0.01米/伏,寻焦的物镜313上升中(接近光盘301中)在CD光盘检测出焦点的驱动值为0×0210H,则每一LSB的聚焦方向移动量为式1所示。
0.01×3.3/1024=0.0000322米=0.0322毫米    (式1)
这里,CD与DVD的基体材料厚度差为0.6毫米,因而将该差换算成LSB则为式2所示。
0.6/0.0322=18.63(LSB)    (式2)
因此,判别光盘用的阈值可取为式3。
0×0210H-18.63/2=0×0207    (式3)
在图1的CPU319内进行这些阈值运算处理,将其结果存储到CPU319内、或CPU319外部连接的非易失性存储部。实际的光盘判别中,可对非易失性存储部存储的阈值和寻焦时检测出焦点的聚焦驱动值、或对焦中的聚焦驱动值的平均值或转1圈份额的积分值除以转1圈的实际后得到的值进行比较,如果检测出的值大,判为CD,检测出的值小,则判为DVD。
CD光盘中检测出的驱动值与上述例子所示的值不同时、或使用DVD光盘中检测出的驱动值时,也同样可通过从检测出的驱动值加上或减去根据聚焦驱动电路302、聚焦促动器线圈的总灵敏度的理论值算出的固定偏移值,算出判别光盘用的阈值。
第2方法有时保存的驱动值与2种光盘对应。这时,可将检测出的2个驱动值的中间值设定为阈值。图4是与图2相同的表示CD和DVD的对焦中的聚焦驱动信号(a)、(c)和聚焦驱动信号积分值(b)、(d)的图。例如,利用上述第1方法在CD中进行检测后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部的驱动值以与第1方法相同的驱动值的数字值表现时,在CD光盘中检测出的驱动值为0×0210(图4的(d))、DVD中检测出的驱动值为0×01FEH(图4的(b))时,如式4那样取其中间值,
(0×0210H+0×01FEH)/2=0x0207    (式4)
在CPU319算出该中间值作为阈值。最后,与第1方法相同,也可判别CD、DVD的光盘类型。
以判别CD、DVD这两种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光盘的类型时为例说明了本实施例1,但判别CD、DVD规格以外的2种以上的光盘、或包含CD、DVD的2种以上的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光盘的类型时,也可同样实施。
又,以将驱动信号的积分值用作对焦中的聚焦驱动值的方法为例说明了实施例1,但以使用驱动信号的峰谷平均值的方法也同样可实施。这时,为了去除驱动信号的噪声分量,以在通过依据光盘旋转频率滤除高频分量的滤波器后计算峰值和谷值的方法为佳。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1,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对每一光盘类型将对焦中的驱动级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部,依据该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可提供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能吸收装置间偏差,同时还能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又,根据上述第1方法,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对每一光盘类型将对焦中的驱动级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部,依据该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可提供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尤其能吸收装置间的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偏差,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实施例2
用图1、图5、图6、图7、图8、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
首先,说明实际将光盘装填到装置并且在驱动值存储部存储驱动值的运作和根据该驱动值决定判别光盘的阈值的运作。
图5是表示将本实施例2用于CD/DVD再现装置时的光盘判别处理运作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将本实施例2用于CD/DVD再现装置时的CD的旋转处理运作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将本实施例2用于CD/DVD再现装置时的DVD的旋转处理运作的流程图。基本上根据来自图1的CPU319的命令进行这些运作。
图5的光盘判别处理,首先,在S501中,图1的控制电路318利用旋转控制电路316使主轴电动机317旋转,从而使光盘301旋转。其次,在S502中,切换信号选择电路315,选择CD用的信号处理。然后,在S503使CD激光发光单元306运作后,在S504中,控制电路318利用聚焦驱动电路302的驱动,使物镜302往聚焦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启动寻焦。
图8示出寻焦中的聚焦驱动信号、FE信号、AS信号的波形。在图1的控制电路318观测寻焦中的FE或AS的波形或者FE和AS两者的波形,并且在图5的S505检测出检测到正确焦点的聚焦驱动值。图8中,以图解方式将CD和DVD的AS信号、FE信号的大小表示成实质上相同,但实际上即便是相同的CD规格、DVD规格的光盘,光盘的反射率也因其半径位置、只读、一次写入、可再写等类型而异,所以未必限于形成实质上相同的振幅。即便是相同的只读光盘,也由于判别时选择的激光类型、透镜和光盘基体材料厚度不同造成的像差、光学系统设计等,各自的振幅方面变化。本实施例2中,如图8所示那样,暂往远离光盘的方向驱动物镜313后,在往靠近光盘的方向驱动中检测出正确焦点,从而得到驱动值。由于光盘表面与信号面的距离差,CD规格的光盘与DVD规格的光盘相比,在物镜313更靠近光盘313的一侧检测出正确焦点。
正确焦点的检测,可用各种方法。一般的方法是:检测出图8的AS信号超过一定大小的点、或FE信号超过(或低于)一定大小后通过零交叉点的点、或AS信号超过一定大小而且FE信号超过(或低于)一定大小后通过零交叉点的点,作为正确焦点。当然,用这里示例的以外的方法检测出正确焦点时,也同样可实施。
接着,决定判别光盘的阈值。在S506中,确认CPU319内部的或连接CPU319的未图示的非易失性存储部是否存储用于决定CD用的阈值的每一装置的驱动值。存储时,在S507选择非易失性存储部存储的驱动值;未存储,则在S508选择预先准备的标准的检测出装置的CD上正确焦点的驱动值。接着,对DVD的驱动值也同样在S509进行非易失性存储部是否存储的判断,存储时,在S510选择非易失性存储部存储的驱动值;未存储,则在S511选择预先准备的标准的检测出装置的DVD上正确焦点的驱动值。然后,在S512中,将选择的CD方、DVD方的2个驱动值的中间值定为CD、DVD的光盘判别阈值。
在S513中,进行检测出的驱动值与阈值的比较,检测出的值大于阈值(与相当于阈值的驱动值相比,在物镜313更靠近光盘的一侧检测出正确焦点)时,判断为装填的光盘是CD规格的光盘,并且在S514转移到CD的旋转处理。检测出的值小于阈值(与相当于阈值的驱动值相比,在物镜313更远离光盘的一侧检测出正确焦点)时,判断为装填的光盘是DVD规格的光盘,并且在S515转移到DVD的旋转处理。
用图6说明CD的旋转处理。此CD旋转处理由于刚才选择CD用的信号处理,并点亮CD激光发光单元306,按原样在S601进行对焦,在S602进行跟踪后,在S603进行光盘信息读取运作。这些运作之间,当然进行各种自动调整,或即使相同的CD规格光盘中也根据只读、一次写入、可再写等差异进行信号处理方法或信号放大增益设定的更改,或伺服失败或者光盘信息读取失败时进行重试等。然而,这些是极为一般的运作,与本发明无直接关系,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接着,在S604中,根据是否能读取CD的光盘信息,进行处理的转移。某些原因造成读取欠佳时,在S605校验是否超过重试次数界限或是否超过重试时限,超过时,在S606当作出错结束处理。未超过时,在S607使重试计数器+1,接着在S608转移到DVD光盘的旋转处理,再次试读光盘信息。
在S604中,光盘信息读取良好时,与图5的S506相同,在S609确认CPU319内部的或连接CPU319的未图示的非易失性存储部是否存储用于决定CD用的阈值的每一装置的驱动值。存储时,在S612按原样结束旋转处理。图9示出与图2和图4相同的聚焦伺服进行中的CD、DVD光盘的聚焦驱动信号波形及其积分后得到的积分值的波形。未存储时,如图9中的(c)、(d)所示,在S610以转1圈为单位对聚焦驱动信号进行大于等于1圈份额的积分,并求其平均值后,在S611将得到的驱动值作为CD用的光盘判别用驱动值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部后,在S612结束旋转处理。
用图7说明图6的S608后续的DVD旋转处理。此DVD旋转处理由于刚才选择CD用的信号处理,并点亮CD激光发光单元306,因此,首先在S701熄灭CD激光发光单元306后,在S702选择DVD的信号处理,在S703点亮DVD激光发光单元307。然后,在S704进行对焦,在S705进行跟踪后,在S706进行光盘信息的读取。这些运作之间,当然进行各种自动调整,或即使相同的DVD规格光盘中也根据只读、一次写入、可再写等差异进行信号处理方法或信号放大增益设定的更改,或伺服失败或者光盘信息读取失败时进行重试等。然而,这些是极为一般的运作,与本发明无直接关系,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S707中,根据是否能读取DVD的光盘信息,进行处理的转移。某些原因造成读取欠佳时,在S708校验是否超过重试次数界限或是否超过重试时限,超过时,在S710当作出错结束处理。未超过时,在S711使重试计算器+1,接着在S712熄灭DVD激光发光单元307,在S713选择CD信号处理,在S714点亮CD激光发光单元306后,在S715转移到CD光盘的旋转处理,再次试读光盘信息。
在S707中,光盘信息读取良好时,与图5的S509相同,在S716确认CPU319内部的或连接CPU319的未图示的非易失性存储部是否存储用于决定DVD用的阈值的每一装置的驱动值。存储时,在S719按原样结束旋转处理。未存储时,如图9中的(a)、(b)所示,在S717以转1圈为单位对聚焦驱动信号进行1圈以上份额的积分,并求其平均值后,在S718将得到的驱动值作为DVD用的光盘判别用驱动值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部后,在S719结束旋转处理。
如上文所述,最初将CD或DVD规格的光盘分别装填到时,测量判别光盘用的驱动值,将其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部,所以为了防止用户最初装填异常的光盘而造成不能正常进行以后的光盘判别,最好在装置的制造工序等中预先装填具有接近成为基准的规范值的光盘基体材料厚度的CD、DVD光盘,并对CD和DVD分别存储判别光盘用的驱动值。
关于本实施例2,作为S506~S512的阈值决定作业,以利用寻焦检测出正确焦点后进行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由于此阈值取决于非易失性存储部是否存储与各光盘对应的每一装置的驱动值而且仅取决于存储的驱动值,在其前的阶段预先决定也同样可实施。
关于本实施例2,以在S502选择CD用信号处理并且在S503点亮CD激光发光单元306后进行光盘判别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选择DVD用信号处理并点亮DVD激光发光单元307后检测出对焦中的正确焦点时,也同样可实施。
关于本实施例2,说明的例子为:转移到CD、DVD各光盘的旋转处理后,光盘信息的读取失败时,确认是否超过重试时限或重试次数界限,选择不同的光盘类型的信号处理,点亮激光发光单元,尝试再次重试;但即使不设重试时限仅按重试次数判断是否出错并结束,或不设重试次数界限仅按重试时限判断是否出错并结束,而且即使结构上做成不进行转移到DVD旋转处理后的重试,立即当作出错并结束,也都可同样实施。
本实施例2中,关于各光盘的聚焦驱动值的获取,光盘信息读取良好,并判断为未存储各光盘的判别光盘用的驱动值后,进行获取,但如果启动聚焦伺服后,则在哪个定时进行聚焦驱动值的获取,都同样可实施。
关于本实施例2,作为聚焦驱动值的获取方法,将以转1圈为单位获取1圈以上份额的聚焦驱动值的积分值的方法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即使代之以获取驱动值的1圈以上份额期间的峰值和谷值并将这2个值的中间值作为驱动值的平均值方法,或用其它方法获取相当于驱动值的平均值的值的方法,也同样可实施。
关于本实施例2,以可对CD、DVD规格的2种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类型的光盘进行再现的情况为例作说明,但即使其它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规格的光盘,或可再现多于2种的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规格的光盘时,也同样可实施。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2,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对每一光盘类型将对焦中的驱动级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部,依据该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可提供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能吸收装置间的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实施例3
用图1、图5、图8、图10、图11、图1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
首先,说明实际将光盘装填到装置并且在驱动值存储部存储驱动值的运作和根据该驱动值决定判别光盘的阈值的运作。
图5是表示将本实施例3用于CD/DVD再现装置时的光盘判别处理运作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将本实施例3用于CD/DVD再现装置时的CD的旋转处理运作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将本实施例3用于CD/DVD再现装置时的DVD的旋转处理运作的流程图。基本上根据来自图1的CPU319的命令进行这些运作。
图5的光盘判别处理,首先在S501中,图1的控制电路318利用旋转控制电路316使主轴电动机317旋转,从而使光盘301旋转。其次,在S502中,切换信号选择电路315,选择CD用的信号处理。然后,在S504中,控制电路318利用聚焦驱动电路302的驱动,使物镜302往聚焦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启动寻焦。
图8示出寻焦中的聚焦驱动信号、FE信号、AS信号的波形。在图1的控制电路318观测寻焦中的FE或AS的波形或者FE和AS两者的波形,并且在图5的S505检测出检测到正确焦点的聚焦驱动值。图8中,以图解方式将CD和DVD的AS信号、FE信号的大小表示成实质上相同,但实际上即便是相同的CD规格、DVD规格的光盘,光盘的反射率也因其半径位置、只读、一次写入、可再写等类型而异,所以未必限于形成实质上相同的振幅。即便是相同的只读光盘,也由于判别时选择的激光类型、透镜和光盘基体材料厚度不同造成的像差、光学系统设计等,各自的振幅方面变化。本实施例3中,如图8所示那样,暂往远离光盘的方向驱动物镜313后,在往逼近光盘的方向驱动中检测出正确焦点,从而得到驱动值。由于光盘表面与信号面的距离差,CD规格的光盘与DVD规格的光盘相比,在物镜313更靠近光盘313的一侧检测出正确焦点。
正确焦点的检测,可用各种方法。一般的方法是:检测出图8的AS信号超过一定大小的点、或FE信号超过(或低于)一定大小后通过零交叉点的点、或AS信号超过一定大小而且FE信号超过(或低于)一定大小后通过零交叉点的点,作为正确焦点。当然,用这里示例的以外的方法检测出正确焦点时,也同样可实施。
接着,进行决定判别光盘的阈值的作业。S506中,确认CPU319内部的或连接CPU319的未图示的非易失性存储部是否存储用于决定CD用的阈值的每一装置的驱动值。存储时,在S507选择非易失性存储部存储的驱动值;未存储,则在S508选择预先准备的标准的检测出装置的CD上正确焦点的驱动值。接着,对DVD的驱动值也同样在S509进行非易失性存储部是否存储的判断,存储时,在S510选择非易失性存储部存储的驱动值;未存储,则在S511选择预先准备的标准的检测出装置的DVD上正确焦点的驱动值。然后,在S512中,将选择的CD方、DVD方的2个驱动值的中间值定为CD、DVD的光盘判别阈值。
在S513中,进行检测出的驱动值与阈值的比较,检测出的值大于阈值(与相当于阈值的驱动值相比,在物镜313更靠近光盘的一侧检测出正确焦点)时,判断为装填的光盘是CD规格的光盘,并且在S514转移到CD的旋转处理。检测出的值小于阈值(与相当于阈值的驱动值相比,在物镜313更远离光盘的一侧检测出正确焦点)时,判断为装填的光盘是DVD规格的光盘,并且在S515转移到DVD的旋转处理。
参照图10说明CD的旋转处理。此CD旋转处理由于刚才选择CD用的信号处理,并点亮CD激光发光单元306,按原样在S1001进行对焦。然后,如与图2、图4、图9相同的图12所示那样,在S1002以转1圈为单位对聚焦驱动信号进行1圈以上份额的积分,并求出其平均值(即驱动值)。接着,在S1003通过将S1002中检测出的驱动值与图5的S512中决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再次确认当前选择的光盘类型是CD。这是因为光盘301和转盘(未图示)存在表面摆动时,仅用通过S504、S505那样求出寻焦中的正确焦点检测出光盘基体材料厚度不同以判别光盘类型的方法,由于光盘本身的高度位置依据表面摆动,按照光盘的旋转位置发生变化,测量误差大,在表面摆动大的光盘上有时不能正常判别光盘类型。
图12示出CD、DVD光盘的聚焦驱动值与阈值的关系。这里,如图12中的(b)所示,检测出的驱动值小于阈值,在远离光盘方存在聚焦驱动值时,考虑由于表面摆动等某些原因,S513中的光盘判别发生误判,在S1004转移到DVD旋转处理。
在S1003中,图12的(d)所示那样检测出的驱动值大,判断为装填CD光盘时,按原样,接着在S1005进行跟踪,然后在S1006读取光盘信息。这些运作之间,当然进行各种自动调整,或即使相同的CD规格光盘中也根据只读、一次写入、可再写等差异进行信号处理方法或信号放大增益设定的更改,或伺服失败或者光盘信息读取失败时进行重试等。然而,这些是极为一般的运作,与本发明无直接关系,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接着,在S1007中,根据是否能读取CD的光盘信息,进行处理的转移。某些原因造成读取欠佳时,在S1008校验是否超过重试次数界限或是否超过重试时限,超过时,在S1009当作出错结束处理。未超过时,在S1010使重试计数器+1,在S1011转移到DVD光盘的旋转处理,再次试读光盘信息。
在S1007中,光盘信息读取良好时,与图5的S506相同,在S1012确认CPU319内部的或连接CPU319的未图示的非易失性存储部是否存储用于决定CD用的阈值的每一装置的驱动值。存储时,在S1014按原样结束旋转处理。未存储时,在S1013将S1002中取得的驱动值作为CD用的光盘判别用驱动值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部后,在S1014结束旋转处理。
用图11说明DVD的旋转处理。此DVD旋转处理由于刚才选择CD用的信号处理,并点亮CD激光发光单元306,首先在S1101熄灭CD激光发光单元306后,在S1102选择DVD的信号处理,在S1103点亮DVD激光发光单元307。然后,在S1104进行对焦。于是,如图12所示那样,在S1105以转1圈为单位对聚焦驱动信号进行1圈以上份额的积分,并求出其平均值。接着,在S1106通过将S1105中检测出的平均值(即驱动值)与图5的S512中决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再次确认当前选择的光盘类型是DVD。这是因为光盘301和转盘(未图示)存在表面摆动时,仅用通过S504、S505那样求出寻焦中的正确焦点检测出光盘基体材料厚度不同以判别光盘类型的方法,由于光盘本身的高度位置依据表面摆动,按照光盘的旋转位置发生变化,测量误差大,在表面摆动大的光盘上有时不能正常判别光盘类型。
这里,如图12中的(d)所示,检测出的驱动值大于阈值,在靠近光盘方存在聚焦驱动值时,考虑由于表面摆动等某些原因,S513中的光盘判别发生误判,在S1107熄灭DVD激光发光单元307,在S1108选择CD信号处理,在S1109点亮CD激光发光单元306后,在S1110转移到CD旋转处理。
在S1106中,图12的(b)所示那样检测出的驱动值小,判断为装填DVD光盘时,按原样,接着在S1111进行跟踪,然后在S1112读取光盘信息。这些运作之间,当然进行各种自动调整,或即使相同的CD规格光盘中也根据只读、一次写入、可再写等差异进行信号处理方法或信号放大增益设定的更改,或伺服失败或者光盘信息读取失败时进行重试等。然而,这些是极为一般的运作,与本发明无直接关系,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接着,在S1113中,根据是否能读取CD的光盘信息,进行处理的转移。某些原因造成读取欠佳时,在S1114校验是否超过重试次数界限或是否超过重试时限,超过时,在S1115当作出错结束处理。未超过时,在S1116使重试计数器+1,在S1117熄灭DVD激光发光单元307,在S1118选择CD信号处理,在S1119点亮CD激光发光单元306后,在S1120转移到CD光盘的旋转处理。
在S1113中,光盘信息读取良好时,与图5的S509相同,在S1121确认CPU319内部的或连接CPU319的未图示的非易失性存储部是否存储用于决定DVD用的阈值的每一装置的驱动值。存储时,在S1123按原样结束旋转处理。未存储时,在S1122将S1105中取得的驱动值作为DVD用的光盘判别用驱动值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部后,在S1123结束旋转处理。
如上文所述,最初将CD或DVD规格的光盘分别装填到时,测量判别光盘用的驱动值,将其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部,所以为了防止用户最初装填异常的光盘而造成不能正常进行以后的光盘判别,最好在装置的制造工序等中预先装填具有接近成为基准的规范值的光盘基体材料厚度的CD、DVD光盘,并对CD和DVD分别存储判别光盘用的驱动值。
关于本实施例3,作为图5的S506~S512的阈值决定作业,以利用寻焦检测出正确焦点后进行的情况为例作说明。然而,由于此阈值仅取决于非易失性存储部是否存储与各光盘对应的每一装置的驱动值和存储的驱动值,在其前的阶段预先决定也同样可实施。
关于本实施例3,以在图5的S502选择CD用信号处理并且在S503点亮CD激光发光单元306后进行光盘判别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选择DVD用信号处理并点亮DVD激光发光单元307后检测出对焦中的正确焦点时,也同样可实施。
关于本实施例3,说明的例子为:转移到CD、DVD各光盘的旋转处理后,光盘信息的读取失败时,确认是否超过重试时限或重试次数界限,选择不同的光盘类型的信号处理,点亮激光发光单元,尝试再次重试;但即使不设重试时限仅按重试次数判断是否出错并结束,或不设重试次数界限仅按重试时限判断是否出错并结束,而且即使结构上做成转移到DVD旋转处理后不进行重试,立即当作出错并结束,也都可同样实施。
本实施例3中,各光盘旋转处理的对焦后进行各光盘的聚焦驱动值的获取,但如果启动聚焦伺服后,则在哪个定时进行聚焦驱动值的获取,都同样可实施。
本实施例3中,作为聚焦驱动值的获取方法,采用以转1圈为单位获取1圈以上份额的聚焦驱动值的积分值的方法,但即使获取聚焦驱动值的1圈以上份额期间的峰值和谷值并将这2个值的中间值作为驱动值的平均值方法,或用其它方法获取相当于驱动值的平均值的值的方法,也都同样可实施。
关于本实施例3,以可对CD、DVD规格的2种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类型的光盘进行再现的情况为例作说明,但即使其它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规格的光盘,或可再现多于2种的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规格的光盘时,也同样可实施。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3,光盘可再现且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确定后,对每一光盘类型将对焦中的驱动级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部,依据该驱动级决定阈值以判别光盘类型,因而可提供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能吸收装置间的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在可记录或再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多种光盘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中,将光盘装填到装置之际判别光盘类型时,能吸收装置间的拾光器与转盘之间的高度偏差、聚焦驱动器的增益偏差、聚焦促动器线圈的灵敏度偏差等,不发生光盘表面摆动造成的误判,可用短时间可靠地判别光盘类型并进行再现,而且能将装置偏差的容许差取大,同时还能防止装置偏差造成的误判,因此作为可判别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多种光盘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是有用的。

Claims (24)

1、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对光盘寻焦时检测出焦点到达记录面时的驱动值、或对焦中的驱动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判别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
具有阈值决定装置,该阈值决定装置根据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中可再现1种以上光盘时的对焦中的驱动值,决定所述阈值。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阈值决定装置结构上做成把对驱动值加上或减去根据2种以上的光盘的基体材料厚度差规范值和每一所述驱动值的聚焦移动量的理论值求出的偏差后得到的值,作为阈值。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阈值决定装置结构上做成将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对应的2个驱动值的中间值,作为判别这些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用的阈值,进行判决。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是CD规格和DVD规格这2类光盘。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对于每一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使标准基体材料厚度的光盘旋转,以便每一装置预先确定驱动值的装置。
6、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控制成连续对准记录再现所述光盘上的信息用的物镜的焦点的聚焦控制装置;
将对所述光盘寻焦时检测出焦点到达记录面时的驱动值、或对焦中的驱动值与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别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的光盘判别装置;
进行使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信息成为可根据该光盘的类型作记录再现的状态用的旋转动作的旋转装置;
以所述光盘转1圈为单位、对所述旋转装置的旋转动作完成并确定光盘类型后、每一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光盘在所述聚焦控制装置连续对准焦点时的驱动值进行积分,取得积分后得到的值的聚焦驱动值积分装置;以及
根据每一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积分值,决定所述光盘判别装置的阈值的阈值决定装置。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将聚焦驱动值积分装置取得的积分值与阈值决定装置决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确认光盘判别装置的光盘类型判断结果是否正确的确认装置;以及
在根据所述确认装置的确认结果判断为光盘类型的判断结果不正确时,按照所述确认装置的确认结果进行符合正确类型的光盘的对焦修改的第1重试装置。
8、如权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阈值决定装置结构上做成在预先存储每一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驱动值时,根据该存储的驱动值决定光盘判别装置的阈值;未存储时,根据预定的标准驱动值决定光盘判别装置的阈值。
9、如权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2重试装置,该第2重试装置在旋转装置旋转动作时不能读取光盘的盘信息时,再次进行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另一类型的光盘对应的旋转处理。
10、如权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阈值决定装置结构上做成将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对应的2个驱动值的中间值,作为判别这些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用的阈值,进行判决。
11、如权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是CD规格和DVD规格这2类光盘。
12、如权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于每一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使标准基体材料厚度的光盘旋转,以便每一装置预先确定驱动值的装置。
13、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将对光盘寻焦时检测出焦点到达记录面时的驱动值、或对焦中的驱动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判别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时,
根据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中可再现1种以上光盘时的对焦中的驱动值,决定所述阈值。
14、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光盘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把对驱动值加上或减去根据2种以上的光盘的基体材料厚度差规范值和每一所述驱动值的聚焦移动量的理论值求出的偏差后得到的值,作为阈值。
15、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光盘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对应的2个驱动值的中间值,作为判别这些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用的阈值。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是CD规格和DVD规格这2类光盘。
17、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盘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每一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使标准基体材料厚度的光盘旋转,以便每一装置预先确定驱动值。
18、一种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控制成连续对准记录再现所述光盘上的信息用的物镜的焦点,
将对光盘寻焦时检测出焦点到达记录面时的驱动值、或对焦中的驱动值与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别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类型,
进行使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信息成为可根据该光盘的类型作记录再现的状态用的旋转动作,
所述旋转动作完成并确定光盘类型后,以所述信息光盘转1圈为单位、对每一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在连续对准所述焦点时的驱动值进行积分,取得积分后得到的值,并且
根据每一所述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积分值,决定所述阈值。
19、如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光盘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取得的积分值与决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确认光盘类型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在根据该确认结果判断为光盘类型的判断结果不正确时,按照该确认结果进行符合正确类型的光盘的对焦修改。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中所述的光盘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预先存储每一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的驱动值时,根据该存储的驱动值决定阈值;未存储时,根据预定的标准驱动值决定阈值。
21、如权利要求18或19中所述的光盘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旋转装置旋转动作时不能读取光盘的盘信息时,再次进行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另一类型的光盘对应的旋转处理。
22、如权利要求18或19中所述的光盘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对应的2个驱动值的中间值,作为判别这些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光盘用的阈值。
23、如权利要求18或19中所述的光盘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是CD规格和DVD规格这2类光盘。
24、如权利要求18或19中所述的光盘判别方法发,其特征在于,
对于每一基体材料厚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盘,使标准基体材料厚度的光盘旋转,以便每一装置预先确定驱动值。
CNA2005800224995A 2004-07-21 2005-07-14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 Pending CN19813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12364A JP2006031885A (ja) 2004-07-21 2004-07-21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のディスク判別方法
JP212364/2004 2004-07-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1331A true CN1981331A (zh) 2007-06-13

Family

ID=35785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224995A Pending CN1981331A (zh) 2004-07-21 2005-07-14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08870B2 (zh)
JP (1) JP2006031885A (zh)
CN (1) CN1981331A (zh)
TW (1) TW200614163A (zh)
WO (1) WO20060090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54383C (en) * 2005-08-01 2012-03-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driv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optical disk drive
JP2007164903A (ja) * 2005-12-14 2007-06-28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フォーカスサーボ復帰処理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8213282B1 (en) * 2006-10-03 2012-07-03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identifying optical disk type
JP2008123636A (ja) * 2006-11-15 2008-05-29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010186515A (ja) 2009-02-12 2010-08-26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読取装置
US8850282B2 (en) * 2011-11-14 2014-09-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Verify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having verifying function, and verify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35361A (ja) 1995-06-08 1996-12-17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検出機構
JPH0991858A (ja) 1995-09-29 1997-04-04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9259511A (ja) 1996-03-22 1997-10-03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9293321A (ja) * 1996-04-26 1997-11-11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9306087A (ja) * 1996-05-16 1997-11-28 Sharp Corp ディスク判別方法及びディスク判別装置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0163856A (ja) * 1998-11-30 2000-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駆動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0243020A (ja) * 1999-02-18 2000-09-08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識別方法及び識別装置並びにこの識別装置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0242932A (ja) * 1999-02-18 2000-09-08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に適用される識別調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4163A (en) 2006-05-01
US7808870B2 (en) 2010-10-05
JP2006031885A (ja) 2006-02-02
US20070206468A1 (en) 2007-09-06
WO2006009082A1 (ja) 2006-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45461A (en) Method and a system of optical disk auto-discrimination
CN101154415B (zh) 光学介质驱动设备和确定层数的方法
CN1981331A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光盘判别方法
CN101128876B (zh) 光盘机和用于运行光盘机的方法
CN101477818B (zh) 光盘装置
JP3975953B2 (ja) 光ディスクの種類判別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00380473C (zh) 光盘装置和倾斜控制方法
CN1670840B (zh) 光盘装置的聚焦跳动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1529510A (zh) 光记录介质以及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现方法
JPH10198972A (ja) 多層構造光ディスク媒体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媒体
CN101159144B (zh) 光拾取装置
EP2053604B1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er/reproducer,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and control circuit
CN1224022C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的倾斜控制方法及光学拾波器的控制装置
CN100593815C (zh) 光盘设备和物镜类型的辨别方法
CN101083122B (zh) 一种光盘质量检测装置
CN101441876B (zh) 光盘装置
JPH11213413A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US8264930B2 (en) Optical disc discriminat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c discriminating apparatus
CN101256797A (zh) 识别光盘的方法
CN1324575C (zh) 光盘记录方法及装置
CN1941111A (zh) 信息记录装置及方法、信息再现装置及方法
US20080025165A1 (en) Optical disc driv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00293932A (ja) 光担体判別装置及び光担体判別方法
JP2000251383A5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記録層判別方法
JPWO2002080154A1 (ja) 情報ディスク装置及び情報ディスク装置の設置方向検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