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4575C - 光盘记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记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4575C
CN1324575C CNB2005100735494A CN200510073549A CN1324575C CN 1324575 C CN1324575 C CN 1324575C CN B2005100735494 A CNB2005100735494 A CN B2005100735494A CN 200510073549 A CN200510073549 A CN 200510073549A CN 1324575 C CN1324575 C CN 132457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al
width
value
user data
protected 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735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07633A (zh
Inventor
山本刚
服部克己
夫马正人
山中豊
井出达德
下生茂
柏原裕
小川昭人
高桥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NEC Corp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NEC Corp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NEC Corp,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07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7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457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457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11B7/24079Width or depth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使用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设置在用户数据区的内半径侧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和设置在用户数据区的外半径侧的外保护区的组合作为一个记录操作的单元将数据记录在光盘上。在该结构中,光盘的轨道间距TP大于或者等于0.3μm且小于或等于0.4μm,以及沿着光盘的半径方向,外保护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0×TP)的值且小于或等于(125×TP)的值。

Description

光盘记录方法及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在这里参考引入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4-164625的全部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记录方法和其中将数据记录在可记录光盘上的光盘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广泛使用记录光盘,例如CD-R、CD+R、DVD-R、DVD+R、DVD-RAM、DVD-RW、DVD+RW等。这些记录光盘具有通常称为凹槽的引导槽,该凹槽预先形成在盘上以使得即使在未记录条件下能精确的循迹。而且,利用凹槽摆动、台预置坑(land pre-pit)等预先嵌入地址信息,由此能够在所需的位置进行数据写入。
因为只播放装置通常仅能够循迹凹坑序列,在没有包括凹坑序列的非记录区域中不能进行轨道的循迹。另外,通过凹槽摆动等识别嵌入的地址信息也是不可能的,其导致不能识别未记录区中的地址。因此,为了能够通过只播放装置再现,也就是为了保证这种只播放装置的播放能力,光盘需要具有一定宽度的记录区。
考虑到播放能力,对这次已经进行了尝试,其中提供具有至少预定宽度的区域作为记录区,而不管在每次记录操作中的数据的数量。例如,当要被记录的数据的数量不足以充满预定宽度的区域时,用填充数据填充该区域。
另外,将保护区设置到给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的外半径侧,以保护光拾取器避免超过限度。另一方面,将用户数据区的内半径侧配置给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在其中记录了对于用户数据再现的必要信息。
图7示出了在DVD-R中的数据布局。如图7所示,在最里面的圆周上形成数据记录过程中要使用的控制数据区A0′。控制数据区A0′的外半径侧配置给内保护区A1′以避免超过限度等。包括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和具有夹在其间的用户数据区A3′的外保护区A4′的一个记录操作的每个单元依次地记录在内保护区A1′的外半径侧。在光盘的半径的方向,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的宽度近似为240μm(近似等于324个轨道),外保护区A4′的宽度近似为500μm(近似等于676个轨道),以及用户数据区A3′的宽度大于或者近似等于1650μm(近似等于2230个轨道,其是最小记录宽度)。
这种光盘的格式是标准化的。在日本特开平公开号2001-266495中描述了用于CD-R的数据布局。
上述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和外保护区或者用于填充最小记录宽度的填充数据除了导致数据写入时间的增加之外还耗费了光盘的可记录区。更特别地,甚至当记录等于一个轨道数据的用户数据量时,在DVD-R中使用了近似于3230个轨道,同时占用了用于写近似于3230个轨道的数据所需的时间长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盘记录方法,其中使用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配置在用户数据区的内半径侧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和配置在用户数据区的外半径侧的外保护区的组合作为一个记录操作单元,在光盘上记录数据。在光盘记录方法中,光盘的轨道间距TP大于或等于0.3μm并小于或等于0.4μm,以及沿着光盘的半径方向的外保护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0×TP)的值并小于或等于(125×TP)的值。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其中使用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配置在用户数据区的内半径侧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和配置在用户数据区的外半径侧的外保护区的组合作为一个记录操作单元,而在光盘上记录数据。在光盘记录装置中,光盘的轨道间距TP大于或等于0.3μm并小于或等于0.4μm,以及沿着光盘的半径方向的外保护区大于或等于(100×TP)的值并小于或等于(125×TP)的值。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的附图将更具体的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的层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光盘的记录层的放大表面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光盘的数据布局;
图4是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5示出了拾取器推进机构的结构的例子;
图6示出了杂质的直径和循迹故障率之间的关系;以及
图7示出了在DVD-R中数据布局。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D的层结构的横截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光盘D的记录层Db的放大表面的透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光盘D的数据布局。图4是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100的结构的框图。
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100不是以用于DVD-R等的标准格式而是以下面定义的新格式进行记录和再现操作。然而,根据基本结构,光盘D和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100具有与常规盘,例如DVD-R等以及常规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的许多共性。然后,下面将描述这个实施例的关于光盘D和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100的基本结构的简要描述、具体特征。
参考图1和2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光盘D。如图1所示,该光盘D包括记录层Db和层压在具有圆盘几何形状(在该实施例中它直径是120mm且厚度是1.2mm)的盘衬底Da上的保护层(还称为覆盖层)Dc。该光盘D优选是一次写入多次读出类型,但也可以是可重写类型。
如图2所示,光盘D的记录层Db具有沿着光盘D的圆周方向以同心的或者螺旋方式形成的作为引导槽的凹槽G和形成在凹槽G之间的台L。在该实施例中,在凹槽G中记录数据。应当注意的是,数据可以记录在凹槽G和台L上。如图2所示的摆动的凹槽G,借助于这种摆动,使能够在光盘D的未记录区上写入数据。更具体地,使用由摆动获得的摆动信号可以重新获取这种地址信息、转速信息等的数据。可以以其它的形式,例如台预制坑(LPP)等来嵌入该地址信息。
沿着光盘D的半径方向的记录轨道之间的间隙被称作轨道间距。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相邻的凹槽轨道之间的间隙是轨道间距TP。
下面,将参考图3描述该实施例中光盘的数据分布。在图3中,在光盘D的最内圆周上,配置了在记录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控制数据区A0。更特别地,在记录操作过程中使用的用户数据控制信息被记录在控制数据区A0中。控制数据区A0)的另一个内半径侧可以配置给进行试写入的测试区。
控制数据区A0的外半径侧是其中依次形成一个或多个用户数据区A3的可记录区域。用户数据区A3存储写在其中的用户数据。在每个用户数据区A3的内半径侧,形成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同时在每个数据区A3的外半径侧形成外保护区A4。将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用户数据区A3和外保护区A4的组合视为一个记录操作的单元。在记录在最内轨道上的一个记录操作的单元的内半径侧,也就是在用于再现的最里面的控制数据区A2的内半径侧上,形成内保护区A1。
在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上,记录着当再现相应的用户数据区A3时使用的用户数据控制信息。内保护区A1和外保护区A4是包括填充数据等的保护带。这些保护区A1和A4是缓冲区,用以保护光拾取器避免超过限度,以及作为工作区以有利于紧邻着形成在保护区A1或A4外侧的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的引导缘处的平滑读出。
例如,以这样的顺序,将数据依次记录在用户数据区A3、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控制数据区A0和外保护区A4。例如,进行不能写入光盘D的处理,以使得当不能写入以及用户数据的记录不能进行时,使不能写入信息进入到外保护区A4,然而,当不能独立于用户数据写入时,在最外面的圆周上形成包括不能写入信息的外保护区A4。
参考图4,下面将描述依据该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100的结构。在图4中,光盘D放置在转盘1上,转盘1由主轴马达2的转动来驱动。主轴马达2由主轴驱动器3驱动。
光拾取器20放置在光盘D的下表面的下面。通过从光拾取器20向光盘D施加激光束将数据写入到光盘D和从光盘D读出数据。更具体地说,通过用根据要被的记录数据(以下称为“记录数据”)调整的记录激光束照射记录层Db,在记录层Db上形成对应于记录数据的坑序列。然后,当用再现激光束照射坑序列时,检测到激光束的反射比的变化,从而读出已经记述在光盘D的数据。
光拾取器20具有嵌入在其中的物镜21、发出通过物镜21施加到光盘D的激光束的激光二极管22、和接收从光盘D反射的光的光电探测器23。由激光驱动器4驱动激光二极管22。通过用来自光拾取器20的激光束的照射,光束点S形成在光盘D的记录层Db上。
通过由循迹驱动器5驱动的循迹致动器24,能够沿着光盘D的半径方向移动物镜21。特别是当需要在盘表面上的光束点S相对小的移动时,例如相对小的跳越(细微的寻道)、相对小的循迹等,循迹致动器24移动物镜21。由循迹致动器24操作的物镜21的移动范围例如接近±200μm。
借助于由螺纹驱动器7驱动的螺纹马达6,整个光拾取器单元20可以沿着光盘D的半径方向移动。当需要在盘表面上的光束点S相对大的移动时,例如相对大的跳越(粗略的寻道),螺纹马达6移动整个光拾取器20。
由光拾取器20中的光电探测器23检测到的信号被施加给RF信号处理电路8。在记录和再现操作过程中,根据从光电探测器23提供的信号,RF信号处理电路8产生聚焦误差信号、循迹误差信号、倾斜误差信号和摆动信号。在再现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应于形成在记录层Db上的坑序列的再现信号。
由RF信号处理电路8产生的聚焦误差信号、循迹误差信号、倾斜误差信号被分别提供给聚焦控制电路9、循迹控制电路10和倾斜控制电路11。聚焦控制电路9根据聚焦误差信号通过聚焦驱动器12控制聚焦致动器(未示出),循迹控制电路10根据循迹误差信号通过循迹驱动器5控制循迹致动器24,以及倾斜控制电路11根据倾斜误差信号通过倾斜驱动器13控制倾斜致动器(未示出)。以这种方式,形成用于以聚焦在光盘D的记录层Db上的状态保持激光的聚焦伺服环、用于导致光束点S跟随轨道的循迹伺服环和用于保持激光的光轴在垂直于盘表面的位置的倾斜伺服环。
由RF信号处理电路8产生的摆动信号被施加给系统控制电路14,在该系统控制电路中通过摆动信号能够识别地址。这里,应当注意的是,该系统控制电路14CPU等,其根据来自主机18的指令信号控制整个的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100。
在再现过程中,RF信号处理电路8中产生的再现信号被施加给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5,在该数字信号处理电路中通过预定的信号调制(例如解调和误差校正)处理施加的再现信号,以产生再现数据和控制数据。将由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5产生的再现数据临时存储在存储器16中,例如RAM,然后通过接口17输出到主机18,例如计算机等。另一方面,由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5产生的控制数据被施加给系统控制电路14。
在记录过程中,一旦接收到来自主机18的记录数据,数字信号处理电路15临时地将记录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6中,以通过用于产生写信号的预定调制(例如,调制和误差校正码)来处理记录数据。写信号被施加给根据写信号来启动激光二极管22的激光驱动器4。通过激光二极管22的启动,在记录层Db上形成对应于记录数据的坑序列,从而将记录数据记录在光盘D上。
下面,参考图5将描述移动整个光拾取器20(下文中称为拾取器推进机构)的机构的例子,在该图中作为例子描述拾取器推进机构的结构。在图5中,光拾取器20由引导轴31可移动地支撑,并配置有安装在光拾取器20一侧上的(在该图中的左侧上)、与引导轴31平行的齿条32。螺纹马达6(在该例子中的换向器马达)的驱动转矩通过和驱动齿轮33啮合的减速齿轮34,从贴附到螺纹马达6的驱动齿轮33传输到与减速齿轮34同心地组合的小齿轮35。。如上所述传输的驱动转矩被转化成通过小齿轮35和齿条32的啮合产生直线移动的推力。借助该推力沿着引导轴31移动光拾取器20。
在这种拾取器推进机构中,通过增加通过减速齿轮34的减速比率,可以缩短光拾取器20的行程(一次的行进量),其有利于光拾取器20的平滑移动,还减小光拾取器20的行进速度。另一方面,通过使通过减速齿轮34的减速比率最小化,可以增加行进的速度,但是延长了行程,由此扩大了螺纹马达6的转矩负载。考虑到行进速度和转矩负载,优选将行程设置为接近80μm。用这种行程,拾取器推进机构移动光束点S的精度,也就是实际行进距离和光束点S的目标行进距离之间的容许误差,将接近±40μm。
下面,将具体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特有的特征。
尽管通常使用波长为650nm的红色激光用作DVD-R等的记录和再现激光,但是在该实施例中应用波长为400-410nm的蓝色激光。因此,在图4中示出的激光二极管22是发出波长为400-410nm的蓝色激光的蓝色激光二极管。
通过缩短激光波长,可以使形成在记录层Db上的光束点S的直径(下文中称为“光点直径”)最小化。形成在DVD-R上的典型光点直径接近于0.9μm,但是在该实施例中,将光点直径设置为接近0.6μm。这种减小的光点直径有助于轨道间距TP的减小。因此,DVD-R的轨道间距典型地接近于0.74μm,而将该实施例中的轨道间距TP设置在0.3到0.4μm的范围之内。
现在参考图3,下面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记录格式。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宽度”表示沿着光盘D的半径方向的宽度。
由于在该实施例中在一个轨道上的数据记录单元是64千字节,所以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必须包含接近50-125个轨道以记录用户数据控制信息。因此,在该实施例中,规定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的轨道数量在50-125的范围内。换句话说,定义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的宽度沿着光盘D的半径方向在从TP乘以50的值到TP乘以125的值的范围内。因此,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的宽度具有从15μm到50μm的值。为了允许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中的足够空间,可以优选将将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的宽度定义在(50×TP)的值到(125×TP)的值的范围内。
优选根据避免光拾取器20超过限度配置内保护区A1和外保护区A4以获得接近于100到125个轨道,其还优选根据有利于在形成在区域A1和A4外侧的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的每个引导缘处平滑读出。根据实验数据,光拾取器20保持在寻道操作(寻道错误率)中的区域内精度表示上述数量的轨道将以99.9%或者更大的可能性阻止光拾取器20进入未记录区。从而,规定组成内保护区A1和外保护区A4的轨道数量在从100到125的范围内。换句话说,沿着光盘D的半径方向将内保护区A1和外保护区A4的宽度限定在从(100×TP)的值到(125×TP)的值的范围内。因此,内保护区A1和外保护区A4的宽度具有30-50μm的值。优选根据确保超过限度保护,内保护区A1或外保护区A4的宽度在(100×TP)的值到(150×TP)的值的范围内。
根据再现系统中轨道跳越位置的精度确定用户数据区A3的宽度,也就是,根据实际进入位置和目标进入位置之间的容许差值来确定。为了有利于存取所需的轨道,用户数据区A3必须具有至少覆盖对应于轨道跳跃位置的精度范围的宽度。另外,考虑到轨道间距TP和齿轮的啮合间隙的误差,为了保证轨道存取的稳定性,需要接近上述宽度的2到2.5倍的宽度。
轨道跳跃位置的精度可以表示为±(A+B+C),其中±A是拾取器推进机构移动光束点S的精度,B是盘的偏心量,以及C是光盘D的夹持误差。在该实施例中,设置用户数据区A3的宽度为等于或大于规定在从{(A+B+C)×2}到{(A+B+C)×2×2.5}的值的范围内的最小记录宽度,而不管要被记录的用户数据的量。
更具体地,通过假设A=40μm、B=70μm和C=100μm计算的最小记录宽度被确定在从420μm到1050μm的范围之内,选择它们作为足以用现有技术得到的值。还优选根据记录效率的改进,最小记录宽度限定在从{(A+B+C)×2}到{(A+B+C)×2×2}的值的范围内,以及更特别地,从420μm到840μm的范围。
还根据上述定义方法,定义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和内保护区A1和外保护区A4的宽度,和用户数据区A3的最小记录宽度,例如,如在下述例子的设置值所示的。在该例子中,轨道间距TP设置为0.4μm,构成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和内保护区A1和外保护区A4的轨道数量被设置为125。换句话说,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和内保护区A1和外保护区A4具有50μm的宽度。而且,最小记录宽度被设置为1000μm。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设置值用作对光盘的说明书时,应当给出关于上述设置值的公差。图3示出了在上述例子的设置值中表示的数值。在图3中,用户数据区A3的宽度等于最小记录宽度。
在再现过程中,杂质,例如灰尘或者污垢在光盘D的保护层Dc的出现可能导致光束点S偏离应当由光束点S循迹的轨道的现象(循迹错误)。导致循迹故障的可能性随着保护层Dc(参考图1)表面上的再现光束点Sc的直径变小而增加。图6示出了杂质的尺寸(直径)与循迹故障的发生之间的关系。在图6中,实线表示再现光束点Sc的直径是1mm的情况,虚线表示再现光束点Sc的直径是0.3mm的情况。从图6明显可见,当杂质的直径等于或者小于再现光束点Sc的直径时,杂质几乎没有导致循迹故障。然而,当杂质的直径增长到超过再现光束点S处的直径时,循迹故障的发生急剧增加。尽管如此,通常,如果粘附到光盘D的杂质具有接近1mm的直径,只要数据可以再现,则用于放置光盘D的盘盒是不必要的,当在上述情况中数据不能再现时,使用盘盒的必要性增加。为了消除使用该盘盒的必要性,在该实施例中,将保护层Dc表面的再现光束点的直径设置为接近1mm。应当注意的是,图1所示的保护层Dc的厚度接近0.6mm。
由于光盘D的轨道间距TP限定在从0.3μm到0.4μm的范围内,外保护区A4的宽度限定为小于或等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值(125×TP),根据该实施例的外保护区A4的宽度变得比典型的DVD-R等的外保护区宽度窄。为了更具体,在传统DVD-R中外保护区A4的宽度是500μm,而根据该实施例的宽度是50μm或者更小。因此,根据该实施例可以使外保护区A4在光盘D的总的可记录区中的比例最小化,由此,能够减小用户认为是无用的数据,例如填充数据等的比例。以这种方式,能够以更高的效率等级将用户数据记录在光盘D上,这带来了记录的空间和时间效率的改善。另一方面,因为确定外保护区A4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100×TP)的值,所以可以保证阻止超过限度等所需的轨道数量,由此确保了只播放装置的播放能力。同样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继续记录的空间和时间效率的改善同时确保只播放装置的播放能力是可能的。
类似地,因为光盘D的轨道间距TP限定为从0.3μm到0.4μm的范围内,以及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的宽度限定为小于或等于(125×TP)的值,所以和常规DVD-R等相比,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的宽度变得更窄。为了更具体,在传统DVD-R中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的宽度是240μm,而在该实施例中的宽度是50μm或者更小。因此,根据该实施例,可以使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在光盘D的总的可记录区中的比例最小化,由此使得减小不被用户直接需要的控制信息的比例。作为这种减少的结果,能够以更高的效率等级将用户数据记录在光盘D上,其带来了记录的空间和时间效率的改善。另一方面,因为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A2的宽度被限定为大于或等于(50×TP)的值,所以可以确保用于记录用户数据控制信息所需的轨道的数量,由此保证只播放装置的播放能力。
而且,因为光盘D的轨道间距TP被限定为从0.3μm到0.4μm的范围内,内保护区A1的宽度被限定为在从(100×TP)到(125×TP)的值的范围内,类似于外保护区A4,所以可以改善记录的空间和时间效率,同时确保只播放装置的播放能力。
更进一步,因为用户数据区A3的最小记录宽度被设置为1050μm或者更小,所以与具有1650μm的最小记录宽度的典型DVD-R相比,最小记录宽度变得更窄。因此,根据该实施例可以使最小记录宽度在光盘D的总的可记录区中的比例最小化,由此,能够减小用户认为是无用的数据,例如填充数据等的比例。以这种方式,能够以更高的效率等级将用户数据记录在光盘D上,这带来了记录的空间和时间效率的改善。另一方面,因为最小记录宽度被设置为420μm或者更大,所以可以保证在只播放装置中对于平滑存取轨道所必须的记录宽度,由此优选地确保只播放装置的播放能力。
而且,因为在保护层Dc表面上的再现光束点Sc的直径被设置为接近1mm,所以即使出现粘附到光盘D的具有1mm的直径的杂质,也能进行再现。以这种方式,使用盘盒放置光盘D变得没有必要。
尽管根据优选实施例已经描述了本发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特定实施例。例如,可以适当地改变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100的结构。而且,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100,但是可以通过物理地分开记录装置和再现装置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再现。
尽管优选所有下面的条件是适当的:(a)外保护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0×TP)的值且小于或等于(125×TP)的值;(b)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50×TP)的值且小于或者等于(125×TP)的值;(c)内保护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0×TP)的值且小于或等于(125×TP)的值;(d)在用户数据区中的最小记录宽度大于或等于420μm且小于或等于1050μm;以及(e)在保护层的表面的再现光束点的直径接近于1mm,但还优选的是适当地从上面条件中选择一个到四个条件是满足的。

Claims (14)

1.一种光盘记录方法,其中使用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设置在所述用户数据区的内半径侧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和设置在所述用户数据区的外半径侧的外保护区的组合作为一个记录操作的单元将数据记录在光盘上,其中:
所述光盘的轨道间距TP大于或者等于0.3μm且小于或等于0.4μm,以及
沿着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所述外保护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0×TP)的值且小于或等于(125×TP)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
沿着所述光盘的半径的方向,用于再现的所述控制数据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50×TP)的值且小于或等于(125×TP)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
在记录在最里面圆周的一个记录操作的单元的内半径侧上形成内保护区,以及
沿着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所述内保护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0×TP)的值且小于或等于(125×TP)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
沿着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确定所述用户数据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最小记录宽度,而不管要被记录的用户数据的量,以及
所述的最小记录宽度大于或等于420μm且小于或等于10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的光盘记录方法,其中:
在记录在最里面圆周的一个记录操作的单元的内半径侧上形成内保护区,以及
沿着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所述内保护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0×TP)的值且小于或等于(125×TP)的值;
沿着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确定所述用户数据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最小记录宽度,而不管要被记录的用户数据的量,以及
所述的最小记录宽度大于或等于420μm且小于或等于1050μm。
6.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记录方法的光盘记录和再现方法,其中:
所述光盘具有层压在记录数据的记录层的表面上的保护层,以及
在所述保护层的表面的再现光束点的直径接近于1mm。
7.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的光盘记录方法的光盘记录和再现方法,其中:
所述光盘具有层压在记录数据的记录层的表面上的保护层,以及
在所述保护层的表面的再现光束点的直径接近于1mm。
8.一种光盘记录装置,其中使用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设置在所述用户数据区的内半径侧用于再现的控制数据区、和设置在所述用户数据区的外半径侧的外保护区的组合作为一个记录操作的单元将数据记录在光盘上,所述光盘记录装置包括:
在光盘上执行数据记录的光拾取器,所述光盘的轨道间距TP大于或者等于0.3μm且小于或等于0.4μm,以及
控制所述光拾取器的控制器,使得沿着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所述外保护区的宽度变得大于或等于(100×TP)的值且小于或等于(125×TP)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光拾取器,使得沿着所述光盘的半径的方向,用于再现的所述控制数据区的宽度变得大于或等于(50×TP)的值且小于或等于(125×TP)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光拾取器,使得内保护区形成在记录在最里面圆周的一个记录操作的单元的内半径侧上,以及
沿着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所述内保护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0×TP)的值且小于或等于(125×TP)的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光拾取器,使得沿着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所述用户数据区的宽度变得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最小记录宽度,而不管要被记录的用户数据的量,以及
所述的最小记录宽度是大于或等于420μm且小于或等于1050μm的值。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光盘记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光拾取器,使得内保护区形成在记录在最里面圆周的一个记录操作的单元的内半径侧上,以及
沿着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所述内保护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0×TP)的值且小于或等于(125×TP)的值;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光拾取器,使得沿着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所述用户数据区的宽度变得大于或等于预定的最小记录宽度,而不管要被记录的用户数据的量,以及
所述的最小记录宽度是大于或等于420μm且小于或等于1050μm的值。
13.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的光盘记录装置的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其中:
所述光盘具有层压在记录数据的记录层的表面上的保护层,
所述光拾取器在对所述光盘执行数据再现时在所述光盘上照射激光束,以及
通过照射所述激光束在所述保护层的表面上形成的再现光束点的直径接近于1mm。
14.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的光盘记录装置的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其中:
所述光盘具有层压在记录数据的记录层的表面上的保护层,
所述光拾取器在对所述光盘执行数据再现时在所述光盘上照射激光束,以及
通过照射所述激光束在所述保护层的表面上形成的再现光束点的直径接近于1mm。
CNB2005100735494A 2004-06-02 2005-06-02 光盘记录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457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64625 2004-06-02
JP2004164625A JP4201740B2 (ja) 2004-06-02 2004-06-02 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7633A CN1707633A (zh) 2005-12-14
CN1324575C true CN1324575C (zh) 2007-07-04

Family

ID=3494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354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4575C (zh) 2004-06-02 2005-06-02 光盘记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492697B2 (zh)
EP (1) EP1603125B1 (zh)
JP (1) JP4201740B2 (zh)
KR (1) KR100697802B1 (zh)
CN (1) CN1324575C (zh)
DE (1) DE602005007106D1 (zh)
TW (1) TWI3277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4204A (ja) 2006-01-31 2007-09-13 Toshiba Corp 情報記憶媒体、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装置
US11355149B2 (en) * 2018-06-20 2022-06-07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information playback devi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multi-values recording optical disc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8568A (zh) * 1998-11-20 2001-03-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光记录介质及分配其备用区的方法
CN1395729A (zh) * 2000-11-20 2003-02-05 索尼公司 光记录介质和光盘装置
CN1423274A (zh) * 2001-12-07 2003-06-11 日本先锋公司 数据记录媒体、再现、记录装置及再现、记录方法
US20030112736A1 (en) * 1999-06-28 2003-06-19 Pioneer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03098624A1 (fr) * 2002-05-22 2003-11-27 Pioneer Corporation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procede d'enregistrement d'un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dispositif d'enregistrement d'un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et dispositif de reproduction d'un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US20040085888A1 (en) * 2002-10-24 2004-05-06 Pioneer Corporation Reproduction-only recording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1168A (en) * 1986-02-05 1991-07-09 Information Storag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storage capacity of recording media
JP2638248B2 (ja) * 1990-03-15 1997-08-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的情報媒体および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方法
DE69127951T2 (de) * 1990-05-25 1998-04-09 Hitachi Ltd Gerät zur optischen informationsaufnahme/-wiedergabe mit pits-übergangaufnahmesystem
JP3787925B2 (ja) * 1996-11-14 2006-06-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装置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MY130565A (en) 1998-09-18 2007-06-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ear-field optical storage medium and optical data storage system therefor
TW470946B (en) * 1999-07-15 2002-01-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2001266495A (ja) 2000-03-24 2001-09-28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3786343B2 (ja) 2000-05-12 2006-06-14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3708483B2 (ja) 2000-12-26 2005-10-1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JP2002203340A (ja) 2000-12-28 2002-07-19 Tdk Corp 光情報媒体
KR20020074996A (ko) * 2001-03-23 2002-10-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호환성 있는 고밀도 광디스크 및 광디스크 장치
JP2003036543A (ja) * 2001-07-24 2003-02-0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記録ディスク及び記録情報再生装置
JP3438729B2 (ja) 2001-09-10 2003-08-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の制御方法
KR20030030506A (ko) * 2001-10-11 2003-04-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밀도 광디스크
US6999390B2 (en) 2002-05-06 2006-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disk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data in the same
JP2004046997A (ja) 2002-07-15 2004-02-12 Nikon Corp 光ディスク及びスタンパ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8568A (zh) * 1998-11-20 2001-03-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光记录介质及分配其备用区的方法
US20030112736A1 (en) * 1999-06-28 2003-06-19 Pioneer Corporati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395729A (zh) * 2000-11-20 2003-02-05 索尼公司 光记录介质和光盘装置
CN1423274A (zh) * 2001-12-07 2003-06-11 日本先锋公司 数据记录媒体、再现、记录装置及再现、记录方法
WO2003098624A1 (fr) * 2002-05-22 2003-11-27 Pioneer Corporation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procede d'enregistrement d'un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dispositif d'enregistrement d'un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et dispositif de reproduction d'un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US20040085888A1 (en) * 2002-10-24 2004-05-06 Pioneer Corporation Reproduction-only recording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03125A2 (en) 2005-12-07
EP1603125A3 (en) 2006-11-29
DE602005007106D1 (de) 2008-07-10
KR20060046204A (ko) 2006-05-17
JP2005346818A (ja) 2005-12-15
US7492697B2 (en) 2009-02-17
CN1707633A (zh) 2005-12-14
KR100697802B1 (ko) 2007-03-20
JP4201740B2 (ja) 2008-12-24
US20050270966A1 (en) 2005-12-08
TW200606877A (en) 2006-02-16
EP1603125B1 (en) 2008-05-28
TWI327723B (en) 201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00202B2 (e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information on/from an optical disc having focus control capabilities
CN1266692C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
KR19990064348A (ko) 정보저장매체, 정보재생방법 및 정보재생장치
CN101064124A (zh) 光盘装置及数据记录方法
CN1297960C (zh) 记录介质、记录和再现方法以及记录和再现装置
CN1297977C (zh) 光盘驱动器和记录/回放的方法
CN1700312A (zh) 确定记录介质的写入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CN1324575C (zh) 光盘记录方法及装置
CN1873792A (zh) 光盘介质和光盘装置
CN1598952A (zh) 光盘设备以及用于控制该光盘设备的方法
JP4713839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フォーカスジャンプ制御方法
CN1783236A (zh) 信息存储媒体、压模、盘装置和管理信息重放方法
CN1885415A (zh) 光盘驱动器以及控制该光盘驱动器的方法
CN1906669A (zh) 光盘记录方法以及光盘记录和读取设备
JP2005056543A (ja) 2層ディスク判別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8411539B2 (en) Optical disc recording device
CN101031964A (zh) 光盘处理设备
JP2790097B2 (ja) 光ディスク用情報アクセス方法
CN1643590A (zh) 光盘设备的伺服控制方法
US7940618B2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optical disc type, data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dium using the same
JP5408556B2 (ja)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CN1838268A (zh) 光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再现设备
JPH11306571A (ja) 光学記録媒体のドライブ装置
CN1737915A (zh) 可记录光记录载体中的倾斜控制方法
JP2005063665A (ja) ディスク状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