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3974A - 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 Google Patents

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3974A
CN1963974A CNA2006101446053A CN200610144605A CN1963974A CN 1963974 A CN1963974 A CN 1963974A CN A2006101446053 A CNA2006101446053 A CN A2006101446053A CN 200610144605 A CN200610144605 A CN 200610144605A CN 1963974 A CN1963974 A CN 1963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ductive component
solenoid
contact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446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今西友也
长谷川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63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39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02Non-polarised relays
    • H01H51/04Non-polarised relays with single armature; with single set of ganged armatures
    • H01H51/06Armature is movable between two limit positions of rest and is moved in one direction due to energis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 and after the electromagnet is de-energised is returned by energy stored during the movement in the first direction, e.g. by using a spring, by using a permanent magnet, by gravity
    • H01H51/065Relays having a pair of normally open contacts rigidly fixed to a magnetic core movable along the axis of a solenoid, e.g. relays for starting automobi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50/443Connections to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开关,具有螺线管和响应于螺线管的吸引力设定为闭合状态的电气接触部。接触部覆盖有固定于螺线管的接触盖,电气连接于螺线管的端子置于盖中。端子的端部从盖中伸出并与导电部件电气连接。该部件具有连结于端子的部分以及与端子分隔开或可分离的其它部分。在开关维护中,该部件连结于端子的部分从开关去除。在维护之后,部件的其它部分之一连结于端子的端部。

Description

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05年11月9日递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2005-324720,并要求其优先权,从而其内容在此结合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动机的电磁开关,其响应于电磁体中产生的磁引力接通以起动发动机的操作。
背景技术
用于起动机的电磁开关的自动组件技术已经在公开的日本专利首次公开2002-313205中予以提出。图1是显示公开在这一公开中的电磁开关中的端子附接于导电板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在电磁开关中,电气连接于电磁线圈(未示出)的板状端子100从接触盖110伸出。端子100用焊料连结于盖110外部上的导电板120。该板120连接于电机(未示出)的端子130。该电机接地。端子130用盖110遮盖。当点火开关(未示出)接通,设定为小值的电流从电池(未示出)供给至线圈并且通过端子100、板120和端子130传输给接地电机。因此,线圈响应于该电流产生磁场,电气接触部(未示出)响应于该磁场接通。即,开关接通。然后,设定为大值的电流通过电气接触部从电池供给至电机。因此,该电机产生旋转作用力,车辆(未示出)发动机的操作响应于旋转作用力起动。
设置盖110用以保护开关的接触部件(未示出)。端子100具有大于线圈端子硬度的硬度从而维持盖110外部上端子100的形状。用这种结构,由于具有这种硬度的端子100用于使线圈电气连接于电机端子130,因此无需将线圈的端子延伸到盖110的外部。因此,包括线圈和盖110的电磁开关组件可实现自动化。
在将开关的接触部件更换为新部件以执行开关维护时,连结在一起的端子100和板120的各部分被切断,盖110从开关上取下来,将接触部件暴露在开关外部。在接触部件更换为新部件之后,盖110重新附接于开关,并且试图重新将盖110外部上的端子100和板120连结在一起。
然而,由于端子100和板110的连接部已被去除,很难重新将端子100和板120重新连结在盖110的外部上。为了在开关维护中将端子100和板120连结在一起,需要将端子100和板120更换为新部件。因此,开关维护的成本提高。此外,线圈缠绕在绕线筒(未示出)上,并且端子100强行插入在绕线筒中从而固定于绕线筒。因此,很难将端子100从绕线筒分离,从而需要将端子和绕线筒都更换为新部件。此外,更换开关零件的工作步骤数量增加。因此,不但更换零件的成本提高,而且维护工作的成本也提高。
发明内容
考虑到现有电磁开关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开关,其中在开关维护期间,连接于电机端子的导电部件很容易连结于与电磁线圈电气连接的端子,无需将端子和导电部件更换为新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此目的通过提供一种电磁开关来实现,该电磁开关包括具有电磁线圈的螺线管、安装于该螺线管的接触盖、用接触盖遮盖的电气接触部、与电磁线圈电气连接并置于接触盖内的端子、和电气连接于从接触盖伸出的端子端部的导电部件。该导电部件具有多个可连结于端子端部的连接部,导电部件的一个连接部连结于端子的端部,并且导电部件的其它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与该端子分隔开或可分离。
当该螺线管接收电流时,该电磁线圈充当电磁体,该螺线管产生吸引力。该电气接触部响应于该吸引力而设定为闭合状态,并且电力通过电气接触部传输。
在开关维护期间电气接触部更换为新部件时,连结于端子端部的导电部件连接部从导电部件去除以使导电部件从端子分离,并且该接触该从螺线管分离,同时端子从该接触盖抽出。在电气接触部更换为新部件之后,接触盖重新安装于螺线管,同时端子插入到接触盖中,导电部件的其它接触部之一连结于该端子的端部。
因此,在开关维护中,连接于电机端子的导电部件可容易地连结于与电磁线圈电气连接的端子,无需将端子和导电部件更换为新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端子的端部具有可连结于导电部件的多个连接部,该导电部件连结于该端子的连接部之一,并且该导电部件设置为与该端子的其它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分隔开或可分离。
在开关维护的情况下,连结于导电部的端子连接部从端子去除以使导电部件从端子分离。当接触盖重新安装到螺线管时,端子的其它连接部之一连结于该导电部件。
因此,在开关维护中,连接于电机端子的导电部件可容易地连结于与电磁线圈电气连接的该端子,无需将端子和导电部件更换为新部件。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现有技术的端子和导电板的组件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起动机的电磁开关的剖视图;
图3是缠绕绕线筒的电磁线圈的剖视图;
图4是连结在一起的端子和导电板的侧视图;
图5是大致沿图4中直线V-V所取的剖视图;
图6是未连结于端子的导电板的侧面透视图;
图7A是当导电板沿第一方向观察时图6所示导电板的第一侧视图;
图7B是当导电板沿第二方向观察时图6所示导电板的第二侧视图;
图7C是当导电板沿第三方向观察时图6所示导电板的第三侧视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连结在一起的端子和导电板的侧视图;
图9是大致沿图8中直线IX-IX所取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第三实施例连结在一起的端子和导电板的侧视图;和
图11是大致沿图10中直线XI-XI所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现在将参考附图进行描述。然而,这些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实施例的结构,并且本发明的结构可与基于现有技术的那些结构相结合。
实施例1
图2是起动机的电磁开关的剖视图。
电磁开关设置在用于起动车辆发动机操作的起动机(未示出)中,开关的主接触部将起动电机的导线连接于车载电池的端子或使二者断开。如图2所示,电磁开关1具有接收电流以充当电磁体并用电磁体产生吸引力的螺线管2、安装于螺线管2的接触盖3、通过端子(之后将详细描述)电气连接于螺线管2的导电部件17、以及具有端子4和5以及触点6和7的电气接触部。盖3由树脂制成,电气接触部由盖3围绕。该部响应于吸引力设定在闭合状态。
电气接触部具有两个固定触点6和一个可动触点7。触点6分别连接于外部端子4和外部端子5。触点7将一个固定触点6连接于另一固定触点6或使二者断开。端子4电气连接于车载电池(未示出)的电池电缆,并且端子5电气连接于起动电机(未示出)的导线。当触点7与触点6形成接触,电池的电力通过端子4和5以及触点6和7供应到电机,并且电机开始产生旋转作用力。当触点7从触点6分离,电机停止产生旋转作用力。端子4和5的外螺纹部分拧入盖3中并且分别连接于触点6,并且触点6设置在由盖3围绕的接触腔22中。
螺线管2具有形成为杯形的开关轭8、缠绕绕线筒9并设置在该轭8的开口空间中的电磁线圈10、通过绕线筒9设置在线圈10前侧(即,图2中的右侧)上从而和轭8一起围绕线圈10的固定芯11、沿柱塞13的轴线穿过套筒12插入绕线筒9的中心开口空间内的柱塞13、以及附接于柱塞13前端的轴14。绕线筒9由树脂制成。轭8充当螺线管2的支架。
线圈10包括分两层缠绕绕线筒9的吸引线圈10a和保持线圈10b。该线圈10响应于由电池电流的电流产生磁场从而磁化该芯11和轭8。即,固定磁路绕线圈10形成。线圈10a产生磁吸引力以向着芯11拉动柱塞13。线圈10b产生磁力以使柱塞13保持与芯11接触。
芯11具有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外芯11a和设置在芯11a的中心开口空间中的内芯11b。芯11a设置在轭8的前侧面上。芯11b形成为圆筒形状,且轴14插入芯11b的中心开口空间。柱塞13设置为面对芯11b。回复弹簧18设置在柱塞13与芯11b之间从而沿轴向强制性将柱塞13推向开关的后侧(即,图2中的左侧)。预定间隙形成在柱塞13与芯11b之间。
柱塞13具有后侧面上的开口空间,拨叉驱动棒19和拨叉弹簧20插入柱塞13的空间中。接合槽19a形成在从该空间伸出来的棒19端部的表面上,并且拨叉(未示出)的端部接合于槽19a以将电机的旋转作用力通过输出轴(未示出)传输给发动机。弹簧20设置在夹在柱塞13后侧端部的卡环21与设置于棒19另一端上的端帽19b之间从而环绕棒19。弹簧20强行推动棒19的端帽19b压靠柱塞13的凹底面。
轴14在其端部具有凸缘14a,该凸缘14a固定于柱塞13的前端从而随着柱塞13移动该轴14。轴14的另一端部插入芯11b的中心开口空间并到达接触腔22。可动触点7和固定触点6设置在腔22中。触点7通过绝缘体23附接于轴14的端部。接触弹簧24设置在轴14的凸缘14a与绝缘体23之间以强行沿轴线将触点7推向触点6。例如垫圈的挡止件25附接于轴14的顶端以防止触点7从轴14的顶端脱离。因此,触点7在轴14上的位置由弹簧24和挡止件25固定。触点7和触点组6之间的间隙长度设置为小于柱塞13与芯11b之间的间隙长度。
接触盖13后侧面上的端部被设置为通过橡胶填充物26邻接于芯11,并且在前侧通过堵缝装于轭8端部,从而在盖13中形成接触腔22。
与线圈10电气连接的部件17由端子5固定在盖3上,从而部件17通过端子5电气连接于电机。
开关1的操作简要进行描述。当点火开关(未示出)进入开关接收器或起动按钮接通,设定为小值的电流从车载电池供给至线圈10并且通过部件17和端子5传输给起动电机(未示出)。电机接地。因此,线圈10产生电磁场。即,线圈10充当电磁体。芯10响应于磁场而磁化,并且磁吸引力在芯11b和柱塞13之间产生。响应于吸引力,柱塞13向着芯11移动同时压缩回复弹簧18从而蓄积弹簧18中的回弹力。固定于柱塞13的轴14朝着前侧被推出来,由轴14支撑的可移动触点7与触点6接触。此后,柱塞13进一步朝着芯11移动,同时压缩接触弹簧24并且与芯11b的端面接触从而停止。因此,压缩弹簧24的回弹力施加于触点7从而强行将触点7推向触点6,电气接触部设定为连接状态(或闭合状态)。响应于这种状态,设定为大值的电流通过电气接触部的触点6和7以及端子4和5从电池供应于电机,从而电机的操作起动。
在车辆发动机的操作响应于柱塞13的运动以及电机中产生的旋转作用力起动之后,供应于线圈10的电流自动停止,吸引力消失。因此,柱塞13响应于弹簧18的反作用力朝着后侧被推回,触点7从触点6分离从而将电气接触部设定为断开状态(或开放状态),向起动电机的供电停止。
接着,详细描述线圈10与电机激励线圈的电气连接。图3是缠绕绕线筒9的线圈10的剖视图。图4是连结在一起的端子和导电板的侧视图,图5是大致沿图4中直线V-V所取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线圈10中吸引线圈10a和保持线圈10b的每个端部连接于端子15的第一端部。线圈10a的另一端部连接于端子16的第一端部。线圈10b的另一端部通过焊接电气连接于芯11的表面并且通过轭8接地。每个端子15和16的第一端部压入绕线筒9从而固定在绕线筒9中。端子15和16插入在接触盖3中,并且端子15和16中的每个第二端部从盖3中伸出。端子15的第二端部通过导线(未示出)连接于起动开关(未示出)。如图4和图5所示,端子16的第二端部形成为长片状或带状并具有预定长度、厚度和宽度。端子16的第二端部用焊料或通过焊接连结或粘结于导电部件17并通过部件17电气连接于端子5。
图6是未连结于端子的导电板的侧面透视图。图7A是当导电板沿第一方向观察时图6所示导电板的第一侧视图,图7B是当导电板沿第二方向观察时图6所示导电板的第二侧视图,而图7C是当导电板沿第三方向观察时图6所示导电板的第三侧视图。
如图6和图7A至7C所示,导电部件17通过切割和折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金属平板来形成。部件17具有在由彼此垂直的第一和第二方向限定的平面上延伸的环形垫圈17b、从垫圈17b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导电板部17c、以及从该部分17c延伸出的连接臂17d。
垫圈17b具有位于其中心处的圆环开口17a,具有阳螺纹的端子5插入该开口17a中。端子5旋入盖3,同时将垫圈17b紧固在盖3与端子5的螺母27之间。因此,垫圈17b在盖3表面上固定于端子5。
位于垫圈17b与臂部17d之间的该部分17c形成为L形剖面,从而当垫圈17b固定于端子5时臂部17d的主体保持在盖3的表面上。该部分17c确定了端子16与臂部17d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连结于端子16之前臂部17d形成为近似V形剖面。该臂部17d具有邻接于该部分17c的近端部17h、远端部17i、以及设置在两个部分17h和17i之间的两个连接部17f和17g。这些部分17f和17g通过沿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的长窄形开口17e彼此面对。该臂部17d通过折弯与该部分17c成90度延伸出来的矩形板使得该板竖立在该部分17c的平面上,并再在其中段沿第二方向折弯该板从而沿第三方向观察时该板呈近似V形而形成。因此,该部分17f和17g折弯为近似V形。
如图4和图5所示,从盖3伸出的端子16的第二端部具有邻接于盖3的根部16a和位于端子16端部的顶部16b。在连结于端子16之前,臂部17d设置成使得该部分17f和17g沿端子16的延伸方向对齐。即,该部分17g设置为围绕根部16a,该部分17f设置为围绕顶部16d。然后,远端部17i朝着近端部17h折弯从而端子16固定于该部分17f和17g,该部分17f和端子16的顶部16b在可连结的区域A内用焊料或类似物连结或粘结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该部分17g和根部16a不连结在一起,从而该部分17g和根部16a的可连结区域B保持为非连结区域。因此,当该部分17g变形而离开端子16时,该部分17g可从端子16分离而不会破裂或损坏。
在开关1操作预定时间以后,需要在开关1的正常维护中将触点6和7更换为新部件。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用焊料连结在一起的臂部17d的部分17f和端子16的顶部16b通过沿切割线CL切掉部分17f和顶部16b而得以从开关1去除。然后,部分17g变形而离开端子16,从而具有部分17g的部件17从具有根部16a的端子16分离。此后,部件17、端子4和5以及盖3从开关1去除,同时将端子16从盖3中拔出,触点6和7更换为新部件,部件17、端子4和5以及盖3附接于开关1,同时将端子16插入盖3和由部分17g围绕的开口空间中,继而,围绕根部16a的部分17g向着远端部17h折弯从而端子16的部分16a固定于该部分17g,并且该部分17g在区域B中用焊料或类似物连结或粘结于部分16a。
因此,当触点6和7更换为新部件时,无需更换端子16或部件17。因此,维护中所需的费用可得到降低。
此外,由于无需更换强行插入绕线筒9中的端子16,因此也无需更换绕线筒9。因此,维护中所需的工作步骤数量得以减少。
因此,不但降低了更换零件的费用,而且开关1的维护也得以容易地执行。
实施例2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连结在一起的端子和导电板的侧视图,图9是大致沿图8中直线IX-IX所取的剖视图。
如图8和9所示,虽然连接部17f折回并在可连结区域A中用焊料连结于顶部16b,连接部17g笔直延伸并与端子16的根部16a接触。因此,部分17g和16a的可连结区域C保持为非连结区域。
在打算在开关1的正常维护中将触点6和7更换为新部件时,顶部16b和连接部17f沿切割线CL被切掉。在触点6和7更换为新部件之后,盖3附接于开关1,部件17由端子5固定在盖3上,并且连接部17g折回从而围绕根部16a。此后,连接部17g和根部16a用焊料连结或粘结在一起。
因此,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维护所需的费用可得以降低,并且开关1的维护可容易地执行。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部件17具有两个连接部。然而,该部件17可具有三个或更多连接部。因为开关1的每一次维护要有一个连接部从部件17上去除掉,需要盖3从开关1分离以及盖3附接至开关1的维护可执行许多次。
此外,未连结于端子16的部件17的连接部17g与端子16相接触。然而,连接部17g可设置远离端子16,同时连接部17f连结于端子16。
此外,连结于端子16的连接部17f折回从而围绕端子16。然而,连结于端子16的连接部17f可笔直延伸而不围绕端子16。
此外,连接部17f和17g设置为通过开口17e彼此分离。然而,部件17可具有无开口但具有沿端子16延伸方向的大宽度的单个连接部。这种情况下,仅仅最接近端子顶部的连接部部分用焊料连结于端子6。当执行开关1的维护时,连接部的这部分被切掉,而连接部的另一部分连结于该端子。
实施例3
图10是根据第三实施例连结在一起的端子和导电板的侧视图,图11是大致沿图10中直线XI-XI所取的剖视图。
如图10和11所示,端子16的第二端部具有沿端子16的宽度方向通过沿端子16的纵向延伸的长窄形开口16e彼此面对的第一分隔部16c和第二分隔部16d。导电部件17具有从部分17c延伸的连接臂17j。该臂部17j沿端子16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折回从而围绕该分隔部16c和16d。该端子16的分隔部16c和与该部分16c接触的臂部17j的一部分在可连结区域D内用焊料或类似物彼此连结或粘结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臂部17j与端子16的分隔部16d相接触的部分未连结于分隔部16d。因此,臂部17j和分隔部16d的可连结区域E保持为非连结区域。
在开关1的正常维护中,连结在一起的端子16的分隔部16c和臂部17j的部分沿切割线CL切掉并从开关1去除。在维护之后,臂部17j和可分隔部分16d的可连结区域E用焊料或类似物连结在一起。
因此,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维护开关1所需的费用可得以降低,并且维护可容易地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部件17可具有带部分17f和17g的臂部17d。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四个可连结区域。

Claims (6)

1.一种电磁开关,包括:
具有电磁线圈的螺线管,其接收电流以使电磁线圈充当电磁体并通过使用该电磁体产生吸引力;
电气接触部,此电气接触部响应于吸引力设定为闭合状态以通过此电气接触部传输电力;
安装于螺线管的接触盖,电气接触部用此接触盖遮盖;
与电磁线圈电气连接并被置于接触盖内的端子,端子的端部从接触盖中伸出;以及
电气连结于端子端部的导电部件,
其中导电部件具有可连结于端子端部的多个连接部,导电部件的连接部之一连结于端子的端部,导电部件的其它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从该端子分隔开或可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中连结于端子端部的导电部件的连接部设置为在导电部件的其它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从该端子分隔开或可分离的同时可从导电部件去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中导电部件的其它连接部的位置比导电部件连结于端子端部的连接部的位置更接近接触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中设置为与端子分隔开或可分离的导电部件的至少一个连接部与该端子的端部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中接触盖、端子以及导电部件设置成使得在连结于端子端部的导电部件的连接部从导电部件去除以使接触盖从螺线管拆卸,并且在将该端子置于该接触盖中的同时使从螺线管拆卸的接触盖安装于螺线管之后,导电部件的其它连接部之一可连结于该端子的端部。
6.一种电磁开关,包括:
具有电磁线圈的螺线管,其接收电流以使电磁线圈充当电磁体并通过使用该电磁体产生吸引力;
电气接触部,此电气接触部响应于吸引力设定为闭合状态以通过此电气接触部传输电力;
安装于螺线管的接触盖,电气接触部用此接触盖遮盖;
与电磁线圈电气连接并被置于接触盖内的端子,端子的端部从接触盖中伸出;以及
电气连结于端子端部的导电部件,
其中端子的端部具有可连结于导电部件的多个连接部,导电部件连结于端子端部的连接部之一,并且导电部件设置为与端子的其它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分隔开或可分离。
CNA2006101446053A 2005-11-09 2006-11-09 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Pending CN19639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24720 2005-11-09
JP2005324720A JP2007134122A (ja) 2005-11-09 2005-11-09 電磁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3974A true CN1963974A (zh) 2007-05-16

Family

ID=37965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446053A Pending CN1963974A (zh) 2005-11-09 2006-11-09 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49899B2 (zh)
JP (1) JP2007134122A (zh)
KR (1) KR100847363B1 (zh)
CN (1) CN1963974A (zh)
DE (1) DE102006052230A1 (zh)
FR (1) FR289317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7435B (zh) * 2008-01-18 2011-05-25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紧凑结构的起动机
CN102290286A (zh) * 2010-06-11 2011-12-21 株式会社电装 电磁开关
CN102610359A (zh) * 2010-12-20 2012-07-25 Svm舒兹特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部的电磁铁
CN102891040A (zh) * 2011-07-18 2013-01-23 安电株式会社 继电器
CN102610359B (zh) * 2010-12-20 2016-12-14 Svm舒兹特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部的电磁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4222B1 (en) * 2004-06-30 2007-10-16 Tabu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connections between configurable nodes in a configurable integrated circuit
KR100946837B1 (ko) * 2007-12-14 2010-03-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결빙 방지를 위한 솔레노이드
JP2010218939A (ja) * 2009-03-18 2010-09-30 Denso Corp 電磁スイッチ
JP5392002B2 (ja) * 2009-10-28 2014-01-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スイッチ装置
US8344833B1 (en) * 2011-11-08 2013-01-01 Remy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 machine including a switch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an end portion of a wire to a terminal of an electric machine
DE102012223836A1 (de) * 2012-12-19 2014-06-26 Robert Bosch Gmbh Hubmagnet
JP5991189B2 (ja) * 2012-12-20 2016-09-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用電磁スイッチ
EP3450742B1 (en) * 2016-04-26 2019-09-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device for starter
CN105895452B (zh) * 2016-05-27 2017-11-10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密封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JP7103091B2 (ja) * 2018-09-07 2022-07-2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72709A (en) * 1947-02-06 1949-06-07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Control of electrical contacting elements
US3467941A (en) * 1966-11-03 1969-09-16 Gen Electric Duplex socket contact with breakoff tab
GB1253822A (en) * 1968-05-27 1971-11-17 Lucas Industries Ltd Electromagnets
US3830346A (en) * 1973-01-05 1974-08-20 R Watts Safety brake
US4410226A (en) * 1981-08-10 1983-10-1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Junction box and connector arrangement
US4446505A (en) * 1982-03-22 1984-05-01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interconne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5097242A (en) * 1988-07-08 1992-03-1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Pulse generator pick up coil assembly
JPH0252306U (zh) * 1988-10-04 1990-04-16
US5021760A (en) * 1989-10-03 1991-06-04 Clum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Solenoid switch contact and mounting assembly
JPH0495325A (ja) * 1990-07-31 1992-03-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磁スイッチ装置
JP3053126B2 (ja) 1991-08-06 2000-06-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およびその配線再接続方法
MY131437A (en) * 1993-01-29 2007-08-30 Minnesota Mining & Mfg Flexible circuit connector
EP0662696B1 (en) * 1994-01-11 1998-03-18 Sm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olenoid device for electromagnetic valves
FR2735186B1 (fr) * 1995-06-12 1997-07-18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Demarreur muni d'un contacteur comportant des moyens perfectionnes de mise a la masse electrique en position de repos et contacteur muni de tels moyens.
FR2739899B1 (fr) * 1995-10-12 1997-11-21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Contacteur de demarreur portant des contacts fixes perfectionnes et demarr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 d'un tel contacteur
US6163243A (en) * 1998-06-30 2000-12-19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Toroidal current transformer assembly and method
JP2001180372A (ja) * 1999-12-28 2001-07-03 Teeantee:Kk 車両用灯具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633216B2 (en) * 2001-01-12 2003-10-14 Kelsey-Hayes Company Self-locating coil assembly
JP2002313205A (ja) * 2001-04-06 2002-10-25 Denso Corp スタータ用電磁スイッチ
US6762663B2 (en) * 2001-04-06 2004-07-13 Denso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for starter
JP2003293913A (ja) * 2002-04-03 2003-10-15 Denso Corp マグネットスイッチ
JP4455932B2 (ja) 2004-04-30 2010-04-21 川崎油工株式会社 高精度油圧プレス
US7551049B2 (en) * 2004-11-08 2009-06-23 Denso Corporation Structure of electromagnetic switch for starter
JP2006286258A (ja) * 2005-03-31 2006-10-19 Denso Corp スタータ用電磁スイッチ
US20060258191A1 (en) * 2005-05-12 2006-11-16 Wan-Tien Chen Contact terminal structur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7435B (zh) * 2008-01-18 2011-05-25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紧凑结构的起动机
CN102290286A (zh) * 2010-06-11 2011-12-21 株式会社电装 电磁开关
CN102290286B (zh) * 2010-06-11 2014-06-18 株式会社电装 电磁开关
CN102610359A (zh) * 2010-12-20 2012-07-25 Svm舒兹特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部的电磁铁
CN102610359B (zh) * 2010-12-20 2016-12-14 Svm舒兹特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部的电磁铁
CN102891040A (zh) * 2011-07-18 2013-01-23 安电株式会社 继电器
CN102891040B (zh) * 2011-07-18 2016-12-21 安电株式会社 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34122A (ja) 2007-05-31
DE102006052230A1 (de) 2007-05-16
FR2893179A1 (fr) 2007-05-11
KR100847363B1 (ko) 2008-07-21
US7549899B2 (en) 2009-06-23
KR20070049981A (ko) 2007-05-14
US20070103265A1 (en) 200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3974A (zh) 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KR101267370B1 (ko) 스타터용 스위칭 장치
JP4931983B2 (ja) スタータ用電磁スイッチ装置
DE102007034656B4 (de) Anlasser mit einem verkleinerten elektromagnetischen Schalter
JP5862091B2 (ja) スタータ
US7116196B1 (en) Starter electromagnetic switch
US7414501B2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for starter
US20120293284A1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DE102011050975A1 (de) Elektromagnetischer Schalter
US5563563A (en) Solenoid with an improved contact design and a system utilizing the solenoid
EP2019201A2 (en) Biaxial type of starter for star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7545248B2 (en) Structure of magnet switch ensuring stability of installation of seal
US8362858B2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JP5249395B2 (ja) スタータ用電磁スイッチ装置
CN102113079B (zh) 开关器件
JP4424312B2 (ja) スタータ
JP6107110B2 (ja) 電磁リレー
CN112735914A (zh) 开关装置,特别是与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一起使用的开关继电器
KR100771740B1 (ko) 자동차의 시동 접촉기용 단자 조립체
JP4132067B2 (ja) 通電スイッチ
CN220138202U (zh) 推杆组件及继电器
US10049844B2 (en) Electrical disconnect device for a battery
DE19947051C1 (de) Elektromechanischer Trennschalter, insbesondere für das Bordnetz eines Kraftfahrzeugs
JP2006164563A (ja) スタータ用電磁スイッチ
JPH01290964A (ja)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