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7217A - 用于使已涂装的车辆车身干燥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使已涂装的车辆车身干燥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7217A
CN1957217A CNA2005800168656A CN200580016865A CN1957217A CN 1957217 A CN1957217 A CN 1957217A CN A2005800168656 A CNA2005800168656 A CN A2005800168656A CN 200580016865 A CN200580016865 A CN 200580016865A CN 1957217 A CN1957217 A CN 1957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ert gas
atmosphere
chamber
density
equipmen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68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7217B (zh
Inventor
J·克里泽克
W·斯沃博达
J·汉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isenmann Anlagenbau GmbH and Co KG
Eisenmann SE
Original Assignee
Eisenmann Anlagenbau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isenmann Anlagenbau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Eisenmann Anlagenbau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957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7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57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72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14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using gases or vapours other than air or steam, e.g. inert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5/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 F26B15/0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the whole or part of a circle
    • F26B15/08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the whole or part of a circle in a vertical pla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08Seals, locks, e.g. gas barriers or air curtains, for drying enclos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210/00Drying processes and machines for solid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drying good
    • F26B2210/12Vehicle bodies, e.g. after being pain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物体(2)、尤其是已涂装的车辆车身干燥的方法和装置,其中使物体(2)运动通过干燥区(8),在该干燥区中,使物体在惰性气体气氛中硬化。为了在将物体(2)导入到所述干燥区(8)中时从外部带入尽可能少的普通气氛,在所述干燥区(8)之前引导物体(2)通过闸门区(7),在所述闸门区中,存在于所述干燥区(8)外部的普通气氛和惰性气体气氛由于密度差而彼此上下分层地存在。物体在通过该闸门区(7)时通过具有垂直方向分量的运动从所述普通气氛转移到该惰性气体气氛中。

Description

用于使已涂装的车辆车身干燥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物体、尤其是已涂装的车辆车身干燥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物体运动通过干燥区,在该干燥区中,将物体在惰性气体气氛中硬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使物体、尤其是已涂装的车辆车身干燥的设备,该设备具有:
a)干燥通道,该干燥通道的内室用惰性气体气氛填充;
b)输送系统,借助于该输送系统可使物体运动通过干燥通道。
背景技术
最近,漆越来越重要,这些漆必须在惰性气体气氛中例如在紫外光下硬化,以便避免与普通气氛的组分,尤其是与氧发生不希望的反应。这些新型的漆的特征在于高的表面硬度和短的聚合反应时间。后一个优点在连续通过地运行的涂装设备中直接体现为设备长度,这显然导致投资成本明显降低。
在传统的用普通空气作为气氛来工作的干燥装置或干燥方法中,输入到干燥装置中并又从该干燥装置中导出的空气量出于成本原因是不重要的,而在惰性气体气氛的情况下必须注意尽可能少的消耗。
在开头所述类型的公知的方法和设备中,待干燥的物体经过门式的闸门,必要时经过双闸门,基本上沿水平方向送入干燥区中。但在打开门时可能在干燥装置内部与外部的气氛会发生明显的交换:外部的普通气氛进入干燥装置中,而内部的气体气氛逸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这样设计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方法和设备,在该方法和设备中可用尽可能少的惰性气体量工作。
本发明在方法方面的目的这样来实现:物体在干燥区之前被引导通过闸门区,在该闸门区中,存在于干燥区外部的普通气氛和惰性气体气氛由于密度差而彼此上下分层地分布,其中,物体在通过闸门区时通过具有垂直方向分量的运动从普通气氛转移到惰性气体气氛中。
因此,根据本发明,存在于干燥装置外部的普通气氛和干燥装置内部具有的惰性气体气氛不再(仅)通过门彼此分开。而是,普通气氛和天然气(Erdgas)气氛在特别的闸门区中彼此上下分层,其中,所述普通气氛和天然气气氛可通过大面积的开口相互连通,而所述气氛之间不会进行明显的气体交换。穿过所述大面积的开口可将待干燥的物体从普通气氛转移到惰性气体气氛中。如果这进行得小心,则仅出现具有相应少的气体交换的较小的涡流。在密度差相应大的情况下这两种气氛的分层也可以保持较长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这样一种实施形式是特别适宜的,在该实施形式中,惰性气体气氛具有比普通气氛大的密度。即,在此情况下,惰性气体气氛处于普通气氛下方;由于惰性气体气氛的相对大的密度,该惰性气体气氛特别好地适于冲刷普通气氛的残余和由物体携带的其它杂质。
在此情况下,惰性气体是CO2,即一种相对廉价的气体。
不是一定要使惰性气体通过其化学构成而具有与普通气氛不同的密度。通常也可使惰性气体达到这样低的温度,以使得惰性气体的密度大于普通气氛的密度。
可选地,惰性气体气氛也可具有比普通气氛小的密度,即,使其分层布置到普通气氛之上。作为由于其化学构成而具有小密度的气体,例如可以考虑氦。
但在此也可使用这样的气体,这些气体不是一开始就由于其化学构成而具有低密度,而是使其处于这样的高温度,即,使得所述气体的密度小于普通气氛的密度。
在这样一种方法中可以实现,特别少的普通气氛和其它杂质被拖带进入真正的干燥区中,在该方法中,在穿过第一惰性气体气氛之后引导物体通过第二惰性气体气氛,其中,这两种惰性气体气氛由于密度差而彼此上下分层分布。在尽管存在大面积的连通但由于分层仍基本上持久地与干燥区中存在的第二惰性气体气氛保持分开的第一惰性气体气氛中,由物体带入的普通气氛和其它杂质基本上从而被抑制。在第一惰性气体气氛中可容忍一定的污染;如果该污染达到确定的程度,则可以废弃或净化较小体积的第一惰性气体气氛。
第二惰性气体气氛由于其化学构成可具有比第一惰性气体气氛小的密度。在此情况下,作为第二惰性气体优选考虑氮或氦,作为第一惰性气体优选考虑CO2。作为替换方案,第二惰性气体也可以是氦,第一惰性气体可以是氮。
两个惰性气体之间的密度差也不必基于化学构成。而是可使这两中惰性气体由于不同的温度而处于不同的密度。在此情况下,出于成本原因有利的是,两种惰性气体是CO2或氮。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适宜地这样实施:在干燥区之后穿过第二闸门区从干燥区的惰性气体气氛将物体移动到存在于干燥区之后的普通气氛中,其中,第二闸门区与第一闸门区类似的特性,但以相反的顺序行进穿过第二闸门区的气氛。该第二闸门区防止在干燥区起始处以与第一闸门区在干燥区入口处进行的相类似的方式在干燥区内部的气氛与干燥区外部的气氛之间交换气体。
本发明设备方面的上述目的这样来实现:该设备还包括:
c)入口闸门,该入口闸门连接在干燥通道前面并且具有:
ca)入口腔,可通过一入口将物体送入该入口腔中,并且在该入口腔中主要存在该设备外部存在的普通气氛;
cb)第二腔,该第二腔处于与入口腔不同的位高,并通过大面积的开口与该入口腔连通,并且填充有惰性气体气氛,
其中
cc)普通气氛和惰性气体气氛由于不同的密度而彼此上下分层存在;
d)传输机构,利用所述传输机构可使物体通过具有垂直方向分量的运动从入口腔转移到第二腔中。
该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优点类似地对应于上面针对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的优点。结合入口腔提及了,在那里“主要”存在设备外部存在的普通气氛,这是指:由于入口腔中的气氛与第二腔中的气氛之间的虽然小但仍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的气体交换,但也由于在入口腔中为了冲刷而对准物体的惰性气体,入口腔中的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该设备外部存在的、“真正的”普通气氛高的惰性气体比例。
权利要求15至26中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形式,所述实施形式具有与上述方法变型方案在设备上的类似之处。与该设备的这些实施形式相关联的优点对应于针对所述方法变型方案提及的优点。
传输机构可适宜地包括摆臂,该摆臂利用一个端部位置固定地铰接,并且在其另一个端部上具有用于物体的保持装置。因此,物体通过这种的传输机构沿一弧形的轨迹运动通过入口闸门,即以这样的运动方式,在该运动方式中,水平方向上的平移运动与垂直方向上的、入口腔与第二腔之间的过渡所需的运动相组合。
此外,如果所述保持装置与摆臂铰接连接,则对于物体可实现这样的运动学特性,所述运动学特性一方面可实现尽可能“平滑地”无涡流地进入到惰性气体气氛中,另一方面可实现入口闸门在运动方向上短的尺寸。
作为替代方案,传输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升降台。在这种情况下,在入口闸门中依次进行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出于上述原因,有利的是,该设备在干燥通道的端部上具有出口闸门,该出口闸门具有与入口闸门类似的特性,但以相反的顺序穿过出口闸门的气氛。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表示涂装设备的一个局部的垂直剖面,该涂装设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干燥装置;
图2表示按照图1的设备在线II-II上的剖面;
图3a至3e表示车辆车身在图1和图2的设备的闸门中的不同位置;
图4表示涂装设备的局部的垂直剖面,该涂装设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干燥装置;
图5表示按照图4的、弯折两次的、局部地向上移位的线V-V剖切的剖面;
图6a至6f表示车辆车身在不同位置中时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闸门;
图7表示涂装设备的一个局部的垂直剖面,该涂装设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干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其中总体上用参考标号1表示的涂装设备的一个局部。该涂装设备1用于涂装车辆车身2;在所示出的局部之前或之后以公知方式连接有未示出的各种处理站。车辆车身2在图1和图2中从左向右穿过涂装设备1。车辆车身在此首先进入喷涂舱3,在该喷涂舱中以公知方式用漆涂覆车辆车身。该喷涂舱3的具体结构形式和漆的施加方式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并不重要。
车辆车身2从喷涂舱3出来首先到达预干燥装置4中,该预干燥装置的结构形式在细节上也不是所关注的,而且对于专业人员是已知的。在预干燥装置4中,在40与150℃之间的温度下进行溶剂的挥发/蒸发。为此,例如通过加热装置5使处于预干燥装置4中的空气循环。
根据漆类型的不同,预干燥也可通过在未被加热的、通风的区域中较长的停留时间来实现,而不是在预干燥装置中在蒸发和排出溶剂的气体。
从预干燥装置4出来车辆车身2被运送到真正的干燥装置6中,该干燥装置本身由入口闸门7、干燥装置通道8和出口闸门9组成。
在干燥装置通道8中存在惰性气体气氛;即惰性气体气氛例如填充有CO2、氮或者必要时填充有氦。在干燥装置通道8中存在40℃与150℃之间的温度,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由加热装置10使惰性气体循环来实现该温度。在闸门7和9中,将车辆车身2引入到干燥装置通道8的惰性气体气氛中或从该惰性气体气氛中引出,这还要在下面借助于图3a至图3e详细描述。
从干燥装置6的出口闸门9出来车辆车身2被导入冷却区11中,该冷却区通常还包含普通的环境空气,该环境空气本身借助于冷却装置12保持在希望的温度上。
如图2所示,尤其是闸门7和9的宽度以及干燥装置通道8的内部宽度尽可能少地大于待处理车辆车身2的宽度。以此方式保持惰性气体的在闸门7、9中和在干燥装置通道8中必需的且必要时必须循环的量尽可能小。
现在参照图3a至图3b,在这些图中对于闸门7、9示例性地描述了闸门7的结构形式和如何将车辆车身2从预干燥装置4中存在的普通气氛引入到干燥装置通道8中存在的惰性气氛中。出口闸门9的结构形式原则上是相同的,但其中车辆车身2类似地按相反的方向从干燥装置通道8的惰性气体气氛转移到冷却区11的普通气氛中。
闸门7包括壳体13,该壳体具有入口腔14和出口腔15。入口腔14位于与预干燥装置4的通道相同的高度上;该入口腔的入口16通过卷门17封闭。出口腔15位于相同的高度上,与干燥装置通道8对齐并且通过出口18与干燥装置通道的内室连接。出口18也可设置卷门。
在入口腔14和出口腔15下方,闸门7的壳体13构成一种“浸入槽”19,在下面还要对该名称进行解释。浸入槽19通过较大面积的开口20、21不仅与入口腔14而且与出口腔15相连通。
入口腔14与出口腔15之间直接的、气氛上的连通由垂直延伸的分隔壁22隔断,该分隔壁向下延伸直到入口腔14的底部23或出口腔15的底部24的位高下方一些。
在分隔壁22的下部边缘上铰接有摆臂25,该摆臂机动地从图3a中所示的、该摆臂的自由端部伸入入口腔14的下部区域中的位置摆动到图3e中所示的、该摆臂的自由端部伸入到出口腔15的下部区域中的位置中并且再摆动回来。
在摆臂25的自由端部上铰接有保持台座26,该保持台座包括承载车辆车身2的平台27。平台27设置有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与在该设备的其余部分中存在的输送系统兼容/匹配。保持台座26可借助于未示出的电机转过至少360°并且再转回来。
在闸门7的出口腔15中在接近相同的温度下存在与干燥装置通道8中相同的惰性气体气氛。浸入槽19也填充有惰性气体;但所述惰性气体具有比出口腔15中的惰性气体和入口腔14中的普通气氛大的密度,由此,所述惰性气体基本上不仅处于入口腔14中存在的气氛的“下层”,而且处于出口腔15中存在的惰性气体气氛的“下层”。不同的气氛通过开口20、21进行的混合在此情况下保持尽可能小。
出口腔15中的惰性气体气氛与浸入槽19中的惰性气体气氛的不同的密度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一方面,可采用不同的气体作为惰性气体。为此,例如浸入槽19可以用CO2填充,而出口腔15可以用氮填充。因为CO2比氮重,并且也比入口腔14中存在的气氛重-对于该气氛在下面还要稍加说明,所以,可以以希望的方式获得这些气氛的分隔。
但优选的是,在出口腔15中和在浸入槽19中使用相同的惰性气体,即例如仅使用氮。在此情况下,浸入槽19中惰性气体较高的密度通过较低的温度来实现。例如在浸入槽19中惰性气体气氛的温度可为约20℃,而在出口腔15中具有40℃与150℃之间的上述干燥温度。
图3a至图3e示出了来自预干燥装置4的车辆车身2如何被引导通过闸门7。图3a中示出,车辆车身2在卷门17打开的情况下借助于未详细示出的输送系统如何穿过入口16被运送到承载平台27上。承载平台27此时首先水平地定向。安装在该承载平台上的输送系统因此可直接从预干燥装置4的输送系统上接收车辆车身2。卷门17现在再次关闭。
然后,车辆车身2可在图3a的位置中停滞一定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用通过喷嘴(未示出)供应的惰性气体冲刷该车辆车身。
接下来,承载平台27与车辆车身2一起顺时针摆动过约90°,直到承载平台27和车辆车身2基本上处于垂直。这在图3b中示出。现在开始使摆臂25逆时针摆动,由此,车辆车身2“头朝上”地浸入到浸入槽19的冷的惰性气体中。摆臂25的摆动运动在此可伴随着保持台座26绕摆动轴28或多或少地大的摆动运动,该保持台座通过该摆动轴与摆臂25相连接。
以此方式达到图3c中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中,摆臂25处于垂直,而承载平台27连同车辆车身2处于水平。该浸入过程以此方式在对入口腔14中和浸入槽19中存在的气氛的干扰最小的情况下进行。
摆臂25逆时针的摆动运动继续进行,必要时还与保持台座26绕摆动轴28的摆动运动叠加。由此达到图3d中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中,摆臂25的自由端部刚好伸入到闸门7的出口腔15中并且承载平台27连同车辆车身2又处于垂直。此时,车辆车身2的前部已经伸到出口腔15的热的惰性气体中,而尾部仍然位于浸入槽19的冷的惰性气体中。
现在接着又进行保持台座26绕摆动轴28的顺时针摆动运动,而且摆动过90°,由此,承载平台27和车辆车身2最后又处于水平(参见图3e)。现在,车辆车身2可沿图3e中箭头的方向从入口腔15移动到干燥装置通道8中并且可由该干燥装置通道的输送系统接收。
上面对在闸门7中进行的过程的描述清楚地说明,车辆车身2引入到干燥装置通道8的惰性气体气氛中是“逐级地”进行的。“逐级地”理解为车辆车身2经过不同的气氛,在这些不同的气氛中,惰性气体的密度不同:入口腔14中存在仅这样多的惰性气体,即通过从浸入槽19中“蒸发出”惰性气体经由开口20以及必要时经由冲刷车身2的冲刷喷嘴进入到这里的惰性气体。即在入口腔14中存在密度最小的惰性气体。而密度最大的惰性气体存在于浸入槽19中,由此,在这里对车辆车身2进行特别强烈的冲刷。
由车辆车身2带入到浸入槽19中的普通气氛、尤其是氧的量由于在入口腔14中进行的预冲刷而已经大大降低。当车辆车身2从浸入槽19中浮出到出口腔15中时,该车辆车身实际上完全没有了外来气体(Fremdgas)、尤其是氧。
如上所述,在出口闸门9中进行类似的过程,但其中进行从干燥装置通道8的惰性气体气氛到冷却区11的普通气氛的过渡。出口闸门9主要用作这样的目的:使尽可能少的惰性气体转入到冷却区11中,这些惰性气体对于在干燥装置6中循环的惰性气体会是损失。
图1示出了从下面通入干燥装置通道8中的管道29。通过管道29持续地从干燥装置通道8中取出惰性气体的分流(Nebenstrom)并且将其供应给冷凝分离器30。冷凝分离器30具有一个或多个被冷却的板,从干燥装置通道8中取出的惰性气体在所述板上流过。可凝结出的物质,即尤其是溶剂、水、裂化产物和其它在干燥过程中在干燥装置6中从车辆车身2的涂层中逸出的物质,在被冷却的板的表面上作为冷凝物凝结。
如果这种凝结物(Niederschlag)是低粘性的液体,这种液体就可以容易地从所述板流下并以合适的形式排出。但在很多情况下产生高粘度的凝结物,所述凝结物必须以机械方式和/或通过溶剂清洗掉。为此适宜的是,所述板易于从冷凝分离器30下方接近或者拆卸。
在所述过程中,在冷凝分离器30中已被净化的惰性气体冷却到这样的温度,该温度大致相当于闸门7的浸入槽19中冷的惰性气体的温度。因此,通过其中具有鼓风机32的管道31将所述已净化的惰性气体直接导回闸门7的浸入槽19中。也可以以相应的方式将经冷却的惰性气体入口闸门7的浸入槽中。
涂装设备101在图4和图5中所示的局部与上面根据图1和图2描述的实施例非常相似。因此,对应的部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加上100来标记。在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中,喷涂舱103、具有加热装置105的预干燥装置104以及具有冷却装置112的冷却区111没有变化。在预干燥装置104与冷却区111之间也存在干燥装置106,该干燥装置的干燥通道108填充有惰性气体。该惰性气体借助于加热装置110加热到上述40℃至150℃的温度。
但与图1和图2的实施例情况不同,干燥通道108不是位于预干燥装置104或冷却区111的位高上,而是相对于该位高稍微向上升高。车辆车身2从预干燥装置104到干燥通道108以及从干燥通道108到冷却区111的转送也是通过入口闸门107以及出口闸门109进行的。这两个闸门107、109结构上基本上相同,由此,下面详细描述闸门107的结构形式就足够了。
闸门107也包括具有入口腔114和出口腔115的壳体113。这两个腔114与115通过入口腔的上侧中或出口腔115的下侧中的大面积的孔121相连通。摆臂125在一个端部处铰接在壳体113上并且可机动地往复摆动约90°的角。该摆臂在其自由端部上通过摆动轴128也承载有具有承载平台127的保持台座126,该承载平台可接收车身102并且也设置有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与预干燥装置104中和干燥通道108中的输送系统兼容。保持台座126可借助于电机绕摆动轴128摆动至少90°。
入口腔114也具有可通过卷门117封闭的入口116。
出口腔115填充有热的惰性气体,该惰性气体的密度小于入口腔114中存在的普通气氛的密度。这意味着,入口腔114中的气氛与出口腔115中的气氛在无机械阻隔的情况下基本上保持彼此分隔。出口腔115中的惰性气体气氛可以基本上与干燥通道108中的惰性气体气氛一致。
在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中按如下的方式将车辆车身102“引入”到干燥通道108中:
首先,摆臂125占据图4中所示的接近水平的位置。承载台座126相对于摆臂125这样转动,使得承载平台127处于水平。现在可以打开卷门107,并可借助于输送系统将车辆车身102置于承载平台127上。卷门107重新关闭,并且保持台座126逆时针转动过约90°,由此,承载平台127和车身102接近处于垂直。这是图4中所示的位置。车辆车身的尾部此时伸到入口腔114相应的凹陷部中。
下面,摆臂125顺时针摆动过约90°,必要时伴随着保持台座126绕摆动轴128的摆动运动。在摆臂125的该摆动运动中,按一弧线将车辆车身102向上导入闸门107的出口腔115中,直到最后达到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中,摆臂125接近处于垂直,而车辆车身102接近处于水平。此时后,车辆车身102可由干燥装置通道108中的输送系统接收。
出口闸门109中的过程相应地以相反的顺序进行。
如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所示,通过管道129从干燥装置通道108的惰性气氛中取出一惰性气体的分流并将其供应给冷凝分离器130。在该冷凝分离器130中进行的过程以及该冷凝分离器的结构形式与第一实施例的过程和结构形式完全一致。但因为在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中不使用经冷却的惰性气体,所以,必须使在冷凝分离器130中冷却的惰性气体重新处于干燥装置通道108中存在的温度。为此,离开冷凝分离器130的惰性气体通过其中具有鼓风机132的管道131输送给干燥通道108的加热装置110。
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中的冲刷过程与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相似。这就是说:在闸门107的入口腔114中用惰性气体进行预冲刷,惰性气体必要时也通过喷嘴对准车辆车身102;进一步的冲刷“逐级地”通过出口腔115中存在的惰性气体气氛进行,直到进入到干燥通道108的惰性气体气氛中。但可实现的冲刷可能不像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那样有效,因为缺少了一个其中存在因为冷而密度特别大的惰性气体的区域。
图6a至图6f中示出了闸门107的可选实施例,替代图1和图2的实施例的闸门7或闸门9可使用该实施例。原则上,图6a至图6f的实施例与图1至图3的实施例非常相似;因此,对应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加上200来表示。
图6a至图6f中示出了布置在闸门207前面的预干燥装置204以及连接在闸门207后面的干燥通道208的一部分。闸门207本身包括壳体213,该壳体划分为入口腔214、浸入槽219和出口腔215。入口腔214通过一个可通过卷门217封闭的开口216与预干燥装置204相连通。出口腔215通过也可具有卷门的开口218与干燥通道208连通。
也通过垂直的分隔壁222阻隔气氛从入口腔214直接转入出口腔215,该分隔壁向下延伸直到预干燥装置204或干燥通道208的底部位高的稍下方。浸入槽219填充有比出口腔215密度大的、尤其是冷的惰性气体。
在图6a至6f的实施例中,使车辆车身202运动穿过闸门207的传输机构包括两个升降台240、241,利用所述升降台可分别使一个承载平台242、243垂直地向上和向下移动。承载平台242、243也设有输送系统,这些输送系统与预干燥装置204中的或干燥通道208中的输送系统兼容/匹配。
在闸门207的入口腔214中可垂直运动地设置有罩244,该罩的边缘通过入口腔214的壁密封地闭合。罩244的轮廓与车辆车身202的轮廓紧密地匹配。
车辆车身202以下述方式运动穿过闸门207:
如图6a所示,在卷门217打开的情况下,从预干燥装置204中出来穿过入口216车辆车身202被移入闸门207的入口腔214中并且在此时到达升降台240的承载平台242上,为此目的抬高该承载平台。现在,从上面降下罩244并且将其引导到非常靠近车辆车身202。其间的空气在此时基本上穿过设置在罩244中的输出阀门260被(完全)向外排压出去。现在,仍可在入口腔215内部用惰性气体进行冲刷,为此目的所述惰性气体通过喷嘴对准车辆车身202。但在这种情况下所需的惰性气体量比在前面所述的两个实施例的情况下少很多,因为由于罩244而显著降低了待冲刷的体积。
如果入口腔214中的第一冲刷过程结束,则降低升降台240的承载平台242,如图6c所示那样。此时,车辆车身202浸入到处于浸入槽219中高密度、冷的惰性气体中。在图6c中所示的最下方的位置中,升降台240的承载平台243处于与相邻的升降台241的承载平台243相同的高度上。如图6d所示,车辆车身202可由此从升降台240被转送到升降台241上。在接下来的步骤中,这样地抬高升降台241的承载平台243,以使得承载平台243的输送系统达到与干燥通道208内部的输送系统相同的高度上。车辆车身202在该过程中被抬高到闸门207的出口腔215中,在该闸门中存在热的惰性气体气氛(参见图6e)
在最后一个步骤中,最终沿图6f中箭头的方向将车辆车身202移出到干燥装置通道208中,同时,重新抬高升降台240的承载平台242。而且,罩244返回到其抬高的位置中,由此,可以给闸门207的入口腔214装载新的车辆车身202。
在罩244被抬高期间通过输入活门260进行压力补偿。
在根据图6a至图6f的闸门207的实施例中进行的冲刷过程与上面借助于图3a至图3b对第一实施例的闸门7所描述的冲刷过程完全一致。
图7示出了涂装设备301的一个局部,该涂装设备在功能上接近完全对应于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摆臂325铰接在入口闸门307靠近预干燥装置304的壁上,并铰接在较高的部位上。在将车辆车身202运送到出口腔315中时,该摆臂逆时针摆动。
入口闸门307的其中具有入口316和出口318的端侧壁部不是垂直地而是倾斜地与车辆车身302的形状相匹配地向上延伸。由此,进一步减少了相应的腔314和315的容积以及由此所需的惰性气体量。

Claims (31)

1.一种用于使物体、尤其是已涂装的车辆车身干燥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物体运动通过干燥区,在该干燥区中,使物体在惰性气体气氛中硬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区(8;108;208;308)之前引导物体(2;102;202;302)通过一闸门区(7;107;207;307),在该闸门区中,存在于所述干燥区(8;108;208;308)外部的普通气氛和惰性气体气氛由于密度差而彼此上下分层地存在,其中,物体在通过所述闸门区(7;107;207;307)时通过具有垂直方向分量的运动从所述普通气氛转移到惰性气体气氛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气氛具有比所述普通气氛大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是CO2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惰性气体达到这样低的温度,即,使所述惰性气体的密度大于所述普通气氛的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气氛具有比所述普通气氛小的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是氦。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惰性气体达到这样高的温度,即,使所述惰性气体的密度小于所述普通气氛的密度。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穿过所述第一惰性气体气氛之后,引导物体通过第二惰性气体气氛,其中,所述两种惰性气体气氛由于密度差而彼此上下分层地存在。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惰性气体气氛具有比所述第一惰性气体气氛小的密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惰性气体是氮或氦,而所述第一惰性气体是CO2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惰性气体是氦,所述第一惰性气体是氮。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不同的温度而使所述两种惰性气体达到不同的密度。
13.根据权利要求4、7或9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惰性气体和第二惰性气体是CO2或氮。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区(8;108;308)之后,使物体(2;102;302)穿过一第二闸门区(9;109;309)从所述干燥区(8;108;308)的所述惰性气体气氛运动到存在于所述干燥区(8;108;308)之后的普通气氛中,其中,所述第二闸门区(9;109;309)具有与所述第一闸门区(7;107;307)类似的特性,但以相反的顺序行进穿过所述第二闸门区的气氛。
15.一种用于使物体、尤其是已涂装的车辆车身干燥的设备,该设备具有:
a)干燥通道,该干燥通道的内室填充有惰性气体气氛;
b)输送系统,利用该输送系统能够使物体运动通过该干燥通道,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
c)入口闸门(7;107;207;307),该入口闸门连接在干燥通道(8;108;208;308)前面并且具有:
ca)入口腔(14;114;214;314),可经过一入口(16;116;216;316)将物体(2;102;202;302)导入到所述入口腔中,并且在所述入口腔中主要存在所述设备外部存在的普通气氛;
cb)第二腔(19;115;219;319),该第二腔处于与所述入口腔(14;114;214;314)不同的位高,所述入口腔与该第二腔通过大面积的开口(20;120;220;320)连通,并且该第二腔填充有惰性气体气氛,
其中
cc)所述普通气氛和该惰性气体气氛由于不同的密度而彼此上下分层地存在;
d)传输机构(25至28;125至128;240至243;325至328),通过所述传输机构可使物体(2;102;202)通过具有垂直方向分量的运动从所述入口腔(14;114;214;314)转移到所述第二腔(19;115;219;319)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19;219;319)设置在比所述入口腔(14;214;314)低的位高上,所述第二腔(19;219;319)中的惰性气体具有比普通气氛大的密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是CO2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冷却装置(30),利用该冷却装置能够冷却处于所述第二腔(19)中的惰性气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5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115)设置在比所述入口腔(114)高的位高上,所述第二腔(115)中的惰性气体具有比普通气氛小的密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是氦。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加热装置(110),利用该加热装置能够使处于所述第二腔(115)中的惰性气体达到较高的温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7;207;307)具有第三腔(15;215;315),所述第三腔处于与所述第二腔(19;219;319)不同的位高,所述第二腔与第三腔通过大面积的开口(21;221;321)连通,并且所述第三腔填充有第二惰性气体,
其中
所述第一惰性气体和第二惰性气体由于不同的密度而彼此上下分层。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惰性气体具有比所述第一惰性气体小的密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惰性气体是氮或氦,该第一天然气是CO2
25.根据权利要求2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惰性气体是氦,所述第一惰性气体是氮。
26.根据权利要求18或2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冷却装置(40)和/或加热装置,利用冷却装置和/或加热装置能够使所述第二腔(19;219;319)中的惰性气体和所述第三腔(15;215;315)中的惰性气体达到不同的温度。
27.根据权利要求18、21或26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19;219;319)中的惰性气体和所述第三腔(15;215;315)中的惰性气体是CO2或氮。
28.根据权利要求15至27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摆臂(25;125;325),该摆臂以一个端部位置固定地铰接,并且在其另一个端部上具有用于物体(2;102;302)的保持装置(26;126;326)。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26;126;326)与所述摆臂(25;125;325)铰接地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15至27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升降台(240;241)。
31.根据权利要求15至30之一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在所述干燥通道(8;108;308)的端部处具有出口闸门(9;109;309),所述出口闸门具有与所述入口闸门(7;107;307)类似的特性,但以相反的顺序行进穿过所述出口闸门的气氛。
CN2005800168656A 2004-05-25 2005-05-12 用于使已涂装的车辆车身干燥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72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25525.3 2004-05-25
DE102004025525A DE102004025525B3 (de) 2004-05-25 2004-05-25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Gegenständen, insbesondere von lackierten Fahrzeugkarosserien
PCT/EP2005/005134 WO2005116555A1 (de) 2004-05-25 2005-05-12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lackierten fahrzeugkarosseri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7217A true CN1957217A (zh) 2007-05-02
CN1957217B CN1957217B (zh) 2010-12-01

Family

ID=34968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1686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7217B (zh) 2004-05-25 2005-05-12 用于使已涂装的车辆车身干燥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29608A1 (zh)
EP (1) EP1749176B1 (zh)
CN (1) CN1957217B (zh)
DE (2) DE102004025525B3 (zh)
WO (1) WO200511655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3984A (zh) * 2011-03-12 2012-09-19 艾森曼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具有多个时间相关的输送链路的系统的方法
CN103518114A (zh) * 2011-05-12 2014-01-15 艾森曼股份公司 干燥工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07690561A (zh) * 2015-07-31 2018-02-13 杜尔系统股份公司 处理设备和用于处理工件的方法
CN108139155A (zh) * 2015-10-06 2018-06-08 艾森曼欧洲公司 用于控制物体温度的设备以及用于对控制物体温度的设备进行控制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57158A1 (de) * 2006-12-01 2008-06-05 Eisenmann Anlagenbau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Gegenständen
DE102007007478B3 (de) 2007-02-15 2008-05-29 Eisenmann Anlagenbau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Gegenständen, insbesondere von lackierten Fahrzeugkarosserien
DE102007024745A1 (de) 2007-05-26 2008-11-2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Gegenständen, insbesondere von lackierten Fahrzeugkarosserien
FI124379B (fi) * 2007-11-12 2014-07-31 Tikkurila Oy Kappaleen pinnoitus
DE102007060104A1 (de) 2007-12-13 2009-06-18 Eisenmann Anlagenbau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Gegenständen, insbesondere lackierten Fahrzeugkarosserien
DE102008005584B3 (de) 2008-01-22 2009-08-20 Eisenmann Anlagenbau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Gegenständen, insbesondere von lackierten Fahrzeugkarosserien
DE102008036321A1 (de) * 2008-07-29 2010-02-04 Dürr Systems GmbH Lackieranlage zum Lackieren von zu lackierenden Gegenständen
DE102010002179A1 (de) * 2010-02-22 2011-08-25 Dürr Systems GmbH, 74321 Schleuse zum Überführen eines Werkstücks zwischen einem Außenraum und einem Innenraum eines Werkstückbehandlungsbereichs
DE102010043087A1 (de) * 2010-10-28 2012-05-03 Dürr Systems GmbH Prozesskammer mit Vorrichtung zum Einblasen von gasförmigen Fluid
DE102015214706A1 (de) 2015-07-31 2017-02-02 Dürr Systems Ag Behandl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von Werkstücken
DE102018115235A1 (de) * 2018-06-25 2020-01-02 Eisenmann Se Durchlauftrocken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Trocknen von Werkstücken
DE102020204104A1 (de) * 2020-03-30 2021-09-30 Dürr Systems Ag Behandl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von Werkstück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87584A (en) * 1957-10-01 1959-05-19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Corp Electron irradiation apparatus
DE2207866C3 (de) 1972-02-19 1975-08-07 Licentia Patent-Verwaltungs-Gmbh, 6000 Frankfurt Elektronenbestrahlungsanlage zur Ausheilung von Lackschichten
DE3427057A1 (de) * 1984-07-23 1986-01-23 Standard Elektrik Lorenz Ag, 7000 Stuttgart Anlage zum herstellen von halbleiter-schichtstrukturen durch epitaktisches wachstum
DE8530047U1 (de) * 1985-10-23 1986-05-15 Ncr Corp., Dayton, Ohio Ausziehbarer, höhenverstellbarer Schwenkarm für Bildschirmgeräte od. dgl.
DE19804202A1 (de) * 1998-02-03 1999-08-05 Viotechnik Ges Fuer Innovative Vorrichtung für die Bestrahlung von Gegenständen unter Schutzgas
US6253907B1 (en) * 1999-05-07 2001-07-03 Eisenmann Corporation Conveying system for work pieces
DE19957900A1 (de) * 1999-12-01 2001-06-07 Basf Ag Lichthärtung von strahlungshärtbaren Massen unter Schutzgas
DE10051109C1 (de) * 2000-10-14 2002-04-25 Messer Griesheim Gmbh Anlage zum Strahlungshärten
DE10103837B4 (de) * 2001-01-29 2005-09-29 EISENMANN Fördertechnik GmbH & Co. KG Anlage zum Behandeln, insbesondere zum Lackieren von Gegenständen, insbesondere von Fahrzeugkarosserien
DE102004023537B4 (de) * 2003-07-24 2007-12-27 Eisenmann Anlagenbau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Aushärtung einer aus einem Material, das unter elektromagnetischer Strahlung aushärtet, insbesondere aus einem UV-Lack oder aus einem thermisch aushärtenden Lack, bestehenden Beschichtung eines Gegenstandes
WO2005014182A2 (de) 2003-07-24 2005-02-17 Eisenmann Maschinenbau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aushärtung einer aus einem material, das unter elektromagnetischer strahlung aushärtet, insbesondere aus einem uv-lack oder thermisch aushärtendem lack bestehenden beschichtung eines gegenstandes
DE10354165B3 (de) 2003-11-19 2004-11-04 EISENMANN Maschinenbau KG (Komplementär: Eisenmann-Stiftun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ushärtung einer Beschichtung in einem Schutzga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3984A (zh) * 2011-03-12 2012-09-19 艾森曼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具有多个时间相关的输送链路的系统的方法
CN102673984B (zh) * 2011-03-12 2016-01-20 艾森曼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具有多个时间相关的输送链路的系统的方法
CN103518114A (zh) * 2011-05-12 2014-01-15 艾森曼股份公司 干燥工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03518114B (zh) * 2011-05-12 2015-08-12 艾森曼股份公司 干燥工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07690561A (zh) * 2015-07-31 2018-02-13 杜尔系统股份公司 处理设备和用于处理工件的方法
CN108139155A (zh) * 2015-10-06 2018-06-08 艾森曼欧洲公司 用于控制物体温度的设备以及用于对控制物体温度的设备进行控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7217B (zh) 2010-12-01
EP1749176B1 (de) 2010-07-28
WO2005116555A1 (de) 2005-12-08
DE502005010010D1 (de) 2010-09-09
DE102004025525B3 (de) 2005-12-08
US20080229608A1 (en) 2008-09-25
EP1749176A1 (de) 2007-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7217A (zh) 用于使已涂装的车辆车身干燥的方法和设备
CN1957218A (zh) 用于使物体、尤其是已涂装的车辆车身干燥的方法和设备
CN1149633C (zh) 清洗装置和清洗方法
CN104588247A (zh) 塑胶件全自动无尘涂装线
CN101250707B (zh) 钢板酸洗生产线
JP2009522144A (ja) 木材を乾燥させ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7053450A (zh) 一种全自动绝缘子泥坯制作装置
US20050266171A1 (en) Process and plant for coating a molded article
JP7447946B2 (ja) 揮発性有機化合物の回収装置及び回収方法
CN100472161C (zh) 使物体的涂层硬化的装置
CN108339695A (zh)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的纺机涂装线
CN1829890A (zh) 用来使物体的由在电磁辐射作用下硬化的材料、特别是由uv漆或热硬化漆组成的涂层硬化的装置
CN1226449C (zh) 中空体涂层机
JPS6025565A (ja) 自動吹き付け塗装方法及びその塗装装置
CN101685270A (zh) 减压干燥装置及减压干燥方法
CN206967719U (zh) 一种全自动绝缘子泥坯制作装置
CN104919261B (zh) 用于物体的调温的装置
CN106938247B (zh) 一种水性木器漆干燥方法及其装置
CN1829573A (zh) 用来使物体的由在电磁辐射作用下硬化的材料、特别是由uv油漆或热硬化油漆组成的涂层硬化的装置
CN114585170A (zh) 一种hdi线路板表面耐腐蚀层涂抹设备及工艺
CN206064783U (zh) 一种新风除湿系统
JP3859467B2 (ja) 防曇コート膜付き車両用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N1750219A (zh) 基板烧成装置
CN212759346U (zh) 一种烤漆工艺用喷涂装置
CN110762968B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烘干装置及其烘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EISENMANN A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EISENMANN ANLAGENBAU

Effective date: 201111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EISENMANN ANLAGENBAU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EISENMANN KG MASCHBAU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 Bobulingen

Patentee after: EISENMANN ANLAGENBAU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German Bobulingen

Patentee before: EISENMANN ANLAGENBAU GmbH & Co.K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128

Address after: German Bobulingen

Patentee after: EISENMANN AG

Address before: German Bobulingen

Patentee before: EISENMANN ANLAGENBAU GmbH & Co.K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