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6978B - 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6978B
CN1926978B CN200610151622XA CN200610151622A CN1926978B CN 1926978 B CN1926978 B CN 1926978B CN 200610151622X A CN200610151622X A CN 200610151622XA CN 200610151622 A CN200610151622 A CN 200610151622A CN 1926978 B CN1926978 B CN 19269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rotor
brake
main body
r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516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6978A (zh
Inventor
北岛启吾
平冈宏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926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6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6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69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08Pick-up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在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中,钓鱼者可以任意地变更制动力。制动部件(65)具有主体部件(65e),和能够装拆自如地设在装设槽(2f)与主体部件(65e)之间的第1夹装部件(65a)和第2夹装部件(65b)。这里,通过把第1突出部件(81)和第2突出部件(82)接触于第1夹装部件(65a)和第2夹装部件(65b)的内周侧地在装设槽(2f)上所形成的第1凹部(2g)和第2凹部(2h)中装拆,可以变更制动部件(65)的制动力。

Description

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制动装置,特别是,涉及根据摆动到收线姿势与放线姿势的导环臂的摆动而制动旋转自如地装设于绕线轮主体上的转子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上,设有用来把钓鱼线导向到卷筒的导环臂。导环臂可以取在卷取钓鱼线之际把钓鱼线引向卷筒外周的收线姿势,与在从卷筒放出钓鱼线之际无障碍地从收线姿势倒下的放线姿势。为了把导环臂维持于收线姿势与放线姿势,并且联动于转子的卷线方向的旋转从放线姿势返回到收线姿势,在转子上设有导环翻转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种导环翻转装置具有前端卡止于导环臂的摆动中心附近、装设于转子上的扭力弹簧,前端卡止于导环臂的摆动中心附近、基端向绕线轮主体前后移动的棒状的移动部件,以及接触于移动部件地设在绕线轮主体上的切换突起。扭力弹簧把导环臂分别向两个姿势加载,以两个姿势保持导环臂。如果导环臂摆动到放线姿势,则移动部件后退到接触于切换突起的位置。然后,如果转子在卷线方向上旋转,则前进而接触于切换突起,通过该前进,扭力弹簧收缩,导环臂靠扭力弹簧返回到收线姿势。
在提高了旋转传递效率的旋转式绕线轮中容易在卷线方向上旋转。如果转子旋转,则即使使转子旋转到适于远抛或用拇指按着控制出线的各个的旋转相位有时,旋转相位也容易错位。
在前述以往的构成中,为了防止放线姿势下的转子的旋转,接触于绕线轮主体而制动转子的制动部件装设于移动部件上。制动部件在移动部件移动到接触位置时则接触于绕线轮主体的前面而压缩,制动转子。如果像这样在导环翻转时弹性地制动转子,则可以防止转子的旋转,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向转子的卷线方向旋转。
在这种构成中,是通过装设于移动部件上的制动部件接触于绕线轮主体而压缩来制动转子的。因此,如果因制作误差或安装误差等移 动部件的接触位置前后变动,则制动部件的压缩量变动。如果压缩量变动,则转子的制动力变动,就无法稳定地制动转子。因此,把弹性树脂制的环状的制动部件装设于绕线轮主体上,并且使移动部件在与制动部件的推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制动部件的端部向外侧面移动而接触于制动部件的技术是公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但是,如果取为这种构成,则由于移动部件仅以接触于制动部件的一部分制动,所以制动力上产生偏差,存在着制动力变得不稳定这样的危险。如果像这样制动力变得不稳定,则无法始终发挥规定的制动力,产生招致操作性降低的危险。
因此,设置具有相对绕线轮主体能够相对旋转地摩擦卡合的弹性树脂制的环状的摩擦部,与移动部件的突出部分卡合的多个卡合部的制动部件,在移动部件的突出部分卡合于卡合部上时使摩擦部相对绕线轮主体摩擦滑动的技术是公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这种制动部件是由例如大致半圆形的两个部件来构成的弹性树脂制的环状部件,由装设于在侧部外周上所形成的环形槽的弹簧部件压接,摩擦部的整个外周面接触于在例如绕线轮主体的前端部外周上所形成的装设槽,以便摩擦部相对绕线轮主体摩擦滑动。通过取为这种构成,由于由摩擦部的全体部分均等地制动,所以可以使制动力稳定。
专利文献1  特开平10-48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开2003-1897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  特开2004-141144号公报
在前述以往的相对绕线轮主体能够相对旋转地摩擦卡合的转子制动装置中,由于由摩擦部的全体部分均等地制动,所以可以使制动力稳定。虽然这种摩擦部的制动力取决于弹性树脂的种类或弹簧部件的压接力,但是在以往的构成中,在组装转子制动装置时预先设定弹性树脂的种类或弹簧部件的压接力。因此,由于为要变更制动力不得不整个更换构成零件,所以容易地变更制动力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中,可以容易地变更制动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根据在收线姿势与放线姿势间摆动的导环臂的摆动而制动旋转自如地装设于绕 线轮主体上的转子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包括移动部件、制动部件、和摩擦力变更机构。移动部件设置在转子上联动于导环臂而在对应于收线姿势的第1位置与对应于放线姿势的第2位置间移动自如。制动部件具有:环状的主体部、装设于绕线轮主体的前端部外周,摩擦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内周侧上、相对绕线轮主体能够相对旋转地摩擦卡合,以及多个卡合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外周侧上、移动到第2位置的移动部件卡合在其上、制动部件是在移动部件卡合于卡合部上时,使摩擦部对绕线轮主体摩擦滑动的部件。摩擦力变更机构设在绕线轮主体与制动部件之间,是变更在摩擦部相对绕线轮主体摩擦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的机构。
在这种转子制动装置中,由于具有设在绕线轮主体与制动部件之间、变更在摩擦部相对绕线轮主体摩擦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的摩擦力变更机构,所以没有必要像以往那样为了变更制动力而整个更换构成零件,因此可以容易地变更制动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的转子制动装置中,制动部件由具有弹性的环状的合成树脂制部件形成,装设成摩擦部靠弹性力压接于绕线轮主体上。在这种情况下,制动部件的装拆变得容易,并且靠弹性部件的弹性力可以容易地变更制动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的转子制动装置中,制动部件由大致半圆形的两个合成树脂制部件形成,装设成摩擦部靠装设于在主体部的外周侧上所形成的环形槽的弹簧部件压接于绕线轮主体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把弹簧部件插入在制动部件的外周上所形成的槽部而使制动部件压接于绕线轮主体上,可以容易地得到制动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至3任一项的转子制动装置中,摩擦力变更机构通过使绕线轮主体与制动部件的相对位置变化,变更使摩擦部相对绕线轮主体摩擦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在这种情况下,仅靠使制动部件相对绕线轮主体的相对位置变化,就可以容易地变更制动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4的转子制动装置中,摩擦力变更机构具有在绕线轮主体的前端部外周 上凹入形成的凹部,与前端部向外突出地装设于凹部中、前端部接触于制动部件的内周侧、变更使摩擦部相对绕线轮主体摩擦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的突出部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更换突出量不同的突出部件,或者装拆突出部件,可以容易地变更制动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6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5的转子制动装置中,突出部件能够装拆地装设于凹部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仅制造业者,使用旋转式绕线轮的钓鱼者也可以进行突出部件的装拆,所以钓鱼者可以容易地变更制动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7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5或6的转子制动装置中,突出部件具有能够螺纹接合于在凹部上所形成的内螺纹部中的外螺纹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外螺纹螺纹接合于内螺纹部中,可以简单地变更突出部件的突出量。
本发明技术方案8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5或6的转子制动装置中,摩擦力变更机构还具有把突出部件推压于制动部件的内周侧上推压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前端部能够接触于突出部件的基端部地设置,而且具有能够螺纹接合于在凹部上所形成的内螺纹部中的外螺纹部的螺纹部件中,通过使外螺纹螺纹接合于内螺纹部中,可以容易地变更推压部件推压突出部件的推压力,因此可以简单地变更突出部件的突出量。
本发明技术方案9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5至8任一项的转子制动装置中,摩擦力变更机构具有在绕线轮主体的前端部外周的多个部位上凹入地形成,能够装设多个突出部件的多个凹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细致地变更制动部件的压接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10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5至9任一项的转子制动装置中,摩擦力变更机构具有前端部从凹部突出的突出量不同的多个突出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突出部件的突出量变更制动部件的压接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11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至10任一项的转子制动装置中,制动部件还具有合成树脂制的夹装部件,能够装拆地设在绕线轮主体与主体部之间,大致为圆筒状,摩擦阻力小。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由摩擦阻力大的聚氨酯等合成树脂来形成主体部时,通过装设由比起摩擦阻力大的聚氨酯等合成树脂来摩 擦阻力小的聚酰胺类树脂或聚缩醛(POM)等合成树脂组成的夹装部件,可以得到适当的摩擦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12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1的转子制动装置中,夹装部件由大致半圆筒状的两个合成树脂制部件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夹装部件的装拆变得容易。
本发明技术方案13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至12任一项的转子制动装置中,移动部件由金属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由例如不锈钢合金等金属组成的移动部件,可以防止移动部件的变形。
本发明技术方案14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至13任一项的转子制动装置中,移动部件具有在处于第2位置时,一部分向绕线轮主体突出,卡合于制动部件的卡合部上的突出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移动部件突出,与卡合部的卡合变得简单。
本发明技术方案15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至14任一项的转子制动装置中,移动部件是前端沿着摆动中心线朝向导环臂的摆动中心附近弯曲而转动自如地卡止于导环臂上,后端朝转子的旋转中心线弯曲而前后移动自如地卡止于转子上,其中间部分沿着转子的旋转中心线配置的棒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以简单的构成简单地将导环臂的摆动运动变换成移动部件的突出部分的前后直线运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16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2的转子制动装置中,制动部件是主体部为弹性体制的环状部件,还具有在与移动部件的进入侧相反侧处连接多个卡合部的连接部。在这种情况下,移动部件51被卡止于卡合部上的制动时弹性体制的制动部件不容易变形。
本发明技术方案17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5至16任一项的转子制动装置中,绕线轮主体具有内部有空间的绕线轮体,和为了堵住绕线轮体的空间而装拆自如地装设于绕线轮体上的盖部件,在凹部中配置用于把盖部件中设在靠近转子一侧的盖部件螺纹固定于绕线轮体上的板状部,突出部件与板状部接触地配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为了固定盖部件可以利用凹部,突出部件配置于该凹部中,所以盖部件的接近转子的前侧的固定部分由配置于突出部件的 外周侧的制动部件罩住而不露出到外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中,具有设在绕线轮主体与制动部件之间,变更在摩擦部相对绕线轮主体摩擦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的摩擦力变更机构,所以可以容易地变更制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式绕线轮的左侧视图。
图2是前述旋转式绕线轮的左侧视剖视图。
图3是第1转子臂的俯视图。
图4是前述第1转子臂的剖视放大图。
图5是表示仅装设第1突出部件时的导环翻转机构的绕线轮体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前述导环翻转机构的前述绕线轮体的仰视局部图。
图7是第1导环支持部件的零件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断面图。
图9是表示导环臂的摆动时的限制状态的变化的示意图。
图10是仅装设前述第1突出部件时的制动部件周边的侧视剖视图。
图11是前述第1突出部件和第2突出部件均未装设时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2是设前述第1突出部件和前述第2突出部件均未装设时的相当于图10的图。
图13是设前述第1突出部件和前述第2突出部件均未装设时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4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5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10的图。
图16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12的图。
图17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10的图。
图18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12的图。
图19是第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1的图。
图20是第2实施方式的绕线轮主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21是第2实施方式的取下了卷筒和转子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2是第2实施方式的图21的XXII剖视图。
图23是第2实施方式的图21的XXIII剖视图。
图24是第2实施方式的制动部件的透视图。
图25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2、502                     绕线轮主体
2a、502a                   绕线轮体
2b、502b                   盖部件
2c、502c                   杆安装脚
2d、502d                   法兰部
2e、502e                   圆筒部
2f、502f                   装设槽
2g、302g、402g             第1凹部
2h                         第2凹部
2i                         间隙
3                          转子
17                         导环臂
50                         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
51                         移动部件
54、254、454、554          转子制动装置
65、165、265、565          制动部件
65a                        第1夹装部件
65b                        第2夹装部件
65c、165c、265c、565c      摩擦部
65d、565d                  卡合部
65e                        主体部件
65f                        锥形部
81                         第1突出部件
81a                        前端部
381b                       外螺纹部
82                         第2突出部件
483                        推压部件
302j            内螺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式绕线轮如图1和图2中所示,备有手柄1,旋转自如地支持手柄1的绕线轮主体2,转子3,和卷筒4。转子3旋转自如地支持在绕线轮主体2的前部。卷筒4是在外周面上卷取钓鱼线的部件,前后移动自如地配置于转子3的前部。在图1和图2中手柄1装设于绕线轮主体2的右侧。再者,手柄1能够装设于绕线轮主体2的左右任何一侧。
绕线轮主体2包括在内部有空间的绕线轮体2a,和为了堵住绕线轮体2a的空间而装拆自如地装设于绕线轮体2a上的盖部件2b。
绕线轮体2a例如为铝合金制,在上部一体形成前后延伸的T字形的杆安装脚2c。如图2中所示,在绕线轮体2a的空间内,设有联动于手柄1的旋转而使转子3旋转的转子驱动机构5,和使卷筒4前后移动而均匀地卷取钓鱼线用的往复机构6。在绕线轮体2a和盖部件2b的前端,形成有圆形的法兰部2d,和前端以小于法兰部2d的直径开口的圆筒部2e。在圆筒部2e上,如图5中所示,形成切成断面为圆形的装设槽2f。此外,在装设槽2f中,如图5中所示,同一侧开口地形成凹入的第1凹部2g和第2凹部2h。第1凹部2g和第2凹部2h夹着与法兰部2d的中心线交叉的直线相互对称地配置。
盖部件2b例如为铝合金制的部件,例如以三处螺栓固定在绕线轮体2a上。在法兰部2d上,在绕线轮体2a与盖部件2b的分隔部分上,如图5和图6中所示,装拆自如地装设有后述的切换部件52。
转子驱动机构5如图2中所示,包括不能旋转地装设手柄1的手柄轴10,与手柄轴10一起旋转的端面齿轮11,和啮合于该端面齿轮11上的小齿轮12。小齿轮12形成为筒状,其前部12a贯通转子3的中心部,由螺母13与转子3固定。小齿轮12是其轴向的中间部与后端部分别经由轴承14a、14b旋转自如地支持于绕线轮主体2上。
往复机构6是使经由卷筒牵引阻力机构7连接于卷筒4的中心部上的卷筒轴15前后方向移动用的机构。
转子3如图2中所示,包括转子主体16,在放线姿势与收线姿势间摆动自如地装设于转子主体16的前端的导环臂17,和为了使导环臂 17从放线姿势返回到收线姿势而装设于转子主体16上的导环翻转机构18。
转子主体16包括绕着卷筒轴15旋转自如地装设于绕线轮体2a上的圆筒部30,和相互对着地设在圆筒部30的侧方的第1和第2转子臂31、32。圆筒部30与两个转子臂31、32例如是由铝合金制一体成形的。
在圆筒部30的前部形成前壁33,在前壁33的中央部形成轮毂部33a。在轮毂部33a的中心部形成通孔,小齿轮的前部12a和卷筒轴15贯通该通孔。在前壁33的前部配置着转子3固定用的螺母13。圆筒部30的后面由第3罩部件30a覆盖。
第1和第2转子臂31、32如图2至图4中所示,包括分别配置于圆筒部30的后部外周面的第1和第2连接部31a、32a,从第1和第2连接部31a、32a分别向外凸地弯曲并向前延伸的第1和第2臂部31b、32b,以及分别覆盖两个连接部31a、32a与两个臂部31b、32b的两个外方部分的第1和第2罩部件31c、32c。第1和第2连接部31a、32a分别与圆筒部30在圆周方向上平滑地连接而形成。
第1和第2臂部31b、32b与第1和第2连接部31a、32a平滑地连接地形成,并与圆筒部30留出间隔地向前延伸。第1和第2臂部31b、32b从前端部向与圆筒部30的连接部分平滑地弯曲。在两个连接部31a、32a与两个臂部31b、32b的外方部分上分别有形成开口31d、32d,第1和第2罩部件31c、32c分别从外周侧堵住开口31d、32d。在该第1罩部件31c与第1连接部31a和第1臂部31b之间形成有收容空间48。
在第1臂部31b的前端的外周侧上,摆动自如地装设着第1导环支持部件40。在第1臂部31b上,如图3和图4中所示,形成前后导向导环翻转机构18的后述的移动部件51用的细长的导向槽36,装设赋予导环臂17阻力用的限制机构75(参照图8)的装设孔37,以及用来摆动自如地装设第1导环支持部件40的带螺纹孔的凸台部38。在第2臂部32b的前端内周侧,摆动自如地装设着第2导环支持部件42。
第1导环支持部件40由旋入到第1臂部31b的凸台部38的安装销39安装于第1转子臂31上。这种安装销39由卡住的地方少的内六角螺栓组成,钓鱼线不容易卡在其头部。
在第1导环支持部件40的前端,如图3中所示,装设着用来把钓 鱼线引导到卷筒4的线轮41,和夹着线轮41固定于第1导环支持部件40上的固定轴罩47。线轮41旋转自如地装设于第1导环支持部件40的前端。固定轴罩47为尖细的变形圆锥形状。在固定轴罩47的前端部与第2导环支持部件42之间固定着把线材弯曲成大致U字形的形状的导环43。由这些第1和第2导环支持部件40、42,线轮41,导环43和固定轴罩47,构成把钓鱼线导向到卷筒4的导环臂17。导环臂17在图3(a)中所示的收线姿势,与图3(b)中所示的从收线姿势翻转后的放线姿势之间摆动自如。
导环翻转机构18配置于第1转子臂31的收容空间48内。导环翻转机构18是为了联动于转子3的旋转把导环臂17从放线姿势恢复到收线姿势,并且以两种姿势保持其状态而设置。
导环翻转机构18如图3至图6中所示,包括在收容空间48内摆动自如地装设于第1臂部31b上的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50,大致前后移动自如地装设于收容空间48内的移动部件51,能够接触于移动部件51而装拆自如地装设于法兰部2d上的切换部件52,具有用来制动转子3的制动部件65的转子制动机构54,以及限制处于放线姿势的导环臂17向收线姿势的复位的限制机构75。
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50如图3中所示,配置于第1转子臂31内,以便导环臂17可以取成为收线姿势的第1位置与成为放线姿势的第2位置,是用来把导环臂17保持于收线姿势与放线姿势的机构。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50包括一端卡止于第1导环支持部件40上、另一端沿着第1臂部31b延伸的杆55,和在进出侧对杆55加载的螺圈弹簧57。
杆55如图4中所示,在前端具有向第1导环支持部件40弯曲以便卡止于第1导环支持部件40的卡合孔40a中的卡止部55a。此外,杆55在中间部具有用来卡止螺圈弹簧57的前端部的卡止突起55b,在后端部具有稍微弯曲的弯曲部55c。在卡止突起55b上,装设着螺圈弹簧57的前端抵接的垫圈56,借此,力从螺圈弹簧57的前端部均匀地传递到杆55。
螺圈弹簧57接触于装设于臂部31b上的、例如由聚酰胺类合成树脂等合成树脂制的导向座34而被导向。导向座34具有折曲式壁面部34a以便导向螺圈弹簧57的一个侧面并且卡止基端部。壁面部34a具 有可接触于螺旋弹簧57的侧部及基端部的高度。借此,螺圈弹簧57变得容易伸缩,并且在螺圈弹簧57伸缩之际臂部31b不受损伤。
螺圈弹簧57的卡止于垫圈56上的前端部卷绕直径小于其他部分。借此在前端部以外处在螺圈弹簧57与杆55之间产生大的间隙,即使在螺圈弹簧57的内部杆55改变姿势,螺圈弹簧57也不容易变形。再者,也可以设置接触于螺圈弹簧57的基端部内周面的凸台部或覆盖基端部外周面的罩部等,卡止螺圈弹簧57的基端部。此外,也可以把这些凸台部或罩部绕着与第1导环支持部件40的摆动轴平行的轴摆动地装设于臂部31b上。例如,可以考虑在凸台部的基端面上形成圆弧凸部并且在臂部31b内形成卡合于圆弧凸部上的圆弧凹部,借此摆动自如地构成凸台部。
这种构成的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50配置成相对连接作为摆动轴的轴心的螺圈弹簧57与基端的中心位置与第1导环支持部件40的摆动轴心O(安装销39的轴心)的线段,在收线姿势与放线姿势下,杆55相对第1导环支持部件40的卡止位置不同的方向。重合于该线段的位置是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50的死点(螺圈弹簧57最压缩的位置)。借此,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50可以将导环臂17加载成隔着死点位于两个姿势之间、且以两种姿势保持。这种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50的死点偏倚于放线姿势侧。
移动部件51例如是把不锈钢合金等金属制的线材的两端在相差90°的方向上折曲而成的部件。移动部件51装设于第1臂部31b上,在图3(a)中所示的第1位置(离开位置)与图3(b)中所示的第2位置(接触位置)上前后移动自如。移动部件51如图3至图6中所示,其前端部51a向外周侧折曲,卡止于在第1导环支持部件40上所形成的大致扇形的卡合凹槽50b中。中间部51b从杆55在径向内侧沿着第1臂部31b延伸。
后端部51c贯通导向槽36,向内突出到稍微重合于构成转子制动机构54的制动部件65的位置。导向槽36的宽度与移动部件51的直径几乎为同一尺寸。因此,移动部件51的中间部51b的径向内侧联动于导环臂17的摆动沿着导向槽36前后被导向。中间部51b与后端部51c的弯曲部分的外周侧由导向部件67在前后方向和径向上导向。导向部件67固定于第1罩部件31c上,在内部形成后端部51c嵌入地弯曲的 凹槽67a。
在导向部件67上,开口于凹槽67a中地形成能够装设由螺圈弹簧组成的推压弹簧68的例如圆柱状的装设孔67b。推压弹簧68以压缩状态装设于凹槽67b中,通过推压移动部件51的中间部51b对后端部51c向制动部件65加载。在推压弹簧68的前端,装设着形成有半圆弧状的凹部69a、以卡合于移动部件51的中间部51b的外周面上的推压部件69。推压部件69在移动部件51的中间部51b上前后移动自如,而且是为了高效地把推压弹簧68的加载力传递到中间部51b而设置。
移动部件51的卡合凹槽40b处的卡止端在导环臂17处于放线姿势时位于连接后端部51c与导环臂17的摆动中心的线段的收线姿势侧。也就是说,配置成移动部件51从连接位于处于接触位置(图3(b))时的后端部51c的轴心、与第1导环支持部件40的摆动轴心的线段在同一方向上在第1位置(离开位置)与第2位置(接触位置)处存在着向第1导环支持部件40的卡止位置。借此,移动部件51的后端部51c由切换部件52推压时,可以使第1导环支持部件40复位到收线姿势侧。在处于该第2位置(接触位置)时,后端部51c的端面在制动部件65的前端面的深侧比外周面稍稍向内嵌入。因此,即使移动部件51的移动量稍微变动也始终可以得到同一制动力。
切换部件52是例如聚酰胺类合成树脂或聚缩醛等合成树脂制的部件,如图5和图6中所示,在绕线轮体2a与盖部件2b的分割部分处装拆自如地装设于法兰部2d上。在绕线轮体2a与盖部件2b的分割部分上,形成矩形的缺口53。切换部件52包括具有两个倾斜面60a、60b的山形的凸轮部60,与凸轮部60一体形成的细腰部61,以及突缘部62。倾斜面60a是图6中箭头所示的转子3的卷线旋转方向的下游侧比上游侧朝向转子3向前突出的倾斜面。倾斜面60b是突出量从倾斜面60a的突出部分朝向卷线旋转方向下游侧减少的倾斜面。倾斜面60a、60b的最突出的突出端60c的突出量设定成在后端部51c接触于倾斜面60a的移动部件51向收线姿势推压导环臂17时超越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50的死点。
细腰部61具有可以嵌入缺口53的大小,在凸轮部60与突缘部62之间形成与法兰部2d的壁厚大致同一尺寸的间隙。突缘部62具有大于细腰部61的断面,接触于法兰部2d的里面。如果设置该倾斜面60b, 则在导环臂17处于放线姿势时,即使强制地施加逆转(放线方向的旋转)而移动部件51接触于切换部件52,导环翻转机构18的移动部件51也靠倾斜面60b平滑地在切换部件52上导向。
转子制动机构54是在导环臂17摆动到放线姿势时制动转子3的部件,包括移动部件51,和装设于圆筒部2e的基端部侧上所形成的装设槽2f中的制动部件65。也就是说,移动部件51构成导环翻转机构18的同时,还构成转子制动机构54。
制动部件65是为了在导环臂17处于放线姿势时制动转子3的旋转而设置。制动部件65如图5和图6中所示,包括环状的主体部件65e,和由装拆自如地设在装设槽2f与主体部件65e之间的两个大致半圆筒状部件组成的第1夹装部件65a和第2夹装部件65b。
主体部件65e是由摩擦阻力大的聚氨酯等合成树脂所形成的环状部件,靠弹性压接第1夹装部件65a和第2夹装部件65b。在主体部件65e的外周部上,设有移动部件51的后端部51c卡合的多个卡合部65d。卡合部65d是留出间隔地配置于制动部件65的外周,后端部51c卡合的卡合槽。此外,在主体部件65e上,在多个部位山形地形成向卡合部65d倾斜的雏部65f。锥部65f是为了将后端部51c导向到卡合部65d而形成的倾斜面。
第1夹装部件65a和第2夹装部件65b由比起摩擦阻力大的聚氨酯等合成树脂来摩擦阻力小的聚酰胺类合成树脂或聚缩醛等合成树脂组成的大致半圆筒状的两个合成树脂制部件形成。在第1夹装部件65a和第2夹装部件65b的内周部上,设有能够旋转地摩擦卡合于装设槽2f中的摩擦部65c。摩擦部65c通过第1夹装部件65a和第2夹装部件65b压接于装设槽2f中而生成摩擦力。
在这种转子制动机构54中,如图5、图11和图13中所示,在装设槽2f上所形成的第1凹部2g和第2凹部2h中,通过接触于第1夹装部件65a和第2夹装部件65b的内周侧地装拆第1突出部件81和第2突出部件82,可以变更制动部件65的制动力。
首先,在图5和图10中,第1突出部件81在第1凹部2g中装设一个。第1突出部件81如图10中所示,前端部81a向外突出地装设于第1凹部2g中。因此,在第1突出部件81装设部分附近的装设槽2f与第1夹装部件65a之间生成间隙2i。于是,由于主体部件65e和第1 夹装部件65a仅以第1突出部件81的突出量向外伸出,所以第1夹装部件65a相对装设槽2f的压接力增加,制动部件65的制动力增加。
与此相反,在图11和图12中,第1凹部2g和第2凹部2h中第1突出部件81和第2突出部件82均没有装设。不会生成间隙2i,所以主体部件65e和第1加装部件65a不会向外伸出。因此,第1加装部件65a相对装设槽2f的压接力比图5和图10的情况下要小,制动部件65的制动力减小。而且,在图13中,在第1凹部2g和第2凹部2h中装设有第1突出部件81和第2突出部件82,这里,在装设槽2f与第1夹装部件65a之间,生成比起图5和图10的情况下要宽的间隙2i。于是,由于主体部件65e和第1夹装部件65a仅以第1突出部件81和第2突出部件82的突出量向外更大地伸出,所以第1夹装部件65a相对装设槽2f的压接力大为增加,制动部件65的制动力比起图5和图10的情况增加。
这里,制造业者或钓鱼者可以任意地变更在第1凹部2g和第2凹部2h中第1突出部件81和第2突出部件28均没有装设时的制动部件65的小的制动力(参照图11和图12),仅在第1凹部2g中装设第1突出部件81时的制动部件65的大的制动力(参照图5和图10),以及在第1凹部2g和第2凹部2h中装设第1突出部件81和第2突出部件82时的制动部件65的更大的制动力(参照图13)。
再者,虽然在图5和图10中仅在第1凹部2g中装设第1突出部件81,但是由于第1突出部件81和第2突出部件82是相互成为对称的形状,所以即使仅在第2凹部2h中装设第2突出部件82也可以得到与图5和图10同样大小的制动部件65的制动力。
限制机构75是设在导环臂17与转子3的第1臂部31b之间的对峙部分,在导环臂17配置于放线姿势时,限制导环臂17返回到收线姿势,并且在导环臂17摆动到收线姿势时,在移动部件51的后端部51c到达倾斜面60a的突出端60c之前解除限制的机构。限制机构75如图7和图8中所示,包括装设于第1臂部31b的装设孔37中的限制销76,对限制销76向导环臂17侧加载的螺圈弹簧77,以及设在第1导环支持部件40上的推压部78。
限制销76是具有大直径的接触部76a与小直径的弹簧装设部76b的金属制的销子。螺圈弹簧77的前端接触于该接触部76a与弹簧装设 部76b的台阶部分。螺圈弹簧77配置于弹簧装设部76b的外周侧,对限制销76向第1导环支持部件40加载。推压部78具有两个倾斜面78a、78b,向第1臂部31b突出地形成。推压部78配置于在从放线姿势摆动到收线姿势时,在移动部件51的后端部51c到达倾斜面60a的突出端60c之前,通过限制销76可以解除限制的位置。具体地说,如图9(a)中所示,推压部78在放线姿势时位于箭头所示的限制销76的向收线姿势的摆动方向的上游侧,如图9(b)中所示,配置于在向收线姿势的摆动中在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50到达死点之前通过限制销76的位置。
在这种构成的导环翻转机构18中,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50可取为图3(a)中所示的第1位置,和图3(b)中所示的第2位置。第1位置对应于导环臂17的收线姿势,第2位置对应于导环臂17的放线姿势。此外,移动部件51可以是后端部51c在导向槽36中被导向,前后移动到图3(a)中所示的第1位置(离开位置),与图3(b)中所示的第2位置(接触位置)。该第1位置(离开位置)对应于收线姿势,第2位置(接触位置)对应于放线姿势。在第2位置(接触位置)上,移动部件51的后端部51c卡合于制动部件65的卡合部65d上。此时,在转子制动装置54中,由于如果制动部件65d与转子3一起旋转,则摩擦部65c与装设槽2f摩擦卡合,所以转子3被制动。
此外,在第2位置(接触位置)上,如果通过手柄1的操作转子3在卷线方向上旋转,则移动部件51的后端部51c碰到切换部件52的倾斜面60a而旋转,移动部件51朝向第1位置(离开位置)被前推,在超越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75的死点的时刻导环臂17复位到收线姿势。此时,限制机构75的限制销76进行的限制在超越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50的死点之前是被解除的。
在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内部,如图2中所示,配置着用来禁止、解除禁止转子3的逆转的逆转防止机构。逆转防止机构中具有转子型的单向离合器,通过把单向离合器切换成作用状态与非作用状态,禁止、解除禁止转子3的逆转。
卷筒4配置于转子3的第1转子臂31与第2转子臂32之间,经由卷筒牵引阻力机构71装设于卷筒轴15的前端。卷筒4包括在外周上卷绕钓鱼线的卷线筒部4a,在卷线筒部4a的后部一体地形成的裙部 4b,以及在卷线筒部4a的前部一体地形成的法兰部4c。
接下来,就绕线轮的操作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远抛时由逆转防止机构使转子3成为禁止逆转状态,用手握着导环臂,使导环臂17翻转到放线姿势。如果使导环臂17翻转到放线姿势,则第1导环支持部件40和第2导环支持部件42倒向后侧,导环翻转机构18配置于图3(b)中所示的第2位置。此时,在限制机构75中,如果超越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50的死点,则推压部78通过限制销76。在导环臂17倒向放线姿势的状态下,可容易地放出来自卷筒4的钓鱼线。
在从该从收线姿势向放线姿势的摆动中,在卷筒牵引阻力弹簧机构50中,通过第1导环支持部件40的旋转,杆55在图3(a)中慢慢地一边退入一边在逆时针方向上摆动,到达图3(b)中所示的第2位置。此时,退入到超越死点。如果超越死点,则杆55靠螺圈弹簧57的加载力伸出而把导环臂17切换到放线姿势并且保持该姿势。如果超越该死点,则限制机构75的推压部78跨越限制销76而限制导环臂17向收线姿势的摆动,并且在推压部78通过限制销76的时刻限制销76急剧地撞击于第1导环支持部件40上而发声。
如果导环臂17摆动到放线姿势,则移动部件51的后端部51c随着该摆动卡合于制动部件65的卡合部65d上。而且,如果制动部件65与转子3一起旋转,则由于摩擦部65c与装设槽2f摩擦卡合,所以转子3被制动。
在这种状态下一边用握着钓鱼杆的手的食指钩住钓鱼线一边甩动钓鱼杆。于是钓鱼线靠钓具的重量顺利放出。此时,如前所述导环臂17由限制机构75所限制,不容易从放线姿势返回到收线姿势。
在远抛后,如果在把导环臂17维持于放线姿势的状态下在卷线方向上使手柄1旋转,则转子3靠转子驱动机构5在卷线方向上旋转。如果转子3在卷线方向上旋转,则导环臂17靠导环翻转机构18复位到收线姿势。
在这种转子制动装置54中,如果导环臂17从收线姿势摆动到放线姿势,则设在转子3上的移动部件51的后端部51c卡合于制动部件65的卡合部65d上,如果制动部件65与转子3一起旋转,则由于摩擦部65c与装设槽2f摩擦卡合,所以转子3被制动。这里,由于摩擦部 65c与装设槽2f能够旋转地摩擦卡合,所以不像以往那样仅一部分制动,而由整个部分均等地制动,因此可以使制动力稳定。
进而,在这种转子制动装置54中,由于具有能够装设于第1凹部2g和第2凹部2h的第1突出部件81和第2突出部件82,所以可以容易地把制动力变更成在第1凹部2g和第2凹部2h中第1突出部件81和第2突出部件28均没有装设时的制动部件65的小的制动力(参照图11和图12),仅在第1凹部2g中装设第1突出部件81时的制动部件65的大的制动力(参照图5和图10),以及在第1凹部2g和第2凹部2h中装设第1突出部件81和第2突出部件82时的制动部件65的更大的制动力(参照图13)。
<第2实施方式>
采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式绕线轮如图19中所示,备有手柄501,旋转自如地支持手柄501的绕线轮主体502,转子503,以及卷筒504。转子503旋转自如地支持于绕线轮主体502的前部。卷筒504是在外周面上卷绕钓鱼线的部件,前后移动自如地配置于绕线轮主体502的前部。再者,手柄501可装设于绕线轮主体502的左右某一侧。
绕线轮主体502包括内部具有空间的绕线轮体502a,和为了堵住绕线轮体502a的空间装拆自如地装设于绕线轮体502a上的盖部件502b。此外,绕线轮体502具有覆盖绕线轮体502a和盖部件502b的后部的罩部件526。
绕线轮体502a例如为铝合金制,在上部一体地形成前后延伸的T字形的杆安装脚502c。在绕线轮体502a的空间内,设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转子驱动机构和往复机构。在绕线轮体502a的前端,如图20中所示,形成构成圆形的法兰部502d的大致半圆形的第1法兰502d1,和前端以小于法兰部502d的直径开口的圆筒部502e。在第1法兰502d1的上部,开有装设固定罩部件526的固定螺栓528的装设孔502j。该装设孔502j在由固定螺栓528安装罩部件526后由帽529堵住。在圆筒部502e的法兰部502d侧的基端部上,形成有切成断面为圆形的装设槽502f。此外,在装设槽502f中,如图21至图23中所示,装设着转子制动机构554的制动部件565。
盖部件502b例如是铝合金制的部件,如图20中所示,例如,在接近于转子503的前侧的两处由固定螺栓80固定于绕线轮体502a上,并且在离开转子503的后侧的一处由固定螺栓90固定于绕线轮体502a上。再者,在固定螺栓90在由罩部件526覆盖的位置上把盖部件502b固定于绕线轮体502a上。
在盖部件502b的前端形成有与第1法兰502d1构成圆形的法兰部502d的大致半圆形的第2法兰502d2。在第2法兰502d2的前面,一体形成固定螺栓80贯通的板状部502i。板状部502i是为了由固定螺栓80把盖部件502b的前部螺纹固定于绕线轮体502a上而设置的。板状部502i在用来装设密封部件525的、大致C字形的密封装设部502h的外侧向前突出地形成。板状部502i是上下较长的板状的部分,在其两端形成固定螺栓80贯通的一对通孔502k。通孔502k形成部分之间突出量比通孔502k形成部分减小。也就是说,板状部502i两端大致半圆形地以同一厚度突出,其间在通孔502k的中心位置稍向后方凹入地从第2法兰502d2突出地形成。
密封部件525是合成树脂制的形成为C字形的部件,为了密封盖部件502d与绕线轮体502a的法兰分割部分而设置。在绕线轮体502a与盖部件502b的分割部分如图22和图23中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装拆自如地装设着切换部件52。
在圆筒部502e的装设槽502f形成部分上,凹入地形成装设突出部件581的凹部502g。虽然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两个凹部2g、2h中设有突出部件81、82,但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凹部502g中设有一个突出部件581。凹部502g如图22和图23中所示,从具有70°至100°左右的中心角的圆弧部分向中心侧平坦地凹入形成。凹部502g沿着板状部502i的轮廓凹入地形成,上下方向的两端部比中间部分向前突出地半圆形地凹入。板状部502i由两个固定螺栓80固定于绕线轮体502a的凹部502g中。因而,在凹部502g中,上下隔着间隔地配置着固定螺栓80螺纹接合的螺纹孔502m。
突出部件581装设于凹部502g中,以接触于板状部502i的形态堵住凹部502g。在突出部件581上,在两端部形成避免与固定螺栓80的头部的干涉的退让部581e。通过变更该突出部件581的前端部581a的突出量可以调整转子制动机构554的制动力。此外,由于制动部件565接触于突出部件581的外周,并且转子503覆盖圆筒部502e,所以盖部件502b的前侧(靠近转子503一侧)的固定部分不再露出到外部。
再者,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24中所示,制动部件565例如是聚氨酯橡胶或丁腈橡胶等弹性体制的环状部件,装设于装设槽502f中。在该制动部件565上,在环状的主体部件565e的内周面上设置摩擦部565c。此外,在制动部件565上一体地形成在与移动部件51的进入侧相反侧处连接在前端具有锥部565f的多个卡合部565d的连接部565h。借此,在移动部件51卡止于卡合部565d的制动时,弹性体制的制动部件565不易变形。转子制动机构554的其他构成因为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故省略说明。
罩部件526如图29中所示,经由姿态一致用的垫片527装设于在包括杆安装脚502c的绕线轮体502a和盖部件502b的后部所形成的凹部502n中。罩部件526由从第1法兰502d1插入的螺栓528固定于绕线轮体502a上。
在这种绕线轮主体502中,由于把盖部件502b固定于绕线轮体502a上的固定螺栓90被罩部件526覆盖,固定螺栓80被制动部件565覆盖,进而被转子503覆盖,所以螺栓类从外部看不见。此外,用来安装罩部件526的固定螺栓528也被帽529覆盖。因此,可以得到螺栓类在外部不露出的整洁的外观。
〔其他实施方式〕
(a)虽然在前述实施方式中,以前卷筒牵引阻力式的旋转式绕线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使摆动的导环臂复位到收线姿势的、后卷筒牵引阻力式的旋转式绕线轮或杠杆制动器式的旋转式绕线轮等所有形式的旋转式绕线轮。
(b)虽然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制动部件65由主体部件65e、第1夹装部件65a和第2夹装部件65b构成,但是,如图14中所示,也可以取为在制动部件165上不设第1夹装部件65a和第2夹装部件65b的构成。再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主体部件165e的内周部上设有摩擦部165c,所以也可以由聚酰胺类合成或聚缩醛等合成树脂树脂来形成主体部件165e。
(c)虽然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制动部件65的主体部件65e是一个环状部件,但是如图25中所示,制动部件265也可以是外周面上具有卡合部265d的大致半圆形的两个合成树脂制部件265a、265b。再者,在这种情况下,摩擦部265c也可以由装设于在两个合成树脂制部件265a、265b的外周侧所形成的环形槽265g中的弹簧部件266,压接于装设槽2f中。
(d)虽然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设有两个第1凹部2g和第2凹部2h,两个第1突出部件81和第2突出部件82,但是不限定于这些的个数或形状。
(e)虽然在前述实施方式中,根据装设第1突出部件81和第2突出部件82的个数变更制动部件65的制动力,但是也可以通过装设第1突出部件81的前端部81a的突出量不同的另一个第1突出部件81来变更制动部件65的制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主体部件65e和第1夹装部件65a仅以第1突出部件81的突出量向外伸出,所以第1突出部件81的前端部81a的突出量越大,则制动部件65的制动力越大。
(f)如图15和图16中所示,转子制动装置354的第1突出部件381在外周部上形成能够螺纹接合于在第1凹部302g上所形成的内螺纹部302j的外螺纹部381b,也可以是在基端部上形成六角孔381c的带六角孔止动螺钉。这里,通过把前端部的外形六角形的夹具卡止于六角孔381c中而使第1突出部件381旋转,使外螺纹部381b螺纹接合于内螺纹部302j中,可以使第1突出部件381在制动部件65的内周部方向上进退。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5中所示,第1突出部件381的前端部381a为不接触于制动部件65的内周部的状态时,由于在装设槽2f与第1夹装部件65a之间不会生成间隙2i,所以主体部件65e和第1夹装部件65a不会向外伸出。因而,由于第1夹装部件65a相对装设槽2f的压接力减小,所以制动部件65的制动力减小。此外,如图16中所示,在第1突出部件381的前端部381a为接触于制动部件65的内周部的状态时,在装设槽2f与第1夹装部件65a之间生成间隙2i,主体部件65e和第1夹装部件65a向外伸出。因而,由于第1夹装部件65a相对装设槽2f的压接力加大,所以制动部件65的制动力增大。这里,可以容易地把制动力变更成第1突出部件381的前端部381a不接触于制动部件65的内周部时的制动部件65的小的制动力(参照图15),与接触于制动部件65的内周部时的制动部件65的大的制动力(参照图16)。
(g)如图17和图18中所示,也可以制成设置把转子制动装置454的第1突出部件481推压于制动部件65的内周侧的推压部件483的构成。推压部件483设成前端部483a能够接触于第1突出部件481的基端部481d,在外周部上形成能够螺纹接合于连通于第1凹部402g的基端侧而形成的内螺纹部402k的外螺纹部483b,而且是在基端部上形成六角孔483c的带六角孔止动螺钉。这里,通过把前端部的外形六角形的夹具卡止于六角孔483c中而使推压部件483旋转,使外螺纹部483b螺纹接合于内螺纹部402k中,可以使第1突出部件481在制动部件65的内周部方向上进退。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7中所示,在仅使推压部件483向第1突出部件481的基端部481d的方向稍稍移动,第1突出部件481的前端部481a以弱的推压力接触于制动部件65的内周部的状态时,由于在装设槽2f与第1夹装部件65a之间未生成间隙2i,所以主体部件65e和第1夹装部件65a不会向外伸出。因而,由于第1夹装部件65a相对装设槽2f的压接力减小,所以制动部件65的制动力减小。此外,如图18中所示,在使推压部件483在第1突出部件481的基端部481d方向上多移动,第1突出部件481的前端部481a以强的推压力接触于制动部件65的内周部的状态时,在装设槽2f与第1夹装部件65a之间生成间隙2i,主体部件65e和第1夹装部件65a向外伸出。因而,由于第1夹装部件65a相对装设槽2f的压接力加大,所以制动部件65的制动力增大。这里,可以简单地把制动力变更成第1突出部件481的前端部481a以弱的推压力接触于制动部件65的内周部时的制动部件65的小的制动力(参照图17),与以强的推压力接触于制动部件65的内周部时的制动部件65的大的制动力(参照图18)。

Claims (16)

1.一种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根据在收线姿势与放线姿势间摆动的导环臂的摆动而制动旋转自如地装设于绕线轮主体上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部件,设置在前述转子上,联动于前述导环臂而在对应于收线姿势的第1位置与对应于前述放线姿势的第2位置间移动自如;
制动部件,具有:环状的主体部、装设于前述绕线轮主体的前端部外周,摩擦部、形成在前述主体部的内周侧上、相对前述绕线轮主体能够相对旋转地摩擦卡合,以及多个卡合部,形成在前述主体部的外周侧上、移动到前述第2位置的前述移动部件卡合在其上,在前述移动部件卡合于前述卡合部上时,使前述摩擦部相对前述绕线轮主体摩擦滑动;
摩擦力变更机构,设在前述绕线轮主体与前述制动部件之间,变更在前述摩擦部相对前述绕线轮主体摩擦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
前述摩擦力变更机构通过使前述绕线轮主体与前述制动部件的相对位置变化,变更使前述摩擦部相对前述绕线轮主体摩擦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制动部件由具有弹性的环状的合成树脂制部件形成,装设成前述摩擦部靠前述弹性力压接于前述绕线轮主体上。
3.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制动部件由大致半圆形的两个合成树脂制部件形成,装设成前述摩擦部靠装设于在前述主体部的外周侧上所形成的环形槽中的弹簧部件压接于前述绕线轮主体上。
4.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摩擦力变更机构具有:凹部,凹入地形成在前述绕线轮主体的前端部外周上;突出部件,前端部向外突出地装设于前述凹部中,前述前端部接触于前述制动部件的内周侧,变更使前述摩擦部相对前述绕线轮主体摩擦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5.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突出部件能够装拆地装设于前述凹部中。
6.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突出部件具有外螺纹部,能够螺纹接合于在前述凹部上所形成的内螺纹部中。
7.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摩擦力变更机构还具有推压部件,把前述突出部件推压于前述制动部件的的内周侧上。
8.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摩擦力变更机构具有多个前述凹部,凹入地形成在前述绕线轮主体的前端部外周的多个部位上,能够装设多个前述突出部件。
9.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摩擦力变更机构具有多个前述突出部件,前述前端部从前述凹部突出的突出量不同。
10.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制动部件还具有合成树脂制的夹装部件,能够装拆地设在前述绕线轮主体与前述主体部之间,大致为圆筒状,摩擦阻力小。
11.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夹装部件由大致半圆筒状的两个合成树脂制部件形成。
12.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移动部件由金属形成。
13.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移动部件具有突出部,在前述移动部件处于前述第2位置时,前述突出部的一部分向前述绕线轮主体突出,卡合于前述制动部件的前述卡合部上。
14.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移动部件是棒状部件,前端沿着摆动中心线朝向前述导环臂的摆动中心附近弯曲,转动自如地卡止于前述导环臂上,后端朝向前述转子的旋转中心线弯曲,前后移动自如地卡止于前述转子上,中间部分沿着前述转子的旋转中心线配置。
15.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制动部件是前述主体部为弹性体制的环状部件,还具有在与前述移动部件的进入侧相反侧处连接前述多个卡合部的连接部。
16.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绕线轮主体具有绕线轮体和盖部件,所述绕线轮体在内部具有空间,所述盖部件为了堵住前述绕线轮体的前述空间而装拆自如地装设于前述绕线轮体上,
在前述凹部中配置有板状部,用于把前述盖部件中设在靠近前述转子一侧的前述盖部件螺纹固定于前述绕线轮体上,
前述突出部件与前述板状部接触地配置。
CN200610151622XA 2005-09-07 2006-09-07 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Active CN19269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58863 2005-09-07
JP2005258863 2005-09-07
JP2005-258863 2005-09-07
JP2006-205895 2006-07-28
JP2006205895 2006-07-28
JP2006205895A JP4851880B2 (ja) 2005-09-07 2006-07-28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6978A CN1926978A (zh) 2007-03-14
CN1926978B true CN1926978B (zh) 2011-10-12

Family

ID=37478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51622XA Active CN1926978B (zh) 2005-09-07 2006-09-07 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234660B2 (zh)
EP (1) EP1762142B1 (zh)
JP (1) JP4851880B2 (zh)
KR (1) KR101293174B1 (zh)
CN (1) CN1926978B (zh)
AT (1) ATE398393T1 (zh)
DE (1) DE602006001493D1 (zh)
MY (1) MY138116A (zh)
SG (1) SG131022A1 (zh)
TW (1) TWI3664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69300B2 (en) 2011-07-22 2013-06-25 Eastaboga Tacle Mfg. Co., Inc. Spinning reel
JP6831194B2 (ja) * 2016-09-01 2021-02-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ロータ駆動部防水構造およ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979785B2 (ja) * 2017-04-26 2021-12-1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6965063B2 (ja) * 2017-09-05 2021-11-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US10785970B1 (en) 2017-09-06 2020-09-29 Thomas Sandstrom Spinning type fishing reel with bi-directionally rotating rotor with drag control to prevent line twist
JP6965074B2 (ja) * 2017-09-22 2021-11-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JP6976814B2 (ja) * 2017-10-30 2021-12-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US10869467B1 (en) 2017-12-13 2020-12-22 Thomas Sandstrom Spinning type fishing reel with bi-directionally rotating rotor and drag control to prevent line twist
JP7143116B2 (ja) * 2018-05-18 2022-09-28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7320475B2 (ja) * 2020-03-31 2023-08-03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CN114223624A (zh) * 2021-12-20 2022-03-25 安徽威尔玛渔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发式自动调节鱼线张力的鱼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80815A (zh) 1967-10-27 1969-09-12
JP3256123B2 (ja) * 1995-10-04 2002-02-12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JPH104839A (ja) * 1996-06-20 1998-01-13 Ryobi Ltd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3526200B2 (ja) * 1997-06-24 2004-05-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機構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H11225635A (ja) * 1997-11-28 1999-08-24 Mamiya Op Co Ltd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00041551A (ja) * 1998-07-29 2000-02-15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機構
JP2003189767A (ja) * 2001-12-25 2003-07-08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反転装置
JP4307881B2 (ja) * 2002-08-28 2009-08-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JP4266719B2 (ja) * 2003-06-13 2009-05-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SG110185A1 (en) 2003-09-11 2005-04-28 Shimano Kk Rotor for spinning reel
JP2005258863A (ja) 2004-03-12 2005-09-22 Fujikin Soft Kk ポイント付与システム
JP4561383B2 (ja) 2005-01-28 2010-10-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操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51880B2 (ja) 2012-01-11
TW200715958A (en) 2007-05-01
CN1926978A (zh) 2007-03-14
EP1762142A1 (en) 2007-03-14
KR20070028236A (ko) 2007-03-12
DE602006001493D1 (de) 2008-07-31
ATE398393T1 (de) 2008-07-15
US7234660B2 (en) 2007-06-26
US20070057104A1 (en) 2007-03-15
TWI366436B (en) 2012-06-21
EP1762142B1 (en) 2008-06-18
KR101293174B1 (ko) 2013-08-12
JP2007097581A (ja) 2007-04-19
SG131022A1 (en) 2007-04-26
MY138116A (en) 200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6978B (zh) 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CN101322484B (zh) 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
CN1736187B (zh) 旋转式绕线轮的钓鱼线导向机构
CN1817122B (zh) 旋转式绕线轮的手柄组装体
CN111115389A (zh) 紧固装置
FR2825026A1 (fr) Seringue de surete a porte-aiguille escamotable
FR2573097A1 (fr) Instrument pour travaux d&#39;aiguilles, comprenant une pointe rigide, une tige souple et un systeme perfectionne pour arreter les mailles
KR20150012997A (ko) 줄 계지구 및 줄 계지구가 장착된 스피닝 릴의 스풀
US20200288686A1 (en) Artificial bait and split ring therefor
US6857589B2 (en) Fishing reel component
ES2210098T3 (es) Dispositivo de frenado de rotor de carrete giratorio.
CN109588385B (zh) 纺车式卷线器的转子制动装置
EP0232950A1 (fr) Dispositif de pêche pourvu d&#39;au moins un hamecon
EP1264542A2 (en) Angling rig device
CN1286365C (zh) 绕线轮导环反转装置
JP6964998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制動装置
FR2549184A1 (fr) Emerillon avec anneau a tige comportant une tete elastique
CA2092800A1 (fr) Dispositif pour faire passer un cordage autour d&#39;un element d&#39;ancrage
CN110178807A (zh) 钓饵保持架和保持架单元
JP2009153494A (ja) 釣り竿
CA3161830A1 (fr) Organe de maintien en position d&#39;un objet de part et d&#39;autre d&#39;un element pourvu d&#39;un percage
FR2666961A1 (fr) Leurre a mecanisme a ressort provoquant l&#39;escamotage des hamecons au repos.
JP3063963B2 (ja) 中通し釣竿
CA1272893A (fr) Gyroscope a entrainement par ressort
CN109418236A (zh) 钓鱼用纺车式渔线轮的转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