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3658A -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3658A
CN1923658A CNA2006101261663A CN200610126166A CN1923658A CN 1923658 A CN1923658 A CN 1923658A CN A2006101261663 A CNA2006101261663 A CN A2006101261663A CN 200610126166 A CN200610126166 A CN 200610126166A CN 1923658 A CN1923658 A CN 1923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time
path
predicted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261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6828C (zh
Inventor
吉川敏文
鸟谷部训
星野孝道
田苗俊一
藤野笃哉
古桥昌也
米田健治
冈部令
会田敬一
玉田正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923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3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682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6828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66B1/2458For elevator systems with multiple shafts and a single car per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2Up or down call in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1Waiting time, i.e. response ti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2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present in the elevator car to be alloc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6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stribution of elevator cars within the elevator system, e.g. to prevent clustering of elevator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34Taking into account uncertainty terms for predicted values, e.g. the predicted arrival time of an elevator car at the floor where a call is ma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针对每一台电梯生成表示各台电梯轿厢在当前时间点之后的规定时间内的各时间点上的目标位置的目标路径,并且预测各台电梯轿厢的位置以生成与目标路径相对应的预测路径。并且对电梯门厅呼叫进行分配控制,同时在没有发生分配处理的期间,进行分配控制以外的运行控制,即对电梯的运行速度(电梯轿厢的速度和加速度)和停靠时间(电梯门的开闭速度和开放时间)等进行调节,以便使预测路径接近目标路径。仅仅依靠对电梯门厅呼叫的分配来进行间隔控制,根据电梯门厅呼叫发生情况的不同,有时达不到有效的控制效果,而通过本发明可实现更为合理和细致的能够缩短等待时间的间隔控制。

Description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多个电梯轿厢作为一个电梯群进行集中管理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群管理系统将多个电梯轿厢作为一个电梯群进行管理,从而能够向用户提供高效率的运行服务。具体来说,将多个电梯轿厢(通常是三台至八台)作为一个电梯群进行管理,当某个楼层出现电梯门厅呼叫时,实施分配控制,从该群电梯轿厢中选择一台最适合的电梯轿厢,由该电梯轿厢为该层的电梯门厅呼叫提供服务。
在传统的电梯群管理系统中,基本上是根据预测等待时间计算出分配评价函数,然后根据该分配评价函数进行分配控制。在上述电梯群管理系统中,当出现新的电梯门厅呼叫时,计算各台电梯轿厢已经受理的电梯门厅呼叫(新出现的电梯门厅呼叫和已受理但还没有提供服务的电梯门厅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并针对这些门厅呼叫进行电梯轿厢的分配控制,以使等待时间变得最短,或者使最大等待时间变得最短。上述控制方式是各电梯厂商在电梯群管理控制中所采用的基本方式,但是,该控制方法存在以下二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电梯门厅呼叫进行了最佳的电梯轿厢分配,但没有就将来可能出现的电梯门厅呼叫的影响作出考虑。
第二个问题是,由于是以预测等待时间作为分配指标,将电梯门厅呼叫分配给各台电梯轿厢,所以没有对各台电梯轿厢的配置关系作出考虑。
为了解决上述根据预测等待时间进行电梯分配的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目前为止已经提出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其基本设想可以归纳为这样一种控制概念,即,使各台电梯轿厢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运行。如果各台电梯轿厢的配置不均等,即某些电梯轿厢之间的时间上的间隔过长时,在这期间出现新的电梯门厅呼叫时,该呼叫的等待时间很可能变长。为此,如果能够在时间上以相等间隔对各台电梯轿厢进行配置,则能够抑制等待时间变长。以下列举一些以实现时间上的等间隔配置为目的的传统控制方法。
1)等间隔优先区域控制(专利文献1)。
2)等间隔优先区域和抑制区域控制(专利文献2)。
在上述二种方案中,针对各台电梯轿厢,将服务对象楼层设定为优先区域和抑制区域,并对分配评价值进行控制,使优先区域出现的电梯门厅呼叫优先得到分配,而对抑制区域出现的电梯门厅呼叫则进行滞后性分配。由此,达到使各台电梯轿厢在时间上接近等间隔这一目的。
3)以时间上的等间隔状态作为指标进行分配评价控制(专利文献3)
在上述评价控制中,对将来某个时间点的各台电梯轿厢的配置作出预测,以对该时间点的各台电梯轿厢的时间间隔进行预测。根据该预测的电梯轿厢间隔计算分配限制评价值,并以此进行分配控制,以避免出现电梯轿厢的分配集中在某一部分楼层的现象。其结果,达到使各台电梯轿厢的间隔在时间上接近等间隔这一目的。
4)根据位置评价值进行分配的方式(专利文献4)
在该方法中,针对各台电梯轿厢,算出不会使各台电梯轿厢的配置出现偏差的位置评价值,并在对该位置评价值进行了考虑的基础上设定分配评价值,然后根据该分配评价值决定如何对电梯门厅呼叫分配电梯。该位置评价值根据电梯门厅呼叫发生时的该电梯轿厢的绝对位置与其他电梯轿厢的绝对位置的平均值之间的关系计算。该方式也以实现各台电梯轿厢的设置均等化为目的。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特开平1-226676号公报(全体)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特开平7-117941号公报(全体)
专利文献3:日本发明专利特公平7-72059号公报(全体)
专利文献4:日本发明专利特开2000-118890号公报(全体)
但是,在上述传统技术中,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台电梯轿厢配置的均等化以及时间上的等间隔化问题。其最大的原因是,仅仅进行分配控制有其局限性。在以上各种方式中,在将电梯门厅呼叫分配给各台电梯时,均对时间上的等间隔性进行了评价,但由于在进行分配控制时,电梯门厅呼叫的发生场所以及发生时间是一种随机现象,而且由于可用于分配的电梯轿厢数量有限,所以很难按照设想进行控制。例如,如果在两台电梯轿厢相互接近时,在两台电梯轿厢之间的楼层上出现了电梯门厅呼叫,则可通过将该电梯门厅呼叫分配给后续的那台电梯轿厢,使电梯轿厢之间的间隔拉开。但是,不可能每次发生的电梯门厅呼叫都象所述的情况那样,在发生场所以及发生时间上均对电梯分配有利。电梯门厅呼叫是按照乘客乘用电梯的需要而发生的,可以说是一种无法预测的现象。所以,仅仅根据电梯门厅呼叫的发生来进行控制有其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传统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更为合理地使各台电梯轿厢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控制。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该电梯群管理系统用于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其针对每一台电梯生成表示当前时间点之后的所述电梯的目标位置的目标路径,并且对当前时间点之后的各台电梯的位置进行预测,以生成与目标路径相对应的预测路径。此外,对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预测路径接近目标路径。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对当前时间点之后的各台电梯的位置进行预测,将所发生的电梯门厅呼叫分配给各台电梯,使得各台电梯之间的间隔均等化,同时,对没有被用于分配的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各台电梯之间的间隔均等化。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是,针对每一台电梯,生成表示所述各台电梯在当前时间点之后的规定时间内的各时间点上的目标位置的目标路径,并且预测各台电梯在当前时间点之后的规定时间内的各时间点上的位置,以生成与所述目标路径相对应的预测路径。并且进行分配控制,将所发生的电梯门厅呼叫在各台电梯之间进行分配,使得预测路径接近目标路径。在不存在未分配的电梯门厅呼叫的期间,对没有被用于分配的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得预测路径接近目标路径。
在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形式中,用于调节电梯运行速度的调节装置具有调节电梯轿厢的速度或者加速度的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电梯停靠时间的调节装置具有调节电梯门的开闭速度、电梯门的开放时间或者待机中电梯的电梯门开闭选择的调节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形式,能够通过更为合理和细致的控制,使多台电梯在时间上接近等间隔状态,从而能够缩短乘客的电梯等待时间。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特征将在下述的实施形式的说明中加以阐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动作示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动作示例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目标路径的生成处理流程图。
图5是示例表示图4中所说明的处理的具体内容的图表。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方块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动作示例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动作示例图之二。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方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计算目标间隔值的处理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方框图。
图12是图11中的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方框图。
图14是图13中的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
图中:1-信息收集部分;2-目标路径生成部分;3-预测路径生成部分;4-路径偏差评价部分;5-路径调节操作设定部分;6-路径调节装置部分;7-路径调节操作决定部分;8-路径调节指令部分;10-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1A~11C-针对各台电梯A~C的单独控制装置;12A~12C-各台电梯装置;20-路径状态评价部分;30-目标间隔设定部分;31-间隔偏差评价部分;50-预测等待时间评价部分;51-分配综合评价值计算部分;52-电梯分配决定部分;53-电梯分配指令部分;54-路径调节操作实施判断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方框图。电梯群管理系统由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针对各台电梯装置的单独控制装置11A~11C以及各台电梯装置12A~12C构成。各台电梯装置12A~12C被组合成一个电梯群,由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对该电梯群进行综合管理。具体来说,各台电梯装置的信息,例如与位置、方向、速度、电梯门厅呼叫、轿厢呼叫或者乘客人数等有关的信息等,通过单独控制装置11A~11C汇集到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中。并且,根据这些信息,由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生成适当的电梯运行指令,并将这些电梯运行指令发送给各台单独控制装置11A~11C,以便对各台电梯装置12A~12C的运行进行控制。
以下对构成本发明主要部分的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进行详细说明。
在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10中,从各台单独控制装置11A~11C采集来的信息存储在信息收集部分1中。该信息收集部分1中所具有的信息中包括各台电梯装置的信息、与分配给各台电梯的电梯门厅呼叫有关的信息以及与所在大楼的人流量有关的信息等。各台电梯装置的信息中包括电梯轿厢的位置、方向、速度、加速度、已受理的电梯门厅呼叫、已发生的电梯门厅呼叫、电梯轿厢内的乘客人数或者电梯门的状态等。此外,与已分配给各台电梯的电梯门厅呼叫有关的信息中包括各个电梯门厅呼叫的从发生时起算的经过时间和预测等待时间等。并且,作为与所在大楼的人流量有关的信息,可列举出当前时间点上的该大楼的人流量分布图形、各个楼层的平均停靠概率、各层的平均停靠时间或者OD(初始目的地,Origin-Destination)矩阵等。使用所述信息收集部分1中的信息,在预测路径生成部分3中生成后述的预测路径。所谓预测路径,简单地说,就是对各台电梯轿厢在时间轴上的将来路径(轨迹)所作出的预测。此外,使用所述信息收集部分1中的信息以及预测路径,在目标路径生成部分2中生成后述的目标路径。所谓目标路径,简单地说,就是对各台电梯轿厢在时间轴上的目标路径(轨迹)所作出的描述。在此,所谓的目标路径,基本上是一种进行导向以便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状态的路径。有关目标路径生成的详细情况将在后述部分说明。在路径偏差评价部分4中,计算目标路径和预测路径之间的偏差值。在此,所谓的路径偏差值是指,将各个路径之间的偏离程度作为偏差值进行定量化分析而得到的指标。目标路径和预测路径的具体示例所图2所示,分别在时间轴上以线条的形式表示,所以二条线之间围住的面积就成为表示路径之间偏差的指标。
在路径调节操作设定部分5中设定分配控制以外的路径调节装置部分6中的各种路径调节装置及其调节量(调节参数量)。在该路径调节操作设定部分5中设定的路径调节操作对预测路径的形状产生影响。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为了使预测路径形成适当的形状(状态),而由路径调节操作设定部分5对预测路径进行调节。因此,在路径调节操作设定部分5中,如果设定了路径调节操作,则在预测路径生成部分3中重新生成预测路径(调节后的预测路径)。对于该重新生成的调节后的预测路径,也在路径偏差评价部分4中进行目标路径与预测路径之间的偏差评价。路径调节操作可以通过改变后述的调节装置和调节量以实施多种调节操作,但也有可能只进行一次调节操作或者完全不进行调节操作。因此,针对多种调节操作方案,算出与这些调节操作方案分别对应的路径偏差评价值,并从上述多种调节操作方案中,选择一种其生成的调节后预测路径的偏差评价值变得最小,也就是与目标路径最为接近的调节操作方案,将其作为实际实施的路径调节方案。
分配控制以外的路径调节装置部分6是能够通过电梯门厅呼叫的分配控制以外的运行控制对预测路径进行调节的具体路径调节装置的集合体。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以下七种路径调节装置,它们分别用于1)电梯轿厢速度的调节、2)电梯轿厢加速度的调节、3)电梯门开闭速度的调节、4)电梯门开放时间的调节、5)待机期间的电梯门开闭状态的选择、6)关闭按钮的有效/无效选择、以及7)待机位置的调节。上述七种路径调节装置大致可归类为三种,它们分别用于a)电梯轿厢运行速度的调节、b)停靠时间的调节以及c)停靠位置的调节。其中,1)电梯轿厢速度的调节和2)电梯轿厢加速度的调节属于a)电梯轿厢运行速度的调节,3)电梯门开闭速度的调节、4)电梯门开放时间的调节、5)待机期间的电梯门开闭状态的选择、6)关闭按钮的有效/无效选择属于b)停靠时间的调节,7)待机位置的调节属于c)停靠位置的调节。其中,a)电梯轿厢运行速度的调节和b)停靠时间的调节对预测路径具有较大的调节效果,a)运行速度的调节用于对预测路径的倾斜度进行调节,而b)停靠时间的调节直接对预测路径的停靠时间的幅度进行调节。
在调节装置的动作条件判断部分9中,根据信息收集部分1的信息,判断路径调节装置部分6中的哪个调节装置可以使用。并且,在调节装置的动作条件判断部分9中,还根据上述信息对各个调节装置的调节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等作出了规定。例如可以列举出,在电梯轿厢内的乘客人数为零或者乘客人数很少的时候,可以进行电梯轿厢的运行速度的调节(尤其是将速度调慢的调节)。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将因调慢速度而对电梯服务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此外,在电梯的使用频率高(使用高峰期)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安全,还可以考虑将电梯门开闭速度的调节设置成不可调节等。
在路径调节操作决定部分7中,对在路径调节操作设定部分5中设定的多种路径调节操作方案(在各种方案中,所用的调节装置和调节量不同)的路径偏差评价值的比较,并且选择偏差评价值最小的操作方案作为实际操作的方案。在此,偏差评价值最小的操作方案是指,该操作方案所生成的调节后的预测路径与目标路径最为接近。因此,通过对上述调节装置进行选择,能够使预测路径逐渐接近目标路径。例如,具有二种方案,一种是通过电梯轿厢速度调节装置,将电梯轿厢的速度调节成比额定速度小10%(调节量),另一种是通过电梯轿厢速度调节装置,将电梯轿厢的速度调节成比额定速度小30%(调节量),如果后者的路径偏差评价值比前者的路径偏差评价值小,则选择后者的将电梯轿厢的速度调节成比额定速度小30%的这一方案。
在路径调节指令部分8中,为了实际实施在路径调节操作决定部分7中所选择的路径调节方案,向各台电梯装置的单独控制装置11A~11C发送控制指令。其结果,各台电梯装置的单独控制装置11A~11C根据控制指令实施调节操作。例如,发送将二号电梯的轿厢运行速度调节到比额定速度小30%的控制指令,以控制二号电梯,使其轨迹接近目标路径。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动作示例图。其主要表示,作为路径调节操作,进行电梯轿厢运行速度的调节,例如1)进行电梯轿厢速度调节时的动作例。在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将所群管理的电梯轿厢台数设定为2台,楼层数设定为5层。首先,参照表示路径调节操作前状态的图2(a)进行说明。图2(a)左侧的图以环形方式表示当前时间点上的电梯轿厢位置和方向。所谓环形表示方式是指,如图所示将各层分为上下两个方向,电梯轿厢运行一周而形成环形轨迹那样的表示方式。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当前时间点上,一号电梯101在一层处于上行状态,二号电梯102在三层处于上行状态。在图2右侧的图中,横轴表示以当前时间点为起始点的时间轴,纵轴表示位置(楼层)。由于横轴是时间轴,所以起始点(当前时间点)的右侧表示将来。当前时间点上的各台电梯轿厢的位置和方向与左图的环形表示方式中的位置相同。此外,从各台电梯轿厢引出的实线轨迹表示预测路径。一号电梯的预测路径由实线轨迹103表示,二号电梯的预测路径由实线轨迹104表示。这些预测路径由图1的预测路径生成部分3生成。从二条预测路径可以看出,两台电梯过分接近,而处于运行间隔不均等的状态。为此,例如在距离二条预测路径较远的(时间和楼层)中发生了新的电梯门厅呼叫时,则电梯到达呼叫发生场所时的到达时间变长,而产生长时间等待的情况。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理想的方法是使各台电梯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运行,在本实施例中,有必要使一号电梯的预测路径的相位进一步滞后。因此,一号电梯的目标路径应设置成点划线105所示的路径。该目标路径105由图1的目标路径生成部分2生成。
在图1的路径调节操作设定部分5和路径调节操作决定部分7中选择调节装置,以便使图2(a)的一号电梯的预测路径103接近目标路径105。图2(b)的右图显示了上述调节结果的一例,其图示的是作为路径调节方案,采用了1)电梯轿厢速度的调节时的情况。图2(b)的右图中的实线103A表示使用电梯轿厢速度调节装置进行了调节后的预测路径,其表示的是于图1的路径调节操作设定部分5中选择电梯轿厢速度调节装置,并且将调节量设定成比额定速度慢40%,然后在预测路径生成部分3中重新生成了调节后预测路径的情况。表示调节后的预测路径103A与图2(a)的预测路径103相比,倾斜度变得更为平缓,电梯轿厢的行驶速度降低。其结果,可以使预测路径103A与一号电梯的目标路径105基本保持一致,使路径偏差评价值也变得非常小。因此,在图1的路径调节操作决定部分7中选择该调节方案,即把电梯轿厢的速度调节成比额定速度慢40%的这一方案的可能性较高。其结果,一号电梯轿厢的实际轨迹成为调节后的预测路径103A的可能性也得到了提高,一号电梯和二号电梯经过控制,从而接近时间上的等间隔运行状态。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动作示例图之二。该图表示作为路径调节操作,进行了b)电梯轿厢停靠时间的调节操作,例如进行了3)电梯门开闭速度的调节和4)电梯门开放时间的调节等操作时的动作示例。在图3中,与图2相同的部分,采用与图2相同的符号表示,并在此省略重复说明。此外,由于图3(a)与图2(a)完全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与图2(a)不同之处在于,作为预测路径的调节操作,是对b)电梯的停靠时间进行了调节。调节的结果在图3(b)的预测路径103B的形状上得到了体现。具体来说,图3(b)的调节后的预测路径103B与图3(a)的预测路径103(调节前)相比,停靠时间得到了延长。其结果,在图3(b)的预测路径103B中,在时间轴方向上,停靠时间的幅度变宽,从而使预测路径103B接近了目标路径105。并且,在预测路径103B中,由于电梯轿厢速度没有调节,所以路径的倾斜度与调节前的预测路径103相同。
以上,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使预测路径接近目标路径,可以选择二种方法,一种是a)调节运行速度的方法(调节路径倾斜度的方法),而另一种是b)调节停靠时间的方法(调节停靠时间幅度的方法)。此外,关于各具体方案(措施),有上述1)~2)以及3)~6)。例如,通过延缓电梯门的开闭速度,延长电梯门的开放时间(电梯门打开后至自动关闭为止的时间),使停靠时间延长。此外,预先将待机电梯的电梯门开闭状态设定在打开侧,则节省了电梯门打开所需的时间,从而相应地缩短了停靠时间。并且,将电梯门的关闭按钮选择成无效后,由于电梯在电梯门关闭之前不会启动,所以停靠时间延长。
除了以上列举的方法a)和方法b)以外,也可以通过直接调节待机电梯的位置,来调节预测路径的形状。由于用于提供服务的电梯应最优先考虑服务的质量,所以不能对其位置进行任意调节,而处于待机状态下的电梯,由于其不在执行服务,所以可以任意地调节其待机位置。
以下参照图4和图5对目标路径的生成处理进行说明。该处理在图1的目标路径生成部分2中执行。首先,参照图4,对路标路径的生成步骤进行说明。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目标路径的生成处理流程图。在图4的图表A01中,横轴表示时间轴,纵轴表示位置。轴A02表示当前时间点,轴A03表示调节基准时间轴。表示当前时间点的轴A02与调节基准时间轴A03之间的区域称为调节区域,该调节区域在后述部分中说明。目标路径的生成步骤如下。
首先,1)生成各台电梯的预测路径(步骤1)。然后,2)计算调节基准时间轴A03中的各台电梯轿厢的时间上的位置(步骤2)。在此,所谓时间上的位置是指以时间测量的位置,而不是以距离测量的位置。在此,进行如下处理,即根据预测路径,预测规定时间后(其与调节基准时间轴的时间相对应)的电梯轿厢的位置,并根据时间上的位置求出该电梯轿厢的位置。然后,3)根据各台电梯轿厢的时间上的位置,计算能够使各台电梯轿厢位置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状态的调节量(步骤3)。也就是说,在此,根据一定时间后的各台电梯轿厢的时间上的位置,进行位置调节量的计算处理,计算使各台电梯轿厢位置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状态的调节量。最后,4)根据算出的调节量在调节区域内调节预测路径的坐标点(grid)(坐标点的说明在后述部分进行)。调节的结果所得到的路径就是目标路径(步骤4)。
图5是示例表示图4中所说明的处理的具体内容的图表。图5(A)表示在图4的预测路径生成处理(步骤1)中生成的预测路径。在此,电梯群管理的电梯为三台,电梯所在大楼的层数为10层。图5(A)的图表与图4相同,横轴为时间轴,纵轴表示位置。轴C050是表示当前时间点的时间轴,轴C02A是调节基准时间轴,二个轴之间的区域表示调节区域。
在当前时间点上,一号电梯的轿厢C010在八层处于下行方向,二号电梯的轿厢C020在三层处于下行方向,三号电梯的轿厢C030在四层处于下行方向。此外,一号电梯的预测路径为实线表示的轨迹C011,二号电梯的预测路径为点划线表示的轨迹C021,三号电梯的预测路径为虚线表示的轨迹C031。根据图4的步骤,之后根据预测路径计算调节基准时间轴上的各台电梯轿厢的时间上的位置(图4的步骤2)。在图5(A)中,通过观察各台电梯轿厢的预测路径与调节基准时间轴之间的交点,可以知道各台电梯轿厢的位置。例如,从一号电梯的预测路径C011与调节基准时间轴C040的交点可以知道一号电梯位于四层与三层之间,并处于下行状态。时间上的位置,例如可以根据从一层出发向上行驶到该位置所需的时间算出。算出时间上的位置后,求出使各台电梯轿厢位置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状态所需的调节量(图4的步骤3)。根据图5(A)的调节基准时间轴C040上的各台电梯轿厢的位置,求出能够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状态的位置,这些位置便是调节基准时间轴C040上的黑色圆点。例如,对于一号电梯来说,能够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状态的位置由黑色圆点C01A表示,对于二号电梯来说,能够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状态的位置由黑色圆点C02A表示,对于三号电梯来说,能够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状态的位置由黑色圆点C03A表示。该能够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状态的位置与各电梯轿厢的调节基准时间轴上的位置之间的差就是调节量。根据该调节量,通过调节调节区域内的预测路径的坐标点,生成目标路径(图4的步骤4)。其结果得到图5(B)所示的目标路径。具体来说,在图5(B)中,一号电梯的目标路径由实线C011N表示,二号电梯的目标路径由点划线C021N表示,三号电梯的目标路径由虚线C031N表示。针对图5(A)中的各台电梯轿厢的预测路径,通过根据调节量来调节调节区域内的坐标点,可以使预测路径经过能够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状态的位置点(黑色圆点)。在此,所谓的坐标点指各条路径的方向转换点,通过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该坐标点,能够调节预测路径的相位,从而使该预测路径经过能够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状态的位置,即以黑色圆点表示的坐标点(时间和位置)。实际上,在图5(B)中,通过对图5(A)的预测路径的坐标点进行调节,各台电梯的预测路径经过能够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状态的以黑色圆点表示的坐标点(C01A~C03A)。从图中可以知道,在调节基准时间轴的右侧,各个路径在时间上形成等间隔状态。
以上对目标路径的生成方法作了说明。以下对图5(B)所示的目标路径的特点进行整理。1)在调节区域中,目标路径的轨迹成为过渡状态的轨迹,其促使各台电梯轿厢的轨迹在时间上形成等间隔的状态。2)在调节区域右侧的区域中,各台电梯轿厢的轨迹在时间上形成了等间隔的状态。因此,此处所表示的目标路径具有对各台电梯轿厢的轨迹进行导向的作用,在经过一定时间后,从当前时间点的电梯轿厢位置调节到能够在时间上形成等间隔状态的位置。通过执行在图1中所述的路径调节操作,使得逐渐接近该起导向作用的目标路径,从而使实际的路径接近目标路径,因此能够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状态。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方块图。在图6中,与图1相同的部分采用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并在此省略其说明。图6与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由图6中的路径状态评价部分20取代了图1中的路标路径生成装置2和路径偏差评价部分4。
首先,针对图1和图6的结构,说明其各自在控制概念上的差异,然后对具体的处理内容进行说明。在图1中,生成目标路径和预测路径,并且选择能够使两者最为接近的调节装置对预测路径的形状进行调节,以使预测路径接近目标路径。与此相比,在图6中,生成预测路径,并且将一定时间后的预测路径的状态(例如时间上的间隔)作为评价值进行评价。然后,与图1的场合相同,选择能够获得最高评价值的调节装置,通过该路径调节装置对预测路径的形状进行调节。即,不使用目标路径,而仅使用预测路径,通过对该预测路径的状态进行评价,选择适当的路径调节装置,从而在时间上形成等间隔状态。
以下着重对与图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在预测路径生成部分3中,生成各台电梯轿厢的预测路径后,在路径状态评价部分20对预测路径的状态进行评价。在该路径状态评价部分中,根据各台电梯轿厢的预测路径,对一定时间后的各台轿厢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评价。以时间上的间隔对位置关系进行评价,设定评价函数,使得评价值在等间隔状态下变好。例如,选择各台电梯轿厢的时间上间隔的分散值作为评价函数。此时,能够作出如下评价,即函数越小,则分散越小,等间隔性越高。路径调节操作设定部分5和路径调节装置部分6的作用与图1的场合相同,通过调节电梯轿厢的速度和停靠时间来调节操作路径的形状。关于该调节后的预测路径,也通过路径状态评价部分20计算评价值。与图1的场合相同,针对多个调节操作方案,分别计算其各自的评价值,并且在路径调节操作决定部分7选择评价值最好的调节方案。在路径调节指令部分8中,将所选择的调节方案发送给各台电梯的单独控制装置11A~11C,以执行实际操作。
图7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动作示例图,与图2相同,其表示作为路径调节操作,对电梯的运行速度进行了调节(例如对电梯轿厢速度的调节等)时的动作示例。在图7中,与图2相同的部分采用与图2相同的符号表示,并在此省略其说明。图7与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7中不生成目标路径,而以设定用于实施状态评价的状态评价的时间110来替代之。图7(a)表示预测路径调节操作前的状态,根据状态评价时间110上的各台电梯轿厢的预测路径上的位置,评价各台电梯轿厢的时间上的间隔。该评价处理在图6的路径状态评价部分20中执行。从图7(a)可以知道,此时,二台电梯轿厢之间的时间上的间隔明显过小。另外,图7(b)表示对二号电梯的运行速度进行了调节后的预测路径,从图7(b)可以知道,由于降低了二号电梯的速度,所以二号电梯的预测路径103C的倾斜度变得平缓。此时,同样在图6的路径状态评价部分20中根据状态评价时间110上的各台电梯轿厢的预测位置,评价其时间上的间隔。路径调节操作的结果,使二号电梯的预测路径的相位滞后,从而使二台电梯轿厢之间的间隔变得合理。通过对评价值进行比较,在判断某一路径调节方案最为合适时,执行该路径调节方案。
图8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动作示例图之二。图8表示与图7不同的示例,并且与图3相同,表示作为预测路径调节操作,对电梯轿厢的停靠时间进行了调节,也就是对电梯门的开放时间和电梯门的开闭速度等进行了调节时的动作示例。在图8中,与图3相同的部分采用与图3相同的符号表示,并在此省略其说明。在图7的示例中,对运行速度进行了调节,而在图8中,则对二号电梯的停靠时间进行了调节,与图8(a)的二号电梯的预测路径103相比较,图8(b)的二号电梯的预测路径103D的停靠时间被调节得较长。此时,也与图7一样,对状态评价时间110上的各台电梯轿厢的预测路径的时间上的间隔进行了评价。与图8(a)相比,图8(b)中的各台电梯轿厢的预测路径的时间上的等间隔状态得到了改善,在多个调节操作方案中,在判断某一路径调节方案最为合适时,执行该调节方案。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方框图。在图9中,与图1相同的部分采用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并在此省略其说明。图9与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1)由目标间隔设定部分(图9的30)取代了目标路径生成部分(图1的2),2)由间隔偏差评价部分(图9的31)取代了路径偏差评价部分(图1的4)。
首先,针对图1和图9的结构,说明其各自在控制概念上的差异,然后对具体的处理内容进行说明。在图1中,首先生成目标路径和预测路径,并且对预测路径的形状进行调节,以便使预测路径接近目标路径。而在图9中,则对各台电梯的预测路径的目标间隔进行设定,并且对预测路径的形状进行调节,以便使预测路径接近目标路径。具体来说,对一定时间后的预测路径的间隔值与目标间隔值进行比较,并且选择适当的路径调节方案,以便使预测路径形成能使该偏差缩小的形状。从目标控制的观点看,在图1的实施例中,将表示时间轴上的电梯位置的轨迹的路径控制成接近目标路径的状态,而在图9的实施例中,则对各台电梯轿厢的预测路径进行控制,使得近期内的电梯的间隔接近目标值。
以下着重对与图1的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在目标间隔设定部分30中,根据电梯在相应时间点的人流量条件下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的期待值(预测值),设定目标间隔值,使得各台电梯形成等间隔状态。在此,目标间隔值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时间上的等间隔值。例如,运行一周所需时间的期待值为60秒,而电梯共有三台时,则在时间上实现等间隔时的目标时间间隔为20秒。在预测路径生成部分3中,生成各台电梯轿厢的预测路径。在间隔偏差评价部分中,根据各台电梯轿厢的预测路径,计算一定时间后的各台电梯轿厢的时间上的间隔值,并且计算该值与目标间隔值之间的偏差值。与目标间隔值之间的偏差值越小,则表示越接近目标间隔,也就是越接近时间上的等间隔状态。路径调节操作设定部分5和路径调节装置部分6的作用与图1的场合相同,通过调节运行速度和停靠时间来调节路径的形状。该调节后的预测路径也通过间隔偏差评价部分31计算其与目标之间的偏差值。与图1的场合相同,针对多个调节操作方案,分别计算其各自的偏差(也就是评价值),并且在路径调节操作决定部分7选择评价值最好的调节方案。在路径调节指令部分8中,将所选择的调节方案发送给各台电梯的单独控制装置11A~11C,以执行实际的操作。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计算目标间隔值的处理流程图。首先,根据汇集到图9的信息收集部分1中的信息,计算与当前时间点的人流量相应的一周时间期待值T(步骤11)。计算公式(1)如下:
T=∑(移动时间)+∑(停靠时间期待值)            (1)
式中,∑(移动时间)表示移动一周时的各个楼层的移动时间的总和,∑(停靠时间期待值)表示移动一周时的各个楼层的停靠时间期待值的总和。简单地说,一周时间期待值与电梯在相应时间点的人流量条件下运行一周所需的平均时间相对应。
然后,计算当前时间点上的电梯轿厢的有效运行台数N(步骤12)。例如,所管理的电梯有四台,而其中有一台没有运行,则N=3台。根据上述的值,采用公式(2)计算目标间隔值Bref。
Bref=T/N                                     (2)
目标间隔值Bref表示与相应时间点的人流量相应的等间隔值,更为正确地说,表示平均的等间隔值。通过调节各台电梯的预测路径的间隔,使其符合该目标间隔值,便能够将各台电梯控制在等间隔状态。
图1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方框图。在图11中,与图1相同的部分采用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并在此省略其说明。图11与图1不同之点在于,增加了将电梯门厅呼叫分配给各台电梯的分配处理。在图11的结构中,同时使用二种功能,即通过对电梯门厅呼叫进行分配,使预测路径跟随目标路径的功能,以及通过分配控制以外的运行控制(称为路径调节控制),使预测路径跟随目标路径的功能。
以下对图11的结构中与图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各层的电梯门厅中设置了如图所示的电梯门厅呼叫按钮13和14,这些电梯门厅呼叫按钮13和14等的电梯门厅呼叫信息被追加汇集到信息收集部分1。
在预测等待时间评价部分50中,根据汇集到信息收集部分1中的信息,计算将所发生的电梯门厅呼叫暂时分配给各台电梯时的各台电梯的预测等待时间。目标路径生成部分2、预测路径生成部分3以及路径偏差评价部分4的功能与图1相同,但在图11中,在预测路径生成部分3还要生成实施了暂时分配时的预测路径,并且在路径偏差评价部分4计算该暂时分配的路径偏差。并且,针对各台电梯(如果有三台电梯,则分别对应一~三号电梯)进行该暂时分配。
在分配综合评价值计算部分51中,根据各台被暂时分配了电梯门厅呼叫的电梯的预测等待时间和路径偏差,计算分配综合评价值。例如,根据暂时将电梯门厅呼叫分配给一号电梯时的各个电梯门厅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以及与暂时分配给一号电梯时的预测路径的偏差值,计算暂时分配给一号电梯时的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例如通过预测等待时间与路径偏差的加权加法计算。
在电梯分配决定部分52中,根据分配综合评价值,决定将电梯门厅呼叫分配给哪台电梯。具体来说,是对预测等待时间和路径偏差(目标路径和进行分配控制时的预测路径之间的偏离程度)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以决定将电梯门厅呼叫分配给最为合适的电梯。通过电梯分配指令部分53,向被决定的分配对象电梯发送分配指令。
如上所述,在图11的结构中,同时进行二种处理,即进行通过电梯门厅呼叫的分配控制使预测路径接近目标路径的处理,以及通过图1中所说明的分配控制以外的路径调节控制使预测路径接近目标路径的处理。其中,由路径调节操作实施判断部分54来判断如何适当地实施上述二种控制。具体来说,在没有发生分配处理的期间,路径调节操作实施判断部分54读取路径偏差值,并将该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路径偏差值达到或超过该阈值时,通过分配控制以外的路径调节装置进行路径调节操作。
如上所述,在图11的实施例中,通过分配使预测路径接近目标路径的控制是主要的控制,而通过分配控制以外的路径调节装置进行的路径调节操作是辅助性的控制。
图12是图11中的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首先,生成各台电梯轿厢的目标路径(步骤101),并且生成预测路径(步骤102)。然后判断是否发生了电梯门厅呼叫分配处理(步骤103)。当发生了电梯门厅呼叫分配处理时,按序对各台电梯进行暂时分配的设定,生成暂时分配后的预测路径(步骤104),并且计算所得到的预测路径与目标路径之间的偏差值(步骤105)。然后,计算实施了暂时分配时的各个电梯门厅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步骤106)。根据路径偏差值和预测等待时间,计算分配综合评价值(步骤107),通过对分配综合评价值进行比较,决定用于分配的电梯,并向所决定的电梯发送分配指令(步骤108)。
在步骤103中,如果判断的结果是该期间没有发生电梯门厅呼叫分配处理,则计算目标路径和预测路径之间的偏差值(步骤109),并且判断该偏差值是否达到或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步骤110)。如果该偏差值达到或者超过了规定值时,则反复进行路径调节操作的设定和评价处理(步骤111:在图1中已说明过的处理),决定最适当的分配控制以外的路径调节方案,并输出该操作指令(步骤112)。
综上所述,该控制的指导思想是,对电梯门厅呼叫实施分配控制,使预测路径接近目标路径,在没有发生分配处理的期间,如果预测路径与目标值之间的偏离值超过了规定值,则通过上述分配控制以外的路径调节装置进行路径的调节。通过如上所述的二种控制方式的组合,无论是否发生了分配处理,均可以起到使预测路径接近目标路径的作用,能够将各台电梯轿厢控制在理想的等间隔状态。并且,分配处理所导致的变化大,虽然调节的方向是正确的,但通过分配,可能使路径的调节量过大。在此种场合,分配控制以外的路径调节装置起到了微调节的作用,从而能够更为细致地实现各台电梯轿厢之间的等间隔运行状态。
图13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方框图。在图13中,与图6以及图11相同的部分分别采用与图6以及图11相同的符号表示,并在此省略其说明。图13的结构,如图11的结构在图1的结构上展开那样,其在图6的结构上展开。具体来说,其同时使用了以下二种功能,即通过对电梯门厅呼叫进行分配而将预测路径的间隔控制成等间隔状态的控制功能和通过分配控制以外的路径调节操作而将预测路径的间隔控制成等间隔状态的控制功能。
以下对图13的实施例中的功能结构进行简单的说明。首先,在发生了针对电梯门厅呼叫的分配处理时,在预测等待时间评价部分50中对该电梯门厅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进行评价,并且在路径状态评价部分20评价对电梯门厅呼叫实施了暂时分配时的预测路径的时间上间隔的评价值。在分配综合评价值计算部分51中,根据预测等待时间和预测路径的时间上间隔的评价值计算综合评价值。在电梯分配决定部分52中,根据该综合评价值,决定适当的电梯用于分配,并且由电梯分配指令部分53发送指令。在没有发生电梯门厅呼叫分配处理的期间内,通过路径调节操作实施判断部分54,根据路径状态评价部分20的输出(时间上间隔的评价值),判断是否实施分配控制以外的路径调节操作。当判断需要进行路径调节操作时,执行在图6中说明过的路径调节操作。
图14是图13中的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在图14中,与图12相同的部分采用与图12相同的符号表示。图14与图12的不同之处是以粗线条表示的步骤205、步骤209以及步骤210。以下对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针对各台电梯轿厢生成预测路径(步骤102)。然后,判断是否发生了电梯门厅呼叫分配处理(步骤103)。当发生了电梯门厅呼叫分配处理时,按序对各台电梯进行暂时分配的设定,生成实施了暂时分配时的预测路径(步骤104),并且计算该暂时分配时的预测路径的时间上间隔的评价值(步骤204)。此外,计算实施了暂时分配时的各个电梯门厅呼叫的预测等待时间(步骤106)。根据路径偏差值和预测等待时间,计算分配综合评价值(步骤107),通过对分配综合评价值进行比较,决定用于分配的电梯,并向所决定的电梯发送分配指令(步骤108)。
在步骤103中,如果判断的结果,在该期间中没有发生电梯门厅呼叫分配处理,则计算预测路径的时间上间隔的评价值(步骤209),并且判断该评价值是否达到或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步骤210)。如果该偏差值达到或者超过了规定值,则反复进行路径调节操作的设定和评价(步骤111:在图1中已说明过的处理),决定最为适当的分配控制以外的路径调节装置,并输出该操作指令(步骤112)。
图14中的控制指导思想与图12完全相同,在此不进行重复说明。但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否发生了分配处理,均可以进行控制,使各台电梯形成理想的等间隔运行状态。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形式,包括电梯门厅呼叫的分配控制以及分配控制以外的运行控制,对电梯的运行路径进行调节,通过合理地运用上述方法,可以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并且,上述实施例中的路径调节操作,即使只在高峰期和等待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实施,也能够取得有效的效果。即,根据目标路径和预测路径之间的偏差值,以及相应时间点的人流量的情况和平均等待时间,判断是否需要执行路径调节操作。例如,在人流量多而且平均等待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当目标路径和预测路径之间的偏差值超过规定值时,执行路径调节操作。路径调节操作的目的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控制使用。

Claims (20)

1.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用于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具备:
目标路径生成装置,该装置针对每一台电梯生成目标路径,该目标路径表示当前时间点之后的所述电梯的目标位置;
预测路径生成装置,该装置对当前时间点之后的各台电梯的位置进行预测,并生成与所述目标路径相对应的预测路径;
以及调节装置,该装置对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所述预测路径接近所述目标路径。
2.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用于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具备:
目标间隔设定装置,该装置用于设定所述各台电梯之间的运行上的目标间隔;
以及调节装置,该装置对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所述各台电梯之间的间隔接近所述目标间隔。
3.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用于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具备:
目标路径生成装置,该装置针对每一台电梯生成目标路径,该目标路径表示当前时间点之后的所述电梯的目标位置;
预测路径生成装置,该装置对当前时间点之后的各台电梯的位置进行预测,并生成与所述目标路径相对应的预测路径;
评价装置,该装置针对每一台电梯计算与所述目标路径相对应的所述预测路径的评价值;
以及调节装置,该装置根据该评价装置的评价值,对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
4.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用于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具备:
目标间隔设定装置,该装置用于设定所述各台电梯之间的运行上的目标间隔;
预测路径生成装置,该装置对当前时间点之后的各台电梯的位置进行预测,并生成各台电梯的预测路径;
评价装置,该装置针对每一台电梯计算与所述目标间隔相对应的所述预测路径的评价值;
以及调节装置,该装置根据该评价装置的评价值,对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
5.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用于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具备:
目标路径生成装置,该装置针对每一台电梯生成目标路径,该目标路径表示当前时间点之后的所述电梯的目标位置;
以及调节装置,该装置对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表示各台电梯的在实际时间点上的实际位置的实际轨迹接近各台电梯的所述目标路径。
6.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用于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具备:
预测路径生成装置,该装置对当前时间点之后的各台电梯的位置进行预测,并生成各台电梯的预测路径;
评价装置,该装置对上述各台电梯的预测路径之间的间隔进行评价;
以及调节装置,该装置根据该评价装置的评价值,对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
7.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用于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具备:
预测路径生成装置,该装置对当前时间点之后的各台电梯的位置进行预测,并生成各台电梯的预测路径;
目标间隔设定装置,该装置用于设定各台电梯之间的目标间隔;
以及调节装置,该装置对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所述各台电梯的预测路径之间的当前时间点之后的间隔接近所述目标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路径包括各台电梯在当前时间点之后的规定期间内的目标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路径包括各台电梯在当前时间点之后的多个时间点上的目标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调节所述电梯的运行速度的调节装置具有调节电梯轿厢的速度或者加速度的调节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调节所述电梯的停靠时间的调节装置具有调节电梯门的开闭速度、电梯门的开放时间或者待机中电梯的电梯门开闭选择的调节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2、4、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间隔是各台电梯之间的在时间上的目标间隔。
13.根据权利要求2、4、7、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预测路径生成装置,该装置针对各台电梯生成预测路径,该预测路径表示所述电梯在当前时间点起算的规定期间内的预测位置;
根据该预测路径预测电梯的一周时间的装置;
以及根据该一周时间设定所述目标间隔的目标间隔设定装置。
14.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用于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具备调节装置,当现在或者将来的多台电梯的位置关系满足规定条件时,该调节装置对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
15.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用于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具备:
分配控制装置,该装置对当前时间点之后的各台电梯的位置进行预测,并且以各台电梯之间的间隔变得均等的方式将所发生的电梯门厅呼叫在各台电梯之间进行分配;
以及调节装置,该装置对没有被用于上述分配的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所述各台电梯之间的间隔变得均等。
16.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用于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具备:
分配控制装置,该装置对当前时间点之后的各台电梯的位置进行预测,并且以各台电梯之间的间隔变得均等的方式将所发生的电梯门厅呼叫在各台电梯之间进行分配;
以及调节装置,该装置在不存在未分配的电梯门厅呼叫的期间,对没有被用于上述分配的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所述各台电梯之间的间隔均等化。
17.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用于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具备:
分配控制装置,该装置对当前时间点之后的各台电梯的位置进行预测,并且以各台电梯之间的间隔变得均等的方式将所发生的电梯门厅呼叫在各台电梯之间进行分配;
以及调节装置,该装置在没有进行分配处理的期间,当所述各台电梯之间的间隔中出现了大于或等于规定值的偏差时,对没有被用于上述分配的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所述各台电梯之间的间隔均等化。
18.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用于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具备:
目标路径生成装置,该装置针对每一台电梯生成目标路径,该目标路径表示所述各台电梯在当前时间点之后的规定时间内的各时间点上的目标位置;
预测路径生成装置,该装置对各台电梯在当前时间点之后的规定时间内的各时间点上的位置进行预测,并生成与所述目标路径相对应的预测路径;
分配控制装置,该装置将所发生的电梯门厅呼叫在各台电梯之间进行分配,从而使所述预测路径接近所述目标路径;
以及调节装置,该装置在不存在未分配的电梯门厅呼叫的期间,当所述各台电梯之间的间隔中出现了大于或等于规定值的偏差时,对没有被用于上述分配的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该间隔均等化。
19.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是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目标路径生成步骤,该步骤针对每一台电梯生成目标路径,该目标路径表示当前时间点之后的所述电梯的目标位置;
预测路径生成步骤,该步骤对当前时间点之后的各台电梯的位置进行预测,并生成与所述目标路径相对应的预测路径;
以及调节步骤,该步骤对各台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所述预测路径接近所述目标路径。
20.一种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是对多台在多个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进行管理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目标路径生成步骤,该步骤针对每一台电梯生成目标路径,该目标路径表示所述各台电梯在当前时间点之后的规定时间内的各时间点上的目标位置;
预测路径生成步骤,该步骤对各台电梯在当前时间点之后的规定时间内的各时间点上的位置进行预测,并生成与所述目标路径相对应的预测路径;
分配控制步骤,该步骤将所发生的电梯门厅呼叫在各台电梯之间进行分配,从而使所述预测路径接近所述目标路径;
以及调节步骤,该步骤在不存在未分配的电梯门厅呼叫的期间,当所述各台电梯之间的间隔中出现了大于或等于规定值的偏差时,对没有被用于分配的电梯的运行速度、停靠时间或者待机电梯的停靠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该间隔均等化。
CN200610126166A 2005-08-31 2006-08-29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058682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51023 2005-08-31
JP2005251023A JP4567553B2 (ja) 2005-08-31 2005-08-31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3658A true CN1923658A (zh) 2007-03-07
CN100586828C CN100586828C (zh) 2010-02-03

Family

ID=37560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26166A Active CN100586828C (zh) 2005-08-31 2006-08-29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760025B1 (zh)
JP (1) JP4567553B2 (zh)
CN (1) CN100586828C (zh)
DE (1) DE602006015265D1 (zh)
TW (1) TW20071863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731A (zh) * 2007-11-30 2010-11-10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的等待模式
CN103848295A (zh) * 2012-11-30 2014-06-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03803362B (zh) * 2012-11-12 2016-08-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13838563A (zh) * 2021-10-13 2021-12-24 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智能化楼宇弱电系统、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0054A (zh) * 2011-11-25 2013-06-05 深圳市一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轿厢运行速度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JP5894842B2 (ja) * 2012-04-11 2016-03-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430008B2 (ja) * 2015-07-03 2018-11-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群管理による乗車号機の割り当て方法
JP6542701B2 (ja) * 2016-03-28 2019-07-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400792B1 (ja) * 2017-06-09 2018-10-0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10950199B (zh) * 2019-12-24 2021-10-19 界首市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电梯远程调度系统
KR102336176B1 (ko) * 2020-04-29 2021-12-06 동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엘리베이터 도어의 속도 제어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90714A (en) * 1940-10-24 1942-07-21 Westinghouse Elec Elevator Co Elevator dispatching system
JPS5115296B1 (zh) * 1970-04-08 1976-05-15
JPS5115291B1 (zh) * 1970-07-01 1976-05-15
CH649517A5 (de) * 1979-09-27 1985-05-31 Inventio Ag Antriebssteuereinrichtung fuer einen aufzug.
JPS5948366A (ja) * 1982-09-07 1984-03-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H0774070B2 (ja) * 1985-11-19 1995-08-09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S63185787A (ja) * 1987-01-24 1988-08-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H064476B2 (ja) * 1987-08-26 1994-0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装置
JPH064475B2 (ja) * 1987-08-06 1994-0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装置
JPS6460583A (en) * 1987-08-26 1989-03-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Group controller for elevator
JPH0772059B2 (ja) * 1988-10-19 1995-08-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H05238653A (ja) * 1992-02-27 1993-09-17 Hitachi Ltd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
JP3091592B2 (ja) * 1993-01-21 2000-09-25 株式会社東芝 自走式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EP0623545B1 (en) * 1993-05-05 1997-10-01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asurement and reduction of bunching in elevator dispatching with multiple term objection function
JPH0761722A (ja) * 1993-08-27 1995-03-07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H0920485A (ja) * 1995-07-07 1997-01-21 Otis Elevator Co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
US5865274A (en) * 1995-10-24 1999-02-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JP3733541B2 (ja) * 1996-03-18 2006-01-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速制御装置
JPH10218509A (ja) * 1997-02-03 1998-08-18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00302343A (ja) * 1999-04-13 2000-10-31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2005104670A (ja) * 2003-09-30 2005-04-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ワンシャフトマルチカー方式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4139819B2 (ja) * 2005-03-23 2008-08-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4657794B2 (ja) * 2005-05-06 2011-03-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731A (zh) * 2007-11-30 2010-11-10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的等待模式
CN101883731B (zh) * 2007-11-30 2013-06-12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和在电梯系统中设置等待模式的方法
CN103803362B (zh) * 2012-11-12 2016-08-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03848295A (zh) * 2012-11-30 2014-06-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03848295B (zh) * 2012-11-30 2015-10-2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群管理系统
CN113838563A (zh) * 2021-10-13 2021-12-24 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智能化楼宇弱电系统、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838563B (zh) * 2021-10-13 2024-03-29 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智能化楼宇弱电系统、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62927A (ja) 2007-03-15
JP4567553B2 (ja) 2010-10-20
CN100586828C (zh) 2010-02-03
EP1760025B1 (en) 2010-07-07
TW200718633A (en) 2007-05-16
EP1760025A1 (en) 2007-03-07
DE602006015265D1 (de) 2010-08-19
TWI316506B (zh) 200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3658A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1237C (zh) 电梯群控装置
CN104229569B (zh) 电梯系统
JP5477387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群管理装置
US7258203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elevators in an elevator group
CN1837004A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
JP2007284149A5 (zh)
CN1874948A (zh) 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01054141A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方法和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
CN1018263B (zh) 电梯群控装置
CN1193924C (zh) 电梯群管理装置
RU2010142405A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лифтовой системой и лифтовая система
HK1081935A1 (en) Allocation method in elevator group for allocating landing call to elevator car
JP6243726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方法
CN1089311C (zh) 用于使电梯同步到达一个楼层的方法
JP2012056654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WO2013030442A1 (en) A method for allocating elevators and an elevator system
CN1802303A (zh) 电梯的群体管理控制装置
JP2011026034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03648948B (zh) 限制每位乘客的停靠数的电梯轿厢指派策略
CN1124224C (zh) 电梯控制装置
EP1737777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elevators in an elevator group
JP5543456B2 (ja) エレベータ移動プロファイルの制御
CN101734528A (zh) 电梯并联运行调度方法
JP2001019288A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のリニューアル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