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2413B - 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2413B
CN1912413B CN2006101097635A CN200610109763A CN1912413B CN 1912413 B CN1912413 B CN 1912413B CN 2006101097635 A CN2006101097635 A CN 2006101097635A CN 200610109763 A CN200610109763 A CN 200610109763A CN 1912413 B CN1912413 B CN 19124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clip
mentioned
bridge part
operating 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097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12413A (zh
Inventor
池田隆志
藤山正巳
高井秀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H Brake Co.
Original Assignee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912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2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12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2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22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pressing members apart, e.g. for drum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4Mechanic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18Mechanical mechanisms
    • F16D2125/58Mechanical mechanisms transmitting linear movement
    • F16D2125/60Cables or chains, e.g. Bowden cables
    • F16D2125/62Fix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cable end attach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5/00Components of actuators
    • F16D2125/18Mechanical mechanisms
    • F16D2125/58Mechanical mechanisms transmitting linear movement
    • F16D2125/68Lever-link mechanisms, e.g. toggles with change of force rati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谋求装置的整体尺寸的减小,部件成本的降低。该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包括撑杆(23),该撑杆(23)具有与其中一个刹车片(12)卡合,并且通过桥接部(23a)连接的对置片(23b);板状的操作杆(24),该操作杆(24)与另一刹车片(13)卡合,操作杆(24)的端部(24a)接纳于撑杆(23)的对置片之间的空间(23c)的内部,并且以可旋转的方式枢支于其基端部,通过牵引通过连接销(43)而连接于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的制动拉索(40)的内侧拉索(41)进行制动动作,在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安装对操作杆(24)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的夹子(30)。

Description

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易防止制动拉索脱开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ブレ—キ作動装)。
背景技术
这种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具有机械动作机构,该机械动作机构由板状的操作杆、在其内部接纳操作杆,以可旋转的方式对其枢支的撑杆、枢支销构成,该机械动作机构设置于一对刹车片之间,对与操作杆连接的制动拉索进行牵引操作,由此,操作杆和撑杆相对旋转,并且这两者相互沿相反方向张开。
另外,形成有下述的方案,其中,将连接销连接于从撑杆的开口部突出而露出的操作杆的制动拉索连接孔中,将制动拉索连接于操作杆上,然后,基本呈コ形弯曲而形成的夹子外套在撑杆上实现安装,形成于夹子的两侧内面上的凹部与形成于撑杆的两侧外面上的突起卡合,通过该夹子,将操作杆定位于撑杆的空间内部。
(参照专利文献1的段落0015、0016,图2~4)。
此外,还具有下述的类型,其代替上述结构,夹子以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撑杆上,形成一体(参照专利文献1的段落0020~0023,图5~8)。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1-349360号文献(第4,第5页,图2~8)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下述的方面。
(1)作为单独件的夹子具有处理麻烦,丢失,或忘记组装的危险。
(2)在夹子与撑杆形成一体的场合,必须在撑杆的两外侧面上设置旋转轴,成本上升。
(3)为了在撑杆上形成突起、旋转轴,在突起、旋转轴的形成中必须要求具有较高的精度(相同轴度),由此,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
(4)至少夹子的板厚容易对接近撑杆的片恢复弹簧等的接近部件造成妨碍。
由此,具有夹子安装于撑杆上的作业性差,或对接近部件造成妨碍,无法实现夹子的安装的危险。
(5)夹子必须按照能够外套于撑杆上的方式以较大宽度形成。
由此,不仅夹子的材料费用上升,而且由于夹子的凹部、旋转轴均必须按照具有较高的精度(相同轴度)的方式加工,故夹子的加工费用增加。
(6)对于作为单独件的夹子,在夹子安装于撑杆上时,必须保持通过手指而强烈地将夹子的侧板推开,直至越过撑杆的突起的状态,按照分别位置对准的方式将撑杆的两侧的突起嵌入夹子的凹部,夹子的安装作业性极差。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的方面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谋求装置的整体尺寸的减小,部件成本的降低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可显著地改善夹子的安装作业性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包括撑杆,该撑杆具有与其中一个刹车片卡合,并且通过桥接部连接的对置片;板状的操作杆,该操作杆与另一刹车片卡合,操作杆接纳于撑杆的对置片之间的空间的内部,并且以可旋转的方式枢支于其基端部,如果牵引通过连接销而连接于操作杆的活动端部的制动拉索,则操作杆和撑杆相对旋转,并且这两者沿相反方向张开,其特征在于在撑杆的桥接部上,安装对操作杆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的夹子。
在本发明中,可仅仅通过将较小尺寸的夹子安装于撑杆的桥接部上,便对操作杆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可确实防止制动拉索的脱开。
另外,  本发明涉及前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夹子具有一对夹接片,该夹接片夹接于撑杆的桥接部上。
此外,本发明涉及前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夹子持握在撑杆的桥接部上。
还有,本发明涉及前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夹接片的一部分上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通过与操作杆接触,对操作杆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
再有,本发明涉及前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夹子以可滑动的方式夹接在撑杆的桥接部上。
另外,本发明涉及前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夹子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该夹接片的一部分,和与夹接片实现面接触的撑杆的桥接部上,分别形成相互可嵌合的凹凸部,使夹子滑动,以便改变该凹凸部的嵌合位置,可改变夹子相对撑杆的桥接部的夹接位置。
此外,本发明涉及前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上述夹子位于后退位置时,可进行将上述制动拉索和上述操作杆与连接销连接的作业,并且在上述夹子位于前进位置时,通过上述夹子,对操作杆的旋转进行限制,不能进行将上述制动拉索和上述操作杆与连接销连接的作业。
还有,本发明涉及前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的特征在于上述夹子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撑杆的桥接部上。
再有,本发明涉及前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夹子和上述撑杆的桥接部上,分别形成可相互嵌合的凹凸部,使该凹凸部嵌合,将上述夹子安装于上述撑杆的桥接部上。
另外,本发明涉及前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子夹接于上述撑杆的桥接部的前后端缘上。
此外,本发明涉及前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夹子位于反拉索牵引方向侧时,可进行将上述制动拉索和上述操作杆与连接销连接的作业,并且在上述夹子位于拉索牵引方向侧时,通过上述夹子,对操作杆的旋转进行限制,  不能进行将上述制动拉索和上述操作杆与连接销连接的作业。
本发明可获得下述这样的效果。
(1)在用于对操作杆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的夹子安装于撑杆时,  由于无需在撑杆的两外侧面上设置突起物,故可减小撑杆的整体宽度。
(2)由于在撑杆的桥接部上安装夹子,故没有夹子妨碍接近撑杆的部件的危险。
(3)通过仅仅将夹子安装于撑杆的桥接部上的简单作业,夹子的安装作业性显著地提高。
(4)由于仅仅通过在安装于撑杆的桥接部上的状态,对夹子进行滑动操作,或对其进行旋转操作,便可改变将操作杆定位的夹子的定位部的位置,故可简单地进行拉索端部和操作杆的连接作业和解除作业。
(5)由于夹子安装于撑杆的桥接部上,故可减小夹子的整体尺寸,另外,由于可通过简单的弯曲加工制作,故可减少夹子的材料费用和加工成本。
(6)在将夹子持握于撑杆的桥接部上的场合,一概不要对撑杆进行额外加工。
(7)在夹子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撑杆的桥接部上的场合,由于可进一步减小夹子的整体尺寸,  另外可通过简单的弯曲加工制作,故可降低夹子的材料费用和加工成本。
另外,由于在通过手指,对安装于撑杆的桥接部上的夹子进行旋转操作,对操作杆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时,嵌合完成的振动与嵌合声音一起传播,可由听觉和触觉这两种人体感觉感知,故可确实进行夹子的设置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设置实施例1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的鼓式制动器的一个实例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4为省略了一部分的撑杆的桥接部的斜视图;
图5为将实施例1的一部分剖开的夹子的斜视图;
图6为兼作实施例1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的结构说明图和作用说明图的图,其为表示操作杆的活动端部从撑杆的空间的开口部,在反拉索牵引方向侧露出的状态的图;
图7为表示兼作实施例1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的结构说明图和作用说明图的图,其为表示操作杆的活动端部从撑杆的空间的开口部,在反拉索牵引方向侧露出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1的机械动作机构部的作用说明图,其为表示通过夹子,操作杆不能沿反拉索牵引方向旋转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9为实施例2的夹子的斜视图;
图10为兼作实施例2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的结构说明图和作用说明图的图,其为表示操作杆的活动端部从撑杆的空间的开口部,在反拉索牵引方向侧露出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1为实施例2的机械动作机构部的作用说明图,其为表示通过夹子,操作杆不能沿反拉索牵引方向旋转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2为兼作实施例3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的结构说明图和作用说明图的图,其为表示操作杆的活动端部从撑杆的空间的开口部,在反拉索牵引方向侧露出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3为实施例3的机械动作机构部的作用说明图,其为表示通过夹子,操作杆不能沿反拉索牵引方向旋转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4为兼作实施例3的变形实例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的结构说明图和作用说明图的图,其为表示通过夹子,操作杆不能沿反拉索牵引方向旋转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5为兼作实施例4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的结构说明图和作用说明图的图,其为表示操作杆不能沿反拉索牵引方向旋转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6为兼作实施例5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的结构说明图和作用说明图的图,其表示操作杆的活动端部从撑杆的空间的开口部,在反拉索牵引方向侧露出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7为关于实施例5的机械动作机构部的作用说明图,其为表示通过夹子,操作杆不能沿反拉索牵引方向旋转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8为兼作实施例5的变形实例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的结构说明图和作用说明图的图,其表示操作杆的活动端部从撑杆的空间的开口部,在反拉索牵引方向侧露出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9为兼作关于实施例5的变形实例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的结构说明图和作用说明图的图,其为表示通过夹子,操作杆不能沿反拉索牵引方向旋转的状态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图1为表示设置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的鼓式制动器的一个实例的俯视图,图2为其剖视图,图3为上述机械式制动器动作机构的分解斜视图。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描述。
在固定于车体的固定部10上的支承板11上,一对刹车片12、13通过片保持机构(图中未示出)以可活动的方式架设,其中的一个邻接端支承于后述的锚固件16的立设部16a,图中未示出的另一邻接端通过连接部件连接。
通过张设于两个刹车片  12、13之间的一对片恢复弹簧(仅仅示出其中一个片恢复弹簧19),保持两个刹车片12、  13的两个端部和连接部件和锚固件16的接触状态。
使两个刹车片12、13中的一个邻接端进行张开动作的机械动作机构22由撑杆23、操作杆24、枢支销25和定位垫片26构成,与锚固件16的立设部16a邻接,插设于两个刹车片12、13之间。
另外,在撑杆23的内部,按照包围操作杆24的方式形成空间,在连接该对置片23b、23b的桥接部23a上,安装对操作杆24的旋转进行限制的夹子30。
机械动作机构22中的作为结构部件的撑杆23由1块板体构成,在纵向的两端之间设置有桥接部23a,并且按照呈コ形状弯曲的方式形成对置片23b、23b。
此外,将相互对置的对置片23b、23b的一侧重合,通过焊接等的方式,实现紧密贴合的接合,在纵向的两端之间,形成宽度大的空间(间隙)23c,并且在另一侧连接有其宽度小于该空间23c的空间(间隙)23d。
在对置片23b、23b中的一个重合部上形成片卡合槽23e,在另一重合部上开设枢支孔23f、23f。
跨过对置片23b、23b的上方而连接的桥接部23a将宽度大的空间23c的一部分封闭。该桥接部23a和操作杆24之间的关系按照下述的方式确定,该方式为:操作杆24不接触桥接部23a,直至形成于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中的制动拉索连接孔24f的全部从撑杆23的宽度大的空间23c的内部露出。
通过该结构,在鼓式制动器的运送中,固定于内侧拉索41的端部的拉索端部42不以物理方式与操作杆24脱开。
像图4以放大方式所示的那样,在作为后述的夹子30的安装部的桥接部23a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形成突部23i和凹部23k。这些突部23i和凹部23k的功能在于将夹子30定位。
如果突部23i和凹部23k形成于桥接部23a的同轴线上,则可通过一次的冲压加工,同时对两者进行成形,但是,突部23i和凹部23k的形成位置不必限于同轴线上,也可沿撑杆23的纵向错开地形成。
机械动作机构22中的作为1个结构部件的操作杆24由1块板体构成,按照夹持的方式接纳于撑杆23的空间23c、23d的内部。
在操作杆24的基部24a上形成片卡合槽24b,并且在构成该片卡合槽24b的一个突起部24c上,开设有使枢支销25穿过的枢支孔24d,在穿过撑杆23和操作杆24的枢支孔23f、24d、23f的枢支销25的前端安装定位垫片26,操作杆24以可旋转的方式枢支于撑杆23上。
通过操作杆24的上述端面与撑杆23的桥接部23a,或安装于桥接部23a上的夹子30接触的方式,限制该操作杆24在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在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上,形成制动拉索连接孔24f,该制动拉索连接孔24f可通过连接销43连接拉索端部42,该拉索端部42固定于构成后述的制动拉索40的内侧拉索41的端部上。
另外,在构成机械动作机构22的撑杆23和操作杆24中,该拉索牵引方向侧的相应突起部23g、24h以可滑动的方式与图2所示的安装螺栓20、21的头部接触。
夹子30为对操作杆24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的部件,其以可滑动的方式夹接在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
像图5所示的那样,本实例的夹子30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呈U形或コ形状对其宽度稍稍窄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横截宽度一个带板状弹簧钢进行弯曲加工,以弹性方式夹持撑杆23的桥接部23a。
在相互对置的一对夹接片31、32中的,与桥接部23a的外面接触的其中一个夹接片31上开设有定位孔31a,该定位孔31a与前述的撑杆23的突部23i松动嵌合。
在与桥接部23a的内面接触的另一夹接片32上,形成有卡合突起32a,该卡合突起32a朝向其中一个夹接片31突出,嵌入上述的撑杆23的凹部23k中;定位部32b,在该定位部32b中,对端部附近进行弯曲加工,该定位部32b从与其中一个夹接片31隔开的方向大大地突出。
夹子30的卡合突起32a和定位部32b分别与形成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内外面上的凹部23k和突起23i嵌合,由此,可在桥接部23a的不同的位置,将夹子30定位。
在夹子30的卡合突起32a与形成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内面上的凹部23k嵌合,夹住夹子30时,操作杆24的端面直接接触撑杆23的桥接部23a,对操作杆24的旋转进行限制。
另外,在使夹子30滑动,将定位孔31a与形成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外表面上的突部23i嵌合的方式夹住时,操作杆24的端面与夹子30的定位部32b接触,对操作杆24的旋转进行限制。
即,在本实例中,使夹接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的夹子30前后滑动,由此,可分为2级而改变操作杆24沿反拉索牵引方向旋转的允许位置(旋转角度)。
夹子30的定位部32b的突出量和操作杆24之间的关系按照下述方式确定,该方式为:特别是在夹子30的卡合突起32a与形成于桥接部23a的内表面上的凹部23k嵌合,对操作杆24的旋转进行限制的场合,操作杆24的制动拉索连接孔24f的全部从撑杆23的宽度大的空间23c的内部露出,在夹子30的定位孔31a与形成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外表面上的突部23i嵌合,对操作杆24的旋转进行限制的场合,形成于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上的制动拉索连接孔24f的一部分位于撑杆23的宽度大的空间23c的内部,以便连接销43不抽出(参照图8)。
可将两个夹接片31、32的端部向外方折返地形成,以便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侧端能够平滑地插入夹子30的开口部,但是,这样的形成方式不是必需的。
图2、图3所示的制动拉索40由内侧拉索41、外侧拉索44等构成。
下面对制动拉索的连接方法进行描述。
图6表示制动拉索40与操作杆24连接之后的机械动作机构22的状态,图7以放大方式表示制动拉索40与操作杆24连接之前的机械动作机构22的状态。
夹子30按照下述方式定位,该方式为:一对夹接片32、31夹接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内外表面上,卡合突起32a与形成于桥接部23a的内表面上的凹部23k嵌合。
由于夹子30的定位不仅位于卡合突起32a和凹部23k的嵌合部位,而且另一夹接片32的两侧缘与桥接部23a的两侧的下部轻轻地接触,对横向错位进行约束,故实现稳定的定位。
由于夹子30的定位部32b后退到接近桥接部23a的凹部23k的位置,故定位部32b不妨碍操作杆24。
于是,在夹子30定位于相对撑杆的桥接部23a而后退的位置的状态,操作杆24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范围限制在操作杆24的中间部与撑杆23的桥接部23a接触的位置(参照图7)。
此时,处于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从撑杆23的宽度较大的空间23c的开口部,向反拉索牵引方向侧突出,制动拉索连接孔24f的整体从撑杆23的开口部完全地露出的状态(参照图7)。
如果通过手指抓住内侧拉索41,将其插入导向管45的内部,则固定于内侧拉索41的端部上的拉索端部42通过撑杆23的宽度大的空间23c,到达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在形成于制动拉索42上的一对耳片42b、42b之间,接纳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使连接孔42c、24f、42c一致,在该状态,插入连接销43,将操作杆24和拉索端部42连接。
如果将拉索端部42与操作杆24连接,则在像图8所示的那样,沿接近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的方向通过手指,将夹子30的右方的后端部推入时,在夹子30中,将卡合突起32a和形成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内面上的凹部23k的嵌合解除。
如果进一步推入夹子30,则开设于夹子30上的定位孔31a与形成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顶面的突部23i嵌合,夹子30定位于相对桥接部23a而前进的位置。
最后,外侧壳体44的壳体罩44a通过挡圈46,固定于导向管45的另一端(参照图2)。
伴随使夹子30滑动,将夹接位置改变到接近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的位置,定位部32b也接近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
于是,如果此后,操作杆24沿反牵引方向旋转,则操作杆24与夹子30的定位部32b接触,对进一步的旋转进行限制(参照图8)。
此时的操作杆24的旋转允许范围小于图7所示的操作杆24与撑杆23的桥接部23a接触的场合。
由此,连接销43在平时位子撑杆23的宽度大的空间23c的内部,拉索端部42不以物理方式与操作杆24脱开。
另外,在通过制动拉索40的更换等方式,必须解除拉索端部42和操作杆24的连接的场合,在夹接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的状态,使夹子30向操作杆24的枢支侧后退,直至图7所示的状态,然后,如果将操作杆24沿反拉索牵引方向旋转,则可简单地抽取连接销43。
在本实例中,仅仅通过简单的冲压加工,在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形成突部23i和凹部23k即可,在制作撑杆23时,不要求过去那样的较高的加工精度。
此外,由于夹子30安装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故不像过去那样,对接近撑杆的片恢复弹簧等的接近部件造成妨碍,可将撑杆的整体宽度设计得较小。由此,夹子30的安装作业性显著提高。
还有,可减少形成夹子30用的弹簧钢的使用量,是经济的。
下面根据图9~图11,对实施例2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进行描述。
在该实施例2所采用的夹子50中,像图9所示的那样,在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外表面接触的一个夹接片51上,沿夹子50的纵向,按照规定距离而形成矩形的第1定位孔51a和圆形的第2定位孔51b。
在第2定位孔51b侧的第1定位孔51a的内缘,形成通过挖起加工而弯曲的导向片51c。
形成于第1定位孔51a的内缘上的导向片51c的功能在于在推入夹子50时,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外表面的突部23i由导向片51c引导,从第1定位孔51a平滑地抽出,也可代替导向片51c,在定位孔51a的内周面设置圆弧部。
通过该导向片51c,夹子50的滑动变得简单。
夹子50的安装方法与已描述的实施例1相同,  该夹子50按照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操作杆枢支孔方向夹持的方式推入,利用夹子50的弹性力,夹持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而安装。
在安装后的夹子50中,将桥接部23a的外表面的突部23i与夹子50的第1定位孔51a嵌合,将撑杆23定位。由此,操作杆24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可旋转范围限制在操作杆24与桥接部23a接触的位置(参照图10)。
在使操作杆24与桥接部23a接触时,由于开设于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中的制动拉索连接孔24f的整体按照从撑杆23的开口部完全地露出的方式预先设定,故容易将连接销43插入,将操作杆24和拉索端部42连接。
如果完成操作杆24和拉索端部42连接,则进一步推入夹子50,使夹子50的第2定位孔51b与桥接部23a的外表面的突部23i嵌合,将夹子50的夹接位置变到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的接近位置(参照图11)。
伴随夹子50的夹接位置的改变,夹子50的定位部52b也接近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其结果是,操作杆24的可旋转的范围限制在操作杆24与形成于另一夹接片52的端部上的定位部52b接触的位置。
于是,由于在此后,通过夹子50的定位部52b,限制操作杆24的旋转,故连接销43在平时位于撑杆23的宽度大的空间23c的内部,拉索端部42不以物理方式与操作杆24脱开。
在本实例中,不但获得与前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优点,而且由于仅仅通过在撑杆23的桥接部23a只形成突部23i的加工即可,故具有撑杆23的加工更简单的优点。
根据图12,图13,对实施例3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进行描述。在本实例中,给出下述的实例,其中,  不仅对1个弹簧钢进行弯曲加工,将由此形成的夹子60压接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上下表面上,而且按照围绕桥接部23a的方式持握进行安装。
在本实例的夹子60中,一对安装片61、62的全长大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横截宽度,在其中一个安装片61上,通过对将跨过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端部的部位附近进行弯曲加工,形成折返部61d。
在另一安装片62上,通过对将跨过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端部附近的部位进行弯曲加工,将其折返,沿与其中一个安装片61离开的方向较长地伸出,该伸出的范围作为定位部62b而形成。
本实例的夹子60不仅具有定位部62b与折返部61d相配合,持握在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的功能,而且还具有限制操作杆24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的作为止动部件的功能。
于是,定位部62b的伸出量和操作杆24之间的关系按照下述方式确定,该方式为:在将夹子60持握在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的状态,在操作杆24的制动拉索连接孔24f的整体不从撑杆23的开口部露出的位置,定位部62b妨碍操作杆24,可对其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
在本实例中,在于安装夹子60之前插入连接销43,将操作杆24和拉索端部42连接,或像图12所示的那样,操作杆24的制动拉索连接孔24f的整体从撑杆23的开口部露出的位置,将夹子60按照规定量夹持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而安装的状态,将拉索端部42与操作杆24连接。
如果插入连接销43,将拉索端部42与操作杆24连接,则像图13所示的那样,将夹子60推入到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靠里侧,进行持握而安装。由于在安装后的夹子60中,定位部62b可对操作杆24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故连接销43在平时,位于撑杆23的宽度宽的空间23c的内部,拉索端部42不以物理方式与操作杆24脱开。
在本实例中,不但获得与前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优点,而且由于不仅撑杆23无需任何加工,并且夹子60不需要开孔加工,可仅仅通过弯曲加工而制作,故具有可减少加工工时的优点。
根据图14,对实施例3的变形实例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进行描述。
在本实例的夹子60中,  不将另一安装片62弯曲,而将其朝向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伸出,形成定位部62b,并且越过弯曲地形成于其中一个安装片61上的折返部61d而伸出的定位部62b与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的外周面接触,对拉索端部42与操作杆24连接的以后的操作杆24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
在本实例中,与前面的实施例3相同,不仅通过一对安装片61、62的弹力,压接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而且弯曲地形成于其中一个安装片61上的折返部61d跨过桥接部23a,与端面接触,由此,夹子60持握在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
在本实例中,对夹子60的定位部62b与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的外周面接触的场合进行了描述,但是,也可将在另一安装片62的延长线上伸出而形成的定位部62b与操作杆24的中间部接触。
另外,在已描述的实施例中,对夹子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操作杆枢支孔方向插入,进行夹接的场合进行了描述,但是,也可相反地,从桥接部23a的撑杆重合方向插入而夹接。
根据图15,对实施例4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进行描述。
在图15所示的夹子60中,一对安装片61、62的全长大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横截宽度,并且该对安装片61、62通过折返部61d、62c与定位突起61e,以可定位的方式形成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该折返部61d、62c通过对两个安装片61的两个端部附近进行弯曲加工而分别形成,该定位突起61e形成于安装片61、62中的一者,或两者上。另外,在夹子60中,从定位突起61e,向左方伸出的一对安装片61、62中的,  另一安装片62的伸出部作为定位部62b而形成。
夹子60的全长设定为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横截面宽度的基本2倍的长度,如果在其中间形成定位突起61e,则可相对撑杆23的桥接部23a,将夹子60偏靠图面的左方或右方进行定位。
在将夹子60夹接在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的场合,将一对安装片61、62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左方插入,按照定位部62b与桥接部23a的内面接触的方式将夹子60插入到靠里侧(参照图15中的二点划线所示的夹子60),将定位突起61e与桥接部23a的右方的侧端面接触而持握。
在相对撑杆23的桥接部23a,将夹子60偏靠图面左方时,定位部62b的伸出量和操作杆24之间的关系按照下述的方式确定,该方式为:在操作杆24的制动拉索连接孔24f的整体不从撑杆23的开口部露出的位置,定位部62b妨碍操作杆24,可对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
另外,在相对撑杆23的桥接部23a,将夹子60偏靠图面右方时,夹子60和撑杆23的桥接部23a之间的关系按照下述方式确定,该方式为:插入连接销43,操作杆24的制动拉索连接孔24f的整体从撑杆23的开口部完全地露出,从而可将操作杆24和拉索端部42连接。
如果完成操作杆24和拉索端部42的连接,则像图15的实线所示的那样,将夹子60推入图面的左方使其滑动,通过两个安装片61、62的两端部的折返部61d、62c和定位突起61e,定位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
由于通过使夹子60滑动,定位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形成于夹子60上的定位部62b朝向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侧突出,故操作杆24对形成于夹子60上的定位部62b造成妨碍,对操作杆24的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
根据图16、图17,对实施例5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进行描述。
本实例给出了下述的实例,其中,夹子7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其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夹子70位于反拉索牵引方向侧时,可进行将制动拉索40和操作杆24与连接销43连接的作业,并且在夹子70位于拉索牵引方向侧时,通过夹子70对操作杆24的旋转进行限制,不能够进行将制动拉索40和操作杆24与连接销43连接的作业。
换言之,形成下述的方案,其中,在夹子70位于反拉索牵引方向侧时,如果一旦将制动拉索40和操作杆24与连接销43连接,则在夹子70位于拉索牵引方向侧时,不会解除三者的连接。
更具体地说,在图16、图17所示的夹子70中的,相互对置的一对安装片71、72中的,与桥接部23a的内表面接触的另一安装片72比其中一个安装片71短,在该另一安装片72上开设定位孔72d,该定位孔72d与形成于桥接部23a的内表面上的突部23i凹凸嵌合,进行定位。
其中一个安装片71形成有折返部71d,该折返部71d按照超过桥接部23a的长度伸出,将该伸出的范围弯曲,可与桥接部23a的前端(图中的左端)接触,并且该其中一个安装片71形成越过折返部71d而伸出的定位部71e。使该定位部71e与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的外缘接触,对拉索端部42与操作杆24连接之后的操作杆24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
在将夹子70安装于桥接部23a上的场合,将一对安装片71、72从桥接部23a的后方(图中的右方)插入,将夹子70插入到靠里侧,将另一安装片72的定位孔72d与形成于桥接部23a的内表面上的突部23i凹凸嵌合,将夹子70定位。
形成于夹子70上的其中一个安装片71的全长设定为下述的长度,该长度指只要不施加强制的按压力,可保持形成于其自由端的折返部71d与桥接部23a的前端(图的左端)接触,其中一个安装片71位于反拉索牵引方向侧的状态的长度。
上述折返部71d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在对其中一个安装片71强制地施加按压力进行旋转时,在其中一个安装片71的直线部和折返部71d之间,可夹接桥接部23a的前端(图中的左端)。
于是,折返部71d的弹性变形力为夹子70的夹接力。
另外,在夹子70中的一个安装片71位于反拉索牵引方向侧的状态时,夹子70的定位部71e的伸出量和桥接部23a之间的关系按照下述关系确定,该方式为:操作杆24的制动拉索连接孔24f的整体从撑杆23的开口部完全地露出。
在按照接近桥接部23a的外表面的方式强制地按压其中一个安装片71,夹子70中的一个安装片71位于拉索牵引方向侧的状态时,定位部71e的伸出量和操作杆24之间的关系按照下述方式确定,该方式为:定位部71e与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的外缘接触,对拉索端部42与操作杆24连接之后的操作杆24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
在本实例中,不但获得与前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优点,而且由于可进一步减小夹子70的整体尺寸,另外可通过简单的弯曲加工而制作,故可减少夹子70的材料费用和加工成本。
此外,在通过手指,对安装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上的夹子70进行旋转操作,对操作杆24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时,由于嵌合完成的振动与嵌合声音一起传播,可由听觉和触觉这两种人体感觉感知,故具有确实进行夹子70的设定作业的优点。
根据图18、图19,对实施例5的变形实例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进行描述。
本实例给出下述的实例,其中,夹子70按照可相对撑杆23的桥接部23a旋转的方式夹接于桥接部23a的前后端缘上实现安装,其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夹子70位于反拉索牵引方向侧时,可进行将制动拉索40和操作杆24与连接销43连接的作业,并且在夹子70位于拉索牵引方向侧时,通过夹子70,对操作杆24的旋转进行限制,不能够进行将制动拉索40和操作杆24与连接销43连接的作业。
更具体地说,图18、图19所示的夹子70在相互对置的一对安装片71、72之间形成卡合部73。与桥接部23a的内面接触的另一安装片72短于其中一个安装片71,这一点与前述的实施例5相同,但是,不必设置定位孔72d,可使其长度更短。
在按照越过桥接部23a的长度伸出的其中一个安装片71的自由端,按照呈波状弯曲的方式,连续地形成第1、第2折返部71d、71f,夹子70通过与上述卡合部73的配合,分阶段地夹接于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前后端缘(图的左右端缘)。第1、第2折返部71d、71f的弹性变形力为桥接部23a的前后端缘(图的左右端缘)的夹子70的夹接力。
在本实例中,第2折返部71f兼作用于对操作杆24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的定位部。
像图18所示的那样,在夹子70的第2折返部71f与桥接部23a的前端缘(图中的左端部)卡合时,夹子70和撑杆23的桥接部23a之间的关系按照下述方式确定,该方式为:操作杆24的制动拉索连接孔24f的整体从撑杆23的开口部完全地露出。
还有,像图19那样,在按照接近撑杆23的桥接部23a的外表面的方式强制按压夹子70中的其中一个安装片71,将夹子70的第1折返部71d与桥接部23a的前端缘(图的左端缘)卡合时,第2折返部71f的伸出量和操作杆24之间的关系按照下述方式确定,该方式为:兼作定位部的第2折返部71f与操作杆24的活动端部24e的外缘接触,可对拉索端部42与操作杆24连接之后的操作杆24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
再有,前述的本发明的夹子30,50,60,70不限于弹簧钢,比如也可为树脂等,根据需要,可安装于撑杆的桥接部。
标号说明
标号42a表示基部

Claims (9)

1.一种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包括撑杆,该撑杆具有与其中一个刹车片卡合,并且通过桥接部连接的对置片;板状的操作杆,该操作杆与另一刹车片卡合,操作杆接纳于撑杆的对置片之间的空间内部,并且以可旋转的方式枢支于其基端部,如果牵引通过连接销而连接于操作杆的活动端部的制动拉索,则操作杆和撑杆相对旋转,并且这两者相互沿相反方向张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撑杆的桥接部上,安装对操作杆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的夹子,在上述夹子位于相对于上述桥接部的后退位置时,可进行将上述制动拉索和上述操作杆与上述连接销连接的作业,并且在上述夹子位于相对于上述桥接部的前进位置时,通过上述夹子对操作杆的旋转进行限制,不能进行将上述制动拉索和上述操作杆与连接销连接的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子具有一对夹接片,该夹接片夹接于上述撑杆的桥接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子持握在上述撑杆的桥接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夹接片的一部分上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通过与上述操作杆接触,对上述操作杆沿反拉索牵引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子以可滑动的方式夹接在上述撑杆的桥接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子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该夹接片的一部分,和与该夹接片实现面接触的上述撑杆的桥接部上,分别形成可相互嵌合的凹凸部,使夹子滑动,以便改变该凹凸部的嵌合位置,可改变夹子相对撑杆的桥接部的夹接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子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撑杆的桥接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夹子和撑杆的桥接部上,分别形成可相互嵌合的凹凸部,使该凹凸部嵌合,将上述夹子安装于上述撑杆的桥接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子夹接于上述撑杆的桥接部的前后端缘上。
CN2006101097635A 2005-08-09 2006-08-09 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 Active CN1912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30683 2005-08-09
JP2005230683 2005-08-09
JP2005230683 2005-08-09
JP2005317040 2005-10-31
JP2005-317040 2005-10-31
JP2005317040A JP4186012B2 (ja) 2005-08-09 2005-10-31 機械式ブレーキ作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2413A CN1912413A (zh) 2007-02-14
CN1912413B true CN1912413B (zh) 2010-08-11

Family

ID=37507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97635A Active CN1912413B (zh) 2005-08-09 2006-08-09 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75104B2 (zh)
EP (1) EP1752679B1 (zh)
JP (1) JP4186012B2 (zh)
CN (1) CN19124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5847B2 (en) * 2005-08-09 2014-11-04 Nisshinbo Holdings, Inc. Mechanical brake actuator
US7261190B1 (en) * 2005-08-23 2007-08-28 Robert Bosch Gmbh Reaction lever for a parking brake
JP4721222B2 (ja) * 2006-01-11 2011-07-13 日清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機械式ブレーキ作動装置
DE102007037671A1 (de) * 2007-08-09 2009-02-12 Lucas Automotive Gmbh Halteblech für den Handbremshebel einer Trommelbremse bei der Erstmontage zur Erzeugung einer dauerhaften Vorspannung des Bowdenzuges
US8267227B2 (en) * 2008-07-22 2012-09-18 Akebono Brake Corporation Lever assembly featuring blind cable assembly
US20110100772A1 (en) * 2009-11-05 2011-05-05 Akebono Corporation (North America) Cable end retention clip assembly and method
JP2016044692A (ja) * 2014-08-19 2016-04-04 日清紡ブレーキ株式会社 ドラムブレーキの機械式ブレーキ作動装置
CN107588124B (zh) * 2016-07-06 2023-11-24 泰州市扬帆车件有限公司 一种低磨耗的涨闸
JP7393251B2 (ja) 2020-03-02 2023-12-06 Jfe建材株式会社 土留部材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80A (zh) * 1993-09-22 1996-09-25 卢卡斯工业有限公司 特别适用于汽车制动器的机械操纵装置
JP2001349360A (ja) * 2000-06-08 2001-12-21 Akebono Brake Ind Co Ltd 機械式ドラムブレーキのレバーとケーブルの接続構造
US20040055833A1 (en) * 2002-09-17 2004-03-25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Brake cable connecting apparatus for drum brak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68536B2 (ja) * 1999-04-01 2010-05-26 日清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操作ケーブルの接続装置
JP2001140958A (ja) * 1999-11-11 2001-05-22 Nisshinbo Ind Inc 操作ケーブルの接続装置
JP4371286B2 (ja) * 2000-04-12 2009-11-25 日清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操作ケーブルの接続装置
JP2004293643A (ja) * 2003-03-26 2004-10-21 Hosei Brake Ind Ltd ケーブル直角引き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80A (zh) * 1993-09-22 1996-09-25 卢卡斯工业有限公司 特别适用于汽车制动器的机械操纵装置
JP2001349360A (ja) * 2000-06-08 2001-12-21 Akebono Brake Ind Co Ltd 機械式ドラムブレーキのレバーとケーブルの接続構造
US20040055833A1 (en) * 2002-09-17 2004-03-25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Brake cable connecting apparatus for drum brak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71379A (ja) 2007-03-22
US20070034461A1 (en) 2007-02-15
JP4186012B2 (ja) 2008-11-26
US7575104B2 (en) 2009-08-18
EP1752679A2 (en) 2007-02-14
EP1752679A3 (en) 2009-12-09
CN1912413A (zh) 2007-02-14
EP1752679B1 (en)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2413B (zh) 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
CN103422738B (zh) 车门的锁止解除装置
EP0935376A2 (en) Hinge unit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1000076B (zh) 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
JP2007160572A (ja) 書類等の綴じ具
US20080041129A1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rotation seat
EP1679244B1 (en) Steering column rake adjustment device
JP2006336194A (ja) ヒンジ装置
TWI480203B (zh) Bicycle brake with quick release mechanism
JP2001140958A (ja) 操作ケーブルの接続装置
JP2005289220A (ja) フューエルリッド装置
JP4521883B2 (ja) 書類等の綴じ具
JP3955868B2 (ja) 書類等の綴じ具
JP56256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53195B2 (ja) スライドドア構造
JP4589191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002283872A (ja) アクセルペダル装置
JP2010039980A (ja) 車両用パドルスイッチ
JP4391149B2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操作装置
CN1325817C (zh) 盘式制动器
JP4256276B2 (ja) 車両用方向指示装置
JP4745803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4105268B2 (ja) 操作レバーの支点構造
JP5230928B2 (ja) ワイパーブレード用スペーサ部材
JP7024652B2 (ja) 円形媒体処理装置用レバー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Japan's Tokyo central Japan Bridge ningyocho 2-31-11

Patentee after: Nisshinbo Holdings Inc.

Address before: Japan's Tokyo central Japan Bridge ningyocho 2-31-11

Patentee before: Nisshinbo Industrie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2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Nisshinbo Brake Inc.

Address before: Japan's Tokyo central Japan Bridge ningyocho 2-31-11

Patentee before: Nisshinbo Holding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1

Address after: Japan's Aichi

Patentee after: AH Brake C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isshinbo Brak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