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1004A - 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和平板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和平板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1004A
CN1901004A CNA2006101077330A CN200610107733A CN1901004A CN 1901004 A CN1901004 A CN 1901004A CN A2006101077330 A CNA2006101077330 A CN A2006101077330A CN 200610107733 A CN200610107733 A CN 200610107733A CN 1901004 A CN1901004 A CN 1901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pedestal bottom
elastic construction
flatboard
installa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077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1339C (zh
Inventor
田口亮斗
铃木邦典
今冈和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Publication of CN1901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1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13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133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具有平板显示面板的组件和显示装置中,提高面板的耐冲击性能的技术。在PDP组件(10)中,在PDP15的前面侧贴合有滤光片(16),在背面侧利用双面胶带(14)贴合有基座底板(13)。在基座底板(13)与框体(11)的安装部(20)中,在基座底板(13)区域上设置有与框体连接部件(12)对应、具有斜面部和空间(19)的弹性结构部(21)。利用弹性结构部(21)的弹性可缓冲PDP15面垂直方向的冲击力对PDP15的玻璃的冲击。

Description

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和平板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包含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简称PDP)等的平板显示面板(简称FDP)构成的组件(称为FDP组件)和由包含该组件构成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等的平板显示装置(薄型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FDP(以下简单地称为面板)的耐冲击性能的安装结构等技术。
背景技术
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PDP和作为其基座的底板(基座底板)的整个面上,利用双面胶带等的粘接层牢固地固定,构成为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组件(称为PDP组件)。PDP组件通过装配,安装在与各种变化相应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框体上,由此构成显示装置组。由于这样,在PDP组件中,设置有用于基座底板与框体连接固定的结构和部位(在本说明书中称为安装部)。
PDP以发光玻璃为主而构成。一般,玻璃抵抗冲击的能力弱。例如,在从PDP面板前面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其冲击可以使面板破损。另外,特别是削减PDP的成本要求非常高,谋求包含防止上述面板的破损并提高长期可靠性。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提高面板的耐冲击性能的技术的例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底板(面板)的框体的固定部分上设置孔洞,分散冲击。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324942号公报。
在上述PDP组件中,由于例如来自PDP面板前面的冲击直接传递到发光玻璃,为了防止上述面板破损,必须比现有技术提高耐冲击性能。
特别是,在固定面板面的基座底板中框体侧的安装部分附近,利用上述安装部的结构压紧固定发光玻璃的背面侧。由于这样,难以逃脱传递到安装部附近的发光玻璃的力。即,在上述安装部附近的耐冲击性能,比不存在上述安装部的区域附近的性能差,存在与上述面板破损可能性有联系的问题。
其中,利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在与装置框体(基体)的安装部(固定用部分)对应并形成在面板与底板的空间的凸部中,从框体侧经由凸部侧面(侧壁)传递到面板的力被分散。然而,由于凸部侧面与底板面成直角,对于在面板面垂直方向上施加的力,在凸部侧面部分上仍然在面板面垂直方向上施加力。另外,上述凸部没有弹性。
本发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可有效地缓冲或吸收或分散施加在FDP组件的面板上的力,特别是局部地集中在基座底板与框体的安装部分附近的应力,可提高面板的耐冲击性能,可提高长期可靠性的技术。
发明内容
在本申请的发明中,简单地说明代表性的概要如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FDP组件和具有其的平板显示装置具有FDP、固定FDP的基座底板和基座底板与框体的安装部。其特征如下。
本发明的FDP组件具有由主要包含发光玻璃而构成的FDP,和通过粘接层(例如双面胶带)等接近并固定上述FDP的基座底板。上述基底底板在背面侧具有安装部,该安装部分包含在安装该FDP组件的平板显示装置框体上安装的结构或部件。而且,在上述安装部上设置有作为缓冲或分散施加在上述FDP上的力的机构的弹性(也可说是弹性)的结构部。在上述FDP上的力为例如从FDP前面施加的外力产生的冲击力,通过FDP、基座底板、安装部和框体等传递,特别是在FDP面垂直方向上集中在上述安装部附近的FDP的玻璃上的应力。更详细如以下的(1)~(5)所示。
(1)在本FDP组件中,上述基座底板主要包含金属制的平面板而构成。上述安装部的弹性结构部在上述基座底板的平面板部(部分区域)上形成。上述弹性结构部的FDP面垂直方向截面具有斜面部,由FDP背面侧隆起的形状或浮出形状构成。另外,上述弹性结构部在上述基座底板的部分截面上例如为大致梯形形状,为具有与上述FDP的孔洞(即存在空气)的形状。该形状为平面折曲形状,换句话说,也可以为曲面形状等。与上述斜面部的基座底板平面所成的角度在90°以外,例如在5°以上60°以下的范围内,可确保适当的弹性。
(2)另外,作为上述弹性结构部使用弹簧部件或冲击吸收件。例如,上述安装部具有上述基座底板部、上述框体部、上述基座底板部与上述框体部的连接固定用的连接部件。此外,在上述基座底板部与上述连接部件之间主要连接固定有在上述FDP面垂直方向上具有弹性的弹簧部件等。
(3)另外,在上述安装部的弹性结构部上,在上述基座底板部的面(包含斜面部和连接部件的固定面等)与上述FDP或粘接层的面之间的孔洞中具有热传导性比空气高的填充剂、例如凝胶状物质。这样,满足耐冲击性能和放热性能两者。
(4)另外,在上述FDP前面侧具有主要具有上述FDP面垂直方向的冲击吸收性的滤光片或冲击吸收层。对于施加在FDP上的力,利用上述弹性结构部和上述滤光片,可以累积地发挥耐冲击性。
(5)另外,通过压紧例如构成上述基座底板的金属面板的平面的该部分形成上述安装部的弹性结构部。
另外,作为其他结构,例如本FDP组件具有与上述基座底板背面内的多个部分对应的上述安装部,在上述多个安装部上分别设置有上述弹性结构。
另外,上述安装部具有用于连接固定上述基座底板部与上述框体部的连接部件。在上述基座底板部上形成的弹性结构部的上面与上述连接部件的下面通过螺旋夹等连接固定。
另外,上述安装部以二个在上述基座底板部上形成的弹性结构部为一组,桥形的连接部件固定在该一组的区域上,梁状部件固定在包含多个上述连接部件的区域上,上述框体和电路部等固定在上述梁状部件上。
另外,在重视放热性的情况下,上述安装部的弹性结构部由例如铝制成。在重视成本的情况下,上述安装部的弹性结构由例如铁制成。
另外,在上述FDP组件中,上述FDP为包含以玻璃为主构成的前面基板和背面基板构成的PDP。由包含该PDP组件和框体构成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在具有上述FDP组件构成的平板显示装置中,基座底板侧和平板显示装置框体(外侧壳体等)隔着连接部件,连接固定在上述安装部上。
另外,在其他FDP组件中,在与上述基座底板部接近和与上述框体部接近侧等之上,上述连接部件包含上述弹性结构部或弹簧部件等。
在本申请的发明中,简单说明代表的发明得到的效果如下。根据本发明,可以效地缓冲或吸收或分散施加在FDP组件的面板上的力,提高面板的耐冲击性能,防止玻璃破损等,可提高长期可靠性。
此外,特别根据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3),可以满足面板的耐冲击性能和放热性能两者。特别是根据同上的(4)等,利用与滤光片的累积效果,可提高耐冲击性能。根据同上(5)等,不会随着部件增加,提高成本或可实现极低弹性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PDP组件和框体的安装部附近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PDP组件的制造和PDP组件与框体的装配的分解结构的透视图。
图3为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PDP组件的基座底板背面的安装区域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PDP和基座底板的贴合结构与连接部件在基座底板背面的安装结构的透视图。
图5为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PDP组件的连接部件的安装区域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PDP组件的弹性结构部区域的截面的详细情况的示意图。
图7为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PDP组件和框体的安装部附近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PDP组件和框体的安装部附近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PDP组件
11…框体
12…框体连接部件
13…基座底板
14…双面胶带
15…PDP
16…滤光片
19…空间
20…安装部
21…弹性结构部
22…中心轴
31…第一区域
32…第二区域
33…第三区域
61…斜面部
62…螺旋夹部
71…弹簧部件
81…填充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在说明实施方式的全部图中,原则上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符号表示,省略重复说明。图1~图8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是包含FDP组件和作为平板显示装置的PDP的情况下的结构,其大概是在与PDP组件和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框体的安装部对应的基座底板区域中具有盘形的弹性结构部的结构。
图1~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PDP组件(10)和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结构。图1表示本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主要部分的结构,其表示PDP组件(10)与框体(11)的安装部(20)附近的截面结构。图2表示PDP组件(10)的装配(制造)和PDP组件(10)与框体(11)的装配的分解结构。图3表示PDP组件(10)的基座底板(13)背面的安装区域的结构。图4表示PDP(15)与基座底板(13)的贴合结构和连接部件(12)在基座底板(13)背面的安装结构。图5表示PDP组件(10)的连接部件(12)的安装区域的截面的结构。图6表示PDP组件(10)的弹性结构部(21)区域的截面详细情况。
在图1中,PDP组件10通过利用一个以上的安装部20安装在框体11侧上,构成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品(组)。PDP组件10构成为从前面侧依次具有滤光片(直贴式滤光片)16、PDP15、双面胶带14、基座底板13和框体连接部件(简称连接部件)12。在与基座底板13的安装部20对应的区域上具有弹性结构部(盘形弹簧结构部)21。弹性结构部21具有PDP15侧的空间(孔洞)19。箭头表示安装部20和弹性结构部21的中心轴22,其表示在PDP15面的垂直方向上力的传播线。
在图2中,PDP组件10主要由PDP15和基座底板13构成。在PDP15背面的整个面上,通过一块以上的双面胶带14贴合基座底板13的前面。另外,在PDP15前面的整个面上,直接贴合滤光片16。
另外,基座面板13的背面侧和框体11侧隔着基座底板13面的弹性结构部21,通过连接部件12连接和固定。在本例中,利用与PDP15面对应的基座底板13面内的16个部位的区域(与弹性结构部21对应),通过8个连接部件12安装。
作为其他部件,PDP组件具有用于PDP15的驱动控制等的电路部,和与PDP15的电极组以及电路连接的驱动组件等。驱动组件为在挠性基板上安装驱动IC芯片的组件。
在图1和图2中,框体11为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外侧壳体对应的结构体,例如由金属制成。另外,为了方便,以平面板状表示框体11,实际上可为由各种详细形状和多个部位构成的结构体。
PDP15为由前面基板和背面基板构成的大致二层的结构,主要由发光玻璃构成。在PDP15中,在基板上形成有未图示的电极组、介电质层、保护层、隔壁、荧光体层等。在PDP15的构成部件中,一般玻璃的耐冲击性能最低。
基座底板13为支承和固定构成PDP组件10的PDP15和电路部等的基座,主要由铝等做成的一块板结构的金属板构成。基座底板13具有至少可固定PDP15面的大小的面。
连接部件12例如由塑料制成,可通过螺旋夹等与基座基板13和框体11侧固定。也可将连接部件12说成是隔板等。
滤光片16为具有对PDP15的透光性和冲击吸收性的、由高分子膜制成的直贴式滤光片。滤光片16的冲击吸收性与弹性结构部21的冲击吸收性累积起作用。滤光片16也可以具有PDP15的发光调整和改善用的光学特性,或者也可以与这种光学特性的滤光片等重叠设置。
双面胶带14为粘接层,其为在两个表面上涂布粘接剂的树脂制的胶带等。另外,如果双面胶带14不仅具有粘接功能,而且具有柔软性,则在耐冲击性能上更有效。
双面胶带14和基座底板13等具有热传导性,在PDP15和电路部等之中产生的热可通过双面胶带14和基座底板13等向外部放出。
在上述图1中,在基座底板13的背面侧的与框体11之间的位置具有安装部20。为了说明方便,安装部20为区分并表示的部位。在安装部20上包含作为基座底板13的一部分的弹性结构部21、连接部件12、框体11的一部分区域和其他用于连接固定的螺旋夹结构和部件等。基座底板13的弹性结构体部21的面和框体11侧的面,分别利用连接部件12的上下面,连接固定在安装部20上。连接部件12的上下面的连接固定由螺旋夹达成。具体地是,如图2等所示,考虑安装的性能等,在与PDP15和基座底板13对应的面区域内设置有多个安装部20。
在图3中,在本例子中作为安装部20的区域,在基座底板13背面侧的16个部位具有与弹性结构部21相当的第一区域31。第一区域31为在基座底板13的背面侧呈岛屿状隆起的区域(在图1所示的截面中为大致呈梯形形状折曲的区域),是成为与框体11侧连接固定的单位的区域。第一区域31的形状,从基座底板13背面侧看为大致四角形,但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另外,在基座底板13的背面上,为了连接部件12的连接固定,在8个部位具有将二个第一区域31作为一组的第二区域32。如图5等所示,图1的连接部件12的详细形状为桥形,相对第二区域32固定。另外,在基座底板13的背面,为了将框体11侧连接固定在连接部件12上,在上下二个部位具有在4个部位上分别含有第二区域32的带状的第三区域33。例如梁状部件连接固定在第三区域33的多个连接部件12的上面,隔着该梁状部件,连接固定框体11和其他未图示的电路部等,这种连接部件12等的安装结构为一个例子,也可以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基本的其他安装结构。
在图4中,详细表示PDP15和基座底板13的安装结构。PDP15背面与基座底板13的前面通过双面胶带14贴合。PDP15在其端部与用于驱动电极组的未图示的驱动组件连接。基座底板13在图3所示的背面侧的各区域(第二区域32)上通过螺旋夹与连接部件12连接固定。A为包含连接部件12的PDP组件10的安装部20的截面的例子。在基座底板13的大致平面板形状中,多个第一区域31和连接部件12的高度相同。
在上述图1中,弹性结构部21具有与基座底板13的平面(非安装部区域)具有角度的斜面部、固定连接部件12的平面、和PDP15与双面胶带14之间的空间19。弹性结构部21根据包含上述斜面部的形状和材质的不同,具有以安装部20的中心轴22的方向为中心的弹性。即,具有利用该弹性对中心轴22方向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吸收和分散的功能。使弹性结构部21的斜面部与基座底板13平面所成的角度为90°以外。其中,由多个平面构成的大致梯形形状表示弹性结构部21的截面,但如果为弹性的,则也可以是光滑的曲面形状等。
在图5的截面A中,在第二区域32的二个第一区域31上分别具有包含弹性结构部21的安装部20。B为与安装部20的一个弹性结构部21对应的截面的例子。连接部件12的截面为桥形,其下面连接固定在基座底板13的弹性结构部21的上平面上。
在图6的截面B中,在弹性结构部21上具有斜面部61。在本例中,斜面部61与基座底板13的非安装区域平面(或PDP15和双面胶带14的面)所成的角度大约为8°。设计该角度在例如5°以上60°以下的范围内。这样,可以确保弹性结构部21的弹性,而且维持一块面板结构的基座底板13在弹性结构部分21以外的平面度,可以很好地确保双面胶带14产生的粘接性。另外,在弹性结构部21的连接部件12的固定面和连接部件12的下面具有螺旋夹部62,通过螺旋夹固定。
弹性结构部21例如在作为基座底板13的结构体的一部分的铝的平面板上,通过从前面侧,以与空间19对应的形状进行按压加工形成。在这种制造方法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弹性功能,由于没有发置比现有技术新的部件,因此装配作业要求的工序数不增加,可降低成本。
在以上的结构中,在安装部20的中心轴22的方向上,通过弹性结构部21和滤光片16的作用,特别缓和传递至安装部20附近的PDP15的玻璃上的冲击力。
在现有技术中的PDP组件与框体的安装部附近的区域中,PDP的玻璃背面侧直接压在构成安装部的部件上进行支承和固定。由于这样,当将外力施加在PDP的玻璃上时,应力集中在上述安装部附近的玻璃上,影响大。另外,在上述安装部附近的区域以外的非安装部区域中,由于传至PDP玻璃的力因面板面的弯曲等而衰减,因此比较起来,安装部附近区域的耐冲击性能低。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1中的安装部20附近的区域中,PDP15的玻璃等不是简单地被连接部件12压紧,而是夹着弹性结构部21的结构。由于这样,例如在从PDP15的前面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在安装部20的中心轴22的方向上,传递至PDP15的玻璃的冲击力(集中在连接部件12附近的应力)被弹性结构部21(和滤光片16)缓冲、吸收并分散。即,安装部20附近区域的耐冲击性能提高,特别是可抑制对PDP15的玻璃的冲击力,结果可防止玻璃破损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弹性结构部21之外,由于在PDP15的前面设置有具有冲击吸收性的滤光片16,对于在中心轴22方向上传递到PDP15的玻璃的冲击力,可由这二个部分累积发挥缓冲、吸收和分散的功能。由于这样,与没有设置滤光片16的情况相比,可得到耐冲击性能累积的效果。
另外,为了安装PDP组件10和框体11,在连接部件12以外也可以具有部件和结构。在本例中的PDP组件10的一部分中包含有连接部件12,但也可以作成在PDP组件10的一部分中不包含的另一个部件和框体11侧的部件。另外,也可以不作成分离的连接部件12,作成基座底板13和框体11等一体化的结构。另外,例如上述弹性结构部21也可以作成与基座底板13的平面不同的部件,连接固定在基座底板13的平面区域中。
此外,作为弹性结构部21的材料,除了铝以外,也可以使用铁等金属实现所希望弹性。另外,不仅是弹性,也可以考虑放热性能和成本等的平衡而选择材料。此外,在具有多个安装部20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一部分部位设置有弹性结构部21,在其他部位不设置的结构。
(实施方式2)
其次说明实施方式2。图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PDP组件和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结构。实施方式2是,在上述安装部20上,作为与弹性结构部21对应的部位,将弹簧部件71连接固定在基座底板13的平面与连接部件12之间的结构。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实施方式1中的基座底板13的结构体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弹性结构部21,实施方式2是直接设置夹着弹簧部件71的结构。
弹簧部件71具有中心轴22方向的弹性,换句话说是冲击吸收件。弹簧部件71可具有各种详细的结构。在安装部20上,弹簧部件71的下面侧与基座底板13的平面连接固定,连接部件12的下面与弹簧部件71的上面侧连接固定。
在实施方式2的结构中同样,由于利用弹簧部件71和滤光片16的功能,缓冲在中心轴22的方向上传递到PDP15的玻璃等的冲击力,因此可提高耐冲击性能。
(实施方式3)
其次说明实施方式3。图8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PDP组件和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结构。实施方式3是,在与上述实施方式1结构相同的安装部20上,弹性结构部21内的空间19中设置有填充剂(高热传导性的凝胶状物质)81,一并具有耐冲击性能和放热性能的形式。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填充剂81为至少与空气相比具有高的热传导性的凝胶状物质或液体等。在实施方式1中,空间19中存在空气的情况下,由于空气传热率低,安装部20的放热性能稍微降低,而如实施方式3那样,由于具有填充剂81,可提高安装部20的放热性能。
另外,在上述弹性结构部21的空间19充分小,作为放热性能没有特别的问题情况下,可以不必特别设置填充剂81。在上述空间19大的情况下,由于对放热性能不利,可通过设置填充剂81消除。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空间19中部分地设置填充剂81等。
以上所述的各实施方式可为以下结构。首先,即使不设置具有冲击吸收性的滤光片16的形式,也可提高由弹性部位(21,71)引起的耐冲击性能。另外,不限于在基座底板13面的区域和基座底板13面与连接部件12之间设置弹性部位的结构,在安装部20区域的中心轴22的方向上,例如在连接部件12本身和框体11区域本身或连接部件12与框体11之间等处,也可以设置有同样的弹性部位,可得到与上述
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者提出的发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偏离其要领的范围内,可作各种变更。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可用于具有耐冲击性能所必要的面板等的组件或装置等之中。

Claims (15)

1.一种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具有由包含玻璃而构成的平板显示面板和接近并固定所述平板显示面板的面的基座底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底板的背面侧具有包含用于安装在平板显示装置框体上的结构或部件的安装部,
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缓冲或吸收或分散施加在所述平板显示面板上的力的弹性结构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底板包含金属制的平面板而构成,
所述安装部的弹性结构部是,形成在所述基座底板的平板部分上,在其截面上具有与所述平板的斜面部并隆起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的弹性结构部是,其截面大致为梯形形状,具有与所述平板显示面板的孔洞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的弹性结构部与所述斜面部的所述平板所成的角度为5°以上60°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具有所述基座底板部、所述框体部、以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基座底板部和所述框体部的连接部件,
在所述平板显示面板面垂直方向上,具有弹性的弹簧部件连接固定在所述基座底板部与所述连接部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的弹性结构部是,形成在所述基座底板部上,在其截面上具有斜面部并隆起的形状,
在所述弹性结构部的区域中的所述基座底板部的面与所述平板显示面板部的面之间的空间中具有热传递性比空气高的填充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平板显示面板的前面侧具有滤光片,所述滤光片具有所述平板显示面板面垂直方向的冲击吸收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底板包含金属制的平面板而构成,
所述安装部的弹性结构部通过按压所述基座底板的平面板部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基座底板的背面内的多个部分对应而具有所述安装部;
分别在所述多个安装部上设置有所述弹性结构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具有所述基座底板部、所述框体部、以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基座底板部和所述框体部的连接部件,
所述弹性结构部在所述基座底板部上形成,
所述弹性结构部的上面和所述连接部件的下面通过螺旋夹连接固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结构部在所述基座底板部上形成,
以二个所述弹性结构部为一组,使桥状连接部件与所述一组区域连接固定,
使梁状部件与包含多个所述连接部件的区域连接固定,
所述框体与所述梁状部件连接固定。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的弹性结构部由铝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的弹性结构部由铁构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显示面板是,由含有玻璃而构成的前面基板和含有背面基板构成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15.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底板侧和平板显示装置框体隔着连接部件连接固定在所述安装部分上。
CNB2006101077330A 2005-07-22 2006-07-21 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和平板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13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13200A JP4746931B2 (ja) 2005-07-22 2005-07-22 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モジュール及び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5213200 2005-07-22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86840A Division CN101572037B (zh) 2005-07-22 2006-07-21 平板显示面板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1004A true CN1901004A (zh) 2007-01-24
CN100511339C CN100511339C (zh) 2009-07-08

Family

ID=376568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773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1339C (zh) 2005-07-22 2006-07-21 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和平板显示装置
CN20091013868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2037B (zh) 2005-07-22 2006-07-21 平板显示面板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868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2037B (zh) 2005-07-22 2006-07-21 平板显示面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554798B2 (zh)
JP (1) JP4746931B2 (zh)
KR (1) KR100894379B1 (zh)
CN (2) CN100511339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5670A (zh) * 2009-04-06 2012-02-29 夏普株式会社 导电性缓冲件和显示装置
CN110588347A (zh) * 2015-06-05 2019-12-20 Agc株式会社 车载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82959B2 (en) * 2004-03-16 2009-09-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Driver module structure with flexible circuit board
FR2897060B1 (fr) * 2006-02-08 2008-07-25 Sanofi Aventis Sa Le monohydrate de rimonabant,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les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en contenant
EP2137597A4 (en) * 2007-03-15 2012-02-08 Origin Inc F INTEGRATED FEATURE FOR LOW FRICTION MOVEMENT OF A TOUCH-SENSITIVE TOUCH SCREEN
WO2008136070A1 (ja) * 2007-04-20 2008-11-13 Hitachi,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09063594A1 (ja) 2007-11-15 2009-05-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表示装置
JP5104322B2 (ja) * 2008-01-10 2012-12-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8248777B2 (en) 2008-05-23 2012-08-21 Apple Inc. Viscoelastic material for shock protection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1001398B1 (ko) * 2008-12-12 2010-12-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샤시 베이스 및 이를 구비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2265238A (zh) * 2008-12-22 2011-11-30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保持显示屏的框架
US8305744B2 (en) 2010-05-14 2012-11-06 Apple Inc. Shock mounting cover glass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devices
WO2011162064A1 (ja) * 2010-06-24 2011-12-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20120133849A1 (en) * 2010-11-30 2012-05-31 TPV Electronics (Fujian) Co., Ltd. Display structure
US9342108B2 (en) 2011-09-16 2016-05-17 Apple Inc. Protec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129659B2 (en) * 2011-10-25 2015-09-08 Apple Inc. Buckling shock mounting
US8862182B2 (en) 2012-08-31 2014-10-14 Apple Inc. Coupling reduction for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JP2014134653A (ja) * 2013-01-10 2014-07-24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9432492B2 (en) 2013-03-11 2016-08-30 Apple Inc. Drop countermeasures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9505032B2 (en) 2013-03-14 2016-11-29 Apple Inc. Dynamic mass reconfiguration
US9797619B2 (en) 2013-03-15 2017-10-2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3545320B (zh) * 2013-11-11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含有该显示基板的柔性显示装置
US9715257B2 (en) 2014-04-18 2017-07-25 Apple Inc. Active screen protec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9612622B2 (en) 2014-05-13 2017-04-04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US9571150B2 (en) 2014-05-21 2017-02-14 Apple Inc. Screen protection using actuated bumpers
US10310602B2 (en) 2014-07-11 2019-06-04 Apple Inc. Controlled gyroscopic torqu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EP3048475B1 (en) * 2015-01-22 2018-10-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US20170357124A1 (en) * 2015-02-23 2017-12-1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back plate used in display device
US20160286671A1 (en) * 2015-03-27 2016-09-29 Corning Incorpora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ver glass protection
CN206249807U (zh) * 2016-11-10 2017-06-13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力量分散装置
CN207783372U (zh) * 2018-01-26 2018-08-28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止挡结构
KR20200139379A (ko) * 2019-06-04 2020-1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132772A (ko) * 2020-04-27 2021-11-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5373B2 (ja) * 1992-03-12 2001-09-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DE69423552T2 (de) * 1993-08-10 2000-09-07 Canon Kk Flüssigkristallanzeige
JP2891875B2 (ja) * 1994-06-09 1999-05-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5666261A (en) * 1995-09-25 1997-09-09 At&T Global Information Solutions Company Honeycomb celled-sheet layer composite panel for monitoring an LCD to a laptop computer
US6181555B1 (en) * 1995-09-29 2001-01-30 Intel Corporation Cooling system for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in a portable computer
US5606341A (en) * 1995-10-02 1997-02-25 Ncr Corporation Passive CPU cooling and LCD heating for a laptop computer
JP3043710B2 (ja) * 1997-08-04 2000-05-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パネルを支持する支持構造、およびパネルと該パネルを支持する支持構造を有するパネル装置、および該パネル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3747306B2 (ja) * 1998-03-25 2006-02-22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659810B2 (ja) * 1998-08-05 2005-06-1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二次元表示装置の駆動モジュール取付構造
WO2000026888A1 (fr) * 1998-10-30 2000-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positif d'affichage a panneau a plasma
JP2001183987A (ja) * 1999-12-27 2001-07-0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冷却構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1324942A (ja) * 2000-05-16 2001-11-22 Ne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組付構造
JP2001345586A (ja) * 2000-06-02 2001-12-1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2099218A (ja) * 2000-09-22 2002-04-05 Nec Corp 補強プレートを備え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装置
EP1280179A3 (en) * 2001-07-23 2003-09-03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Flat display panel
JP2003195773A (ja) * 2001-12-27 2003-07-09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平面型表示装置
JP3673223B2 (ja) * 2002-01-21 2005-07-20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用情報機器
US6654232B1 (en) * 2002-06-04 2003-11-25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ortable computer which uses spring to buffer shock force of a monitor
US7028389B2 (en) * 2002-08-26 2006-04-18 Inventec Corporation Fixing device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KR100484677B1 (ko) * 2002-10-22 2005-04-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모듈의 변형을 방지할 수 있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542188B1 (ko) * 2003-08-26 2006-01-1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529111B1 (ko) * 2003-09-08 2005-11-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모듈 포장설비
KR100589313B1 (ko) * 2003-09-24 2006-06-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647582B1 (ko) * 2003-09-25 2006-11-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장치 조립체
KR100570644B1 (ko) * 2003-10-16 2006-04-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5134591A (ja) * 2003-10-30 2005-05-26 Sharp Corp 薄型表示装置
KR100708643B1 (ko) * 2003-11-27 2007-04-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KR100542520B1 (ko) * 2004-03-24 2006-01-1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570622B1 (ko) * 2004-04-21 2006-04-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샤시베이스의 제조 방법
US7457120B2 (en) * 2004-04-29 2008-11-25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KR100592291B1 (ko) * 2004-08-28 2006-06-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669754B1 (ko) * 2004-11-10 2007-01-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방열 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모듈
KR100683732B1 (ko) * 2004-12-10 2007-02-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모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5670A (zh) * 2009-04-06 2012-02-29 夏普株式会社 导电性缓冲件和显示装置
CN110588347A (zh) * 2015-06-05 2019-12-20 Agc株式会社 车载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12217A (ko) 2007-01-25
JP2007033566A (ja) 2007-02-08
US20070182877A1 (en) 2007-08-09
KR100894379B1 (ko) 2009-04-22
US20090251855A1 (en) 2009-10-08
US7554798B2 (en) 2009-06-30
US8093811B2 (en) 2012-01-10
CN101572037A (zh) 2009-11-04
JP4746931B2 (ja) 2011-08-10
CN100511339C (zh) 2009-07-08
CN101572037B (zh)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1004A (zh) 平板显示面板组件和平板显示装置
CN1075324C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它的显示装置
CN1282008C (zh) 液晶显示模块和液晶显示器
CN1175335C (zh) 用于冷却发热电路组件的冷却单元及包括该冷却单元的电子设备
CN1797665A (zh) 等离子体显示模块机架结构和包括它的等离子体显示模块
CN1487337A (zh) 平板显示装置
CN1804698A (zh) 具有支撑构件的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CN1904693A (zh) 背光单元、装配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955817A (zh) 具有散热层的背光单元、具有散热层的显示设备以及用于制造散热层的方法
CN1713248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组件
CN1858859A (zh) 平板显示模块的安装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平板显示模块
CN1873959A (zh) 具有改善的散热的驱动ic封装
CN1602151A (zh) 显示装置
CN1743914A (zh) 设有改进导光板的背光源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959851A (zh) 显示设备与板支撑结构
CN1818747A (zh) 显示设备
CN1747105A (zh) 平面显示器及等离子体显示器
CN1609673A (zh) 液晶显示器面板
CN1854856A (zh)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182506C (zh) 液晶显示器
CN101075392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641824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702706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
CN1270210C (zh) 背光部件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909026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PLASMA DISPLA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60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0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Hitachi Plasma Displa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nufacturing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308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82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anufacturing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MAXELL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04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