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7720A - 可转换移动体连动状态的横机 - Google Patents

可转换移动体连动状态的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7720A
CN1867720A CNA2004800296522A CN200480029652A CN1867720A CN 1867720 A CN1867720 A CN 1867720A CN A2004800296522 A CNA2004800296522 A CN A2004800296522A CN 200480029652 A CN200480029652 A CN 200480029652A CN 1867720 A CN1867720 A CN 1867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lock
state
moving body
cam carrie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296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7720B (zh
Inventor
宫井卓哉
小高宪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867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7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67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77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54Thread guides
    • D04B15/56Thread guide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以适当转换喂纱器等编织用移动体的连动状态。喂纱器6可停留在停留机构11上,也可以在保持架9上分离结合。将保持架9安装在保持臂14的前端侧。通过移动体保持机构15保持保持臂14的三角座滑架3侧。移动体保持机构15还设有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6,从而能够转换与三角座滑架3之间的连动状态。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6作用于三角座滑架3侧的连接部17,如后面所述,相对于三角座滑架3,可以使移动体保持机构15的连动位置错开,转换为不连动的状态。设置轨道18,即使使移动体保持机构15从三角座滑架3分离,仍能使喂纱器6等的位置保持不变。以沿齿口5平行于针床2的长度方向的方式架设轨道18。

Description

可转换移动体连动状态的横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机,其中,在移动体保持机构中设有在横机中进行有助于针织物编织的动作的喂纱口等编织用移动体,以便可以相对于该移动体保持机构转换连动状态。
技术背景
以往,在横机中,沿针床使三角座滑架往复行进。通过装配在三角座滑架中的三角机构,使沿针床并排设置的织针进行选择性的编织动作。三角座滑架从连动的喂纱口开始进行编织动作,向织针供给针织纱以进行针织物的编织。在前后针床夹着齿口对峙的V针床型横机中,在齿口上方架设有称为导纱轨的轨道。在可以沿导纱轨行进的喂纱器中面向齿口的前端设置喂纱口,喂纱器与三角座滑架连动以对织针供给针织纱。喂纱器也被称为导纱器。在以跨过导纱轨的方式连接前后针床的三角座滑架之间的桥形件上设置可进出的销,使销突出且与设置在喂纱器中的连动凹部扣合,从而实现由三角座滑架所进行的喂纱器的连动。
在通常的编织中,在针织物编织时从喂纱口向织针供给针织纱是在织针从针床完全进入齿口的位置处后退的途中进行的。因此,对装配在三角座滑架上的大致山形的编织三角供给针织纱的喂纱位置,根据三角座滑架行进方向而处于不同侧的山麓处。因三角座滑架行进方向的不同所产生的喂纱位置的差异通过延长设置在喂纱器中的连动凹部来解决。即,在三角座滑架朝一侧行进时,使销与连动凹部另一侧的端部抵接而使喂纱器连动,当三角座滑架朝另一侧行进时,使销与连动凹部另一侧的端部抵接而使喂纱器连动,这样,就可以根据三角座滑架的行进方向分别在不同的位置使喂纱器连动。
在编织针织物中供给针织纱的时间也存在与上述通常的编织不同的情况。例如,在垫纱编织中,在三角座滑架上装有在通常的编织三角之前使织针进行编织动作的三角,配合该三角的动作,在进行通常线圈横列编织的供给针织纱之前供给针织纱。垫纱编织用的针织纱使用了也被称为松紧线的弹力线等。另外,在添纱编织中,在进行通常线圈横列编织的供给针织纱之后供给针织纱。在垫纱编织或添纱编织中使用的喂纱器与在通常的编织中使用的喂纱器具有不同长度的连动凹部。
另外,也可以增加使喂纱器连动的销的数量,将喂纱器用于在通常的编织以及时间错开的编织中(例如,参见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4407708号说明书、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028923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第2733627号公报)。
在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4407708号说明书中,图1显示了以下结构,即:具有空开间隔配置的2个连动销,在垫纱编织时,通过先行侧的连动销使喂纱器连动,在通常的编织时,通过后行侧的连动销使喂纱器连动。图2显示的结构为:在喂纱器上设置多个连动凹部,改变连动销扣合的连动凹部的位置,从而转换垫纱编织和通常的编织。
在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028923号公报中公开的结构为:设置2个连动销,先行侧用于通常的编织,后行侧用于添纱编织。在日本专利第2733627号公报中公开了可以使设置在前后针床上的三角座滑架独立移动的结构。
当编织对象为手套等窄幅针织物时,虽然三角座滑架相对于针床移动的距离较短,但是,移动方向改变的频率却会增加。在伴随三角座滑架行进的织针动作中,无需移圈等针织纱的供给。因此,在进行这类动作的行进时,不必使喂纱器等连动。可以在使可进出的连动销突出并使其与喂纱器侧的连动凹部扣合的结构中,通过使连动销不突出,从而不使喂纱器连动。
若为了可以与通常的编织同时进行垫纱编织或添纱编织而分别采用喂纱器,由于导纱轨数量或可设置在各个导纱轨中的喂纱器数量受限制,因此,在通常的编织中使用的喂纱器的数量会减少,从而降低区分使用针织纱的自由度。
若在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4407708号的说明书中图1那样的结构中,共用通常的编织和垫纱编织中的喂纱器,或者在如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028923号公报那样的结构中设置通常编织用的连动销和添纱编织用的连动销,则连动销的结构和控制装置的数量将倍增以致结构复杂,从而难于减轻三角座滑架的重量。在如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4407708号说明书中图2那样的结构中,必须在喂纱器上设置多个连动凹部,从而会使喂纱器大型化,以致不适用于频繁往复行进来编织手套等窄幅针织物的编织机。在如日本专利第2733627号公报的图3所示的结构中,即使设有连动销的导纱杆钩挂部件支承臂(桥形件)相对于前后三角座滑架分离,由于在扣合喂纱器的状态下,三角座滑架与导纱杆钩挂部件支承臂(桥形件)不能分离和结合,因此,由于无法减轻三角座滑架的重量,因此不能提高编织效率。
对于设置在导纱轨上的喂纱器而言,在连接前后针床的三角座滑架间的桥形件上设置连动销的结构中,即使在不使连动销突出而使喂纱器与三角座滑架不连动的情况下,也基本上不能期望减轻三角座滑架移动时的重量。在无需使喂纱器等编织用移动体连动时,如果能够减轻三角座滑架的重量,则在往复频率高的编织窄幅针织物的情况下,可以节省驱动三角座滑架的能量,增大驱动速度并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当转换编织用移动体的连动状态的可转换移动体连动状态的横机。
本发明为可转换移动体连动状态的横机,其中,前后三角座滑架在沿横机的前后针床移动的同时,使并排设置在各个针床上的织针进行编织动作,该横机可转换与前后三角座滑架中的至少一方连动移动并与织针协同动作以编织针织物的编织用移动体的连动状态,其特征在于,设有:
沿针床设置的轨道;
设置在针床端部并可停止编织用移动体的停留机构;
移动体保持机构,可以在轨道上往复移动,并且,在移动到停留机构的位置时,可以在与停留机构之间使编织用移动体分离和结合;以及
连动状态转换机构,可以在移动体保持机构相对三角座滑架连动的状态以及不连动的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连动状态转换机构分别相对于上述前后三角座滑架设置,
各个连动状态转换机构,可以在前后三角座滑架之间使连动位置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连动状态转换机构包括:
控制部件,设置在上述移动体保持机构侧或上述三角座滑架侧的任意一方,并可将动作状态控制为动作和不动作;以及
连动部件,设置在该移动体保持机构侧或该三角座滑架侧中任意的另一方,当控制部件的动作状态为动作时,可以在根据三角座滑架移动方向而不同的连动位置处连动,当控制部件为不动作时,则不能连动,
并且,上述连动状态转换机构还包括:
操作杆,沿上述轨道设置,可以朝与沿轨道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位移;以及
位移驱动机构,使操作杆朝与沿该轨道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位移,
连动状态转换机构,与操作杆朝与沿轨道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位移连动地控制上述控制部件的动作状态,进行向移动体保持机构相对三角座滑架的连动位置或不连动的状态的转换。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件可以控制动作状态,在上述动作时向上述连动部件侧突出,在上述不动作时,不向上述连动部件侧突出,
上述连动部件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在根据上述三角座滑架的移动方向而不同的连动位置处,与动作时突出的控制部件抵接。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件可以控制动作状态,在上述动作时,在根据上述三角座滑架移动的方向而不同的连动位置处向上述连动部件侧突出,而在上述不动作时,不向上述连动部件侧突出,
上述连动部件具有在动作中突出的控制部件所抵接的凸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能够更明确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以及优点。
图1为简化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横机1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横机1的右侧视图。
图3为图1中横机1的左侧视图。
图4为图1中喂纱器6的主视图。
图5为主视图,其显示了将图1的喂纱器6固定在保持架9上的状态。
图6为主视图,其显示了在图1的停留机构11中,不对喂纱器6的固定机构21作用向非固定状态转换的外力的状态。
图7为主视图,其显示了在图1的停留机构11中,对喂纱器6的固定机构21作用向非固定状态转换的外力的状态。
图8为主视图,其显示了在图1的停留机构11中,通过制动爪56固定喂纱器6的停留状态。
图9为主视图,其显示的状态为图1的保持架9进入停留机构11,支承部件45的推压部45c移动至踏下并推压承压部件53的位置的状态。
图10为主视图,其概略显示了与图1的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6以及连接部17相关的结构。
图11为主视图,其显示了在使图1的三角座滑架3向右移动的情况下,使连动销70扣合在与通常编织对应的连动凹部81中的状态。
图12为主视图,其显示了在使图1的三角座滑架3向右移动的情况下,使连动销70扣合在与添纱编织对应的连动凹部82中的状态。
图13为主视图,作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形式的编织用移动体,其显示了压布装置90。
图14为概略主视图,其显示了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具有垫纱编织用连动凹部101,102的结构。
图15为主视图,其概略显示了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与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10及连接部111相关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图2及图3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横机1的大致结构。图1为主视图,图2为右侧视图,图3为左侧视图。在横机1中,一边使三角座滑架3沿针床2往复行进,一边编织针织物。针床2前后共设置一对。在各个针床2中均并列设有多根织针4,它们承受装载在三角座滑架3中的编织三角的作用,从而选择地进行相对于前后针床2对峙的齿口5进退的运动。横机1是前后一对针床2夹着齿口5而相对的V型针床横机,从多个喂纱器6选出一个并使其与三角座滑架3连动。喂纱器6为代表性的编织用移动体,它一边相对于三角座滑架3以一定位置关系移动,一边对织针4供给针织纱以重复形成线圈,从而能够编织针织物。由给纱装置7分别对各个喂纱器6供给针织纱。
在横机1中,为了转换多个喂纱器6以转换编织时使用的针织纱,设有编织部件转换装置8。编织部件转换装置8包括设置在三角座滑架3侧的多个保持架9和设置于针床2端部、例如左侧端的停留装置10。停留装置10分别对应于保持架9,分别包括多个停留机构11和转换机构12,并且还设有根据针织物编织用的编织数据进行三角座滑架3的行进或织针4的选针等的控制装置13。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保持臂14上安装有多个保持架9。与各保持架9的安装位置对应,设有停留机构11、转换机构12。如图1所示,通过移动体保持机构15保持保持臂14的三角座滑架3一侧。移动体保持机构15还设有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6,从而能够转换与三角座滑架3之间的连动状态。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6作用于三角座滑架3侧的连接部17,如后面所述,相对于三角座滑架3,可以使移动体保持机构15的连动位置偏移,从而可以转换为不连动的状态。设置轨道18,以便即使使移动体保持机构15从三角座滑架3分离,仍能使喂纱器6等的位置保持不变。以沿齿口5平行于针床2的长度方向的方式架设轨道18。
图4显示了图1~图3中所示的喂纱器6的结构。喂纱器6在竿状基座20的基端侧设有固定机构21,在前端侧设有喂纱口22。在固定机构21中设有一对杆件23、24和摆动轴25。将导引部件26固定在基座20的基端部的端部上。在导引部件26的上下分别设有槽26a、26b,在上部还设有用于在停留机构11进行锁定的凹部26c。
固定机构21的一对杆件23、24在中间以X形状交叉,并以穿过交叉部的摆动轴25为中心可分别摆动位移。在各个杆件23、24的一端侧23a、24a具有可进行朝保持架9固定的突起。可以在各个杆件23、24的另一端侧23b、24b上作用外力。在由另一端侧23b、24b承受外力作用的部分上分别形成槽23c、24c。通过向一对杆件23、24的另一端侧23b、24b间施加外力,可使一端侧23a、24a之间开闭,从而能够转换相对于保持架9的固定状态和非固定状态。
邻接固定机构21还设有细簧30。细簧30由钢琴线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通过设置在基座20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摆动片31、32的突起31a、32a和基座20的弯曲部20a、20b对其两端进行引导,中间部以杆件23、24的交叉部为支点弯曲以使两端弹出。在摇动片31、32的中间分别设有摆动支点33、34。在固定机构21的杆件23、24上,还分别设有在摆动轴25和另一端侧23b、24b之间承受由细簧30产生的推压力的加压部23d、24d。若在杆件23、24的另一端侧23b、24b作用外力,则杆件23、24绕摆动轴25摆动位移,杆件23、24的加压部23d、24d推压摆动片31、32,摆动片31、32以摆动支点33、34为轴摆动,从而使细簧30弯曲。由于在作为固定装置的固定机构21的杆件23、24的另一端侧23b、24b之间,通过作为施力装置的细簧30施加弹簧力,以使杆件23、24的一个端侧23a、23b彼此接近,因此,如果在杆件23、24的一个端侧23a、24a间闭合的方向上朝保持架9固定,则可以通过弹簧施力持续固定状态。
图5显示了将喂纱器6固定在保持架9上的状态。保持架9包括安装部件40和支承部件45。安装部件40具有用于安装在图1~3的保持臂14上的安装部40a和三角槽40b,其中,该三角槽用于解除对喂纱器6的导引部件26的凹部26c的锁定。支承部件45具有与导引部件26下侧的槽26b嵌合的突条45a、固定喂纱器6的杆件23、24的一个端侧23a、24a的凹部45b、以及用于驱动设置在停留机构11中的转换机构12的推压部45c。喂纱器6,通过细簧30朝杆件23、24的加压部23d、24d推压所产生的作用力,能够维持使固定机构21中一对杆件23、24的一端侧23a、24a固定在保持架9的支承部件45的凹部45b内的状态。
图6及图7是显示图1~图3所示的停留机构11结构的主视图。图6显示了对喂纱器6的固定机构21未施加向非固定状态转变的外力的状态,图7显示了进行锁定以便对固定机构21施加向非固定状态转变的外力的状态。在各个停留机构11中,从由图1~图3所示的针床2竖立设置的机架50的下部,使停留控制杆51沿三角座滑架3到达的路径突出。停留控制杆51可以从下方滑动接触喂纱器6的固定机构21的杆件23、24的另一端23b、24b,所述喂纱器6的固定机构21固定在三角座滑架3上所安装的保持架9上。在停留控制杆51的一侧设有倾斜部51a,倾斜部51a的上端可以与杆件23、24的另一端23b、24b的槽23c、24c嵌合。
停留控制杆51以设置在中间的摆动轴52为中心,可以摆动位移,在倾斜部51a与摆动轴52之间设有凹部51b。在停留控制杆51上,在夹着摆动轴52与一侧的倾斜部51a相反的另一侧设有锁定部51c,在锁定部51c与摆动轴52之间装有承压部件53。通过弹簧54对承压部件53施力以使其向上突出。弹簧54产生的作用力还从承压部件53作用于停留控制杆51,从而使其方向变为不通过倾斜部51a向杆件23、24的另一端23b、24b施加外力的方向。
停留杆55从机架50的上部、与停留控制杆51大致平行地以沿三角座滑架3的行进路径延伸的方式突出。在停留杆55的中间设有制动爪56,通过其一端侧的爪部56a能够相对于喂纱器6上的导引部件26的凹部26c固定。由设置于保持架9的安装部件40上的三角槽40b来导引制动爪56的另一端的辊56b,进行以中间的摆动轴56c为支点的摆动位移,当保持架9通过停留机构11时,解除制动爪56一端侧的爪部56a对喂纱器6的固定。
通过双稳态螺线管57的致动片57a改变倾斜的锁定片58与停留控制杆51的锁定部51c抵接,以推压承压部件53,并且,停留控制杆51推压固定机构21的杆件23、24的另一端侧23b、24b,以使固定机构21可以锁定于向非固定状态转移的状态。可由图1的控制装置13进行螺线管57的励磁。如果向相反方向激励螺线管57,就可以使锁定片58向相反的方向摆动位移,从而能够解除对停留控制杆51的锁定状态。
在停留机构11中,虽然通过三角槽40b解除制动爪56对喂纱器6的固定,但是,在保持架9的推压部45c移动至推压承压部件53的位置时,制动部分59能够阻止喂纱器6的移动。当喂纱器6移动到制动部分59的位置时,可通过非接触式等的传感器60等检测到喂纱器6。将传感器60的检测输出输入图1的控制装置13。在横机1中,虽然一直进行对三角座滑架3相对于针床2的位置的检测,但是,通过直接对喂纱器6的位置进行检测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喂纱器6的位置。
图8显示了通过制动爪56将喂纱器6固定在停留机构11中的停留状态。通过制动爪56对喂纱器6的导引部件26的凹部26c的固定,能够维持停留状态。
图9显示了从图的右侧继续进行三角座滑架3的行进,从而使保持架9进入停留机构11的状态。即使在由保持架9固定喂纱器6的状态下,喂纱器6仍停留在抵接于制动部分59的位置处。解除固定机构21对支承部件45的固定状态,仅保持架9脱离喂纱器6而移动。当使保持架9移动到支承部件45的推压部45c踏下承压部件53而进行推压的位置处时,停留控制杆51的锁定部51c处于从螺线管57所引起的锁定片58的摆动位移的前端位置离开的位置处,并对螺线管57进行励磁以能够进行锁定状态的转换。
图10概略显示了与图1的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6及连接部17相关的结构。在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6中设有可改变相对于三角座滑架3侧的突出量的突出部件,即连动销70。使连动销70容纳在销容纳孔71中,通过弹簧72沿从销容纳孔71向三角座滑架3侧突出的方向施力。在连动销70上,在承受弹簧72的施力的位置附近处设置臂部73,在臂部73的前端设置辊74,辊74抵接于操作杆75。为了与轨道18平行,操作杆75与驱动连接片76以及从动连接片77一起形成四边形连杆,始终保持与针床2的长度方向、即轨道18的方向平行。平行四边形连杆通过连杆79接受马达78的驱动力,从而操作杆75可进行与三角座滑架3接近、分离的位移。
在三角座滑架3侧的连接部17中含有连接部件80。在连接部件80中设有较深的连动凹部81和较浅的连动凹部82两段连动凹部。较深的连动凹部81用于一般的编织,其与添纱编织用的连动凹部82相比,其长度较短。如果不使连动销70突出,由于连动销70未扣合在连接部件80上,因此,三角座滑架3能够不使移动体保持机构15连动而移动。当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6转换到使移动体保持机构15相对三角座滑架3不连动的状态时,三角座滑架3可以与移动体保持机构15、喂纱器6分离移动,由此减轻了移动时的重量,从而可以迅速移动。
图11及图12显示了在使图1的三角座滑架3向左移动时,分别选择连动凹部81及连动凹部82的状态。如图11所示,若增大连动销70的突出量,则连动销70与较深的连动凹部81扣合。连动凹部81的形成方式,应使连动位置错开与喂纱口22的喂纱位置相当的量,所述喂纱口22设置在织针完全进入齿口5后缩回的途中。由于在三角座滑架3中装有有大致山形的编织三角85,因此,喂纱位置对应于三角座滑架3的移动方向,位于图中相对于编织三角85的中心左右对称的位置处。连动凹部81的长度与两个方向上的喂纱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如图12所示,在添纱编织中,相对前后任意一侧的三角座滑架上的编织三角85的中心,在比图11所示的相对的另一侧三角座滑架的通常编织的喂纱位置更为远离的位置处进行喂纱。若使连动销70的突出量与较浅的连动凹部82相一致,则可以对应于连动凹部82的长度,加大连动位置的错开量。
作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编织用移动体,图13显示了压布装置90。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1的实施方式对应的部分标有相同的参照标号,省略了重复说明。与喂纱器6一样,压布装置90固定于保持架9而移动。通过固定机构21,以与喂纱器6相同的方式,进行与保持架9分离和结合。
压布装置90的作用在于在针织物编织中防止线圈上浮。在压布装置90的下侧设置布压板91。布压板91作用于向齿口上升的织针的背面,通过前端的作用面91a压住线圈,从而可以防止线圈随织针一起上升。
喂纱器6或压布装置90等编织用移动体可通过保持架9及保持臂14实现与移动体保持机构15的分离和结合。但是,编织用移动体的分离和结合只能在三角座滑架3移动到停留机构11位置处时进行。在各个实施方式中,若对连接状态转换机构16的连动销70的突出量进行转换,以使三角座滑架3不与移动体保持机构15连动,则能够在任意位置处使三角座滑架3与连接机构转换机构15分离。从三角座滑架3脱离的移动体保持机构15,停止在根据分离时的移动速度和沿轨道18移动时承受的滑动阻力而决定的位置处。在与移动体保持机构15分离的三角座滑架3继续移动之后,如果在移动体保持机构15的停止位置附近,使连动销70突出,则可恢复连动销70与连接部18的扣合状态,从而通过三角座滑架3使移动体保持机构15连动。
图14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大致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1的实施方式对应的部分采用了相同的参照标号,省略了对它们的重复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动部件100中设有与图10的连动部件80相同的两阶的连动凹部81、82,同时形成有垫纱编织用连动凹部101、102。虽然通过形成这样的多个连动凹部81、82和101、102,增加了连动部件100的长度,但是,利用通常编织用的喂纱器6,就能够容易地实现垫纱编织用的喂纱位置。如果在三角座滑架3中设置用于罗纹编织的三角、即罗纹三角103、104,则可以在供给通常编织用的针织纱之前先行供给垫纱编织用的针织纱。由于垫纱编织用喂纱器6和通常编织用的喂纱器6相对于编织三角85的中心朝相反侧分离,因此,无需在齿口处缓冲,能够同时使用,以在以相同的线圈横列将垫纱编织用的弹性纱与通常编织用的纱线用于编织。
以上说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虽然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6的连动销70由设置在针床2侧的平行四边形连杆驱动,但是,不言而喻,也可通过其它机构驱动连动销70。例如,也可以在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6中装配以步进式马达为驱动源的位移机构。但是,通过针床2侧的马达78驱动,能够减轻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6的重量并使其实现小型化。
另外,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6和连接部17的连接状态不仅可通过连动销70与连动凹部81、82;101、102之间的扣合来实现,而且,也可以通过其它装置,例如电磁吸引等进行。另外,也可以将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6装配在三角座滑架3侧。但是,在三角座滑架3中装配编织三角85等多个三角机构并要求小型化的情况下,最好将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6设置在移动体保持机构15侧。
图15概略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与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10及连接部111相关的结构。其中,与图10所示结构对应的部分标注了相同的参照标号,省略了重复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可以将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10设置在三角座滑架3侧,也可以将其设置在移动体保持机构15侧,在将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10设置在任一侧时,在另一侧设置连接部111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设置于移动体保持机构15侧的连接部111,具有仅以一定量向三角座滑架3侧突出的固定的连动销112。在设置于三角座滑架3上的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10中,在一对摆动部件113、114之间设置用于与连动销112扣合的连动凹部。摆动部件113、114具有大致L字形状,并且,可以分别以设置在大致中间弯曲部分的摆动轴115、116为中心进行摆动位移。摆动部件113、114具有从摆动轴115、116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相对的臂113a、114a。在相对的臂113a、114a的前端形成阶梯部113b、113c;114b、114c。在阶梯部113b和阶梯部114b之间、以及阶梯部114b与阶梯部114c之间,可形成可与连动销112扣合的连动凹部。在摆动部件113、114上,相对摆动轴115、116,通过弹簧117对与设有阶梯部113b、113c、114b、114c的臂113a、114a不同的臂113d、114d的前端之间进行施力,以使它们相互接近。在臂113a、114a上比阶梯部113c、114c更接近摆动轴115、116侧的位置处设置可自由旋转的辊118、119。
通过弹簧117对各个摆动部件113、114施力以便绕摆动轴115进行摆动位移。这种施力是相对于臂113a沿逆时针方向而相对于臂114a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的。结果,使臂113a、114a前端的阶梯部113b、113c;114b、114c向移动体保持机构15侧突出。与阶梯部113b、113c;114b、114c相比,辊118、119位于更向移动体保持机构15侧突出的位置处。辊118、119与操作杆75抵接。通过辊118、119抵接操作杆75,限制因弹簧117施力引起的摆动部件113、114的摆动位移。为了与轨道18平行,操作杆75与驱动连接片76和从动连接片77一起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并始终保持与针床2的长度方向、即轨道18的方向平行。平行四边形连杆通过连杆79接受马达78产生的驱动力,操作杆75可进行与三角座滑架3接近和分离的位移。即,摆动片113、114的摆动位移的状态可基于马达78输出轴的角位移,按照操作杆75与三角座滑架3之间的间隔变化。
在图15所示的状态下,驱动连杆76以上端的摆动轴76a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最大的摆动位移。若马达78向任一方向产生角位移,则驱动连杆76将以摆动轴76a为中心进行逆时针方向的角位移,操作杆75接近三角座滑架3侧。因此,如图中实线所示,在驱动连杆76的连接部76b相对于操作杆75的状态下,操作杆75离三角座滑架3最远。在这种状态下,摆动部件113、114的阶梯部113b、114b对置,从而形成与连动销112扣合的连动凹部。若马达78产生角位移,操作杆75接近三角座滑架3侧,形成图中虚线所示的连接部76c的状态,则通过操作杆75压入辊118、119,通过摇动部件113、114绕摆动轴115、116的摆动位移,阶梯部113c、114c形成与连动销112扣合的连动凹部。若马达78继续进行角位移,如图中虚线所示,到达由驱动连杆76的连接部76c所示的下限位置,则通过操作杆75,将辊118、119推压到比连动销112前端更靠三角座滑架3侧的位置处。在这种状态下,在连动状态转换机构110中未形成与连动销112扣合的连动凹部,转换至移动体保持机构15不与三角座滑架3连动的状态。
在不脱离以上思想及主要特征的情况下,可通过其它的各种实施方式来实施本发明。因此,上面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所有特征的举例。本发明的范围表示于权利要求的范围中,不应受说明书正文的任何限制。另外,属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变形或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三角座滑架沿横机针床移动的同时,使并排设置在各个针床上的织针进行编织动作,为了可转换与所述三角座滑架连动移动并与织针协同动作以编织针织物的编织用移动体的连动状态,本发明包括轨道、停留机构、移动体保持机构以及连动状态转换机构。在沿针床设置的轨道的端部设置可停止编织用移动体的停留机构,并包括移动体保持机构,可以在轨道上往复移动,且在移动到停留机构的位置时,可以在与停留机构之间使编织用移动体分离和结合;以及连动状态转换机构,可以在与三角座滑架之间,在使移动体保持机构相对三角座滑架连动的状态以及不连动的状态之间进行转换。若连动状态转换机构转换到使移动体保持机构相对三角座滑架不连动的状态,则使移动体保持机构、编织用移动体分离,三角座滑架可以移动,从而减轻移动时的重量,并可迅速移动。若连动状态转换机构转换到移动体保持机构相对三角座滑架连动的状态,则可以在移动体保持机构保持编织用移动体的状态下,使编织用移动体连动以进行针织物的编织。例如,在进行移圈时,通过使移动体保持机构分离,三角座滑架不必移动到停留机构的位置处,就可使移动体保持机构停留在适当的位置处。此外,由于在对应前后三角座滑架的各移动体保持机构之间,三角座滑架不必移动到停留机构的位置处,就能够转换编织用移动体,因此,在手套的手指等处更换针织纱以进行花纹编织的情况下,可以在将喂纱器保持在前后移动体保持机构中的状态下连动直达窄幅编织区域附近,在该位置处转换前后移动体保持机构的连动,由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编织。这样,通过转换连动或不连动,能够适当转换编织用移动体的连动状态。由于编织用移动体在移动体保持机构和停留机构之间是可以拆装的,因此,还可以进行编织用移动体的更换。
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三角座滑架沿针床往复移动时,连动状态转换机构转换前、后与三角座滑架的连动位置各不相同的移动体保持机构,因此,利用前后移动体保持机构分别供给针织纱的时间也各不相同,从而可进行添纱编织。此外,由于能够转换由前后移动体保持机构所保持的喂纱器,因此,可以在改变针织纱而进行多种多样的添纱编织。
此外,本发明还包括:沿轨道设置且可朝与沿轨道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位移的操作杆、以及使操作杆朝与沿轨道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位移的位移驱动机构。由于连动状态转换机构与操作杆朝与沿轨道方向不同的方向的位移相连动,进行控制部件的动作状态的控制,因此,通过操作杆的控制能够转换移动体保持机构与三角座滑架之间的连动状态。
此外,根据本发明,若控制部件在动作时突出,则与连动部件的凹部抵接,在根据三角座滑架的移动方向而不同的连动位置处,可以使移动体保持机构连动。
此外,根据本发明,若控制部件在根据三角座滑架的移动方向而不同的连动位置突出,则与连动部件的凸部抵接,从而三角座滑架使移动体保持机构连动。

Claims (5)

1.一种可转换移动体连动状态的横机,其中,前后三角座滑架在沿横机的前后针床移动的同时,使并排设置在各个针床上的织针进行编织动作,该横机可转换与前后三角座滑架中的至少一方连动移动并与织针协同动作以编织针织物的编织用移动体的连动状态,其特征在于,设有:
沿针床设置的轨道;
设置在针床端部并可停止编织用移动体的停留机构;
移动体保持机构,可以在轨道上往复移动,并且,在移动到停留机构的位置时,可以在与停留机构之间使编织用移动体分离和结合;以及
连动状态转换机构,可以在移动体保持机构相对三角座滑架连动的状态以及不连动的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移动体连动状态的横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动状态转换机构分别相对于所述前后三角座滑架设置,
各个连动状态转换机构,可以在前后三角座滑架之间使连动位置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转换移动体连动状态的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状态转换机构包括:
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移动体保持机构侧或所述三角座滑架侧的任意一方,并可将动作状态控制为动作和不动作;以及
连动部件,设置在该移动体保持机构侧或该三角座滑架侧中任意的另一方,当控制部件的动作状态为动作时,可以在根据三角座滑架移动方向而不同的连动位置处连动,当控制部件为不动作时,则不能连动,
并且,所述连动状态转换机构还包括:
操作杆,沿所述轨道设置,可以朝与沿轨道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位移;以及
位移驱动机构,使操作杆朝与沿该轨道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位移,
连动状态转换机构,与操作杆朝与沿轨道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位移连动地控制所述控制部件的动作状态,进行向移动体保持机构相对三角座滑架的连动位置或不连动的状态的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转换移动体连动状态的横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可以控制动作状态,在所述动作时向所述连动部件侧突出,在所述不动作时,不向所述连动部件侧突出,
所述连动部件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在根据所述三角座滑架的移动方向而不同的连动位置处,与动作时突出的控制部件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转换移动体连动状态的横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可以控制动作状态,在所述动作时,在根据所述三角座滑架移动的方向而不同的连动位置处向所述连动部件侧突出,而在所述不动作时,不向所述连动部件侧突出,
所述连动部件具有在动作中突出的控制部件所抵接的凸部。
CN2004800296522A 2003-10-10 2004-10-07 可转换移动体连动状态的横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677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52985A JP4163085B2 (ja) 2003-10-10 2003-10-10 移動体連行状態切換え可能な横編機
JP352985/2003 2003-10-10
PCT/JP2004/014862 WO2005035854A1 (ja) 2003-10-10 2004-10-07 移動体連行状態切換え可能な横編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7720A true CN1867720A (zh) 2006-11-22
CN1867720B CN1867720B (zh) 2011-06-08

Family

ID=34431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2965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67720B (zh) 2003-10-10 2004-10-07 可转换移动体连动状态的横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269976B2 (zh)
EP (1) EP1672108B1 (zh)
JP (1) JP4163085B2 (zh)
KR (1) KR20060111454A (zh)
CN (1) CN1867720B (zh)
WO (1) WO200503585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8152A (zh) * 2018-03-29 2019-10-1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横编机的喂纱器
TWI720407B (zh) * 2019-01-17 2021-03-01 佰龍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隨嘴口大小變化位置的橫編機壓布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60857A (ja) * 2003-08-08 2005-03-10 Shima Seiki Mfg Ltd 横編機、編成プログラム、及び編成プログラムの生成方法
TWD208197S (zh) * 2019-06-18 2020-11-11 義大利商聖東尼股份公司 紡織機構件
TWD208383S (zh) * 2019-06-18 2020-11-21 義大利商聖東尼股份公司 紡織機構件
JP7204624B2 (ja) * 2019-09-30 2023-01-16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給電機構付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21464B2 (zh) * 1974-06-21 1979-07-31
JPS5815291B2 (ja) 1977-07-18 1983-03-24 大建工業株式会社 真空成形装置
DE3716931C1 (de) * 1986-07-01 1988-01-28 Stoll & Co H Fadenfuehrerschlitten
DE3922513C2 (de) * 1989-07-08 1998-09-17 Stoll & Co H Einrichtung zur selektiv ansteuerbaren Mitnahme von Fadenführern an Flachstrickmaschinen
JP2733627B2 (ja) * 1990-01-22 1998-03-30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
JP2807848B2 (ja) * 1991-07-11 1998-10-0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おけるヤーンフィーダの駆動装置
DE4407708C2 (de) 1994-03-08 1996-07-11 Schieber Universal Maschf Flachstrickmaschine
JP3028923U (ja) * 1994-06-30 1996-09-17 マラス・ケリド・リミターダ 編み機用分別化編み糸キャリア牽引装置
JPH08127948A (ja) * 1994-10-31 1996-05-21 Shima Seiki Mfg Ltd 編機のキャリアの制御方法とその装置
JP3028923B2 (ja) 1995-09-13 2000-04-04 株式会社宮丸アタッチメント研究所 耕耘ロ−タへの走行車輪取付け装置
JP3845142B2 (ja) * 1996-03-28 2006-11-15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糸道管交換装置を備えた横編機
JP2903152B2 (ja) * 1997-04-15 1999-06-07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の糸供給機構
CN1289731C (zh) * 2001-03-30 2006-12-1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横编机的导纱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8152A (zh) * 2018-03-29 2019-10-1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横编机的喂纱器
CN110318152B (zh) * 2018-03-29 2020-12-1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横编机的喂纱器
TWI720407B (zh) * 2019-01-17 2021-03-01 佰龍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隨嘴口大小變化位置的橫編機壓布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111454A (ko) 2006-10-27
JP2005113353A (ja) 2005-04-28
US20070056326A1 (en) 2007-03-15
EP1672108A4 (en) 2009-11-25
JP4163085B2 (ja) 2008-10-08
US7269976B2 (en) 2007-09-18
EP1672108B1 (en) 2012-12-12
EP1672108A1 (en) 2006-06-21
WO2005035854A1 (ja) 2005-04-21
CN1867720B (zh) 201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11205A (zh) 纬编机的导纱器
CN1535337A (zh) 横机的喂纱装置及横机的喂纱方法
CN101018901B (zh) 横机的喂纱装置的纱线供给器
CN1957126A (zh) 横机的喂纱装置的纱线供给器
CN202401224U (zh) 横编机的选针装置
CN101029429A (zh) 横机的编织用三角装置
CN1867720A (zh) 可转换移动体连动状态的横机
CN101796234B (zh) 横机及其给纱方法
CN1756865A (zh) 横机的给纱装置
CN1271268C (zh) 横机的喂纱装置
CN107400976B (zh) 一种横织机针板压虚线结构
CN201634838U (zh) 编织物编织用镶板装置
CN1867718B (zh) 装卸式编织用移动体及具有编织部件切换装置的横机
CN1656269A (zh) 具有可动沉降装置的横机
CN1662694A (zh) 纬编机的选针装置
CN102121166A (zh) 适应于织针、弹性针脚和推针脚组合的三角编织机构
CN1833062A (zh) 带有附属的成圈元件的用于机器成圈的针织机或经编机
JP2009127140A (ja) 自動横編機
CN101962867B (zh) 具有可竖直和水平移位的导纱器臂的横机
CN202090145U (zh) 适应于织针、弹性针脚和推针脚组合的三角编织机构
CN102995273B (zh) 横式编织机导纱器
CN102330266A (zh) 一种电脑横机纺织控制系统
CN108532114B (zh) 同行吊目密度可调的编织组合三角及其编织三角机构
CN1867719A (zh) 横机用滑动阻力附加装置
CN115142183A (zh) 横机的选针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