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2867B - 具有可竖直和水平移位的导纱器臂的横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竖直和水平移位的导纱器臂的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2867B
CN101962867B CN 201010236890 CN201010236890A CN101962867B CN 101962867 B CN101962867 B CN 101962867B CN 201010236890 CN201010236890 CN 201010236890 CN 201010236890 A CN201010236890 A CN 201010236890A CN 101962867 B CN101962867 B CN 1019628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carrier
control assembly
main body
carrier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368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2867A (zh
Inventor
H-G·哈尔滕霍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lmeyerstol R & D Co ltd
H Stoll GmbH and Co KG
Karl Mayer R&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H Stoll & CoK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 Stoll & CoKg GmbH filed Critical H Stoll & CoK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962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2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2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2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54Thread guides
    • D04B15/56Thread guide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一种横机,具有至少一个可沿着导纱器导轨(200)移动的导纱器(1),导纱器具有可沿着竖直方向移位的导纱器臂(2),其中设有独立于使得导纱器(1)移动的带动机构(100)或传动机构的控制部分(5),该控制部分用于使得导纱器臂(2)竖直地移位,设有控制机构,在导纱器臂(2)竖直移位时,这些控制机构引起导纱器臂(2)叠加地水平移位。

Description

具有可竖直和水平移位的导纱器臂的横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机,其具有至少一个可沿着导纱器导轨移动的导纱器,导纱器具有可沿着竖直方向移位的导纱器臂,其中设有独立于使得导纱器移动的带动机构(Mitnehmer)或传动机构的、用于使得导纱器臂竖直地移位的控制部分。
背景技术
这种横机例如由尚未公开的欧洲专利申请09005692已知。其中记载有一种自主驱动的导纱器,该导纱器的导纱器臂可以竖直移动,其方式为,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平移运动。
由DE 43 00 027 A1已知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导纱器盒的横机,该导纱器盒具有导纱器,导纱器可沿着横机的纵向从其工作位置移出,且带有导纱器臂和喂线梭子(Nüsschen)。利用至少一个控制凸轮可使得导纱器臂相对于导纱器盒主体移动。基于通过带动机构引起导纱器臂水平地移动,还引起导纱器臂竖直地移动。
就EP 1 715 092 A1中披露的导纱器而言,通过带动机构将水平运动引至导纱器臂。由此还使得导纱器臂产生竖直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横机,其还能独立于带动机构引起导纱器臂做叠加的竖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采用开头部分所述类型的横机,即可实现所述目的,其中设有控制机构,在导纱器臂竖直移位时,这些控制机构引起导纱器臂叠加地水平移位。采取该措施能使得导纱器臂从工作位置移动至非工作位置,从而该导纱器臂不会干扰其它导纱器臂。导纱器臂沿着水平方向不必受到附加的控制,因为基于控制机构,引入导纱器臂的竖直移位运动就已经引起导纱器臂附加地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根据本发明,导纱器臂的运动独立于导纱器的带动机构或传动机构。特别是不会通过带动机构而将运动引至导纱器臂。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设计,可以规定,为了使得导纱器臂水平地移位至导纱器臂的非工作位置,第一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与第一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配合作用。这些第一控制部件是一种控制机构,其引起与竖直移位叠加的水平移位。这些控制部件可以是控制凸轮或者控制面或者可相对于控制面或控制凸轮移动的控制栓塞。
根据一种改进,可以规定,第一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设置在可相对于余下的导纱器主体移动的控制滑块上。该控制滑块可以通过带动机构而移动。通过滑块可以影响导纱器臂的水平运动方向。特别是可以适当地定位控制滑块,使得导纱器臂始终都与导纱器的先前的运动方向相反地到达非工作位置。根据本发明,控制滑块被视为导纱器主体的组成部分。在控制滑块上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控制栓塞作为第一控制部件。
将第一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构造成相对于导纱器臂的纵轴线或中轴线倾斜地伸展的面,由此可以特别简单地实现导纱器臂的水平运动。该倾斜伸展的面可以与作为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的控制栓塞配合作用。
特别优选的是,导纱器臂具有两个第一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视导纱器臂的水平移位方向而定,第一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之一可以与第一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配合作用。这些第一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可以设置在导纱器臂的端部上,且伸展到一起,从而在导纱器臂的端部产生尖端。控制滑块可以适当地移位,使得控制滑块的控制部件即第一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要么与作为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的一个倾斜伸展的面配合作用,要么与另一个倾斜的伸展的面配合作用。
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发明设计,可以规定,为了使得导纱器臂水平地移位至导纱器臂的工作位置,第二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与第二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配合作用。由此确保实现规定的水平运动,以便使得导纱器臂移位至工作位置
Figure BSA00000205775700021
根据一种改进可以规定,第二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是相对于导纱器臂主体的中轴线倾斜地伸展的面。由此特别简单地实现水平移位。倾斜伸展的面的斜率优选与导纱器臂侧的第一控制部件的倾斜伸展的面的斜率相同。
为了能引起向左和向右的水平移位,最好设有两个第二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
特别有利的是,设有第三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其与第二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连接,且与第二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配合作用。利用该第三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可以将导纱器臂固定在工作位置。为此,第三控制部件优选竖直地朝向。
导纱器主体具有内凹,且至少一个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由该内凹的边缘(Berandung)的至少一部分构成,由此可以特别简单地实现第二和第三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优选通过所述边缘来形成两个第二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和第三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
第一和第二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可以是不同的。
第一和第二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也可以是不同的。
设有用于带动导纱器和控制滑块的带动机构,由此可以采用特别简单的方式将运动引至导纱器和控制滑块。在此,同一带动机构既可以给导纱器加载(beaufschlagen),又可以给控制滑块加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可由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及权利要求书得到,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重要细节。图中所示的特征未必尺寸精准,从中能清楚地看到本发明的特殊之处。不同的特征可以分别单独地或者任意组合地在本发明的变型方案中实现。
附图说明
在示意性的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对其予以详细介绍。
图中示出:
图1示出具有导纱器的横机的一部分,该部分可在导纱器导轨上移动;
图2为沿着图1的箭头X的方向观察的视图;
图3为相应于图1的视图,其中导纱器臂移动至非工作位置;
图4为相应于图1的视图,其中示出导纱器臂从非工作位置移动至工作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导纱器1,其包括导纱器主体11和导纱器臂2。导纱器臂2可竖直地移位。它特别是可沿着箭头方向AT移位至非工作位置,且可沿着箭头方向T移位至工作位置。所述移位通过控制部分5来引起,该控制部分可以是齿形轴,且与导纱器2的相应的齿部配合作用。
导纱器1的水平运动,即沿着导纱器导轨200的运动,通过带动机构100来引起,该带动机构与导纱器主体11的止挡面18、18′配合作用。带动机构100还与控制滑块3配合作用,该控制滑块被视为导纱器主体11的组成部分。带动机构100特别是与控制滑块3的切换面34、34′配合作用。
控制滑块3在导纱器主体11的槽13中导向。它具有凸起31,该凸起伸入到导纱器主体11的凹口14中。凸起31可以在被构造成栓塞32、32′的止挡之间移动。栓塞32、32′对控制滑块3相对于余下的导纱器主体11的运动进行限定。
在控制滑块3上,特别是在凸起31上,设有第一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33,其被构造成控制栓塞。该控制部件可以与第一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21、21′配合作用,以便使得导纱器臂2从工作位置水平地移动至非工作位置。第一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21、21′是位于导纱器臂2的端部上的控制面。
导纱器主体11具有内凹15,内凹的边缘形成两个第二导纱器主体侧的构造成控制面的控制部件16、16′。在控制部件16、16′上连接有第三导纱器主体侧的被构造成固定槽的控制部件17。形式为控制栓塞的第二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22与第二和第三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16、16′、17配合作用。
在图1中可看到,导纱器臂2已沿着箭头T的方向转至其工作位置。利用固定在未示出的滑座上的带动机构100,可以使得导纱器1在箭头L的方向上沿着导纱器导轨200移动,以便给织针供应纱线。导纱器主体11在其背侧具有燕尾形的槽12(见图2),导纱器1利用该燕尾形的槽可纵向移动地支撑在导纱器导轨200上。
导纱器臂2可竖直移动地支撑在滑块4的(竖直的)槽41中。滑决4又可水平移动地设置在盖板6的槽61中(见图2)。
由图2可见,导纱器臂2在区域23中具有齿部,该齿部与构造成齿形轴的控制部件5处于啮合中。控制部件5可以利用未示出的传动机构沿着箭头D和U的方向做旋转运动。利用齿形轴和导纱器臂2上的齿部区域来使得旋转运动转换为平移运动,这仅仅是个例子。还可以考虑其它运动转换机构。
导纱器1具有本已公知的制动装置。一旦带动机构100不再贴靠在导纱器主体11的止挡面18、18′上,制动装置就夹持导纱器1,并将其固定在导纱器导轨200上的预定位置。
由图3可见,在导纱器1已沿着箭头L的方向(图1)移动之后,在导纱器臂2移动至非工作位置时,导纱器臂2与水平运动叠加地做竖直运动。
只要控制部件22位于控制部件17的区域中,导纱器臂2就仅仅沿着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在导纱器臂2沿着箭头方向AT继续竖直移动时,控制部件就脱离与控制部件17的接触。一旦控制部件22位于控制部件17的上方,导纱器臂2的控制部件21就贴靠在控制部件33上,并使得控制滑块3的凸起31压靠在栓塞32上。在导纱器臂2沿着箭头AT的方向继续移动时,利用控制部件21将附加的沿着箭头HL的方向的水平运动引至导纱器臂2。只要沿着箭头AT的方向的运动引至导纱器臂2,就与沿着箭头HL的方向的水平运动叠加地做竖直运动。
在该图中,导纱器臂2的中轴线MA已从导纱器1的中轴线MF移动离开距离H。导纱器臂2相距导纱器1的中心的水平距离可以通过导纱器臂2的竖直运动来确定。控制部件22位于导纱器臂2的中轴线或纵轴线MA上。
如果导纱器1已沿着箭头R的方向(图1)移动,则控制滑块3的切换面34′与止挡面18′叠合(图1),且控制滑块3经过适当定位,使得导纱器臂2的控制部件21′在导纱器臂2移动时沿着方向AT贴靠在控制部件33上。于是导纱器臂2沿着箭头HR的方向做水平运动。
因此,通过对控制部件3的定位来选择导纱器臂2的运动方向(HL或HR)。据此,为了能够在两个方向上运动,在导纱器臂2上设有两个第一控制部件21、21′,这两个第一控制部件相向伸展,并在导纱器臂2的端部形成尖端。至少导纱器臂2的被示出的上面部分相对于轴线MA对称。
由图3可见,导纱器臂2的水平运动与导纱器1的当前运动方向相反,即离开导纱器中心。在通过带动机构100将运动引至导纱器1时,根据导纱器1的当前运动方向,接通对导纱器臂2的水平运动方向的控制,其方式为,传动机构100沿着与导纱器1相同的方向对控制滑块3进行加载。但并不会通过传动机构100而引起导纱器臂2相对于导纱器主体的相对运动。
图4示出,在导纱器臂2从非工作位置移动至其工作位置时,导纱器臂2与水平运动叠加地做竖直运动。
首先,在沿着箭头L的方向运动之后,通过制动装置将导纱器1固定在导纱器导轨200上。如果现在控制部分5沿着箭头D的方向转动,则导纱器臂2由此沿着箭头T的方向运动。一旦导纱器臂2的控制部件22贴靠在导纱器主体11的控制部件16′上,就会引入沿着箭头M的方向的附加的水平运动。只要控制部件22贴靠在控制部件16′上,且沿着箭头T的方向的运动引至导纱器臂2,就与沿着箭头M的方向的水平运动叠加地做竖直运动。
如果控制部件22已到达控制部件17,则导纱器臂2尚仅仅做沿着箭头T的方向的竖直运动,直至它已到达其预定的工作位置。
在该图中,导纱器臂2的中轴线MA仍与导纱器1的中轴线MF相距距离H。
相反,如果导纱器1在沿着箭头R的方向移动之后被固定在导纱器导轨200上,则在导纱器臂沿着箭头T的方向移动时,导纱器臂2的控制部件22贴靠在导纱器主体11的控制部件16上。由此将水平运动引至导纱器臂2,该水平运动的运动方向与箭头M相反。

Claims (14)

1.一种横机,具有至少一个可沿着导纱器导轨(200)移动的导纱器(1),导纱器具有可沿着竖直方向移位的导纱器臂(2),其中设有独立于使得导纱器(1)移动的带动机构(100)或传动机构的控制部分(5),该控制部分用于使得导纱器臂(2)竖直地移位,其特征在于,设有控制机构,在导纱器臂(2)竖直移位时,这些控制机构引起导纱器臂(2)叠加地水平移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为了使得导纱器臂(2)水平地移位至导纱器臂(2)的非工作位置,第一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21、21′)与第一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33)配合作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33)设置在可相对于余下的导纱器主体(11)移动的控制滑块(3)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21、21′)构造成相对于导纱器臂(2)的纵轴线倾斜地伸展的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导纱器臂(2)具有两个第一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21、2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为了使得导纱器臂(2)水平地移位至导纱器臂(2)的工作位置,第二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22)与第二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16、16′)配合作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16、16′)是相对于导纱器主体(11)的中轴线(MF)倾斜地伸展的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设有两个第二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16、16′)。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三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17),该第三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与第二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16、16′)连接,且与第二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22)配合作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第三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17)竖直地延伸。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导纱器主体(11)具有内凹(15),且所述第二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16、16′)和所述第三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17)中的至少一个由该内凹(15)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构成。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导纱器臂侧的控制部件(21、21′、22)是不同的。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导纱器主体侧的控制部件(16、16′、33)是不同的。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带动导纱器(1)和控制滑块(3)的带动机构(100)。
CN 201010236890 2009-07-21 2010-07-21 具有可竖直和水平移位的导纱器臂的横机 Active CN1019628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910034006 DE102009034006B4 (de) 2009-07-21 2009-07-21 Flachstrickmaschine mit vertikal und horizontal verstellbarem Fadenführerarm
DE102009034006.8 2009-07-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2867A CN101962867A (zh) 2011-02-02
CN101962867B true CN101962867B (zh) 2013-03-20

Family

ID=43383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36890 Active CN101962867B (zh) 2009-07-21 2010-07-21 具有可竖直和水平移位的导纱器臂的横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2867B (zh)
DE (1) DE102009034006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1763B (zh) * 2014-04-22 2015-12-09 新昌县东茗乡德创机械厂 一种横机的导纱器限位和变换装置
CN105256455B (zh) * 2015-09-14 2017-03-08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引线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0027A1 (de) * 1993-01-02 1994-07-07 Schieber Universal Maschf Flachstrickmaschine
CN1851092A (zh) * 2005-04-21 2006-10-25 H.斯托尔两合公司 针织横机的导纱器
CN101080524A (zh) * 2004-11-23 2007-11-28 施泰格尔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 直针床针织机用配纱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1874C (zh) *
EP2243871B1 (de) * 2009-04-23 2012-05-23 H. Stoll GmbH & Co. KG Flachstrickmaschine mit mindestens einem längs einer Fadenführerschiene beweglichen Fadenführ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0027A1 (de) * 1993-01-02 1994-07-07 Schieber Universal Maschf Flachstrickmaschine
CN101080524A (zh) * 2004-11-23 2007-11-28 施泰格尔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 直针床针织机用配纱器
CN1851092A (zh) * 2005-04-21 2006-10-25 H.斯托尔两合公司 针织横机的导纱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9034006B4 (de) 2012-12-27
CN101962867A (zh) 2011-02-02
DE102009034006A1 (de) 2011-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09644B1 (ko) 횡편기의 선침장치
US7073355B2 (en) Knitting machine with at least one striping attachment
US6988385B2 (en) Yarn feeder of weft knit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feeding yarn for weft knitting machine
KR101985818B1 (ko) 플레이팅 편성방법 및 그에 사용하는 횡편기
KR19980081405A (ko) 횡편기 실공급 장치
JPS62125053A (ja) 横編機
CN101962867B (zh) 具有可竖直和水平移位的导纱器臂的横机
EP0567282B1 (en) Flat knitting machine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rocking sinkers of the flat knitting machine
CN105714466A (zh) 具有将纬纱、经纱和/或浮纱退圈和垫入的装置的横机
EP1840253A3 (en) 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
US6978642B2 (en) Weft knitting machine with movable sinker device
KR101387965B1 (ko) 횡편기의 선침 시스템, 실렉터 및 횡편기
KR100955807B1 (ko) 횡편기에 있어서의 자력식 선침장치(磁力式 選針裝置)
CN104233609A (zh) 平针针织机
EP1655398A1 (en) Weft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movable sinker
EP3054041B1 (en)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movable sinker
CN111793889B (zh) 横机
US7269976B2 (en) Weft knitting machine capable of switching moving member bringing state
EP2570537A1 (en) Thread guide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US6688140B2 (en) Weft knitting machine with transfer mechanism and transferring method
US20060010926A1 (en) Loop-forming system and sinker for such a system
CN102995273B (zh) 横式编织机导纱器
KR100877238B1 (ko) 셔틀직기의 셔틀구동방법 및 장치
CN111501187B (zh) 一种随嘴口大小变化位置的横编机压布装置
EP4253625A1 (en)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and its needle selection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Obertsc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Carlmeyerstol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Obertschau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Karmeier R & D Co.,Ltd.

Address after: Reutlingen

Patentee after: H. Stoll AG & Co. KG

Address before: Reutlingen

Patentee before: H. STOLL GmbH & Co.K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5

Address after: Obertscha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Karmeier R & D Co.,Ltd.

Address before: Reutlingen

Patentee before: H. Stoll AG & Co. K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