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3683A - 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3683A
CN1863683A CN 200480028988 CN200480028988A CN1863683A CN 1863683 A CN1863683 A CN 1863683A CN 200480028988 CN200480028988 CN 200480028988 CN 200480028988 A CN200480028988 A CN 200480028988A CN 1863683 A CN1863683 A CN 1863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r sheet
intermediate layer
sheet
hollow particle
transfer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800289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6994C (zh
Inventor
田中良正
川村正人
塚田力
内田恭子
大西俊和
中居达
立花和幸
篠原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Oji Pa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ji Pa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ji Pa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Oji Pap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63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3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69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699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包含片状支撑体和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顺序形成的含有中空颗粒的中间层和图像接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为0.2~35μm,体积中空率为30~97%,于0.1MPa的施加压力下在开始施加压力10毫秒后通过采用显微结构分析测得的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表面上的印刷平滑度(Rp值)为1.5μm或更小。另外提供了该热转印接受片材的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接受片材,其用于通过将其叠加在热转印片材(墨带)上和借助热敏头使得该墨带上的染料热转印而形成图像。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特别适用于染料热转印打印机并且在片状支撑体和图像接受层之间具有包含中空颗粒的中间层的热转印接受片材(下文有时简称为“接受片材”),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的制备方法和采用该热转印接受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热打印机引人注意,而能够印刷清晰的全色图像的染料热转印打印机尤其引人注意。在染料热转印打印机中,墨带的含有染料的染料层被叠加在接受片材的含有染料可染树脂的图像接受层(下文有时简称为“接受层”)上,通过热敏头等提供的热作用,将在所需部分的染料层的染料以预定的浓度转印到所述接受层上,从而形成图像。在墨带中,顺序提供黄色、品红色、青色三色染料层区域或者这三种颜色和黑色的四色染料层区域。通过顺序重复转移相应的颜色染料到接受片材上而得到彩色图像。在所述染料热转印体系的打印机的情况下,接受片材一般以扁平片材形式供入。
随着采用计算机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通过染料热转印体系记录的图像的图像质量等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该体系的市场得到扩大。此外,控制热敏头温度的技术得到改进,随之,对高速高灵敏度印刷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加热设备如热敏头的热值应用于形成图像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样,还要求打印机成本低、结构简化,这将会带来如降低由热敏头产生的印刷压力和延长打印头寿命等技术问题。目前,在市场上已可以得到能够在30秒内印刷一张A6尺寸片材的打印机,预计未来对更高速度印刷的需求将会增长。
为了有效地形成高质量和高密度的图像,一般采用包括其上提供主要包含染料可染树脂的接受层的支撑体的接受片材,但当采用普通膜作为支撑体的衬底时,尽管其具有优异的平滑度,但从热敏头散发到该衬底的热量会导致记录灵敏度不足,或者当膜缺乏令人满意的缓冲性能时,所述墨带与接受片材之间的密切接触是不令人满意的,结果导致密度不均匀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提出例如采用将发泡膜与核心材料层如纸质片材层叠得到的支撑体(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61-197282号(第1页)),以及将主要包含热塑性树脂(如聚烯烃树脂)和空隙结构的双轴拉伸膜(合成纸)与核心材料层如纸质片材层叠得到的支撑体(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62-198497号(第1页))作为支撑体。采用这种支撑体的接受片材在绝热性能和平滑度方面表现优异,但不足之处在于其具有纸状质地,或者价格昂贵。
此外,当采用纸质片材作为所述接受片材的支撑体时,与所述膜类似,其记录灵敏度不足,虽然缓冲性能比所述膜的稍高一些,但是由于纸的纤维密度不均匀,因而所述墨带与接受层之间的密切接触变得不均匀,以及印刷物容易具有不规则深浅效果。因此,为了提高转印密度等,已经公开了一种接受片材,其中在所述纸质支撑体与接受层之间提供包含中空颗粒的中间层(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63-87286号(第1、2页)和第1-27996号(第1-3页))。在该接受片材中,通过增强所述包含中空颗粒的层的绝热性能或缓冲性能,灵敏度得到提高,但是所述中空颗粒易于在接受片材表面上产生不规则性。
对于所述接受片材表面上的不规则性的改善,已经提出通过规定用于所述中间层的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或中空率而具有例如特定表面粗糙度或光泽度的接受片材(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9-99651号(第1-5页)和第2001-39043号(第2、3页))。另外,已经提出包含衬底片材的接受片材,在该衬底片材上形成有包含气泡层和接受层的树脂层,其中对所述气泡层和/或接受层进行平滑处理(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6-210968号(第2-4页))。
然而,在通过常规测量方法测量的接受层的表面粗糙度值与通过染料热转印打印机实际得到的图像的质量之间不一定存在满意的相关性。特别地,在于低印刷压力下通过目前的高速打印机印刷中,几乎不能得到好的图像质量。此外,当所述中空颗粒的体积中空率提高时,所述接受片材的表面容易被划刻。也就是说,存在在处理印刷品时由于钉子、笔尖等对片材表面的碰撞容易产生划痕的问题,并且商业价值严重下降。
另外,为了提高所述接受片材表面上的平滑度,已经提出具有包含多个层的多孔层的接受片材,其中在所述多孔层上提供通过共挤出热塑性树脂形成的层压层(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2000-272259号(第2页))。然而,当将通过搅拌形成的包含气泡的树脂溶液或者形成过度中空的可热膨胀树脂用作核心材料层侧的多孔层时,几乎不能得到足够的平滑度,或者由于热作用,所述层压层的形成可能例如导致所述多孔层的多孔结构变形和坍塌,提高所述灵敏度和图像质量的效果不一定达到满意的水平。此外,已经提出具有接受层的接受片材,其中两种或更多种颗粒直径不同的细小中空颗粒被引入所述接受层中(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11-291647号(第2页)),但存在于接受层中的中空颗粒不能满意地提供绝热性能或缓冲性能增强的效果,以及会不利地影响所述接受层的可染性等,因此,图像容易具有不足的均匀性。
此外,用于这些具有中间层的接受片材中的中空颗粒的分隔壁是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聚合物材料形成的,因此,所述中空颗粒的耐热性通常不好,可能会由于接受片材生产时的热量或印刷时来自热敏头的热量而热变形或坍塌,使得控制印刷密度变得困难,或者印刷区域可能由于热量而凹痕以导致外观受损。相应地,在通过目前的高速打印机的印刷中可能得不到足够高的图像质量。
另外,已经提出包含具有其上顺序叠加的含有中空颗粒的层和染料接受层的纸质衬底的接受片材,其中整个接受片材的缓冲变形率为10~30%(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2002-200851号(第2-5页))。尽管从提高耐溶剂性的观点出发选择用于所述中空颗粒的分隔壁的结构材料,但因为根本没有考虑耐热性,因此改善的需求仍然存在。
发明内容
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了本发明,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通过提供特别适用于染料热转印打印机以及具有含有中空颗粒的中间层的热转印接受片材来解决传统接受片材的上述问题,其中在不采用昂贵的人造纸或发泡膜的情况下,保证所述接受片材的印刷密度与人造纸或发泡膜的相等以及实现低成本、高灵敏度和高图像质量的同时改进图像缺陷如不规则深浅效果和白点。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提供所述接受片材的制备方法和采用该接受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具有充分高的抗压强度以及不会出现凹痕现象。在一个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还具有足够高的耐热性。
本发明包括以下发明:
(1)一种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包含具有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顺序形成的含有中空颗粒的中间层和图像接受层的片状支撑体,其中所述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为0.2~35μm,体积中空率为30~97%,于0.1MPa的施加压力下在开始施加压力10毫秒后通过采用显微结构分析测得的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表面上的印刷平滑度(Rp值)为1.5μm或更小。
(2)根据(1)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20~90μm。
(3)根据(1)或(2)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中间层的所有中空颗粒与全部固体内容物的质量比率为30~75质量%。
(4)根据(1)至(3)任一项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具有叠加于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图像接受层之间的阻隔层。
(5)根据(1)至(4)任一项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片状支撑体是主要包含纤维素浆的片状支撑体。
(6)根据(1)至(5)任一项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在所述片状支撑体的其中没有提供图像接受层的那侧上提供包含至少聚合物树脂和有机和/或无机细颗粒的背表面层。
(7)根据(1)至(6)任一项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基于JIS K 7220的弹性压缩模量为30MPa或更小。
(8)根据(1)至(7)任一项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中间层包含平均颗粒直径不同的两种中空颗粒A和B,以及各自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LA(μm)和LB(μm)满足下列所有关系式(1)~(3):
    LA=2~35μm            (1)
    LB=0.2~9μm           (2)
    0.05≤LB/LA≤0.4       (3)。
(9)根据(1)至(8)任一项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中间层包含作为所述中空颗粒的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或更高的聚合物材料形成分隔壁的中空颗粒。
(10)根据(9)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或更高的聚合物材料形成分隔壁的所述中空颗粒的聚合物材料由主要包含腈基单体的组分得到。
(11)根据(10)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腈基单体是选自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代丙烯腈、α-乙氧基丙烯腈和反丁烯二腈中的至少一种。
(12)一种采用根据(1)至(11)任一项的热转印接受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在通过染料热转印打印机印刷期间和/或之后向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表面施加1.0MPa或更大压力处理的步骤。
(13)一种制造包含具有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顺序形成的含有中空颗粒的中间层和图像接受层的片状支撑体的热转印接受片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当通过在所述片状支撑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涂布包含平均颗粒直径为0.2~35μm和体积中空率为30~97%的中空颗粒的中间层涂布溶液并使其干燥而提供所述中间层之后和/或当在所述中间层上提供所述图像接受层之后,进行将所述片材通过具有由加热辊和压辊组成的成对辊的夹压部件的平滑处理步骤,从而使得于0.1MPa的施加压力下在开始施加压力10毫秒后通过采用显微结构分析测得的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表面上的印刷平滑度(Rp值)为1.5μm或更小。
(14)根据(13)的制造热转印接受片材的方法,其还包括在所述平滑处理步骤之后通过在压力释放状态下使所述片材表面与加热辊接触而随后加热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的厚度恢复处理步骤。
本发明的接受片材是具有非常优秀品质的、适用于染料热转印打印机的接受片材,其具有含有中空颗粒的中间层,保证不规则深浅效果和白点等问题得到改善,以及可以在低成本下进行具有高图像质量的高灵敏度记录。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减少印刷表面的划痕、擦伤等的产生。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接受片材具有足够高的抗压强度以及不会出现凹痕。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接受片材还具有足够高的耐热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步骤(a)用于本发明接受片材的平滑处理或者步骤(b)平滑处理+厚度恢复处理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得到高灵敏度、高质量的图像,在印刷时必须使所述接受片材充分与墨带密切接触,以及使其跟随热敏头的形状而变形从而可以充分将来自热敏头的热量用于形成图像。相应地,在印刷时于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所述接受片材需要在该接受片材表面上表现出高平滑度。
在本发明中,作为深入调查的结果,已经发现当于0.1MPa的施加压力下在开始施加压力10毫秒后通过采用显微结构分析测得的所述接受片材表面(接受层表面)上的印刷平滑度(Rp值)设置为1.5μm或更小时,可以得到高灵敏度、高质量的图像。Rp值基本上为0~1.5μm,优选为0~1.0μm。如果Rp值超过1.5μm,那么由于接受片材表面的平滑度不足,所述接受片材可能在印刷密度和印刷图像质量方面下降。
顺便提及,用于本发明的印刷平滑度(Rp值)通过测量与在接触连接至标准平面(棱镜)的样品的表面上凹痕的平均深度成比例的物理量来测定。测量原理例如公开在Nippon Insatsu Gakkai Ronbun-Shu(JapanPrinting Society Articles)第17卷第3期(1978)和Nippon Insatsu GakkaiDai 60-Kai Shuki Kenkyu Happyo Kai(60th Spring Meeting for ReadingResearch Papers of Japan Printing Society)(1978)上。另一方面,在制纸业中,在许多情况下采用由空气泄漏量计算平滑度的设备,如Bekk平滑度仪、Oken型平滑度仪和Smoothter平滑度仪来表示纸品的平滑度。然而,考虑到通过打印机印刷时,已发现在特定条件下的印刷平滑度(Rp值)可以成功地再现在实际印刷中通过墨带所述接受片材与热敏头的接触状态。
当升华染料由墨带转移至接受片材的接受层上形成图像时,由于热敏头和打印机的压纸辊之间的挤压压力引起的施加到所述接受片材上的压力通常为约0.1~0.5MPa,来自热敏头的热能的施加时间一般为10毫秒或更少。以这种方式,于施加压力下在很短时间内所述接受片材的平滑度,即接受片材与热敏头之间的接触比率,是重要的。
对于测量于施加压力下玻璃表面与纸品的光学接触比率的设备,镜面反射平滑度仪(也称为“Chapman平滑度仪”)已是传统上已知的。该镜面反射平滑度仪可以再现热转印时的施加压力,但是测量的接触比率的读取是在开始压力施加的最初数秒钟进行的,这与实际热转印中热能的施加时间相比是非常长的时间。因此,实际印刷状态几乎不能再现。
另一方面,印刷平滑度(Rp值)可以通过测量在开始施加压力之后最初10毫秒内棱镜表面与纸品的光学接触比率来计算,并且作为对由该接触比率计算得到的Rp值与印刷图像质量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已发现在向接受片材的棱镜开始施加0.1MPa压力后10毫秒测得的Rp值与印刷图像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测量设备,例如可以采用印刷平滑度测量仪(光学接触比率显微结构分析测量仪,由Toyo Seiki Seisaku-Sho Ltd.制造)。
另外,根据JIS K 7220测量的本发明接受片材的弹性压缩模量优选为30MPa或更小,更优选为3~20MPa,甚至更优选为4~16MPa。如果接受片材的弹性压缩模量大于30MPa,那么图像质量可能变坏,或者可能在印刷的表面上产生带状皱褶而导致商业价值降低。
本发明的接受片材具有足够低的弹性压缩模量,因此在印刷时,当通过墨带将所述接受片材插入热敏头和压纸辊之间时,所述接受片材内部适当地变形以增强接受片材与热敏头的密切接触,从而可以得到优异的记录密度和高图像质量。
由于热敏头的热量墨带会经历局部热收缩,这会导致产生皱褶,但由于所述接受片材的弹性压缩模量足够低,接受片材可以跟随皱褶形状而变形,因此避免将墨带上产生的皱褶形状转移到印刷表面,从而表现出良好的外观。然而,如果弹性压缩模量高,那么接受片材不能令人满意地变形,从而不能跟随皱褶形状,因此在墨带上产生的皱褶形状被转移到印刷表面,引起有缺陷的外观。
对于层构造而言,本发明的接受片材包含至少片状支撑体、中间层和接受层。另外,优选对本发明的接受片材构造以使得在片状支撑体上顺序形成含有平均颗粒直径不同的两种中空颗粒A和B的中间层和接受层。当然,可以进一步提供其它层作为中间层以采取两层或更多层的多层结构。下面将详细描述这些层。
(片状支撑层)
适合用于本发明中的片状支撑体的实例包括(1)主要包含纤维素浆的纸质片材,如无木纸,如酸性纸、中性纸、中等质量纸、涂布纸、加工印刷纸、玻璃纸、浇涂纸;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提供热塑性树脂层的层压纸,如聚烯烃树脂、合成树脂浸渍纸、乳液浸渍纸、合成橡胶胶乳浸渍纸、内部添加合成树脂的纸、包含可热膨胀颗粒的发泡纸或纸板,或者(2)包括塑料膜(主要包含热塑性树脂,如聚烯烃,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聚氯乙稀或聚苯乙烯)在内的膜,具有通过将包含上述树脂与不相容树脂或无机颜料的共混物的熔融混合物从挤出机中挤出并将挤出物拉伸以形成空隙而得到的单层或多层结构的多孔拉伸膜,如合成纸、多孔聚酯膜、或者通过将这些膜彼此堆叠或层压或将这种膜与其它膜或纸堆叠或层压得到的复合膜。
在这些片状支撑体中,优选主要包含纤维素浆的纸质片材,因为它们的热收缩性低、绝热性能好、作为接受纸的质地好和成本低。
用于本发明的片状支撑体可以具有以下的构造:其中顺序堆叠其上形成有接受层的第一衬底层、压敏粘合剂层、隔离剂层和第二衬底层。作为选择,当然可以采用具有所谓的粘着剂或密封型结构的片状支撑体。
用于本发明的片状支撑体优选具有100~300μm的厚度。如果厚度小于100μm,可能导致机械强度不足,由此得到的接受片材具有低刚性以及表现出令人不满意的排斥变形作用,结果,在印刷时不能充分地避免接受片材发生卷曲。如果厚度超过300μm,那么得到的接受片材会具有过大的厚度,装入打印机的接受片材的数量可能减少,或者在装入预定量的接受片材的情况下,这需要增大打印机的容量,并且可能产生如难以缩小打印机尺寸的问题。
(中间层)
在本发明中,中间层形成在所述片状支撑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中间层主要包含粘合剂树脂和中空颗粒,并具有多孔结构以实现高缓冲性能,从而即使当使用纸品作为片状支撑体时,也可以得到高灵敏度的接受片材。通过将中空颗粒加入到中间层中,赋予所述接受片材适当的变形自由度,顺韧性、所述接受片材与打印头形状和墨带形状的密切接触得到提高,从而即使在低能量状态下打印机打印头对接受片材的热效率也可以得到增强,印刷密度和图像质量可以得到提高。此外,由于同时也可以避免在高速打印机中施加高能量的操作时墨带上产生的带状皱褶引起的印刷故障。
通过将中空颗粒加入到所述中间层中,所述接受片材的绝热性能得到增强,于是热敏头对所述接受层的热效率也得到增强,因此,印刷密度和图像质量得到提高。另外,即使当将由打印机的热敏头或传输辊产生的高压力施加到所述接受片材上时,该应力也可以被所述接受片材的内部吸收,因此,所述接受片材抗拒由传输辊引起的在印刷表面上形成钉形标记或凹痕的能力得到提高。
用于本发明中间层的中空颗粒包含由聚合物材料形成的壳体和被该壳体包围的一个或多个中空部分。所述中空颗粒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但可以从如下制备的中空颗粒(i)和(ii)中选择所述中空颗粒:
(i)通过使包含可热膨胀物质的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热膨胀制备的发泡中空颗粒(下文有时称之为“预发泡中空颗粒”);以及
(ii)通过使来自通过采用聚合物形成材料作壳体形成材料和采用挥发性液体作孔形成材料的微胶囊聚合方法制备的微胶囊的孔形成材料挥发和分散得到的微胶囊状中空颗粒。
对于中空颗粒的制备,还可以考虑采用包含含有以非发泡状态的可热膨胀物质的热塑性物质的颗粒(下文有时称之为“发泡颗粒”),由于在接受片材制备过程的加热步骤如干燥步骤中的热作用使该颗粒发泡,从而形成发泡中空颗粒。然而,当在接受片材的制备过程中含有可热膨胀物质的热塑性物质通过加热而发泡时,通过发泡得到均匀的颗粒直径是困难的,并且不能严格控制热膨胀后的颗粒直径,因此,中间层表面可能具有大程度的不规则性以导致不良的平滑度。在具有这样的中间层的接受片材中,接受层表面还会具有大程度的不规则性,热转印图像的均匀性会降低,导致不良的图像质量。相应地,在本发明中,优选采用提供使得包含含有可热膨胀物质的热塑性物质的颗粒预先热膨胀而制得的预发泡中空颗粒。
例如如下得到通过使得含有可热膨胀物质的热塑性物质热膨胀而制得的预发泡中空颗粒。对通过将作为所述可热膨胀核心物质的挥发性低沸点烃(例如,正丁烷、异丁烷、戊烷和/或新戊烷)装入热塑性材料中和采用偏二氯乙烯、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作为所述热塑性材料制成所述囊的壳体(壁)材料而制备的颗粒预先进行处理,如加热处理,从而使其热膨胀到预定的颗粒尺寸以形成预发泡中空颗粒。
如上通过使得包含可热膨胀物质的热塑性物质热膨胀而制备的预发泡中空颗粒通常具有低比重,因此,为了更大地提高可操作性和可分散性,可以通过热熔作用将无机粉末如碳酸钙、滑石、二氧化钛附着在该发泡中空颗粒的表面。以这种方式得到的表面涂布有无机粉末的发泡复合中空颗粒也可以用在本发明中。
在用于本发明的微胶囊状中空颗粒中,通过使具有由聚合物材料(如苯乙烯-丙烯酸基共聚物)或硬树脂(如三聚氰胺树脂)形成的壳体和在核心部分包含挥发性液体(如水)的微胶囊干燥,从而使水挥发和分散来形成所述中空核心部分。该微胶囊可以通过微胶囊形成聚合方法、由聚合物形成材料(壳体形成材料)和挥发性液体(孔形成材料)而得到。
用于本发明的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为0.2~35μm,优选为0.5~10μm,更优选为0.8~8μm。如果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小于0.2μm,那么得到的中空颗粒具有低的体积中空率,这通常会导致低绝热性能或缓冲性能,于是导致不能得到足够高的提高灵敏度和图像质量的效果。如果平均颗粒直径超过35μm,那么得到的中间层的表面平滑度可能降低,所述接受片材表面上的不规则性可能增大,导致热转印图像的均匀性不足和图像质量差。
用于本发明的中空颗粒优选具有25μm或更小、更优选为20μm或更小的最大颗粒直径。如果中空颗粒的最大颗粒直径超过25μm,,在热转印图像中可能会产生由于粗颗粒导致的不均匀的印刷深浅效果或白点,使得图像质量下降。为了使所述中空颗粒不含有最大颗粒直径超过25μm的粗颗粒,可以通过在中空颗粒的制备过程中调节平均颗粒直径的设置(其通常表现为标准分布状态)来实现这一目的。另外,不包含粗颗粒的中空颗粒还可以通过提供对颗粒分级的步骤而成功得到。
顺便提及,用于本发明的中空颗粒的颗粒直径可以通过采用通用颗粒直径测量仪测量,所述颗粒直径是采用激光衍射型颗粒尺寸分布分析仪(SALD2000,商品名,由Shimadzu公司制造)测量的值。
用于本发明的中空颗粒的体积中空率为30~97%,优选为75~95%。如果体积中空率小于30%,图像质量可能变劣,而如果体积中空率超过97%,涂层的强度变差,在涂布或干燥过程中所述中空颗粒可能会坍塌而导致表面平滑度的降低。
在中空颗粒的体积中空率的测量中,采用直读式化学天平(灵敏度:1mg)、量瓶(容积100ml)和筛网(12目)作为测量设备,异丙醇(IPA)作为试剂,用于测量的样品是在45℃下预先干燥48小时的中空颗粒。真比重通过下列步骤进行测量:
(1)准确称取量瓶的重量(W1),
(2)将约0.5克样品装入量瓶中,并准确称量重量(W2:量瓶+样品),
(3)添加IPA到标记线,并准确称量重量(W3:量瓶+样品+IPA),以及
(4)将作为对照的IPA添加到量瓶直至标记线,并准确称量重量(W4)。
真比重和中空率根据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真比重=A/B
条件是
A=(W2-W1)×{(W4-W1)/100}和
B={(W4-W1)-(W3-W2)}
中空率(%)={1-1/(膜材料比重/真比重)}×100
基于整个中间层的中空颗粒质量与总固体内容物质量的比率,所述中空颗粒在中间层中的混合量优选为30~75%,更优选为35~70%。如果整个中间层的中空颗粒质量与总固体内容物质量的比率小于30%,那么所述中间层的绝热性能或缓冲性能变得不足,不能满意地得到提高灵敏度和图像质量的效果,而如果中空颗粒的质量比率大于75%,那么得到的用于中间层的涂布溶液的可涂布能力会下降,以致无法提供足够高的涂层强度以及不能实现所需的效果。
在所述中间层含有上述平均颗粒直径不同的两种中空颗粒A和B的情况下,具有特定小颗粒直径的中空颗粒填充在具有特定大颗粒直径的中空颗粒之间以起到增强的作用,以及所述中间层的耐压缩性得到增强。因此,所述接受片材作为整体具有几乎不会破坏的结构。此外,借助于该结构,所述中间层表面上的不规则性减少,表面均匀性及由此导致的图像质量都得到提高。
相应地,即使当所述接受片材受到来自打印机的热敏头、传输辊等的高压力时,具有改进耐压缩性的接受片材在应力被吸收进入接受片材中并被消除后也可立即复原,从而可以避免在所述接受片材的印刷表面上产生钉形标记、凹痕等。
包含在本发明的中间层中的中空颗粒A的平均颗粒直径LA优选为2~35μm,更优选为3~30μm,甚至更优选为3~25μm。如果平均颗粒直径LA小于2μm,那么由于中空颗粒A的小颗粒尺寸,中空部分的体积不足,导致绝热性能或缓冲性能不能令人满意,几乎不能得到足够高的提高灵敏度和图像质量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平均颗粒直径LA大于35μm,那么中间层的强度降低,在通过热敏头打印期间所述接受片材上容易产生凹痕。另外,中间层表面上的不规则性可能增加,图像的均匀性和图像质量等倾向于下降。
中空颗粒B的平均颗粒直径LB优选为0.2~9μm,更优选为0.3~8μm,甚至更优选为0.4~7μm。如果平均颗粒直径LB小于0.2μm,由于其过度小的平均颗粒直径,那么中空颗粒B几乎不能填满中空颗粒A之间的间隙,而如果平均颗粒直径LB大于9μm,那么挤进中空颗粒A之间的间隙变得困难。在任一种情况下,均不能令人满意地得到耐压缩性增强的效果。
包含在本发明的中间层中的中空颗粒A和中空颗粒B的平均颗粒直径比(LB/LA)优选为0.05≤LB/LA≤0.4,更优选为0.1≤LB/LA≤0.4,甚至更优选为0.15≤LB/LA≤0.3。如果LB/LA>0.4,那么由于中空颗粒B的过大平均颗粒直径,因而其无法挤进中空颗粒A的间隙,以及当挤入时,所述间隙会被扩大,结果,所述接受片材的耐压缩性变得不足。另外,所述中间层表面上的平滑度降低,由此导致得到的接受片材的图像质量或灵敏度会降低。另一方面,如果LB/LA<0.05,由于中空颗粒B的过小的平均颗粒直径,其不能填满颗粒之间的间隙以及导致不能令人满意地得到提高接受片材的耐压缩性的效果。
中空颗粒A和中空颗粒B的各自颗粒直径的变化系数优选为35%或更小,更优选为30%或更小,甚至更优选为25%或更小。这里所用的颗粒直径的变化系数是通过将所述颗粒直径的标准偏差除以平均颗粒直径得到的值的百分比。
顺便提及,中空颗粒A和B的平均颗粒直径和所述颗粒直径的标准偏差可以采用一般的颗粒直径测量装置来测量,可以采用例如激光衍射型颗粒尺寸分布分析仪(SALD2000,商品名,由Shimadzu公司制造)来测量。
如果中空颗粒A的颗粒直径的变化系数超过35%,那么由于具有处于较低极限区域内的颗粒直径的中空颗粒A的数目增加,中空百分率下降,从而导致不能令人满意的绝热性能或缓冲性能以及不能得到足够高的灵敏度或图像质量。或者,由于具有处于较高极限区域内的颗粒直径的中空颗粒A的数目增大,中间层的强度变得不够,从而容易在印刷时在所述接受片材上产生凹痕,或者所述中间层表面上的不规则性会增大以致图像的均匀性、图像质量等下降。
如果中空颗粒B的颗粒直径的变化系数超过35%,那么具有处于较低极限区域内的颗粒直径的中空颗粒B不能令人满意地填满中空颗粒A之间的间隙,或者具有处于较高极限区域内的颗粒直径的中空颗粒B不能挤进中空颗粒A之间的间隙,由于这一原因或其它原因,所述接受片材的耐压缩性有时会变得不足。
中空颗粒A的体积中空率优选为60~97%,更优选为65~95%。如果所述体积中空率小于60%,那么不能得到中间层的耐压缩性与灵敏度和图像质量的提高之间的良好平衡,而如果所述体积中空率大于97%,所述涂层材料可能具有不良的稳定性,或者得到的中间层会受到涂层强度不足的影响。
中空颗粒B的体积中空率优选为30~97%,更优选为35~95%。如果所述中空颗粒的体积中空率小于30%,那么灵敏度和图像质量会降低,而如果所述体积中空率大于97%,那么涂层材料的稳定性会下降。
顺便提及,中空颗粒A或B的体积中空率表示中空部分的体积与颗粒体积的比率。具体地,可由包含中空颗粒和不良溶剂的中空颗粒液体分散体的比重、中空颗粒在该液体分散体中的质量分率、构成中空颗粒的壳体(壁)的聚合物树脂的真比重和所述不良溶剂的比重得到所述体积中空率。不良溶剂是不溶解和/或溶胀构成中空颗粒壁的树脂的溶剂,所述实例包括水和异丙醇。所述中空颗粒的体积中空率也可以通过采用例如小角X-射线散射测量装置(RU-200,商品名,Rigaku公司制造)由中间层的横截面的照片来确定。
包含在所述中间层中的平均颗粒直径不同的两种中空颗粒A和B的混合比根据中空颗粒的填充密度水平、表观密度和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等变化,但假定包含在所述中间层中的中空颗粒A和B的质量分别为WA和WB,质量比(WB/WA)优选为0.001~1,更优选为0.003~0.8。
本发明的中间层包含至少预定量的分隔壁由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130℃或更大、更优选为140℃或更大、甚至更优选为150~200℃的聚合物材料形成的中空颗粒(下文,这种中空颗粒有时简称为“本发明的中空颗粒”)。由于这种中间层具有多孔结构,所述接受片材在绝热性能方面得到提高,结果,印刷密度增加,图像质量得到改善。该中间层的形成可赋予所述接受片材适当的变形自由度并引起形状流动性的提高和接受片材与打印机头或墨带的密切接触,从而即使在低能量状态下打印机头对接受层的热效率也可以得到增强以及印刷图像的印刷密度和图像质量可以得到提高。此外,同时也可以避免在高速打印机中于施加高能量的操作时由于在墨带上产生的墨带皱褶而导致的印刷故障。
如果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Tg)小于130℃,那么中空颗粒的耐热性低以及由于生产期间的干燥步骤中的加热作用,可能发生中空颗粒的变形和坍塌。此外由于加热,印刷后的图像中出现凹痕而得到不良的外观,这不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如果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太高,那么在使得非发泡的中空颗粒发泡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必需过度大量的热量来引起发泡,这在经济上是不利的。
顺便提及,所述中空颗粒的Tg是根据JIS K 7121规定的方法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SSC5200,商品名,Seiko电子企业制造)测量的值。
用于生产本发明的中空颗粒的可聚合单体主要包含腈基单体,为了改善可热膨胀性、耐热性和耐溶剂性等,如果需要,适当地采用例如非腈基单体和交联单体。
所述腈基单体的实例包括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代丙烯腈、α-乙氧基丙烯腈、反丁烯二腈及其任意混合物。在这些单体中,优选丙烯腈和/或甲基丙烯腈。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的均聚物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且在耐热性、耐化学品性和气体阻隔性能方面表现优异,因此本发明中特别优选采用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
非腈基单体的实例包括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丁二烯、乙烯基吡啶、α-甲基苯乙烯、氯丁二烯、氯丁橡胶及其任意混合物。其中,优选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所述非腈基单体的用量优选以每100质量份腈基单体计为25质量份或更少。如果非腈基单体的用量超过25质量份,那么得到的中空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会降低而导致耐热性的下降或者气体阻隔性能的缺失,以及不能得到所需的质量。
对于在单体分子内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可聚合双键的交联单体,优选采用多官能乙烯基单体和/或具有内烯键的单体。其具体实例包括二乙烯基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三丙烯酰基缩甲醛、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和异氰酸三烯丙基酯。其中,优选为三官能交联单体,例如三丙烯酰基缩甲醛和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所述交联单体的用量优选以每100质量份腈基单体计为3质量份。如果所述交联单体的用量超过3质量份,那么交联度变得过大,可能导致不良的膨胀性。
如果需要,用于本发明的中空颗粒的壁材料通过向上述组分中进一步混合适当的聚合引发剂而制备。所述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酰。
用于制造本发明的中空颗粒的低沸点有机溶剂的实例包括低分子量烃,例如乙烷、乙烯、丙烷、丙烯、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戊烷、新戊烷、异戊烷、己烷和庚烷;含氯氟烃,如CCl3F、CCl2F2和CClF3;以及硅烷化合物,如四甲基硅烷和三甲基乙基硅烷。其中,优选为具有20~50℃沸点的低分子量烃,如丁烯、异丁烷、异丁烯、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可以单独使用这些低沸点有机溶剂之一,或者可以组合使用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对通过使用上述可聚合材料对可热膨胀物质微胶囊化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常规的方法。例如在日本已审查专利公开(Kokoku)第42-26524号中描述的方法是特别优选的,其中将可聚合单体与可热膨胀物质和聚合引发剂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在含有适当的乳化分散剂等的含水介质中悬浮聚合。
随后对在其中含有低沸点有机溶剂作为可热膨胀物质、由悬浮聚合得到的所述非发泡颗粒在高于所述低沸点有机溶剂的沸点的温度下进行外部加热,从而所述可热膨胀物质发生热膨胀,以得到预定的颗粒直径,从而得到处于预发泡状态的中空颗粒。采用离心分离机对该中空颗粒重复进行过滤和水洗,对得到的类似蛋糕状的物质进行干燥,以得到本发明的预发泡中空颗粒。
用于本发明的所述预发泡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优选为2~10μm,更优选为2.5~9μm,甚至更优选为3~8μm。
如果所述预发泡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小于2μm,那么由于所述平均颗粒直径小,因而所述中空颗粒的中空部分的体积小,绝热性能或缓冲性能通常不好,结果,不能得到足够高的提高灵敏度和图像质量的效果。
如果所述平均颗粒直径大于10μm,那么在所得的中间层表面上的不规则性变得过大,所述图像会受到均匀性不够和图像质量差的影响。
本发明的中空颗粒的体积中空率优选为60~90%,更优选为65~85%。
如果体积中空率小于60%,那么得到的接受片材可能在灵敏度和图像质量方面不利地较差,而如果体积中空率大于90%,那么涂层材料的稳定性或得到的中间层的涂层强度可能下降,而这不是优选的。
在所述中间层中,也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中空颗粒效果的范围内联合使用其他中空颗粒。对于联合使用的其它中空颗粒,平均颗粒直径优选为约0.3~10μm,体积中空率优选为约30~90%,不过这些可以根据目的而变化并且不能明确地规定。
本发明的中空颗粒与包含在所述中间层中的本发明的中空颗粒和联合使用的其它中空颗粒的总质量的质量比率优选为至少约70质量%。如果包含在所述中间层中的本发明的中空颗粒的质量比率小于约70质量%,那么所述中间层会出现耐热性不足的问题,由于印刷在接受片材上产生的凹痕变大,结果,不能满意地得到提高图像质量的效果。
此外,为了提高可涂布性或平滑度或改善中间层的坍塌或者为了其他目的,也可以组合使用具有不同平均颗粒直径的中空颗粒。
为了使得所述中间层发挥所希望的性能,如绝热性能和缓冲性能,所述中间层的膜厚优选为20~90μm,更优选为25~85μm。如果中间层的膜厚小于20μm,那么会导致绝热性能或缓冲性能不足,灵敏度和图像质量提高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而如果中间层的膜厚大于90μm,那么使得绝热或缓冲效果饱和,并且不仅由于所述性能不能再得到提高而且从利润的角度而言这是不利的。
本发明的中间层包含中空颗粒和粘合剂树脂。考虑到所述中空颗粒的耐溶剂性,用于本发明中间层的涂层材料优选为水性涂层材料。相应地,粘合剂树脂优选为水性树脂,不过水性树脂和有机溶剂可溶的树脂都可以使用。对所用的粘合剂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制,考虑到成膜性能、耐热性和柔软性,例如优选采用亲水聚合物树脂,如聚乙烯醇基树脂、纤维素基树脂或其衍生物、干酪素和淀粉衍生物。同样,也可以使用多种树脂如(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的乳液作为具有低粘度和高固含量的水性树脂。考虑到中间层的涂层强度、粘合性和可涂布性,优选组合使用亲水聚合物树脂和上述多种树脂的乳液作为粘合剂树脂用于所述中间层中。
如果需要,所述中间层可以包含多种添加剂。例如,可以使用适当地选自抗静电剂、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树脂用交联剂、消泡剂、分散剂、着色染料、隔离剂和润滑剂中的一种,或者可以选择和使用两种或更多种。
(阻隔层)
在本发明中,如果需要,可以在所述中间层上提供阻隔层,以及在该阻隔层上提供接受层。用于接受层的涂布溶液的溶剂一般为有机溶剂,如甲苯和甲乙酮,所述阻隔层有效地作为屏障用来防止中间层中的中空颗粒免受由于有机溶剂的渗透引起的溶胀或溶解作用而坍塌。此外,归因于包含在中间层中的中空颗粒,所述中间层表面具有不规则性,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提供在其上的接受层也具有不规则性,结果,得到的图像常常具有白点或不规则深浅效果,从而导致图像均匀性或分辨率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效的是提供包含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粘结剂树脂的阻隔层并由此提高图像质量。
就用于阻隔层中的树脂而言,采用成膜性能优异、能够防止有机溶剂渗透和具有弹性和柔韧性的树脂。更具体地,以水溶液形式使用水溶性聚合物树脂,如淀粉、改性淀粉、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明胶、干酪素、阿拉伯树胶、完全皂化的聚乙烯醇、部分皂化的聚乙烯醇、羧基改性的聚乙烯醇、乙酰乙酰基改性的聚乙烯醇、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盐、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盐、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盐、脲醛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或酰胺树脂。同样,可以采用水分散性树脂,如苯乙烯-丁二烯基共聚物胶乳、丙烯酸酯树脂基胶乳、甲基丙烯酸酯基共聚物树脂胶乳、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胶乳、聚酯聚氨酯离子交联聚合物或聚醚聚氨酯离子交联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这些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或更多种。
在所述中间层和阻隔层中,可以加入无机颜料如无机白色颜料(例如碳酸钙、二氧化钛、氧化锌、氢氧化铝、硫酸钡、二氧化硅、氧化铝、滑石、高岭土、硅藻土、缎光白)或荧光染料等以赋予接受片材遮蔽性能或白度,或者改善接受片材的质地。对于无机颜料,优选使用溶胀无机层状化合物,该化合物不仅对防止涂层溶剂的渗透高度有效,而且对防止被热转印和染色的图像发生模糊等也是高度有效的。所述溶胀无机层状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石墨、磷酸盐基衍生物型化合物(例如磷酸锆基化合物)、硫族化产物、水滑石化合物、复合氢氧化锂铝,以及粘土基矿物,例如合成云母、合成蒙脱石、蒙脱石族、蛭石族、云母族。
其中,优选为合成蒙脱石,更优选为钠四硅云母。具有所需颗粒直径、长径比和结晶度的化合物可以通过熔融合成法得到。
所述溶胀无机层状化合物的长径比优选为5~5,000。该长径比更优选为100~5,000,甚至更优选为500~5,000。如果长径比小于5,那么图像可能发生模糊,而如果长径比大于5,000,那么图像可能具有不良的均匀性。长径比(Z)用下列关系式表示:Z=L/a,其中L为溶胀无机层状化合物在水中的平均颗粒长直径(通过采用由Horiba Ltd.制造的颗粒尺寸分布仪LA-910、通过激光衍射法测量得到;体积分布为50%时的中值粒径),a为溶胀无机层状化合物的厚度。
所述溶胀无机层状化合物的厚度a是通过扫描电镜(SEM)或透射电镜(TEM)对阻隔层的横截面的照相观察得到的值。所述溶胀无机层状化合物的平均颗粒长直径为0.1~100μm,优选为0.3~50μm,更优选为0.5~20μm。如果平均颗粒长直径小于0.1μm,那么长径比变小,同时该化合物几乎不能在中间层上平行铺展,导致无法完全防止图像发生模糊。如果平均颗粒长直径大于100μm,那么所述溶胀无机层状化合物从阻隔层上突出以在阻隔层表面上产生不规则性,结果,接受层表面上的平滑度下降,图像质量可能恶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采用含水涂布溶液形成阻隔层。为了防止中空颗粒的溶胀和溶解,所述含水涂布溶液优选不含有机溶剂,如酮基溶剂,如甲乙酮;酯基溶剂,如醋酸乙酯;低级醇基溶剂,如甲醇、乙醇;烃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以及高沸点高极性溶剂,如DMF或溶纤剂。以阻隔层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优选为0.5~10g/m2,更优选为1~8g/m2。如果以阻隔层固含量计的涂布量小于0.5g/m2,那么在某些情况下所述阻隔层不能完全覆盖中间层表面,防止有机溶剂渗透的效果可能不充分。另一方面,如果以阻隔层固含量计的涂布量大于10g/m2,那么不仅涂布作用饱和,因此在利润方面是不利的,而且阻隔层的厚度会变得过大,结果,不能完全显示出中间层的绝热效果或缓冲效果,以及图像质量会下降。
(接受层)
在本发明的接受片材中,在中间层上或通过阻隔层提供接受层。所述接受层本身可以是已知的染料热转印接受层。对于构成接受层的树脂,采用对从墨带迁移的染料具有高亲合力而相应地具有良好的染料可染性的树脂。所述染料可染树脂的实例包括热塑性树脂和活性能量射线可固化树脂,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氯乙稀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纤维素衍生物基树脂(如乙酰丁酰纤维素)和聚酰胺树脂。所述树脂优选具有与所用交联剂呈反应性的官能团(例如,羟基、氨基、羧基和环氧基等官能团)。
为了防止由于热敏头的加热而引起的所述接受层与墨带的熔融粘合,优选在接受层中混入交联剂、隔离剂或增滑剂等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添加剂。另外,如果需要,可以向接受层中加入增塑剂、抗氧化剂、颜料、填料、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等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添加剂可以在涂布之前与接受层的构成组分混合,或者可以涂布在接受层上和/或在接受层下作为不同于接受层的单独涂层。
以接受层的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优选为1~12g/m2,更优选为3~10g/m2。如果以接受层的固含量计的涂布量小于1g/m2,那么在某些情况下接受层不能完全覆盖阻隔层表面,图像质量可能降低,或者造成熔融粘合的问题,即由于热敏头的加热使得接受层和墨带粘合。另一方面,如果以接受层的固含量计的涂布量大于12g/m2,那么不仅所述作用饱和,从而在利润方面是不利的,而且接受层会具有不足的涂层强度,或者涂布厚度过大,结果,不能完全发挥出片状支撑体的绝热效果,以及图像质量可能下降。
(背表面层)
在本发明的接受片材中,可以在片状支撑体的背表面(与提供接受层那侧相对的表面)上提供背表面层。所述背表面层主要包含有效地作为粘合剂的树脂,以及可以包含交联剂、导电剂、熔融粘合抑制剂、无机和/或有机颜料等。
对于本发明的背表面层,使用有效地作为粘合剂的背表面层形成树脂。该树脂可有效地用于提高所述背表面层和片装支撑体之间的粘结强度,确保接受片材的印刷转移性能,防止在接受层表面的刮擦,以及防止当接触接受层时染料向背表面层的迁移。对于所述树脂,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酚树脂、醇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或所述树脂的反应固化产物。
在本发明的背表面层中,为了增强片状支撑体与背表面层之间的粘结,可以在背表面层涂层材料中适当地混入交联剂,例如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环氧化合物。基于背表面层的总固含量,其混合比率一般优选为约1~30质量%。
在本发明的背表面层中,为了提高印刷转移性能或者为了防止静电荷,可以加入导电剂,如导电聚合物和导电无机颜料。所述导电聚合物包括阳离子、阴离子和非离子导电聚合物化合物。所述阳离子聚合物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聚乙烯亚胺、包含阳离子单体的丙烯酸基聚合物、阳离子改性的丙烯酰胺聚合物和阳离子淀粉。所述阴离子聚合物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聚丙烯酸盐、聚苯乙烯磺酸盐和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一般地,导电剂的混合比率基于背表面层的总固含量优选为约5~50质量%。
所述导电无机颜料包括例如化合物半导体颜料,如氧化物和/或硫化物,以及涂有化合物半导体颜料的无机颜料。所述化合物半导体的实例包括氧化亚铜(I)、氧化锌、硫化锌和碳化硅。所述涂有化合物半导体的无机颜料的实例包括分别涂有半导体氧化锡的氧化钛和钛酸钾。对于形状而言,针状或球状的导电无机颜料是市场上可得的。
在本发明的背表面层中,如果需要,可以混入有机或无机填料作为摩擦系数调节剂。可以使用的有机填料的实例包括尼龙填料、纤维素填料、脲醛树脂填料、苯乙烯树脂填料和丙烯酸类树脂填料。可以使用的无机填料的实例包括二氧化硅、硫酸钡、高岭土、粘土、滑石、重碳酸钙、沉淀碳酸钙、氧化钛和氧化锌。例如,在使用尼龙填料的情况下,平均颗粒直径优选为约1~25μm,其混入量根据颗粒直径而变化,并且基于背表面层的总固含量优选为约2~30质量%。
如果需要,所述背表面层也可以包含熔融粘合抑制剂,如润滑剂和隔离剂。熔融粘合抑制剂的实例包括硅氧烷基化合物(如未改性或改性硅油、硅氧烷嵌段共聚物和硅氧烷橡胶)、磷酸酯化合物、脂肪酸酯化合物和氟化合物。此外,可以适当地选择和使用常规已知的消泡剂、分散剂、着色颜料、荧光染料、荧光颜料和紫外线吸收剂等。
以背表面层的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优选为0.3~10g/m2,更优选为1~8g/m2。如果以背表面层的固含量计的涂布量小于0.3g/m2,那么当摩擦接受片材时的防刮擦性能可能不能充分表现出来,另外可能产生涂布缺陷以导致表面电阻率增大;而如果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大于10g/m2,那么所述作用饱和,从而在利润上是不利的。
(底涂层)
在本发明的接受片材中,可以在所述支撑体和中间层之间提供主要包含聚合物树脂的底涂层。借助于该底涂层,即使当将用于中间层的涂布溶液涂布在支撑体上时,该涂布溶液也不会渗入所述支撑体中以及可以使得中间层形成达到所需厚度。用于底涂层中的聚合物树脂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聚烯烃树脂和其改性树脂。
在例如纸质衬底用作本发明的支撑体的情况下,当涂布包含含水涂布溶液的底涂层时,由于纸质衬底表面不均匀的吸水性可能在纸质衬底中产生皱褶或起伏,其会不利地影响质地或可印刷性。相应地,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底涂层的涂布溶液优选不是含水涂布溶液,而是通过将聚合物树脂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而制备的涂布溶液。可以使用的有机溶剂的实例包括一般有机溶剂,如甲苯、甲乙酮、异丙醇和醋酸乙酯。
另外,可以在底涂层中加入无机白颜料,如二氧化钛、碳酸钙和硫酸钡,以提高底涂层涂布溶液本身的可涂布性,增强所述支撑体和中间层之间的粘结力,提高接受片材的白度。以底涂层的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优选为1~20g/m2。如果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小于1g/m2,那么可能不能实现添加底涂层的效果;而如果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大于20g/m2,那么底涂层的效果会达到饱和,从而在利润方面是不利的,或者接受片材可能失去纸质质地。
用于制造本发明的接受片材的方法包括至少下列步骤。
也就是说,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a)在片状支撑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通过涂布包含平均颗粒直径为0.2~35μm和体积中空率为30~97%的中空颗粒的中间层涂布溶液而提供所述中间层以及使其干燥之后和/或在(b)在中间层上提供图像接受层之后,(c)将该片材通过具有由加热辊和压辊组成的成对辊的夹压部件的平滑处理步骤,其中将于0.1MPa的施加压力下在开始施加压力10毫秒后通过采用显微结构分析测得的在接受片材表面上的印刷平滑度(Rp值)调节到1.5μm或更小。
此外,在步骤(a)提供中间层之后,优选在该中间层上提供阻隔层,以及在该阻隔层上提供接受层。另外,该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在片状支撑体的其中没有提供接受层的那侧上提供背表面层的步骤。
在本发明中,根据常规方法形成中间层、阻隔层、接受层、背表面层和其它涂层,可以通过制备包含所需组分的涂布溶液、通过使用已知的涂布机如涂布棒、凹板涂布机、comma涂布机、刮刀涂布机、气刀涂布机、闸辊式涂布机、模式涂布机、帘幕式涂布机、压边涂布机和滑珠涂布机将所述涂布溶液涂布到片状支撑体的预定表面上以及将其干燥和如果需要的话对所述涂层热固化而形成各层。
例如,在涂布中间层时,可以使用成型表面,或者可以使用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的高度光滑表面如金属板、金属鼓和塑料膜。如果需要,为了有助于将所述中间层从成型表面分离,可以在成型表面上涂布高级脂肪酸基隔离剂(如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锌)、聚乙烯基隔离剂(如聚乙烯乳液)或者隔离剂(如石蜡和硅酮)。
用于制造本发明的接受片材的方法优选包括平滑处理步骤。
平滑处理优选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将接受片材通过具有固定间隙的由加热辊和压辊组成的成对辊,从而降低在接受片材表面上的不规则性,随后进行平滑表面的砑光处理。此时,可以在所述成对辊之间施加热和压力。
如果于0.1MPa的施加压力下在开始施加压力10毫秒后通过采用显微结构分析测得的在最终获得的接受片材表面上的印刷平滑度(Rp值)变成1.5μm或更小,那么所述平滑处理可能是足够的。所述平滑处理可以施加到片状支撑体表面、中间层表面、阻隔层表面、接受层表面等中的任何一个。特别地,所述平滑处理优选施加在所述中间层表面或接受层表面上。另外,所述平滑处理当然可以施加在两种或更多种表面上。
对于用于平滑处理的砑光装置和多种处理条件如夹压压力、夹压部件的数目、加热辊的表面温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对于砑光装置,可以适当使用在造纸工业中通常使用的砑光装置,如超级砑光机、软质砑光机、光泽砑光机、机械砑光机和间隙砑光机。
在平滑处理中,夹压压力条件优选例如为0.2~150MPa,更优选为0.3~100MPa。所述接受片材在夹压部件中的停留时间受到压辊的硬度、砑光机的线性压力和处理速度等的重大影响,但优选为5~500毫秒。对于加热辊的温度条件,优选在室温到经受平滑处理的涂层中粘合剂的熔点范围的温度,即例如为20~150℃,更优选为30~120℃。另外,对于加热辊的表面粗糙度而言,基于JIS B 0601标准的Ra值优选为0.01~5μm,更优选为0.02~1μm。
用于制造本发明的接受片材的方法可以包括,如图1所示,在平滑处理步骤之后在压力释放状态下通过使所述片材与加热辊接触而随后加热接受片材的厚度恢复处理步骤。当在由加热辊和压辊组成的成对辊之间形成的施压状态下将所述接受片材通过夹压部件来进行平滑处理时,平滑度得到提高,但是接受片材的内部、特别是中间层受到压缩以及厚度下降。当在通过夹压部件之后立即在压力释放状态下将所述接受片材与加热辊接触,所述中间层特别地膨胀以及厚度增大,从而可以使得整个中间层的密度降低以及可以提高接受片材的印刷密度。
在厚度恢复处理步骤中加热辊的温度可以与在上述平滑处理中加热辊的条件相同,优选为20~150℃,更优选为30~120℃。同样,接受片材与加热辊的接触时间优选为0.5秒或更大,更优选为1秒或更大。
(图像形成方法)
在目前市售的升华热转印打印机中,当可升华染料从墨带热转印到接受片材的接受层以形成图像时,由于打印机的热敏头与压纸辊之间的夹压压力,向接受片材施加大约0.1~0.5MPa的压力。
本发明的接受片材优选在打印期间和/或之后经历向所述接受片材表面施加1.0MPa或更大压力的压力处理,从而提高印刷物品表面的强度。更优选1.5~5MPa的压力处理。
用于接受片材表面的压力处理的实例包括下列方法(1)~(4):
(1)在正常条件下印刷之后,通过调节夹压辊压力而对接受片材进行预定压力处理;
(2)在正常条件下印刷之后,通过调节压纸辊的挤压压力而对接受片材进行预定压力和过纸处理;
(3)在印刷方法是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三循环转移过程的情况下,通过在青色的最终转移处调节压纸辊的挤压压力而对接受片材进行预定压力和转移处理;和
(4)在印刷方法是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透明保护层的四循环转移过程的情况下,通过在透明保护层的最终转移处调节压纸辊的挤压压力,对接受片材进行预定压力和转移处理。
通过考虑设备的成本、处理速度和控制容易性来适当选择这些体系。
实施例
下面通过参考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描述,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在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说明,“%”和“份”表示以固含量计(溶剂除外)的“质量%”和“质量份”。
实施例1
[背表面层的形成]
采用150μm厚的加工印刷纸(OK Kinfuji N,商品名,由Oji PaperCo.,Ltd.制造,174.4g/m2)作为片状支撑体,将具有下列组成的背表面层涂布溶液1涂布在其一个表面上从而具有以固含量计的3g/m2的干涂布量,干燥以形成背表面层。
背表面层涂布溶液1
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ESLEC KX-1,               40份
由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
聚丙烯酸酯树脂(JURYMER AT613,                20份
商品名,由Nihon Junyaku Co.,Ltd.制造)
尼龙树脂颗粒(MW330,商品名,                  10份
由Shinto Toryo Co.,Ltd.制造)
硬脂酸锌(Z-7-30,商品名,                     10份
由Chukyo Yushi Co.,Ltd.制造)
阳离子导电树脂(CHEMISTAT 9800,商品名,       20份
由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Co.,Ltd.制造)
水/异丙醇的2/3(质量)混合溶液               400份
[中间层的形成]
在与其中提供背表面层的那侧相对的片状支撑体表面上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1以使其干厚度为43μm,并干燥以形成中间层。此外,为了平滑表面,对该片材进行砑光处理(辊表面温度:80℃,夹压压力:2.5MPa)。
中间层涂布溶液1
聚偏二氯乙烯基预发泡中空颗粒               35份
(体积中空率:93%,平均颗粒直径:
4μm,最大颗粒直径:20μm)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5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50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00份
[接受片材的制备]
在所述中间层上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阻隔层涂布溶液1从而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2g/m2,并干燥以形成阻隔层。随后,在阻隔层上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接受层涂布溶液1从而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5g/m2,并干燥。然后在50℃下将形成的涂层固化48小时以形成接受层。以这种方式,制备接受片材。
阻隔层涂布溶液1
聚乙烯醇(PVA420,商品名,                  100份
由Kuraray Co.,Ltd.制造)
水                                         1,000份
接受层涂布溶液1
聚酯树脂(VYLON 200,商品名,               100份
由Toyobo Co.,Ltd.制造)
硅油(KF393,商品名,                       3份
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
聚异氰酸酯(TAKENATE D-140N,商品名,       5份
由Mitsui Takeda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制造)
甲苯/甲乙酮的1/1(质量)混合溶液             400份
[图像形成过程]
采用市售的热转印视频打印机(UP-DR100,商品名,由Sony制造),将包括其上提供分别含有黄色、品红或青色的可升华染料的墨层的6μm厚的聚酯膜和粘合剂的墨带的三色墨层与顺序接受片材接触,并对其进行由热敏头逐步控制的加热作用,以将预定的图像热转印至所述接受片材,从而印刷每一种颜色的半调色单色图像或彩色混合图像。将得到的图像片材在1.5MPa的施加压力下从金属辊(与印刷表面接触;直径:30mm)与橡胶辊(与背面接触;直径:30mm)之间通过。
实施例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接受片材和对印刷后的接受片材进行压力处理,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层的形成,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2以使得干厚度为25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2
主要包含丙烯腈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基         35份
预发泡中空颗粒(体积中空率:79%,
平均颗粒直径:3.6μm,
最大颗粒直径:19μm)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5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50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00份
实施例3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接受片材和对印刷后的接受片材进行压力处理,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层的形成,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3以使得干厚度为40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3
主要包含丙烯腈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基         55份
预发泡中空颗粒(体积中空率:79%,
平均颗粒直径:3.6μm,
最大颗粒直径:19μm)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5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30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00份
实施例4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接受片材和对印刷后的接受片材进行压力处理,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层的形成,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4以使得干厚度为50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4
主要包含丙烯腈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基         35份
预发泡中空颗粒(体积中空率:80%,
平均颗粒直径:8.0μm,
最大颗粒直径:25μm)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5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50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00份
实施例5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接受片材和对印刷后的接受片材进行压力处理,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层的形成,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5以使得干厚度为65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5
主要包含丙烯腈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基         55份
预发泡中空颗粒(体积中空率:88%,
平均颗粒直径:4.4μm,
最大颗粒直径:20μm)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5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30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00份
实施例6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接受片材和对印刷后的接受片材进行压力处理,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层的形成,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6以使得干厚度为33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6
主要包含丙烯腈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基         45份
预发泡中空颗粒(体积中空率:77%,
平均颗粒直径:5.2μm,
最大颗粒直径:24μm)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5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40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00份
实施例7
在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方式制备的接受片材如下进行印刷后,在形成保护层时进行压力处理。
[图像形成过程]
采用市售的热转印视频打印机(热敏头/压纸辊压力:0.8MPa),将包括其上提供分别含有黄色、品红或青色的可升华染料的墨层的6μm厚的聚酯膜和粘合剂的墨带的三色墨层与接受片材顺序接触,并对其进行由热敏头逐步控制的加热作用,以将预定的图像热转印至所述接受片材,从而印刷每一种颜色的半调色单色图像或彩色混合图像。
在将热敏头和压纸辊之间的压力调节到4.5MPa之后,将得到的图像片材通过其间。此时,将包括6μm厚的其上提供透明树脂层的聚酯膜的片材与所述接受片材接触,并通过热敏头加热,从而将保护层热转移至接受片材。
实施例8
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式进行图像形成过程,除了在通过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的接受片材进行印刷之后,通过不改变热敏头和压纸辊之间的压力(0.8MPa)而将保护层热转移至接受片材。
实施例9
[背表面层的形成]
采用150μm厚的加工印刷纸(OK Kinfuji N,商品名,由Oji PaperCo.,Ltd.,174.4g/m2)作为片状支撑体,在其一个表面上涂布背表面层涂布溶液1(在实施例1中制备的)以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3g/m2,并干燥以形成背表面层。
[中间层的形成]
在与其中提供背表面层的那侧相对的片状支撑体表面上,涂布中间层涂布溶液2(在实施例2中制备的)以使得干厚度为53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接受片材的制备]
在中间层上,涂布阻隔层涂布溶液1(在实施例1中制备的)以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2g/m2,并干燥以形成阻隔层。随后,在阻隔层上,涂布接受层涂布溶液1(在实施例1中制备的)以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5g/m2,并干燥。随后在50℃下固化形成的涂层48小时,以形成接受层。此外,为了平滑表面,对所述片材进行砑光处理(辊表面温度:78℃,夹压压力:2.5MPa)。以这种方式,制备接受片材。
[图像形成过程]
通过采用上面得到的接受片材,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式进行印刷,随后在形成保护层时施加压力,从而完成图像形成过程。
实施例10
以与实施例9相同的方式进行图像形成过程,除了通过以如下方式改变在实施例9中的“接受片材的制备”而制备接受片材。
[接受片材的制备]
在实施例9中“背表面层的形成”和“中间层的形成”之后得到的中间层上,涂布阻隔层涂布溶液1(在实施例1中制备的)以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2g/m2,并对其干燥以形成阻隔层。随后,在阻隔层上,涂布接受层涂布溶液1(在实施例1中制备的)以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5g/m2,并干燥。随后在50℃下固化形成的涂层48小时,以形成接受层。此外,为了平滑接受层表面,对片材进行砑光处理(辊表面温度:78℃,夹压压力:2.5MPa)。立即在压力释放状态下,将接受层表面与表面温度为78的辊接触2秒,以进行厚度恢复处理。以这种方式,得到接受片材。
[图像形成过程]
通过采用上面得到的接受片材,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式印刷,随后在形成保护层时施加压力,从而完成图像形成过程。
实施例11
[背表面层的形成]
采用150μm厚的加工印刷纸(OK Kinfuji N,商品名,由Oji PaperCo.,Ltd.,174.4g/m2)作为片状支撑体,在其一个表面上涂布背表面层涂布溶液1(在实施例1中制备的)以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3g/m2,干燥以形成背表面层。
[中间层的形成]
在与其中提供背表面层的那侧相对的片状支撑体表面上,涂布中间层涂布溶液5(在实施例5中制备的)以使得干厚度为65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接受片材的制备]
在中间层上,涂布阻隔层涂布溶液1(在实施例1中制备的)以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2g/m2,干燥以形成阻隔层。随后,在阻隔层上,涂布接受层涂布溶液1(在实施例1中制备的)以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5g/m2,并干燥。随后在50℃下固化形成的涂层48小时,以形成接受层。此外,为了平滑接受层表面,对片材进行砑光处理(辊表面温度:78℃,夹压压力:2.5MPa)。立即在压力释放状态下,将接受层表面与表面温度为78℃的辊接触2秒,以进行厚度恢复处理。以这种方式,制备接受片材。
[图像形成过程]
通过采用上面得到的接受片材,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式印刷,随后在形成保护层时施加压力,从而完成图像形成过程。
对比实施例1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接受片材和对印刷后的接受片材进行压力处理,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层的形成,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7以使得干厚度为35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7
主要包含丙烯腈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基         35份
预发泡中空颗粒(体积中空率:97%,
平均颗粒直径:4.4μm,
最大颗粒直径:20μm)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5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50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00份
对比实施例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接受片材和对印刷后的接受片材进行压力处理,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层的形成,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8以使得干厚度为20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8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5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85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00份
对比实施例3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接受片材和对印刷后的接受片材进行压力处理,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层的形成,采用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9。
中间层涂布溶液9
主要包含丙烯腈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基         35份
预发泡中空颗粒(体积中空率:77%,
平均颗粒直径:15.0μm,
最大颗粒直径:35μm)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5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50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00份
对比实施例4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接受片材和对印刷后的接受片材进行压力处理,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层的形成,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10以使得干厚度为60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10
主要包含丙烯腈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基         30份
预发泡中空颗粒(体积中空率:65%,
平均颗粒直径:5.2μm,
最大颗粒直径:24μm)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5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55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00份
对比实施例5
以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式制备接受片材和对印刷后的接受片材进行压力处理。
然而,在形成中间层时,不进行用于平滑表面的砑光处理。
评价
通过下列方法对分别在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得到的接受片材进行评价,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印刷平滑度]
通过采用印刷平滑度测试仪(显微结构分析,由Toyo SeikiSeisaku-Sho,Ltd.制造)测量于0.1MPa的施加压力下在开始施加压力10毫秒后的印刷平滑度(Rp值)。
[弹性压缩模量]
根据JIS K 7220标准(用于刚性多孔塑料的压缩性质的测试方法)测量接受片材的弹性压缩模量。然而,试样的高度(厚度)为测试的接受片材的厚度(约200μm)。另外,压缩速度为20μm/min。
[印刷质量(1)](印刷密度、图像均匀性)
采用在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得到的印刷品,相对于每一施加能量通过Macbeth反射密度计(RD-914,商品名,由Kollmorgen制造)测量转移到接受片材上的记录图像的反射密度。在对应于从施加能量的最低侧第15阶的高色调部分的密度显示为表1中的“印刷密度”。
此外,通过目视观察在对应于光学密度0.3(黑)的色调部分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深浅效果和白点来评价记录图像的均匀性。
评价结果以如下方式评级,当优异时,用“优异”表示,良好时用“好”表示,当稍微观察到不规则深浅效果和白点时用“普通”表示,不规则深浅效果和白点严重时用“差”表示。
[刮擦的评价]
对在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分别得到的印刷品表面用钉子刮擦,并通过目视评价形成刮擦痕迹的容易程度。评价结果以如下方式评级,当优异时,用“优异”表示,良好时用“好”表示,当稍微观察到刮擦痕迹时用“普通”表示,或者刮擦痕迹严重时用“差”表示。
                                                                          表1
  中间层的中空颗粒   中间层   印刷平滑度Rp值μm   弹性压缩模量MPa   施加打印压力的处理   打印密度   图像均匀性   表面刮擦
  平均颗粒直径μm   最大颗粒直径μm   体积中空率%   中空颗粒浓度% 厚度μm
 实施例1   4.0   20   93   35   43   1.0   14   施加   2.05   优异   好
 实施例2   3.6   19   79   35   25   1.2   18   施加   2.00   好   好
 实施例3   3.6   19   79   55   40   1.0   18   施加   2.02   优异   好
 实施例4   8.0   25   80   35   50   1.2   16   施加   2.04   好   好
 实施例5   4.4   20   88   55   65   0.9   13   施加   2.11   优异   好
 实施例6   5.2   24   77   45   33   1.2   17   施加   2.01   好   好
 实施例7   4.0   20   93   35   43   1.0   14   施加   2.08   优异   好
 实施例8   4.0   20   93   35   43   1.0   14   无   2.05   好   普通
 实施例9   3.6   19   79   35   53   0.9   28   施加   2.11   优异   优异
 实施例10   3.6   19   79   35   53   0.8   21   施加   2.15   优异   优异
 实施例11   4.4   20   88   55   65   0.8   11   施加   2.16   优异   优异
 对比实施例1   4.4   20   97   35   35   2.8   17   施加   2.04   差   好
 对比实施例2   -   -   -   -   20   0.8   30   施加   1.45   普通   好
 对比实施例3   15.0   35   77   35   43   5.2   18   施加   1.79   差   好
 对比实施例4   5.2   24   65   30   60   3.2   21   施加   1.92   差   好
 对比实施例5   8.0   25   80   35   50   2.0   16   施加   1.98   普通   好
从表1中可清楚地看到,从印刷密度、图像均匀性等方面考虑,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得到的接受片材适合于实际应用。在没有对印刷品进行压力处理的实施例8中,在刮擦评价时稍微观察到刮擦痕迹,但这在实践中处于不会引起问题的水平。
另一方面,对比实施例1~5中得到的接受片材在印刷密度或图像均匀性方面不足并且不适合于实际应用。
实施例12
[中间层的形成]
采用150μm厚的加工印刷纸(OK Kinfuji N,商品名,由Oji PaperCo.,Ltd.制造,174.4g/m2)作为片状支撑体,在其一个表面上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11以使得干厚度为48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11
中空颗粒A:主要包含聚丙烯腈的预发泡        65份
中空颗粒(平均颗粒直径:3.8μm,颗粒
直径的变化系数:14%,体积中空率:75%)
中空颗粒B:微胶囊状中空颗粒(Nipol          0.5份
MH-5055,商品名,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
制造,平均颗粒直径:0.55μm,颗粒直径的
变化系数:15%,体积中空率:55%)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0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24.5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00份
[热转印接受片材的制备]
在中间层上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阻隔层涂布溶液2以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2g/m2,并干燥以形成阻隔层。随后,在阻隔层上涂布接受层涂布溶液1(在实施例1中制备的)以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5g/m2,并干燥。然后在50℃下固化形成的涂层72小时,以形成接受层。此外,在与涂布接受层的表面相对的片状支撑体表面上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背表面层涂布溶液2以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3g/m2,并干燥以形成背表面层。以这种方式,得到接受片材。
阻隔层涂布溶液2
溶胀无机层状化合物(钠四硅云母,            30份
平均颗粒长直径:6.3μm,
长径比:2,700)
聚乙烯醇(PVA105,商品名,由                50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L-1537,商品名,         20份
由Asahi Kasei Corporation制造)
水                                         1,100份
背表面层涂布溶液2
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ESLEC KX-1,            45份
由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
聚丙烯酸酯树脂(JURYMER AT613,             25份
商品名,由Nihon Junyaku Co.,Ltd.制造)
尼龙树脂颗粒(MW330,商品名,               10份
由Shinto Toryo Co.,Ltd.制造)
硬脂酸锌(Z-7-30,商品名,                  10份
由Chukyo Yushi Co.,Ltd.制造)
阳离子导电树脂(CHEMISTAT 9800,商品名,    10份
由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Co.,Ltd.制造)
水/异丙醇的2/3(质量)混合溶液               400份
实施例13
以与实施例12相同的方式得到接受片材,除了以如下方式改变“中间层的形成”步骤。
[中间层的形成]
采用150μm厚的加工印刷纸(OK Kinfuji N,商品名,由Oji PaperCo.,Ltd.制造,174.4g/m2)作为片状支撑体,在其一个表面上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12以使得干厚度为48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12
中空颗粒A:主要包含聚丙烯腈的预发泡        65份
中空颗粒(平均颗粒直径:3.8μm,颗粒
直径的变化系数:14%,体积中空率:75%)
中空颗粒B:微胶囊状中空颗粒(ROHPAKE        3份
HP-1055,商品名,由Rohm & Haas制造,
平均颗粒直径:1.0μm,颗粒直径的
变化系数:12%,体积中空率:55%)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0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22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00份
评价
通过下面的方法评价在上面实施例中分别得到的接受片材,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印刷质量(2)](印刷密度,图像均匀性)
采用市售的热转印视频打印机(DPP-SV55,商品名,由Sony公司制造),将包括其上提供分别含有黄色、品红或青色的可升华染料的三颜色墨层的6μm厚的聚酯膜和粘合剂的墨带的每一颜色墨层与接受片材表面接触,并对其进行由热敏头逐步控制的加热作用,以将预定的图像热转印至接受片材,从而印刷每一种颜色的半色调单色图像或彩色混合图像。
对于每一施加能量,通过Macbeth反射密度计(RD-914,商品名,由Kollmorgen制造)来测量转移到接受片材上的记录图像的反射密度。在对应于从施加能量最低侧第15阶的高色调部分的密度显示为表2中“印刷密度”。当印刷密度为2.0或更大时,所述接受片材充分适合于实际应用。
此外,通过目视观察是否存在不规则深浅效果和白点来评价在对应于光学密度0.3(黑)的色调部分中的记录图像均匀性。评价结果以如下方式评级,当优异时,用“优异”表示,良好时用“好”表示,稍微观察到不规则深浅效果和白点时用“中”表示,或者不规则深浅效果和白点严重时用“差”表示。
[接受片材的凹痕]
通过变换市售的热转印视频打印机(M1,商品名,由Sony公司制造),传输辊的夹压压力得到提高。通过采用压力测试膜(PRESCALE,商品名,由Fuji Photo Film Co.,Ltd.制造)测得的夹压压力为50kg/cm2。目视评价由该测试仪的传输辊引起的接受片材的凹痕。
根本观察不到凹痕时用“优异”表示,很少能观察到凹痕时用“好”表示,而凹痕严重时用“差”表示。
当这些评价结果为“好”或更高水平时,该接受片材充分适合于实际应用。
                                                          表2
  中空颗粒A   中空颗粒B
  平均颗粒直径LA(μm)   颗粒直径的变化系数(%) 体积中空率(%) 混合份(份)   平均颗粒直径LB(μm)   颗粒直径的变化系数(%) 体积中空率(%) 混合份(份)
  实施例12   3.8   14   75   65   0.55   15   55   0.5
  实施例13   3.8   14   75   65   1   12   55   3
                                           表2(续)
  中空颗粒的颗粒直径比LB/LA   印刷平滑度Rp值(μm)   印刷密度   图像均匀性   接受片材(凹痕)   图像的模糊
  实施例12   0.14   1.0   2.11   优异   好   好
  实施例13   0.26   1.0   2.11   优异   优异   好
实施例14
[中间层的形成]
采用150μm厚的加工印刷纸(OK Kinfuji N,商品名,由Oji PaperCo.,Ltd.制造,174.4g/m2)作为片状支撑体,在其一个表面上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13以使得干厚度为51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13
由主要包含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的共聚物       45份
形成的预发泡中空颗粒(平均颗粒直径:
3.2μm,体积中空率:76%,分隔壁树脂
的Tg:152℃)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0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45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50份
[阻隔层和接受层的形成]
在中间层上,涂布阻隔层涂布溶液2(在实施例12中制备的)以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2g/m2,并干燥以形成阻隔层。随后,在阻隔层上,涂布接受层涂布溶液1(在实施例1中制备的)以使得以固含量计的涂布量为5g/m2,并干燥以形成接受层。
[接受片材层的制备]
在与其中提供接受层的那侧相对的片状支撑体表面上,涂布背表面层涂布溶液1(在实施例1中制备的)以使得以固含量计的干涂布量为3g/m2,并对其干燥以形成背表面层。之后,在50℃下固化该片材48小时,以形成接受层。此外,为了平滑接受层表面,对该片材进行砑光处理(辊表面温度:80℃,夹压压力:2.5MPa)。以这种方式,得到接受片材。
实施例15
以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式得到接受片材,除了在实施例14的中间层的形成中,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14以使得干厚度为52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14
由主要包含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的共聚物       45份
形成的预发泡中空颗粒(平均颗粒直径:
8μm,体积中空率:76%,
分隔壁树脂的Tg:152℃)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0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45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50份
实施例16
以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式得到接受片材,除了在实施例14的中间层的形成中,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15以使得干厚度为45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15
由主要包含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的共聚物       55份
形成的预发泡中空颗粒(平均颗粒直径:
3.4μm,体积中空率:65%,
分隔壁树脂的Tg:152℃)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0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35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50份
实施例17
以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式得到接受片材,除了在实施例14的中间层的形成中,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16以使得干厚度为65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16
由主要包含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的共聚物       40份
形成的预发泡中空颗粒(平均颗粒直径:
3.3μm,体积中空率:85%,
分隔壁树脂的Tg:152℃)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0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50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50份
实施例18
以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式得到接受片材,除了在实施例14的中间层的形成中,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17以使得干厚度为51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17
由主要包含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的共聚物         45份
形成的预发泡中空颗粒(平均颗粒直径:
3.5μm,体积中空率:78%,
分隔壁树脂的Tg:131℃)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0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45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50份
实施例19
以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式得到热转印接受片材,除了在实施例14的中间层的形成中,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18以使得干厚度为54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18
由主要包含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共聚物形成的     40份
预发泡中空颗粒(平均颗粒直径:3.2μm,
体积中空率:76%,分隔壁树脂的Tg:152℃)
微胶囊状中空颗粒(ROHPAKE HP-1055,商品名,   5份
由Rohm & Haas制造,平均颗粒直径:
1.0μm,体积中空率:55%,分隔壁树脂
的Tg:100℃)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0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45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50份
实施例20
以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式得到热转印接受片材,除了在实施例14的中间层的形成中,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19以使得干厚度为58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19
由主要包含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共聚物形成的     34份
预发泡中空颗粒(平均颗粒直径:3.2μm,
体积中空率:76%,分隔壁树脂的Tg:152℃)
微胶囊状中空颗粒(ROHPAKE HP-1055,商品名,   11份
由Rohm & Haas制造,平均颗粒直径:
1.0μm,体积中空率:55%,分隔壁树脂
的Tg:100℃)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0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45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50份
实施例21
以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式得到热转印接受片材,除了在实施例14的中间层的形成中,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13以使得干厚度为29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实施例22
以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式得到热转印接受片材,除了在实施例14的中间层的形成中,涂布中间层涂布溶液13以使得干厚度为72μm,对其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实施例23
以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式得到热转印接受片材,除了在实施例14的中间层的形成中,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20以使得干厚度为40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20
由主要包含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共聚物形成的     35份
预发泡中空颗粒(平均颗粒直径:3.2μm,
体积中空率:76%,分隔壁树脂的Tg:152℃)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0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55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50份
实施例24
以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式得到热转印接受片材,除了在实施例14的中间层的形成中,涂布具有下列组成的中间层涂布溶液21以使得干厚度为74μm,干燥以形成中间层。
中间层涂布溶液21
由主要包含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共聚物形成的     65份
预发泡中空颗粒(平均颗粒直径:3.2μm,
体积中空率:76%,分隔壁树脂的Tg:152℃)
聚乙烯醇(PVA205,商品名,由                  10份
Kuraray Co.,Ltd.制造)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PT1004,商品名,           25份
由Nippon ZEON Corporation制造)
水                                           250份
评价
通过下面的方法评价在上面实施例中分别得到的接受片材,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
[印刷质量(3)](印刷密度,图像均匀性,耐热性能)
采用市售的热转印视频打印机(UP-DR100,商品名,由Sony公司制造),将包括其上提供分别含有黄色、品红或青色的可升华染料的三颜色墨层的6μm厚的聚酯膜和粘合剂的墨片材的三色墨层与待测试的接受片材顺序接触,随后对其进行通过热敏头逐步控制的加热,以将预定的图像热转印至接受片材,从而印刷每一种颜色的半色调单色图像或彩色混合图像。
相对于每一施加能量,通过Macbeth反射密度计(RD-914,商品名,由Kollmorgen制造)来测量转移到接受片材上的记录图像的反射密度。在对应于从施加能量的最低侧第15阶的高色调部分的反射密度显示为表3中“印刷密度”。当印刷密度为2.0或更大时,所述接受片材充分适合于实际应用。
此外,通过目视观察是否存在不规则深浅效果和白点来评价在对应于光学密度0.3(黑)的色调部分中记录图的像均匀性。评价结果以如下方式评级,当优异时,用“优异”表示,良好时用“好”表示,观察到不规则深浅效果和白点时用“普通”表示,或者不规则深浅效果和白点的缺陷严重时用“差”表示。
当评价结果为“好”或更高等级时,所述接受片材充分适用于实际应用。
通过目视观察在最大密度2.1附近的记录图像部分是否因热敏头而产生凹痕来评价接受片材的耐热性能。评价结果以如下方式评级,当优异时,用“优异”表示,良好时用“好”表示,可以观察到记录图像部分的凹痕时用“普通”表示,凹痕严重时用“差”表示。当评价结果为“好”或更高等级时,所述接受片材充分适用于实际应用。
                                                                          表3
  预发泡的中空颗粒A   中间层   印刷平滑度Rp值μm 印刷密度 图像均匀性   接受片材的耐热性能(凹痕)
平均颗粒直径(μm) 体积中空率(%) 单体种类(*1)   所有中空颗粒的质量比率(%) 厚度(μm)   所有中空颗粒的质量比率(%)
  实施例14   3.2   76   2.15   AN/MAN   100   51   45   0.9   2.15   优异   优异
  实施例15   8   76   2.12   AN/MAN   100   52   45   1.3   2.12   好   优异
  实施例16   3.4   65   2.07   AN/MAN   100   45   55   1.0   2.07   好   优异
实施例17 3.3 85 2.18 AN/MAN 100 65 40 0.9 2.18 优异 优异
  实施例18   3.5   78   2.16   AN/MAN   100   51   45   1.0   2.16   优异   好
  实施例19   3.2   76   2.11   AN/MAN   88   54   45   0.9   2.11   优异   优异
  实施例20   3.2   76   2.05   AN/MAN   76   58   45   1.0   2.05   好   好
  实施例21   3.2   76   2.09   AN/MAN   100   29   45   1.2   2.09   好   优异
  实施例22   3.2   76   2.18   AN/MAN   100   72   45   0.9   2.18   优异   优异
  实施例23   3.2   76   2.07   AN/MAN   100   40   35   1.1   2.07   好   优异
  实施例24   3.2   76   0.17   AN/MAN   100   74   65   0.9   2.17   优异   优异
(*1)AN:丙烯腈,MAN:甲基丙烯腈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的接受片材具有含有中空颗粒的中间层,并且通过将印刷平滑度设置为特定或更小值,可以在不规则深浅效果和白点等方面得到改善,适合用作具有高图像质量、用于高灵敏度记录的接受片材。另外,本发明的印刷加工方法可以确保在印刷表面上产生刮擦或擦伤等方面得到改善,适合于通过染料热转印打印机形成图像。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接受片材还具有足够高的抗压强度,不会产生凹痕。在一个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接受片材还具有足够高的耐热性。

Claims (14)

1.一种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包含具有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顺序形成的含有中空颗粒的中间层和图像接受层的片状支撑体,其中所述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为0.2~35μm,体积中空率为30~97%,于0.1MPa的施加压力下在开始施加压力10毫秒后通过采用显微结构分析测得的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表面上的印刷平滑度(Rp值)为1.5μm或更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20~90μ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中间层的所有中空颗粒与全部固体内容物的质量比率为30~75质量%。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具有叠加于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图像接受层之间的阻隔层。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片状支撑体是主要包含纤维素浆的片状支撑体。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在所述片状支撑体的其中没有提供图像接受层的那侧上提供包含至少聚合物树脂和有机和/或无机细颗粒的背表面层。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基于JIS K 7220的弹性压缩模量为30MPa或更小。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中间层包含平均颗粒直径不同的两种中空颗粒A和B,以及各自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LA(μm)和LB(μm)满足下列所有关系式(1)~(3):
         LA=2~35μm         (1)
         LB=0.2~9μm        (2)
         0.05≤LB/LA≤0.4    (3)。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中间层包含作为所述中空颗粒的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或更高的聚合物材料形成分隔壁的中空颗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或更高的聚合物材料形成分隔壁的所述中空颗粒的聚合物材料由主要包含腈基单体的组分得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腈基单体是选自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代丙烯腈、α-乙氧基丙烯腈和反丁烯二腈中的至少一种。
12.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接受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在通过染料热转印打印机印刷期间和/或之后向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表面施加1.0MPa或更大压力处理的步骤。
13.一种制造包含具有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顺序形成的含有中空颗粒的中间层和图像接受层的片状支撑体的热转印接受片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当通过在所述片状支撑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涂布包含平均颗粒直径为0.2~35μm和体积中空率为30~97%的中空颗粒的中间层涂布溶液并使其干燥而提供所述中间层之后和/或当在所述中间层上提供所述图像接受层之后,进行将所述片材通过具有由加热辊和压辊组成的成对辊的夹压部件的平滑处理步骤,从而使得于0.1MPa的施加压力下在开始施加压力10毫秒后通过采用显微结构分析测得的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表面上的印刷平滑度(Rp值)为1.5μm或更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热转印接受片材的方法,其还包括在所述平滑处理步骤之后通过在压力释放状态下使所述片材表面与加热辊接触而随后加热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的厚度恢复处理步骤。
CNB2004800289887A 2003-08-05 2004-08-04 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69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7000/2003 2003-08-05
JP2003287000 2003-08-05
JP120094/2004 2004-04-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3683A true CN1863683A (zh) 2006-11-15
CN100496994C CN100496994C (zh) 2009-06-10

Family

ID=37390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898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6994C (zh) 2003-08-05 2004-08-04 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6994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7883A (zh) * 2010-03-30 2013-02-06 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热敏记录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60889A (zh) * 2010-12-23 2013-08-2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记录介质
CN104228384A (zh) * 2013-06-05 2014-12-24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机、转印底片以及被转印体
CN105711280A (zh) * 2014-12-04 2016-06-29 全斯福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易用的喷墨热升华转印纸
CN110168162A (zh) * 2017-01-25 2019-08-23 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纸印染法中使用的印染用纸
CN112339467A (zh) * 2021-01-07 2021-02-09 虎丘影像(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热敏染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及胶片
CN114277610A (zh) * 2021-12-30 2022-04-05 北京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无墨打印纸隔离保护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双色无墨打印纸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7883A (zh) * 2010-03-30 2013-02-06 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热敏记录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17883B (zh) * 2010-03-30 2015-01-14 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热敏记录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3260889A (zh) * 2010-12-23 2013-08-2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记录介质
US8927073B2 (en) 2010-12-23 2015-01-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cording media
CN103260889B (zh) * 2010-12-23 2015-03-25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记录介质
CN104228384A (zh) * 2013-06-05 2014-12-24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机、转印底片以及被转印体
CN105711280A (zh) * 2014-12-04 2016-06-29 全斯福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易用的喷墨热升华转印纸
CN110168162A (zh) * 2017-01-25 2019-08-23 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纸印染法中使用的印染用纸
CN112339467A (zh) * 2021-01-07 2021-02-09 虎丘影像(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热敏染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及胶片
CN114277610A (zh) * 2021-12-30 2022-04-05 北京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无墨打印纸隔离保护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双色无墨打印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96994C (zh) 2009-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220C (zh) 喷墨记录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18596C (zh) 喷墨记录纸张
CN1668475A (zh) 高亮度涂料组合物和相关的产品
CN101056769A (zh) 热敏记录材料
CN1263599C (zh)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记录物、液体组合物、喷墨记录装置
CN1246561A (zh) 喷墨记录材料、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喷墨记录材料的喷墨记录方法
CN1069370C (zh) 墨水喷射记录用高光泽印刷纸、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这种纸的墨水喷射记录方法
CN100339235C (zh) 热敏记录材料
CN1578735A (zh) 喷墨记录方法、记录装置、油墨·记录介质组、记录物
CN101048290A (zh) 热转印片及保护层转印片
CN101040223A (zh) 层压片材
CN1277692C (zh) 喷墨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37066A (zh)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可逆热敏记录标签、可逆热敏记录构件、图像处理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555316A (zh) 颜料油墨用喷墨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和记录材料
CN1833876A (zh) 热敏记录材料
CN1524710A (zh) 热敏记录材料
CN1749865A (zh) 影像记录材料支持体和影像记录材料
CN101041308A (zh) 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及标签、部件、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476987A (zh) 热转印图像记录复合片材
CN101052534A (zh) 热转印片
CN85109698A (zh) 含微胶囊的水基涂料配方以及利用该配方的复印和/或记录材料
CN101060993A (zh) 喷墨记录体的制造方法
CN1155479C (zh) 喷墨记录材料
CN1863683A (zh) 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
CN1606507A (zh) 热敏记录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