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8384A - 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机、转印底片以及被转印体 - Google Patents

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机、转印底片以及被转印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8384A
CN104228384A CN201410247310.3A CN201410247310A CN104228384A CN 104228384 A CN104228384 A CN 104228384A CN 201410247310 A CN201410247310 A CN 201410247310A CN 104228384 A CN104228384 A CN 104228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ayer
ink
film
smooth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473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8384B (zh
Inventor
松永信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28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8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8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8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Decoration By Transfer Pi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转印于被转印体的薄膜的光泽感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机、转印底片以及被转印体。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平滑层打印工序(步骤ST2~步骤ST4),以接触于设为与转印底片(1)的基材(2)接触的薄膜(3)的方式打印平滑层(4);粘合层打印工序(步骤ST5),以接触于平滑层的方式打印粘合层(5);转印工序(步骤ST6),层叠被转印体(50)与转印底片而将薄膜转印于被转印面(51);以及剥离工序(步骤ST8),将基材与薄膜之间剥离;平滑层的硬度高于粘合层的硬度。因此,被转印体(50)起到能够提高转印于被转印体的薄膜的光泽感这样的效果。

Description

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机、转印底片以及被转印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机、转印底片以及被转印体。
背景技术
作为与现有的转印底片相关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树脂成形体底片装饰方法。在该树脂成形体底片装饰方法中,在透明的合成树脂制的底片上层叠形成使用了紫外线固化型的墨的装饰打印层,并进一步层叠形成白色压层以及粘合剂层。然后,隔着该粘合剂层向作为产品的树脂成形体的表面上热压接转印用底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29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树脂成形体底片装饰方法中,例如在装饰打印层等薄膜自底片转印到被转印体上的情况下,在转印到该被转印体上的薄膜的光泽感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转印到被转印体上的薄膜的光泽感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机、转印底片以及被转印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该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包含:平滑层打印工序,以接触于设为与构成转印底片的片状的基材接触的薄膜的、与上述基材相反的一侧的面的方式打印平滑层;粘合层打印工序,以接触于上述平滑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或者被转印体的被转印面的方式打印粘合层;转印工序,以在上述被转印面与上述平滑层之间夹设上述粘合层的方式层叠并按压上述被转印体与上述转印底片,从而将上述薄膜转印于上述被转印面;以及剥离工序,至少在上述转印工序之后将上述基材与上述薄膜之间剥离,上述平滑层的硬度高于上述粘合层的硬度。
由此,对于用该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被转印体,由于能够通过在薄膜与粘合层之间夹设硬度较高的平滑层来减少薄膜的表面的凹凸,因此能够提高转印于该被转印体的薄膜的光泽感。
另外,在上述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上述平滑层打印工序至少包含:第1层打印工序,在将用于形成上述平滑层的墨并且是通过曝光而使其固化度变化的墨即平滑层墨向上述薄膜的与上述基材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第1层;以及第2层打印工序,将用于形成上述平滑层的墨向上述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将该墨收纳于在该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的凹凸的凹部内,打印使该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平滑的第2层。
由此,对于用该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被转印体,使形成第2层的墨进入因第1层的正式固化而在该第1层的表面产生的凹凸,从而利用该第2层使第1层的表面平整(水平化)。结果,由于该被转印体能够提高平滑层自身的平滑度,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印于该被转印体的薄膜的光泽感。
另外,在上述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在上述第2层打印工序中,在将用于形成上述平滑层的墨并且是通过曝光而使其固化度变化的墨即上述平滑层墨向上述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固化度比上述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固化度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上述第2层。
由此,对于用该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被转印体,由于能够用与形成第1层的墨共用的墨形成第2层并且能够以相对较短的时间形成该第2层,因此能够提高制造效率。
另外,在上述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在上述粘合层打印工序中,在将用于形成上述粘合层的墨并且是通过曝光而使其固化度变化的墨即粘合层墨向上述平滑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或者上述被转印面喷出之后,对该粘合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粘合层墨固化至固化度比上述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固化度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上述粘合层,而且,上述被转印体制造方法至少在上述转印工序之后还包含照射工序,在该照射工序中,对上述粘合层以及上述平滑层的上述第2层进行曝光,从而使上述粘合层、以及上述平滑层的上述第2层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
由此,对于用该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被转印体,通过在转印工序之后进行使粘合层等正式固化的照射工序,能够在以粘合层临时固化的状态将薄膜转印于被转印面之后使该粘合层正式固化,因此能够可靠地粘合薄膜与被转印面。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机的特征在于,该喷墨打印机包括:平滑层墨盒,其用于存储平滑层墨,该平滑层墨用于形成平滑层并且通过曝光而使固化度变化;粘合层墨盒,其用于存储粘合层墨,该粘合层墨用于形成粘合层并且通过曝光而使固化度变化;喷出部,其能够喷出存储于上述平滑层墨盒的上述平滑层墨以及存储于上述粘合层墨盒的上述粘合层墨;曝光部,其能够对自上述喷出部喷出的上述平滑层墨以及上述粘合层墨进行曝光;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上述喷出部和上述曝光部,上述控制装置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在利用上述喷出部将存储于上述平滑层墨盒的上述平滑层墨向设为与构成转印底片的片状的基材接触的薄膜的、与该基材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利用上述曝光部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平滑层墨固化,从而打印上述平滑层;在利用上述喷出部将存储于上述粘合层墨盒的上述粘合层墨向上述平滑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或者被转印体的被转印面喷出之后,利用上述曝光部对该粘合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粘合层墨固化至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上述粘合层;以及,在将上述薄膜转印于上述被转印面之后,利用上述曝光部对上述粘合层进行曝光,从而使该粘合层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上述平滑层的硬度高于上述粘合层的硬度。
由此,对于利用该喷墨打印机打印有各层的被转印体,由于能够通过在薄膜与粘合层之间夹设硬度较高的平滑层来减少薄膜的表面的凹凸,因此能够提高转印于该被转印体的薄膜的光泽感。
另外,在上述喷墨打印机中,也可以是,上述控制装置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在利用上述喷出部将存储于上述平滑层墨盒的上述平滑层墨向上述薄膜的与上述基材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利用上述曝光部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上述平滑层的第1层;利用上述喷出部将用于形成上述平滑层的墨向上述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将该墨收纳于在该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的凹凸的凹部内,打印使该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平滑的上述平滑层的第2层。
由此,对于利用该喷墨打印机打印有各层的被转印体,通过使形成第2层的墨进入因第1层的正式固化而在该第1层的表面产生的凹凸,能够利用该第2层使第1层的表面平整(水平化)。结果,由于该被转印体能够提高平滑层自身的平滑度,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印于该被转印体的薄膜的光泽感。
另外,在上述喷墨打印机中,也可以是,作为打印上述平滑层的第2层的控制,上述控制装置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在利用上述喷出部将存储于上述平滑层墨盒的上述平滑层墨向上述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利用上述曝光部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固化度比上述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固化度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该平滑层的第2层,而且,上述控制装置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在将上述薄膜转印于上述被转印面之后,利用上述曝光部对上述第2层进行曝光而使该第2层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
由此,对于利用该喷墨打印机打印有各层的被转印体,由于能够用与形成第1层的墨共用的墨形成第2层并且能够以相对较短的时间形成该第2层,因此能够提高制造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转印底片的特征在于,该转印底片包括:片状的基材;薄膜,其设为与上述基材接触;平滑层,其设为接触于上述薄膜的与上述基材相反的一侧的面;以及粘合层,其设为接触于上述平滑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上述平滑层的硬度高于上述粘合层的硬度。
由此,对于自该转印底片转印有薄膜的被转印体,由于能够通过在薄膜与粘合层之间夹设硬度较高的平滑层来减少薄膜的表面的凹凸,因此能够提高转印于该被转印体的薄膜的光泽感。
另外,在上述转印底片中,也可以是,上述平滑层构成为至少包含第1层和第2层,该第1层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在将用于形成该平滑层的墨并且是通过曝光而使其固化度变化的墨即平滑层墨向上述薄膜的与上述基材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该第2层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将用于形成上述平滑层的墨向上述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并将该墨收纳于在该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的凹凸的凹部内,从而使该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平滑。
由此,对于自转印底片转印有薄膜的被转印体,通过使形成第2层的墨进入因第1层的正式固化而在该第1层的表面产生的凹凸,能够利用该第2层使第1层的表面平整(水平化)。结果,该被转印体能够提高平滑层自身的平滑度,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印于该被转印体的薄膜的光泽感。
另外,在上述转印底片中,也可以是,上述第2层是在将上述平滑层墨向上述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固化度比上述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固化度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而成的层。
由此,对于自转印底片转印有薄膜的被转印体,由于能够用与形成第1层的墨共用的墨形成第2层并且能够以相对较短的时间形成该第2层,因此能够提高制造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被转印体的特征在于,该被转印体包括:粘合层,其设为与被转印面接触;平滑层,其设为接触于上述粘合层的与上述被转印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以及薄膜,其设为接触于上述平滑层的与上述粘合层相反的一侧的面,上述平滑层的硬度高于上述粘合层的硬度。
由此,对于被转印体,由于能够通过在薄膜与粘合层之间夹设硬度较高的平滑层来减少薄膜的表面的凹凸,因此能够提高转印于该被转印体的薄膜的光泽感。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机、转印底片以及被转印体起到能够提高转印于被转印体的薄膜的光泽感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转印底片的简要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表示包含实施方式的平滑层的局部剖面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喷墨打印机的简要结构的简要结构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说明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9是说明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是说明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1是说明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2是说明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转印底片;2  基材;3  薄膜;4  平滑层;41  第1层;42  第2层;43  第3层;5  粘合层;50  被转印体;51  被转印面;52  被转印体主体;100  喷墨打印机;101  Y杆;102  墨盒;103  托架;104  控制装置;104a  喷出控制部;104b  曝光控制部;104c  图案转换部;105  平滑层墨盒;106  粘合层墨盒;107  支架;108  紫外线灯(曝光部);109  喷出部;200  输入装置;300  按压辊;M  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并非用该实施方式限定本发明。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替换并且容易替换、或者实际相同的要素。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转印底片的简要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底片1以与被转印体50的被转印面51重叠的方式被按压,由此能够将形成为所希望的图形(文字、图案等)的薄膜3转印到被转印面51上。被转印体50例如能够使用手机壳、瓶、容器等立体物,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能够使用各种形状、原材料的物体。作为典型情况,优选被转印体50的被转印面51利用后述的UV(紫外线)固化墨难以渗透的原材料等形成。被转印体50的被转印面51并不局限于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底片1通过在薄膜3与粘合层5之间夹设平滑层4而谋求提高转印到被转印体50上的薄膜3的光泽感(光感)。
具体而言,转印底片1包括基材2、薄膜3、平滑层4以及粘合层5。转印底片1通过自基材2侧起使该基材2、薄膜3、平滑层4、粘合层5依次彼此接触而构成层构造。
基材2是片状的构件,并且是用于形成、保持转印前的薄膜3的基部构件。基材2并不限定于例如由具有挠性的底片构成。基材2能够酌情使用例如PET的底片等紫外线可透过的底片等。
薄膜3是能够转印于被转印体50的层,并设为与基材2接触。作为典型情况,优选薄膜3为具有良好地反射光的性质的膜。薄膜3并不限定于利用例如蒸镀在基材2上的金属蒸镀膜构成。薄膜3例如能够酌情使用具有高光泽性的金、银等的蒸镀膜等。此外,薄膜3也可以在金属蒸镀膜的基础上采用例如全息底片用的薄膜等。另外,薄膜3也可以构成为在该薄膜3与基材2接触的接触面包含用于使该薄膜3与该基材2之间容易剥离的剥离层。
平滑层4设为接触于薄膜3的与基材2相反的一侧的面。本实施方式的平滑层4以接触于薄膜3的与基材2相反的一侧的面的方式被打印,从而设为与该薄膜3接触。平滑层4作为薄膜3转印于被转印面51时的基底层、平整层发挥功能。作为典型情况,平滑层4由通过曝光而使固化度变化的墨、在此是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固化的UV(紫外线)固化墨形成。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形成该平滑层4的墨称为“平滑层墨”。
本实施方式的平滑层4使用硬度高于粘合层5的硬度的平滑层。这里,硬度指的是表示物质的坚硬程度的尺度。平滑层4使用在该平滑层4与后述的粘合层5完全固化的正式固化的状态下硬度高于粘合层5的硬度的平滑层。作为硬度高于粘合层5的硬度的平滑层4,例如能够使用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形成平滑层4的平滑层墨例如能够使用株式会社御牧工程制的“LH-100Clear Liquid(产品名)”等。该“LH-100Clear Liquid”的墨组成例如为丙烯酸酯(50-60%)、己二醇二丙烯酸酯(30-35%)、引发剂(例如,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10-15%)、添加剂(0.1-5%)。平滑层4能够使用丝网打印、喷墨打印等各种打印方式进行打印,但是这里对如后述那样利用喷墨打印机100(参照图3)打印的平滑层4进行说明。
这里,图2是表示包含实施方式的平滑层的局部剖面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2所例示,优选本实施方式的平滑层4采用包含打印时的墨的固化度互不相同的第1层41与第2层42的多层构造。由此,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底片1能够谋求薄膜3的光泽感的进一步提高。以下说明的平滑层4是作为在第1层41、第2层42的基础上还包含第3层43的三层构造而说明的,但是也可以与用于打印该平滑层4的喷墨打印机100(参照图3)的规格、性能、墨的喷出量、所喷出的墨的点径等相应地适当改变该平滑层4。即,在该情况下,平滑层4只要构成为至少包含第1层41与第2层42即可,既可以是第1层41与第2层42的双层构造,也可以是在第1层41、第2层42、第3层43的基础上进一步包含多层的、四层以上的层构造。
具体而言,平滑层4的第1层41通过将平滑层墨向薄膜3的与基材2(参照图1)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其固化成正式固化的状态而形成。另一方面,平滑层4的第2层42是将形成平滑层4的墨向第1层41的与薄膜4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并将该墨收纳于在该第1层41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的凹凸的凹部内进而使该第1层41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平滑的层。这里,第2层42通过将平滑层墨向第1层41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其固化为固化度比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固化度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而形成。同样,平滑层4的第3层43通过将平滑层墨向第2层42的与第1层41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其固化为固化度比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固化度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而形成。
这里,临时固化的状态指的是例如通过照射UV固化墨未完全固化的程度的、强度相对较弱的紫外线并进行曝光从而使墨半固化到墨略具有粘着性的情况的状态。例如,若将在使墨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的情况下照射的紫外线的强度设为100%,则在使墨固化至临时固化的状态的情况下照射的紫外线的强度作为典型情况为15%~35%,优选的是20%~30%,例如优选采用23%左右(以下相同)。
此外,在平滑层4具备四层以上的情况下,该第四层以后的层只要与第2层42、第3层43相同地形成即可。另外,后面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底片1中将平滑层4自身做成上述那样的多层构造从而能够谋求薄膜3的光泽感的进一步提高的理由。
返回图1,粘合层5设为接触于平滑层4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层5以接触于平滑层4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的方式被打印从而设为与该平滑层4接触。粘合层5作为能够粘合于被转印体50的粘合剂发挥功能,隔着平滑层4等将薄膜3粘合于被转印体50的被转印面51。作为典型情况,粘合层5由通过曝光使固化度变化的墨、这里是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固化的UV(紫外线)固化墨形成。作为典型情况,粘合层5由即使固化到正式固化的状态也略残留粘性(粘着性)的墨形成。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形成该粘合层5的墨称为“粘合层墨”。
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层5使用硬度低于平滑层4的硬度且具有柔软性的粘合层。作为硬度低于平滑层4的硬度且具有柔软性的粘合层5,例如能够使用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形成粘合层5的粘合层墨能够使用喷墨UV处理剂、例如株式会社御牧工程制的“IJ Primer PR-100(产品名)”等。该“IJ PrimerPR-100”的墨组成例如为丙烯酸酯(80-90%)、引发剂(5-15%)、添加剂(0.1-5%)。与平滑层4相同,粘合层5能够使用丝网打印、喷墨打印等各种打印方式进行打印,但是这里对如后述那样利用喷墨打印机100(参照图3)打印的粘合层5进行说明。
此外,粘合层5可以是一层,但是也可以与用于打印该粘合层5的喷墨打印机100(参照图3)的规格、性能、墨的喷出量、所喷出的墨的点径等相应地采用多层构造。然而,在该情况下,不同于平滑层4,对于粘合层5不需要使各层中的打印时的墨的固化度互不相同。
对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转印底片1,粘合层5接触并重叠于被转印体50的被转印面51并自基材2侧按压该粘合层5,从而将薄膜3转印于被转印面51。
以下,参照图3~图12具体地说明包含转印底片1的制造方法在内的、转印有形成了所希望的图形(文字、图案等)的薄膜3的被转印体50的制造方法。图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喷墨打印机100的简要结构的简要结构图。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5~图12是说明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剖视图。
这里,首先参照图3对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的、平滑层4、粘合层5的打印等所使用的喷墨打印机100进行说明。
该喷墨打印机100包括沿主扫描方向设置的Y杆101、墨盒102、托架103以及控制装置104。
墨盒102用于存储向介质(这里是转印底片1的基材2、被转印体50)M喷出的墨,在此构成为至少包含平滑层墨盒105、粘合层墨盒106。平滑层墨盒105用于存储平滑层墨(例如“LH-100Clear Liquid”),该平滑层墨形成平滑层4,且固化度因曝光而变化。粘合层墨盒106用于存储粘合层墨(例如“IJ Primer PR-100”),该粘合层墨形成粘合层5,且固化度因曝光而变化。
托架103能够沿Y杆101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托架103被控制为沿与介质M的打印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主扫描方向)移动。托架103具有支架107和设于支架107的主扫描方向的两侧的、作为曝光部的一对紫外线灯108。对于喷墨打印机100,在支架107配置有喷出部109。喷出部109能够将存储于平滑层墨盒105的平滑层墨以及存储于粘合层墨盒106的粘合层墨向介质M、这里是转印底片1的基材2、被转印体50的被转印面51喷出。喷出部109例如构成为包含与介质M相对地喷出墨的打印头、将墨盒102与打印头连接起来的各种墨流路、设置在墨流路上的调节器以及泵等。这里,打印头构成为至少包含用于喷出平滑层4用的平滑层墨的头部以及用于喷出粘合层5用的粘合层墨的头部,且分别经由各墨流路而连接于平滑层墨盒105、粘合层墨盒106。通过驱动泵,喷出部109能够以喷墨方式自打印头的各头部将平滑层墨盒105的平滑层墨、粘合层墨盒106的粘合层墨朝向介质M喷出预定的喷出量。各紫外线灯108能够对向介质M、这里是转印底片1的基材2、被转印体50的被转印面51喷出的墨进行曝光。各紫外线灯108例如由能够照射紫外线的LED模块等构成。另外,喷墨打印机100包括使介质M与承载介质M的台板、工作台等一起相对于托架103在打印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的输送装置。
控制装置104用于控制包含喷出部109、各紫外线灯108等在内的喷墨打印机100的各部分。控制装置104在功能概念上构成为包含喷出控制部104a、曝光控制部104b、图案转换部104c等。控制装置104由运算装置、存储器等硬件以及用于实现它们的预定功能的程序构成。喷出控制部104a控制喷出部109的泵等并控制自喷出部109喷出的墨的喷出量、喷出时刻、喷出期间等。曝光控制部104b控制各紫外线灯108等,并控制自该各紫外线灯108照射的紫外线的强度、曝光时刻、曝光期间等。图案转换部104c根据自以有线/无线的方式连接于控制装置104的PC、各种终端等输入装置200输入的输入信息来设定喷出控制量、曝光控制量。图案转换部104c被输入例如经由输入装置200等输入的图像信息、即希望转印于被转印体50的所希望的图形(文字、图案等)的图像信息等作为输入信息。然后,图案转换部104c基于该输入信息生成平滑层4、粘合层5的图案,并转换为能够实现该生成的打印图案的喷出控制量、曝光控制量,以形成希望转印于被转印体50的所希望的图形。然后,喷出控制部104a基于图案转换部104c所运算出的喷出控制量控制喷出部109的喷出,曝光控制部104b基于图案转换部104c所运算出的曝光控制量控制各紫外线灯108的曝光。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喷墨打印机100与控制装置104所进行的控制相应地使托架103相对于介质M沿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利用喷出部109对介质M的打印面以预定的打印宽度喷出墨。然后,喷墨打印机100与控制装置104所进行的控制相应地进行临时固化(束缚曝光(日文:ピニング露光))并且进行正式固化(固化曝光),在该临时固化中,各紫外线灯108在预定的时刻照射相对较弱的紫外线而进行曝光,从而抑制着落于介质M的墨扩散,控制其点径等,并抑制渗墨,在该正式固化中,通过照射相对较强的紫外线而进行曝光,使墨完全固化。上述说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是通过束缚曝光使着落于介质M的墨临时固化的状态,另一方面,正式固化的状态是通过固化曝光使着落于介质M的墨正式固化的状态。然后,喷墨打印机100使介质M与上述预定的打印宽度相应地相对于托架103沿打印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相对移动,并且重复该相对移动,从而打印预定的图案。在此期间,在控制装置104中,喷出控制部104a控制自喷出部109喷出的墨的喷出量、喷出时刻、喷出期间等,曝光控制部104b控制自各紫外线灯108照射的紫外线的强度、束缚/固化曝光时刻、束缚/固化曝光期间等。由此,喷墨打印机100能够与图案转换部104c所生成的打印图案相应地调节平滑层4、粘合层5的形状、厚度、面积、直径、密度等,从而能够打印所希望的图形。
接下来,参照图4的流程图说明使用了上述说明的喷墨打印机100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在图4中说明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的一部分工序由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装置104来执行。此外,在说明图4时,也适当地参照图5~图12的示意性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包含薄膜形成工序(步骤ST1)、平滑层打印工序(步骤ST2~步骤ST4)、粘合层打印工序(步骤ST5)、转印工序(步骤ST6)、照射工序(步骤ST7)以及剥离工序(步骤ST8)。在上述平滑层打印工序(步骤ST2~步骤ST4)、粘合层打印工序(步骤ST5)、照射工序(步骤ST7)中,由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装置104对该喷墨打印机100的各部分的驱动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首先,作为薄膜形成工序,如图5所示那样以与片状的基材2接触的方式设置薄膜3(步骤ST1)。薄膜3例如通过在基材2上蒸镀金、银等的金属膜而形成。此外,在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也可以使用已在基材2上蒸镀有薄膜3的成品而省略该薄膜形成工序(步骤ST1)。
接下来,作为平滑层打印工序,以与薄膜3的与该基材2相反的一侧的面接触的方式打印平滑层4(步骤ST2~步骤ST4),该薄膜3设置为与构成转印底片1(参照图1等)的片状的基材2接触。此时,喷墨打印机100利用平滑层墨打印平滑层4。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04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利用喷出部109将存储于平滑层墨盒105的平滑层墨向薄膜3的与基材2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利用作为曝光部的一对紫外线灯108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其固化,从而打印平滑层4。在控制装置104中,喷出控制部104a控制自喷出部109喷出的平滑层墨的喷出量、喷出时刻、喷出期间等,曝光控制部104b控制自各紫外线灯108照射的紫外线的强度、束缚/固化曝光时刻、束缚/固化曝光期间等。由此,控制装置104与图案转换部104c所生成的打印图案相应地打印平滑层4,以便形成想要转印于被转印体50的所希望的图形。
更详细来说,本实施方式的平滑层打印工序(步骤ST2~步骤ST4)包含平滑层第1层打印工序(步骤ST2)、平滑层第2层打印工序(步骤ST3)以及平滑层第3层打印工序(步骤ST4)。
这里,首先,作为平滑层第1层打印工序,如图6所示,在将平滑层墨向薄膜3的与基材2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其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然后打印平滑层4的第1层41(步骤ST2)。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04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利用喷出部109将存储于平滑层墨盒105的平滑层墨向薄膜3的与基材2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利用紫外线灯108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其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平滑层4的第1层41。
控制装置104例如通过在沿着托架103(参照图3)的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去程上自喷出部109喷出平滑层墨并且利用自紫外线灯108照射相对较强的紫外线而进行的固化曝光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此外,控制装置104也可以组合例如上述去程中的来自紫外线灯108的紫外线照射以及伴随着后述的第2层42的打印的回程(参照图7)中的来自紫外线灯108的紫外线照射而使平滑层墨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
这里,如上述那样打印并形成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平滑层4的第1层41具有比后述的粘合层5的硬度高的硬度。此时,对于喷墨打印机100,在使形成该第1层41的平滑层墨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的情况下,自喷出部109向薄膜3喷出平滑层墨,并在该平滑层墨着落于薄膜3之后立即开始进行基于紫外线照射的固化。因此,平滑层4的第1层41有时在着落于薄膜3的平滑层墨的点充分扩散之前开始基于紫外线照射的固化,并在墨层变得足够平坦之前形成正式固化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平滑层4的第1层41有时以表面残留有微量的凹凸的状态在变得足够平坦之前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在打印第1层41之后,进一步在该第1层41上打印平滑层4的第2层42,从而形成平滑层4。第2层42通过将形成平滑层4的墨收纳于在第1层41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的凹凸的凹部内而形成,使该第1层41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平滑。这里,在打印第1层41之后,进一步向该第1层41上喷出平滑层墨并固化至临时固化的状态来打印平滑层4的第2层42,从而形成平滑层4。结果,平滑层4在形成第2层42的平滑层墨着落于第1层41的表面之后相对较缓慢地固化。由此,对于平滑层4,平滑层墨进入第1层41的表面的微量的凹凸而使第1层41的表面平整(水平化),在此基础上该平滑层墨被固化至临时固化的状态,形成第2层42。这样,平滑层4形成为至少包含墨的固化度互不相同的第1层41与第2层42在内的多层构造,从而能够提高平滑层4自身的平滑度。
作为形成上述第2层42的平滑层第2层打印工序,如图7所示,将形成平滑层4的墨向第1层41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将该墨收纳于在该第1层41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的凹凸的凹部内,打印使该第1层41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平滑的第2层42。这里,在将平滑层墨向第1层41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其固化至固化度比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固化度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平滑层4的第2层42(步骤ST3)。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04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利用喷出部109将形成平滑层4的墨向第1层41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将该墨收纳于在该第1层41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的凹凸的凹部内,打印使该第1层41的与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平滑的平滑层4的第2层42。即,这里,控制装置104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在利用喷出部109将存储于平滑层墨盒105的平滑层墨向第1层41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利用紫外线灯108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其固化至固化度比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固化度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平滑层4的第2层42。控制装置104例如通过在沿着托架103(参照图3)的主扫描方向的移动的回程中自喷出部109喷出平滑层墨并且利用自紫外线灯108照射相对较弱的紫外线而进行的束缚曝光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临时固化的状态。
这里,作为为了进一步增加平滑层4的平滑度而形成第3层43的平滑层第3层打印工序,如图8所示,在使平滑层墨向第2层42的与第1层41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其固化至固化度比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固化度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平滑层4的第3层43(步骤ST4)。对于控制装置104,与平滑层第2层打印工序(步骤ST3)相同,例如通过在沿着托架103(参照图3)的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去程中自喷出部109喷出平滑层墨并且利用自紫外线灯108照射相对较弱的紫外线而进行的束缚曝光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临时固化的状态。
接下来,作为粘合层打印工序,如图9所示,以与平滑层4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接触的方式打印粘合层5(步骤ST5)。此时,喷墨打印机100利用粘合层墨打印粘合层5。这里,在将粘合层墨向平滑层4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粘合层墨进行曝光而使其固化至固化度比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固化度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粘合层5。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04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在利用喷出部109将存储于粘合层墨盒106的粘合层墨向平滑层4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这里是平滑层4的第3层43的与第2层42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利用紫外线灯108对该粘合层墨进行曝光而使其固化至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粘合层5。在控制装置104中,喷出控制部104a控制自喷出部109喷出的粘合层墨的喷出量、喷出时刻、喷出期间等,曝光控制部104b控制自各紫外线灯108照射的紫外线的强度、束缚曝光时刻、束缚曝光期间等。由此,控制装置104与图案转换部104c所生成的打印图案相应地打印粘合层5,以便形成想要转印于被转印体50的所希望的图形。结果,完成转印底片1(参照图1等)。
此外,如上所述,粘合层5既可以是一层,也可以与平滑层4相同地做成多层构造(例如三层构造)。其中,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对于粘合层5,不需要使各层中的被打印时的墨的固化度互不相同。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04例如只要通过在沿着托架103(参照图3)的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去程、回程、去程中分别自喷出部109向平滑层4上喷出粘合层墨、并且利用自紫外线灯108照射相对较弱的紫外线而进行的束缚曝光使该粘合层墨固化至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三层构造的粘合层5即可。
接下来,作为转印工序,如图10所示,以在被转印体50的被转印面51与平滑层4之间夹设粘合层5的方式层叠并按压被转印体50与转印底片1,从而将薄膜3转印于被转印面51(步骤ST6)。这里,操作人员例如使用按压辊300等通过手动操作将转印底片1自基材2侧均匀地按压于被转印面51侧,并利用粘合层5的粘合力将薄膜3转印于被转印面51。
接下来,作为照射工序,如图11所示,对粘合层5、平滑层4的第2层42以及第3层43进行曝光,从而使粘合层5、平滑层4的第2层42以及第3层43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步骤ST7)。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04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利用紫外线灯108对粘合层5、平滑层4的第2层42以及第3层43进行曝光,从而使该粘合层5、平滑层4的第2层42以及第3层43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控制装置104例如伴随着托架103(参照图3)的沿着主扫描方向的移动而利用自紫外线灯108照射相对较强的紫外线而进行的固化曝光使该粘合层5、平滑层4的第2层42以及第3层43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
接下来,作为剥离工序,如图12所示,将基材2与薄膜3(步骤ST8)之间剥离。在该情况下,操作人员留下转印在被转印体50的被转印面51上的薄膜3并剥离、去除基材2。结果,完成转印有与平滑层4、粘合层5的形状相应的、所希望的图形的薄膜3的被转印体50。
如图12所示,如上述那样转印有薄膜3的被转印体50包括:粘合层5,其设为与被转印体主体52的被转印面51接触;平滑层4,其设为接触于粘合层5的与被转印面51相反的一侧的面;以及薄膜3,其设为接触于平滑层4的与粘合层5相反的一侧的面,平滑层4的硬度高于粘合层5的硬度。此外,被转印体50也可以进一步以覆盖薄膜3的表面、被转印面51的方式实施面涂层。
因此,用上述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被转印体50能够通过在形成有所希望的图形的薄膜3和相对较柔软的粘合层5之间夹设硬度相对较高的基底层(平整层)的平滑层4来提高接触于薄膜3的层的平滑度。结果,用上述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被转印体50能够减少薄膜3的表面的凹凸,从而能够提高转印于该被转印体50的薄膜3的光泽感(光感)。
而且,对于用上述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被转印体50,第2层42使在第1层41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的凹凸平滑,由此能够提高平滑层4自身的平滑度。这里,对于被转印体50,如上所述,平滑层4形成为至少包含墨的固化度互不相同的第1层41与第2层42的多层构造,由此能够提高平滑层4自身的平滑度。结果,对于用上述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被转印体50,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印于该被转印体50的薄膜3的光泽感。此外,在该情况下,对于被转印体50,由于平滑层4的第2层42、第3层43作为与粘合层5之间的亲合层发挥功能,因此也能够提高平滑层4与粘合层5之间的亲合性。
另外,在上述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在转印工序(步骤ST6)之后,进行照射工序((步骤ST7),进行粘合层5、平滑层4的第2层42以及第3层43的正式固化。结果,在该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粘合层5能够以临时固化的状态将薄膜3转印于被转印面51,因此即使将薄膜3按压于被转印体50,也能够使粘合层5等的墨难以向外溢出。另一方面,在上述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与粘合层5等保持液体状态的情况比较,能够提高将薄膜3按压成平坦面时的操作性。另外,在上述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在转印工序(步骤ST6)之后进行照射工序(步骤ST7),从而在剥离工序(步骤ST8)中剥离基材2时剥离性改善,能够美观地转印被转印的薄膜3的边缘等。另外,在上述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在进行粘合层5、平滑层4的第2层42、以及第3层43的正式固化之后剥离基材2,从而能够容易地剥离该基材2。另外,在上述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中,由于能够在以足够的强度将被转印体50与薄膜3之间接合之后剥离基材2,因此能够更适当地自被转印体50剥离基材2。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包含:平滑层打印工序(步骤ST2~步骤ST4),以与薄膜3的、与基材2相反的一侧的面接触的方式打印平滑层4,该薄膜3设为与构成转印底片1的片状的基材2接触;粘合层打印工序(步骤ST5),以与平滑层4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接触的方式打印粘合层5;转印工序(步骤ST6),以在被转印面51与平滑层4之间夹设有粘合层5的方式层叠并按压被转印体50与转印底片1,从而将薄膜3转印于被转印面51;以及剥离工序(步骤ST8),至少在转印工序(步骤ST6)之后将基材2与薄膜3之间剥离,平滑层4的硬度高于粘合层5的硬度。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0包括:平滑层墨盒105,其用于存储平滑层墨,该平滑层墨形成平滑层4并且通过曝光而使固化度变化;粘合层墨盒106,其用于存储粘合层墨,该粘合层墨形成粘合层5并且通过曝光而使固化度变化;喷出部109,其能够喷出存储于平滑层墨盒105的平滑层墨以及存储于粘合层墨盒106的粘合层墨;紫外线灯108,其能够对自喷出部109喷出的平滑层墨以及粘合层墨进行曝光;以及控制装置104,其用于控制喷出部109和紫外线灯108,控制装置104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在利用喷出部109将存储于平滑层墨盒105的平滑层墨向薄膜3的与该基材2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利用紫外线灯108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其固化,从而打印平滑层4,上述薄膜3设为与构成转印底片1的片状的基材2接触;在利用喷出部109将存储于粘合层墨盒106的粘合层墨向平滑层4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利用紫外线灯108对该粘合层墨进行曝光而使其固化至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粘合层5;以及,在将薄膜3转印于被转印面51之后,利用紫外线灯108对粘合层5进行曝光而使该粘合层5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平滑层4的硬度高于粘合层5的硬度。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转印底片1包括:片状的基材2;薄膜3,其设为与基材2接触;平滑层4,其设为接触于薄膜3的与基材2相反的一侧的面;以及粘合层5,其设为接触于平滑层4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平滑层4的硬度高于粘合层5的硬度。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50包括:粘合层5,其设为与被转印面51接触;平滑层4,其设为接触于粘合层5的与被转印面51相反的一侧的面;以及薄膜3,其设为接触于平滑层4的与粘合层5相反的一侧的面,平滑层4的硬度高于粘合层5的硬度。
因此,自转印底片1转印有薄膜3的被转印体50能够通过在薄膜3与粘合层5之间夹设平滑层4来减少薄膜3的表面的凹凸,因此能够提高转印于该被转印体50的薄膜3的光泽感(光感)。
此外,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机、转印底片以及被转印体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以上说明的平滑层4作为至少包含第1层41与第2层42的多层构造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平滑层4也可以是单层构造。同样,粘合层5也可以是单层构造。在该情况下,对于自转印底片1转印有薄膜3的被转印体50,也能够提高转印于该被转印体50的薄膜3的光泽感。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粘合层打印工序(步骤ST5),说明了以接触于平滑层4的与薄膜3相反的一侧的面的方式打印粘合层5,但也可以以接触于被转印体50的被转印面51的方式打印粘合层5。即,控制装置104在粘合层打印工序(步骤ST5)中也可以执行如下控制:在利用喷出部109将存储于粘合层墨盒106的粘合层墨向被转印体50的被转印面51喷出之后,利用紫外线灯108对该粘合层墨进行曝光而使其固化至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粘合层5。换句话说,粘合层5既可以设于转印底片1侧,也可以设于被转印体50的被转印面51侧。在该情况下,对于自转印底片1转印有薄膜3的被转印体50,也能够提高转印于该被转印体50的薄膜3的光泽感。此外,在该情况下,对于被转印体50,能够提高被转印面51的与薄膜3之间的对位的精度。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利用与形成第1层41的平滑层墨共用的墨、这里是UV(紫外线)固化墨(例如“LH-100Clear Liquid”)形成平滑层4的第2层42,但并不局限于此。该第2层42例如也可以利用溶剂墨、水性墨等形成。但是,如以上说明那样,在作为平滑层4的第2层42使用了UV固化型的平滑层墨的情况下,能够用与形成第1层41的墨共用的墨形成第2层42,并且能够以相对较短的时间形成该第2层42。即,溶剂墨、水性墨例如10%左右为固态成分,相对于此,该UV固化型的平滑层墨大致100%为固态成分。因此,在用UV固化型的平滑层墨形成第2层42的情况下,作为在第1层41的表面的凹部埋入固态成分的操作时间,与使用了溶剂墨、水性墨等的情况相比较,使用UV固化型的平滑层墨的情况绝对性地以短时间完成。结果,在以上说明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机、转印底片以及被转印体中,能够提高制造效率。
另外,以上说明的照射工序与剥离工序均至少在转印工序(步骤ST6)之后进行即可,也可以颠倒照射工序与剥离工序之间的顺序。

Claims (11)

1.一种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包含:
平滑层打印工序,以接触于设为与构成转印底片的片状的基材接触的薄膜的、与上述基材相反的一侧的面的方式打印平滑层;
粘合层打印工序,以接触于上述平滑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或者被转印体的被转印面的方式打印粘合层;
转印工序,以在上述被转印面与上述平滑层之间夹设上述粘合层的方式层叠并按压上述被转印体与上述转印底片,从而将上述薄膜转印于上述被转印面;以及
剥离工序,至少在上述转印工序之后将上述基材与上述薄膜之间剥离,
上述平滑层的硬度高于上述粘合层的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平滑层打印工序至少包含:第1层打印工序,在将用于形成上述平滑层的墨并且是通过曝光而使其固化度变化的墨即平滑层墨向上述薄膜的与上述基材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第1层;以及第2层打印工序,将用于形成上述平滑层的墨向上述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将该墨收纳于在该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的凹凸的凹部内,打印使该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平滑的第2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其中,
在上述第2层打印工序中,在将用于形成上述平滑层的墨并且是通过曝光而使其固化度变化的墨即上述平滑层墨向上述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固化度比上述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固化度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上述第2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其中,
在上述粘合层打印工序中,在将用于形成上述粘合层的墨并且是通过曝光而使其固化度变化的墨即粘合层墨向上述平滑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或者上述被转印面喷出之后,对该粘合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粘合层墨固化至固化度比上述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固化度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上述粘合层,
而且,上述被转印体制造方法至少在上述转印工序之后还包含照射工序,在该照射工序中,对上述粘合层以及上述平滑层的上述第2层进行曝光,从而使上述粘合层、以及上述平滑层的上述第2层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
5.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喷墨打印机包括:
平滑层墨盒,其用于存储平滑层墨,该平滑层墨用于形成平滑层并且通过曝光而使固化度变化;
粘合层墨盒,其用于存储粘合层墨,该粘合层墨用于形成粘合层并且通过曝光而使固化度变化;
喷出部,其能够喷出存储于上述平滑层墨盒的上述平滑层墨以及存储于上述粘合层墨盒的上述粘合层墨;
曝光部,其能够对自上述喷出部喷出的上述平滑层墨以及上述粘合层墨进行曝光;以及
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上述喷出部和上述曝光部,
上述控制装置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在利用上述喷出部将存储于上述平滑层墨盒的上述平滑层墨向设为与构成转印底片的片状的基材接触的薄膜的、与该基材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利用上述曝光部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平滑层墨固化,从而打印上述平滑层;在利用上述喷出部将存储于上述粘合层墨盒的上述粘合层墨向上述平滑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或者被转印体的被转印面喷出之后,利用上述曝光部对该粘合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粘合层墨固化至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上述粘合层;以及,在将上述薄膜转印于上述被转印面之后,利用上述曝光部对上述粘合层进行曝光,从而使该粘合层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
上述平滑层的硬度高于上述粘合层的硬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
上述控制装置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在利用上述喷出部将存储于上述平滑层墨盒的上述平滑层墨向上述薄膜的与上述基材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利用上述曝光部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上述平滑层的第1层;利用上述喷出部将用于形成上述平滑层的墨向上述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将该墨收纳于在该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的凹凸的凹部内,打印使该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平滑的上述平滑层的第2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中,
作为打印上述平滑层的第2层的控制,上述控制装置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在利用上述喷出部将存储于上述平滑层墨盒的上述平滑层墨向上述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利用上述曝光部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固化度比上述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固化度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从而打印该平滑层的第2层,
而且,上述控制装置能够执行如下控制:在将上述薄膜转印于上述被转印面之后,利用上述曝光部对上述第2层进行曝光而使该第2层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
8.一种转印底片,其特征在于,该转印底片包括:
片状的基材;
薄膜,其设为与上述基材接触;
平滑层,其设为接触于上述薄膜的与上述基材相反的一侧的面;以及
粘合层,其设为接触于上述平滑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
上述平滑层的硬度高于上述粘合层的硬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印底片,其中,
上述平滑层构成为至少包含第1层和第2层,
该第1层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在将用于形成该平滑层的墨并且是通过曝光而使其固化度变化的墨即平滑层墨向上述薄膜的与上述基材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正式固化的状态;
该第2层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将用于形成上述平滑层的墨向上述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并将该墨收纳于在该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形成的凹凸的凹部内,从而使该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平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印底片,其中,
上述第2层是在将上述平滑层墨向上述第1层的与上述薄膜相反的一侧的面喷出之后对该平滑层墨进行曝光而使该平滑层墨固化至固化度比上述正式固化的状态的固化度低的临时固化的状态而成的层。
11.一种被转印体,其特征在于,该被转印体包括:
粘合层,其设为与被转印面接触;
平滑层,其设为接触于上述粘合层的与上述被转印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以及
薄膜,其设为接触于上述平滑层的与上述粘合层相反的一侧的面,
上述平滑层的硬度高于上述粘合层的硬度。
CN201410247310.3A 2013-06-05 2014-06-05 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机、转印底片以及被转印体 Active CN1042283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8846A JP6190628B2 (ja) 2013-06-05 2013-06-05 被転写体製造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転写フィルム及び被転写体
JP2013-118846 2013-06-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8384A true CN104228384A (zh) 2014-12-24
CN104228384B CN104228384B (zh) 2017-01-11

Family

ID=52137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47310.3A Active CN104228384B (zh) 2013-06-05 2014-06-05 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机、转印底片以及被转印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90628B2 (zh)
CN (1) CN1042283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3013A1 (ja) * 2015-03-25 2016-09-29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および棒状部材加飾方法
JP6452153B2 (ja) * 2015-03-25 2019-01-16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棒状部材加飾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50A (zh) * 1990-06-22 1992-02-19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热转印受印片
JPH04105993A (ja) * 1990-08-27 1992-04-07 Ricoh Co Ltd 昇華型熱転写記録方法
JPH05155165A (ja) * 1991-12-04 1993-06-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受容層転写シート、複合熱転写シー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863683A (zh) * 2003-08-05 2006-11-15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
CN102616047A (zh) * 2011-01-26 2012-08-01 索尼公司 热转印片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55000A (ja) * 1984-12-28 1986-07-14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転写シ−ト
JP3483301B2 (ja) * 1993-05-13 2004-01-06 株式会社きもと マーキングシート
JP2955696B2 (ja) * 1993-11-02 1999-10-04 宮坂家具工芸株式会社 転写フィルム
JP5664911B2 (ja) * 2011-02-15 2015-02-04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物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50A (zh) * 1990-06-22 1992-02-19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热转印受印片
JPH04105993A (ja) * 1990-08-27 1992-04-07 Ricoh Co Ltd 昇華型熱転写記録方法
JPH05155165A (ja) * 1991-12-04 1993-06-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受容層転写シート、複合熱転写シー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863683A (zh) * 2003-08-05 2006-11-15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
CN102616047A (zh) * 2011-01-26 2012-08-01 索尼公司 热转印片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33959A (ja) 2014-12-15
CN104228384B (zh) 2017-01-11
JP6190628B2 (ja) 2017-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83252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attern,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patter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ructural body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therefor
CN103764377B (zh) 构造物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设备
JP511236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JP5743204B2 (ja) 印刷方法、転写材、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吐出装置
CN101137502A (zh) 转印膜、加饰膜及加饰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加饰品
JP6948268B2 (ja) デスクトップ三次元印刷機器
CN104884266A (zh) 薄膜转印物的制造方法、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WO2014196505A1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05212486A5 (zh)
EP289403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aminate
CN104228384A (zh) 被转印体制造方法、喷墨打印机、转印底片以及被转印体
CN102869520B (zh) 用于转移层压的方法和设备
Albrecht Printed Sensors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JP2006297757A (ja) 加飾用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加飾用フィルム並びに加飾品
CN104417238A (zh) 装饰构造
KR101884732B1 (ko) Uv잉크 인쇄유닛을 이용한 박 인쇄방법
JP2006082539A (ja) 転写フィルムおよび合成樹脂成形体の加飾方法
JP200509734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作製した非接触通信機能を有するic基体
JP5656168B2 (ja) 印刷方法、転写材、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吐出装置
JP4493973B2 (ja) プラスチック製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るプラスチック製品
JP2002234211A (ja) 可塑性材料でできた対象物支持体の浮出しマーキング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を実施する装置
JP6224299B2 (ja) 加飾方法
JP2014221544A (ja) 水転写式デカー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109454U (ja) 基材転写の印刷層構造
JP2005271597A (ja) 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