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6524A - 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材料 - Google Patents

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6524A
CN1856524A CNA2004800277042A CN200480027704A CN1856524A CN 1856524 A CN1856524 A CN 1856524A CN A2004800277042 A CNA2004800277042 A CN A2004800277042A CN 200480027704 A CN200480027704 A CN 200480027704A CN 1856524 A CN1856524 A CN 1856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ombination
carboxylic acid
phenyl
alicyclic
polycarbo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277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7525C (zh
Inventor
藤通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saka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eb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ebo Ltd filed Critical Kaneb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56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6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75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752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08L67/025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polyether seque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66Poly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the form of ether groups
    • C08G63/668Poly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the form of ether group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672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0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10Transparent films; Clear coatings; Transpar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666/00Composition of polymers characterized by a further compound in the blend, be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atural resins, waxes or and bituminous materials,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unction in the composition
    • C08L2666/02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atural resins, waxes or and bituminous materials
    • C08L2666/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ccording to C08L59/00 - C08L87/00;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L2666/18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ccording to C08L67/00 - C08L69/00;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适用于光学材料的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双折射率小,透明性、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优异,耐热性高,流动性良好,且保持了成型性和光学特性的平衡。本发明所提供的树脂组合物是通过将含有芴类二羟基化合物的聚酯聚合物和聚碳酸酯进行混合而形成的;所述聚酯聚合物是由二元羧酸化合物和二羟基化合物形成的,所述二元羧酸化合物包含脂环族二元羧酸和/或脂环族二元羧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能够适用于相机透镜、眼镜透镜、光盘、光纤、光学片等光学材料。

Description

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合适地用于光学材料的聚酯、聚碳酸酯的树脂组合物。进一步详细地说,本发明所涉及的树脂组合物的双折射小,在透明性、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方面优异,折射率和阿贝数具有良好的平衡,耐热性高,流动性好,能够合适地用于相机透镜、眼镜透镜、光盘、光纤、光学片等光学材料。
背景技术
以往,透明且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的树脂大多用作光学材料。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下文简称为PMMA)、聚碳酸酯(下文简称为PC)、无定型聚烯烃(下文简称为APO)等用作光盘、镭射光盘、投影透镜、f-θ透镜、摄影类透镜、瞄准类透镜、读取透镜(pick-up lens)、数码相机透镜等光学材料,此外也用于车辆的透明部件、反射材料等。由于PMMA的透明性优异,且光学各向异性也小,因此经常使用PMMA,但是其吸湿性高,成型后容易产生弯曲等变形,形态稳定性差。
另一方面,PC虽然耐热性高,且透明性优异,但是有流动性差,成型品的双折射增大等问题,因而不能充分满足作为光学材料所应具备的条件。对于APO,虽然其耐热性高,且透明性优异,但是流动性差,成型时易着色。此外,在粘着蒸镀膜或硬质涂层膜等时,若不经过等离子处理等前处理工序,则不能得到充分的粘着性,从而不能充分满足作为光学材料所应具备的条件。
进一步,近年来已经快速开发出了使用镭射光来对声音、影像、文字等信息进行记录和再生的光盘、数字视频盘,并要求具有更高性能的光学特性的基板材料。用于数码相机、移动电话的小型相机的摄影系统的透镜正向小型化发展,进一步,从CCD或CMOS等影像识别装置的小型化、高清晰化的观点来考虑,要求光学各向异性更小的树脂材料。
此外,也要求在更苛刻的环境下的使用耐久性。例如,以往的条件为在65℃的温度、80%的湿度下不损伤透明性,但是近年来却要求在85℃的温度、90%的湿度下不损伤透明性且透镜面的表面变形小。
作为聚酯聚合物或聚酯共聚物,提出了以使用芳香族二元羧酸和9,9-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类的聚合物作为光学材料(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2843215号公报、日本专利第2843214号公报)。此外,还提出了使用脂环族二元羧酸和9,9-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类的聚合物(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3331121号公报、特开平第11-60706号公报、特开第2000-31936号公报)。这些聚酯共聚物的折射率高,双折射率小,耐热性优异,且具有透明性,因此可以用作光学材料,但是因为使用高价的原料、耐热性不够,所以也未必是令人满意的。
作为混合了聚酯聚合物和PC的树脂组合物,例如提出了混合有下述聚酯和聚碳酸酯的树脂组合物,所述聚酯是由芳香族二元羧酸形成的,所述聚碳酸酯是由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形成的(特开第2002-265771号公报),但是并没有将其应用于诸如相机透镜或眼镜透镜等光学透镜、或适用于诸如光学薄膜等光学用途的相关记载。
也有文献提出了将混合有聚合物和PC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光学材料,所述聚合物是使用芳香族二元羧酸和9,9-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类来形成的(日本专利第3023279号公报)。该树脂组合物耐热性高、折射率高、双折射率小,可以用作光学材料,但是仍然希望有下述的材料,该材料可维持其耐热性,同时在85℃的温度、90%的湿度下,不损伤透明性,且透镜面的表面变形小,成型时的着色少,折射率和阿贝数的具有良好的平衡,双折射率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下述的树脂,所述树脂双折射小,透明性、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优异,折射率和阿贝数具有良好的平衡,耐热性高,流动性好,可以适用于相机透镜、眼镜透镜、光盘、光纤、光学片等光学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精心研究,结果发现,使用如下树脂组合物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本发明;所述树脂组合物是通过将聚酯聚合物和聚碳酸酯进行混合而形成的;所述聚酯聚合物是由二元羧酸化合物和二羟基化合物形成的,所述二元羧酸化合物包含脂环族二元羧酸和/或脂环族二元羧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所述二羟基化合物为特定的二羟基化合物。
即,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是通过将聚酯聚合物和聚碳酸酯进行混合而形成的;所述聚酯聚合物是由二元羧酸化合物和二羟基化合物形成的,所述二元羧酸化合物包含脂环族二元羧酸和/或脂环族二元羧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所述二羟基化合物是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48002770400061
通式(1)中,R1是碳原子数为2~4的亚烷基,R2、R3、R4和R5相同或相异,是氢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芳基、芳烷基。
进一步,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是通过将聚酯聚合物和聚碳酸酯以重量比为5∶95~95∶5进行混合而形成的,所述聚酯聚合物是由二元羧酸化合物和二羟基化合物形成的,所述二元羧酸化合物包含脂环族二元羧酸和/或脂环族二元羧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所述二羟基化合物是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此外,所述脂环族二元羧酸优选为选自环己烷二甲酸、十氢化萘二甲酸、降莰烷二甲酸、金刚烷二甲酸或三环癸烷二甲酸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下述材料,所述材料双折射小,透明性、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优异,耐热性高,流动性好,折射率和阿贝数具有良好的平衡,成型性和光学特性具有平衡性,并且可以提供能够适用于相机透镜、眼镜透镜、光盘、光纤、光学片等光学材料的树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树脂组合物的DSC测定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是通过将聚酯聚合物和聚碳酸酯进行混合来形成的;所述聚酯聚合物是由二元羧酸化合物和二羟基化合物形成的,所述二元羧酸化合物包含脂环族二元羧酸和/或脂环族二元羧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所述二羟基化合物是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通式(1)中,R1是碳原子数为2~4的亚烷基,R2、R3、R4和R5相同或相异,是氢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芳基、芳烷基。
作为用于本发明聚酯聚合物的脂环族二元羧酸,可以举出单环脂环族二元羧酸或多环脂环族二元羧酸等;所述单环脂环族二元羧酸例如为下述通式(2)所示的环己烷二甲酸等;所述多环脂环族二元羧酸例如为下述通式(3)、通式(4)所示的十氢化萘二甲酸;下述通式(5)、通式(6)所示的降莰烷二甲酸;下述通式(7)、通式(8)所示的金刚烷二甲酸;下述通式(9)、通式(10)、通式(11)所示的三环癸烷二甲酸等。
Figure A20048002770400072
通式(2)中,R6可以相同或相异,是氢或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芳基、芳烷基。a是1~3的自然数。
Figure A20048002770400081
通式(3)中,R7和R8可以相同或相异,是氢或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芳基、芳烷基。b、c是1~7的自然数。
通式(4)中,R9和R10可以相同或相异,是氢或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芳基、芳烷基。d、e是1~7的自然数。
通式(5)中,R11和R12可以相同或相异,是氢或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芳基、芳烷基。f、g是1~7的自然数。
Figure A20048002770400084
通式(6)中,R13和R14可以相同或相异,是氢或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芳基、芳烷基。h、i是1~7的自然数。
通式(7)中,R15、R16和R17可以相同或相异,是氢或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芳基、芳烷基。j、k是1~8的自然数,l是1~9的自然数。
Figure A20048002770400091
通式(8)中,R18、R19和R20可以相同或相异,是氢或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芳基、芳烷基。m、n是1~8的自然数,o是1~9的自然数。
Figure A20048002770400092
通式(9)中,R21和R22可以相同或相异,是氢或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芳基、芳烷基。p、q是1~7的自然数。
Figure A20048002770400093
通式(10)中,R23和R24可以相同或相异,是氢或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芳基、芳烷基。r、s是1~7的自然数。
通式(11)中,R25和R26可以相同或相异,是氢或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芳基、芳烷基。t、u是1~8的自然数。
作为这些脂环族二元羧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以举出通常用于聚酯的二元羧酸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以举出例如,二甲基酯、二乙基酯等烷基酯等。
这些脂环族二元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可以单独使用,根据需要,也可以至少2种合并使用。
这些脂环族二元羧酸中,考虑到合成的难易、成型性、光学特性等,优选为1,4-环己烷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2,6-十氢化萘二甲酸、2,6-十氢化萘二甲酸二甲酯,但是并不限于此。
虽然1,4-环己烷二甲酸具有反式/顺式异构体,但是对于其比率不特别限定。反式异构体的熔点高,约为312℃,顺式异构体的熔点约为150℃。用熔融聚合法聚合本发明的聚酯时,在高温下(230℃~300℃)进行。在此期间,反式/顺式异构体发生转换,对于最终得到的树脂的反式/顺式的比率,当用1H-NMR测定单体中的反式/顺式的比为90/10~10/90时,最终得到的反式/顺式比为50/50~70/30。
对于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脂环族二元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将二元羧酸成分的全体作为100时,所述脂环族二元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的含量可以是1摩尔%~100摩尔%之间的任意值,但若同时使用了作为其他的二元羧酸的脂肪族二元羧酸时,则为了进一步提高耐热性,优选该所述脂环族二元羧酸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的含量小于等于50摩尔%。使用单环芳香族二元羧酸作为其他二元羧酸时,为了降低双折射率,优选上述含量小于等于80摩尔%。与多环芳香族二元羧酸、联苯二甲酸一起使用时,为了降低双折射率,优选各自小于等于50摩尔%。
作为在本发明中作为其他成分而使用的二元羧酸,可以举出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甲基丙二酸、乙基丙二酸等脂肪族二元羧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等单环芳香族二元羧酸;2,6-萘二甲酸、1,8-萘二甲酸等萘二羧酸;蒽二甲酸、菲二甲酸等多环芳香族二元羧酸;2,2’-联苯二甲酸等联苯二羧酸等。
本发明中,作为通式(1)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9,9-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甲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5-二甲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乙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5-二乙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丙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5-二丙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异丙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5-二异丙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正丁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5-二正丁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异丁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5-二异丁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1-甲基丙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5-二(1-甲基丙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苯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5-二苯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苄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5-二苄基苯基]芴、9,9-二[4-(3-羟基丙氧基)苯基]芴、9,9-二[4-(4-羟基丁氧基)苯基]芴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至少2种组合使用。其中,考虑到光学特性、成型性,最优选为9,9-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9,9-二[4-(2-羟基乙氧基-3-甲基)苯基]芴。
9,9-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例如可通过在9,9-二(4-羟基苯基)芴上加成环氧乙烷(下文简称为EO)得到。此时可得到在苯酚的两个羟基上各加成了1分子环氧乙烷的2EO加成物(9,9-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此外可能进一步含有数分子过量加成的3EO加成物、4EO加成物等杂质。为了提高聚酯聚合物的耐热性,优选2EO加成物的纯度大于等于95%,进一步优选2EO加成物的纯度大于等于97%。
作为得到9,9-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的其他方法,可以通过在芴酮上直接加成苯氧基乙醇来得到。此时,不易含有EO过量加成的加成物,因此较为理想。
用熔融聚合法的酯交换法来制造本发明的聚酯聚合物时,通式(1)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优选为树脂中的二醇成分的10摩尔%~95摩尔%。小于等于95摩尔%时,有易进行熔融聚合反应,聚合时间短的优点。而大于95摩尔%时,通过溶液聚合法或表面聚合法来制造,聚合时间可能很短。此外,大于等于10摩尔%时,在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这方面是优选的。
此外,根据使用的原料的来源来决定,含有硫的酸(例如,硫酸、对甲苯磺酸等)存在时,易产生二乙二醇。若聚合物中的二乙二醇超过6摩尔%,则作为耐热性指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增大或折射率的降低增大,聚合物的特性的变化增大,难以经济地工业化提供品质稳定的聚合物。
二乙二醇的量优选小于等于4摩尔%,特别优选小于等于3摩尔%。
作为本发明使用的聚碳酸酯,特别优选为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碳酸酯的聚合方法优选采用如下方法:在酸粘合剂的存在下使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酰氯反应的方法(溶液聚合法),以及使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酯进行酯交换反应的方法(酯交换法)。其中,酯交换法较为有利。对于酯交换法,对其聚合的形态或方式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熔融聚合法或固相聚合法的任意一种,但在工业上优选采用熔融聚合法。
作为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具体地可以举出,二(4-羟基苯基)甲烷、2,2-二(4-羟基苯基)丙烷、2,2-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二(4-羟基苯基)甲烷、1,1-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4,4’-[1,3-亚苯基二(1-甲基亚乙基)]双酚、4,4’-[1,4-亚苯基二(1-甲基亚乙基)]双酚、9,9-二(4-羟基苯基)芴、9,9-二(4-羟基-3-甲基苯基)芴、9,9-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芴等二(4-羟基芳基)链烷烃;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4-[1-[3-(4-羟基苯基)-4-甲基环己基]-1-甲基乙基]-苯酚、4,4’-[1-甲基-4-(1-甲基乙基)-1,3-环己烷二基]双酚、2,2,2’,2’-四氢-3,3,3’,3’-四甲基-1,1’-螺环二-[1H-茚]-6,6’-二醇等二(羟基芳基)环烷烃;二(4-羟基苯基)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苯基醚等二羟基芳基醚;4,4’-二羟基二苯硫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硫醚等二羟基二芳基硫醚类;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亚砜等二羟基二芳基亚砜;4,4’-二羟基二苯基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砜等二羟基二芳基砜;4,4’-二羟基-3,3’-吲哚满二酮等二羟基二芳基吲哚满二酮类;3,6-二羟基-9,9-二甲基呫吨等二羟基二芳基呫吨;间苯二酚、对苯二酚、2-叔丁基对苯二酚、2-苯基对苯二酚、2-异丙苯基对苯二酚、4,4-二羟基二苯基等二羟基苯等。
其中,考虑到作为单体的稳定性,进一步考虑到其中含有的杂质的量少,且容易获得等,优选为2,2-二(4-羟基苯基)丙烷。
此外,作为其他芳香族二羟基化合物,可以使用例如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二种:二(4-羟基苯基)甲烷、1,1-二(4-羟基苯基)乙烷、1,1-二(4-羟基苯基)丙烷、2,2-二(4-羟基苯基)丁烷、2,2-二(4-羟基苯基)戊烷、2,2-二(4-羟基苯基)异戊烷、2,2-二(4-羟基苯基)己烷、2,2-二(4-羟基苯基)异己烷、4,4’-二羟基三苯基甲烷、4,4’-二羟基四苯基甲烷、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2,2-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二羟基二苯基醚、二羟基二苯基砜、二羟基二苯硫醚等双酚类;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邻甲基间苯二酚、邻异丙苯基间苯二酚等二元酚类化合物。
作为聚碳酸酯,例如优选使用:使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在碳酰氯和碱水溶液-二氯甲烷系统中进行表面聚合而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此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可以配合热稳定剂,从而可以抑制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和聚碳酸酯(第二成分)的酯交换反应以及抑制成型时等的分子量降低或色相变差。
作为所述的热稳定剂,可以举出亚磷酸、磷酸、亚膦酸、膦酸和上述物质的酯等,具体可列举例如:三苯基亚磷酸酯、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三癸基亚磷酸酯、三辛基亚磷酸酯、三(十八烷基)亚磷酸酯、二癸基单苯基亚磷酸酯、二辛基单苯基亚磷酸酯、二异丙基单苯基亚磷酸酯、单丁基二苯基亚磷酸酯、单癸基二苯基亚磷酸酯、单辛基二苯基亚磷酸酯、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2-亚甲基二(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三丁基磷酸酯、三乙基磷酸酯、三甲基磷酸酯、三苯基磷酸酯、二苯基单邻联苯基磷酸酯、二丁基磷酸酯、二辛基磷酸酯、二异丙基磷酸酯、4,4’-联亚苯基二次膦酸四(2,4-二叔丁基苯基)酯、苯膦酸二甲酯、苯膦酸二乙酯、苯膦酸二丙酯等。其中,优选使用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甲基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和苯膦酸二甲酯。
这些热稳定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至少2种混合使用。将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和聚碳酸酯(第二成分)的总量设为100重量份时,所述热稳定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0001重量份~1重量份,更优选为0.0005重量份~0.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01重量份~0.2重量份。
此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还可以配合通常已知的抗氧化剂以防止氧化。作为所述抗氧化剂,可以举出例如,季戊四醇四(3-氢硫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甘油-3-硬脂基硫代丙酸酯、三乙二醇-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N,N-六亚甲基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桂皮酰胺(ヒドロシンナマィ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二乙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尿酸酯、4,4’-联亚苯基二次膦酸四(2,4-二叔丁基苯基)酯、3,9-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等。
将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和聚碳酸酯(第二成分)的总量设为100重量份时,这些抗氧化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0001重量份~0.5重量份。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熔融成型时从模具的脱模性,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还可以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配合脱模剂。作为所述脱模剂,可以举出,一元或多元醇的高级脂肪酸酯、高级脂肪酸、石蜡、蜂蜡、烯烃类蜡、含有羧基和/或羧酸酐基的烯烃类蜡、硅油、有机聚硅氧烷等。将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和聚碳酸酯(第二成分)的总量设为100重量份时,所述脱模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01重量份~5重量份。
作为高级脂肪酸酯,优选碳原子数为1~20的一元或多元醇与碳原子数为10~30的饱和脂肪酸的部分酯或全酯。作为所述一元或多元醇与饱和脂肪酸的部分酯或全酯,可以举出例如,硬脂酸甘油单酯、硬脂酸甘油二酯、硬脂酸甘油三酯、硬脂酸山梨醇单酯、硬脂酸硬脂酯、山萮酸甘油单酯、山萮酸二十二烷酯、单硬脂酸季戊四醇酯、四硬脂酸季戊四醇酯、四壬酸季戊四醇酯、单硬脂酸丙二醇酯、硬脂酸硬脂酯、棕榈酸棕榈酯、硬脂酸丁酯、月桂酸甲酯、棕榈酸异丙酯、联苯基联苯酯、单硬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硬脂酸2-乙基己酯等。
其中,优选使用硬脂酸甘油单酯、硬脂酸甘油三酯、四硬脂酸季戊四醇酯、山萮酸二十二烷酯。
在本发明中,作为高级脂肪酸,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0~30的饱和脂肪酸。作为所述脂肪酸,可以举出肉豆蔻酸、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萮酸等。
上述脱模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至少2种混合使用。诸如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等金属皂也可改善脱模性,但是由于其混浊较大,因而不适于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
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在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配合光稳定剂。
作为所述光稳定剂,可以举出例如,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5-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亚甲基二(4-异丙苯基-6-苯并三唑苯基)、2,2’-对亚苯基二(1,3-苯并噁嗪-4-酮)等。将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和聚碳酸酯(第二成分)的总量设为100重量份时,所述光稳定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01重量份~2重量份。
上述光稳定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至少2种混合使用。
成型为透镜时,聚酯聚合物、聚碳酸酯或紫外线吸收剂可能导致透镜带黄色,为了消除该现象,可以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配合上蓝剂。作为上蓝剂,只要是可用于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的上蓝剂,即可以毫无考虑地使用。
上述上蓝剂一般优选容易获得的蒽醌类染料。作为具体的上蓝剂,可以举出例如通用名溶剂紫13[CA.No(染料索引No)60725]、通用名溶剂紫31[CA.No68210]、通用名溶剂紫33[CA.No60725]、通用名溶剂蓝94[CA.No61500]、通用名溶剂紫36[CA.No68210]、通用名溶剂蓝97和通用名溶剂蓝45[CA.No61110]作为代表例子。将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和聚碳酸酯(第二成分)的总量设为100重量份时,通常,以0.1×10-4重量份~2×10-4重量份的比率来配合这些上蓝剂。
作为将本发明的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和聚碳酸酯(第二成分)混合的方法,可以采用任意的方法。例如可采用通过转鼓、V型混合机、超级混合机、诺塔混合器、班拍里混炼机、混合辊、挤出机等进行混合的方法;或采用将上述2种成分溶解于诸如二氯甲烷等通用的良溶剂中,在此状态下进行混合的溶液混合方法等,但是对此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聚合物混合方法的任意一种。
上述得到的树脂组合物可以直接通过注射成型法、挤出成型法、压缩成型法等通常已知的方法制成成型物,也可以用熔融挤出机将其制成颗粒状后在通过上述注射成型法、挤压成型法、压缩成型法等通常已知的方法制成成型物。
对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时,优选其表现为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随着所用的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和芳香族聚碳酸酯(第二成分)的不同有时在上述测定中出现二个峰、或出现除上述之外的峰或肩峰,但是相应的树脂组合物多数透明性差、对热不稳定、成型性也差,难以成为良好的光学材料。
为了提高本发明的热可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混合性而得到稳定的脱模性或各种物性,在熔融挤出时,优选使用单轴挤出机、双轴挤出机。
从不使用溶剂等、对环境的负荷小、生产性方面考虑,也优选利用使用单轴挤出机、双轴挤出机的方法。挤出机的熔融混练温度为200℃~350℃,优选为230℃~300℃。低于200℃时,树脂的熔融粘度高,对挤出机的负荷增大,生产性降低。高于350℃时,树脂易老化,树脂的颜色黄变,或者由于分子量降低导致强度变差。此外,可以根据需要同时混练热稳定剂、抗氧化剂、脱模剂、光稳定剂等。
使用挤出机时,为了防止挤出时树脂的燃烧、异物的混入,优选设置过滤器。过滤器的异物除去尺寸依赖于所要求的光学精度,优选过滤器具有小于等于100μm的异物分离能力。特别是需要避免异物混入时,更优选其具有小于等于40μm的异物分离能力,进一步优选具有小于等于10μm的异物分离能力。
为了防止挤出后的异物混入,优选在洁净室中实施从挤出机挤出树脂。
此外,将挤出的树脂冷却进行颗粒化时,优选使用空气冷却、水冷却等冷却方法。对于进行空气冷却时使用的空气,优选预先以高效粒子空气过滤器等除去空气中的异物后再进行使用,以防止空气中的异物再次附着。使用水冷却时,所用的水优选以离子交换树脂等除去金属成分,进一步用过滤器除去水中的异物后再进行使用。过滤器的大小可为多种尺寸,优选为10μm~0.45μm的过滤器。
聚酯聚合物的聚合度以固有粘度(在苯酚为60重量%、1,1,2,2-四氯乙烷为40重量%的混合溶液中,20℃下进行测定)表示时,优选固有粘度在0.3~0.8范围内的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该固有粘度极低时,成型为透镜等时的机械强度低。此外,若固有粘度增大,则成型时的流动性易降低,循环特性易降低,成型品的双折射率有易于增大的趋势。因此,聚合度以固有粘度表示时,使用固有粘度在0.3~0.8范围内的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进一步优选使用固有粘度在0.35~0.7范围内的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
聚碳酸酯的聚合度以固有粘度表示时,优选固有粘度在0.2~0.7范围内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该固有粘度极低时,成型为透镜时的机械强度不充分。而若固有粘度增大,则成型时的流动性降低,易进行分子定向,注射成型后,双折射率有增大的趋势。因此,聚合度以固有粘度表示时,使用固有粘度在0.2~0.7范围内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进一步优选使用固有粘度在0.3~0.55范围内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等于100℃,优选大于等于120℃,进一步优选大于等于130℃。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等于100℃时,相应的组合物在高温高湿度下不易发生变形,透镜的面精度的变化小,因而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树脂组合物通过将具有上述各自的聚合度的2种成分均一地混合来构成,二者的混合比率以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和芳香族聚碳酸酯(第二成分)的重量比表示时优选在5∶95~95∶5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可以得到双折射率显著降低的效果,因而优选。上述混合比率进一步优选在20∶80~80∶20的范围内。
本发明中,当采用溶液聚合法、表面聚合法等制造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时,一般使用酰氯作为酸成分的活性种、使用二氯甲烷、氯仿等作为溶剂,这使得在聚合物中残留有作为副产物的氯化物或催化剂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一般对制品的品质有不良影响,因而一般在聚合工序后必须除去残留异物。否则这些化合物将降低片、膜、板、纤维等的成型工序中的操作性,还使得到的成型体的品质降低。例如,高温加热时热分解大量发生。
此外,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光盘或光磁盘等的光学材料时,采用蒸镀、溅射等方法将反射膜或记录膜等金属薄膜固定在基板上,若在基板内有残留氯成分时,则会腐蚀反射膜、记录膜,降低光盘或光磁盘的寿命或可靠性,因而必需充分进行洗净、滤过等除去残留氯的工序。优选采用不混入氯的酯交换法作为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的聚合方法。
光盘基板的成型通常适于采用注射压缩成型机来进行,在成型条件中,模具表面温度和树脂温度是特别重要的。虽然根据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和聚碳酸酯(第二成分)的配合量、组成和聚合度等,不能一概规定成型条件,但是模具表面温度优选为50℃~160℃,此外,此时的树脂温度可以为220℃~330℃。模具表面温度在50℃以下时,树脂的流动性和转写性都差,注射成型时残留应力变形,双折射率有增大的趋势,此外,成型循环也延长,从而在经济上不合适。模具表面温度在160℃以上时,虽然转写性较好,但是脱模时易变形。此外,树脂温度大于等于330℃时,则树脂易发生分解,成为成型品的强度降低以及着色的原因。
由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树脂组合物成型光学材料时,从原料的投入工序开始,一直到聚合反应、以及将共聚物挤出到冷介质中来制成颗粒状或片状的工序中,应注意在操作中不要混入尘埃等。通常用于光盘时,该洁净度小于等于1000,当用于高度信息记录时,该洁净度进一步小于等于100。
透镜成型时,一般使用注射成型或注射压缩成型。成型条件中,模具表面温度和树脂温度是特别重要的。成型条件随着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和聚碳酸酯(第二成分)的配合量、组成和聚合度等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进行规定,但是模具表面温度优选为50℃~160℃,此外,此时的树脂温度可以为220℃~330℃。模具表面温度低于50℃时,树脂的流动性和转写性都差,注射成型时残留应力变形,双折射率有增大的趋势,有时不能满足作为透镜的要求性能。模具表面温度高于160℃时,脱模时易变形。此外,树脂温度小于220℃时,树脂的流动性缺乏,有时对成型机施加过大的负荷,所以不被优选。树脂温度大于等于330℃时,则树脂易发生分解,成为成型品的强度降低以及着色的原因。
透镜成型时,为了确保透镜的性能,有必要精密地制作透镜的表面形状,进一步有必要尽可能地减小残留内部应力,该应力是产生双折射的原因。虽然也需兼顾到成型循环,但是大都采取尽量提高模具温度、延长冷却时间的方法来进行成型。若模具温度接近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则有时成型收缩率减小,从模具的脱模性变差。在这种情况下,更优选使用如上所述的配合有脱模剂的树脂组合物。
下文使用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
(1)折射率和阿贝数
利用atago公司制阿贝折射计DR-M2,使用波长为589nm的干涉滤光器测定D线的折射率nd,使用波长为639nm的干涉滤光器测定C线的折射率nC,使用波长为486nm的干涉滤光器测定F线的折射率nF。由(1-nd)/(nC-nF)来计算阿贝数。对于测定样品,将树脂在160℃~240℃下挤出成型,制造厚度为80μm~150μm的膜,将得到的膜切成约8mm×20mm的短条状,从而制成测定试验片。使用1-溴萘作为表面液体在20℃下进行测定。
(2)玻璃化转变温度(Tg)
使用约10mg的样品,对样品以10℃/min的升温速度进行加热,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精工电子DSC-110)进行测定。根据JIS K 7121(1987)来求得玻璃化转变温度Tg。
(3)分子量
将东ソ一制G-6000、G-4000、G-3000连接成串连来作为色谱柱,流速为1ml/min,使用氯仿作为洗脱液,使用UV检测器作为检测器,在温度40℃下使用标准聚苯乙烯制作标准曲线,利用该标准曲线算换算成聚苯乙烯的重均分子量。
(4)光线透过率
使用注射成型机(住友重机制,minimat 14/7B),将模具温度设定为Tg-20℃来进行成型,得到30mm×30mm×3mm的平板成型品,使用分光光度计(岛津制作所制UV-3101PC)来测定该平板成型品的光线透过率。
(5)MFR
根据JISK7210,测定小孔为2mm,温度为230℃,负荷为2160g的MFR。
(6)双折射
用卡尔-蔡司公司制偏光显微镜,安装Serarmont、berek、Brace-Keller式补偿器,以546nm的单色光进行测定。
(6-1)以膜进行的评价
在260℃~300℃下熔融树脂,挤出成型制成直径为30mm,厚度为1mm的圆盘状的试验片,进一步将该成型试验片在160℃~240℃下挤压成型,得到厚度为80μm~150μm的膜。将得到的膜切成约4mm×40mm的短条状,从而制成测定试验片。在玻璃化转变温度+10℃的温度下,以20%/sec将测定试验片延伸40%后,急剧冷却,得到延伸膜。测定所得膜的双折射率。
(6-2)以成型品进行的评价
使用注射成型机(住友重机制,minimat 14/7B),将模具温度设定为Tg-20℃来进行成型,得到30mm×30mm×3mm平板成型品,然后在Tg-20℃的温度下煅烧(annealing)3小时来得到成型品,测定成型品的中心部的滞后(retardation)。
(7)聚合物的固有粘度
80℃下将0.15g~0.5g共聚物溶解于50ml的苯酚为60重量%和1,1,2,2-四氯乙烷为40重量%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在20℃下测定粘度来得到固有粘度。
(8)耐冲击特性
根据JIS K7110来测定艾佐冲击强度。
(9)二乙二醇(下文简称为DEG)的定量
样品调制
在200ml的带塞烧瓶中加入50ml的1-丙醇,再加入2.81g的氢氧化钾、精密称量的2g的树脂颗粒,安装以水进行冷却的装有珠球的冷却管,搅拌下加热回流2小时。冷却后,加入10ml的水,加入7g的对苯二甲酸,加热回流1小时。添加5ml的四乙二醇二甲基醚溶液(1%,溶于1-丙醇)作为内部标准,搅拌约5分钟。通过气相色谱对过滤过的样品进行定量,求得二乙二醇的含量。
(10)压力锅试验
使用高度加速寿命试验装置(Tabai Espec公司制,TPC-212M),在温度为105℃、湿度为100%、24小时的条件下对成型品进行试验。
确认试验后的成型品的外观,用分光光度计(岛津制作所制,UV-3101PC)测定光线透过率。
[实施例1]
将1摩尔的1,4-环己烷二甲酸、0.8摩尔的9,9-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2.2摩尔的乙二醇作为原料,将这些原料投入反应槽,一边搅拌一边根据常规方法从室温缓慢加热至230℃来进行酯化反应。将所规定量的水放出系统外后,投入0.002摩尔的作为聚合催化剂的氧化锗、0.0014摩尔的用于防止着色的磷酸三甲酯,缓慢进行升温和减压,一边放出产生的乙二醇,一边使加热槽温度达到270℃,并使真空度不高于133Pa(1Torr)。维持该条件,等待粘度的上升,达到所规定的搅拌扭矩后(约4小时后),结束反应,将反应物挤出到水中,得到颗粒物。
将该树脂在200℃下进行挤压,得到厚度约为100μm的膜。其折射率为1.607,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6℃,DEG的含量为1.8摩尔%。
将该聚酯树脂(第一成分)和聚碳酸酯(第二成分:帝人化成制,Panlight L1250)以重量比为50∶50投入设置于洁净室内的双轴挤出机(东芝机械制TEM35B),相对于聚酯树脂和聚碳酸酯的总量为100重量份,添加0.1重量份的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作为热稳定剂,进行混练后,将挤出后的树脂在水槽中进行冷却,该水槽盛满了经1μm过滤器过滤的水,然后用切断机进行连续地裁断来得到颗粒。此时,在挤出嘴出口的树脂温度为280℃。
在200℃下对得到的树脂颗粒进行挤压,得到厚度约为100μm的膜。其折射率为1.595,阿贝数为29,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2℃。
用注射成型机使得到的树脂颗粒成型来得到成型品,该成型品均一透明。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5]
除了使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和聚碳酸酯(第二成分)的组成比如表1所示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来制造颗粒,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得到的成型品都是均一透明的,成型性也良好。
[实施例6]
将1摩尔的2,6-十氢化萘二甲酸二甲酯、0.55摩尔的9,9-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2.2摩尔的乙二醇作为原料,使用0.0008摩尔的乙酸钙、0.0002摩尔的乙酸锰作为催化剂。将上述物质投入反应槽,一边搅拌一边根据常规方法从室温缓慢加热至230℃来进行酯化反应。将所规定量的甲醇放出系统外后,投入0.012摩尔的作为聚合催化剂的氧化锗、0.0018摩尔的用于防止着色的磷酸三甲酯,缓慢进行升温和减压,一边放出产生的乙二醇,一边使加热槽温度达到270℃,并使真空度不高于133Pa(1Torr)。维持该条件,等待粘度的上升,达到所规定的搅拌扭矩后(约2小时后),结束反应,将反应物挤出到水中,得到颗粒物。
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3℃,折射率为1.584,DEG的含量为2.3摩尔%。
将该聚酯树脂(第一成分)和聚碳酸酯(第二成分:帝人化成制,Panlight L1250)以重量比为50∶50投入设置于洁净室内的双轴挤出机(东芝机械制TEM35B),相对于聚酯树脂和聚碳酸酯的总量为100重量份,添加0.1重量份的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作为热稳定剂,进行混练后,将挤出后的树脂在水槽中进行冷却,该水槽盛满了经1μm过滤器过滤的水,然后用切断机进行连续地裁断来得到颗粒。此时,在挤出嘴出口的树脂温度为280℃。
在200℃下对得到的树脂颗粒进行挤压,得到厚度约为100μm的膜。其折射率为1.584,阿贝数为31,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
用注射成型机使得到的树脂颗粒成型来得到成型品,该成型品均一透明。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7]
将实施例1得到得聚酯树脂(第一成分)和聚碳酸酯(第二成分:帝人化成制,Panlight L1250)以重量比为50∶50混合后,相对于聚酯树脂和聚碳酸酯的总量为100重量份,在树脂中添加混合0.05重量份的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作为热稳定剂,添加混合0.4重量份的硬脂酸作为脱模剂。将混合的树脂和添加剂定量投入处于洁净室内的设置有30μm过滤器的双轴挤出机(东芝机械制TEM25B)进行混练,然后将挤出后的树脂在水槽中进行冷却,该水槽盛满了经1μm过滤器过滤的水,接着用切断机进行连续地裁断来得到颗粒。此时,在挤出嘴出口的树脂温度为280℃。
在200℃下对得到的树脂颗粒进行挤压,得到厚度约为100μm的膜。其折射率为1.595,阿贝数为29,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1℃。
结果如表1所示。得到的成型品均一且透明。即使模具温度接近Tg(约为Tg-10℃),成型性和脱模性也良好。
[表1]
  第一成分的组成   混练时的组成   玻璃化转变温度℃ MFRg/10min 冲击强度 折射率nd   阿贝数   光线透过率3mm% 双折射率×10-4 滞后nm
  二羟基化合物   第一成分的重量份   第二成分的重量份 700nm 500nm 400nm
  实施例1   A   80   50   50   132   4   3.4   1.595   29   89.2   87.2   82.3   46   70
  实施例2   A   80   30   70   136   3   3.8   1.591   29   89.5   88.0   84.2   70   30
  实施例3   A   80   70   30   128   5   3.2   1.600   28   88.3   86.3   80.1   32   120
  实施例4   A   80   10   90   126   2   4.5   1.587   29   89.6   88.9   86.1   89   25
  实施例5   A   80   90   10   137   7   3   1.604   28   88.0   85.4   78.1   20   180
  实施例6   B   55   50   50   130   4   3   1.584   31   89.3   87.4   82.5   51   75
  实施例7   A   80   50   50   131   5   3.4   1.595   29   89.2   97.1   82   46   70
  比较例1   -   -   0   100   140   1   7   1.585   30   89.9   89.5   88.0   95   200
  比较例2   A   80   100   0   140   12   2.9   1.607   27   88.6   85.3   76.5   3   15
  比较例3   A   80   50   50   131   5   3.4   -   -   41.6   16.2   4.3   -   -
二羟基化合物:9,9-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
A:1,4-环己烷二甲酸
B:2,6-十氢化萘二甲酸二甲基酯
比较例3
除了将实施例7的脱模剂改换为0.4重量份的硬脂酸钙以外,进行与实施例7相同的操作来得到颗粒。成型品混浊,不适宜用作利用可见光区域的透镜材料。
比较例1表示单独使用聚碳酸酯(第二成分:帝人化成制,PanlightL1250)时的测定值。比较例2表示单独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时的测定值。
已知聚碳酸酯具有耐冲击性、透明性好的优点以及双折射率大的缺点,而聚酯聚合物具有流动性好、折射率高、双折射率小的优点以及耐热性、透明性不足的缺点;而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将上述优缺点相互补足,从而使所得到的树脂组合物在透明性、耐热性、耐冲击性方面保持平衡。
压力锅试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透镜的耐环境试验一般在温度为65℃、相对湿度为80%、数百小时的条件下或在温度为85℃、相对湿度为90%、数百小时的条件下进行试验,而本发明在更为苛刻的条件下,即,在温度为105℃、相对湿度为100%、时间为24小时的条件下,实施高温高湿下的稳定性的加速试验。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5和实施例7中,发现了一部分稍微混浊,透明率降低。而在比较例2(即单独利用实施例1~实施例5和实施例7中的聚酯聚合物(第一成分)的实验)的试验结果中,混浊现象严重,几乎不能透过光线。由该结果可知,本发明的由混合聚酯聚合物和聚碳酸酯而形成的树脂组合物提高了在高温高湿下的耐久性。
[表2]
  压力锅试验前   压力锅试验后
外观   光线透过率(%)3mm   光线透过率(%)3mm   外观
  700nm   500nm   400nm   700nm   500nm   400nm   变形   混浊
  实施例1   ○   89.2   87.2   82.3   81.3   76.5   67.3   ○   △~○
  实施例2   ○   89.5   88.0   84.2   87.5   86.0   80.2   ○   ○
  实施例3   ○   88.3   86.3   80.1   78.6   70.5   59.3   ○   △
  实施例4   ○   89.6   88.9   86.1   88.5   87.5   86.0   ○   ○
  实施例5   ○   88.0   85.4   78.1   50.5   40.3   30.2   ○   △
  实施例6   ○   89.3   87.4   82.5   -   -   -   ○
  实施例7   ○   89.2   97.1   82.0   82.3   77.5   68.3   ○   △~○
  比较例1   ○   89.9   89.5   88.0   89.0   88.0   87.0   ○   ○
  比较例2   ○   88.6   85.3   76.5   30.6   19.4   10.2   ○   ×
试验条件:温度为105℃,湿度为100%,24小时
变形:○=无变形
混浊:○=无混浊,△=稍微混浊,×=混浊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适用于膜、片、光学材料;所述膜、片、光学材料适用于相机透镜、瞄准透镜、CCD或CMOS用透镜等透镜用途,还适用于液晶或等离子显示器等。

Claims (9)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是通过将聚酯聚合物和聚碳酸酯进行混合而形成的,所述聚酯聚合物是由二元羧酸化合物和二羟基化合物形成的,所述二元羧酸化合物包含脂环族二元羧酸和/或脂环族二元羧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所述二羟基化合物是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通式(1)中,R1是碳原子数为2~4的亚烷基,R2、R3、R4和R5相同或相异,是氢或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芳基、芳烷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是通过将聚酯聚合物和聚碳酸酯以重量比为5∶95~95∶5进行混合而形成的,所述聚酯聚合物是由二元羧酸化合物和二羟基化合物形成的,所述二元羧酸化合物包含脂环族二元羧酸和/或脂环族二元羧酸的酯形成性衍生物,所述二羟基化合物是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脂环族二元羧酸是选自环己烷二甲酸、十氢化萘二甲酸、降莰烷二甲酸、金刚烷二甲酸或三环癸烷二甲酸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1)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是9,9-二[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和/或9,9-二[4-(2-羟基乙氧基)-3-甲基苯基]芴。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是芳香族聚碳酸酯。
6.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通过将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树脂组合物在加热下进行熔融混炼而得到的。
7.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通过在将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树脂组合物加热熔融混炼时还同时添加热稳定剂进行熔融混炼而得到的。
8.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将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树脂组合物加热熔融混炼时还同时添加热稳定剂和脱模剂进行熔融混炼而得到的。
9.一种光学材料,其是通过使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而形成的。
CNB2004800277042A 2003-09-25 2004-09-22 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材料 Active CN1004275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2884/2003 2003-09-25
JP2003332884 2003-09-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6524A true CN1856524A (zh) 2006-11-01
CN100427525C CN100427525C (zh) 2008-10-22

Family

ID=34385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77042A Active CN100427525C (zh) 2003-09-25 2004-09-22 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材料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32607A1 (zh)
EP (1) EP1674496B1 (zh)
JP (1) JP4384636B2 (zh)
KR (1) KR100711149B1 (zh)
CN (1) CN100427525C (zh)
AT (1) ATE522561T1 (zh)
TW (1) TWI291978B (zh)
WO (1) WO200503083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8012A (zh) * 2009-04-13 2012-03-21 田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芴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CN101680970B (zh) * 2007-05-23 2012-08-29 可隆株式会社 光学片
CN115232295A (zh) * 2021-04-23 2022-10-25 新光合成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耐弯折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81540B2 (en) 2004-07-15 2010-08-24 Osaka Gas Co., Ltd.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s thereof
US7902320B2 (en) 2005-06-17 2011-03-08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Graphic art films comprising polyester compositions formed from 2,2,4,4-tetramethyl-1,3-cyclobutanediol and 1,4-cyclohexanedimethanol
US20060270806A1 (en) * 2005-05-26 2006-11-30 Hale Wesley R Miscible high Tg polyester/polymer blend compositions and films formed therefrom
US7704605B2 (en) 2006-03-28 2010-04-27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Thermoplastic articles comprising cyclobutanediol having a decorative material embedded therein
CA2625846A1 (en) 2005-10-28 2007-05-10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olyester compositions which comprise cyclobutanediol and at least one phosphorus compound
US8193302B2 (en) 2005-10-28 2012-06-05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olyester compositions which comprise cyclobutanediol and certain phosphate thermal stabilizers, and/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US9598533B2 (en) 2005-11-22 2017-03-21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olyest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cyclobutanediol having a certain combination of inherent viscosity and moderat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US7737246B2 (en) 2005-12-15 2010-06-15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olyester compositions which comprise cyclobutanediol, cyclohexanedimethanol, and ethylene glycol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EP1840652A1 (en) 2006-03-27 2007-10-03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Photo-curable resins and resin compositions with very high refractive indices for application in plastic optics
US9169388B2 (en) 2006-03-28 2015-10-27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olyester compositions which comprise cyclobutanediol and certain thermal stabilizers, and/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JP2007262190A (ja) * 2006-03-28 2007-10-11 Toray Ind Inc 光学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及びこれを含有した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KR101895184B1 (ko) 2007-11-21 2018-09-04 이스트만 케미칼 컴파니 플라스틱 젖병, 다른 취입 성형된 제품,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US8501287B2 (en) 2007-11-21 2013-08-06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lastic baby bottles, other blow molded articles, and processes for their manufacture
US8198371B2 (en) 2008-06-27 2012-06-12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Blends of polyesters and ABS copolymers
US8895654B2 (en) 2008-12-18 2014-11-25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olyester compositions which comprise spiro-glycol, cyclohexanedimethanol, and terephthalic acid
US8026188B2 (en) * 2009-06-25 2011-09-27 Techmer Pm, Llc Hydrophobic additive for use with fabric, fiber, and film
JP5585999B2 (ja) * 2009-07-02 2014-09-10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2011190334A (ja) * 2010-03-13 2011-09-29 Muror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芳香族ポリエステル用改質剤及びそれを含む芳香族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US8394997B2 (en) 2010-12-09 2013-03-12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isomerization of 2,2,4,4-tetraalkylcyclobutane-1,3-diols
US8420868B2 (en) 2010-12-09 2013-04-16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2,2,4,4-tetraalkylcyclobutane-1,3-diols
US8420869B2 (en) 2010-12-09 2013-04-16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2,2,4,4-tetraalkylcyclobutane-1,3-diols
FR2969311B1 (fr) * 2010-12-20 2013-01-18 Rhodia Acetow Gmbh Module de source lumineuse a led (diode electroluminescente)
US20130217830A1 (en) 2012-02-16 2013-08-22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Clear Semi-Crystalline Articles with Improved Heat Resistance
US8691915B2 (en) 2012-04-23 2014-04-08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Copolymers and polymer blends having improved refractive indices
JP6200192B2 (ja) * 2013-04-10 2017-09-20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耐熱性向上剤
KR20170091683A (ko) * 2014-12-04 2017-08-09 미츠비시 가스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터 수지를 포함하는 기능성 시트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렌즈
TWI769142B (zh) * 2015-11-04 2022-07-01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樹脂組成物的製造方法
US10835714B2 (en) 2016-03-21 2020-11-17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Multi-direction steerable handles for steering catheters
EP4011331A1 (en) 2017-04-18 2022-06-15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Heart valve sealing devices and delivery devices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8463B2 (ja) * 1987-12-15 1998-06-25 オーツタイヤ株式会社 乗心地を改良した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323279A (ja) * 1989-03-15 1991-01-31 Uingu Haisera:Kk セラミックス部材の接合方法
JP3023279B2 (ja) * 1994-07-28 2000-03-21 鐘紡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材料ならびに光学材料の製造法
JP3331121B2 (ja) * 1996-05-17 2002-10-07 カネボウ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重合体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JP5210476B2 (ja) * 2001-03-15 2013-06-12 帝人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0970B (zh) * 2007-05-23 2012-08-29 可隆株式会社 光学片
CN102388012A (zh) * 2009-04-13 2012-03-21 田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芴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US8841491B2 (en) 2009-04-13 2014-09-23 Taoka Chemical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fluorene derivative
CN102388012B (zh) * 2009-04-13 2014-10-15 田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芴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CN115232295A (zh) * 2021-04-23 2022-10-25 新光合成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耐弯折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32295B (zh) * 2021-04-23 2024-02-06 新光合成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耐弯折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5030833A1 (ja) 2006-12-07
KR100711149B1 (ko) 2007-05-02
WO2005030833A1 (ja) 2005-04-07
TW200517439A (en) 2005-06-01
EP1674496B1 (en) 2011-08-31
TWI291978B (en) 2008-01-01
KR20060095989A (ko) 2006-09-05
EP1674496A4 (en) 2006-10-04
EP1674496A1 (en) 2006-06-28
JP4384636B2 (ja) 2009-12-16
US20070032607A1 (en) 2007-02-08
ATE522561T1 (de) 2011-09-15
CN100427525C (zh) 2008-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6524A (zh) 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材料
JP5271142B2 (ja) ポリエステル重合体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JP6689146B2 (ja) 熱可塑性樹脂
TWI441850B (zh) 聚碳酸酯共聚合體及其製造方法
TWI405998B (zh) 光學元件及色像差補正透鏡
JP6689147B2 (ja) 熱可塑性樹脂
WO2019044214A1 (ja) 熱可塑性樹脂および光学部材
TWI689528B (zh) 聚碳酸酯樹脂、成形品及光學薄膜
TWI823908B (zh) 聚酯樹脂或聚酯碳酸酯樹脂及使用該樹脂之光學構件
CN1772811A (zh) 降低吸水性的热塑性模塑组合物
TW201546110A (zh) 以縮聚合方式製造之樹脂及樹脂組成物
JP2006335974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部品
CN1391568A (zh) C5-c6位稠合有茚并或二氢萘型碳环的萘吡喃,以及含有该萘吡喃的组合物和基质
JPH07198901A (ja)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
KR20220121794A (ko) 수지 조성물, 및 성형체
CN1017054B (zh) 光学各向异性溶体成型的含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芳香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816439A (zh) 用于光学器件的聚合物共混物及其制造方法
JPH09157367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フィルムシート用ポリエステル重合体
JP2005060540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
JP2005107380A (ja) 光学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に適した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
JPH05170879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ディスク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22154123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またはポリエステル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および該樹脂を用いた光学部材
JP2001279084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02212275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
JPH06145321A (ja) ポリエステル共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ANEBO TELINIDY HOLDING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ANEBO LTD.

Effective date: 200704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40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Kanebo special Lynne pedicle Holding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anebo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OSAKA GAS COMPANY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ANEBO TELINIDY HOLDING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3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321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Osaka Gas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anebo special Lynne pedicle Holdings Corpor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