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4146A - 由右旋磷霉素制备左旋磷霉素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由右旋磷霉素制备左旋磷霉素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4146A
CN1854146A CN 200510066959 CN200510066959A CN1854146A CN 1854146 A CN1854146 A CN 1854146A CN 200510066959 CN200510066959 CN 200510066959 CN 200510066959 A CN200510066959 A CN 200510066959A CN 1854146 A CN1854146 A CN 1854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lt
solvent
acid
compound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669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4146B (zh
Inventor
张猛
李继军
余錚
尹大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LLAB PHAR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LLAB PHARM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LLAB PHARM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LLAB PHARM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51006695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54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854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4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54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41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右旋磷霉素制备左旋磷霉素的新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克服了原有方法的不足,设计了一条安全、高效、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磷霉素构型转化的合成方法。以右旋磷霉素((+)-[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或右旋磷霉素的盐为原料,高收率的转化为左旋磷霉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或左旋磷霉素的盐。

Description

由右旋磷霉素制备左旋磷霉素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右旋磷霉素((+)-[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及其盐制备左旋磷霉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及其盐的新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左旋磷霉素是在1969年由美国默克公司和西班牙CEPA公司从西班牙土壤中的链丝菌中发现的一种广谱抗生素,其分子量很小,是一个不同于其它任何一种抗生素结构的全新抗生素;1975年在马德里召开的国际性讨论会上,专家一致认为左旋磷霉素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新抗生素。随后西班牙、意大利、西德、中国和日本正式投入工业化生产;左旋磷霉素系列产品以其抗菌谱广、毒副作用低、无交叉耐药等特点,市场需求量正日益扩大。然而,目前磷霉素生产工艺主要是利用手性拆分技术制备左旋磷霉素,在生产左旋磷霉素的同时产生了等量的无生物活性的右旋磷霉素,这样一方面对资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导致大量高磷废水的排放。高磷废水是国家重点控制的污染物,磷霉素生产企业不得不加大环保设施投资,从而间接地增加了原料药成本;并且尽管如此,仍难以完全有效处理如此大量的磷废物。右旋磷霉素作为主要的高磷废水污染源,如何治理,便成为磷霉素生产企业面临的最大产业学难题。
目前,虽有用不对称合成方法直接制备光学活性的左旋磷霉素的报道,但由于成本较高无法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将右旋磷霉素转化成左旋磷霉素,便成为最直接有效地解决右旋磷霉素造成的高磷废水污染的方法。
专利GB1266611和EP0299484先后报道了以右旋磷霉素甲酯衍生物((+)-[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二甲酯)制备左旋磷霉素甲酯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GB1266611的合成路线如下:
该方法需用三氟乙酸等较贵试剂,收率较低;而且未完成由(+)-[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二甲酯制备(-)-[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甲酯的转化,未报道脱去磷酸二甲酯的甲基的方法。
EP0299484的合成路线如下:
该方法完成了由(+)-[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二甲酯制备(-)-[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的转化,但大部分中间体需用硅胶柱层析纯化,不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并且在关键步骤脱磷酸的甲基保护中,使用三甲基溴硅烷,该化合物价格昂贵,并且无法回收,使整个合成路线成本较高。
特别地以上两种方法中还存在下列缺点:
1)两种方法均用(+)-[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二甲酯为原料,而该化合物是通过重氮甲烷与(+)-[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反应制备的。重氮甲烷属易爆试剂,并且反应中放出大量氮气,该方法极其危险,无法用于工业生产。
2)以磷酸二甲酯衍生物为原料的各步反应的检测较困难,需要特定的显色剂和显色条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以右旋磷霉素((+)-[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为原料制备其苄酯衍生物的方法尚未见报道,我们尝试多种方法(包括用苄基重氮化合物)制备右旋磷霉素苄酯衍生物,均未获成功,因此按照EP0299484方法,无法先从(+)-[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右旋磷霉素)获得右旋磷霉素苄酯再对右旋磷霉素苄酯衍生物进行构型转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方法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安全、高效、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磷霉素构型转化的合成方法。以右旋磷霉素((+)-[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或右旋磷霉素的盐为原料,高收率的转化为左旋磷霉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或左旋磷霉素的盐。其合成路线为:
Figure A20051006695900101
其中式(I)化合物为:
上述化学过程中:
其中,M和M’分别选自氢、碱金属阳离子(Li+、Na+、K+等)、碱土金属阳离子(Mg2+、Ca2+等)或含氮阳离子,所述含氮阳离子选自NH4 +、(+)右旋或(-)左旋或消旋的α-甲基苄胺的酸式阳离子(PhCH(CH3)NH3 +)、环己胺的酸式阳离子、苯乙胺的酸式阳离子、苯胺的酸式阳离子、四氢吡咯的酸式阳离子、吡啶的酸式阳离子、乙胺的酸式阳离子、二乙胺的酸式阳离子、三乙胺的酸式阳离子等;
在式P-3和式(I)化合物中,R2为磷酸基团的保护基团,例如Greene和Wuts编写的《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一书的第三版665-700页所述的任何一种磷酸基团的保护基团。
例如,R2为C1-C4烷基或烯基,如乙基、异丙基、叔丁基、烯丙基等;芳香基甲基(即 ),其中X和Y分别独立地为氢、卤素(氟、氯、溴、碘)、硝基、羟基、C1-C4烷基、烷氧基(OR’)、C1-C4烷氧酰基(OCOR’)、C1-C4烷酰基(COR’),其中R’为C1-C4烷基或烯基,或R’为苯基,其条件是X、Y不在同一碳上;A为氢、C1-C4烷基或烯基、苯基、含1-3个取代基的苯基,所述苯基的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羟基、C1-C4烷基;
或者R2为取代的乙基(ZnCH(3-n)CH2-),其中n=1-3,Z为氰基、卤素(氟、氯、溴、碘)、磺酰基(如,苯磺酰基等)、4-硝基苯基、三苯基硅基等;
或者R2为苯基或含1-3个取代基的苯基,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羟基、C1-C4烷基等,
最优选R2为芳香基甲基(即
Figure A20051006695900112
);
式(I)化合物中,R1为环己基或异丙基。
该方法的特征是以右旋磷霉素或其盐为起始原料,先在酸催化下立体选择性打开环氧环,再将磷酸基转化为磷酸二酯,然后重新合成环氧环,脱去保护基后得到左旋磷霉素或其盐。
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步骤1:式P-1化合物,即(+)-[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或其碱金属盐或其碱土金属盐,在酸性条件下,与水加成,开环氧环,得到式P-2化合物,即[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所用式P-1化合物也可以采用(+)-[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与有机胺形成的铵盐,首先将铵盐与无机碱水溶液(例如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氢氧化钙水溶液、碳酸钾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等)反应,反应液经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的水相再在酸催化下,与水加成,开环氧环,得到式P-2化合物;在本步骤反应中,所采用的酸选自硫酸、磷酸、高氯酸等非卤化氢类强酸。酸与反应液中的碱金属或其碱土金属离子形成的无机盐,在含1-4个碳的低级烷基醇(例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等)中沉淀,过滤除去。
步骤2:式P-2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或无溶剂条件下与式(I)化合物(即N,N’-二环己基-O-R2基异脲或N,N’-二异丙基-O-R2基异脲)反应制备式P-3化合物(即[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R2基酯)。所述溶剂为非质子性溶剂或醇R2-OH或上述溶剂任两种的混合溶剂。所述式(I)化合物可以由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或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和醇R2-OH在亚铜盐(例如氯化亚铜、溴化亚铜、氰化亚铜、碘化亚铜等)催化下制备,其中式I化合物可不经分离纯化,直接用于制备式P-3化合物。
步骤3:可以按照下述的步骤A至C,从式P-3化合物合环并脱保护制备左旋磷霉素或其盐,也可以按照类似于文献EP0299484的方法经过磺酰化、脱保护基、合环步骤制备或者按照文献(tetrahedron:Asymmetry 1995,6(9),2127)所述方法经过磺酰化、合环、脱苄基步骤制备,或者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见的其他方法从式P-3化合物制备左旋磷霉素或其盐。
优选地,按照下面的步骤A至C从式P-3化合物制备左旋磷霉素或其盐:
反应流程为:
其中:式P-4中,R为C1-C4烷基或烯基(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烯丙基等)、苯基、含1-3个取代基的苯基,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羟基、C1-C4烷基或烯基,如:对甲苯基、4-硝基苯基、2-硝基苯基、4-氯苯基、2-氯苯基等。
步骤A:式P-3化合物在不干扰反应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在碱的作用下与烃基磺酰氯(R-磺酰氯)反应,制备式P-4化合物(即1(S)-R基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R2基酯)。
步骤B:式P-4化合物在不干扰反应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在无机碱的作用下,合环制备式P-5化合物(即[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R2基酯)。
步骤C:式P-5化合物脱除磷酸的酯基保护基制备式P化合物,即左旋磷霉素或其盐。
在上述反应流程的步骤1中,优选酸为硫酸、磷酸、高氯酸等非卤化氢类强酸,其中更优选硫酸和高氯酸;反应温度为0℃-100℃,其中优选50-100℃。
在上述反应流程的步骤2中,式I化合物可以按照MATHIAS的文献所述方法,由DCC或DIC在亚铜盐(例如氯化亚铜、溴化亚铜、氰化亚铜、碘化亚铜等)的存在下,与醇R2-OH反应制备;其中醇R2-OH中R2定义与式P-3中的定义相同,优选芳香基甲基醇(即
Figure A20051006695900141
),其中X、Y、A与式I中的定义相同,其中更优选为苄醇(苯甲醇)、邻氯苯甲醇、二苯甲醇、对硝基苯甲醇和对甲氧基苯甲醇(大茴香醇);所用有机溶剂为不干扰反应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或醇R2-OH。其中非质子性有机溶剂包括芳香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硝基苯等,卤代烃,如: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醚类溶剂,如:乙醚、甲基叔丁醚、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等,酮类溶剂,如:丙酮、2-丁酮等,酯类溶剂,如:乙酸乙酯、甲酸乙酯等,极性非质子溶剂,如:DMF、DMSO、N-甲基吡咯烷酮等,以及极性非质子溶剂与其它以上限定溶剂组成的的混合溶剂,如:苯/DMF、苯/DMSO、四氢呋喃/DMF等;有机溶剂优选四氢呋喃、苯/DMF、甲苯/DMF、1,4-二氧六环。反应在0℃-150℃进行,其中优选反应温度为50℃-100℃。
在上面所述的从式P-3化合物制备左旋磷霉素或其盐的步骤A中,所用碱为无机碱或有机碱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其中无机碱优选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磷酸盐、硼酸盐、亚磷酸盐、次磷酸盐、亚硫酸盐以及磷酸一氢盐,其中更优选碳酸钾、碳酸钠、磷酸钠、四硼酸钠,有机碱优选为吡啶、4-N,N-二甲基吡啶、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和叔胺分子如:三乙胺、三正丁胺等,其中优选吡啶和三乙胺;非质子性溶剂优选为芳香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硝基苯等,卤代烃,如: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醚类溶剂,如:乙醚、甲基叔丁醚、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等,酯类溶剂,如:乙酸乙酯、甲酸乙酯等,极性非质子溶剂,如:DMF、DMSO、N-甲基吡咯烷酮等,以及它们组成的的混合溶剂,其中优选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甲苯;反应温度为0℃-150℃,其中优选反应温度为10℃-40℃。
在上面所述的从式P-3化合物制备左旋磷霉素或其盐的步骤B中,所用非质子性溶剂为醚类溶剂,如:乙醚、甲基叔丁醚、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等,酮类溶剂,如:丙酮、2-丁酮等,卤代烃,如: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极性非质子溶剂,如:DMF、DMSO、N-甲基吡咯烷酮等,以及它们组成的的混合溶剂,其中优选的有机溶剂为丙酮、DMF、乙醚、四氢呋喃;所用无机碱优选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磷酸盐、硼酸盐,其中优选碳酸钾、碳酸钠、磷酸钠、四硼酸钠;反应温度为0℃-150℃,其中优选反应温度为40℃-70℃。
在上面所述的从式P-3化合物制备左旋磷霉素或其盐的步骤C中,脱除磷酸的酯基保护基的方法如《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Synthesis》一书的第三版665-700页所述的任何一种脱除磷酸的酯基保护基的方法。其条件是在非强酸性条件下进行脱保护反应。所述脱保护方法包括利用β消除法脱保护,例如利用三乙胺等碱脱除氰基乙基等保护;利用还原方法脱保护,例如利用Zn/Cu或电解还原法脱除三氯乙基(Cl3CH2-)等保护;利用氧化方法脱保护,例如利用碘(I2)脱除对氨基苯基等保护;利用光解法脱保护,例如利用光解法脱除3,5-二硝基苄基或2-硝基苄基等保护;利用催化氢化方法脱芳香基甲基保护,例如利用钯碳(Pd/C)脱除苄基保护;其他方法还包括利用碘化钠脱保护法、利用钠/液氨脱保护法、利用芳香基硫酚或其碱金属盐脱保护法和利用吡啶脱保护法等;其中优选的方法为催化氢化方法,催化剂选自钯碳(Pd/C)、Pd/CaCO3、Pd/BaSO4和Raney Ni(雷尼镍);其中更优选钯碳(Pd/C)。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法中,其反应流程为:
Figure A20051006695900161
其中,式(I-1)为:
Figure A20051006695900162
其中,R,R1,A,X,Y定义与上述定义中的相同。
具体步骤为:
步骤1’:与上面所述步骤1相同。
步骤2’:[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在有机溶剂中与式(I-1)化合物(N,N’-二环己基-O-芳香基甲基异脲或N,N’-二异丙基-O-芳香基甲基异脲)反应制备[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芳香甲酯。所述溶剂为非质子性溶剂或芳香基甲基醇。所述式(I-1)化合物可以由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或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和芳香基甲基醇在亚铜盐(例如氯化亚铜、溴化亚铜、氰化亚铜、碘化亚铜等)催化下制备。
步骤3’:[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芳香甲酯在不干扰反应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在无机碱的作用下与R-磺酰氯反应,制备1(S)-R基磺酰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芳香甲酯。
步骤4’:1(S)-R基磺酰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芳香甲酯在不干扰反应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在无机碱的作用下,合环制备(-)-[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芳香甲酯。
步骤5’:[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芳香甲酯在催化剂存在下,在碱存在下,于质子性溶剂中,进行氢解,制备(-)-[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盐或(-)-[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或者按照Greene和Wuts编写的《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Synthesis》一书的第三版684-688页所述的任何一种脱磷酸苄基酯方法脱除芳香甲基。
上述步骤1’至步骤4’中反应条件与上面所述步骤1,步骤2及步骤3中的步骤A、步骤B中的反应条件相同。
步骤5’中脱保护基团方法优选为催化氢化法,其中催化剂为钯碳(Pd/C)、Pd/CaCO3、Pd/BaSO4和Raney Ni(雷尼镍);其中优选钯碳(Pd/C);所用碱为无机碱和有机碱,有机碱优选为脂肪环烃胺,如:环己胺、四氢吡咯等,芳香胺,如:苯胺、带1-3个取代基的苯胺等,芳烷基胺,如:消旋体α-甲基苄胺、(+)右旋α-甲基苄胺、苯乙胺等,芳香碱,如:吡啶、吡咯等,脂肪胺,如:乙胺、二己胺、三乙胺等,其中优选环己胺、苯胺、苯乙胺、(+)右旋α-甲基苄胺;无机碱优选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其中优选碳酸氢钠、氢氧化钠;质子性溶剂优选为醇类溶剂包括含1-4个碳的低级烷基醇,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等,水,以及醇和水组成的混合溶剂,其中优选甲醇、乙醇;氢化压力为1atm-4atm,其中优选1.5atm-3atm。其它脱保护方法例如为《Protective Groupsin Organic Synthesis》一书的第三版684-688页所述的利用碘化钠脱保护法、利用钠/液氨脱保护法、光解法、利用芳香基硫酚或其碱金属盐脱保护法和利用吡啶脱保护法等。
本发明方法产生废物少,利于环保;所用溶试剂安全、毒性小、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无危险性;总转化收率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左旋磷霉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及其盐光学纯度高,符合国家标准药品中左旋磷霉素原料药的质量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方法,下面的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意味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
实施例1:
由右旋磷霉素的(-)左旋α-甲基苄胺盐((+)-[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左旋α-苯乙胺盐)制备左旋磷霉素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钠)
步骤1:由右旋磷霉素的(-)左旋α-甲基苄胺盐制备[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
右旋磷霉素的(-)左旋α-甲基苄胺盐(25.9g,0.10mol)于80ml水中,室温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钠(8.0g,0.20mol)水溶液20ml,分液,水相用二氯甲烷40ml提取。取水相,加入98%浓硫酸(10g,0.10mol),搅拌,加热回流4h。减压浓缩除去大部分水,加入甲醇70ml,乙醇30ml,搅拌5min,静置0.5h,过滤,滤液浓缩,真空干燥,得到[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15.5g,收率99%。
[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粘稠状固体;1HNMR(300MHz,D2O,δppm):3.97(m,1H,CH),3.45(dd,J=5.4,9.0Hz,1H,CH),1.24(d,J=6.9Hz,3H,CH3);31PNMR(D2O,pH8.0,δppm)16.93(s);ESI-MS:155.0(M-H)。
步骤2:由[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制备[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
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57.7g,0.28mol),氯化亚铜(120mg)于250ml三口瓶,在40℃,搅拌下,滴加苄醇(苯甲醇,29ml,0.28mol),降至室温,搅拌3h,加入正己烷40ml,过滤,浓缩得O-苯甲基-N,N’-二环己基异脲87.7g,收率定量。
[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4.8g,0.031mol)和0-苯甲基-N,N’-二环己基异脲(19.5g,0.062mol)于80ml四氢呋喃中,搅拌下,加热回流4h。冷却,过滤,浓缩,以乙酸乙酯30ml稀释,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水相用乙酸乙酯30ml提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40ml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磷酸二苄酯粗产物10.5g。用石油醚/乙酸乙酯重结晶,得[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8.7g,收率为84%。
注:当反应中溶剂用苯130ml和DMF(15ml)的混合溶剂代替四氢呋喃时,同样条件下,得到得[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8.3g,收率80%。
[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α]20 D-1.1(c1.0,CHCl3);白色固体m.p.90-92℃;1HNMR(300MHz,CDCl3,δppm):7.34(br.s,10H,Ar-H),5.07(m,4H,ArCH2),4.18(m,1H,CH),3.74(d,J=6.3Hz,1H,CH),1.28(d,J=6.0Hz,3H,CH3);元素分析:C17H21O5P,计算值:C 60.71;H 6.29;实测值:C 60.81;H 6.43。
步骤3:由[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制备1(S)-对甲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
[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6.05g,0.018mol)溶于二氯甲烷(50ml)中,加入碳酸钾(5.1g,0.037mol)固体,和对甲苯磺酰氯(3.8g,0.020mol),于25℃-30℃下,剧烈搅拌12h,过滤,滤液依次用1mol/L的盐酸水溶液3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20ml、饱和食盐水40ml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的粗产物在石油醚/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1(S)-对甲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8.3g,收率94%。
1(S)-对甲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白色固体m.p.73-75℃;1HNMR(400MHz,CDCl3,δppm):7.22-7.78(m,14H,Ar-H),4.84-5.09(m,5H,ArCH2,CH),4.18(m,1H,CH),2.39(s,3H,CH3-Ph),1.24(d,J=6.4Hz,3H,CH3);元素分析:C24H27O7PS,计算值:C 58.77;H 5.55;S 6.54实测值:C 58.90;H 5.67;S 6.51。
步骤4:由1(S)-对甲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制备[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苄酯
1(S)-对甲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6.9g,0.014mol)溶于丙酮(50ml),剧烈搅拌下加入碳酸钾(5.82g,0.042mol)固体,加热回流6h。过滤,滤液浓缩,用乙酸乙酯50ml稀释,依次用1mol/L的盐酸水溶液4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30ml、饱和食盐水40ml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苄酯4.33g,收率97%。
[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苄酯:[α]20 D+4.6(c1.25,CDCl3);1HNMR(400MHz,CDCl3,δppm):7.35(m,10H,Ar-H),5.06(m,4H,ArCH2),3.24(m,1H,CH),2.95(dd,J=4.8,28Hz,1H,CH),1.54(d,J=5.6Hz,3H,CH3);31PNMR(CDCl3,δppm)18.20。
步骤5:由[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苄酯制备左旋磷霉素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钠)
[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苄酯(3.8g,0.012mol),溶于20ml甲醇,加入环己胺(2.9ml),10%Pd/C(50mg),控制氢气压力约2atm,氢化5h过滤,浓缩得到的粗产物于无水乙醇中重结晶,得到左旋磷霉素环己胺盐2.8g。得到的左旋磷霉素环己胺盐溶于水,加入氢氧化钠(945mg)水溶液,依次用二氯甲烷10ml,乙醚10ml提取,水溶液滴入乙醇中,沉淀得到左旋磷霉素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钠)1.96g,收率90%。
左旋磷霉素钠:[α]20 D-5.0(c5,H2O),[α]20 365-19.1(c5,H2O);1HNMR(400MHz,D2O,δppm):3.29(m,1H,CH),2.84(dd,J=5.2,18.8Hz,1H,CH),1.24(d,J=5.6Hz,3H,CH3);31PNMR(D2O,δppm)10.65。
实施例2:
由右旋磷霉素钠((+)-[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钠)制备左旋磷霉素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钙)
步骤1:由右旋磷霉素钠((+)-[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钠)制备[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
右旋磷霉素钠(24g,0.13mol)于100ml水中,室温搅拌下,加入70%高氯酸水溶液(37.3g,0.26mol),搅拌,加热回流4h。减压浓缩除去大部分水,加入甲醇80ml,异丙醇50ml,搅拌5min,静置0.5h,过滤,滤液浓缩,真空干燥,得到[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19.8g,收率96%。
注:NMR数据与实施例1中的数据一致。
步骤2:由[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制备[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
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43g,0.34mol),氯化亚铜(100mg)于250ml三口瓶,在0℃,滴加苄醇(苯甲醇,36.8g,0.34mol),搅拌1h,加入正己烷80ml,过滤,浓缩得O-苯甲基-N,N’-二异丙基异脲77.2g,收率97%。
[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9.6g,0.062mol)和O-苯甲基-N,N’-二异丙基异脲(29.0g,0.124mol)于苯300ml和DMF(30ml)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加热回流4h。冷却至-15℃,过滤,浓缩,以乙酸乙酯60ml稀释,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水相用乙酸乙酯60ml提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60ml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磷酸二苄酯粗产物22g。用石油醚/乙酸乙酯重结晶,得[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17.2g,收率83%。
注:本步反应溶剂用四氢呋喃(200ml)代替苯和DMF的混合溶剂时,同样条件下,得到[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17.6g,收率85%。
注:NMR数据与实施例1中的数据一致。
步骤3:由[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制备1(S)-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
[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12.1g,0.036mol)溶于二氯甲烷(70ml)和四氢呋喃(25ml)的混合溶剂中,加入十二水磷酸钠(41g,0.11mol)固体,和苯磺酰氯(6.5g,0.037mol),加热回流,剧烈搅拌12h,过滤,滤液依次用1mol/L的盐酸水溶液7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20ml、饱和食盐水40ml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的粗产物在石油醚/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1(S)-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15.5g,收率90%。
1(S)-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1HNMR(400MHz,CDCl3,δppm):7.32-7.80(m,15H,Ar-H),4.75-5.12(m,5H,ArCH2,CH),4.18(m,1H,CH),1.28(d,J=6.0Hz,3H,CH3)。
步骤4:由1(S)-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制备[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苄酯
1(S)-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苄酯(11.0g,0.023mol)溶于DMF(50ml),剧烈搅拌下加入碳酸钾(6.35g,0.046mol)固体,室温搅拌6h。过滤,滤液倒入冰冷的1mol/L的盐酸水溶液40ml中,用乙酸乙酯100ml提取两次,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30ml、饱和食盐水40ml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苄酯6.95g,收率95%。
注:NMR数据与实施例1中的数据一致。
步骤5:由[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苄酯制备左旋磷霉素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钙)
[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苄酯(4.5g,0.014mol),溶于20ml甲醇,加入苯乙胺(3.6ml),10%Pd/C(80mg),控制氢气压力约1.2atm,氢化18h过滤,浓缩得到的粗产物于无水乙醇中重结晶,得到左旋磷霉素苯乙胺盐3.5g。得到的左旋磷霉素苯乙胺盐溶于水,加入氯化钙(1.5g)水溶液,搅拌5min,保温30℃,静置2h,沉淀过滤,依次用二氯甲烷、乙醇、水洗,真空干燥得到左旋磷霉素钙((-)-[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钙)2.2g,收率89%。
注:NMR数据与实施例1中的数据一致。
[α]20 D-4.4(c5,0.2mol/L EDTA水溶液)。
实施例3:
由右旋磷霉素钙((+)-[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钙)的制备左旋磷霉素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钠)
步骤1:由右旋磷霉素的钙盐制备[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
右旋磷霉素的钙盐(17.6g,0.10mol)于70ml水中,40℃搅拌下,滴加5mol/L的硫酸水溶液(20ml),滴加完毕,于40℃静置4h,过滤,滤液加热回流4h。减压浓缩除去大部分水,加入甲醇50ml,搅拌5min,静置0.5h,过滤,滤液浓缩,真空干燥,得到[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14.9g,收率96%。
注:NMR数据与实施例1中的数据一致。
步骤2:由[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制备[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
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41.2g,0.2mol),氯化亚铜(100mg)于250ml三口瓶,在40℃,搅拌下,滴加邻氯苯甲醇的苯溶液(28.5g,0.2mol于30ml苯中),降至室温,搅拌3h,未经纯化,反应液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9.6g,0.062mol)和O-邻氯苯甲基-N,N’-二环己基异脲(43.2g,0.12mol)粗品于200ml四氢呋喃中,搅拌下,加热回流4h。冷却,过滤,浓缩,以乙酸乙酯80ml稀释,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水相用乙酸乙酯50ml提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40ml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粗产物26.5g。用石油醚/乙酸乙酯重结晶,得[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20.1g,收率为82%。
[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1HNMR(400MHz,CDCl3,δppm):7.25-7.92(m,8H,Ar-H),5.24(m,4H,ArCH2),4.20(m,1H,CH),3.78(d,J=6.1Hz,1H,CH)1.30(d,J=6.0Hz,3H,CH3)。
步骤3:由[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制备1(S)-邻硝基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
[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12.2g,0.03mol)溶于甲苯(50ml)/DMF(5ml)中,加入碳酸钾(16.56g,0.12mol)固体,和邻硝基苯磺酰氯(7.0g,0.032mol),于20℃下,剧烈搅拌6h,冷却至0℃,过滤,滤液用乙酸乙酯80ml稀释,依次用冰冷的1mol/L的盐酸水溶液4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20ml、饱和食盐水40ml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的粗产物在石油醚/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1(S)-邻硝基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17g,收率96%。1(S)-邻硝基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1HNMR(400MHz,CDCl3,δppm):7.22-8.2(m,12H,Ar-H),5.13-5.35(m,5H,ArCH2,CH),4.22(m,1H,CH),1.34(d,J=6.1Hz,3H,CH3)。
步骤4:由1(S)-邻硝基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制备(-)-[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
1(S)-邻硝基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11.8g,0.02mol)溶于丙酮(50ml),剧烈搅拌下加入碳酸钾(5.52g,0.04mol)固体,加热回流5h。过滤,滤液浓缩,用乙酸乙酯50ml稀释,依次用1mol/L的盐酸水溶液40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30ml、饱和食盐水40ml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7.7g,收率99%。
[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1HNMR(400MHz,CDCl3,δppm):7.30-7.92(m,8H,Ar-H),5.23(m,4H,ArCH2),3.28(m,1H,CH),2.99(dd,J=4.5,28Hz,1H,CH),1.56(d,J=5.5Hz,3H)。
步骤5:由[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制备左旋磷霉素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钠)
[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邻氯苯甲基酯(5.8g,0.015mol),溶于20ml甲醇,加入环己胺(3.6ml),10%Pd/BaSO4(250mg),于40℃,控制氢气压力约3atm,氢化10h过滤,浓缩得到的粗产物于无水乙醇中重结晶,得到左旋磷霉素环己胺盐3.0g。得到的左旋磷霉素环己胺盐溶于水,加入氢氧化钠(1.0g)水溶液,依次用二氯甲烷10ml,乙醚10ml提取,水溶液滴入乙醇中,沉淀得到左旋磷霉素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钠)2.1g,收率77%。
注:NMR数据与实施例1中的数据一致;[α]20 D-4.8(c5,H2O)。
实施例4:
由右旋磷霉素((+)-[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制备左旋磷霉素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钠)
步骤1:由右旋磷霉素((+)-[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制备[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
右旋磷霉素(13.8g,0.1mol)于100ml水中,室温搅拌下,加入70%高氯酸水溶液(0.5ml),搅拌,加热至50℃反应14h。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到[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16g,收率定量。
注:NMR数据与实施例1中的数据一致。
步骤2:由[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制备[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对硝基苯甲酯
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41.2g,0.2mol)、氯化亚铜(100mg)、苯(20ml)于250ml三口瓶,搅拌下,滴加对硝基苯甲醇的苯溶液(30.6g,0.2mol于30ml苯中),搅拌48h,加入正己烷40ml,过滤,浓缩得O-对硝基苯甲基-N,N’-二环己基异脲70g,收率97%。
[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9.6g,0.06mol)和O-对硝基苯甲基-N,N’-二环己基异脲(43.0g,0.12mol)于250ml苯和DMF(30ml)的混合溶剂中,搅拌下,加热回流4h。冷却,过滤,浓缩,以乙酸乙酯120ml稀释,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水相用乙酸乙酯50ml提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40ml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磷酸二对硝基苯甲基酯粗产物26g。用石油醚/乙酸乙酯重结晶,得[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对硝基苯甲基酯20.8g,收率为81%。
[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对硝基苯甲基酯:淡黄色固体m.p.145-147℃;1HNMR(400MHz,CDCl3,Zδppm):7.40-8.33(m,8H,Ar-H),5.20(m,4H,ArCH2),4.23(m,1H,CH),3.75(d,J=6.1Hz,1H,CH)1.33(d,J=6.0Hz,3H,CH3)。
步骤3:由[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对硝基苯甲基酯制备1(S)-对硝基苯磺酰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对硝基苯甲基酯
[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二对硝基苯甲基酯(15.3g,0.036mol)溶于四氢呋喃(25ml)/DMF(20ml)的混合溶剂中,加入碳酸钾(15.2g,0.11mol)固体,和对硝基苯磺酰氯(10.4g,0.047mol),0℃剧烈搅拌42h,过滤,冷却至0℃,滤液依次用1mol/L的盐酸水溶液7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20ml、饱和食盐水40ml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的粗产物在石油醚/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1(S)-对硝基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对硝基苯甲基酯18.7g,收率85%。1(S)-对硝基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对硝基苯甲基酯:1HNMR(400MHz,CDCl3,δppm):8.30-7.40(m,12H,Ar-H),4.85-5.25(m,5H,ArCH2,CH),4.25(m,1H,CH),2.70(br.d,J=6.0Hz,1H,OH),1.33(d,J=6.0Hz,3H,CH3)
步骤4:1(S)-对硝基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对硝基苯甲基酯制备[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对硝基苯甲基酯
1(S)-对硝基苯磺酰氧基-2(S)-羟基丙基磷酸二对硝基苯甲基酯(12.2g,0.02mol)溶于丙酮(50ml),剧烈搅拌下加入碳酸钾(5.5g,0.04mol)固体,回流搅拌5h。过滤,滤液浓缩,用乙酸乙酯100ml稀释,用依次冰冷的1mol/L的盐酸水溶液40ml,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30ml、饱和食盐水40ml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对硝基苯甲基酯7.34g,收率90%。1HNMR(400MHz,CDCl3,δppm):8.30-7.40(m,8H,Ar-H),5.20(m,4H,ArCH2),3.58(m,1H,CH),3.15(dd,J=4.5,28Hz,1H,CH),1.60(d,J=5.5Hz,3H,CH3)
步骤5:[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对硝基苯甲基酯制备左旋磷霉素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钠)
[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二对硝基苯甲基酯(5.7g,0.014mol),溶于20ml甲醇,加入(+)右旋α-苯乙胺(3.4g),10%Pd/C(80mg),3atm氢化18h过滤,浓缩得到的粗产物于95%乙醇中重结晶,得到左旋磷霉素(+)右旋α-苯乙胺盐3.4g。得到的左旋磷霉素苯乙胺盐溶于水,加入氢氧化钠(1.05g)水溶液,依次用二氯甲烷10ml,乙醚10ml提取,水溶液滴入乙醇中,沉淀得到左旋磷霉素钠((-)-[1R,2S]-cis-环氧丙基磷酸钠)2.3g,收率90%。
注:NMR数据与实施例1中的数据一致;[α]20 D-5.2(c5,H2O)

Claims (11)

1.一种由右旋磷霉素或其盐制备左旋磷霉素或其盐的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式P-1化合物,即(+)-[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或其碱金属盐或其碱土金属盐,在酸性条件下,与水加成,开环氧环,得到式P-2化合物,即[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或者式P-1化合物为(+)-[1S,2R]-cis-环氧丙基磷酸与有机胺形成的铵盐,首先将铵盐与无机碱水溶液反应,反应液经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的水相再在酸催化下与水加成,开环氧环,得到式P-2化合物,即[1S,2S]-二羟基丙基磷酸;
步骤2:式P-2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或无溶剂条件下与式(I)化合物,即N,N’-二环己基-O-R2基异脲或N,N’-二异丙基-O-R2基异脲,反应制备式P-3化合物,所述有机溶剂为非质子性溶剂或醇R2-OH;
步骤3:将式P-3化合物合环并脱保护制备左旋磷霉素或其盐;
反应流程如下:
其中式(I)化合物为:
上述反应流程中:
M和M’分别选自氢、碱金属阳离子(Li+、Na+、K+等)、碱土金属阳离子(Mg2+、Ca2+等)或含氮阳离子,所述含氮阳离子选自NH4 +、(+)右旋或(-)左旋或消旋的α-甲基苄胺的酸式阳离子(PhCH(CH3)NH3 +)、环己胺的酸式阳离子、苯乙胺的酸式阳离子、苯胺的酸式阳离子、四氢吡咯的酸式阳离子、吡啶的酸式阳离子、乙胺的酸式阳离子、二乙胺的酸式阳离子、三乙胺的酸式阳离子等;
R2选自C1-C4烷基或烯基,如乙基、异丙基、叔丁基、烯丙基等;芳香基甲基(即
Figure A2005100669590003C1
),其中X和Y分别独立地为氢、卤素(氟、氯、溴、碘)、硝基、羟基、C1-C4烷基、烷氧基(OR’)、C1-C4烷氧酰基(OCOR’)、C1-C4烷酰基(COR’),其中R’为C1-C4烷基或烯基,或R’为苯基,其条件是X、Y不在同一碳上;A为氢、C1-C4烷基或烯基、苯基、含1-3个取代基的苯基,所述苯基的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羟基、C1-C4烷基;
或者R2为取代的乙基(ZnCH(3-n)CH2-),其中n=1-3,Z为氰基、卤素(氟、氯、溴、碘)、磺酰基(如,苯磺酰基等)、4-硝基苯基、三苯基硅基等;
或者R2为苯基或含1-3个取代基的苯基,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羟基、C1-C4烷基等;
R1为环己基或异丙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用有机溶剂为非质子性有机溶剂或醇R2-OH,其中非质子性有机溶剂包括芳香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硝基苯等;卤代烃,如: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醚类溶剂,如:乙醚、甲基叔丁醚、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等;酮类溶剂,如:丙酮、2-丁酮等;酯类溶剂,如:乙酸乙酯、甲酸乙酯等;极性非质子溶剂,如:DMF、DMSO、N-甲基吡咯烷酮等;以及极性非质子溶剂与其它以上限定溶剂组成的的混合溶剂,如:苯/DMF、苯/DMSO、四氢呋喃/DMF等;优选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苯/DMF、甲苯/DMF、1,4-二氧六环。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M和M’的定义中所述的含氮阳离子选自NH4 +、(+)右旋或(-)左旋或消旋的α-甲基苄胺的酸式阳离子(PhCH(CH3)NH3+)、环己胺的酸式阳离子、苯乙胺的酸式阳离子、苯胺的酸式阳离子、四氢吡咯的酸式阳离子、吡啶的酸式阳离子、乙胺的酸式阳离子、二乙胺的酸式阳离子、三乙胺的酸式阳离子等。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的反应在0℃-150℃进行,优选反应温度为50℃-100℃。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酸选自硫酸、磷酸、高氯酸等非卤化氢类强酸;无机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钾、碳酸钠等。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式(I)化合物由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或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和醇R2-OH在亚铜盐(例如氯化亚铜、溴化亚铜、氰化亚铜、碘化亚铜等)催化下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按照下述的步骤A至C,将式P-3化合物合环并脱保护制备左旋磷霉素或其盐:
A)式P-3化合物在不干扰反应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在碱的作用下与烃基磺酰氯
Figure A2005100669590004C1
反应,制备式P-4化合物;
B)式P-4化合物在不干扰反应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在无机碱的作用下,合环制备式P-5化合物;
C)将式P-5化合物脱除磷酸的酯基保护基团制备式P化合物,即左旋磷霉素或其盐;
反应流程如下:
Figure A2005100669590005C1
上述反应流程中:
R2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
式P-4中,R为C1-C4烷基或烯基(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烯丙基等)、苯基、含1-3个取代基的苯基,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羟基、C1-C4烷基或烯基,如:对甲苯基、4-硝基苯基、2-硝基苯基、4-氯苯基、2-氯苯基等。
8.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2为芳香基甲基 其中X和Y分别独立地为氢、卤素(氟、氯、溴、碘)、硝基、羟基、C1-C4烷基、烷氧基(OR’)、C1-C4烷氧酰基(OCOR’)、C1-C4烷酰基(COR’),其中R’为C1-C4烷基或烯基,或R’为苯基,其条件是X、Y不在同一碳上;A为氢、C1-C4烷基或烯基、苯基、含1-3个取代基的苯基,所述苯基的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羟基、C1-C4烷基,最优选R2为苄基。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用的碱为无机碱或有机碱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其中无机碱选自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磷酸盐、硼酸盐、亚磷酸盐、次磷酸盐、亚硫酸盐以及磷酸一氢盐,例如:碳酸钾、碳酸钠、磷酸钠、四硼酸钠等;有机碱选自吡啶、4-N,N-二甲基吡啶、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三乙胺、三正丁胺等,其中优选的碱为碳酸钾、碳酸钠、磷酸钠、四硼酸钠、三乙胺、吡啶;非质子性溶剂选自芳香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硝基苯等,卤代烃,如: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醚类溶剂,如:乙醚、甲基叔丁醚、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等,酯类溶剂,如:乙酸乙酯、甲酸乙酯等,极性非质子溶剂,如:DMF、DMSO、N-甲基吡咯烷酮等,以及它们组成的混合溶剂,其中优选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甲苯。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用的无机碱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磷酸盐、硼酸盐,例如:碳酸钾、碳酸钠、磷酸钠、四硼酸钠等;所用非质子性溶剂为醚类溶剂,如:乙醚、甲基叔丁醚、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等,酮类溶剂,如:丙酮、2-丁酮等,卤代烃,如: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极性非质子溶剂,如:DMF、DMSO、N-甲基吡咯烷酮等,以及它们组成的的混合溶剂,其中优选的有机溶剂为丙酮、DMF、乙醚、四氢呋喃。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脱磷酸的酯基保护基团方法选自β消除法脱保护,例如利用三乙胺等碱脱除氰基乙基等保护;还原方法脱保护,例如利用Zn/Cu或电解还原法脱除三氯乙基(Cl3CH2-)等保护;氧化方法脱保护,例如利用碘(I2)脱除对氨基苯基等保护;光解法脱保护,例如利用光解法脱除3,5-二硝基苄基或2-硝基苄基等保护;催化氢化方法脱芳香基甲基保护,例如利用钯碳(Pd/C)脱除苄基保护;碘化钠脱保护法、钠/液氨脱保护法、芳香基硫酚或其碱金属盐脱保护法和利用吡啶脱保护法;其中优选的方法为催化氢化方法,催化剂选自钯碳(Pd/C)、Pd/CaCO3、Pd/BaSO4和Raney Ni(雷尼镍);其中更优选钯碳(Pd/C)。
CN2005100669596A 2005-04-25 2005-04-25 由右旋磷霉素制备左旋磷霉素的合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54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669596A CN1854146B (zh) 2005-04-25 2005-04-25 由右旋磷霉素制备左旋磷霉素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669596A CN1854146B (zh) 2005-04-25 2005-04-25 由右旋磷霉素制备左旋磷霉素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4146A true CN1854146A (zh) 2006-11-01
CN1854146B CN1854146B (zh) 2011-06-01

Family

ID=37194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6695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54146B (zh) 2005-04-25 2005-04-25 由右旋磷霉素制备左旋磷霉素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5414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3302B (zh) * 2007-08-24 2010-07-28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把右旋磷霉素转变为左旋磷霉素的方法
CN101723979B (zh) * 2009-12-08 2012-05-02 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左磷右胺盐的精制方法
CN105524953A (zh) * 2015-12-21 2016-04-27 陕西师范大学 氯过氧化物酶一步催化法合成手性药物磷霉素制剂的方法
CN108558947A (zh) * 2018-05-14 2018-09-21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一锅法制备磷霉素钠的方法
CN111253288A (zh) * 2020-03-27 2020-06-09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n`-二异丙基-o-(4-硝基苯甲基)异脲的合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9619A (en) * 1968-05-15 1972-03-14 Merck & Co Inc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ntibiotics and intermediates
US4937367A (en) * 1987-07-15 1990-06-26 Zambon Group S.P.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intermediates for the synthesis of fosfomyci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3302B (zh) * 2007-08-24 2010-07-28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一种把右旋磷霉素转变为左旋磷霉素的方法
CN101723979B (zh) * 2009-12-08 2012-05-02 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左磷右胺盐的精制方法
CN105524953A (zh) * 2015-12-21 2016-04-27 陕西师范大学 氯过氧化物酶一步催化法合成手性药物磷霉素制剂的方法
CN105524953B (zh) * 2015-12-21 2019-06-11 陕西师范大学 氯过氧化物酶一步催化法合成手性药物磷霉素制剂的方法
CN108558947A (zh) * 2018-05-14 2018-09-21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一锅法制备磷霉素钠的方法
CN111253288A (zh) * 2020-03-27 2020-06-09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n`-二异丙基-o-(4-硝基苯甲基)异脲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4146B (zh) 201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5200C (zh) 2-丁基-3-(4-[3-(二丁基氨基)丙氧基]苯甲酰基)-5-硝基苯并呋喃盐酸盐及其制备
CN1185225C (zh) 制备氮取代的氨基1,2,3,4-四氢化萘的改进方法
CN1854146A (zh) 由右旋磷霉素制备左旋磷霉素的合成方法
CN1135209A (zh) 新的氨基甲酸苯基烷基氨基醇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867542A (zh) 在活性胺基存在下制备o-氨基甲酰基化合物的方法
CN1628118A (zh) 制备头孢地尼的方法
CN1950325A (zh) Atomoxetine氢氯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332719A (zh) 芳基醚的制备方法
CN1083816A (zh) 制备毒扁豆碱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方法
CN100344615C (zh) 制备N-(吡咯并[2,3-d]嘧啶-5-基)酰基谷氨酸衍生物的方法及中间体
CN1173928C (zh) 制备(1r,2s,4r)-(-)-2-[(2′-({n,n-二甲基氨基}乙氧基)]-2-[苯基]-1,7,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及其可药用酸加成盐的方法
CN1407981A (zh) 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氨基化反应制备5-(1-哌嗪基)-苯并呋喃-2-甲酰胺的方法
CN1247562C (zh) 制备螺环季酮酸衍生物的方法
CN1931855A (zh) 具有光学活性的2-羟甲基-3-取代苯基丙酸化合物及其拆分方法
CN1903838A (zh) 一种苯甲酰脲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78934C (zh) 苯并呋喃衍生物
CN1147498C (zh) 制备氧氮杂膦-2-胺的方法
CN1803777A (zh) 一种嘧啶硫酮的化学合成方法
CN1903833A (zh) 一种制备托特罗定及其l-酒石酸盐的方法
CN1902166A (zh) 高化学纯度r-5-(2-(2-(2-乙氧基苯氧基乙基氨基)丙基)-2-甲氧基苯磺酰胺盐酸盐的制备
CN1278253A (zh) 取代的烷基胺或其盐的生产方法
CN1958591A (zh) 头孢菌素类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头孢唑肟丙匹酯的制备方法
CN1053431A (zh) 膦酸酯的非对映选择制备
CN1491939A (zh) 六烷基胍盐离子液体及制备方法
CN1233646C (zh) 2-甲基-噻吩并苯并二氮杂䓬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