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7981A - 调色剂输送装置,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输送装置,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7981A
CN1837981A CN200610071641.1A CN200610071641A CN1837981A CN 1837981 A CN1837981 A CN 1837981A CN 200610071641 A CN200610071641 A CN 200610071641A CN 1837981 A CN1837981 A CN 1837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mentioned
transfer member
conveyance device
elast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716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6623C (zh
Inventor
石黑康之
久保田宏
见原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37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7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662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662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5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79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for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not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02Developer
    • G03G2215/0604Developer solid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色剂输送装置,设有调色剂输送管子,该调色剂输送管子内部有调色剂通过的调色剂输送通路,并且配置成使该调色剂输送通路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调色剂输送装置还设有用于支承调色剂输送管子的管子支承构件,调色剂输送管子由管子支承构件能上下移动地支承着。由此,能使调色剂输送管子上下振动,能恰当地防止调色剂停留或凝固在调色剂输送通路内部。

Description

调色剂输送装置,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调色剂的调色剂输送装置,设有该调色剂输送装置的调色剂供给装置和设有该调色剂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至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都是已知的技术。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由调色剂使该静电潜影变成显影,将得到的调色剂像复制到用纸等薄纸片上,使其定影。在静电潜影变成显影过程中所使用的调色剂是从显影装置供给到感光体表面上。在显影装置中,借助调色剂输送装置,从调色剂盒供给调色剂。在调色剂盒设置在显影装置的上方的结构中,调色剂输送装置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调色剂输送通路。
另一方面,最近几年,图像形成装置朝形成高质量图像的方向发展,与该发展相随地使调色剂颗粒的直径更加细微化。一般,细微颗粒的调色剂的流动性较差,在调色剂输送装置的调色剂输送通路中容易发生调色剂的停留或凝固。因此,在调色剂输送装置中,必需为解决这问题而下工夫。
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报告「特开平4-174467号(公开日1992年6月22日)」)记载的装置中,与各种颜色对应的4个显影器是沿上下方向配置成并列状态,由调色剂加料斗(相当于调色剂盒)将调色剂供给到这些显影器。由于各个显影器被使用时必需与感光体对置,因而这些显影器作成能上下移动。为此,在用于将调色剂加料斗的调色剂供给显影器的调色剂输送通路上使用波纹管。还在波纹管的侧方,设置着沿圆周方向有多个突起部,由马达驱动而进行旋转的旋转体。即,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要使旋转体旋转,由旋转体的突起部连续打拍波纹管的外周面,才能使停留在波纹管内周面的褶皱上的调色剂落下。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报告「特开2001-296731号(公开日2001年10月26日)」)记载的装置中,与各种颜色对应的4个显影装置是沿横向一列地配置成并排状态,从与各种颜色对应的各个调色剂盒,借助第1输送通路和第2输送通路而将调色剂供给到这些显影装置中。在配置成上下方向(纵向)的第2调色剂输送通路的内部设有弹簧搅拌器,该弹簧搅拌器是随着被配置成横向的第1输送通路内部所设置的螺旋钻的旋转而沿上下方向移动。即,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装置中,要借助使第2输送通路内部的弹簧搅拌器沿上下方向移动才能防止调色剂向2个输送通路内壁上的附着。
但是,上述以前的结构都有不能恰当地防止调色剂停留或凝固在沿上下方向配置的调色剂输送通路中的问题。
具体地说,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由于沿上下方向配置的调色剂输送通路是由波纹管构成,因而在输送通路的结构方面,不能容易地防止调色剂输送通路内的调色剂停留或凝固。而且,由于是用旋转体对一部分调色剂输送通路施加冲击或振动,因而还是有在离开旋转体所处位置的那部分输送通路中,容易发生调色剂停留或凝固的问题。
而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结构中,由于是在配置成上下方向的第2输送通路内部配置着弹簧搅拌器,因而容易在搅拌器的表面上发生调色剂的停留或凝固。即,专利文献2记载的结构存在搅拌器本体容易成为调色剂输送的障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恰当地防止调色剂停留或凝固在沿上下方向配置的调色剂输送通路内部的调色剂输送装置、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调色剂输送装置,设有调色剂输送构件,该调色剂输送构件是内部有调色剂通过的调色剂输送通路,并且配置成使该调色剂输送通路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其特征在于,设有支承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的支承构件,由上述支承构件将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能上下移动地支承着。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用支承构件将调色剂输送构件支承成能上下移动,因而能使整个调色剂输送构件相对于支承构件进行上下移动。由此,能使整个调色剂输送构件均匀地上下振动,能防止调色剂停留在调色剂输送构件的调色剂输送通路中,还能防止调色剂凝固的事故。
在这种情况下,与将自身容易成为调色剂停留原因的弹簧搅拌装置配置在调色剂输送通路上的结构,或将调色剂输送构件作成如波纹结构的调色剂输送装置相比较,本发明能用简单的结构恰当地防止调色剂输送通路中的调色剂停留和凝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色剂供给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设有图1所示调色剂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调色剂输送装置的正视图。
图4(a)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的闸门关闭后状态的纵剖视图。图4(b)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的闸门打开后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图4(b)所示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由旋转体将调色剂输送管子向下方压下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6是说明在图1所示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旋转体的操作叶片从调色剂输送管子的突起部离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说明在图1所示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旋转体的操作叶片被驱动而使调色剂输送管子朝下方移动,并朝横向摆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着附图来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结构的说明图。图像形成装置A是根据从外部输入的图像数据或由原稿读取得到的图像数据,在薄纸片(记录用纸)上形成多种色彩或单一色彩的图像。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A设有:曝光组件1,显影装置2,感光体滚筒3,带电体5,洗净组件4,中间复制带组件8,定影组件12,薄纸片输送通路S,供纸盒10和排纸托盘15等。
图像形成装置A中,被处理的彩色图像的图像数据是与使用了黑色(K),青绿色(C),洋红色(M)和黄色(Y)等各种色彩的彩色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由此,显影装置2(2a,2b,2c,2d),感光体滚筒3(3a,3b,3c,3d),带电器5(5a,5b,5c,5d),洗净组件4(4a,4b,4c,4d)等为了形成与上述各种色彩相对应的4种潜影而分别各设置4个。上述a~d标记中的a是与黑色相对应,b是与青绿色相对应,c是与洋红色相对应,d是与黄色相对应,由用这些标记区别的上述各个装置构成4个图像工位。
在图像工位中,感光体滚筒3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A的上部。带电器5是使感光体滚筒3的表面均匀地带有规定电位的构件。除了图2所示的接触型的辊式样之外,还可以将接触型的刷子式样的,或者充电器型等结构用作该带电器5。
在曝光组件1上,除了如图2所示地设置着激光照射部和反射镜,用激光扫描组件(LSU)的方法之外,还可以使用将发光元件排成阵列状的譬如EL(电致发光)或LED(发光二极管)写入头的方法。曝光组件1通过与输入带电的感光体滚筒3中的图像数据相对应地曝光,在感光体滚筒3的表面上形成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静电潜影。
各个显影装置2是用K,C,M,Y调色剂使形成在各个感光体滚筒3上的静电潜影变成显影的构件。洗净组件4是在显影和图像复制工序之后,将残留在感光体滚筒3表面上的调色剂除去并加以回收的构件。
在感光体滚筒3的上方配置着中间复制带组件8。该中间复制带组件8设有:中间复制辊(6a,6b,6c,6d),中间复制带7,中间复制带驱动辊71,中间复制带从动辊72,中间复制带张紧机构73和中间复制带洗净组件9。
中间复制辊6,中间复制带驱动辊71,中间复制带从动辊72,中间复制带张紧机构73等是将中间复制带7张紧地架起,并使其沿箭头B方向旋转驱动的构件。
中间复制辊6能旋转地被支承在中间复制辊安装部上,该中间复制辊安装部是中间复制带组件8的中间复制带张紧机构73中的部件。该中间复制辊6提供一个用于将感光体滚筒3的调色剂像复制到中间复制带7上的复制偏压。
中间复制带7是被设置成与各个感光体滚筒3相接触的。借助将形成在感光体滚筒3上的各种色彩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复地复制,将彩色的调色剂像(多种色彩的调色剂像)形成在中间复制带7上。该中间复制带7是用厚度为100μm~150μm左右的薄膜作成无接头形状。
从感光体滚筒3向中间复制带7的调色剂像的复制是由与中间复制带7的里侧相接触的中间复制辊6进行的。为了复制调色剂像,将高电压的复制偏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电压)施加在中间复制辊6上。中间复制辊6是将直径为8~10mm的金属(譬如不锈钢)轴作为基体而形成,表面由导电性的弹性材料(譬如EPDM(三元乙丙橡胶),发泡聚氨酯等)覆盖。由该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中间复制辊6就能将高电压均匀地施加到中间复制带7上。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辊形状的部件(中间复制辊6)作为复制电极,但除此以外,还可以用刷子等结构。
如上所述,各个感光体滚筒3上的静电潜影是由与各个色相相对应的调色剂使其显影而分别成为调色剂像,这些调色剂像被叠层在中间复制带7上。这样,被叠层的调色剂像由中间复制带7的旋转而移动到被输送过来的用纸和中间复制带7的接触位置上,由配置在该接触位置上的复制辊11复制到用纸上。这时,中间复制带7和复制辊11是以规定的配合紧度相互压接的同时,将用于使调色剂像复制到用纸上的电压施加到复制辊11上。该电压是极性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电压。
为了稳定地得到上述配合紧度,复制辊11或中间复制带驱动辊71中的任意一方由金属等硬质材料构成,另一方由弹性辊等软质材料(弹性橡胶辊或发泡性树脂辊等)构成。
由于中间复制带7和感光体滚筒3的接触,附着在中间复制带7上的调色剂,以及在将调色剂像从中间复制带7复制到用纸上时,没有被复制而残留在中间复制带7上的调色剂会成为在后续工序中发生调色剂混色的原因,因而用中间复制带洗净组件9加以除去并回收。在中间复制带洗净组件9上设置着与中间复制带7相接触的譬如作为洗净构件的洗净片。该洗净片接触部分的中间复制带7是由中间复制带从动辊72从里侧加以支承的。
供纸盒10是在图像形成时用于积蓄所使用的薄纸片,譬如用于积蓄记录用纸,其设置在图像形成部和曝光组件1的下侧。另一方面,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A上部的排纸托盘15是用反面方式,放置印刷了的薄纸片。
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A上还设置着薄纸片输送通路S,它用于使供纸盒10的薄纸片和手动托盘20的薄纸片经过复制部11或定影组件12而输送到排纸托盘15。该薄纸片输送通路S上的从供纸盒10到排纸托盘15的部分上配设着具有抽出辊16,阻力辊14,复制辊11的复制部,定影组件12和输送辊25等。
输送辊25是用于促进·辅助薄纸片输送的小型辊,沿薄纸片输送通路S设置着多个。抽出辊16是设置在供纸盒10的端部,是从供纸盒10将薄纸片一张一张地供给到薄纸片输送通路S中的唤进辊。阻力辊14是暂时保持薄纸片输送通路S上正在输送的薄纸片,在使感光体滚筒3上的调色剂像的前端和薄纸片前端吻合的同时将薄纸片输送到复制部。
定影组件12设有加热辊31和加压辊32,上述加热辊31和加压辊32将薄纸片夹住进行旋转。加热辊31由控制部(图中没有表示)控制,使其成为规定的定影温度。该控制部根据温度检测器(图中没有表示)输出的检测信号而控制加热辊31。加热辊31和加压辊32一起对薄纸片进行热压接,由此使复制到薄纸片上的各种色彩的调色剂像熔融·混合·压接,对薄纸片进行热定影。将多种彩色的调色剂像(各种彩色调色剂像)定影之后的薄纸片,由多个输送辊25输送到薄纸片输送通路S的翻转排纸路径上,以被翻转了的状态(多种彩色调色剂像朝下侧的状态),排出到排纸托盘15上。
下面,对各部分上的处理情况,由薄纸片输送通路S确定的薄纸片输送动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图像形成装置A上配置着预先收纳薄纸片的供纸盒10和对少数几张进行打印等场合下使用的手动托盘20。在供纸盒10和手动托盘20这两者上分别配置着上述抽出辊16(16-1,16-2),这些抽出辊16将薄纸片一张一张地供到薄纸片输送通路S上。
(单面印字的场合)
从供纸盒10开始被输送的薄纸片,由薄纸片输送通路S中的输送辊25-1输送到阻力辊14,由该阻力辊14将薄纸片的前端和叠层在中间复制带7上的调色剂像的前端对齐,同时输送到复制部。在复制部将调色剂像复制到薄纸片上,用定影组件12将该调色剂像定影到薄纸片上。此后,经过输送辊25-2而将薄纸片从排纸辊25-3排出到排纸托盘15上。
而且,从手动供纸托盘20开始被输送的薄纸片,由多个输送辊25(25-6,25-5,25-4)输送到阻力辊14。此后,经过与上述的从供纸盒10供给的薄纸片同样的过程而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5上。
(两面印字的场合)
如上所述地,在单面印字结束,通过定影组件12的薄纸片,由排纸辊25-3将后端夹紧。接着,由排纸辊25-3的倒转而将薄纸片引导到输送辊25-7,25-8中,经过阻力辊14,在薄纸片反面进行印字之后,被排出到排纸托盘15。
在图2中,在显影装置2上设有调色剂输送装置100,在该调色剂输送装置100上设置着调色剂盒(调色剂补给装置)200。显影装置2和调色剂盒200由调色剂输送装置100连接,调色剂盒200收容着的调色剂借助输送装置100而供给到显影装置2中。
图1表示调色剂供给装置300的立体图。该调色剂供给装置300设置着上述显影装置2,调色剂输送装置100和调色剂盒200。在图1中,为了容易理解调色剂输送装置100的结构,用双点划线构成的正方体表示显影装置2和调色剂盒20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装置2和调色剂盒200能使用结构和性能是以前就已知的构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色剂输送装置100,调色剂盒200和显影装置2是配置成コ字形。如图2所示,这样的配置是取决于能使中间复制带7在调色剂输送装置100和显影装置2之间移动。
图3表示调色剂输送装置100的正视图,图4(a),4(b)分别表示从侧面看调色剂输送装置100时的纵剖视图。如图4(a),4(b)所示,调色剂输送装置100具有:调色剂输送管子(调色剂输送构件)101,管子支承构件(支承构件)102,上发泡性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发泡性弹性构件)104,下发泡性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发泡性弹性构件)105和旋转体(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变换机构)106。
调色剂输送管子101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管子形状的构件,内部有调色剂输送通路。该调色剂输送管子101能上下移动地由支承构件102支承着。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背部由管子支承构件102覆盖,在该调色剂输送管子101背部上形成弹簧卡止部111。在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上端部形成凸片部(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变换机构)112。在该凸片部112的上端部形成从凸片部112的一部分进一步突出形状的操作用凸部112a。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调色剂输送通路的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内部是圆形的空洞,内面作成光滑的弯曲面。即,内面作成没有调色剂颗粒能停留的凹凸的光滑面。
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内径作成上端部是最小的内径,随着往下游行进而渐渐扩大,下端部成为最大的内径。在本实施方式中,上端部的内径是φ9.5mm,下端部的内径是φ10mm。在调色剂输送管子101中,由于上端部和下端部有这样的内径差,因而从上端部投入的调色剂在中途不会停留,容易光滑地到达下端部。用于得到这样功能的上端部内径和下端部内径之差至少是φ0.1mm以上,最好是φ0.2mm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色剂输送管子101下部的弯曲是考虑到图像形成装置A内的配置部分的结构。即,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形状,譬如也可以是笔直的形状。
为了将调色剂管子101支承成能上下移动,管子支承构件102具有:上支承部,下支承部,以及处于这些上支承部和下支承部之间的中间支承部121。上支承部由支承板部135和引导管子部131构成,下支承部由输送管子承受部171构成。
如图1所示,中间支承部121是作成譬如箱体形状。在中间支承部121的上下方向的譬如中央部分附近,形成向调色剂输送管子101方向突出的支承凸部122。这样,由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由支承凸部122支承在中央部分附近,因而能沿上下方向移动,而且能向左右方向摆动。
如图4(a),4(b)所示,在与中间支承部121内面上的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背部对置的面上,形成弹簧卡止部123。该弹簧卡止部123位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弹簧卡止部111的下方位置上,在这两个弹簧卡止部111,123之间配置着作为弹性构件的螺旋弹簧(施加弹力构件,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变换构件)124。该螺旋弹簧124是压缩弹簧。
管子支承构件102的上支承部由上部的支承板部135和下部的引导管子部131构成。引导管子部131将从调色剂盒安装部103的调色剂投入口134投入的调色剂引导到调色剂输送管子101中。因此,引导管子部131的下端部的内径以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内径相对应的方式设定。
引导管子部131的下端部是借助上发泡性弹性构件104而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上端部相连接。上发泡性弹性构件104内部具有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内径相对应的内径的调色剂通路,作成能防止调色剂向外部泄漏的环状结构。该上发泡性弹性构件104是上面与引导管子部131的下端面贴紧,下面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上端面贴紧的。
如上所述,为了在将上发泡性弹性构件104贴紧在引导管子部131的下端面上时容易定位,在引导管子部131的下端面(贴紧面)上,形成沿着引导管子部131的内周而朝下方突出的,上发泡性弹性构件104定位用的定位凸部(定位部)133。该定位凸部133的形状是作成沿着引导管子部131内周的,譬如圆环状,或作成沿着引导管子部131内周部分凸起等形状,只要是能使上发泡性弹性构件104定位的形状就可以,没有特别的限定。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凸部133是形成在引导管子部131的下端面(贴紧面)上,但也可以形成在调色剂输送管子101上端侧的贴紧面上。而且只要有可能,还可以形成在上述的两个贴紧面上。
在构成管子支承构件102的上支承部的支承板部135上设置着调色剂盒安装部(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部)103。在调色剂盒安装部103上形成调色剂投入口134,由此能将调色剂投入到引导管子部131内。调色剂盒安装部103呈板状,是作成按顺序设置着发泡性弹性构件136和聚酯薄膜137的结构。在将调色剂盒200相对于调色剂输送装置100装卸时,使调色剂盒200在调色剂盒安装部103上滑动。因此,为了防止发泡性弹性构件136的磨损并使调色剂盒200的顺利地滑动,如上所述地在发泡性弹性构件136上设置着聚酯薄膜137。在相对于调色剂输送装置100安装调色剂盒200时,使调色剂盒200的调色剂排出口(图中没有表示)与调色剂输送装置100的调色剂投入口134对齐一致。
而且,能用如PET(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薄膜或PTFE(聚四氟乙烯)薄膜替代上述的聚酯薄膜137。即,设置在发泡性弹性构件136上的薄层的功能只要能使滑动地安装调色剂盒200时的摩擦系数比发泡性弹性构件136的表面小就可以。而最好还具有高的耐磨损性。
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下端部是借助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5而与管子支承构件102的输送管子承受部171连接着。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5是内部具有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内径相对应的内径的调色剂通路,是被作成能防止调色剂向外部泄漏的环状结构。该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5上面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下端面贴紧,下面与输送管子承受部171的上面贴紧。
在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下端面(贴紧面)上,也和引导管子部131的下端面同样,为了使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5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下端面贴紧时容易定位,形成沿着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内周,朝下方突出的定位凸部(定位部)113。该定位凸部113的形状与上述定位凸部133同样,是沿着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内周的譬如环状或者是沿着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内周作成部分凸状的结构等,只要是能对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5定位的就可以,没有特别的限定。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凸部113是形成在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下端面(贴紧面)上,但也可以形成在输送管子承受部171的贴紧面上。只要有可能,还可以形成在上述的两个贴紧面上。
在输送管子承受部171上,形成调色剂排出通路(调色剂通路)172,该调色剂排出通路172的下端部是作成向显影装置2的调色剂排出口173。在调色剂排出口173上设置着能滑动的闸门174。该闸门174受到设置在输送管子承受部171内部的作为弹性构件的螺旋弹簧175的弹力作用,在没将调色剂输送装置100安装在显影装置2上时,如图4(a)所示地处于闭合状态。另一方面,在将调色剂输送装置100安装到显影装置2上时,闸门174随着将调色剂输送装置100向显影装置2的安装动作,被按压而移动到显影装置2上,如图4(b)所示地变成打开状态。
上发泡性弹性构件104和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5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变形,而且在外力解除时,能回归成原始形状。这样,由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是借助上发泡性弹性构件104而与调色剂盒安装部103相连接,借助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5而与管子支承构件102的输送管子承受部171相连接,因而调色剂输送管子101是能在调色剂盒安装部103和输送管子承受部171之间上下移动,而且能左右移动(能向左右方向摆动)的。
上发泡性弹性构件104和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5是由发泡体构成,该发泡体是将例如氨基甲酸酯,硅,EPDM(乙烯-丙烯-二烯烃三组分共聚物),或者将聚烯烃作为原料的。譬如能将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エプトシ-ラ-」(注册商标)用作由EPDM构成的发泡体。
与气泡相互之间关联的连泡性发泡体相比,最好将各个气泡独立的独立泡性发泡体作为上发泡性弹性构件104和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5。其理由如下。
在气泡相互之间关联的连泡性发泡体中,调色剂基本上容易积存在上和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4,105内部。这样,当调色剂积存在内部,上和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4,105进行伸缩动作时,会发生调色剂从调色剂输送通路内向外部喷出的事故。或者当积存在内部的调色剂凝固时,上和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4,105自身不能自由进行伸缩动作。与此相对,用气泡相互之间不关联的独立泡性发泡体,调色剂基本上不积存在上和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4,105内部,能避免上述不合适的情况。
而且,最好将上发泡性弹性构件104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同样地作成上端部的内径最小,随着向下端部行进,内径渐渐增大的结构。为了要作成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上端部之间不产生台阶,最好将下端部的内径作成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上端部的内径一致的结构。与此相同,最好将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5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同样地作成上端部的内径最小,随着向下端部行进,内径渐渐增大的结构。而且,为了要作成与输送管子承受部171的调色剂排出通路172的上端部之间不产生台阶,最好将下端部的内径作成与调色剂排出通路172上端部的内径一致的结构。
旋转体106配置在调色剂输送管子101上的凸片部112的上端部附近,轴向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上下方向相垂直地行进。在旋转体106,在轴向的凸片部112侧部分上形成输送管子操作叶片161,在轴向的输送管子操作叶片161的相反侧部分上形成齿轮162。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体106是作成在调色剂盒200内部接受一边对调色剂进行搅拌一边输送的搅拌输送构件的旋转驱动力而进行旋转。因此,旋转体106的齿轮162与传递上述旋转驱动力的其他齿轮(图中没有表示)啮合着。旋转体106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可以是由独立的驱动源,譬如由专用的马达驱动的结构。而且,由于旋转体106是用于驱动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因而从功能而言,虽然是属于调色剂输送装置100,但从结构而言,可以设置在调色剂盒20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体106的输送管子操作叶片161设有4片,它们是沿着旋转体106的周向大致均等地分散配置的。输送管子操作叶片161的个数没有特别的限定。各个输送管子操作叶片161随着旋转体106的旋转而进行旋转,对调色剂输送管子101有如下所述的作用。
输送管子操作叶片161先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上的凸片部112的操作用凸部112a相接,接着,由外端部在操作用凸部112a上端部的滑动,将操作用凸部112a压下,使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向下方移动,此后,通过将外端部从操作用凸部112a上端部脱离,使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回归到原来的位置上。由这一连串的动作,使调色剂输送管子101沿上下方向进行振动。
而且,借助输送管子操作叶片161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上的凸片部112的操作用凸部112a相接,输送管子操作叶片161的外端部在操作用凸部112a上端部进行滑动之后,从该上端部脱离的一连串动作,使凸片部112,即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受到由输送管子操作叶片161的横向作用力而朝左右方向进行摆动。
这样,借助旋转体106的输送管子操作叶片161对凸片部112的操作用凸部112a的作用,使调色剂输送管子101沿上下方向进行振动,而且沿左右方向进行摆动。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调色剂供给装置300中,调色剂盒200安装在调色剂输送装置100的上方,显影装置2安装在调色剂输送装置100的下方。这样,在这三者处于相互安装的状态下,由于设置在调色剂盒200内部的搅拌输送构件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调色剂输送装置100的旋转体106上,因而旋转体106就能进行旋转。
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利用施加到搅拌输送构件上的驱动力而使旋转体106旋转,由该旋转使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移动,这对搅拌输送构件的驱动源而言,是个负载,根据不同的场合,被认为也会对搅拌输送构件的旋转动作产生一些影响。但是,上述对这样的搅拌输送构件的旋转动作的影响不会对设有调色剂供给装置300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图像质量产生任何影响。
调色剂盒200内的调色剂由调色剂盒200内部的搅拌输送构件的动作而被投入到调色剂输送装置100的调色剂盒安装部103上的调色剂投入口134。该调色剂通过引导管子部131,又通过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和调色剂排出通路172,从调色剂排出口173供给到显影装置2。这时,由于显影装置2安装在调色剂输送装置100上,因而闸门174处于将调色剂排出口173打开的状态。
在调色剂供给装置300中,在进行如上所述的借助调色剂输送装置100,从调色剂盒200向显影装置2供给调色剂动作时,接受对调色剂盒200的搅拌输送构件的驱动力而使旋转体106旋转。因此,由旋转体106的输送管子操作叶片161驱动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操作用凸部112a,即,驱动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如上所述地使调色剂输送管子101沿上下方向振动,而且沿左右方向进行摆动。这样,能防止在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内的调色剂停留,进而凝固而发生调色剂输送不良的事故。
这样,由于在调色剂输送装置100上,没将弹簧搅拌器等本体会引起调色剂停留的构件设置在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内,借助使调色剂输送管子101沿上下方向的振动而防止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内的调色剂停留和凝固,因而在该调色剂的停留和凝固的防止中具有较高的功能。
调色剂输送装置100的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内的调色剂停留和凝固的防止功能,通过使调色剂输送管子101沿上下方向振动而变成十分高,而借助使调色剂输送管子沿左右方向进行摆动的结构能使该功能进一步提高。而且构成调色剂输送通路的调色剂输送管子101的内面形成没有凹凸的光滑的表面,这更有助于调色剂停留和凝固的防止功能的提高。
而且,为了将调色剂输送管子101作成能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还能沿左右方向进行摆动,将设置在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和调色剂盒安装部103之间的上发泡性弹性构件104,和设置在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和管子支承构件102的输送管子承受部171之间的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5作成独立泡性的发泡构件。由此,能防止在上或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4,105进行伸缩动作时,调色剂从调色剂输送通路内排出到外部的事故,还能防止调色剂在上或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4,105内部停留而凝固,使上或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4,105变成不能进行自由的伸缩动作的事故。
而且,由于调色剂管子101的内径是上端部为最小内径,随着向下游行进而渐渐扩大,下端部成为最大内径,因而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上端部投入的调色剂能在中途不停留,顺利而容易地到达下端部。
由于在调色剂盒安装部103上的引导管子部131下端部形成有定位凸部133,在调色剂输送管子101下端部形成有定位凸部113,因而就能容易地由这些定位凸部133和定位凸部113使上发泡性弹性构件104和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5定位。由此,就能防止介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和引导管子部131之间的上发泡性弹性构件104的连接部上,和介于调色剂输送管子101和输送管子承受部171之间的下发泡性弹性构件105的连接部上产生调色剂容易停留的台阶。
由于使旋转体106旋转的驱动力是利用使调色剂盒200的搅拌输送构件进行旋转的驱动力,因而在旋转体106上就不需要设置专用的驱动源,能使结构简单化。
本发明能用于譬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下述结构,即借助调色剂输送装置对设置在调色剂盒等调色剂补给装置下方的显影装置供给调色剂。
本发明的上述调色剂输送装置也可以作成这样的结构,即,上述支承构件设有内部具有调色剂通路的上支承构件,下支承构件和在这些上支承构件和下支承构件之间的中间支承构件;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的调色剂输送通路是借助能变形的弹性构件而与上支承部和下支承部的调色剂通路相连接的,而所述弹性构件分别设置在调色剂输送构件的上端部和上述上支承部之间,以及调色剂输送构件的下端部和上述下支承部之间的,内部有调色剂通路。
根据上述的结构,调色剂输送构件的调色剂输送通路是借助内部有调色剂通路的能变形的弹性构件而与支承构件中的上支承构件和下支承构件的调色剂通路相连接。因此,用两个弹性构件是不会影响调色剂输送构件的上下移动地,能恰当地进行调色剂输送构件和支承构件的上支承构件与下支承构件之间的密封。
在上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上述的两个弹性构件也可以作成各个气泡独立的独立泡性的发泡性弹性构件的结构。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上下弹性构件随着调色剂输送构件的上下移动而进行伸缩动作时,能防止调色剂从调色剂输送构件的调色剂输送通路内喷出到外部的事故,并且能防止调色剂停留而凝固在上或下弹性构件内,使上或下弹性构件不能进行自由的伸缩动作的事故。
即,在气泡彼此之间基本上是关联的连泡性结构中,调色剂容易停留在弹性构件的内部。这样,当调色剂停留在内部时,在弹性构件随着调色剂输送构件的上下移动而进行伸缩动作的场合下,会发生停留在弹性构件内部(连泡内)的调色剂从调色剂输送通路内喷出到外部的事故。而且,停留在弹性构件内部的调色剂容易凝固。与此相对,在气泡彼此之间基本上是不关联的独立泡性结构中,调色剂不停留在弹性构件的内部,能避免上述问题。
在上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也可以将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的调色剂输送通路的直径作成从上端侧朝下端侧渐渐扩大的结构。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调色剂输送通路的直径作成从上端侧朝下端侧渐渐扩大的,因而从调色剂输送通路的上端侧投入的调色剂不会停留在中途,能容易顺利地到达下端侧。
在上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也可以作成这样的结构,即,在上述支承构件的上支承部或下支承部的上述弹性构件的贴紧面和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的上端侧或下端侧的上述弹性构件的贴紧面中的至少一个贴紧面上,形成从该贴紧面突出,沿着与该贴紧面平行的方向,对上述弹性构件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根据上述的结构,就能在形成定位部的弹性构件的贴紧面上,容易而且可靠地由定位部进行弹性构件的定位。由此能防止介于调色剂输送构件和支承构件的上支承部或下支承部之间的弹性构件的连接部中,产生调色剂容易停留的台阶。
在上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也可以作成这样的结构,即,在上述支承构件中的上支承部的上方设置用于安装调色剂补给装置的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部,该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部设有能变形弹性构件。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在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部上设置着能变形的弹性构件,因而能容易可靠地将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到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部上。
在上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也可以将上述的弹性构件作成各个气泡是独立的独立泡性的发泡性弹性构件的结构。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部的弹性构件是各个气泡独立的独立泡性的发泡性弹性构件,因而能防止调色剂停留而凝固在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部的弹性构件内部,该弹性构件不能进行自由的伸缩动作的事故。而且,还能防止在调色剂停留在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部的弹性构件的内部,将调色剂补给装置从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部卸下的场合下,上述调色剂通过弹性构件的气泡而喷出到外部的事故。
在上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也可以作成这样的结构,在上述弹性构件的表面上设置有摩擦系数比该弹性构件表面的摩擦系数还小的薄层。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在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部的弹性构件的表面上设置有摩擦系数比该弹性构件表面的摩擦系数还小的薄层,因而能使调色剂补给装置在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部上滑动,能顺利地将调色剂补给装置从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部上卸下。
上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也可以作成这样的结构,即,设有将旋转运动变换成直线运动的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变换机构,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受到来自上述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变换机构的驱动力而沿上下方向移动。
根据上述的结构,就能由所谓的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变换机构的简单结构使调色剂输送构件进行上下移动。
在上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可以作成这样的结构,即,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由上述支承构件支承成能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基础上,还能进行左右方向的摆动,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接受来自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变换机构的驱动力而进行上下方向移动的同时,沿左右方向进行摆动。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调色剂输送构件能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基础上,还能进行左右方向的摆动,因而与只使调色剂输送构件沿上下移动的场合相比,能进一步可靠地防止调色剂输送通路中的调色剂停留和凝固。
在上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上述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变换机构也可以作成这样的结构,即,上述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变换机构设有:设置在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上的操作承受部,作用于该操作承受部上的旋转体,对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向上或下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上述旋转体具有设置在旋转体周向的多个部位上的多个操作叶片,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由上述旋转体的旋转,使各个操作叶片在上述操作承受部的端面上滑动而克服上述施力构件的作用力,借助依次反复地使调色剂输送构件朝上或朝下方向地移动的动作,和各个操作叶片从操作承受部的上述端面离开的动作,反复地进行朝上下方向的移动和朝左右方向的摆动。
根据上述的结构,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变换机构是简单结构,它设有:设置在调色剂输送构件上的操作承受部;具有作用于该操作承受部上且设置在周向多个部位上的多个操作叶片的旋转体;对调色剂输送构件向上或向下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等。因此,用简单的结构就能使调色剂输送构件朝上下方向移动,而且朝左右方向摆动。
在上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上述旋转体也可以作成将调色剂供给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的调色剂输送通路的,接受设置在调色剂输送构件上方的调色剂补给装置输出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的结构。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旋转体是设置在调色剂补给装置内,譬如设置在调色剂盒内,接受搅拌输送构件输出的驱动力而进行与调色剂相对的旋转,因而对旋转体而言,就不需要专用的驱动源,能使结构简单化。
在上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上述支承构件可以作成这样的结构,即,它设有:内部具有调色剂通路的上支承部和下支承部,以及在这些上支承部和下支承部之间的中间支承部,在从上述下支承部的调色剂通路输出的调色剂排出口上,设置着对该调色剂排出口进行开·关的闸门。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对支承构件的下支承构件上的调色剂通路输出的调色剂排出口进行恰当的开·关。由此就能防止由于不小心而使调色剂从下支承部的调色剂排出口泄漏。
在上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中,上述闸门可以作成借助将显影装置安装在上述下支承部的下方而打开,借助将显影装置从上述下支承部的下方脱离而关闭的结构。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与显影装置相对于支承构件的下支承部的安装或卸下作业联动地对闸门进行开·关,即对支承构件的调色剂通路输出的调色剂排出口进行开·关。即,下支承部的调色剂排出口是根据显影装置的安装或卸下,使它的状态自动地变成在安装有显影装置时必需成为打开状态,在卸下显影装置时必需成为关闭状态。
说到底,在上述发明的详细说明一项中所例举的具体实施例或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更加明确,本发明不应该局限于这样的具体例子的狭义解释,在本发明宗旨和下面记载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是能进行种种变更而实施的。

Claims (16)

1.一种调色剂输送装置,设有调色剂输送构件,该调色剂输送构件在内部有调色剂通过的调色剂输送通路,并且配置成使该调色剂输送通路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其特征在于,
设有支承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的支承构件,由上述支承构件将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能上下移动地支承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构件设有:内部有调色剂通路的上支承部和下支承部、以及在这些上支承部和下支承部之间的中间支承部;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的调色剂输送通路借助分别设置在调色剂输送构件的上端部与上述上支承部之间,和调色剂输送构件的下端部与上述下支承部之间的,内部有调色剂通路的能变形的弹性构件而与上支承部和下支承部的调色剂通路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两个弹性构件是各个气泡独立的独立泡性的发泡性弹性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的调色剂输送通路的直径是从上端侧朝下端侧渐渐增大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构件的上支承部或下支承部上的上述弹性构件贴紧的面和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上的上端侧或下端侧上的上述弹性构件贴紧的面中的至少一个贴紧面上,形成从该贴紧面突出,在与该贴紧面平行的方向上使上述弹性构件定位的定位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构件上的上支承部上方,设有用于安装调色剂补给装置的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部,该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部具有能变形的弹性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构件是各个气泡独立的独立泡性的发泡性弹性构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构件的表面上设置着摩擦系数比该弹性构件表面的摩擦系数还小的薄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将旋转运动变换成直线运动的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变换机构,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是接受从上述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变换机构输出的驱动力而沿上下方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由上述支承构件支承成能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基础上,还能沿左右方向进行摆动,
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接受从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变换机构输出的驱动力而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的同时,进行左右方向的摆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运动直线运动变换机构具有:设置在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上的操作承受部;作用于该操作承受部的旋转体;对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向上或下方向的任意一个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
上述旋转体具有设置在旋转体周向的多个部位上的多个操作叶片,
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是由上述旋转体的旋转,使各个操作叶片在上述操作承受部的端面上滑动,克服上述施力构件的作用力而使调色剂输送构件沿着上或下方向移动的动作,以及各个操作叶片从操作承受部的上述端面离开的动作依次反复地进行而反复地进行朝上下方向的移动和朝左右方向的摆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体是接受调色剂补给装置输出的驱动力而进行旋转的,所述调色剂补给装置设置在调色剂输送构件上方,用于将调色剂供给到上述调色剂输送构件的调色剂输送通路中。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构件设有:内部有调色剂通路的上支承部和下支承部,以及在这些上支承部和下支承部之间的中间支承部;在上述下支承部的调色剂通路输出的调色剂排出口上,设置着对该调色剂排出口进行开·关的闸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闸门是作成由显影装置安装在上述下支承部的下方而被打开,由显影装置从上述下支承部的下方脱离而被关闭。
15.一种调色剂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输送装置;安装在该调色剂输送装置上方的调色剂补给装置;安装在调色剂输送装置的下方,接受从调色剂补给装置经由调色剂输送装置补给调色剂的显影装置。
1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述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调色剂供给装置。
CN200610071641.1A 2005-03-25 2006-03-27 调色剂输送装置,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047662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89892A JP4319161B2 (ja) 2005-03-25 2005-03-25 トナー搬送装置、トナー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89892 2005-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7981A true CN1837981A (zh) 2006-09-27
CN100476623C CN100476623C (zh) 2009-04-08

Family

ID=37015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1641.1A Active CN100476623C (zh) 2005-03-25 2006-03-27 调色剂输送装置,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95015B2 (zh)
JP (1) JP4319161B2 (zh)
CN (1) CN100476623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1573B (zh) * 2006-11-20 2010-06-09 夏普株式会社 色粉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896673A (zh) * 2015-11-26 2017-06-2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7695B2 (ja) * 2005-03-29 2011-1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824980B2 (ja) * 2005-09-12 2011-11-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47964A (ja) * 2005-11-28 2007-06-14 Sharp Corp トナー補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現像装置
JP4421581B2 (ja) * 2006-08-02 2010-0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搬送装置、トナー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20915B2 (ja) 2006-10-16 2010-0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搬送装置、トナー補給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028205B2 (ja) * 2007-09-28 2012-09-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83409B2 (ja) * 2007-11-30 2013-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83774B2 (ja) * 2008-11-14 2012-07-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画像形成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624294B2 (ja) * 2009-09-02 2014-11-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ング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523146B2 (ja) * 2010-03-01 2014-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76349B2 (ja) * 2012-06-25 2013-12-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N203673225U (zh) * 2013-12-31 2014-06-2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盒
JP2016184043A (ja) 2015-03-25 2016-10-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87295B2 (ja) * 2015-08-31 2019-03-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搬送装置、トナー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47505B2 (ja) * 2018-09-26 2023-03-2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粉体通路部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粉体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91884A (ja) * 1988-01-27 1989-08-01 Konica Corp 画像記録装置のトナー回収装置
JPH04174467A (ja) 1990-11-07 1992-06-22 Mita Ind Co Ltd 現像装置
JPH10239977A (ja) 1997-02-27 1998-09-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一成分現像装置
JP3647248B2 (ja) * 1998-02-24 2005-05-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750483B2 (ja) 2000-04-17 2006-03-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2003167413A (ja) 2001-12-03 2003-06-13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49850A (ja) * 2003-07-14 2005-02-2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1573B (zh) * 2006-11-20 2010-06-09 夏普株式会社 色粉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896673A (zh) * 2015-11-26 2017-06-2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6896673B (zh) * 2015-11-26 2020-06-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76623C (zh) 2009-04-08
JP4319161B2 (ja) 2009-08-26
JP2006267945A (ja) 2006-10-05
US7395015B2 (en) 2008-07-01
US20060228134A1 (en) 200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7981A (zh) 调色剂输送装置,调色剂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842495Y (zh) 调色剂容器
CN10103427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56452B (zh) 调色剂盒及使用该调色剂盒的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75110A (zh)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3846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834821A (zh) 显影剂回收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710495A (zh) 能优化转印部件的清洁时间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78899A (zh) 调色剂容器及调色剂填充方法
CN1670635A (zh) 粉体排出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828443A (zh) 显影剂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82189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760769A (zh)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20680A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308779C (zh) 清理片材、清理方法及成像设备
CN1677268A (zh) 飞翔显影剂限制部件、显影装置以及显影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841236A (zh) 中间转印带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837991A (zh) 成像装置
CN1804735A (zh) 真品识别物
CN2736812Y (zh) 图像成形设备
CN1300644C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782915A (zh) 显影盒和具有该显影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JP20082253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455303A (zh) 成像装置
CN101063858A (zh) 调色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