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3013A - 透明凝胶胶粘剂、透明凝胶胶粘片和显示器用滤光片 - Google Patents
透明凝胶胶粘剂、透明凝胶胶粘片和显示器用滤光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33013A CN1833013A CN 200480022385 CN200480022385A CN1833013A CN 1833013 A CN1833013 A CN 1833013A CN 200480022385 CN200480022385 CN 200480022385 CN 200480022385 A CN200480022385 A CN 200480022385A CN 1833013 A CN1833013 A CN 18330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clear gel
- sheet
- display
- adhes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透明胶粘剂,其使底材和表面材料得以在室温下胶合在一起,无需高温/高压处理,进而,使之具有优异的缓冲性能。提供了一种透明凝胶胶粘剂,其中该透明凝胶由经含有增塑剂和无机细颗粒的液体溶胀的三维交联聚合物组成,该增塑剂是凝固点为-20℃或更低且含量为20-70重量%的流体,该无机细颗粒具有200nm或更小的初级平均颗粒直径,含量为1-15重量%,该构成三维交联聚合物的树脂具有-20℃或更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130℃下有50,000mPa.s或更高的熔体粘度,在按照JIS Z0237进行的试验中,该透明凝胶具有在490mN(50gf)×2小时的载荷和40℃下5mm或更低的保持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凝胶胶粘剂和透明凝胶胶粘片,其用于胶合构成各种窗材料、各种显示面板等的透明材料如玻璃、透明塑料材料等,和采用上述材料的显示器用滤光片。
背景技术
玻璃材料广泛用于各种窗材料、各种显示面板等,其具有耐磨、耐气候、透明等优点。然而,由于玻璃材料具有抗冲击和抗振动能力弱的问题,根据用途,通过各种方法对它们进行增强,如热或化学方式增强玻璃的方法、玻璃层合方法和加衬保护板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对窗材料和各种面板在防范犯罪、安全性、防灾、减重、抗冲击等方面要求的提高,复合材料层合玻璃特别引人注意,其中,将透明树脂板,如丙烯酸和聚碳酸酯(PC)和玻璃板经由粘结剂结合起来进行增强。通常,此类层合玻璃复合材料通过以下方法构成:在两块板之间插入具有指定厚度的间隙,将这两块板定位,使它们在厚度方向上彼此分开,向间隙中注入粘结剂,通过粘结层将它们粘结在一起(特开平10-81548,特开平11-58612等)。
另外,作为平面图象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有机EL显示器和场发射显示器(FED)、太阳能电池组件、传感器、测量仪器、仪表等的显示面板用保护结构,一种方法引人注意:通过在图象显示面板表面上层叠具有高抗冲击性能的表面保护板,如增强玻璃板、聚碳酸酯(PC)板或丙烯酸板进行多层层合。通常,通过在图象显示面板和透明玻璃板之间设置间隙,经多层层合将此类保护板用来防止玻璃显示面板破碎;然而,这存在问题,如由于间隙的插入厚度不能变薄,该间隙会造成重影,这会降低识认性,由于PC和丙烯酸会翘曲,增加尺寸是困难的,因此,近来提出了这样的方法,其中经由至少一层或更多的透明胶粘剂材料将显示面板和保护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体而言,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在一种方法中将液态树脂注入显示面板和保护板之间并在室温下固化,在一种方法中用加热熔化的热熔粘结剂进行粘结处理,在一种方法中将商购的硬质透明胶粘片用于压粘,等等(特开2003-29644)。
然而,在前一种复合材料玻璃和后一种层合显示面板和保护板的这两种情况中,大多需要在用压热器法施加热或压力或两者时进行粘结,在该情况下,弯曲和剥离、裂纹等现象将在粘结后出现,这是由于各种不同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不同所致。
虑及此类问题,提出了诸如以下的透明层合剂和透明胶粘片,其可以在室温下粘结,无需压热器进行高温/高压处理。
例如,在特开平11-209150中,作为复合玻璃的中间膜,公开了一种复合玻璃用中间膜,其包含具有预定的粘弹性和50μm-2000μm厚度的树脂,使层合工艺可以在室温下进行,无需压热器的高温/高压处理。
在特开2000-17780中,作为透明复合板公开了一种透明复合板,其中用具有弹性的透明胶粘剂或粘结剂,例如硅氧烷系列的,将透明树脂板如丙烯酸树脂板和透明无机玻璃板轻度地胶合在一起,其中,即使因温度变化,由于树脂板和无机玻璃板热膨胀率的差异而出现膨胀和收缩差异,无机玻璃板也不会破裂,并且即使在不太可能的情况下其发生了破裂,也只需取下无机玻璃板并替换该无机玻璃板即可。
在特开2000-301664中,作为透明中间膜公开了一种透明中间膜,其具有至少一个透明胶粘层和至少一个具有高气体屏蔽性能的透明无机气相沉积膜层,其使合成树脂板和玻璃板可以在室温下胶合在一起,无需通过压热器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其可以防止翘曲、裂纹和气泡的出现,即使是在热循环条件和高温/高湿条件下使用的时候。
在特开2001-31451中,作为复合玻璃用中间膜公开了一种玻璃用中间膜,其由包含丙烯酸系压敏粘结剂的压敏粘结剂层和在其前后粘结表面上结合的剥离膜构成,该压敏粘结剂层在20℃的测量温度和1Hz频率下的贮能弹性模量G’(1Hz)为5×103-5×105Pa(帕斯卡),在20℃的参比温度和10-7Hz频率下的贮能弹性模量G’(10-7Hz)为5×10-5×103Pa,其使层合工艺可以在室温下进行,无需通过压热器进行高温/高压处理。
在特开2001-234129中,作为胶粘片公开了一种胶粘片,其具有在其两个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压敏粘结层、第二压敏粘结层,结合在两个压敏粘结层粘结表面上的剥离膜,第一压敏粘结层是由压敏粘结剂构成的,其具有的粘弹性能为:在20℃的测量温度和1Hz的频率下的贮能弹性模量G’(1Hz)为5×103-5×105Pa,在20℃的参比温度和10-7Hz频率下的贮能弹性模量G’(10-7Hz)为5×10-5×103Pa,第二压敏粘结层是由压敏粘结剂构成的,其具有的粘弹性能为:在20℃的测量温度和1Hz的频率下的贮能弹性模量G’(1Hz)为1×104-5×106Pa,在20℃的参比温度和10-7Hz频率下的贮能弹性模量G’(10-7Hz)为1×104-1×106Pa,该胶粘片使复合玻璃层合体可以在室温下制造,无需通过压热器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并防止翘曲和裂纹的出现,即使是在热循环条件下使用所制造的复合玻璃层合体。
在特开2002-348150中,作为中间膜用胶粘片公开了一种胶粘片,其由胶粘层和在其前后两个表面上结合的剥离膜构成,所述胶粘层的组成是这样的,其可以经紫外光固化并在紫外光固化前的状态下具有粘弹性能(a)(b),在紫外光固化后的状态下具有粘弹性(c)(d),使得透明层合体能够在室温下制造。
(a):在20℃测量温度和1Hz频率下的贮能弹性模量G’(1Hz)为5×103-5×105Pa。
(b):在20℃参比温度和10-7Hz频率下的贮能弹性模量G’(10-7Hz)为5×101-5×103Pa。
(c):在20℃测量温度和1Hz频率下的贮能弹性模量G’(1Hz)为1×104-1×106Pa。
(d)在20℃参比温度和10-7Hz频率下的贮能弹性模量G’(10-7Hz)为1×104Pa或更高。
在特开2003-29645中,公开了一种透明胶粘材料,其具有的弹性性能为:在20℃测量温度和1Hz频率下的贮能弹性模量G’(1Hz)为5×103-5×105Pa,在20℃参比温度和10-7Hz频率下的贮能弹性模量G’(10-7Hz)为5×10-5×103Pa。
在特开2003-140559中,作为插入等离子显示面板和等离子显示面板可视侧上防反射膜之间的防玻璃破裂层公开了一种防玻璃破裂层,其包含透明有机高分子物质和有机层状粘土矿物的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新型的透明胶粘剂和透明的胶粘片,使底材和表面材料在室温下胶合在一起,无需通过压热器等进行高温/高压处理,而且还可以具有优异的缓冲特性,以及采用上述材料的显示器用滤光片。
本发明提出的透明胶粘剂是透明凝胶胶粘剂,其第一特性是其由透明凝胶构成,该凝胶包含由含有增塑剂和元机细颗粒的液体溶胀的三维交联聚合物;第二特性是上述增塑剂为流体,其凝固点为-20℃或更低并以10-70重量%包含在凝胶中;第三特性是上述无机细颗粒具有200nm或更小的初级平均颗粒直径并以1-15重量%包含在凝胶中;第四特性是构成上述三维交联聚合物的树脂(指交联前的树脂)具有-20℃或更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50,000mPa.s或更高的130℃下的熔体粘度。
本发明的透明凝胶胶粘剂优选制备成这样:在JIS Z0237测试中,在490mN(50gf)×2小时载荷下的40℃下的保持强度为5mm或更低。
应注意,“凝胶”定义为在液体中溶胀的三维交联聚合物(Dictionary of Macromolecules,Maruzen,9.20.1994发行),其兼具高分子溶液的特性和橡胶弹性体的特性。
本发明的透明凝胶胶粘剂可以成型为片状并用作本发明的透明凝胶胶粘片。例如,可以通过将溶胶组合物成型为片状并使得到的片状成型体光交联,将溶胶凝胶化来形成本发明的透明凝胶胶粘片,所述溶胶组合物含有构成上述三维交联聚合物的树脂、交联单体、光引发剂、上述增塑剂和上述无机细颗粒。然而,本发明透明凝胶胶粘剂的使用方式不只限于所述透明凝胶胶粘片。
本发明的透明凝胶胶粘剂也可以这样生产,以使涂覆容易(流体、粘性流体等)并因而可以通过涂覆之来形成透明凝胶胶粘层。另外,可以通过预先将其片状成型为厚度均匀的片材并将该片状成型体用来叠层以形成透明凝胶胶粘层。优选例如,通过制备溶胶组合物,片状成型该溶胶组合物,然后光交联,获得了厚度均匀的片材,所述溶胶组合物含有上述基础聚合物(即构成三维交联聚合物的树脂)、交联单体、光引发剂、上述增塑剂和上述无机细颗粒,该片材是透明凝胶胶粘片,其特征是在JIS Z0237测试中,40℃下490mN(50gf)×2小时载荷下的保持强度为5mm或更低。然而,其不限于这些用途。
本发明提出的透明凝胶胶粘剂和透明凝胶胶粘片可以在室温下将底材等和表面材料等胶合在一起,无需通过压热器等进行高温/高压处理;而且,它们可以具有优异的缓冲特性。因此,可以成型具有作为中间层的本发明透明凝胶胶粘剂或透明凝胶胶粘片的冲击吸收层合体。此时,如果将从例如玻璃、合成树脂、金属和无机(陶瓷)材质中选择的一或多种板材、片材或薄膜材料用作两侧的层时,将透明凝胶胶粘剂或透明凝胶胶粘片夹在中间,本发明的效果都可以更好被认识。在该冲击吸收层合体中,夹着透明凝胶胶粘片的两侧的层的至少一层包含合成树脂材质的合成树脂层的情况下,优选在该合成树脂层的透明凝胶胶粘片一侧的表面上层叠具有高气体屏蔽性能的透明无机气相沉积膜层。叠层这样的透明无机气相沉积膜可以防止水分和增塑剂从合成树脂层向透明凝胶胶粘片迁移,使冲击吸收层合体的耐久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透明凝胶胶粘剂、透明凝胶胶粘片和冲击吸收层合体可以用于各种用途。例如,它们适合用作追求耐冲击、防裂纹、吸收震动等性能的表面结构的组成元件;如用于涉及机械工具、车辆/船舶/飞行器,涉及一般房屋、管理金融或高价物品等的店铺和陈列柜用途的透明窗材料;进而,用于平面图象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PDP)、有机EL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FED)中;和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传感器、量具、仪表等的透明保护面板层合体中。
作为优选用途的一个实例提出了显示器用滤光片,其具有包含上述透明凝胶胶粘剂的透明凝胶胶粘层作为向显示面板前部表面或层叠在所述前部表面上的任何层的前部表面上进行胶合的胶合层;或者在将向显示面板前面侧胶合的滤光片中用作在构成滤光片的各层间进行胶合的胶合层。该显示器用滤光片是要胶合到显示面板前侧,即,观看者一侧上的显示器用滤光片,例如,可以用于直接向等离子显示面板(称作“PDP”)前侧表面进行胶合。
本发明规定的数值范围的上下限值包含与本发明等效含义上的范围,即使在本发明规定的数值以外,只要得到与数值处在本数值范围以内时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即可。另外,本发明中的“透明的”指的是包括无色透明、有色透明和半透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描述显示器用滤光片时,“前侧”或“前表面”指的是观看者一侧或观看者一侧的表面,“后侧”或“后表面”指的是与观看者一侧相反的一侧或观看者一侧相反一侧的表面。另外,“显示面板”的含义在等离子显示面板(称作“PDP”)之外还包括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CRT显示器和其它显示器。
附图简述
图1是描述具有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器用滤光片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的横截面简图。
图2是描述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实施例的显示器用滤光片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的横截面简图。
图3是描述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实施例的显示器用滤光片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的横截面简图。
图4是描述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实施例的显示器用滤光片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的横截面简图。
图5是描述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实施例的显示器用滤光片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的横截面简图。
图6是描述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实施例的显示器用滤光片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的横截面简图。
图7是描述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实施例的显示器用滤光片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的横截面简图。
图8是显示电磁波屏蔽膜或片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9是相关部分的放大透视图,显示图8中所示的电磁波屏蔽膜或片放大的格网部分。
图10是相关部分的放大横截面图,显示图8中所示的电磁波屏蔽膜或片放大的格网部分的横截面。
图11是相关部分的放大横截面图,显示图8所示的电磁波屏蔽膜或片格网部分上叠层透明凝胶胶粘层时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12是显示PDP面板表面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说明落球冲击试验用试验装置的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然而,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以下描述的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是透明凝胶胶粘剂,其是包含液体溶胀的三维交联聚合物的透明凝胶,所述液体含有增塑剂和无机细颗粒,并具有希望范围的保持强度、缓冲能力和粘合强度。
构成三维交联聚合物的树脂(指交联前的树脂;以下也称作“基础聚合物”)种类(包括各种分子量的)、交联密度、增塑剂的种类和含量、无机细颗粒的形状和含量等可以列为调节所述透明凝胶胶粘剂的保持强度、缓冲能力和粘合强度的主要因素。
保持强度、缓冲能力和粘合强度互不相容,每种物理性能不能独立地控制。可以主要通过凝胶的交联密度和无机细颗粒(特别是颗粒直径及其混合量)来调节保持强度,交联密度可以主要通过交联方法及其条件来控制。另外,缓冲能力受到凝胶溶胀度的影响,溶胀度主要通过增塑剂的种类和含量来调节。另外,主要通过基础聚合物的熔体粘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来调节粘合强度,基础聚合物的熔体粘度主要通过聚合物的分子量来调节。
然而,可以通过规定基础聚合物的种类(特别是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体粘度)、增塑剂的种类和含量和无机细颗粒的颗粒直径和含量来同时并间接地确定缓冲能力和粘合强度。
(三维交联聚合物)
可以通过交联基础聚合物来形成构成透明凝胶胶粘剂骨架(网络)的三维交联聚合物。
基础聚合物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酯系列和聚氨酯树脂的共聚物,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酯系列的共聚物。作为用来形成(甲基)丙烯酸酯系列共聚物的(甲基)丙烯酸酯,即,丙烯酸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组分,优选采用一种类型的丙烯酸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其烷基选自正辛基、异辛基、2-乙基己基、正丁基、异丁基、甲基、乙基和异丙基,或其中所选的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
作为其它组分,也可以共聚具有有机官能团如羧基、羟基和缩水甘油基的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具体而言,可以通过适宜并选择性组合了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组分和具有有机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组分的单体组分作为起始原料,通过热聚合来获得(甲基)丙烯酸酯系列的共聚物。
可以用作基础聚合物的树脂具有-20℃或更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60℃至-40℃,和130℃下50,000mPa.s或更高的熔体粘度,优选200,000-700,000mPa.s,特别优选200,000-500,000mPa.s。
如果基础聚合物的Tg和熔体粘度在上述限制的范围内,至少可以将透明凝胶胶粘剂的粘合强度调节至希望的范围。如果熔体粘度低于50,000mPa.s,在片状成型时将难以获得形状稳定性,同时,难以获得交联后片材的充分柔性。另外,如果Tg高于-20℃,这会造成低温下层合体的耐久性下降。
如果Tg为-60至-40℃且如果熔体粘度为200,000-700,000(mPa.s),可以使柔性和耐久性都变得更为理想。
可以采用B-型粘度计(例如,the Dynamic Analyzer RDA-II,Rheometrics制造的粘弹计)来测量基础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体粘度。此时,对于熔体粘度,在采用以下条件测量时足以读出粘度(ηγ)值:平行板厚度φ=25mm;形变,2%;温度,130℃;频率,0.02Hz。对于Tg,在采用以下条件测量时能够读取显示Tanδ最大值的温度:平行板厚度,φ=25mm;形变,2%;频率,1Hz。
基础聚合物的混合量取决于聚合物的种类,例如,如果是(甲基)丙烯酸酯系列共聚物,优选10-90重量%,特别是30-70重量%。
将基础聚合物交联成为三维交联聚合物的交联方法和这样做时所用交联剂的种类无特定限制。由于造成保持强度波动的交联密度因交联方法和条件而变化,必须对交联方法和条件进行选择,即,以这样的方式选择交联剂的种类和量以及交联条件,最终将保持强度调节到希望的范围内。
在基础聚合物中混合和分散交联单体、光引发剂和无机细颗粒,然后通过光交联(紫外线照射)形成三维交联聚合物的方法可以列为优选交联方法的一个实例。由于交联单体的混合量使交联密度得到调节并且使增塑剂的浸渍量得到调节,可以将透明凝胶胶粘剂的柔性调节至优选范围。
含有α,β不饱和羧酸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列共聚物、含有能与不饱和羧酸反应的有机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光引发剂的组合可以列为基础聚合物、交联单体和光引发剂的优选组合。
例如,一种共聚物可以列为含有α,β-不饱和羧酸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列共聚物,其中,使选自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等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和丙烯酸共聚。
同时,具有与上述不饱和羧酸反应的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如含有缩水甘油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列为含有有机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其含量优选为:相对于100重量份基础聚合物为0.01-20重量份(在凝胶中占0.01-2.3重量%),特别是3-15重量份(在凝胶中占2-5重量%)。
作为光引发剂,优选那些没有颜色和气味的。例如,采用选自二苯酮和羟基-环己基-苯基酮中的任何一种或包含其中二或更多种的组合的混合组分是适合的。
根据光引发剂的种类调节光引发剂适当添加的量;例如,在采用二苯酮时,优选相对于100重量份基础聚合物为0.05-10重量份(在凝胶中占0.04-1.2重量%),特别是1-7.5重量份(在凝胶中占0.7-2.5重量%)。
(增塑剂)
通过调节种类及其量,增塑剂使透明凝胶胶粘剂的溶胀度得到调节,结果,使缓冲能力得到调节。从这个观点来看,优选凝固点为-20℃或更低的增塑剂,其是以10-70重量%包含在凝胶中的流体(相对于100重量份基础聚合物为11-600重量份)。应注意,如果增塑剂含量低于10重量%,难以获得抗冲击性能,反之,如果超过70重量%,难以获得胶粘性。特别地,当考虑用作PDP面板胶粘剂时,优选将具有-80℃至-40℃凝固点的增塑剂以30-50重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基础聚合物为45-150重量份)包含在凝胶中。
对于增塑剂,可以采用选自己二酸酯系列、邻苯二甲酸酯系列、磷酸酯系列、偏苯三酸酯系列、柠檬酸酯系列、环氧系列和聚酯系列中的任何增塑剂,或包含其中二或更多种的组合的混合组分,优选与(甲基)丙烯酸酯系列共聚物相容的那些。另外,在光交联采用紫外光的情况下,优选采用不吸收紫外光的增塑剂。
(无机细颗粒)
如果三维交联聚合物仅被液体增塑剂溶胀,则交联前(即溶胶阶段)凝胶胶粘剂的粘度太低,这使片状成型困难。另外,不能获得交联后的伸张性,导致了柔软但脆性的片材。因此,作为本发明人最初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组合预定量的具有预定颗粒直径的无机细颗粒,可以将凝胶胶粘剂的粘度提高到适当的程度,而不会损失透明度,可以获得理想的保持强度和粘合强度,并可以制备出易于片状成型并具有粘弹性能的柔性凝胶。
所述元机细颗粒具有200nm或更小的初级平均颗粒直径,优选0.1nm-50nm,其中特别优选1nm-20nm,优选在凝胶中以1-15重量%(相对于100重量份基础聚合物为1-130重量分)包含具有该颗粒直径的无机细颗粒,特别是2-10重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基础聚合物为2-10重量份),其中特别优选3-5重量%。
如上所述,所述无机细颗粒具有提高凝胶胶粘剂粘度使之易于片状成型的作用,并使交联后的凝胶胶粘剂或凝胶胶粘片具有弹性,同时,无机细颗粒的颗粒直径对于防止透明性和紫外光交联受到抑制也是重要的。
为了实现可成型加工性、交联后弹性强度和保持强度和透明性,优选在凝胶中含有2-10重量%具有100nm或更小颗粒直径的无机细颗粒。
至于所涉及的无机细颗粒种类,可以采用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Al2O3)、氧化锌(ZnO)、和铟锡氧化物(ITO),硅酸盐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硅藻土类;金属细颗粒,如铝(Al)、银(Ag)等;在考虑分散性的情况下优选对它们进行适当选择。
另外,也可以混合上述那些以外的材料至不抑制透明性的程度。
这里,对上述无机细颗粒和例如特开2003-140559中描述的有机层状粘土矿物进行对比,无机细颗粒的特征在于对水的高度亲合力,这使得向高湿度暴露时难以白化。这被认为由于胶粘剂吸收的水分被无机细颗粒吸收,难以形成造成白化的水颗粒。从亲水性的观点看,细颗粒本身的水分吸附性和折射率与丙烯酸树脂相似,最优选硅石(二氧化硅)。
另外,就其形式而言,上述无机细颗粒来自于次级颗粒,其由近似球形的初级颗粒的聚集体组成,通过物理捏合等破碎成初级颗粒并被再次分散,在这一点上也与有机层状粘土矿物不同。
(透明凝胶胶粘剂)
本实施方案的透明凝胶胶粘剂需要将保持强度、粘合强度和缓冲能力调节在希望的范围。其中,从柔性和耐久性平衡的观点看,保持强度调节至在JIS Z0237试验中,在40℃下,在490mN(50gf)×2小时载荷下为5mm或更低,特别是0.5mm-2.0mm,其中优选0.5mm-1mm。
虽然保持强度、粘合强度和缓冲能力是互不相容的物理性能,如果将上述组合物中的保持强度调节至上述范围,可以将透明凝胶的保持强度、粘合强度和缓冲能力的全部因素都调节到本发明所追求的范围内。可以在室温下将底材和表面材料胶合在一起,以形成层合体,元需施加高压。而且,所述层合体可以具有优异的冲击吸收性能和耐久性。
保持强度也是指示柔性和耐久性的一个指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测定:在所述片的背面胶合38μm的PET膜,然后,采用JIS Z0237规定的SUS板(20mm×20mm)通过包含2-kg辊的一次往返行程的加压粘结法进行粘结结,在40℃的环境下施加490mN(50gf)的载荷2小时,并按照JIS Z0237测量位移的长度。
应注意,JIS Z0237中规定的是施加1kgf的载荷;然而,由于本实施方案的透明凝胶胶粘剂比常规胶粘剂柔软,如果施加1kgf或500gf的载荷,其会立即掉落,这样就无法评估其性能。因此,在本发明中决定,通过将载荷改变至490mN(50gf)来测量保持强度,这样,在尽量符合JIS Z0237的情况下,能够正确评估本发明透明凝胶胶粘剂的性能。
可以主要通过改变交联密度和无机细颗粒(颗粒直径和混合量)等来调节透明凝胶胶粘剂的保持强度,可以通过调节交联方法及其条件将交联密度调节至希望的范围;例如,在光交联的情况下,调节光引发剂的量、光的累积量(辐射量和辐射时间的累积值)等。
由于这样的透明凝胶胶粘剂在室温下具有理想的粘合强度,按顺序叠层例如底材、透明凝胶胶粘剂和表面材料并使它们经橡胶辊之间通过,即足以令它们在室温下胶合在一起。而且,由于其具有希望的保持强度,在将不同种类的材料胶合在一起时,即使诸如线性膨胀系数的物理性能彼此不同,每个元件性状的差异会被消除,在叠层后也能够令人满意地保持透明性,不会出现翘曲、剥落、裂纹等,同时使层合体具有优异的缓冲效果。
应注意,也可以将本发明的透明凝胶胶粘剂直接涂覆到例如玻璃材料(包括板、片和薄膜)或塑料材料(包括板、片和薄膜)的表面上,优选将其经片状成型为厚度均匀的片材,制成透明凝胶胶粘片。
(透明凝胶胶粘片)
以下将描述透明凝胶胶粘片优选实施方案的实例。然而,本发明的透明凝胶胶粘片不限于下述实施方案。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本实施方案的透明凝胶胶粘片:制备含有基础聚合物、交联单体、光引发剂、增塑剂和无机细颗粒的溶胶组合物;片状成型该溶胶组合物;然后光交联使溶胶凝胶化。
更具体而言,可以按如下获得凝胶胶粘片:制备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系列共聚物、交联单体、紫外光活性光引发剂、增塑剂和无机细颗粒的溶胶组合物,以足够的厚度在透明的剥离膜之间涂覆该溶胶组合物并片状成型;然后,采用高压汞灯等透过剥离膜进行紫外光照射并进行交联。
在紫外光照射过程中,可以根据单体和光引发剂的量调节辐照量和辐射时间,以调节交联密度和保持强度。
如果将上述透明凝胶胶粘片夹在释放片或膜材料之间以构成层合片,剥离一侧的释放片或膜并叠加需要向透明凝胶胶粘片的胶粘表面粘结的粘结对象(例如底材),然后剥离另一侧上的释放片或膜并向透明凝胶胶粘片的胶粘表面上叠加对象(例如表面材料),这足以容易地以指定厚度将待粘结的粘结对象(例如底材和表面材料)胶合在一起。
而且,由于这样的透明凝胶胶粘片在室温下具有理想的粘合强度,按顺序叠层例如底材、透明凝胶胶粘片和表面材料并使它们经橡胶辊之间输送通过,即足以令它们在室温下胶合在一起。如上所述,由于其具有希望的保持强度,即使将不同种类的材料胶合在一起,待胶合在一起的元件的性状差异会被消除,在叠层后也能够令人满意地保持透明性,不会出现翘曲、剥落、裂纹等,同时使层合体具有优异的缓冲效果。
优选根据将要胶合在一起的实体或所追求的缓冲能力等调节所述透明凝胶胶粘片的厚度,通常为0.5mm-2.0mm的数量级,特别优选0.5mm-1.0mm。
(冲击吸收层合体)
以下将描述冲击吸收层合体优选实施方案的实例,其具有的透明凝胶胶粘层包含作为层合体中间层的上述透明凝胶胶粘剂或透明凝胶胶粘片。然而,本发明的冲击吸收层合体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案。
在本实施方案的冲击吸收层合体中,板材料、片材料或薄膜材料包含一或多种选自玻璃、合成树脂、金属和无机(陶瓷)材质的材料,可以被用做夹着透明凝胶胶粘剂或透明凝胶胶粘片的两侧的层;换言之,用透明凝胶胶粘剂和透明凝胶胶粘片胶合在一起的层。
从两侧夹着透明凝胶胶粘剂或透明凝胶胶粘片的层可以是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而且,这两层的厚度可以为相同级别或者具有不同的厚度。
例如,所述层合体可以是线性膨胀系数不同的材料的组合,如玻璃材质/合成树脂材质,玻璃材质/金属材质等,或者所述层合体可以是不同厚度的组合,如板/片、板/薄膜等。
另外,当将上述透明凝胶胶粘剂和透明凝胶胶粘片用作中间层时,不光滑的待胶合表面仍可以顺利地胶合在一起。由于上述透明凝胶胶粘剂或透明凝胶胶粘片具有预定的保持强度,这抵消了表面凹凸并实现顺利胶合。
在制备这样的冲击吸收层合体时,由于上述透明凝胶胶粘剂和透明凝胶胶粘片具有预定的粘合强度、保持强度和缓冲能力,这足以使透明凝胶胶粘剂和透明凝胶胶粘片叠层为中间层,经夹辊(橡胶辊)输送通过它们并在室温下(不加热)施加轻微的压力而使这两层胶合在一起,抵消每种材料在性状和表面凹凸上的差异并使所述层合体得以制备。
在构造上述冲击吸收层合体时,在夹着透明凝胶胶粘片两侧上的层的至少一层是包含合成树脂材质的合成树脂层的情况下,优选将具有高气体屏蔽性能的透明无机气相沉积膜层叠层在合成树脂层的透明凝胶胶粘片一侧的表面上。
此时,包含例如金属氧化物如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锌和铟锡氧化物(ITO),或氮化硅和氟化镁中的任意一种的气相沉积膜足以充当透明无机气相沉积膜层。优选所述透明无机气相沉积膜层是具有2.0(cc/m2.24hr)或更低的氧透过率(JIS K7162)和1.5(g/m2.24hr)或更低的水蒸汽透过率JIS K7129的气相沉积膜。那么,在满足上述透过率的范围内,优选所述透明无机气相沉积膜层的厚度越薄越好。
作为形成透明无机气相沉积膜层的方法,可以直接气相沉积透明无机气相沉积膜,或者,也可以用粘结剂叠层已在至少一侧进行过气相沉积的高气体屏蔽性能薄膜。
用这种方式嵌入透明无机气相沉积膜层可以防止水分和增塑剂从合成树脂层迁移至透明凝胶胶粘片,使冲击吸收层合体的耐久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显示器用滤光片)
以下将描述的是作为本发明透明凝胶胶粘剂或透明凝胶胶粘片优选应用方式的一个实例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其具有由所述透明凝胶胶粘剂或透明凝胶胶粘片组成的透明凝胶胶粘层。然而,本发明的显示器用滤光片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案。
近年来,作为大型平板显示器的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称作“PDP”)引人注意,作为家用显像管电视机的替代品,其市场迅速上升。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该类显示器结构,常规的那些是这样构造的:在构成PDP的面板(称作“PDP面板”)的前侧上叠层具有强化玻璃作为基体的滤光片,所述PDP发射红(R)、绿(G)和蓝(B)显示光线,通过间隙将其与PDP面板分隔开,同时将该层合体放置在外壳内以保护PDP面板免受外来冲击等。
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当将间隙插入PDP面板和滤光片之间时,从外部进入显示表面的外部光线被滤光片的前表面和PDP面板的前表面反射,产生出重影的现象,其中,投影出多个重叠的影像,降低了PDP面板显示的图象质量。因此,近来公开了具有将滤光片经由胶粘层直接胶合在PDP面板上的结构的PDP(特开平11-119666,特开2002-251144)。
然而,当将滤光片直接向显示面板胶合时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从结构上讲,与通过提供将滤光片与PDP面板分隔开的间隙来叠层滤光片的结构相比缓冲作用(耐冲击性能)较差,存在的风险是保护PDP面板免受外来冲击等的抗冲击能力变得不够充分。
另外,在PDP的情况下,随着运行产生了电磁波,即使轻微地向外泄露即会存在对人体或周边仪器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这需要防止电磁波向观看者一侧泄露的装置,例如用透明弹性粘结剂在PDP的前面叠层由金属丝直径为1μm-1mm的金属纤维组成的导电格网(称作“电磁波屏蔽膜”)(特开平11-119666)。然而,此类电磁波屏蔽膜的格网表面呈现出表面凹凸,这样,如果经粘结剂将滤光片胶合在这些凹凸上,在粘结剂内会出现气泡,降低PDP面板上的图象质量。因此,在粘结滤光片后需要某种程度上的脱气处理,这使操作过程复杂化并成为成本升高的一个原因。
另外,当用现有技术中所用的粘结剂或胶粘剂将滤光片直接胶合在PDP面板上时,由于润湿的进程缓慢,在胶合过程中大多需要高压或高温,这样存在会破坏昂贵的PDP面板组件的危险。
再有,在直接胶合滤光片时,当由于诸如异物夹杂或位置偏差的原因而使胶合失败或需要更换滤光片等的时候,需要将昂贵的面板组件拆卸下来而不要损坏它;然而,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胶粘剂和粘结剂通常具有强粘结强度,这样,几乎不能容易地进行拆卸。
因此,如果能够提供这样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将是有价值的:其是能够直接胶合到显示面板前侧上的滤光片,具有保护显示面板免受外来冲击的优异耐冲击性能,能够无需高压或高温即可容易地胶合,能够整洁地胶合而不产生气泡,即使是在滤光片的待胶合表面上具有凹凸时,如电磁波屏蔽膜的格网表面时,同时能够容易地拆卸。
本发明人发明了一种显示器用滤光片,其为待胶合在显示面板前侧上的滤光片,具有包含上述透明凝胶胶粘剂的透明凝胶胶粘层作为向显示面板前表面上或该前表面上叠层的任意层的前表面上胶合的胶合层,或者作为在构成滤光片的每层之间进行胶合的胶合层。
应注意“前侧”或“前表面”指的是观看者一侧或观看者侧的表面;“后侧”或“后表面”指的是观看者一侧的相反侧或是观看者一侧相反侧的表面。另外,“显示面板”在含义上除等离子显示器(称作“PDP”)以外还包括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CRT显示器和其它显示器。
作为本发明显示器用滤光片的一个实例列举的是一种显示器用滤光片,其具有包含叠层在包含透明薄膜或片的透明基体的一侧或两侧上的滤光片主体,并且将透明凝胶胶粘层叠层在该滤光片主体后表面上的结构,所述滤光片主体包含选自低可见光反射层、近红外辐射截止层、图象质量校正层、电磁波屏蔽层和防透湿层中的任意层或包含选自这些层的二或多种的组合的多层的叠层体。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人推荐的一些显示器用滤光片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首先,要列举的是包含滤光片主体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图1),其中在透明基体的前表面上按顺序叠层了近红外辐射截止层、图象质量校正层和低可见光反射层,在该透明基体的后表面(胶合侧表面)上叠层透湿防止层,将透明凝胶胶粘层叠层在透湿防止层的后表面上。
接下来要列举的是包含滤光片主体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图2),其中在透明基体的前表面上叠层低可见光反射层,在该透明基体的后表面上按顺序叠层透湿防止层、近红外辐射截止层和图象质量校正层,将透明凝胶胶粘层叠层在图象质量校正层的后表面上,等等。
作为另一个实例列举的是这样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其具有包含电磁波屏蔽层作为滤光片主体最后表面侧上的层(胶合侧上的层)的结构,导电元件的一侧边缘部分与该电磁波屏蔽层的导电表面(后表面)连接,该导电元件覆盖滤光片主体的侧表面部分,而导电元件的另一侧边缘部分位于滤光片主体最前表面内,将透明凝胶胶粘层叠层在滤光片主体的后表面上,而导电元件的一侧边缘部分呈嵌入状态。
这里,只要所述导电元件是能够导电的材料,对其材料无特殊限制。另外,其形态是可任意选择的并可以具有下述的带状、薄膜或片状、线状或其它形状。
具体而言,可以作为实例提供的是(图3)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其具有包含滤光片主体的结构,其中,一方面,在透明基体的前表面上按顺序叠层了近红外辐射截止层、图象质量校正层和低可见光反射层,另一方面,在该透明基体的后表面上按顺序叠层了透湿防止层和电磁波屏蔽层,滤光片主体的侧面部分被导电元件覆盖,该导电元件的一侧边缘部分被折入电磁波屏蔽层的导电表面(该图的后表面)中,导电元件的另一侧边缘部分折入滤光片主体的最前表面中,并将透明凝胶胶粘层叠层在滤光片主体的后表面上,而导电元件的一侧边缘部分处于插入状态。进而,还可以作为实例提供的是显示器用滤光片(图4),其具有包含滤光片主体的结构,其中低可见光反射层叠层在透明基体的前表面上,而透湿防止层、近红外辐射截止层、图象质量校正层和电磁波屏蔽层按顺序叠层在透明基体的后表面上,滤光片主体的侧面部分被导电元件覆盖,导电元件的一侧边缘部被折入电磁波屏蔽层的导电表面(图中的后表面)中,导电元件的另一侧边缘部分折入滤光片主体的最前表面中,并将透明凝胶胶粘层叠层在滤光片主体的后表面上,而导电元件的一侧边缘部分处于插入状态。
另外,可以作为另一个实例列举的是这样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其是待向显示面板前侧胶合的滤光片,在透明基体的一侧或两侧上至少具有电磁波屏蔽层,其中所述电磁波屏蔽层是由电磁波屏蔽膜或片构成的,其中,在除去包含导电材料的薄膜或片的周缘部分的内侧部分上提供了与所述周缘部分连接的包含条带部分的格网部分,将透明凝胶胶粘层叠层在该格网部分上,并且电磁波屏蔽膜或片的周缘部分是暴露的。
具体而言,作为实例提供了显示器用滤光片(图5),其是包含滤光片主体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其中在透明基体的前表面上按顺序叠层了透湿防止层、近红外辐射截止层、图象质量校正层、电磁波屏蔽层、透明凝胶胶粘层和低可见光反射层,同时在该透明基体的后表面上叠层了透湿防止层,在该透湿防止层的后表面上叠层了透明凝胶胶粘层,其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电磁波屏蔽层由电磁波屏蔽膜或片构成,其中,在除去包含导电材料的薄膜或片的周缘部分的内侧部分上形成了与该周缘部分连接的包含条带部分的格网部分,在该格网部分上叠层了透明凝胶胶粘层,且电磁波屏蔽膜或片的周缘部分暴露至前侧。进而,作为实例还提供了显示器用滤光片(图6),其是包含滤光片主体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其中在透明基体的前表面上按顺序叠层了透湿防止层、电磁波屏蔽层、透明凝胶胶粘层和低可见光反射层,在该透明基体的后表面上按顺序叠层了透湿防止层、近红外辐射截止层和图象质量校正层,在所述图象质量校正层的后表面上叠层了透明凝胶胶粘层,其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电磁波屏蔽层由电磁波屏蔽膜或片构成,其中,在除去包含导电材料的薄膜或片的周缘部分的内侧部分上形成了与该周缘部分连接的包含条带部分的格网部分,在该格网部分上叠层了透明凝胶胶粘层,并且使电磁波屏蔽膜或片的周缘部分暴露至前侧。进而,作为实例提供了显示器用滤光片(图7),其是包含滤光片主体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其中在透明基体的前表面上按顺序叠层了透湿防止层、电磁波屏蔽层、透明凝胶胶粘层、近红外辐射截止层、图象质量校正层、低可见光反射层,并在该透明基体的后表面上叠层了透湿防止层,在图象质量校正层的后表面上叠层了透明凝胶胶粘层,其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电磁波屏蔽层由电磁波屏蔽膜或片构成,其中,在除去包含导电材料的薄膜或片的周缘部分的内侧部分上形成了与该周缘部分连接的包含条带部分的格网部分,在该格网部分上叠层了透明凝胶胶粘层,并且使电磁波屏蔽膜或片的周缘部分暴露至前侧,等等。
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器表面结构,其具有这样的构造:包含选自上述叠层在显示面板前表面上或叠层在叠层在显示面板最前侧上的层的前表面上的显示器用滤光片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优选这样的结构:其中在显示面板前表面上形成的层,在除去包含导电材料的薄膜或片的周缘部分的内侧部分上具有与该周缘部分连接的包含条带部分的格网部分,上述显示器用滤光片叠层在该格网部分的前表面上,并且使电磁波屏蔽膜的周缘部分暴露至前侧。
由于上述显示器用滤光片和显示器表面结构具有预定的透明凝胶胶粘层,可以将它们直接向显示面板的前侧胶合,无需单独用粘结剂或胶粘剂涂覆;而且,由于所述透明凝胶胶粘层具有优异的缓冲性能、粘结性能、隔离性能、柔性等的组合,其具有保护显示面板免受外来冲击的优异的耐冲击性能,可以将它们容易地胶合而无需高压或高温。即使待胶合滤光片的表面上呈现出凹凸,如电磁波屏蔽膜的格网表面,仍能将它们均匀整洁地胶合,不会像例如常规薄膜叠层时的层合体那样产生气泡。而且,同时,还可以将它们容易地剥离。特别地,在发光过程中PDP中的表面温度达约60℃-约90℃,造成在通常家庭环境使用过程中的室温和面板表面之间的温差。因此,对于直接将滤光片向PDP面板胶合的胶粘剂而言,还需要耐热性能和冷-热循环中的耐久性;不同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胶粘剂,在如此严酷的条件下它们当中几乎没有能够满足粘结性能和从面板上可剥离性的互不相容的性能,本发明的透明凝胶胶粘剂能够同时满足这些互不相容的性能。
以下,基于附图提供了更详细描述。
显示器用滤光片1是可以直接向显示面板100的前表面100a(在反面具有操作控制电路)或向叠层在该前表面100a上的层101的前表面101a上胶合的滤光片,无需单独涂覆粘结剂或胶粘剂,其具有的滤光片主体10包含具有不同功能的多层,并可以通过将透明凝胶胶粘层2叠层在滤光片主体10的后表面(PDP侧的表面,换言之,胶合侧的表面)来构成,即,叠层在滤光片主体10最后表面侧(PDP侧,换言之,胶合侧)上的层11的后表面11a上(图1-图7)。
(滤光片主体)
对滤光片主体10的叠层结构无特殊限制。例如,可以通过在包含透明薄膜或片的透明基体3的一侧或两侧上叠层选自低可见光反射层4、近红外辐射截止层5、图象质量校正层6、电磁波屏蔽层7和透湿防止层8中的任意一层或包含选自这些层中的二或多种的组合的多个层来构成(以下将描述具体的叠层结构)。
这里,透明凝胶胶粘层2具有的性能使均匀叠层成为可能,却不会产生气泡,即使该层2即将叠层的表面是具有表面凹凸的不规则表面,通过以柔性方式配合这些表面凹凸和抵消这些表面凹凸,这样,即使滤光片主体10的后表面,换言之,滤光片主体10最后表面侧上的层11的后表面11a,即,在透明凝胶胶粘层2即将进行叠层的滤光片主体10的叠层表面11a是具有表面凹凸的表面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1所示,在这样的情况中,作为包含条带部分12的带凹凸图案的表面,其突起高度为1μm-1mm,本发明的作用都能更好地得到发挥。在该情况下,所述条带部分指的是当以平面观察时,线状延伸的细长凸出部分。具体而言,其是如以下描述的电磁波屏蔽层7的格网部分23中那样包含栅格状条带部分的格网部分23,等等(图3和图4,图8-图10)。
更具体而言,例如,如图1所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构造显示器用滤光片1:按顺序在透明基体3的前表面上向前表面侧叠层近红外辐射截止层5、图象质量校正层6和低可见光反射层4,同时向透明基体3的后表面上叠层透湿防止层8来构造滤光片主体10,以及在滤光片主体10的后表面,即透湿防止层8的后表面上叠层透明凝胶胶粘层2。
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构造显示器用滤光片1:向透明基体3的前表面上叠层低可见光反射层4,同时在透明基体3的后表面上向后侧表面上按顺序叠层透湿防止层8、近红外辐射截止层5、和图象质量校正层6来构造滤光片主体10,以及在滤光片主体10的后表面,即图象质量校正层6的后表面上叠层透明凝胶胶粘层2。
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构造显示器用滤光片1:按顺序在透明基体3的前表面上向前表面侧叠层近红外辐射截止层5、图象质量校正层6和低可见光反射层4,同时按顺序在透明基体3的后表面上向后表面侧叠层透湿防止层8和电磁波屏蔽层7来构造滤光片主体10,用导电胶粘带9覆盖滤光片主体10的侧面,即,包含叠层的各层的叠层侧面,从电磁波屏蔽层7的边缘将导电胶粘带9的一个侧边缘部分折入后表面(导电表面)中,使其与电磁波屏蔽层7相连,从低可见光反射层4的边缘将导电胶粘带9的另一侧边缘部分折入前表面中,以及将透明凝胶胶粘层2叠层在电磁波屏蔽层7的后表面上,而使导电胶粘带9的一个侧边缘部分处于插入状态。
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构造显示器用滤光片1:在透明基体3的前表面上叠层低可见光反射层4,同时在透明基体3的后表面上向后表面侧按顺序叠层透湿防止层8、近红外辐射截止层5、图象质量校正层6和电磁波屏蔽层7来构造滤光片主体10,用导电胶粘带9覆盖滤光片主体10的侧面,即,包含叠层的各层的叠层侧面,从电磁波屏蔽层7的边缘将导电胶粘带9的一侧边缘部分折入后表面(导电表面)中,使其与电磁波屏蔽层7相连,从低可见光反射层4的边缘将导电胶粘带9的另一侧边缘部分折入前表面中,以及将透明凝胶胶粘层2叠层在电磁波屏蔽层7的后表面上,而使导电胶粘带9的一侧边缘部分处于插入状态。
另外,如图5所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构造显示器用滤光片1:在透明基体3的前表面上向前表面侧按顺序叠层透湿防止层8、近红外辐射截止层5、图象质量校正层6、电磁波屏蔽层7、透明凝胶胶粘层2和低可见光反射层4,同时在透明基体3的后表面上叠层透湿防止层8来构造滤光片主体10,以及向滤光片主体10的后表面,即,向透湿防止层8的后表面上叠层透明凝胶胶粘层2。
另外,如图6所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构造显示器用滤光片1:在透明基体3的前表面上向前表面侧按顺序叠层透湿防止层8、电磁波屏蔽层7、透明凝胶胶粘层2和低可见光反射层4,同时按顺序在透明基体3的后表面上向后表面侧叠层透湿防止层8、近红外辐射截止层5和图象质量校正层6来构造滤光片主体10,以及向滤光片主体10的后表面,即图象校正层6的后表面上叠层透明凝胶胶粘层2。
如图7所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构造显示器用滤光片1:在透明基体3的前表面上向前表面侧按顺序叠层透湿防止层8、电磁波屏蔽层7、透明凝胶胶粘层2、近红外辐射截止层5、图象质量校正层6和低可见光反射层4,同时在透明基体3的后表面上叠层透湿防止层8来构造滤光片主体10,以及向滤光片主体10的后表面,即透湿防止层8的后表面上叠层透明凝胶胶粘层2。
(面板胶合表面)
待胶合显示器用滤光片的胶合表面,换言之,待胶合透明凝胶胶粘层2的胶合表面可以是显示面板100的前表面100a(图3-图7)或叠层在该前表面100a上的层101的前表面101a(图1和图2)。透明凝胶胶粘层2具有的性能使均匀胶合且不产生气泡成为可能,即使存在凹凸,通过以柔性方式配合凹凸和抵消凹凸,这样,在胶合表面具有凹凸度的情况下,例如,在包含突起高度为1μm-1mm的条带部分的凹凸-图案化表面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作用都会被更好地发挥。具体而言,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在电磁波屏蔽层7(101)的前表面101a用作胶合表面的情况下,如下述,在电磁波屏蔽层7由电磁波屏蔽膜或片20构成,其格网部分24用作胶合表面的情况下等等,本发明的作用都会被更好地发挥。
以下,将描述上述各层的功能、构造、形成方法等。
(透明基体)
尽管玻璃和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都可以用作PDP用滤光片的透明基体3,从轻质等观点来看优选采用透明树脂。
对透明树脂无特定限制,如果其基本透明且如果对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不强就足够了。具体而言,可以列举的是聚烯烃系列树脂、聚酯系列树脂、聚碳酸酯系列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系列树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树脂、聚醚砜树脂等。其中,特别优选非晶聚烯烃系列树脂、聚酯系列树脂、聚碳酸酯系列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系列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和聚醚砜树脂,从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能的观点看,特别优选聚碳酸酯树脂。
可以向上述树脂中混入熟知的添加剂,例如酚系列、磷系列等的氧化抑制剂、卤素系列和磷酸系列的阻燃剂,耐热抗老化剂、紫外光吸收剂、润滑剂、抗静电剂等。
可以通过公知的成型方法由上述树脂成型透明基体,如T模头成型,压延成型、压制成型或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流延的方法等。
就涉及的透明基体的厚度而言,根据目的,优选适当地选择在10μm-5mm的范围内,但并无特定限制。从保持耐冲击性能、观看表面的光滑度等观点看,更优选厚度为约100μm-3mm的那些,而非薄的膜。
应注意,如果透明基体的厚度过薄,即,在将薄膜用作透明底材的情况下,该薄膜可以是未拉伸或拉伸的。另外,该透明基体可以是薄膜与另一塑料基体经叠层而成的。
可以通过公知的现有技术方法使透明基体的表面经过表面处理,如电晕放电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光处理、辉光放电处理、表面粗化处理和化学处理,或进行涂覆,如在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打底涂。
(近红外辐射截止层)
近红外辐射截止层是具有近红外区(波长为700nm-1200nm)光吸收活性的层。
所述近红外辐射截止层满足上述待满足性能并能够通过例如涂布近红外辐射吸收剂涂布溶液来形成就足够了。
可以作为近红外辐射吸收涂布溶液的实例提供的是分散或溶解在添加了粘结剂树脂的有机溶剂中的近红外辐射吸收剂,或者向含有例如单官能或多官能丙烯酸酯如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光聚合引发剂和有机溶剂(包含异氰酸酯系列、聚氨酯系列、聚酯系列、聚乙烯亚胺系列、聚丁二烯系列或烷基钛酸酯系列等)的硬涂层剂、结合涂布剂、粘结剂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包含其两或多种的组合的混合组分中加入近红外辐射吸收剂而得到的。
近红外辐射吸收剂的实例包括包含选自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的那些:有机物、亚硝基化合物及其金属络合物盐、菁系列化合物、squarylium系列化合物、亚硫酰镍络合物盐系列、酞菁系列化合物、naphthalocyanine系列化合物、三芳基甲烷系列化合物、immonium系列化合物、diimmonium系列化合物、萘醌系列化合物、蒽醌系列化合物、或胺化合物、铵盐系列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炭黑、铟锡氧化物、锑锡氧化物、周期表中属于4A、5A或6A族金属的氧化物、或碳化物、或硼化物等。其中,优选采用选自immonium系列化合物、diimmonium系列化合物或铵盐系列化合物作为其中至少一种近红外辐射吸收剂。其中,优选组合使用至少一种选自非immounium系列化合物、diimmonium系列化合物和铵盐系列化合物的近红外辐射吸收剂。
作为叠层近红外辐射截止层的方法可以采用的是用近红外辐射吸收剂涂布溶液直接涂覆叠层表面的方法,用近红外辐射吸收剂涂布溶液涂覆透明薄膜然后经胶粘剂使其与叠层表面紧密接触的方法,将近红外辐射吸收剂捏和到构成叠层表面的树脂中而成型的方法,将近红外辐射吸收剂捏和到具有减弱来自外部的冲击功能的下述柔性胶粘剂(本发明的透明凝胶胶粘剂)中的方法和其它方法。
(图象质量校正层)
图象质量校正层是具有以下功能的层:阻断PDP发光伴随的氖发光的功能和通过调节蓝/绿/红光各自的透射率来平衡透射白光的波长分布以使观看者看到最佳画面的功能。
图象质量校正层可以通过例如涂覆着色剂涂布溶液来形成,其中混合了着色剂,使其种类和量经选择以满足上述功能。
着色剂涂布溶液的实例包括那些:其中每种着色剂被分散或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并加入了粘结剂树脂,或者那些:其中将着色剂加入以下的任意一种之中:含有例如单官能或多官能丙烯酸酯如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光聚合引发剂和有机溶剂(包括异氰酸酯系列、聚氨酯系列、聚酯系列、聚乙烯亚胺系列、聚丁二烯系列或烷基钛酸酯系列等)的硬涂层剂、结合涂布剂和胶粘剂等,或加入包含其中二或多种的组合的混合物组分之中。叠层图象质量校正层的方法包括用着色涂布溶液直接涂覆叠层表面的方法,用着色涂布溶液涂覆透明薄膜,然后经由胶粘剂使其与叠层表面紧密附着的方法,通过将着色剂捏和到构成叠层表面的树脂中而成型的方法,将着色剂捏和到具有衰减来自外部的冲击功能的下述柔性胶粘剂(本发明的透明凝胶胶粘剂)中的方法,并可以采用其它方法。
(低可见光反射层)
低可见光反射层是具有限制表面光反射以改进滤光片透射率的功能的层。
低可见光反射层叠层方法的实例包括通过诸如真空沉积、溅射、离子镀和离子束辅助的方法在透明滤光片的一个表面上将无机物质如金属氧化物、氟化物、硅化物、硼化物、碳化物、氮化物或硫化物叠层为单层或多层的方法;将不同折射率的树脂如丙烯酸树脂、氟树脂等叠层为单层或多层的方法;形成所谓的低反射层的方法,所述低反射层是其后表面预先经胶粘处理的防反射处理膜;等等。
曾列为滤光片基体实例的树脂适宜作为用作低可见光反射层底材的树脂片或膜。
(电磁波屏蔽层)
电磁波屏蔽层是具有基本上阻断伴随PDP发光动作从显示器面板辐射出的电磁波的功能的层。电磁波屏蔽层具有电磁波屏蔽层应达成的上述性能即可,对其叠层方法或制造方法无限制。可以列举的是将导电纤维制成的格网胶合在一起的方法,气相沉积导电物质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在透明塑料膜表面上叠层薄金属膜并通过蚀刻该叠层表面而形成格网部分的方法,等等。
其中,从对电磁波屏蔽能力和透光性两个方面有利的观点看,优选叠层具有格网部分24的电磁波屏蔽膜或片20,所述格网部分24包含多个垂直和水平交叉的条带部分23,其来自于叠层在透明塑料膜或片21表面上的薄金属膜22,该叠层表面经蚀刻过,如图9和图10所示。
在这样的格网型电磁波屏蔽膜或片20中,优选所述透明塑料膜或片21是透明的并具有易粘结性;优选采用作为滤光片基体的上述透明基体的实例所列出的树脂。其中,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薄金属膜22可以由金属,如铜、铝和镍,或者由导电物质,如金属氧化物形成。薄金属膜22的厚度(在该情况下,与条带部分23的突起高度相同)因所希望的物理性能、用途等而不同;优选10nm-100μm,特别是3μm-18μm,其中,特别优选7μm-12μm。
格网部分24形成栅格形状几何图形;对于构成该几何图形的线宽度,优选25μm或更少,特别是5μm-15μm;线间距优选250μm或更多,特别是260μm-300μm;对于线厚度,优选18μm或更小,特别是3μm-18μm,其中,特别优选5μm-16μm,特别是7μm-12μm。另外,优选1Ω/cm2(也称作1Ω/sq)或更小的表面电阻率,特别是0.1Ω/cm2或更小,其中特别优选0.01-0.1Ω/cm2。应注意,当采用格网型电磁波屏蔽膜或片时,由于有时会产生光干扰条纹,对于不同的PDP需要适当设定最佳的格网倾角。
至于格网部分24的形成方法,可以采用例如导电材料如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向透明塑料膜或片21上转印或气相沉积的方法。然而,不限于这些。
至于转印方法,所述转印可以例如通过UV-固化型(紫外光固化型)丙烯酸粘结剂等进行。
当采用包括气相沉积的导电材料如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气相沉积型电磁波屏蔽膜或片20时,待在透明树脂膜或片21上气相沉积的导电材料是以屏蔽PDP释放的电磁波为目的而进行气相沉积的,其中的任何材料都是适合的,只要其透过70%或更多的400-700nm可见光区域内的光,且其表面电阻率值为5Ω/cm2或更低。优选地,由于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锡、铟锡氧化物(以下称作ITO)和锑锡氧化物(以下称作ATO)或包含交替叠层的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的层合体使表面电阻率下降,因而更为优选。氧化锡、ITO、ATO等可被列为金属氧化物,而银和银-钯合金通常举例为金属,通常,优选具有金属氧化物层并包含叠层了3-11层左右的那些。作为气相沉积方法可以采用常规方法,如真空沉积法、溅射法、离子镀法、化学汽相淀积法和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当通过真空沉积法进行时,气相沉积时的真空度优选为1×10-4Torr或更低,采用溅射法时为1×10-2Torr或更低。另外,当通过溅射法进行时,将氩气或氧气/氩气混合气用作溅射气体。而且,另外,在气相沉积时,优选热处理透明树脂膜或片21以降低电阻。其条件因所用的透明树脂膜或片21的材料而不同;然而,将比热变形开始的温度低5℃-11℃的温度作为上限是适当的。
为使其充当电磁波屏蔽层,需要将电磁波屏蔽层上积累的电接地,需要将与地相连的部分暴露在前侧(即现看侧)作为接地电极。因此,在要将电磁波屏蔽层叠层到显示面板100的前表面100a上的情况下,或者在将电磁波屏蔽层叠层到滤光片主体10内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例如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其中,将作为接地电极的导电带的一侧边缘部分与电磁波屏蔽膜或片20的导电表面(图中的后表面)相连,另一侧边缘部分放置在最前侧表面上,以将接地电极暴露在前侧上;然而,该结构变得复杂化了。
因此,如图1、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优选通过以下过程构建显示器表面结构:由包含在内侧部分20B上形成的格网部分24的电磁波屏蔽膜或片20构造电磁波屏蔽层,所述内侧部分20B由构成膜或片的框架的周缘部分20A所包围,所述膜或片包含导电材料,其包含多个与周缘部分20A相连并以栅格形状设置的条带部分23,通过透明凝胶胶粘层2将显示器用滤光片1叠层在该格网部分24的前表面上,并将周缘部分20A暴露至前侧。借助这种结构,可以从前侧将周缘部分20A接地,这使显示器表面结构进一步简化,因而进一步压低了制造成本。
(透湿防止层)
透湿防止层是具有优异隔离性能的功能的层,其基本上切断了水蒸汽等的通道,还具有卓越的透明性。
所述透湿防止层具有透湿防止层应达成的性能就足够了,而且,对其叠层方法或制造方法没有限制。例如,可以采用包含在透明塑料膜的至少一个面上提供的氧化铝膜的透明防渗薄膜。此时,可以通过适当地控制条件,以真空沉积法、溅射法、离子束气相沉积法等形成氧化铝膜。优选真空沉积法,这是由于其最容易而且生产率也高。在该真空沉积法中,可以通过在真空沉积时在特定条件下引入氧气来制备所述膜。通常,在氧气供应量和气相沉积速度之间的关系中,如果氧气的供应量小于2.6(×10-4),则总透光率易于下降,损害透明性,在氧气供应量与气相沉积速度的关系中,如果氧气供应量大于3.7(×10-4),透明性是令人满意的,但氧透过率和水蒸汽透过率会升高,损害防渗性能。
可以将聚酯膜、聚丙烯膜、聚乙烯膜、聚碳酸酯膜、聚酰胺膜、聚缩醛膜、聚酰亚胺膜、聚偏二氯乙烯膜、聚醚砜膜、聚丙烯酸酯薄、聚甲基丙烯酸酯膜、聚乙烯醇膜和聚苯乙烯膜用作透湿防止层的基膜。对薄膜厚度无特定限制;从塑性、热性能、机械性能等观点看,优选2μm-250μm的数量级,特别是9μm-125μm。
当通过直流、交流、高频、微波等使氧气放电来引入氧气时,会产生等离子体。在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时,氧气变得更具活性,提高了铝和氧之间的反应效率,这样,就会变得更易于制备出更为致密和更佳质量的氧化铝膜,使希望的效果得以实现,而气相沉积膜厚度更薄。在引入氧气时进行放电时,该引入步骤引入的可以仅是氧气,或者可以将少量氩气混入氧气,然后再将其引入。当混合了氩气时,与仅引入氧气时相比,产生了更强的等离子体,氧气变得更具活性,这样,更易于产生更致密而且质量更好的氧化铝膜,使希望的效果得以实现,并得到更薄的气相沉积膜厚度。然而,如果氩气的比例过量增加,氧化铝有缺陷,同时,真空度下降;因此,氧气与氩气的优选混合比例为容量比95∶5-70∶30。
即使氧化铝膜具有按X-射线荧光法测定为30-100这样薄的厚度,也能够获得具有优异氧隔离性能、水蒸汽隔离性能和透明性的产品。如果氧化铝膜的厚度小于30,隔离性能下降,如果大于100,生产率下降,这样,优选30-100的氧化铝膜厚度;特别地,优选厚度为35-50的氧化铝膜,这是由于能够获得稳定并具有优异氧隔离性能、水蒸汽隔离性能和透明性的产品。
对各层,即透明基体、低可见光反射层、近红外辐射截止层、图象质量校正层、电磁波屏蔽层和透湿防止层的构造、功能和形成方法进行了以上说明;然而,各层不限于上述内容并可以任意地形成,只要其满足各层应达成的性能。另外,叠层顺序也是任意的,进一步叠层具有其它功能的层也是任意的。
(透明凝胶胶粘层)
可以由上述透明凝胶胶粘剂形成透明凝胶胶粘层。可以通过用透明凝胶胶粘剂以一种使涂覆更容易的形式(液体、粘性流体等)涂覆叠层表面来形成所述透明凝胶胶粘层,优选通过叠层包含已片状成型为厚度均匀的片状的透明凝胶胶粘剂的透明凝胶胶粘片来成型。
这里,作为透明凝胶胶粘片的一个优选实例列举的是通过制备含有基础聚合物、交联单体、光引发剂、增塑剂和无机细颗粒的溶胶组合物,片状成型该溶胶组合物,然后光交联使溶胶凝胶化而获得的透明凝胶胶粘片。
更具体而言,这是通过以下过程获得的凝胶胶粘片:制备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系列共聚物、交联单体、紫外光活性光引发剂、增塑剂和无机细颗粒的溶胶组合物,通过以适当厚度在透明的剥离膜之间涂覆来片状成型该溶胶组合物,然后,采用高压汞灯等透过剥离膜通过紫外辐射进行交联。当用紫外光辐射时,可以根据单体和光引发剂的量调节辐射量和辐射时间来调节交联密度和保持强度。
针对要胶合在一起的目标对象物、所追求的缓冲能力等,优选对透明凝胶胶粘片的厚度进行调节;通常,优选0.5mm-2.0mm左右,特别是0.5mm-1.0mm。
通过这种夹在剥离片或膜材料之间的透明凝胶胶粘片来构成叠层片,按以下即可:剥离一片剥离片或膜并将凝胶胶粘片的胶粘表面叠放到对象(例如底材)上,然后剥离另一片剥离片或膜并将该透明凝胶胶粘片的胶粘表面叠放到对象(例如表面材料)上,使对象容易地胶合在一起,其间具有指定厚度(例如,在底材和表面材料之间)。
而且,由于上述透明凝胶胶粘片在室温下具有希望的粘合强度,按顺序堆叠例如底材、透明凝胶胶粘片和表面材料,使之通过夹辊(橡胶辊)并在室温下施加轻微压力(无需加热)使它们胶合在一起即可。
如上所述,由于具有希望的保持强度,即使是将不同种类的材料胶合在一起,可以将元件的性状差异抵消,使透明度得以满意地保持,在叠层后不会出现翘曲、剥落、裂纹等,同时,使层合体具有优异的缓冲作用。
如果将包含这样的透明凝胶胶粘剂和透明凝胶胶粘片的透明凝胶胶粘层用作层合体的中间层,即使透明凝胶胶粘层待叠层的表面或者要胶合在一起的配对侧的表面不光滑,或者,即使要胶合在一起的两方的材料不同,通过抵消各材料的性状差异和表面凹凸,胶合也是可能的。
至于透明凝胶胶粘层的厚度,在透明凝胶胶粘层的待叠层的表面(上述胶合表面或叠层表面)是包含突起高度为1μm-1mm的条带部分的凹凸图案化表面的情况下,优选以突起高度3倍或更大的厚度形成该透明凝胶胶粘层,特别是5倍或更大的厚度。如果用这样的厚度形成,可以抵消凹凸图案化表面的凹凸,将该表面修整得整洁又光滑。
实施例
以下,采用实施例和对比例来验证进一步的细节。
首先,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用来对比验证透明凝胶胶粘剂的组成和物理性能。
(实施例1)
向100重量份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中加入0.3重量份Ciba SpecialtyChemicals生产的商品名为Irgacure 500作光引发剂和0.3重量份Osaka Organic Chemical Industry生产的商品名为Viscoat V260(1,9-二丙烯酸壬二醇酯)作为交联单体以获得紫外光交联组合物。所用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组成为已共聚的78.4重量%的丙烯酸正丁酯、19.6重量%的丙烯酸2-乙基已酯和2.0重量%的丙烯酸,Tg为-40℃,130℃的熔体粘度为250,000(mPa.s)。
向上述紫外光交联组合物中混入20重量%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和2重量%Nippon Aerosil生产的产品名为“Aerosi1300”超细硅石颗粒,其初级平均颗粒直径为7nm,对其进行熔融搅拌获得溶胶组合物。
将溶胶组合物夹在厚度为75μm和100μm的剥离用PET之间,热熔化成型为0.5mm厚的片状,采用高压汞灯,透过剥离用PET从前后两侧辐射每侧4000mJ/cm2的累积光量,获得透明凝胶胶粘片。
接下来,采用该凝胶胶粘片,通过下述方法制造层合体。
以使其与特定的聚碳酸酯(PC)板(厚度:1mm;宽度:300mm;长度:300mm)的一个表面在夹辊和驱动辊之间首次接触的方式,将一侧的剥离膜已剥离的上述凝胶胶粘片插入辊之间,在1kgf/cm线性压力和1m/分钟的速度下胶合,然后剥离余下的剥离膜。
接下来,使上述胶合了凝胶胶粘片的PC板通过凝胶胶粘片在不接触的情况下面向商购浮法玻璃板(厚度3mm;宽度300mm;长度300mm),并且,以使它们在夹辊和驱动辊之间首次接触的方式将这两块板的末端部夹在夹辊之间(线性压力:1kgf/cm;速度:1m/分钟)以获得层合体。
为防止水分和增塑剂的影响,将上面事先叠层了透明无机氧化物膜的商购PC用作用于层合体中的特定PC板。
(实施例2)
向100重量份用于实施例1中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中加入2.0重量份光引发剂“Irgacure 500”和2.0重量份交联单体“Viscoat V260”以获得紫外光交联组合物。
向该紫外光交联组合物中混入60重量%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基酯(DIDP)和10重量%初级平均颗粒直径为30nm的“Aerosil50”硅石超细颗粒,对其进行熔融搅拌以获得溶胶组合物。
将上述溶胶组合物夹在厚度为75μm和100μm的剥离性PET之间,热熔化成型为0.5mm厚的片状,采用高压汞灯,透过剥离性PET从前后两侧辐射每侧4000mJ/cm2的累积光量,获得透明凝胶胶粘片。采用以此方式获得的透明凝胶胶粘片,通过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获得层合体。
(实施例3)
向实施例1中获得的紫外光交联组合物中混入20重量%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基酯(DIDP)和2重量%的Aerosil 50,将其熔融搅拌以获得溶胶组合物,并通过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获得了透明凝胶胶粘片和层合体。
(实施例4)
向100重量份用于实施例1中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中加入2.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Benzophenone”和4.5重量份的交联单体“ViscoatV260”以获得紫外光交联组合物。向以此方式获得的紫外光交联组合物中混入48重量%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基酯(DIDP)和5重量%的“Aerosil 300”,将其熔融搅拌以获得溶胶组合物,并通过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获得了透明凝胶胶粘片和层合体。
(对比例1)
向100重量份用于实施例1中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中加入0.3重量份光引发剂“Irgacure 500”和0.05重量份交联单体“Viscoat V260”以获得紫外光交联组合物。
将该紫外光交联组合物夹在厚度为75μm和100μm的剥离性PET之间,热熔化成型为0.5mm厚的片状,采用高压汞灯,透过剥离性PET从前后两侧辐射每侧4000mJ/cm2的累积光量,获得透明凝胶胶粘片。采用以此方式获得的透明凝胶胶粘片,通过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获得层合体。
(对比例2)
向100重量份用于实施例1中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中加入2.0重量份光引发剂“Irgacure 500”和2.0重量份交联单体“Viscoat V260”以获得紫外光交联组合物。向该紫外光交联组合物中混入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基酯(DIDP)以达到30重量%,对其进行熔融搅拌以获得溶胶组合物。
将上述溶胶组合物夹在厚度为75μm和100μm的剥离性PET之间,热熔化成型为0.5mm厚的片状,采用高压汞灯,经剥离性PET从前后两侧辐射每侧4000mJ/cm2的累积光量,获得透明凝胶胶粘片。采用该透明凝胶胶粘片,通过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获得层合体。
(对比例3)
向实施例1中获得的紫外光交联组合物中混入60重量%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基酯(DIDP)和20重量%的Aerosil 50,将其熔融搅拌以获得胶粘剂。采用该胶粘剂,通过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获得了透明凝胶胶粘片和层合体。
(对比例4)
向实施例2中获得的紫外光交联组合物中混入60重量%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基酯(DIDP)和10重量%Admatechs Co.,Ltd.生产的商品名为“Admafine SO-E2”(其为初级平均颗粒直径为500nm的细硅石颗粒),将其熔融搅拌以获得溶胶组合物,通过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获得了透明凝胶胶粘片和层合体。
<对比检验>
采用上述每个实施例和对比例中获得的层合体来实施以下的检验,其结果示于表1。
<透明度的评估>
通过目测外观评估透明度。无浊度的那些评价为○(好),有浊度的那些评价为×(差)。
<耐湿热性能试验>
在将层合体于90%湿度60℃温度下的环境氛围中放置1周后观测其外观。无浊度、无剥离且无起泡的那些评价为○,否则将它们评价为×。
<耐冷热性能试验>
在-20℃至80℃(4个循环/天)的温度循环下放置一周后观测层合体的外观。无剥离和无起泡的那些评价为○,否则将它们评价为×。
<落球冲击试验>
如图13所示,将玻璃平台(3mm厚×100mm边长)放在固定的圆筒形金属支承物上(外径:60mm;内径:50mm;高度:40mm),在上面放一张砂纸,将实施例和对比例中获得的层合体放在更上面,这样,PC(聚碳酸酯)侧是上表面。然后,由1m的高度自由落下0.1kgf重的钢球。
在冲击值(0.98J)时层合体的浮法玻璃未破裂的那些情况评价为○;发生破裂的那些评价为×。
<保持强度测量试验>
为尽量符合JIS Z0237的规定,通过以下过程测定[保持强度]:在实施例和对比例中获得的透明凝胶胶粘片的背面胶合38μm的PET膜,然后采用JIS Z0237中规定的SUS板粘结20mm×20mm的区域,并通过包含2kg辊的一个往返行程的加压粘结法进行粘结,在40℃的环境中施加490mN(50gf)载荷2小时后测量位移长度。
[表1]
增塑剂含量(wt%) | 无机细颗粒颗粒直径 | 保持强度 | 透明度 | 耐湿热性能 | 耐冷热性能 | 抗冲击性能 | ||
(nm) | 含量(wt%) | |||||||
实施例1 | 20 | 7 | 2 | 1.5mm | ○ | ○ | ○ | ○ |
实施例2 | 60 | 30 | 10 | 4.0mm | ○ | ○ | ○ | ○ |
实施例3 | 20 | 30 | 2 | 2.0mm | ○ | ○ | ○ | ○ |
实施例4 | 48 | 7 | 5 | 3.0mm | ○ | ○ | ○ | ○ |
对比例1 | 0 | - | 0 | 3.0mm | ○ | × | ○ | × |
对比例2 | 30 | - | 0 | 掉落 | ○ | × | × | ○ |
对比例3 | 60 | 30 | 20 | 1.0mm | ○ | ○ | ○ | × |
对比例4 | 60 | 500 | 10 | 4.5mm | × | × | ○ | ○ |
如从表1的结果中显而易见的,发现,采用实施例的透明凝胶胶粘片获得的冲击吸收层合体,其叠层加工在室温下是可能的,其外观令人满意,与该情况相反,采用不属于本发明范围的增塑剂和超细颗粒硅石的凝胶胶粘片,所有观测项目都不能令人满意。
接下来,采用实施例5-11和对比例5-8进行显示器用滤光片结构的对比检验。
(实施例5)
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9.6kgf/cm的线性压力将两个表面上用剥离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夹着的透明胶粘片(商品名:“CS-9611”,由Nitto Denko Corporation制造;厚度:25μm)胶合在聚碳酸酯片(商品名:Stella S300,由Mitsubishi Plastics Inc.制造;厚度:1mm)的一个表面上,同时,剥离轻剥离侧上的剥离性PET膜;然后,剥离透明胶粘片剩余表面上的剥离性PET,同时按上述用层合机胶合近红外辐射截止膜(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制造);进而,在近红外辐射截止膜的前表面上,以相同方式按顺序胶合图象质量校正膜(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制造)和防反射膜(“ReaLook 8201 UV”,由Nippon Oil & Fat Co.,Ltd.制造)。接下来,按如上所述的方式用层合机向聚碳酸酯片的后表面上胶合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Reiko Co.,Ltd.制造的“Fine Barrier”);然后,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3.2kgf/cm或更低的线性压力胶合透明凝胶胶粘片(Mitsubishi Plastics Inc.制造的“Clear Fit”;厚度:0.5mm),以获得PDP用滤光片。
接下来,在常温下采用层合机以3.2kgf/cm或更低的线性压力将上述滤光片胶合在PDP面板前表面(显示表面)上叠层的格网型电磁波屏蔽片(Nippon Filcon制造,未对格网表面进行光滑处理,以后表面进行粘结)前表面上格网部分的前表面上(图1)。
对于上述近红外辐射截止膜,采用的是厚度为50μm,在两个表面上叠层了近红外辐射吸收涂层膜(厚度:3μm)并在前表面上形成了25μm胶粘层的PET膜。
对于所述图象质量校正膜,采用的是厚度为50μm的PET膜,其在其前表面上按顺序叠层了同时具有Ne发光阻断功能和色彩调节功能的调色涂层膜(厚度:3μm)和25μm的胶粘层。
对于所述防反射膜,采用的是80μm厚的薄膜,其包含作为底材的TAC(三乙酰基纤维素),在该底材的前表面上按顺序叠层了硬膜涂层(厚度:2μm)、含无机细颗粒的高折射率层(厚度:0.1μm),含氟系材料的低折射率层(厚度:0.1μm)和保护膜(厚度:40μm),在该底材后表面上叠层了含UV吸收剂的胶粘层(厚度:25μm)。该防反射膜的最小反射率(镜面反射率:5°,-5°)为0.3%,视觉校正值为0.8%,总透光率(JIS K7361)为95.1%,紫外光透射率(350nm)为0%,浊度值(JIS K7105)为0.3%。
对于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采用的是厚度为25μm的PET膜,在该PET膜的前表面上叠层了20μm的胶粘层,在后表面上叠层了氧化铝气相沉积层和保护层。
另外,对于格网型电磁波屏蔽片,采用的是这样的一种电磁波屏蔽片,其具有的格网部分包含在125μm厚的PET片一个表面上形成的9μm厚的铜薄膜,其内侧部分经蚀刻留下10mm宽的周缘部分和多个线宽度为10μm,线厚度为9μm,由280μm的线间距夹错而成栅格状的条带部分。
另外,透明凝胶胶粘片(Mitsubishi Plastics Inc.制造的“ClearFit”)是通过以下过程获得的:向100重量份丙烯酸酯共聚物(包含已共聚的78.4重量%的丙烯酸正丁酯、19.6重量%的丙烯酸2-乙基已基酯和2.0重量%的丙烯酸的基础聚合物,Tg为-40℃,130℃下的熔体粘度为250,000(mPa.s))中加入2.3重量份(1.0重量%)的光引发剂(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制造,商品名为“Benzophenone”)和4.6重量份(2.0重量%)的交联单体(商品名为“Viscoat V260”(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由Osaka Organic Chemical Industry制造)以获得紫外光交联组合物,向其中混入100重量份(48重量%)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基酯(DIDP)和12重量份(5重量%)初级平均颗粒直径为7nm的硅石超细颗粒(商品名为“Aerosii 300”,由JapanAerosil制造),熔融搅拌该混合物以获得溶胶组合物,将该溶胶组合物夹在厚度为75μm和100μm的剥离性PET之间,并热熔成厚度0.5mm的片状,从前后两侧透过剥离性PET采用高压汞灯辐射每侧4000mJ/cm2的累积光量,以使溶胶凝胶化。
(实施例6)
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9.6kgf/cm的线性压力将防反射膜胶合到聚碳酸酯片的前表面上;按上述采用同一层合机向该聚碳酸酯片的后表面上按顺序朝该后表面胶合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近红外辐射截止膜和图象质量校正膜;进而,在常温下采用层合机以3.2kgf/cm或更低的线性压力将透明凝胶胶粘片胶合到图象质量校正膜的后表面上,以获得PDP用滤光片。
接下来,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3.2kgf/cm或更低的线压力将上述滤光片胶合到叠层在PDP前表面(显示表面)上的格网型电磁波屏蔽片(Nippon Filcon制造,对格网表面未做光滑处理,以后表面粘结)前表面上格网部分的前表面上(图2)。
应注意,采用了与实施例5相似的聚碳酸酯片、防反射膜、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近红外辐射截止膜、图象质量校正膜、透明凝胶胶粘片和格网型电磁波屏蔽片。
(实施例7)
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9.6kgf/cm的线压力向聚碳酸酯片的前表面上按顺序朝前表面侧胶合近红外辐射截止膜、图象质量校正膜和防反射膜,按上述采用同一层合机向聚碳酸酯片的后表面上按顺序朝后表面侧胶合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和格网型电磁波屏蔽膜,以构成滤光片主体。
接下来,在防反射膜前表面的四周方向距离边缘仅10mm宽度胶合具有导电胶粘剂的铜箔带(宽度:25mm);用该铜箔带覆盖滤光片主体的叠层侧表面,同时将铜箔带的剩余部分向后折并胶合到电磁波屏蔽膜的后表面上;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3.2kgf/cm或更低的线压力在电磁波屏蔽表面的整个表面上胶合透明凝胶胶粘片,以获得PDP用滤光片。
接下来,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1.5kgf/cm或更低的线压力向PDP面板的前表面(显示表面)上胶合上述滤光片(图3)。
采用了与实施例5相似的聚碳酸酯片、防反射膜、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近红外辐射截止膜、图象质量校正膜、透明凝胶胶粘片和格网型电磁波屏蔽片。
(实施例8)
在常温下采用层合机以9.6kgf/cm的线压力向聚碳酸酯片的前表面上胶合防反射膜,然后,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9.6kgf/cm的线压力向聚碳酸酯片的后表面上按顺序朝后表面侧胶合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近红外辐射截止膜、图象质量校正膜和格网型电磁波屏蔽膜,以构成滤光片主体。
接下来,在防反射膜前表面的四周方向距离边缘仅10mm宽度胶合具有导电胶粘剂的铜箔带(宽度:25mm);用该铜箔带覆盖滤光片主体的叠层侧表面,同时将铜箔带的剩余部分向后折并胶合到电磁波屏蔽膜的后表面上;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3.2kgf/cm或更低的线压力在电磁波屏蔽表面的整个表面上胶合透明凝胶胶粘片,以获得PDP用滤光片。
接下来,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1.5kgf/cm或更低的线压力向PDP面板的前表面(显示表面)上胶合上述滤光片(图4)。
采用了与实施例5相似的聚碳酸酯片、防反射膜、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近红外辐射截止膜、图象质量校正膜、透明凝胶胶粘片和格网型电磁波屏蔽片。
(实施例9)
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9.6kgf/cm的线压力分别向聚碳酸酯片的两个表面上胶合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然后,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9.6kgf/cm的线压力向前侧的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的前表面上按顺序朝前表面侧胶合近红外辐射截止膜、图象质量校正膜和格网型电磁波屏蔽膜;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3.2kgf/cm或更低的线压力经由透明凝胶胶粘片(“Clear Fit”,由Mitsubishi Plastics Inc.制造;厚度:75μm)向电磁波屏蔽片的前表面上格网部分的前表面上胶合防反射膜;进而,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3.2kgf/cm或更低的线压力向聚碳酸酯片的后表面上胶合透明凝胶胶粘片(“Clear Fit”,由MitsubishiPlastics Inc.制造;厚度:0.5mm),以获得PDP用滤光片。
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1.5kgf/cm或更低的线压力向PDP面板的前表面上胶合获得的滤光片(图5)。
采用了与实施例5相似的聚碳酸酯片、防反射膜、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近红外辐射截止膜、图象质量校正膜和格网型电磁波屏蔽片。
(实施例10)
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9.6kgf/cm的线压力分别向聚碳酸酯片的两个表面上胶合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然后,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9.6kgf/cm的线压力向后表面一侧的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的后表面上胶合近红外辐射截止膜和图象质量校正膜;按上述用同一层合机向另一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的表面上胶合格网型电磁波屏蔽膜(Nippon Filcon制造,对格网表面未做光滑处理,以后表面粘结);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3.2kgf/cm或更低的线压力经由透明凝胶胶粘片(“Clear Fit”,由Mitsubishi Plastics Inc.制造;厚度:75μm)向电磁波屏蔽片的前表面上格网部分的前表面上胶合防反射膜;进而,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3.2kgf/cm或更低的线压力向聚碳酸酯片的后表面上胶合透明凝胶胶粘片(“Clear Fit”,由Mitsubishi Plastics Inc.制造;厚度:0.5mm),以获得PDP用滤光片。
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1.5kgf/cm或更低的线压力向PDP的前表面上胶合获得的滤光片(图6)。
采用了与实施例5相似的聚碳酸酯片、防反射膜、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近红外辐射截止膜、图象质量校正膜和格网型电磁波屏蔽片。
(实施例11)
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9.6kgf/cm的线压力分别向聚碳酸酯片的两个表面上胶合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然后,按上述采用同一层合机向前侧的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的前表面上胶合格网型电磁波屏蔽膜(Nippon Filcon制造,对格网表面未做光滑处理,以后表面粘结);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3.2kgf/cm或更低的线压力经由透明凝胶胶粘片(“Clear Fit”,由Mitsubishi Plastics Inc.制造;厚度:75μm)向电磁波屏蔽片的前表面上格网部分的前表面上按顺序朝前表面侧胶合近红外辐射截止膜、图象质量校正膜和防反射膜。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3.2kgf/cm或更低的线压力向另一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的后表面上胶合透明凝胶胶粘片(“Clear Fit”,由Mitsubishi Plastics Inc.制造;厚度:0.5mm),以获得PDP用滤光片。
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1.5kgf/cm或更低的线压力向PDP的前表面上胶合获得的滤光片(图7)。
采用了与实施例5相似的聚碳酸酯片、防反射膜、硅石气相沉积高隔离性膜、近红外辐射截止膜、图象质量校正膜和格网型电磁波屏蔽片。
(对比例5)
除了将实施例5的透明凝胶胶粘片(“Clear Fit”,由MitsubishiPlastics Inc.制造;厚度:0.5mm)更换为透明胶粘片(“VHBY9410J”,由3M制造;厚度:1.0mm)以外,用与实施例5相似的构造和制备方法获得了滤光片,并类似地将其胶合到PDP上。
(对比例6)
除了将实施例7的透明凝胶胶粘片(“Clear Fit”,由MitsubishiPlastics Inc.制造;厚度:0.5mm)更换为透明胶粘片(“VHBY9410J”,由3M制造;厚度:1.0mm)以外,用与实施例7相似的构造和制备方法获得了滤光片,并类似地将其胶合到PDP上。
(对比例7)
除了将实施例7的透明凝胶胶粘片(“Clear Fit”,由MitsubishiPlastics Inc.制造;厚度:0.5mm)更换为透明胶粘片(商品名:“CS-9611”,由Nitto Denko Corporation制造;厚度:25μm)以外,用与实施例7相似的构造和制备方法获得了滤光片,并类似地将其胶合到PDP上。
(对比例8)
除了将对比例7的透明胶粘片(商品名:“CS-9611”,由NittoDenko Corporation制造;厚度:25μm)更换为透明胶粘片(商品名:“HJ 9150W”,由Nitto Denko Corporation制造;厚度:50μm)以外,用与对比例7相似的构造和制备方法获得了滤光片,并类似地将其胶合到PDP上。
采用实施例5-11和对比例5-8获得的滤光片和PDP面板结构实施以下检测,其结果示于表2中。
<初始光学性能>
在常温下用层合机以9.6kgf/cm的线压力将实施例5-11和对比例5-8获得的滤光片胶合到作为PDP面板替代物的n-浮法玻璃(钠钙玻璃;厚度:3mm)上,用分光光度计(Hitachi U-4000)测量300nm-1200nm波长的透射率,满足要求性能(平均透光率为40%或更高,Ne截止波长的透射率为20%-30%,850nm-1160nm的透射率为10%或更低)的那些评价为○,不能满足的那些评价为×。
<叠层性能>
采用10倍放大镜目测实施例5-11和对比例5-8获得的PDP结构的电磁波屏蔽膜的凹凸表面部分;胶合无气泡的那些评价为○,出现气泡的那些评价为×。
<与PDP面板紧密接触的耐久性>
耐热性能:将实施例5-11获得的PDP结构在80℃的热空气循环干燥器中保持500小时,然后目测电磁波屏蔽膜的凹凸表面部分存在或不存在起泡现象和存在或不存在剥离。未出现起泡和剥离的那些评价为○,出现的评价为×。
热冲击:将实施例5-11获得的PDP面板结构在程控恒温恒湿箱内保持250个循环:在-20℃下1小时和在80℃下1小时,然后目测电磁波屏蔽膜的凹凸表面部分存在或不存在起泡现象和存在或不存在剥离。未出现起泡和剥离的那些评价为○,出现的评价为×。
对于对比例5-8,由于早期的叠层性能评价差,评估与PDP面板紧密接触的耐久性(耐热性能和热冲击)无意义,因而未对它们进行评估。
[表2]
与PDP面板紧密接触的耐久性 | ||||
初始光学性能 | 叠层性能 | 耐热性能 | 热冲击 | |
实施例5 | ○ | ○ | ○ | ○ |
实施例6 | ○ | ○ | ○ | ○ |
实施例7 | ○ | ○ | ○ | ○ |
实施例8 | ○ | ○ | ○ | ○ |
实施例9 | ○ | ○ | ○ | ○ |
实施例10 | ○ | ○ | ○ | ○ |
实施例11 | ○ | ○ | ○ | ○ |
对比例5 | ○ | × | - | - |
对比例6 | ○ | × | - | - |
对比例7 | ○ | × | - | - |
对比例8 | ○ | × | - | - |
Claims (16)
1.一种透明凝胶胶粘剂,其是通过包含由含有增塑剂和无机细颗粒的液体溶胀的三维交联聚合物的透明凝胶构成的透明凝胶胶粘剂,
所述增塑剂是流体,其凝固点为-20℃或更低并以10-70重量%含于所述凝胶中,
所述无机细颗粒具有200nm或更低的初级平均颗粒直径并以1-15重量%含于所述凝胶中,
构成所述三维交联聚合物的树脂是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0℃或更低且在130℃下熔体粘度为50,000mPa.s或更高的树脂。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凝胶胶粘剂,其中,在根据JIS Z0237试验中在40℃下在490mN(50gf)×2小时载荷下的保持强度为5mm或更低。
3.透明凝胶胶粘片,其包含已片状成型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凝胶胶粘剂。
4.透明凝胶胶粘片,其是通过以下过程获得的:片状成型一种溶胶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成三维交联聚合物的树脂、交联单体、光引发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剂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细颗粒,并光交联所获得的片状成型体以使所述溶胶凝胶化。
5.一种冲击吸收层合体,其是具有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透明凝胶胶粘片作为中间层的冲击吸收层合体,其中在两侧上夹着透明凝胶胶粘片的层是板材、片材或膜材料中的一或多种,其选自玻璃、合成树脂、金属和无机(陶瓷)材质。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吸收层合体,其中在两侧夹着透明凝胶胶粘片的层的至少一层是包含合成树脂材质的合成树脂层,并包含在所述合成树脂层的透明凝胶胶粘片一侧的表面上叠层的具有高气体屏蔽性能的透明无机气相沉积膜层。
7.显示器用滤光片,其是待胶合在显示面板前侧上的滤光片,其具有透明凝胶胶粘层,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凝胶胶粘剂作为向显示面板前表面上胶合用的胶合层或者向叠层到所述前表面上的任何层的前表面上胶合用的胶合层,或者作为构成该滤光片的各层之间胶合用的胶合层。
8.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具有滤光片主体,其中在包含透明薄膜或片的透明基体的一侧或两侧上,叠层了选自低可见光反射层、近红外辐射截止层、图像质量校正层,电磁波屏蔽层和透湿防止层中的任何一层或包含这些层中的二或多种的组合的多个层,并具有将透明粘胶胶粘层叠层到所述滤光片主体后表面上的构造。
9.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具有叠层在滤光片主体最后表面上作为最后表面侧层的电磁波屏蔽层,并具有如下构造,其中导电元件的一侧边缘部分与电磁波屏蔽层的导电表面相连接,所述导电元件覆盖滤光片主体的侧面部分,同时,所述导电元件的另一侧边缘部分设置于该滤光片主体的最前表面内,并且将透明凝胶胶粘层叠层在该滤光片主体的该导电表面上,而该导电元件的该一侧边缘部分呈嵌入状态。
10.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其中,在滤光片主体的结构中,叠层透明凝胶胶粘层的叠层表面是包含突起高度为1μm-1mm的条带部分的凹凸图案化表面。
11.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其中待胶合透明凝胶胶粘层的显示器前表面或叠层在所述前表面上的层的前表面是包含突起高度为1μm-1mm的条带部分的凹凸图案化表面。
12.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其中所述凹凸图案化表面包含栅格状的条带部分。
13.显示器用滤光片,其是待胶合到显示面板前侧上的滤光片,其具有这种结构,该结构包含在透明基体的一侧或两侧上至少提供电磁波屏蔽层,所述电磁波屏蔽层是由电磁波屏蔽膜或片构成的,在其除去包含导电材料的膜或片的周缘部分的内侧部分上具有格网部分,其包含与所述周缘部分连接的条带部分,在所述格网部分上叠层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凝胶胶粘剂的透明凝胶胶粘层,并且该电磁波屏蔽膜或片的周缘部分是暴露的。
14.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其中透明凝胶胶粘层是叠层的透明凝胶胶粘片,其通过如下过程获得:片状成型含有将构成三维交联聚合物的树脂、交联单体、光引发剂、增塑剂和无机细颗粒的溶胶组合物,并光交联该片状成型体。
15.显示器表面结构,其具有如下构造,其中将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叠层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上或叠层到叠层在该前表面上的最前层的前表面上。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器表面结构,其具有如下构造,其中在显示面板前表面上形成的层在除去包含导电材料的层的周缘部分的内侧部分上具有包含与所述周缘部分连接的条带部分的格网部分,将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用滤光片叠层在所述格网部分的前表面上,并且使该电磁波屏蔽膜的周缘部分暴露至前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59551/2003 | 2003-06-04 | ||
JP2003159551A JP4202828B2 (ja) | 2003-06-04 | 2003-06-04 | 透明ゲル粘着剤、透明ゲル粘着シート及び衝撃吸収積層体 |
JP270408/2003 | 2003-07-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33013A true CN1833013A (zh) | 2006-09-13 |
CN100567435C CN100567435C (zh) | 2009-12-09 |
Family
ID=34052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8002238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7435C (zh) | 2003-06-04 | 2004-06-03 | 透明凝胶胶粘剂、透明凝胶胶粘片和显示器用滤光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202828B2 (zh) |
CN (1) | CN100567435C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84832B (zh) * | 2006-07-05 | 2010-12-15 |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 滤光片用膜及使用该膜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用滤光片 |
CN102791816A (zh) * | 2010-03-09 | 2012-11-21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光学的压敏粘合片 |
CN104312470A (zh) * | 2012-01-18 | 2015-01-28 |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装置用透明双面粘合片及使用该双面粘合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
CN110350236A (zh) * | 2018-04-08 | 2019-10-1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90960A (ja) * | 2005-04-07 | 2006-10-26 | Geltec Co Ltd | 光透過性粘着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
WO2006112311A1 (ja) * | 2005-04-13 | 2006-10-26 |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 両面接着シート及びパネル積層体 |
JP2006327098A (ja) * | 2005-05-27 | 2006-12-07 | Nitto Denko Corp | 透明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8551620B2 (en) | 2005-06-08 | 2013-10-08 |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 Multi-layer aircraft adhesive |
US7875149B2 (en) | 2005-06-08 | 2011-01-25 |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 Aircraft adhesive |
JPWO2007029557A1 (ja) * | 2005-09-01 | 2009-03-19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粘着シート |
DK2000505T3 (da) | 2006-03-28 | 2011-03-07 | Sekisui Plastics | Højstyrke klæbende polymergel og klæbende tape |
JP5151094B2 (ja) | 2006-08-04 | 2013-02-27 |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 ウレタン(メタ)アクリレートオリゴマー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得られるシート |
JP5117899B2 (ja) * | 2008-03-24 | 2013-01-16 |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 複合光拡散板の製造方法 |
JP2009292986A (ja) * | 2008-06-09 | 2009-12-17 |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 粘着シート |
EP2457935A4 (en) | 2009-07-22 | 2013-12-04 |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 PHOTO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AND HARDENER THEREFOR; RESIN SHE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TWI559472B (zh) | 2010-07-02 | 2016-11-21 | 3M新設資產公司 | 具封裝材料與光伏打電池之阻隔組合 |
WO2013018774A1 (ja) * | 2011-08-04 | 2013-02-07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化学強化ガラスの衝撃試験方法、化学強化ガラスの割れ再現方法及び化学強化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
JP6915961B2 (ja) * | 2015-12-25 | 2021-08-11 |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レキシブル基板及び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2594B2 (ja) * | 1989-05-09 | 1995-03-15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貼付剤 |
DE19836695A1 (de) * | 1998-08-13 | 2000-02-24 | Metallgesellschaft Ag | Klebstoff zur Herstellung von Verbundglas |
JP2002134665A (ja) * | 2000-10-26 | 2002-05-10 | Achilles Corp | 放熱シート |
JP5415658B2 (ja) * | 2001-05-28 | 2014-02-12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中間膜用粘着シート及び透明積層体 |
JP2003029645A (ja) * | 2001-07-19 | 2003-01-31 |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用積層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パネルに用いる透明粘着シート |
-
2003
- 2003-06-04 JP JP2003159551A patent/JP420282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
- 2004-06-03 CN CNB2004800223856A patent/CN10056743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84832B (zh) * | 2006-07-05 | 2010-12-15 |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 滤光片用膜及使用该膜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用滤光片 |
CN102791816A (zh) * | 2010-03-09 | 2012-11-21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光学的压敏粘合片 |
CN102791816B (zh) * | 2010-03-09 | 2014-06-18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光学的压敏粘合片 |
CN104312470A (zh) * | 2012-01-18 | 2015-01-28 |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装置用透明双面粘合片及使用该双面粘合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
CN104356969A (zh) * | 2012-01-18 | 2015-02-18 |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装置用透明双面粘合片及使用该双面粘合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
CN104312470B (zh) * | 2012-01-18 | 2017-04-12 |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装置用透明双面粘合片及使用该双面粘合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
CN104356969B (zh) * | 2012-01-18 | 2017-06-13 |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 图像显示装置用透明双面粘合片及使用该双面粘合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
CN110350236A (zh) * | 2018-04-08 | 2019-10-1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 |
CN110350236B (zh) * | 2018-04-08 | 2021-07-3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202828B2 (ja) | 2008-12-24 |
JP2004359808A (ja) | 2004-12-24 |
CN100567435C (zh) | 2009-1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33013A (zh) | 透明凝胶胶粘剂、透明凝胶胶粘片和显示器用滤光片 | |
CN1301510C (zh) | 透明导电性薄膜、其制造方法以及触摸面板 | |
CN1206096C (zh) | 抗静电性硬质涂层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 |
CN1698028A (zh) | 透明层压体、笔控输入图象显示器件和图象显示方法 | |
CN1285620C (zh) | 含有乙烯性不饱和基团的含氟聚合物、以及使用它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和防反射膜 | |
CN1745439A (zh) | 透明导电性膜、透明导电板和触摸面板 | |
CN1538223A (zh) | 防玻璃破裂层压件和液晶显示器 | |
CN1462237A (zh) | 层合体及使用该层合体的显示装置 | |
CN1781034A (zh) | 电磁屏蔽光漫射板 | |
CN1790060A (zh) | 硬涂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0339212C (zh) | 反光片 | |
CN1412255A (zh) |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抗静电涂料组合物 | |
CN1639757A (zh) | 平面型显示屏用耐冲击薄膜及平面型显示屏 | |
CN1355891A (zh) | 滤光器 | |
CN1831569A (zh) | 各向异性散射片 | |
CN1639589A (zh) | 防反射膜、其制造方法、光学元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
CN1553857A (zh) | 玻璃保护薄膜 | |
CN1124741A (zh) | 丙烯酸类片材、丙烯酸类粘接片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 |
CN1906235A (zh) | 硬涂薄膜、防反射硬涂薄膜、光学元件和图像显示装置 | |
CN1531479A (zh) | 层压体 | |
CN1193242C (zh) | 等离子体显示板用的滤光片 | |
CN1690152A (zh) | 粘合剂组合物和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 |
CN1675566A (zh) | 防反射薄膜、偏振片和图象显示装置 | |
WO2008020570A1 (fr) | Film de résine acrylique | |
CN1616995A (zh) | 光学过滤器以及使用该过滤器的显示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I02 |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
Correction item: Priority Correct: 2003.07.02 JP 270408/2003 False: Lack of priority second Number: 37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2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RIORITY; FROM: MISSING THE SECOND ARTICLE OF PRIORITY TO: 2003.7.2 JP 270408/2003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2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