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0226B - 带嵌入端子的盒子、使用这种盒子的压电电声传感器以及用于生产带嵌入端子的盒子的过程 - Google Patents

带嵌入端子的盒子、使用这种盒子的压电电声传感器以及用于生产带嵌入端子的盒子的过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0226B
CN1830226B CN2004800219244A CN200480021924A CN1830226B CN 1830226 B CN1830226 B CN 1830226B CN 2004800219244 A CN2004800219244 A CN 2004800219244A CN 200480021924 A CN200480021924 A CN 200480021924A CN 1830226 B CN1830226 B CN 1830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ox
sidewall
counterdie
rec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219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0226A (zh
Inventor
上庆一
石正光则
竹岛哲夫
炭田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0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0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30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02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 H04R31/006Interconnection of transducer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6Arranging circuit leads; Relieving strain on circuit le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Abstract

目标:提供带嵌入端子的盒子,其具有盒子的开口尺度与压电振动膜之间最小差值以及不用可调板牙进行成型。解决方法:一个带嵌入端子的盒子20包括一个底壁,四个侧壁,及在上面部分上的一个开口,在其中由金属板构成的端子22通过嵌入成型垂直固定在各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20b上,在固定端子的侧壁20b的外侧表面上垂直提供一个凹槽28,凹槽向下延伸,端子22外侧表面部分地接触此凹槽28,以及与接触凹槽28的端子22的外侧表面相对的内侧表面部分接触侧壁20b的内侧表面。因此,当通过嵌入成型在盒子20中提供端子22时,只利用上下模就可执行成型。更进一步地,可以确保端子22接触侧壁22b的内侧表面。

Description

带嵌入端子的盒子、使用这种盒子的压电电声传感器以及用于生产带嵌入端子的盒子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嵌入端子的盒子以及一种应用此盒子的压电电声传感器。
背景技术
迄今,压电电声传感器,例如产生警报音与操作音的压电响声器和压电接收器,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移动电话等等。典型的压电电声传感器包括放置在带嵌入端子的盒子中并与带嵌入端子的盒子无漏气地结合在一起的压电振动膜;和带有声发射孔的盖子,盖子与盒子的上面部分的一个开口结合。压电振动膜的一个例子是单压电晶片振动膜,其中由压电陶瓷构成的压电元件固定在金属板表面上。压电振动膜的另一个例子是包含层叠状压电陶瓷的双压电晶片振动膜。图15显示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压电电声传感器的一个例子,传感器包括盒子40,包含于盒子40中的压电振动膜42,以及通过嵌入成型而提供在盒子40上的一个端子43。在盒子40内部的周边部分提供支撑部分45。支撑部分45支撑压电振动膜42。弹性绝缘体48覆盖压电振动膜42的边缘。在绝缘体48上涂敷导电胶46,使压电振动膜42与端子43电连接。涂敷导电胶46后,用如硅橡胶这样的弹性粘合剂(未显示)把压电振动膜24的周边固定在盒子40上,以及在盒子40上面部分的开口上连接一个盖子(未显示)。
专利文件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号2003-58166。
为确保到导电粘合剂46的电连续性,端子43需要依据预先确定的长度与盒子40的内部接触。然而,当端子43如图15所示在横向方向上接触时,压电振动膜42的尺寸S依据端子43的接触长度与开口尺寸L相比必须减小。近年来,电子设备小型化趋势也要求压电电声传感器的小型化。盒子40的小型化意味着压电振动膜42的尺寸S的减小。压电振动膜42的尺寸S的减小提高了它的共振频率,这引起声压的减小,因此是不理想的。因此,为了降低共振频率和增大声压,获得盒子40的开口尺寸L与压电振动膜42之间的最小差值是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提供一个能够获得盒子的开口尺寸与压电振动膜尺寸之间最小差值的带嵌入端子的盒子以及应用此盒子的压电电声传感器是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提供带嵌入端子的盒子的生产过程是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此过程不需利用例如滑动模具等的复杂模具就能够将盒子塑造成型,,防止因在成型期间施加的压力而使端子变形。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带嵌入端子的盒子,它包括一个底壁,四个侧壁,和在上面部分的一个开口,其中由金属板构成的端子通过嵌入成型而纵向地固定在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在固定端子的侧壁的外侧表面上提供一个纵向凹槽,凹槽向下延伸,在凹槽上部分地暴露端子的外侧表面,在侧壁的内侧表面上部分地暴露与端子外侧表面相对的内侧表面。
在本发明中,由金属板构成的端子通过嵌入成型纵向地固定在盒子的侧壁上,并在侧壁的内侧表面上暴露端子的内侧表面。因此,当盒子里提供一个压电振动膜时,使盒子的侧壁紧贴压电振动膜的周边是可能的,从而减小了盒子与压电振动膜之间的尺寸差。结果,使降低压电振动膜的共振频率和增加声压成为可能。
当通过嵌入成型在盒子的侧壁上提供端子时,防止因成型期间施加的压力而使端子变形是必要的。因而,下模与一部分上模提供的凸块支持端子的内、外侧表面,因此防止了因成型期间施加的压力而使端子变形以及确保端子暴露在侧壁的内侧表面上。在这样的盒子中,可以不需利用例如滑动模具等的复杂模具而只利用上、下模就可以通过嵌入成型来提供端子。因此,模具具有简单的结构,可以减少成型时间,很容易在同一时间生产多个带嵌入端子的盒子。在盒子的侧壁的外侧表面上提供对应于下模凸块的凹槽。也可以不在盒子的侧壁外侧表面而是内侧表面上提供凹槽。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凹槽沿侧壁的内侧表面向上延伸,所以盒子具有凹槽的侧壁的上端处厚度必须与端子的厚度一致。例如,使用具有厚度约0.1mm的薄金属板作为端子。然而,如果树脂盒子的厚度大约是0.1mm,则机械强度是不够的。此外,不能确保需要连接盖子等的连接区域。
相比之下,在侧壁的外侧表面上提供向下延伸的凹槽可以确保在侧壁的上端处具有预先确定的厚度,因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更进一步地,可以在侧壁外侧表面的底部附近提供用于暴露端子的外侧表面的切口,在切口处暴露的端子面积比在凹槽处暴露的端子面积大,其中凹槽的下端可以到达切口。
对于表面安装电子设备的情形,端子首选地以预先确定的范围在盒子的侧壁外侧表面处暴露,因为提供焊接条用于安装电路基片等。另一方面,在嵌入入成型期间必然地提供凹槽来保持保持端子外侧表面并且首选地具有最短可能长度。当提在盒子的侧壁外侧表面上提供用于暴露端子的切口时,凹槽的下端达到切口。结果,减短凹槽的长度和抑制盒子长度的减小是可能的。
更进一步地,首选地在低于端子上端位置的位置处使凹槽的上端终止。凹槽的上端可以在等于或高于端子上端的位置处布置凹槽的上端。这种情况下,由于在侧壁的内、外侧表面处暴露端子上端的前、后表面,所以用于保持支持端子上端的力量是不够的。结果,端子容易向内或向外变形。相比之下,在低于端子上端的位置处布置凹槽的上端允许端子上端的外侧表面由盒子的树脂部分所保持,因而防止了端子向内或向外的变形。
更进一步地,依照本发明的带嵌入端子的盒子首选地应用于压电电声传感器。
对于压电电声传感器,从降低压电振动膜的共振频率和增加声压的观点来说,压电振动膜的尺寸首选地接近于盒子的开口尺寸。在依照本发明的情况中,在与压电振动膜垂直的纵向方向上的侧壁内侧表面处暴露端子。因此,减小压电振动膜与盒子的侧壁之间的间隙、降低压电振动膜的频率及增强其声压是可能的。
更进一步地,首选地选用用于生产带嵌入端子的盒子的一个过程,该过程包括下列各步骤:准备具有用于塑造盒子的内侧表面的凸块的上模和具有用于塑造盒子的外侧表面的凹块的下模;在下模的凹块的底部表面上布置L形端子的基板部分,端子由金属板构成,然后以某种方式夹紧上下模,以使端子竖起部分保持在上模凸块的外侧表面和下模凹块的内侧表面之间;向上模凸块与下模凹块之间提供的空腔中注入树脂,然后固化树脂;固化树脂后分离上下模取出盒子。
通过利用上述的上和下模,使不需利用滑动模具而生产包含在侧壁内侧表面处暴露的端子的带嵌入端子的盒子和防止因成型期间施加的压力而使端子的竖起部分变形成为可能。
更进一步地,在下模的凹块的内侧表面上提供一条凸出的条纹,凸出条纹在低于端子竖起部分的上端位置的位置处布置凸出条纹的上端,凸出条纹的下端延伸到凹块底部表面。当端子的竖起部分保持在凸出条纹的内侧表面与上模凸块的外侧表面之间时,可以在盒子的侧壁的上端提供覆盖端子竖起部分的上端的树脂部分。从而树脂部分保护了端子的竖起部分的上端,因此防止了端子的弯曲。
更进一步地,在端子的竖起部分处提供臂形部分,每个臂形部分从端子的竖起部分的每一侧延伸,在夹紧步骤中,臂形部分的前后表面保持在上模的凸块的外侧表面与下模的凹块的内侧表面之间。因此,可以只在盒子的内表面的角的附近暴露端子。
优点在本发明中,通过嵌入入成型在盒子的侧壁纵向地固定端子,并且在侧壁的内侧表面处暴露端子。因而,当在盒子中提供压电振动膜时,使盒子的侧壁紧贴压电振动膜的周边,并且减少盒子与压电振动膜之间的尺寸差是可能的。结果,降低压电振动膜的共振频率和增强声压是可能的。
更进一步地,在盒子的具有端子的侧壁的外侧表面上提供纵向向下延伸的凹槽,在凹槽处部分地暴露端子的外侧表面,并且在侧壁的内侧表面处部分地暴露与在凹槽处暴露的的端子外侧表面相对的内侧表面。因此,当通过嵌入入成型提供端子时,使依靠上下模保持端子的内外侧表面,以防止因成型期间施加的压力而使端子变形,并且确保在侧壁的内侧表面处暴露端子成为可能。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在端子的竖起部分保持在上模的凸块的外侧表面与下模凹块的内侧表面之间时注入树脂。因而,通过嵌入成型不需利用滑动模具而只用上下模来提供端子是可能的。因此,模具具有简单的结构,由此导致低成本和减少成型时间。更进一步地,在同一时间容易生产多个带嵌入端子的盒子。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依照本发明的盒子的压电电声传感器的一个例子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没有盖子和粘合剂的压电电声传感器的平面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4是图3片断放大图。
图5是一个压电振动膜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压电振动膜的剖面图。
图7显示端子和一个盒子在嵌入成型中的一个状态。
图8是盒子的侧视图。
图9是图8中沿B-B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10是显示通过嵌入成型依照例1用于提供盒子中端子的过程的工艺过程图。
图11是依照本发明例2的盒子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盒子的侧视图。
图13是图12中沿C-C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14是显示通过嵌入成型依照例2用于提供盒子中端子的过程的工艺过程图。
图15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压电电声传感器的例子的剖面图。
图16是作为一个比较的例子的压电电声传感器的片断剖面图。
图17是嵌入成型期间图16所示的盒子的剖面图。
图18是显示利用可调板牙的嵌入成型的工艺过程图。
参考数字
20   盒子(机壳的一部分)
20a  底壁
20b  侧壁
22、23    端子
22a、23a  内部连接部分
22b、23b  外部连接部分
切口
凹槽
上模
下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时方式将参照下面的例子来描述。
例1
图1到图4的每一个显示应用依照本发明的盒子的压电电声传感器的例子,例如压电响声器。此压电响声器包括一个压电振动膜1,一个盒子20和一个盖子30。盒子20与盖子30组成一个机壳。
如图5和6所示,在本例中的压电振动膜1包括一个充分大方型金属板2,金属板整个表面上的一层绝缘层3,和小于金属板2的一个充分大方形压电元件4。压电元件4结合在绝缘层3上。金属板2首选地包括具有弹性恢复力的材料,例如磷青铜,42Ni,或诸如此类。绝缘层3可以是树脂涂层,例如由聚酰亚胺或环氧树脂组成。可供选择地,绝缘层3可以是通过进行氧化处理制成的氧化膜。
压电元件4通过利用在其之间的内部电极5将两片未烧的片材合制成压电陶瓷层4a与4b,然后共同烧制成薄层。外部电极6与7分别充分地提供在压电元件的整个前后表面上。如图6中箭头P所表示,压电陶瓷层4a和4b在厚度方向上反向极化。内部电极5的一边接触在压电元件4的一端,但是相反一端终止于远离压电元件一端的指定距离。在压电元件4前后表面上的外部电极6与7通过端电极8相互连接。内部电极5通过另一端电极9分别连接到前后表面上的连接电极10与11。连接电极10与11的每一个是一个沿侧面提供在压电元件4的一侧中间的小电极,并与前后表面上外部电极6和7电分离。端电极8具有对应于压电元件4的一侧的长度的长度。另一端电极9具有对应于连接电极10与11的长度的长度。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连接电极10与11分别提供在前、后表面,以至压电元件4是无定向的。因此可以省略连接电极11。更进一步地,连接电极10与11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对应于压电元件4一侧的长度的长度。压电元件4的后表面与如环氧树脂粘合剂这样的粘合剂12(参见图5)联结到绝缘层3上表面的中间。金属板2具有大于压电元件4的尺寸。绝缘层3连续延伸至向外延伸超过压电元件4的延伸部分2a的表面。
盒子20由树脂构成。盒子20具有充分大方形盒子形状,并且包括一个底壁20a和四个侧壁20b到20e。如液晶聚合物(LCP),间同立构聚苯乙烯(SPS)或聚亚苯基硫化物(PPS)这样的耐热树脂首选地用作构成盒子的材料。在盒子20的侧壁20b到20e的内侧表面上提供用于支撑在其中整个周边上的振动膜1的支撑部分21。端子22与23的内部连接部分22a与23a接触两个侧壁20b与20d的内侧表面,其彼此相对,端子22与23分别电连接到前侧外部电极6与振动膜1的连接电极10。在支撑部分2 1和端子22与23的外部连接部分22a与23a之间提供分隔部分24,分隔部分24与盒子20制成一体(参见图4)。分隔部分24起到在如下所述将金属板2放置在支撑部分21上时作为隔板以防止金属板2接触端子22与23的作用。
端子22与23通过嵌入成型制作在盒子20中,并且每个由例如厚度约0.1nm的金属(如磷青铜)盘构成。如图7所示,通过对铁环材料冲孔一体化制作的端子22与23的内部连接部分22a与23a向上垂直地弯曲,这些弯曲部分用作连接到振动膜1的内部连接部分。以这种方式,通过安置内部连接部分22a与23a使其垂直于盒子的底面或振动膜1,内部连接部分22a与23a不在盒子20内部延伸。因此,减小盒子20的开口尺寸L与压电振动膜1的尺寸S之间的差值是可能的。端子22与23的外部连接部分22b与23b沿盒子20的底面向内延伸。
如图8和9所示,包含端子22与23的侧壁20b与20d的外侧表面的每一个中,在底面附近提供一个宽的切口27,在切口27的上端提供窄凹槽28,窄凹槽纵向延伸。每个凹槽28的下端到达切口27。端子22与23部分接触凹槽28。内侧表面,特别地内部连接部分22a与23a,其与接触凹槽28的端子22与23的外侧表面相对,部分地接触侧壁20b与20d的内侧表面。每个凹槽28的上端终止于低于端子22与23的每一个的上端位置δ尺寸的位置。即端子22与23的上端的外侧表面由侧壁20b与20d所覆盖。因此,端子22与23的上端保持离开它们的外侧,从而防止端子22与23的向外与向内的变形。每个侧壁20b与20d具有比端子22与23的厚度大的厚度D,从而确保盒子20的强度和联结盖子20与盒子20所需的面积。
在盒子20的一侧壁的底部提供一个下声音发射孔25,在其中没有提供端子22与23。在另一侧壁20c的顶部提供一个用于发出声音的凹槽26。本例中的盖子30由与盒子20相同的材料构成,并且具有平面形状。利用粘合剂31通过联结盖子30到盒子20的侧壁的顶部,凹槽26变成一个上声音发射孔。盖子30不一定具有平面结构,而是也可以具有剖面上凹块的帽形结构。上声音发射孔26不一定是提供在盒子20侧壁顶部的凹槽,而可以是提供在盖子30上的孔。
压电振动膜1以某种方式安置在盒子20中,以至金属板2面对底壁,并且金属板2的周边放置在支撑部分21上。接下来,以线形在金属板2的周边与端子22与23的内部连接部分22a与23a之间的区域应用绝缘材料32,然后固化。任何绝缘粘合剂可以用作绝缘材料32,但是首选使用弹性粘合剂,如氨基甲酸乙酯粘合剂。接下来,在前侧外部电极6与端子22的内部连接部分22a之间和连接电极10与端子23的内部连接部分23a之间的区域应用导电粘合剂33,应用导电粘合剂33垂直于绝缘材料32,然后固化。端子22与23的内部连接22a与23a垂直安置并大面积接触。因此,与导电胶33电接触的面积是大的并且电接触的可靠性是高的。导电胶首选弹性胶,例如氨基甲酸乙酯粘合剂,其含有导电填充物。导电胶33应用在金属板2上。由于事先在金属板2上提供了绝缘层3,并且金属板2的周边由绝缘材料32所覆盖,导电胶不会导致与金属板2的直接接触。接下来,金属板2的整个周边利用粘合剂34固定于盒子20。任何已知的绝缘胶可以用作粘合剂34,但首选弹性胶,如氨基甲酸乙酯粘合剂或硅橡胶。如上所述,将压电振动膜1固定到盒子20之后,盖子30用粘合剂31联结到盒子20上面部分上的开口上。通过联结盖子30,在盖子30与压电振动膜1之间以及压电振动膜1与盒子20的底部之间形成声学空间。因此,一个表面装配型压电响声器完成了。
如上所述,由于弹性材料用作粘合剂32、33和34用于联结振动膜1到盒子20,振动膜1的位移是最大的,因此可以获得大的声压。
更进一步地,振动膜1的电极,即前侧外部电极6和连接电极10用导电胶33连接到盒子20的电极,即端子22与23,与通过金属板2的电接触的情况相比提高了电可靠性。而且,可以从盒子20上面用敷涂器敷涂,如配量器。因此,容易获得自动化,与由焊接联结的导通情形相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与与质量。
当一个具有与振动膜的共振频率非常相同的非直流信号,如一个交流信号和方形波信号应用在盒子20的端子22与23之间时,压电元件4在平面方向伸展,并且金属板2不伸展。因此,整个压电振动膜上产生弯曲形变。振动膜1的周边由盒子20支撑,并且振动膜1的整个周边与盒子20的侧壁内侧表面之间的间隙由粘合剂34密封,由此产生预先确定的声波。声波通过凹槽26发射到外部。
由于端子22与23的内部连接部分22a与23a接触盒子20的侧壁的内侧表面,并垂直接触盒子底部表面或振动膜1,内部连接部分22a与23a不在盒子20内部延伸。因此,能够带来压电振动膜1的尺寸S以最大值接近盒子20的开口尺寸L。结果,即便盒子的开口尺寸是常数,增大压电振动膜1的开口尺寸L是可能的,由此降低了共振频率及提高了声压。
图10显示端子22与23嵌入成型到盒子20的过程。
在图10中,(a)显示夹紧上模35与下模36的状态,而(b)显示分开上模35与下模36的状态。
上模35包括用于形成盒子20内侧表面的凸块35a,一个部分35b,其是凸块35a的侧表面的一部分,向外突出。下模36包括用于形成盒子20外侧表面的凹块36a,在凹块36a侧表面的一部分提供凸出部分36b,突出部分36b向内突出。突出部分36b的上端布置在低于端子22的竖起部分22a的上端位置的位置,其如下所描述。突出部分36b的下端延长凹块36a的底部表面。在凸块35a与凹块36a之间形成一个腔。
如图10(a)所示,制作成L形的端子22布置在上下模35与36之间,然后夹紧模具。在夹紧状态中,端子22的底部平面部分22b,即外部连接部分布置在下模36的凹块36a的底部表面上。更进一步地,端子22的竖起部分22a的前后两个表面由部分35b,其是上模35的凸块3 5a的一部分,和下模36的凹块36a的突出部分36b所保持,因此防止了因树脂注入压力而使端子22的竖起部分22a变形。
如图10(b)所示,垂直分开上下模35与36。盒子20的内部空间是由上模35的凸块35a制成。盒子20的外侧表面是由下模36的凹块36a制成。切口27和凹槽28是通过凹块36a的突出部分36b制成。端子22的竖起部分22a,即外部连接部分可以接触盒子20的侧壁20b的内部。
对比例子
图16显示与本发明的压电电声传感器相比较的对比例子。
在图16中,在盒子50中提供一个端子53,端子53的内部连接部分53a接触盒子50的侧壁51的内侧表面。在盒子50的侧壁51的内侧表面上提供支撑部分52。压电振动膜54放置在支撑部分52上。压电振动膜54用弹性胶55固定在盒子50上。端子53的内部连接部分53a用导电胶56电连接到压电振动膜54上。
同样在本对比例子中,以如例1中相同的方式,由于端子53的内部连接部分53a接触盒子50的侧壁51的内侧表面,压电振动膜54的周边可以紧贴盒子50的侧壁51。因此,减小盒子50与压电振动膜54之间的尺度差值(L-S)是可能的。因而,降低压电振动膜45的共振频率和(译者注:此处疑漏“增强”)声压是可能的。
图17显示通过嵌入成型利用上模60与下模61在盒子50中提供端子53时的情况。树脂在由箭头所代表的方向上流动。竖起部分,特别地端子53的内部连接部分53a因为树脂流的压力可能向外变形,在一些情况下,端子53没有接触侧壁51的内侧。
相应地,如图18所示,利用可调板牙可以执行嵌入成型的过程。图18中(a)显示执行嵌入成型时的状态。(b)显示分开可调板牙时的状态。(c)显示上下模分开时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端子53的竖起部分53a由可调板牙62与上模60所保持,即使因成型施加的压力,也可防止端子53的变形。
然而,利用可调板牙的过程具有下列缺点:因滑动操作而产生时间损耗,复杂而昂贵的模具,高密度多腔成型生产的困难,以及高成本。
相比之下,在例1中,如图10(a)所示,由于端子22的竖起部分22a的前后表面由部分35b,其为上模35的凸块35a的一部分,和下模36的凹块36a的突出部分36b所保持,防止因树脂注入压力而使端子22的竖起部分22a变形是可能的。因而,防止因不用可调板牙产生的成型时的压力而使端子变形是可能的。
例2
图11到图13的每一幅显示依照本发明的盒子的例子2。相同的参考数字代表例1(图1到10)中相同的部分。多余的描述不再重复。
在例1中,压电振动膜是在盒子20两侧的每一侧的中间由绝缘材料32与导电胶33所支撑,两侧彼此相对。在一些情况中,根据压电振动膜1的振动特征,压电振动膜1首选地固定在边角附近。相应地,在本例中,端子22与23的内部连接部分22a与23a(参见图3和7关于内部连接部分23a)接触盒子20的侧壁20b与20d的内侧表面的边角附近,侧壁彼此相对,内部连接部分22a接触侧壁20b的内侧表面的两个位置,内部连接部分23a接触侧壁20d的内侧表面的两个位置。压电振动膜(未显示)支撑在这些接触部分上。
在盒子20的侧壁20b与20d的中的端子22的竖起部分上提供臂形部分22c,每个臂形部分22c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在盒子20的侧壁20b与20d的外侧表面上提供一对凹槽28,每个凹槽28纵向向下延伸,外侧表面对应于臂形部分22c。在这种情况下,在这对凹槽28的中间分别地提供切口27中的一个,其用来接触端子22与23的竖起部分的外侧表面。
在盒子20的侧壁20b与20d的内侧表面上提供向内倾斜的每个锥形表面24a。在锥形表面24a的每一个的两个位置上提供用于部分地接触臂形部分22c与23c的切口24b,例如切口24b用于接触内部连接部分22a与23a。由于内部连接部分22a与23a每一个接触锥形表面24a的外表位置,当压电振动膜1放置在支撑部分21上时,防止金属板2和端子22与23之间的直接接触是可能的。更进一步地,当在盒子20中放置压电振动膜1时,锥形表面24a起到导向表面的作用。
在本例中,端子22的两个内部连接部分22a和端子23的两个内部连接部分23a分别接触盒子20的侧壁20b与20d的内侧表面,即锥形表面24a。然而,单一内部连接部分22a和单一内部连接部分23a可以分别接触侧壁20b与20d的内侧表面。
图14显示例2中向盒子20中嵌入成型端子22与23的过程。
在图14中,(a)显示上模35与下模36夹紧的状态,(b)显示上模35与下模36分开的状态。
以图10中相同的方法,上模35包括用于制作盒子20内侧表面的凸块35a。凸块35a的侧表面35c具有锥形形状。在侧表面的一部分提供向外突出的突出部分35b。突出部分35b对应切口24b。下模36包括用于制作盒子20的外侧表面的凹块36a。在凹块36a的侧表面的一部分上提供突出部分36b,突出部分36b向内突出。突出部分36b对应凹槽28。更进一步地,也提供不同于突出部分36b的对应切口27的另一个突出部分(未显示)。突出部分36b的顶端接触在低于端子22的臂形部分22c的上端的位置的位置。突出部分36b的下端延伸到凹块36a的底部表面。在凸块3 5a与凹块36a之间形成一个腔。
如图14(a)所示,制作成L形的端子22安置在上下模35与36之间,然后夹紧模具。在夹紧状态,端子22的底部平面部分22b,即外部连接部分安置在下模36的凹块36a的底部表面上。更进一步地,端子22的内部连接部分22a的前后表面由上模35的突出部分35b与下模36的突出部分36b所保持,因此防止了因树脂注入压力而使端子22的内部连接部分变形。
如图14(b)所示,上下模35与36垂直分开。盒子20的内部空间由上模35的凸块35a制成。盒子20的外侧表面由下模36的凹块36a制成。凹槽28是由下模36的突出部分36b制成。锥形表面24a由上模35的凸块35a的侧表面35c制成。切口24b由凸块35a制成。因此,端子22的内部连接部分22a可以接触盒子20的侧壁20b的内侧上的锥形表面24a。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
例子中的压电振动膜1具有一种结构,在其中层积的压电元件4联结到一块金属板上。压电元件不局限于具有层积结构,而也可具有单一平板结构。
本发明中的压电振动膜不局限于具有单压电晶体结构,在其中压电元件联结到一块金属板上,也可具有单独包含层积的压电陶瓷的双压电晶体结构,其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2001-95094号有所描述。
在上述例子中,在盒子的内侧提供用于支撑压电振动膜的四边的支撑部分。然而,可以在接触端子的两个边或四角提供支撑部分。
在上述例子中,机壳包括箱形盒子和用于覆盖盒子开口的盖子。然而,机壳结构不只局限到那里。
本发明只局限于如压电响声器这样的用在共振领域的电声传感器,而也应用在宽频可用电声传感器,例如压电接收器。
更进一步地,可以理解本发明的盒子也可应用在不同于压电电声传感器的各种电子元件中。

Claims (7)

1.一个带嵌入端子的盒子,它包括:
一个底壁,四个侧壁,以及在上部的一个开口,
其中由金属板构成的端子通过嵌入成型垂直地固定在所述各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内,
在固定所述端子的侧壁的外侧表面处垂直地提供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向下延伸,
所述端子外侧表面一部分在所述凹槽上露出,并且
与露出在所述凹槽上的端子的外侧表面相对的内侧表面一部分从所述侧壁的内侧表面露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嵌入端子的盒子,还包括在所述侧壁的外侧表面底部附近提供一个用于露出所述端子外侧表面的切口,在所述切口露出的端子的面积大于在所述凹槽露出的端子的面积,
其中所述凹槽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切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嵌入端子的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上端的位置开设到比所述端子上端的位置要低的一个位置为止。
4.一种压电电声转换器,它包含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盒子、通过加上非直流信号在两个电极之间以弯曲振动模式振动的压电振动膜、以及固定在所述盒子上部开口处的盖子,
其中在所述盒子的侧壁中彼此相对的两个侧壁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由嵌入成型所固定的一个端子,以及
在相对侧壁的内侧表面露出的各端子的内侧表面通过导电性的黏合剂电连接到所述压电振动膜的电极上。
5.一种用于生产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嵌入端子的盒子的过程,它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一个上模,其具有用于制作盒子的内表面的凸块,一个下模,其具有用于制作盒子的外表面的凹块;
在下模凹块的底部表面安置L形端子的基盘部分,端子由一个金属板构成,然后夹紧上下模,以使端子的竖起部分保持在上模凸块的外侧表面与下模凹块的内侧表面之间;
向上模凸块与下模凹块之间所提供的母模浇注树脂,然后固化树脂;以及
固化树脂后分开上下模取出盒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生产带嵌入端子的盒子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在下模的凹块的内侧表面上提供突出的带条,突出的带条的上端安置在低于端子的竖起部分的上端位置的位置,突出的带条的下端延伸到凹块的底部表面,以及
端子的竖起部分挟持在突出的带条的内侧表面与下模的凸块的外侧表面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生产带嵌入端子的盒子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在端子的竖起部分上提供一个臂形部分,臂形部分延伸至两侧,以及
在所述夹紧步骤中,臂形部分的前后表面保持在上模凸块的外侧表面与下模凹块的内侧表面之间。
CN2004800219244A 2003-08-06 2004-07-15 带嵌入端子的盒子、使用这种盒子的压电电声传感器以及用于生产带嵌入端子的盒子的过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302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7286/2003 2003-08-06
JP2003287286 2003-08-06
JP147404/2004 2004-05-18
JP2004147404 2004-05-18
PCT/JP2004/010097 WO2005015951A1 (ja) 2003-08-06 2004-07-15 インサート端子付きケースおよびこのケースを用いた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インサート端子付きケース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0226A CN1830226A (zh) 2006-09-06
CN1830226B true CN1830226B (zh) 2010-07-28

Family

ID=34137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2192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30226B (zh) 2003-08-06 2004-07-15 带嵌入端子的盒子、使用这种盒子的压电电声传感器以及用于生产带嵌入端子的盒子的过程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259502B2 (zh)
EP (1) EP1653772B1 (zh)
JP (1) JP3966352B2 (zh)
CN (1) CN1830226B (zh)
AT (1) ATE554608T1 (zh)
WO (1) WO20050159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04422A1 (de) * 2004-01-29 2005-08-18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Elektronisches Gerät sowie Verfahren zum Bonden eines elektronischen Gerätes
EP1988741A4 (en) * 2006-02-21 2014-11-05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PIEZOELECTRIC SOUND BODY
JP2008118585A (ja) * 2006-11-08 2008-05-22 Nippon Dempa Kogyo Co Ltd 表面実装用の電子部品
JP5048471B2 (ja) * 2007-12-05 2012-10-17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パッケージの製造方法、パッケージ、電子デバイス、圧電振動子、発振器、電子機器及び電波時計
KR101100081B1 (ko) 2009-06-19 2011-12-29 케이씨케미칼 주식회사 전자제품용 수지 일체형 금속 케이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286768B1 (ko) * 2009-12-08 2013-07-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압전형 스피커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091423B1 (ko) * 2010-06-22 2011-12-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기
DE102011114471B4 (de) * 2011-09-28 2013-05-08 Eads Deutschland Gmbh Membrananordnung zur Schallerzeugung
TW201330643A (zh) * 2012-01-05 2013-07-16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振動喇叭
KR20150043138A (ko) * 2013-10-14 2015-04-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필름형 햅틱 디바이스, 햅틱 피드백 전자장치 및 햅틱 키보드
DE102017102219A1 (de) * 2017-02-06 2018-08-09 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 Co. Kg Planardynamischer Wandler
USD906675S1 (en) * 2019-02-26 2021-01-05 Threaded Bliss, LLC Layered insert
USD906674S1 (en) * 2019-02-26 2021-01-05 Threaded Bliss, LLC Layered insert
USD906676S1 (en) * 2019-02-27 2021-01-05 Threaded Bliss, LLC Layered insert
US11190881B2 (en) * 2019-06-04 2021-11-30 uBeam Inc.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CN114208212B (zh) * 2019-09-20 2023-09-2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压电发声部件用外壳以及压电发声部件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752A (zh) * 2001-07-09 2003-02-1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压电电声换能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0410A (en) * 1964-08-05 1967-09-05 Wave Lock Inc Piezoelectric crystal assembly
US4431938A (en) * 1981-12-09 1984-02-14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Grooved piezoelectric resonating element and a mounting therefore
FR2612021A1 (fr) * 1987-03-06 1988-09-09 Cepe Ressorts de suspension d'une lame vivrante piezoelectrique
JPH0714114B2 (ja) 1989-02-17 1995-02-15 帝国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を用いた電子部品のケース取付方法
JP2616261B2 (ja) * 1991-02-26 1997-06-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インサート成形用端子及びこの端子を用いた樹脂製ケースの成形方法
JP3359587B2 (ja) * 1999-02-05 2002-12-2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圧電トランス収容ケースと該収容ケースに接続する電線接続用ベースコネクタ及び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JP3714128B2 (ja) 1999-07-22 2005-11-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3446705B2 (ja) * 2000-01-20 2003-09-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共振子
US6653762B2 (en) * 2000-04-19 2003-11-25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iezoelectric type electric acoustic converter
DE10042185B4 (de) * 2000-07-10 2006-02-16 Murata Mfg. Co., Ltd., Nagaokakyo Piezoelektrischer elektroakustischer Wandler
JP2002238094A (ja) 2001-02-08 2002-08-23 Murata Mfg Co Ltd 圧電音響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69431B2 (ja) * 2001-08-20 2005-07-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3882890B2 (ja) * 2001-10-19 2007-02-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2004015768A (ja) * 2002-06-12 2004-01-15 Murata Mfg Co Ltd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3861809B2 (ja) * 2002-12-27 2006-12-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振動板およびこの圧電振動板を用いた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3979334B2 (ja) * 2003-04-21 2007-09-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4180982B2 (ja) * 2003-06-16 2008-11-12 富士通メディア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弾性表面波デバイス、そのパッケー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752A (zh) * 2001-07-09 2003-02-1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压电电声换能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2-216896A 1990.08.29
JP特开2000-310990A 2000.11.07
JP特开2002-238094A 2002.08.2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59502B2 (en) 2007-08-21
EP1653772A1 (en) 2006-05-03
JP3966352B2 (ja) 2007-08-29
JPWO2005015951A1 (ja) 2007-10-04
EP1653772B1 (en) 2012-04-18
EP1653772A4 (en) 2010-04-28
CN1830226A (zh) 2006-09-06
US20060193107A1 (en) 2006-08-31
WO2005015951A1 (ja) 2005-02-17
ATE554608T1 (de) 2012-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0226B (zh) 带嵌入端子的盒子、使用这种盒子的压电电声传感器以及用于生产带嵌入端子的盒子的过程
KR100488619B1 (ko) 압전형 전기음향 변환기
US7020295B2 (en) Piezoelectric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TW517453B (en) Piezoelectric acoustic component
CN100356817C (zh) 压电电声换能器
CN1843058B (zh) 压电电声换能器
CN1260938C (zh) 压电式电声转换器
CN105721995A (zh) 压电式发声体以及电音响转换装置
US20130148837A1 (en) Multi-functional microphon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00290662A1 (en) Stray capacitance reduced condenser microphone
CN110418257A (zh) 发声装置
US9374891B2 (en) Injection moulded circuit carrier hav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board
JP3669431B2 (ja)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CN107396264B (zh) 扬声器
US9634384B2 (en) Chip antenna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040041497A1 (en) Piezoelectric sounding body and piezoelectric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using the same
WO2013137404A1 (ja) マルチバンドアンテ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797438B1 (ko) 커링공정이 필요없는 마이크로폰 및 그 조립방법
CN108337614B (zh) 电声转换器
KR100544277B1 (ko) 단차를 형성한 케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일렉트릿 콘덴서마이크로폰
CN114208212B (zh) 压电发声部件用外壳以及压电发声部件
CN211930864U (zh) 扬声器
WO2011033871A1 (ja)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通信装置
CN112468912A (zh) 扬声器箱
KR200282644Y1 (ko) 표면실장형 콘덴서 마이크로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Priority

Correct: 2004.05.18 JP 147404/2004

False: Lack of priority second

Number: 36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2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RIORITY; FROM: MISSING THE SECOND ARTICLE OF PRIORITY TO: 2004.5.18 JP 147404/2004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