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3058B - 压电电声换能器 - Google Patents

压电电声换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3058B
CN1843058B CN2005800008356A CN200580000835A CN1843058B CN 1843058 B CN1843058 B CN 1843058B CN 2005800008356 A CN2005800008356 A CN 2005800008356A CN 200580000835 A CN200580000835 A CN 200580000835A CN 1843058 B CN1843058 B CN 18430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adhesive
quadrangle
piezoelectric diaphragm
vibrating membran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008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43058A (zh
Inventor
冈崎进
竹岛哲夫
草开重雅
上庆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43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3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43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3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B06B1/060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a piezoelectric bender, e.g. bimorp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B06B1/064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a single piezoelectric element
    • B06B1/064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a single piezoelectric element of rectangular shap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9/00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 G10K9/1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 G10K9/12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using piezoelectric driv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 H04R31/006Interconnection of transducer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压电电声换能器,其中振动节点偏移到外部,振动膜的谐振频率降低,并且通过设计导电黏合剂的涂敷位置来抑制振动膜的谐振频率的变化。一种压电电声换能器,包括:四边形压电振动膜1,用于容纳压电振动膜1的盒体10,以及固定在盒体上、从而其内连接部分显露在盒体内侧的端11和12。导电黏合剂14涂敷在压电振动膜1的引导电极3a、3b和端11、12的内部连接部分11a、12a之间。导电黏合剂14涂敷在所述压电振动膜两邻角附近的相对位置上。因此,可抑制由导电黏合剂14所致的振动膜1的约束力,并且可轻易移动振动膜1。

Description

压电电声换能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诸如压电发声器、压电接收器、压电扬声器的压电电声换能器。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一种用于产生警示声音或操作声音的压电发声器或压电扬声器等,压电电声转换器广泛地用于电子、家用电器、以及移动电话中。上述的压电电声换能器使用四边形压电振动膜(diaphragm),藉此提高声换能器的生产效率及其效率,并减小尺寸。
专利文献1提出一种压电电声换能器,其中四角压电振动膜置于一盒体中,压电振动膜的外圈由置于盒体内圈的支撑部分所支撑,并且使用弹性密封材料,例如硅橡胶将压电振动膜的外圈与盒体内圈之间的空间密封住。在该情形中,导电黏合剂将压电振动膜的引导电极和固定到盒体上的端连接,以将电信号输入到压电振动膜中。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03-9286
一般地,导电黏合剂包括作为基本部分的热固物,还包括填料。因此,导电黏合剂在凝固之后具有很高的杨氏模量,可以轻易地束住振动膜。此外,导电黏合剂的凝固收缩应力可轻易地产生振动膜扭曲。最近,用于压电电声换能器的振动膜已经变得特别地薄和小,并具有几十到几百μm的厚度。因此,即便是极小涂层的导电黏合剂也会严重影响到振动膜的振动属性。
通常,为了抑制由导电黏合剂对压电振动膜的约束力,一种弹性黏合剂,例如聚氨酯树脂涂敷到压电振动膜和置于盒体上的端之间,并且导电黏合剂涂敷到弹性黏合剂上。在该情形中,在压电振动膜四角的对角线上的两角的每一个附近涂敷导电黏合剂。由于弹性黏合剂是涂敷在导电黏合剂之下,导电黏合剂的凝固收缩应力被释放,藉此可制止产生振动膜扭曲。
但是,当如上所述在压电振动膜的对角线上的两角附近涂敷上导电黏合剂时,振动膜的约束力很大,并且振动的节点靠近内部。因此,在很多情形中,振动波长很短,并且谐振频率很高。
此外,由于使用环境下的温度变化,导电黏合剂或弹性黏合剂的杨氏模量改变,并且因此约束力也改变。结果,出现一个问题:由于温度变化所致的振动膜谐振频率中的巨大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压电电声换能器,其中设计好导电黏合剂的涂敷位置,因此,振动的节点偏移到外部,振动膜的谐振频率降低,并且由温度变化所致的振动膜谐振频率中的变化很小。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提供一种压电电声换能器,包括:四角压电振动膜,通过将交变信号施加到引导电极,在厚度方向弯曲振动;包括置于外壳内圈上的支撑部分的外壳,该支撑部分支撑压电振动膜的外圈;固定在外壳上、使得内部连接部分显露在外壳的内圈上的第一和第二端;以及在第一和第二端与压电振动膜的引导电极之间涂敷和凝固的导电黏合剂,藉此导电黏合剂将引导电极电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端的内部连接部分,其中在压电振动膜的一角附近,引导电极之一和第一端的内部连接部分之间涂敷并凝固有导电黏合剂之一,并且在与该角相邻的另一角附近,另一引导电极和第二端的内部连接部分之间涂敷并凝固有另一导电黏合剂。
通常,在振动膜的对角线位置的两角附近涂敷有导电黏合剂,从而实现振动,以振动在其两端受到支撑的振动膜。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沿着振动膜一边的角附近涂敷有导电黏合剂,并且然后实现振动,以振动在其一端受到支撑的振动膜,从而更加轻易地移动振动膜。因此,振动节点偏移至外部,振动的波长变长,并且谐振频率降低。此外,当使用环境的温度改变时,因为导电黏合剂的杨氏模量中的变化导致约束力中很小的变化,从而使谐振频率中的变化受到抑制。
根据权利要求2,一种导电黏合剂的涂敷位置以及另一种导电黏合剂的涂敷位置彼此相对,隔着压电振动膜。或者,根据权利要求3,一种导电黏合剂的涂敷位置和另一种导电黏合剂的涂敷位置可在压电振动膜的一边上,并且靠近一边两端上的角。
在每一种情形中,都获得根据权利要求1的操作和优点。
当两端置于外壳的两个位置上,隔着外壳彼此相对时,根据权利要求2,在隔着压电振动膜彼此相对的两个位置上可确定导电黏合剂的涂敷位置。当两端置于隔着外壳彼此相对的两个位置上时,这种情形是较好的,因为涂敷形状简单且短小。
根据权利要求4,压电振动膜可以是单体(unimorph)振动膜,通过将四角压电元件黏附到四角金属盘片上而形成该振动膜。或者,根据权利要求5,压电振动膜可以是双体(bimorph)振动膜,通过在夹住内部电极、并在前和后表面的主要表面上提供主要表面电极的同时层叠多个压电陶瓷层,来形成该振动膜。
在单体压电振动膜中,一引线端是置于压电元件表面上的电极,而另一电极是金属盘片。
此外,在具有层叠结构的压电振动膜中,一引导电极连接到内部电极,而另一引导电极连接到主要表面电极。
根据权利要求6,较佳地,弹性黏合剂涂敷在压电振动膜和端之间,而导电黏合剂涂敷在弹性黏合剂上。
弹性密封材料,例如,硅橡胶将压电振动膜的外圈和外壳的内圈之间的空间密封住。在密封操作之前,压电振动膜需要暂时地结合到外壳上。用弹性黏合剂来执行暂时结合操作,藉此可保证压电振动膜和外壳之间的位置精确性。此外,导电黏合剂在凝固过程中被压缩,并且因此凝固收缩应力施加给压电振动膜,藉此改变了谐振频率。但是,由于弹性黏合剂涂敷于导电黏合剂之下,导电黏合剂的凝固收缩应力通过弹性黏合剂被释放掉,藉此抑制了应力对压电振动膜的影响。上述的弹性部分是,例如聚氨酯系黏合剂。较佳地,在凝固之后,杨氏模量不超过500×106Pa。
优点
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导电黏合剂涂敷在振动膜一边的角附近,藉此可自由地移动振动膜其它三边。因此,振动膜的振动节点偏移到外部,振动的波长变长,并且谐振频率降低。此外,随着使用温度的环境中的变化,因为导电黏合剂的杨氏模量中的变化导致约束力中很小的变化,从而谐振频率中的变化受到抑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压电电声换能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支撑在盒体上的振动膜(在涂敷弹性黏合剂之前)的平面图;
图3是图2所示III-III线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4是图2所示IV-IV线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5是示出用于图1所示的压电电声换能器的盒体的平面图;
图6是图5所示VI-VI线的横截面图;
图7是图5所示VII-VII线的横截面图;
图8是示出图5所示盒体左下角的放大透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振动膜位移的平面图和等高线平面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比较例的振动膜位移的平面图和等高线平面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和比较例之间的声压属性的比较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和比较例之间温度变化所致的频率变化量的比较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压电电声换能器的平面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压电电声换能器的平面图;
图15是用于图14所示压电电声换能器的压电振动膜的透视图;
图16是使用有限元方法示出图14所示压电电声换能器的振动膜位移的分析图;
图1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比较例的平面图;
图18是使用有限元方法示出图17所示振动膜位移的分析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压电振动膜的透视图;以及
图20是图19所示X-X线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1到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适于单一频率使用的压电电声换能器的示例,例如发声器或响鸣器的表贴电声换能器的示例。
该电声换能器主要包括压电振动膜1、盒体10以及盒盖20。
此处,外壳包括盒体10和盒盖20。
参照图2,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压电振动膜1包括方形金属盘片2以及粘合在金属盘片2的顶表面一角附近的位置上的压电元件3。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压电元件3形成为矩形。但是,压电元件3可以是方形的。压电元件3由例如PZT的压电陶瓷制成。压电元件3的前和后表面整体地具有电极3a和3b(在后表面上的电极3b未示出)。在前和后表面上的电极3a和3b之间施加有交变信号,使得压电元件3在平面方向伸展或收缩。较佳地,金属盘片2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弹性。例如,金属盘片2可以由磷青铜或42Ni制成。此处,金属盘片2是由42Ni制成,具有与在垂直、水平、厚度方向上尺寸分别为7.6mm,7.6mm,0.03mm的陶瓷(例如,PZT)近似的热膨胀系数。此外,压电元件3是由在垂直、水平、厚度方向上尺寸分别为6.8mm,5.6mm,0.04mm的PZT盘片制成的。
盒体10是具有底壁10a,四个侧壁10b到10e的方盒形状,并且是由树脂材料制成,如图5到8所示。较佳地,该树脂材料是耐热树脂,例如LCP(液晶聚合体)、SPS(间规聚苯乙烯)、PPS(硫化聚苯醚)、或环氧。四个侧壁10b到10e之中,在相对侧壁10b和10d中的角附近的两个地方,显露出端11和12的分叉内部连接部分11a和12a。在盒体10中插入并模制端11和12。显露在盒体10外部的外部连接部分11b和12b沿着端11和12的侧壁10b和10d外部表面弯曲至盒体10的底表面。(参照图7)。
在盒体10的四个内部角中,形成用于支撑角底表面的支撑部分10f。所形成的支撑部分10f比端11和12的内部连接部分11a和12a的显露部分低一台阶。因此,当振动膜1置于支撑部分10f上时,振动膜1的顶表面具有与端11和12的内部连接表面11a和12a相同的高度,或者是振动膜1的顶表面具有稍低于端11和12的内部连接表面11a和12a的高度。
在支撑部分10f附近,端11和12的内部连接部分11a和12a的内圈上,形成有聚氨酯承接台阶10g,高度低于支撑部分10f,与振动膜1的底表面有预定的间隔。聚氨酯承接台阶10g的顶表面和振动膜1的底表面(支撑部分10f的顶表面)之间的间隔可设置成利用弹性黏合剂13的表面张力来抑制弹性黏合剂13流出的尺寸,稍后将对其进行描述。
此外,在盒体10的底壁10a的周围,放置了用于装填弹性密封材料15的凹槽10h,稍后将对其进行描述。在凹槽10h中,放置了低于支撑部分10f的用于放置流出的壁10i。用于防止流出的壁10i限制弹性密封材料15流出到底壁10a上。壁10i的顶表面和振动膜1底表面(支撑部分10f的顶表面)之间的间隔设置成利用弹性密封材料15的表面张力来防止其流出的尺寸。
根据第一实施例,凹槽10h形成具有较浅的深度,使得凹槽10h的底表面是在高于底壁10a的定表面的位置上,并且凹槽10h可填充有少量的密封材料15,以坚固地围住外圈。凹槽10h和壁10i置于不包括聚氨酯承接台阶10g的底壁10a的周围。或者凹槽10h和壁10i可以通过聚氨酯承接台阶10g的内圈,连续地置于整个底壁10a上。此外,与支撑部分10f和聚氨酯承接台阶10g相接触的凹槽10h的端部分(四角)可形成较之其它部分更宽。因此,多余的黏合剂15被较宽部分所容纳,并且防止黏合剂15流到振动膜1上。
在振动膜1(而非支撑部分10f)的中央附近的两邻角的两个位置上,用于使振动膜的振动在预定量内、防止其过振幅的承接基底10p从盒体的底壁10a中整体伸出。
在盒体的侧壁10b到10d的内部表面中,放置了用于引导压电振动膜1的四边的条状凸出部分10j。两个凸出部分10j分别置于侧壁10b到10e上。
在盒体10侧壁10b到10e的顶边缘的内部表面中,形成有用于放置弹性粘合材料15上升的开口部分10k。
此外,在侧壁10e附近的底壁10a上,设置有第一音孔101。
在盒体10侧壁10b到10e的角的定表面上,形成有用于支撑并固定盒盖20的四角的L状定位凸出部分。在凸出部分10m的内部表面,形成有用于引导盒盖20的条状表面10n。
此处,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压电电声换能器的组装方法。
首先,压电振动膜1置于盒体10内,从而金属盘片2面对底壁,并且压电振动膜1的四角由支撑部分10f支撑。在该情形中,振动膜1的周围由置于盒体10侧壁10b到10e的内部表面上的条状凸出部分10j所引导。因此,振动膜1的各角精确地放置在支撑部分10f上。
在将振动膜1置于盒体10中之后,弹性黏合剂13涂敷到振动膜1的邻角附件的两个部分上,藉此将振动膜1(金属盘片2)暂时地固定在盒体10上。具体地,金属盘片2涂有一种弹性黏合剂13,如图3所示。涂敷在弹性黏合剂13上的导电黏合剂防止对金属盘片2的接触状态。当需要增强暂时固定振动膜1的强度时,弹性黏合剂13可涂敷在振动膜1的邻角附近的两个剩余部分上。此处,弹性黏合剂13是直线地涂敷到振动膜1的外部侧表面。但是涂敷形状不限于此。作为弹性黏合剂13,较佳地,可使用在凝固之后具有等于或小于500×106Pa杨氏模量的黏合剂。根据第一实施例,使用具有3.7×106Pa杨氏模量的聚氨酯系黏合剂。在将弹性黏合剂13涂敷之后,再执行加热和凝固处理。
在将弹性黏合剂13涂敷之后,弹性黏合剂13可能通过压电振动膜1和端11或12之间的间距流动并落入到底壁10a上。但是,如图3所示,聚氨酯承接台阶10g放置在涂敷有弹性黏合剂13的区域中的压电振动膜1的下部分上。聚氨酯承接台阶10g和压电振动膜1之间的间距设置得很窄。因此,借助弹性黏合剂13的表面张力来防止弹性黏合剂13的流动,从而防止流出到底壁部分10a上。此外,由于牢固地装填该间距,多余的弹性黏合剂13在压电振动膜1和端11或12之间形成为一凸出部分。弹性黏合剂13的层存在于聚氨酯承接台阶10g和压电振动膜1之间。因此,压电振动膜1不会被限制在非必要的水平上。
在将弹性黏合剂13凝固之后,导电黏合剂14涂敷到弹性黏合剂13的上部分。可使用各种导电黏合剂。根据第一实施例,在凝固之后使用具有0.3×109Pa杨氏模量的聚氨酯系导电涂膏。在涂敷导电黏合剂14之后,将导电黏合剂14加热并凝固,藉此将金属盘片2电连接到端11的内部连接部分11a,并将压电元件3的表面电极3a电连接到端12的内部连接部分12a。具体地,因为压电元件3处在金属盘片2一角附近的位置上,所以将压电元件3的表面电极3a电连接到端12的内部连接部分12a的导电黏合剂14的涂敷长度可变得短一些。然后,在导电黏合剂14之下,存在有涂敷金属盘片2的弹性黏合剂13,藉此防止导电黏合剂14与金属盘片2直接接触。导电黏合剂14的涂敷形状不限,并且通过弹性黏合剂13的定表面,将金属盘片2或压电元件3的表面电极3a连接到端11的内部连接部分11a或者端12的内部连接部分12a。弹性黏合剂13凸出,并且因此导电黏合剂14类似弧形地涂敷在弹性黏合剂13的顶表面上,即所涂敷的导电黏合剂14并非最短路线。因此,导电黏合剂14的凝固收缩应力由弹性黏合剂13减小,藉此抑制其对振动膜1的影响。
在涂敷并凝固导电黏合剂14之后,弹性密封材料15涂敷到振动膜1的整个周围和盒体10的内圈之间的空间中,藉此防止在振动膜1的前侧和后侧之间的空气泄漏。在环绕涂敷弹性密封材料15之后,加热并凝固弹性密封材料15。可使用在凝固之后具有等于或小于30×106Pa杨氏模量、并且在凝固之前具有低度粘滞性的热凝固黏合剂。此处,硅系黏合剂用作弹性密封材料15。在盒体10的内圈面对振动膜1的周围的情形中,凹槽10h被放置以装填弹性密封材料15。在凹槽10h中,放置了用于防止流动的壁10i。弹性密封材料15进入凹槽10h,并且向四周扩散。在振动膜1和用于防止流动的壁10i之间,形成有利用弹性密封材料的表面张力来防止其流动的间距。防止弹性密封材料15流到底壁10a上。在壁10i和压电振动膜1之间,存在有一层弹性密封材料15。因此,可防止对压电振动膜1振动的抑制。
如上所述,在将振动膜1附着在盒体10之后,用黏合剂21将盒盖20粘合到盒体10的侧壁的顶表面上。用与盒体相同的材料形成类似于平面的盒盖20。盒盖20的周围与伸到盒体10的侧壁顶表面上的定位凸出部分10m的内部条状表面10n相啮合,藉此实现精确的定位。盒盖20粘合到盒体10上,从而在盒盖20和振动膜1之间形成声学空间。盒盖20具有第二音孔22。
如上所述,可组装出表贴压电电声换能器。
根据第一实施例,在端11和12之间施加有预定的交变信号(AC信号或方波信号),从而在平面方向伸展和收缩压电元件3,而金属盘片2没有伸展和收缩。因此,振动膜1作为一个整体而弯曲振动。弹性密封材料15将振动膜1的前侧和后侧之间的间隔密封住。因此,通过音孔22可产生预定的声波。
图9示出在根据本发明压电电声换能器中导电黏合剂的涂敷位置以及振动膜的位移。
图10示出在根据比较例的压电电声换能器中导电黏合剂的涂敷位置以及振动膜的位移。
根据本发明,导电黏合剂14涂敷在振动膜1的两相邻角的每一个的附近。另一方面,根据该比较例,导电黏合剂涂敷在振动膜1对角线上的两相邻角的每一个附近,弹性黏合剂13涂敷在导电黏合剂14的后侧,并且振动膜1和盒体10具有相同的形状。
参照图10将会容易理解,根据该比较例,导电黏合剂14涂敷在对角线上的两角的每一个附近。然后,振动膜1的振动节点K靠近内部,并且振动的位移是椭圆形的。结果,振动膜1的谐振频率很高。
相反地,根据本发明,导电黏合剂14涂敷在振动膜1的两相邻角的每一个附近。然后,参照图9,振动膜1的振动节点K偏移到外部,并且振动位移是圆形,而、且无扭曲。因此,与比较例不同的是,振动膜1的谐振频率降低。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以及实施例的声压属性。
根据本发明,声压级的峰较之根据实施例的峰,偏移至低频侧。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以及比较例,由于温度变化所致的频率变化量。
根据该比较例,当温度变化在25℃到-40℃的范围时,频率中的变化量近似为0.18kHz。相反地,根据本发明,频率中的变化量近似为0.07kHz。根据本发明的由温度变化所致的频率变化要低于比较例的一半。
第二实施例
根据第一实施例,导电黏合剂14涂敷在振动膜1的两相邻角附近的相对位置上。但是,参照图13,导电黏合剂可以涂敷在振动膜1一边的两角附近的位置上。
上述的结构可应用到一种情形中,其中端11和12的内部连接部分11a和12a沿着盒体10的一边显露出。
第三实施例
图14是示出使用单体振动膜20的压电电声换能器的示例,该振动膜形状不同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膜。图15示出单体振动膜20。在此相同的标号指定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并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15,振动膜20具有粘合到金属盘片21一边附近的位置上的压电元件22。金属盘片21和压电元件22的材料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那些相同。但是,金属盘片21在垂直、水平、厚度方向上尺寸为7.6mm、7.6mm、0.03mm,二压电元件22在垂直、水平、厚度方向上尺寸为5.3mm、7.6mm、0.04mm。
根据第三实施例,导电黏合剂14涂敷到振动膜20的两邻角附近的相对位置上。
图16示出当导电黏合剂14涂敷到如图14所示的振动膜20两相邻角附近的位置上时、振动膜20的位移。
参照图16将会容易理解,导电黏合剂14涂敷到振动膜20的两相邻角附近的位置上。因此,振动节点K偏移到外部,并且振动的位移是圆形的,而无扭曲。因此,振动膜20的谐振频率降低。
图17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一示例,其中导电黏合剂14涂敷到振动膜20对角线上的两角附近的位置上。图18示出振动膜20的位移。
参照图18,振动膜20的振动节点K靠近其上涂敷有导电黏合剂14的对角线上的两角内侧,并且振动的位移被椭圆地扭曲了。结果,振动膜20的谐振频率很高。
根据第一和第三实施例容易理解,导电黏合剂涂敷到振动膜两邻角附近的位置上,而与振动膜1和20的形状无关。振动节点K偏移到外部,并且谐振频率降低。
第四实施例
压电振动膜不限于通过将压电元件粘合到金属盘片上而形成的单体振动膜,并且可以是具有包括如图19和20所示的压电陶瓷层叠层的双体结构的压电振动膜。
例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01-95094中揭示了一种振动膜30。振动膜30是通过层叠两个压电陶瓷层31和32而形成的,振动膜30的前后侧上的主要表面具有主要表面电极33和34,并且在陶瓷层31和32之间形成有内电极35。在相同的厚度方向上使两个陶瓷层31和32极化。前侧上的主要表面电极33和后侧上的主要表面电极34所形成的长度要短于振动膜30的边长,并且前侧上的主要表面电极33以及后侧上的主要表面电极34的第一端都连接到在振动膜30的一端表面上形成的端电极36。因此,前侧上的主要表面电极33和后侧上的主要表面电极34彼此相连。在主要表面33和34上对称地形成有内电极35,内电极35的一端与端电极36分离,而内电极35的另一端连接到在振动膜30的另一端表面上形成的端电极37。在振动膜30另一端的前后侧上形成导通端电极37的辅助电极38。
在振动膜30的前后表面上,形成有用于涂敷主要表面33和34的树脂层39。设置树脂层39是为了增强抵抗塌陷的强度,因为振动膜30是由陶瓷材料制成的。然后,在前侧和后侧上的电极层39包括在振动膜30的两邻角附近、其中显露出主要表面电极33和34的凹槽39a,以及其中显露出辅助电极38的凹槽39b。
凹槽39a和39b可仅设置在前后侧之一上。在该实施例中,为了获得前后侧的无方向性,在前后侧都设置了凹槽39a和39b。
此外,辅助电极并不需要具有恒定宽度的弯曲电极。辅助电极可以设置在对应于凹槽39b的位置上。
类似于图5到8所示的那些情形,振动膜30置于盒体10内,弹性黏合剂13涂敷在相对位置上的凹槽39a处显露的主要电极33和端11的内部连接部分11a之间,并且涂敷在凹槽39b处显露的辅助电极38和端12的内部连接部分12a之间,同时振动膜30被暂时固定在盒体10上。
在这之后,类似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情形,导电黏合剂14涂敷在弹性黏合剂13上并凝固。此外,涂敷弹性密封材料15以将振动膜30的外圈和盒体10内圈之间的间距密封住。
根据第四实施例,导电黏合剂4涂敷在振动膜30的邻角附近的位置上。因此,较之将导电黏合剂涂敷到对角线上的两角附近的位置上的情形,振动膜30的约束力较低。相应的,振动的节点偏移到外部,并且谐振频率降低。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做出修改而不脱离本方面的精髓。
根据各实施例,压电元件3是单个的元件。替换单个的压电元件3,本发明可应用通过将元件(除了来自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压电振动膜30的树脂层39之外)粘合到金属盘片上而形成的振动膜。
根据各实施例,振动膜为近似方形,但是振动膜可以是矩形的。在该情形中,较好地,导电黏合剂可涂敷到一短边两端上的角附近的位置上。
如图1所示,使用单体结构的振动膜,压电元件粘合在金属盘片的一角附近。此外,还可以通过将压电元件粘合在金属盘片的中央、或者是将压电元件粘合在金属盘片的一边来形成振动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压电振动膜可具有任意的形状和结构,只要压电振动膜是四边形的。

Claims (8)

1.一种压电电声换能器,包括:
四边形压电振动膜,通过将交变信号施加到其引导电极在厚度方向弯曲振动;
外壳,包括置于所述外壳内圈上的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支撑所述四边形压电振动膜的外圈;
第一和第二端,固定在所述外壳上使该第一和第二端的内部连接部分在所述外壳的内圈上显露;以及
导电黏合剂,涂敷并凝固在所述四边形压电振动膜的引导电极和第一、第二端的内部连接部分之间,从而所述导电黏合剂将所述引导电极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端的内部连接部分,
其中,所述导电黏合剂之一涂敷并凝固在所述第一端的内部连接部分和所述四边形压电振动膜一角附近的引导电极之一之间,以及
所述导电黏合剂中的另一个涂敷并凝固在所述第二端的内部连接部分和所述四边形压电振动膜另一角附近的另一引导电极之间,所述另一角与所述四边形压电振动膜的一角相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黏合剂的涂敷位置隔着所述四边形压电振动膜,面对另一导电黏合剂的涂敷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黏合剂之一的涂敷位置以及另一导电黏合剂的涂敷位置都在所述四边形压电振动膜的一侧,并且靠近所述一侧两端上的两角。
4.如权利要求1到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电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压电振动膜是通过将四边形压电元件粘到四边形金属盘片上而形成的,一引导电极是置于所述四边形压电元件表面上的电极,而另一引导电极是金属盘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电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将弹性黏合剂涂敷在所述四边形压电振动膜和所述第一和第二端之间,以及所述导电黏合剂涂敷在所述弹性黏合剂之上。
6.如权利要求1到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电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压电振动膜是通过层压多个压电陶瓷层、将一内部电极夹入其中而形成的,从而所述四边形压电振动膜包括在前后侧的主表面上都有主表面电极的层压层,以及
所述引导电极之一连接到所述内部电极,而另一引导电极连接到所述主表面电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电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将弹性黏合剂涂敷在所述四边形压电振动膜和所述第一和第二端之间,以及
所述导电黏合剂涂敷在所述弹性黏合剂之上。
8.如权利要求1到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电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将弹性黏合剂涂敷在所述四边形压电振动膜和所述第一和第二端之间,以及所述导电黏合剂涂敷在所述弹性黏合剂之上。
CN2005800008356A 2004-08-12 2005-05-27 压电电声换能器 Active CN18430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35029 2004-08-12
JP235029/2004 2004-08-12
PCT/JP2005/009745 WO2006016443A1 (ja) 2004-08-12 2005-05-27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3058A CN1843058A (zh) 2006-10-04
CN1843058B true CN1843058B (zh) 2012-07-04

Family

ID=35839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08356A Active CN1843058B (zh) 2004-08-12 2005-05-27 压电电声换能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08874A1 (zh)
JP (1) JP4203910B2 (zh)
KR (1) KR100725341B1 (zh)
CN (1) CN1843058B (zh)
DE (1) DE112005000037B4 (zh)
WO (1) WO20060164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5602B (zh) * 2009-01-27 2014-10-01 Taiyo Yuden Kk Piezoelectric body
JP5155352B2 (ja) * 2010-03-25 2013-03-06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圧電デバイス
DE102010027780A1 (de) 2010-04-15 2011-10-20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Ansteuern eines Ultraschallsensors und Ultraschallsensor
JP5505165B2 (ja) * 2010-07-23 2014-05-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発振装置
CN103270776B (zh) 2010-12-28 2016-08-3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振荡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527471B (zh) 2014-03-14 2016-03-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壓電電聲換能器
TWI533714B (zh) 2014-04-18 2016-05-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壓電電聲換能器
CN106575498A (zh) * 2014-10-31 2017-04-1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发声装置
US9366879B1 (en) 2014-12-02 2016-06-14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Camera lens suspension with polymer bearings
US9454016B1 (en) 2015-03-06 2016-09-27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Camera lens suspension with integrated electrical leads
KR20190015528A (ko) * 2016-06-09 2019-02-13 허친슨 테크놀로지 인코포레이티드 현가 조립체를 위한 접착제를 갖는 형상기억합금 와이어 부착 구조물
WO2018061320A1 (ja) * 2016-09-28 2018-04-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発音部品
JP6384575B2 (ja) * 2017-07-19 2018-09-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センサーデバイス、力検出装置、およびロボット
JP7268478B2 (ja) 2019-05-20 2023-05-08 Tdk株式会社 音響デバイス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4756A (ja) * 1998-10-20 2000-04-28 Seiko Epson Corp 圧電振動子及び圧電発振器とこれらの封止方法
JP2003009286A (ja) * 2001-06-26 2003-01-10 Murata Mfg Co Ltd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774Y2 (zh) * 1986-12-08 1993-01-22
JPH052774U (ja) * 1991-06-25 1993-01-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圧電振動子
JPH08330886A (ja) * 1995-03-24 1996-12-13 Meidensha Corp 表面実装形圧電デバイス
JPH1169491A (ja) * 1997-08-19 1999-03-09 Miyota Co Ltd 圧電振動子
WO1999009647A1 (fr) * 1997-08-19 1999-02-25 Miyota Co., Ltd. Vibreur piezo-electrique
JP3794292B2 (ja) * 2001-07-03 2006-07-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70111B2 (ja) * 2001-07-09 2006-04-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US6734648B2 (en) * 2001-09-13 2004-05-11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oration Position initialization for a vehicle power closure system
JP3882890B2 (ja) * 2001-10-19 2007-02-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3965070B2 (ja) * 2002-04-22 2007-08-22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用の水晶振動子
JP3861809B2 (ja) * 2002-12-27 2006-12-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振動板およびこの圧電振動板を用いた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4756A (ja) * 1998-10-20 2000-04-28 Seiko Epson Corp 圧電振動子及び圧電発振器とこれらの封止方法
JP2003009286A (ja) * 2001-06-26 2003-01-10 Murata Mfg Co Ltd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25341B1 (ko) 2007-06-07
JP4203910B2 (ja) 2009-01-07
DE112005000037B4 (de) 2015-10-08
WO2006016443A1 (ja) 2006-02-16
US20070108874A1 (en) 2007-05-17
KR20060060680A (ko) 2006-06-05
DE112005000037T5 (de) 2006-07-27
JPWO2006016443A1 (ja) 2008-05-01
CN1843058A (zh) 2006-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43058B (zh) 压电电声换能器
JP3700616B2 (ja)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20818B1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US6965680B2 (en) Piezoelectric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US6741710B1 (en) Piezoelectric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JP4003686B2 (ja)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KR20030007021A (ko) 압전형 전기음향 변환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1238291A (ja) 圧電音響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28055A (ja)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3882890B2 (ja)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3988672B2 (ja)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29768B1 (ko) 압전형 전기 음향 변환기
EP1653772B1 (en) Case with insert terminal and piezoelectric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using this case,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case with insert terminal
JP3669431B2 (ja)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2007104650A (ja) スピーカ及びセンサ
JP2004015767A (ja) 圧電発音体およびこの圧電発音体を用いた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4179196B2 (ja)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