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3274A - 盘驱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盘驱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3274A
CN1783274A CN200510118124.0A CN200510118124A CN1783274A CN 1783274 A CN1783274 A CN 1783274A CN 200510118124 A CN200510118124 A CN 200510118124A CN 1783274 A CN1783274 A CN 1783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locking member
cam member
retaining piece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181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38842C (zh
Inventor
中出勇
林孝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83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3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88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884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11B17/028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by means provided on the turntable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 Moving Of Heads (AREA)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盘驱动设备,用于驱动具有形成有中央孔的中央部分的光盘,包括:框架元件;由框架元件可旋转地支承的盘锁紧件;由盘锁紧件支承的凸轮件,它可相对于盘锁紧件旋转;均由盘锁紧件支承的多个盘固持件,与凸轮件可联动地结合,各盘固持件可相对于盘锁紧件移动,以采取包含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各盘固持件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光盘释放位置时,各盘固持件不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和插在盘锁紧件和各盘固持件之间的弹性件,弹推各盘固持件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

Description

盘驱动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02105844.X、申请日为2002年3月22日、申请人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发明名称为“盘驱动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驱动设备,它用于驱动光盘,尤其涉及一种配备有光盘固持机构的盘驱动设备,该固持机构可分离地将光盘固持在其上面。
技术背景
到目前为止,已提出了多种设计用来驱动中央部分形成有圆孔的光盘的传统盘驱动设备,如小型盘(CD)和数字多用途光盘(DVD)。迄今为止,这种传统的盘驱动设备用于多种信息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日本专利特许公开No.10-134462和No.10-269722公开了上面提出的传统盘驱动设备。
传统盘驱动设备的一种典型实例是强制安装型传统盘驱动设备。这一类型的传统盘驱动设备包括:形成有周向台肩的盘锁紧件;多个盘固持件,均由盘锁紧件来可移动地支承;多个弹簧件,均插在盘锁紧件和各盘固持件之间,以便向盘锁紧件外径向地弹推各盘固持件。盘锁紧件、盘固持件和弹簧件一起构成用于将光盘可分离地固持在其上面的光盘固持机构。
这样构成的传统盘驱动设备中,光盘固持到盘锁紧件上,并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光盘的中央部分容纳在盘锁紧件的周向台肩内,各弹簧件向盘锁紧件外弹推盘固持件,以使各盘固持件保持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而将光盘装在盘锁紧件上。该实例中,要克服各弹簧件的弹力,强制性地将光盘装到盘锁紧件上和从盘锁紧件上卸下光盘。
传统盘驱动设备的另一典型实例是机械安装型传统盘驱动设备,如图13到16所示。该类型的传统盘驱动设备900包括:框架910;由框架910支承且可绕其旋转轴线旋转的盘锁紧件920;由盘锁紧件920可摆动地支承的凸轮件930;多个盘固持件940,,均由盘锁紧件920支承,它们与凸轮件930可联动地结合在一起;和,多个弹簧件950,它们均插在盘锁紧件920和各盘固持件940之间,以便向盘锁紧件920外径向地弹推各盘固持件940。
盘锁紧件920形成有周向台肩921,并能够采取两种不同的操作状态来操作,包含:光盘锁紧状态,这时,在光盘的中央部分容纳在盘锁紧件920的周向台肩921中的状态下,光盘(未显示)装到盘锁紧件920上;和非锁紧状态,这时,从盘锁紧件920卸下光盘。
凸轮件930相对于盘锁紧件920是可摆动的,并采取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包含:图16A和图16B所示的第一摆动位置,和图14A和14B所示的第二摆动位置。凸轮件930形成有多个沟槽931,各沟槽931均有彼此相对且以恒定间距彼此分开的对侧面931a和931b。
各盘固持件940有固持端941,且可相对于盘锁紧件920移动,并采取包含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的两种不同的工作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在凸轮件930摆动而采取如图16A和16B所示的第一摆动位置的状态下,各盘固持件940的固持端941与光盘的中央部分保持接触,将光盘固持到盘锁紧件920上;光盘释放位置时,在凸轮件930摆动而采取如图14A和14B所示的第二摆动位置的状态下,各盘固持件940的固持端941不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将光盘从盘锁紧件920上释放。
各盘固持件940有容纳在凸轮件930的各沟槽931中的突起942,突起942可沿各凸轮件930的沟槽931的对侧面931a和931b滑移,以使各盘固持件940在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凸轮件930的各沟槽931的对侧面931a和931b以恒定间距彼此分开,恒定间距约等于各盘固持件940的突起942的直径。
各弹簧件950插在盘锁紧件920和各盘固持件940之间,弹推盘固持件940,以采取图16A和16B所示的光盘固持位置。
盘锁紧件920、凸轮件930、盘固持件940和弹簧件950一起构成了设计用来将光盘可分离地固持在上面的光盘固持机构960。
传统的盘驱动设备900还包括:由框架910可移动地支承的凸轮摆动件970;光学头单元980,它用于向光盘记录信息和从光盘再现信息;和可联动地连接到凸轮摆动件970上的转换杠杆990。
凸轮摆动件970可相对于框架910移动,以采取包含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的两个不同的位置:接合位置时,凸轮摆动件970与凸轮件930接合,摆动凸轮件930,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分离位置时,凸轮摆动件970不与凸轮件930接合,摆动凸轮件930,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如图15A和图15B所示。
光学头单元980由框架910支承,且可移向盘锁紧件920的旋转轴线或从其移开。光学头单元980包含:推挤端981和凸出982,且采取包含凸轮释放状态、凸轮固持状态和记录和再现状态的三种不同的操作状态操作:凸轮释放状态时,光学头单元980向盘锁紧件920的旋转轴线移动,光学头单元980的推挤端981与凸轮摆动件970接触,移动凸轮摆动件970,以采取分离位置,如图15A和15B所示;凸轮固持状态时,光学头单元980从盘锁紧件920的旋转轴线移开,光学头单元980的凸出982与转换杠杆990接触,经转换杠杆990移动凸轮摆动件970,以采取接合位置,如图13A和13B所示;记录和再现状态时,光学头单元980可移向盘锁紧件920的旋转轴线和从其移开,以便向光盘记录信息和从光盘再现信息。
转换杠杆990可相对于光学头单元980移动,采取包含凸出位置和收回位置的两种不同的工作位置:凸出位置时,转换杠杆990位于光学头单元980的凸出982的路径上,操作光学头单元980,以采取凸轮固持状态,如图13A和13B所示;收回位置时,转换杠杆990位于光学头单元980的凸出982的路径外,操作光学头单元980,以采取记录和再现状态状态,如图15A和15B所示。
下面参考图13到16,描述传统的盘驱动设备900的操作。
下面的描述是光盘装在盘锁紧件920上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光盘装在盘锁紧件920上之前,操作盘锁紧件920而采取非锁紧状态,每个盘固持件940被移动以采取光盘释放位置。
盘锁紧件920固持在非锁紧状态,这时,从盘锁紧件920上卸下光盘,如图13A和13B所示,直到光盘装在盘锁紧件920上。
当光盘(未显示)装在盘锁紧件920上,同时操作盘锁紧件920以采取光盘锁紧状态时,操作光学头单元980,以采取凸轮释放状态,这时,光学头单元980以箭头901a所示的方向移动,光学头单元980的推挤端981与凸轮摆动件970接触,如图15A和15B所示。
当操作光学头单元980,采取凸轮释放状态时,光学头单元980在箭头901a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凸轮摆动件970,以采取分离位置,这时,凸轮摆动件970不与凸轮件930接合,如图15A和15B所示。
当光学头单元980移动凸轮摆动件970,采取分离位置时,凸轮摆动件970在箭头902a所示的方向上摆动凸轮件930,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如图16A和16B所示。
当凸轮摆动件970摆动凸轮件930,采取第一摆动位置时,凸轮件930移动各盘固持件940,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这时,各盘固持件940的固持端941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将光盘固持到盘锁紧件920上,如图16A和16B所示。
当凸轮件930移动各盘固持件940,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时,操作光学头单元980,以采取记录和再现状态,这时,光学头单元980可向盘锁紧件920的旋转轴线移动或从其移开,向光盘上记录信息或从光盘再现信息。
当操作光学头单元980,以采取记录和再现状态时,移动转换杠杆990,以采取收回位置,这时,转换杠杆990位于光学头单元980的凸出982的路径之外,如图15A和15B所示。
下面描述的是光盘从盘锁紧件920卸下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从盘锁紧件920卸下光盘之前,操作盘锁紧件920,采取光盘锁紧状态,而各盘固持件940移动,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
盘锁紧件920处于光盘锁紧状态,这时,光盘(未显示)装在盘锁紧件920上,如图15A和15B所示,直到操作光学头单元980完成记录和再现状态。
当操作光学头单元980,完成记录和再现状态时,移动转换杠杆990,以采取凸出位置,这时,转换杠杆990位于光学头单元980的凸出982的路径上,如图13A和13B所示。
当移动转换杠杆990,以采取凸出位置时,操作光学头单元980,以采取凸轮固持状态,这时,在箭头901b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光学头单元980,同时光学头单元980的凸出982与转换杠杆990接触,如图13A和13B所示。
当操作光学头单元980,以采取凸轮固持状态时,光学头单元980在箭头901b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凸轮摆动件970,以采取接合状态,接合状态时,凸轮摆动件970与凸轮件930接合,如图13A和13B所示。
当光学头单元980移动凸轮摆动件970,以采取接合位置时,凸轮摆动件970在箭头902b所示的方向上摆动凸轮件930,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如图14A和14B所示。
当凸轮摆动件970摆动凸轮件930,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时,凸轮件930移动各盘固持件940,以采取光盘释放位置,这时,各盘固持件940的固持端941不与光盘的中央位置接触,从盘锁紧件920释放光盘,如图14A和14B所示。
当凸轮件930移动各盘固持件940,以采取光盘释放位置时,从盘锁紧件920卸下光盘,同时操作盘锁紧件920,以采取非锁紧状态,如图13A和13B所示。
然后,盘锁紧件920处于非锁紧状态,直到光盘装在盘锁紧件920上。
然而,上文描述的传统的盘驱动设备遇到如下的许多问题。
1)传统的盘驱动设备的构成件的数目增加,这样,结构复杂,这是由于要求传统的盘驱动设备包括多个相应于多个盘固持件的弹簧件并使各弹簧件插在盘锁紧件和各盘固持件之间这一事实造成的。这意味着传统的盘驱动设备的生产成本贵。
2)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相对侧面彼此相距恒定间距这一事实导致了以下事实,即,在其它盘固持件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之前,盘固持件中的一个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这意味着,不能完全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使各盘固持件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因而,不能操作传统的盘驱动设备以便将光盘装在上面并用足够的固持力固持光盘。
3)光学头单元的推力减小,这是操作光学头单元以驱动凸轮摆动件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这一事实造成的。因而,不能操作传统的盘驱动设备以驱动光学头单元以足够的传输速度向光盘记录信息和从光盘再现信息。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盘驱动设备,可减少其构成件的数目,因此简化了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盘驱动设备,它的生产成本不贵。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盘驱动设备,可以操作它将光盘装在上面,用足够的固持力固持光盘。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盘驱动设备,可以操作它驱动光学头单元,用足够的传输速度向光盘记录信息和从光盘再现信息。
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盘驱动设备,用于驱动具有形成有中央孔的中央部分的光盘,包括:框架元件;由框架元件可旋转地支承的盘锁紧件;由盘锁紧件支承的凸轮件,它可相对于盘锁紧件摆动,以采取包含第一和第二摆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多个盘固持件,均由盘锁紧件支承且与凸轮件可联动地相结合,各盘固持件可相对于盘锁紧件移动,以采取包含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各盘固持件在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光盘释放位置时,各盘固持件在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不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和一个弹性件,它插在盘锁紧件和各盘固持件之间,弹推各盘固持件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
凸轮件可形成有均有第一和第二沟槽部分的多个沟槽,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第二沟槽部分间距比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第一沟槽部分大,各盘固持件可有容纳在凸轮件的各沟槽中的可滑移的突起,以采取包含第一沟槽位置和第二沟槽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第一沟槽位置时,在移动各盘固持件以采取光盘释放位置的状态下,各盘固持件的突起位于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第一沟槽部分中,第二沟槽位置时,在移动各盘固持件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的状态下,各盘固持件的突起位于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第二沟槽部分中。
盘驱动设备还可包括:由框架元件可移动地支承的光学头单元;用于驱动光学头单元的光学头驱动装置;由框架元件支承的凸轮摆动件,可相对于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的两种不同的位置,接合位置时,凸轮摆动件与凸轮件接合,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分离位置时,凸轮摆动件不与凸轮件接合,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和转换机构,它插在光学头驱动装置和凸轮摆动件之间,操作转换机构以采取包含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的两个不同的操作状态,连接状态时,操作光学头驱动装置经转换机构与凸轮摆动件可联动地连接,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凸轮摆动件,断开状态时,光学头驱动装置与凸轮摆动件断开。
盘驱动设备还可包括:由框架元件支承的凸轮摆动件,它可相对于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的两种不同的工作位置,接合位置时,凸轮摆动件与凸轮件接合,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分离位置时,凸轮摆动件不与凸轮件接合,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由框架元件支承的驱动杆,与凸轮摆动件可联动地连接,驱动杆可相对于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第一驱动位置时,操作驱动杆驱动凸轮摆动件移动以采取接合位置,第二驱动位置时,操作驱动杆驱动凸轮摆动件移动以采取分离位置;和杆推动装置,用于推动驱动杆以采取第二驱动位置。
盘驱动设备可用于录象机向由盘驱动设备驱动的光盘上记录信息。
按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盘驱动设备,用于驱动具有形成有中央孔的的中央部分的光盘,包括:框架元件;由框架元件可旋转地支承的盘锁紧件,可绕其旋转轴线旋转,盘锁紧件有圆柱形的轴部分和从盘锁紧件的轴部分径向向外延伸且与盘锁紧件的轴部分整体形成的锁紧部分;凸轮件,其摆动轴线与盘锁紧件的旋转轴线共轴,凸轮件由盘锁紧件支承且可绕凸轮件的摆动轴线摆动,以采取包含第一和第二摆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凸轮件形成有多个沟槽,各沟槽均有靠近凸轮件的摆动轴线的第一沟槽部分,和远离凸轮件的摆动轴线的第二沟槽部分;多个盘固持件,均由盘锁紧件支承且与凸轮件可联动地结合,各盘固持件有固持端且可相对于盘锁紧件移动,以采取包含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各盘固持件的固持端在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光盘释放位置时,各盘固持件的固持端在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不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各盘固持件具有突起,突起可滑移地容纳在凸轮件的各沟槽中,以采取包含第一沟槽位置和第二沟槽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第一沟槽位置时,各盘固持件的突起在移动各盘固持件以采取光盘释放位置的状态下位于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第一沟槽部分中,第二沟槽位置时,各盘固持件的突起在移动各盘固持件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的状态下位于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第二沟槽部分中;和一个弹性件,插在盘锁紧件和各盘固持件之间,弹推各盘固持件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
凸轮件的各沟槽可以有均与凸轮件的摆动轴线成平行关系的相对侧面,凸轮件的各沟槽有中心面和垂直线,中心面位于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相对侧面之间,它与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相对侧面成等距关系,垂直线与凸轮件的各沟槽的中心面成垂直关系,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相对侧面彼此相对且沿凸轮件的各沟槽的垂直线以预定间距隔开。
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第二沟槽部分可以有比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第一沟槽部分更大的间距。
盘驱动设备还可包括:光学头单元,它具有与盘锁紧件的旋转轴线垂直关系的移动路径,光学头单元由框架元件支承并可沿光学头单元的移动路径向盘锁紧件的旋转轴线移动或从旋转轴线移开;光学头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光学头单元以沿光学头单元的移动路径向盘锁紧件的旋转轴线移动或从旋转轴线移开;由框架元件支承的凸轮摆动件,它可相对于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的两种不同的工作位置,接合位置时,凸轮摆动件与凸轮件接合,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分离位置时,凸轮摆动件不与凸轮件接合,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和转换机构,插在光学头驱动电机和凸轮摆动件之间,以采取包含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的两种不同的操作状态操作,连接状态时,光学头驱动电机经转换机构可联动地连接到凸轮摆动件,使凸轮摆动件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断开状态时,光学头驱动电机从凸轮摆动件断开。
盘驱动设备可还包括:由框架元件支承的凸轮摆动件,它可相对于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接合位置时,凸轮摆动件与凸轮件接合,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分离位置时,凸轮摆动件不与凸轮件接合,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由框架元件支承的驱动杆,与凸轮摆动件可联动地连接,驱动杆可相对于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第一驱动位置时,操作驱动杆驱动凸轮摆动件移动以采取接合位置,第二驱动位置时,操作驱动杆驱动凸轮摆动件移动以采取分离位置;和杆推动件,它插在框架元件和驱动杆之间,弹推驱动杆以采取第二驱动位置。
附图说明
从下面参照附图的描述中,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平面示意图,它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并显示了光盘从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一部分的盘锁紧件卸下时的操作状态;
图2A是局部平面示意图,显示了形成图1所示的盘驱动设备的一部分的盘固持件;
图2B是沿图2A的线C-C所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类似图1的平面示意图,但显示了光盘(未显示)装在形成图1所示的盘驱动设备的一部分的盘锁紧件上的操作状态;
图4A是局部平面示意图,显示了形成图3所示的盘驱动设备的一部分的光盘固持机构;
图4B是沿图4A的线D-D所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沿图1的线A-A所取的放大了的局部侧视图;
图6是平面示意图,显示了形成图1所示盘驱动设备的一部分的凸轮件和多个盘固持件;
图7是透视图,显示了形成图1所示盘驱动设备的一部分的弹簧件;
图8是沿图1的线B-B取得的侧视图;
图9是平面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并显示了光盘从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一部分的盘锁紧件卸下时的操作状态;
图10是类似图9的平面示意图,但显示了光盘(未显示)装在形成图9所示的盘驱动设备的一部分的盘锁紧件上的操作状态;
图11是沿图9的线E-E取得的侧视图;
图12是透视图,显示了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录象机;
图13A是平面示意图,显示了传统的光盘驱动装置,并显示了光盘从形成传统的光盘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盘锁紧件卸下的操作状态;
图13B是侧视图,显示了图13A所示的盘驱动设备;
图14A是局部平面示意图,显示了形成图13A所示的传统的光盘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光盘固持机构;
图14B示沿图14A的线F-F取得的局部剖视图;
图15A是类似图13A的平面示意图,但显示了光盘(未显示)装在形成图13A所示的传统的光盘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盘锁紧件;
图15B是侧视图,显示了图15A所示的盘驱动设备;
图16A是局部平面示意图,显示了形成图15A所示的传统的光盘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光盘固持机构;和
图16B是沿图16A的线G-G取得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现在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第一优选实施例。
现在参考附图,尤其是图1到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设计盘驱动设备100以驱动具有形成有中央孔的中央部分的光盘。光盘可绕通过其中央孔的旋转轴线旋转。
图1到4中,盘驱动设备100包括:框架元件110;和由框架元件110支承的盘锁紧件120,盘锁紧件120可绕其旋转轴线旋转。
盘锁紧件120有:圆柱形的轴部分121;和锁紧部分122,锁紧部分122与盘锁紧件120的轴部分121一体形成并从盘锁紧件120轴部分121径向向外延伸。盘锁紧件120的锁紧部分122有第一和第二表面122a和122b,第一和第二表面122a和122b均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垂直。盘锁紧件120的第二表面120b对着框架元件110并与其隔开。
盘锁紧件120的锁紧部分122在盘锁紧件120的第二表面122b上形成有中央腔123。盘锁紧件120的中央腔123有: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垂直的腔面123a;和内面123b,内面123b的一端连接到盘锁紧件120的腔面123a上,其另一端连接到盘锁紧件120的第二表面122b上。盘锁紧件120的轴部分121从盘锁紧件120的腔面123a伸向框架元件110。
盘锁紧件120的锁紧部分122有多个突起124,各突起124从盘锁紧件120的腔面123a伸向框架元件110。各盘锁紧件120的突起124为圆柱形,且有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平行的中心轴线。盘锁紧件120的突起124彼此成等角关系绕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设置。
盘锁紧件120的锁紧部分122在盘锁紧件120的第一表面122a上形成有周向台肩125。盘锁紧件120的周向台肩125有: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垂直的台肩面125a;和外表面125b,外表面125b的一端连接到盘锁紧件120的台肩面125a上,另一端连接到盘锁紧件120的第一表面122a上。
盘锁紧件120的锁紧部分122形成有多个开口126,各开口126开口在盘锁紧件120的内表面123b和外表面125b上。盘锁紧件120的开口126绕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设置,彼此成等角关系。
盘锁紧件120的锁紧部分122在盘锁紧件120的第二表面122b上形成有多个凹口127,各凹口127向盘锁紧件120外径向延伸,尤其如图5所示。
操作盘锁紧件120,以采取包含光盘锁紧状态和非锁紧状态的两个不同的操作状态,光盘锁紧状态时,在光盘的中央部分容纳在盘锁紧件120的周向台肩125中且光盘的旋转轴线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共轴的状态下,光盘装在盘锁紧件120上,非锁紧状态时,从盘锁紧件120上卸下光盘。
盘驱动设备100还包括:具有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成共轴关系的摆动轴线的凸轮件130;光盘检测装置(未显示),设计用来在操作盘锁紧件120以采取光盘锁紧状态的状态下检测光盘;和光盘驱动电机112,设计用来驱动盘锁紧件120,使其能够绕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旋转。
凸轮件130由盘锁紧件120支承,且可相对于盘锁紧件120绕凸轮件130的摆动轴线摆动,以采取包含图4A和4B所示的第一摆动位置,和图2A和2B所示的第二摆动位置。凸轮件130有第一和第二表面130a和130b,第一和第二表面130a和130b均与凸轮件130的摆动轴线垂直。凸轮件130的第一表面130a对着盘锁紧件120的腔面123a,且与其隔开。凸轮件130的第二表面130b对着框架元件110,且与其隔开。凸轮件130有具有多个齿的周向端部131,尤其如图1所示。
凸轮件130形成有开口于凸轮件130的第一和第二表面130a和130b的通孔132。在盘锁紧件120的轴部分121容纳在凸轮件130的通孔132中的状态下,盘锁紧件120可摆动地支承凸轮件130。
如图6清晰可见,凸轮件130在凸轮件130的第一表面130a上形成有多个沟槽133。凸轮件130的沟槽133绕凸轮件130的摆动轴线设置,彼此成等角关系。凸轮件130的各沟槽133有靠近凸轮件130的摆动轴线的第一沟槽部分134和远离凸轮件130的摆动轴线的第二沟槽部分135。
凸轮件130的各沟槽133有相对侧面133a和133b,各相对侧面133a和133b与凸轮件130的摆动轴线平行。凸轮件130的各沟槽133有中心面和垂直线,中心面位于凸轮件130的各沟槽133的相对侧面133a和133b之间,它与凸轮件130的各沟槽133的相对侧面133a和133b等距隔开,垂直线与凸轮件130的各沟槽133的中心面成垂直关系。
在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100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凸轮件130的各沟槽133的相对侧面133a和133b彼此相对,且沿凸轮件130的各沟槽133的垂直线以预定间距彼此相对。凸轮件130的各沟槽133的第二沟槽部分135的间距比凸轮件130的各沟槽133的第一沟槽部分134的间距大。
如图5所见,光盘驱动电机112有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轴向对准的旋转轴线。光盘驱动电机112由框架元件110支承,且包含:设在框架元件110上的电机壳113;和由光盘驱动电机112的电机壳113支承的转轴114,转轴114可绕其由光盘驱动电机112的旋转轴线构成的旋转轴线旋转。在光盘驱动电机112的转轴114牢固地与盘锁紧件120的轴部分121连接的状态下,光盘驱动电机112可联动地连接到盘锁紧件120。
图1到4中,盘驱动设备100还包括多个由盘锁紧件120支承并与凸轮件130可联动地结合的盘固持件140。各盘固持件140设在盘锁紧件120和凸轮件130之间。
各盘固持件140有固持端141,且可相对于盘锁紧件120移动,以采取包含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在摆动凸轮件130以采取如图4A和4B所示的第一摆动位置的状态下,盘固持件140的固持端141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以将光盘固定到盘锁紧件120,光盘释放位置时,在摆动凸轮件130以采取如图2A和2B所示的第二摆动位置的状态下,盘固持件140的固持端141不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以从盘锁紧件120上释放光盘。各盘固持件140的固持端141是尖形的,向盘锁紧件120外径向延伸。
各盘固持件140可从光盘释放位置移动到光盘固持位置,使各盘固持件140的固持端141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径向向外移开。各盘固持件140还可从光盘固持位置向光盘释放位置移动,使各盘固持件140的固持端141沿径向移向盘锁紧件120旋转轴线。在各盘固持件140的固持端141可经盘锁紧件120的各开口126移向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和从其旋转轴线移开的状态下,盘固持件140绕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设置,彼此以等角关系隔开。
各盘固持件140有与盘锁紧件120垂直的第一和第二表面140a和140b。各盘固持件140的第一表面140a对着盘锁紧件120的腔面123a,且与其隔开。各盘固持件140的第二表面140b与凸轮件130的第一表面130a可滑动地接触。
各盘固持件140有突起142,突起142从各盘固持件140的第二表面140b伸向框架元件110。各盘固持件140的突起142是圆柱形,其中心轴线平行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各盘固持件140的突起142容纳在凸轮件130的沟槽133中。各凸轮件130的第一沟槽部分134的间距可约等于盘固持件140的突起142的直径,如图6所见。
各盘固持件140的突起142可沿凸轮件130的各沟槽133的相对侧面133a和133b滑移,以采取包含第一沟槽位置和第二沟槽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第一沟槽位置时,在移动各盘固持件140以采取如图2A和2B所示的光盘释放位置的状态下,各盘固持件140的突起142位于凸轮件130的各沟槽133的第一沟槽位置134中;第二沟槽位置时,在移动各盘固持件140以采取如图4A和4B所示的光盘固持位置的状态下,各盘固持件140的突起142位于凸轮件130的各沟槽133的第二沟槽位置134中。
各盘固持件140形成有开口于各盘固持件140的第一和第二表面140a和140b上的通孔143。在盘锁紧件120的各突起124容纳在各盘固持件140的通孔143中的状态下,各盘固持件140由盘锁紧件120可移动地支承。
各盘固持件140有与盘锁紧件120的各突起124的中心轴线共轴的摇摆轴线。这意味着,各盘固持件140的摇摆轴线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平行。各盘固持件140可绕各盘固持件140的摇摆轴线摇摆,同时各盘固持件140可在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图1到4中,盘驱动设备100还包括插在盘锁紧件120和各盘固持件140之间的弹性件150,弹推各盘固持件140,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如图4A和4B所示。弹性件150有中心轴线,且在弹性件150的中心轴线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共轴的状态下,由盘锁紧件120支承。
弹性件150有第一和第二表面150a和150b,第一和第二表面150a和150b均垂直于弹性件150的中心轴线。弹性件150的第一表面150a与盘锁紧件120的腔面123a接触。弹性件150的第二表面150b对着凸轮件130的第一表面130a,且与其隔开。
如图7清晰可见,弹性件150有盘形的基底部151和多个臂部152,各臂部152均与弹性件150的基底部151一体形成且从弹性件150的基底部151径向向外延伸。弹性件150的基底部151形成有开口在弹性件150的第一和第二表面150a和150b的通孔153。在盘锁紧件120的轴部分121容纳在弹性件150的基底部151中的状态下,弹性件150牢固地由盘锁紧件120支承。
弹性件150的各臂部152是条形。弹性件150的各臂部152有:连接到弹性件150的基底部151的固定端154;和与光盘固定件140接触的自由端155。弹性件150的各臂部152的自由端155是曲柄形。弹性件150的臂部152绕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设置,且彼此成等角隔开。
盘锁紧件120、凸轮件130、光盘固定件140、弹性件150一起构成了设计用来可分离地将光盘固持在上面的光盘固持机构160。
图1到4和图8中盘驱动设备100还包括:由框架元件110可移动地支承的光学头单元170;光学头驱动装置,由设计用来驱动光学头单元170的光学头驱动电机116构成;传动机构172,它插在光学头驱动电机116和光学头单元170之间;和与光学头单元170可联动地结合的丝杠178。
光学头单元170有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垂直的移动路径。光学头单元170可沿光学头单元170的移动路径向盘锁紧件120移动或从盘锁紧件120移开。操作光学头单元170,以向光盘记录信息和从光盘再现信息。
操作光学头单元170,以采取包含可移动状态和停止状态的两种不同的操作状态:可移动状态时,光学头单元170可沿光学头单元170的移动路径向盘锁紧件120移动和从盘锁紧件120移开,以向由光盘驱动电机112驱动旋转的光盘记录信息和从光盘再现信息,停止状态时,光学头单元170在光学头单元170的移动路径上保持停止,如图1所示。
上文已描述了操作光学头单元170向光盘记录信息和从光盘再现信息,光学头单元170可由另一光学头单元代替,它包含:操作用来向光盘记录信息的光学头单元;和操作用来从光盘再现信息的光学头单元。
操作光学头驱动电机116,以驱动光学头单元170沿光学头单元170的移动路径向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移动和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移开。光学头驱动电机116有与光学头单元170的移动路径平行的旋转轴线。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由框架元件110支承且包含:设在框架元件110上的电机壳117;和由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电机壳117支承的转动轴118,它可绕由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旋转轴线构成的旋转轴线旋转。
传动机构172插在光学头驱动电机116和光学头单元170之间,操作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经传动机构172可联动地连接到光学头单元170上,同时光学头单元170可沿光学头单元170的移动路径向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移动和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移开。
传动机构172包含多个传动齿轮173到176,它们插在光学头驱动电机116和光学头单元170之间,以将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旋转从光学头驱动电机116传送到光学头单元170,图8清晰可见。
传动机构172的传动齿轮173到176包含:与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转动轴118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173;与传动机构172的第一齿轮173互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74;与传动机构172的第二齿轮174互相啮合的第三齿轮175;和与传动机构172的第三齿轮175互相啮合的第四齿轮176。
传动机构172的第一齿轮173的旋转轴线与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旋转轴线共轴。传动机构172的第一齿轮173与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转动轴118相一致地绕传动机构172的第一齿轮173的旋转轴线旋转。
传动机构172的第二齿轮174的旋转轴线与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旋转轴线平行。传动机构172的第二齿轮174由框架元件110支承,且可相对于框架元件110绕传动机构172的第二齿轮174的旋转轴线旋转。
传动机构172的第三齿轮175的旋转轴线与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旋转轴线平行。传动机构172的第三齿轮175由框架元件110支承,且可相对于框架元件110绕传动机构172的第三齿轮175的旋转轴线旋转。
传动机构172的第四齿轮176的旋转轴线与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旋转轴线平行。传动机构172的第四齿轮176由框架元件110支承,且可相对于框架元件110绕传动机构172的第四齿轮176的旋转轴线旋转。
丝杠178与光学头单元170可联动地结合,以将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旋转从传动机构172传送到光学头单元170。丝杠178的旋转轴线与光学头单元170的移动路径平行。丝杠178由框架元件110支承,且可绕丝杠178的旋转轴线旋转。丝杠178与传动机构172的第四齿轮176和光学头单元170互相啮合。
图1到4中,盘驱动设备100还包括凸轮摆动件180,它由框架元件110支承,且有靠近凸轮件130的第一端部181和远离凸轮件130的第二端部182。凸轮摆动件180有位于凸轮摆动件180的第一端部181和第二端部182之间的凸出183。
凸轮摆动件180的移动路径与光学头单元170的移动路径平行。凸轮摆动件180可沿凸轮摆动件180移动路径相对于框架元件110移动,以采取包含有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的两个不同的位置:接合位置时,凸轮摆动件180的第一端部181与凸轮件130相接合,摆动凸轮件130,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如图1所示;分离位置时,凸轮摆动件180的第一端部181不与凸轮件130相接合,摆动凸轮件130,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如图3所示。
凸轮摆动件180的各第一端部181和第二端部182有多个与凸轮摆动件180的移动路径平行排列的齿。在移动凸轮摆动件180以采取接合位置的状态下,凸轮摆动件180的第一端部181与凸轮件130的周向端部131互相啮合。
图1到4和图8中,盘驱动设备100还包括:插在光学头驱动电机116和凸轮摆动件180之间的转换机构190;和与凸轮摆动件180可联动地结合的空转齿轮196。
操作转换机构190,以采取包含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的两个不同的操作状态:连接状态时,操作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经转换机构190可联动地连接到凸轮摆动件180,使凸轮摆动件180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如图1所示;断开状态时,光学头驱动电机116从凸轮摆动件180断开,如图3所示。
转换机构190包含由框架元件110支承且可绕其旋转轴线旋转的转换齿轮191。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的旋转轴线与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旋转轴线平行。这意味着,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的旋转轴线与光学头单元170的移动路径平行。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有第一和第二轴端192和193。
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插在传动机构172和凸轮摆动件180之间,且可沿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的旋转轴线轴向移动,以采取包含连接位置和断开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连接位置时,在操作转换机构190以采取连接状态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将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旋转从传动机构172经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传送到凸轮摆动件180;断开位置时,在操作转换机构190以采取断开状态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光学头驱动电机116从凸轮摆动件180断开。
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可由传动机构172的传动齿轮173到176中的一个构成。更具体地说,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可由传动机构172的第三齿轮175构成,且与传动机构172的第二到第四齿轮174到176互相啮合,如图8清晰可见。
在操作转换机构190以采取连接状态的状态下,空转齿轮196与凸轮摆动件180可联动地结合,以将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旋转从转换机构190传送到凸轮摆动件180。空转齿轮196的旋转轴线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平行。空转齿轮196由框架元件110支承,且可绕空转齿轮196的旋转轴线旋转。空转齿轮196与凸轮摆动件180的第二端部182互相啮合。
在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与空转齿轮196互相啮合,以将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旋转从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经传动机构172的第一和第二齿轮173和174、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和空转齿轮196传送到凸轮摆动件180的状态下,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可轴向移动以采取连接位置。在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不与空转齿轮196互相啮合以使光学头驱动电机116从凸轮摆动件180断开的状态下,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也可轴向移动以采取断开位置。
图1到4中,盘驱动设备100还包括:插在框架元件110和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之间的齿轮推动件197;由框架元件110可移动地支承的齿轮固持件198;设计用来将框架元件110装在上面的基底件(未显示);和多个减振件(未显示),各减振件均插在基底件和框架元件110之间,以减轻从基底件向框架元件110发出的振动。
齿轮推动件197插在框架元件110和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之间,弹推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以采取断开位置,如图3所示。齿轮推动件197可沿其中心轴线弹性形变。在齿轮推动件197的中心轴线与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的旋转轴线轴向对准的状态下,齿轮推动件197连接到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的第一轴端192上。齿轮推动件197可由卷簧制成。
齿轮固持件198有固持端199,且可相对于框架元件110移动,以采取包含齿轮固持位置和齿轮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齿轮固持位置时,齿轮固持件198的固持端199与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的第二轴端193相接触,使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克服齿轮推动件197的弹力轴向移动,以采取连接位置,如图1所示;齿轮释放位置时,齿轮固持件198的固持端199不与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的第二轴端193相接触,使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在齿轮推动件197的弹力作用下轴向移动,以采取断开位置,如图3所示。齿轮固持件198的固持端199是圆形。
齿轮固持件198有与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的旋转轴线平行的移动路径。齿轮固持件198可沿齿轮固持件198的移动路径在齿轮固持位置和齿轮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齿轮固持件198插在基底件和框架元件110之间,采取包含框架元件固持状态和框架元件释放状态的两个不同的操作状态操作:框架元件固持状态时,在移动齿轮固持件198以采取齿轮固持位置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框架元件110经齿轮固持件198固定连接到基底件上;框架元件释放状态时,在移动齿轮固持件198以采取齿轮释放位置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框架元件110经各件振件弹性连接到基底件上。
图1到5中,盘驱动设备100还包括:由框架元件110可弹性形变地支承的凸缘固持臂162;和由框架元件110可移动支承的臂固持件166。
凸缘固持臂162有连接到框架元件110上的固定端163,和与框架元件110隔开的自由端164,如图5清晰可见。凸缘固持臂162可弹性形变以采取包含凸缘固持状态和凸缘释放状态的两个不同的操作状态:凸缘固持状态时,凸缘固持臂162的自由端164与盘锁紧件120相接合,使盘锁紧件120经凸缘固持臂162由框架元件110固定支承,如图1和5所示;凸缘释放状态时,凸缘固持臂162的自由端164不与盘锁紧件120接合,使盘锁紧件120由框架元件110可旋转地支承,如图3所示。在凸缘固持臂162弹性形变以采取凸缘固持状态的状态下,凸缘固持臂162的自由端164容纳在盘锁紧件120的锁紧部分122的一个凹口127中,如图5清晰可见。
臂固持件166可相对于框架元件110移动,以采取包含臂固持位置和臂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臂固持位置时,臂固持件166与凸缘固持臂162接触,使凸缘固持臂162弹性形变以采取凸缘释放状态,如图3所示;臂释放位置时,臂固持件166不与凸缘固持臂162接触,使凸缘固持臂162弹性形变以采取凸缘固持状态,如图1和5所示。
臂固持件166可由凸轮摆动件180构成。凸轮摆动件180由框架元件110支承,且可相对于框架元件110移动以采取包含臂固持位置和臂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臂固持位置时,在移动凸轮摆动件180以采取分离位置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臂凸轮摆动件180的凸出183与凸缘固持臂162接触,使凸缘固持臂162弹性形变以采取凸缘释放状态;臂释放位置时,在移动凸轮摆动件180以采取接合位置的状态下,如图1和5所示,凸轮摆动件180不与凸缘固持臂162接触,使凸缘固持臂162弹性形变以采取凸缘固持状态。
下文中,参考图1到8,描述盘驱动设备100的操作。
下面将描述光盘装在盘锁紧件120上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光盘装在盘锁紧件120上之前,操作盘锁紧件120以采取非锁紧状态,同时移动各光盘固定件140以采取光盘释放位置。
盘锁紧件120处于非锁紧状态,这时,光盘从盘锁紧件120卸下,如图1所示,直到光盘装在盘锁紧件120上。
当光盘(未显示)装在盘锁紧件120上,同时操作盘锁紧件120以采取光盘锁紧状态时,操作光盘检测装置(未显示)检测装在盘锁紧件120上的光盘。
当操作光盘检测装置检测装在盘锁紧件120上的光盘时,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经传动机构172、转换机构190和空转齿轮196在箭头101a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凸轮摆动件180,以采取分离位置,分离位置时,凸轮摆动件180的第一端部181不与凸轮件130接合,如图3所示。这时,同时操作凸轮摆动件180以采取臂固持位置,臂固持位置时,凸轮摆动件180的凸出183与凸缘固持臂162接触,使凸缘固持臂162弹性形变以采取凸缘释放状态。
当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移动凸轮摆动件180以采取分离位置时,凸轮摆动件180在箭头102a所示的方向上摆动凸轮件130,以采取如图4A和4B所示的第一摆动位置。
当凸轮摆动件180摆动凸轮件130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时,凸轮件130移动各光盘固定件140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光盘固定件140的固定端141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以将光盘固持到盘锁紧件120上,如图4A和4B所示。
当凸轮件130移动各光盘固定件140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时,移动齿轮固持件198以采取齿轮释放位置,齿轮释放位置时,齿轮固持件198的固持端199不与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的第二轴端193接触,如图3所示。这时,同时操作齿轮固持件198以采取框架元件释放状态,框架元件释放状态时,框架元件110经各减振件弹性连接到基底件上。
当移动齿轮固持件198以采取齿轮释放位置时,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在齿轮推动件197的弹力作用下轴向移动,以采取断开位置,断开位置时,光学头驱动电机116从凸轮摆动件180断开,如图3所示。
当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在齿轮推动件197的弹力作用下轴向移动,以采取断开位置时,操作光学头单元170以采取可移动状态,可移动状态时,光学头单元170可相对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移动和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移开,以向由光盘驱动电机112旋转的光盘记录信息和从光盘再现信息。
下文中将描述光盘从盘锁紧件120卸下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从盘锁紧件120卸下光盘之前,操作盘锁紧件120以采取光盘锁紧状态,同时移动各光盘固定件140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
盘锁紧件120处于光盘锁紧状态,光盘锁紧状态时,光盘(未显示)装在盘锁紧件120上,如图3所示,直到操作光学头单元170以采取停止状态。
当操作光学头单元170以采取停止状态时,移动齿轮固持件198以采取齿轮固持位置,其中,停止状态时,光学头单元170在光学头单元170的移动路径上是停止的,齿轮固持位置时,齿轮固持件198的固持端199与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的第二轴端193接触,如图1所示。这时,同时操作齿轮固持件198以采取框架元件固持状态,框架元件固持状态时,框架元件110经齿轮固持件198与基底件(未显示)固定连接。
当移动齿轮固持件198以采取齿轮固持位置时,齿轮固持件198克服齿轮推动件197的弹力轴向移动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以采取连接位置,连接位置时,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的旋转经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从传动机构172传送到凸轮摆动件180,如图1所示。
当齿轮固持件198轴向移动转换机构190的转换齿轮191以采取连接位置时,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经传动机构172、转换机构190和空转齿轮196在箭头101b所示的方向上移动,以采取接合位置,接合位置时,凸轮摆动件180的第一端部181与凸轮件130接合,如图1所示。这时,同时操作凸轮摆动件180以采取臂释放位置,臂释放位置时,凸轮摆动件180的凸出183不与凸缘固持臂162接触,使凸缘固持臂162弹性形变以采取凸缘固持状态。
当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移动凸轮摆动件180以采取接合位置时,凸轮摆动件180在箭头102b所示的方向上摆动凸轮件130,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如图2A和2B所示。
当凸轮摆动件180摆动凸轮件130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时,凸轮件130移动各光盘固定件140以采取光盘释放位置,光盘释放位置时,各光盘固定件140的固定端141不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以从盘锁紧件120释放光盘,如图2A和2B所示。
当凸轮件130移动各光盘固定件140以采取光盘释放位置时,从盘锁紧件120上卸下光盘,同时操作盘锁紧件120以采取非锁紧状态,如图1所示。
然后,盘锁紧件120处于非锁紧状态,直到将光盘装在盘锁紧件120上。
从上述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由于在盘锁紧件和各盘固持件之间插入弹性件这一事实,有如下可能:1)减少构成件的数目,2)简化结构,和3)生产成本不贵。
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第二沟槽部分的间距大于凸轮件的各沟槽部分的第一沟槽部分这一事实导致了如下事实,即,能完全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使各盘固持件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因而,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第一实施例,有可能:4)操作该盘驱动设备,用足够的固持力将光盘装在上面以固持光盘。
光学头驱动电机是经转换机构可联动地连接到凸轮摆动件上以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凸轮摆动件这一事实,导致了光学头单元推力增大这一事实。因而,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第一实施例,有可能:5)用足够的传送速度来操作该盘驱动设备,以向光盘记录信息和从光盘再现信息。
虽然上文描述的盘驱动设备100包括转换机构190,操作它,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凸轮摆动件180,如图1和3所示,但是,根据本发明,转换机构190可由驱动杆代替,操作驱动杆,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凸轮摆动件。
参考附图,现在将详细描述关于驱动杆的第二优选实施例,操作它,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凸轮摆动件。
现在,参考附图,尤其是图9到11,图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盘驱动设备200包括:由框架元件110支承的凸轮摆动件280,它有靠近凸轮件130的第一端部281和远离凸轮件130的第二端部282。凸轮摆动件280有位于凸轮摆动件280的第一和第二端部281和282之间的凸出283。
凸轮摆动件280的移动路径与光学头单元170的移动路径平行。凸轮摆动件280可沿凸轮摆动件280的移动路径相对于框架元件110移动,以采取包含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接合位置时,凸轮摆动件280的第一端部281与凸轮件130接合,摆动凸轮件130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如图9所示;分离位置时,凸轮摆动件280的第一端部281不与凸轮件130接合,摆动凸轮件130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如图10所示。
凸轮摆动件280的第一端部281有多个与凸轮摆动件280的移动路径平行排列的齿。凸轮摆动件280的第二端部形成有一个开口284。在移动凸轮摆动件280以采取接合位置在的状态下,如图9专门所示,凸轮摆动件280的第一端部281与凸轮件130的周向端部131互相啮合。
凸轮摆动件280可构成臂固持件166。凸轮摆动件280由框架元件110支承,且可相对于框架元件110移动以采取包含臂固持位置和臂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臂固持位置时,在移动凸轮摆动件280以采取分离位置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凸轮摆动件280的凸出283与凸缘固持臂162接触,使凸缘固持臂162弹性形变以采取凸缘释放状态;臂释放位置时,在移动凸轮摆动件280以采取接合位置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凸轮摆动件280的凸出283不与凸缘固持臂162接触,使凸缘固持臂162弹性形变以采取凸缘固持状态。
盘驱动设备200还包括由框架元件110支承并可联动地连接到凸轮摆动件280上的驱动杆290。驱动杆290可相对于框架元件110移动以采取包含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驱动位置:第一驱动位置时,操作驱动杆290驱动凸轮摆动件280移动,以采取接合位置,如图9所示;第二驱动位置时,操作驱动杆290驱动凸轮摆动件280移动,以采取分离位置,如图10所示。
驱动杆290的枢转轴线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平行。驱动杆290能够绕其枢转轴线转动,同时能够在第一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移动。
驱动杆290有:可转动地连接到框架元件110上的支点部分290a;和第一到第三端部291到293,第一到第三端部291到293均从驱动杆290的支点部分290a延伸出来。驱动杆290的第一端部291与凸轮摆动件280的第二端部282可联动地结合,以向凸轮摆动件280传递光学头驱动杆290的旋转运动。驱动杆290的第一端部291有可滑动地容纳在凸轮摆动件280的第二端部282的开口284中的销294。驱动杆290的第二端部292是钩形的。驱动杆290的第三端部293有连杆295,杆295的中心轴线与驱动杆290的枢转轴线平行。
盘驱动设备200还包括:杆推动装置,它是由设计用来推动驱动杆290以采取第二驱动位置的杆推动件297构成的;和可相对于框架元件110移动的杆固持件298。
杆推动件297插在框架元件110和驱动杆290之间,弹推驱动杆290,以采取第二驱动位置。杆推动件297一端锚定在框架元件110上,另一端锚定在驱动杆290的第二端部292上。杆推动件297可由卷簧制成。
杆固持件298有固持端299,且可相对于框架元件110移动以采取包含杆固持位置和杆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杆固持位置时,杆固持件298的固持端299与驱动杆290的第三端部293的连杆295接触,克服杆推动件297的弹力移动驱动杆290以采取第一驱动位置,如图9所示;杆释放位置时,杆固持件298的固持端299不与驱动杆290的第三端部293的连杆295接触,在杆推动件297的弹力作用下移动驱动杆290以采取第二驱动位置,如图10所示。
杆固持件298的枢转轴线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平行。杆固持件298能够绕杆固持件298的枢转轴线转动,同时,能够在杆固持位置和杆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杆固持件298有与基底件可旋转连接的支点部分298a。
盘驱动设备200还包括:光盘加载机构(未显示),它设计用来将光盘运载到盘锁紧件120上和从盘锁紧件120运载光盘;光盘引导机构(未显示),它设计用来引导由光盘加载机构运载到盘锁紧件120和从盘锁紧件120运载的光盘;和驱动电机(未显示),它设计用来驱动光盘加载机构、光盘引导机构和盘驱动设备200的其它部件。驱动电机可联动地连接到杆固持件298上,以驱动杆固持件298,使其能够在杆固持位置和杆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上面,仅对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凸轮摆动件280、驱动杆290、杆推动件297和杆固持件298进行了描述,但是,没有涉及到的框架元件110、光盘驱动电机112、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盘锁紧件120、凸轮件130、光盘固定件140、弹性件150、光盘固持机构160、凸缘固持臂162、臂固持件166、光学头单元170、传动机构172和丝杠178,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因此,下文将不再详细描述框架元件110、光盘驱动电机112、光学头驱动电机116、盘锁紧件120、凸轮件130、光盘固定件140、弹性件150、光盘固持机构160、凸缘固持臂162、臂固持件166、光学头单元170、传动机构172和丝杠178。
下文中,参考图9到11,描述盘驱动设备200的操作。
下文中要描述的是光盘装在盘锁紧件120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光盘装在盘锁紧件120上的状态下,操作盘锁紧件120采取非锁紧状态,同时移动各光盘固定件140以采取光盘释放位置。
盘锁紧件120处于非锁紧状态,非锁紧状态时,光盘从盘锁紧件120上卸下,如图9所示,直到光盘装到盘锁紧件120上。
当光盘(未显示)装在盘锁紧件120上且操作盘锁紧件120以采取光盘锁紧状态时,操作光盘检测器(未显示)检测装在盘锁紧件120上的光盘。
当操作光盘检测器检测装在盘锁紧件120上的光盘时,驱动电机(未显示)移动杆固持件298以采取杆释放位置,杆释放位置时,杆固持件298的固持端299不与驱动杆290的第三端部293的连杆295接触,如图10所示。
当驱动电机移动杆固持件298以采取杆释放位置时,杆推动件297的弹力移动驱动杆290以采取第二驱动位置,如图10所示。
当杆推动件297的弹力移动驱动杆290以采取第二驱动位置时,驱动杆290在箭头201a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凸轮摆动件280,以采取分离位置,分离位置时,凸轮摆动件280的第一端部281不与凸轮件130接合,如图10所示。这时,同时操作凸轮摆动件280以采取臂固持位置,臂固持位置时,凸轮摆动件280的凸出283与凸缘固持臂162接触,使凸缘固持臂162弹性形变以采取凸缘释放状态。
当驱动杆290移动凸轮摆动件280以采取分离位置时,凸轮摆动件280在箭头202a所示的方向上摆动凸轮件130,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如图10所示。
当凸轮摆动件280摆动凸轮件130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时,凸轮件130移动各光盘固定件140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各光盘固定件140的固定端141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将光盘固持在盘锁紧件120上,如图10所示。
当凸轮件130移动各光盘固定件140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时,操作光学头单元170以采取可移动状态,可移动状态时,光学头单元170能够向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移动和从盘锁紧件120的旋转轴线移开,以向由光盘驱动电机112旋转的光盘记录信息和从光盘再现信息。
下面将描述光盘从盘锁紧件120卸下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从盘锁紧件120上卸下光盘之前,操作盘锁紧件120以采取光盘锁紧状态,同时移动各光盘固定件140以采取光盘固持位置。
盘锁紧件120处于光盘锁紧状态,光盘锁紧状态时,光盘(未显示)装在盘锁紧件120上,如图10所示,直到操作光学头单元170以采取停止状态。
当操作光学头单元170以采取停止状态时,驱动电机(未显示)移动杆固持件298以采取杆固持位置。其中,停止状态时,光学头单元170停止在光学头单元170的移动路径上,杆固持位置时,杆固持件298的固持端299与驱动杆290的第三端部293的连杆295接触,如图9所示。
当驱动电机移动杆固持件298以采取杆固持位置时,杆固持件298克服杆推动件297的弹力移动驱动杆290,以采取第一驱动位置,如图9所示。
当杆固持件298移动驱动杆290以采取第一驱动位置时,驱动杆290在箭头201b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凸轮摆动件280,以采取接合位置,接合位置时,凸轮摆动件280的第一端部281与凸轮件130接合,如图9所示。这时,同时操作凸轮摆动件280以采取臂释放位置,臂释放位置时,凸轮摆动件280的凸出283不与凸缘固持臂162接触,使凸缘固持臂162弹性形变以采取凸缘固持位置。
当驱动杆290移动凸轮摆动件280以采取接合位置时,凸轮摆动件280在箭头202b所示的方向上摆动凸轮件130,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如图9所示。
当凸轮摆动件280摆动凸轮件130以采取第二摆动位置时,凸轮件130移动各光盘固定件140以采取光盘释放位置,光盘释放位置时,各光盘固定件140的固定端141不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以从盘锁紧件120释放光盘,如图9所示。
当凸轮件130移动各光盘固定件140以采取光盘释放位置时,从盘锁紧件120上卸下光盘,同时,操作盘锁紧件120以采取非锁紧状态,如图9所示。
然后,盘锁紧件120处于非锁紧状态,直到光盘装到盘锁紧件120上。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因为弹性件插在盘锁紧件和各光盘固定件之间这一事实,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第二实施例,有可能:1)减少构成件的数目,2)简化结构,和3)生产成本不贵。
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第二沟槽部分的间距比凸轮件的各沟槽的第二沟槽部分间距大这一事实导致了以下事实,能够完全摆动凸轮件以采取第一摆动位置,使各光盘固定件与光盘的中央部分接触。因而,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第二实施例,有可能:4)操作该盘驱动设备,用足够的固持力将光盘装在上面以固持光盘。
操作驱动杆以驱动凸轮摆动件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这一事实,导致了光学头单元推力增大这一事实。因而,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第二实施例,有可能:5)用足够的传送速度操作该盘驱动设备,以向光盘记录信息和从光盘再现信息。
虽然,上文已经描述了各盘驱动设备100和200,如图1到11所示,但是,根据本发明,各盘驱动设备100和200可用作设计用来向光盘记录信息的录像机。图12中,录象机300包括:具有前、后面板311和312的外壳310;设在外壳310的前面板311上的光盘插入/弹出装置320;设在外壳310的前面板311上的显示装置330;盘驱动设备400,它在与外壳310整体形成且由其可分离地支承的状态下,容纳在外壳310中;电源设备340;配电板350,操作它给与电源设备340相连的录象机300的部件供电;设计用来控制录象机300操作的电路板360;和设在外壳310的后面板312上的冷却风扇。盘驱动设备400与第一实施例的盘驱动设备100或第二实施例的盘驱动设备200完全相同。因此,下文中,不再详细描述盘驱动设备400。
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上述实施例与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有相同的优点和效果。
虽然已经参考具体实施例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当注意,本发明不仅限于所说明的结构的细节,可在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变化和修改。

Claims (19)

1.一种盘驱动设备,用于驱动光盘,光盘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中央孔,该盘驱动设备包括:
一个框架元件;
一个盘锁紧件,由所述框架元件可旋转地支承;
一个凸轮件,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可相对于所述盘锁紧件摆动,以采取包含第一和第二摆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
多个盘固持件,均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与凸轮件可联动地结合,各所述盘固持件相对于所述盘锁紧件能够移动,以采取包含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一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光盘释放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不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和
一个弹性件,插在所述盘锁紧件和所述各盘固持件之间,弹推各所述盘固持件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
其中,所述凸轮件形成有均有第一和第二沟槽部分的多个沟槽,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二沟槽部分间距比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一沟槽部分的大,其中,各所述盘固持件有容纳在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中的突起,所述突起能够滑移,以采取包含第一沟槽位置和第二沟槽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第一沟槽位置时,在移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释放位置的状态下,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突起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一沟槽部分中,第二沟槽位置时,在移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的状态下,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突起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二沟槽部分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盘驱动设备,还包括:由所述框架元件可移动地支承的光学头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光学头单元的光学头驱动装置;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的凸轮摆动件,它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元件移动而采取包含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的两种不同的工作位置,接合位置时,所述凸轮摆动件与所述凸轮件接合,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分离位置时,所述凸轮摆动件不与所述凸轮件接合,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一摆动位置;和插在所述光学头驱动装置和所述凸轮摆动件之间的转换机构,转换机构在工作时能够采取包含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的两个不同的操作状态,连接状态时,所述光学头驱动装置经所述转换机构与所述凸轮摆动件可联动地连接,在所述接合位置和所述分离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凸轮摆动件,断开状态时,所述光学头驱动装置从所述凸轮摆动件断开。
3.一种盘驱动设备,用于驱动光盘,光盘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中央孔,该盘驱动设备包括:
一个框架元件;
一个盘锁紧件,由所述框架元件可旋转地支承;
一个凸轮件,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可相对于所述盘锁紧件摆动,以采取包含第一和第二摆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
多个盘固持件,均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与凸轮件可联动地结合,各所述盘固持件相对于所述盘锁紧件能够移动,以采取包含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一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光盘释放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不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
一个弹性件,插在所述盘锁紧件和所述各盘固持件之间,弹推各所述盘固持件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和
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的凸轮摆动件,它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的两种不同的工作位置,接合位置时,所述凸轮摆动件与所述凸轮件接合,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分离位置时,所述凸轮摆动件不与所述凸轮件接合,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一摆动位置;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的驱动杆,与所述凸轮摆动件可联动地连接,所述驱动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第一驱动位置时,所述驱动杆工作以驱动所述凸轮摆动件移动以采取所述接合位置,第二驱动位置时,所述驱动杆工作以驱动所述凸轮摆动件移动以采取所述分离位置;和杆推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驱动杆以采取所述第二驱动位置。
4.一种盘驱动设备,用于驱动光盘,光盘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中央孔,该盘驱动设备包括:
一个框架元件;
一个由所述框架元件可旋转地支承的盘锁紧件,可绕其旋转轴线旋转,所述盘锁紧件有圆柱形的轴部分和锁紧部分,所述锁紧部分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轴部分整体形成并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轴部分径向向外延伸;
一个凸轮件,其摆动轴线与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旋转轴线为共轴关系,所述凸轮件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可绕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摆动,以采取包含第一和第二摆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所述凸轮件形成有多个沟槽,各沟槽均有靠近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的第一沟槽部分,和远离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的第二沟槽部分;
多个盘固持件,均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与所述凸轮件可联动地结合,各所述盘固持件有固持端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盘锁紧件移动,以采取包含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一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光盘释放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不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各所述盘固持件具有容纳在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中的突起,所述突起能够滑移,以采取包含第一沟槽位置和第二沟槽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第一沟槽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突起在移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释放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一沟槽部分中,第二沟槽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突起在移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二沟槽部分中;和
一个弹性件,插在所述盘锁紧件和各所述盘固持件之间,弹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
其中,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有均与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成平行关系的相对侧面,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有中心面和垂直线,中心面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相对侧面之间,它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相对侧面成等距关系,垂直线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中心面成垂直关系,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相对侧面彼此相对且沿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垂直线以预定间距隔开,
其中,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二沟槽部分有比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一沟槽部分更大的间距。
5.一种盘驱动设备,用于驱动光盘,光盘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中央孔,该盘驱动设备包括:
一个框架元件;
一个由所述框架元件可旋转地支承的盘锁紧件,可绕其旋转轴线旋转,所述盘锁紧件有圆柱形的轴部分和锁紧部分,所述锁紧部分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轴部分整体形成并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轴部分径向向外延伸;
一个凸轮件,其摆动轴线与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旋转轴线为共轴关系,所述凸轮件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可绕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摆动,以采取包含第一和第二摆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所述凸轮件形成有多个沟槽,各沟槽均有靠近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的第一沟槽部分,和远离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的第二沟槽部分;
多个盘固持件,均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与所述凸轮件可联动地结合,各所述盘固持件有固持端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盘锁紧件移动,以采取包含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一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光盘释放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不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各所述盘固持件具有容纳在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中的突起,所述突起能够滑移,以采取包含第一沟槽位置和第二沟槽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第一沟槽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突起在移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释放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一沟槽部分中,第二沟槽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突起在移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二沟槽部分中;
一个弹性件,插在所述盘锁紧件和各所述盘固持件之间,弹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和
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的凸缘固持臂,它有连接到所述框架元件的固定端和与所述框架元件隔开的自由端,所述凸缘固持臂可弹性形变以采取包含凸缘固持状态和凸缘释放状态的两个不同的操作状态,凸缘固持状态时,所述凸缘固持臂的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盘锁紧件接合,使所述框架元件经所述凸缘固持臂固定支承所述盘锁紧件,凸缘释放状态时,所述凸缘固持臂的所述自由端不与所述盘锁紧件接合,使所述框架元件可旋转地支承所述盘锁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盘驱动设备,还包括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的臂固持件,它可相对于所述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臂固持位置和臂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臂固持位置时,所述臂固持件与所述凸缘固持臂接触,使所述凸缘固持臂弹性形变以采取所述凸缘释放状态,臂释放位置时,所述臂固持件不与所述凸缘固持臂接触,使所述凸缘固持臂弹性形变以采取所述凸缘固定状态。
7.一种盘驱动设备,用于驱动光盘,光盘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中央孔,该盘驱动设备包括:
一个框架元件;
一个由所述框架元件可旋转地支承的盘锁紧件,可绕其旋转轴线旋转,所述盘锁紧件有圆柱形的轴部分和锁紧部分,所述锁紧部分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轴部分整体形成并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轴部分径向向外延伸;
一个凸轮件,其摆动轴线与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旋转轴线为共轴关系,所述凸轮件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可绕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摆动,以采取包含第一和第二摆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所述凸轮件形成有多个沟槽,各沟槽均有靠近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的第一沟槽部分,和远离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的第二沟槽部分;
多个盘固持件,均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与所述凸轮件可联动地结合,各所述盘固持件有固持端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盘锁紧件移动,以采取包含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一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光盘释放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不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各所述盘固持件具有容纳在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中的突起,所述突起能够滑移,以采取包含第一沟槽位置和第二沟槽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第一沟槽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突起在移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释放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一沟槽部分中,第二沟槽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突起在移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二沟槽部分中;
一个弹性件,插在所述盘锁紧件和各所述盘固持件之间,弹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和
光学头单元,具有: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垂直的移动路径,所述光学头单元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且可沿所述光学头单元的所述移动路径向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动和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开;光学头驱动电机,用于沿所述光学头单元的所述移动路径驱动所述光学头单元向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动和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开;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的凸轮摆动件,它可相对于所述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接合位置时,所述凸轮摆动件与所述凸轮件接合,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分离位置时,所述凸轮摆动件不与所述凸轮件接合,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一摆动位置;和插在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和所述凸轮摆动件之间的转换机构,该转换机构工作时采取包含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的两个不同的操作状态,连接状态时,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经所述转换机构与所述凸轮摆动件可联动地连接,使所述凸轮摆动件在所述接合位置和所述断开位置之间移动,断开状态时,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从所述凸轮摆动件断开,
其中,所述凸轮摆动件有与所述光学头单元的所述移动路径平行的移动路径,所述凸轮摆动件可沿所述凸轮摆动件的所述移动路径在所述接合位置和所述分离位置之间移动。
8.一种盘驱动设备,用于驱动光盘,光盘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中央孔,该盘驱动设备包括:
一个框架元件;
一个由所述框架元件可旋转地支承的盘锁紧件,可绕其旋转轴线旋转,所述盘锁紧件有圆柱形的轴部分和锁紧部分,所述锁紧部分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轴部分整体形成并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轴部分径向向外延伸;
一个凸轮件,其摆动轴线与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旋转轴线为共轴关系,所述凸轮件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可绕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摆动,以采取包含第一和第二摆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所述凸轮件形成有多个沟槽,各沟槽均有靠近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的第一沟槽部分,和远离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的第二沟槽部分;
多个盘固持件,均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与所述凸轮件可联动地结合,各所述盘固持件有固持端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盘锁紧件移动,以采取包含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一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光盘释放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不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各所述盘固持件具有容纳在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中的突起,所述突起能够滑移,以采取包含第一沟槽位置和第二沟槽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第一沟槽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突起在移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释放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一沟槽部分中,第二沟槽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突起在移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二沟槽部分中;
一个弹性件,插在所述盘锁紧件和各所述盘固持件之间,弹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和
光学头单元,具有: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垂直的移动路径,所述光学头单元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且可沿所述光学头单元的所述移动路径向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动和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开;光学头驱动电机,用于沿所述光学头单元的所述移动路径驱动所述光学头单元向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动和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开;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的凸轮摆动件,它可相对于所述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接合位置时,所述凸轮摆动件与所述凸轮件接合,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分离位置时,所述凸轮摆动件不与所述凸轮件接合,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一摆动位置;和插在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和所述凸轮摆动件之间的转换机构,该转换机构工作时采取包含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的两个不同的操作状态,连接状态时,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经所述转换机构与所述凸轮摆动件可联动地连接,使所述凸轮摆动件在所述接合位置和所述断开位置之间移动,断开状态时,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从所述凸轮摆动件断开,
其中,所述转换机构包含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且可绕其旋转轴线旋转的转换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转换机构的所述转换齿轮的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光学头单元的所述移动路径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转换机构的所述转换齿轮可沿所述转换机构的所述转换齿轮的所述旋转轴线轴向移动,以采取包含连接位置和断开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连接位置时,在操作所述转换机构以采取连接状态的状态下,将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的旋转经所述转换机构的所述转换齿轮传送到所述凸轮摆动件;断开位置时,在操作所述转换机构以采取所述断开状态的状态下,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从所述凸轮摆动件断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盘驱动设备,还包括:插在所述框架元件和所述转换机构的所述转换齿轮之间的齿轮推动件,弹推所述转换机构的所述转换齿轮以采取所述断开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盘驱动设备,还包括具有固持端的齿轮固持件,它可相对于所述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齿轮固持位置和齿轮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齿轮固持位置时,所述齿轮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与所述转换机构的所述转换齿轮相接触,使所述转换机构的所述转换齿轮轴向移动以采取所述连接位置;齿轮释放位置时,所述齿轮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不与所述转换机构的所述转换齿轮相接触,使所述转换机构的所述转换齿轮轴向移动,以采取所述断开位置。
13.一种盘驱动设备,用于驱动光盘,光盘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中央孔,该盘驱动设备包括:
一个框架元件;
一个由所述框架元件可旋转地支承的盘锁紧件,可绕其旋转轴线旋转,所述盘锁紧件有圆柱形的轴部分和锁紧部分,所述锁紧部分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轴部分整体形成并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轴部分径向向外延伸;
一个凸轮件,其摆动轴线与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旋转轴线为共轴关系,所述凸轮件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可绕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摆动,以采取包含第一和第二摆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所述凸轮件形成有多个沟槽,各沟槽均有靠近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的第一沟槽部分,和远离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的第二沟槽部分;
多个盘固持件,均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与所述凸轮件可联动地结合,各所述盘固持件有固持端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盘锁紧件移动,以采取包含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一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光盘释放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不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各所述盘固持件具有容纳在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中的突起,所述突起能够滑移,以采取包含第一沟槽位置和第二沟槽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第一沟槽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突起在移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释放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一沟槽部分中,第二沟槽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突起在移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二沟槽部分中;
一个弹性件,插在所述盘锁紧件和各所述盘固持件之间,弹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
光学头单元,具有: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垂直的移动路径,所述光学头单元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且可沿所述光学头单元的所述移动路径向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动和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开;光学头驱动电机,用于沿所述光学头单元的所述移动路径驱动所述光学头单元向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动和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开;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的凸轮摆动件,它可相对于所述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接合位置时,所述凸轮摆动件与所述凸轮件接合,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分离位置时,所述凸轮摆动件不与所述凸轮件接合,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一摆动位置;和插在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和所述凸轮摆动件之间的转换机构,该转换机构工作时采取包含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的两个不同的操作状态,连接状态时,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经所述转换机构与所述凸轮摆动件可联动地连接,使所述凸轮摆动件在所述接合位置和所述断开位置之间移动,断开状态时,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从所述凸轮摆动件断开;和
插在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和所述光学头单元之间的传动机构,使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经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到所述光学头单元可联动地连接,同时,所述光学头单元可沿所述光学头单元的所述移动路径向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动和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开,所述传动机构包含多个插在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和所述光学头单元之间的传动齿轮,以向所述光学头单元传送所述光学头驱动电机的旋转,其中,所述转换机构由所述传动机构的所述传动齿轮中的一个构成。
14.一种盘驱动设备,用于驱动光盘,光盘的中央部分形成有中央孔,该盘驱动设备包括:
一个框架元件;
一个由所述框架元件可旋转地支承的盘锁紧件,可绕其旋转轴线旋转,所述盘锁紧件有圆柱形的轴部分和锁紧部分,所述锁紧部分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轴部分整体形成并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轴部分径向向外延伸;
一个凸轮件,其摆动轴线与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旋转轴线为共轴关系,所述凸轮件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可绕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摆动,以采取包含第一和第二摆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所述凸轮件形成有多个沟槽,各沟槽均有靠近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的第一沟槽部分,和远离所述凸轮件的所述摆动轴线的第二沟槽部分;
多个盘固持件,均由所述盘锁紧件支承且与所述凸轮件可联动地结合,各所述盘固持件有固持端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盘锁紧件移动,以采取包含光盘固持位置和光盘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光盘固持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一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光盘释放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在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的状态下不与所述光盘的所述中央部分接触,各所述盘固持件具有容纳在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中的突起,所述突起能够滑移,以采取包含第一沟槽位置和第二沟槽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第一沟槽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突起在移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释放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一沟槽部分中,第二沟槽位置时,各所述盘固持件的所述突起在移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凸轮件的各所述沟槽的所述第二沟槽部分中;
一个弹性件,插在所述盘锁紧件和各所述盘固持件之间,弹推各所述盘固持件以采取所述光盘固持位置;和
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的凸轮摆动件,它可相对于所述框架元件移动而采取包含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的两种不同的工作位置,接合位置时,所述凸轮摆动件与所述凸轮件接合,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二摆动位置,分离位置时,所述凸轮摆动件不与所述凸轮件接合,摆动所述凸轮件以采取所述第一摆动位置;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的驱动杆,与所述凸轮摆动件可联动地连接,所述驱动杆可相对于所述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的两个不同的驱动位置,第一驱动位置时,所述驱动杆工作以驱动所述凸轮摆动件移动,以采取接合位置;第二驱动位置时,所述驱动杆工作以驱动所述凸轮摆动件移动,以采取分离位置;和插在所述框架元件和所述驱动杆之间的杆推动件,弹推所述驱动杆,以采取所述第二驱动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盘驱动设备,还包括具有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垂直的移动路径的光学头单元,所述光学头单元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且可沿所述光学头单元的所述移动路径向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动和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开,所述光学头单元工作以向所述光盘记录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盘驱动设备,还包括具有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垂直的移动路径的光学头单元,所述光学头单元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且可沿所述光学头单元的所述移动路径向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动和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开,所述光学头单元工作以从所述光盘再现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盘驱动设备,还包括具有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垂直的移动路径的光学头单元,所述光学头单元由所述框架元件支承且可沿所述光学头单元的所述移动路径向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动和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移开,其中,所述凸轮摆动件有与所述光学头单元的所述移动路径平行的移动路径,且可沿所述凸轮摆动件的所述移动路径在所述接合位置和所述分离位置之间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4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驱动杆有与所述盘锁紧件的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枢转轴线,所述驱动杆可绕其所述枢转轴线转动,同时驱动杆可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4的盘驱动设备,还包括:具有固持端的杆固持件,可相对于所述框架元件移动,以采取包含杆固持位置和杆释放位置的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杆固持位置时,所述杆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与所述驱动杆接触,移动所述驱动杆以采取所述第一驱动位置;杆释放位置时,所述杆固持件的所述固持端不与所述驱动杆接触,移动所述驱动杆以采取所述第一驱动位置。
CNB2005101181240A 2001-03-22 2002-03-22 盘驱动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884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3902/01 2001-03-22
JP2001083902A JP3804760B2 (ja) 2001-03-22 2001-03-22 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05844.XA Division CN1230819C (zh) 2001-03-22 2002-03-22 盘驱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3274A true CN1783274A (zh) 2006-06-07
CN100538842C CN100538842C (zh) 2009-09-09

Family

ID=1893965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0584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0819C (zh) 2001-03-22 2002-03-22 盘驱动设备
CNB20051011812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8842C (zh) 2001-03-22 2002-03-22 盘驱动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0584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0819C (zh) 2001-03-22 2002-03-22 盘驱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775225B2 (zh)
EP (1) EP1244103B1 (zh)
JP (1) JP3804760B2 (zh)
CN (2) CN1230819C (zh)
DE (1) DE60204076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58742A1 (en) * 2000-05-24 2001-11-28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JP3946103B2 (ja) * 2002-08-08 2007-07-1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調芯機構、情報再生機構及び情報記録機構
ES2300484T3 (es) * 2002-09-30 2008-06-1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Verificacion de la autorizacion de registro por medio de una ficha de autorizacion de acceso.
JP4083057B2 (ja) * 2003-03-31 2008-04-30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6202406A (ja) 2005-01-20 2006-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ー装置
JP5056127B2 (ja) 2007-04-05 2012-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メディア搬送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メディア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6082A (en) * 1989-06-12 1991-10-08 Ekhoff Donald L Apparatus for clamping removable disks
DE19623125A1 (de) * 1996-06-10 1997-12-11 Eastman Kodak Co Vorrichtung zur Entnahme eines plattenförmigen Gegenstandes aus einem Plattenhalter
JP3694385B2 (ja) * 1997-03-26 2005-09-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H11296942A (ja) * 1998-04-09 1999-10-29 Sony Corp ディスクのチャック装置
US6272104B1 (en) * 1999-01-26 2001-08-07 Dell Usa, L.P. Media retention device for CD ROM and digital video drives in a portable computer
JP2000285557A (ja) * 1999-03-31 2000-10-13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そのターンテーブ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44103A2 (en) 2002-09-25
DE60204076D1 (de) 2005-06-16
EP1244103A3 (en) 2003-01-08
JP3804760B2 (ja) 2006-08-02
CN1230819C (zh) 2005-12-07
DE60204076T2 (de) 2006-03-16
US6775225B2 (en) 2004-08-10
US20020136154A1 (en) 2002-09-26
CN100538842C (zh) 2009-09-09
CN1378209A (zh) 2002-11-06
JP2002288909A (ja) 2002-10-04
EP1244103B1 (en) 2005-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8333C (zh) 磁盘装置
CN1499515A (zh) 碟片装置
CN1394336A (zh) 记录再生装置的装盘装置
CN1667730A (zh) 盘驱动装置、框架、盘驱动装置组和电子设备
CN2802652Y (zh) 盘片播放装置
CN1614252A (zh) 离合器装置、电动机设备及雨刷系统
CN1263343A (zh) 光盘驱动器
CN1230819C (zh) 盘驱动设备
CN1661702A (zh) 光盘装置
CN1094179A (zh) 光盘设备和光盘驱动装置
CN1926617A (zh) 装卡装置
CN1855267A (zh) 盘驱动设备和电子装置
CN1226731C (zh) 盘装置
CN1926620A (zh) 夹紧装置
CN1926618A (zh) 夹持装置
CN1855265A (zh) 盘驱动设备和电子装置
CN1677795A (zh) 主轴电机和磁盘驱动器
CN1595515A (zh) 盘驱动器
CN1926619A (zh) 夹持装置
CN1992019A (zh) 盘驱动器
CN1085375C (zh) 记录媒体的装载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1154993C (zh) 使用盘片盒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
CN1129131C (zh) 磁盘装置
CN1806285A (zh) 主轴电机与压紧器
CN1188860C (zh) 磁盘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