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6731C - 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6731C
CN1226731C CNB028016408A CN02801640A CN1226731C CN 1226731 C CN1226731 C CN 1226731C CN B028016408 A CNB028016408 A CN B028016408A CN 02801640 A CN02801640 A CN 02801640A CN 1226731 C CN1226731 C CN 122673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dish
spindle hub
screw
spi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016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62437A (zh
Inventor
桃井香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462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2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67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673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一种盘装置,其中,比螺钉头部(4b)的外径与压板(3)接触处的直径更靠内周的压板(3)的形状,在整个圆周上具有以该接触部为基准向螺钉轴向力方向位移的位移部(3b)。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压板的薄型化而使磁盘装置薄型化;通过扣紧力的增加而使抗冲击性提高;以及降低由盘压紧部、所述主轴毂的盘承受面及所述盘之间的偏心而产生的所述盘的翘曲、起伏等的旋转同步摆动。

Description

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盘装置的结构。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磁盘固定在主轴毂上的薄型压板的结构。
背景技术
图15表示磁盘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在通过主轴马达5的驱动而旋转的主轴毂2上,固定有一张或等间隔叠置的多张盘1,在盘1的两面或一面配有能转动的磁头21。该磁头21固定在操作机构22的前端部,在操作机构22的另一端设有音圈马达24。当主轴马达2旋转时,通过在盘1的表面与磁头21之间产生的空气流,使磁头21从盘1略微上浮。
另一方面,磁头21根据音圈马达24的驱动力而以操作机构旋转轴23为中心产生转动,在盘1的上方沿其半径方向移动,进行数据的读写。磁头21的浮起量为几十nm左右,由于进入磁头21与盘1之间的尘埃会对磁头21和盘1造成损害而成为故障的起因,所以磁盘装置的装配在无尘室中进行,装配后由罩子25密封。另外,为了正确地进行数据的读写,磁头21应能正确跟踪在螺旋状地形成在盘1上的数据轨迹上,无论是在半径方向上还是在轴方向上对盘1的旋转摆动都有严格的限制。关于盘1的旋转摆动可以举出:
(1)由主轴马达5的轴承及其装配而引起的旋转同步摆动和旋转非同步摆动;
(2)由主轴毂2的加工误差而引起的旋转同步摆动;
(3)由在扣紧压板3时的扣紧力而引起的盘1的旋转同步摆动;
(4)由数据轨迹中心与旋转中心轴产生的偏差而引起的旋转同步摆动;以及
(5)由机械共振而引起的主轴马达5及盘1的旋转非同步摆动等。
近年来,随着磁盘装置的不断高密度化,即使是在存储面积小的盘上也已能存储大容量的信息,因而将其用于便携式机器的存储媒体的开发正在大量进行。作为便携式机器的存储媒体的必要条件,不仅要求小型轻量,而且还要求在其使用特性方面具有省电及抗冲击性能。
图16示出了表示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的扣紧前的剖面图。压板3通过螺钉4的轴向力,将盘1夹在盘压紧部3g与盘承受面2e之间。并且,通过各个接触部分的摩擦力、将盘1与主轴毂2固定成一体。当施加了超过该摩擦力的较大冲击时,固定在压板3与主轴毂2之间的盘1的位置有可能发生较大偏移。它被称为盘位移,是盘1产生旋转摆动的一个主要因素。当产生盘位移时,在原本与旋转中心轴设置成同轴的数据轨迹上会产生较大偏心,而使正确跟踪磁头21的数据轨迹变得困难。
在将硬盘用作便携式机器的存储媒体的情况下,即使在非动作时受到了超过1500G的冲击后,一般仍应具有能保证进行正常动作的抗冲击性。为了提高抗冲击性一般有下列结构。即,要想防止因大的冲击而引起的盘位移,就应该加大将盘固定的所述摩擦力,因而可以采用加大摩擦系数或轴向力的方法。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加大轴向力的方法。这是由于提高加工精度的要求及担心污染物的附着等,需要将主轴毂2及压板3的表面光洁度提高的缘故。并且,由于磁头21相对于盘1的浮起量为几十nm,技术倾向为浮起量降低,所以表面光洁度高更好。因而,未能够将主轴毂2及压板3或盘1底面的表面光洁度降低(加大摩擦系数)。另外,从技术上讲,虽然也有只将数据区域除外的夹紧区域的表面光洁度降低的方法,但却无法避免成本的增加。其结果,采用了加大轴向力的方法。
然而,如上述(3)所示,当通过增加轴向力来提高抗冲击性时,将会加大由在扣紧压板3时的扣紧力而引起的盘1的旋转同步摆动。这就意味着提高抗冲击性的条件、与消除由扣紧力而引起的盘1的旋转同步摆动的条件相反。因而,在尤其是小型磁盘装置的开发中,同时提高抗冲击性及消除旋转同步摆动是非常重要。
要想使因扣紧力的增加而引起的盘1的旋转同步摆动处于最小,需要使盘压紧部的中心轴与主轴毂的盘承受面和盘的中心轴保持同轴状态。下面,用现有磁盘装置中的2种扣紧结构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图16及图17示出了现有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如图16所示,盘1被插在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a上。盘1的一方的底面受到盘承受面2e的支承。压板3,与盘1同轴地被载置在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上,并通过螺钉4与设置在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的螺孔2c之间的配合而被紧固。此时,由于螺钉4的螺钉头部4b的直径比压板3的中心孔3a的直径大,所以在将螺钉紧固于主轴毂2的螺孔2c中时会产生轴向力。轴向力由螺钉头部的座面4c传递到压板中心孔3a附近的底面3f,在盘压紧部3g处将盘1的另一方底面压住,使压板3将盘1同轴且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
为了使盘1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盘1的中心孔、与略小于盘1的中心孔直径的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的外周圆筒部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另外,为了使压板3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与具有略大于该压板定位凸起部2a的直径的直径的压板中心孔3a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定位是通过将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与压板3配置成具有长度a的挂接部分(参照图16的放大图)的状态来实现的。挂接部分是为了防止压板3在中心轴的垂直方向上产生偏移而设置的。压板3只弯曲除了挂接部分的长度a的厚度b,由螺钉4紧固。
另外,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盘插入凸起部2d、以及盘承受面2e均与旋转中心轴保持同轴。而压板3的盘压紧部3g和压板中心孔3a也与旋转中心轴保持同轴。也就是说,盘压紧部3g与主轴毂2的盘承受面2e及盘1保持同轴。图17示出了现有的磁盘装置中扣紧后的状态的剖面图。在图17中示出了所述构成部分与旋转中心轴保持同轴的情况。
下面,参照图18对盘压紧部3g与主轴毂2的盘承受面2e及盘1保持同轴的必要性进行说明。图18是表示因未保持同轴的扣紧结构产生盘翘起的磁盘装置的剖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轴毂中心轴2h与压板中心轴3q之间有偏差。因来自螺钉头部座面4c的轴向力被偏心地传递到压板中心孔3a上会产生对盘压紧部3g的不均匀的载重分布,并且因盘压紧部3g与盘1及盘承受面2e之间的偏心状态会产生作用于载重支承面的载重作用点的不平衡,因而,盘1在压板3的偏心方向一侧会向轴向力方向产生大的翘曲,在与偏心方向相反的一侧会产生与轴向力方向相反的大的翘曲。若在这种状态下使主轴马达5旋转时,将引起旋转同步摆动。因此,需要使盘压紧部3g与主轴毂3的盘承受面2e和盘保持同轴。
图19A及19B表示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2扣紧结构。图19A是现有的磁盘装置的第2扣紧结构扣压前的剖面图。图19B是现有的磁盘装置的第2扣紧结构扣压后的剖面图。盘1、主轴毂2、压板3、螺钉4、及螺孔2c的结构与第1扣紧结构(图16、17)同样,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此,为了使盘1与主轴毂2同轴,需要对盘1的中心孔、和略小于盘1的中心孔直径的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的外周圆筒部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为此,在第2扣紧结构中,在主轴毂2上、并且,在与主轴毂2的旋转中心轴同轴间隔圆上,等角度间隔地设置两处以上的盲孔2f。并在压板3上,在与主轴毂2的盲孔2f的配设同一间隔圆上,以相同角度间隔或其整数分之一的角度间隔设置两处以上的孔3o。将主轴毂2的盲孔2f与压板3的孔3o配置成各个中心为重合状态,并在重合的部分插入定位销20,使盲孔2f、孔3o和定位销20相嵌合。也就是说,盲孔2f、孔3o和定位销20起到了将压板3定位在主轴毂2的作用。
另外,设置在主轴毂2的等角度间隔上的两处以上的盲孔2f、盘插入凸起部2d、及盘承受面2e,均与旋转中心轴保持同轴。而压板3的盘压紧部3g与压板中心孔3a保持同轴。也就是说,盘压紧部3g与主轴毂2的盘承受面2e及盘1保持同轴。
其次,说明选择现有的第2扣紧结构(图19)的理由。图20表示有螺钉驱动孔及螺钉头部加强的螺钉的剖面图。若要使盘装置更薄,就需要将螺钉头部4b的厚度做的更薄,为了形成螺钉驱动孔4e就需要设置头部加强4d。在第1扣紧结构(图16、17)中,将压板定位凸起部2a设置在了主轴毂2上。当螺钉头部加强4d增大后,为了不使设在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上的内周孔与螺钉头部加强4d相互影响就需要加大凸起部2a的直径,所以必然地需要加大压板中心孔3a和螺钉头部4d的直径。
但螺钉头部4d的直径因螺钉头部成形上的限制,越将其加大制造越困难。
若对第2扣紧结构(图19)与第1扣紧结构(图16、17)进行比较的话,第2扣紧结构(图19)可以通过去掉压板定位凸起部2a的部分,将螺钉头部4d的直径减小。也就是说,当要求更加薄型化时,第2扣紧结构(图19)更有利。另外,压板的厚度可以薄到没有失去作为弹簧的特性的程度为止、也就是在施加扣紧力时不会产生塑性变形的程度为止。
如上所述,在磁盘装置的扣紧结构中,需要满足薄型化、和相对所保证的振动冲击值不会产生盘位移、与因盘压紧部和主轴毂的盘承受面与盘之间的偏心而产生的盘1的翘曲、起伏等的旋转同步摆动的降低条件。
下面,对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图16、17)及第2扣紧结构(图19)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首先,第1扣紧结构(图16、17)中的问题如下。一般地,压板盘组件9由铝或不锈钢制成。作为加工方法,采用了冲切、旋切等切削加工,都是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且考虑了成本的加工方法。图16、图17所示的第1扣紧结构中的压板3,从其形状来说,采用冲切制造方法最适合大量生产。压板的结构方面有以下关系。
压板3的厚度t=x+y                     (式1)
其中,x是压板中心孔3a与压板定位凸起部2a之间的接触部,y是压板3的弯曲量。另外,压板3的扣紧力N具有以下关系。
压板3的扣紧力N=K*y                   (式2)
其中,K是压板3的轴方向弹性常数。
如上所述,尤其在小型磁盘装置中,因要求作为构成零件的压板3的小型薄型化,所以从式1中可知,需要减小t。挂接部分x必须具有用于压板3的定位的规定量以上。因而必须减小弯曲量y。但当减小弯曲量y时轴向力也随之减小。
然而,小型磁盘装置需要大的轴向力、也就是需要大的扣紧力。也就是说,在式2中,需要增大N。K是取决于材料、形状及厚度的常数,若从薄型化的必要性考虑增加厚度比较困难。因而必须增加弯曲量y。
从以上可以看出,有关弯曲量y所要求的条件在式1与式2中产生矛盾。采用现有的扣紧结构使压板3小型薄型化的同时加大扣紧力较为困难。
其次,说明第2扣紧结构(图19)中的问题。将第2扣紧结构(图19)中的压板3的盘压紧部3g与盘承受面2e之间的偏心,与第1扣紧结构(图16)进行定性比较。偏心越少盘1的翘曲、起伏越小。
在第1扣紧结构(图16、17)中,压板3的盘压紧部3g(图16)与盘承受面2e(图16)之间的偏心,是由下列尺寸及公差累积所造成。即,
(1)压板定位凸起部2a(图16)与压板中心孔3a(图16)之间的间隙;
(2)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与盘承受面2e之间的偏心;
(3)压板中心孔3a与盘压紧部3g之间的偏心。
而在第2扣紧结构(图19)中,压板3的盘压紧部3g(图19)与盘承受面2e(图19)之间的偏心,至少是由以下的尺寸及公差的累积所造成。即,
(1)压板孔3o(图19)的间隔圆中心与盘压紧部3g之间的偏心;
(2)压板孔3o的间隔圆直径的离散;
(3)压板孔3o圆直径的离散;
(4)盲孔2f(图19)的间隔圆中心与盘承受面2e之间的偏心;
(5)盲孔2f的间隔圆直径的离散;
(6)盲孔2f直径的离散。
如上所述,在第2扣紧结构(图19)中,压板3的盘压紧部3g与盘承受面2e之间的偏心变大,使盘1的翘曲、起伏变大。为了防止这种偏心在制造零件时就需要严格的加工精度,因而造成成本增加。
并且,即使是在插入定位销20(图19)时,为了提高压板3的定位精度,需要将各零件之间存在的松动抑止到最小,从而导致装配的操作性下降及麻烦。具体地说,将螺钉4(图19)紧固到主轴毂2(图19)上时产生的压板3(图19)的移位,不仅在轴方向而且也在半径方向上产生。因而,会发生定位销20被压板3的孔3o侧面与主轴毂2的盲孔2f侧面夹住而难以拔出的情况。使压板3的轴方向移位量越大,半径方向的移位也越大。也就是说,越是加大轴向力越易造成装配中的操作性下降和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扣紧力大的扣紧结构且能小型薄型化的盘装置。
本发明的盘装置,是包括:存储信息的盘;具有中心孔的压板;用于载置所述盘,与所述压板相嵌合、并具有使主轴毂的旋转中心轴与压板的中心轴一致的凸起部的主轴毂;具有穿过所述压板中心孔并紧固到主轴毂的螺钉钉部,以及,与所述压板接触、并通过将在把所述螺钉钉部紧固到主轴毂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施加到所述压板,把所述盘固定在所述主轴毂上的螺钉头部的螺钉;以及使所述主轴毂旋转的主轴马达,的磁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比所述压板与所述螺钉头部的接触部更靠内周的压板的形状,以所述接触部为基准向轴向力方向产生位移。根据本发明的磁盘装置中的扣紧结构,可以同时满足:通过压板的薄型化而使磁盘装置薄型化;通过扣紧力的增加而使抗冲击性提高;以及降低由盘压紧部、所述主轴毂的盘承受面及所述盘之间的偏心而产生的所述盘的翘曲、起伏等旋转同步摆动的条件。
另外,可以使所述压板在更加靠里的内周,以所述接触部为基准向与轴向力方向的相反方向产生位移。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包括:存储信息的盘;具有中心孔的压板;用于载置所述盘,与所述压板相嵌合、并具有使主轴毂的所述旋转中心轴与压板的中心轴一致的凸起部的主轴毂;具有穿过所述压板中心孔并紧固到主轴毂的螺钉钉部,以及,与所述压板接触、并通过将在把所述螺钉钉部紧固到主轴毂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提供到所述压板,把所述盘固定在所述主轴毂上的螺钉头部的螺钉;以及使所述主轴毂旋转的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头部在所述压板的最内周部与所述压板接触,比所述螺钉头部与压板最内周部的接触部更靠外周的压板形状,以所述接触部为基准向轴向力方向产生位移。由此,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包括:存储信息的盘;具有中心孔的压板;用于载置所述盘,所述压板相嵌合、并具有使主轴毂的所述旋转中心轴与压板的中心轴一致的凸起部的主轴毂;具有穿过所述压板中心孔并紧固到主轴毂的螺钉钉部,以及,与所述压板接触、并通过将在把所述螺钉钉部紧固到主轴毂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提供到所述压板,把所述盘固定在所述主轴毂上的螺钉头部的螺钉;以及使所述主轴毂旋转的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比所述压板与所述螺钉头部的接触部更靠内周的压板形状,以所述接触部为基准向轴向力方向具有多个凸部。由此,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另外,可以使所述主轴毂与压板的所述多个凸部的内周侧面相嵌合,使主轴毂的所述旋转中心轴与压板的中心轴一致。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包括:存储信息的盘;具有中心孔的压板;用于载置所述盘,与所述压板相嵌合、并具有使主轴毂的所述旋转中心轴与压板的中心轴一致的凸起部的主轴毂;具有穿过所述压板中心孔并紧固到主轴毂的螺钉钉部,以及,与所述压板接触、并通过将在把所述螺钉钉部紧固到主轴毂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提供到所述压板,把所述盘固定在所述主轴毂上的螺钉头部的螺钉;以及使所述主轴毂旋转的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比所述压板与所述螺钉头部的接触部更靠内周的压板形状,以所述接触部为基准向与轴向力方向的相反方向具有多个凸部。由此,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主轴毂还具有:通过与没有压板上的所述多个凸部的内周侧面相嵌合,使主轴毂的所述旋转中心轴与压板的中心轴一致的凸起部。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包括:存储信息的盘;具有中心孔的压板;载置所述盘的主轴毂;具有穿过所述压板中心孔并紧固到主轴毂的螺钉钉部,以及,螺钉头部的螺钉;设置在所述螺钉头部与所述压板之间的环状垫圈;以及使所述主轴毂旋转的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头部,通过将在把所述螺钉钉部紧固到主轴毂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提供到所述压板,把所述盘固定在所述主轴毂上。由此,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垫圈与所述压板接合,并使其中心轴与所述压板中心孔的中心轴一致。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垫圈由树脂形成,并使其中心轴与所述压板中心孔的中心轴一致地与所述压板一体形成。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压板的中心孔直径小于所述垫圈的孔的直径。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包括:存储信息的盘;具有中心孔的压板;载置所述盘的主轴毂;具有穿过所述压板中心孔并紧固到主轴毂的螺钉钉部,以及,与所述压板的一方的面接触、并通过将在把所述螺钉钉部紧固到主轴毂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提供到所述压板,把所述盘固定在所述主轴毂上的螺钉头部的螺钉;设置成与所述压板的另一方的面接触的环状垫圈;以及使所述主轴毂旋转的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另一方的面与所述垫圈为接合状态,所述主轴毂还具有:通过与压板的内周侧面相嵌合,使主轴毂的所述旋转中心轴与垫圈的中心轴一致的凸起部。由此,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垫圈与所述压板接合,并使其中心轴与所述压板中心孔的中心轴一致。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垫圈由树脂形成,并使其中心轴与所述压板中心孔的中心轴一致地与所述压板一体形成。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压板的中心孔直径小于所述垫圈的孔的直径。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包括:存储信息的盘;载置所述盘的主轴;具有中心孔、并使所属盘固定在所述主轴毂上的压板;具有穿过所述压板中心孔并紧固到主轴毂的螺钉钉部,以及,与所述压板的一方的面接触、并通过将在把所述螺钉钉部紧固到主轴毂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提供到所述压板,把所述盘固定在所述主轴毂上的螺钉头部的螺钉;以及使所述主轴毂旋转的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在比盘压紧部直径小而比中心孔直径大的区域具有杯状圆筒部,所述主轴毂还具有:具有比所述压板的杯状圆筒部的内周侧面小的外周侧面直径,并且,通过与所述压板的杯状圆筒部的内周侧面相嵌合,确定所述压板位置的凸起部。由此,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包括:存储信息的盘;具有中心孔,并且,在与盘的中心轴的同轴间隔圆上以所定的间隔具有多个孔的压板;载置所述盘、并具有与所述压板的多个孔对应的多个凸起部的主轴毂;具有穿过所述压板中心孔并紧固到主轴毂的螺钉钉部,以及,与所述压板接触、并通过将在把所述螺钉钉部紧固到主轴毂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提供到所述压板,把所述盘固定在所述主轴毂上的螺钉头部的螺钉;以及使所述主轴毂旋转的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部的各个前端比所述压板的孔小,通过将所述凸起部插入所述压板的孔,确定所述压板的位置。由此,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凸起部通过销子的固定而形成。
另外,也可以在所述销子的一端部设有阶差,在插入所述主轴毂的另一端部具有弹性体。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包括:具有载置了存储信息的盘、压板、以及垫片的压板盘组件的主轴毂;和使所述主轴毂旋转的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盘组件的压板,在内周圆筒部和比所述盘中心孔的直径小的外周圆筒部的一端部上,具有比所述盘中心孔的直径大的凸缘部,所述压板盘组件的垫片,形成为具有中心孔和比所述盘外周部小的外周的近似环状,所述压板盘组件的盘及垫片,插入所述压板的外周圆筒部,并用压板的所述凸缘部及垫片将所述盘的两面夹住,进行固定。由此,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另外,本发明的盘装置,包括:具有载置了存储信息的盘、压板、以及垫片的压板盘组件的主轴毂;和使所述主轴毂旋转的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盘组件的压板,在内周圆筒部和比所述盘中心孔的直径小的外周圆筒部的一端部上,具有比所述盘中心孔的直径大的碟状凸缘部,所述压板盘组件的垫片,形成为具有中心孔和比所述盘外周部小的外周的近似环状,所述压板盘组件的盘及垫片,插入所述压板的外周圆筒部,用所述压板的碟状凸缘部夹住设在所述盘的一方的面上的内周面倒角部进行固定,并且,用所述垫片夹住并固定所述盘的另一方的面进行固定。由此,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压板与所述垫片之间的固定,是通过所述压板外周圆筒部侧面与所述垫片内周侧面间的压配合进行的。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压板与所述垫片之间的固定,是通过所述压板外周圆筒部侧面与所述垫片内周侧面间的冷缩配合进行的。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压板与所述垫片之间的固定,是通过设在所述压板外周圆筒部侧面的阳螺纹与形成在所述垫片内周侧面的阴螺纹间的结合进行的。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压板盘组件与所述主轴毂间的固定,是通过设在所述压板的内周圆筒部侧面的阴螺纹和设在主轴毂外周部的阳螺纹间的结合进行的。
另外,也可以在所述凸缘部上,形成了两处以上的槽。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压板盘组件与所述主轴毂间的固定,是通过将所述压板的内周圆筒部与主轴毂外周部粘接进行的。
另外,也可以使所述压板盘组件与所述主轴毂间的固定,是通过所述压板的内周圆筒部的阴螺纹与主轴毂外周部间的压配合进行的。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是实施例1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前的剖面图。
图1B是实施例1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图2A是实施例2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前的剖面图。
图2B是实施例2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图3A是实施例3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前的剖面图。
图3B是实施例3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图4A是实施例4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前的剖面图。
图4B是实施例4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图5是实施例4的压板的立体图。
图6A是实施例5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前的剖面图。
图6B是实施例5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图7是实施例5的压板的立体图。
图8A是实施例6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前的剖面图。
图8B是实施例6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图9A是实施例7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前的剖面图。
图9B是实施例7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图10是实施例8的磁盘装置中的扣紧结构的剖面图。
图11A是实施例9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前的剖面图。
图11B是实施例9的磁盘装置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图12是实施例10的磁盘装置中的扣紧结构的剖面图。
图13是实施例10中的第1压板盘组件装配的剖面图。
图14是实施例10中的第2压板盘组件装配的剖面图。
图15是磁盘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6示出了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的扣紧前的剖面图。
图17示出了现有磁盘装置中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图18是表示在现有的磁盘装置中,因未保持同轴的扣紧结构而引起的盘的翘曲的剖面图。
图19A是现有的磁盘装置的第2扣紧结构扣压前的剖面图。
图19B是现有的磁盘装置的第2扣紧结构扣压后的剖面图。
图20表示有螺钉驱动孔及螺钉头部加强的螺钉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图中,双点画线表示磁盘装置的罩子25。在本说明书中,磁盘装置是例如图15中所示的硬盘驱动器。
(实施例1)
图1A及图1B表示实施例1的磁盘装置100中的扣紧结构的剖面图。图1A表示磁盘装置100的扣紧前的剖面图。图1B表示磁盘装置100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如图1A所示,磁盘装置100包括:存储信息的盘1;载有盘1的主轴毂2;将盘1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的压板3;将压板3紧固在主轴毂2上的一个螺钉4;以及使主轴毂2旋转的主轴马达5。盘1的中心孔中插入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盘1的一方的底面受到盘承受面2e的支承。压板3与盘1同轴地载置在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上,经过其压板中心孔3a,螺钉4被紧固在设在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的螺孔2c上。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同轴”就是指使中心轴重合一致。螺钉4的螺钉头部4b的直径大于压板3的中心孔3a的直径。将螺钉4紧固到主轴毂2的螺孔2c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由螺钉头部座面4c传递到压板中心孔3a附近的底面3f,在盘压紧部3g上压住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其结果,压板3将盘1同轴且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
为了使盘1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盘1的中心孔、与略小于盘1的中心孔直径的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的外周圆筒部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另外,为了使压板3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与具有略大于该压板定位凸起部2a的直径的直径的压板中心孔3a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也就是说,主轴毂2压板定位凸起部2a起到了压板平面定位部的作用。至此为止,与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图16、17)相同。
实施例1的特点是将压板3与主轴毂2同轴地进行安装的结构。下面,进行详细说明。螺钉4在螺钉头部4b的外径附近与压板3的中心孔3a附近接触。实施例1结构上的特点在于,在比接触部更靠里的圆周的压板3的形状,以所述接触部为基准,整个圆周向轴向力方向位移。位移之处以位移部3b表示。通过使向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与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之间形成嵌合,来确定压板3的平面位置。也就是说,通过向螺钉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可以确保与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之间的嵌合部的厚度、也就是挂接部分(图16的放大图a)。因而,在轴向力方向上向垂直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使压板3的平面位置得以确定。并且,由于通过由位移部3b确保了挂接部分,可以将压板3的厚度的更多部分分配到压板3的弯曲量(图16放大图的b),所以可以加大轴向力。另外,在图1所示压板盘3的整个圆周上的向螺钉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其整体既可以是呈曲线地倾斜,也可以是呈直线地倾斜,还可以是最内周部呈水平的台阶状的结构。
与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图16及图17)相同,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盘插入凸起部2d、以及盘承受面2e均与旋转中心轴保持同轴。而压板3的盘压紧部3g与压板中心孔3a保持同轴。也就是说,盘压紧部3g与主轴毂2的盘承受面2e及盘1保持同轴。
如扣紧后的剖面图的图1B所示,螺钉4可以紧固到螺钉头部座面4c接触到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为止。此时的压板3的轴方向的位移量,与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图16及图17)相比,可以增加向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的位移量。因此,即使采用更薄的压板3也可以较多地取得向螺钉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的位移量,从而可以得到大的轴向力。另外,由于可以使位移部3b的大小任意变化,所以可以自由地调整针对压板3的厚度的位移量与挂接部分的比例。通过加大位移量可以提高轴向力。根据本实施例的发明,可以同时满足:通过压板的薄型化而使磁盘装置薄型化;通过扣紧力的增加而使抗冲击性提高;以及降低由盘压紧部、所述主轴毂的盘承受面及所述盘之间的偏心而产生的所述盘的翘曲、起伏等旋转同步摆动的条件。
(实施例2)
图2A及图2B表示实施例2的磁盘装置200中的扣紧结构的剖面图。图2A表示磁盘装置200的扣紧前的剖面图。图2B表示磁盘装置200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如图2A所示,磁盘装置200包括:存储信息的盘1;载有盘1的主轴毂2;将盘1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的压板3;将压板3紧固在主轴毂2上的一个螺钉4;以及使主轴毂2旋转的主轴马达5。盘1的中心孔中插入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盘1的一方的底面受到盘承受面2e的支承。压板3与盘1同轴地载置在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上,经过其压板中心孔3a,螺钉4被紧固在设在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的螺孔2c上。螺钉4的螺钉头部4b的直径大于压板3的中心孔3a的直径。将螺钉4紧固到主轴毂2的螺孔2c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由螺钉头部座面4c传递到压板中心孔3a附近的底面3f,在盘压紧部3g上压住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其结果,压板3将盘1同轴且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
为了使盘1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盘1的中心孔、与略小于盘1的中心孔直径的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的外周圆筒部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另外,为了使压板3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与具有略大于该压板定位凸起部2a的直径的直径的压板中心孔3a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也就是说,主轴毂2压板定位凸起部2a起到了压板平面定位部的作用。至此为止,与实施例1的磁盘装置100(图1)中的第1扣紧结构相同。
实施例2的特点是将压板3与主轴毂2同轴地进行安装的结构。下面,进行详细说明。螺钉4在螺钉头部4b的外径附近与压板3的中心孔3a附近接触。实施例2结构上的特点在于,在比接触部更靠里的圆周的压板3的形状,以所述接触部为基准,整个圆周同时具有向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和减小该位移量的与螺钉轴向力方向相反方向的位移部3c。有关向螺钉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量3b因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另外,通过与螺钉轴向力方向相反的位移部3c,可以减小压板3的螺钉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量。通过该位移部3b及位移部3c与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之间的相嵌合,确定压板3的平面位置。由于设置了与螺钉轴向力方向相反的位移部3c,所以使与压板定位凸起部2a进行相嵌合时的压板3的嵌入更加容易,从而可以使制造时的压板3的定位比只设置螺钉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时更容易。
并且,通过与螺钉轴向力方向相反方向的位移部3c的倾斜,和压板定位凸起部2a,只将压板3搭置在盘1的底面上,就可通过压板3的自重使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自动地插入压板中心孔3a中。另外,在图2A所示的压板盘3的整个圆周上的向螺钉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及向与螺钉轴向力方向相反方向的位移部3c,既可以是呈曲线地倾斜,也可以是呈直线地倾斜,还可以是最内周部呈水平的台阶状的结构。
另外,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相同,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盘插入凸起部2d、以及盘承受面2e均与旋转中心轴保持同轴。而压板3的盘压紧部3g与压板中心孔3a保持同轴。也就是说,盘压紧部3g与主轴毂2的盘承受面2e及盘1保持同轴。
如扣紧后的剖面图的图2B所示,螺钉4可以紧固到螺钉头部座面4c接触到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为止。通过设置向螺钉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可以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优点。另外,由于设置了与螺钉轴向力方向相反的位移部3c,所以使得与压板定位凸起部2a进行相嵌合时的压板3的嵌入更加容易,从而可以使制造时的压板3的定位比只设置螺钉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时更容易。因此,可以同时满足:通过压板的薄型化而使磁盘装置薄型化;通过扣紧力的增加而使抗冲击性提高;以及降低由盘压紧部、所述主轴毂的盘承受面及所述盘之间的偏心而产生的所述盘的翘曲、起伏等旋转同步摆动的条件。
(实施例3)
图3A及图3B表示实施例3的磁盘装置300中的扣紧结构的剖面图。图3A表示磁盘装置300的扣紧前的剖面图。图3B表示磁盘装置300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如图3A所示,磁盘装置300包括:存储信息的盘1;载有盘1的主轴毂2;将盘1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的压板3;将压板3紧固在主轴毂2上的一个螺钉4;以及使主轴毂2旋转的主轴马达5。盘1的中心孔中插入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盘1的一方的底面受到盘承受面2e的支承。压板3与盘1同轴地载置在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上,经过其压板中心孔3a,螺钉4被紧固在设在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的螺孔2c上。螺钉4的螺钉头部4b的直径大于压板3的中心孔3a的直径。将螺钉4紧固到主轴毂2的螺孔2c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由螺钉头部座面4c传递到压板中心孔3a附近的底面3f,在盘压紧部3g上压住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其结果,压板3将盘1同轴且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
为了使盘1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盘1的中心孔、与略小于盘1的中心孔直径的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的外周圆筒部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另外,为了使压板3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与具有略大于该压板定位凸起部2a的直径的直径的压板中心孔3a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也就是说,主轴毂2压板定位凸起部2a起到了压板平面定位部的作用。至此为止,与实施例2的磁盘装置200(图2A及2B)中的扣紧结构相同。
实施例3的特点是将压板3与主轴毂2同轴地进行安装的结构。下面,进行详细说明。螺钉4在螺钉头部4b的外径附近与压板3的中心孔3a接触。实施例3结构上的特点在于,在比该接触部更靠外周的压板3的形状,以所述接触部为基准,整个圆周向螺钉轴向力方向产生位移。位移之处以位移部3b表示。该位移部3b与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之间的相嵌合,确定压板3的平面位置。
并且,通过螺钉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的倾斜,和压板定位凸起部2a,只要将压板3搭置在盘1的底面上,就可通过压板3的自重使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自动地插入压板中心孔3a中。另外,在图3A所示的压板盘3的整个圆周上的向螺钉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既可以是呈曲线地倾斜,也可以是呈直线地倾斜,还可以是最内周部呈水平的台阶状的结构。
另外,与图2A及图2B所示的实施例2的磁盘装置中的扣紧结构相同,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盘插入凸起部2d、以及盘承受面2e均与旋转中心轴保持同轴。而压板3的盘压紧部3g与压板中心孔3a保持同轴。也就是说,盘压紧部3g与主轴毂2的盘承受面2e及盘1保持同轴。
如扣紧后的剖面图的图3B所示,螺钉4可以紧固到螺钉头部座面4c接触到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为止。此时的压板3的轴方向的位移量,与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图16及图17)相比,可以增加向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的位移量。因此,即使采用更薄的压板3也可以较多地取得向螺钉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的位移量,从而可以得到大的轴向力。因此,可以同时满足:通过压板的薄型化而使磁盘装置薄型化;通过扣紧力的增加而使抗冲击性提高;以及降低由盘压紧部、所述主轴毂的盘承受面及所述盘之间的偏心而产生的所述盘的翘曲、起伏等旋转同步摆动的条件。
(实施例4)
图4A及图4B表示实施例4的磁盘装置400中的扣紧结构的剖面图。图4A表示磁盘装置400的扣紧前的剖面图。图4B表示磁盘装置400的扣紧后的剖面图。另外,图5是实施例4的压板3的立体图。
如图4A所示,磁盘装置400包括:存储信息的盘1;载有盘1的主轴毂2;将盘1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的压板3;将压板3紧固在主轴毂2上的一个螺钉4;以及使主轴毂2旋转的主轴马达5。盘1的中心孔中插入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盘1的一方的底面受到盘承受面2e的支承。压板3与盘1同轴地载置在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上,经过其压板中心孔3a,螺钉4被紧固在设在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的螺孔2c上。螺钉4的螺钉头部4b的直径大于压板3的中心孔3a的直径。将螺钉4紧固到主轴毂2的螺孔2c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由螺钉头部座面4c传递到压板中心孔3a附近的底面3f,在盘压紧部3g上压住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其结果,压板3将盘1同轴且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
为了使盘1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盘1的中心孔、与略小于盘1的中心孔直径的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的外周圆筒部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另外,为了使压板3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与具有略大于该压板定位凸起部2a的直径的直径的压板中心孔3a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也就是说,主轴毂2压板定位凸起部2a起到了压板平面定位部的作用。至此为止,与实施例3的磁盘装置300(图3A及3B)中的扣紧结构相同。
实施例4的特点是将压板3与主轴毂2同轴地进行安装的结构。下面,进行详细说明。螺钉4在螺钉头部4b与压板3的中心孔3a附近接触。如图5所示,实施例4结构上的特点在于,在比螺钉头部4b的外径更靠里的圆周的压板3的形状,以所述接触部为基准,具有向螺钉轴向力方向上的两处以上的凸部3d。该凸部3d与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之间的相嵌合,确定压板3的平面位置。
另外,与图3A及图3B所示的实施例3的磁盘装置中的扣紧结构相同,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盘插入凸起部2d、以及盘承受面2e均与旋转中心轴保持同轴。而压板3的盘压紧部3g与压板中心孔3a保持同轴。也就是说,盘压紧部3g与主轴毂2的盘承受面2e及盘1保持同轴。
如扣紧后的剖面图的图4B所示,螺钉4可以紧固到螺钉头部座面4c接触到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为止。此时的压板3的轴方向的位移量,与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图16及图17)相比,可以增加向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的位移量。因此,即使采用更薄的压板3也可以较多地取得向螺钉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的位移量,从而可以得到大的轴向力。因此,可以同时满足:通过压板的薄型化而使磁盘装置薄型化;通过扣紧力的增加而使抗冲击性提高;以及降低由盘压紧部、所述主轴毂的盘承受面及所述盘之间的偏心而产生的所述盘的翘曲、起伏等旋转同步摆动的条件。
(实施例5)
图6A及图6B表示实施例5的磁盘装置600中的扣紧结构的剖面图。图6A表示磁盘装置600的扣紧前的剖面图。图6B表示磁盘装置600的扣紧后的剖面图。另外,图7是实施例5的压板3的立体图。
如图6A所示,磁盘装置600包括:存储信息的盘1;载有盘1的主轴毂2;将盘1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的压板3;将压板3紧固在主轴毂2上的一个螺钉4;以及使主轴毂2旋转的主轴马达5。盘1的中心孔中插入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盘1的一方的底面受到盘承受面2e的支承。压板3与盘1同轴地载置在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上,经过其压板中心孔3a,螺钉4被紧固在设在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的螺孔2c上。螺钉4的螺钉头部4b的直径大于压板3的中心孔3a的直径。将螺钉4紧固到主轴毂2的螺孔2c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由螺钉头部座面4c传递到压板中心孔3a附近的底面3f,在盘压紧部3g上压住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其结果,压板3将盘1同轴且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
为了使盘1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盘1的中心孔、与略小于盘1的中心孔直径的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的外周圆筒部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另外,为了使压板3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与具有略大于该压板定位凸起部2a的直径的直径的压板中心孔3a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也就是说,主轴毂2压板定位凸起部2a起到了压板平面定位部的作用。至此为止,与实施例4的磁盘装置400(图4A及4B)中的扣紧结构相同。
实施例5的特点是将压板3与主轴毂2同轴地进行安装的结构。下面,进行详细说明。螺钉4在螺钉头部4b与压板3的中心孔3a附近接触。如图7所示,实施例5结构上的特点在于,在比螺钉头部4b的外径更靠里的圆周的压板3的形状,以所述接触部为基准,具有向与螺钉轴向力方向相反方向上的两处以上的凸部3d。螺钉头部4b与压板中心孔3a周边部之间实际的接触部是该凸部3d。该凸部3d与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之间的相嵌合,确定压板3的平面位置。
另外,与图4A及图4B所示的实施例4的磁盘装置中的扣紧结构相同,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盘插入凸起部2d、以及盘承受面2e均与旋转中心轴保持同轴。而压板3的盘压紧部3g与压板中心孔3a保持同轴。也就是说,盘压紧部3g与主轴毂2的盘承受面2e及盘1保持同轴。
如扣紧后的剖面图的图6B所示,螺钉4可以紧固到螺钉头部座面4c接触到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为止。此时的压板3的轴方向的位移量,与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图16及图17)相比,可以增加向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的位移量。因此,即使采用更薄的压板3也可以较多地取得向螺钉轴向力方向的位移部3b的位移量,从而可以得到大的轴向力。因此,可以同时满足:通过压板的薄型化而使磁盘装置薄型化;通过扣紧力的增加而使抗冲击性提高;以及降低由盘压紧部、所述主轴毂的盘承受面及所述盘之间的偏心而产生的所述盘的翘曲、起伏等旋转同步摆动的条件。
(实施例6)
图8A及图8B表示实施例6的磁盘装置800中的扣紧结构的剖面图。图8A表示磁盘装置800的扣紧前的剖面图。图8B表示磁盘装置800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如图8A所示,磁盘装置800包括:存储信息的盘1;载有盘1的主轴毂2;将盘1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的压板3;将压板3紧固在主轴毂2上的一个螺钉4;设置在螺钉头部座面4c与压板3之间的环状垫圈6;以及使主轴毂2旋转的主轴马达5。盘1的中心孔中插入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盘1的一方的底面受到盘承受面2e的支承。压板3与盘1同轴地载置在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上。螺钉4的螺钉钉部4a穿过垫圈6的孔6a和压板3的压板中心孔3a,被紧固在设在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的螺孔2c上。螺钉4的螺钉头部4b的直径大于压板3的中心孔3a的直径。将螺钉4紧固到主轴毂2的螺孔2c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由螺钉头部座面4c经过与其接触的垫圈6的一方的底面6b,再由垫圈6的另一方的底面6b经过与其接触的压板3的压板中心孔3a周边部,在盘压紧部3g上压住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其结果,压板3将盘1同轴且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实施例6的特点是在螺钉头部座面4c与压板3之间设置有环状垫圈6。通过设置垫圈6,在进行固定时由于增加了垫圈6的厚度部分,所以压板3可以形成更多的位移,从而可以得到大的轴向力。
为了使盘1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盘1的中心孔、与略小于盘1的中心孔直径的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的外周圆筒部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另外,为了使压板3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与具有略大于该压板定位凸起部2a的直径的直径的压板中心孔3a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也就是说,主轴毂2压板定位凸起部2a起到了压板平面定位部的作用。
另外,与图1A及图1B所示的实施例1的磁盘装置中的扣紧结构相同,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盘插入凸起部2d、以及盘承受面2e均与旋转中心轴保持同轴。而压板3的盘压紧部3g与压板中心孔3a保持同轴。也就是说,盘压紧部3g与主轴毂2的盘承受面2e及盘1保持同轴。
如扣紧后的剖面图的图8B所示,螺钉4可以紧固到螺钉头部座面4c接触到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为止。此时的压板3的轴方向的位移量,与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图16及图17)相比,可以增加垫圈6的厚度。因此,即使采用更薄的压板3也可以较多地取得垫圈6的厚度,从而可以得到大的轴向力。并且,若垫圈6与压板3中心孔3a为同轴接合,则在将螺钉4紧固到主轴毂2的螺孔2c中时所产生的轴向力,就会沿圆周方向均匀地传递到垫圈6及压板3的盘压紧部3g上,因而可以防止盘1的翘曲和起伏。
另外,若垫圈6已事先接合在压板3上,则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及省去装配时的垫圈6的位置调整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垫圈6也可以由树脂制成并与压板3一体形成。
另外,若压板中心孔3a的直径小于垫圈孔6a的直径,则在紧固螺钉4而使压板3沿轴方向进行位移的过程中,可以防止有关垫圈孔6的侧面与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之间的接触和干扰的麻烦。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发明,可以同时满足:通过压板的薄型化而使磁盘装置薄型化;通过扣紧力的增加而使抗冲击性提高;以及降低由盘压紧部、所述主轴毂的盘承受面及所述盘之间的偏心而产生的所述盘的翘曲、起伏等旋转同步摆动的条件。
(实施例7)
图9A及图9B表示实施例7的磁盘装置900中的扣紧结构的剖面图。图9A表示磁盘装置900的扣紧前的剖面图。图9B表示磁盘装置900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如图9A所示,磁盘装置900包括:存储信息的盘1;载有盘1的主轴毂2;将盘1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的压板3;将压板3紧固在主轴毂2上的一个螺钉4;环状垫圈6;以及使主轴毂2旋转的主轴马达5。盘1的中心孔中插入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盘1的一方的底面受到盘承受面2e的支承。压板3与盘1同轴地载置在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上。螺钉头部座面4c与压板中心孔3a的一方的底面接触。压板的另一方的底面上接合有垫圈6。螺钉4的螺钉钉部4a穿过压板3的压板中心孔3a和垫圈6的孔6a,被紧固在设在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的螺孔2c上。螺钉4的螺钉头部4b的直径大于压板3的中心孔3a的直径。将螺钉4紧固到主轴毂2的螺孔2c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由螺钉头部座面4c经过与其接触的压板3的压板中心孔3a周边部,在盘压紧部3g上压住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其结果,压板3将盘1同轴且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
为了使盘1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盘1的中心孔、与略小于盘1的中心孔直径的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的外周圆筒部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另外,为了使压板3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与具有略大于该压板定位凸起部2a的直径的直径的压板中心孔3a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也就是说,主轴毂2压板定位凸起部2a起到了压板平面定位部的作用。
另外,与图1A及图1B所示的实施例1的磁盘装置中的扣紧结构相同,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盘插入凸起部2d、以及盘承受面2e均与旋转中心轴保持同轴。而压板3的盘压紧部3g与压板中心孔3a保持同轴。并且,垫圈孔6a同轴地接合在压板中心孔3a上。也就是说,盘压紧部3g与主轴毂2的盘承受面2e及盘1保持同轴。
如扣紧后的剖面图的图9B所示,螺钉4可以紧固到螺钉头部座面4c接触到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为止。此时的压板3的轴方向的位移量,与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图16及图17)相比,可以增加垫圈6的厚度。因此,即使采用更薄的压板3也可以较多地取得垫圈6的厚度,从而可以得到大的轴向力。
另外,若垫圈6已事先接合在压板3上,则在紧固螺钉4而使压板3沿轴方向进行位移的过程中,可以防止有关压板中心孔3a的侧面与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之间的接触和干扰的麻烦。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发明,可以同时满足:通过压板的薄型化而使磁盘装置薄型化;通过扣紧力的增加而使抗冲击性提高;以及降低由盘压紧部、所述主轴毂的盘承受面及所述盘之间的偏心而产生的所述盘的翘曲、起伏等旋转同步摆动的条件。
(实施例8)
图10表示实施例8的磁盘装置1000中的扣紧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10所示,磁盘装置1000包括:存储信息的盘1;载有盘1的主轴毂2;将盘1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的压板3;将压板3紧固在主轴毂2上的一个螺钉4;以及使主轴毂2旋转的主轴马达5。盘1的中心孔中插入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盘1的一方的底面受到盘承受面2e的支承。压板3与盘1同轴地载置在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上。经过其压板中心孔3a,螺钉4被紧固在设在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的螺孔2c上。螺钉4的螺钉头部4b的直径大于压板3的中心孔3a的直径。将螺钉4紧固到主轴毂2的螺孔2c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由螺钉头部座面4c经过与其接触的压板3的压板中心孔3a周边部,在盘压紧部3g上压住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其结果,压板3将盘1同轴且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
为了使盘1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盘1的中心孔、与略小于盘1的中心孔直径的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的外周圆筒部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另外,为了使压板3与主轴毂2同轴,通过对设置在压板3上的、比盘压紧部3g的直径小但比压板中心孔3a的直径大的杯状延伸圆筒部3h,与比它直径大并且与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相同直径或小于该直径的凸起部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
另外,与图1A及图1B所示的实施例1的磁盘装置中的扣紧结构相同,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盘插入凸起部2d、以及盘承受面2e均与旋转中心轴保持同轴。而压板3的盘压紧部3g与压板杯状延伸圆筒部3h保持同轴。也就是说,盘压紧部3g与主轴毂2的盘承受面2e及盘1保持同轴。
根据这种扣紧结构,与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图16及图17)相比,将螺钉4紧固到主轴毂2的螺孔2c时,可以不受压板3的厚度、压板3的轴方向位移量、压板中心孔3a及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的定位相嵌合带之间的限制,更多地得到压板3的轴方向位移量。因此,即使采用更薄的压板3也可以得到大的轴向力。因此,可以同时满足:通过压板的薄型化而使磁盘装置薄型化;通过扣紧力的增加而使抗冲击性提高;以及降低由盘压紧部、所述主轴毂的盘承受面及所述盘之间的偏心而产生的所述盘的翘曲、起伏等旋转同步摆动的条件。
(实施例9)
图11A及图11B表示实施例9的磁盘装置1100中的扣紧结构的剖面图。图11A表示磁盘装置1100的扣紧前的剖面图。图11B表示磁盘装置1100的扣紧后的剖面图。
如图11A所示,磁盘装置1100包括:存储信息的盘1;载有盘1的主轴毂2;将盘1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的压板3;将压板3紧固在主轴毂2上的一个螺钉4;以及使主轴毂2旋转的主轴马达5。盘1的中心孔中插入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盘1的一方的底面受到盘承受面2e的支承。压板3与盘1同轴地载置在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上。经过其压板中心孔3a,螺钉4被紧固在设在主轴毂2的凸起部2a的螺孔2c上。螺钉4的螺钉头部4b的直径大于压板3的中心孔3a的直径。将螺钉4紧固到主轴毂2的螺孔2c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由螺钉头部座面4c传递到压板中心孔3a附近的底面3f,在盘压紧部3g上压住盘1的另一方的底面。其结果,压板3将盘1同轴且一体地固定在主轴毂2上。
为了使盘1与主轴毂2同轴,需要对盘1的中心孔、与略小于盘1的中心孔直径的主轴毂2的盘插入凸起部2d的外周圆筒部进行定位,并使它们相嵌合。至此为止与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2扣紧结构(图19A及图19B)相同。
实施例9的特点是将压板3载置在主轴毂上的结构。下面进行详细说明。主轴毂2在与旋转中心轴同轴的间隔圆上等角度间隔地具有两处以上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而在压板3上的与主轴毂2的压板定位凸起部2a的配列的同一间隔圆上,以同一角度间隔或其整数份的位置角度间隔设有两处以上的孔3o。压板定位凸起部2a的前端直径小于压板3的孔3o,通过将压板定位凸起部2a插入压板3的孔3o,将压板3同轴地安装在主轴毂2上。图11A及图11B中,突出的特点是替代凸起部2a插入了销子7。销子7只要能将压板3定位即可,既可以是如金属一样刚性高的物质也可以是树脂等。另外,在销子7与压板3接触的前端部设有阶差7a,该阶差7a的直径小于压板3的孔3o的直径。并且,阶差7a的轴方向的长度形成为与压板3的厚度相同或更短。另外,在销子7的另一端部上设有弹性体8。
另外,与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2扣紧结构(图19A及图19B)相同,主轴毂2、盘插入凸起部2d、以及盘承受面2e均与旋转中心轴保持同轴。而压板3的盘压紧部3g与压板杯状延伸圆筒部3h保持同轴。也就是说,盘压紧部3g与主轴毂2的盘承受面2e及盘1保持同轴。
如扣紧后的剖面图的图11B所示,随着压板3在轴方向的位移,销子7将弹性体8压缩,使销子7沿压板3的轴方向的位移方向产生位移。也就是说,这里的弹性体8只要不会防碍压板3沿轴向力方向的位移即可,既可以是类似橡胶的刚性低的物质也可以是金属制的弹簧。
根据这种扣紧结构,可以解决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2扣紧结构(图19A及图19B)中的问题、即无法拔出定位销20的麻烦。另外,也省去了定位销的插入和位置调整作业,从而可以简化装配过程。并且,由于使压板3与主轴毂2的盘承受面2e之间同轴的定位用销子7的高度不会高于压板3的高度,所以解决了定位用销子7对薄型化的影响。因此,即使采用更薄的压板3,也可以通过在所述螺钉轴向力方向上更多地取得位移量从而得到大的轴向力。因此,可以同时满足:通过压板的薄型化而使磁盘装置薄型化;通过扣紧力的增加而使抗冲击性提高;以及降低由盘压紧部、所述主轴毂的盘承受面及所述盘之间的偏心而产生的所述盘的翘曲、起伏等旋转同步摆动的条件。
(实施例10)
图12是实施例10的磁盘装置1200中的扣紧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12所示,磁盘装置1200包括:存储信息的盘1;一体地载置有盘1的压板盘组件9;一体地载置有压板盘组件9的主轴毂2;以及使主轴毂旋转的主轴马达5。
首先,对压板盘组件进行说明。图13是实施例10的第1压板盘组件9a的剖面图。压板盘组件9a包括:压板3;垫片10;以及盘1。压板3具有内周圆筒部3i和比盘1的中心孔直径大的凸缘部3k,垫片10具有中心孔和比盘1的外周部小的外周的近似环形形状。压板盘组件9a的装配顺序是,先把压板3的外周圆筒部3j插在盘1和垫片10的中心孔中,然后,用压板盘组件9a的凸缘部3k和垫片10的底面10a,将盘1的两底面1a夹住而固定成一体。
图14是实施例10的第2压板盘组件9b的剖面图。压板盘组件9b包括:压板3;垫片10;以及盘1。压板3具有内周圆筒部3i和比盘1的中心孔直径大的碟状凸缘部31,垫片10具有中心孔和比盘1的外周部小的外周的近似环形形状。压板盘组件9b的装配顺序是,先把压板3的外周圆筒部3j插在盘1和垫片10的中心孔中,然后,用压板盘组件9的碟状凸缘部31将盘1的一方的底面上的内周倒角部1b和用垫片10的底面10a将盘1的另一方底面1a夹住而固定成一体。
作为将垫片10固定到压板3上的方法,有压板外周圆筒部3j侧面与垫片内周侧面10b的压配合固定方法。还有压板外周圆筒部3j侧面与垫片内周侧面10b的冷缩配合固定方法。也可以通过设在压板外周圆筒部3j侧面的阳螺纹3m与设在垫片内周侧面10b上的阴螺纹10c进行固定。在图12~图14中示出了通过第3种方法的固定。另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垫片10的底面或压板3的底面3f(特别是凸缘部3k)上设置两处以上的槽3p,有利于力矩的传递和零件的保持。在图12~图14中示出了在凸缘部3k上设有槽3p的情况。
其次,参照图12对将压板盘组件9安装到主轴毂2上进行说明。将主轴毂2的外周圆筒部2g插入压板3的内周圆筒部3i中进行固定。具体的压板3的内周圆筒部3i与主轴毂2的外周圆筒部2g之间的固定方法,有压板3的内周圆筒部3i与主轴毂2的外周圆筒部2g的压配合固定方法。还有压板3的内周圆筒部3i与主轴毂2的外周圆筒部2g的粘接固定方法。也可以通过设在压板3的内周圆筒部3i上的阴螺纹3n与设在主轴毂2的外周圆筒部2g上的阳螺纹2b进行固定的方法。在图12~图14中示出了通过第3种方法的固定。另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凸缘部3k上设置两处以上的槽3p,有利于力矩的传递和零件的保持。在图12~图14中示出了在凸缘部3k上设有两处以上的槽3p的情况。
当采用用上述方法将盘1固定到主轴毂上的方法后,就可以不受现有的磁盘装置中的第1扣紧结构及第2扣紧结构中的问题的限制,同时满足:通过压板的薄型化而使磁盘装置薄型化;通过扣紧力的增加而使抗冲击性提高;以及降低由盘压紧部、所述主轴毂的盘承受面及所述盘之间的偏心而产生的所述盘的翘曲、起伏等旋转同步摆动的条件。

Claims (3)

1.一种盘装置,是包括:
存储信息的盘;
具有中心孔的压板;
用于载置所述盘,与所述压板相嵌合、并具有使主轴毂的旋转中心轴与压板的中心轴一致的凸起部的主轴毂;
具有穿过所述压板中心孔并紧固到主轴毂的螺钉钉部,以及与所述压板接触、并通过将在把所述螺钉钉部紧固到主轴毂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施加到所述压板,把所述盘固定在所述主轴毂上的螺钉头部的螺钉;以及
使所述主轴毂旋转的主轴马达的磁盘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比所述压板与所述螺钉头部的接触部更靠内周的压板上设有用于嵌合所述凸起部的位移部,该位移部以所述接触部为基准向轴向力方向产生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在更加靠里的内周,以所述接触部为基准向与轴向力方向的相反方向产生位移。
3.一种盘装置,包括:
存储信息的盘;
具有中心孔的压板;
用于载置所述盘的主轴毂:它与所述压板相嵌合、并具有使主轴毂的所述旋转中心轴与压板的中心轴一致的凸起部;
具有穿过所述压板中心孔并紧固到主轴毂的螺钉钉部,以及,与所述压板接触、并通过将在把所述螺钉钉部紧固到主轴毂上时所产生的轴向力施加到所述压板,把所述盘固定在所述主轴毂上的螺钉头部的螺钉;以及
使所述主轴毂旋转的主轴马达,
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头部在所述压板的最内周部与所述压板接触,在比所述螺钉头部与压板最内周部的接触部更靠外周的压板上设有用于嵌合所述凸起部的位移部,该位移部以所述接触部为基准向轴向力方向产生位移。
CNB028016408A 2001-05-18 2002-05-17 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673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8803/2001 2001-05-18
JP2001148803A JP2002343002A (ja) 2001-05-18 2001-05-18 ディスク装置
JP148803/01 2001-05-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2437A CN1462437A (zh) 2003-12-17
CN1226731C true CN1226731C (zh) 2005-11-09

Family

ID=18994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164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6731C (zh) 2001-05-18 2002-05-17 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027261B2 (zh)
JP (1) JP2002343002A (zh)
KR (1) KR100532016B1 (zh)
CN (1) CN1226731C (zh)
TW (1) TWI221603B (zh)
WO (1) WO20020957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98458B1 (ko) * 2002-11-19 2005-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하드디스크 클램핑 장치
KR20050082538A (ko) * 2004-02-19 2005-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 장치용 디스크 클램핑 장치
KR100660898B1 (ko) * 2005-12-08 2006-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핀들 모터, 이를 구비한 하드디스크 드라이브, 및 상기스핀들 모터를 이용한 디스크 밸런싱 방법
JP4297902B2 (ja) * 2005-12-28 2009-07-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ディスク装置
JP4131980B2 (ja) 2006-06-30 2008-08-13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その組立て方法
JP5063276B2 (ja) * 2007-09-25 2012-10-31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回転駆動装置のクランプ及びクランプ製造方法
JP2009080876A (ja) * 2007-09-25 2009-04-16 Nhk Spring Co Ltd ディスク回転駆動装置のクランプ及びクランプ製造方法
US8033731B2 (en) 2007-10-17 2011-10-11 Seagate Technology Llc 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 having molded plastic
KR20090112187A (ko) * 2008-04-23 2009-10-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클램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하드 디스크 드라이브
JP4553955B2 (ja) * 2008-05-13 2010-09-29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回転駆動装置のクランプ及びクランプ製造方法
US8467146B2 (en) * 2010-08-30 2013-06-18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clamping disk and mo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US8675306B2 (en) * 2012-04-12 2014-03-18 Intri-Plex Technologies, Inc. Debris reducing disk clamp for disk drives
US9361929B2 (en) 2012-04-12 2016-06-07 Intri-Plex Technologies, Inc. Debris reducing disk clamp for disk driv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4608Y2 (zh) 1987-04-09 1992-12-22
US4918545A (en) * 1988-10-25 1990-04-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k clamp for rigid disk file without radial load
JP2514628Y2 (ja) 1991-07-10 1996-10-23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ハードディスク装置のディスククランプ機構
JPH0490046U (zh) 1991-08-27 1992-08-06
JP2871388B2 (ja) * 1993-04-09 1999-03-17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磁気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US5422768A (en) * 1994-05-31 1995-06-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liant hard disk assembly for a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KR100229031B1 (ko) 1995-01-18 1999-11-01 토마스 에프.멀베니 하드 디스크 드라이브용 디스크 클램핑 시스템
US5724209A (en) * 1995-02-22 1998-03-03 Integral Peripherals, Inc. Low-profile disk mounting assembly, and low-profile disk drives constructed therefrom
JPH09106622A (ja) 1995-10-13 1997-04-22 Hitachi Ltd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17988B1 (en) * 1999-10-12 2002-07-09 Seagate Technologh Llc Disc clamp for a disc drive
JP2002157817A (ja) * 2000-11-17 2002-05-31 Nec Corp ディスク再生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4223187B2 (ja) 2000-11-20 2009-0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回転駆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99723A1 (en) 2005-05-12
JP2002343002A (ja) 2002-11-29
KR100532016B1 (ko) 2005-11-29
US7027261B2 (en) 2006-04-11
WO2002095746A1 (fr) 2002-11-28
TWI221603B (en) 2004-10-01
KR20030040360A (ko) 2003-05-22
CN1462437A (zh) 2003-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6731C (zh) 盘装置
CN1278333C (zh) 磁盘装置
CN1221972C (zh) 盘装置
CN1627598A (zh) 用于滚筒式洗衣机的外转子型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914429A (zh) 推力动压轴承和使用其的主轴电机与使用该主轴电机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157731C (zh) 磁带盒
CN1929010A (zh) 主轴马达、具备其的记录再生装置、及主轴马达的制法
CN1251381C (zh) 小型电动机的转子
CN1282291C (zh) 流体轴承电机和具备它的盘装置
CN101030421A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289169A (zh) 永磁式步进电机
CN1812245A (zh) 超声波驱动装置
CN1626848A (zh) 扭转振动缓冲器
CN1870413A (zh) 振动致动器和驱动振动致动器的方法
CN101042907A (zh) 盘驱动用电动机和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CN1225829C (zh) 内转子电动机及磁盘装置
CN1878965A (zh) 流体动力轴承单元
CN100347782C (zh) 盘状记录媒体及盘驱动装置
CN1947198A (zh) 头部支承装置以及具备该头部支承装置的盘装置
CN101051494A (zh) 盘装置
CN1188860C (zh) 磁盘驱动装置
CN1282160C (zh) 磁盘驱动器的磁头悬架
CN1238876C (zh) 旋转型编码器
CN1063537C (zh) 特别用于汽车的飞轮阻尼器
CN1230819C (zh) 盘驱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HEALTHCARE +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5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16

Address after: Japan Ehime Prefecture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