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6619A - 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6619A
CN1926619A CN 200480042296 CN200480042296A CN1926619A CN 1926619 A CN1926619 A CN 1926619A CN 200480042296 CN200480042296 CN 200480042296 CN 200480042296 A CN200480042296 A CN 200480042296A CN 1926619 A CN1926619 A CN 1926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w
disc
main body
pawl
cl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800422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太田秀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26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66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夹持装置,沿转盘的轴毂主体的径向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爪主体,用前述爪主体按压盘片中心孔部而对盘片进行保持,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对前述爪主体相对于前述轴毂主体向外侧施力的弹性部件;前述爪主体具有与前述盘片接触的爪部、和限制由前述弹性部件实现的向外移动的爪侧止动器;前述轴毂主体具有前述爪部能够向外侧突出的爪用开口部、和与前述爪侧止动器抵接的轴毂侧止动器;前述爪主体下端部的与下部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作成为圆弧状。

Description

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CD或DVD等盘片状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或者再生的盘片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于能够直接从外部插入或者直接排出盘片的所谓吸入式(スロツトイン方式)盘片装置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盘片装置多采用下述装载方式,即,将盘片载置在托盘或者转盘上,并将该托盘或转盘安装在装置主体内。
但是,在这种装载方式中,托盘或转盘所需的空间对使盘片装置主体薄型化形成了限制。
另一方面,作为吸入方式的盘片装置,提出了使输送辊与盘片面抵接而引入盘片的方式(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7-220353号公报。
但是,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那样的吸入方式中,由于使用比盘片直径长的输送辊,所以必须要将装置宽度设计得较宽,进而,由于该输送辊的存在,厚度也会增加。
因此,在这种吸入方式的盘片装置中,难以实现盘片装置主体的薄型化或小型化。
另一方面,在以往的盘片装置中,是通过使爪部的盘片保持面抵接轴毂主体的朝上承接面、并使爪部的盘片保持面沿着轴毂主体的朝上承接面滑动而使爪主体向水平方向移动,而向内侧推入。但是,盘片插入时爪主体向轴毂主体内部的滑动动作需要较大的负荷。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薄型化和小型化的夹持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顺利进行爪主体向轴毂主体内的滑动动作、能减轻盘片插入时的负荷的夹持装置。
特别是,本发明着眼于缩小在没有盘片插入盘片装置的等待状态下的、转盘上方的用于插入盘片的高度空间,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盘片装置的薄型化的夹持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夹持装置,是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爪主体、并用爪主体按压盘片中心孔部而对盘片进行保持的夹持装置,设置有对爪主体相对于轴毂主体向外侧施力的弹性部件;爪主体具有与盘片接触的爪部、和对由弹性部件实现的朝外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爪侧止动器;轴毂主体具有爪部能够向外侧突出的爪用开口部、和与爪侧止动器抵接的轴毂侧止动器;爪主体下端部的与下部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作成为圆弧状。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稳定地进行爪部尖端的动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实施方式1所述的盘片装置夹持装置中,爪部上未保持盘片的等待状态下的爪部的位置,比爪部上保持有盘片的记录/再生状态下的爪部的位置低。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小盘片未插入盘片装置中的等待状态下的、转盘上方用于插入盘片的高度空间,所以能够实现盘片装置的薄型化。
本发明实施方式3,在实施方式1所述的盘片装置夹持装置中,使用螺旋弹簧作为弹性部件,爪侧止动器和轴毂侧止动器的抵接位置设置在螺旋弹簧的中心线下方。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爪部上没有保持盘片的等待状态下,能够使螺旋弹簧施力以使得爪部尖端朝向下方。
本发明实施方式4,在实施方式2所述的盘片装置夹持装置中,爪侧止动器和轴毂侧止动器的抵接位置设置在爪部的内侧。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爪侧止动器和轴毂侧止动器的抵接位置设置在爪部的内侧,能够消除爪部的外侧位置上的障碍物,可使爪部向下方充分下降。
本发明实施方式5,在实施方式2所述的盘片装置夹持装置中,爪侧止动器设置在爪部的侧部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将爪侧止动器设置在爪部下方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爪部的高度。
本发明实施方式6,在实施方式1所述的盘片装置夹持装置中,在爪部上保持有盘片的记录/再生状态下,盘片的厚度薄的场合与盘片厚的场合相比,爪部向外侧移动,并且,爪部的位置变低。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对应于盘片厚度的离散,爪主体向轴毂主体径向的移动行程增大,也可以将爪高度抑制得较低。
本发明实施方式7,在实施方式6所述的夹持装置中,设置于爪主体的尖端侧的朝上引导面、和设置在与该朝上引导面对置的位置上的轴毂主体的朝下承接面,以尖端侧变低的倾角设置着。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缩短爪主体的盘片按压面的长度,将爪高度抑制得较低。
本发明实施方式8,在实施方式1所述的盘片装置夹持装置中,爪主体的、对由弹性部件实现的朝外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爪侧止动器,与爪部上未保持盘片的等待状态下爪主体下端部与下部部件接触的接触部相比设置在尖端侧,与爪侧止动器抵接的轴毂侧止动器作成为下侧靠近尖端侧的倾斜面。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等待状态下的爪主体尖端部,减小转盘上方用于插入盘片的高度空间。
本发明实施方式9,在实施方式6所述的夹持装置中,在爪部的比尖端部靠下方的位置上设置有朝下引导面,在与朝下引导面对置的位置的轴毂主体上设置有朝上承接面,朝下引导面至少包括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在从上部用盘片按压爪部时,第一倾斜面作成为在爪部的尖端部被插入盘片中心孔部中时或者在被插入到盘片中心孔部之前与朝上承接面抵接的面,第二倾斜面作成为爪部的尖端部被插入到盘片中心孔部中之后与朝上承接面抵接的面,第二倾斜面相对于按压方向的角度比第一倾斜面小,通过从上部按压爪部,朝下引导面沿着朝上承接面滑动,爪部向内侧移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与负荷变动相对应,进行稳定的动作。
本发明实施方式10,在实施方式6所述的夹持装置中,使用螺旋弹簧作为弹性部件,爪侧止动器与轴毂侧止动器的抵接位置设置在螺旋弹簧中心线的下方,并且,设置在爪部的内侧。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螺旋弹簧施力,使得爪部尖端朝向下方。
本发明实施方式11,在实施方式1所述的夹持装置中,在爪主体的内侧部设置有内侧朝上引导件,通过从上部按压爪部,内侧朝上引导件朝内侧逐渐变高,并且,爪部向内侧移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限制内侧朝上引导件的移动方向,能够稳定进行爪主体向内侧移动、并且爪部尖端向下方移动的动作,可以降低盘片插入时的负荷。
本发明实施方式12,在实施方式11所述的夹持装置中,设置有由朝该轴毂主体的中心逐渐变高的倾斜面构成的内侧引导面,通过从上部按压爪部,内侧朝上引导件沿着内侧引导面滑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爪部的高度。
本发明实施方式13,在实施方式12所述的夹持装置中,内侧朝上引导件设置在爪主体的侧方。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将内侧朝上引导件设置在爪部下方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爪部的高度。
本发明实施方式14,在实施方式11所述的夹持装置中,在设置于爪主体侧方的凸部上,设置有内侧朝上引导件和爪侧止动器。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形成爪主体和轴毂主体,并实现高度较低的爪部。
本发明实施方式15,在实施方式12所述的夹持装置中,设置有由与轴毂侧止动器的内侧连续、并且朝向该轴毂主体的中心逐渐变高的倾斜面构成的内侧引导面。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形成爪主体和轴毂主体,并实现高度较低的爪部。
本发明实施方式16,是使用了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15所述的夹持装置的盘片装置,由基座主体和盖体构成机壳外装,在机壳外装的前面形成有直接插入盘片的盘片插入口,由设置在基座主体上的横动机构保持主轴马达和拾取器,在主轴马达的上面具备转盘,使横动机构相对于基座主体接近远离。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小盘片未插入盘片装置的等待状态下的、转盘上方用于插入盘片的高度空间,所以适于能够从外部直接插入或者直接排出盘片的所谓吸入方式的盘片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轴毂主体的上面侧立体图。
图2是该轴毂主体的下面侧立体图。
图3是该轴毂主体的主视图。
图4是该轴毂主体的后视图。
图5是该轴毂主体的侧视图。
图6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7是图3的B-B线剖视图。
图8是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爪主体的下面侧立体图。
图9是该爪主体的上面外侧立体图。
图10是该爪主体的上面内侧立体图。
图11是该爪主体的侧视图。
图12是该爪主体的侧视剖视图。
图13是该爪主体的主视图。
图14是该爪主体的后视图。
图15是表示等待状态或者盘片刚插入到盘片装置内后的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6是表示从图15的状态开始使该夹持装置向盘片侧上升了预定距离后的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7是表示爪部的尖端部被插入到盘片的中心孔内的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8是表示从图17的状态开始使该夹持装置向盘片侧上升了预定距离后的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9是表示从图18的状态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0是表示从图19的状态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1是表示薄盘片的夹持完成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2是表示中等厚度的盘片的夹持完成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厚盘片的夹持完成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4是本实施例的盘片装置的基座主体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25是该盘片装置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
图26是该盘片装置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图27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盘片装置的从盘片夹持动作开始起经过了第一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基座主体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28是该状态下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
图29是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图30是表示从图4的状态起又经过了第二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基座主体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31是该状态下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
图32是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图33是表示从图7的状态起又经过了第三预定时间后、横动机构上升到最高点的状态的基座主体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34是该状态下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
图35是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图36是表示从图10的状态起又经过了第四预定时间后的盘片记录再生状态的、基座主体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37是该状态下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
图38是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夹持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对构成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轴毂主体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轴毂主体的上面侧立体图,图2是该轴毂主体的下面侧立体图,图3是该轴毂主体的主视图,图4是该轴毂主体的后视图,图5是该轴毂主体的侧视图,图6是图3的A-A线剖视图,图7是图3的B-B线剖视图。
转盘的轴毂主体150由圆盘状的上面151、和立设于该上面151的外周的侧面152构成为盘形。在上面151的中心部,形成有与主轴马达的旋转轴嵌合的马达轴用孔153。
在轴毂主体150上,放射状地设置有三个爪用开口部154。这些爪用开口部154设置在从上面151的外周到侧面152的范围内,侧面152的侧面开口宽度大于上面151外周的上面开口宽度。
在轴毂主体150的背面侧,设置有在形成马达轴用孔153的环状肋153A的外周突出的三个螺旋弹簧止挡件(コイル止め)155。这些螺旋弹簧止挡件155朝向爪用开口部154放射状设置。
另外,在轴毂主体150的背面侧,设置有连接环状肋153A和侧面152的多个连接肋150A。并且,由一对连接肋150A形成配置爪主体170的爪收纳空间150B,使得包括一个螺旋弹簧止挡件155和位于该螺旋弹簧止挡件155的轴线方向上的爪用开口部154的空间与其他空间隔离开来。
在形成爪收纳空间150B的一对连接肋的相对置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内侧引导面156,所述内侧引导面156由轴毂侧止动器156A和在该轴毂侧止动器156A的内侧朝向该轴毂主体150的中心逐渐升高的倾斜面构成。该内侧引导面156至少包括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
另一方面,在侧面152中爪用开口部154两侧部的上面形成有朝上承接面157,在上面151中爪用开口部154两侧部的下面形成有朝下承接面158。
下面,对构成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爪主体进行说明。
图8是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爪主体的下面侧立体图,图9是该爪主体的上面外侧立体图,图10是该爪主体的上面内侧立体图,图11是该爪主体的侧视图,图12是该爪主体的侧视剖视图,图13是该爪主体的主视图,图14是该爪主体的后视图。
爪主体170包括:爪部171、和配置在该爪部171的两侧部的引导部172。
爪部171包括:尖端部171A,在安装在轴毂主体150上的情况下位于轴毂主体150的最外周;上面171B,与该尖端部171A相连,由平坦面构成;和盘片保持面171C,与该尖端部171A的下方连接,与盘片中心孔部抵接。另外,在上面171B的内侧设置有锥面171D。
在爪部171的内侧,构成与螺旋弹簧抵接的后端面173,在该后端面173上具备由突起形成的螺旋弹簧止挡件175。另外,在后端面173中螺旋弹簧止挡件175的上部侧周围形成有凹部173A。通过在螺旋弹簧上部抵接的位置的后端面173上设置凹部173A,使螺旋弹簧上部抵接的面(凹部173A)与螺旋弹簧下部抵接的面(后端面173)的角度不同。
另外,在螺旋弹簧上部抵接于后端面173的凹部173A的状态下,凹部173A的面垂直于螺旋弹簧的中心线。
引导部172的下端面174构成为圆弧形。并且,在引导部172的内侧,向侧面突出地设置有爪侧止动器176。
在引导部172的外侧、即爪部171的侧部,在比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靠下方的位置上具备朝下引导面177,在比盘片保持面171C高的位置上具备朝上引导面178。另外,在爪主体170安装于轴毂主体150的状态下,朝下引导面177配置在与朝上承接面157对置的位置上,通过从上部按压爪部170,朝下引导面177沿着朝上承接面157滑动。另外,在爪主体170安装在轴毂主体150上的状态下,朝上引导面178配置在与朝下承接面158对置的位置上。并且,朝上引导面178的外侧端部设计成高于该朝上引导面178。另外,朝下引导面177至少包括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
下面,利用图15至图20,对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更为详细的结构和夹持动作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等待状态或者盘片刚刚插入到盘片装置内的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轴毂主体150设置在主轴马达31A的上面中心部。并且,爪主体170配置在轴毂主体150与主轴马达31A的转子侧的承接面31B之间。
在轴毂主体150的螺旋弹簧止挡件155与爪主体170的螺旋弹簧止挡件175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180作为弹性部件。即,爪主体170由该螺旋弹簧180向轴毂主体150的外侧施力。螺旋弹簧180设置成,螺旋弹簧止挡件175侧的外侧端部比螺旋弹簧止挡件155侧的内侧端部靠下方。
另外,为了使得爪主体170不会突出到外面,使爪侧止动器176与轴毂侧止动器156A抵接。在此,将爪侧止动器176和轴毂侧止动器156A的抵接位置设置成比爪部171靠轴毂主体150的内侧、并且比螺旋弹簧180的中心线靠下方。
在图15所示那样的、盘片刚刚被插入到盘片装置内的状态下,爪主体170的爪部171配置在轴毂150的上面151的高度以下。并且,螺旋弹簧180的外侧端部的上部与后端面173的凹部173A抵接。另外,在未插入盘片的等待状态下也是同样的。
图16是表示从图15的状态起使该夹持装置向盘片侧上升了预定距离后的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由于该夹持装置的上升,爪部171被盘片从上面171B按压。
这样,通过从上面171B按压爪部171,爪侧止动器176沿着内侧引导面156滑动。即,爪侧止动器176以朝向轴毂主体150的内侧逐渐变高的方式滑动。另一方面,朝下引导面177随同该爪侧止动器176的动作沿着朝上承接面157滑动。因此,爪主体170借助爪侧止动器176和朝下引导面177的滑动,而向轴毂主体150的内侧移动。另外,通过从上面171B按压爪部171,螺旋弹簧180的外侧端部的上部从后端面173的凹部173A离开,螺旋弹簧180的外侧端部的下部与后端面173抵接。
图17是表示爪部的尖端部插入到盘片中心孔中的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8是表示从图17的状态起使该夹持装置向盘片侧上升了预定距离的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9是表示从图18的状态起经过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在图17中,表示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被插入到盘片中心孔的状态。另外,当从图17所示状态进一步使该夹持装置向盘片侧上升时,如图18所示那样,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沿着盘片中心孔的内周面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该夹持装置的爪部171和轴毂主体150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向盘片侧的上升止步于图18所示的位置。图18所示的位置,即根据爪部171和轴毂主体150的相互关系所得的向盘片侧上升的极限状态下,爪部171的朝下引导面177和轴毂主体150的朝上引导面157接触,爪部171的下端面174与转子侧的承接面31B接触,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与盘片中心孔的内周面接触。通过适当设定螺旋弹簧180的作用力或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与盘片之间的摩擦阻力的关系,从图18的状态起,不必使该夹持装置动作,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沿着盘片中心孔内壁面滑动。在图18所示位置以后的动作中,爪部171的朝下引导面177从轴毂主体150的朝上引导面157离开。然后,在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接触到盘片中心孔的内周面的状态下,尖端部171A一点一点地沿着盘片中心孔的内周面向上方移动。另一方面,在爪部171的下端面174接触于转子侧承接面31B的状态下,下端面174与承接面31B的接触点一点一点地向内侧移动。
在此,内侧引导面156如前所述至少包括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是如下所述的面,即,在爪部171被盘片从上部按压时、在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被插入盘片中心孔部时或者在就要被插入盘片中心孔部之前,其与爪侧止动器176抵接;第二倾斜面是在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被插入到盘片中心孔部中之后爪侧止动器176所抵接的面。第二倾斜面相对于按压方向的角度比第一倾斜面小。
另一方面,朝下引导面177如前所述至少包括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是在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被插入盘片中心孔部时或者在就要插入盘片中心孔部之前与朝上承接面157抵接的面;第二倾斜面是在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被插入到盘片中心孔部之后与朝上承接面157抵接的面。第二倾斜面相对于按压方向的角度比第一倾斜面小。并且,例如,朝下引导面177的第一倾斜面由圆弧面构成,朝下引导面177的第二倾斜面由平坦面构成。
这样,通过用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构成内侧引导面156以及朝下引导面177,特别是从图18所示状态起的、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与盘片中心孔内壁面之间的滑动能够稳定进行。
图20是表示从图19的状态起经过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在图20中,处于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越过盘片上面而突出的状态,表示夹持完成而成为记录/再生状态。
在夹持完成时,螺旋弹簧180的外侧端部的上部与后端面173的凹部173A抵接。另外,爪部171处于比轴毂主体150的上面151高的位置。在夹持完成状态下,爪部171的盘片保持面171C与盘片中心孔上端部接触,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比盘片中心孔更向外周侧伸出,并且伸出到盘片上面上方。另一方面,爪部171的朝上引导面178与轴毂的朝下承接面158接触,爪部171的下端面174与转子侧的承接面31B接触。
下面,利用图21至图23对厚度不同的盘片的夹持动作进行说明。
图21是表示薄盘片的夹持完成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22是表示中等厚度的盘片的夹持完成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23是表示厚盘片的夹持完成状态的、该夹持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在图21所示盘片的厚度薄的情况下,与图22所示盘片为中等厚度的情况相比较,爪主体170向轮毂主体150的外侧移动,并且,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的位置较低。另外,在图22所示的盘片为中等厚度的情况下,与图23所示的盘片厚度厚的情况相比较,爪主体170向轴毂主体150的外侧移动,并且,爪部171的尖端部171A的位置较低。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对应于盘片厚度的离散、爪主体170向轴毂主体150的径向的移动行程增大,也可以将爪的高度抑制得较低。
下面,对应用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盘片装置进行说明。
图24是本实施例的盘片装置的基座主体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25是该盘片装置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图26是该盘片装置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本实施例的盘片装置的机壳外装由基座主体和盖体构成,在该机壳外装的前面上安装有前盖(ベゼル)。另外,本实施例的盘片装置是从设置于前盖的盘片插入口直接插入盘片的吸入式盘片装置。
在基座主体10的前侧,形成有直接插入盘片的盘片插入口11。在基座主体10上配置有横动机构(トラバ一ス)30。
横动机构30对主轴马达31A、拾取器32、和使拾取器32移动的驱动机构33进行保持。在主轴马达31A的旋转轴上具备保持盘片的轴毂主体150。主轴马达31A设置在横动机构30的一端侧,另外,拾取器32在等待状态或夹持状态下被配置在横动机构30的另一端侧。拾取器32设置成能够从横动机构30的一端侧移动到另一端侧。驱动机构33具有:驱动马达、使拾取器32滑动的一对轨道、和将驱动马达的驱动传递给拾取器32的齿轮机构,一对轨道以连接横动机构30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方式设置在拾取器32的两侧部。
在横动机构30中,主轴马达31A位于基座主体10的中央部,另外,拾取器32的往复移动范围比主轴马达31A更靠盘片插入口11侧,另外,拾取器32的往复移动方向与盘片的插入方向不同。在此,拾取器32的往复移动方向和盘片的插入方向成为40~45度的角度。
横动机构30由一对固定凸轮34A、34B支承在基座主体10上。一对固定凸轮34A、34B比主轴马达31A靠拾取器32侧,优选地配置在比拾取器32的等待位置靠盘片插入口11侧的位置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凸轮34A设置在盘片插入口11的内侧附近中央部,固定凸轮34B设置在盘片插入口11的内侧附近的一端侧。固定凸轮34A、34B由沿盘片插入方向延伸的规定长度的槽构成,该槽的盘片插入口11侧的一端侧端部比另一端侧端部从基座主体10离开第一Y轴距离。设置在横动机构30上的凸轮销35A、35B在该固定凸轮34A、34B的槽内滑动,从而能够使横动机构30向盘片插入排出方向(X轴方向)位移,并且,使其向相对于基座主体10接近远离的方向(Z轴方向)位移。
以下,对使该横动机构30动作的主滑动件40和副滑动件50进行说明。
主滑动件40和副滑动件50配置成位于主轴马达31A的侧方。主滑动件40沿下述方向配置,即,该方向是其一端位于机壳主体10的前面侧而另一端位于机壳主体10的后面侧的方向。另外,副滑动件50沿与主滑动件40正交的方向配置。
使横动机构30位移的凸轮机构由滑动凸轮机构51和升降凸轮机构52构成,设置在副滑动件50上。滑动凸轮机构51由沿副滑动件50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预定长度的槽构成,该槽从其一端侧(主滑动件40侧)端部到另一端侧端部,阶段性地向盘片插入口11的方向(X轴方向)接近。设置于横动机构30的滑动销53在该滑动凸轮机构51的槽内滑动,从而能够使横动机构30在盘片的插入排出方向(X轴方向)上位移。另外,升降凸轮机构52由沿副滑动件50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预定长度的槽构成,该槽从其一端侧(主滑动件40侧)端部到另一端侧端部,其距基座主体10的距离(Z轴距离)阶段性地变化。设置于横动机构30的升降销54在该升降凸轮机构52的槽内滑动,从而能够使横动机构30在相对于基座主体10接近远离的方向(Z轴方向)上位移。
在主滑动件40的一端侧配置有装载马达(未图示)。并且,该装载马达的驱动轴和主滑动件40的一端侧经由齿轮机构(未图示)连结。
借助该装载马达的驱动,能够使主滑动件40沿纵长方向(X轴方向)滑动。另外,主滑动件40通过凸轮杆70与副滑动件50连结。
凸轮杆70具有转动支点71,利用销72与设置在主滑动件40上的凸轮槽41卡合,利用销74与设置在副滑动件50上的凸轮槽卡合。
该凸轮杆70具有下述功能:使副滑动件50与主滑动件40的移动联动地移动,通过副滑动件50的移动使滑动凸轮机构51和升降凸轮机构52动作,从而使横动机构30位移。
另外,横动机构30还由一对固定凸轮36A、36B支承在基座主体10上。一对固定凸轮36A、36B配置在固定凸轮34A、34B和副滑动件50之间,优选地配置在固定凸轮34A、34B与副滑动件50的中间位置上。固定凸轮36A、36B由结构与固定凸轮34A、34B相同的预定长度的槽构成。设置在横动机构30上的凸轮销37A、37B在该固定凸轮36A、36B的槽内滑动,从而能够使横动机构30向盘片插入方向位移,并且能够使其向与基座主体10接近远离的方向位移。
上面说明的横动机构30、固定凸轮34A、34B、36A、36B、主滑动件40、副滑动件50以及装载马达设置在基座主体10上,在这些部件和盖体130之间形成盘片插入空间。
下面,对支承盘片的引导部件、和使盘片动作的杆部件进行说明。
在基座主体10的盘片插入口11附近的一端侧,设置有预定长度的第一盘片引导件(未图示)。该第一盘片引导件的从盘片插入方向观察的截面具有“コ”字形的槽。利用该槽支承盘片。
另一方面,在基座主体10的盘片插入口11附近的另一端侧,设置有引入杆80,在该引入杆80的可动侧端部上具备第二盘片引导件81。第二盘片引导件81由圆筒状的辊构成,转动自如地设置在引入杆80的可动侧端部上。另外,在第二盘片引导件81的辊外周上形成有槽,利用该槽支承盘片。
引入杆80配置成,可动侧端部在比固定侧端部更靠盘片插入口11侧动作,在固定侧端部上具有转动支点82。另外,在引入杆80的可动侧端部和固定侧端部之间设置有预定长度的第三盘片引导件84。另外,引入杆80具备销85,该销85在主滑动件40的凸轮槽42内滑动,从而引入杆80动作。即,引入杆80以下述方式动作:伴随着主滑动件40的移动,第二盘片引导件81相对于主轴马达31A接近远离。
另外,在基座主体10上设置有排出杆100。在该排出杆100的一端侧的可动侧端部上设置有引导件101。另外,在排出杆100的另一端侧设置有转动支点102。另外,排出杆100借助销103和凸轮槽43与主滑动件40的动作联动地动作。
另外,在基座主体10的与排出杆100对置的一侧设有排出杆110。在该排出杆110的一端侧的可动侧端部设有引导件111。另外,在排出杆110的另一端侧设有转动支点112。排出杆110与排出杆100的动作同样地进行动作。
另一方面,在基座主体10的后侧设置有固定销120。利用该固定销120,限制盘片装载时或夹持时的盘片位置。
如图25所示,机壳外装由基座主体10和盖体130构成,在盖体130的中央部设置有开口部132。该开口部132是半径比盘片中心孔大的圆形开口。因此,是比嵌合在盘片中心孔内的主轴马达31A的轴毂主体150大的开口。
在开口部132的外周部上形成有向基座主体10侧突出的缩径部133。
以下,使用图24至图38对横动机构30的动作机理进行说明。
图24至图26中的凸轮机构和销的位置表示盘片装载完成的状态。
图27是从盘片装置的盘片夹持动作开始起经过了第一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基座主体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28是该状态下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图29是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另外,图30是表示从图27的状态起又经过了第二预定时间后的状态的、基座主体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31是该状态下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图32是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另外,图33是表示从图30的状态起又经过了第三预定时间后、横动机构上升到最高点的状态的基座主体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34是该状态下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图35是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另外,图36是表示从图33的状态起又经过了第四预定时间后的盘片记录再生状态的、基座主体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37是该状态下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图38是该状态下的副滑动件的侧视图。
首先,在盘片装载完成的状态下,如图24至图26所示,横动机构30配置在最后侧的、最接近基座主体10侧的位置上。
即,在该状态下,滑动销53位于滑动凸轮机构51的一端侧(主滑动件40侧)端部。因此,横动机构30配置在最接近后侧的位置上。另外,凸轮销35A、35B位于固定凸轮34A、34B的槽的另一端侧端部。因此,横动机构30的另一端侧(拾取器32侧)配置在最接近基座主体10的位置上。另外,升降销54位于升降凸轮机构52的一端侧(主滑动件40侧)端部。因此,横动机构30的一端侧(主轴马达31A侧)配置在最接近基座主体10的位置上。
从图24所示状态起,主滑动件40向盘片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伴随着该主滑动件40的移动,副滑动件50向主滑动件40的方向移动。
然后,在夹持动作进行了第一预定时间的状态下,如图27至图29所示,横动机构30向盘片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第一X轴距离,并且,横动机构30的另一端侧配置在从基座主体10离开第一Y轴距离的位置上。
即,在该状态下,滑动销53沿滑动凸轮机构51移动第一Y轴距离,横动机构30向盘片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第一X轴距离。因此,凸轮销35A、35B向固定凸轮34A、34B的槽的一端侧端部的方向移动第一X轴距离,横动机构30的另一端侧(拾取器32侧)配置在从基座主体10离开第一Z轴距离的位置上。另外,升降销54从升降凸轮机构52的一端侧(主滑动件40侧)端部移动第一Y轴距离,但由于该第一Y轴距离的范围内的槽为同一高度,所以横动机构30的一端侧(主轴马达31A侧)保持在最接近基座主体10的位置上。
从图27所示的状态起,主滑动件40进一步向盘片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从而副滑动件50进一步向主滑动件40的方向移动。
然后,从在图27所示的状态起夹持动作又进行了第二预定时间的状态下,如图30至图32所示,横动机构30的另一端侧配置在从基座主体10离开第二Z轴距离(第二Z轴距离>第一Z轴距离)的位置上。
即,在该状态下,滑动销53沿滑动凸轮机构51移动第二Y轴距离,但在该移动范围中,滑动凸轮机构51的槽是以与副滑动件50的移动方向(Y轴方向)平行的方式设置的,所以横动机构30不向盘片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因此,凸轮销35A、35B也不在固定凸轮34A、34B的槽内移动。并且,升降销54在升降凸轮机构52的槽内移动第二Y轴距离,从而使横动机构30的一端侧(主轴马达31A侧)从基座主体10移动第二Z轴距离。
从图30所示的状态起,主滑动件40进一步向盘片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从而副滑动件50进一步向主滑动件40的方向移动。
然后,在从图30所示的状态起夹持动作又进行了第三预定时间的状态下,如图33至图35所示,横动机构30的另一端侧配置在离开基座主体10最远的第三Z轴距离上。
即,在该状态下,滑动销53在滑动凸轮机构51内移动第三Y轴距离,但由于在该移动范围内,滑动凸轮机构51的槽设置成与副滑动件50的移动方向(Y轴方向)平行,所以横动机构30不向盘片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因此,凸轮销35A、35B也不在固定凸轮34A、34B的槽内移动。另外,升降销54在升降凸轮机构52的槽内移动第三Y轴距离,使横动机构30的一端侧(主轴马达31A侧)从基座主体10移动第三Z轴距离(最高上升高度)。在该状态下,轴毂主体150向盘片的夹持完成。
从图33所示的状态起,主滑动件40进一步向盘片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由此,副滑动件50进一步向主滑动件40的方向移动。
然后,如图36至图38所示,横动机构30向盘片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并且,横动机构30的另一端侧向接近基座主体10的方向移动,配置到第一Z轴距离的位置上。
即,在该状态下,滑动销53沿滑动凸轮机构51移动第四Y轴距离,横动机构30向盘片插入口11的方向移动第二X轴距离。因此,凸轮销35A、35B朝向固定凸轮34A、34B的槽的一端侧端部移动第二X轴距离,但是横动机构30的另一端侧(拾取器32侧)的高度不变。而且,升降销54沿升降凸轮机构52的槽移动第四Y轴距离,使横动机构30的一端侧(主轴马达31A侧)向基座主体10的方向移动而配置在第一Z轴距离的位置上。
借助上述动作,使盘片从盖体130离开,并且,也从固定销120离开,从而盘片成为再生记录状态。
另外,安装的盘片的排出通过驱动装载马达、使主滑动件40向其另一端侧的方向移动,而基本上与上述动作相反地进行。
根据本发明,能够稳定地进行爪部尖端的动作。
另外,本发明减小了没有盘片插入盘片装置内的等待状态下的、转盘上方用于插入盘片的高度空间,从而能够实现盘片装置的薄型化。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对于将显示机构、输入机构和运算处理机构等一体化了的所谓笔记本型电脑主体中内置的或者一体设置的盘片装置来说是有用的。

Claims (16)

1.一种夹持装置,沿转盘的轴毂主体的径向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爪主体,用所述爪主体按压盘片中心孔部而对盘片进行保持,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对所述爪主体相对于所述轴毂主体向外侧施力的弹性部件;
所述爪主体具有与所述盘片接触的爪部、和对由所述弹性部件实现的朝外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爪侧止动器;
所述轴毂主体具有所述爪部能够向外侧突出的爪用开口部、和与所述爪侧止动器抵接的轴毂侧止动器;
所述爪主体下端部的与下部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作成为圆弧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爪部上未保持所述盘片的等待状态下的所述爪部的位置,比所述爪部上保持有所述盘片的记录/再生状态下的所述爪部的位置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螺旋弹簧作为所述弹性部件,所述爪侧止动器和所述轴毂侧止动器的抵接位置设置在所述螺旋弹簧的中心线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爪侧止动器和所述轴毂侧止动器的抵接位置设置在所述爪部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爪侧止动器设置在所述爪部的侧部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爪部上保持有所述盘片的记录/再生状态下,所述盘片的厚度薄的场合与所述盘片厚的场合相比,所述爪部向外侧移动,并且,所述爪部的位置变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爪主体的尖端侧的朝上引导面、和设置在与所述朝上引导面对置的位置上的所述轴毂主体的朝下承接面,以尖端侧变低的倾角设置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爪主体由所述弹性部件实现的朝外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所述爪侧止动器,与所述爪部上未保持所述盘片的等待状态下的所述爪主体下端部与下部部件接触的接触部相比,设置在尖端侧,与所述爪侧止动器抵接的所述轴毂侧止动器作成为下侧靠近尖端侧的倾斜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爪部的比尖端部靠下方的位置上设置有朝下引导面,在与所述朝下引导面对置的位置的所述轴毂主体上设置有朝上承接面,所述朝下引导面至少包括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在从上部用上述盘片按压所述爪部时,所述第一倾斜面作成为在所述爪部的尖端部被插入所述盘片中心孔部时或者在被插入到所述盘片中心孔部之前与所述朝上承接面抵接的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作成为所述爪部的尖端部被插入到所述盘片中心孔部中之后与所述朝上承接面抵接的面,所述第二倾斜面相对于按压方向的角度比所述第一倾斜面小,通过从上部按压所述爪部,所述朝下引导面沿着所述朝上承接面滑动,所述爪部向内侧移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螺旋弹簧作为所述弹性部件,所述爪侧止动器与所述轴毂侧止动器的抵接位置设置在所述螺旋弹簧中心线的下方,并且,设置在所述爪部的内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爪主体的内侧部设置有内侧朝上引导件,通过从上部按压所述爪部,所述内侧朝上引导件朝内侧逐渐变高,并且,所述爪部向内侧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由朝该轴毂主体的中心逐渐变高的倾斜面构成的内侧引导面,通过从上部按压所述爪部,所述内侧朝上引导件沿着所述内侧引导面滑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朝上引导件设置在所述爪主体的侧方。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于所述爪主体侧方的凸部上,设置有所述内侧朝上引导件和所述爪侧止动器。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由与所述轴毂侧止动器内侧连续并且朝向该轴毂主体中心逐渐变高的倾斜面构成的内侧引导面。
16.一种盘片装置,是使用了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的盘片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基座主体和盖体构成机壳外装,在所述机壳外装的前面形成有直接插入盘片的盘片插入口,由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上的横动机构保持主轴马达和拾取器,在所述主轴马达的上面具备所述转盘,使所述横动机构相对于所述基座主体接近远离。
CN 200480042296 2004-03-04 2004-11-16 夹持装置 Pending CN19266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61016A JP3822609B2 (ja) 2004-03-04 2004-03-04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
JP61020/2004 2004-03-04
JP61016/2004 2004-03-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6619A true CN1926619A (zh) 2007-03-07

Family

ID=35031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80042296 Pending CN1926619A (zh) 2004-03-04 2004-11-16 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822609B2 (zh)
CN (1) CN192661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6208B2 (ja) 2006-06-29 2012-06-0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の保持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モータユニット
JP4872505B2 (ja) 2006-07-20 2012-02-0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この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搭載した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4535045B2 (ja) 2006-08-21 2010-09-0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この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搭載した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08047265A (ja) 2006-08-21 2008-02-28 Nippon Densan Corp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この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搭載した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4618214B2 (ja) 2006-08-21 2011-01-2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この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搭載した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08047263A (ja) 2006-08-21 2008-02-28 Nippon Densan Corp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この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搭載した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4534256B2 (ja) 2006-11-16 2010-09-0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4992497B2 (ja) 2007-03-19 2012-08-0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搭載し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5092476B2 (ja) 2007-03-19 2012-12-0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搭載し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4978257B2 (ja) 2007-03-19 2012-07-1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搭載し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5076573B2 (ja) 2007-03-19 2012-11-2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搭載し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822609B2 (ja) 2006-09-20
JP2005251300A (ja) 2005-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26617A (zh) 装卡装置
CN1170287C (zh) 磁带盒
CN1926618A (zh) 夹持装置
CN1926619A (zh) 夹持装置
CN1926620A (zh) 夹紧装置
CN1667730A (zh) 盘驱动装置、框架、盘驱动装置组和电子设备
CN1394336A (zh) 记录再生装置的装盘装置
CN1661702A (zh) 光盘装置
CN1782459A (zh) 旋转阻尼器
CN1377038A (zh) 盘装置
CN1910681A (zh) 光盘装置
CN1096677C (zh) 盘盒
CN1691190A (zh) 车载播放器
CN1855267A (zh) 盘驱动设备和电子装置
CN1143965C (zh) 柔性支撑装置
CN1296926C (zh) 盘装置
CN1992019A (zh) 盘驱动器
CN1359102A (zh) 盘盒以及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595515A (zh) 盘驱动器
CN1540655A (zh) 盘片居中装置
CN1085375C (zh) 记录媒体的装载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101051494A (zh) 盘装置
CN1967693A (zh) 盘装置
CN1395732A (zh) 盘形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806285A (zh) 主轴电机与压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