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2812A - 一种增强增韧耐磨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强增韧耐磨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2812A
CN1772812A CN 200510110458 CN200510110458A CN1772812A CN 1772812 A CN1772812 A CN 1772812A CN 200510110458 CN200510110458 CN 200510110458 CN 200510110458 A CN200510110458 A CN 200510110458A CN 1772812 A CN1772812 A CN 1772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amic acid
polyimide
hour
preparation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104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0442C (zh
Inventor
李同生
赖仕全
吕仕国
刘旭军
丛培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5101104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30442C/zh
Publication of CN1772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2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04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044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增韧耐磨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它为包含粘土、固体润滑剂和聚酰胺酸的溶液,通过将该溶液喷涂在基材上后进行热处理,在基材上形成聚酰亚胺涂层膜。具体的配方包括(重量百分含量):粘土0.5~10,固体润滑剂5~20,聚酰亚胺酸30~50,其余为有机溶剂,本发明同现有的聚酰亚胺漆相比,除了具有聚酰亚胺高机械强度,耐热性和耐溶剂腐蚀性的特征外,还具有性好,低摩擦、耐磨损等特性,可用作电学和电子领域中的保护材料或绝缘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增强增韧耐磨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增韧耐磨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是一类重复结构单元中含有酰亚胺基团的芳杂环高分子化合物。这类高聚物具有突出的尺寸稳定性、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抗辐照、耐溶剂等性能,在高温、高低压以及高速等极端条件下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而且合成途径较多并易于加工成型。其各类制品如薄膜、粘合剂、涂层、层压板和膜塑料等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领域,在电器、机械、化工、微电子等高技术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对高分子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分子材料综合性能的新技术,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兼具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特征和性质,如无机材料的耐热性、高温稳定性、低热膨胀系数以及有机聚合物的韧性、延展性和可加工性;而且由于无机纳米粒子的晶粒尺寸、晶界尺寸、缺陷尺寸均在100纳米以下,这样小的尺寸分散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必然会大大增加无机纳米粒子与高聚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等与纯高聚物相比都大大提高,而且对材料的电学、光学、热学、机械性能等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无机纳米材料作为无机材料的一种,其耐热性、机械强度及热膨胀系数都与聚酰亚胺相匹配,因此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技术用于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必能提高其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强度高、韧性好、耐磨性好的改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由聚酰胺酸、纤维棒石族粘土和固体润滑剂组配而成,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聚酰胺酸            30-50wt%
纤维棒石族粘土      0.5-10wt%
固体润滑剂          5-20wt%,
其余为溶剂,
总量满足100%。
本发明中,所述聚酰胺酸由前驱物四羧酸衍生物与二胺在所述溶剂中反应聚合而获得。
本发明中,所述四羧酸衍生物包括芳香族四羧酸(如苯四酸,萘四酸,蒽四酸,二苯四酸,二苯酮四酸,吡啶四酸)和它们的二酸酐及其二酸二酰基卤;脂环族四酸(如环丁烷四酸,环戊烷四酸,环己烷四酸)和它们的二酸酐及其二酸二酰基,或脂族四酸(如丁烷四酸)和它们的二酸酐及其二酸二酰基卤。
本发明中,所述二胺包括芳香族二胺(如对-亚苯基二胺,间-亚苯基二胺,二氨基甲苯,二氨基联苯,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二氨基二苯基醚,二氨基二苯基丙烷,二氨基二苯基砜,二氨基二苯酮,二氨基萘,2,2-双(4-氨苯基)六氟丙烷,4,4-双(4-氨苯氧基)二苯基砜)、脂环族二胺(如双(4-氨环己基)甲烷和双(4-氨基-3-甲环己基)甲烷),或脂族二胺(如六亚甲基二胺)。
本发明所述的溶剂包括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或间甲酚等溶剂。
本发明选用的纤维棒石族类粘土是一种含水的铝镁硅酸盐。其晶层是每边为二、三条双链的硅氧四面体,中间夹5或8个铝氧八面体。单元晶层之间通过氧连接成孔道式的晶体结构。所以纤维棒石族粘土的结构是一种链状向层状过渡的晶体结构,其单晶为发育程度不同的纤维状、棒状、针状,单晶直径大多为10~100纳米。优选的纤维棒石族粘土为海泡石或凹凸棒石。
本发明选用的固体润滑剂为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钼、石墨中的1或几种,它们可以提供低摩擦。本发明各种润滑剂可同时或单独使用,较好的选择是采用聚四氟乙烯或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最好选用乳液分散产品。二硫化钼经高温真空除油处理,粒度在0.2~2微米,最好选用粒度范围为0.2~0.5微米。
本发明提出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聚酰胺酸的制备
将四羧酸衍生物与二胺在所述有机溶剂中反应并聚合获得聚酰胺酸,四羧酸衍生物与二胺的摩尔比可取0.8~1.2。四羧酸衍生物通常使用四羧酸的二酸酐。
反应和聚合方法并无特别的限制。通常,在氮气保护下,将二胺溶于上述有机溶剂中,在溶液中加入四羧酸衍生物,溶液反应后获得聚酰胺酸,反应温度在-5℃~25℃之间。
(2)粘土悬浮液的制备
将纤维棒石族类粘土加入到所述有机溶剂中,利用超声波分散10~60分钟,最好为20~40分钟,在50℃~100℃条件下搅拌1~6小时,最好控制在2~4小时,得到稳定的粘土悬浮液。所选纤维棒石族类粘土为海泡石或凹凸棒石。
(3)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
按重量配比,在聚酰胺酸中加入粘土悬浮液和固体润滑剂,在氮气保护下搅拌3~7小时制成均匀的溶液,即得改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温度可选择-20℃~100℃,最好在-5℃~25℃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作为面漆材料,可以直接喷涂在工件表面上,在金属表面施工时,需对金属表面预先进行除油、除锈处理,有条件的话进行喷砂或磷化处理;在非金属表面施工时需对材料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施工时,工件均需保持在60~100℃的温度范围内。喷涂时压力不得大于0.3MPa,喷枪与工件间距一般以15~30厘米为宜。喷涂好的工件在室温下放置5~15分钟后,再放入烘箱中烘干固化。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其固化处理的过程如下:在60~80℃下固化1~3小时,然后分别在100~130℃下固化1~2小时、200~230℃下固化1~2小时、280~300℃下固化1~2小时、330~360℃下固化10~30分钟。
本发明制备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通过将该溶液喷涂在基材上后进行热处理,在基材上形成聚酰亚胺涂层,或均匀倾倒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经固化处理,直接生成薄膜材料。该聚酰亚胺除了具有高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和耐溶剂腐蚀性的特征外,还具有韧性好,低摩擦、高耐磨等特性,可用作电学和电子领域中的保护材料或绝缘材料。
本发明材料的基本性能如下:
                   表1材料的基本性能
  项目   单位   性能   备注
  外观   _   无明显缺陷   肉眼观察
  拉伸强度   MPa   >80   1
  断裂伸长率   %   >6   2
  膨胀系数   k-1   <6×10-5   3
  介电常数   -   <3.5   4
  表面电阻率   Ω   <4×1014   5
  摩擦系数   -   <0.4   6
  磨损率   g/N.m   <3×10-6   7
注:1.拉伸强度:GB/T 1040-1992;2.断裂伸长率:GB/T 1040-1992;3.工程膨胀系数:GB/T 1036-1989;4.介电常数:GB/T 1409-1988;5.表面电阻率:GB/T 1410-1989;6.摩擦系数:GB 1768-79;7.磨损率:GB 1768-7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聚酰胺酸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将均苯四甲酸酐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等摩尔的苯二氨,等苯二氨溶解后在室温反应2小时获得聚酰胺酸溶液。
(2)粘土悬浮液的制备
将2克的凹凸棒粘土加入到98克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利用超声波分散10分钟,接着在80℃搅拌2小时,得到稳定的粘土悬浮液。
(3)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
在聚酰胺酸中加入10%的粘土悬浮液和10%的润滑剂,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搅拌4小时制成均匀的溶液,即得改性聚酰亚胺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喷涂在工件上,工件保持在60℃。喷涂时压力为0.15MPa,喷枪与工件间距一般以15~30厘米为宜。喷涂好的工件在室温下放置5分钟后,再放入烘箱中烘干固化。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其固化过程如下:在60℃3小时,然后分别在100℃2小时、200℃1小时、300℃1小时、350℃10分钟。
本发明材料的基本性能如下:拉伸强度(84MPa),断裂伸长率(7.6%),膨胀系数(4.8×10-5k-1),介电常数(3.4),表面电阻率(3.6×1014Ω),摩擦系数(0.2),磨损率(1.3×10-6g/N.m)。
实施例2:
(1)聚酰胺酸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将均苯四甲酸酐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等摩尔的苯二氨,等苯二氨溶解后在室温反应4小时获得聚酰胺酸溶液。
(2)粘土悬浮液的制备
将2克的凹凸棒粘土加入到98克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利用超声波分散20分钟,接着在90℃搅拌4小时,得到稳定的粘土悬浮液。
(3)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
在聚酰胺酸中加入20%的粘土悬浮液和10%的润滑剂,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搅拌2小时制成均匀的溶液,即得改性聚酰亚胺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喷涂在工件上,工件保持在70℃。喷涂时压力为0.2MPa,喷枪与工件间距一般以15~30厘米为宜。喷涂好的工件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后,再放入烘箱中烘干固化。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其固化过程如下:在70℃2小时,然后分别100℃2小时、200℃1小时、300℃1小时、350℃20分钟。
本发明材料的基本性能如下:拉伸强度(90MPa),断裂伸长率(9.0%),膨胀系数(4.5×10-5k-1),介电常数(3.3),表面电阻率(3.4×1014Ω),摩擦系数(0.25),磨损率(0.95×10-6g/N.m)。
实施例3:
(1)聚酰胺酸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将均苯四甲酸酐溶于四氢呋喃中,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等摩尔的苯二氨,等苯二氨溶解后在室温反应6小时获得聚酰胺酸溶液。
(2)粘土悬浮液的制备
将2克的凹凸棒粘土加入到98克四氢呋喃中,利用超声波分散30分钟,接着在80℃搅拌4小时,得到稳定的粘土悬浮液。
(3)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
在聚酰胺酸中加入30%的粘土悬浮液和10%的润滑剂,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搅拌4小时制成均匀的溶液,即得改性聚酰亚胺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喷涂在工件上,工件保持在80℃。喷涂时压力为0.25MPa,喷枪与工件间距一般以15~30厘米为宜。喷涂好的工件在室温下放置15分钟后,再放入烘箱中烘干固化。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其固化过程如下:在80℃2小时,然后分别在100℃2小时、200℃1小时、300℃1小时、360℃10分钟。
本发明材料的基本性能如下:拉伸强度(110MPa),断裂伸长率(10.6%),膨胀系数(3.5×10-5k-1),介电常数(3.2),表面电阻率(3.2×1014Ω),摩擦系数(0.28),磨损率(0.45×10-4g/N.m)。
实施例4:
(1)聚酰胺酸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将均苯四甲酸酐溶于甲基吡咯烷酮中,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等摩尔的苯二氨,等苯二氨溶解后在室温反应4个小时获得聚酰胺酸。
(2)粘土悬浮液的制备
将2克的凹凸棒粘土加入到98克甲基吡咯烷酮中,利用超声波分散30分钟,接着在90℃搅拌2小时,得到稳定的粘土悬浮液。
(3)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
在聚酰胺酸中加入30%的粘土悬浮液和5%的润滑剂,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搅拌2小时制成均匀的溶液,即得改性聚酰亚胺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喷涂在工件上,工件保持在80℃。喷涂时压力为0.2MPa,喷枪与工件间距一般以15~30厘米为宜。喷涂好的工件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后,再放入烘箱中烘干固化。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其固化过程如下:在80℃2小时,然后分别在100℃2小时、200℃1小时、300℃1小时、350℃10分钟。
本发明材料的基本性能如下:拉伸强度(102MPa),断裂伸长率(8.6%),膨胀系数(4.0×10-5k-1),介电常数(3.4),表面电阻率(4.8×1014Ω),摩擦系数(0.18),磨损率(0.27×10-6g/N.m)。
实施例5:
(1)聚酰胺酸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将均苯四甲酸酐溶于甲基吡咯烷酮中,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等摩尔的苯二氨,等苯二氨溶解后在室温反应4个小时获得聚酰胺酸溶液。
(2)粘土悬浮液的制备
将2克的凹凸棒粘土加入到98克甲基吡咯烷酮中,利用超声波分散30分钟,接着在70℃搅拌4小时,得到稳定的粘土悬浮液。
(3)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
在聚酰胺酸中加入30%的粘土悬浮液和20%的润滑剂,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搅拌4小时制成均匀的溶液,即得改性聚酰亚胺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喷涂在工件上,工件保持在800。喷涂时压力为0.2MPa,喷枪与工件间距一般以15~30厘米为宜。喷涂好的工件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后,再放入烘箱中烘干固化。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其固化过程如下:在80℃2小时,然后分别在100℃2小时、200℃1小时、300℃1小时、360℃10分钟。
本发明材料的基本性能如下:拉伸强度(86MPa),断裂伸长率(7.8%),膨胀系数(4.8×10-5k-1),介电常数(3.2),表面电阻率(5.2×1014Ω),摩擦系数(0.18),磨损率(0.23×10-4g/N.m)。
实施例6:
(1)聚酰胺酸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将联苯四甲酸酐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等摩尔的N,N-二氨基二苯醚,等二氨基二苯醚溶解后在室温反应4小时获得聚酰胺酸溶液。
(2)粘土悬浮液的制备
将2克的海泡石粘土加入到98克N,N-二甲基乙酰胺中,利用超声波分散30分钟,接着在80℃搅拌4小时,得到稳定的粘土悬浮液。
(3)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
在聚酰胺酸中加入10%的粘土悬浮液和10%的润滑剂,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搅拌4小时制成均匀的溶液,即得改性聚酰亚胺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喷涂在工件上,工件保持在80℃。喷涂时压力为0.2MPa,喷枪与工件间距一般以15~30厘米为宜。喷涂好的工件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后,再放入烘箱中烘干固化。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其固化过程如下:在80℃2小时,然后分别在100℃1小时、200℃1小时、300℃1小时、350℃10分钟。
本发明材料的基本性能如下:拉伸强度(110MPa),断裂伸长率(9.3%),膨胀系数(4.5×10-5k-1),介电常数(3.3),表面电阻率(3.5×1014Ω),摩擦系数(0.26),磨损率(1.1×10-6g/N.m)。
实施例7:
(1)聚酰胺酸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将联苯四甲酸酐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等摩尔的N,N-二氨基二苯醚,等二氨基二苯醚溶解后在室温反应6小时获得聚酰胺酸溶液。
(2)粘土悬浮液的制备
将2克的海泡石粘土加入到98克N,N-二甲基乙酰胺中,利用超声波分散30分钟,接着在80℃搅拌4小时,得到稳定的粘土悬浮液。
(3)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
在聚酰胺酸中加入20%的粘土悬浮液和10%的润滑剂,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搅拌4小时制成均匀的溶液,即得改性聚酰亚胺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喷涂在工件上,工件保持在80℃。喷涂时压力为0.2MPa,喷枪与工件间距一般以15~30厘米为宜。喷涂好的工件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后,再放入烘箱中烘干固化。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其固化过程如下:在80℃下处理2小时,然后分别在100℃1小时、200℃1小时、300℃1小时、350℃10分钟。
本发明材料的基本性能如下:拉伸强度(118MPa),断裂伸长率(10.2%),膨胀系数(4.2×10-5k-1),介电常数(3.0),表面电阻率(4.8×1014Ω),摩擦系数(0.32),磨损率(0.39×10-6g/N.m)
实施例8:
(1)聚酰胺酸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将联苯四甲酸酐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等摩尔的苯二氨,等苯二氨溶解后在室温反应6小时获得聚酰胺酸溶液。
(2)粘土悬浮液的制备
将2克的海泡石粘土加入到98克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利用超声波分散30分钟,接着在80℃搅拌4小时,得到稳定的粘土悬浮液。
(3)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
在聚酰胺酸中加入30%的粘土悬浮液和20%的润滑剂,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搅拌4小时制成均匀的溶液,即得改性聚酰亚胺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喷涂在工件上,工件保持在80℃。喷涂时压力为0.2MPa,喷枪与工件间距一般以15~30厘米为宜。喷涂好的工件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后,再放入烘箱中烘干固化。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其固化过程如下:在80℃2小时,然后分别在100℃1小时、200℃1小时、300℃1小时、350℃10分钟。
本发明材料的基本性能如下:拉伸强度(95MPa),断裂伸长率(8.0%),膨胀系数(4.8×10-5k-1),介电常数(3.2),表面电阻率(5.1×1014Ω),摩擦系数(0.22),磨损率(0.32×10-6g/N.m)。
实施例9:
(1)聚酰胺酸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将四酸二酐二苯酮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等摩尔的苯二氨,等苯二氨溶解后在室温反应6小时获得聚酰胺酸溶液。
(2)粘土悬浮液的制备
将2克的蒙脱土加入到98克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利用超声波分散30分钟,接着在80℃搅拌4小时,得到稳定的粘土悬浮液。
(3)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
在聚酰胺酸中加入10%的粘土悬浮液和10%的润滑剂,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搅拌4小时制成均匀的溶液,即得改性聚酰亚胺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喷涂在工件上,工件保持在80℃。喷涂时压力为0.2MPa,喷枪与工件间距一般以15~30厘米为宜。喷涂好的工件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后,再放入烘箱中烘干固化。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其固化过程如下:在80℃2小时,然后分别在100℃1小时、200℃1小时、300℃1小时、350℃10分钟。
本发明材料的基本性能如下:拉伸强度(96MPa),断裂伸长率(11.2%),膨胀系数(5.0×10-5k-1),介电常数(3.3),表面电阻率(3.4×1014Ω),摩擦系数(0.3),磨损率(1.02×10-6g/N.m)。
实施例10:
(1)聚酰胺酸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将四酸二酐二苯酮溶于甲基吡咯烷酮中,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等摩尔的N,N-二氨基二苯醚,等二氨基二苯醚溶解后在室温反应4小时获得聚酰胺酸溶液。
(2)粘土悬浮液的制备
将2克的蒙脱土加入到98克甲基吡咯烷酮中,利用超声波分散30min,接着在80℃搅拌4小时,得到稳定的粘土悬浮液。
(3)聚酰亚胺杂化材料的制备
在聚酰胺酸中加入20%的粘土悬浮液和20%的润滑剂,在氮气保护下和冰水浴中搅拌4小时制成均匀的溶液,即得改性聚酰亚胺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喷涂在工件上,工件保持在80℃。喷涂时压力为0.2MPa,喷枪与工件间距一般以15~30厘米为宜。喷涂好的工件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后,再放入烘箱中烘干固化。
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溶液,其固化过程如下:在80℃2小时,然后分别在100℃1小时、200℃1小时、300℃1小时、350℃10分钟。
本发明材料的基本性能如下:拉伸强度(135MPa),断裂伸长率(10.6%),膨胀系数(4.7×10-5k-1),介电常数(3.1),表面电阻率(3.2×1014Ω),摩擦系数(0.21),磨损率(0.51×10-6g/N.m)。

Claims (8)

1、一种增强增韧耐磨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聚酰胺酸、纤维棒石族粘土和固体润滑剂组配而成,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聚酰胺酸            30-50wt%
纤维棒石族粘土      0.5-10wt%
固体润滑剂          5-20wt%,
其余为溶剂,
总量满足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聚酰胺酸的四羧酸衍生物为芳香族四羧酸、脂环族四酸和脂族四酸及它们的二酸酐;所述的二胺为芳香族二胺、脂环族二胺和脂族二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棒石族类粘土为海泡石或凹凸棒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固体润滑剂为聚四氟乙烯、二硫化钼、石墨的1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或间甲酚。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增强增韧耐磨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聚酰胺酸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二胺溶于上述有机溶剂中,在溶液中加入四羧酸衍生物,四羧酸衍生物与二胺的摩尔比为0.8~1.2,反应温度在-5℃~25℃之间,溶液反应后获得聚酰胺酸;
(2)粘土悬浮液的制备
将纤维棒石族类粘土加入到所述有机溶剂中,利用超声波分散10~60分钟,在50℃~100℃条件下搅拌1~6小时,得到稳定的粘土浮液;
(3)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
按重量配比,在聚酰胺酸中加入粘土悬浮液和固体润滑剂,在氮气保护下,于-20℃~100℃温度下搅拌3~7小时,即得改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7、一种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增强增韧耐磨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面漆,直接喷浮在工件表面上,工件温度保持60~100℃,喷涂压力不大于0.3MPa;喷涂后的工件在室温下放置5-15分钟,然后放入烘箱,进行固化;
或者直接均匀倾倒上光滑水平玻璃板上,经过固化处理,形成薄膜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处理的过程如下:在60-80℃下固化1~3小时,然后分别在100~130℃下固化1~2小时、200~230℃下固化1~2小时、280~300℃下固化1~2小时、330~360℃下固化10~30分钟。
CNB2005101104583A 2005-11-17 2005-11-17 一种增强增韧耐磨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044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104583A CN100430442C (zh) 2005-11-17 2005-11-17 一种增强增韧耐磨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104583A CN100430442C (zh) 2005-11-17 2005-11-17 一种增强增韧耐磨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2812A true CN1772812A (zh) 2006-05-17
CN100430442C CN100430442C (zh) 2008-11-05

Family

ID=36759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045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0442C (zh) 2005-11-17 2005-11-17 一种增强增韧耐磨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30442C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5384B (zh) * 2008-04-10 2011-06-01 慧智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具高耐热油特性的不粘涂料组合物
CN101544826B (zh) * 2009-05-08 2011-06-29 北京化工大学 聚酰亚胺/棒状粘土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3102A (zh) * 2010-11-26 2011-08-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聚酰亚胺增强的粘土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5842A (zh) * 2011-08-31 2012-10-31 李绩 用于废水处理的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
CN103418536A (zh) * 2013-07-12 2013-12-04 张家港市友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阀片的表面加工工艺
CN104778991A (zh) * 2015-04-07 2015-07-15 铜陵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 用于抗电晕漆包线的聚酰胺酰亚胺面漆
CN104804503A (zh) * 2015-04-21 2015-07-29 铜陵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 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抗电晕漆包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71059A (zh) * 2015-09-10 2015-12-23 苏州华冲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耐磨钻头
CN105199378A (zh) * 2015-09-24 2015-12-30 苏州宽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导电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0878A (zh) * 2015-11-25 2016-02-17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含有氟树脂的改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5970484A (zh) * 2016-05-27 2016-09-28 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Ptfe/pi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4625A (zh) * 2018-07-20 2018-12-21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气浮轴承用复合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20870A (zh) * 2020-03-25 2020-06-23 太湖方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1022A (zh) * 2020-08-21 2021-01-22 湖南国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次数反复折弯cpi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06156A (zh) * 2022-08-31 2022-12-2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柔性高强度电加热与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61514A (ja) * 1988-04-07 1989-10-18 Taiho Kogyo Co Ltd 摺動材料
US6220405B1 (en) * 1997-07-02 2001-04-24 Alliedsignal Inc. Friction material for drum-in-hat disc brake assembly
EP1089866A4 (en) * 1998-02-13 2002-09-25 Solutia Inc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NANOCOMPOSITE POLYMER COMPOSITION
US6501934B1 (en) * 2000-10-26 2002-12-31 Xerox Corporation Transfer/transfuse member having increased durability
CN100487053C (zh) * 2003-12-04 2009-05-13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纤维状纳米粘土与高粘度聚酰胺的复合材料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5384B (zh) * 2008-04-10 2011-06-01 慧智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具高耐热油特性的不粘涂料组合物
CN101544826B (zh) * 2009-05-08 2011-06-29 北京化工大学 聚酰亚胺/棒状粘土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3102A (zh) * 2010-11-26 2011-08-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聚酰亚胺增强的粘土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5842A (zh) * 2011-08-31 2012-10-31 李绩 用于废水处理的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
CN102755842B (zh) * 2011-08-31 2014-10-29 顾云峰 用于废水处理的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
CN103418536A (zh) * 2013-07-12 2013-12-04 张家港市友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阀片的表面加工工艺
CN103418536B (zh) * 2013-07-12 2015-01-07 张家港市友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阀片的表面加工工艺
CN104778991A (zh) * 2015-04-07 2015-07-15 铜陵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 用于抗电晕漆包线的聚酰胺酰亚胺面漆
CN104804503B (zh) * 2015-04-21 2017-12-19 铜陵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 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抗电晕漆包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04503A (zh) * 2015-04-21 2015-07-29 铜陵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 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抗电晕漆包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71059A (zh) * 2015-09-10 2015-12-23 苏州华冲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耐磨钻头
CN105199378A (zh) * 2015-09-24 2015-12-30 苏州宽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导电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0878A (zh) * 2015-11-25 2016-02-17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含有氟树脂的改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5330878B (zh) * 2015-11-25 2018-09-25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含有氟树脂的改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5970484A (zh) * 2016-05-27 2016-09-28 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Ptfe/pi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70484B (zh) * 2016-05-27 2018-01-09 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Ptfe/pi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4625A (zh) * 2018-07-20 2018-12-21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气浮轴承用复合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4625B (zh) * 2018-07-20 2020-09-08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气浮轴承用复合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20870A (zh) * 2020-03-25 2020-06-23 太湖方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1022A (zh) * 2020-08-21 2021-01-22 湖南国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次数反复折弯cpi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06156A (zh) * 2022-08-31 2022-12-2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柔性高强度电加热与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30442C (zh) 2008-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72812A (zh) 一种增强增韧耐磨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JP6037088B1 (ja) ポリイミド樹脂
CN1709973A (zh) 一种无机纳米复合的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44009B1 (ko) 폴리이미드 수지
KR101899628B1 (ko) 폴리이미드 전구체 수용액 조성물 및 폴리이미드 전구체 수용액 조성물의 제조 방법
KR101831009B1 (ko) 폴리이미드 전구체 수용액 조성물, 및 폴리이미드 전구체 수용액 조성물의 제조 방법
CN1957051A (zh) 粘合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715313A (zh)
CN110218315B (zh)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基板
JP2011111619A (ja) 基板形成用組成物とこれを用いたプリプレグおよび基板
JP5205739B2 (ja) ポリアミドイミド樹脂、ポリアミドイミド樹脂組成物、塗料、摺動部用塗料及び摺動部用塗膜
JP2004017504A (ja) 絶縁材付グラファイトフィルム
CN111470876A (zh) 一种高石墨化聚酰亚胺基石墨厚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969013A (zh) 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5822064B2 (ja) 芳香族ポリイミドシームレス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CN108586740B (zh) 一种含芴或芴酮结构的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865350A (zh) 一种抗原子氧剥蚀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896A (zh) 新型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制法
CN112851982B (zh)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028C (zh) 制备酰亚胺型预聚物组成及其热固化产品的方法
TW202128840A (zh) 樹脂組成物、樹脂成形體、以及其製造方法
TW202106806A (zh) 聚醯亞胺樹脂組成物及成形體
CN1732230A (zh) 聚酰亚胺前驱体液组合物和聚酰亚胺涂膜
JP6558067B2 (ja) ポリイミド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383175C (zh) 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