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9383A - 一种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9383A
CN1769383A CN 200410050712 CN200410050712A CN1769383A CN 1769383 A CN1769383 A CN 1769383A CN 200410050712 CN200410050712 CN 200410050712 CN 200410050712 A CN200410050712 A CN 200410050712A CN 1769383 A CN1769383 A CN 1769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catalyzer
titanium
solution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5071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5612C (zh
Inventor
刘全杰
方向晨
徐会青
贾立明
王旭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B2004100507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25612C/zh
Publication of CN1769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9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56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5612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中包括如下组分:分子筛、改性氧化铝、活性金属及有机助剂,还可加入其他助剂如磷。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采用经钛和硅改性的氧化铝,并且在催化剂载体共浸或分步浸渍活性金属和有机助剂后,在低于200℃下干燥,不经高温焙烧,即可得到本发明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可以广泛的用于石油馏分的加氢处理过程,特别适合于中间馏分油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和加氢脱芳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适用于馏分油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和加氢脱芳过程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加氢处理的目的是脱除原料中的杂质,如硫、氮、芳烃、残炭、金属等。随着人类对轻质油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环保法规对油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原油变得越来越劣,那么加氢处理技术更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柴油馏分脱硫、脱氮和脱芳烃的方法一般是采用两段法,即第一段加氢脱硫和脱氮,第二段加氢脱芳烃。常规的加氢脱硫和脱氮催化剂一般是由载体和负载在其上面的第VIB族和/或第VIII族活性金属组分组成,其中最常用的第VIB族金属是钼和钨,第VIII族金属为镍和钴,催化剂中还常含有磷、硼等助剂。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常是将活性组分负载到载体上,例如浸渍法,然后经过干燥和高温焙烧使之转变成氧化态。在用于加氢处理前,催化剂要经过预硫化,使之转变成硫化态。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导致催化剂成本提高,而且由于负载活性金属以后要经过高温焙烧,形成一些活性低甚至没有活性的非理想相,使催化剂性能降低。
专门用于芳烃饱和的催化剂对酸功能和加氢功能的要求都很高,目前的芳烃饱和催化剂一般都是使用贵金属催化剂,例如USP 5308814、USP 5151172、USP 4960505、USP 3943053都报导了柴油馏分中芳烃的饱和催化剂,所使用的酸性材料有无定型硅铝、沸石分子筛等,都具有一定的耐硫、氮中毒能力和芳烃饱和性能。但贵金属催化剂的最大缺点就是价格十分昂贵和容易发生中毒而失活,这就限制了其在馏分油加氢领域的应用。另外,由于贵金属一般要求原料中杂质含量极低,使一般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很难达到要求。另外,由于两种催化剂采用不同的方式活化(硫化和还原),这就要求采用两段操作,中间需要气提,增加了投资和操作费用。
提高油品质量,降低装置操作的苛刻度,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活性。USP 6281333公开了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该催化剂制备方法如下:催化剂载体负载一种或多种活性金属及有机挥发组分之后,不经焙烧制得催化剂的前躯物,然后在至少一种含硫化合物存在下进行硫化的同时减少挥发组分;其中有机挥发组分选自脂肪烃、芳烃、醇类、酮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含量不小于0.5wt%,优选2wt%~25wt%,更优选6wt%~10wt%。该专利中虽然使用了不经过焙烧的催化剂,使催化剂脱硫和脱氮活性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但由于该催化剂载体使用的是常规的载体,在其他催化性能例如芳烃饱和活性方面不够理想。
JP 04-166231公开了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载体浸渍含有活性金属,优选含磷的浸渍液,浸渍之后,在小于200℃下干燥,再与多羟基化合物接触,之后在小于200℃下干燥,制得该加氢处理催化剂。该催化剂载体由于使用的是没经过改性的氧化铝,其物化性质决定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用于芳烃饱和方面效果很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活性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特别适用于中间馏分油的加氢脱硫、脱氮和脱芳烃过程。
本发明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包括如下组分:分子筛、改性氧化铝、活性金属及有机助剂。该催化剂是以分子筛和改性氧化铝为载体,其中所用的改性氧化铝为硅和钛改性的氧化铝,以改性氧化铝的重量为基准,二氧化硅含量为0.1wt%~20.0wt%,二氧化钛含量为0.1wt%~20.0wt%。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分子筛含量为0.5wt%~60.0wt%,优选为1.0wt%~40.0wt%,改性氧化铝含量为5.0wt%~80.0wt%,活性金属组分的总含量为1.0wt%~60.0wt%,有机助剂的含量为1.0wt%~10.0wt%,优选为2.0wt%~g.0wt%。
所述催化剂载体中的分子筛选自中孔和大孔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Y、Beta、ZSM-5、ZSM-11、ZSM-22、ZSM-23、SSZ-32、SAPO-5、SAPO-11、SAPO-31、SAPO-41、MCM-20、MCM-22、MCM-41、MCM-48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Y、Beta或/和ZSM-5分子筛,更优选为Y型分子筛。
本发明所用的Y型分子筛具有如下特征:(1)晶胞参数为2.424~2.538nm,(2)硅铝摩尔比(SiO2/Al2O3)为10~50,(3)氧化钠含量为0.05wt%~0.20wt%,(4)比表面积600m2/g~800m2/g,(5)孔容为0.30ml/g~0.50ml/g。
所述改性氧化铝,具有如下特征:(1)二氧化硅含量为0.1wt%~20.0wt%,(2)二氧化钛含量为0.1wt%~20.0wt%,(3)比表面积为310m2/g~380m2/g,(4)孔容为0.8cm3/g~1.2cm3/g,(5)孔径为8nm~15nm的孔容占总孔容的75%~85%,(6)≥350℃的红外酸量为0.04mmol/g~0.10mmol/g,其中B酸占总酸的40%~60%。其中氧化铝物相可以是θ-氧化铝、γ-氧化铝或η-氧化铝,优选为γ-氧化铝。
本发明改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制备含铝化合物溶液、含硅化合物溶液和含钛化合物溶液:
(2)在搅拌条件下,将含铝化合物溶液和含硅化合物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沉淀剂水溶液进行反应成胶;
(3)成胶结束后,向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浆液中加入酸性试剂调节浆液的pH值为2~4,再加入碱性试剂调节浆液的pH值9.0~10.5,然后重复上述调节pH值步骤(即pH值摆动)1~3次;
(4)往步骤(3)的混合浆液中加入含钛化合物溶液,然后恒温老化;
(5)将步骤(4)老化后的混合浆液过滤,滤饼经过洗涤、干燥,得到改性氧化铝干胶,再经过高温焙烧,就可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改性氧化铝。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的制备是采用两段法,即首先将分子筛、改性氧化铝载体及胶溶剂混捏挤条、成型,再经干燥和焙烧后,制备得含分子筛的改性氧化铝载体,然后以浸渍方式(分步浸或共浸法)负载上所需组分,其中包括活性组分、有机助剂,还可以包括其他助剂如磷。每步浸渍步骤完成后,在常温~200℃,优选为80℃~150℃下进行干燥,干燥后即得本发明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干燥后的催化剂烧失重(600℃焙烧4小时)控制在1wt%~10wt%(相对于焙烧前催化剂),优选为2wt%~8wt%。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助剂选自有机羧酸、醇类、醚类和酯类及带有多个羟基的糖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羧酸类化合物为乙酸、丙酸、草酸、己二酸、酒石酸和柠檬酸等,优选己二酸、酒石酸和柠檬酸,更优选为柠檬酸;醇类化合物为乙烯醇、丙烯醇、丙三醇、二乙烯醇、二丙烯醇、三甲基甘油、二甘醇、三乙基甘油、三丙基甘油以及聚乙烯醇等,优选为二乙烯醇、二丙烯醇、二甘醇和平均分子量为150~300的聚乙烯醇;醚类化合物为乙烯醇丁醚、甲基叔丁基醚、二乙烯醇甲醚、二乙烯醇乙醚、二乙烯醇丙醚、二乙烯醇丁醚等;带有多个羟基的糖类化合物为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和蔗糖等,优选为葡萄糖和果糖,更优选为葡萄糖;酯类化合物为乙酸乙酯、醋酸甘油酯等。
本发明催化剂上有机助剂的含量要适宜,一般含量(相对于催化剂)为1wt%~20wt%,优选为2wt%~10wt%。如果助剂含量太低,本发明的优点就不能够充分体现;如果助剂含量太高,本发明的优点也不会得到进一步改善,甚至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反而造成材料的浪费甚至由于催化剂上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而导致在应用过程中发生结焦。
与常规的加氢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相比,本发明催化剂在浸渍之后,只需在适宜的温度下干燥,而不需经高温焙烧。本发明催化剂上含有有机助剂,而常规的催化剂上不含有类似的化合物。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目前还不清楚导致高活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硫化时避免或减少了催化剂上活性金属的聚集,从而使催化剂中具有更多的活性相或活性相具有更高的分散度,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与采用常规载体且不经焙烧的催化剂相比,本发明催化剂具有孔结构和酸性质分布对于石油馏分加氢反应更为合理,脱硫、脱氮活性更高等优点。
本发明催化剂可以广泛的用于石油馏分的加氢处理过程,例如柴油、煤油、石脑油、减压瓦斯油和重瓦斯油的加氢处理过程,特别适合柴油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和加氢脱芳烃过程。
本发明催化剂用于加氢处理过程时,其操作条件可以同常规的加氢处理操作条件,例如:温度为250℃~450℃,压力为0.5MPa~20MPa,体积空速为0.1h-1~10h-1,氢油体积比为50~20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用的改性氧化铝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中所述的含硅化合物可以是有机物或无机物,优选为无机物,更优选为硅酸钠或硅溶胶溶液,其中含硅化合物溶液中二氧化硅(以二氧化硅计)含量一般为5~40克/升,优选为10~30克/升,更优选为15~25克/升;所述含铝化合物可以为偏铝酸盐或铝的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偏铝酸钠和硫酸铝,偏铝酸钠溶液中氧化铝含量(以Al2O3计)一般为20~80克/升,优选为30~70克/升,更优选为40~60克/升,硫酸铝溶液中氧化铝含量(以Al2O3计)一般为5~40克/升,优选为10~20克/升;所述的含钛化合物可以为所有的可溶性含钛化合物,优选为硫酸钛或四氯化钛,更优选为硫酸钛,溶液中氧化钛的含量(以TiO2计)一般为1~50克/升,优选为5~20克/升。
步骤(2)中所说的成胶过程,是先将配制好的含铝化合物溶液和含硅化合物溶液混合置于成胶罐中,含硅化合物溶液的加入量根据产品的要求决定,升温到50~95℃恒温,在搅拌条件下用含有沉淀剂水溶液进行中和,当含有氢氧化铝浆液的pH值达到7.5~8.5时停止加入,整个中和时间控制在0.5~1.0小时,继续恒温搅拌;所述的沉淀剂是可以和含铝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的所有物质,例如含铝化合物为偏铝酸钠,沉淀剂可以选自水解能够产生氢离子的所有化合物,优选为二氧化碳或硫酸铝,更优选为硫酸铝。如含铝化合物为硫酸铝时,沉淀剂可以选自水解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的所有化合物,优选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氨水和偏铝酸钠等,更优选为偏铝酸钠。
步骤(3)所述的成胶后调节pH过程具体如下:先加入酸性试剂,使含氢氧化铝浆液的pH值降低到2~4,保持5~10分钟,然后加入碱性试剂,使含氢氧化铝浆液的pH值升高到9.0~10.5,保持5~10分钟,重复操作1~3次。所述的酸性试剂可以选自有机酸、无机酸以及溶解后能够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无机酸或有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硫酸、硝酸和醋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用量是以达到所规定的pH值决定;所述碱性试剂可以选自溶解后生成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无机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偏铝酸钠、氢氧化钠和氨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4)所述的方法,往成胶结束后的溶液中加入含钛化合物溶液,加入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加入速度控制在5~30分钟加入完毕,控制老化温度为50~95℃,老化时间为1~3小时。
步骤(5)所述的过滤、洗涤、干燥和焙烧可以采用常用的方法,例如抽滤、80~120℃干燥2~20小时得到改性氢氧化铝干胶,干胶经过400~800℃焙烧0.5~8小时得到本发明的改性氧化铝。
本发明催化剂中的活性金属组分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第VIB族和第VIII族的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催化剂中的活性金属的总含量(以氧化物计)一般为1wt%~60wt%,优选2wt%~40wt%,更优选2wt%~30wt%。其中第VIB族金属元素一般指钼和钨,第VIII族金属元素一般指钴和镍。如果主要目的是脱硫的话,活性金属组分优选为钼和钴,如果主要目的是脱氮的话,活性金属组分优选为钼(或钨)和镍。若同时含有第VIB族和第VIII族金属,其含量(以氧化物计)分别为5wt%~30wt%和1wt%~10wt%,优选为10wt%~20wt%和4wt%~8wt%。如果需要,可以加入其它元素为助剂,例如磷、氯或硼等,特别是磷,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五氧化二磷的含量为1wt%~10wt%,优选为2wt%~6wt%,磷的加入能够改善催化剂的加氢脱硫、脱氮和脱芳性能。
在载体负载活性组分及有机助剂过程中,有机助剂可以与其它活性组分一同负载到催化剂上,也可以分步负载到催化剂上。分步负载时,可以先负载活性金属组分,也可以先负载有机助剂,优选为先负载活性金属组分,在负载活性金属组分后,要对催化剂进行室温~200℃条件下干燥,优选为80℃~150℃,然后再负载有机助剂。其他的助剂如磷可同活性金属组分一同负载到催化剂上。负载方法可以采用现有的一切技术,例如饱和浸渍、不饱和浸渍、喷雾浸渍和浸蘸等,优选为饱和浸渍,即将饱和吸附量的浸渍液加入到载体中,直至其完全被吸附。浸渍步骤完成后,催化剂载体要进行干燥以脱除其中的溶剂,在干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尽量避免助剂的挥发和分解,具体的温度应取决于助剂的性质,一般温度要低于200℃,优选为80℃~150℃,经过干燥后的催化剂烧失重(600℃焙烧4小时)一般控制在1wt%~10wt%(相对于焙烧前催化剂),优选为2wt%~8wt%。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产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是采用ASAP2400,低温氮吸附(77K),根据BET公式计算得到的。酸量和酸性质采用红外光谱仪测得,所使用吸附剂为吡啶。SiO2和TiO2的含量分别采用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得。
本发明催化剂的催化试验是用100毫升固定床反应器,所使用的原料为中原催化柴油(性质见表1)。催化剂在使用前通过下面的条件进行预硫化处理,硫化油采用加入2.0wt%硫(硫化剂为二硫化碳)的直馏煤油(性质见表1),预硫化后直接进原料油进行催化试验,预硫化和试验的条件见表2。
         表1催化柴油和直馏煤油的性质
  原料油名称   催化柴油   直馏煤油
  密度(20℃),g/cm3   0.8477   0.8018
  硫含量,μg.g-1   2800   420
  芳烃,wt%   48   4.9
  氮含量,μg.g-1   741   42
  胶质含量,mg/100ml   88   <2
  馏程,℃
  初馏点   166   151
  10%   218   172
  50%   254   187
  90%   326   211
      表2预硫化和试验条件
  预硫化   试验
  温度,℃   320   340
  氢分压,MPa   6.0   6.0
  LHSV,h-1   1   2
  氢油体积比   300   300
  时间,h   8   160
比较例1
比较催化剂C-1的制备。
采用常规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制备出对比催化剂,过程为:将改性Y型沸石(晶胞参数为2.464nm,硅铝摩尔比(SiO2/Al2O3)为27,氧化钠含量为0.08wt%,比表面积692m2/g,孔容为0.41ml/g)、拟薄水铝石(比表面积为278m2/g、孔容为0.76cm3/g、孔径为8nm~15nm的孔容占总孔容的68%、≥350℃红外酸量为0.02mmol/g,其中B酸占总酸的38%)、田菁粉和适量的胶溶剂混捏挤条成型,经过110℃干燥6小时和650℃焙烧4小时得到直径为1.2mm的三叶草形载体,长度为3mm~8mm,比表面积为324m2/g,孔容为0.74ml/g,强度为106N/cm。
取100克载体用饱和吸附量的含有三氧化钼、碳酸镍、柠檬酸和磷酸的浸渍液进行浸渍,然后在110℃下干燥10小时,在空气气氛中500℃焙烧4小时,得到Y型沸石含量为6wt%,氧化钼含量为18.0wt%、氧化镍含量为4.0wt%和氧化磷含量为5.4wt%的催化剂,编号为C-1。该催化剂的组成和评价结果见表3。
比较例2
比较催化剂C-2制备。
载体的制备同比较例1,不同之处是所用Y型沸石具有如下特征:晶胞参数为2.534nm,硅铝摩尔比(SiO2/Al2O3)为15,氧化钠含量为0.12wt%,比表面积720m2/g,孔容为0.36ml/g。
取100克上述载体用含有三氧化钼、碳酸钴、磷酸、柠檬酸和二甘醇(柠檬酸与二甘醇的重量比为1∶1)的浸渍液进行浸渍,然后在110℃下干燥10小时,在空气气氛中500℃焙烧4小时,得到Y沸石含量为12.0wt%,三氧化钼含量为22.0wt%,氧化钴含量为4.0wt%和氧化磷含量为3.8wt%的催化剂,编号为C-2。该催化剂的组成和评价结果见表3。
比较例3
比较催化剂C-3制备。
载体和催化剂的准备同比较例2,不同之处在于载体浸渍活性组分后,仅经过110℃下干燥10小时,而不经过高温焙烧,得到的催化剂编号为C-3,其组成和评价结果见表3。
实施例1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改性氧化铝。
于100升成胶罐中加入10L浓度为40g Al2O3/L的偏铝酸钠溶液和2L浓度为15g SiO2/L硅酸纳溶液,充分混合,温度升高到75℃,然后逐渐加入浓度为20g Al2O3/L,温度为75℃的硫酸铝溶液,当浆液的pH值为8.0时停止加入硫酸铝溶液,继续恒温搅拌5分钟,然后加入浓度为5wt%的稀硝酸溶液,调整浆液的pH值为2.5,恒温搅拌5分钟,接着加入上述性质的偏铝酸钠溶液,调整浆液pH值为9.0,继续恒温搅拌5分钟,重复摆动pH值两次,然后加入2L浓度为8g TiO2/L的硫酸钛溶液,并控制加入速度在10分钟加入完毕,保持温度为75℃老化3小时,分离出固体产物,固体产物经过洗涤,在100℃下干燥8小时,得到含钛和硅的氢氧化铝干胶,具有如下特征:(1)二氧化硅含量为4.2wt%,(2)二氧化钛含量为2.7wt%,(3)比表面积为337m2/g,(4)孔容为0.92ml/g,(5)孔径为8nm~15nm的孔容占总孔容的81%,(6)≥350℃的红外酸量为0.05mmol/g,其中B酸占总酸的48%。
实施例2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改性氧化铝。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加入硅酸纳溶液的量和硫酸钛溶液的量不同,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改性氧化铝,具有如下特征:(1)二氧化硅含量为0.2wt%,(2)二氧化钛含量为20wt%,(3)比表面积为310m2/g,(4)孔容为0.80ml/g,(5)孔径为8nm~15nm的孔容占总孔容的75%,(6)≥350℃的红外酸量为0.04mmol/g,其中B酸占总酸的42%。
实施例3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改性氧化铝。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加入硅酸纳溶液的量和硫酸钛溶液的量不同,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改性氧化铝,具有如下特征:(1)二氧化硅含量为19.6wt%,(2)二氧化钛含量为0.4wt%,(3)比表面积为366m2/g,(4)孔容为1.04ml/g,(5)孔径为8nm~15nm的孔容占总孔容的85%,(6)≥350℃的红外酸量为0.10mmol/g,其中B酸占总酸的54%。
实施例4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催化剂E-4。
同比较例3相比,不同之处在于用实施例1制备的改性氧化铝代替拟薄水铝石,其余同比较例3,得到的催化剂编号为E-4,其组成和评价结果见表3。
实施例5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催化剂E-5。
同实施例4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催化剂中Y沸石含量为40%,得到的催化剂编号为E-5,其组成和评价结果见表3。
实施例6~9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催化剂E-6~E-9。
除活性组分种类和含量不同之外,其余的催化剂制备过程和制备条件同实施例4,得到的催化剂编号为E-6~E-9。
采用催化柴油为原料,硫化油为直馏煤油,性质见表1;各催化剂的预硫化和试验条件见表2;各催化剂的组成和评价结果见表3。
                         表3催化剂组成和评价结果
  催化剂编号   MoO3,wt%   WO3,wt%   NiO,wt%   CoO,wt%   P2O5,wt%   助剂,wt%   S,μg.g-1   N,μg.g-1   芳烃,wt%
  C-1   18   -   4.2   -   5.4   -   120   48   27.3
  C-2   22   -   -   4   3.8   0   107   56   26.6
  C-3   22   -   -   4   3.3   10   94   42   24.9
  E-4   22   -   -   4   3.2   10   72   21   16.3
  E-5   22   -   -   4   3.2   10   62   18   15.1
  E-6   28   -   2.6   -   2.4   6   66   18   15.7
  E-7   12   -   8.1   0.8   4.8   14   80   22   20.1
  E-8   3.0   16   6.6   0.4   6.4   4   82   28   21.4
  E-9   -   28   1.1   5.6   8.0   20   88   33   22.2
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不经过焙烧的催化剂无论是HDS、HDN还是加氢脱芳(HDA)方面都比常规催化剂活性更高,而采用本发明改性氧化铝代替普通的拟薄水铝石,催化剂性能更佳,其活性明显高于对比催化剂。
实施例10~13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催化剂E-10~E-13。
与实施例4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实施例2制备的改性氧化铝代替实施例1制备的改性氧化铝,活性金属种类和含量、有机助剂种类和含量不同,其余同实施例4,催化剂编号为E-10~E-13。
实施例14~17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催化剂E-14~E-17。
与实施例4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实施例3制备的改性氧化铝代替实施例1制备的改性氧化铝,活性金属种类和含量、有机助剂种类和含量不同,其余同实施例4,催化剂编号为E-14~E-17。
采用催化柴油为原料,硫化油为直馏煤油,性质见表1;各催化剂的预硫化和试验条件见表2;各催化剂的组成和评价结果见表4。
                    表4催化剂组成和评价结果
  催化剂编号   MoO3,wt%   WO3,wt%   NiO,wt%   CoO,wt%   P2O5,wt%   助剂,wt%   S,μg.g-1   N,μg.g-1   芳烃,wt%
  C-1   18   -   4.2   -   5.4   -   120   48   27.3
  C-2   22   -   -   4   3.8   0   107   56   26.6
  E-10   22   -   -   4   3.2   10①   88   37   20.3
  E-11   28   -   2.6   -   2.4   6②   71   24   15.4
  E-12   12   -   8.1   0.8   4.8   14③   92   40   22.8
  E-13   3.0   16   6.6   0.4   6.4   4.0④   86   33   19.8
  E-14   -   28   1.1   5.6   8.0   20⑤   93   42   23.6
  E-15   21   -   -   6   4.1   20⑥   96   44   23.1
  E-16   24   -   3.2   -   2.7   1.0⑦   92   41   21.9
  E-17   25   -   2.4   -   3.1   11⑧   68   28   16.3
注:①二乙烯醇,②醋酸甘油酯,③乙烯醇丁醚,④二甘醇+丁二酸(重量比为1∶1),⑤聚乙烯醇(MW=200),⑥柠檬酸,⑦葡萄糖,⑧乙酸乙酯+甲基叔丁基醚(重量比为5∶1)。
从表4的结果同样可以看出,本发明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对比催化剂。

Claims (14)

1、一种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以第VIB族和第VIII族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活性金属组分,以分子筛和氧化铝为载体,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分子筛的含量为0.5wt%~60.0wt%,改性氧化铝的含量为5.0wt%~80.0wt%,活性金属组分的含量以氧化物计为1.0wt%~60.0wt%,有机助剂含量为1.0wt%~10.0wt%;所述的改性氧化铝是经钛和硅改性的氧化铝,以改性氧化铝的重量为基准,二氧化硅含量为0.1wt%~20.0wt%,二氧化钛含量为0.1wt%~20.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处理催化剂中含有磷,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五氧化二磷的含量为1.0wt%~10.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所述的Y型分子筛的含量为1wt%~40wt%,活性金属组分的含量以氧化物计为2wt%~40wt%,有机助剂的含量为2wt%~8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型分子筛具有如下特征:(1)晶胞参数为2.424~2.538nm,(2)SiO2/Al2O3摩尔比为10~50,(3)氧化钠含量为0.05wt%~0.20wt%,(4)比表面积600m2/g~800m2/g,(5)孔容为0.30ml/g~0.50ml/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钛和硅改性的氧化铝,具有如下特征:比表面积为310m2/g~380m2/g,孔容为0.8cm3/g~1.2cm3/g,孔径为8nm~15nm的孔容占总孔容的75%~85%,≥350℃的红外酸量为0.04mmol/g~0.10mmol/g,其中B酸量占总酸量的4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助剂选自有机羧酸、醇类、醚类和酯类及带有多个羟基的糖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羧酸类化合物为乙酸、丙酸、草酸、己二酸、酒石酸和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醇类化合物为乙烯醇、丙烯醇、丙三醇、二乙烯醇、二丙烯醇、三甲基甘油、二甘醇、三乙基甘油、三丙基甘油以及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醚类化合物为乙烯醇丁醚、甲基叔丁基醚、二乙烯醇甲醚、二乙烯醇乙醚、二乙烯醇丙醚和二乙烯醇丁醚中的一种或多种;带有多个羟基的糖类化合物为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和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酯类化合物为乙酸乙酯和醋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VIB族的金属选自钼和/或钨,第VIII族的金属选自钴和/或镍,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第VIB族金属氧化物含量为5.0wt%~30.0wt%,第VIII族的金属氧化物含量为1.0wt%~10.0wt%。
9、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分子筛和经硅和钛改性的氧化铝与胶溶剂混捏成型,然后在室温~200℃条件下干燥1h~20h,在400℃~800℃条件下焙烧1h~8h,得到含分子筛的氧化铝载体;然后再采用共浸或分步浸的方式浸渍含活性组分及有机助剂溶液,浸渍之后,在室温~200℃下干燥,得到加氢处理催化剂;其中干燥后的催化剂烧失重控制在1wt%~10wt%;其中含活性组分及有机助剂溶液中含或不含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硅和钛改性的氧化铝,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制备含铝化合物溶液、含硅化合物溶液和含钛化合物溶液;
(2)在搅拌条件下,将含铝化合物溶液和含硅化合物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沉淀剂水溶液进行反应成胶;
(3)成胶结束后,向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浆液中加入酸性试剂调节浆液的pH值为2~4,再加入碱性试剂调节浆液的pH值9.0~10.5,然后重复上述调节pH值步骤1~3次;
(4)往步骤(3)的混合浆液中加入含钛化合物溶液,然后恒温老化;
(5)将步骤(4)老化后的混合浆液过滤、洗涤,然后在80~120℃干燥2~20小时,再在400~800℃下焙烧0.5~8小时,就可得到经钛和硅改性的氧化铝。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含硅化合物为硅酸钠硅溶胶溶液,含硅化合物溶液中二氧化硅含量为5~40gSiO2/l;所述含铝化合物为偏铝酸钠或硫酸铝,偏铝酸钠溶液中氧化铝含量为20~80gAl2O3/l,硫酸铝溶液中氧化铝含量为5~40gAl2O3/l;所述的含钛化合物为硫酸钛或四氯化钛,含钛化合物溶液中氧化钛的含量为1~50gTiO2/l。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成胶反应控制成胶温度为50~95℃,当混合浆液的pH值达到7.5~8.5时停止加入沉淀剂水溶液,成胶时间控制在0.5~1.0小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含钛化合物溶液的加入时间控制在5~30分钟,老化温度为50~95℃,老化时间为1~3小时。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分步浸法浸渍催化剂载体时,先浸渍含活性金属组分和磷的溶液,再浸渍有机助剂溶液;或者先浸渍有机助剂溶液,再浸渍含活性金属组分和磷的溶液;其中每步浸渍之后,都要在室温~200℃下干燥。
CNB2004100507120A 2004-10-29 2004-10-29 一种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32561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07120A CN1325612C (zh) 2004-10-29 2004-10-29 一种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07120A CN1325612C (zh) 2004-10-29 2004-10-29 一种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9383A true CN1769383A (zh) 2006-05-10
CN1325612C CN1325612C (zh) 2007-07-11

Family

ID=36750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07120A Active CN1325612C (zh) 2004-10-29 2004-10-29 一种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25612C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4295A (zh) * 2010-06-21 2011-12-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催化剂的浸渍溶液以及制备加氢催化剂的方法
CN102851061A (zh) * 2011-06-30 2013-01-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劣质汽柴油加氢精制的方法
CN104549357A (zh) * 2013-10-23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82963A (zh) * 2014-10-22 2016-05-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硫化型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9647451A (zh) * 2017-10-10 2019-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环己胺的加氢催化剂
US10370600B2 (en) 2014-04-24 2019-08-06 Advanced Refining Technologies Llc High activity hydrotreating catalysts and processes using the same
US10369558B2 (en) 2014-04-24 2019-08-06 Advanced Refining Technologies Llc High activity hydrotreating catalysts
US10376873B2 (en) 2014-04-24 2019-08-13 Advanced Refining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preparing high activity hydrotreating catalysts
CN112206813A (zh) * 2020-09-30 2021-01-12 天长市润源催化剂有限公司 一种高硅铝比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3042021A (zh) * 2019-12-27 2021-06-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沸腾床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2795A (zh) * 2021-05-28 2021-08-17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石脑油加氢脱砷和脱硫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3016A (zh) * 2020-10-21 2022-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加氢处理催化剂和应用
CN114453018A (zh) * 2020-10-21 2022-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载体和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3014A (zh) * 2020-10-21 2022-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脱芳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53012A (zh) * 2020-10-21 2022-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加氢裂化催化剂和应用
CN114452965A (zh) * 2020-10-21 2022-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10C (zh) * 1990-02-16 1993-09-01 陶国珍 一种盘式永磁直流电机
US5151172A (en) * 1991-05-03 1992-09-29 Amoco Corporation Distillate hydrogenation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4295A (zh) * 2010-06-21 2011-12-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催化剂的浸渍溶液以及制备加氢催化剂的方法
CN102284295B (zh) * 2010-06-21 2013-09-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催化剂的浸渍溶液以及制备加氢催化剂的方法
CN102851061A (zh) * 2011-06-30 2013-01-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劣质汽柴油加氢精制的方法
CN102851061B (zh) * 2011-06-30 2014-11-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劣质汽柴油加氢精制的方法
CN104549357B (zh) * 2013-10-23 2017-03-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49357A (zh) * 2013-10-23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0370600B2 (en) 2014-04-24 2019-08-06 Advanced Refining Technologies Llc High activity hydrotreating catalysts and processes using the same
US10369558B2 (en) 2014-04-24 2019-08-06 Advanced Refining Technologies Llc High activity hydrotreating catalysts
US10376873B2 (en) 2014-04-24 2019-08-13 Advanced Refining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preparing high activity hydrotreating catalysts
CN105582963A (zh) * 2014-10-22 2016-05-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硫化型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582963B (zh) * 2014-10-22 2017-11-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硫化型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9647451B (zh) * 2017-10-10 2021-12-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环己胺的加氢催化剂
CN109647451A (zh) * 2017-10-10 2019-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环己胺的加氢催化剂
CN113042021A (zh) * 2019-12-27 2021-06-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沸腾床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2021B (zh) * 2019-12-27 2023-05-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沸腾床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06813A (zh) * 2020-09-30 2021-01-12 天长市润源催化剂有限公司 一种高硅铝比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4453016A (zh) * 2020-10-21 2022-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加氢处理催化剂和应用
CN114453018A (zh) * 2020-10-21 2022-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载体和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3014A (zh) * 2020-10-21 2022-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脱芳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53012A (zh) * 2020-10-21 2022-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加氢裂化催化剂和应用
CN114452965A (zh) * 2020-10-21 2022-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53012B (zh) * 2020-10-21 2023-07-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加氢裂化催化剂和应用
CN114453014B (zh) * 2020-10-21 2023-07-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脱芳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53016B (zh) * 2020-10-21 2023-08-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加氢处理催化剂和应用
CN114453018B (zh) * 2020-10-21 2023-09-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载体和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2965B (zh) * 2020-10-21 2023-09-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262795A (zh) * 2021-05-28 2021-08-17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石脑油加氢脱砷和脱硫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5612C (zh) 2007-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5612C (zh) 一种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8079B (zh) 一种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40338C (zh) 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19600C (zh) 制备氧化铝载体和利用该载体得到的加氢催化剂的方法
CN1872962A (zh) 一种含分子筛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400284A (zh) 一种柴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508223A (zh) 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3004B (zh) 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加氢处理催化剂和应用
CN1268720C (zh) 一种芳构化催化剂及清洁汽油生产工艺
CN1769382A (zh) 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488724A (zh) 一种催化汽油芳构化改质催化剂及工艺
CN112547034A (zh) 一种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58748A (zh) 含磷或分子筛的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766047A (zh)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11157C (zh) 一种加氢裂化后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765492A (zh) 一种含改性y沸石的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4897B (zh) 一种重油加氢催化剂载体、其制备方法、应用其的催化剂及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211464C (zh) 重质原料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5828A (zh) 一种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72960A (zh) 以氧化铝为载体的含磷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
CN1088093C (zh)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345154A (zh) 一种劣质柴油的加氢裂化方法
CN114452963B (zh) 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83414B (zh) 一种加氢催化剂
CN1766052A (zh) 一种馏分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