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7664A - 光学层压材料 - Google Patents

光学层压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7664A
CN1757664A CNA2005101165572A CN200510116557A CN1757664A CN 1757664 A CN1757664 A CN 1757664A CN A2005101165572 A CNA2005101165572 A CN A2005101165572A CN 200510116557 A CN200510116557 A CN 200510116557A CN 1757664 A CN1757664 A CN 1757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ding coat
optical laminate
acrylic resin
polarizing coating
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165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7664B (zh
Inventor
竹厚流
河村晃
肥后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57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7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57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7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2Antiglare,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5Bonding or intermediat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e.g. sealant or spac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5Bonding or intermediat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e.g. sealant or spacer
    • C09K2323/059Unsaturated aliphatic polymer, e.g. viny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层压材料,包含依序层压的抗反射膜1、偏振膜2、粘合层3、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粘合层5和偏振膜6,其中粘合层3的最大损耗因数A与粘合层5的最大损耗因数B的比值(A/B)是1.1或更高。最大损耗因数是指损耗模量(E″)/储能模量(E′)(=tanδ)的最大值,各自通过在-70℃至200℃的温度范围中加热粘合层测定。升温速率为4℃/min,频率为1Hz。

Description

光学层压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层压材料。
背景技术
常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元件具有液晶组分夹在两种玻璃基材之间的结构特征,所述元件为例如TN液晶元件(TFT)、STN液晶元件(STN)等。在玻璃基材表面上,光学薄膜如偏振膜、相位延迟膜等是通过粘合剂层压而成的,其中粘合剂主要由丙烯酸系树脂组成。
通常使用以抗反射膜1、偏振膜2、粘合层3、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粘合层5和偏振膜6顺序层压组成的光学层压材料。
由于在受热或湿热条件下膨胀和收缩引起的大尺寸变化,光学层压材料中使用的粘合层3和5易产生卷曲等,因此,存在例如以下问题:所得光学层压材料的粘合层中起泡,在粘合层和玻璃基材之间产生剥落等等。在加热或湿热条件下,作用于诸如抗反射薄膜1、偏振膜2等的光学薄膜上的残余应力的分布变得不均匀,应力集中存在于光学层压材料的边缘部分周围,因此,存在TN液晶元件(TFT)漏光的问题。
此外,近来这种液晶显示器被用于车载装置,如汽车导航系统等,然而在车载装置中耐用性也是所要求的,比如不出现诸如起泡、漂浮、剥落、起雾等表面变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主要由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组成的粘合剂,所述组合物由高分子量丙烯酸系树脂和低分子量丙烯酸系树脂组成,其中高分子量丙烯酸系树脂具有900,000至2,500,000的重均分子量,Tg为-45℃或更低,SP值为8.7至9.3,低分子量丙烯酸系树脂具有50000至200000的重均分子量,Tg为-40至0℃,SP值为8.7至9.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2004-2782[权利要求1],[0129])。
然而,当在玻璃基材的两个表面上使用所述粘合剂制备由抗反射膜/偏振膜/粘合层/玻璃基材/粘合层/偏振膜组成的光学层压材料,并以60℃→-20℃→60℃为一周期重复100次后,在玻璃板的表面上发生剥落、起雾等,因此其耐用性不足,并且有时会有漏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止漏光和优异耐用性的光学层压材料。
本发明的发明人一直致力于研究发现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光学层压材料,并最终发现了一种防漏光和优异耐用性的光学层压材料并完成了本发明,其中光学层压材料通过使用不同粘合剂作为粘合剂,粘附在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的两个表面上而获得。
即本发明提供如下的[1]至[16]。
[1]一种光学层压材料,包括依次层压的抗反射膜1、偏振膜2、粘合层3、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粘合层5和偏振膜6,其中粘合层3的最大损耗因数A与粘合层5的最大损耗因数B的比值(A/B)是1.1或更高。
最大损耗因数是指损耗模量(E′)/贮能模量(E′)(=tanδ)的最大值,各自通过在-70℃至200℃的温度范围加热粘合层测定,其中升温速率为4℃/min、频率为1Hz。
[2]根据[1]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粘合层3的最大损耗因数A是0.85至1.46,粘合层5的最大损耗因数B是1.30至1.85。
[3]根据[1]或[2]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粘合层3的胶凝分数)/(粘合层5的胶凝分数)是1.1或更高。
[4]根据[1]至[3]任意一项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粘合层3的凝胶分数为40至95%,粘合层5的凝胶分数为5至55%。
[5]根据[1]至[4]任意一项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粘合层3和粘合层5是通过硬化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层,所述粘合剂通过在丙烯酸系树脂和/或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混合交联剂获得。
[6]根据[1]至[5]任意一项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用于粘合层3和粘合层5的粘合剂是包括丙烯酸系树脂的粘合剂,所述丙烯酸系树脂含有作为主要组分来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和来自于具有极性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的结构单元。
[7]根据[6]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所述极性官能团是至少一种选自羟基、氨基、游离羧基和杂环基团的官能团。
[8]根据[1]至[7]任意一项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用于粘合层3和粘合层5的粘合剂是含下述丙烯酸系树脂(1)和(2)的粘合剂:
丙烯酸系树脂(1):含有作为主要组分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并且重均分子量为50,000到500,000的丙烯酸系树脂,
丙烯酸系树脂(2):含有作为主要组分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的结构单元并且重均分子量为1,000,000到1,500,000的丙烯酸系树脂,所述极性官能团是例如羟基、氨基、游离羧基、杂环基团等。
[9]根据[1]至[8]任意一项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用于粘合层3和粘合层5的粘合剂是进一步含有硅烷基化合物的粘合剂。
[10]根据[5]至[9]任意一项的光学层压材料是其中所述交联剂是异氰酸酯基化合物的粘合剂。
[11]根据[1]至[10]任意一项光学层压材料,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种相位延迟膜。
[12]根据[1]至[11]任意一项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进一步将亮度增强膜7层压在偏振膜6的表面上,其与粘附于粘合层5上的表面不同。
[13]一种光学层压材料,通过以下方式制得:从[1]到[11]任意一项的光学层压材料剥离抗反射膜、偏振膜和粘合层,然后依次层压偏振膜2、粘合层3、通过剥离获得的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粘合层5和偏振膜6。
[14]一种液晶显示器,包含[1]至[13]任意一项的层压材料。
[15]一种光学层压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层压抗反射膜1、偏振膜2、粘合层3、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粘合层5和偏振膜6,其中粘合层3的最大损耗因数A与粘合层5的最大损耗因数B的比值(A/B)是1.1或更高。
最大损耗因数是指损耗模量(E′)/贮能模量(E′)(=tanδ)的最大值,各自通过在-70℃至200℃的温度范围加热粘合层测定,其中升温速率为4℃/min、频率为1Hz。
[16]根据[15]的制备方法,其中(粘合层3的凝胶分数)/(粘合层5的凝胶分数)是1.1或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即是一种含增亮膜的光学层压材料的剖视图。
图2是显示实施例1中使用的由粘合剂(1)得到的粘合层3的储能模量(E′)和损耗因数(tanδ)的曲线图。
图3是显示实施例1中使用的由粘合剂(2)得到的粘合层5的储能模量(E′)和损耗因数(tanδ)的曲线图。
附图标记
1:抗反射膜
2:偏振膜
3:粘合层
4:液晶元件
5:粘合层
6:偏振膜
7:增亮膜
8:光学层压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详述如下。
本发明的光学层压材料是通过依次层压抗反射膜1、偏振膜2、粘合层3、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粘合层5和偏振膜6而获得的层压材料。
粘合层3和粘合层5通常是通过硬化粘合剂而形成的粘合层,所述粘合剂是在丙烯酸系树脂和/或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混合交联剂而获得的。
用于这些粘合层的丙烯酸系树脂优选是含有作为主要组分来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的结构单元的丙烯酸系树脂,所述极性官能团为例如羟基、氨基、游离羧基、杂环基团等(在下文中,有时称为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
(甲基)丙烯酸酯包括丙烯酸烷基酯,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冰片基酯、丙烯酸苄基酯、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丙烯酸乙氧基甲酯等;和甲基丙烯烷基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甲酯等。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分子中包含脂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说明如下。
脂环结构通常是具有5个或以上碳原子,优选约5至7个碳原子的环烷结构。
具有脂环结构的丙烯酸酯的实例包括丙烯酸异冰片基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双环戊酯、丙烯酸环十二烷基酯、丙烯酸甲基环己酯、丙烯酸三甲基环己酯、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丙烯酸α-乙氧基环己酯、丙烯酸环己基苯基酯等。
具有脂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α-乙氧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苯基酯等。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用于粘合层的所述丙烯酸系树脂含有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其通常含量为60至99.9重量份,优选80到99.6重量份。
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实例包括具有游离羧基的单体,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β-羟基乙酯等;
含羟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氯-2-羟丙酯、单(甲基)丙烯酸二甘醇酯等;
含有杂环基团的单体,如丙烯酰基吗啉、乙烯基己内酰胺、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己内酯改性的丙烯酸四氢糠酯、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5-二氢呋喃等;
具有非杂环氨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等。
作为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用于本发明的丙烯酸系树脂含有源于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以100重量份的树脂计,其含量通常为0.1至20重量份,优选0.4到10重量份。
用于本发明的丙烯酸系树脂可以含有源于除(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外的单体和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其实例包括源于苯乙烯基单体的结构单元,源于乙烯基单体的结构单元,源于分子中有多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
苯乙烯基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烷基苯乙烯,如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三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二乙基苯乙烯、三乙基苯乙烯、丙基苯乙烯、丁基苯乙烯、己基苯乙烯、庚基苯乙烯、辛基苯乙烯等;
卤代苯乙烯,如氟苯乙烯、氯苯乙烯、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碘苯乙烯等;
此外还有硝基苯乙烯、乙酰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等。
乙烯基单体的实例包括脂族乙烯基酯,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2-乙基己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等;
卤代乙烯基,如氯乙烯、溴乙烯等;
卤代亚乙烯基,如偏二氯乙烯等;
含氮芳族乙烯基,如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硌烷酮、乙烯基咔唑等;
共轭二烯单体,如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二乙烯基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
在分子中具有多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的实例包括分子中有两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如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在分子中具有三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
除(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外的单体和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可单独或组合使用。粘合层中使用的丙烯酸系树脂含有源于除(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外的单体和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以100重量份的树脂计,其含量通常为0至20重量份,优选0到10重量份。
本发明中粘合层3和5的活性成分可以是包含两种或多种丙烯酸系树脂(2)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包含作为主要组分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和源于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此外,可以是一种通过将下述组分混合制备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上述丙烯酸系树脂与除上述丙烯酸系树脂之外的丙烯酸系树脂,特别是包含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结构单元且不包含源于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丙烯酸系树脂等。
在构成粘合剂的全部丙烯酸系树脂中,含有作为主要组分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和源于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丙烯酸系树脂(2)的重量比通常是60%或更高,优选70%或更高。当所述重量比是60%或更高时,存在后面所述的粘合剂的最大损耗因数易被控制到所需的最大损耗因数的优选趋势。
基于以聚苯乙烯校准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丙烯酸系树脂(2)的重均分子量通常是1×104到150×104,所述丙烯酸系树脂(2)包含作为主要组分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和源于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当重均分子量是1×104或更高时,存在下述优选趋向:在高温和高湿度下粘附力增加,由此减少了在玻璃基板和粘合层之间的漂浮和剥离,并且可再加工性也增强,而当重均分子量是150×104或更少时,存在下述优选趋势:即使诸如偏振膜等的光学薄膜尺寸变化,且粘合层随该尺寸变化发生变化,在用于液晶显示器玻璃元件外周部分的亮度和中央部分的亮度差异也会消失,并且漏光和颜色的不均性也随之消除。
当丙烯酸系树脂是包含丙烯酸系树脂(2)和不同于丙烯酸系树脂(2)的丙烯酸系树脂(1)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时,基于以聚苯乙烯校准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丙烯酸系树脂(1)的重均分子量通常是50,000到500,000,所述丙烯酸系树脂(2)含有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要组分的结构单元和源于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当重均分子量是50,000或更高时,存在下述优选趋势:在高温和高湿度下粘附力增加,由此减少了在玻璃基板和粘合层之间的漂浮和剥离,并且可再加工性也增强,而当重均分子量是500,000或更少时,存在下述优选趋向,即使光学薄膜尺寸变化,且粘合层随该尺寸变化发生变化,在液晶元件外周部分和中央部分的亮度差异也会消失,并且漏光和颜色的不均性也随之消除。
丙烯酸系树脂(1)优选具有与丙烯酸系树脂(2)不同的分子量,并且可以是含有作为主要组分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和源于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丙烯酸系树脂。
基于以聚苯乙烯校准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丙烯酸系树脂(2)的重均分子量(Mw)通常是1,000,000到1,500,000。当重均分子量是1.000,000或更高时,存在下述优选趋势:在高温和高湿度下粘附力增加,由此减少了在玻璃基板和粘合层之间的漂浮和剥离,并且可再加工性也增强,而当重均分子量是1,500,000或更少时,存在下选优选趋向:即使光学薄膜尺寸变化,且粘合层随该尺寸变化发生变化,在液晶元件外周部分和中央部分的亮度差异也会消失,并且漏光和颜色的不均性也随之消除。
对于丙烯酸系树脂(1)和(2)的重量比(以不挥发性组分为基准计),以丙烯酸系树脂(1)和丙烯酸系树脂(2)的总量为100重量份计,丙烯酸系树脂(1)的量通常是10至50重量份,优选约20至40重量份。当丙烯酸系树脂(1)的量是10重量份或更高时,存在下述优选趋势:即使光学薄膜的尺寸变化,粘合层随该尺寸变化发生变化,在液晶元件外周部分和中央部分的亮度差异也会消失,并且漏光和颜色的不均性也随之消除,而当丙烯酸系树脂(1)的量是50重量份或更少时,存在下述优选趋势:在高温和高湿度下的粘附力增加,由此减少了在玻璃基板和粘合层之间的漂浮和剥离,并且可再加工性也增强。
溶液粘度(25℃)通常是10Pa·s或更少,优选0.1至7Pa·s,该溶液通过用乙酸乙酯稀释粘合层3和5中包含的丙烯酸系树脂或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在下文中,称为丙烯酸系树脂(在一些情况中为组合物))制备,使得其中不挥发物含量是20%。当所述粘度是10Pa·s或更少时,存在下述优选趋势:在高温和高湿度下的粘附力增加,由此减少了在玻璃基板和粘合层之间的漂浮和剥离,并且可再加工性也增强。
本发明所使用丙烯酸系树脂的制备方法列举如下:例如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嵌段聚合法、悬浮聚合法等。
在丙烯酸系树脂生产中,常使用聚合引发剂。以100重量份用于制备所述丙烯酸系树脂的所有单体计,所述聚合引发剂的通常用量是约0.001至5重量份。
作为聚合引发剂列举如下:如热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等。
热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偶氮基化合物,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1.1′-偶氮二(环己烷-1-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二甲基-2,2′-偶氮二(2-甲基丙酸酯)、2,2′-偶氮二(2-羟甲基丙腈)等;
有机过氧化物,如月桂基过氧化物、叔丁基氢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过氧苯甲酸叔丁酯、氢过氧化枯烯、过氧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二碳酸二正丙酯、过氧新癸酸叔丁酯、过氧戊酸叔丁酯、(3,5,5-三甲基己酰基)过氧化物等;
无机过氧化物,如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氢等。
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等。
同样可以一起使用热聚合引发剂和还原剂的基于氧化还原的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剂。
作为制备丙烯酸系树脂的方法,优选溶液聚合法。
特别要提及的作为溶液聚合的方法是下述方法:其中将给定的单体和有机溶剂混合,在氮气氛下加入热聚合引发剂,并在约40至90℃,优选约60至80℃,将所述混合物搅拌约3至10小时,和其他方法。为了控制所述反应,可以采用将单体和所使用的热聚合引发剂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的方法,以及采用在加入前将单体和所使用的热聚合引发剂溶于有机溶剂的方法等等。
这里有机溶剂的实例中包括芳烃,如甲苯、二甲苯等;酯,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脂族醇,如正丙醇、异丙醇等;酮,如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
在本发明的光学层压材料中,粘合层3的最大损耗因数A和粘合层5的最大损耗因数B的比(A/B)是1.1或更高,优选2或更高,更优选3或更高。
在此最大损耗因数(tanδ)是损耗模量(E″)/储能模量(E′)的最大值,其各自通过在-70℃至200℃的温度范围以4℃/min的升温速率和1Hz的频率加热粘合层测定。
粘合层3的最大损耗因数A通常是0.85至1.46,优选1.02至1.35,粘合层5的最大损耗因数B通常是1.30至1.85,优选1.35至1.74。优选粘合层5的损耗因数比粘合层3的损耗因数大0.05或更高,更优选0.2或更高,进一步优选0.3或更高。
当粘合层3的最大损耗因数A是1.46或更少时,忽略在由抗反射膜和偏振膜组成的光学薄膜的层压部分上的强裂卷曲,存在下述优选趋势:由于粘合层3的强凝聚力,抑制了漂浮和剥离,而当最大值A是0.85或更高时,存在粘合剂较高贮存稳定性的优选趋势。
为了控制粘合层3的最大损耗因数在0.85至1.46的范围中,可以有利地通过改变交联剂的量来控制最大损耗因数A,具体而言,以100重量份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的不挥发性组分计,交联剂可以有利地以约0.1至5重量份的量混合,因为当交联剂的量增加时,最大损耗因数A减少,尽管其变化依赖于作为粘合层活性成分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的种类。
当粘合层5的最大损耗因数B是1.85或更少时,存在不易发生漂浮、起泡、剥离等的优选趋势,而当其为1.30或更高时,存在抑制漏光的优选趋势。
为了控制粘合层5的最大损耗因数B在1.30至1.85的范围中,可以有利地通过改变交联剂的量来控制最大损耗因数,具体而言,以100重量份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的不挥发性组分计,交联剂可以有利地以约0.01至2重量份,的量混合,因为当交联剂的量减少时,损耗因数增加,尽管其变化依赖于作为粘合层主要组分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的种类。
在本发明的光学层压材料中,(粘合层3的凝胶分数)/(粘合层5的凝胶分数)优选1.1或更高,更优选1.5或更高,进一步优选2或更高。
这里,根据以下(I)至(IV)测定凝胶分数。
(I)粘贴面积约8厘米×约8厘米的粘合层(厚25微米)和金属网SUS304(SUS:不锈钢)网(约10厘米×10厘米,重(Wm))。
(II)称重在(I)中获得的粘附物件的重量(Ws),折叠4次以裹粘合层并结牢,然后称重(Wb)。
(III)将在(II)中得到的网置于125mL的玻璃容器中并浸于60mL加入的乙酸乙酯中,然后将该玻璃容器在室温下储存3天。
(IV)将网从玻璃容器取出,在120℃下干燥24小时,然后称重(Wa),基于下式计算凝胶分数。
凝胶分数(wt%)=[{Wa-(Wb-Ws)-Wm}/(Ws-Wm)]×100
粘合层3的凝胶分数通常为40至95%,优选50至80%,粘合层5的凝胶分数通常为5至55%,优选15至50%。粘合层3的凝胶分数比粘合层5的凝胶分数优选高5%或更多,更优选10%或更多,进一步优选30%或更多。
当粘合层3的凝胶分数为40%或更高时,忽略在由抗反射膜和偏振膜组成的光学薄膜的层压部分上的强烈卷曲,存在抑制漂浮和剥离的优选趋势,当其为95%或更少时,存在粘合剂贮存稳定性较高的优选趋势。
为了控制粘合层3的凝胶分数在40至95%的范围中,可以有利地通过改变交联剂的量来控制凝胶分数,具体而言,以100重量份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的非挥发性组分计,交联剂可以有利地以约0.1至5重量份的量混合,因为当交联剂的量增加时,凝胶分数增加,尽管其变化依赖于作为粘合层主要成分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的种类。
当粘合层5的凝胶分数是5%或更多时,存在漂浮、起泡、剥离等不易发生的优选趋势,而当其为50%或更少时,存在抑制漏光的优选趋势。
为了控制粘合层5的凝胶分数在5至50%的范围中,可以有利地通过改变交联剂的量来控制凝胶分数,具体而言,以100重量份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的不挥发性的组分计,交联剂可以有利地以约0.01至2重量份的量混合,因为当交联剂的量减少时,凝胶分数减少,尽管其变化依赖于作为粘合层主要组分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的种类。
用于本发明粘合剂交联剂在分子中具有两个或多个能与丙烯酸系树脂中包含的极性官能团交联的官能团,并且其具体实例包括异氰酸酯基化合物、环氧基化合物、金属螯合基化合物,氮丙啶基化合物等。
这里异氰酸酯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聚亚甲基聚苯基异氰酸酯等,和通过多元醇如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等与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得到的加合物,以及通过将异氰酸酯化合物转化为二聚物、三聚物等得到的化合物。
所述异氰酸酯基化合物可以单独或两种或多种混合使用。
所述环氧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乙二醇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三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基苯胺、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二甲苯二胺、1,3-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等。
所述环氧基化合物可以单独或两种或多种混合使用。
金属螯合物的实例包括通过在多价金属上配位乙酰丙酮或乙酰醋酸乙酯得到的化合物,多价金属为例如铝、铁、铜、锌、锡、钛、镍、锑、镁、钒、铬、锆等。
氮丙啶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N,N′-二苯甲烷-4,4′-二(1-氮丙啶羰基化物)、N,N′-甲苯-2,4-二(1-氮丙啶酰胺)、三亚乙基三聚氰胺、二间苯二甲酰-1-(2-甲基氮丙啶)、三-1-氮丙啶基氧化膦、N,N′-六亚甲基-1,6-二(1-氮丙啶羰基化物)、三羟甲基丙烷-三-β-氮丙啶基丙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β-氮丙啶基丙酸酯等。
本发明的粘合剂优选在混合交联剂前混合硅烷基化合物。
用于本发明粘合剂的硅烷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己基三甲氧基硅烷、六甲基硅氮烷、癸基三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1,3,5-三(3-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脲酸酯等。
在本发明的粘合剂中可以使用两种或多种硅烷基的化合物。
以100重量份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不挥发性组分)为基础计,硅烷基化合物(溶液)的用量通常是约0.0001至10重量份,优选0.01到5重量份。当硅烷基化合物的量是0.0001重量份或更高时,粘合层和玻璃基板之间的粘附性更好地得到增强。当硅烷基化合物的量是10重量份或更少时,硅烷基化合物自粘合层的渗漏易于更好地抑制。
交联催化剂、耐候稳定剂、增粘剂、增塑剂、软化剂、染料、颜料、无机填料等可以进一步加入至本发明粘合剂中。
光学层压材料可以通过相对快速地将交联催化剂与交联剂一起混合至粘合剂中制备。在所得的光学层压材料中,光学薄膜和粘合层之间的漂浮和剥离以及在粘合层中的起泡倾向于降低,更进一步地,再加工性倾向于更好地增强。
交联催化剂的实例包括胺基化合物,如六亚甲基二胺、乙二胺、聚亚乙基亚胺、六亚甲基四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异佛尔酮二胺、三亚乙基二胺、聚氨基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等。当在粘合剂中使用胺基化合物作为交联催化剂时,优选用异氰酸酯基化合物作为交联剂。
本发明的光学层压材料是通过依次层压抗反射膜1、偏振膜2、粘合层3、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粘合层5和偏振膜6得到的层压材料,并且其制备方法包括例如下述方法:制备粘合层3和粘合层5,其中粘合层3的最大损耗因数A和粘合层5的最大损耗因数B之比(A/B)是1.1或更高,或制备粘合层3和粘合层5,其中(粘合层3的凝胶分数)/(粘合层5的凝胶分数)是1.1或更高,或制备粘合层3和粘合层5,其中粘合层3的最大损耗因数A和粘合层5最大损耗因数B之比(A/B)是1.1或更高并且(粘合层3的凝胶分数)/(粘合层5的凝胶分数)是1.1或更高,并依次层压抗反射膜1、偏振膜2、粘合层3、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粘合层5和偏振膜6,以及其它制备方法。
尤其要提及的是:
一种方法,其中将稀释在有机溶剂中的粘合剂3涂敷于剥离膜上,在60至120℃下加热约0.5至10分钟,由此蒸馏出有机溶剂得到粘合层3,然后将偏振膜2粘附在所述粘合层上,然后在23℃和65%湿度下的空气中熟化约5至20天,使交联剂充分反应,然后剥去剥离膜得到粘合层3和偏振膜2的层压材料,以类似方式制备粘合层5和偏振膜6的层压材料,把粘合层3和粘合层5粘附在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的玻璃基板上,然后将抗反射膜1粘附在所述偏振膜2上;
一种方法,其中按上述方法得到由剥离膜和粘合层组成的双层层压材料,将其结合成一种多层结构,然后在23℃和65%湿度下的空气中熟化约5至20天,使交联剂充分反应,然后剥离剥离膜,替代地粘附上偏振膜得到由粘合层和偏振膜组成的层压材料,从而得到剥离膜/粘合层3/偏振膜2和剥离膜/粘合层5/偏振膜6的层压材料,剥离剥离膜,将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粘附在被剥离表面上,进一步将抗反射膜1粘附在所述偏振膜2上来制备光学层压材料;
另外的一种方法,其中使用抗反射膜1和偏振膜2的预压层压材料,以及其他方法等。
这里,剥离膜是一种用于形成粘合层的基材。它也可以是在熟化过程中或在某些情况下以粘合层和偏振膜的层压材料形式保存过程中用来保护粘合层免受外来物如灰尘和污物影响的基材。具体而言,使用由各种树脂制成的膜作为基材,所述树脂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多芳基化合物等,并且在该基材与粘合层的连接表面上进行剥离处理(硅酮处理等),得到剥离膜。其他的膜也可。
偏振膜2和6是相对诸如自然光等的入射光具有发射偏振光功能的光学薄膜。所述偏振膜包括具有在与光轴平行的振动表面上吸收直线偏振光并允许以振动表面为竖直面的直线偏振光透过的性质的直线偏振膜,在与光轴平行的振动表面上反射直线偏振光的偏振光分离膜,具有偏振膜和下述相位延迟膜的分层的椭圆偏振膜等等。具体而言,诸如碘、二色性染料等的二色性着色物质在单向拉伸的聚乙烯醇膜中被吸收和取向,并且基板膜被粘附在所得膜的两个表面上,得到偏振膜。其他的偏振膜也可。
所述基板膜包括由除本发明所述丙烯酸系树脂之外的丙烯酸系树脂制成的膜、乙酰纤维素基膜如三醋酸纤维素薄膜等、聚酯树脂膜、烯烃树脂膜、聚碳酸酯树酯膜、聚醚醚酮树脂膜、聚砜树脂膜等。
所述基板膜可包括混合其中的紫外线吸收剂,如水杨酸盐基化合物、二苯甲酮基化合物、苯并三唑基化合物、三嗪基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基化合物、镍络合盐基化合物等。
乙酰纤维素基膜是适宜的所述基板膜。
偏振膜2和6常粘附至粘合层,以使发射光的各个振动面互相交叉。
抗反射膜1是用于降低从诸如荧光灯等外部光源射出光线的反射以增强液晶显示器的能见度的光学薄膜。具体而言,是具有不规则表面以分散反射光的防眩(AG)膜,利用光的干涉防止反射的抗反射(AR)膜、低反射(LR)膜等。硬涂层等也可层压至所述抗反射膜的表面上。
虽然抗反射膜1和偏振膜2的层压材料易出现卷曲并由此易产生粘合层3的漂浮和剥离,但是本发明的光学层压材料即使使用了抗反射膜1和偏振膜2的层压材料,也能减少漂浮和剥离。
在本发明的光学层压材料上,除抗反射膜和偏振膜之外还可层压上诸如相位延迟膜、基板膜(保护膜)、增亮膜等光学薄膜。
相位延迟膜是具有单轴或双轴光学各向异性的光学薄膜,并列举如下:通过将聚合物膜拉伸约1.01至6倍得到的拉伸薄膜,所述聚合物膜由下列聚合物组成:聚乙烯醇、聚碳酸酯、聚酯、聚烯丙基化合物、聚酰亚胺、聚烯烃、聚苯乙烯、聚砜、聚醚砜、聚偏二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液晶聚酯、乙酰纤维素、环聚烯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材料、聚氯乙烯等。其中优选使用通过单轴或双轴拉伸聚碳酸酯或聚乙烯醇得到的聚合物膜。
相位延迟膜的实例包括单轴相位延迟膜、广角相位延迟膜、低光弹性相位延迟膜、温度补偿相位延迟膜、LC膜(杆状液晶扭曲取向)、WV膜(盘状液晶倾斜取向)、NH膜(杆状液晶倾斜取向)、VAC膜(完全双轴取向型相位延迟膜)、新VAC膜(双轴取向型相位延迟膜)等。
相位延迟膜通常被粘附在粘合层和偏振膜之间。
增亮膜是在液晶显示器中能增强后照光效率的光学薄膜。其例子包括反射偏振膜“DBEF”、向上棱形片“DEF”、向下棱形片“DIAART”、通过层压材注三层光波长范围胆甾型液晶膜、相位差补偿膜和1/4波长相位延迟膜制备的“Transmax”等。
增亮膜通常粘附在偏振膜6表面上,不同于粘附在粘合层5上的表面。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包含玻璃基材,并且通常在液晶显示器中使用在玻璃基体板材之间的液晶化合物。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的液晶显示方式包括TN、STN、IPS(平面内转换)、VA(竖向排列)、OCB(光学双折射补偿)等。
玻璃基材的实例包括钠钙玻璃、低碱玻璃、无碱玻璃等。
另外,即使在从本发明的光学层压材料剥离偏振膜之后,由于在与粘合层接触的玻璃基材表面上几乎不存在成雾、余粘附等,容易将偏振膜再粘附到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剥离玻璃元件上。也就是说,所谓的可加工性优异。
在本发明的光学层压材料中,在抗反射膜1、偏振膜2和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中的应力可归因于玻璃基板在湿热条件下的尺寸变化,这种应力被粘合层3的高粘着力抑制,以至防止了粘合层3从玻璃基板上漂浮和剥离。在偏振膜6和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中的应力可归因于玻璃基板的尺寸变化,由于这种应力被显著地吸收和衰减,因此局部应力集中减少,并且粘合层5从玻璃基板上的漂浮和剥离被抑制,同时,防止了可归因于不均匀应力分布的光学缺陷。由此,由TN液晶元件(TFT)制成的玻璃基板中的漏光问题得到了抑制,并且由STN液晶元件制成的玻璃基板中的颜色不匀的问题得到了抑制。
本发明的光学层压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用性,即使重复加热和冷却,诸如漏光、漂浮、剥离、起泡、成雾等外观变化都不会产生,甚至就用15英寸或更大尺寸的光学层压材料而言,漏光和色彩不匀的问题也得到了抑制。
另外,即使偏振膜2和/或偏振膜6,与粘合层3和/或粘合层5一起,从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的玻璃基板上剥离,由于剥离后玻璃基板表面上成雾和粘附得到抑制,其可再次用作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也就是说,再加工性是优异的。
本发明的光学层压材料合适被用来做例如光学层压材料,如TN液晶元件(TFT)等。当本发明的光学层压材料用于STN液晶元件时,可以抑制所得光学层压材料的色彩不匀性。
由于即使是较大尺寸,仍具有优异的耐用性和防漏光性,本发明适合用于液晶显示器。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包含本发明的光学层压材料,并且其实例包括用于个人电脑如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PDA(个人数字辅助设备)等的液晶显示器,用于液晶电视的液晶显示器,用于车载、电子词典、数字式摄像器、数字视频照相机、电子计算机、时钟等的显示器。
实施例
下述说明将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解释。然而毋须赘言,不是对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说明,“份数”和“%”在实施例中以重量计。
不挥发物含量根据JISK-5407测定。具体而言,称重任一等分的粘合剂溶液并放入容器中,在115℃下在防爆烘箱中干燥2小时,然后将剩余不挥发性组分称重,以占最初称重溶液重量的比例表示。
粘度通过布鲁克菲尔德粘度计在25℃测定。
重均分子量测定装置包括:作为柱的两种TSKgel G6000HXL和两种TSKgel G5000HXL,均由Tosoh公司制备,依次串联,使用四氢呋喃作为洗脱液,在40℃和1mL/min的流速下,试样浓度为5mg/mL,进样量为100μl,以聚苯乙烯进行校准。
<丙烯酸系树脂的制备实施例>
聚合反应实施例1
装有冷却管、氮气引入管、温度计和搅拌器的反应容器内,加入222份乙酸乙酯,用氮气吹扫装置中的空气,然后将内部温度升至75℃。通过在12.5份乙酸乙酯中溶解0.55份偶氮二异丁腈(在下文中,称为AIBN)制备的溶液全部加入,然后将36份丙烯酸丁酯、44份甲基丙烯酸丁酯和20份丙烯酸甲酯的混合溶液作为单体(a),在3小时内滴加至反应体系中,同时保持内部温度在69至71℃。此后,内部温度保持在69至71℃间5小时,以完成反应。基于聚苯乙烯校准的GPC测量的重均分子量是100,000,Tg是-13℃。结果列于表1。
聚合反应实施例2
装有冷却管、氮气引入管、温度计和搅拌器的反应容器内,加入100份乙酸乙酯、98.9份丙烯酸丁酯作为单体(a)、1.1份丙烯酸作为含极性官能团的单体,用氮气吹扫装置中的空气,并在保持不含氧气的气氛下将内部温度升至70℃,然后将在10份乙酸乙酯中溶解0.03份偶氮二异丁腈(在下文中,称为AIBN)制备的溶液全部加入。此后,内部温度保持在69至71℃间12小时,以完成反应。基于聚苯乙烯校准的GPC的重均分子量是1,200,000,Mw/Mn值为3.9。
实施例1
<粘合剂的制备实施例>
丙烯酸系树脂(1)和(2)以表1中所示的重量比混合,得到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的乙酸乙酯溶液,将100份在所得溶液中的固体组分与1份(固体含量)交联剂即聚异氰酸酯基化合物(商品名:Takenate D-110N,Mitsui TakedaChemical制备)和0.1份(固体含量)硅烷化合物(商品名:Y11597,Nippon Unicar制备)混合,得到本发明的粘合剂(1)。以相同方式制备粘合剂(2)。丙烯酸系树脂(1)和(2)、交联剂、硅烷基化合物的混合比和损耗因数均列在于表1中。
表1
      丙烯酸系树脂1)      丙烯酸系树脂2)   交联剂(异氰酸酯化合物)      硅烷基化合物  峰值温度*   峰值温度储能模量   最大损耗因数**
  聚合实施例   非挥发物含量(份)   聚合实施例   非挥发物含量(份)   种类   用量(份)   种类   用量(份)
  粘合剂(1)   1   30   2   70   D-110N   1   Y11597   0.1   -32℃   1.1×103Pa   1.25
  粘合剂(2)   1   30   2   70   D-110N   0.07   Y11597   0.1   -32℃   2.9×106Pa   1.70
*峰值温度:得到最大损耗因数的温度
**最大损耗因数:在峰值温度下的损耗因数
D-60N:Mitsui Takeda Chemical制造的Takenate D-160N
<光学层压材料的制备实施例>
使用涂布器将如此得到的粘合剂(2)涂布在已经过脱模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Lintech制造,商品名:PET3811)的表面上,使干燥后厚度为25微米,在90℃下干燥1分钟,得到片形粘合剂。然后,使用偏振膜(三层膜,通过使聚乙烯醇吸附碘并将其拉伸制成的膜夹在中间,而三乙酰基纤维素基保护膜位于聚乙烯醇膜的两个表上而获得),通过层压机将上面得到的具有粘合剂的表面粘附在所得的偏振膜上,然后在温度为23℃湿度为65%的条件下熟化10天,至形成粘合层5和偏振膜6的层压部分。已粘附上抗反射膜1的偏振膜2以同样方式熟化,以便使用粘合剂(1)在偏振膜表面上形成粘合层3,以形成抗反射膜1/偏振膜2/粘合层3的层压部分。随后,粘附粘合层3和5的粘合表面及液晶显示器玻璃元件的两个表面(Corning制造,1737)。在操作过程中,粘附偏振膜2和6,以形成交叉Nicol,得到依次层压的含抗反射膜1/偏振膜2/粘合层3/玻璃基板4/粘合层5/偏振膜6的光学层压材料。得到的该光学层压材料是30厘米×22厘米(15英寸)或更大的矩形。
<测定最大损耗因数>
根据以下(I)至(IV)测定粘合层的最大损耗因数。
(I)两种样品每种25±1mg取自粘合层,并被模制为近球形。
(II)将(I)中得到的样品粘附在I型导杆的上下表面,且在所述上下两个表面之间夹入L型导杆。测定样品的结构是L型粘合剂-I型粘合剂-L型导杆。
(III)制备的测定样品用于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DVA-220,IT KeisokuSeigyo K.K制造),其储能模量(E′)和损失模量(E″)在-70℃至200℃的温度范围内测量,升温速率为4℃/min,频率为1Hz,在每个温度下均测得损耗因数E″/E′(=tanδ)。
(IV)在本发明中最大损耗因数是在-70℃到200℃的温度范围内测量的损耗因数的最大值。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损耗因数(=tanδ)可以通过上述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的内部数值处理程序测定,因此读取其最大值。
(评估)
目视观察在以下情况下储存后光学层压材料的耐用性:一种情况是在80℃干燥96小时(条件1)条件下储存光学层压材料,一种情况是在60℃、90%相对湿度、96小时(条件2)条件下储存光学层压材料,一种情况是将升温至60℃、降温至-20℃、再升温至60℃的循环周期(1小时),重复100次(条件3),并且在条件1下目视观察漏光显现情况。所述结果根据下述标准分类并列于表2中。
<光学层压材料的漏光性>
根据下述四级评估漏光显现情况:
◎:完全无漏光
○:几乎无显著漏光
△:略微可见漏光
×:显著可见漏光
<光学层压材料的耐用性>
根据下述四级评估耐用性:
◎:完全没有诸如漂浮、剥离、起泡等外观变化
○:几乎没有诸如漂浮、剥离、起泡等外观变化
△:略见诸可辨如漂浮、剥离、起泡等外观变化
×:显著可辨诸如漂浮、剥离、起泡等外观变化
<可再加工性>
可如下所述评估再加工性。首先,将上述光学层压材料加工成25毫米×150毫米样品。然后,将该样品用粘附装置(Fuji Plastic Machine K.K.制造的″Lamipacker″)粘附在液晶元件的玻璃基板上,经过50℃和5kg/cm2(490.3KPa)20分钟的高压釜处理。随后,在70℃下加热处理2小时,样品贮存于50℃烘箱48小时,然后,在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的RH气氛中,以300mm/min的速度向180°方向剥离粘附样品,观察所述玻璃板材表面的情况,根据下述标准分类。所述结果列于表2中。
○:玻璃板表面上几乎观察不到成雾
△:玻璃板表面上可见成雾
×:玻璃板表面上可见残余粘附
对比例1至2
用表2所述的粘合剂按照实施例1制得光学层压材料。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评估得到的光学层压材料,得到的结果与实施例1的结果一起列于表2中。
表2
  粘合层3   粘合层5   最大损耗因数比(A/B)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可再加工性
粘合剂(A)种类 粘合剂(B)种类   耐用性   漏光   耐用性   耐用性
  实施例1   粘合剂(1)   粘合剂(2)   3.7   ◎   ◎   ◎   ◎   ○
  对比例1   粘合剂(1)   粘合剂(1)   1.0   ×   ◎   △   ×   ○
  对比例2   粘合剂(2)   粘合剂(2)   1.0   ◎   ×   ◎   ◎   ○

Claims (16)

1.一种光学层压材料,包括依序层压的抗反射膜1、偏振膜2、粘合层3、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粘合层5和偏振膜6,其中粘合层3的最大损耗因数A与粘合层5的最大损耗因数B的比值(A/B)是1.1或更高,
最大损耗因数是指损耗模量(E″)/储能模量(E′)(=tanδ)的最大值,各自通过在-70℃至200℃的温度范围中加热粘合层测定,其中升温速率为4℃/min,频率为1Hz。
2.权利要求1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粘合层3的最大损耗因数A是0.85至1.46,粘合层5的最大损耗因数B是1.30至1.85。
3.权利要求1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粘合层3的凝胶分数)/(粘合层5的凝胶分数)是1.1或更高。
4.权利要求1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粘合层3的凝胶分数为40至95%,粘合层5的凝胶分数为5至55%。
5.权利要求1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粘合层3和粘合层5是通过硬化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层,所述粘合剂通过在丙烯酸系树脂和/或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混合交联剂获得。
6.权利要求1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用于粘合层3和粘合层5的粘合剂是含有丙烯酸系树脂的粘合剂,所述丙烯酸系树脂含有作为主要组分的来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的结构单元。
7.权利要求6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所述极性官能团是至少一种选自羟基、氨基、游离羧基和杂环基团的官能团。
8.权利要求1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用于粘合层3和粘合层5的粘合剂是包含下述丙烯酸系树脂(1)和(2)的粘合剂;
丙烯酸系树脂(1):含有作为主要组分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并且重均分子量为50,000到500,000的丙烯酸系树脂,
丙烯酸系树脂(2):含有作为主要组分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具有极性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的结构单元且重均分子量为1,000,000到1,500,000的丙烯酸系树脂,所述极性官能团是例如羟基、氨基、游离羧基、杂环基团等。
9.权利要求1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用于粘合层3和粘合层5的粘合剂进一步含有硅烷基化合物。
10.权利要求5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交联剂是异氰酸酯基化合物。
11.权利要求1的光学层压材料,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种相位延迟膜。
12.权利要求1的光学层压材料,其中进一步将亮度增强膜7层压在偏振膜6的表面上,其与粘附于粘合层5上的表面不同。
13.一种光学层压材料,通过以下方式制得:从权利要求1的光学层压材料上剥离抗反射膜、偏振膜和粘合层,然后依次层压偏振膜2、粘合层3、通过剥离获得的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粘合层5和偏振膜6。
14.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含权利要求1的光学层压材料。
15.一种光学层压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依序层压抗反射膜1、偏振膜2、粘合层3、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元件4、粘合层5和偏振膜6,其中粘合层3的最大损耗因数A与粘合层5的最大损耗因数B的比值(A/B)是1.1或更高,
最大损耗因数是指损耗模量(E″)/储能模量(E′)(=tanδ)的最大值,各自通过在-70℃至200℃的温度范围中加热粘合层测定,升温速率为4℃/min,频率为1Hz。
16.权利要求15的制备方法,其中(粘合层3的凝胶分数)/(粘合层5的凝胶分数)是1.1或更高。
CN2005101165572A 2004-09-17 2005-09-15 光学层压材料 Active CN17576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1526/04 2004-09-17
JP2004271525 2004-09-17
JP271525/04 2004-09-17
JP2004271526 2004-09-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7664A true CN1757664A (zh) 2006-04-12
CN1757664B CN1757664B (zh) 2012-08-15

Family

ID=36074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165572A Active CN1757664B (zh) 2004-09-17 2005-09-15 光学层压材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695782B2 (zh)
KR (1) KR101196272B1 (zh)
CN (1) CN1757664B (zh)
TW (1) TWI380900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5566A (zh) * 2009-02-18 2010-08-1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双面压敏胶粘片和压敏胶粘型光学元件
CN102053420A (zh) * 2009-10-26 2011-05-1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135161A (zh) * 2011-12-01 2013-06-05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光学粘合剂和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CN103314402A (zh) * 2011-01-18 2013-09-18 夏普株式会社 带平面板的显示面板、带平面板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树脂组合物
TWI416177B (zh) * 2006-05-26 2013-11-21 Sumitomo Chemical Co Adhesive-containing polarizing film, optical laminates and polarized film sets
CN107430300A (zh) * 2015-03-31 2017-12-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液晶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7710035A (zh) * 2015-06-25 2018-02-1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光学膜及含有其的光学叠层体
CN110062748A (zh) * 2016-12-22 2019-07-26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
CN110346961A (zh) * 2019-07-04 2019-10-18 上海索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3d光学的反光偏振玻璃
CN114456723A (zh) * 2017-05-31 2022-05-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55189A1 (ja) * 2005-11-08 2007-05-18 Nissha Printing Co., Ltd. 意匠パネル
JP4140736B2 (ja) * 2006-03-15 2008-08-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010994B2 (ja) * 2006-06-28 2012-08-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1490732B (zh) 2006-07-14 2013-05-01 索尼化学&信息部件株式会社 树脂组成物以及显示装置
KR101498309B1 (ko) 2007-04-09 2015-03-03 데쿠세리아루즈 가부시키가이샤 화상 표시 장치
JP5470735B2 (ja) 2007-04-10 2014-04-16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343391B2 (ja) * 2007-07-17 2013-11-13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711354B2 (ja) 2007-07-17 2011-06-29 ソニーケミカル&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EP2180367B1 (en) * 2007-07-17 2018-08-29 Dexerials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10114427A (ja) * 2008-10-08 2010-05-2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チップ型ledパッケージ用基板
KR101689900B1 (ko) * 2008-12-09 2016-12-26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위상차 소자
JP4590487B2 (ja) 2008-12-22 2010-12-0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積層体
WO2011162125A1 (ja) * 2010-06-21 2011-12-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前面板付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樹脂組成物
DE102010043881A1 (de) * 2010-11-12 2012-05-16 Tesa Se Haftklebebänder zur Verklebung von Fenstern insbesondere in Mobilgeräten
EP2484706A1 (de) 2011-02-03 2012-08-08 Sika Technology AG Haftvermittlerzusammensetzung
JP2016071347A (ja) * 2014-09-29 2016-05-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
KR101908184B1 (ko) * 2016-04-22 2018-10-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점착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KR20210016124A (ko) * 2019-07-31 2021-02-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7609A (en) * 1995-06-07 1998-10-27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Multilaye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nstruction
JP4234205B2 (ja) * 1996-11-08 2009-03-04 ダブリュ.エル.ゴア アンド アソシエイツ,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電子アセンブリおよび電子物品内でのヴァイアのインダクタンスを低減する方法
US6432498B1 (en) * 1998-04-10 2002-08-1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Volume hologram laminate
US6183862B1 (en) * 1998-09-23 2001-02-06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Multilayer PSA construction exhibiting reduced tackifier migration
JP2000109771A (ja) 1998-10-07 2000-04-18 Lintec Corp 粘着シート
US6391082B1 (en) * 1999-07-02 2002-05-21 Holl Technologies Company Composites of powdered fillers and polymer matrix
JP4548679B2 (ja) * 1999-10-08 2010-09-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体積ホログラム積層体における粘着剤層用粘着剤
JP2001272542A (ja) 2000-03-27 2001-10-05 Nitto Denko Corp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付き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913937B2 (ja) * 2000-08-01 2012-04-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感圧性接着シ―ト類と機能性フイルムの固定方法
JP4672118B2 (ja) 2000-08-02 2011-04-20 サイデン化学株式会社 粘着塗布型偏光板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粘着剤組成物
JP2002129123A (ja) 2000-10-25 2002-05-09 Saide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偏光板用粘着剤組成物
JP3906968B2 (ja) * 2000-12-21 2007-04-18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耐衝撃性に優れる両面粘着シート
US20040063804A1 (en) * 2001-03-30 2004-04-01 Masaaki Takeda Thermosetting adhesive
US6396451B1 (en) * 2001-05-17 2002-05-28 Trw Inc. Precision multi-layer grids fabrication technique
JP4447234B2 (ja) 2002-04-05 2010-04-07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用感圧接着剤組成物及び偏光フィルム
JP4208187B2 (ja) * 2002-10-28 2009-01-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040040368A (ko) * 2002-11-06 2004-05-12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아크릴 수지, 그 수지를 포함하는 접착제, 및 그 접착제를포함하는 광학 적층체
TW200420703A (en) * 2002-11-25 2004-10-16 Sumitomo Chemical Co Acrylic resin composition, adhesive comprising the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laminate comprising the adhesive
US7208206B2 (en) * 2003-03-10 2007-04-24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Glass crack prevention lamin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0510501A (en) * 2003-09-10 2005-03-16 Sumitomo Chemical Co Acrylic resin composition
JP2005239805A (ja) 2004-02-25 2005-09-0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アクリル樹脂、該樹脂を含有する粘着剤、及び該粘着剤を積層してなる光学積層体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6177B (zh) * 2006-05-26 2013-11-21 Sumitomo Chemical Co Adhesive-containing polarizing film, optical laminates and polarized film sets
CN101805566A (zh) * 2009-02-18 2010-08-1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双面压敏胶粘片和压敏胶粘型光学元件
CN102053420A (zh) * 2009-10-26 2011-05-1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053420B (zh) * 2009-10-26 2014-11-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314402B (zh) * 2011-01-18 2016-01-06 夏普株式会社 带平面板的显示面板、带平面板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3314402A (zh) * 2011-01-18 2013-09-18 夏普株式会社 带平面板的显示面板、带平面板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树脂组合物
US9296929B2 (en) 2011-12-01 2016-03-29 Cheil Industries, Inc. Optical memb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135161B (zh) * 2011-12-01 2015-06-17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光学粘合剂和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CN103135161A (zh) * 2011-12-01 2013-06-05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光学粘合剂和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CN107430300A (zh) * 2015-03-31 2017-12-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液晶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7430300B (zh) * 2015-03-31 2020-10-2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液晶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7710035A (zh) * 2015-06-25 2018-02-1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光学膜及含有其的光学叠层体
CN107710035B (zh) * 2015-06-25 2020-05-1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光学膜及含有其的光学叠层体
CN110062748A (zh) * 2016-12-22 2019-07-26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
CN114456723A (zh) * 2017-05-31 2022-05-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CN110346961A (zh) * 2019-07-04 2019-10-18 上海索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3d光学的反光偏振玻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95782B2 (en) 2010-04-13
KR101196272B1 (ko) 2012-11-06
CN1757664B (zh) 2012-08-15
KR20060051281A (ko) 2006-05-19
TW200613131A (en) 2006-05-01
US20060062938A1 (en) 2006-03-23
TWI380900B (zh) 201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7664A (zh) 光学层压材料
CN1690097A (zh) 丙烯酸树脂
CN1958660A (zh)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和胶粘剂
CN1733859A (zh) 粘合剂
CN1693361A (zh) 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
CN1660916A (zh) 丙烯酸树脂
CN1880400A (zh) 粘合剂
CN1958703A (zh) 胶粘剂
US8329847B2 (en) Optically compensated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CN1800288A (zh)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及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CN101589125B (zh) 粘合剂组合物以及带粘合剂的光学膜
CN1611542A (zh)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JP5517831B2 (ja)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CN1603866A (zh) 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
JP5562173B2 (ja)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CN1662832A (zh) 具有光学补偿层的偏振片和图象显示装置
CN1707326A (zh) 剥离力调整方法、粘合剂层及带粘合剂的光学构件
CN101065693A (zh)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及其制造方法、粘合型光学薄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JP4839744B2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502637A (zh) 丙烯酸树脂、含有该树脂的粘合剂以及含有该粘合剂的光学层压材料
CN1508184A (zh)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含有该组合物的粘合剂以及含有该粘合剂的光学层压制品
TWI634188B (zh) Adhesive and adhesive sheet
JP5611129B2 (ja)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KR101899373B1 (ko) 점착제 및 점착시트
CN1680454A (zh) 丙烯酸树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