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0454A - 丙烯酸树脂 - Google Patents

丙烯酸树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0454A
CN1680454A CNA2005100697153A CN200510069715A CN1680454A CN 1680454 A CN1680454 A CN 1680454A CN A2005100697153 A CNA2005100697153 A CN A2005100697153A CN 200510069715 A CN200510069715 A CN 200510069715A CN 1680454 A CN1680454 A CN 1680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unit
acrylic resin
monomer
group
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697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村晃
竹厚流
岩田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80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04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0/04Acids,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08F20/06Acrylic acid; Methacrylic acid;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04C4-(meth)acrylate, e.g. butyl (meth)acrylate, isobutyl (meth)acrylate or tert-butyl (meth)acryl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丙烯酸树脂(1),其含有衍生自下列单体(a)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衍生自下列单体(b)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和衍生自下列单体(c)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c)):(a):式(A)的(甲基)丙烯酸酯,(b):包含一个烯属双键的单体和至少一种分子中含有脂环结构的单体((b)中所含的烯属双键可以包含在脂环结构中),和(c):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烯属双键的单体。

Description

丙烯酸树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烯酸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元件,例如TN液晶元件(TFT)、STN液晶元件(STN)等等,都具有其中液晶组件夹在两层玻璃基材之间的结构。诸如偏光膜、相位延迟膜之类的光学薄膜借助主要由丙烯酸树脂组成的粘合剂而层压在玻璃基材的表面上。由玻璃基材、粘合剂和光学薄膜以该顺序层压构成的光学层压制品通常按照如下方法制造:其中首先制造出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层压膜,该光学层压膜由粘合剂层压在光学膜上组成,随后将玻璃基材层压在粘合剂层的表面上。
这种光学层压膜在加热或加湿和加热条件下由于膨胀和收缩时尺寸变化大而倾向于产生卷曲等现象,因而出现以下问题:例如所得光学层压制品的粘合剂层起泡,粘合剂层和玻璃基材之间发生剥离,等等。在加热或加湿和加热条件下,作用于光学层压膜的残余应力分布变得不均匀,应力集中发生在光学层压制品的边缘部分周围,因此,导致TN液晶元件(TFT)产生漏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使用这样的粘合剂,该粘合剂主要由具有衍生自N-乙烯基吡咯烷酮结构单元的丙烯酸树脂组成,N-乙烯基吡咯烷酮是一种在分子中带有杂环的单体(日本公开特许公报(JP-A)No.5-107410,实施例1-4)。
然而,问题在于,当通过使用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层压制品而制得的液晶元件保存在加湿和加热条件下时会发生漏光,该粘合剂层由主要由丙烯酸树脂组成的粘合剂构成,该丙烯酸树脂具有衍生自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结构单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制备液晶元件中所用光学层压膜的丙烯酸树脂,该液晶元件中漏光已受到抑制。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找到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丙烯酸树脂,结果发现了一种带有一类脂环结构的丙烯酸树脂,当制造液晶元件时,几乎不会漏光,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了以下[1]至[23]。
[1]一种丙烯酸树脂(1),其含有衍生自下列单体(a)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衍生自下列单体(b)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和衍生自下列单体(c)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c)):
(a):式(A)的(甲基)丙烯酸酯,
其中,R1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R2代表具有1至1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或具有1至14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基团,并且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或芳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可以被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所取代,
(b):包含一个烯属双键的单体和至少一种分子中含有脂环结构的单体((b)中所含的烯属双键可以包含在脂环结构中),和
(c):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烯属双键的单体。
[2]按照[1]所述的丙烯酸树脂(1),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构成丙烯酸树脂(1)的全部结构单元计,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65至99.85重量份。
[3]按照[1]或[2]所述的丙烯酸树脂(1),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构成丙烯酸树脂(1)的全部结构单元计,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0.1至30重量份。
[4]按照[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树脂(1),其中结构单元(b)是衍生自丙烯酸异冰片酯和/或丙烯酸环己酯的结构单元。
[5]按照[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树脂(1),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构成丙烯酸树脂(1)的全部结构单元计,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0.05至5重量份。
[6]按照[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树脂(1),其进一步包含衍生自下列单体(d)的结构单元:
(d):与上述单体(a)至(c)不同的一种单体,在该单体的分子中含有一个烯属双键和至少一个极性官能团,该极性官能团选自羧基基团、羟基基团、酰胺基团、氨基基团、环氧基团、醛基团和异氰酸酯基团。
[7]按照[1]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树脂(1),其中结构单元(c)是在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式(B)所示(甲基)丙烯酰基基团的结构单元:
Figure A20051006971500081
其中,R3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
[8]一种丙烯酸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以下丙烯酸树脂(1)和以下丙烯酸树脂(2):
丙烯酸树脂(1):包含衍生自下列单体(a)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衍生自下列单体(b)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和衍生自下列单体(c)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c))的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树脂(2):包含结构单元(a)作为必要组分和结构单元(c)作为任选组分的丙烯酸树脂,并且丙烯酸树脂(2)中结构单元(c)的含量不超过丙烯酸树脂(1)中结构单元(c)含量的五分之一。
(a):式(A)的(甲基)丙烯酸酯
其中,R1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R2代表具有1至1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或具有1至14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基团,并且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或芳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可以被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所取代,
(b):包含一个烯属双键的单体和至少一种分子中含有脂环结构的单体((b)中所含的烯属双键可以包含在脂环结构中),和
(c):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烯属双键的单体。
[9]按照[8]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构成丙烯酸树脂(1)的全部结构单元计,丙烯酸树脂(1)中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65至99.85重量份。
[10]按照[8]或[9]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构成丙烯酸树脂(1)的全部结构单元计,丙烯酸树脂(1)中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0.1至30重量份。
[11]按照[8]-[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中丙烯酸树脂(1)中的结构单元(b)是衍生自丙烯酸异冰片酯和/或丙烯酸环己酯的结构单元。
[12]按照[8]-[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构成丙烯酸树脂(1)的全部结构单元计,丙烯酸树脂(1)中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0.05至5重量份。
[13]按照[8]-[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进一步包含衍生自下列单体(d)的结构单元:
(d):与上述单体(a)至(c)不同的一种单体,在该单体的分子中含有一个烯属双键和至少一个极性官能团,该极性官能团选自羧基基团、羟基基团、酰胺基团、氨基基团、环氧基团、醛基团和异氰酸酯基团。
[14]按照[8]-[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中结构单元(c)是在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式(B)所示(甲基)丙烯酰基基团的结构单元:
Figure A20051006971500091
其中,R3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
[15]按照[8]-[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丙烯酸树脂(1)和丙烯酸树脂(2)的总量为100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2)的含量为5至50重量份。
[16]一种粘合剂,该粘合剂包括[8]-[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以及交联剂和/或硅烷基化合物。
[17]一种光学层压膜,它含有层压在光学膜的两个表面或一个表面上的[16]所述的粘合剂。
[18]按照[17]所述的光学层压膜,其中光学膜是偏光膜和/或相位延迟膜。
[19]按照[17]或[18]所述的光学层压膜,其中光学膜是还含有乙酰纤维素基薄膜作为保护膜的光学膜。
[20]按照[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压膜,其中进一步将脱离膜层压在光学层压膜的粘合剂层上。
[21]一种光学层压制品,其通过将玻璃基材层压在[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压膜的粘合剂层上而制得。
[22]一种光学层压制品,其通过将脱离膜从[20]所述的光学层压膜上剥离,然后将玻璃基材层压在光学层压膜的粘合剂层上而制得。
[23]一种光学层压制品,其通过将光学层压膜从[21]或[22]所述的光学层压制品上剥离,然后再次将光学层压膜层压在所得玻璃基材上而制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1)包含衍生自上述单体(a)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衍生自上述单体(b)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和衍生自上述单体(c)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c))。
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上述丙烯酸树脂(1)和上述丙烯酸树脂(2)。
本发明丙烯酸树脂(1)和丙烯酸树脂(2)中所用的单体(a)是式(A)的(甲基)丙烯酸酯:
Figure A20051006971500101
其中,R1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R2代表具有1至1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或具有1至14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基团,并且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或芳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可以被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所取代。丙烯酸甲基环己酯、丙烯酸三甲基环己酯、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α-乙氧基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环己基苯酯,等等;带有脂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dicyclopentan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环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α-乙氧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苯酯,等等。
单体(b)的其它类型实例包括衣康酸双环己基甲酯、衣康酸二环辛酯、琥珀酸二环十二烷基甲酯、醋酸乙烯基环己酯等等。
作为单体(b),优选使用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二环戊酯,因为它们很容易得到。
基于10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1)计,丙烯酸树脂(1)中所含衍生自单体(b)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的含量通常大约是0.1至30重量份,优选大约是0.1至20重量份。若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0.1重量份或更多,在生产液晶板时粘合剂层与玻璃基材之间的剥离倾向于得到改善。若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30重量份或更少,则玻璃基材与粘合剂层之间的剥离倾向于被抑制。
基于10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2)计,丙烯酸树脂(2)中所含衍生自单体(b)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的含量通常大约是30重量份或更少,优选大约20重量份或更少。
丙烯酸树脂(1)中所用单体(c)是在分子中包含至少两个烯属双键的单体。
单体(c)的实例包括双官能团单体、三官能团乙烯基单体、四官能团乙烯基单体等等。
双官能团单体的实例包括丙烯酸酯类,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等;双(甲基)丙烯酰胺类,例如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亚乙基双(甲基)丙烯酰胺等等;二乙烯基酯类,例如己二酸二乙烯基酯、癸二酸二乙烯基酯(divinyl sevacate)等等;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二乙烯基苯等等。
三官能团乙烯基单体的实例包括1,3,5-三丙烯酰基六氢化-S-三嗪、异氰脲酸三烯丙酯、三烯丙基胺、N,N-二烯丙基丙烯酰胺等等。
四官能团乙烯基单体的实例包括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均苯四酸四烯丙酯、N,N,N’,N’-四烯丙基-1,4-二氨基丁烷、四烯丙基铵盐等等。
单体(c)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形式使用。
单体(c)当中,下式(B)所示在分子中具有两个(甲基)丙烯酰基基团的单体是优选使用的。
Figure A20051006971500121
在上式中,R3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
基于10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1)计,丙烯酸树脂(1)中衍生自单体(c)的结构单元的含量([c-1])为0.05至5重量份,优选大约0.1至2重量份。当[c-1]为0.05重量份或更多时,制造液晶板过程中发生的漏光倾向于得到改善,而当其为5重量份或更少时,在制备丙烯酸树脂的过程中凝胶的形成倾向于被抑制。
本发明所用的丙烯酸树脂(2)包含结构单元(a)作为必要组分和结构单元(c)作为任选组分,并且丙烯酸树脂(2)中结构单元(c)的含量不超过丙烯酸树脂(1)中结构单元(c)含量的五分之一。
也就是说,丙烯酸树脂(2)中结构单元(c)的含量([c-2])和丙烯酸树脂(1)中结构单元(c)的含量([c-1])用下式表示。
[c-2]/[c-1]≤1/5
特别地,优选使用基本上不含有结构单元(c)的丙烯酸树脂(2)。
优选的是,由包含本发明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的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与光学膜之间的剥离往往通过以下手段而受到抑制,即与丙烯酸树脂(1)中结构单元(c)的含量([c-1])相比,显著降低丙烯酸树脂(2)中结构单元(c)的含量([c-2])。
在丙烯酸树(1)和/或丙烯酸树脂(2)中,优选包含结构单元(d)。特别是在丙烯酸树脂(2)中,更加优选含有结构单元(d)。
此处,单体(d)是不同于单体(a)、(b)和(c)的一种单体,并且在分子中含有一个烯属双键和至少一个极性官能团,该极性官能团选自羧基基团、羟基基团、氨基基团、酰胺基团、环氧基团、醛基团和异氰酸酯基团。
其中极性官能团是羧基基团的单体(d)的例子包括α,β-不饱和羧酸,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等等;
具有1至1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丁基、辛基等等。
具有1至14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基团的实例包括苄基等等。
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的实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丁氧基等等。
单体(a)的实例包括丙烯酸酯类,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甲氧基乙酯和丙烯酸乙氧基甲酯等等;以及甲基丙烯酸酯类,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甲酯等等。
单体(a)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形式使用。
基于10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1)计,丙烯酸树脂(1)中所含衍生自单体(a)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的含量一般大约是65至99.85重量份,优选大约70至95重量份。
基于10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2)计,丙烯酸树脂(2)中所含衍生自单体(a)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的含量一般大约是65至99.85重量份,优选大约70至95重量份。
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1)中所用单体(b)是包含一个烯属双键的单体和至少一种在分子中含有脂环结构的单体。单体(b)中所含的烯属双键可以包含在脂环结构中。
此处,脂环结构意指环烷烃结构或环烯烃结构。在环烯烃结构的情况下,烯属双键包含在脂环结构中。
单体(b)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形式使用。
此外,衍生自单体(b)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也可以包含在丙烯酸树脂(2)中。
单体(b)的具体实例包括具有脂环结构的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二环戊酯(dicyclopentanyl acrylate)、丙烯酸环十二烷酯、
其中极性官能团是羟基基团的单体(d)的例子包括α,β-不饱和羧酸羟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等等;
其中极性官能团是氨基基团的单体(d)的例子包括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烯丙基胺等等;
其中极性官能团是酰胺基团的单体(d)的例子包括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二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等等;
其中极性官能团是环氧基团的单体(d)的例子包括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等;
其中极性官能团是醛基团的单体(d)的例子包括丙烯醛等等;
其中极性官能团是异氰酸酯基团的单体(d)的例子包括异氰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等等。
单体(d)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形式使用。
它们当中,优选使用α,β-不饱和羧酸和α,β-不饱和羧酸羟烷基酯作为单体(d),更优选使用的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和(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并且进一步优选使用的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和(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
基于10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1)计,丙烯酸树脂(1)中所含衍生自单体(d)的结构单元的含量通常大约是0至20重量份。当结构单元(d)的含量为20重量份或更少时,粘合剂层与光学膜之间的剥离更易于被抑制。
基于10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2)计,丙烯酸树脂(2)中所含衍生自单体(d)的结构单元的含量通常大约是0.05至20重量份,优选大约0.1至15重量份。当结构单元(d)的含量为0.05重量份或更多时,所得树脂的内聚力倾向于得到改善,而当其量为20重量份或更少时,粘合剂层与光学膜之间的剥离倾向于被抑制。
在制备本发明所用的丙烯酸树脂(1)和(2)的过程中,单体(a)至(d)可以与不同于(a)至(d)中任一种单体的乙烯基系单体(e)共聚合。
乙烯基系单体(e)的实例包括脂肪乙烯基酯、乙烯基卤、亚乙烯基卤、芳族乙烯、(甲基)丙烯腈、共轭二烯化合物等等。
脂肪乙烯基酯的例子包括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2-乙基己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等等。
乙烯基卤的例子包括氯乙烯、溴乙烯等等。
亚乙烯基卤的例子包括偏二氯乙烯等等。
芳族乙烯是带有乙烯基和芳族基团的化合物,其具体例子包括苯乙烯系单体,例如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三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二乙基苯乙烯、三乙基苯乙烯、丙基苯乙烯、丁基苯乙烯、己基苯乙烯、庚基苯乙烯、辛基苯乙烯、氟苯乙烯、氯苯乙烯、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碘苯乙烯、硝基苯乙烯、乙酰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环己基苯乙烯等等;含氮芳族乙烯例如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己内酰胺、乙烯基咔唑等等。
(甲基)丙烯腈的例子包括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等。
共轭二烯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的烯烃,其具体例子包括异戊二烯、丁二烯、氯丁二烯等等。
这些乙烯基系单体(e)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形式使用。
作为制备本发明所用的丙烯酸树脂(1)和(2)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出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嵌段共聚法、悬浮聚合法等等。
在制备丙烯酸树脂的过程中,通常使用聚合引发剂。基于100重量份制备丙烯酸树脂所用的单体的总重计,聚合引发剂的用量大约是0.001至5重量份。
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例举出热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等等。
光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包括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等等。
热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包括偶氮基化合物,例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1,1’-偶氮二(环己烷-1-甲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2,2’-偶氮二(2-甲基丙酸甲酯)、2,2’-偶氮二(2-羟甲基丙腈)等等;有机过氧化物,例如月桂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苯甲酸叔丁酯、氢过氧化枯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3,5,5-三甲基己酮基)过氧化物等等;无机过氧化物,例如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氢等等。
此外,将热聚合引发剂和还原剂一起使用的氧化还原系引发剂也可以用作聚合引发剂。
作为制备本发明丙烯酸树脂的方法,优选使用溶液聚合法。
作为溶液聚合法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例如这样一种方法,其中所希望的单体与有机溶剂混合在一起,在氮气气氛下加入热聚合引发剂,通常在大约40至90℃下,优选大约60至80℃下,搅拌混合物大约3至10小时,以及其他方法。反应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控制,一种方法是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单体和所用热聚合引发剂,一种方法是在加料之前将单体和所用热聚合引发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等等。
本文中,所用有机溶剂的实例包括芳族烃,例如甲苯、二甲苯等等;酯类,例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等;脂族醇,例如正丙醇、异丙醇等等;酮类,例如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等。
丙烯酸树脂(1)在醋酸乙酯中形成的、含有30wt%非挥发性组分的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一般是10Pa·s或更小,优选5Pa·s或更小。当丙烯酸树脂的粘度是10Pa·s或更低时,即使光学膜的尺寸发生改变,所得粘合剂层也会随这一尺寸变化而变化,因此,液晶元件边缘部分的亮度与中心部分的亮度之间的差异消失,并且倾向于抑制漏光和颜色的不均匀性。
本发明丙烯酸树脂(1)的分子量是按照凝胶渗透色谱(GPC)的光散射法测得的重均分子量,一般是5×105或更大,优选9×105或更大。当重均分子量是5×105或更大时,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粘合性得到增强,并且粘合剂层与光学膜之间的剥离趋势倾向于下降,此外,再次使用性能倾向于得到改进。
本发明丙烯酸树脂(2)的分子量是按照凝胶渗透色谱(GPC)的光散射法测得的重均分子量,一般是1×106或更大,优选2×106至1×107。若重均分子量为1×106或更大,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粘合性得到增强,并且粘合剂层与光学膜之间的剥离趋势倾向于下降,此外,再次使用性能更容易得到改进。若重均分子量为1×107或更小,即使光学膜的尺寸发生改变,所得粘合剂层也会随这一尺寸变化而变化,因此,液晶元件边缘部分的亮度与中心部分的亮度之间的差异消失,并且倾向于抑制漏光和颜色的不均匀性。
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是包含丙烯酸树脂(1)和丙烯酸树脂(2)的树脂组合物。
作为其制造方法,通常分别制得丙烯酸树脂(1)和丙烯酸树脂(2),然后将二者混合,或者也可以制备出丙烯酸树脂(1)或丙烯酸树脂(2),然后在已制得的丙烯酸树脂的存在下制备出另一种丙烯酸树脂。此外,还可以将丙烯酸树脂(1)和(2)混合,然后用有机溶剂稀释。
作为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中的重量比(非挥发性组分),基于10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1)和丙烯酸树脂(2)的总量计,丙烯酸树脂(1)的比例通常是5重量份或更多,优选大约10至50重量份。当丙烯酸树脂(1)的比例是5重量份或更多时,即使光学膜的尺寸发生改变,粘合剂层也会随这一尺寸变化而变化,因此,液晶元件边缘部分的亮度与中心部分的亮度之间的差异消失(变得更小),并且倾向于抑制漏光和颜色的不均匀性。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在醋酸乙酯中形成的、含有30wt%非挥发性组分的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一般是10Pa·s或更小,优选1-5Pa·s。当粘度为10Pa·s或更低时,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粘合性得到增强,并且粘合剂层与光学膜之间的剥离趋势倾向于下降,此外,再次使用性能倾向于得到改进。
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可以原样使用,例如作为粘合剂、涂料、增稠剂等等。
其中,优选通过将交联剂和/或硅烷基化合物掺混到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中而制得的粘合剂,因为它在耐久性和对光学膜的粘合性等方面性能优异,尤其适宜使用的是通过将交联剂和硅烷基化合物掺混到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中而制得的粘合剂。
本文中,交联剂在分子中具有两个或多个能够与极性官能团交联的官能团,并且其具体例子包括异氰酸酯基化合物、环氧基化合物、氮丙啶基化合物等等。
此处,异氰酸酯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聚亚甲基聚苯基异氰酸酯等等。而且,也可以使用通过诸如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之类的多元醇与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制得的加合物、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二聚体或三聚体。
环氧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乙二醇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三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基苯胺、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1,3-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等等。
氮丙啶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N,N’-二苯基甲烷-4,4’-二(1-氮丙啶羰基化物)、N,N’-甲苯-2,4-二(1-氮丙啶甲酰胺)、三亚乙基三聚氰胺、双间苯二甲酰-1-(2-甲基氮丙啶)、三-1-氮丙啶基氧化膦、N,N’-六亚甲基-1,6-二(1-氮丙啶羰基化物)、三羟甲基丙烷-三-β-氮丙啶基丙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β-氮丙啶基丙酸酯等等。
在本发明的粘合剂中,可以使用两种或多种硬化剂作为交联剂。
本发明粘合剂中硬化剂(非挥发性组分)的用量基于10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组合物(非挥发性组分)计通常是大约0.005至5重量份,优选大约0.01至3重量份。当硬化剂的量为0.005重量份或更高时,粘合剂层与光学膜之间的剥离以及再次使用性能倾向于得到改善,而当其量为5重量份或更低时,粘合剂层随着光学膜的尺寸变化而变化的性能优异,因此,漏光和颜色不均匀的趋势下降。
本发明粘合剂中所用的硅烷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等。硅烷基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形式使用。
粘合剂中硅烷基化合物的用量基于100重量份丙烯酸树脂组合物计通常是大约0.0001至10重量份,优选0.01至5重量份。当硅烷基化合物的量为0.0001重量份或更高时,更好地改进了粘合剂层与玻璃基板之间的粘合性。当硅烷基化合物的量为10重量份或更小时,倾向于抑制硅烷基化合物从粘合剂层渗出,以便抑制粘合剂层发生内聚破坏。
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通过将催化剂与硬化剂掺混在一起可制备出粘合剂。
催化剂的例子包括胺类化合物、金属螯合化合物等等。
胺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六亚甲基二胺、乙二胺、聚乙烯亚胺、六亚甲基四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异佛尔酮二胺、三亚乙基二胺、聚氨基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等等。
金属螯合化合物的实例包括通过使乙酰丙酮或乙酰乙酸乙酯配位在多价金属上而制得的化合物,多价金属例如为铝、铁、铜、锌、锡、钛、镍、锑、镁、钒、铬、锆等等。
除了上述催化剂之外,本发明的粘合剂还可进一步含有耐候性稳定剂、增粘剂、增塑剂、软化剂、染料、颜料、无机填料等等。
本发明的光学层压膜通过将上述粘合剂层压在光学膜的两个表面或一个表面上而获得。
本文中,所用光学膜是具有光学性能的膜,其实例包括偏光膜、相位延迟膜等等。
偏光膜是能够逆着诸如自然光之类的入射光而发出偏振光的光学膜。偏光膜的实例包括:在平行于光轴的振动平面上吸收直线偏振光并允许振动平面为垂直平面的直线偏振光穿过的直线偏光膜,在平行于光轴的振动平面上反射直线偏振光的偏振分光膜,通过将偏光膜与下文所述的相位延迟膜层压在一起而获得的椭圆偏光膜,等等。作为偏光膜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其中诸如碘、分光染料之类的分光色料吸附于单轴拉伸的聚乙烯醇膜中并发生取向的那些偏光膜,等等。
所用相位延迟膜是具有单轴或双轴光学各向异性的光学膜。
相位延迟膜的实例包括通过将聚合物膜拉伸大约1.01至6倍而制得的拉伸膜,该聚合物膜由聚乙烯醇、聚碳酸酯、聚酯、聚烯丙基化物、聚酰亚胺、聚烯烃、聚苯乙烯、聚砜、聚醚砜、聚偏二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液晶聚酯、乙酰纤维素、环状聚烯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材料、聚氯乙烯等等制成。其中,优选使用通过将聚碳酸酯或聚乙烯醇进行单轴或双轴拉伸而获得的聚合物膜。
相位延迟膜的例子包括单轴相位延迟膜,宽广角相位延迟膜,低光弹性相位延迟膜,温度补偿相位延迟膜,LC膜(棒状液晶扭转取向),WV膜(盘状液晶倾斜取向),NH膜(棒状液晶倾斜取向),VAC膜(完全的双轴取向型相位延迟膜),新VAC膜(双轴取向型相位延迟膜),等等。
此外,在本发明中,可以将通过使保护膜胶合至这些光学膜而得到的膜用作光学膜。
此处,保护膜的例子包括:用不同于本发明丙烯酸树脂的丙烯酸树脂制成的丙烯酸树脂脂;乙酰纤维素基薄膜,例如三乙酸纤维素薄膜等等;聚酯树脂膜;烯烃树脂膜;聚碳酸酯树脂膜;聚醚醚酮树脂膜;聚砜树脂膜等等。
在保护膜中,可以掺混入紫外吸收剂,例如水杨酸酯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镍络合物盐类化合物等等。这些保护膜中,适宜使用乙酰纤维素基薄膜。
本发明的光学层压制品是通过将玻璃基材层压在光学层压膜的粘合剂层上而获得的。
本文中,玻璃基材的实例包括:液晶元件的玻璃基板,非耀眼玻璃,用于墨镜的玻璃,等等。其中,优选的是,通过将光学层压膜(顶板偏振板)层压在液晶元件顶部玻璃基板上并且将另一光学层压膜(底板偏振板)层压在液晶元件底部玻璃基板上而制得的光学层压制品,因为它能够用作液晶显示器。作为玻璃基材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出钠钙玻璃、低碱玻璃、无碱玻璃等等。
作为用于制造光学层压膜和光学层压制品的方法,可列举出以下方法:例如其中粘合剂层压在脱离膜上,光学膜进一步层压在所得粘合剂层上,然后剥离脱离膜从而获得光学层压膜,随后将粘合剂层与玻璃基板的表面层压在一起,从而制造出光学层压制品的方法;其中粘合剂层压在光学膜上,将脱离膜用于制造保护性光学层压膜,并且层压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上,从光学层压膜上剥离下脱离膜,并将粘合剂层与玻璃基板的表面层压在一起,从而制造出光学层压制品的方法;以及诸如此类的方法。
此处,作为脱离膜,可以提及的是例如通过采用由各种树脂组成的膜作为基材,然后对将要连接至粘合剂层的该基材表面进行脱离处理(硅氧烷处理等等)而得到的那些膜,各种树脂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聚烯丙基化物等等。
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可用于制造液晶元件中所用的光学层压膜,该液晶元件中漏光已得到抑制。包含本发明丙烯酸树脂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可用于生产具有优异耐久性且对光学膜有强粘合性的粘合剂。包含该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和交联剂和/或硅烷基化合物的组合物适于用作粘合剂。通过将光学膜与粘合剂层压在一起而获得的光学层压膜可以例如层压在液晶元件的玻璃基板上,从而制造出本发明的光学层压制品。光学层压制品对于光学膜和玻璃基板在热和湿条件下产生的尺寸变化导致的应力具有耐久性,因此抑制了粘合剂层从玻璃基板剥离。而且,由于防止了因不均匀应力分布导致的光学缺陷,所以当玻璃基板是TN液晶元件(TNT)时,漏光被抑制,而当玻璃基板是STN液晶元件时,颜色的非均匀性受到抑制。此外,因为再次使用性能优异,所以即使曾经层压过的光学层压膜也能从光学层压制品的玻璃基板上剥离下来,剥离后玻璃基板表面上的残余糊剂和雾化现象被抑制。
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可用于例如粘合剂,涂料,增稠剂等等。本发明的粘合剂可适用于诸如液晶元件之类的光学层压制品等等。
实施例
以下将以实施例为基础进一步详细解释本发明,但是毋庸置疑,本发明的范围完全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在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份”和“%”都是按重量计算。
按照JIS K-5407的方法测量非挥发性组分的含量。具体而言,将任选重量的粘合剂溶液放在皮氏培养皿上,并在115℃的防爆烘箱内干燥2小时,然后用残余非挥发性组分的重量除以原始称重的溶液重量。
粘度是用Brook Field粘度计在25℃下测得的数值。
在样品浓度为5mg/ml、样品进样量为100μl、柱温为40℃且流动速率为1ml/min并采用四氢呋喃作为洗脱剂的条件下,采用装备有光散射光度计和差示折射计作为检测器的GPC装置借助GPC光散射法测量重均分子量。
根据聚苯乙烯校正标准,按照下述进行重均分子量的测量;在同样的GPC条件下测量样品和标准聚苯乙烯,并通过采用保留时间将其转化为分子量。
<丙烯酸树脂(1)的制备实施例>
(聚合实施例1)
向装备有冷却管、氮气导入管、温度计和搅拌器的反应器内加入222份醋酸乙酯,用氮气吹扫装置内的空气,然后使内部温度升高至70℃。将0.65份偶氮二异丁腈(以下称为AIBN)溶解在12.5份醋酸乙酯中而制得溶液,将该溶液加入反应器内,与此同时保持内部温度为69至71℃,然后在3小时内将由96.7份丙烯酸丁酯作为单体(a)、1.6份丙烯酸异冰片酯作为单体(b)和1.7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作为单体(c)而组成的混合溶液滴加到反应器内。其后,混合物在69至71℃下保温5小时,从而完成反应。将所得丙烯酸树脂溶液中非挥发性组分的含量调节为30%,确定粘度为144mPa·s。按照GPC光散射法测得的重均分子量大约是1760000,根据聚苯乙烯校正标准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447000。
(聚合实施例2)
以与聚合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反应,只是使用90.6份丙烯酸丁酯作为单体(a)和7.7份丙烯酸异冰片酯作为单体(b)。将所得丙烯酸树脂溶液中非挥发性组分的含量调节为30%,确定粘度为117mPa·s。按照GPC光散射法测得的重均分子量大约是1320000,根据聚苯乙烯校正标准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440000。
(聚合实施例3)
以与聚合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反应,只是使用95.9份丙烯酸丁酯作为单体(a)和2.4份丙烯酸环己酯作为单体(b)。将所得丙烯酸树脂溶液中非挥发性组分的含量调节为30%,确定粘度为109mPa·s。按照GPC光散射法测得的重均分子量大约是941000,根据聚苯乙烯校正标准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224000。
(聚合实施例4)
以与聚合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反应,只是使用92.3份丙烯酸丁酯作为单体(a)、3.1份丙烯酸二环戊酯作为单体(b)和1.8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作为单体(c)。将所得丙烯酸树脂溶液中非挥发性组分的含量调节为30%,确定粘度为126mPa·s。按照GPC光散射法测得的重均分子量大约是1480000,根据聚苯乙烯校正标准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364000。
(聚合实施例5)
以与聚合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反应,只是使用98.2份丙烯酸丁酯作为单体(a)和1.8份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作为单体(c),不使用单体(b)。将所得丙烯酸树脂溶液中非挥发性组分的含量调节为30%,确定粘度为251mPa·s。按照GPC光散射法测得的重均分子量大约是2250000,根据聚苯乙烯校正标准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559000。
<丙烯酸树脂(2)的制备实施例>
(聚合实施例6)
向与聚合实施例1所用相同的反应器内加入96份丙烯酸乙酯、98份丙烯酸丁酯作为单体(a)和1.1份丙烯酸4-羟丁酯作为单体(d),用氮气吹扫装置内的空气,以便获得不含氧的气氛,然后使内部温度升高至55℃。将0.018份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溶解在4份醋酸乙酯中而制得溶液,将该溶液全部加入,其后,混合物保温3小时,同时保持内部温度为在54至56℃。此阶段,单体浓度为50%。之后,每隔3小时加入醋酸乙酯,以使所加入的单体(a)和(d)的总浓度下降5%,当单体浓度达到15%时,此时将混合物保温3小时,以便完成反应。所得丙烯酸树脂溶液中非挥发性组分的含量为15.4%,溶液粘度为6350mPa·s。按照GPC光散射法测得的重均分子量大约是3740000,根据聚苯乙烯校正标准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1350000。
(聚合实施例7)
以与聚合实施例6相同的方式完成反应,只是使用93.7份丙烯酸丁酯作为单体(a)、2.0份丙烯酸4-羟丁酯作为单体(d)和4.3份N-乙烯基吡咯烷酮作为带有杂环的单体而代替单体(b)。所得丙烯酸树脂溶液中非挥发性组分的含量为19.6%,溶液粘度为51600mPa·s。按照GPC光散射法测得的重均分子量大约是3768000,根据聚苯乙烯校正标准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1466000。
实施例1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组合物的粘合剂的制备实施例>
将聚合实施例1得到的丙烯酸树脂溶液用作丙烯酸树脂(1)的溶液,将聚合实施例6获得的丙烯酸树脂溶液用作丙烯酸树脂(2)的溶液,并将它们混合在一起,以使丙烯酸树脂(1)中非挥发性组分的含量为40份,而丙烯酸树脂(2)中非挥发性组分的含量为60份,从而获得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的醋酸乙酯溶液,该组合物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为19.5%。溶液粘度为3540mPa·s。向所得溶液的100份非挥发性组分中混入0.13份多异氰酸酯基化合物(商标名:CoronateL,Nippon Polyurethane制造)和0.2份硅烷基化合物(商标名:KBM-403,Shin-Etsu Silicone制造)作为硬化剂,从而获得本发明的粘合剂。
<光学层压膜和光学层压制品的制备实施例>
将由此获得的粘合剂用涂抹器涂敷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LINTECCorporation制造,商标名:PET3811)的经脱模处理过的表面上,该膜已经经过脱模处理,因而干燥后的厚度为25微米,在90℃下干燥1分钟,从而获得片状粘合剂。然后,将偏光膜(具有三层结构的膜,通过使碘吸附在聚乙烯醇内并进行拉伸得到拉伸膜,将所述拉伸膜的两个表面夹在三乙酰纤维素基保护膜内,由此制得偏光膜)用作光学膜,并且用层合机将以上获得的带有粘合剂的表面施加到该光学膜上,然后,在40℃的温度和50%湿度条件下老化14天,从而获得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层压膜。随后,将该光学层压膜粘附到液晶元件用玻璃基板的两个表面上(Corning制造,1737),以便获得交叉尼科耳(Cross Nicol)条件。在80℃和干燥条件下将其保存96小时(条件1),并在60℃和90%RH条件下将其保存96小时(条件2),经存放后目测观察光学层压制品的耐久性和漏光。结果如下所述分类列在表1中。
<光学层压制品的漏光性能>
按照以下四个等级评价所产生的漏光状况。
◎:无漏光
○:极少漏光
△:轻微漏光
×:明显漏光
<光学层压制品的耐久性>
按照下列四个等级来评价耐久性。
◎:诸如浮动、剥离、起泡等的外观无改变
○:诸如浮动、剥离、起泡等的外观发生极小变化
△:诸如浮动、剥离、起泡等的外观发生轻微改变
×:诸如浮动、剥离、起泡等的外观发生显著变化
<再次使用性能>
按照如下所述来评价再次使用性能。首先,将上述光学层压制品加工成为25mm×150mm的试样。然后,采用胶合装置(“Lamipacker”,由Fuji PlasticMachine株式会社制造)将该试样粘贴在液晶元件用玻璃基板上(Nippon SheetGlass有限公司制造,钠钙玻璃(soda line glass)),并在50℃、5kg/cm2(490.3kPa)条件下在高压釜内处理20分钟。随后,将剥离试验用光学层压制品在50℃下加热2小时,然后在23℃和50%RH气氛中将该粘贴的试样朝着180°方向以300mm/min的速率进行剥离,观察玻璃基板表面的状态,按下列条件进行分类,并将结果列于表1中。
按照以下四个等级,通过观察玻璃板表面的状态来评价再次使用性能。
◎:玻璃板表面上未雾化且无残余糊剂
○:玻璃板表面上几乎没有雾化等情况
△:玻璃板表面上出现雾化等情况
×:玻璃板表面上残余糊剂
实施例2至4和对比例1至3
按照实施例1采用丙烯酸树脂(1)和(2)以表1所示的重量比来制备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粘合剂、光学层压膜和光学层压制品。以与实施例1所述相同的方式来评价所得光学层压制品,并将结果与实施例1的结果一起列在表1中。在对比例1中,使用由在丙烯酸树脂(1)中不含结构单元(b)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粘合剂,在对比例2和3中,使用仅由丙烯酸树脂(2)构成的粘合剂。
表1
    实施例     对比例
    1   2   3   4   1   2   3
丙烯酸树脂(1)   聚合实施例     1   2   3   4   5   -   7
  非挥发性组分含量(重量份)     40   40   40   40   40   -   100
  (a)*1(重量份)     96.7   90.6   95.9   92.3   98.2   -   93.7
  (b)*1(重量份)     1.6   7.7   2.4   3.1   0   -   4.3*4
  (c)*1(重量份)     1.7   1.7   1.7   1.8   1.8   -   0
  (d)*1(重量份)     0   0   0   0   0   -   2
丙烯酸树脂(2)   聚合实施例     6   6   6   6   6   6   -
  非挥发性组分含量(重量份)     60   60   60   60   60   100   -
  (a)*2(重量份)     98.9   98.9   98.9   98.9   98.9   98.9   -
  (d)*2(重量份)     1.1   1.1   1.1   1.1   1.1   1.1   -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粘度(mPa·s)*3     144   117   109   126   251   6350   51600
条件1   耐久性     ◎   ◎   ◎   ○   △   ○   ○
  漏光性能     ○   ○   ○   ○   ○   ×   ×
条件2   耐久性     ◎   ◎   ◎   ◎   △   ○   ○
  漏光性能     ○   ○   ○   ○   ○   ×   ×
再次使用性能   糊剂残余性能     ◎   ◎   ◎   ◎   ◎   ○   ○
*1:结构单元(a)+(b)+(c)+(d)的重量份=100(重量份)
*2:结构单元(a)+(d)的重量份=100重量份
*3:25℃下含30wt%非挥发性组分的醋酸乙酯溶液的粘度
*4:N-乙烯基吡咯烷酮;带有杂环的单体

Claims (23)

1、一种丙烯酸树脂(1),其含有衍生自下列单体(a)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衍生自下列单体(b)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和衍生自下列单体(c)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c)):
(a):式(A)的(甲基)丙烯酸酯,
Figure A2005100697150002C1
其中,R1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R2代表具有1至1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或具有1至14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基团,并且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或芳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可以被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所取代,
(b):包含一个烯属双键的单体和至少一种分子中含有脂环结构的单体((b)中所含的烯属双键可以包含在脂环结构中),和
(c):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烯属双键的单体。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树脂(1),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构成丙烯酸树脂(1)的全部结构单元计,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65至99.85重量份。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树脂(1),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构成丙烯酸树脂(1)的全部结构单元计,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0.1至30重量份。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树脂(1),其中结构单元(b)是衍生自丙烯酸异冰片酯和/或丙烯酸环己酯的结构单元。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树脂(1),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构成丙烯酸树脂(1)的全部结构单元计,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0.05至5重量份。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树脂(1),其进一步包含衍生自下列单体(d)的结构单元:
(d):与上述单体(a)至(c)不同的一种单体,在该单体的分子中含有一个烯属双键和至少一个极性官能团,该极性官能团选自羧基基团、羟基基团、酰胺基团、氨基基团、环氧基团、醛基团和异氰酸酯基团。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树脂(1),其中结构单元(c)是在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式(B)所示(甲基)丙烯酰基基团的结构单元:
Figure A2005100697150003C1
其中,R3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
8、一种丙烯酸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以下丙烯酸树脂(1)和以下丙烯酸树脂(2);
丙烯酸树脂(1):包含衍生自下列单体(a)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衍生自下列单体(b)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和衍生自下列单体(c)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c))的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树脂(2):包含结构单元(a)作为必要组分和结构单元(c)作为任选组分的丙烯酸树脂,并且丙烯酸树脂(2)中结构单元(c)的含量不超过丙烯酸树脂(1)中结构单元(c)含量的五分之一;
(a):式(A)的(甲基)丙烯酸酯
Figure A2005100697150003C2
其中,R1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R2代表具有1至1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或具有1至14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基团,并且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或芳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可以被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所取代,
(b):包含一个烯属双键的单体和至少一种分子中含有脂环结构的单体((b)中所含的烯属双键可以包含在脂环结构中),和
(c):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烯属双键的单体。
9、权利要求8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构成丙烯酸树脂(1)的全部结构单元计,丙烯酸树脂(1)中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65至99.85重量份。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构成丙烯酸树脂(1)的全部结构单元计,丙烯酸树脂(1)中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0.1至30重量份。
11、权利要求8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中丙烯酸树脂(1)中的结构单元(b)是衍生自丙烯酸异冰片酯和/或丙烯酸环己酯的结构单元。
12、权利要求8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构成丙烯酸树脂(1)的全部结构单元计,丙烯酸树脂(1)中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0.05至5重量份。
13、权利要求8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进一步包含衍生自下列单体(d)的结构单元:
(d):与上述单体(a)至(c)不同的一种单体,在该单体的分子中含有一个烯属双键和至少一个极性官能团,该极性官能团选自羧基基团、羟基基团、酰胺基团、氨基基团、环氧基团、醛基团和异氰酸酯基团。
14、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中结构单元(c)是在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式(B)所示(甲基)丙烯酰基基团的结构单元:
Figure A2005100697150004C1
其中,R3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
15、权利要求8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丙烯酸树脂(1)和丙烯酸树脂(2)的总量为100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2)的含量为5至50重量份。
16、一种粘合剂,该粘合剂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以及交联剂和/或硅烷基化合物。
17、一种光学层压膜,其具有层压在光学膜的两个表面或一个表面上的权利要求16所述的粘合剂。
18、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层压膜,其中光学膜是偏光膜和/或相位延迟膜。
19、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层压膜,其中光学膜是还含有乙酰纤维素基薄膜作为保护膜的光学膜。
20、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层压膜,其中进一步将脱离膜层压在光学层压膜的粘合剂层上。
21、一种光学层压制品,其通过将玻璃基材层压在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层压膜的粘合剂层上而制得。
22、一种光学层压制品,其通过将脱离膜从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层压膜上剥离,然后将玻璃基材层压在光学层压膜的粘合剂层上而制得。
23、一种光学层压制品,其通过将光学层压膜从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学层压制品上剥离,然后再次将光学层压膜层压在所得玻璃基材上而制得。
CNA2005100697153A 2004-03-17 2005-03-15 丙烯酸树脂 Pending CN16804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75808A JP2005263894A (ja) 2004-03-17 2004-03-17 アクリル樹脂組成物、該組成物を含有する粘着剤、及び該粘着剤を積層してなる光学積層体
JP75808/2004 2004-03-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0454A true CN1680454A (zh) 2005-10-12

Family

ID=34990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697153A Pending CN1680454A (zh) 2004-03-17 2005-03-15 丙烯酸树脂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15743A1 (zh)
JP (1) JP2005263894A (zh)
KR (1) KR20060043664A (zh)
CN (1) CN1680454A (zh)
TW (1) TW20060235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72492B2 (en) 2006-12-15 2013-02-12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JP4805240B2 (ja) * 2006-12-15 2011-11-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2280581B (zh) * 2011-07-18 2013-11-06 长春圣卓龙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类醇溶性可光和热交联的共聚物在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应用
JP6227744B2 (ja) * 2016-11-04 2017-11-0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貼付用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6325633B2 (ja) * 2016-11-04 2018-05-16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貼付用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9453B2 (ja) * 1988-04-12 1995-05-31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アクリルポリ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US5418307A (en) * 1994-01-03 1995-05-23 The Sherwin-Williams Company Hydrogenated polymers having acid functionality
DE4426398A1 (de) * 1994-07-26 1996-02-01 Hoechst Ag Cycloolefincopolymere und ei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S6011107A (en) * 1997-08-26 2000-01-04 Gage Products Company Water washable protective coating
ATE287425T1 (de) * 1998-06-11 2005-02-15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Elastische filme aus alpha- olefin/vinylaromatischen- und/oder aliphatischen oder cycloaliphatischen vinyl- oder vinylidene- interpolymeren
KR20010088329A (ko) * 2000-03-07 2001-09-26 가네꼬 히사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593376B (en) * 2000-04-27 2004-06-21 Shinetsu Chemical Co Polymer, chemically amplified resist composition and patterning process
JP4499896B2 (ja) * 2000-08-30 2010-07-0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系樹脂組成物
TW200510501A (en) * 2003-09-10 2005-03-16 Sumitomo Chemical Co Acrylic resin compos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2359A (en) 2006-01-16
KR20060043664A (ko) 2006-05-15
JP2005263894A (ja) 2005-09-29
US20050215743A1 (en) 2005-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0097A (zh) 丙烯酸树脂
CN1733859A (zh) 粘合剂
CN1660916A (zh) 丙烯酸树脂
CN1693361A (zh) 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
CN1757664A (zh) 光学层压材料
CN1958660A (zh)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和胶粘剂
CN1958703A (zh) 胶粘剂
TWI541315B (zh) 光學構件用黏著劑組成物及使用該組成物之黏著片、附黏著劑層之光學構件及平面面板顯示器
CN1611542A (zh)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KR101914459B1 (ko) 점착성 조성물, 점착제 및 점착 시트
CN1281699C (zh) 压敏粘合剂组合物以及压敏粘合剂产品
CN1880400A (zh) 粘合剂
TWI570202B (zh) Adhesive and adhesive tape
TWI415915B (zh) Adhesive Compositions and Adhesive Adhesive Films
CN1800288A (zh)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及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CN1771310A (zh) 粘合剂混合物、制品及方法
CN1698028A (zh) 透明层压体、笔控输入图象显示器件和图象显示方法
CN1697997A (zh) 单一起偏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570007A (zh) 粘合剂和采用该粘合剂的光学部件
KR101899382B1 (ko) 점착성 조성물, 점착제 및 점착 시트
CN1707326A (zh) 剥离力调整方法、粘合剂层及带粘合剂的光学构件
CN1508184A (zh)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含有该组合物的粘合剂以及含有该粘合剂的光学层压制品
TWI527864B (zh) Adhesive compositions, adhesives, and adhesive sheets
CN1502637A (zh) 丙烯酸树脂、含有该树脂的粘合剂以及含有该粘合剂的光学层压材料
CN101065693A (zh)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及其制造方法、粘合型光学薄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