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05067B - 一种使用于贴合偏光板的黏着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于贴合偏光板的黏着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05067B CN101705067B CN2009102236713A CN200910223671A CN101705067B CN 101705067 B CN101705067 B CN 101705067B CN 2009102236713 A CN2009102236713 A CN 2009102236713A CN 200910223671 A CN200910223671 A CN 200910223671A CN 101705067 B CN101705067 B CN 1017050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hyl
- weight
- parts
- sticking agent
- acryl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使用于贴合偏光板的黏着剂组合物,使用经过设计接枝位置的反应性硅烷偶合剂接枝改性的丙烯酸聚合物,搭配一般交联剂共同调配成黏着剂组合物,与一般未经过改性的丙烯酸共聚物比较,所制成的黏着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黏着剂凝聚力、黏弹特性以及耐久性,使用于贴合偏光板时,可以适应偏光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尺寸变化,以及缓和偏光板因尺寸变化发生残留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可以防止偏光板因为黏着剂老化、龟裂或剥落而导致发生漏光及颜色不均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黏着剂组合物,特别是一种使用于贴合偏光板的黏着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液晶面板的大型化,液晶组件中所使用的偏光板,都在聚乙烯醇系(PVA)偏光片的上下两面积层贴合上三醋酸酯系(TAC)保护薄膜构成三层结构。但,上述偏光板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用,高温高湿的环境将造成偏光板的尺寸产生收缩变化,进而造成用于贴合偏光板的黏着剂容易发泡、剥落或造成漏光等现象。
为改善使用于贴合偏光板的黏着剂的特性,以防止所述黏着剂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生发泡、剥落或造成漏光等现象,目前最普遍的解决方法,包括:
1.提高黏着剂的平均分子量,将黏着剂的平均分子量控制于80~160万之间,以提高黏着剂与偏光板之间的交联密度及改善黏着剂的耐久性,例如中国公开号CN101313043A。但,黏着剂的平均分子量提高至大于120万时,除了会造成黏着剂的黏度上升及涂布不均匀外,黏着力也会降低。使用于贴合偏光板时,无法适应高温高湿环境下偏光板的尺寸变化,且导致偏光板的残留应力分布变得不均匀,而造成偏光板从LCD面板脱落及产生漏光等困扰。
反之,黏着剂的平均分子量小于100万且使用于贴合偏光板时,则会导致偏光板的黏着贴合层有发泡、剥落等耐久性差的缺点。
2.使用高分子黏着剂(平均分子量110~160万)掺合低分子黏着剂(平均分子量3~5万),以补偿因为高分子流动性不佳所造成的漏光缺点,例如日本公开案JP10-279907。但,黏着剂整体分子量的分布变宽,对于黏着剂的耐久性仍无法彻底解决。
3.对黏着剂添加硅烷偶合剂以促进黏着剂与涂布体之间的浸湿(wetting)接着性。此方法可稍为改善黏着剂的耐久性,但因为属于外加方式,结构上并没有与丙烯酸系共聚物直接参与反应,且硅烷偶合剂是属于低表面张力的硅利康类油性物质,久置后,极易与黏着剂产生分离及吐出浮到黏着剂的表面。使用于贴合偏光板时,会导致偏光板与LCD面板之间的接着性不佳,例如中国公开号CN101313043A,故仍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于贴合偏光板的黏着剂组合物,将硅烷偶合剂接枝于丙烯酸聚合物的两侧,以生成经过反应性硅烷偶合剂接枝改性的丙烯酸聚合物,再搭配一般交联剂共同调配成黏着剂组合物,与一般未经过改性的丙烯酸共聚物比较,所制成的黏着剂组合物,因为丙烯酸聚合物不会纠结在一起,不但可改善黏着剂与涂布体之间的浸湿(wetting)接着性,更由于硅烷偶合剂与偏光板玻璃硅分子兼有很强亲合力,故具有优异黏着力、黏弹特性以及耐久性,且使用于贴合偏光板时,可以适应偏光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尺寸变化,以及缓和偏光板因尺寸变化发生残留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可以解决及抑制偏光板发生漏光、颜色不均及剥落等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于贴合偏光板的黏着剂组合物,由100重量份的经过反应性硅烷偶合剂接枝改性的丙烯酸聚合物及0.01至1重量份的反应性交联剂调配制成,所述丙烯酸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介于70万至120万,且基于丙烯酸共聚合物的总重量,由下列成分进行聚合而成:
a.50~98%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
b.1~10%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
c.0.1~5%含羧基的(甲基)丙烯酸;及
d.0.01~2%反应性硅烷偶合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黏着剂组合物,由经过接枝改性的丙烯酸聚合物(A)及交联剂(B)共同调配而成,具有优异光学特性、耐久性及漏旋光性。
所述丙烯酸聚合物(A)需经过使用反应性硅烷偶合剂接枝及改性,基于丙烯酸共聚合物的总重量,是由下列成分(单体)在醋酸乙酯、甲苯、丙酮或丁酮溶剂中或在其中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溶剂中聚合而成:
a.50~98%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及(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甲酯所组成的组中一种单独使用或一种以上混合并用;
b.1~10%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选自由(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丙烯酸氯2-羟基丙酯、二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及烯丙醇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
c.0.1~5%含羧基的(甲基)丙烯酸,选自由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丁烯酸、马来酸、富马酸及马来酸酐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及
d.0.01~2%硅烷偶合剂,以含压克力系及乙烯系为主,选自由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ethacryl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乙烯三氯硅烷(Vinyltrichlorosilane)、乙烯三甲氧基硅烷(Vinyltrimethoxysilane)、乙烯三乙氧基硅烷(Vinyltriethoxysilane)及含有乙烯结构的环氧类硅烷所组成的组中一种单独使用或一种以上混合并用。
在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内,所述丙烯酸聚合物(A)除上述成份以外也可以加入其它单体共聚合。例如,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加入乙酸乙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和/或(甲基)丙烯腈等单体。所述丙烯酸聚合物(A)可以使用溶液聚合、乳化聚合、悬浮聚合或块状聚合等聚合方法而获得。
所述丙烯酸聚合物(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40万至150万,较佳为60万至120万,特佳为70万至120万。上述重量平均分子量(Mw)的测量方法,是用GPC(凝胶渗透层析仪;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法分析,以聚苯乙烯当标准换算而得。
所述交联剂(B),选自由异氰酸酯系化合物、环氧系化合物、胺系化合物、金属螯合系化合物及乙撑亚胺(aziridine)系化合物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但,优选为使用异氰酸酯系化合物。
所述异氰酸酯系化合物,选自异氰酸酯单体、异氰酸酯化合物、三聚异氰酸酯化物或缩二脲(biuret)型化合物。
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单体选自由甲苯二异氰酸酯、氯苯二异氰酸酯、六甲撑二异氰酸酯、四甲撑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加氢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
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选用由所述异氰酸酯单体与三羟甲基丙烷进行附加反应制得。例如,申请人南亚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CL异氰酸酯系交联剂”。
所述环氧系化合物,选自由二乙醇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三缩水甘油醚、1,3-双(N,N-二缩水甘油胺甲基)环己烷、N,N,N’,N’-四缩水甘油间苯二甲基二胺、N,N,N’,N’-四缩水甘油胺基苯甲烷、三缩水甘油三异氰酸酯、间-N,N-二缩水甘油胺基苯基缩水甘油醚、N,N-二缩水甘油甲苯胺及N,N-二缩水甘油苯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
所述胺系化合物,选自由己二胺、三伸乙基二胺、聚乙撑亚胺、六亚甲基四胺、二伸乙基三胺、三伸乙基四胺、异佛尔酮二胺、胺树脂及亚甲基树脂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
所述金属螯合系化合物,选自将铝、铁、铜、锌、锡、钛、镍、锑、镁、钒、铬或锆金属配位在乙酰丙酮或乙酰乙酸乙酯中的化合物。
所述乙撑亚胺(aziridine)系化合物,选自由二苯基甲烷-4,4-双(1-乙撑亚胺甲酰胺)、三羟甲基丙烷三-β-乙撑亚胺基丙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β-乙撑亚胺丙酸酯、甲苯-2,4-双(1-乙撑亚胺甲酰胺)、三乙撑三聚氰胺、双异酞酰-1-(2-甲基乙撑亚胺)及三羟甲基丙烷三-β-(2-甲基乙撑亚胺)丙酸酯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
所述交联剂(B)的添加量,相对于100重量份丙烯酸聚合物(A),通常为0.01至1重量份,较佳为0.01至0.6重量份,更佳为0.05至0.5重量份。在上述调配范围内,将所述丙烯酸系聚合物(A)与所述交联剂(B)混合及搅拌均匀,即可调配制成本发明的黏着剂组合物。
但,所述交联剂(B)的添加量如果过量,黏着剂的架桥密度过高,其特性将变硬且脆,对于偏光板因为尺寸变化所造成的应力不能发挥缓和作用,故无法改善偏光板的漏旋光性。反之,若交联剂(B)的添加量如果较少,则黏着剂的耐久性不佳。
本发明的黏着剂组合物,适用于贴合偏光板。在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黏着剂组合物也可以因应需求而添加其它添加剂。例如,本发明的黏着剂组合物可以添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防腐剂、防霉剂、增稠树脂、增塑剂、消泡剂及湿润剂等。
本发明的黏着剂组合物,因为丙烯酸聚合物经过设计有接枝位置的硅烷偶合剂接枝改性,使得丙烯酸聚合物与硅烷偶合剂键结在一起,且利用硅烷偶合剂的低表面张力,可使丙烯酸聚合物不会纠结在一起,不但可改善黏着剂与涂布体之间的浸湿(wetting)接着性,更由于硅烷偶合剂与偏光板玻璃硅(Si)分子间有很强亲合力,故具有优异黏着力、黏弹特性以及耐久性。使用于贴合偏光板时,可以适应偏光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尺寸变化,以及缓和偏光板因尺寸变化发生残留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故可以解决及抑制偏光板发生漏光、颜色不均及剥落等问题。
与现有黏着剂组合物相比较,现有黏着剂组合物是以外添加方式将硅烷偶合剂添加在丙烯酸聚合物中,硅烷偶合剂与丙烯酸聚合物之间属于掺混性质,硅烷偶合剂没有接枝在丙烯酸聚合物的结构上。当现有黏着剂组合物的硅烷偶合剂的添加量过少时,其附着效果不佳,无法防止黏着剂发生脱落;当硅烷偶合剂的添加量过多时,由于硅烷偶合剂与丙烯酸聚合物两者的表面张力的不同,经历一段时间后,硅烷偶合剂会从丙烯酸聚合物中析出,造成黏着剂组合物的附着耐久性不佳。
本发明利用流变仪评估黏着剂组合物的黏着剂层弹性模数E′值,黏着剂层在高温200℃的弹性模数愈大,即趋向硬化愈大,其偏光板黏着剂层在高温高湿冷热循环环境下的耐久性愈佳;但收缩大,耐热尺寸安定性差,漏旋光性差。相对的,黏着剂层在高温200℃的弹性模数较小,即趋向较软,其耐久性愈差,漏旋光性却较佳,在其它温度如150℃之下则无上述结果。因此,弹性模数E′值在200℃介于2.5×105~5.5×105dyne/cm2之间,其耐久性及漏旋光性较佳。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黏着剂组合物的特点,但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此等实施例。以下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各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是通过GPC法求得,测定条件如下。
装置:Shimadzu LC-10AT
管柱:Guard cloumn+PLgel 10μm Mixed-B+PLgel 5μm Mixed-C+PLgel5μm Mixed-C
试样浓度:以四氢呋喃稀释成1.5mg/ml
移动相溶剂:四氢呋喃
流量:1.0ml/min
管柱温度:35℃
【预制丙烯酸共聚合物】
<样品1>
如表1所示,将89.97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n-BA)、5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2-EHA)、4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1重量份的丙烯酸(AA)、10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混合比例为醋酸乙酯∶甲苯∶丙酮∶丁酮=20∶30∶25∶25)及0.03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以氮气赶走反应容器内的空气后,维持在氮气环境下徐徐搅拌,并将反应溶液升温到66℃,并在66℃恒温下反应8小时,加0.03重量份的硅烷偶合剂A及0.04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反应4小时,当黏度太黏时,滴加所述混合溶剂稀释。反应结束后,再以所述混合溶剂稀释,计算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1),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70万。
<样品2>
如表1所示,将89.93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n-BA)、5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2-EHA)、4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1重量份的丙烯酸(AA)、10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混合比例为醋酸乙酯∶甲苯∶丙酮∶丁酮=20∶30∶25∶25)及0.03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以氮气赶走反应容器内的空气后,维持在氮气环境下徐徐搅拌,并将反应溶液升温到66℃,并在66℃恒温下反应8小时,加0.07重量份的硅烷偶合剂A及0.04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反应4小时,当黏度太黏时,滴加所述混合溶剂稀释。反应结束后,再以所述混合溶剂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2),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90万。
<样品3>
如表1所示,将89.90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n-BA)、5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2-EHA)、4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1重量份的丙烯酸(AA)、10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混合比例为醋酸乙酯∶甲苯∶丙酮∶丁酮=20∶30∶25∶25)及0.03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以氮气赶走反应容器内的空气后,维持在氮气环境下徐徐搅拌,并将反应溶液升温到66℃,并在66℃恒温下反应10小时,加0.1重量份的硅烷偶合剂A及0.04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反应4小时,当黏度太黏时,滴加所述混合溶剂稀释。反应结束后,再以所述混合溶剂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3),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110万。
<样品4>
如表1所示,将89.8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n-BA)、5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2-EHA)、4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1重量份的丙烯酸(AA)、10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混合比例为醋酸乙酯∶甲苯∶丙酮∶丁酮=20∶30∶25∶25)及0.03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以氮气赶走反应容器内的空气后,维持在氮气环境下徐徐搅拌,并将反应溶液升温到66℃,并在66℃恒温下反应10小时,加0.2重量份的硅烷偶合剂A及0.04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反应4小时,当黏度太黏时,滴加所述混合溶剂稀释。反应结束后,再以所述混合溶剂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4),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120万。
<样品5>
合成配方比例同样品3,只是将0.07重量份的硅烷偶合剂A改为硅烷偶合剂B,混合溶剂改为醋酸乙酯,其余合成条件不变,反应结束后,再以醋酸乙酯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5),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80万。
<样品6>
合成配方比例同样品3,只是将0.07重量份的硅烷偶合剂A改为硅烷偶合剂C,混合溶剂改为醋酸乙酯,其余合成条件不变,反应结束后,再以醋酸乙酯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6),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110万。
<样品7>
合成配方比例同样品3,只是将0.07重量份的硅烷偶合剂A改为硅烷偶合剂D,混合溶剂改为醋酸乙酯,其余合成条件不变,反应结束后,再以醋酸乙酯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7),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110万。
<样品8>
如表1所示,将89.92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n-BA)、5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2-EHA)、4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1重量份的丙烯酸(AA)、10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混合比例为醋酸乙酯∶丁酮=50∶50)及0.03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以氮气赶走反应容器内的空气后,维持在氮气环境下徐徐搅拌,并将反应溶液升温到66℃,并在66℃恒温下反应10小时,分别各加入0.04重量份的硅烷偶合剂A及硅烷偶合剂B,及0.04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反应4小时,当黏度太黏时,滴加所述混合溶剂稀释。反应结束后,再以所述混合溶剂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8),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90万。
<样品9>
如表1所示,将89.91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n-BA)、5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2-EHA)、4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1重量份的丙烯酸(AA)、10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混合比例为醋酸乙酯∶丁酮=50∶50)及0.03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以氮气赶走反应容器内的空气后,维持在氮气环境下徐徐搅拌,并将反应溶液升温到66℃,并在66℃恒温下反应10小时,分别各加入0.03重量份的硅烷偶合剂A、硅烷偶合剂B、硅烷偶合剂C及0.04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反应4小时,当黏度太黏时,滴加所述混合溶剂稀释。反应结束后,再以所述混合溶剂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9),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100万。
<样品10>
如表1所示,将89.84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n-BA)、5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2-EHA)、4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1重量的份丙烯酸(AA)、10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混合比例为醋酸乙酯∶丁酮=50∶50)及0.03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以氮气赶走反应容器内的空气后,维持在氮气环境下徐徐搅拌,并将反应溶液升温到66℃,并在66℃恒温下反应10小时,分别各加入0.04重量份的硅烷偶合剂A、硅烷偶合剂B、硅烷偶合剂C、硅烷偶合剂D及0.04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反应4小时,当黏度太黏时,滴加所述混合溶剂(醋酸乙酯∶丁酮=50∶50)稀释。反应结束后,再以所述混合溶剂B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
溶液(样品10),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120万。
<样品11>
如表1所示,将90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n-BA)、5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2-EHA)、4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1重量份的丙烯酸(AA)、10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混合比例为醋酸乙酯∶甲苯∶丙酮∶丁酮=20∶30∶25∶25)及0.03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以氮气赶走反应容器内的空气后,维持在氮气环境下徐徐搅拌,并将反应溶液升温到66℃,并在66℃恒温下反应8小时,当黏度太黏时,滴加所述混合溶剂稀释。反应结束后,再以所述混合溶剂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11),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110万。
<样品12>
如表1所示,将80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n-BA)、5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2-EHA)、4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5重量份的丙烯酸苄酯(BZA)、5重量份的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PHEA)、1重量份的丙烯酸(AA)、10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混合比例为醋酸乙酯∶甲苯∶丙酮∶丁酮=20∶30∶25∶25)及0.05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以氮气赶走反应容器内的空气后,维持在氮气环境下徐徐搅拌,并将反应溶液升温到66℃,并在66℃恒温下反应7小时,反应结束后,再以所述混合溶剂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12),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60万。
<样品13>
如表1所示,将80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n-BA)、5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2-EHA)、4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10重量份的丙烯酸苄酯(BZA)、1重量份的丙烯酸(AA)、10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混合比例为醋酸乙酯∶甲苯∶丙酮∶丁酮=20∶30∶25∶25)及0.03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以氮气赶走反应容器内的空气后,维持在氮气环境下徐徐搅拌,并将反应溶液升温到66℃,并在66℃恒温下反应10小时。反应结束后,再以所述混合溶剂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13),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85万。
<样品14>
如表1所示,将75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n-BA)、5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2-EHA)、4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15重量份的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PHEA)、1重量份丙烯酸(AA)、10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混合比例为醋酸乙酯∶甲苯∶丙酮∶丁酮=20∶30∶25∶25)及0.03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以氮气赶走反应容器内的空气后,维持在氮气环境下徐徐搅拌,并将反应溶液升温到66℃,并在66℃恒温下反应10小时。反应结束后,再以所述混合溶剂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14),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110万。
<样品15>
如表1所示,将70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n-BA)、5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2-EHA)、4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20重量份的丙烯酸苄酯(BZA)、1重量份的丙烯酸(AA)、10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及0.025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以氮气赶走反应容器内的空气后,维持在氮气环境下徐徐搅拌,并将反应溶液升温到66℃,并在66℃恒温下反应11小时。反应结束后,再以所述混合溶剂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15),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140万。
<样品16>
如表1所示,将60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n-BA)、5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2-EHA)、4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30重量份的丙烯酸苄酯(BZA)、1重量份的丙烯酸(AA)、10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及0.02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以氮气赶走反应容器内的空气后,维持在氮气环境下徐徐搅拌,并将反应溶液升温到66℃,并在66℃恒温下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再以所述混合溶剂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16),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160万。
<样品17>
如表1所示,将90重量份的丙烯酸丁酯(n-BA)、5重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2-EHA)、4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1重量份的丙烯酸(AA)、100重量份的甲苯及2.5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放入反应器内,以氮气赶走反应容器内的空气后,维持在氮气环境下徐徐搅拌,并将反应溶液升温到100℃,并在100℃恒温下反应7小时。反应结束后,再以甲苯稀释,计算到固形份20%(按重量计)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样品17),同时,所得丙烯酸聚合物由GPC测知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3万。
以下实施例与比较例选用38μm聚酯离型膜(南亚塑料工业公司制)将所制成的黏着剂组合物转贴于偏光片上,且所述38μm聚酯离型膜的质量规格如下:
项目 | 38μm聚酯离型膜的质量规格 |
外观 | 无亮点 |
光透过率 | 90%以上 |
离型力(g/25mm) | 8±2 |
表面粗糙度 | 0.5μ以下 |
残存接着率 | 92%以上 |
以下实施例与比较例的光学构件,是依照以下评估方法,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的评估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
1.<耐高温耐久性评估方法>
将实施例1至10及比较例1至9的光学构件分别裁剪为10cm×10cm,并在无碱玻璃板的单面上使用层压辊施行贴附,接着在经调整为50℃、5个标准气压的高压锅保持20分钟制成试验板。
制做同样的试验板2片,分别在温度60℃、湿度95%RH的条件下放置500小时,以及在温度85℃的条件下放置500小时,并依照以下的基准,依目视观察发泡、脱落、龟裂等的发生而施行评估。
◎:试片无发泡、脱落、龟裂等外观不良现象
○:试片呈现些微发泡、脱落、龟裂等外观不良现象
△:试片呈现少数发泡、脱落、龟裂等外观不良现象
×:试片明显呈现发泡、脱落、龟裂等外观不良现象
2.<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的评估方法>
将光学构件于无碱玻璃板上的单面上使用压辊施行贴附,接着在经调整为50℃、5个标准气压的高压锅保持20分钟,而制成试验板。将如此制成的试验板使用KSON股份有限公司制的冷热冲击装置THS-C4T-100,将-40℃下30分钟、80℃下30分钟设为1循环的冷热循环,重复施行200次,再依目视观察光学构件有无出现发泡、浮起、脱落等现象,并依下基准施行评估。
◎:试片未发现发泡、浮起、脱落等外观不良现象
○:试片有轻微发泡、浮起、脱落等外观不良现象
△:试片发现少数发泡、浮起、脱落等外观不良现象
×:试片发现发泡、浮起、脱落等现象
3.<防漏旋光性的评估方法>
将2片光学构件贴附在无碱玻璃板背面上,且使用层压辊将2片光学构件贴附成相互呈直交偏光位状态,接着,在经调整为50℃、5个标准气压的高压锅中保持20分钟便制得试验板。
将所制成试验板在65℃条件下放置72小时,并依目视观察防漏旋光性,且依以下基准施行评估。
◎:试片完全未呈现漏光现象
○:试片大致未呈现漏光现象
△:试片呈现些微漏光现象
×:试片呈现明显的漏光现象
4.<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方法>
将该黏着剂组合物溶液涂布于经剥离处理的38μm聚酯膜表面上,经干燥,积层具有厚度为1mm黏着剂层的黏着片。该黏着片在温度23℃、湿度65%RH的条件施行7日熟成而获得的光学膜,取5mm×12.5mm试片,放置于Waters RSA-3动态机械分析仪(美商沃特斯公司制)做-100℃~200℃的温度对频率扫描,绘出其黏弹性曲线。再从弹性模数曲线分别求出150℃及200℃的E′值进行评估。
【实施例1】
取表1的编号样品1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添加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来源取自南亚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为CL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后,调制成本实施例的黏着剂组合物溶液。
将该黏着剂组合物溶液涂布于具剥离处理的38μm聚酯膜表面上,经干燥,便获得具有厚度25μm黏着剂层的黏着片。将该黏着片黏贴于偏光膜的单面上,并依温度23℃、湿度65%RH的条件施行7日熟成而获得光学构件。
对所述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2】
取表1的编号样品2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后,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3】
取表1的编号样品3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后,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4】
取表1的编号样品4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后,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5】
取表1的编号样品5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后,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6】
取表1的编号样品6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后,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7】
取表1的编号样品7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后,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8】
取表1的编号样品8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后,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9】
取表1编的号样品9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后,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10】
取表1的编号样品10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后,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1】
取表1的编号样品11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后,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2】
取表1的编号样品12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后,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3】
取表1的编号样品13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除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外,再添加硅烷偶合剂0.1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4】
取表1的编号样品14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除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外,再添加硅烷偶合剂0.1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5】
取表1的编号样品15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除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外,再添加硅烷偶合剂0.1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6】
取表1的编号样品15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除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外,再添加硅烷偶合剂0.2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7】
取表1的编号样品16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除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外,再添加硅烷偶合剂0.3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8】
取表1的编号样品17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100重量份,除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外,再添加硅烷偶合剂0.1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9】
取表1的编号样品14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70重量份及表1编号样品17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的固形份当做30重量份,除添加同实施例1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0.2重量外,再添加硅烷偶合剂0.1重量份共同搅拌均匀,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的溶液。
如同实施例1的步骤,对获得的光学构件施行耐高温耐久性、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防漏旋光性及流变仪弹性模数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评估结果说明
1.如表1及表2所示,实施例1-4的黏着剂组合物,分别以不同量的反应性硅烷偶合剂对丙烯酸聚合物进行接枝及改性,虽然添加量极低,但所调配成的黏着剂组合物,在严苛的条件下使用,其耐久性能(包括耐高温及耐高温高湿冷热循环)、防漏光等特性均很优异。
2.实施例5-7使用不同种类的反应性硅烷偶合剂对丙烯酸聚合物进行接枝及改性,所调配成的黏着剂组合物,在耐高温及耐高温高湿冷热循环项目均能通过耐久性测试,但使用硅烷偶合剂的种类不同将导致部份防漏光等特性稍差。
3.实施例8-10使用混合两种以上的反应性硅烷偶合剂对丙烯酸聚合物进行接枝及改性,所调配成的黏着剂组合物,在耐高温及耐高温高湿冷热循环项目均能通过耐久性测试。
4.比较例1使用没有经过反应性硅烷偶合剂接枝及改质的丙烯酸聚合物,所调配成的黏着剂组合物,在严苛的条件下使用,均不能通过耐久性测试(耐高温、及耐高温高湿冷热循环性)及防漏旋光性差。
5.比较例2及比较例3各添加芳香环单体10重量份、比较例4为添加芳香环单体15重量份合成的丙烯酸聚合物,其中比较例3及比较例4再以外加方式添加硅烷偶合剂,仅属掺混性质,故比较例2-4所使用的丙烯酸聚合物并未经过经过反应性硅烷偶合剂接枝及改性。
经评比后,比较例2-4所调配成的黏着剂组合物的耐久性,均比实施例1-10的黏着剂组合物差。
6.比较例5是以添加芳香环单体20重量份合成的丙烯酸聚合物,比较例6同比较例5,只是将加工配方中的硅烷偶合剂添加量提高2倍,结果发现在耐高温及高温高湿冷热循环项目虽有提升,但漏旋光性并未因硅烷偶合剂添加量提高而获得改善。
经评比后,比较例5及6所调配成的黏着剂组合物的漏旋光性,均比实施例1-10的黏着剂组合物差。
7.比较例7是以添加芳香环单体30重量份合成的丙烯酸聚合物,且将加工配方中的硅烷偶合剂添加量提高3倍,结果发现在耐高温及高温高湿冷热循环项目虽有提升,但漏旋光性并未因硅烷偶合剂添加量提高而获得改善。
经评比后,比较例5及6所调配成的黏着剂组合物的漏旋光性,均比实施例1-10的黏着剂组合物差。
8.比较例8是取表1的编号样品17反应而成的丙烯酸聚合物,其分子量过低只有3万,故物性不足;用于调配成黏着剂组合物时,其耐高温及耐高温高湿冷热循环性能差,均不能通过耐久性测试。
9.比较例9是取表1的编号样品14反应而成的丙烯酸聚合物70重量份,再掺混表1的编号样品17反应而成的丙烯酸聚合物30重量份,再以外加方式添加交联剂及硅烷偶合剂而调制成黏着剂组合物。
经评比后,比较例9所调配成的黏着剂组合物的漏旋光性虽获得改善,但耐高温及高温高湿冷热循环项目仍比实施例2-10的黏着剂组合物差。
10.如表2所示,实施例1由于不含具反应性官能基的乙烯类硅烷偶合剂接枝改质所合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所组成的黏着剂,其高温高湿冷热循环耐久性较差,因此其动态机械分析仪的分析曲线高温区(200℃)的弹性模数(Storage modulus)E值在3.53×105(dyne/cm2)。
实施例2含具反应性官能基的乙烯类硅烷偶合剂0.07%接枝改质所合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所组成的黏着剂,其耐久性比较佳,因此其动态机械分析仪的分析曲线高温区(200℃)的E′值提高到5.82×105(dyne/cm2)。
实施例3含具反应性官能基的乙烯类硅烷偶合剂0.1%及实施例4含具反应性官能基的乙烯类硅烷偶合剂0.2%所接枝改质合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所组成的黏着剂,其耐久性优异,其动态机械分析仪的分析曲线高温区的E′值分别为6.8×105及8.4×105(dyne/cm2),充分发挥其耐高温及耐高温高湿冷热循环的特性。
实施例5取另种结构含有反应性官能基的乙烯类硅烷偶合剂0.07%所接枝改质合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所组成的黏着剂,其耐久性优异,其动态机械分析仪的分析曲线高温区(200℃)的E′值为6.67×105(dyne/cm2),充分发挥其耐高温及耐高温高湿冷热循环的特性。
11.如表2所示,实施例6取另一种结构含有反应性官能基的乙烯类硅烷偶合剂0.07%所接枝改质合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所组成的黏着剂,其耐久性优异,因此其动态机械分析仪的分析曲线高温区(200℃)的E′值为7.22×105(dyne/cm2),其耐高温及耐高温高湿冷热循环特性佳。
12.如表2所示,实施例7同样取另一种结构含有反应性官能基的乙烯类硅烷偶合剂0.07%所接枝改质合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所组成的黏着剂,其耐久性优异,因此其动态机械分析仪的分析曲线高温区(200℃)的E′值为5.08×105(dyne/cm2),其耐高温及耐高温高湿冷热循环特性亦佳。
13.如表2所示,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为取不同种类结构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乙烯类硅烷偶合剂掺混0.08%~0.16%后再接枝改质合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所组成的黏着剂,其动态机械分析仪的分析曲线高温区(200℃)的E′值为5.7×105~2.73×105(dyne/cm2),其耐高温及耐高温高湿冷热循环的特性都有不错的表现。
14.如表2所示,比较例1为不添加乙烯类硅烷偶合剂所组成的黏着剂其动态机械分析仪的分析曲线高温区(200℃)的E′值为0.86×105(dyne/cm2),比较例2及比较例3分别添加10%苯环单体、比较例4添加15%苯环单体、比较例5添加20%苯环单体所合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其动态机械分析仪的分析曲线高温区(200℃)的E′值为2.23×105(dyne/cm2)以下,因此其耐久性及漏旋光性比较差。
15.如表2所示,比较例6添加20%苯环单体所合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比较例7添加30%苯环单体所合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其动态机械分析仪的分析曲线高温区(200℃)的E′值分别为2.07×105(dyne/cm2)及1.39×105(dyne/cm2),其耐高温及耐高温高湿冷热循环的特性明显较差。
比较例8为不添加乙烯类硅烷偶合剂所组成的黏着剂,且分子量只有3万,物性不足其耐高温及耐高温高湿冷热循环的特性差,其动态机械分析仪的分析曲线高温区(200℃)的E′值只有0.79×105(dyne/cm2)。
比较例9为高分子量丙烯酸系聚合物掺混低分子量丙烯酸系聚合物而获得的黏着剂组合物溶液,其高温区(200℃)的E′值只有1.10×105,其耐高温、高温高湿冷热循环项目仍比本发明的反应性乙烯类硅烷偶合剂,所接枝改质合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调配成的黏着剂差。
表1黏着剂组合物配方
注:(1)BA:丙烯酸丁酯;2-EHA:丙烯酸异辛酯;
(2)2-HEA:丙烯酸-2-羟基乙酯
(3)BZA:丙烯酸苄酯;PHEA: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
(4)AA:丙烯酸;
(5)A:-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B:乙烯三氯硅烷;
C:乙烯三甲氧基硅烷;D:乙烯三乙氧基硅烷。
表2加工配方及评估结果
Claims (4)
1.一种黏着剂组合物,由100重量份的成分(A)及0.01至1重量份的成分(B)调配制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分(A)为经过反应性硅烷偶合剂进行接枝改性的丙烯酸聚合物,将反应性硅烷偶合剂接枝于丙烯酸聚合物的两侧,重量平均分子量介于70万至120万,基于丙烯酸聚合物的总重量,由下列成分进行聚合而成,且以下各成分的总和为100%:
a.50~98%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且所述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及(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甲酯所组成的组中一种单独使用或一种以上混合并用;
b.1~10%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且所述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选自由(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丙烯酸氯2-羟基丙酯及二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
c.0.1~5%含羧基的(甲基)丙烯酸,且所述含羧基的(甲基)丙烯酸选自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及
d.0.01~2%反应性硅烷偶合剂,且所述反应性硅烷偶合剂选自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三氯硅烷、乙烯三甲氧基硅烷、乙烯三乙氧基硅烷及含有乙烯结构的环氧类硅烷所组成的组中一种单独使用或一种以上混合并用;
所述成分(B)为交联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着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选自由异氰酸酯系化合物、环氧系化合物、胺系化合物、金属螯合系化合物及乙撑亚胺系化合物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所述金属螯合系化合物,选自将铝、铁、铜、锌、锡、钛、镍、锑、镁、钒、铬或锆金属配位在乙酰丙酮或乙酰乙酸乙酯中的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黏着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的添加量,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成分(A),为0.01至0.6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黏着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的添加量,相对于100重量份成分(A),为0.05至0.5重量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236713A CN101705067B (zh) | 2009-11-23 | 2009-11-23 | 一种使用于贴合偏光板的黏着剂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236713A CN101705067B (zh) | 2009-11-23 | 2009-11-23 | 一种使用于贴合偏光板的黏着剂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05067A CN101705067A (zh) | 2010-05-12 |
CN101705067B true CN101705067B (zh) | 2012-01-18 |
Family
ID=42375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2367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05067B (zh) | 2009-11-23 | 2009-11-23 | 一种使用于贴合偏光板的黏着剂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0506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76401B (zh) * | 2015-02-04 | 2017-04-01 |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 壓敏性黏著劑組成物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78628B1 (ja) * | 2011-09-20 | 2013-09-04 | Dic株式会社 | 金属面貼付用粘着シート |
CN102617767B (zh) * | 2012-02-17 | 2013-12-25 | 澳达树熊涂料(惠州)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侧链的丙烯酸酯结晶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JP6156443B2 (ja) * | 2014-08-13 | 2017-07-05 | Jsr株式会社 | 積層体および基材の処理方法 |
CN105219316B (zh) * | 2015-11-12 | 2017-09-19 | 四川厚生天佐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粘接性能医用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 |
TWI621676B (zh) * | 2016-12-30 | 2018-04-21 |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黏著劑組成物、黏著層、光學層合物及電子裝置 |
CN110437749A (zh) * | 2019-08-27 | 2019-11-12 | 合肥德瑞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偏光片用压敏胶 |
CN110734711B (zh) * | 2019-09-18 | 2021-09-21 | 广东东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偏光片保护膜的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90372A (zh) * | 2002-08-29 | 2004-04-21 |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构件用粘合剂及采用该粘合剂的光学构件 |
CN101313043A (zh) * | 2005-11-21 | 2008-11-26 |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膜用粘合剂组合物和粘合片以及使用其的光学构件 |
-
2009
- 2009-11-23 CN CN2009102236713A patent/CN10170506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90372A (zh) * | 2002-08-29 | 2004-04-21 |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构件用粘合剂及采用该粘合剂的光学构件 |
CN101313043A (zh) * | 2005-11-21 | 2008-11-26 |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膜用粘合剂组合物和粘合片以及使用其的光学构件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3-73640A 2003.03.12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76401B (zh) * | 2015-02-04 | 2017-04-01 |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 壓敏性黏著劑組成物 |
TWI612112B (zh) * | 2015-02-04 | 2018-01-21 |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 感壓性黏著劑組成物 |
US10074827B2 (en) | 2015-02-04 | 2018-09-11 | Lg Chem, Ltd. | Encapsulation fil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05067A (zh) | 2010-05-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05067B (zh) | 一种使用于贴合偏光板的黏着剂组合物 | |
CN1733859B (zh) | 粘合剂 | |
CN101313043B (zh) | 光学膜用粘合剂组合物和粘合片以及使用其的光学构件 | |
CN1690097B (zh) | 丙烯酸树脂 | |
CN102333838B (zh) | 丙烯酸类粘合剂和利用该丙烯酸类粘合剂的偏光薄膜用粘合薄片及粘合型偏光薄膜 | |
CN104379694B (zh) | 偏振板用粘接剂组合物、带有粘接剂的偏振板和显示装置 | |
TWI751199B (zh) | 光學透明黏合劑組合物,包含其之光學透明黏合膜,及平板顯示裝置 | |
CN104531011A (zh) |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组合物、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 | |
US8314186B2 (en) |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use in bonding of polarizing plate | |
CN102686689B (zh) | 偏光板用粘合剂组合物以及利用了该组合物的偏光板 | |
CN101910345A (zh) | 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偏光片和包括该偏光片的液晶显示器 | |
TWI754363B (zh) | 黏著劑層及黏著薄膜 | |
CN1660916A (zh) | 丙烯酸树脂 | |
CN105018006A (zh) |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粘合片及触摸屏用层叠体 | |
CN105102569A (zh) | 粘着剂以及使用其的粘着片 | |
CN102516903A (zh) | 丙烯酸压敏粘合剂 | |
CN103555231A (zh) | 偏光片用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偏光片 | |
CN102533172B (zh) | 粘合剂组合物和使用该粘合剂组合物的光学元件 | |
JP6015990B2 (ja) | 光学フィルム用感圧粘着剤組成物 | |
CN105555891A (zh) | 便携式电子设备用粘合片 | |
CN105593256A (zh) | 嵌段共聚物 | |
KR20140032320A (ko) | 양면 점착 시트 | |
TW201819577A (zh) | 光學透明黏著劑組成物、包括該組成物之光學透明黏著性膜、及平板顯示器 | |
CN105555898A (zh) | 水分散型粘合剂组合物和粘合片 | |
CN1680454A (zh) | 丙烯酸树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