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0360A - 立体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立体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20360A CN1720360A CN 200380104809 CN200380104809A CN1720360A CN 1720360 A CN1720360 A CN 1720360A CN 200380104809 CN200380104809 CN 200380104809 CN 200380104809 A CN200380104809 A CN 200380104809A CN 1720360 A CN1720360 A CN 17203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bric
- layer
- yarn
- knot
- nex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29920001634 Copolyest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3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6
- KKEYFWRCBNTPAC-UHFFFAOYSA-N Terephtha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1=CC=C(C(O)=O)C=C1 KKEYFWRCBNTPA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4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WGCNASOHLSPBMP-UHFFFAOYSA-N hydroxyacetaldehyde Natural products OCC=O WGCNASOHLSPBM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721 Polyphenylene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1400 block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0570 polyeth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43 dye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50000002148 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5
- QQVIHTHCMHWDBS-UHFFFAOYSA-N isophtha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1=CC=CC(C(O)=O)=C1 QQVIHTHCMHWDB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WOZVHXUHUFLZGK-UHFFFAOYSA-N dimethyl terephthalate Chemical compound COC(=O)C1=CC=C(C(=O)OC)C=C1 WOZVHXUHUFLZG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171 Poly (ethylene 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DNIAPMSPPWPWGF-UHFFFAOYSA-N Prop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CC(O)CO DNIAPMSPPWPWG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334 co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2009 diols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519 hom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215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UXFQFBNBSPQBJW-UHFFFAOYSA-N 2-amino-2-methylpropane-1,3-diol Chemical compound OCC(N)(C)CO UXFQFBNBSPQBJ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30185605 Bisphenol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02 Polyethylene glyc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WNLRTRBMVRJNCN-UHFFFAOYSA-N adip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CCC(O)=O WNLRTRBMVRJNC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ADCOVFLJGNWWNZ-UHFFFAOYSA-N antimony tr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b]O[Sb]=O ADCOVFLJGNWWN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63 antioxid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6708 antioxidan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3118 ary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86 disperse dy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233 poly(alkylene oxides)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68 polycondens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23 polyethylene glyc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CXMXRPHRNRROMY-UHFFFAOYSA-N sebac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CCCCCCC(O)=O CXMXRPHRNRROM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BDHFUVZGWQCTTF-UHFFFAOYSA-M sulfonate Chemical compound [O-]S(=O)=O BDHFUVZGWQCTTF-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MQIUGAXCHLFZKX-UHFFFAOYSA-N Di-n-octyl phthalate Natural products CCCCCCCCOC(=O)C1=CC=CC=C1C(=O)OCCCCCCCC MQIUGAXCHLFZK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305 Nylon 6,10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1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037 adipic aci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61 adipic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5907 alkyl est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0129 anion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450 an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78 antioxid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290 bipheny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05 bipheny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IISBACLAFKSPIT-UHFFFAOYSA-N bisphenol A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CC=1C(C)(C)C1=CC=C(O)C=C1 IISBACLAFKSPI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DQSJQSWAWPGKG-UHFFFAOYSA-N butane-1,1-diol Chemical compound CCCC(O)O CDQSJQSWAWPGK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2091 cation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40 col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3 craw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81 deodor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991 dicarboxylic acids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MTHSVFCYNBDYFN-UHFFFAOYSA-N dieth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OCCO MTHSVFCYNBDYF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050 ester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86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63 flame retard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81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98 heat se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60 heat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30 hygroscopic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13 imbib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521 macromolecul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074 melt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KYTZHLUVELPASH-UHFFFAOYSA-N naphthalene-1,2-dicarboxy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2=C(C(O)=O)C(C(=O)O)=CC=C21 KYTZHLUVELPAS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ZUOUZKKEUPVFJK-UHFFFAOYSA-N phenylbenzene Natural products C1=CC=CC=C1C1=CC=CC=C1 ZUOUZKKEUPVFJ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05 plas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862 poly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077 polyo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80 propel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604 random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40 repell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871 repell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由具有织物组织的表面层、具有织物组织的里层和沿经纱方向或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并具有织物组织的结接层构成的立体织物,在上述的表面层和里层中,在经纱和纬纱的至少一方配置一种由含有单丝纤度为0.05~1.5dtex而且单纤维丝数为30~150根的聚酯复丝纱条作为一种构成成分的2种以上构成成分构成的复合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层与里层不直接相互连接而是通过结接层连结在一起的立体织物,其中,表面层、里层、结接层的各层均具有织物组织,而且该立体织物具有优良的缓冲性和柔软的触感以及优良的防风性,本发明还涉及该立体织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先前,已知一种纸制的通过形成波纹状材料结构而具有缓冲性的立体纤维结构体。
例如,在特开平7-316959号公报和特开平11-3616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表面层与里层通过结接纱连结的多重立体编织物。表面层与里层如此通过结接纱连结的多重立体编织物当其结构为针织物的场合,也可称为波纹针织物,它具有某种程度的缓冲性,因此可用于衣服的衬里和坐垫等多方面的用途。然而,就表面层与里层通过结接纱连结而成的这类多重立体编织物而言,在其厚度方向容易被压坏,其缓冲性不够充分。另外,当多重立体编织物具有针织物结构时,其透气性高,因此在将其作为秋冬衣料使用时存在容易透风而导致的寒冷的问题。
另外,在特开平1-321948号公报和特开平6-12883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由表面层与里层通过结接层结接而成的主要由单丝构成的多重立体织物,该结接层具有织物组织而且具有其侧断面形状为多角形的叠层结构。然而,虽然这种多重立体织物的缓冲性优良,但是由于其表面层与里层由单丝构成,因此存在触感发硬的问题。另外,由于其透气性高,因此在使用时存在容易透风而导致的寒冷的问题。
基于上述的理由,人们要求提供一种兼备优良的缓冲性、柔软的触感和优良防风性的立体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缓冲性、柔软触感和优良防风性的立体织物及其制造方法。上述的目的可以通过本发明的立体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来达到。
本发明的立体织物是一种由具有织物组织的表面层、具有织物组织的里层和沿经纱方向或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并具有织物组织的结接层构成的立体织物,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表面层和里层中,在经纱和纬纱的至少一方配置一种由含有单丝纤度为0.05~1.5dtex而且单纤维丝数(单丝数)为30~150根的聚酯复丝纱条作为1种构成成分的2种以上构成成分构成的复合丝。
这时,在上述的复合丝中,也可以含有作为其他构成成分的共聚聚酯复丝纱条。
另外,在上述的复合丝中,还可以含有作为其他构成成分的断裂伸长率为70~1000%的弹性纱。该弹性纱可以是一种在温度30℃、湿度90%RH条件下的平衡吸湿率为5~40%的吸湿性弹性纱。
作为上述的复合丝,优选是空气混纤加工纱或包芯加工纱。
在构成本发明的立体织物并呈波纹状弯曲的结接层中,在相邻峰部的中间位置有谷部,而且相邻峰部的间隔d优选在2~10mm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立体织物中,按照JIS L 1096-1998,6.27A法(弗雷泽型试验机法)测得的透气度优选为0~30cc/cm2·sec。
在本发明的立体织物中,按照JIS L 1096-1998 ,6.14.1B法(定载荷法)测得的伸长率优选为10~80%。
本发明的立体织物可以按下述的立体织物的制造方法制得,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表面层和里层中,在经纱和纬纱的至少一方配置一种由含有单丝纤度为0.05~1.5dtex而且单纤维丝数(单丝数)为30~150根的聚酯复丝纱条作为1种构成成分的复合丝,而且,通过使用一种热收缩率大于结接层经纱的高收缩纱或者含有该高收缩纱的复合丝作为表面层和里层的经纱,在织成由具有织物组织的表面层、具有织物组织的里层以及用于连接表面层和里层并具有织物组织的结接层构成的3重织物之后,对该3重织物施加温度80~100℃、时间1~60分钟的湿热处理和/或温度140~200℃、时间0.1~20分钟的干热处理,使结接层沿经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
另外,本发明的立体织物也可以按下述的立体织物的制造方法制得,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表面层和里层中,在经纱和纬纱的至少一方配置一种由含有单丝纤度为0.05~1.5dtex而且单纤维丝数(单丝数)为30~150根的聚酯复丝纱条作为1种构成成分的复合丝,而且,通过使用一种热收缩率大于结接层纬纱的高收缩纱或者含有该高收缩纱的复合丝作为表面层和里层的纬纱,在织成由具有织物组织的表面层、具有织物组织的里层以及用于连接表面层和里层并具有织物组织的结接层构成的3重织物之后,对该3重织物施加温度80~100℃、时间1~60分钟的湿热处理和/或温度140~200℃、时间0.1~20分钟的干热处理,使结接层沿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立体织物中,表面层1、里层2和呈波纹状弯曲的结接层3的说明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案
本发明的立体织物,其结构如图1模式图所示,由具有织物组织的表面层1、具有织物组织的里层2和呈波纹状弯曲并具有织物组织的结接层3构成。
此处,表面层与结接层在结接层的峰部结接,另一方面,里层与结接层在结接层的谷部结接。这时,结接层可以沿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也可以沿经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其次,如图1中的虚线4所示,结接层的峰部和谷部沿着与结接层的弯曲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连续。例如,在结接层沿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的场合,结接层的峰部和谷部沿经纱的方向连续,另一方面,在结接层沿经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的场合,结接层的峰部和谷部沿纬纱的方向连续。
上述的表面层和里层可以是平坦的,也可以是具有凹凸的。另外,结接层可以按缓和的曲线状呈波纹状弯曲(蛇行),也可以按直线呈锯齿状弯曲。
这时,在按波纹状弯曲的结接层中,在相邻峰部的中间位置有谷部,而且相邻峰部的间隔d在2~10mm(优选为3~7mm)的范围内,并且可以获得不易溢浆的稳定的缓冲性。
在本发明的立体织物中,对厚度没有特殊限定,可以根据其用途适宜地选择,但是该厚度优选在1~10mm(更优选为1.5~7mm)的范围内。该厚度如果小于1mm,则可能不能获得足够的缓冲性。反之,该厚度如果大于10mm,则可能容易发生溢浆并且不能获得足够的缓冲性。
下面说明构成本发明立体织物的各层。
首先,表面层具有织物组织,并且在经纱和纬纱的至少一方配置由含有单丝纤度为0.05~1.5dtex而且单纤维丝数为30~150根的聚酯复丝纱条作为1构成成分的2种以上的构成成分构成的复合丝。
此处,上述的单丝纤度如果大于1.5dtex,则不能获得柔软的触感和防风性(低透气性),因此不优选。反之,该单丝纤度如果小于0.05dtex,虽然可以获得柔软的触感和优良的防风性,但是纱条的制造困难,因此也不优选。另外,当上述的单纤维丝数少于30根时,也不能获得柔软的触感和防风性(低透气性),因此不优选。反之,当该单纤维丝数多于150根时,虽然可以获得柔软的触感和优良的防风性,但是纱条的制造困难,因此也不优选。
用于形成该聚酯复丝纱条的聚合物只要是聚酯就没有特殊限定,但优选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或者由它们与第3成分共聚而生成的聚酯。
另外,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损害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向上述的聚酯聚合物中添加选自消光剂、微孔形成剂(例如有机磺酸金属盐等)、阳离子染料可染色剂(例如间苯二甲酸锍盐等)抗氧化剂(例如受阻酚类抗氧化剂等)、热稳定剂、阻燃剂(例如三氧化二锑等)、荧光增白剂、着色剂、抗静电剂(例如磺酸金属盐等)、吸湿剂(例如聚氧亚烷基二醇等)等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添加剂。
作为上述的聚酯复丝纱条的纤维形态,必须是长纤维,以便与其他构成成分(下文称为其他纱条)进行复合加工。另外,通过对该聚酯复丝纱条进行通常的假捻卷曲加工、塔斯纶(タスラン)加工或交织加工等通常的空气加工,可以获得更优良的柔软触感或防风性,因此较为理想。应予说明,对于构成该聚酯复丝纱条的单丝纤维横断面的形状没有特殊限定,可以采用圆、三角、扁平、中间细的扁平、中空等的公知的断面形状。
在本发明中,复合丝是指对上述的聚酯复丝纱条与其他纱条进行复合加工而形成的纱条。这时,作为其他的纱条,对其纤维种类没有特殊限定,但是,为了容易获得上述的立体结构,优选是对热具有高收缩性的纱条(下文称为高收缩纱条)。该高收缩纱条含有共聚聚酯,作为其优选例子,可以例示其共聚聚酯的主构成单体是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而与该主构成单体进行共聚的第3成分是从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等的二羧酸,二甘醇、聚乙二醇、双酚和双酚砜(ビスフェノ-ルスルフォン)中选出的至少一种构成的共聚聚酯复丝纱条。
另外,如果该其他纱条是伸缩性纱条,则可给予本发明的立体织物伸缩性,因此是优选的。作为该伸缩性纱条,可以例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纱条或断裂伸长率为70~1000%的弹性纱等。其中,优选是后者的弹性纱。
上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纱条可以通过使用公知的熔融纺丝方法将由以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代表的对苯二甲酸的低级烷基酯与丙二醇(1,3-丙二醇)进行缩聚而获得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进行纺纱来获得。
作为上述的弹性纱,可以例示聚氨酯类弹性纱和聚醚酯类弹性纱。特别是由聚醚酯嵌段共聚物构成的弹性纱,由于其耐湿热性、耐碱性、热定型性均优良,因此作为优良的例子示出。
此处,所谓聚醚酯嵌段共聚物是指以芳香族聚酯单元作为刚性链段和以聚(烯化氧)二醇单元作为柔性链段的共聚物;作为芳香族聚酯,优选使用酸成分的80摩尔%以上,优选90摩尔%以上是从对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或者4,4′-二苯基二甲酸中选出的一种酸成分,与二元醇成分的80摩尔%以上,优选90摩尔%以上是从1,4-丁二醇、乙二醇或者1,3-丙二醇中选出的一种低分子量二元醇形成的聚酯。
另外,作为聚(氧亚烷基)二醇,可以举出聚氧亚乙基二醇、聚(氧亚丙基)二醇、聚(氧亚丁基)二醇等。这时,优选使用聚(氧亚丁基)二醇或聚氧亚乙基二醇的均聚物,或者由构成上述均聚物的重复单元中的两种以上按无规或嵌段状进行共聚而形成的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或者由上述均聚物或共聚物中的两种以上混合而形成的混合聚合物。
此处使用的聚(氧亚烷基)二醇的分子量优选为400~4000,特别优选为600~3500。当平均分子量小于400时,所获聚醚酯嵌段共聚物的嵌段性低下,因此其弹性性能有劣化的倾向,当平均分子量大于4000时,生成的聚合物发生相分离,从而难以生成嵌段共聚物,其弹性性能有劣化的倾向。
该聚醚酯嵌段共聚物可以按照通常的共聚聚酯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具体地可以按照下述的方法,即,将上述的酸成分和/或其烷基酯与低分子量二元醇以及聚(氧亚烷基)二醇加入反应器中,在有或没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或酯化反应,进而在高真空下进行缩聚反应直至达到所需的聚合度的方法。
上述的弹性纱是一种在温度30℃、湿度90%RH条件下的平衡吸湿率为5~40%的吸湿性弹性纱,其能给予本发明的立体织物吸湿性。该吸湿性弹性纱可以通过在上述的聚醚酯嵌段共聚物中选定聚氧亚乙基二醇作为聚(烯化氧)二醇来制得。
这些其他纱条的总纤度、单丝纤度、单纤维丝数没有特殊限定,但是,从触感或工艺性等的观点考虑,总纤度优选为20~170dtex,单丝纤度优选为0.5~50dtex,单纤维丝数优选在1~50根的范围内。
作为上述复合丝的复合加工方法,可以使用交织加工等的空气混纤加工方法、包芯加工方法、复合假捻加工方法等通常的方法。其中,从柔软的触感和防风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是空气混纤加工方法和包芯加工方法。
另外,在上述的复合丝中,只要含有单丝纤度为0.05~1.5dtex,而且单纤维丝数为30~150根的聚酯复丝纱条作为1种构成成分即可,对于构成复合丝的纱条的根数(构成成分的数目)没有限定。也就是说,在复合丝中所含的上述聚酯复丝纱条和/或其他纱条可以是单根丝纱条,也可以是2以上的多根丝纱条。
上述的复合丝可以配置在表面层的经纱和纬纱的两方,但是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可以将复合丝只配置在经纱和纬纱中的任一方。在将复合丝只配置在经纱和纬纱的任一方的场合,作为配置在与该复合丝不同方向的纱条,可以单独使用上述单丝纤度为0.05~1.5dtex,而且单纤维丝数为30~150根的聚酯复丝纱条,从柔软的触感和防风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如果对该聚酯复丝纱条施加通常的假捻卷曲加工,则可以获得柔软的触感,因此是优选的。
对于表面层的织物组织没有特殊限定,可以是平纹、斜纹等公知的织物组织。其中,从容易制造立体织物方面考虑,优选是平纹组织。
在本发明的立体织物中,里层具有织物组织,而且在该里层中,在经纱和纬纱的至少任何一方配置由含有单丝纤度为0.05~1.5dtex,而且单纤维丝数为30~150根的聚酯复丝纱条作为1种构成成分的2种以上构成成分的复合丝。
作为可配置在里层中的复合丝,可以使用与表面层同样的上述的复合丝。其中,当表面层的经纱与里层的经纱为同一种纱条,和/或表面层的纬纱与里层的纬纱为同一种纱条时,可以容易制得立体织物,因此优选。
对于里层的织物组织没有特殊限定,可以是平纹、斜纹等公知的织物组织。其中,从容易制造立体织物方面考虑,优选是平纹组织。
用于将上述表面层与里层结接的结接层沿经纱方向或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而且具有织物组织。由于结接层具有织物组织,可以使其显示优良的缓冲性和防风性。对用于构成该结接层的纤维没有特殊限定,但是,例如在结接层沿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的场合,如果构成结接层的经纱与构成表面层的经纱和/或构成里层的经纱为同一种经纱,则容易制造立体织物,因此优选。反之,在结接层沿经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的场合,如果构成结接层的纬纱与构成表面层的纬纱和/或构成里层的纬纱为同一种纬纱,则容易制造立体织物,因此是优选的。
如果在构成该结接层的经纱和纬纱中配置复丝纱条,则可以给予作为立体织物整体的柔软性。另外,如果在结接层沿经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的场合,向构成结接层的经纱中,或者在结接层沿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的场合向构成结接层的纬纱中,配置单丝纤度为5dtex以上(更优选为10~30dtex)粗单丝纤度的纱,则可以赋予作为立体织物整体的厚度或更优良的缓冲性,因此是优选的。
对上述的结接层的织物组织没有特殊限定,可以是平纹、斜纹等公知的织物组织。其中,从容易制造立体织物方面考虑,优选是平纹组织。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立体织物的制造方法。
首先,在表面层和里层的经纱和纬纱的至少一方中使用一种由单丝纤度为0.05~1.5dtex而且单纤维丝数为30~150根的聚酯复丝纱条作为1种构成成分的2种以上构成成分构成的复合丝。作为该复合丝,可以适宜地使用上述的复合丝。另外,在结接层沿经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的场合,在表面层和里层的经纱中使用一种热收缩率比结接层的经纱大的高收缩纱或者含有该高收缩纱的复合丝。另一方面,在结接层沿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的场合,在表面层和里层的纬纱中使用一种热收缩率比结接层的纬纱大的高收缩纱或者含有该高收缩纱的复合丝。然后,织成一种由具有织物组织的表面层、具有织物组织的里层和用于连结表面层和里层并具有织物组织的结接层构成的三重织物。
这时,用于连结表面层与结接层的连结点的间隔(用于连结里层与结接层的连结点的间隔)优选按照在下述的热处理后,在呈波纹状弯曲的结接层中相邻峰部的间隔d(相邻谷部的间隔d)为2~10mm(更优选为2~7mm)的条件来选定。
另外,作为上述高收缩纱的热水收缩率,优选在13%以上(更优选为15~80%)。另一方面,作为结接层的经纱(纬纱)的热水收缩率,优选在10%以下(更优选为1~8%)。这样,通过将热收缩率大于结接层的经纱(纬纱)的热收缩率的纱条配置为表面层的经纱(纬纱)和里层的经纱(纬纱),就能使得在经过下述的热处理之后,构成表面层和里层的经纱(纬纱)的长度比构成结接层的经纱(纬纱)要短,从而可以使得结接层沿经纱方向(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这时,上述纱的长度之差优选在10%以上(更优选为12~30%以上)。
其次,通过对该三重织物施加温度80~100℃、时间1~60分钟的湿热处理和/或140~200℃(优选150~180℃)、0.1~20分钟的干热处理,就可使得结接层沿经纱方向或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从而可以获得本发明的立体织物。应予说明,这些湿热处理和/或干热处理可以反复进行。
对于该立体织物可以在上述热处理之前和/或之后施加碱减量加工或常规的染色后处理加工。进而,在后处理加工中,可以同时地或者顺次地施加吸水性增进处理(例如涂布或浸渍阴离子型亲水性高分子等吸水剂的处理)、防水处理(例如涂布或浸渍含氟化合物等的防水剂的处理)、紫外线屏蔽处理(例如涂布或浸渍超微粒子金属氧化物的分散液的处理)、抗静电处理、给予除臭剂的处理、给予防虫剂的处理、夜光剂处理、负离子发生剂处理中的1种以上的处理。
在如此获得的立体织物中,由于在表面层和里层中配置含有单丝纤度为0.05~1.5dtex,而且单纤维丝数为30~150根的聚酯复丝纱条作为1种构成成分的复合丝,因此可以获得柔软的触感和优良的防风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立体织物中,优选结接层沿经纱方向或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而且该结接层具有织物组织,因此本发明的立体织物难以被压坏并具有优良的缓冲性。进而,由于结接层具有织物组织,因此,本发明的立体织物与使用结接纱的现有立体织物相比,具有更高的防风性。这时,作为该防风性,按照JIS L 1096-1998,6.27A法(弗雷泽型试验机法)测得的透气度优选为0~30cc/cm2·sec(更优选为1~15cc/cm2·sec)。
实施例
下面详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应予说明,实施例中各测定项目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测定。
(1)热水收缩率
使用一个周长为1.125m的纱框测长器,将试样绕10圈进行取样并制成绞纱,将该绞纱悬挂在刻度板的吊钉上之后,在其下部悬吊一个重量为绞纱总重量1/30的荷重,读取处理前的绞纱的长度,然后取下荷重,将绞纱放入一个棉花袋中并于沸水中浸渍30分钟。然后将绞纱取出,用滤纸将水分分离除去,风干24小时,然后再次悬挂到刻度板的吊钉上,在其下部悬吊一个与上述同样的荷重,读取处理后的绞纱的长度L2。热水收缩率(BWS)通过下式算出。应予说明,以n数等于5算出其平均值。
BWS(%)=(L1-L2)/L1×100
(2)卷曲率
使用一个周长为1.125m的纱框测长器,制成总纤度为3333dtex的绞纱,将该绞纱悬挂在刻度板的吊钉上,再在其下部悬吊6g的初荷重和600g的荷重,读取绞纱的长度L0,然后迅速取下荷重,同时将绞纱从刻度板上取下,在沸水中浸渍30分钟,进行卷曲形成处理。然后将绞纱取出,用滤纸分离除去水分,风干24小时,然后再次悬吊到刻度板上,将上述荷重悬挂1分钟后读取该绞纱的长度L1,接着迅速地取下该荷重,1分钟后读取该绞纱的长度L2。卷曲率通过下式算出。应予说明,以n数等于5算出其平均值。
卷曲率(%)=(L1-L2)/L0×100
(3)吸湿率
将纱线制成绞纱,分取约10g的试样,在温度20℃、湿度90%RH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以放置后的质量作为吸湿后的质量,通过下式算出吸湿率。应予说明,以n数等于5算出其平均值。
吸湿率(%)=((吸湿后的质量)-(绝对干后的质量))/(绝对干后的质量)×100
(4)断裂伸长率
按照JIS L 1013-1998、7.5伸长率标准时试验测定断裂伸长率。应予说明,以n数等于5算出其平均值。
(5)透气度
按照JIS L 1096-1998、6.27A法(弗雷泽型试验机法)进行测定。应予说明,以n数等于5算出其平均值。
(6)织物的伸长率
按照JIS L 1096-1998、6.14.IB法(定载荷法)进行测定。应予说明,以n数等于5算出其平均值。
(7)触感
由试验者3人进行试验,根据手的触感,从柔软性方面考虑将触感分为下述4个等级进行评价。
4级:柔软性优良
3级:柔软性较好
2级:柔软性不够满意
1级:柔软性不良
实施例1
将含有摩尔比为93/7的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共聚聚酯按常规的方法纺纱·拉伸而获得的共聚聚酯复丝纱条33dtex/12fil(热水收缩率20%)与通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丝纱条33dtex/72fil(单丝纤度0.46dtex、热水收缩率3%)进行合丝,使用公知的交织空气喷嘴,按走纱速度600m/min进行混纤加工,获得了交织空气混纤加工纱。
然后,将该交织空气混纤加工纱用于表面层的经纱和里层的经纱,另一方面,使用按常规方法获得的通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丝纱条66dtex/4fil(热水收缩率7%)作为结接层的经纱,以及使用常规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假捻卷曲加工纱84dtex/72fil(单丝纤度1.17dtex,卷曲率17%)作为表面层、里层和结接层各层的纬纱,按照热处理后的结接点的间隔d(经纱方向)为5mm,而且里层与结接层的结接点处于表面层与接合层的相邻两个结接点的中间位置的条件进行设定,获得了表面层、里层、结接层的各层均为具有织物组织的平纹三重织物(表面层的织物组织:平纹组织,里层的织物组织:平纹组织,结接层的织物组织:平纹组织)的坯布。
向该坯布施加温度95℃、时间3分钟的湿热(蒸汽)处理,接着使用(株)ヒラノテクシ-ド公司制的拉幅机施加温度170℃、时间1分钟的干热处理,然后使用(株)日阪制作所制的液流染色机以常规的分散染料进行温度130℃、时间45分钟的染色,进而使用(株)ヒラノテクシ-ド公司制的拉幅机进行温度160℃、时间1分钟的干热处理,获得了厚度为1.9mm的立体织物。
在该立体织物中,表面层与里层为平坦的面,而结接层沿经纱方向按缓和的曲线呈波纹状的弯曲。在该结接层中,如图1模式图所示,在相邻的峰部之间有谷部,而且相邻峰部的间隔d为5mm,相邻谷部的间隔也是5mm。
该立体织物的缓冲性良好,其触感的柔软性非常优良(4级),而且其防风性也优良(透气度9cc/cm2·sec)。
实施例2
对一种断裂伸长率为650%的公知的聚醚聚酯弹性纱(帝人フアイバ-(株)制,制品名レクセ(注册商标)、44dtex/1fil)使用常规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丝假捻卷曲加工纱50dtex/144fil施加1000T/m的包芯加工,获得了伸缩性纱条(热水收缩率16%)。
接着,使用该伸缩性纱条作为表面层的经纱和里层的经纱,另一方面,使用按常规方法获得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丝66dtex/4fil(热水收缩率7%)作为结接层的经纱,以及使用常规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假捻卷曲加工纱84dtex/72fil(单丝纤度1.17dtex、卷曲率17%)作为表面层、里层和结接层的纬纱,按照热处理后的结接点的间隔d(经纱方向)为5mm,而且里层与结接层的结接点处于表面层与结接层的相邻两个结接点的中间位置的条件进行设定,获得了表面层、里层、结接层的各层均为具有织物组织的平纹三重织物(表面层的织物组织:平纹组织,里层的织物组织:平纹组织,结接层的织物组织:平纹组织)的坯布。
向该坯布施加温度95℃、时间3分钟的湿热(蒸汽)处理,接着使用(株)ヒラノテクシ-ド公司制的拉幅机施加温度170℃、时间1分钟的干热处理,然后使用(株)日阪制作所制的液流染色机以常规的分散染料进行温度130℃、时间45分钟的染色,进而使用(株)ヒラノテクシ-ド制的拉幅机进行温度160℃、时间1分钟的干热处理,获得了厚度为1.9mm的立体织物。
在该立体织物中,表面层与里层为平坦的面,而结接层则沿经纱方向按缓和的曲线呈波纹状弯曲。在该结接层中,如图1模式图所示,在相邻的峰部之间有谷部,而且相邻峰部的间隔d为5mm,相邻谷部的间隔也是5mm。
该立体织物的缓冲性良好,其触感的柔软性非常优良(4级),而且其防风性也优良(透气度7cc/cm2·sec)。另外,织物的伸长率(伸长率沿经纱方向为57%,沿纬纱方向为6%)也优良。
实施例3
将含有对苯二甲酸33.0重量份作为酸成分、丁二醇16.8重量份作为二元醇成分并含有聚乙二醇50.2重量份的聚醚酯在230℃的温度下熔融,使用规定的喷丝头按照3.05g/分的流出量进行挤出。将该聚合物通过2个导丝辊按705m/min的速度牵引,进而按照750m/分的速度(卷取拉伸1.06)进行卷取,获得了44分特/1纤维纱的具有吸湿性的聚醚酯弹性纱。该弹性纱的吸湿率为16%,断裂伸长率为816%。
进而,在实施例2中,除了使用上述具有吸湿性的聚醚酯弹性纱代替断裂伸长率为650%的公知的聚醚聚酯弹性纱(帝人フアイバ-(株)制,制品名レクセ(注册商标)、44dtex/1fil)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厚度为1.9mm的立体织物。
在该立体织物中,表面层与里层为平坦的面,而结接层则沿经纱方向按缓和的曲线呈波纹状弯曲。另外,在该结接层中,如图1模式图所示,在相邻的峰部之间有谷部,而且相邻峰部的间隔d为5mm,相邻谷部的间隔也是5mm。
该立体织物的缓冲性良好,其触感的柔软性非常优良(4级),而且其防风性也优良(透气度11cc/cm2·sec)。另外,织物的伸长率(伸长率沿经纱方向为57%,沿纬纱方向为6%)也优良。而且具有作为织物的吸湿性。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含有摩尔比为93/7的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共聚聚酯按常规方法进行纺丝·拉伸而获得的共聚聚酯单丝66dtex/1fil(热水收缩率20%)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立体织物。
在该立体织物中,表面层与里层为平坦的面,而结接层则按缓和的曲线呈波纹状弯曲。另外,在该结接层中,在相邻的峰部之间有谷部,而且相邻峰部的间隔d为5mm,相邻谷部的间隔也是5mm。
在该立体织物中,虽然其缓冲性良好,但是其触感发硬(1级),另外,其透气度为67cc/cm2·sec,因此其防风性不够好。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立体织物由于具有缓冲性和柔软的触感以及优良的防风性,因此可以在许多用途中使用。例如适合作为衣服或运动服的全体或膝、肘等的一部分使用,以及适用于防寒服、看护医疗用衣服、运动护身带等。另外,还可以作为石膏绷带、地板防滑垫、鞋垫·鞋帮、地板垫、床垫、休闲用垫、住宅的墙壁材料、窗帘、汽车用垫、汽车的内装材料、椅子的缓冲材料·表面材料、捆包材料、皮箱、皮包等。
Claims (10)
1.一种立体织物,它是由具有织物组织的表面层、具有织物组织的里层和沿经纱方向或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并具有织物组织的结接层构成的立体织物,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的表面层和里层中,在经纱和纬纱的至少一方配置一种由含有单丝纤度为0.05~1.5dtex而且单纤维丝数为30~150根的聚酯复丝纱条作为1种构成成分的2种以上构成成分构成的复合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织物,其中,在上述的复合丝中,含有作为其他构成成分的共聚聚酯复丝纱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织物,其中,在上述的复合丝中,含有作为其他构成成分的断裂伸长率为70~1000%的弹性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织物,其中,上述的弹性纱是一种在温度30℃、湿度90%RH条件下的平衡吸湿率为5~40%的吸湿性弹性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织物,其中,上述的复合丝是空气混纤加工纱或包芯加工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织物,其中,在呈波纹状弯曲的结接层中,在相邻峰部的中间位置有谷部,而且相邻峰部的间隔d在2~10mm的范围。
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中所述的立体织物,其中,按照JISL 1096-1998,6.27A法(弗雷泽型试验机法)测得的立体织物透气度为0~30cc/cm2·sec。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织物,其中,按照JISL 1096-1998,6.14.1B法(定载荷法)测得的立体织物沿经纱方向和/或纬纱方向的伸长率为10~80%。
9.一种立体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表面层和里层中,在经纱和纬纱的至少一方配置一种由含有单丝纤度为0.05~1.5dtex而且单纤维丝数为30~150根的聚酯复丝纱条作为1种构成成分的2种以上构成成分的复合丝,而且,通过使用一种热收缩率大于结接层经纱的高收缩纱或者含有该高收缩纱的复合丝作为表面层和里层的经纱,在织成由具有织物组织的表面层、具有织物组织的里层以及用于连接表面层和里层并具有织物组织的结接层构成的3重织物之后,对该3重织物施加温度80~100℃、时间1~60分钟的湿热处理和/或温度140~200℃、时间0.1~20分钟的干热处理,使结接层沿经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
10.一种立体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表面层和里层中,在经纱和纬纱的至少一方配置一种由含有单丝纤度为0.05~1.5dtex而且单纤维丝数为30~150根的聚酯复丝纱条作为1种构成成分的2种以上构成成分的复合丝,而且,通过使用一种热收缩率大于结接层纬纱的高收缩纱或者含有该高收缩纱的复合丝作为表面层和里层的纬纱,在织成由具有织物组织的表面层、具有织物组织的里层以及用于连接表面层和里层并具有织物组织的结接层构成的3重织物之后,对该3重织物施加温度80~100℃、时间1~60分钟的湿热处理和/或温度140~200℃、时间0.1~20分钟的干热处理,使结接层沿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349630A JP4194829B2 (ja) | 2002-12-02 | 2002-12-02 | ソフト風合いを有するダンボール状立体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49630/2002 | 2002-12-02 | ||
JP18512/2003 | 2003-01-2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20360A true CN1720360A (zh) | 2006-01-11 |
Family
ID=32752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380104809 Pending CN1720360A (zh) | 2002-12-02 | 2003-12-01 | 立体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194829B2 (zh) |
CN (1) | CN1720360A (zh)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2543A (zh) * | 2009-05-18 | 2010-11-24 | 熊津可蜜珂耳 | 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的三维织物 |
CN101973148A (zh) * | 2010-08-20 | 2011-02-16 | 钟洲 | 一种防电弧织物、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
CN102851844A (zh) * | 2012-10-11 | 2013-01-02 | 宜兴市新立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角联锁结构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CN103924360A (zh) * | 2014-03-27 | 2014-07-16 |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三维立体织物的织造方法 |
CN105581409A (zh) * | 2016-03-18 | 2016-05-18 | 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 | 一种高舒适性防护服面料及防护服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012237A (zh) * | 2016-08-14 | 2016-10-12 | 谢强 | 3d间隔机织物 |
CN106167946A (zh) * | 2016-08-10 | 2016-11-30 | 赵庆敏 | 一种中空网布 |
CN106757682A (zh) * | 2017-01-12 | 2017-05-31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三层梭织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868684A (zh) * | 2017-04-06 | 2017-06-20 | 浙江万姿布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织物及其用途 |
WO2018001305A1 (zh) * | 2016-07-01 | 2018-01-04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织物 |
CN108127931A (zh) * | 2017-12-15 | 2018-06-08 | 西安交通大学 | 仿蛛丝非线性力学特性复合材料结构 |
CN108166131A (zh) * | 2018-03-20 | 2018-06-15 | 佛山市瑰栗服装材料有限公司 | 防紫外、防水面料的制备方法 |
CN109680384A (zh) * | 2018-12-21 | 2019-04-26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填充式梭织弹性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
CN111619195A (zh) * | 2020-03-26 | 2020-09-04 | 杭州意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风透气的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
CN111764019A (zh) * | 2019-04-02 | 2020-10-13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填充结构的弹性面料 |
CN114457488A (zh) * | 2022-01-24 | 2022-05-10 | 浙江玉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梭口织机及多层立体间隔的座椅用弹性织物组织设计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20227A (zh) * | 2012-11-21 | 2013-02-13 | 王金树 | 高收缩立体凹凸型床上用品的加工方法 |
JP2015132022A (ja) * | 2014-01-09 | 2015-07-23 | 永平寺サイジング株式会社 | クッション構造体 |
-
2002
- 2002-12-02 JP JP2002349630A patent/JP419482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
- 2003-12-01 CN CN 200380104809 patent/CN172036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2543A (zh) * | 2009-05-18 | 2010-11-24 | 熊津可蜜珂耳 | 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的三维织物 |
CN101892543B (zh) * | 2009-05-18 | 2013-03-20 | 熊津可蜜珂耳 | 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的三维织物 |
CN101973148A (zh) * | 2010-08-20 | 2011-02-16 | 钟洲 | 一种防电弧织物、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
CN102851844A (zh) * | 2012-10-11 | 2013-01-02 | 宜兴市新立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角联锁结构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CN102851844B (zh) * | 2012-10-11 | 2013-11-06 | 宜兴市新立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角联锁结构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CN103924360A (zh) * | 2014-03-27 | 2014-07-16 |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三维立体织物的织造方法 |
CN103924360B (zh) * | 2014-03-27 | 2015-09-30 |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三维立体织物的织造方法 |
CN105581409A (zh) * | 2016-03-18 | 2016-05-18 | 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 | 一种高舒适性防护服面料及防护服及其制备方法 |
WO2018001305A1 (zh) * | 2016-07-01 | 2018-01-04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织物 |
CN108884608B (zh) * | 2016-07-01 | 2019-12-31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织物 |
CN107287736B (zh) * | 2016-07-01 | 2019-02-22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织物 |
CN108884608A (zh) * | 2016-07-01 | 2018-11-23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织物 |
CN106167946A (zh) * | 2016-08-10 | 2016-11-30 | 赵庆敏 | 一种中空网布 |
CN106012237A (zh) * | 2016-08-14 | 2016-10-12 | 谢强 | 3d间隔机织物 |
CN106757682A (zh) * | 2017-01-12 | 2017-05-31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三层梭织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868684A (zh) * | 2017-04-06 | 2017-06-20 | 浙江万姿布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织物及其用途 |
CN108127931A (zh) * | 2017-12-15 | 2018-06-08 | 西安交通大学 | 仿蛛丝非线性力学特性复合材料结构 |
CN108166131A (zh) * | 2018-03-20 | 2018-06-15 | 佛山市瑰栗服装材料有限公司 | 防紫外、防水面料的制备方法 |
CN109680384A (zh) * | 2018-12-21 | 2019-04-26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填充式梭织弹性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
CN109680384B (zh) * | 2018-12-21 | 2024-04-12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填充式梭织弹性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
CN111764019A (zh) * | 2019-04-02 | 2020-10-13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填充结构的弹性面料 |
CN111619195A (zh) * | 2020-03-26 | 2020-09-04 | 杭州意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风透气的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
CN111619195B (zh) * | 2020-03-26 | 2021-02-19 | 杭州意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风透气面料的制作方法 |
CN114457488A (zh) * | 2022-01-24 | 2022-05-10 | 浙江玉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梭口织机及多层立体间隔的座椅用弹性织物组织设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4183128A (ja) | 2004-07-02 |
JP4194829B2 (ja) | 2008-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20360A (zh) | 立体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 |
TWI276715B (en) | Three-dimensional fabric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
CN1102676C (zh) | 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9782C (zh) | 卷曲聚酯纤维及包含其的混合纤维结构 | |
EP3633091B1 (en) | Multilayer structured fabric and fiber product | |
KR100902794B1 (ko) | 신축성 심초형 복합사 및 신축성 직편물 | |
WO2004113601A1 (ja) | 二異種糸条含有織編布帛及びそれを含む衣服 | |
CN101044274A (zh) | 当用水润湿时空隙率低下的含有卷曲长丝的机织物或针织物,其生产方法以及由其得到的纺织产品 | |
CN1759212A (zh) | 含有因湿润而空隙率降低的两种不同纱线的机织或针织布 | |
JP2006037315A (ja) | 混繊糸および織編物 | |
CN1514897A (zh) | 保暖针织物 | |
CN1327492A (zh) | 聚酯丝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359501B1 (ko) | 고수축섬유 | |
JP2009299201A (ja) | 速乾性に優れた編地および繊維製品 | |
JP2006283203A (ja) | カチオン可染性特殊断面仮撚加工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4818068B2 (ja) | 制電撥水織物および衣料 | |
JP2005154994A (ja) | 弾性複合糸および織編物および繊維製品 | |
JP2003155400A (ja) | 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および繊維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9299207A (ja) | 多層構造織編物および繊維製品 | |
JP2018066077A (ja) | 編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シャツ | |
JPH11200174A (ja) | 高密度織物 | |
JP4886657B2 (ja) | 吸湿捲縮複合繊維 | |
JP2629318B2 (ja) | 難燃性ポリエステルミシン糸 | |
KR102429299B1 (ko) | 고수축성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 고수축성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용 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원단 | |
JP2010196208A (ja) | 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繊維布帛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繊維布帛および繊維製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