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7312A -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7312A
CN1717312A CNA2003801042904A CN200380104290A CN1717312A CN 1717312 A CN1717312 A CN 1717312A CN A2003801042904 A CNA2003801042904 A CN A2003801042904A CN 200380104290 A CN200380104290 A CN 200380104290A CN 1717312 A CN1717312 A CN 17173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bt
film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801042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川清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717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73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 B29C55/06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parallel with the direction of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7Flat, e.g. panels
    • B29C48/08Flat, e.g. panels flexible, e.g. fil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8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 B29C48/91Heating, e.g. for cross lin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8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 B29C48/911Cooling
    • B29C48/9135Cooling of flat articles, e.g.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supporting means
    • B29C48/914Cooling of flat articles, e.g.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supporting means cooling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67/006PBT, i.e.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从T模以薄膜状挤出熔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在实质上未拉伸的状态下缓慢冷却得到的薄膜,使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结晶化,并对得到的结晶化薄膜进行拉伸。

Description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T模法制造膜厚的均匀性和耐热收缩性出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在机械强度、耐热性、耐药品性、耐冲击性、电性质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因此一直以来作为工程用塑料受到了关注,并且可用作汽车部件、电气电子部件等注射成型产品。PBT在气体屏蔽性或保香性方面也出色,所以如果制成膜厚均匀性或耐热收缩性出色的薄的PBT薄膜,作为包装材料是有用的。但是,由于PBT的熔融张力低,无法进行快速拉伸,且因玻璃化温度接近常温而容易产生薄膜皱褶的问题。为此,使PBT树脂成形为具有10~30μm程度的均匀厚度的漂亮的包装用薄膜是非常困难的。
薄膜的制造方法有T模法和膨胀成形法,但与T模法相比,通常膨胀成形法的生产率高,适合于制造薄的薄膜。但是,在用膨胀成形法制造的PBT薄膜上存在膜厚不均较多且热收缩率大的问题。
当采用T模法制造PBT薄膜时,为了实施薄膜化并改善机械强度等物性,对通过冷却从T模挤出的熔融PBT树脂而得到的未拉伸薄膜进行拉伸。作为对通过T模法而制作的未拉伸薄膜实施双轴拉伸以制造PBT薄膜的方法,特开昭49-80178号提出将熔融PBT从T模挤出到例如65℃的冷却辊上,并在PBT的二次玻璃化温度以上且低于熔点10℃以上的温度下对得到的未拉伸薄膜进行同时双轴拉伸的方法。另外,特公昭51-40904号提出将熔融PBT从T模挤出到例如30℃的冷却辊上,并先在PBT的二次玻璃化温度以上且低于熔点10℃以上的温度下对得到的未拉伸薄膜进行拉伸后,在第1阶段的拉伸温度以上的温度下,在相对第1阶段的拉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进行拉伸的方法。另外,特开昭51-146572号提出从T模挤出到例如30℃的冷却辊上,并先在PBT的玻璃化温度以上~100℃以下的温度下对得到的未拉伸薄膜进行横向拉伸,然后在高于第1阶段的拉伸温度且在PBT熔点以下的温度下在长度方向上进行拉伸的方法。
但在这些文献中,由于通过骤冷熔融PBT树脂而对制作的未拉伸薄膜进行双轴拉伸,所以拉伸加工性不够充分,得到的薄膜的膜厚不均且热收缩率较大。为了使PBT薄膜的双轴拉伸容易进行,提出了与其他树脂薄膜层叠的方法,混合聚乙烯、聚丙烯等互溶性好的树脂的方法等,但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很难将其薄膜化至作为包装薄膜最为理想的厚度的10~30μm程度的膜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厚的均匀性和耐热收缩性出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将从T模挤出来的熔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薄膜在实质上未拉伸的状态下缓慢冷却并使其结晶化,然后拉伸,则可以得到膜厚均匀性和耐热收缩性出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从而想到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从T模以薄膜状挤出熔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在实质上未拉伸的状态下缓慢冷却得到的薄膜,使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结晶化,并对得到的结晶化薄膜进行拉伸。
未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薄膜的缓慢冷却,优选在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结晶化温度-40℃~结晶化温度+20℃的温度下进行。上述未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薄膜的缓慢冷却速度优选为30℃/秒以下。上述结晶化未拉伸薄膜的厚度优选30~200μm。上述结晶化未拉伸薄膜优选至少在长度方向上进行拉伸。上述结晶化未拉伸薄膜优选在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结晶化温度-50℃~结晶化温度-10℃的温度下进行拉伸。上述拉伸的倍率优选为1.5倍以上。
拉伸薄膜优选在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结晶化温度-110℃~结晶化温度-50℃的温度下进行再拉伸。上述再拉伸的倍率优选为1.1倍以上。再拉伸薄膜可以在室温~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玻璃化温度的范围内的温度下进行冷拉伸。上述冷拉伸的倍率优选为1.1倍以上。若将树脂总量计为100质量%,则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优选含有聚烯烃和/或弹性体5~15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通过T模法制造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通过T模法制造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装置的其他例子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通过T模法制造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装置的又一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
对作为原料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由将1,4-丁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作为构成成分的均聚物构成。不过在不损坏耐热收缩性等物性的范围内,可以含有1,4-丁二醇以外的二醇成分、或者对苯二甲酸以外的羧酸成分作为共聚成分。作为这样的二醇成分,可以举例为乙二醇、二甘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甲醇等。作为二羧酸成分,可以举例为间苯二甲酸、癸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琥珀酸等。作为优选的PBT树脂的具体例子,可以举例为由东丽(株)以商品名“トレコン”而出售的均质PBT树脂。
PBT树脂并不限于只由PBT构成的情形,可以在不损坏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按照目的含有其他热塑性树脂。作为其他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聚酯,聚苯硫醚(PPS),聚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酰胺酰亚胺(PAI),聚醚砜(PES),聚醚醚酮(PEEK),聚碳酸酯,聚氨酯,含氟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聚氯乙烯,弹性体等。特别是当PBT树脂含有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和/或弹性体时,熔融粘度和熔融张力增高,所以可在改善拉伸加工性的同时改善得到的薄膜的机械强度或热封性,所以优选。其中,优选PBT树脂含有聚乙烯。当含有其他热塑性树脂时,其比例在将PBT树脂总量计为100质量%的情况下,优选5~15质量%,更优选5~10质量%。因此,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应该理解为不只是PBT,还指含有PBT+其他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物。
可以按照所要求的性能而在PBT树脂中适当使用可以添加到通常的热塑性树脂以及热固化性树脂中的公知的添加剂,即增塑剂、防氧化剂或紫外线吸收剂等稳定剂、防静电剂、表面活性剂、染料或颜料等着色剂、用于改善流动性的润滑剂、结晶化促进剂(核剂)、无机填充材料等。
[2]PBT薄膜的制造方法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通过T模法制造PBT薄膜的装置的一个例子。通过将熔融PBT树脂从T模7挤出而得到的挤出薄膜5,通过用加热涂胶辊(casting roll)1牵拉而缓慢冷却,形成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在加热涂胶辊1和与其平行设置的第2辊2之间对得到的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进行拉伸,然后经由导辊9并通过卷轴8进行卷绕。
(a)结晶化未拉伸薄膜的形成
(i)熔融混炼工序
首先,对PBT树脂和在上述[1]中所述的添加剂等进行熔融混炼,调制熔融PBT树脂。对熔融混炼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采取在双轴挤出机中均匀混炼的方法。混炼温度优选为PBT树脂的熔点+10℃~熔点+40℃。当使混炼温度高于PBT树脂的熔点+40℃时,树脂有可能发生热老化。为此当在挤出机中进行混炼时,使用具有不会发热的螺旋结构的设备,或者具有适当的冷却装置的设备。当使混炼温度的下限不到PBT树脂的熔点+10℃时,挤出量不稳定,所以不优选。例如,当PBT树脂是均聚物时,其熔点约为220~230℃,所以混炼温度设为230~270℃。熔点是通过ASTM D4591来测量的(以下相同)。
从挤出机中直接或者借助别的挤出机从T模7挤出经混炼的熔融PBT树脂,或者先进行冷却而颗粒化之后再次通过挤出机从T模7中挤出来。T模的间隙通常在5mm以下。从T模挤出的树脂温度优选PBT树脂优选为PBT树脂的熔点-10℃~熔点+30℃,更优选为PBT树脂的熔点~熔点+10℃。
(ii)缓慢冷却工序
通过将熔融PBT树脂从T模7挤出而得到的挤出薄膜5,由加热涂胶辊1接受,并用辊1缓慢冷却而形成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通过形成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可改善拉伸加工性,所以当通过拉伸使其薄膜化时,与对非晶质的未拉伸薄膜实施薄膜化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膜厚的不均。
加热涂胶辊1的温度优选为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40℃~结晶化温度+20℃。这里的用语“结晶化温度”是指在250℃下熔化试样之后,以20℃/分钟的速度降温时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检测出的结晶峰的温度。例如,当PBT树脂是均聚物时,其结晶化温度约为170~190℃。与该温度范围的加热涂胶辊1接触的挤出薄膜5,被缓慢冷却至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40℃~结晶化温度+20℃。
当辊1的温度超过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20℃时,得到的未拉伸薄膜6不发生结晶化。另一方面,当辊1的温度不到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40℃的温度时,挤出薄膜5的冷却过快,得到的未拉伸薄膜6的结晶化度低,因此拉伸加工性低。挤出薄膜5更优选缓慢冷却至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35℃~结晶化温度+10℃。
当在T模7和加热涂胶辊1之间没有设置加热机构时,为了确保足够的缓慢冷却速度,优选使T模7和加热涂胶辊1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短,具体优选为20cm以下。
缓慢冷却速度优选为30℃/秒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特别优选为10℃/秒以下。如果挤出薄膜5没有经过缓慢冷却,则结晶化不够充分。对缓慢冷却速度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从生产能力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3℃/秒。
为了使后段的拉伸容易进行,优选使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的厚度为30~200μm,更优选为35~100μm。为了使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的厚度达到30~200μm,且抑制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形成时的颈缩现象(被浇在加热涂胶辊1上的薄膜的宽度变得比T模7的有效宽度窄的现象),优选使加热涂胶辊1的圆周速度为5~20m/分钟,更优选为5~15m/分钟。加热涂胶辊1的直径优选为35~70cm。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加热涂胶辊1。此时各加热涂胶辊1的圆周速度相同,而各加热涂胶辊1的温度可以相同,也可以在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40℃~结晶化+20℃的温度范围从上流到下流依次降低。
(b)拉伸
(i)拉伸工序
如图1所示,得到的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在于加热涂胶辊1和第2辊2之间设置圆周速度差的条件下,在长度方向(MD)上进行拉伸。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优选在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50℃~结晶化-10℃的温度下进行拉伸,由此可以使熔融张力处于适于相对高倍率的拉伸的范围内,从而完成膜厚不均少的均匀拉伸。拉伸温度更优选为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50℃~结晶化-30℃的温度。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被拉伸的区域(拉伸区域)61是在加热涂胶辊1和第2辊2之间,所以优选将辊间距离(两辊共同切线上的两切点间的距离)设置成10cm以下,以使拉伸区域61在上述优选的拉伸温度范围内。通过将辊间距离设置成10cm以下,也能够使拉伸区域61比较狭窄,由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颈缩现象。为了使拉伸区域61的温度一定,可以使用加热机构在两辊之间加热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已拉伸的薄膜优选通过第2辊2冷却至在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140℃以下,由此能够使已拉伸的状态稳定化。
拉伸倍率因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的厚度而不同,但通常优选为1.5倍以上,更优选为1.8~4倍。拉伸倍率越高越能改善透明性。通过适当设定加热涂胶辊1和第2辊2的圆周速度比,可以拉伸至需要的倍率。对第2辊2的直径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与加热涂胶辊1相同地设为35~70cm。
(ii)再拉伸工序
可以在长度方向上对在上述(i)工序中得到的拉伸薄膜进行再拉伸,由此在进一步改善透明性的同时,能够进一步进行薄膜化。图2是表示在拉伸工序后进行再拉伸工序的装置的一个例子。该装置中,在辊2的上面设置夹持辊(nip roll)10,同时在辊2和辊9之间插入一对辊3、10,除此之外与图1的装置相同。下面,以一对辊3、10的作用为中心进行说明。
再拉伸是通过在图2所示的装置的第2辊2和第3辊3之间设置圆周速度差而进行的。位于第2辊2和第3辊3之间的拉伸区域62的温度优选在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110℃~结晶化-50℃的范围,更优选在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90℃~结晶化-50℃的范围。为了使拉伸区域62的温度在上述优选的范围内,优选利用第2辊2在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90℃~结晶化-30℃的温度下处理在上述(i)工序得到的拉伸薄膜11,同时使第2辊2和第3辊3的辊间距离为10cm以下。利用第2辊2的处理温度更优选在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80℃~结晶化-40℃的范围内。再拉伸薄膜12优选利用第3辊3冷却至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140℃以下。第3辊3的直径可以与第2辊2相同,为35~70cm。再拉伸的倍率优选为1.1倍以上,更优选为1.3~3倍。
(iii)冷拉伸工序
再拉伸薄膜进一步可以在长度方向上进行冷拉伸。图3是表示再拉伸工序之后进行冷拉伸工序的装置的一个例子。该装置中,除了在辊3和辊9之间插入一对辊4、10之外,与图2的装置相同。因此,以一对辊4、10的作用为中心进行说明。冷拉伸是通过在图3所示的第3辊3和第4辊4之间设置圆周速度差而进行的。位于第3辊3和第4辊4之间的拉伸区域63的温度优选为室温~PBT树脂的玻璃化温度(Tg)的范围。这里,玻璃化温度Tg是通过JIS K712而测定的。均质PBT树脂的Tg通常为22~45℃。为了使拉伸区域63的温度在上述优选的范围,优选利用第3辊3在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110℃~结晶化-80℃的温度下处理再拉伸薄膜12,同时使第3辊3和第4辊4的辊间距离为10cm以下。利用第3辊3的处理温度更优选为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140℃~结晶化-90℃。通过实施这样的冷拉伸,能够进一步改善薄膜的透明性。第4辊4的直径可以与第3辊3相同,为35~70cm。冷拉伸的倍率优选为1.1倍以上,更优选为1.3~3倍。
(iv)其他的方式
可以使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只进行上述(i)的拉伸工序。此时,通过以与第2辊2相同的圆周速度转动第3辊3,同时将拉伸薄膜11冷却至PBT树脂的结晶化温度-140℃以下,可以进一步延长进行冷却处理的时间。另外,当利用第3辊3进行冷却处理时,可以设置利用第2辊2在PBT的玻璃化温度以上(不含Tg)~结晶化温度-10℃以下的温度下对拉伸薄膜11进行退火的工序,进一步改善由此得到的PBT薄膜的耐热收缩性。
可以使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将拉伸进行至上述(ii)的再拉伸工序。此时,如果将第4辊4用于冷却,可以进一步延长针对再拉伸薄膜12进行冷却处理的时间。另外,当利用第4辊4进行冷却处理时,可以设置利用第3辊3在PBT的玻璃化温度以上(不含Tg)~结晶化温度-10℃以下的温度下对再拉伸薄膜12进行退火的工序。
(v)横向拉伸工序
针对通过上述(i)~(iv)中的任何工序制造的PBT薄膜,可以接着在横向(TD)上进行拉伸。作为进行横向拉伸的方法,可以举出扩幅法等公知的方法。
(c)热处理
通过上述的方法制造的PBT树脂薄膜,在不进行其它处理的情况下,其耐热收缩性也优于通过以往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薄膜,但为了进一步改善耐热收缩性,可以进一步实施热处理。热处理可以通过热固定处理和/或热收缩处理进行。这些热处理优选在PBT薄膜的玻璃化温度以上(不含玻璃化温度)~结晶化温度-1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
热固定处理可以通过扩幅方式、轧辊方式或者压延方式进行。热收缩处理可以通过扩幅方式、轧辊方式、压延方式、传送带方式或者浮动(floating)方式进行。
[3]PBT薄膜
如上所述地制造的PBT薄膜是半透明至透明的材料,与以往的拉伸PBT薄膜相比,在膜厚的均匀性和耐热收缩性方面更为出色。具体地说,平均膜厚8~20μm的薄膜的膜厚差为1~3μm,MD(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为0.3%以下,TD(横向方向)的热收缩率为0.5%以下。因此,可以形成膜厚不均少的印刷层或金属蒸镀层。另外,在热封、印刷等二次加工中,薄膜尺寸的变化较少。平均膜厚是在PBT薄膜的横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和两端部各取2点共计6点而测量的膜厚值的平均值。膜厚差是,在PBT薄膜的横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和两端部各取2点共计6点进行测量之后,计算出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而得到的值。该值越小意味着越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热收缩率是指对在150℃下暴露PBT薄膜10分钟时的MD和TD的收缩率分别进行测量而得到的值。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PBT薄膜,根据需要可以与其他薄膜进行层叠。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例子。
实施例1
将PBT薄膜(商品名“トレコン1200S”,东丽(株)制,熔点:220℃,玻璃化温度:22℃,结晶化温度:182℃)投入到双轴挤出机(螺杆直径:300mm,挤出量:50kg/hr)中,在235±5℃下熔融混炼,在挤出机中调制熔融PBT树脂。使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从设置在挤出机顶端的T模7挤出该熔融PBT树脂,浇在温度被调节为170℃且旋转的加热涂胶辊1(圆周速度:10m/分钟,辊径:50cm)上。在加热涂胶辊1上以9℃/秒的速度缓慢冷却挤出薄膜5,形成平均膜厚为50μm的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
在加热涂胶辊1和温度被调节至130℃的第2辊2(圆周速度:20m/分钟)之间(辊间距离:5cm)将得到的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拉伸至2倍。进而在第2辊2和温度调节至80℃的第3辊3(圆周速度:40m/分钟)之间(辊间距离:5cm)将得到的拉伸薄膜11再拉伸至2倍。利用温度调节至35℃的第4辊4(圆周速度:40m/分钟)将得到的再拉伸薄膜12冷却,制作平均膜厚为13μm的PBT薄膜13。测量得到的PBT薄膜13的膜厚差以及热收缩率,其结果是膜厚差为2μm,长度方向上的热收缩率为0.1%,横向方向的热收缩率为0.2%。
实施例2
把加热涂胶辊1的温度设为150℃,圆周速度为15m/分钟,缓慢冷却速度为18℃/秒,并使用图2所示的装置,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形成平均膜厚为40μm的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在加热涂胶辊1和温度被调节至100℃的第2辊2(圆周速度:30m/分钟)之间(辊间距离:5cm)将得到的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拉伸至2倍。利用温度被调节至35℃的第3辊3(圆周速度:30m/分钟)将得到的拉伸薄膜11冷却,制作平均膜厚为20μm的PBT薄膜13。测量得到的PBT薄膜的膜厚差以及热收缩率,其结果是膜厚差为2μm,长度方向上的热收缩率为0.1%,横向方向的热收缩率为0.2%。
实施例3
把加热涂胶辊1的温度设为180℃,圆周速度为15m/分钟,缓慢冷却速度为12℃/秒,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形成平均膜厚为40μm的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在加热涂胶辊1和温度调节至130℃的第2辊2(圆周速度:30m/分钟)之间(辊间距离:5cm)将得到的结晶化未拉伸薄膜6拉伸至2倍。进而在第2辊2和温度调节至60℃的第3辊3(圆周速度:45m/分钟)之间(辊间距离:5cm)将得到的拉伸薄膜11再拉伸至1.5倍。在第3辊3和温度调节至25℃的第4辊4(圆周速度:67.5m/分钟)之间(辊间距离:5cm)将得到的再拉伸薄膜12冷拉伸至1.5倍,制作平均膜厚为8μm的PBT薄膜13。测量得到的PBT薄膜13的膜厚差以及热收缩率,其结果是膜厚差为2μm,长度方向上的热收缩率为0.2%,横向方向的热收缩率为0.2%。
比较例1
除了把加热涂胶辊1的温度设为60℃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作平均膜厚为13μm的PBT薄膜13。测量得到的PBT薄膜的膜厚差以及热收缩率,其结果是膜厚差为4μm,长度方向上的热收缩率为15%,横向方向的热收缩率为20%。
就实施例1~3的PBT薄膜而言,由于在加热涂胶辊1上对从T模挤出熔融PBT树脂而得到的薄膜进行缓慢冷却从而作成结晶化未拉伸薄膜之后进行拉伸,所以膜厚的均匀性出色且热收缩率低。另一方面,比较例1的PBT薄膜是拉伸对熔融PBT树脂进行骤冷而制作的非晶质的未拉伸薄膜而成的薄膜,所以与实施例1~3相比,膜厚差较大,热收缩率也较差。
上面参考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只要不更改本发明的宗旨,可以施加各种各样的方案。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同以上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中,从T模以薄膜状挤出熔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在实质上未拉伸的状态下缓慢冷却得到的薄膜,使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结晶化,并对得到的结晶化薄膜进行拉伸,所以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在膜厚的均匀性和耐热收缩行方面非常出色。为此,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适用于各种包装材料、包装袋、方便食品用容器的盖材料等用途。

Claims (12)

1、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T模以薄膜状挤出熔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之后,在实质上未拉伸的状态下缓慢冷却得到的薄膜,使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结晶化,并对得到的结晶化薄膜进行拉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未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薄膜的缓慢冷却是在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结晶化温度-40℃~结晶化温度+20℃的温度下进行的。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把所述未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薄膜的缓慢冷却速度设为30℃/秒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把所述结晶化未拉伸薄膜的厚度设为30~200μm。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长度方向上对所述结晶化未拉伸薄膜进行拉伸。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结晶化温度-50℃~结晶化温度-10℃的温度下,对所述结晶化未拉伸薄膜进行拉伸。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的倍率为1.5倍以上。
8、如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结晶化温度-110℃~结晶化温度-50℃的温度下,对拉伸薄膜进行再拉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拉伸的倍率为1.1倍以上。
10、如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室温~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玻璃化温度的范围内的温度下,对再拉伸薄膜进行冷拉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拉伸的倍率为1.1倍以上。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树脂总量计为100质量%时,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含有5~15质量%的聚烯烃和/或弹性体。
CNA2003801042904A 2002-11-26 2003-11-26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7173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2418/2002 2002-11-26
JP2002342418 2002-11-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7312A true CN1717312A (zh) 2006-01-04

Family

ID=32375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801042904A Pending CN1717312A (zh) 2002-11-26 2003-11-26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31779A1 (zh)
EP (1) EP1568468A1 (zh)
JP (1) JP4351168B2 (zh)
KR (1) KR20050086817A (zh)
CN (1) CN1717312A (zh)
AU (1) AU2003284451A1 (zh)
CA (1) CA2507430A1 (zh)
WO (1) WO200404807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3127A (zh) * 2011-06-17 2014-02-05 伊赛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分离膜用微多孔性膜制造装置、使用其的制膜方法
CN104334262A (zh) * 2012-03-26 2015-02-04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8472860A (zh) * 2016-01-22 2018-08-31 东洋纺株式会社 双轴拉伸聚酯薄膜、层叠体和包装用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59916B1 (en) * 2005-03-15 2010-07-28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stretched thermoplastic polyester resin sheet
EP1873841B1 (en) * 2005-03-31 2010-10-2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Back-protective sheet for solar cell and solar cell module employing the same
WO2015046122A1 (ja) * 2013-09-26 2015-04-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6462046B2 (ja) * 2017-06-13 2019-01-30 リケンテクノス株式会社 耐熱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系耐熱性フィルム
CN107443776B (zh) * 2017-08-03 2019-06-28 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 一种350μm聚酯厚膜的制备方法
US11173644B2 (en) 2017-09-26 2021-11-16 Davis-Standard, Llc Casting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polymer film
JP7169805B2 (ja) * 2018-07-31 2022-11-11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ダンパー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WO2022225013A1 (ja) * 2021-04-22 2022-10-27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未延伸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37076A (en) * 1978-04-17 1979-10-24 Unitika Ltd Manufacturing of biaxially oriented thermoplastic polyester film
JPS5624129A (en) * 1979-08-02 1981-03-07 Celanese Corp Electric grade extruding filling type thermoplastic sheet material and its manufacture
US4500603A (en) * 1979-08-02 1985-02-19 Celanese Corporation Electrical grade extruded filled thermoplastic sheet material and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JPH0645267B2 (ja) * 1985-07-15 1994-06-15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高感度・感熱性孔版原紙用フイルム
JP2725298B2 (ja) * 1988-08-09 1998-03-11 東レ株式会社 微孔性フイルムの製造方法
CA2020342A1 (en) * 1989-07-07 1991-01-08 Shigeru Nedzu Film or sheet having excellent heat sealability
JPH0531799A (ja) * 1991-07-30 1993-02-09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透明耐熱容器の製造方法
US6077904A (en) * 1992-02-03 2000-06-20 Lawson Mardon Thermaplate Corporation Elevated temperature dimensionally stable, impact modified polyester with low gas permeability
JPH06238734A (ja) * 1993-02-18 1994-08-30 Polyplastics Co ポリエステルラップフィルム
JP3320857B2 (ja) * 1993-09-20 2002-09-03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 熱可塑性樹脂シート又はフイ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453305B2 (ja) * 1998-05-28 2003-10-06 帝人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成形品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3127A (zh) * 2011-06-17 2014-02-05 伊赛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分离膜用微多孔性膜制造装置、使用其的制膜方法
CN103563127B (zh) * 2011-06-17 2016-04-06 伊赛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分离膜用微多孔性膜制造装置、使用其的制膜方法
CN104334262A (zh) * 2012-03-26 2015-02-04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4334262B (zh) * 2012-03-26 2016-04-20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多孔质中空纤维膜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8472860A (zh) * 2016-01-22 2018-08-31 东洋纺株式会社 双轴拉伸聚酯薄膜、层叠体和包装用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48071A1 (ja) 2004-06-10
JPWO2004048071A1 (ja) 2006-03-23
JP4351168B2 (ja) 2009-10-28
CA2507430A1 (en) 2004-06-10
AU2003284451A1 (en) 2004-06-18
KR20050086817A (ko) 2005-08-30
US20060131779A1 (en) 2006-06-22
EP1568468A1 (en) 2005-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95929B1 (en)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stretched film
CN102481771B (zh) 含空腔热收缩性聚酯系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06016617A (ja) 二軸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20095725A1 (ja) 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717312A (zh)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的制造方法
JP6898726B2 (ja) 平滑な表面を有し、巻取性良好な透明二軸延伸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H08207119A (ja) 熱可塑性樹脂シート又はフイ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2078451B1 (ko) 백색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반사 시트
JP4232004B2 (ja) 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5186555A (ja) 加工用二軸延伸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US6238782B1 (en) Biaxially oriented polyester film having more than one layer
JP2016191009A (ja) 易引裂性二軸延伸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フィルム
US20060134383A1 (en) Biaxially oriented polyester film which comprises silicon dioxide and titanium dioxide
JP3949565B2 (ja) 熱収縮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32499B2 (ja) 転写フィルム用耐熱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4799066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14100798A (ja) 配向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692284B2 (ja) 成形用二軸延伸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9214489A (ja) 積層二軸延伸ポリエ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1671817B1 (ko) 저광택 백색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반사 시트
KR20200004326A (ko) 내가수분해성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JP3045811B2 (ja) 一軸延伸ポリエステル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225697B2 (ja) 一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5008740A (ja) 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16769286A (zh) 一种低密度型聚酯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