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6131A - 图像形成系统、适用于该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系统、适用于该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6131A
CN1716131A CNA2005100752324A CN200510075232A CN1716131A CN 1716131 A CN1716131 A CN 1716131A CN A2005100752324 A CNA2005100752324 A CN A2005100752324A CN 200510075232 A CN200510075232 A CN 200510075232A CN 1716131 A CN1716131 A CN 1716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afeguard
transfer passage
image
pi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752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4258C (zh
Inventor
冈本清志
渡边洁
中村智一
加藤仁志
藤井隆行
三宅范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716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6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42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425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0Detecting malfunctions relating to paper handling, e.g. j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12Folding articles or webs with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18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blade fol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10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 B65H2601/11Clearing faulty handling, e.g. ja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即使系统正在动作,也可拆下装置的外盖,进行该装置的维护。根据所实施的图像形成处理的种类,判别在多个输送通道中的、可对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被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系统、适用于该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图像形成处理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地进行维护的图像形成系统、适用于该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以及使计算机执行该维护方法的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这样的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通过将精整机(finisher)等后处理装置连接于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从而实施叠堆排出处理、订缀处理、折叠处理、装订处理等使用者认为需要的各种后处理。后处理装置通常进行单一的后处理,为从多种后处理装置中选择使用者认为需要的后处理装置而将其连接于图像形成装置那样的形式。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当使用者进行卡纸处理或维修人员进行部件更换、调整、清扫等维护时,通过拆下分别设于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的外盖而进行。
图像形成装置的外盖,覆盖所有设于对从任一个供纸盒供给的纸张进行图像形成的工序的输送通道、设于将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排出到机外的工序的输送通道、及设于在双面记录模式时再次将单面图像形成后进行了表背翻转的纸张输送到图像形成部的工序的输送通道。因此,拆下该外盖即可接触到卡纸处理和维护所需要的所有部位。在后处理装置中也同样覆盖装置内的所有输送通道地设置有外盖。
设于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的外盖,在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中不会被拆下,应在卡纸处理和维护这样不进行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的非动作时拆下。
为此,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平11-52813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7-244452号公报那样,如发生了在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中拆下任一外盖那样的情况,则看成发生了异常的状态,使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停止所有动作。
在1个图像形成系统中进行叠堆排出处理、订缀处理、折叠处理、装订处理等使用者认为需要的多个后处理,能够通过相对图像形成装置以重连形式连接分别专用地进行各后处理的多个后处理装置来实现。
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中,每进行预定张数的纸张的处理,需要进行部件更换、调整、清扫等维护。可是,在这样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不限于所有的纸张通过相同的输送通道。即,按照使用者的设定,输送纸张的输送通道不同,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情况下,对于单面记录模式和双面记录模式,纸张通过的输送通道不同,另外,在重连地连接的多个后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对于订缀模式、折叠模式、以及装订模式,在各后处理装置的输送通道的通纸张数不同。为此,对于不同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各后处理装置的各输送通道,维护的定时不同。另外,当以维护中的、例如部件更换为例子时,由于构成输送通道的部件自身的纸张通过耐久张数不同,所以,即使输送通道的通纸张数相同,在其输送通道内,部件更换的定时也是不同的。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为了维护拆下外盖后,则图像形成系统的所有动作停止。另外,在重连地连接的多个后处理装置的情况下,为了不停止图像形成系统所有的动作地进行维护,必须从图像形成系统拆下要进行维护的后处理装置,并且,必须相对正进行图像形成系统整体的控制的控制部而再次进行识别拆卸后的后处理装置的连接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系统正在动作也可拆卸装置的外盖进行该装置的维护的图像形成系统、维护方法、及程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1形式,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图像形成装置和显示装置,可在图像形成处理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地进行维护,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多个输送通道,设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用于输送纸张;判别装置,根据所实施的图像形成处理的种类,判别在上述多个输送通道中的、可对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以及显示控制装置,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由上述判别装置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2形式,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图像形成装置、后处理装置、及显示装置,可在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地进行维护,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多个输送通道,设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和上述后处理装置的内部,用于输送纸张;判别装置,根据所实施的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种类,判别在上述多个输送通道中的、可对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显示控制装置,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由上述判别装置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最好多个输送通道分别由相互独立地进行开闭许可控制的多个外盖所覆盖。
最好显示控制装置在对由上述判别装置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将表示该维护正在实施这一状态的画面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
更理想的情形是,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分别设于多个输送通道的多个卡纸检测传感器。
更理想的情形是,显示控制装置在由上述多个卡纸检测传感器中的任一个检测到卡纸时,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用于通报上述检测到的卡纸的画面,代替表示正在实施上述维护这一状态的画面。
或者,显示控制装置在由上述多个卡纸检测传感器中的任一个检测到卡纸时,将表示卡纸发生的信息显示在表示正在实施上述维护这一状态的画面内。
更理想的情形是,显示控制装置,将表示上述卡纸发生的信息显示在表示正在实施上述维护这一状态的画面内,并且,显示用于将表示上述维护正在实施的画面切换到表示上述检测到的卡纸的内容的操作键。
最好显示控制装置在表示上述维护正在实施的画面内显示用于切换到表示图像形成处理或后处理的处理内容的画面的操作键。
更理想的情形是,显示控制装置在表示图像形成处理或后处理的处理内容的画面内显示用于切换到表示维护的处理内容的画面的操作键。
最好图像形成系统具有第2判别装置和禁止装置,该第2判别装置,在正对由上述判别装置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要求实施新的图像形成任务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在实施该新的图像形成任务时使用作为现在正实施的维护的对象的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该禁止装置,在由上述第2判别装置判断为使用上述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情况下,禁止实施上述新的图像形成任务。
更理想的情形是,显示控制装置在由上述第2判别装置判断为使用上述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情况下,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不能实施上述新的图像形成任务这一情况。
最好图像形成系统具有第2判别装置和禁止装置,该第2判别装置,在正对由上述判别装置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要求实施新的图像形成任务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在实施该新的图像形成任务时使用作为现在正实施的维护的对象的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该禁止装置,在由上述第2判别装置判断为使用上述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情况下,仅禁止由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至少一方使用的多个输送通道相关部分中的、由上述第2判别装置判断为使用的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使用。
最好图像形成系统具有禁止装置,该禁止装置在对由上述判别装置判别为可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禁止使用正实施该维护的输送通道相关部分。
最好后处理装置为折叠装置、装订装置、及精整机中的至少1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3形式,提供一种适用于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该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包含用于输送纸张的多个输送通道的形成装置和显示装置,可在图像形成处理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地进行维护,其中,该维护方法包括:判别步骤,根据实施的图像形成处理的种类,判别在上述多个输送通道中的、可对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显示步骤,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由上述判别步骤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4形式,提供一种适用于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该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分别包含用于输送纸张的多个输送通道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可在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地进行维护,其中,该维护方法包括:判别步骤,根据实施的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种类,判别在上述多个输送通道中的、可对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显示步骤,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由上述判别步骤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最好多个输送通道分别由相互独立地进行开闭许可控制的多个外盖所覆盖。
最好维护方法具有第2显示步骤,该第2显示步骤在对由上述判别步骤判别为可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该维护正在实施这一状态。
更理想的情形是,维护方法具有第1卡纸显示步骤,该第1卡纸显示步骤在由分别设于上述多个输送通道的多个卡纸检测传感器中的任一个检测到卡纸时,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通报上述检测到的卡纸的画面,代替由上述第2显示步骤所显示的画面。
最好维护方法具有第2判别步骤和禁止步骤,该第2判别步骤,在正对由上述判别步骤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要求实施新的图像形成任务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在实施该新的图像形成任务时使用作为现在正实施的维护的对象的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该禁止步骤,在由上述第2判别步骤判断为使用上述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情况下禁止实施上述新的图像形成任务。
最好维护方法具有判断步骤和禁止步骤,该判断步骤,在正对由上述判别步骤判别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要求实施新的图像形成任务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在实施该新的图像形成任务时使用作为现在正实施的维护的对象的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该禁止步骤,在由上述判断步骤判断为使用上述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情况下,仅禁止由图像形成处理和/或后处理使用的多个输送通道相关部分中的、由上述判断步骤判断为使用的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5形式,提供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适用于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该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包含用于输送纸张的多个输送通道的形成装置和显示装置,可在图像形成处理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地进行维护;其中,该程序包括:判别步骤,根据实施的图像形成处理的种类,判别在上述多个输送通道中的、可对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显示步骤,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由上述判别步骤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6形式,提供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适用于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该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分别包含用于输送纸张的多个输送通道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可在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地进行维护;其中,该程序包括:判别步骤,根据实施的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种类,判别在上述多个输送通道中的、可对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显示步骤,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由上述判别步骤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根据以下的说明书和附图而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2是表示负责控制图1所示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折叠装置、装订装置、及精整机(finisher)的内部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折叠装置控制部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装订装置控制部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图2所示精整机控制部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折叠装置、装订装置及精整机的外盖的配置的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装订装置的装订水平通道部与装订处理部的汇合部的立体图。
图9是打开装订装置的盖,从装订装置主体部拉出装订处理部时的透视图。
图10是从各装置主体部拉出折叠装置的折叠处理部和精整机的分类处理部时的透视图。
图11是表示设置于门可开闭状态的折叠装置的盖的开闭检测机构和锁门机构的图。
图12是表示设置于门不可开闭状态的折叠装置的盖的开闭检测机构和锁门机构的图。
图13是表示图1所示操作显示装置的全面布局的图。
图14是表示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主画面(初始画面)的图。
图15是表示在显示于图14所示液晶显示部的主画面中,选择“分类器”键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菜单选择画面的图。
图16是表示图2所示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7是表示在按下了操作显示装置的维护键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和各后处理装置的维护可否进行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在图17所示显示画面中按下了软键“确定”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维护选择画面的图。
图19是表示在图18的维护选择画面中由使用者选择了“折叠装置”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维护项目的选择画面的图。
图20是表示在图19的维护项目的选择画面中由使用者选择了“调整”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维护详细项目的选择画面的图。
图21是表示在图20的维护详细项目的选择画面中由使用者选择了“折叠辊压接力调整”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设定/实施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22是表示在图21的设定/实施画面中由使用者按下软键“确定”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的图。
图23是表示在使用者选择的维护结束,还存在相关的副维护的情况下,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副维护继续选择画面的图。
图24是表示需要使用者对所选择的维护输入维护的结束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的图。
图25是表示在图23的副维护继续选择画面中选择了“继续实施”键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副维护设定/实施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26是表示按下图22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或图24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中的“切换到主画面”键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主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27是表示在图26的主画面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状态下,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警告消息的图。
图28是表示折叠装置的维护项目与副维护项目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29是表示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的CPU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顺序的流程图(1/5)。
图30是表示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的CPU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顺序的流程图(2/5)。
图31是表示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的CPU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顺序的流程图(3/5)。
图32是表示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的CPU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顺序的流程图(4/5)。
图33是表示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的CPU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顺序的流程图(5/5)。
图34是表示在登录了维护预约的情况下,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的CPU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35是表示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任务继续选择画面的图。
图36是表示在第2实施形式中,在登录了维护预约的情况下,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的CPU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37是表示在图26的主画面中选择了“分类器”键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选择画面的图。
图38是表示在第3实施形式中,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的CPU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的一部分的顺序的流程图(1/2)。
图39是表示在第3实施形式中,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的CPU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的一部分的顺序的流程图(2/2)。
图40是表示分别对第4实施形式的打印机、折叠装置、装订装置、精整机设置的外盖和状态显示用的LED的配置的图。
图41A是表示过去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的外盖的图,图41B是表示第4实施形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的外盖的图。
图42是表示在第4实施形式中,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的CPU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的一部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43是表示在卡纸发生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第1操作画面的图。
图44A~图44D是表示发生卡纸时,替代图18~图21所示维护处理画面,显示于液晶显示部的第2操作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像形成系统如图1所示那样,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折叠装置500、装订装置600及精整机700构成,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包括读取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器200和打印机300。折叠装置500、装订装置600、精整机700为后处理装置,串联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
图像读取器200中安装着原稿进给装置100。原稿进给装置100从前头页开始依次每次1张地朝左方向供给朝上地设置于原稿托盘上的原稿,通过弯曲的通道在压纸玻璃102上从左经过流动读取位置朝右输送,此后,向外部的排纸托盘112排出。当该原稿自左向右通过压纸玻璃102上的流动读取位置时,该原稿图像由保持在与流动读取位置对应的位置的扫描单元104读取。该读取方法一般被称为原稿流动读取方法。具体地说,当原稿通过流动读取位置时,原稿的读取面由扫描单元104的灯103的光照射,来自该原稿的反射光通过反射镜105、106、107引导至透镜108。通过该透镜108的光在图像传感器109的摄像面成像。
通过这样,在流动读取位置自左向右输送原稿,从而进行以与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为主扫描方向,以输送方向为副扫描方向的原稿读取扫描。即,当原稿通过流动读取位置时,由图像传感器109在主扫描方向上读取原稿图像,生成1线量的图像数据,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原稿,从而进行下一线量的图像数据的生成,从而读取原稿图像整体。从图像传感器109输出的图像数据,在后述的图像信号控制部202中进行预定的处理,此后,作为视频信号输入到打印机300的曝光控制部110。
由原稿进给装置100将原稿输送到压纸玻璃102上,使其停止于预定位置,在该状态下使扫描单元104自左向右移动,从而也可读取原稿。该读取方法被称为原稿固定读取方法。
在不使用原稿进给装置100来读取原稿时,首先,由使用者抬起原稿进给装置100,将原稿载置于压纸玻璃102上,此后,使扫描单元104自左向右移动,从而进行原稿的读取。即,在不使用原稿进给装置100来读取原稿时,实施原稿固定读取方法。
然后,在打印机300中,曝光控制部110根据输入的视频信号对激光进行调制后输出,该激光一边由多面反射镜110a扫描一边照射到感光鼓111上。在感光鼓111上形成与扫描的激光相应的静电潜像。这里,曝光控制部110如后述那样,在进行原稿固定读取时,输出激光以便形成正的图像(不是镜像的图像)。
该感光鼓111上的静电潜像,由从显影器113供给的显影剂(调色剂)作为显影剂像可视化。另外,在与激光的照射开始同步的定时,从各盒114、115、手动供纸部125或双面输送通道124供给用纸,该用纸被输送到感光鼓111与转印部116之间。形成于感光鼓111的显影剂像由转印部116转印到供给的用纸上。
转印了显影剂像的用纸被输送到定影部117,定影部117通过对用纸进行热压来使显影剂像定影到用纸上。通过定影部117的用纸经过挡板121和排出辊118,从打印机300向外部(折叠装置500)排出。
在这里,当在该图像形成面朝下的状态(正面朝下)排出用纸时,通过挡板121的切换动作使通过定影部117的用纸暂时引导至翻转通道122内,在该用纸的后端通过挡板121后,使用纸转向,由排出辊118从打印机300排出。以下,将该排纸形式称为翻转排纸。该翻转排纸对于下述情况是有效的排纸形式:如使用原稿进给装置100读取多页原稿形成图像时,或基于从计算机输出的多页量的图像数据形成图像时等那样,如果从前头页开始依次进行图像形成,并原样排纸,则排纸后的多张用纸的页顺序变反。
另外,当从手动供纸部125供给OHP片等硬的用纸并在该用纸上形成图像时,不将用纸引导至翻转通道122,而是以图像形成面朝上的状态(正面朝上)由排出辊118排出。
另外,在设定了对用纸的双面进行图像形成的双面记录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挡板121的切换动作将用纸引导至翻转通道122后,输送到双面输送通道124,并进行控制以使引导至双面输送通道124的用纸,按上述定时将再次供给到感光鼓111与转印部116之间的。
从打印机300排出的用纸被送到折叠装置500。该折叠装置500进行将用纸折叠成Z形的处理。例如,当为A3尺寸和B4尺寸的纸张而且指定折叠处理时,由折叠装置500进行折叠处理,在此外的情况,从打印机300排出的用纸通过折叠装置500,输送到装订装置600,进一步输送到精整机700。
装订装置600将用纸折叠成一半,进行订缀处理。在精整机700进行订缀处理等处理。
操作显示装置400包括设定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各种功能的多个键,用于显示表示设定状态的信息的显示部等。
下面,参照图2说明负责图像形成系统整体的控制的控制器的结构。
图2是表示负责图1所示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的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控制器如图2所示那样,包括CPU电路部150,CPU电路部150内置CPU(图中未表示)、ROM151、RAM152,由存储于ROM151的控制程序集中控制各块101、201、202、209、301、401、501、601、701。RAM152暂时保持控制数据,另外,用作伴随控制的运算处理的作业区域。
原稿进给装置控制部101根据来自CPU电路部150的指示对原稿进给装置100进行驱动控制。图像读取器控制部201对上述扫描单元104、图像传感器109等进行驱动控制,将从图像传感器109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传送到图像信号控制部202。
图像信号控制部202将来自图像传感器109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此后实施各种图像处理,将该数字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后输出到打印机控制部301。另外,对从计算机210通过外部I/F209输入的数字图像信号实施各种图像处理,将该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后输出到打印机控制部301。由该图像信号控制部202进行的处理动作由CPU电路部150控制。打印机控制部301根据输入的视频信号驱动上述曝光控制部110。
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401在操作显示装置400与CPU电路部150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操作显示装置400将与多个键的各操作对应的键信号输出到CPU电路部150,并且,根据来自CPU电路部150的信号在显示部显示对应的信息。
折叠装置控制部501安装于折叠装置500,通过与CPU电路部150进行信息交换,从而进行折叠装置500整体的驱动控制。
装订装置控制部601安装于装订装置600,通过与CPU电路部150进行信息的交换,来进行装订装置600整体的驱动控制。
精整机控制部701安装于精整机700,通过与CPU电路部150进行信息交换,来进行精整机700整体的驱动控制。该控制内容将在下面说明。
下面,参照图3说明折叠装置500、装订装置600、精整机700的各内部结构。
图3是表示图1所示折叠装置500、装订装置600、精整机700的内部结构的纵剖面图。
折叠装置500如图3所示那样,包括用于将从打印机300(图1)排出的用纸引入,并引导至装订装置600一侧的折叠输送水平通道502。在折叠输送水平通道502上设置着输送辊对503和输送辊对504。另外,在折叠输送水平通道502的出口部(装订装置600一侧)设置折叠通道选择挡板510。该折叠通道选择挡板510进行用于将折叠输送水平通道502上的用纸引导至折叠通道520一侧或装订装置600一侧的切换动作。
其中,在进行折叠处理的情况下,折叠通道选择挡板510工作,将用纸引导至折叠通道520。引导至折叠通道520的用纸被引导至折叠通道522,并被输送直到前端到达第1折叠限位器522。此后,被折叠辊521引导至折叠通道523,同时,距端部(trailing end)1/4的部分被折叠,并被输送直到端部(leading end)到达第2折叠限位器526。另外,被折叠辊521引导至折叠通道524,同时,用纸中央部被折曲,折叠成Z形。与此相对,在不进行折叠处理的情况下,折叠通道选择挡板510停止工作,用纸从打印机300通过折叠输送水平通道502直接送到装订装置600。
装订装置600包括用于将通过折叠装置500排出的用纸引入,并引导至精整机700一侧的装订水平通道612。在装订水平通道612上设置着输送辊对602、603、604。另外,在装订水平通道612的入口部(折叠装置500一侧)设置着装订通道选择挡板610。该装订通道选择挡板610进行用于将装订水平通道612上的用纸,引导至装订通道611一侧或精整机700一侧的切换动作。
这里,在进行装订处理的情况下,装订通道选择挡板610工作,将用纸引导至装订通道611。引导至装订通道611的用纸被输送辊对605输送,直到用纸前端接触于可动式的纸张定位构件625。在装订通道611的中间位置,设置好两对订书器615,该订书器615与其正对的砧座(anvils)616协同动作,订缀用纸叠堆的中央。
在订书器615的下游位置设置折叠辊对620。在折叠辊对620的对面位置设置着突出构件621。通过使该突出构件621朝着收容于装订通道611的用纸叠堆突出,将该用纸叠堆推出到折叠辊对620间,在由该折叠辊对620折叠后,排出到装订排出托盘630。
另外,在折叠由订书器615订缀的用纸叠堆的情况下,使纸张定位构件625下降预定距离,使得订缀处理结束后使用纸叠堆的订缀位置处于折叠辊对620的中央位置。
在不进行装订处理的情况下,装订通道选择挡板610停止工作,用纸从折叠装置500通过装订水平通道612送到精整机700。
精整机700依次取入通过折叠装置500和装订装置600排出的用纸,并进行:将取入的多张用纸对齐而整理成1个叠堆的处理、用订书钉订缀整理好的用纸叠堆的后端的订缀处理、分类处理、非分类处理等各种纸张后处理。
精整机700如图3所示那样,包括将从打印机300通过折叠装置500和装订装置600排出的用纸引导至内部的入口辊对702。由入口辊对702输送的用纸被引导至精整机通道711。在精整机通道711的下游配置着切换挡板710。切换挡板710为用于引导至非分类通道712或分类通道713的挡板。
在进行非分类处理的情况下,切换挡板710工作,用纸被引导至非分类通道712,并通过设置于非分类通道712上的输送辊对706和非分类排出辊对703排出到样品托盘721。
在进行订缀处理和分类处理的情况下,切换挡板710停止工作,用纸被引导至分类通道713。被引导至分类通道713的用纸通过分类排出辊704装载到中间托盘730上。
以叠堆状装载于中间托盘730上的用纸根据需要进行对齐处理、订缀处理等后,由排出辊705a、705b排出到堆垛托盘722上。在对以叠堆状装载于中间托盘730上的用纸进行订缀的订缀处理中,使用订书器720。该订书器720的动作在后面说明。堆垛托盘722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地构成。
下面,参照图4说明对折叠装置500进行驱动控制的折叠装置控制部501的构成。
图4是表示图2所示折叠装置控制部501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折叠装置控制部501如图4所示那样,包括由CPU561、ROM562、RAM563等构成的CPU电路部560。CPU电路部560通过通信IC564,与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一侧的CPU电路部150进行通信,交换数据,根据来自CPU电路部150的指示,执行存储于ROM562的各种程序,从而进行折叠装置500的驱动控制。
当进行该驱动控制时,来自各种通道传感器S11~S13和盖开闭检测传感器S14、S15的检测信号被取入到CPU电路部560。在CPU电路部560上连接驱动器565、566;驱动器565根据来自CPU电路部560的信号,驱动输送功能模块的后述电动机和螺线管;驱动器566根据来自CPU电路部560的信号,驱动折叠功能模块的后述电动机。
这里,作为输送功能模块,包括作为输送辊对503、504的驱动源的水平通道输送电动机M11,进行折叠通道选择挡板510的切换的螺线管SL11。
作为折叠功能模块,包括作为折叠辊521的驱动源的折叠电动机M12,作为输送辊527、528的驱动源的折叠通道输送电动机M13。
另外,包括用于检测输送中用纸的延迟和滞留卡纸的各种通道传感器S11~S13。
盖开闭检测传感器S14检测盖551(参照图7在后面说明)的开闭,在根据该检测信号检测到盖551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CPU电路部560将驱动器565的电源断开,强制地使输送功能模块的驱动停止。同时,也将驱动器566的电源断开,强制地使折叠功能模块的驱动停止。
盖开闭检测传感器S15检测盖552(参照图7在后面说明)的开闭,在根据该检测信号检测到盖552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CPU电路部560仅将驱动器566的电源断开,强制地使折叠功能模块的驱动停止。
另外,包括限制各盖551、552的开闭的输送盖锁定螺线管SL12和折叠盖锁定螺线管SL13。
下面,参照图5说明对装订装置600进行驱动控制的装订装置控制部601的内部结构。
图5是表示图2所示装订装置控制部601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装订装置控制部601如图5所示那样,包括由CPU661、ROM662、RAM663等构成的CPU电路部660。CPU电路部660通过通信IC664与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一侧的CPU电路部150进行通信,交换数据,根据来自CPU电路部150的指示,执行存储于ROM662的各种程序,从而进行装订装置600的驱动控制。
当进行该驱动控制时,来自各种通道传感器S21~S23和盖开闭检测传感器S24~S26的检测信号被取入到CPU电路部660。在CPU电路部660上连接驱动器665、666、667;驱动器665根据来自CPU电路部660的信号,驱动输送功能模块的后述电动机和螺线管;驱动器666根据来自CPU电路部660的信号,驱动装订功能模块的后述电动机;驱动器667根据来自CPU电路部660的信号,驱动装载功能模块的后述电动机。
在这里,作为输送功能模块,具有作为输送辊对602、603、604的驱动源的水平通道输送电动机M21,进行通道切换挡板610的切换的螺线管SL21。
作为装订功能模块,具有作为折叠辊对620的驱动源的折叠电动机M22、作为输送辊605的驱动源的折叠通道输送电动机M25、作为纸张定位构件625的驱动源的定位电动机M23。
作为装载功能模块,具有作为装订排出托盘630的驱动源的托盘升降电动机M24。
另外,具有用于检测输送中用纸的延迟和滞留(卡纸)的各种通道传感器S21~S23。
盖开闭检测传感器S24检测盖651(参照图7在后面说明)的开闭,CPU电路部660根据该检测信号,将驱动器665的电源断开,强制停止输送功能模块的驱动,同时,将驱动器666和667的电源断开,强制地停止装订装置600的所有驱动。
盖开闭检测传感器S25检测盖652(参照图7在后面说明)的开闭,CPU电路部660根据该检测信号,将驱动器666的电源断开,强制地停止装订功能模块的驱动。
盖开闭检测传感器S26检测盖653(参照图7在后面说明)的开闭,CPU电路部660根据该检测信号,将驱动器667的电源断开,强制地停止装载功能模块的驱动。
另外,具有限制各盖651、652、653的开闭的输送盖锁定螺线管SL22、折叠盖锁定螺线管SL23以及取出盖锁定螺线管SL24。
下面参照图6说明对精整机700进行驱动控制的精整机控制部701的内部结构。
图6是表示图2所示精整机控制部701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精整机控制部701如图6所示那样,包括由CPU761、ROM762、RAM763等构成的CPU电路部760。CPU电路部760通过通信IC764与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一侧的CPU电路部150进行通信,交换数据,根据来自CPU电路部150的指示,执行存储于ROM762的各种程序,从而进行精整机700的驱动控制。
当进行该驱动控制时,来自各种通道传感器S31~S33和盖开闭检测传感器S34~S36的检测信号,被取入到CPU电路部760。在CPU电路部760上连接驱动器765、766、767、768;驱动器765根据来自CPU电路部760的信号,驱动输送功能模块的后述电动机和螺线管;驱动器766根据来自CPU电路部760的信号,驱动非分类排纸功能模块的后述电动机;驱动器767根据来自CPU电路部760的信号,驱动分类排纸功能模块的后述电动机;驱动器768根据来自CPU电路部760的信号,驱动装载功能模块的后述电动机。
这里,作为输送功能模块,具有作为输送辊对702的驱动源的输送电动机M31,进行通道切换挡板710的切换的螺线管SL31。
作为非分类排纸功能模块,具有作为输送辊对706、非分类排出辊对703的驱动源的排纸电动机M32。
作为分类排纸功能模块,具有作为分类排出辊704的驱动源的分类排纸电动机M35,作为叠堆排出辊705a、705b的驱动源的叠堆输送电动机M33。
作为装载功能模块,具有作为堆垛托盘722的驱动源的托盘升降电动机M34。
输送电动机M31、非分类排纸电动机M32、分类排纸电动机M35由步进电动机构成,通过控制励磁脉冲重复频率,可使由各电动机驱动的辊对等速转动,或按独自的速度转动。叠堆输送电动机M33由直流电动机构成。
盖开闭检测传感器S34检测盖751(参照图7在后面说明)的开闭,在根据该检测信号检测到盖751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CPU电路部760将驱动器765的电源断开,强制地停止输送功能模块的驱动。同时,使驱动器766、767、768的电源断开,强制地停止精整机700的所有驱动。
盖开闭检测传感器S35检测盖752(参照图7在后面说明)的开闭,在根据该检测信号检测到盖752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CPU电路部760将驱动器766的电源断开,仅强制地停止非分类排纸功能模块的驱动。
盖开闭检测传感器S36检测盖753(参照图7在后面说明)的开闭,在根据该检测信号检测到盖753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CPU电路部760将驱动器767的电源断开,仅强制地停止分类排纸功能模块的驱动。
另外,具有限制各盖751、752、735的开闭的输送盖锁定螺线管SL32、非分类盖锁定螺线管SL33以及分类盖锁定螺线管SL34。
图7是表示折叠装置500、装订装置600以及精整机700的外盖的配置的图。
装订装置600具有覆盖包含装订水平通道612(图3)的装订水平通道部的盖651和覆盖包含装订通道611(图3)的装订处理部640(图9)的盖652。盖651与盖652可相互独立地开闭。这些盖在卡纸处理时,部件更换、清扫、调整等维护时开闭。
图8A和图8B是表示装订装置600的装订水平通道部与装订处理部640的汇合部的立体图。
装订通道611分割成设置于装订水平通道部一侧的上部611a和设置于装订处理部640一侧的下部611b。装订通道选择挡板610设置于装订水平通道部。
图9是打开装订装置600的盖652、从装订装置600主体部拉出装订处理部640时的透视图。
装订处理部640由左右2条滑轨641与装订装置600主体部连接,且可拉出。拉出装订处理部640时,装订通道下部611b和配置于其下游的输送辊对605、订书器615、折叠辊620(图3)等全部被拉出。
图10是从各装置主体部拉出折叠装置500的折叠处理部540和精整机700的分类处理部740后的透视图。
与图9所示装订处理部640同样,折叠处理部540和分类处理部740也分别可通过打开盖552和盖753拉出。
各盖具有后述的锁定机构,在可维护的情况下,解除锁定,成为盖的开闭可进行的状态。在不可维护的情况下被锁定,成为盖不能打开的状态。
各装置的盖551、552、651、652、751、752、753的锁定机构的结构大体相同,因此,在这里,以设置于折叠装置500的折叠处理部540的盖552为例进行说明。
图11和图12是表示设置于折叠装置500的盖552的开闭检测机构和锁门机构的图,图11表示门可开闭状态,图12表示门不可开闭状态。
盖552由铰链555可转动地支承于折叠装置500的支柱等。在盖552设置有开闭检测传感器遮光器553,通过关闭盖552,从而由开闭检测传感器遮光器553对开闭检测传感器S15遮光,由此检测盖552的关闭状态。因此,在开闭检测传感器遮光器553没有对开闭检测传感器S15遮光的情况下,检测出盖552为打开状态。
下面说明锁定机构。
在作为电磁螺线管的盖锁定螺线管SL13的前端连接着钩557,钩557保持以固定于折叠装置500的轴556为中心可转动的状态,同时,由拉簧558时常以轴556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施加弹性力。在盖552上设置着带有与钩557接合的键孔的板554。当盖锁定螺线管SL13接通电源动作后,盖锁定螺线管SL13的前端反抗拉簧558的弹性力朝右方向移动,钩557以轴556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若盖552是关闭着的,则钩557钩挂于板554的键孔,盖552被锁定,成为盖552不能打开的状态。当盖锁定螺线管SL13被断开电源时,钩557由于拉簧558的弹性力以轴556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解除钩557与键孔的接合,盖552解除锁定。
图13是表示图1所示操作显示装置400的结构的外观图。
操作显示装置400作为操作输入部,配置着:用于开始图像形成动作的开始键402、用于中断图像形成动作的停止键403、进行置数设定等的10位按键404~412和414、ID键413、清除键415、复位键416、维护键417等。另外,作为显示部,在上部配置由触摸板构成的液晶显示部420,在液晶显示部420的画面上可显示软键。
在本图像形成系统中,作为后处理模式,包括非分类(分组)模式、分类模式、订缀分类模式(订缀模式)、装订模式等各处理模式。这样的处理模式的设定等,通过来自操作显示装置400的输入操作进行。例如,在设定后处理模式时,在显示于图14所示液晶显示部420的主画面(初始画面)中选择“分类器”键后,图15所示菜单选择画面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使用该菜单选择画面进行处理模式的设定。
图16是表示图2所示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401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401如图16所示那样,具有由CPU461、ROM462、RAM463和464等构成的CPU电路部460。RAM463存储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的画面的各种数据。RAM464用作CPU461的工作区等。液晶显示部420由利用触摸板上的软键进行输入的键输入部465a和液晶显示部465b构成。
CPU电路部460与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一侧的CPU电路部150进行通信,交换数据,根据来自CPU电路部150的指示、各种键402~417(图13)以及来自键输入部465a的操作输入,执行存储于ROM462中的各种程序,将存放于RAM463的画面数据输出到液晶显示部465b进行显示。
在图13所示操作显示装置400中,使用者按下维护键417后,图16所示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40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可否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和连接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的各后处理装置500、600、700进行维护。图17是表示在按下操作显示装置400的维护键417的情况下,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和各后处理装置的维护可否进行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在图17中,可维护的部分被强亮度显示(在图17中涂黑显示),不可维护的部分被加网线显示。参照图17的详细说明在后面进行。
使用者根据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的显示画面确认可维护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和各后处理装置的模块后,在该画面按下软键“确定”后,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图18所示维护选择画面。在该维护选择画面中,需要维护的全部装置都作为选择菜单来显示。
在图18的维护选择画面中,使用者按下液晶显示部420上的触摸板选择应进行维护的装置后,与该选择的装置相关的维护项目的选择画面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图19是表示在图18的维护选择画面中由使用者选择了“折叠装置”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的维护项目的选择画面的图。
在图19的维护项目的选择画面中,使用者按下液晶显示部420上的触摸板选择维护项目后,在液晶显示部420中显示该选择的维护项目的详细项目的选择画面。图20是表示在图19的维护项目的选择画面中由使用者选择了“调整”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的维护详细项目的选择画面的图。
在图20的维护详细项目的选择画面中,使用者按下液晶显示部420上的触摸板选择维护详细项目后,显示用于指示与该选择的维护详细项目相关的设定和维护实施的画面。图21是表示在图20的维护详细项目的选择画面中,由使用者选择了“折叠辊压接力调整”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的设定/实施画面的一例的图。
在图21的设定/实施画面中,使用者按下液晶显示部420的软键“确定”后,实施使用者选择的维护,并且,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表示正在实施维护的画面。图22是表示在图21的设定/实施画面中,由使用者按下软键“确定”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的图。
在使用者选择的维护结束,还存在相关的副维护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部420中显示副维护继续选择画面。图23是表示使用者选择的维护结束,还存在相关的副维护的情况下,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的副维护继续选择画面的图。
另外,在需要使用者对所选择的维护进行维护结束的输入的情况下,即,应由使用者判断清扫和更换等维护的结束,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使用者输入维护的结束,在液晶显示部420中显示维护正在实施的画面。图24是表示需要使用者对所选择的维护进行维护结束的输入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的图。
在图24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中,当使用者按按下“结束”键时,在关于结束了的维护还存在相关的副维护而且任务正在实施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图23所示副维护继续选择画面。
在图23的副维护继续选择画面中,当由使用者选择了“继续实施”键时,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用于指示与副维护相关的设定和副维护实施的画面。图25是表示在图23的副维护继续选择画面中,选择了“继续实施”键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的副维护设定/实施画面的一例的图。
另外,在图23的副维护继续选择画面中,当由使用者选择了“在任务结束后实施”键时,任务处理结束后在液晶显示部420中,显示用于指示与副维护相关的设定和副维护实施的画面(图25)。
另外,在图22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或图24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中,使用者按下“切换到主画面”键后,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表明现在正在处理的任务的状态的主画面,能够在维护进行过程中,确认现在正在处理的任务的处理状况,或重新设定而且实施新任务。图26是表示按下图22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或图24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中的“切换到主画面”键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的主画面的一例的图。
另外,在图26的主画面中,当使用者按下“切换到维护画面”键后,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表明现在正在处理的维护的状态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图22或图24),能够确认现在正在动作的维护的状况,或设定维护的结束。
另外,当在维护进行过程中由使用者设定而且实施了新任务时,如果在该新任务中设定的动作模式将使用正在维护的功能,则该新任务不可实施,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着图26的主画面的状态下,在液晶显示部420中显示对使用者警告不可受理新任务的信息。图27是表示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着图26的主画面的状态下,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的警告信息的图。
图28是表示折叠装置500的维护项目与副维护项目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副维护项目是指:有时关于某一维护项目,实施维护后存在必须实施的其它维护项目,这样的其它维护项目,例如在更换辊后必须调整辊压,在进行传感器的清扫后必须进行传感器光量调整等。
在上述图17所示的显示画面中,显示着可否进行维护,即,可否开闭覆盖各装置的功能模块的盖。可以打开盖的部分被强亮度显示(在图17中涂黑显示),不可开盖的部分通过加网线显示。图17所示的显示画面是对图像形成系统设定单面记录模式而且选择了分类处理的情况的例子。
在图17中,由于是单面记录模式,所以,在打印机300中,不输送纸张的双面功能模块部的盖353被强亮度显示(在图17中涂黑显示),图像形成部的盖352被加网线显示(关于打印机300中分割成盖352与盖353产生的作用效果在第4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1详细进行说明)。
另外,在折叠装置500和装订装置600中,分别覆盖向精整机700输送进行了图像形成后的纸张的水平通道502、612的盖551、651被加网线显示,分别覆盖折叠处理部540(图10)和装订处理部640(图9)的盖552、652被强亮度显示。在精整机700中,如图3所示那样,纸张从精整机通道711经过分类通道713排出到中间托盘730,进一步排出到堆垛托盘722,所以,盖751和盖753成为加网线显示,盖752成为可开闭的强亮度显示。
图29~图33为表示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401的CPU461所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下面,按照该显示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
在步骤S20-1中,CPU461判断使用者是否按下了操作显示装置400的维护键417,在判断按下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用于确认是否可由使用者在各模块(打印机300、折叠装置500、装订装置600、精整机700)进行维护的模块状态显示画面(图17)。
在步骤S20-3中,判断是否在模块状态显示画面(图17)中选择了“返回”键,如选择了“返回”键,则前进到步骤S20-8,显示主画面。另一方面,如未选择“返回”键,则前进到步骤S20-4。
在步骤S20-4中,判断在模块状态显示画面(图17)中是否选择了“确定”键,如选择了“确定”键,则前进到步骤S20-5,如未选择“确定”键,则返回到步骤S20-3。
在步骤S20-5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可进行模块选择的模块选择画面(图18)。然后,在步骤S20-5中,CPU461在模块选择画面(图18)判断是否选择了“返回”键,如选择了“返回”键,则前进到步骤S20-8,如未选择,则前进到步骤S20-7。
在步骤S20-7中,判断是否在模块选择画面(图18)中选择了模块中的某一个,如选择了模块中的某一个,则前进到步骤S21-1,如未选择,则返回到步骤S20-6。
在步骤S21-1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与在步骤S20-7中判断为由使用者选择了的模块相关的维护项目的选择画面(例如图19)。在步骤S21-2中,CPU461判断在维护项目的选择画面(例如图19)中是否选择了“返回”键,如选择了“返回”键,则返回到步骤S20-5,如未选择,则前进到步骤S21-3。
在步骤S21-3中,CPU461判断在维护项目的选择画面(例如图19)中是否选择了“调整”项目,如选择了“调整”项目,则前进到步骤S21-6,如未选择“调整”项目,则前进到步骤S21-4。
在步骤S21-6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与使用者选择的模块相关的调整维护的项目画面(例如图20)。然后,前进到步骤S21-9。
在步骤S21-4中,CPU461判断是否在维护项目的选择画面(例如图19)中选择了“清扫”项目,如选择了“清扫项目”项目,则前进到步骤S21-7,如未选择“清扫”项目,则前进到步骤S21-5。
在步骤S21-7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与使用者选择的模块相关的清扫维护的项目画面(未图示)。然后,前进到步骤S21-9。
在步骤S21-5中,CPU461判断是否在维护项目的选择画面(例如图19)中选择了“部件交换”项目,在选择了“部件交换”项目时,则前进到步骤S21-8,如未选择“部件交换”项目,则返回到步骤S21-2。
在步骤S21-8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与使用者选择的模块相关的部件更换维护的项目画面(未图示)。然后,前进到步骤S21-9。
在步骤S21-9中,CPU461判断在调整维护的项目画面(例如图20)、清扫维护的项目画面(未图示)、或部件更换维护的项目画面(未图示)中是否选择了“返回”键,如选择了“返回”键,则返回到步骤S21-1,如未选择,则前进到步骤S21-10。
在步骤S21-10中,CPU461判断是否在调整维护的项目画面(例如图20)、清扫维护的项目画面(图中未示出)、或部件更换维护的项目画面(图中未示出)中选择了维护的项目并选择了“确定”键,如选择了维护的项目并选择了“确定”键,则前进到步骤S21-11,如未选择,则返回到步骤S21-9。
在步骤S21-11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与在步骤S21-10判断选择了的维护项目对应的输入设定实施画面(例如图21)。
在步骤S21-12中,CPU461判断是否在输入设定实施画面(例如图21)中选择了“返回”键,如选择了“返回”键,则返回到步骤S21-1,如未选择,则前进到步骤S21-13。
在步骤S21-13中,在输入设定实施画面(例如图21)中,判断是否选择了“确定”键,如选择了“确定”键,则前进到步骤S21-14,如未选择,则返回到步骤S21-12。
在步骤S21-14中,实施与在输入设定实施画面(例如图21)中设定的内容相应的维护。
然后,在步骤S22-1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与在步骤S21-14中实施的维护相关的正在实施图像(图22或图24)。如上述那样,图22所示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为关于CPU461可判断维护的实施结束的维护项目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图23所示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为关于CPU461不能判断维护的实施结束的维护项目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
在步骤S22-13中,CPU461判断在维护正在实施画面(图22或图24)中是否选择了“切换到主画面”键,即是否使用者指令了显示用于示出现在正处理的任务的状态的画面或可设定新任务、指示实施的画面的显示。结果,在选择了“切换到主画面”键时,则前进到步骤S22-14,如未选择,则前进到步骤S22-2。
在步骤S22-14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主画面(图26)。然后,在步骤S22-25中,CPU461判断是否在主画面(图26)中选择了“切换到主画面”键,即是否使用者指令了显示用于表示现在正处理的维护的状态的画面,或可输入维护的结束的画面。结果,在选择了“切换到主画面”键时,则返回到步骤S22-1,如未选择,则返回到步骤S22-14。
在步骤S22-2中,CPU461判断是否维护结束。在显示了图24所示维护正在实施画面的情况下,当使用者选择了“结束”键时,CPUR461判断为维护结束。如维护未结束,则前进到步骤S22-3,如未结束,则返回到步骤S22-1。
在步骤S22-3中,CPU461判断关于该结束了的维护是否存在副维护项目(S22-3)。如没有副维护项目,则前进到步骤S21-1,如存在副维护项目,则前进到步骤S22-4。
在步骤S22-4中,CPU461判断现在任务是否正在实施。如正在实施,则前进到步骤S22-5,如并未在进行,则前进到步骤S21-11。
在步骤S22-5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用于选择是否实施副维护项目的选择画面(图23)。
在步骤S22-6中,CPU461判断在选择画面(图23)中是否选择了“继续实施”键,如选择了“继续实施”键,则前进到步骤S22-8,如未选择,则前进到步骤S22-7。
在步骤S22-7中,CPU461将副维护项目登录到维护预约项目,返回到步骤S21-1。维护预约在任务结束时进行维护地预先登录,与其相关的处理参照图34在后面说明。
在步骤S22-8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副维护的输入设定画面(例如图25)。
在接下来的步骤S22-9中,CPU461在副维护的输入设定画面(例如图25)中待机直到选择“确定”键,如选择了“确定”键,则前进到步骤S22-10。
在步骤S22-10中,实施与副维护的输入设定画面(例如图25)的设定内容相应的处理。然后,在步骤S22-11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副维护的正在实施画面(图22或图24)。
如上述那样,图22所示维护正在实施画面为关于CPU461可判断副维护的实施结束的维护项目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图23所示维护正在实施画面为关于CPU461不能判断副维护的实施结束的维护项目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
在步骤S22-16中,CPU461判断在维护正在进行画面(图22或图24)中是否选择“切换到主画面”键。结果,如选择了“切换到主画面”键,则前进到步骤S22-17,如未选择,则前进到步骤S22-12。
在步骤S22-17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主画面(图26)。在步骤S22-18中,CPU461判断是否在主画面(图26)选择了“切换到维护画面”键。结果,如选择了“切换到维护画面”键,则返回到步骤S22-11,如未选择,则返回到步骤S22-17。
在步骤S22-12中,CPU461判断是否维护已结束。在显示了图24所示维护正在实施画面的情况下,如使用者选择了“结束”键,则CPU461判断维护结束。如维护结束,则前进到步骤S21-1,如未结束,则返回到步骤S22-11。
下面,参照图34说明在图33的步骤S22-7中登录了维护预约的情况下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
图34是表示在进行了维护预约登录的情况下,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401的CPU461所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在步骤S24-1中,CPU461判断是否使用者按下了操作显示装置400的复印开始键402,在判断按下了的场合,前进到步骤S24-9。在步骤S24-9中,判断是否现在维护(副维护)正在实施。如正在实施,则前进到步骤S24-10,如未正在实施,则前进到步骤S24-2。
在步骤S24-10中,CPU461判断是否可处理使用者所期望的打印任务,即是否在使用者所期望的打印任务的动作设定中不需要现在正进行维护(副维护)处理的功能模块。如判断可处理使用者所期望的打印任务(在使用者所期望的打印任务的动作设定中不需要现在正进行维护(副维护)处理的功能模块),则前进到步骤S24-2,如判断不可处理,则前进到步骤S24-11。
在步骤S24-11中,CPU461使任务的受理无效,并且,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任务不可受理警告画面(图27)。
在步骤S24-2中,CPU461根据设定的动作模式,开始使用者所期望的打印任务。在步骤S24-3中,CPU461判断是否任务已结束,如已结束,则前进到步骤S24-4,如未结束,则返回到步骤S24-2。
在步骤S24-4中,CPU461判断是否登录了维护预约。如登录了维护预约,则前进到步骤S24-5,如未登录,则返回到步骤S24-1。
在步骤S24-5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副维护的输入设定画面(例如图25)。
在接下来的步骤S4-6中,CPU461在副维护的输入设定画面(例如图25)待机直到选择“确定”键,如选择了“确定”键,则前进到步骤S24-7。
在步骤S24-7中,实施与副维护的输入设定画面(例如图25)的设定内容相应的处理。然后,在步骤S24-8中,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副维护的正在实施画面(图22或图24)。
如上述那样,图22所示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为关于CPU461可判断副维护的实施结束的维护项目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图23所示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为关于CPU461不能判断副维护的实施结束的维护项目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
在步骤S24-9中,CPU461判断是否维护已结束。在显示图24所示维护正在实施画面的情况下,当使用者选择了“结束”键时,CPU461判断为维护结束。如维护结束,则返回到步骤S24-4,如未结束,则返回到步骤S24-8。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基本上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所以,在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参照符号,沿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仅说明不同的部分。
在第2实施方式中,图26的主画面显示在液晶显示部420,在正实施维护时使用者设定新任务而且已实施的情况下,如在上述新任务中所设定的模式使用正在维护的功能,则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任务继续选择画面(图35)。任务继续选择画面(图35)为用于让使用者选择是否只是使因为正在维护而不能使用的模式无效地实施新任务的画面。
在该任务继续选择画面(图35)中,如使用者按下了“确定”键,则仅使由于正在维护而不能使用的模式无效,实施新任务。如在任务继续选择画面(图35)中按下“取消”键,则中止新任务的处理,并且,在新任务中设定的模式设定保持不变,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主画面(图26)。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登录了维护预约的情况下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与图34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处理一部分不同。
图36为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进行了维护预约登录的情况下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401的CPU461所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36所示的显示处理部分,与图34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处理部分基本相同,所以,对相同内容的步骤采用相同的步骤编号,省略其说明。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5-11,CPU461使任务的受理无效,并且,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任务不可受理警告画面(图35)。
在步骤S25-12中,CPU461判断是否在任务不可受理警告画面(图35)中选择了“确定”键,如选择了“确定”键,则前进到步骤S25-14,如未选择,则前进到步骤S25-13。
在步骤S25-14中,CPU461在使用者设定的模式设定中使由于正在维护而不能使用的模式设定无效,前进到步骤S24-2,开始使用者所期望的打印任务。
在步骤S25-13中,CPU461判断是否已在任务不可受理警告画面(图35)中选择“取消”键,如选择了“取消”键,则使用者设定的动作设定保持不变,返回到步骤S24-1,如未选择“取消”键,则返回到步骤S25-11。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基本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在第3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参照符号,沿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仅说明不同的部分。
在第3实施方式中,为了重新设定并实施新的任务,如在图22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或图24的维护正在实施画面中,由使用者按下“切换到主画面”键,则显示用于表明现在正在处理的任务的状态的主画面(图26)。然后,例如在折叠装置500正在维护的情况下,在主画面(图26)中由使用者选择了“分类器”键时,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图37所示的选择画面。
在图37所示选择画面中,示出用于作为后处理模式设定非分类(组)模式、分类模式、订缀分类模式(订缀模式)、装订模式、折叠模式等处理模式的设定键,但对其中由于现在正实施维护而不能使用的处理模式的设定键(例如“Z折叠”键)加网线来进行显示,使其不能成为选择对象。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401的CPU461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的一部分(与图32和图33所示处理相当)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图38和图39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中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401的CPU461所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的一部分的顺序的流程图。在图38和图39中,对相同内容的步骤采用相同的步骤编号,省略其说明。
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38所示那样,如步骤S22-13在维护正在实施画面(图22或图24)中选择“切换到主画面”键,则前进到步骤S23-20。
在步骤S23-20中,CPU461判断由于正在实施维护而不能使用的模式,使其不能选择(例如图37中的加网线显示)。然后,前进到步骤S22-14,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主画面(图26)。
然后,在步骤S22-15中,如判断在主画面(图26)由使用者选择了“切换到维护画面”键,则前进到步骤S23-21,CPU461进行动作,使得使用者可选择在步骤S23-20中由于正在实施维护而不能选择的模式(解除加网线显示)。然后,返回到步骤S22-1。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39所示那样,如步骤S22-16在副维护正在实施画面(图22或图24)选择了“切换到主画面”键,则前进到步骤S23-22。
在步骤S23-22中,CPU461判断由于正在实施副维护而不能使用的模式,使其不能选择(例如图37中的加网线显示)。然后,前进到步骤S22-17,CPU461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主画面(图26)。
然后,在步骤S22-18中,如判断在主画面(图26)中使用者选择“切换到维护画面”键,则前进到步骤S23-23,CPU461进行动作,使得使用者可选择在步骤S23-22由于正在实施维护而不能选择的模式(加网线显示的解除)。然后,返回到步骤S22-11。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
第4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基本上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所以,在第4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参照符号,沿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仅说明不同的部分。但是,关于打印机300中被分割了的盖352和盖353,虽然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但该分割的作用效果在这里进行说明。
图40是表示相对第4实施方式的打印机300、折叠装置500、装订装置600、精整机700而分别设置的外盖与状态显示用的LED(发光二极管)的配置的图。
如图40所示那样,在打印机300的盖353具有LED356,在折叠装置500的盖551具有LED555,在盖552具有LED556,在装订装置600的盖651具有LED655,在盖652具有LED656,在精整机700的盖751具有LED755,在盖752具有LED756,在盖753具有LED757。
这样的LED,显示在图像形成系统的图像形成的实施过程中是否可在由对应的盖覆盖的部分进行维护,即是否可拆下应对的盖。在可维护的情况下,LED熄灭,在不可维护的情况下,LED点亮。
也可通过使不同颜色的LED点亮,代替LED的熄灭、点亮来表示维护可能、不可能。
如图17所示那样,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的打印机300的盖分割成盖352和盖353,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分割。下面详细说明在该打印机300中的盖分割。
图41A和图42B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的打印机300的外盖的图,图41A表示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盖351,图42B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盖352、353。
如图41所示那样,设置覆盖输送通道、定影部117、挡板121的盖352,该输送通道由感光鼓111和转印部116形成,不论对用纸的图像形成是单面还是双面的设定都输送用纸,该定影部117用于使显影剂像定影在由转印部116所转印的用纸,该挡板121对于是将定影后的用纸排出到折叠装置500侧还是朝翻转通道122引导进行切换。
另外,设置有覆盖双面输送通道124的盖353,该双面输送通道124,仅在对用纸的图像形成为双面设定的情况下输送已在单面形成图像的用纸。
盖352与盖353可独立地开闭,它们在卡纸处理时和在部件更换、清扫、调整等维护时开闭。
即使在打印机300,也与折叠装置500、装订装置600、精整机700同样,对各盖设有开闭检测传感器和开闭锁定机构。另外,与盖353的开闭连动地控制对配置于双面输送通道124的输送辊进行驱动的驱动器,在打开了盖353的情况下,该驱动器断开电源,输送辊不转动。在盖352打开了的情况下,停止包含感光鼓111、定影部117等由盖352覆盖的驱动部、以及由盖353覆盖的驱动部的打印机300的全体的马区动。
因此,即使是为了双面输送通道124内的辊清扫等维护而打开盖353,图像形成动作也不停止。
另外,与精整机700等同样,在覆盖双面通道部的盖353如图40所示那样设置有状态显示用的LED356。在覆盖图像形成部的盖352未设置状态显示用LED,这是因为在图像形成动作期间该盖352通常不能开闭。
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401的CPU461所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的一部分(相当于图31~图33所的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图42是表示在第4实施方式中由操作显示装置控制部401的CPU461所实施的维护时的操作画面的显示处理的一部分的顺序的流程图。在图42中,对与图31相同内容的步骤采用相同的步骤编号,省略其说明。
在第4实施方式中,进行步骤S21-14的处理后,返回到步骤S21-1(图30)。因此,第1实施方式中的图32和图33所示的显示处理部分在第4实施方式中被删除。
下面,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卡纸发生时的画面显示。
图43是表示在卡纸发生时显示在液晶显示部420的第1操作画面的图。
在图像形成系统的各输送通道中,分别具有检测纸张的卡住(输送的延迟和滞留)的卡纸检测部,在这些卡纸检测部的任一个检测到卡纸的情况下,在该第1操作画面中用圆圈(在图43中涂黑)表示卡纸发生部位,就可确定发生部位。
在第4实施方式中,如在图18~图21所示的维护处理画面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正实施维护时图像形成和后处理使用的纸张输送路径发生卡纸,则代替该维护处理画面,优先显示第1操作画面。
也可在卡纸发生时将第2操作画面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
图44A~图44D是表示发生卡纸时替代图18~图21所示的维护处理画面显示在液晶显示部420的第2操作画面的图。
图44A~图44D所示的第2操作画面分别与图18~图21所示的维护处理画面对应,成为表示卡纸发生的“卡纸”显示与“画面切换”键分别附加到图18~图21所示维护处理画面的形式。“画面切换”键,为通过使用者选择该键从而将液晶显示部420的显示画面切换到图43所示的第1操作画面那样的键。
即,图18~图21所示的维护处理画面中的任一个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时发生卡纸后,则显示图44(A)~(D)所示的第2操作画面中的、与发生卡纸时显示于液晶显示部420的画面对应的画面。在该显示的第2操作画面中,当使用者选择“画面切换”键时,在液晶显示部420显示图43所示的第1操作画面。
本发明的目的也可这样实现,即,将记录了实现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供给到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CPU、MPU等)读出存储于存储介质的程序代码并执行。
在该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自身可实现本发明的新功能,存储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和程序构成本发明。
另外,作为用于供给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例如可使用软盘,硬盘,磁光盘,CD-ROM、CD-R、CD-RW、DVD-ROM、DVD-RAM、DVD-RW、DVD+RW等光盘,磁带,非易失性的存储卡,及ROM等。或者,上述程序通过从连接到互联网、商用网络、或局域网等的其它计算机或数据库等下载而供给。
另外,不仅通过由计算机执行读出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而且也包含以下的情况,即:根据该程序代码的指示由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操作系统)等进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由该处理实现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功能。
另外,本发明也包含这样的情况下,即,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入到插入计算机的功能扩展板或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具有的存储器后,由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具有的CPU等根据该程序代码的指示实施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由该处理实现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功能。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根据实施的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种类,判别多个输送通道中的、可对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在显示装置显示被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另外,多个输送通道分别由相互独立地进行开闭许可控制的多个外盖所覆盖。
另外,对判别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将表示该维护正在实施这一状态的画面显示在显示装置。
另外,当由分别设于多个输送通道的多个卡纸检测传感器中的任一个检测到卡纸时,在显示装置显示用于通报检测到的卡纸的画面,代替表示正在实施维护这一状态的画面。
由此,即使图像形成系统正在动作,也可拆下装置的外盖,进行该装置的维护。
即,通过在各输送通道配置独立的外盖,从而即使图像形成正在实施也可相对与未输送纸张的输送通道相关的相关部分而对外盖进行开闭,进行该相关部分的维护。因此,即使按各种各样的定时进行各维护,也能够减少图像形成系统停止的时间。
另外,在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更换、清扫、及调整等维护动作过程中,可进行图像形成任务的设定和实施,另外,在由于该正在实施维护而不能实施设定的任务的情况下,通过向使用者显示警告,从而可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性。
另外,在发生了卡纸的情况下,使卡纸相关画面优先于维护相关画面地显示于显示装置。这样,可迅速地使正在实施维护的使用者或操作者认识到卡纸发生,催促卡纸处理,减少图像形成系统停止的时间。
另外,可从卡纸相关画面切换到维护相关画面。由此,使用者或操作者能够在途中不中断地进行维护作业。

Claims (24)

1.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图像形成装置和显示装置,可在图像形成处理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地进行维护,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多个输送通道,设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用于输送纸张;
判别装置,根据所实施的图像形成处理的种类,判别在上述多个输送通道中的、可对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以及
显示控制装置,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由上述判别装置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2.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图像形成装置、后处理装置、及显示装置,可在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地进行维护,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多个输送通道,设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和上述后处理装置的内部,用于输送纸张;
判别装置,根据所实施的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种类,判别在上述多个输送通道中的、可对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显示控制装置,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由上述判别装置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上述多个输送通道分别由相互独立地进行开闭许可控制的多个外盖所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上述显示控制装置,在对由上述判别装置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将表示该维护正在实施这一状态的画面显示在上述显示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具有分别设于上述多个输送通道的多个卡纸检测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上述显示控制装置,在由上述多个卡纸检测传感器中的任一个检测到卡纸时,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用于通报上述检测到的卡纸的画面,代替表示正在实施上述维护这一状态的画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上述显示控制装置,在由上述多个卡纸检测传感器中的任一个检测到卡纸时,将表示卡纸发生的信息显示在表示正在实施上述维护这一状态的画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上述显示控制装置,将表示上述卡纸发生的信息显示在表示正在实施上述维护这一状态的画面内,并且,显示用于将表示上述维护正在实施的画面切换到表示上述检测到的卡纸的内容的操作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上述显示控制装置,在表示上述维护正在实施的画面内显示用于切换到表示图像形成处理或后处理的处理内容的画面的操作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上述显示控制装置在表示图像形成处理或后处理的处理内容的画面内显示用于切换到表示维护的处理内容的画面的操作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具有第2判别装置和禁止装置,
该第2判别装置,在正对由上述判别装置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要求实施新的图像形成任务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在实施该新的图像形成任务时使用作为现在正实施的维护的对象的输送通道相关部分,
该禁止装置,在由上述第2判别装置判断为使用上述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情况下,禁止实施上述新的图像形成任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上述显示控制装置,在由上述第2判别装置判断为使用上述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情况下,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不能实施上述新的图像形成任务这一情况。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具有第2判别装置和禁止装置,
该第2判别装置,在正对由上述判别装置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要求实施新的图像形成任务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在实施该新的图像形成任务时使用作为现在正实施的维护的对象的输送通道相关部分,
该禁止装置,在由上述第2判别装置判断为使用上述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情况下,仅禁止由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至少一方使用的多个输送通道相关部分中的、由上述第2判别装置判断为使用的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使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具有禁止装置,该禁止装置在对由上述判别装置判别为可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禁止使用正实施该维护的输送通道相关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上述后处理装置为折叠装置、装订装置、及精整机中的至少1者。
16.一种适用于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该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包含用于输送纸张的多个输送通道的形成装置和显示装置,可在图像形成处理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地进行维护,其中,该维护方法包括:
判别步骤,根据实施的图像形成处理的种类,判别在上述多个输送通道中的、可对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显示步骤,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由上述判别步骤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17.一种适用于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该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分别包含用于输送纸张的多个输送通道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可在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地进行维护,其中,该维护方法包括:
判别步骤,根据实施的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种类,判别在上述多个输送通道中的、可对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显示步骤,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由上述判别步骤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维护方法,其中:
上述多个输送通道分别由相互独立地进行开闭许可控制的多个外盖所覆盖。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维护方法,其中:
具有第2显示步骤,该第2显示步骤在对由上述判别步骤判别为可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该维护正在实施这一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维护方法,其中:
具有第1卡纸显示步骤,该第1卡纸显示步骤在由分别设于上述多个输送通道的多个卡纸检测传感器中的任一个检测到卡纸时,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通报上述检测到的卡纸的画面,代替由上述第2显示步骤所显示的画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维护方法,其中:
具有第2判别步骤和禁止步骤,
该第2判别步骤,在正对由上述判别步骤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要求实施新的图像形成任务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在实施该新的图像形成任务时使用作为现在正实施的维护的对象的输送通道相关部分,
该禁止步骤,在由上述第2判别步骤判断为使用上述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情况下禁止实施上述新的图像形成任务。
22.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维护方法,其中:
具有判断步骤和禁止步骤,
该判断步骤,在正对由上述判别步骤判别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的相关部分实施维护时要求实施新的图像形成任务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在实施该新的图像形成任务时使用作为现在正实施的维护的对象的输送通道相关部分,
该禁止步骤,在由上述判断步骤判断为使用上述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情况下,仅禁止由图像形成处理和/或后处理使用的多个输送通道相关部分中的、由上述判断步骤判断为使用的输送通道相关部分的使用。
23.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适用于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该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包含用于输送纸张的多个输送通道的形成装置和显示装置,可在图像形成处理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地进行维护;其中,该程序包括:
判别步骤,根据实施的图像形成处理的种类,判别在上述多个输送通道中的、可对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显示步骤,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由上述判别步骤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24.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适用于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该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分别包含用于输送纸张的多个输送通道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后处理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可在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地进行维护;其中,该程序包括:
判别步骤,根据实施的图像形成处理和后处理的种类,判别在上述多个输送通道中的、可对输送通道相关部分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显示步骤,在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由上述判别步骤判别为可进行维护的输送通道。
CNB2005100752324A 2004-06-07 2005-06-07 图像形成系统和适用于该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425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9152/2004 2004-06-07
JP2004169152A JP2005346013A (ja) 2004-06-07 2004-06-07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メンテナンス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6131A true CN1716131A (zh) 2006-01-04
CN100464258C CN100464258C (zh) 2009-02-25

Family

ID=34979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523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4258C (zh) 2004-06-07 2005-06-07 图像形成系统和适用于该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01452B2 (zh)
EP (1) EP1605315A1 (zh)
JP (1) JP2005346013A (zh)
CN (1) CN100464258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5963A (zh) * 2018-01-31 2019-08-0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12230526A (zh) * 2016-01-18 2021-01-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2969B2 (ja) * 2003-10-16 2009-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システム
US7575232B2 (en) * 2005-11-30 2009-08-18 Xerox Corporation Media path crossover clearance for printing system
JP4929779B2 (ja) * 2006-03-24 2012-05-09 Nk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4908930B2 (ja) * 2006-06-01 201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クリアコート画像形成装置
JP4933160B2 (ja) * 2006-06-06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クリア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制御装置
JP5010241B2 (ja) * 2006-11-02 2012-08-29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処理装置及び集積装置の電磁ロック方式
JP5066892B2 (ja) * 2006-11-06 2012-11-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110411A1 (en) * 2007-10-31 2009-04-30 Xerox Corporation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rging print media
JP5039617B2 (ja) * 2008-03-18 2012-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233865A (ja) * 2008-03-25 2009-10-15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369698B2 (ja) * 2008-04-04 2013-1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207835B2 (ja) * 2008-06-06 2013-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38693B2 (ja) * 2008-08-11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38381B2 (ja) * 2009-03-03 2013-1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製本システム、製本制御方法、及び製本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144565B2 (ja) * 2009-03-13 2013-0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1016096A1 (ja) * 2009-08-07 2011-02-10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試験装置および試験方法
JP5459475B2 (ja) * 2009-08-25 2014-04-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509825B2 (ja) * 2009-12-10 2014-06-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媒体挟み付け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40218B2 (ja) * 2010-04-22 2013-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処理装置
JP5685909B2 (ja) * 2010-12-01 2015-03-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55326B2 (ja) * 2013-12-17 2018-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252331B2 (ja) * 2014-04-16 2017-12-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439439B2 (ja) * 2014-12-24 2018-1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
US20160378048A1 (en) * 2015-06-24 2016-12-2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guiding device
JP6776607B2 (ja) * 2015-06-24 2020-10-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誘導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16356B2 (ja) * 2015-12-04 2021-0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システム、後処理装置、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6619244B2 (ja) * 2016-01-27 2019-12-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843535B2 (ja) * 2016-07-12 2021-03-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66076B2 (ja) * 2016-07-12 2021-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18054741A (ja) * 2016-09-27 2018-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74066B2 (ja) * 2018-12-06 2022-11-1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
WO2020217720A1 (ja) * 2019-04-24 2020-10-29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におけるメンテナンスガイド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6941A (en) 1978-02-27 1979-12-04 Van Dyk Research Corporation Malfunction display system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copying machines
US5164770A (en) * 1978-12-08 1992-1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feeding error detection and feeding error display
US4503407A (en) * 1982-07-09 1985-03-05 Tokyo Shibaura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pparatus incorporated in a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S62255967A (ja) 1986-04-28 1987-11-07 Ricoh Co Ltd 複写機の制御装置
JP2995730B2 (ja) 1988-04-26 1999-12-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ユーザーインターフェース用表示装置
JP2667440B2 (ja) * 1988-05-18 1997-10-27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H0252834A (ja) 1988-08-12 1990-02-22 Fuji Xerox Co Ltd ジャム画面表示方式
JP3649410B2 (ja) * 1992-08-07 2005-05-1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5414495A (en) * 1994-01-04 1995-05-09 Xerox Corporation Control for induced jam of selected zone of machine
JP3175471B2 (ja) 1994-03-02 2001-06-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機器のカバー開閉検出装置
EP1220049B1 (en) * 1994-08-31 2008-10-2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peration guidance display apparatus for jam clearance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583617A (en) * 1995-03-07 1996-12-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Jam clearance operator control for a reproduction apparatus
JPH08245062A (ja) * 1995-03-15 1996-09-24 Ricoh Co Ltd 記録装置における記録紙の取り出し方法とその装置
US6011936A (en) * 1995-05-16 2000-01-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recovery process for jammed sheets
US5568246A (en) * 1995-09-29 1996-10-22 Xerox Corporation High productivity dual engine simplex and duplex printing system using a reversible duplex path
JPH1152813A (ja) 1997-07-29 1999-02-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92040A (ja) * 1997-09-22 1999-04-06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544127B2 (ja) 1997-10-24 2004-07-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3558853B2 (ja) * 1998-02-17 2004-08-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ガイダンス情報表示装置
US5970274A (en) 1998-11-06 1999-10-19 Xerox Corporation Jam detection system
US6371471B1 (en) * 1999-07-23 2002-04-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processing unit with independent power supply
JP4038325B2 (ja) * 2000-06-26 2008-01-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異常表示装置
JP2002187332A (ja) 2000-12-21 2002-07-02 Sharp Corp ジャム表示装置
JP3679766B2 (ja) * 2001-02-19 2005-08-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これらの制御方法を実行する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録媒体
EP2073065B1 (en) 2001-02-19 2014-12-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or executing the control method
JP3886342B2 (ja) * 2001-05-21 2007-02-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3005734A (ja) * 2001-06-19 2003-01-08 Fuji Xerox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3826069B2 (ja) * 2002-05-17 2006-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40022548A1 (en) * 2002-07-30 2004-02-0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error resetting method
JP2004145083A (ja) * 2002-10-25 2004-05-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018504B2 (ja) 2002-10-25 2007-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0526A (zh) * 2016-01-18 2021-01-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30526B (zh) * 2016-01-18 2023-08-2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95963A (zh) * 2018-01-31 2019-08-0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64258C (zh) 2009-02-25
US20050271400A1 (en) 2005-12-08
US7801452B2 (en) 2010-09-21
JP2005346013A (ja) 2005-12-15
EP1605315A1 (en) 2005-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16131A (zh) 图像形成系统、适用于该图像形成系统的维护方法及程序
CN1214294C (zh) 图像成形装置和片材进给器
CN1102316C (zh) 图像处理装置
CN1351285A (zh) 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608857A (zh) 片材处理系统
CN1794105A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207888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154880C (zh) 图象形成装置
CN1254718C (zh) 成像装置
CN118626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349138A (zh) 纸张处理装置、安装纸张处理装置的方法以及成像装置
CN182843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484114A (zh) 图像处理设备
CN189250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控制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841304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图像形成系统
CN1228692C (zh) 图像记录系统、记录材料后处理装置及中继单元
CN1715065A (zh) 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82843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325057A (zh) 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控制程序及程序记录媒体
CN1283469C (zh) 成像控制方法
CN1609723A (zh) 纸张处理装置
CN1799009A (zh) 纸张供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周边装置的安装方法和装置连接方法
CN181537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274512C (zh) 纸张排出单元和纸张处理装置
CN1224941C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