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7686A - 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7686A
CN1707686A CNA2005100701939A CN200510070193A CN1707686A CN 1707686 A CN1707686 A CN 1707686A CN A2005100701939 A CNA2005100701939 A CN A2005100701939A CN 200510070193 A CN200510070193 A CN 200510070193A CN 1707686 A CN1707686 A CN 1707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framework
face
cap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701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7812C (zh
Inventor
后藤祯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filed Critical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Publication of CN1707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7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78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781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3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4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pivoting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27Cover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Slot Machines And Peripheral Devices (AREA)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一种盘装置(1),其具有装置主体和收纳该装置主体的框体,装置主体包括:使大致圆形的盘(D)旋转的驱动装置、对存储于旋转的盘(D)上的信息进行再生和/或向盘(D)存储信息的信息读取/写入装置(4B)、以及控制这些装置的控制装置。框体包括:框体主体(21),其在对应驱动装置及信息读取/写入装置(4B)的位置形成有收纳盘(D)的收纳凹部(3);盖部,其可转动地轴支在该框体主体(21)上且堵塞收纳凹部(3)。收纳凹部(3)具有凸状部(32),其突设于收纳凹部(3)的底部,包围以驱动装置的旋转轴为中心安装的盘(D),且在从盘(D)的收纳方向看时,具有组合沿盘(D)的外形轮廓形状的圆形和多边形的形状。

Description

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装置主体和收纳该装置主体的框体的盘装置,装置主体包括使存储及/或再生信息的盘旋转的驱动装置、对存储于旋转的盘上的信息进行再生及/或向上述盘存储信息的信息读取/写入装置、以及控制这些装置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可知有将存储于CD、DVD等光盘中的信息再生的光盘装置和对光盘进行信息的存储/再生的光盘装置。这些光盘装置如下构成,自光学拾取器向安装的光盘的信息存储面照射光点,通过检测其反射光,存储及/或再生信息。
作为这样的光盘装置,可知具有收纳光盘的收纳部和堵塞该收纳部的盘收纳用开口,且覆盖收纳于该收纳部的光盘的盖部的光盘装置(例如参照特开平11-126409号公报)。在这样的光盘装置中,收纳部与收纳于该收纳部的光盘形状一致,平面看大致为圆形,且形成剖面大致凹状,在该收纳部内露出有旋转自如地支承光盘的主轴电动机。
在这样的构成的光盘装置中,打开盖部,在收纳部露出的主轴电动机上安装光盘,然后关闭盖部,这样光盘被收纳于收纳部内。另一方面,在取出光盘时,打开盖部,手指从形成于收纳部端部的切口搭在光盘的端部,并且提起该光盘的端部,从而能够解除主轴电动机和光盘的卡合,从收纳部取出光盘。
在上述文献所述的光盘装置中,由于收纳部与光盘的形状一致,形成圆形,且在其两侧形成切口,故在取出盘时,使一只手位于光盘的上面侧,将其拇指和其余手指从两侧的切口插入,夹住光盘直径方向的两端侧从收纳部取出盘。此时,由于夹着盘的手指接触盘的存储面的可能性大,故希望一种能够可靠地将手指搭在盘的外周端面而其取出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其可将手指搭在盘的外周端面而可靠地取出盘。
本发明的盘装置具有装置主体和收纳该装置主体的框体,其中,装置主体包括:使存储及/或再生信息的大致圆形的盘旋转的驱动装置、对存储于旋转的盘上的信息进行再生及/或向所述盘存储信息的信息读取/写入装置、以及控制这些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框体主体,其在对应所述驱动装置及所述信息读取/写入装置的位置形成有收纳所述盘的收纳凹部;盖部,其可转动地轴支在该框体主体上且堵塞所述收纳凹部,在所述收纳凹部形成凸状部,其突设在该收纳凹部底部且包围以所述驱动装置的旋转轴为中心安装的盘,在由该凸状部形成的包围盘的空间,从所述盘的收纳方向看时,具有组合沿所述盘的外形轮廓形状的圆形和多边形的形状。
在此,盘可列举:CD、CD-ROM、CD-R、CD-RW及DVD-ROM、DVD-R、DVD-RW、DVD+R、DVD+RW、DVD-RAM等光盘;MO盘(光磁盘);磁盘等。
另外,沿盘的外形轮廓形状的圆形和多边形的组合意味着圆形和三角形以上的多边形组合。即,通过组合圆形轮廓的一部分和多边形轮廓的一部分构成利用凸状部形成的包围盘的空间形状。
根据本发明,由于由凸状部形成的包围盘的空间具有将沿盘的外形轮廓形状的圆形和多边形的形状组合的形状,即构成圆形外侧具有多边形状的角部的空间形状,故可从该角部插入手指而取出盘。而且,插入手指的部分由于利用矩形的角部形成,即形成从矩形的角部向盘的外周边缘使宽度尺寸逐渐增宽的大致三角形,故容易插入手指,且手指沿角部底面向盘的外周面前进,则可使手指直接接触外周端面。因此,可不使手指接触盘的存储面,而取出盘。
本发明中,由所述凸状部形成的包围盘的空间,从所述盘的收纳方向看时,为各边的长度比所述盘的直径小且对角线的长度比所述盘的直径大的矩形,各边的大致中央最好具有对应该盘的形状膨出为圆形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由于由所述凸状部形成的包围盘的空间形成各边长度比盘的直径小且对角线的长度比盘的直径大的矩形,故在矩形的四角部分,在和盘的端面之间形成插入手指的空间。因此,在取出收纳于收纳凹部的盘时,由于可从矩形的四角部分插入手指且可将手指搭在盘的端面,用手指提起该盘,故与现有的盘装置相比,可增大能够使手指搭在盘的端面上的收纳凹部的区域。因此,可提高取出盘时的自由度,容易进行盘的取出操作。另外,由于该矩形部分的各边长度比盘的直径小,故即使不形成大的收纳凹部,也能够容易地取出盘。因此,可有效地活用盘装置内的空间,谋求该盘装置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与收纳于所述收纳凹部的盘端面相对的所述凸状部的面最好倾斜地形成,以使其越朝向该凸状部的突出方向,越远离该盘端面。
根据本发明,由于与盘端面相对的凸状部的面倾斜地形成,故该倾斜面可作为将盘收纳在收纳凹部时的导向面。由此,由于可沿该倾斜面将盘收纳在收纳凹部,故可使向收纳凹部收纳盘的操作更加容易。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凸状部形成的矩形的四角中,最好使至少一个角的角部底面形成得比所述收纳凹部的底面深。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凸状部形成的矩形的四角中,至少一个角的角部底面形成得比收纳凹部的底面深,故在收纳于收纳凹部的盘的底面和一个角部底面之间形成台阶差。因此,在取出收纳于收纳凹部的盘时,由于可从矩形的四角部分插入手指,将其手指的前端部分从盘端面插入盘的底面侧,故可容易地提起盘。即,可更容易地进行取出盘的操作。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凸状部形成的矩形的四角中,最好使位于与旋转自如地轴支所述盖部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两个角部底面形成得比所述收纳凹部的底面深。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凸状部形成的矩形的四角中,位于与盖部的旋转轴支侧相反的一侧的两个角部底面形成得比收纳凹部的底面深,故可进行从该两个角部的任一个中取出盘的操作。即,当将与盖部的旋转轴支侧相反的一侧作为正面时,由于从左右都可以进行取出盘的操作,故使用的便利性优良。
在本发明中,所述框体最好配置为如下状态:将与设置有所述盖部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作为底面的横置状态;将设置有所述盖部的面作为侧面,将与该面相邻的面作为底面的纵置状态。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将盘装置配置为横置的状态及纵置的状态,故可根据设置位置选择盘装置的姿态。因此,可提高盘装置配置的自由度。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纵置的状态下,最好使所述盖部成为侧面上部。
根据本发明,在盘装置纵置的状态下,通过将盖部设于侧面上部,与盖部位于侧面下部的情况相比,可容易地进行盖部的开关,还可以容易地进行向通过打开盖部而露出的收纳凹部收纳盘的操作及从该收纳凹部取出盘的操作。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纵置状态的所述框体的底面最好形成有底座安装部,其用于安装防翻倒用的底座,将该底座安装于所述盘装置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通过底座安装部安装防翻倒用的底座,故可稳定地配置纵置状态下的盘装置。
在本发明中,具有安装于所述框体的防翻倒用的底座,所述底座安装部最好至少具有两个卡合孔和一个连接部件插入孔,所述底座包括:基板;设于该基板的大致中央,且支承所述框体底面的支承台部;设于该支承台部上,且与所述两个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爪部;从所述基板的底面贯通而插入所述连接部件插入孔,将所述底座和框体一体化的连接部件。
根据本发明,以纵置的状态将框体设置在底座的支承台部上。此时,使设于框体的两个卡合孔插入·卡合到底座的卡合爪部。这样,框体在通过将两个卡合孔和底座的卡合爪部卡合而限制旋转的状态下定位。然后,将连接部件从基板的底面插入框体的连接部件插入孔,将底座和框体一体化。由此,在底座和框体一体化时,通过底座的基板防止框体翻倒。
在本发明中,最好在所述框体上另外设置将所述框体主体和所述盖部的隔开部件。
根据本发明,由于另外设置的隔开部件将框体主体和盖部隔开,故可不容易注意到各框体主体和设有盖部的框体主体的厚度尺寸的不同。即,为了协助将盖部打开,设置有向该盖部的打开方向施力的施力装置等,由于盖部的结构,设有该盖部的框体主体和未设有盖部的框体主体的厚度尺寸不同,在将它们靠近并列时,存在容易看到的情况。在此,在本发明中,通过将隔开框体主体和盖部的隔开部件作为与框体别体的部件而设置在该框体上,在框体主体和设有盖部的框体主体之间产生间隔,故可不容易注意到这些厚度尺寸的不同。
另外,即使在对框体主体施加外压时,也可以通过隔开部件来抑制框体主体的弯曲等,故可提高框体主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娱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娱乐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图1的状态打开盖部的娱乐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娱乐装置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娱乐装置的背面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娱乐装置的侧面图;
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娱乐装置的侧面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框体及底座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框体及底座的图9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娱乐装置的底面图;
图12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收纳凹部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娱乐装置和中继器的概要立体图;
图14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中继器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中继器的连接端子的侧面图;
图16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收纳部变形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收纳部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收纳部的底面形状的剖面图;
图19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收纳部的拾取器部和光盘倾斜控制部的图;
图20是将上述实施例的框体及底座的变形的剖面图;
图21是将上述实施例的底座变形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安装有上述实施例的底座的框体变形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底座和框体的安装状态的剖面图;
图24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底座和框体的安装状态的其它剖面图;
图25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框体底面部变形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显示装置及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娱乐装置1的结构的图。
娱乐装置1是读取例如存储于CD、DVD等光盘上的游戏程序等,根据来自使用者(游戏者)操作的控制器(未图示)的指示,执行该游戏程序,再生存储于该光盘的声音信息及图像信息的盘装置。另外,该娱乐装置1可根据使用的光盘的种类对该光盘进行信息的存储。
该娱乐装置1和未图示的电视接收机电连接,使用者通过操作控制器7,进行对应使用者操作的规定处理,例如游戏程序处理等,由该处理结果将图像信息及声音信息输出到电视接收机。
另外,所谓游戏的执行主要是指控制游戏的进行及图像·声音信息的输出等。
该娱乐装置1除控制器7外,可安装作为存储装置的存储卡8。在该存储卡8的内部收纳有半导体存储器,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将游戏的进行状况存储在存储卡8内。
1、外观结构
图2及图3是娱乐装置1的立体图。其中,图2表示将设于框体上的盖部盖上的状态的娱乐装置1;图3表示打开盖部的状态的娱乐装置1。另外,图2及图3所示的X轴、Y轴、Z轴方向分别在图2及图3中为相同方向。
如图2及图3所示,娱乐装置1平面看大致为矩形,且正面看具有大致L形的合成树脂制的框体2,在该框体2内收纳有进行娱乐装置1全部的驱动控制等的装置主体(省略图示)。
框体2由六个面构成。具体地说,框体2在横置的状态下由以下部分构成:朝向上方(Y轴方向前端侧)的面、即上面部2A;娱乐装置1的正面侧(Z轴方向前端侧)的面、即正面部2B;朝向正面部2B位于右侧(X轴方向前端侧)的侧面、即侧面部2C;左侧(X轴方向基端侧)面、即侧面部2D;正面部2B的相反侧(Z轴方向基端侧)的面、即背面部2E;上面部2A的相反侧(Y轴方向基端侧)的面,即载置于设置位置的底面部2F。
这样的框体2在横置的状态下具有覆盖装置主体上部的作为框体主体的上壳体21和覆盖装置主体下部的下壳体22,将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嵌合而构成框体2。
上壳体21由以下部分构成:上面部21A,其作为Y轴方向前端侧的面;正面部21B,其作为Z轴方向前端侧的面;侧面部21C,其作为X轴方向前端侧的侧面,且作为从下壳体22突出的一侧的面;侧面部21D,其作为该侧面部21C相反侧的侧面(参照图7);背面部21E,其作为正面部21B的相反侧的侧面(参照图5)。
同样,下壳体22由以下部分构成:正面部22B;侧面部22C,其作为上壳体21突出的一侧的面;侧面部22D,其作为与该侧面部22C相反的一侧的侧面(参照图7);背面部22E(参照图5);底面部22F,其作为Y轴方向基端侧的面(参照图5)。
即,上壳体21从下壳体22向侧方(X轴方向前端侧)及正面方向(Z轴方向前端侧)突出。
2、上面部的结构
娱乐装置1的框体2的上面部2A由上壳体21的上面部21A构成。
在上壳体21的上面部21A图3中的右侧部分形成有收纳光盘的收纳凹部3。在该收纳凹部3背面侧的端部沿箭头A方向转动自如地安装有覆盖该收纳凹部3整个面的盖部21A1。
如图3所示,在盖部21A1正面部21B侧的端部设有两个突起21A11,其从盖部21A1的底面、即盖部21A1与收纳凹部3相对的面向面外方向钩状突出。这些突起21A11在将盖部21A1关闭的状态下与设于上壳体21内的未图示的卡合部件卡合,由此将该盖部21A1卡合。该卡合部件如下构成,通过按下后述的盖部打开开关,使其沿正面部21B的形成方向移动,从而解除与盖部21A1的突起21A11的卡合,打开盖部21A1。
在盖部21A1的旋转支点附近、即盖部21A1的背面侧端部设有绕盖部21A1的旋转轴卷绕的螺旋弹簧21A12,盖部21A1构成利用该螺旋弹簧21A12的作用力而打开的结构。
后面详述收纳凹部3的结构。
上壳体21的上面部21A的左侧部分形成由上壳体21构成的平坦部21A2。在该平坦部21A2和盖部21A1之间设有将这些平坦部21A2及盖部21A1隔开的合成树脂制的隔开部件21A3。该隔开部件21A3由与上壳体21不同的部件构成,其嵌合安装在形成于上壳体21上的未图示的嵌合部。另外,这些盖部21A1、平坦部21A2以及隔开部件21A3的上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通过设置这样的隔开部件21A3来隔开平坦部21A2和盖部21A1,可使框体2的制造阶段产生的平坦部21A2的上面和盖部21A1的上面的位置没有明显的误差。另外,在对框体2施加外压的情况下,隔开部件21A3可用作为增强材料,抑制框体2的弯曲等。因此,可提高框体2的强度。另外,隔开部件21A3也可以由与框体2不同的材料构成。
3、正面部的结构
图4表示娱乐装置1的框体2的正面部2B。另外,图4中所示的X轴方向、Y轴方向与图2及图3中所示的X轴方向、Y轴方向分别为相同方向。
娱乐装置1的正面部2B由上壳体21的正面部21B和下壳体22的正面部22B构成。
其中,在上壳体21的正面部21B上,沿图4中作为X轴方向的水平方向,从正面部21B向面外方向突出设置三条加强筋21B1。这些加强筋21B1在正面部21B及侧面部21C(参照图2)的整个面上沿Y轴方向等间隔地形成。详细叙述,自正面部21B的Y轴方向基端侧朝向前端侧形成的加强筋21B11、21B12、21B13和利用这些加强筋21B11、21B12、21B13形成的Y轴方向基端侧的凹部21B21及前端侧的凹部21B22在Y轴方向的各尺寸大致一致。另外,Y轴方向前端侧的加强筋21B13分别自上述平坦部21A2、隔开部件21A3及盖部21A1延伸而形成。即,平坦部21A2、隔开部件21A3及盖部21A1的Z轴方向前端侧的位置形成与其它加强筋21B11、21B12的Z轴方向前端侧相同的延伸位置。
在上壳体21的正面部21B上配置有插入存储卡8的作为开口的两个卡口21B3、打开盖部21A1的盖部打开开关21B5、接通/断开装置主体电源的电源开关21B6。
两个卡口21B3在从正面部21B的平坦部21A2到隔开部件21A3的区域,从图4中的Y轴方向基端侧的凹部21B21夹着中央加强筋21B12跨越前端侧的凹部21B22,在X轴方向上并列地形成大致长矩形。在这些卡口21B3上分别具有沿正面部21B的旋转轴,在上壳体21内分别设有沿加强筋21B11收纳的盖部21B4。
盖部打开开关21B5是按压式开关,其配置在正面部21B的大致中央。另外,该盖部打开开关21B5沿设于中央的加强筋21B12并且与加强筋21B12的Y轴方向的尺寸一致,以构成加强筋21B12的一部分。当按压该盖部打开开关21B5时,上述卡合部件(省略图示)沿正面部21B移动,解除盖部21A1的突起21A11和卡合部件的卡合。由此,盖部21A1利用螺旋弹簧21A12的作用力打开。
电源开关21B6和盖部打开开关21B5相同,由按压式开关形成,沿设于中央的加强筋21B12与加强筋21B12的Y轴方向的尺寸一致,以构成加强筋21B12的一部分。在该电源开关21B6上设有LED21B61,通过接通/断开电源,产生不同颜色的光。详细叙述,通过未图示的电源线供给电力,可通过LED21B61的颜色状态判断电源成为断开状态还是接通状态。
另外,这些盖部打开开关21B5和电源开关21B6的正面侧(Z轴方向前端侧)的面沿加强筋21B12正面侧的面配置。即,配置并形成这些开关21B5、21B6的Z轴方向前端侧的端面和加强筋21B11、21B12、21B13的Z轴方向前端侧的端面,使其与Z轴方向的形成位置大致一致。
通过将这样的盖部打开开关21B5及电源开关21B6在加强筋21B12的形成位置与该加强筋21B12一体地配置,可防止这些开关21B5、21B6的误输入。由此,在娱乐装置1的操作中,可防止盖部21A1打开或电源断开。特别是在移动娱乐装置1等情况下,可防止其它物体接触盖部打开开关21B5而打开盖部21A1。因此,可防止娱乐装置1的误动作。
另外,通过将这些开关21B5、21B6与加强筋21B12一体化设置,可给使用者带来这些开关21B5、21B6与加强筋21B11、21B12、21B13的整体感。因此,可进一步提高框体2的外观美观。
在下壳体22的正面部22B设有作为连接控制器7(参照图1)的两个开口的控制器连接部22B1、形成于正面部22B中央的凹部22B2、槽状开口部22B3、及露出光接收部43的开口部22B4。
控制器连接部22B1对应上述两个卡口21B3的配置位置形成,在各控制器连接部22B1上露出与装置主体连接的控制器连接器41。
凹部22B2在正面部22B的大致中央形成大致矩形,在该凹部22B2的两端部露出与装置主体连接的两个外部设备连接用端子42。这些外部设备连接用端子42以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规格为基准,可与键盘等输入装置、鼠标等连接设备、打印装置及光磁盘驱动器等外部存储装置进行连接。
开口部22B3是用于从外部吸入冷却装置主体的构成部件的冷却空气的缝隙状开口。在该开口部22B3的内侧配置有未图示的防尘用过滤器。
开口部22B4在正面部22B的图4中的X轴方向前端侧形成,在该开口部22B4露出接收来自未图示的遥控器的红外信号的光接收部43。该光接收部43与装置主体连接,由该光接收部43接收的红外信号变换为电信号,输出到后述的装置主体的输入输出基板上。
4、背面部的结构
图5表示娱乐装置1的背面部2E。图5中所示的X轴方向、Y轴方向与图2及图3所示的X轴方向、Y轴方向分别是相同方向。
娱乐装置1的背面部2E由上壳体21的背面部21E及下壳体22的背面部22E构成。
在该背面部2E,从大致中央朝向侧面部2D侧(与X轴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且在上壳体21及下壳体22的背面部21E、22E形成有五个开口部2E1、2E2、2E3、2E4、2E5。在这些开口部2E1~2E5上露出分别与装置主体连接的外部设备连接用端子44~46、输出端子47及电源线连接端子48。
具体地说,在开口部2E1露出的外部设备连接用端子44以ITU-TV.90及K56Flex的规格为基准,可与连有电话线的模数插口连接。
在开口部2E2露出的外部设备连接用端子45以IEEE802.3i为基准,可与10Base-T及100Base-TX等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电缆连接。
在开口部2E3露出的外部设备连接用端子46是以IrDA(Infrared DataAssociation:红外数据协会)的规格为基准的光通信用端子。
在开口部2E4露出的输出端子47是输出图像及声音的端子,该输出端子47可与一端侧设有图像用的一根端子及声音用的两根端子的同轴电缆的另一端相连接。
在开口部2E5露出的电源线连接端子48通过未图示的AC适配器从外部供给电力。
另外,在下壳体22的背面部22E的图5中X轴方向前端侧形成有缝隙状的开口部22E1。该开口部22E1是从正面部22B的开口部22B3吸气,且将冷却装置主体的构成部件的空气排出的开口。在该开口部22E1的内侧与上述开口部22B3相同,设有防尘用过滤器。
5、侧面部的结构
图6表示娱乐装置1的框体2作为X轴方向前端侧侧面的侧面部2C。另外,图6中所示的Y轴、Z轴方向与图2及图3所示的Y轴、Z轴方向分别为相同方向。
侧面部2C由上壳体21的侧面部2C及下壳体22的侧面部22C构成。
其中,在上壳体21的侧面部2C上从正面部21B连续形成有加强筋21B11、21B12、21B13及凹部21B21、21B22。另外,下壳体22的侧面部22C平坦地形成。
图7表示娱乐装置1的框体2作为X轴方向基端侧侧面的侧面部2D。另外,图8表示以侧面部2D为底面,在将娱乐装置1纵置的状态下支承该娱乐装置1的底座5。图9是表示安装了底座5的框体2的剖面图,图10是表示图9的局部放大图。另外,图7、图9及图10中所示的X轴、Y轴、Z轴方向与图2~图6所示的X轴、Y轴、Z轴方向分别为相同方向。
侧面部2D由上壳体21的侧面部21D和下壳体22的侧面部22D构成。在该侧面部2D上,跨过侧面部21D、22D在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作为底座安装部的螺钉孔2D1。如图8~图10所示,该螺钉孔2D1中拧合将与侧面部2D抵接的底座5固定的螺钉6。
如图8所示,底座5平面看具有大致圆形形状,在与接地的面相反一侧的上面5A设有:两个圆筒部51、52,其是以该上面5A的中央为中心的同心圆状,且直径不同;一对突出部53,其相对于该上面5A的规定直径方向平行地形成。
圆筒部51自上面5A向面外方向竖起形成。在该圆筒部51的内侧形成有直径方向的尺寸小于该圆筒部51的圆筒部52。如图9及图10所示,在中心圆筒部51、52上面载置纵置状态的框体2的侧面部2D。如图10所示,该圆筒部51、52的一端侧倾斜地形成,使其越朝向中心高度方向(图10中的X轴方向)的尺寸越小。这是由于在通过射出成形等形成下壳体22时修正倾斜形成的侧面部22D,由于使该倾斜与下壳体22侧面部22D的倾斜吻合地形成,在底座5上载置侧面部2D,使框体2构成纵置的状态时,框体2形成水平且稳定的状态。
圆筒部52的中心形成有贯通底座5的孔52A,将上述的螺钉6从该底座5的下方朝向侧面部2D的螺钉孔2D1插入孔52A。在该孔52A的内侧形成有朝向该孔52A的中心突出的突出部52B,在该突出部52B通过底座5的孔52A与从下方插通螺钉孔2D1的螺钉6的头部61接触(参照图9),防止螺钉6透过。
一对突出部53,在将圆筒部51、52的高度方向(X轴方向)的尺寸改变的分界与该圆筒部51、52连接的直径方向上平行地从上面5A向面外方向突出。在这一对突出部53的相互相对的面中,一方的面接触框体2的上面部2A,另一方的面接触框体2的底面部2F。利用这样的突出部53,可保持框体2的姿态。另外,通过将形成有突出部53的底座5的方向规定在纵置状态下的框体2的正面部2B或背面部2E,使用者可确认底座5的框体2的方向。
通过设置将这样的底座5安装在框体2上的螺钉孔2D1,且将该底座5安装在框体2上,可将娱乐装置1纵置。由此,可根据娱乐装置1的设置位置来选择横置状态及纵置状态的任一状态,可提高娱乐装置1的配置的自由度。
另外,通过将螺钉孔2D1设置在框体2的侧面部2D,盖部21A1构成位于纵置状态的娱乐装置1的上方的状态。由此,可容易地进行盖部21A1的开关操作,且可容易地进行光盘D的收纳及取出的操作。
6、底面部的结构
图11表示娱乐装置1的框体2作为Y轴方向基端侧侧面的底面部2F。另外,图11中所示的X轴、Z轴方向与图2及图3所示的X轴、Z轴方向分别为相同方向。
如图11所示,框体2的底面部2F由下壳体22的底面部22F构成。在该底面部2F的八个位置配置有利用橡胶等形成的防滑部件22F1。详细叙述,防滑部件22F1设置在大致矩形的底面部22F的四角部分、正面部2B侧(Z轴方向前端侧)的大致中央部分、背面部2E侧(Z轴方向基端侧)的大致中央部分、侧面部2C侧(X轴方向前端侧)的靠正面部2B的部分、及侧面部2D侧(X轴方向基端侧)的靠正面部2B的部分。由此,可在横置的状态下稳定地设置娱乐装置1。
7、收纳部的结构
图12表示收纳凹部3。即,图12是表示拆下盖部21A1后的上面部2A的平面图。另外,图12中所示的X轴、Z轴方向与图2及图3所示的X轴、Z轴方向分别为相同方向。
如上所述,收纳凹部3是收纳光盘D的部分,在上壳体21的上面部21A形成剖面大致凹状。如图12所示,该收纳凹部3由收纳圆形光盘D的盘收纳部31和突设于该盘收纳部31底面且包围收纳于该盘收纳部31的光盘D的凸状部32构成。该凸状部32与收纳凹部3一体地形成。
在盘收纳部31的中央设有旋转自如地安装光盘D的卡紧部件4A,该卡紧部件4A旋转自如地轴支在未图示的作为驱动装置的主轴电动机上。另外,设置拾取器部4B,其读取来自由主轴电动机驱动旋转的光盘D的游戏程序、图像信息及声音信息,且作为在该光盘D上存储信息的信息读取/写入装置。该拾取器部4B设置在盘收纳部31收纳盘的区域,可沿该光盘D的半径方向自如进退。
凸状部32以和盘收纳部31的深度不同的尺寸形成。即,凸状部32比盘收纳部31浅。另外,该凸状部32从光盘D的收纳方向看,具有矩形(这里为正方形)各边的中央部分与光盘D的形状一致而膨出为圆形的形状。具体地说,矩形(正方形)各边的长度尺寸比收纳于盘收纳部31的光盘的直径小,且形成对角线的长度比光盘的直径大的尺寸。因此,盘收纳部31通过凸状部32构成将矩形(正方形)与圆形叠加的收纳空间。
该凸状部32与光盘D的端面相对的面32A倾斜地形成,使其随着从盘收纳部31的底面朝向面外方向而远离盘收纳部31的中央。由此,在盘收纳部31收纳光盘D时,由于该倾斜的面32A将该光盘D导向盘收纳部31的中央,故可容易地对光盘D的盘收纳部31进行收纳。
另外,在凸状部32正面部21B侧的端部形成两处开口部32B。在该开口部32B的下方设有上述的卡合部件,通过该开口部32B将形成于盖部21A1的突起21A11与该卡合部件卡合。
在这样的收纳凹部3上,在从盘收纳部31取出光盘D时,可从盘收纳部31的四角部分将手指搭在该光盘D的端面,将该端面附近提起,取出该光盘D。因此,可容易地取出光盘D。另外,由于可在光盘D的端面从盘收纳部31的四角部分用手指抓起,故与现有的盘装置相比,可扩大该端面上能够搭手指的区域。另外,该收纳凹部3由于通过凸状部32将盘收纳部31作为组合矩形和圆形的形状构成,故可有效地活用上壳体21的空间。
8、内部结构
装置主体省略详细的图示,其具有主板、输入输出控制基板、向它们供给电力的电源单元,所述部件被收纳在上述框体2内。
其中,主板具有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及其周边装置构成的控制系统、由进行描绘的图像处理装置等构成的图形系统、由输出音乐、效果音的声音处理装置构成的声音系统。
控制系统具有CPU、由进行中断控制或直接存取输送的控制等的周边装置控制部、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构成的主存储器、存储有进行图形系统、声音系统等管理的操作系统等的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
CPU是通过执行存储于ROM中的操作系统来控制娱乐装置1整体的装置,例如由128位的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CPU构成。
图形系统具有根据来自CPU的描绘指示进行描绘的图像处理装置和存储利用该图像处理装置描绘的图像的帧缓冲器。图像处理装置根据来自CPU的描绘命令对帧缓冲器进行多边形描绘。该图像处理装置可进行每秒最大7500万左右的多边形描绘。
声音系统具有根据来自CPU的指示输出BGM(Back Ground Music:背景音乐)、效果音等的声音处理装置和存储该声音处理装置生成的波形数据等的声音缓冲器。
输入输出基板具有对存储有应用程序的光盘D进行控制的光盘控制部、控制输入有用户指示的控制器7的信号、向控制器7输出的信号以及存储于安装在卡口21B3的存储卡8内的数据的输入输出等的通信控制部。
光盘控制部例如具有将添加错误修正符号(Error Correction Code)存储的程序和数据等复合的译码器、通过暂时存储来自光盘D的数据,使来自光盘的数据的读取高速化的缓冲器。
通信控制部在内部设置在控制器连接部22B1露出的控制器连接器41(参照图4)及卡口21B3(参照图4),并且与连接于存储卡8的未图示的卡连接端子电连接,由此,操作者操作控制器7,控制来自控制器7的信号、输出到控制器7的信号以及向存储卡8的存储区域输入输出数据等。另外,在该通信控制部,除控制器7之外,还电连接外部设备连接用端子42、44~46、光接收部43、输出端子47等,也进行与外部设备输入输出信号的控制。
9、中继器的结构
图13表示连接于娱乐装置1的中继器9。图14是表示中继器9的立体图。另外,图13及图14中所示的X轴、Y轴、Z轴方向与图2及图3所示的X轴、Y轴、Z轴方向分别为相同方向。
如图13所示,上述的娱乐装置1中,具有多个卡口91A3及控制器连接部91B1的中继器9可与形成于框体2正面部2B的卡口21B3、及在形成于该正面部2B的控制器连接部22B1露出的控制器连接器41连接。如图13及图14所示,该中继器9具有中继器主体91、电缆92及连接端子93。
如图14所示,中继器主体91大致形成立方体形状。该中继器主体91和上述娱乐装置1的框体2相同,具有进行中继器9的控制的未图示的控制基板、覆盖该控制基板上方(与Y轴方向相反的一侧)的上壳体91A、覆盖下方(Y轴方向)的下壳体91B。另外,这些上壳体91A及下壳体91B通过与娱乐装置1的框体2相同的合成树脂形成,但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形成。
在从上壳体91A的上面垂下的四个侧面中,在三个面形成有与上述加强筋21B1相同的加强筋91A1。详细叙述如下,该加强筋91A1在从上壳体21大致长方形的上面大致垂下的四个侧面中与沿长度方向形成的两个侧面和这两个侧面夹着的一个侧面连续而形成。另外,形成有这些加强筋91A1的上壳体91A的侧面从下壳体91B延伸形成。
在上壳体91A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形成两个卡口91A3,可在各卡口91A3上安装存储卡8。即,在中继器主体91上形成有合计共四个卡口91A3。这些卡口91A3的结构与上述卡口21B3大致相同,分别形成在与相对于加强筋21B1的卡口21B3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另外,在这些卡口91A3上设有和盖部21B4大致相同的盖部91A4,在未安装存储卡8时,盖部91A4盖住卡口91A3。
在下壳体91B上并列形成由与控制器连接部22B1相同的控制器连接部91B1。详细叙述如下,在由下壳体91B的底面竖立的侧面中,在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在与形成于上壳体91A的卡口91A3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两个控制器连接部91B1。在各控制器连接部91B1上露出控制器连接器91C,在各控制器连接器9C上可连接上述控制器7。
设于这些卡口91A3内部的卡连接部及在控制器连接部91B1露出的控制器连接器91C与设于中继器主体91内部的未图示的控制基板连接。该控制基板控制安装于各卡口91A3上的与卡连接部连接的存储卡8及连接于控制器连接器91C的控制器7和娱乐装置1进行通信。
在中继器主体91的未形成加强筋91A1的侧面,沿面外方向延伸设置电缆92。电缆92与中继器主体91的控制基板电连接,在该电缆92的前端设有连接于娱乐装置1的连接端子93。
另外,在中继器91的电缆92延伸的端部设有由橡胶等形成的缓中部件91D,使其覆盖该电缆92的周围。该缓冲部件91D用于防止中继器主体91端部的电缆92的折曲。
图15是表示连接端子93的侧面图。另外,图15中所示的Y轴、Z轴方向与图2及图3所示的Y轴、Z轴方向分别为相同方向。
连接端子93从侧面看形成大致C字状,具有插在娱乐装置1的卡口21B3的存储器通信用端子931、在该存储器通信用端子931插入的卡口21B3正下方形成的控制器连接部22B1上插入的控制通信用端子932、收纳上述端子将其一体化的收纳箱933。
存储器通信用端子931与设于卡口21B3内部的未图示的卡连接部连接。该存储器通信用端子931从控制器通信用端子932延伸形成。在存储器通信用端子931的插入方向前端侧端部设置省略详细的图示的与电缆92内的信号线连接的信号线连接器,并通过该电缆92与中继器主体91的控制基板电连接。
控制器通信用端子932插入下壳体22的控制器连接部22B1,与在该控制器连接部22B1露出的控制器连接器41(参照图4)连接,控制器连接部22B1设置在对应于存储器通信用端子931插入的卡口31B3的位置上。该控制器通信用端子932具有省略详细图示的多个插头,各插头通过电缆92内的信号线与中继器主体91的控制基板电连接。
收纳箱933是合成树脂制的箱,剖面形成大致C字状。在该收纳箱933的控制器通信用端子932侧的端部设有沿该控制器通信用端子932的延伸方向突出,且覆盖控制器通信用端子932的基端部分周围的突出部9331。该突出部9331修正构成娱乐装置1的上壳体21的正面部21B和下壳体22的正面部22B的台阶差。由此,在形成于娱乐装置1正面部2B的卡口21B3及控制器连接部22B1上可稳定地连接连接端子93。
另外,在突出部9331的前端形成定位用的未图示的突起,在插入有控制器通信用端子932的控制器连接部22B1,在对应突起的位置形成有未图示的凹部。由此,在将连接端子93与娱乐装置1连接时,可容易地进行连接。另外,这些突起及凹部也可以相反地形成。即,在突出部9331侧形成凹部,在娱乐装置1的控制器连接部22B1设置突起。
在收纳箱933的两侧面(图14中的X轴方向两侧面)的三个位置分别形成有沿Y轴方向切口的凹部9332。这些凹部9332是在将连接端子93从卡口21B3及控制器连接部22B1拆下时,容易抓住连接端子93的部分。
通过将这样的中继器9安装在娱乐装置1上,可连接更多的控制器7及存储卡8,由此,可进行更多人的游戏,另外,可在存储卡8中存储更多的数据。
10、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例,得到如下的效果。
(10-1)使收纳光盘D的盘收纳部31形成组合圆形和矩形的形状。由此,可提起位于盘收纳部31的四角部分的光盘D的端部,取出该光盘D。因此,由于可增大在光盘D的端部上能够搭手指等的盘收纳部31的区域,故可容易地取出光盘D,同时,可提高取出光盘D时的自由度。
另外,由于盘收纳部31的矩形部分的各边比收纳于该盘收纳部31的光盘D的直径小,故可无需无用地增大形成盘收纳部31。
特别是盘收纳部31的四角部分由于随着从角部向盘外周边,宽度尺寸形成逐渐增宽的大致三角形,故容易插入手指,且如将其手指沿角部的底面朝向盘外周面前进,则手指可直接接触盘外周端面。因此,手指可不接触盘的存储面,取出盘。
(10-2)凸状部32与光盘D端面相对的面32A倾斜地形成,使其越从盘收纳部31的底面朝向面外方向,越远离盘收纳部31的中央。由此,由于面32A构成收纳光盘D时的导向面,故可容易地对光盘D的盘收纳部31进行收纳。另外,在取出盘D时,即使在手指插入盘收纳部31的角部,沿角部的底面伸进时,由于倾斜地形成凸状部32的面32A,因此,不但可容易地插入手指,即使在手指朝向盘外周面滑动时,也可以不受阻碍而顺利地滑动。
(10-3)通过在框体2的侧面部2D形成螺钉孔2D1,可在该侧面部2D安装底座5,因此,可将娱乐装置1纵置。由此,可结合设置位置来选择横置及纵置的配置姿态,故可提高娱乐装置1的配置的自由度。
另外,在纵置的状态下,由于通过底座5支承纵置的姿势,故可稳定地将娱乐装置1维持在纵置的状态。
另外,在娱乐装置1纵置时,由于利用盖部21A1堵塞的收纳凹部3位于上方,故可容易地进行盖部21A1的开关及光盘D的收纳/取出操作。
(10-4)在上壳体21的平坦部21A2和盖部21A1之间设有作为其它部件的隔开部件21A3,从而使各盖部21A1及平坦部21A2的上面不连续。由此,可不容易看到安装于上壳体21且沿箭头A方向旋转的盖部21A1上面和平坦部21A2的上面在制造上的形成位置误差。即,在产生这样的制造上的误差时,使用者等看到误差造成的台阶差,成为损害框体美观的主要原因。对此,通过在盖部21A1和平坦21A2之间设置隔开部件来将其隔开,使用者等难以看到这样的台阶差。因此,可使框体2的外观良好。
(10-5)在上壳体21的正面部21B及侧面部21C形成有三条加强筋21B11、21B12、21B13。其中,加强筋21B13通过使安装于上壳体21上的盖部21A1、上壳体21的平坦部21A2、隔开部件21A3在Z轴方向的前端部分延伸而形成。由此,可在使上壳体21的正面部21B的外观良好的同时,减小上壳体21的Y轴方向的尺寸。
(10-6)在设于中央的加强筋21B12上设有与该加强筋21B12一体化的盖部打开开关21B5及电源开关21B6。这样的开关目前大多从设有开关的面向面外方向突出配置,因此,存在不经意接触开关而输入的情况。另外,即使在开关不突出的情况下,由于开关在开口部露出等,也会存在影响外观的问题。对此,由于盖部打开开关21B5及电源开关21B6与加强筋21B12一体地配置,具有整体感,故使开关21B5及21B6不醒目,可提高框体2的设计性,同时,可防止对这些开关21B5、21B6错误输入。
(10-7)支承纵置状态的娱乐装置1的底座5的圆筒部51、52沿下壳体22侧面部22D的倾斜,而一端倾斜地形成。由此,可稳定地支承纵置状态的娱乐装置1。即,在利用射出成形等形成下壳体22这样的箱形形状的框体时,由于难以从成形模具上取下框体,故难以从底面端部垂直地形成面,而存在这样的面倾斜地形成的情况。因此,当该倾斜形成的面作为底面构成纵置状态时,存在纵置状态不稳定的问题。与此相同,由于与倾斜形成的下壳体22的侧面部22D吻合而倾斜地形成底座5的圆筒部51、52,故该底座5可稳定地支承纵置状态的娱乐装置1。
(10-8)与娱乐装置1连接的中继器9与上壳体21同样,在上壳体91上形成有加强筋91A1。由此,能够谋求娱乐装置1外观上的协调。
11、实施例的变形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其包含在可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中的变形、改良等。
(11-1)收纳部的结构
关于收纳部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说明的图3及图12的结构,也可以为图16及图17所示的结构。图16表示打开盖部的娱乐装置1,图17表示收纳凹部3的平面。另外,在说明这些图时,和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部件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图16、17所示的娱乐装置1的收纳部结构相对于上述的实施例的收纳部的结构,收纳凹部3的结构不同,另外,光盘D向拾取器部4B方向增设限制一定量以上倾斜的光盘倾斜控制部33这一点不同。
图16、17所示的收纳凹部3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由盘收纳部31和凸状部32构成。盘收纳部31的形状也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为组合矩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形状,矩形(正方形)的各边长度的尺寸比收纳于盘收纳部31的光盘的直径小,且对角线的长度比光盘的直径大,但在凸状部32形成的矩形的四个角中,至少一个角部底面形成得比盘收纳部31的底面深。
在此,在凸状部32形成的矩形的四个角中,在位于与旋转自如地轴支盖部21A1的端部相反的一侧(框体2的正面部2B侧)的两个角部底面形成有底面比盘收纳部31的底面深的凹部31A、31B。这些凹部31A、31B在凸状部32的面32A中形成具有构成角部的正交的两个壁面31A1、31B1和大致半圆形的圆弧壁面31A2、31B2的形状,至少圆弧壁面31A2、31B2的一部分从收纳于盘收纳部31的光盘的端面进入内部一些。另外,如图18所示,这些凹部31A、31B的深度上,凹部31B的深度比凹部31A的深度深,但也可以相同。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凸状部32形成的矩形的四角中,由于在两个角部底面形成有比盘收纳部31的底面深的凹部31A、31B,故在收纳于盘收纳部31的光盘的底面和凹部31A、31B的底面之间形成台阶差。因此,在取出收纳于盘收纳部31的盘时,由于从矩形的四角部分插入手指,能够使该手指的前端部分从盘端面插入盘的底面侧,故容易提起盘。即,可更容易地进行盘的取出操作。
特别是两个凹部31A、31B在凸状部32形成的矩形的四角中由于形成在位于与盖部21A1的旋转轴支侧相反的一侧的两个角部底面,故在该两个角部都可进行盘的取出操作。即,当将与盖部21A1的旋转支轴侧相反的一侧作为正面时,由于从左右都可以进行盘的取出操作,故使用的便利性优良。
另外,由于两个凹部31A、31B在凸状部32的面32A中形成具有构成角部的正交的两个壁面31A1、31B1和大致半圆状的圆弧壁面31A2、31B2的形状,且形成至少圆弧壁面31A2、31B2的一部分从收纳于盘收纳部31内的光盘的端部进入内部的大小,故即使是直径小的光盘,也可以容易地取出。即,由于使凹部31A、31B以直径与盘收纳部31的圆弧相匹配的光盘为基准,形成进入到其光盘的存储区域半径尺寸的约1/2的大小,故即使直径小的光盘,也可以容易地取出。另外,凹部31A、31B的大小也可以为到达卡紧部件4A附近的大小和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及变形例中,由凸状部32形成的空间,即盘收纳部31,从光盘D的收纳方向看,形成矩形(正方形)的各边的长度尺寸比收纳于盘收纳部31的光盘的直径小,且对角线的长度比光盘的直径大的尺寸,而且其具有各边的中央部分与光盘D的形状一致而膨出成圆形的形状,但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将圆形和一边与盘D的直径大致相同与其相邻的边比盘D的直径小的长方形组合使用。根据这样的组合,包围由凸状部形成的盘的空间构成在与盘的外形轮廓之间具有两个角部的形状。此时,通过设置与盖部21A1旋转自如地轴支两个角部的端部相反的一侧,即框体的正面部,使操作性更优良。
另外,不限于圆形和矩形的组合,也可以是圆形和三角形以上的多边形的组合。即,也可以通过将圆形轮廓的一部分和多边形轮廓的一部分组合,构成由凸状部32形成的包围盘的空间。此时,在与盘的外形轮廓之间具有多边形的一个角部,更加理想得是,具有至少两个角部的形状。在具有两个角部的形状时,在与盖部21A1的旋转轴支侧相反的一侧(框体正面部)具有两个角部。
光盘倾斜控制部33由与构成凸状部32的部件不同的部件构成,配置在拾取器部4B进退的光盘D的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与光盘的外周边相对的位置)。光盘倾斜控制部33的上面,即与光盘D接触的面比盘收纳部31的底面高。另外,如图19所示,从光盘D的下面到光盘倾斜控制部33的上面的尺寸比从安装于卡紧部件4A的光盘D的下面到拾取器部4B的尺寸小。即,设定光盘倾斜控制部33的高度位置,使从光盘D的下面到光盘倾斜控制部33的上面的间隙比光盘D的下面和拾取器部4B的间隙小。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以纵置的姿态设置框体2的状态下,在高速旋转安装在卡紧部件4A的光盘D时,即使光盘D向拾取器部4B侧倾斜,也可以在光盘D接触拾取器部4B之前接触光盘倾斜控制部33,因此,可将光盘D的接触造成的拾取器部4B的损伤防止于未然。而且,由于仅将光盘倾斜控制部33配置在拾取器部4B进退的光盘D的半径方向外侧位置,故可简单且经济地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形成在收纳凹部3的凸状部32与光盘D的端面相对的面32A倾斜地形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倾斜而是自盘收纳部31的底面垂直立起。另外,通过倾斜地形成面32A,在将光盘D收纳于盘收纳部31时,由于面32A构成向盘收纳部31引导的导向面,故可容易地矩形光盘D的收纳。
(11-2)底座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形成于底座5上的圆筒部51、52的上面倾斜,但也可以在下壳体22的螺钉孔2D1附近以娱乐装置1的纵置状态形成水平的部分,且在该部分载置底座5的圆筒部。
图20是表示由上壳体21及下壳体23构成的框体20和底座50的剖面图。另外,图20中所示的X轴、Y轴方向与图2及图3所示的X轴、Y轴方向分别为相同的方向。
底座50具有和上述底座5大致相同的结构,以底座50的上面50A的中央为中心,具有两个直径不同的圆筒部501、502和突出部503。中心圆筒部501、502及突出部503分别具有和圆筒部51、52及突出部53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圆筒部501、502的上面水平地形成这一点不同。另外,与圆筒部52相同,在圆筒部502上形成有孔52A及突出部52B。
另外,下壳体23具有和上述下壳体22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在下壳体23的螺钉孔2D1附近形成有将框体20以侧面部2D为底面纵置的状态下构成水平的水平部231这一点与下壳体22不同。
水平部231在作为图20中的Y轴方向的剖面看时,形成以倾斜的侧面部22D为斜边,且以将侧面部21D沿与Y轴方向相反的一侧延伸描绘的直线为一边的大致直角三角形,省略图示,在侧面部22D的长度方向隔着螺钉孔2D1形成在两个位置。而且,这些水平部231使不相互邻近侧的水平部231的端部之间的尺寸与底座50的圆筒部501的外径尺寸大致相同。在这些水平部231的端面与底座50的圆筒部501、502的上面接触。由此,在底座50上设置框体20时,可水平支承具有框体20而构成的娱乐装置1。通过设置这样的水平部231,即使不安装底座50,也可以以侧面部2D为底面,将娱乐装置1纵置地设置。
另外,水平部231隔着螺钉孔2D1形成在两个位置,但也可以仅形成在一个位置,以包围螺钉孔2D1,另外,也可以形成在三个以上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框体2的侧面部2D形成用于安装底座5、50的作为底座安装部的螺钉孔2D1,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侧面部2D形成凹部,具有对应该凹部的形状,在底座的上面形成与该凹部嵌合的突出部的结构。
在底座5、50上将载置娱乐装置1的侧面部2D的部分作为圆筒部51、52、501、502形成圆筒状,但也可以形成剖面大致为矩形的筒状。
关于底座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说明的图8、图9、图10的结构或图20说明的结构,也可以是图21、图22、图23及图24所示的结构。图21表示底座54,图22表示为安装底座54而设于框体2上的底座安装部2D2,图23表示框体2及底座54的安装状态的剖面,图24表示组装状态不同的剖面。另外,在说明这些图时,和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如图21、23、24所示,底座54包括:圆盘状基板54A;在该基板54A的大致中央直线状突出形成并支承框体2的底面的支承台部54B;设于该支承台部54B上的卡合爪部54C;作为从基板54A的底面贯通而将底座54和框体2一体化的连接部件的螺钉6。
基板54A由利用金属形成圆盘状的基体部件54A1和覆盖该基体部件54A1的上面及外周面的合成树脂制的表面部件54A2构成。在基体部件54A1上形成有使螺钉6贯通中心的贯通孔54A11,同时,在底面(设置面)外周边缘90度间隔的位置贴设防滑部件54A12。
支承台部54B包括在基板54A的大致中央与表层部件54A2一体成形的细带状的直线支承部54B1、在该直线支承部54B1中央部圆环状地一体形成的圆形支承部54B2。在直线支承部54B1的两端形成支承突部54B11,且将该支承突部54B11的上端和圆形支承部54B2的上面形成相同的高度。因此,在支承台部54B上以纵置状态设置框体2时,框体2的底面(侧面部2D)通过圆形支承部54B2和直线支承部54B1的支承突部54B11支承。
卡合爪部54C在夹着支承台部54B的圆形支承部54B2的两侧向上方突出地形成。
如图22所示,在框体2的底面(侧面部2D)形成有底座安装部2D2。底座安装部2D2具有至少两个卡合孔2D21和其间的一个连接部件插入孔2D22。向两个卡合孔2D21插入底座54的两个卡合爪部54C。连接部件插入孔2D22通过拧合螺钉6的螺钉孔2D1构成。另外,在螺钉6上在头部61相反侧的轴部卡合止动圈2D23,使螺钉6不会从基板54A的通孔54A11脱落。
根据该结构,在底座54的支承台部54B上以纵置的状态设置框体2。此时,将设于框体2上的两个卡合孔2D21插入、卡合在底座54的卡合爪部54C。这样,框体2定位在通过两个卡合孔2D21和卡合爪部54C的卡合而限制旋转的状态。然后,将螺钉6从基板54A的底面插入拧合到框体2的连接部件插入孔2D22,将底座54和框体2一体化。由此,当将底座54和框体2一体化时,框体2利用底座54的基板54A而防止翻倒。
(11-3)设置姿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娱乐装置1可以以横置及纵置任一姿态设置,只要处于任一个的状态即可。另外,在纵置的状态下,盖部21A1位于上方,但也可以位于下方。另外,以横置及纵置的任一状态设置,则可根据设置场所来选择设置姿态,因此,可提高娱乐装置1的设置自由度。另外,在纵置状态下,若使盖部21A1位于上方,则可容易地进行盖部21A1的开关操作及光盘D的收纳/取出操作。
(11-4)显示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电视接收机与本娱乐装置1电连接,将来自对应娱乐装置1的操作的处理结果的图像信息输出到电视接收机上,在其上显示出来,但也可以在本娱乐装置1上安装显示装置。
例如,如图25所示,也可以在框体2的背面部2E两侧形成两个螺钉孔2E6、2E7,并在底面部2F的靠中央正面部形成凹部2F2,利用这两个螺钉孔2E7、2E7和凹部2F2将支承显示装置的附件一体地安装在框体2上。
作为支承显示装置的附件100,如图26所示,也可以是包括如下的结构:与框体2的底面部2F的大小大致相同的矩形板状的板101;从该板101的前端边缘中央向上方及前方弯曲形成L字状并且与框体2的凹部2F2卡合的卡合片102;从板101的后端边缘向上方直立成直角的直立片103;形成于该直立片103两侧的螺栓插孔104。
此时,将板101贴在框体2的底面部,将卡合片102插入卡合到框体2的凹部2F2中,从直立片103的螺栓插孔104插入螺栓105,将其拧合在框体2的螺钉孔2E6、2E7内,此时,附件100与框体2保持一体。在该状态下,若在直立片103的中央安装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100,则可在液晶显示装置110上显示对应娱乐装置1操作的图像信息。
(11-5)适用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娱乐装置1不仅可从光盘D读取信息,还可以根据使用的光盘D进行信息的存储,但只要至少可进行信息的读取及存储之一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光盘作为使用的盘,但也可以采用磁盘。即,只要是圆形的且可读取存储的信息及/或存储信息的盘即可,对盘的种类没有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盘装置,其具有装置主体和收纳该装置主体的框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使存储和/或再生信息的大致圆形的盘旋转的驱动装置、对存储于旋转的盘上的信息进行再生及/或向所述盘存储信息的信息读取/写入装置、以及控制这些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包括:框体主体,其在对应所述驱动装置及所述信息读取/写入装置的位置形成有收纳所述盘的收纳凹部;盖部,其可转动地轴支在该框体主体上且密封所述收纳凹部,
在所述收纳凹部形成凸状部,其突设在该收纳凹部底部,且包围以所述驱动装置的旋转轴为中心安装的盘,
由该凸状部形成的包围盘的空间,从所述盘的收纳方向看时,具有组合沿所述盘的外形轮廓形状的圆形和多边形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凸状部形成的包围盘的空间,从所述盘的收纳方向看时,为各边的长度比所述盘的直径小且对角线的长度比所述盘的直径大的矩形,各边的大致中央具有对应该盘的形状而膨出为圆形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收纳于所述收纳凹部的盘端面相对的所述凸状部的面倾斜地形成,以使其越朝向该凸状部的突出方向,越远离该盘端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状部形成的矩形的四角中,至少一个角部底面形成得比所述收纳凹部的底面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状部形成的矩形的四角中,位于与转动自如地轴支所述盖部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两个角部底面形成得比所述收纳凹部的底面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能够配置为如下状态:将与设置有所述盖部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作为底面的横置状态;将设置有所述盖部的面作为侧面,将与该面相邻的面作为底面的纵置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置的状态下,所述盖部构成侧面上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置状态的所述框体的底面形成有底座安装部,其用于安装防翻倒用的底座,将该底座安装于所述框体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安装于所述框体上的防翻倒用的底座,所述底座安装部至少具有两个卡合孔和一个连接部件插入孔,所述底座包括:基板;设于该基板的大致中央,且支承所述框体底面的支承台部;设于该支承台部上,且与所述两个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爪部;从所述基板的底面贯通而插入所述连接部件插入孔,将所述底座和框体一体化的连接部件。
10、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体上具有将所述框体主体和所述盖部隔开而另设的隔开部件。
CNB2005100701939A 2004-05-10 2005-05-10 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781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40499 2004-05-10
JP140499/04 2004-05-10
JP272493/04 2004-09-17
JP2004272493A JP4163670B2 (ja) 2004-05-10 2004-09-17 ディス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7686A true CN1707686A (zh) 2005-12-14
CN100437812C CN100437812C (zh) 2008-11-26

Family

ID=34936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019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7812C (zh) 2004-05-10 2005-05-10 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82511B2 (zh)
EP (1) EP1596385A3 (zh)
JP (1) JP4163670B2 (zh)
KR (1) KR100658287B1 (zh)
CN (1) CN100437812C (zh)
TW (1) TWI3150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8826A (ja) * 2007-03-16 2008-10-0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転倒防止装置
US9367371B2 (en) 2010-02-05 2016-06-14 Paypal, Inc. Widget framework, real-time service orchestration, and real-time resource aggreg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302129A (nl) * 1983-06-15 1985-01-02 Philips Nv Platenspeler met een laadmechanisme voor het laden van een plaat.
ES2025661T3 (es) 1986-07-11 1992-04-01 Beckman Instruments, Inc. Sistema de manipulacion de muestras.
JPS63138646A (ja) 1986-11-29 1988-06-10 Toshiba Battery Co Ltd 円筒形非水電解液電池
KR900008511B1 (ko) * 1987-12-03 1990-11-24 김용재 유압펌프
US5210737A (en) * 1991-10-29 1993-05-11 Hanpin Electron Co., Ltd. Separable compact disc player with an elastic hold-down member
JP3381277B2 (ja) 1992-06-23 2003-0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装置
JPH076489A (ja) 1993-03-11 1995-01-10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H06350261A (ja) 1993-06-08 1994-12-22 Sony Corp 筐体のスタンド機構
USD367895S (en) * 1994-04-11 1996-03-12 Sony Corporation Game machine
JP3048848B2 (ja) * 1994-08-17 2000-06-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CN1211793A (zh) * 1997-09-18 1999-03-24 金祖江 影碟片盒
JPH11126409A (ja) * 1997-10-23 1999-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KR200201820Y1 (ko) 1998-05-06 2000-11-01 김종찬 콤팩트 디스크 및 플로피 디스크의 휴대용 케이스
JP2000113660A (ja) 1998-08-07 2000-04-21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0132894A (ja) 1998-10-26 2000-05-12 Sony Corp 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2001058689A (ja) * 1999-08-25 2001-03-06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記録媒体収容体および情報提供体
JP2001068864A (ja) 1999-08-26 2001-03-16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筐体用スタンド
CN2407433Y (zh) * 2000-03-15 2000-11-22 易少华 一种圆形光盘与书籍的结合构造
JP4485654B2 (ja) * 2000-06-15 2010-06-23 マスプロ電工株式会社 箱体の立設システム
JP2002124778A (ja) * 2000-10-18 2002-04-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子機器縦置き用スタンド及び電子機器
US6862739B1 (en) * 2000-10-27 2005-03-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calable and portable disc player for various optical disc sizes
EP1317169B1 (en) * 2001-03-22 2012-05-09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system
JP2002312999A (ja) * 2001-04-16 2002-10-25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2358769A (ja) 2001-05-28 2002-12-13 Sony Corp 電子機器
JP2003067920A (ja) 2001-08-28 2003-03-07 Sony Corp ディスク式記録再生装置
JP2003109279A (ja) 2001-09-27 2003-04-11 Sony Corp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4543300B2 (ja) * 2001-09-27 2010-09-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式記録および/または再生装置
JP2003109280A (ja) 2001-09-28 2003-04-11 Yamaha Corp ディスクトレイ
TW579042U (en) * 2002-09-17 2004-03-01 Lite On It Corp Detection device for shutter opening/closing of external compact disk drive
TW568323U (en) 2002-09-27 2003-12-21 Lite On It Corp Cap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for cap-lifting CD-ROM drive
TW577619U (en) 2002-10-18 2004-02-21 Lite On It Corp Outer lid locking and securing device of lid-lifting type CD dr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15062B (en) 2009-09-21
JP2005353253A (ja) 2005-12-22
JP4163670B2 (ja) 2008-10-08
TW200540802A (en) 2005-12-16
EP1596385A3 (en) 2007-10-31
US7882511B2 (en) 2011-02-01
KR20060046036A (ko) 2006-05-17
EP1596385A2 (en) 2005-11-16
CN100437812C (zh) 2008-11-26
KR100658287B1 (ko) 2006-12-14
US20050273793A1 (en) 2005-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9037C (zh) 具有将第一和第二门板推向关闭位置的弹簧的门机构
CN1282261C (zh) 电池组件、电池装载器及具有电池装载机构的电子设备
CN1114163C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JP5366588B2 (ja) 携帯用電子機器の支持装置
CN1171143C (zh) 信息增加方法
CN1152999C (zh) 铰接结构和包含该铰接结构的便携式电子单元
CN1584728A (zh) 照相机支架
CN1061453C (zh) 光盘设备和光盘驱动装置
CN1658309A (zh) 记录介质安装装置
CN1258200C (zh) 杠杆开关及使用该开关的检测装置
CN1707686A (zh) 盘装置
CN1941156A (zh) 信息重放装置
CN1217289C (zh) 多角镜装置、光扫描设备和条形码阅读器
CN1728273A (zh) 信息处理装置
CN1209174C (zh) 程序执行系统、中继设备、手动控制器及程序执行装置
CN101056379A (zh) 背面投影显示装置
CN1302068A (zh) 盘驱动系统
CN1232962C (zh)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1300065A (zh) 盘转接器
CN1782447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252574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电源适配器单元和记录介质
CN1913032A (zh) 显示仪器及其支架
CN1273923C (zh) 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及存储媒体的装载方法
CN1287374C (zh) 盘驱动器
CN101079985A (zh) 薄型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