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2962C -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2962C
CN1232962C CNB028032497A CN02803249A CN1232962C CN 1232962 C CN1232962 C CN 1232962C CN B028032497 A CNB028032497 A CN B028032497A CN 02803249 A CN02803249 A CN 02803249A CN 1232962 C CN1232962 C CN 123296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ovable part
bolster
coil
objective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032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78272A (zh
Inventor
池田直人
东原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78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8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29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296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for focusing and track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2Details of sprung suppor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3Details of stationary par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5Details of the mov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18Machines moving with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Abstract

一种使物镜(21)向光轴方向的对焦方向和与光轴方向垂直的跟踪方向移动的物镜驱动装置。具有固定部(10)、由物镜和线圈骨架(16)构成的可动部(11)、设在固定部和可动部中的任何一方上的磁性体部(15)以及设在另一方上的线圈部(22)。在固定部(10)上设有突出的支承轴(14)。在线圈骨架(16)上安装着物镜(21),并形成有供支承轴穿过的孔(18),该线圈骨架(16)可沿支承轴移动并可以支承轴为中心转动。还备有驱动部和支承机构。驱动部通过使可动部沿着支承轴移动,可使物镜在对焦方向移动,通过使线圈骨架以支承轴为中心转动,可使物镜在跟踪方向移动。支承机构具有磁性部件(25),该磁性部件(25)相对于支承轴以倾斜状态支承可动部。

Description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镜驱动装置以及采用该物镜驱动装置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该物镜驱动装置具有安装着物镜的可动部,该可动部可沿支承轴移动、并能以支承轴为中心转动地被支承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盘驱动装置,是对光盘等盘状记录媒体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对已记录在盘状记录媒体上信息信号进行再生的装置。在此种盘驱动装置中,采用物镜驱动装置,该物镜驱动装置,把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聚光照射到盘状记录媒体的信号记录面上,并且使光束追踪已形成在盘状记录媒体上的记录道。物镜驱动装置,具有安装着物镜的可动部,该物镜使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聚光到盘状记录媒体的信号记录面上。上述物镜的可动部能沿着支承轴移动,并能以支承轴为中心转动被支承着。物镜驱动装置根据对焦误差信号使可动部在与物镜光轴平行的支承轴的轴向移动,进行物镜对焦位置的控制即进行对焦控制。另外,物镜驱动装置根据跟踪误差信号使可动部在垂直于物镜光轴的方向、即绕支承轴的方向转动,由此进行跟踪控制,使光束跟踪盘状记录媒体记录道。
把安装着物镜的可动部支承在支承轴上的轴向滑动转动式物镜驱动装置,与可动部由可弹性位移的支承臂悬臂地支承在固定部上而在对焦方向及跟踪方向可位移的物镜驱动装置相比,由于可动部的重量平衡好,所以,具有在与物镜平行的方向的对焦方向垂直的跟踪(トラツキング)方向的耐振动性好,因自重引起的可动部的位移小等的优点。
轴向滑动转动式的物镜驱动装置,在构成可动部的线圈骨架上形成有支承孔,支承轴插入该支承孔,可动部可沿轴方向滑动并且可绕支承轴转动地被支承在支承轴上,所以,在支承孔与支承轴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结果,在使可动部朝着平行于物镜光轴的方向移动时、即进行焦点控制时,以及在使可动部朝着垂直于物镜光轴方向转动时、即进行跟踪控制时,可动部会相对于支承轴朝任意方向倾斜,倾斜的量与支承孔与支承轴之间的间隙量相应。这样,当可动部相对于支承轴朝任意方向倾斜时,可动部在朝对焦方向或跟踪方向移动了时,倾斜方向变动,造成动作不稳定。因此,不能正确地进行物镜的焦点控制及跟踪控制,不能把光束正确地聚焦到盘状记录媒体的信号记录面上,并且不能正确地追踪记录道,不能正确地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
为此,在已往的设在盘驱动装置内的轴向滑动转动式物镜驱动装置中,例如,利用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弹性对可动部施加规定方向的推力,使可动部相对于支承轴经常朝一定方向倾斜,由此来防止可动部的倾斜方向的变动。
这样的用柔性印刷电路板对可动部施加预定方向的推力来防止可动部倾斜方向变动的物镜驱动装置,在可动部移动动作时,推力变化,不能切实防止可动部的倾斜方向变动,从而不能正确地进行物镜的焦点控制和跟踪控制。
可作为便携式机器使用的盘驱动装置,物镜驱动装置的姿势根据使用状况而变化,重力方向相对于可动部移动方向变化。由于该重力的影响,使可动部相对于支承轴的倾斜方向变动,导致可动部的动作不稳定。
在轴向滑动转动式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当可动部相对于支承轴的倾斜变动时,为了极力减小其倾斜角度,提出了加长供支承轴贯穿的可动部支承孔长度的方案,但是,加长了支承孔长度后,难以使物镜驱动装置薄型化。
为了防止可动部相对于支承轴的倾斜,也提出了这样的方案,即,对可动部施加垂直于对焦方向的推力,把可动部压接在支承轴上,在线接触的状态进行滑动转动。该物镜驱动装置,由于可动部与支承轴线接触,可动部相对于支承轴的滑动性差,而且,由于支承轴的中心轴与支承孔的中心轴错开,所以,可动部相对于支承轴不能灵活地滑动转动,而且不能根据对焦误差信号或跟踪误差信号进行正确的对焦控制和跟踪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解决上述已往物镜驱动装置之缺点的、新颖的物镜驱动装置、以及采用该物镜驱动装置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物镜驱动装置以及采用该物镜驱动装置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该物镜驱动装置能根据对焦误差信号实现正确的对焦控制,能根据跟踪误差信号实现正确的跟踪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能实现装置本体小型化的物镜驱动装置以及采用该物镜驱动装置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定部、可动部、驱动部和支承机构;
该固定部上设有突出的支承轴;
该可动部由物镜和线圈骨架构成,在线圈骨架上安装着物镜,并形成有供支承轴穿过的孔,该线圈骨架能沿着支承轴移动并能以支承轴为中心转动地被支承着;
上述驱动部具有磁性体部和线圈部,磁性体部设在固定部或可动部上,线圈部设在另一方上,通过使可动部沿着支承轴移动,使物镜在对焦方向上移动,并且通过使线圈骨架以支承轴为中心转动,使物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
上述支承机构以相对于支承轴倾斜的状态支承着上述可动部。
支承机构备有磁性部件,该磁性部件安装在上述可动部上,与上述驱动部协同动作,将上述可动部保持在对焦方向和跟踪方向中的中立位置;上述磁性部件相对于支承轴倾斜地安装在可动部上。
在构成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的支承机构上有磁性部件和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磁性部件安装在上述可动部上,与上述驱动部协同动作而将上述可动部保持在对焦方向和跟踪方向中的中立位置;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的一部分分别安装在上述固定部和可动部上,用于向上述线圈部供电。
这里采用的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以其连接固定部和可动部的转接部的宽度方向与对焦方向不同并且与跟踪方向不同的方式被安装着。
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在不向线圈部供电的状态中,由重力和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的弹力的平衡形成的、可动部相对于固定部的对焦方向的位置设定在比可动部的对焦方向的移动范围中的固定部侧的移动端更靠近上述固定部侧。
本发明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安装着盘并驱动被安装的盘旋转的旋转驱动部、光学拾取器、使光学拾取器在盘的半径方向移动的进给机构;
这里采用的光学拾取器具有物镜驱动部,该物镜驱动部具有固定部、可动部、驱动部和支承机构;在上述固定部上设有突出的支承轴;上述可动部由物镜和线圈骨架构成,在线圈骨架上安装着物镜、并形成有供支承轴穿过的孔,该线圈骨架沿着支承轴自由移动并能以支承轴为中心转动地被支承着;驱动部具有磁性体部和线圈部,磁性体部设在固定部和可动部中的任何一方上,线圈部设在另一方上,通过使可动部沿着支承轴移动,使物镜在对焦方向上移动,通过使线圈骨架以支承轴为中心转动使物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支承机构以相对于支承轴倾斜的状态支承上述可动部。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以及优点,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的实施形态说明中将更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的盘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将盖分离表示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物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卸下了盖的状态的、物镜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在卸下了盖的状态的、沿图4V-V线的断面图。
图6是可动部的侧面图,表示磁性部件与支承孔的关系。
图7是表示可动部的动作状态的侧面图。
图8是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中采用的磁性部件的俯视图。
图9是曲线图,表示磁性部件相对于支承孔的倾斜角度、与所产生旋转力矩(转矩)的关系的测定结果。
图10至图12是曲线图,是对可动部的各设置状态测定可动部的对焦方向上的位置与可动部相对于支承轴部的倾斜角度的关系的测定结果。图10表示支承轴的轴方向是垂直方向状态时的测定结果。图11表示支承轴的轴方向是水平方向、且物镜处在支承轴下方时的状态的测定结果。图12表示支承轴的轴方向是水平方向、且物镜处在支承轴侧方时的状态的测定结果。
图13至图15是曲线图,是对已往物镜驱动装置中的可动部的各设置状态,测定可动部的对焦方向位置、与可动部相对于支承轴倾斜角度的关系的测定结果。图13表示支承轴的轴方向是垂直方向时的状态的测定结果。图14表示支承轴的轴方向是水平方向、且物镜处在支承轴下方时的状态的测定结果。图15表示支承轴的轴方向是水平方向、且物镜处在支承轴的侧方时的状态的测定结果。
图16是本发明的另一例物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所示物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物镜驱动装置在卸下了盖状态时的俯视图。
图19是在卸下了盖状态时的、沿图18IX X-IX X线的断面图。
图20是图16所示物镜驱动装置的后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中采用的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的展开图。
图22是表示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的各部安装在可动部和固定部上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3是与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作比较的物镜驱动装置的断面图。
图24是曲线图,表示使可动部朝对焦方向动作时的频率响应(振幅与频率的关系)。
图25是曲线图,表示使可动部朝对焦方向动作时的频率响应(相位与频率的关系)。
图26是曲线图,表示使可动部朝跟踪方向动作时的频率响应(振幅与频率的关系)。
图27是曲线图,表示使可动部朝跟踪方向动作时的频率响应(相位与频率的关系)。
图28是示意图,用于说明磁性部件与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之间的关系,表示可动部保持在对焦方向上的中立位置的状态。
图29是示意图,表示可动部移动到对焦方向的一方移动端的状态。
图30是示意图,表示可动部移动到对焦方向的另一方的移动端的状态。
图31是示意图,表示可动部处在平衡位置的状态。
图32是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中采用的另一例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的展开图。
图33是表示图32所示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的各部分安装在可动部和固定部上时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以及采用该物镜驱动装置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在下面的说明中,是说明把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用在以光盘作为记录媒体的盘驱动装置内的例子。
采用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的盘驱动装置1,如图1所示,在构成装置本体的薄箱状框体2内,设有驱动光盘100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光学拾取器7等的对光盘100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的所需机构和电子电路部。上述该光学拾取器7对被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旋转了的光盘100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对已记录在光盘100上的信息信号进行读出。
在框体2的前面上如图1所示地形成供光盘100插拔的插拔口2a。插拔口2a为横长的矩形。在框体2内,如图1所示,配置着底盘3。在底盘3的略中央部的下面侧配置着用于驱动光盘100使其旋转的图未示主轴马达。在主轴马达的主轴的前端部一体旋转地安装着盘台4。在底盘3上形成供盘台4突出的配置孔3a。安装在主轴上的盘台4如图1所示地从配置孔3a突出到底盘3的上方。
在底盘3的下面侧如图1所示地以平行的状态配置着丝杠5和一对导向轴6、6。在形成在底盘3上的配置孔3a上配置着光学拾取器7,该光学拾取器7可朝着安装在盘台4上的光盘100的半径方向移动。
光学拾取器7的构造是,在移动基座8上搭载着半导体激光器等的光源和把光源射出的光束导向物镜的光学元件等。移动基座8的一端部与丝杠5螺合,移动基座8的两端部可滑动地分别支承在导向轴6、6上。借助丝杠5的旋转,光学拾取器7由导向轴6、6导引而朝光盘100的半径方向移动。
物镜驱动装置9如图2至图5所示,具有由磁性金属材料形成的固定部10、和支承在该固定部10上的可动部11。
固定部10,如图2和图3所示,具有基板部12、一对支架部13、13和支承轴14。基板部12安装在移动基座8的上面上。一对支架部13、13从基板部12的两侧缘分别朝上方弯折而形成。支承轴14从基板部12的略中央部朝上方突出。
支架部13由安装部13a和弯折部13b、13b构成。弯折部13b、13b是从安装部13a的前后两侧缘相对地朝内侧弯折而形成的。在这些弯折部13b、13b的上侧突出地形成了接合突部13c、13c。
在各支架部13、13的内面分别固定着磁性体15、15。磁性体15、15的相向面、即与支承轴14相对的面都是相同的磁极。各磁性体15、15的相对面是S极或N极。本例中,各磁性体15、15的相对面是S极。磁性体15、15,如图2所示,它的与安装在支架部13、13上的面垂直的两侧的各面分别被一对弯折部13b、13b覆盖着。
在可动部11的线圈骨架16上安装着对焦线圈23和跟踪线圈24、24等的所需各部件。
线圈骨架16如图3所示,具有本体部17和从该本体部17向前方突出的镜座19。本体部17具有上面部17a、从该上面部17a的两侧缘向下方突出的侧面部17b、17b、和从上面部17a的后缘朝下方突出的后面部17c。平衡重安装部17d从后面部17c的下缘向后方突出(见图5)。在上面部17a的略中央部设有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的支承筒17e(见图5)。本体部17的支承筒17e的内部空间用作支承轴14的支承孔18(见图5)。
在镜座19上形成通孔19a,在外周围设有若干个保持突部19b。
在线圈骨架16的平衡重安装部17d上如图3和图5所示安装着圆轴状的平衡重20。
在线圈骨架16上的镜座19的上面上如图4所示,以被多个保持突部19b从周围推压地支承着的状态保持着物镜21。
在线圈骨架16的上面部17a的下面上安装着线圈体22(见图3至图5)。线圈体22具有对焦线圈23和2对跟踪线圈24、24。对焦线圈23卷成为轴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略方筒状。2对跟踪线圈24、24相互相邻地排列在前后地安装在对焦线圈23的相对的侧面上。
在线圈骨架16的支承筒17e上安装着由线状磁性金属材料形成的大致环形的磁性部件25(见图3至图5)。在本例中,磁性部件25如图3所示,形成为一部分开放的环形。即,磁性部件25具有连接部25b和一对端部25c、25c。连接部25b其中央部弯曲为半圆形。一对端部25c、25c从该连接部25b的两端延长而成。磁性部件25弯折使得其两端部25c、25c相互接近,并从连接部25b的两端延长,而形成为环形。这样形成为环形的磁性部件25,端部25c、25c朝向连接部25b的连接的连接部分成为朝两侧突出地被弯折的突出部25a、25a。该一对突出部25a、25a比以环形磁性部件25的中心作成的圆更向外方突出。即,磁性部件25,由于各突出部25a、25a向侧方突出地弯折而形成环形,所以,一对突出部25a、25a间的距离最大,这些突出部25a、25a位于最外侧。
磁性部件25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部25b位于安装着物镜21的镜座19侧,一对突出部25a、25a位于支承筒17e的两侧,并嵌合配设在支承筒17e的外周围。这时,磁性部件25以前部抬起的倾斜状态安装在支承筒17e上,连接部25b位于支承轴14的前端侧,比开放侧端部25c、25c更靠上侧。这时,磁性部件25如图4所示,各突出部25a、25a是最接近两侧的磁性体15、15的状态。这样,嵌合配设在支承筒17e外周围的磁性部件25,如图6所示,其中心轴25d相对于支承孔18的中心轴18a朝向与镜座19相反侧、即后方侧倾斜角度θ。
当支承轴14插入支承孔18时,可动部11可沿着支承轴14的轴方向滑动且可绕支承轴14的轴转动地被支承着(见图2、图4和图5)。支承轴14的轴向是控制物镜21位置的对焦方向,使得通过物镜21照射的光束聚焦照射到光盘100的信号记录面。绕支承轴14的方向是跟踪方向,该跟踪方向是以使通过物镜21照射的光束追随光盘100的记录道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方向。
在可动部11被支承轴14支承着的状态中,如图2和图4所示,磁性体15、15与线圈骨架16的各侧面部17b、17b外侧接近且相对地被设置。在可动部11被支承轴14支承着的状态中,如图5所示,柔性印刷电路板26的一端部26a安装在线圈骨架16上,柔性印刷电路板26的另一端部26b安装在固定部10的基板部12上。安装在线圈骨架16上的柔性印刷电路板26的一端部26a与对焦线圈23和各跟踪线圈24电气连接。安装在基板部12上的柔性印刷电路板26的另一端部26b与使物镜驱动装置9动作的图未示驱动电路连接。
在固定部10安装着覆盖可动部11的盖27(见图2、图3和图5)。盖27具有顶板28和从顶板28的左右两侧缘向下方突出的侧板29、29,这些顶板28和侧板29、29是用磁性金属材料一体地形成的。在顶板28与侧板部29、29的连接部分形成前后分离的多个接合孔27a。设在固定部10上的接合突部13c分别与各接合孔27a接合,由此,将盖27安装到固定部10上(见图2)。
下面,说明把光盘100装到采用了上述物镜驱动装置9的盘驱动装置1上,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的动作。
对光盘100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把已记录在光盘100上的信息信号进行再生时,要把光盘100装到盘台4上。把光盘100装到盘台4上后,操作图未示的记录开关或再生开关。记录开关或再生开关被操作后,驱动主轴马达,盘台4与光盘100一体地旋转。当光盘100旋转时,光束从设在移动基座8上的半导体激光器那样的发光元件射出,通过物镜21照射到光盘100的信号记录面上。
照射到光盘100的信号记录面上的光束,被信号记录面反射,入射到设在移动基座8上的受光元件内,光电变换后,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
在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时,光束聚焦照射到光盘100的信号记录面上,为了追踪记录道,由物镜驱动装置9进行物镜21的对焦控制及跟踪控制。在对焦控制时,为了使通过物镜21照射的光束的光点聚焦照射到光盘100的记录面上,可动部11在支承轴14的轴向上滑动。在跟踪控制时,为了使通过物镜21照射的光束的光点聚焦到光盘100的记录道上,可动部11绕支承轴14转动。
在可动部11在对焦方向及跟踪方向均不被驱动、即不动作的状态中,被保持在对焦方向及跟踪方向中的中立位置。即,可动部11在不动作的状态中,嵌合配设在支承筒17e上的磁性部件25两侧的突出的、最接近各磁性体15、15的各突出部25a、25a被各磁性体15、15吸引,保持在跟踪方向的中立位置。另外,磁性体部件25以倾斜θ角度的状态安装在支承筒17e上,使其连接部25b位于支轴14的前端侧,所以,借助各磁性体15、15产生的磁场作用,连接部25b被吸引到盖27侧,开放侧的端部25c、25c被吸引到基板部12侧,保持着朝图7中箭头M方向转动了的状态。即,可动部11相对于支承轴14倾斜,使支承孔18的上下开口端的一部分以与支承轴14的外周面相接的状态,保持在对焦方向的中立位置。这时,借助各磁性体15、15产生的磁场作用,对可动部11作用着图7中箭头M方向的旋转力矩(转矩)。
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9,受到图7中箭头M方向的旋转力矩,处于相对于支承轴14倾斜了角度θ状态的可动部11保持着该倾斜状态下,在支承轴14的轴方向移动,进行对焦控制,使可动部11绕支承轴14的轴围方向转动,进行跟踪控制。即,可动部11,在由支承孔18的上下开口端的2点支承着支承轴14的状态下在对焦方向上移动,在跟踪方向上转动。
在此,如上所述,磁性部件25是局部开放的环形,支承孔18设在安装着该在磁性部件25的可动部11上,测定该磁性部件25相对于支承孔18的倾斜角度与在磁性部件25的各部上产生的旋转力矩(转矩)的关系。旋转力矩的测定,如图8所示,在磁性部件25的连接部25b的部分a、两侧的突出部25a、25a附近部分b、d、开放侧端部25c、25c的部分c、e进行。其测定结果如图9所示。
在图9中,横轴表示磁性部件25的中心轴25d相对于支承孔18的中心轴18a倾斜的角度θ,正(+)表示连接部25b侧位于支承轴14的前端侧并倾斜的状态。负(-)表示连接部25b侧位于支承轴14的基端部侧并倾斜的状态。图9的纵轴表示旋转力矩(转矩)的值。
如图9所示,在连接部25b的部分a产生的旋转力矩,显示图9中A所示的特性;在两侧突出部25a、25a的近旁部分b、d产生的旋转力矩,显示图中B、D所示的特性;在开放侧端部25c、25c的部分c、e产生的旋转力矩,显示图中C、E所示的特性。
从图9所示的测定结果可知,为了可确保可动部11相对于支承轴14的良好滑动性,为了可保持可动部11相对于支承轴14经常保持朝一定方向倾斜的状态,磁性部件25相对于支承孔18的倾斜角度θ最好是20°至40°(也包含-20°至-40°)。
图10至图12是曲线图,表示可动部11处于几个设置状态时的、可动部11在对焦方向上的位置与可动部11相对于支承轴14的倾斜角度的关系的测定结果。这些测定是在使磁性部件25相对于支承孔18向后下倾的状态、即连接部25b侧位于支承轴14的前端侧并倾斜30°的状态进行的。各测定在下述3个状态进行。即,一个状态是,当可动部11在不朝跟踪方向动作的中立位置状态(Tr=0.0000mm)时;另一个状态是,可动部11从中立位置以支承轴14为中心朝一方转动一定量,物镜21的光轴从中立位置例如转动了0.2500mm的状态;另一状态是,可动部11从中立位置以支承轴14为中心朝另一方转动一定量,物镜21的光轴从中立位置例如转动了0.2500mm的状态。
图10至图12中的横轴,表示可动部11在对焦方向中的位置,“0”是中立位置,正(+)是移动到支承轴14前端侧时的位置,负(-)是移动到支承轴14基端侧时的位置。测定是在可动部11的对焦方向中移动范围(-0.6mm到0.6mm)进行的。各图的纵轴表示可动部11相对于支承轴14的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把可动部11在中立位置时的基准角度作为“0”。
图10至图12中的P,表示可动部11在中立位置时的特性,S表示可动部11以支承轴14为中心朝一方的方向转动时的特性,T表示可动部11以支承轴14为中心朝另一方方向转动时的特性。
图10是支承轴14的轴方向为垂直方向时的状态的测定的结果。图11是支承轴14的轴方向是水平方向并且物镜21处在支承轴14下方时状态的测定结果。图12是支承轴14的轴方向是水平方向并且物镜21处在支承轴14侧方时状态的测定结果。
图13至图15是曲线图,表示与已往物镜驱动装置中的可动部同样构造的可动部11处于几个设置状态时的、可动部11在对焦方向的位置与可动部11相对于支承轴14的倾斜角度关系的测定结果。这些测定是在使磁性部件25相对于支承孔18不倾斜的状态、即支承孔18的中心轴与磁性部件25的中心轴所成角度为0°的状态进行的。这些测定也与上述本发明同样地,在以下状态进行:即,可动部11在不朝跟踪方向动作的中立位置状态(Tr=0.0000mm);可动部11从中立位置以支承轴14为中心朝一方转动一定量并且物镜21的光轴从中立位置例如转动了0.2500mm时的状态;可动部从中立位置以支承轴14为中心朝另一方转动一定量并且物镜21的光轴从中立位置例如转动了0.2500mm的状态。
图13至图15中的横轴、纵轴,与图10至图12中的意义相同。
图13至图15中的P′表示可动部11在中立位置时的特性,S′表示可动部11以支承轴14为中心朝一方向转动时的特性,T′表示可动部11以支承轴14为中心朝另一方向转动时的特性。
这些测定结果,在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9中,与已往的物镜驱动装置相比,可动部11朝对焦方向动作时的、可动部11的倾斜方向几乎不变动,可动部11相对于支承轴14经常保持朝一定方向倾斜的状态动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9,由于磁性部件25以相对于支承孔18倾斜的状态安装在可动部11上,所以,可动部11相对于支承轴14常保持朝一定方向倾斜的状态动作。因此,当可动部11动作时,可动部11相对于支承轴14的倾斜方向不变动,可确保可动部11的稳定动作状态。由于可动部11在常朝一定方向的旋转力矩产生时的状态下动作,所以,不受可动部11姿势变化的影响,可确保稳定的动作状态。由于可动部11相对于支承轴14倾斜的方向不变动,所以,可减短支承孔18的长度,可实现物镜驱动装置9的薄型化。
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由于可动部11相对于支承轴14倾斜一定角度地被支承着,所以,可动部11的支承孔18的2个开口缘与这些开口缘所接触的支承轴14的2个接触点X1、X2的连线L1的中心O,如图7所示,位于支承轴14的中心轴14a上,所以,可动部11相对于支承轴14的平衡良好,可良好地保持物镜驱动装置9的焦点控制和跟踪控制性。
另外,由于磁性部件25是采用局部开放的环形部件,所以,磁性部件的构造简单,可动部11相对于支承筒17e的安装也非常简单易行。
上述物镜驱动装置9的可动部11,是把磁性部件25倾斜地安装在支承筒17e上,其中心轴25d相对于支承孔18的中心轴18a是朝后方倾斜的状态、即连接部25b位于支承轴14前端侧。但是也可以相反地把磁性部件25安装在支承筒17e上,即,使中心轴25d相对于支承孔18的中心轴18a朝前方倾斜,即,连接部25b位于支承轴14的基端部侧。
磁性部件25,是采用局部开放的环形部件形成的,但也可以采用不开放的封闭环形部件形成。采用这样的磁性部件25时,也同样地,借助构成磁路的磁性体15、15的磁场作用,连接部25b侧的上方侧部分被向上方侧吸引,与连接部25b相向的下方侧的闭塞部分被向下方侧吸引,所以,磁性部件25受到相对于支承轴14朝一方向转动的旋转力矩,可起到与上述同样的作用。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形态。
下面说明的物镜驱动装置,也用于光学拾取器7,该光学拾取器7组入图1所示构造的盘驱动装置1内。
用于该光学拾取器7的物镜驱动装置109,如图16至图20所示,具有由磁性金属材料形成的固定部110、和支承在该固定部110上的可动部111。
固定部110,如图16和图17所示,具有基板部112、一对支架部113、113和支承轴114。基板部112安装在移动基座的上面上。一对支架部113、113从基板部112的两侧缘分别朝上方弯折而形成。支承轴114从基板部112的略中央部朝上方突出。
支架部113由安装部113a和弯折部113b、113b构成。弯折部113b、113b是从安装部113a的前后两侧缘朝着内侧相对地弯折而形成的。在这些弯折部113b、113b的上侧突出地形成了接合突部113c、113c。
在各支架部113、113的内面上分别固定着磁性体115、115。磁性体115、115的相对的侧面、即与支承轴114相对的面,是相同的磁极。各磁性体115、115的相互相对面是S极或N极。在本例中,各磁性体115、115的相互相对面是S极。磁性体115、115,如图16所示,它的与安装在支架部113、113上的面垂直的两侧面分别被一对弯折部113b、113b覆盖着。
在可动部111的线圈骨架116上安装着对焦线圈123和跟踪线圈124、124等的所需要的部件。
线圈骨架116如图17所示,具有本体部117和从该本体部117向前方突出的镜座119。本体部117具有上面部117a、从该上面部117a的两侧缘向下方突出的侧面部117b、117b、和从上面部117a的后缘朝下方突出的后面部117c。基板安装部117d从后面部117c的下缘向后方突出(见图19)。在基板安装部117d后端侧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朝后方开口的插入用挟缝117e。在上面部117a的略中央部设有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的支承筒117f(见图19)。本体部117的支承筒117f的内部空间用作支承轴114的支承孔118(见图19)。
在镜座119上形成通孔119a,在外周围设有多个保持突部119b。
在线圈骨架116的基板安装部117d上如图19和图20所示地安装着圆轴状的平衡重120。
设在线圈骨架116上的镜座119的上面上如图18所示,以多个保持突部119b从周围推压支承着的状态保持物镜121。
在线圈骨架116的上面部117a的下面上安装着线圈体122(见图17至图19)。线圈体122备有对焦线圈123和2对跟踪线圈124、124。对焦线圈123卷成为轴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略方筒状。2对跟踪线圈124、124安装在对焦线圈123的相对的侧面,相互相接地排列在前后。
在线圈骨架116的支承筒117f上安装着由线状磁性金属材料形成为大致环形的磁性部件125(见图17至图19)。磁性部件125如图17所示,形成为一部分开放的环形。即,磁性部件125具有连接部125b和一对端部125c、125c。连接部125b是中央部弯曲为半圆形。一对端部125c、125c从该连接部125b的两端延长而成。磁性部件125以使其两端部125c、125c相互接近的方式被弯折并从连接部125b的两端延长而形成为环形。这样形成为环形的磁性部件125,端部125c、125c往连接部125b连接的连接部分作为朝两侧突出地被弯折的突出部125a、125a。该一对突出部125a、125a比以环形磁性部件125的中心作成的圆更向外方突出。
当支承轴114插入支承孔118时,可动部111可沿着支承轴114的轴方向滑动以及绕支承轴114转动地被支承着(见图16、图18和图19)。支承轴114的轴向是控制物镜121位置的图16、图19、图20中F-F方向即对焦方向,使得通过物镜121照射的光束聚焦照射到光盘100的信号记录面。绕支承轴114的方向,是图16、图18、图20中的T-T方向即跟踪方向,使得通过物镜121照射的光束追踪光盘100的记录道。
在可动部111被支承轴114支承着的状态中,如图16和图18所示,磁性体115、115与线圈骨架116的各侧面部117b、117b外侧接近的相对地设置着。在可动部111被支承轴114支承着的状态,如图17、图19和图20所示,柔性印刷电路板126的一部分连接着固定部110和可动部111地被安装。
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其基材是柔软性材料形成的,如图21和图22所示,具有安装在固定部110上的安装部127、从该安装中127突出的导出部128、第1转接部129和第2转接部130。在安装部127上形成有孔127a。
导出部128沿大致一定方向长,如图21所示,从展开状态看,在前端部设有相互分离的4个电路用接合部128a。
第1转接部129如图21所示,从展开状态看,与导出部128同方向并与该导出部128分离的状态,从安装部127突出,其前端部沿水平方向直角地弯折。在第2转接部130的前端部设有相互分离的、与跟踪线圈连接用的线圈用接合部129a、129a。
第2转接部130如图21所示,从展开的状态看,朝着与第1转接部129相反的方向从安装部127突出,其前端部朝着与第1转接部129的前端部相同的方向突出,沿水平方向直角地弯折。在第2转接部130的前端部设有相互分离的、与对焦线圈连接用的线圈用接合部130a、130a。
连接跟踪线圈的接合部129a、129a和连接对焦线圈的接合部130a、130a,从图21所示的展开图看均形成在下面侧。
在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上,如图21所示,形成4个电路图案131、131、132、132。电路图案131、131是与一方线圈、例如与跟踪线圈124电气连接的电路图案,分别形成在电路用接合部128a、128a与线圈用接合部129a、129a之间,从电路用接合部128a、128a经过导出部128、安装部127和第1转接部129,到达线圈用接合部129a、129a。电路图案132、132是与另一方线圈、例如与对焦线圈123电气连接的电路图案,分别形成在电路用接合部128a、128a与线圈用接合部130a、130a之间,从电路用接合部128a、28a经过导出部128、安装部127和第2转接部130到达线圈用接合部130a、130a。
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安装成其第1转接部129和第2转接部130,连接固定部110和可动部111(见图16至图20)。
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安装部127安装在固定部110的基板部112的下面(见图19和图20)。支承轴114从基板部112的下面向下方稍稍突出,以支承轴114的下端穿过孔127a的状态、安装部127安装在基板部112上。第1转接部129和第2转接部130被弯曲成略圆弧形,在其靠近前端的部分接触状态下插入可动部111的插入用挟缝117e内,把形成有线圈用接合部129a、129a的部分和形成有线圈用接合部130a、130a的部分以相互朝相反方向弯折状态、例用双面胶带粘接在基板安装部117d的下面(见图19和图20)。这时,只要把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第1转接部129和第2转接部130的靠近前端的部分插入挟缝117e,把形成有线圈用接合部129a、129a和形成有线圈用接合部130a、130a的部分相互朝相反方向弯折,就可以粘接在基板安装部117d的下面,所以,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往可动部111上的安装极为简单易行。
这样,在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已安装的状态,跟踪线圈124的两端部分别用锡焊连接到线圈用接合部129a、129a上,对焦线圈123的两端部分别用锡焊连接到线圈用接合部130a、130a上。
在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被安装到基板安装部117d上的状态,连接跟踪线圈的线圈用接合部129a、129a以及对焦线圈用的线圈用接合部130a、130a均朝向基板部112侧,所以,很容易把跟踪线圈124的两端部及对焦线圈123的两端部锡焊到线圈用接合部129a、130a上。
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导出部128,如图16和图18所示,从固定部110朝侧方伸出,电路用接合部128a分别与电流供给电路的各端子部连接。
如上所述地安装了的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其第1转接部129及第2转接部130的宽度方向与对焦方向垂直,并且与跟踪方向垂直(见图16、图18、图19及图20)。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第1转接部129和第2转接部130,以包含物镜121的光轴121a和支承轴114的中心轴114a的平面为基准,对称地配置着(见图18至图20)。
在固定部110上安装着覆盖可动部111的盖133(见图16、图17和图19)。盖133具有顶板134和从顶板134的左右两侧缘向下方突出的侧板135、135,这些顶板134和侧板135、135是用磁性金属材料一体地形成的。在顶板134与侧板部135、135的连接部分形成前后分离的多个接合孔133a。设在固定部110的接合突部113c,分别与各接合孔133a接合,由此将盖133安装到固定部110上(见图16)。
下面,说明把光盘100装到采用了上述物镜驱动装置109的盘驱动装置1上,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的动作。
对光盘100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把已记录在光盘100上的信息信号进行再生时,要把光盘100装到盘台4上。把光盘100装到盘台4上后,操作图未示的记录开关或再生开关。记录开关或再生开关被操作后,驱动主轴马达,盘台4与光盘100一体地旋转。当光盘100旋转时,光束从设在移动基座8上的半导体激光器那样的发光元件射出,通过物镜121照射到光盘100的信号记录面上。
照射到光盘100的信号记录面上的光束被信号记录面反射,入射到设在移动基座8上的受光元件内,光电变换后,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
当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时,光束聚焦照射到光盘100的信号记录面上,为了追踪记录道,由物镜驱动装置109进行物镜121的对焦控制及跟踪控制。在对焦控制时,为了使通过物镜121照射的光束的光点聚焦照射到光盘100的记录面上,可动部111在支承轴114的轴方向滑动。在跟踪控制时,为了使通过物镜121照射的光束的光点聚焦到光盘100的记录道上,可动部11的绕支承轴114转动。
可动部111在对焦方向及跟踪方向均不驱动、即不动作的状态,保持在对焦方向及跟踪方向中的中立位置。即,可动部111在不动作的状态,嵌合配设在支承筒117f上的磁性部件125两侧的突出部、最接近各磁性体115、115的各突出部125a、125a,被各磁性体115、115吸引,保持在跟踪方向的中立位置。另外,由于磁性体部件125是以倾斜θ角度的状态安装在支承筒117f上,其连接部125b位于支承轴114的前端侧,借助各磁性体115、115产生的磁场作用,连接部125b被向盖133侧吸引,开放侧的端部125c、125c被向基板部112侧吸引,连接部125b保持着朝盖133侧转动了的状态。即,可动部111相对于支承轴114倾斜,在使支承孔118的上下开口端的一部分与支承轴114的外周面相接的状态下保持在对焦方向的中立位置。
本例的物镜驱动装置109,如上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第1转接部129和第2转接部130的宽度方向与对焦方向垂直,并且与跟踪方向垂直。可动部111分别在支承轴114的轴方向即对焦方向和绕支承轴114的即跟踪方向上移动及转动时,由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刚性造成的对可动部111的负荷小,可提高可动部111的灵敏度,实现了根据焦点误差信号的正确的焦点控制,实现根据跟踪误差信号的正确的跟踪控制。
由于减轻了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产生的对可动部111的负荷,所以,不必加长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长度,由此可使物镜驱动装置109小型化。
由于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第1转接部129和第2转接部130,是以包含物镜121的光轴121a和支承轴114中心轴114a的平面为基准被对称配置,所以,可将可动部111稳定地保持在跟踪方向的中立位置。
本例的物镜驱动装置109,在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第1转接部129和第2转接部130上分别形成电路图案131、131和电路图案132、132。电路图案131、131在跟踪控制时,供给与跟踪误差信号相应的驱动电流。电路图案132、132,在对焦控制时,供给与焦点误差信号相应的驱动电流。所以,在第1转接部129和第2转接部130中,可减轻相互的噪音影响。
下面,对本例的物镜驱动装置109和已往物镜驱动装置进行对比。使安装着物镜的可动部在对焦方向及跟踪方向移动位移,对比二者此时的应答特性。
与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进行对比的物镜驱动装置209,其构造如图23所示。对与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相同的部分注以相同标记,其详细说明从略。
与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109进行对比的物镜驱动装置209,如图23所示,将固定部210与可动部211之间电气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226,在可动部211被支承轴114支承着的状态,其一端部227安装在构成可动部211的线圈骨架116的后面部,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226的中间部228安装在固定部210的安装部230的下面。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226的未图示的另一端部与图未示的电流供给电路连接。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226以其连接固定部210和可动部211的部分即转接部231的宽度方向与跟踪方向一致的方式弯曲配设。
安装在线圈骨架116上的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226的一端部227,与对焦线图123及跟踪线圈124电气连接,从电气供给电路通过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226分别向对焦线图123及跟踪线圈124供给电流。
图23所示的物镜驱动装置209,使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226的转接部231的宽度方向与可动部211绕支承轴114转动的跟踪方向一致地安装在固定部210和可动部211上。因此,当可动部211在跟踪方向动作时,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226的刚性容易对可动部施加大的负荷,尤其是对可动部211的跟踪方向动作带来障碍。
另外,环形磁性部件125与支承轴114的轴方向垂直地水平安装着。
图24是曲线图,表示在图23所示物镜驱动装置209和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中,使可动部211或可动部111在对焦方向动作时的频率响应,尤其是振幅(增益)与频率的关系。图24中的E,是对图23所示物镜驱动装置209的测定值。图24中的F,是对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的测定值。
图25是曲线图,表示在图23所示物镜驱动装置209和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中,使可动部211或可动部111在对焦方向动作时的频率响应,尤其是相位与频率的关系。图25中的G,是对图23所示物镜驱动装置209的测定值。图25中的H,是对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的测定值。
从测定结果可知,关于振幅与频率的关系,如图24所示,在图23所示物镜驱动装置209和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中,没有发现大的差异。但图25所示的相位与频率的关系中,在低频率区域,在图23所示物镜驱动装置209中,表示相位反转的频率区域大,而在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中,表示相位反转的频率区域小。这是因为,在图23所示物镜驱动装置209中,由于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226的一端部227安装在线圈骨架116的后面部,所以,从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226对可动部211从后方对支承轴114施加推压力,可动部211在与支承轴114线接触的状态动作,滑动损失大。而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109中,由于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第1转接部129的前端部和第2转接部130的前端部安装在基板安装部117d的下面,所以,从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对可动部111施加旋转力,该旋转力是以朝对焦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的旋转力,可动部111相对于支承轴114倾斜,其倾斜的量与支承孔118与支承轴114之间的间隙量相应,可动部111在相对于支承轴114倾斜并且点接触的状态动作,滑动损失小。
因此,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209中,在确保良好滑动性的状态下,可动部111朝对焦方向动作。
图26是曲线图,表示在图23所示物镜驱动装置209和本发明物镜驱装置109中,使可动部211或可动部111朝跟踪方向动作时的频率响应、尤其是振幅(增益)与频率的关系。图26中的J,是对图23所示物镜驱动装置209的测定值。图26中的K,是对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的测定值。
图27是曲线图,表示在图23所示物镜驱动装置209和本发明物镜驱装置109中,使可动部211或可动部111朝对焦方向动作时的频率响应、尤其是相位与频率的关系。图27中的M,是对图23所示物镜驱动装置209的测定值。图27中的N,是对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的测定值。
从测定结果可知,在图23所示物镜驱动装置209和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中,如图27所示,仅显示相位反转的频率区域偏移,没有大的差异。但如图26所示,关于振幅与频率的关系,在低频率区域,在图23所示物镜驱动装置209中,增益水平低,而在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中,增益水平高。这是因为,在图23所示物镜驱动装置209中,可动部211朝跟踪方向动作时,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226的刚性对可动部211造成的负荷大,而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中,当可动部111朝跟踪方向动作时,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刚性对可动部111带来的负荷小。
在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中,在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刚性对可动部111带来的负荷小的状态,可动部111朝跟踪方向动作。
下面,说明磁性部件125与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关系(见图28至图30),该磁性部件125用于将可动部111保持在对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的中立位置。
图28至图30中,磁性部件125被配设在固定部110侧的磁性体115、115吸引,由磁性部件125产生使可动部111朝对焦方向中的中立位置移动的力,在图中用弹簧136示意地表示该力。另外,借助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弹力,产生使可动部111移动到平衡位置的力,在图中用弹簧137表示该力。可动部111的平衡位置,是指在磁性部件125的力未产生时,可动部111借助自重与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弹性力的平衡而被保持住的位置。
在物镜驱动装置109中,由于形成在可动部111上的支承孔118与支承轴114之间有间隙,所以,可动部111相对于支承轴114可朝任意方向倾斜与余隙相应的量,该倾斜方向如果在可动部111的动作中变动,则对物镜驱动装置109中的对焦控制及跟踪控制产生不良影响。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109希望在可动部111的动作中,在倾斜方向不变动,使可动部111相对于支承轴114以常朝着一定方向倾斜的状态动作。
磁性部件125产生的使可动部111朝对焦方向中的中立位置移动的力比由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弹性施加在可动部111上的力大,所以,为了使可动部111相对于支承轴114以常朝着一定方向倾斜的状态动作,必须在可动部111的对焦方向移动范围内设定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的弹性力,以使得经常地对可动部111施加朝固定部110的基板部112侧移动的力。因此,在可动部111的对焦方向中的移动范围内,只要常在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上产生将可动部111朝基板部112侧偏压的力即可,为此,在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109中,把上述平衡位置设定在比可动部111的对焦方向移动范围中的、基板部112侧的移动端更靠近基板部112侧(见图31)。例如,以可动部111保持在对焦方向中的中立位置的状态(见图28)为基准,当对焦方向上的移动范围为上下0.5mm(+0.5mm至-0.5mm)时,平衡位置设定在比-0.5mm小的位置。
这样,由于把平衡位置设定在比可动部111的对焦方向移动范围中的基板部112侧的移动端更靠近基板部112侧,所以,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109中,从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26常对可动部111施加使其后端部朝基板部112侧移动方向的力,可动部111常处于向后下倾斜的倾斜状态,即,使物镜121位于支承轴114的前端侧,可动部111以这样倾斜的状态动作(见图28至图30)。图28表示可动部111保持在对焦方向中的中立位置的状态。图29表示可动部111位于对焦方向的上方侧移动端的状态。图30表示可动部111位于对焦方向的下方侧移动端的状态。
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109,由于可动部111以相对于支承轴114常朝一定方向倾斜的状态动作,所以,在可动部111的动作中,在倾斜方向上不变动,可经常确保可动部111的稳定动作状态。
下面,参照附图32和图33,说明本发明物镜驱动装置中采用的另一例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
图32和图33所示的印刷电路布线板156其基材由具有柔软性的材料形成,具有安装在固定部110上的安装部138、139、从该安装部138突出的导出部140、第1转接部141和第2转接部142。
在安装部138、139上分别形成有孔138a、139a。
导出部140沿大致一定方向长,从图32所示的展开状态看,在前端部设有相互分离的4个电路用接合部140a。
第1转接部141,从图32所示的展开状态看,朝着与导出部140同方向延伸。
第2转接部142,从图32所示的展开状态看,具有第1部分142a和第2部分142b。第1部分142a朝着与第1转接部141垂直的方向突出,位于安装部138侧。第2部分142b与第1部分142a相连,朝着与第1转接部141相同的方向延伸。
安装部139,从第2转接部142的第2部分142b的、靠第1部分142a的端部挟着第1部分142a地朝着安装部138的相反侧突出。
第1转接部141的靠前端的部分、和第2转接部142的第2部分142b的靠前端部分,如图32所示,由架桥部143连接。第1转接部141和第2转接部142的各前端部在水平方向相接近地被直角地弯折。
在第1转接部141的前端部形成连接跟踪线圈用的线圈用接合部141a、141a。在第2转接部142的前端部形成连接对焦线圈用的线圈用接合部142c、142c。
在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上,如图32所示,形成4个电路图案144、144、145、145。电路图案144、144是与一方线圈、例如与跟踪线圈124电气连接的电路图案,分别形成在电路用接合部140a、140a与线圈用接合部141a、141a之间,从电路用接合部140a、140a经过导出部140、安装部138和第1转接部141到达线圈用接合部141a、141a。电路图案145、145是与另一方线圈、例如与对焦线圈123电气连接的电路图案,分别形成在电路用接合部140a、140a与线圈用接合部142c、142c之间,从电路用接合部140a、140a经过导出部140、安装部138和第2转接部142到达线圈用接合部142c、142c。
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其第1转接部141和第2转接部142连接固定部110和可动部111。
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其第2转接部142的第1部分142a的中央部被弯折,该第1部分142a被折回,在安装部138与安装部139重叠的状态安装到固定部110的基板部112的下面。支承轴114从基板部112的下面向下方稍稍突出,重叠着的安装部138、139在支承轴114的下端部穿过孔138a、139a状态下安装在基板部112上。第1转接部141和第2转接部142被弯曲成大致圆弧形,架桥部143被折返,并在第1转接部141和第2转接部142的靠前端部分接触的状态下插入可动部111的插入用挟缝117e内,把形成有线圈用接合部141a、141a的部分和形成有线圈用接合部142c、142c的部分,相互朝相反方向弯折,在此状态下,例用双面胶带粘接在基板安装部117d的下面。
这时,只要把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的第1转接部141和第2转接部142的靠近前端部分插入挟缝117e,把形成有线圈用接合部141a、141a和形成有线圈用接合部142c、142c的部分相互朝相反方向弯折,就可以粘接在基板安装部117d的下面,所以,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往可动部111上的安装极为简单易行。
图32和图33所示的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把连接第1转接部141的靠近前端的部分和第2转接部142的靠近前端的部分的架桥部143折返,可在把第1转接部141的靠近前端的部分和第2转接部142的靠近前端的部分折叠的状态下插入挟缝117e内,所以,不必把第1转接部141和第2转接部142分别地插入挟缝117e,往基板安装部117d上的安装可容易进行。
这样,在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已安装的状态,跟踪线圈124的两端部分别用锡焊连接到线圈用接合部141a、141上,对焦线圈123的两端部分别用锡焊连接到线圈用接合部142c、142c上。
在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安装到基板安装部117d上的状态,连接跟踪线圈的线圈用接合部141a、141a和连接对焦线圈用的线圈用接合部142c、142c均朝向基板部112侧,所以,很容易把跟踪线圈124的两端部及对焦线圈123的两端部锡焊到线圈用接合部141a、141a、142c、142c上。
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的导出部140从固定部110朝侧方伸出,多个电路用接合部140a分别与电流供给电路的各端子部连接。
如上所述地被安装了的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如图33所示,其第1转接部141及第2转接部142的宽度方向与对焦方向垂直,并且与跟踪方向垂直。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的第1转接部141和第2转接部142以包含物镜121的光轴121a和支承轴114的中心轴114a的平面为基准,对称地配置着。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109,在采用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时也同样当可动部111在对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动作时,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的刚性对可动部111带来的负荷小,可提高可动部111的灵敏度,确保在对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的良好动作状态。
由于减轻了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对带来可动部111的负荷,所以,不必加长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的长度,可相应地使物镜驱动装置109小型化。
由于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的第1转接部141和第2转接部142,是以包含物镜121的光轴121a和支承轴114中心轴114a的平面为基准对称配置,所以,可将可动部111稳定地保持在跟踪方向中的中立位置。
另外,在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156的第1转接部141和第2转接部142上分别形成电路图案144、144和电路图案145、145。电路图案144、144,在跟踪控制时供给驱动电流。电路图案131、132,在对焦控制时,供给驱动电流。所以,在第1转接部141和第2转接部142中,可减轻相互的噪音影响。
上述实施形态中所示的各部分具体形状及构造,仅均代表实施本发明的一例,在不变更本发明要旨的范围中可作各种变更。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借助旋转力矩的产生,安装着物镜的可动部以相对于支承轴朝一定方向倾斜的状态动作,可动部相对于支承轴的倾斜方向不产生变动,可确保可动部的稳定动作。由于可动部在经常地在朝着一定方向产生旋转力矩的状态下动作,所以,不受可动部姿势的变化的影响,可实现稳定的焦点控制和跟踪控制。
由于可动部相对于支承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动,所以,可缩短支承孔的长度,可实现物镜驱动装置的小型化。此外,可动部的支承孔的2个开口边缘与支承轴的2个接触点的连接线的中心位于支承轴的中心轴上,所以,可动部相对于支承轴的平衡良好,可实现稳定的焦点控制和跟踪控制。

Claims (18)

1.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固定部、可动部、驱动部和支承机构;
固定部上设有突出的支承轴;
可动部由物镜和线圈骨架构成,在线圈骨架上安装着物镜,并形成有供支承轴穿过的孔,该线圈骨架沿着支承轴自由移动、并以上述支承轴为中心自由转动地被支承;
驱动部具有磁性体部和线圈部,磁性体部设在上述固定部和上述可动部中的任何一方上,线圈部设在另一方上,通过使上述可动部沿着上述支承轴移动,使上述物镜在对焦方向上移动,通过使上述线圈骨架以上述支承轴为中心转动,使上述物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
支承机构以相对于上述支承轴倾斜的状态支承上述可动部;
上述支承机构备有磁性部件,该磁性部件安装在上述可动部上,与上述驱动部协同动作,将上述可动部保持在上述对焦方向和上述跟踪方向的中立位置;上述磁性部件相对于上述支承轴倾斜地安装在上述可动部上;
上述磁性部件形成为环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磁性部件形成为局部缺口的圆环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磁性部件以相对于支承轴倾斜的角度是20度至40度的方式安装在上述线圈骨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机构,备有磁性部件和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该磁性部件安装在上述可动部上,与上述驱动部协同动作,将上述可动部保持在上述对焦方向和上述跟踪方向的中立位置;该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的一部分分别安装在上述固定部和上述可动部上,向上述线圈部供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其连接上述固定部和上述可动部的转接部的宽度方向与上述对焦方向不同,并且与上述跟踪方向不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其转接部的宽度方向与上述对焦方向垂直,并且与上述跟踪方向垂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将上述转接部分支而形成第1转接部和第2转接部,上述第1转接部和上述第2转接部以包含上述物镜光轴及上述支承轴中心轴的平面为基准对称地被配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装置,在不向线圈部供电的状态,由重力和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的弹力的平衡形成的、可动部的在对焦方向相对于固定部的位置设定在比上述可动部的对焦方向移动范围中的、上述固定部侧的移动端更靠近上述固定部侧。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部备有线圈体,该线圈体由安装在上述线圈骨架上的对焦线圈和多个跟踪线圈构成,在上述固定部上形成安装上述磁性体部的支架部。
10.具有物镜驱动部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安装着盘并驱动被安装的盘使其转动的旋转驱动部、光学拾取器、使光学拾取器在上述盘的半径方向移动的进给机构;
上述光学拾取器,具有固定部、可动部、驱动部和支承机构;在固定部上设有突出的支承轴;可动部由物镜和线圈骨架构成,在线圈骨架上安装着物镜、并形成有供支承轴穿过的孔,该线圈骨架沿着支承轴自由移动、并以支承轴为中心自由转动地被支承着;驱动部具有磁性体部和线圈部,该磁性体部设在上述固定部和可动部中任何一方上,线圈部设在另一方上,通过使可动部沿着支承轴移动,使上述物镜在对焦方向移动,通过使上述线圈骨架以支承轴为中心转动,使上述物镜在跟踪方向上移动;支承机构以相对于支承轴倾斜的状态被支承上述可动部;
上述支承机构备有磁性部件,该磁性部件安装在上述可动部上,与上述驱动部协同动作将上述可动部保持在上述对焦方向和上述跟踪方向的中立位置;上述磁性部件相对于上述支承轴倾斜地安装在上述可动部上;
上述磁性部件形成为环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磁性部件形成为局部缺口的圆环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磁性部件以相对于支承轴倾斜的角度是20度至40度的方式安装在上述线圈骨架上。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机构具有磁性部件和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该磁性部件安装在上述可动部上,与上述驱动部协同动作将上述可动部保持在对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的中立位置;该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的一部分分别安装在上述固定部和上述可动部上,向上述线圈部供电。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其连接上述固定部和上述可动部的转接部的宽度方向与上述对焦方向不同、且与上述跟踪方向不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其转接部的宽度方向与对焦方向垂直、且与跟踪方向垂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将上述转接部分支而形成第1转接部和第2转接部,上述第1转接部和上述第2转接部以包含上述物镜光轴及上述支承轴中心轴的平面为基准对称地被配置。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物镜驱动部,在不向线圈部供电的状态下,由重力和柔性印刷电路布线板的弹力的平衡形成的、上述可动部的在对焦方向相对于固定部的位置设定在比上述可动部的上述对焦方向移动范围中的、上述固定部侧的移动端更靠近上述固定部侧。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部备有线圈体,该线圈体由安装在上述线圈骨架上的对焦线圈和多个跟踪线圈构成,在上述固定部上形成安装上述磁性体部的支架部。
CNB028032497A 2001-10-19 2002-10-21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29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2134/01 2001-10-19
JP2001322134A JP3835245B2 (ja) 2001-10-19 2001-10-19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322134/2001 2001-10-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8272A CN1478272A (zh) 2004-02-25
CN1232962C true CN1232962C (zh) 2005-12-21

Family

ID=19139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324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2962C (zh) 2001-10-19 2002-10-21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046590B2 (zh)
JP (1) JP3835245B2 (zh)
KR (1) KR100901805B1 (zh)
CN (1) CN1232962C (zh)
WO (1) WO20030366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35245B2 (ja) * 2001-10-19 2006-10-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004348819A (ja) * 2003-05-21 2004-12-09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光ヘッド装置およびコイル製造装置
US7325243B2 (en) * 2004-05-11 2008-01-29 Topray Technologies, Inc. Driving device for objective lens of optical pickup
KR100630775B1 (ko) * 2004-09-17 2006-10-02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광픽업용 다중배선 서스펜션 및 상기 다중배선 서스펜션이장착된 광픽업용 액츄에이터
KR100682064B1 (ko) 2005-05-18 2007-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용 액츄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 기록/재생장치
JP2007018672A (ja) * 2005-07-11 2007-01-25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799308B2 (ja) * 2006-07-31 2011-10-26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5226654B2 (ja) * 2009-12-18 2013-07-0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光ピックアッ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2830A (en) * 1978-05-10 1981-11-24 Olympus Optical Company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ading-out apparatus
US4555780A (en) * 1981-11-19 1985-11-26 Ricoh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and playback unit
JPH0731814B2 (ja) * 1983-12-28 1995-04-10 株式会社東芝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S6278737A (ja) * 1985-10-02 1987-04-11 Seiko Instr & Electronics Ltd ばね
JPS6435521A (en) 1987-07-31 1989-0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utofocus matching device
JPS6435521U (zh) * 1987-08-26 1989-03-03
JP2677834B2 (ja) 1988-08-09 1997-11-17 株式会社アマダ 筒状l形折曲製品の加工方法
JPH0621051Y2 (ja) * 1988-09-22 1994-06-0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の補正駆動装置
GB2260019A (en) * 1991-09-27 1993-03-31 Nsk Ltd Optical disk drive and read/write apparatus
CN1044417C (zh) * 1992-08-24 1999-07-28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物镜驱动装置
JPH07226056A (ja) 1994-02-08 1995-08-22 Toshiba Corp ヘッド装置及びその支持基板
JPH0944873A (ja) * 1995-07-28 1997-02-14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H0973642A (ja) 1995-09-06 1997-03-18 Seiko Epson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CN1174389C (zh) * 1996-05-09 2004-11-03 索尼公司 光学传感器及光盘播放机
JP3210249B2 (ja) 1996-05-13 2001-09-17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光ピックアップの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62389A (ja) * 1996-11-25 1998-06-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3845982B2 (ja) * 1997-10-17 2006-11-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H11176077A (ja) * 1997-12-05 1999-07-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32672A (ja) * 1998-02-10 1999-08-27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395694B2 (ja) * 2001-06-14 2010-01-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3835245B2 (ja) * 2001-10-19 2006-10-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8272A (zh) 2004-02-25
WO2003036631A1 (fr) 2003-05-01
KR100901805B1 (ko) 2009-06-11
US7394732B2 (en) 2008-07-01
US20040052170A1 (en) 2004-03-18
KR20040044393A (ko) 2004-05-28
JP2003132561A (ja) 2003-05-09
JP3835245B2 (ja) 2006-10-18
US7046590B2 (en) 2006-05-16
US20060193216A1 (en) 200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63C (zh) 物镜驱动装置和采用该物镜驱动装置的光拾取装置
CN1190951C (zh) 回转台装置和光学装置
CN1278333C (zh) 磁盘装置
CN1200413C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725322A (zh) 光学头、用于装配透镜的设备和方法
CN1259663C (zh) 光盘驱动器
CN1397938A (zh) 光拾取器中所使用的物镜驱动装置
CN1180408C (zh) 光学摄像管设备
CN1641991A (zh) 驱动装置、透镜单元及拍摄装置
CN1232962C (zh)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1667730A (zh) 盘驱动装置、框架、盘驱动装置组和电子设备
CN1462031A (zh) 光学头装置和采用此光学头装置的光学再现设备
CN1278319C (zh) 光学拾波器及盘驱动装置
CN1224017C (zh) 光盘装置
CN1143965C (zh) 柔性支撑装置
CN1905024A (zh) 物镜保持装置及其应用
CN1129121C (zh) 物镜驱动装置
CN1633682A (zh) 物镜驱动装置,光学拾取装置和光学信息记录与/或再现装置
CN1649000A (zh) 盘驱动器
CN1992019A (zh) 盘驱动器
CN1811932A (zh) 物镜驱动装置、光学拾取器及光盘装置
CN1184617C (zh) 磁盘装置
CN1591621A (zh) 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和光头
CN1806283A (zh) 光学拾波器及光盘装置
CN1287374C (zh) 盘驱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