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6283A - 光学拾波器及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拾波器及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06283A CN1806283A CN 200580000531 CN200580000531A CN1806283A CN 1806283 A CN1806283 A CN 1806283A CN 200580000531 CN200580000531 CN 200580000531 CN 200580000531 A CN200580000531 A CN 200580000531A CN 1806283 A CN1806283 A CN 18062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lens mount
- pair
- magnet
- tra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支承在镜头座(2)上的物镜(7)进行平行于光轴方向的聚焦方向及直交于聚焦方向的跟踪方向的控制、进而进行追随光盘的倾斜而使物镜光轴倾斜的倾斜角的控制的光学拾波器,在镜头座上设有一对聚焦线圈(20)和一对跟踪线圈(30)。一对聚焦线圈具有与构成各聚焦线圈的线圈部的卷绕轴线直交且与所述磁铁相向的线圈面,在隔物镜在切线方向彼此相向的位置,位于相互在跟踪方向错开位置的位置,以垂直于跟踪方向并通过物镜的光轴的假想轴为中心向左右错开位置地,将线圈面朝向切线方向地安装在镜头座上。通过使产生在一对聚焦线圈部分的驱动力变化而对物镜的倾斜角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信息信号记录在光盘上、将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信号再生的光学拾波器(光ピツクアツプ)及采用该光学拾波器的光盘装置。
本申请是以在日本于2004年5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4-145482及于2004年10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4-311892号为基础来要求优先权的申请,本申请中参照援用了这些申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信息信号的记录媒体采用袖珍盘(CD:CompactDisc)、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的光盘,为了将信息信号记录在这些光盘上、或者将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信号再生而使用光学拾波器。
这样的光学拾波器备有二轴促动器,该二轴促动器,为了把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聚焦到光盘的记录面上,使物镜在其光轴方向即聚焦方向上移动,同时,为了使光束跟踪设在光盘上的记录轨道,使物镜在与其光轴直交的平面方向中的跟踪方向移动。
近年来,随着光盘的高记录密度化,要求形成在光盘记录面上的光点的形状形成为更加准确的圆形,将物镜控制为使其光轴垂直于光盘记录面是很重要的。为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备有三轴促动器的光学拾波器,该三轴促动器在聚焦用及跟踪用的二轴促动器的基础上还具有使物镜的光轴跟踪光盘的倾斜而倾斜的倾斜角控制用的专用促动器。
该备有三轴促动器的光学拾波器,由于需要倾斜角控制用的专用促动器,所以,零部件数目增加,不利于小型化,还需要用于驱动专用促动器的驱动信号,故不利于节省消耗电力。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另一种光学拾波器,该光学拾波器通过使支承镜头座的支承机构的强度、机械的特性不平衡,而与镜头座的聚焦方向的位移量相应地使镜头座倾斜,使倾斜角变化。这种光学拾波器已在日本特开2001-319353号公报中记载。
该光学拾波器,由于必须抑制在使镜头座在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移动时产生的镜头座的无用倾斜(扭斜),所以,支承镜头座的机械部件以及这些机械部件的组装都要求较高精度,不利于削减部件成本及组装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光学拾波器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有利于实现小型化且节省消耗电力、有利于减少部件成本及组装成本的光学拾波器以及采用该光学拾波器的光盘装置。
适用本发明的光学拾波器,备有镜头座、支承块、支承臂、一对聚焦线圈以及磁铁;
所述镜头座用于支承物镜;
所述支承块,在与平行于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的聚焦方向直交的切线方向,与所述镜头座隔开间隔地配设着;
所述支承臂,连接所述镜头座和所述支承块,可使所述镜头座相对于所述支承块在所述聚焦方向和直交于所述切线方向的跟踪方向移动地支承所述镜头座;
所述一对聚焦线圈,设在所述镜头座上,通过供给驱动电流而使所述镜头座在所述聚焦方向移动;
所述磁铁,支承在轭铁上,分别与所述一对聚焦线圈相向;
所述一对聚焦线圈具有与各聚焦线圈的卷绕轴线直交且与所述磁铁相向的线圈面,在隔着所述物镜在所述切线方向彼此相向的位置,以垂直于所述跟踪方向并通过所述物镜的光轴的假想轴为中心向左右错开位置地,将所述线圈面朝向所述切线方向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座上。
本发明的光学拾波器,还具有一对跟踪线圈,该一对跟踪线圈与所述磁铁相向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座上,通过供给驱动电流而使所述镜头座在所述跟踪方向移动;
所述一对跟踪线圈具有与各跟踪线圈的卷绕轴线直交且与所述磁铁相向的线圈面,在隔着所述物镜在所述切线方向彼此相向的位置,以垂直于所述跟踪方向并通过所述物镜的光轴的假想轴为中心向左右错开位置地,与所述聚焦线圈并排,将所述线圈面朝向所述切线方向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座上。
在适用本发明的光学拾波器中,与并排地安装在镜头座的相向的一方面侧的聚焦线圈及跟踪线圈相向的磁铁、和与并排地安装在镜头座的相向的另一方面侧的聚焦线圈及跟踪线圈相向的磁铁,分别由整体的磁铁构成。
所述各磁铁这样地被磁化:与形成为矩形的所述聚焦线圈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相对的两边中的一边相向的面、和与另一边相向的面成为不相同的磁极;同时,与形成为矩形的所述跟踪线圈在所述跟踪方向相对的两边中的一边相向的面、和与另一边相向的面成为不相同的磁极。
另外,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具有驱动机构和光学拾波器;
所述驱动机构保持光盘并驱动其旋转;
所述光学拾波器,对被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光盘照射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的光束,同时,检测从所述光盘反射的反射光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拾波器备有镜头座、支承块、支承臂、一对聚焦线圈以及磁铁;
所述镜头座用于支承物镜;
所述支承块,在与平行于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的聚焦方向直交的切线方向,与所述镜头座隔开间隔地配设着;
所述支承臂,连接所述镜头座和所述支承块,可使所述镜头座相对于所述支承块在所述聚焦方向和直交于所述切线方向的跟踪方向移动地支承所述镜头座;
所述一对聚焦线圈,设在所述镜头座上,通过供给驱动电流而使所述镜头座在所述聚焦方向移动;
所述磁铁,支承在轭铁上,分别与所述一对聚焦线圈相向;
所述一对聚焦线圈具有与各聚焦线圈的卷绕轴线直交且与所述磁铁相向的线圈面,在隔着所述物镜地在所述切线方向彼此相向的位置,以垂直于所述跟踪方向并通过所述物镜的光轴的假想轴为中心向左右错开位置地,将所述线圈面朝向所述切线方向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座上。
适用本发明的光学拾波器及光盘装置,其隔着物镜在切线方向相向配置着的一对聚焦线圈,以垂直于跟踪方向并通过物镜光轴的假想轴为中心向左右错开位置地,将线圈面朝向切线方向地安装在镜头座上,所以,通过调节供给到一对聚焦线圈的驱动电流的大小,使作用在各聚焦线圈上的聚焦方向的力产生差异,由此可以使镜头座朝着倾斜角变化的方向移动。
因此,本发明的光学拾波器及光盘装置,由于不需要控制倾斜角用的专用促动器,故可以减少部件数目,实现小型化,另外,由于不需要向倾斜角控制用的专用促动器供给驱动电流,所以,可以节省消耗电力。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拾波器及光盘装置,由于不采用使支承镜头座用的支承机构的强度或机械特性不平衡的构成,所以,在使镜头座在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移动时难以在镜头座产生无用的倾斜,故对支承镜头座的机构部件及这些机构部件的组装不要求高精度,可以节省部件成本和组装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由本发明获得的具体优点,从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将更加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组入了本发明光学拾波器的光盘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方块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光学拾波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光学拾波器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设在本发明光学拾波器中的聚焦线圈的配置构成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设在本发明光学拾波器中的聚焦线圈及跟踪线圈的配置构成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构成本发明光学拾波器的聚焦线圈及跟踪线圈与磁铁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光学拾波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聚焦线圈及跟踪线圈的配置构成的正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光学拾波器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光学拾波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先说明本发明的光学拾波器及采用该光学拾波器的光盘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适用本发明的组入了光学拾波器的光盘,具有如图1所示那样的构成。
如图1所示,适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101,备有主轴马达103、光学拾波器104和进给马达105。主轴马达103作为用于旋转驱动CD-R、DVD±R、DVD-RAM等作为光记录媒体的光盘102的驱动机构。进给马达105作为用于使光学拾波器104在其半径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这里,主轴马达103由系统控制器107及伺服控制部109控制,以便以预定的旋转数进行驱动。
信号调制解调部及ECC块108,进行从信号处理部120输出的信号的调制、解调及ECC(错误更正符号)的附加。光学拾波器104按照来自系统控制器107及伺服控制部109的指令,对旋转的光盘102的信号记录面照射光束。通过这样的光束照射,对光盘102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以及把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信号再生。
另外,光学拾波器104,根据从光盘102的信号记录面反射的反射光束,检测出后述那样的各种光束,把从各光束得到的检测信号供给到信号处理部120。
信号处理部120,根据检测各光束得到的检测信号,生成各种伺服用信号即聚焦误差信号、跟踪误差信号,并生成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信号即RF信号。另外,根据作为再生对象的记录媒体的种类,借助伺服控制部109、信号调制及ECC块108等,进行基于这些信号的解调及错误更正处理等预定的处理。
这里,由信号调制及ECC块108解调的记录信号,例如如果是计算机的数据存储用的话,则通过接口111送出到外部计算机130等。这样,外部计算机130等可以将记录在光盘102上的信号作为再生信号接收。
另外,由信号调制及ECC块108解调的记录信号,如果是声像用的话,则在D/A、A/D变换器112的D/A变换部进行数字/模拟变换后,供给到声像处理部113。然后,在该声像处理部113进行声频图像信号处理,通过声像信号输入输出部114传送给外部的摄像、放映机器。
在光学拾波器104上连接着进给马达105。借助进给马达105的旋转,光学拾波器104在光盘102的径向被进给操作,一直移动到光盘102上的预定的记录轨道。主轴马达103的控制、进给马达105的控制、以及促动器的控制,分别由伺服控制部109进行。上述促动器使光学拾波器104的物镜朝着其光轴方向的聚焦方向及直交于光轴方向的跟踪方向移动位移。
即,伺服控制部109,进行主轴马达103的控制,并且,根据聚焦误差信号及跟踪误差信号进行促动器的控制。
另外,伺服控制部109,根据从信号处理部120输入的聚焦误差信号、跟踪误差信号、RF信号等,分别生成用于供给后述一对聚焦线圈20、20(见图2)及一对跟踪线圈30、30(见图2)的驱动信号(驱动电流)。
另外,激光控制部121,用于控制光学拾波器104中的激光光源。
另外,这里所述的聚焦方向F,是指光学拾波器104的物镜7(见图2)的光轴方向。这里所述的切线方向Tz,是指与聚焦方向F直交的方向,是与光盘102的圆周的切线方向平行的方向。这里所述的跟踪方向T,是指与聚焦方向F及切线方向Tz直交的方向,另外,将物镜7的光轴与通过该光轴在光盘102的半径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所成的角度相对于90度偏离的差分角度,称为径向的倾斜角。
下面,详细说明光学拾波器104。
图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光学拾波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3是其俯视图。图4是表示设在图2所示光学拾波器中的聚焦线圈配置构成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设在本发明光学拾波器中的聚焦线圈及跟踪线圈配置构成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构成本发明光学拾波器的聚焦线圈及跟踪线圈与磁铁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
适用本发明的光学拾波器104,具有半导体激光器、光电二极管和光学系统。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射出光束的光源。光电二极管作为检测从光盘102的信号记录面反射的反射光束的光检测元件。光学系统将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光束导向光盘102,并且将反射光束导向光检测元件。
如图2所示,光学拾波器104设在基板60上,该基板60在光盘装置100的框体内能在光盘102的半径方向移动。
光学拾波器104备有镜头座2和支承块3。镜头座2支承着物镜7,该物镜7把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聚光后照射到光盘102上。支承块3安装在基板60上,在切线方向距离镜头座2一定的间隔。物镜7构成光学拾波器104的光学系统的一部分。
如图2、图3所示,镜头座2包围着物镜7的外周面侧,在其中央部保持着物镜7。
在镜头座2的跟踪方向的两侧,分别在聚焦方向隔开间隔地各设有一对臂支承部8。
如图2、图3所示,支承块3具有沿跟踪方向的长度和沿聚焦方向的高度。
在沿着跟踪方向的支承块3的两侧,分别在聚焦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一对臂支承部14。
镜头座2的跟踪方向的两侧的各一对臂支承部8和支承块3的跟踪方向的两侧的各一对臂支承部14,分别由一方及另一方的各一对支承臂80连接着。
如图2所示,一方及另一方的各支承臂80,在聚焦方向隔开间隔地相互平行设置,可以使镜头座2相对于支承块3在聚焦方向F及跟踪方向T移动地支承着镜头座2。
这些各支承臂80,由具有导电性并具有弹性的线状部件构成。各支承臂80中的支承块3侧的端部,虽未图示但实际上通过配线部件与伺服控制部109连接,与聚焦误差信号相应的聚焦用驱动电流,从伺服控制部109通过这些支承臂80供给到各聚焦线圈20、20,与跟踪信号相应的驱动电流,从伺服控制部109通过这些支承臂80供给到各跟踪线圈30、30。
并且,在镜头座2上设有一对聚焦线圈20、20和一对跟踪线圈30、30。当驱动电流被供给到一对聚焦线圈20、20时,该一对聚焦线圈20、20使镜头座2在聚焦方向移动。当驱动电流被供给到一对跟踪线圈30、30时,该一对跟踪线圈30、30使镜头座2在跟踪方向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聚焦线圈20、20和跟踪线圈30、30,由印刷线圈等所形成的扁平矩形状的线圈构成。另外,各聚焦线圈20、20的匝数及外形尺寸相同,各跟踪线圈30、30的匝数及外形尺寸相同。
如图3所示,一对聚焦线圈20、20,分别备有与卷绕轴线22直交的线圈面24。该一对聚焦线圈20、20,以通过物镜7的光轴中心的假想轴L为中心,左右对称地安装在镜头座2的周面上。
本实施方式中,各聚焦线圈20、20这样地配置:其卷绕轴线22与切线方向Tz平行地延伸,其线圈面24位于与切线方向直交的面上。
另外,如图3所示,一对跟踪线圈30、30分别具有与线圈部的卷绕轴线32直交的线圈面34。如图3和图5所示,一对跟踪线圈30、30,与各聚焦线圈20、20并排地设置,在隔着物镜7在切线方向彼此相向的位置,以垂直于跟踪方向T并通过物镜7的光轴中心的假想轴L为中心向左右错开位置地,安装在镜头座2的周面上。
本实施方式中,各跟踪线圈30、30这样地配置:其卷绕轴线32与切线方向Tz平行地延伸,其线圈面34位于与切线方向直交的面上。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聚焦线圈20和跟踪线圈30,以并排设置在构成隔着物镜7在切线方向Tz彼此相向的镜头座2周面的一方的面及另一方的面上的方式各配置有一对。分别安装在镜头座2的一方面及另一方面上的聚焦线圈20和跟踪线圈30,在跟踪方向T隔开一定间隔地并排配置着。
隔着物镜7配置着的一对聚焦线圈20、和同样隔着物镜7配置着的一对跟踪线圈30,与四根支承臂80的镜头座2侧的端部电气连接。二股聚焦用的驱动电流通过支承臂80分别独立地供给到一对聚焦线圈20上,一股跟踪用的驱动电流通过支承臂80被共同地供给到一对跟踪线圈30上。
并且,如图2所示,在镜头座2与基板60之间,在聚焦方向F隔开间隔地配置着轭铁18。如图2所示,轭铁18安装在基板60上。如图4所示,在该轭铁18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开口部1802,该开口部1802供入射到物镜7的光束通过。
如图2及图3所示,在轭铁18的切线方向Tz的两侧,隔着物镜7相向地立起形成一对轭铁片18a、18a,在各轭铁片18a、18a的相向的面上,安装着磁铁19、19。
另外,如图6所示,各磁铁19形成为矩形,安装在各轭铁片18a、18a上,其长边与跟踪方向T平行,其短边与聚焦方向F平行。
这里采用的各磁铁19、19,作为具有若干不同磁化区域的整体磁铁形成。各磁铁19、19这样地被磁化:在安装在各轭铁片18a、18a上时,与镜头座2相向的面侧具有图6所示那样的磁化区域。
这里,各磁铁19、19这样地被磁化:将与聚焦线圈20的线圈面24相向的区域在聚焦方向F上极化。即,各磁铁19、19这样地被磁化:将与形成为矩形的聚焦线圈20的平行于跟踪方向T的各边相向的部分,分别形成为不同的磁化区域。这里,在各磁铁19、19上设有被磁化的第一磁化部1902和被硫化的第二磁化部1904。在第一磁化部1902中,与位于聚焦线圈20的图6中下方侧的边相向的区域成为N极。在第二磁化部1904中,与位于聚焦线圈20的图6中上方侧的边相向的部分成为S极。
另外,各磁铁19、19这样地被磁化:将与跟踪线圈30的线圈面34相向的区域在跟踪方向T极化。即,各磁铁19、19这样地被磁化:将与形成为矩形的跟踪线圈30的平行于聚焦方向F的各边相向的部分,分别形成为不同的磁化区域。这里,在各磁铁19、19上设有被磁化的第三磁化部1906。在第三磁化部1906中,与位于跟踪线圈30的图6中左方侧的边相向的区域成为N极。另外,与位于跟踪线圈30的图6中右方侧的边相向的部分成为S极地被磁化。使S极与聚焦线圈20相向的第二磁化部1904的一部分与成为S极地被磁化的区域相向。因此,第二磁化部1904被磁化为L字形,即,与从位于跟踪线圈30的图6中右方侧的边,到跟踪线圈30的图6中右方侧的边相向的区域成为S极。
另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二个磁铁19的磁极面与二个聚焦线圈20的线圈面24的间隔G1分别相同,二个磁铁19的磁极面与二个跟踪线圈30的线圈面34的间隔G2分别相同。
下面,说明上述光学拾波器104的动作。
先说明使镜头座2在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移动的情形。
当设定成电流值相同的二股聚焦用的驱动电流从伺服控制部109分别供给到一对聚焦线圈20、20时,由一对聚焦线圈20、20中产生的磁场与各磁铁19的第一磁化部1902及第二磁化部1904的磁场相互的磁作用而产生了聚焦方向的力,该力作用在镜头座2上,抵抗由支承臂80要将镜头座2拉回到聚焦方向中立位置的复原力,这样,镜头座2在聚焦方向移动。
这时,由于分别供给到一对聚焦线圈20、20的二股聚焦用的驱动电流的电流值是相同的,所以,如图4、图5所示,分别作用在一对聚焦线圈20、20上的聚焦方向的二个力F1、F2没有差异,即,对设有各聚焦线圈20、20的镜头座2的二个部分作用的二个力F1、F2不存在差异。因此,镜头座2不受到以假想轴L为中心旋转的方向的力,倾斜角不变化,上述假想轴L通过物镜7的光轴在切线方向延伸。
另外,当设为共同电流值的跟踪用驱动电流,从伺服控制部109供给到一对跟踪线圈30、30时,由跟踪线圈30、30中产生的磁场与各磁铁19的第二磁化部1904及第三磁化部1906的磁场的相互磁作用而产生了跟踪方向的力,该力作用在镜头座2上,抵抗由支承臂80要将镜头座2拉回到跟踪方向中立位置的复原力,这样,镜头座2在跟踪方向移动。
另外,在聚焦用的驱动电流未供给到聚焦线圈20、20的状态下,镜头座2由支承臂80保持在聚焦方向的中立位置,另外,在跟踪用的驱动电流未供给到跟踪线圈30的状态下,镜头座2由支承臂80保持在跟踪方向的中立位置。
下面,说明使镜头座2朝着上述倾斜角变化的方向移动的情形。
当电流值不同的二股聚焦用的驱动电流从伺服控制部109分别供给到一对聚焦线圈20、20时,由一对聚焦线圈20、20中产生的磁场与各磁铁19的第一磁化部1902及第二磁化部1904的磁场的相互磁作用而产生了聚焦方向的力,该力作用在镜头座2上,抵抗由支承臂30要将镜头座2拉回到聚焦方向中立位置的复原力,这样,镜头座2在聚焦方向移动。
这时,由于分别供给到各聚焦线圈20、20的聚焦用的驱动电流的电流值不相同,所以,如图4、图5所示,分别作用在各聚焦线圈20上的聚焦方向的二个力F1、F2产生差异,即,对设有各聚焦线圈20、20的镜头座2的二个部分作用的二个力F1、F2产生差异。结果,镜头座2受到以假想轴L为中心旋转的方向的力,倾斜角产生变化。倾斜角的变化量,由分别作用在一对聚焦线圈20、20上的聚焦方向的二个力F1、F2的差决定,换言之,由分别供给到一对聚焦线圈20、20的聚焦用驱动电流的电流值的差决定。
例如,由伺服控制部109监视从信号处理部120输入的RF信号的偏差值,将从伺服控制部109供给到各聚焦线圈20、20的聚焦用驱动电流控制为偏差值减小的大小。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拾波器104,由于在隔着物镜7在切线方向相向的位置,相互在跟踪方向T错开位置地安装在镜头座2的周面上,所以,可以通过调节供给到各聚焦线圈20、20的驱动电流的大小,使作用在各聚焦线圈20、20上的聚焦方向的力产生差异,由此能使镜头座2朝着倾斜角变化的方向移动。
因此,不需要使镜头座2朝着使倾斜角变化的方向移动的倾斜角控制用的专用促动器,可以削减倾斜角控制用的促动器以及与该促动器相关的部件,可实现小型化,另外,由于不需要用于供给专用促动器的驱动电流,所以,可以节省消耗电力。
另外,在通过使支承镜头座2的支承机构的强度或机械特性不平衡而与镜头座2的聚焦方向位置(移动量)相应地使镜头座2倾斜进而使倾斜角变化的构成中,由于支承机构的强度或机械特性的原因,在使镜头座2朝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移动时容易在镜头座2产生不必要的倾斜(扭斜),为了抑制该倾斜,支承镜头座2的机构部件以及这些机构部件的组装都要求较高精度,而本发明中则无需那样,可以降低部件成本和组装成本。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聚焦线圈20、20由扁平线圈构成,其线圈面24朝向磁铁19的磁极面,所以,聚焦线圈20的大致整个区域与磁铁19的第一磁化部1902及第二磁化部1904的磁场交叉,这样,可以使聚焦线圈20、20小型化,可以用较小的驱动电流有效地产生聚焦方向的力。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拾波器104中,也可以做成为与镜头座2的聚焦方向位置(移动量)相应地使镜头座2倾斜,使倾斜角变化的构成。
例如,如图3所示,在二个磁铁19、19之中,设一方磁铁19的磁极面和面临该一方磁铁19的磁极面的一方聚焦线圈20的线圈面24之间的间隔为G1,设另一方磁铁19的磁极面和面临该另一方磁铁19的磁极面的另一方聚焦线圈20的线圈面24之间的间隔为G2,使G1与G2不相同。
通过设置将组装在基板60上的轭铁18和支承块3中至少一方可沿切线方向滑动地支承着的调节机构,而能容易地进行间隔G1、G2的设定,这种调节机构可以适用现有公知的各种机构。
这样,当把各聚焦线圈20、20与磁铁19、19之间的间隔G1、G2设定为不同值时,在一方聚焦线圈20与一方磁铁19之间产生的磁场的密度、与在另一方聚焦线圈20与另一方磁铁19之间产生的磁场密度之间产生差异,作用在镜头座2的相向的各面上的一对聚焦方向的力F1、F2变得不平衡。
在这样的构成中,如果把与聚焦误差信号相应的驱动电流供给到一对聚焦线圈20、20的话,则可与镜头座2的聚焦方向位置(移动量)相应地使镜头座2倾斜,使倾斜角变化。
这时,如果分别供给到一对聚焦线圈20、20的驱动电流的大小相同的话,则可以与镜头座2的聚焦方向位置(移动量)相应地使倾斜角变化,但是,如前所述,如果根据RF信号的偏差值的测定结果,把不同大小的驱动电流分别供给到各聚焦线圈20、20的话,则与镜头座2的聚焦方向位置(移动量)相应地使倾斜角变化,同时,通过控制供给到各聚焦线圈20的驱动电流的大小,可以更加精密地调节倾斜角,更加有利于提高RF信号的质量。
另外,上面说明了使各聚焦线圈20、20与各磁铁19、19的间隔G1、G2不同,由此使得作用在镜头座2的相向的各面上的二个聚焦方向的力不平衡的情况,但是,使作用在镜头座2的相向的各面上的二个聚焦方向的力F1、F2不平衡的构成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一对聚焦线圈20的匝数互不相同,这样,使得各聚焦线圈20中产生的磁通密度不同,或者,也可以使分别与各聚焦线圈20、20相向的磁铁19、19的磁力不同。
下面,说明本发明光学拾波器的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是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的配置。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拾波器中的聚焦线圈及跟踪线圈的配置构成的正视图。
在下面的说明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部分,注以共同的符号,其详细说明从略。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拾波器中,如图7所示,支承臂80由位于物镜7两侧的、沿切线方向延伸的一对左支承臂802和一对右支承臂804构成。一对左支承臂802和一对右支承臂804,在物镜7的光轴方向的高度分别不同地配设着。
并且,将连接一对左支承臂802之中作为在物镜5的光轴方向位于上侧的上支承臂80A与镜头座2的连接部位的臂支承部8、和一对右支承臂804之中作为在物镜5的光轴方向位于下侧的下支承臂80B与镜头座2的连接部位的臂支承部8的第一假想轴设为L1。
另外,将连接一对左支承臂802之中作为在物镜5的光轴方向位于下侧的下支承臂80B与镜头座2的连接部位的臂支承部8、和右支承臂804之中作为在物镜5的光轴方向位于上侧的上支承臂80A与镜头座2的连接部位的臂支承部8的第二假想轴设为L2。
在设连接该第一假想轴L1与第二假想轴L2的交点为O时,该交点O与通过将驱动电流供给到各跟踪线圈30、30而由各跟踪线圈30、30产生的驱动力所作用的驱动中心Pt在同一高度(聚焦方向的位置),并且,交点O与包含物镜7、聚焦线圈20、20及跟踪线圈30、30的镜头座2的重心G在同一高度(聚焦方向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驱动电流供给到各聚焦线圈20、20而由各聚焦线圈20、20产生的驱动力F1、F2所作用的驱动中心Pf,相对于包含物镜7而不包含聚焦线圈20、20及跟踪线圈30、30的镜头座2的重心G的位置,在物镜7的光轴方向是错开的。即,由各聚焦线圈20、20产生的驱动力F1、F2所作用的驱动中心Pf,如图7所示,相对于物镜7的光轴方向朝下方位移。
当交点O的高度与各跟踪线圈30、30的驱动中心Pt的高度不一致时,在由跟踪线圈30、30产生驱动力时,镜头座2绕着通过交点O并在切线方向延伸的轴线摆动,容易产生径向的扭斜,但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交点O的在物镜7光轴方向的高度,与各跟踪线圈30、30的驱动中心Pt的高度一致,所以,可以抑制径向的扭斜。
另外,当交点O的高度与包含物镜7、聚焦线圈20、20及跟踪线圈30、30的镜头座2的重心G的高度不一致时,在由跟踪线圈30、30产生驱动力时,镜头座2容易绕着通过交点O并在切线方向延伸的轴线共振振动,但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交点O的高度与包含物镜7、聚焦线圈20、20及跟踪线圈30、30的镜头座2的重心G的高度一致,所以,可以抑制共振,可以提高光学拾波器104的频率特性。
另外,由于物镜7被保持在镜头座2中的接近光盘的位置,所以,包含物镜7而不包含聚焦线圈20及跟踪线圈30的镜头座2的重心G,在物镜7的光轴方向,位移到位于光盘侧的上方侧,但是,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各聚焦线圈20、20的驱动中心Pf从包含物镜7而不包含聚焦线圈20、20及跟踪线圈30、30的镜头座2的重心位置,在物镜7的光轴方向位移到离开光盘的下方侧,这样,使得交点O与包含物镜7、聚焦线圈20、20及跟踪线圈30、30的镜头座2的重心G一致。
具体地说,如图7所示,并排地安装在镜头座2的一个面上的聚焦线圈20和跟踪线圈30,将卷绕轴线在物镜7的光轴方向即聚焦方向错开地安装着。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拾波器,由于将聚焦线圈20、20作为调节重心G的位置用的锤使用,所以,不增加部件数目,可以使交点O的高度与重心G的高度一致,可以节省成本,实现小型化。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部分,注以共同的符号,其详细说明从略。
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拾波器304,用于选择地将若干种类的光盘作为记录媒体使用的光盘装置。上述若干种类的光盘,选择地使用波长不同的若干种光束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此种光盘装置,例如将第一光盘、第二光盘、第三光盘作为记录媒体使用。第一光盘采用波长为400~410nm的光束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第二光盘采用波长为650~660nm的光束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第三光盘采用波长为760~800nm的光束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
这样,该光盘装置中选择地采用若干种光盘,该若干种光盘分别使用波长不同的光束。在该光盘装置所使用的光学拾波器304中,如图8和图9所示,与波长不同的光束对应地采用若干个物镜。例如,备有第一物镜71和第二物镜72,第一物镜71用于把波长为400~410nm的光束聚光到第一光盘上,第二物镜72用于把波长为650~660nm的光束和波长为760~880nm的光束聚光到第二或第三光盘上。
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拾波器304,如图8和图9所示,与前述的光学拾波器104同样地,备有1个镜头座2,在该镜头座2上安装着第一及第二物镜71、72。这里,第一及第二物镜71、72配置在支承臂80的延伸方向即切线方向Tz上。这里,第一物镜71配置在支承臂80的固定部侧即臂支承部3侧,第二物镜72配置在镜头座2的前端侧。
安装着第一及第二物镜71、72的镜头座2,在支承臂80的延伸方向,由支承臂80支承着第一及第二物镜71、72光轴间的中间部分的两侧。即,在第一及第二物镜71、72光轴间的中间部分的两侧设有臂支承部8,将支承臂80的前端部固定在该臂支承部8上,这样,将镜头座2支承着,并且使镜头座2至少能在聚焦方向F和跟踪方向T相互直交的二轴方向位移。
另外,镜头座2的被支承臂80的前端部支承着的位置,最好位于安装着聚焦线圈20、20及跟踪线圈30、30的镜头座2的重心的两侧。通过支承该位置,第一及第二物镜71、72可以不产生扭转等地在聚焦方向F及跟踪方向T稳定地位移。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拾波器304,如图9所示,二个磁铁19、19之中,一方磁铁19的磁极面和面临该一方磁铁19的磁极面的一方聚焦线圈20的线圈面24之间的间隔是G1,另一方磁铁19的磁极面和面临该另一方磁铁19的磁极面的另一方聚焦线圈20的线圈面24之间的间隔是G2,使间隔G1、G2不相同。
通过设置将组装在基板60上的轭铁18和支承块3中至少一方可沿切线方向滑动地支承着的调节机构,能很容易地进行间隔G1、G2的设定,这种调节机构可以适用现有公知的各种机构。
这样,当把各聚焦线圈20与磁铁19之间的间隔G1、G2设定为不同值时,在一方聚焦线圈20和一方磁铁19之间产生的磁场的密度、与在另一方聚焦线圈20和另一方磁铁19之间产生的磁场密度之间产生了差异,作用在镜头座2的相向的各面上的一对聚焦方向的力F1、F2变得不平衡。
在这样的构成中,如果把与聚焦误差信号相应的驱动电流供给到一对聚焦线圈20、20的话,则可与镜头座2的聚焦方向位置(移动量)相应地使镜头座2倾斜,使倾斜角变化。
这时,如果分别供给到一对聚焦线圈20、20的驱动电流的大小相同的话,则可以与镜头座2的聚焦方向位置(移动量)相应地使倾斜角变化,但是,如前所述,如果根据RF信号的偏差值的测定结果,把不同大小的驱动电流分别供给到各聚焦线圈20、20的话,则与镜头座2的聚焦方向位置(移动量)相应地使倾斜角变化,同时,通过控制供给到各聚焦线圈20的驱动电流的大小,可以更加精密地调节倾斜角,更加有利于提高RF信号的质量。
另外,上面说明了通过使各聚焦线圈20、20与各磁铁19、19的间隔G1、G2不同,而使得作用在镜头座2的相向的各面上的二个聚焦方向的力不平衡的情况,但是,使作用在镜头座2的相向的各面上的二个聚焦方向的力F1、F2不平衡的构成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一对聚焦线圈20的匝数互不相同,这样,使得各聚焦线圈20中产生的磁通密度不同,或者,也可以使分别与各聚焦线圈20、20相向的磁铁19、19的磁力不同。
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把二个磁铁19磁极面与二个聚焦线圈20的线圈面24的间隔G1设定为相同,把二个磁铁19磁极面与二个跟踪线圈30的线圈面34的间隔G2设定为相同地构成。这时,通过改变分别供给到一对聚焦线圈20、20的驱动电流的大小,可以进行倾斜角的控制。
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把二个物镜71、72安装在共同的镜头座2上的光学拾波器304中,也可以不增加部件数目,调节倾斜角,可抑制由采用若干个物镜71、72而引起的可动部的重量化,可以用小的驱动电流稳定地驱动控制物镜71、72。
采用了可用小的驱动电流稳定地驱动控制物镜71、72的光学拾波器304的光盘装置,不仅可以节省电力,而且能够与聚焦误差信号及跟踪误差信号或倾斜控制信号相应地将物镜71、72准确地驱动位移,可提高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特性。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参照附图所说明的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范围及其主旨的前提下进行的各种变更、置换,都是本领域普通专业人员容易想到的。
Claims (20)
1.一种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备有镜头座、支承块、支承臂、一对聚焦线圈以及磁铁;
所述镜头座用于支承物镜;
所述支承块,在与平行于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的聚焦方向直交的切线方向,与所述镜头座隔开间隔地配设着;
所述支承臂,连接所述镜头座和所述支承块,可使所述镜头座相对于所述支承块在所述聚焦方向和直交于所述切线方向的跟踪方向移动地支承所述镜头座;
所述一对聚焦线圈,设在所述镜头座上,通过供给驱动电流而使所述镜头座在所述聚焦方向移动;
所述磁铁,支承在轭铁上,分别与所述一对聚焦线圈相向;
所述一对聚焦线圈具有与各聚焦线圈的卷绕轴线直交且与所述磁铁相向的线圈面,在隔着所述物镜在所述切线方向彼此相向的位置,以垂直于所述跟踪方向并通过所述物镜的光轴的假想轴为中心向左右错开位置地,将所述线圈面朝向所述切线方向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对跟踪线圈,该一对跟踪线圈与所述磁铁相向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座上,通过供给驱动电流而使所述镜头座在所述跟踪方向移动;
所述一对跟踪线圈具有与各跟踪线圈的卷绕轴线直交且与所述磁铁相向的线圈面,在隔着所述物镜在所述切线方向彼此相向的位置,以垂直于所述跟踪方向并通过所述物镜的光轴的假想轴为中心向左右错开位置地,与所述聚焦线圈并排,将所述线圈面朝向所述切线方向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座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臂由一方支承臂和另一方支承臂构成,该一方支承臂和另一方支承臂配置在垂直于所述跟踪方向且通过所述物镜的光轴的假想轴的两侧,所述一方支承臂和另一方支承臂各有一对,并排配置在所述物镜的光轴方一方支承臂和另一方支承臂各有一对,并排配置在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上;
第一假想轴将所述一对的一方支承臂之中的位于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上方侧的上支承臂与所述镜头座的连接部位、和所述一对的另一方支承臂之中的位于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下方侧的下支承臂与所述镜头座的连接部位连接起来;第二假想轴将所述一对的一方支承臂之中的位于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下方侧的下支承臂与所述镜头座的连接部位、和所述一对的另一方支承臂之中的位于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上方侧的上支承臂与所述镜头座的连接部位连接起来;连接该第一假想轴和第二假想轴的交点形成在与由供给到所述各跟踪线圈的驱动电流和来自所述磁铁的磁通的作用产生的驱动力所作用的驱动中心相同的高度,同时,构成为与包含所述物镜、所述聚焦线圈及所述跟踪线圈的所述镜头座的重心相同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由供给到所述各聚焦线圈的驱动电流和来自所述磁铁的磁通的作用产生的驱动力所作用的驱动中心,成为从只安装着所述物镜的所述镜头座的重心位置朝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位移了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分别与所述一对聚焦线圈的线圈面相向地配置着的所述各磁铁、和所述各聚焦线圈的线圈面与所述各磁铁在所述切线方向的间隔是相同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分别与所述一对聚焦线圈的线圈面相向地配置着的所述各磁铁、和所述各聚焦线圈的线圈面与所述各磁铁在所述切线方向的间隔不相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聚焦线圈的匝数不相同。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与并排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座的相向的一方面侧的所述聚焦线圈及所述跟踪线圈相向的磁铁、和与并排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座的相向的另一方面侧的所述聚焦线圈及所述跟踪线圈相向的磁铁,分别由整体的磁铁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磁铁这样地被磁化:与形成为矩形的所述聚焦线圈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相对的两边中的一边相向的面、和与另一边相向的面成为不相同的磁极;同时,与形成为矩形的所述跟踪线圈在所述跟踪方向相对的两边中的一边相向的面、和与另一边相向的面成为不相同的磁极。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镜头座的一个面上的所述聚焦线圈和所述跟踪线圈,将卷绕中心在支承于所述镜头座的物镜的光轴方向上位置错开地安装着。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头座上,在所述切线方向配置并支承着二个物镜。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分别与所述一对聚焦线圈的线圈面相向地配置着的所述各磁铁、和所述各聚焦线圈的线圈面与所述各磁铁在所述切线方向的间隔不相同。
13.一种光盘装置,具有驱动机构和光学拾波器;
所述驱动机构保持光盘并驱动其旋转;
所述光学拾波器,对被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光盘照射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的光束,同时,检测从所述光盘反射的反射光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拾波器备有镜头座、支承块、支承臂、一对聚焦线圈以及磁铁;
所述镜头座用于支承物镜;
所述支承块,在与平行于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的聚焦方向直交的切线方向,与所述镜头座隔开间隔地配设着;
所述支承臂,连接所述镜头座和所述支承块,可使所述镜头座相对于所述支承块在所述聚焦方向和直交于所述切线方向的跟踪方向移动地支承所述镜头座;
所述一对聚焦线圈,设在所述镜头座上,通过供给驱动电流而使所述镜头座在所述聚焦方向移动;
所述磁铁,支承在轭铁上,分别与所述一对聚焦线圈相向;
所述一对聚焦线圈具有与各聚焦线圈的卷绕轴线直交且与所述磁铁相向的线圈面,在隔着所述物镜在所述切线方向彼此相向的位置,以垂直于所述跟踪方向并通过所述物镜的光轴的假想轴为中心向左右错开位置地,将所述线圈面朝向所述切线方向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座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对跟踪线圈,该一对跟踪线圈与所述磁铁相向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座上,通过供给驱动电流而使所述镜头座在所述跟踪方向移动;
所述一对跟踪线圈具有与各跟踪线圈的卷绕轴线直交且与所述磁铁相向的线圈面,在隔着所述物镜地在所述切线方向彼此相向的位置,以垂直于所述跟踪方向并通过所述物镜的光轴的假想轴为中心向左右错开位置地,与所述聚焦线圈并排,将所述线圈面朝向所述切线方向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座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臂由一方支承臂和另一方支承臂构成,该一方支承臂和另一方支承臂配置在垂直于所述跟踪方向且通过所述物镜的光轴的假想轴的两侧,所述一方支承臂和另一方支承臂各有一对,并排配置在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上;
第一假想轴将所述一对的一方支承臂之中的位于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上方侧的上支承臂与所述镜头座的连接部位、和所述一对的另一方支承臂之中的位于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下方侧的下支承臂与所述镜头座的连接部位连接起来;第二假想轴将所述一对的一方支承臂之中的位于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下方侧的下支承臂与所述镜头座的连接部位、和所述一对的另一方支承臂之中的位于所述物镜的光轴方向上方侧的上支承臂与所述镜头座的连接部位连接起来;连接该第一假想轴和第二假想轴的交点形成在与由供给到所述各跟踪线圈的驱动电流和来自所述磁铁的磁通的作用产生的驱动力所作用的驱动中心相同的高度,同时,构成为与包含所述物镜、所述聚焦线圈及所述跟踪线圈的所述镜头座的重心相同的高度。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与所述一对聚焦线圈的线圈面相向地配置着的所述各磁铁、和所述各聚焦线圈的线圈面与所述各磁铁在所述切线方向的间隔不相同。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聚焦线圈的匝数不相同。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与所述一对聚焦线圈的线圈面相向地配置着的所述各磁铁、和所述各聚焦线圈的线圈面与所述各磁铁在所述切线方向的间隔是相同的,所述一对聚焦线圈的匝数不相同。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并排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座的相向的一方面侧的所述聚焦线圈及所述跟踪线圈相向的磁铁、和与并排地安装在所述镜头座的相向的另一方面侧的所述聚焦线圈及所述跟踪线圈相向的磁铁,分别由整体的磁铁构成。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磁铁这样地被磁化:与形成为矩形的所述聚焦线圈在所述物镜光轴方向相对的两边中的一边相向的面、和与另一边相向的面成为不相同的磁极;同时,与形成为矩形的所述跟踪线圈在所述跟踪方向相对的两边中的一边相向的面、和与另一边相向的面成为不相同的磁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145482 | 2004-05-14 | ||
JP145482/2004 | 2004-05-14 | ||
JP311892/2004 | 2004-10-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06283A true CN1806283A (zh) | 2006-07-19 |
CN100385530C CN100385530C (zh) | 2008-04-30 |
Family
ID=36867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8000053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5530C (zh) | 2004-05-14 | 2005-05-13 | 光学拾波器及光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85530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87222B (zh) * | 2008-05-21 | 2011-05-11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镜头致动装置、光学系统和相机 |
CN101521027B (zh) * | 2008-02-29 | 2012-06-27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拾取装置及具有该拾取装置的盘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25105B2 (ja) * | 1991-10-31 | 2001-01-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JPH1166587A (ja) * | 1997-08-21 | 1999-03-09 | Sony Corp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ならびに光記録再生装置 |
JP2000113477A (ja) * | 1998-10-05 | 2000-04-21 |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JP2002150584A (ja) * | 2000-11-09 | 2002-05-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JP3843904B2 (ja) * | 2001-07-18 | 2006-11-0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光ピックアップ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
2005
- 2005-05-13 CN CNB200580000531XA patent/CN10038553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1027B (zh) * | 2008-02-29 | 2012-06-27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拾取装置及具有该拾取装置的盘装置 |
CN101587222B (zh) * | 2008-05-21 | 2011-05-11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镜头致动装置、光学系统和相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385530C (zh) | 2008-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14369C (zh) | 用于光拾取器的驱动器 | |
CN1725322A (zh) | 光学头、用于装配透镜的设备和方法 | |
CN1251201C (zh) | 光学头装置和采用此光学头装置的光学再现设备 | |
CN1269118C (zh) | 物镜驱动装置及光拾取装置 | |
CN1314019C (zh) | 拾光器执行机构 | |
CN1479284A (zh) | 光拾取执行器 | |
CN100341058C (zh) | 磁路、光学拾取致动器及光学记录和/或重现装置 | |
CN1299279C (zh) | 光拾取器中所使用的物镜驱动装置 | |
CN1115675C (zh) | 光拾取装置及光盘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
CN1302471C (zh) | 用于盘驱动器的高灵敏度拾取器致动器 | |
CN1129121C (zh) | 物镜驱动装置 | |
CN1278319C (zh) | 光学拾波器及盘驱动装置 | |
CN1806283A (zh) | 光学拾波器及光盘装置 | |
CN1232962C (zh) | 物镜驱动装置以及盘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 |
CN1534634A (zh) | 磁路和使用磁路的光拾取致动器及光记录和/或重放装置 | |
CN1811932A (zh) | 物镜驱动装置、光学拾取器及光盘装置 | |
CN1505815A (zh) | 信息再现装置和光记录介质 | |
CN1961364A (zh) | 光学拾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使用这种设备的光盘装置 | |
CN1794349A (zh) | 光学头致动器以及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 |
CN1278316C (zh) | 光学拾波器及盘驱动装置 | |
CN1691169A (zh) | 盘驱动装置及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 |
CN1716398A (zh) | 光学头致动器及制造方法,光学头及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 |
CN1291394C (zh) | 光拾取装置和光盘设备 | |
CN1267913C (zh) | 光头及盘式记录重放装置 | |
CN1542783A (zh) | 光拾取器和具有该光拾取器的信息再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30 Termination date: 20100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