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8316C - 光学拾波器及盘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拾波器及盘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8316C
CN1278316C CNB2004100578501A CN200410057850A CN1278316C CN 1278316 C CN1278316 C CN 1278316C CN B2004100578501 A CNB2004100578501 A CN B2004100578501A CN 200410057850 A CN200410057850 A CN 200410057850A CN 1278316 C CN1278316 C CN 127831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block
magnet
coil
tracking
removable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578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85007A (zh
Inventor
大熊英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85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5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831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831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2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 G11B7/0037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with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为简化操作控制以及实现装置的小型化,本发明提供一种物镜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固定滑块,一保持物镜的可移动滑块,一用于连接该固定滑块和可移动滑块的支承弹簧,一聚焦线圈,一跟踪线圈,一倾斜线圈,一构成第一磁路的第一磁体以及一构成第二磁路且设置成插入到倾斜线圈内的第二磁体。物镜和第二磁体沿着垂直于聚焦、跟踪方向的方向独立地设置。第二磁体在跟踪方向上被并列地极化成N极和S极。与设置于其间的第二磁体在跟踪方向上彼此对置的倾斜线圈的部分形成为用于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可移动滑块的倾斜驱动部分。

Description

光学拾波器及盘驱动装置
本申请基于日本优先权申请文件JP2003-295058,该申请在日本专利局的申请日为2003年8月1 9日,该文件的整个内容结合到此用于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拾波器及盘驱动装置,更详细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拾波器和设有该光学拾波器的盘驱动装置,其中该光学拾波器包括物镜驱动装置,其中一可移动滑块由一固定滑块所支撑,利用设于可移动滑块和固定滑块之间的支撑弹簧来实现支撑,该可移动滑块沿着聚焦方向、跟踪方向以及倾斜方向这三方向移动。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盘驱动装置(例如光盘和磁光盘),该装置用于将信息信号记录和复制到盘状记录介质上,以及从盘状记录介质记录和复制信息信号。这种盘驱动装置上设有光学拾波器,该光学拾波器沿着上述盘状记录介质的径向方向移动以便辐射激光束到盘状记录介质上。
该光学拾波器上设有物镜驱动装置。聚焦调节是由该物镜驱动装置通过沿着聚焦方向移动由可移动滑块所保持的物镜实现的,该聚焦方向就是该可移动滑块相对于固定滑块接近到该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的方向,或者是从记录表面上撤回的方向。另外,跟踪调节是由一物镜驱动装置通过沿着跟踪方向移动物镜实现的,该跟踪方向基本上为盘状记录介质的径向,因此,该光学拾波器聚集将要通过物镜辐射到盘状记录介质上激光束点到该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磁道上。
如上所述,该光学拾波器通过利用物镜驱动装置来实现跟踪调节和聚焦调节。然而,近年来为了改善激光束点到记录磁道上的跟踪性,人们研究了一种所谓的“三轴激励器”的物镜驱动装置。该三轴激励器也能够在发生旋转盘状记录介质的表面振动等发生时执行调节,该调节是通过除了聚焦调节和跟踪调节这两轴向调节外使得该可移动滑块与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相倾斜而实现的。
这种所谓的三轴激励器物镜驱动装置包括一种这样的部件,该部件通过利用多个线圈体沿着聚焦方向、跟踪方向以及倾斜方向这三方向移动可移动滑块,其中线圈体的每个线圈体是由聚焦线圈、跟踪线圈和倾斜线圈制成一体(例如见专利文献1)。
另外,例如所谓的三轴激励器物镜驱动装置还包括一种这样的部件,该部件是通过利用由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制成一体的线圈体将可移动滑块沿着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移动,且该部件通过利用与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相独立设置的多个倾斜线圈将可移动滑块沿着倾斜方向移动(例如见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为No.Hei 10-261233。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为No.2001-110075。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彼此具有不相同功能的聚焦线圈、跟踪线圈和倾斜线圈这三种线圈被制成于上述传统的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光学拾波器的物镜驱动装置中,所以对于该物镜驱动装置的操作变得复杂。另外,由于聚焦线圈被分别分成多个部分,所以在聚焦操作时存在灵敏性降低的可能。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如专利文献2所示的光学拾波器的物镜驱动装置中倾斜线圈、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独立设置,所以,操作控制得以简化。然而,需要多个倾斜线圈和多个与倾斜线圈相对置的倾斜磁体,这样物镜驱动装置存在增加部件数量和增大尺寸的问题。
因此,在本发明光学拾波器和盘驱动装置中,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以获得操作控制的简化以及小型化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和盘驱动装置分别设有作为物镜驱动装置的组件,该组件包括一固定滑块,一可移动滑块,一支承弹簧,一聚焦线圈,一跟踪线圈,一倾斜线圈,一第一磁体以及一第二磁体。该固定滑块固定在移动基座上,该可移动滑块沿着聚焦、跟踪和倾斜方向移动,其中该聚焦方向是指该移动滑块相对于该固定滑块接近到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的方向或从该记录表面撤回的方向,跟踪方向大体上为盘状记录介质的径向,倾斜方向为绕着垂直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这两个方向的轴线的旋转方向,且该可移动滑块将物镜保持。该支撑弹簧将固定滑块和可移动滑块彼此相连。当移动滑块沿着聚焦方向运行时,给聚焦线圈通电,当可移动滑块沿着跟踪方向运行时,给跟踪线圈通电,给跟踪线圈通电,当可移动滑块沿着倾斜方向运行时,给倾斜线圈通电。第一磁体与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一起构成第一磁路,第二磁体与倾斜线圈一起构成第二磁路,且第二磁体设置成使得该第二磁体被插入倾斜线圈中的状态。在该物镜驱动装置中,物镜和第二磁体独立地设置在垂直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这两个方向的方向上,第二磁体具有N极和S极,在跟踪方向上,上述N、S极在并列位置被极化,与设置于其间的第二磁体在跟踪方向上彼此对置的倾斜线圈的部分分别形成为用于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可移动滑块的倾斜驱动部分。
因此,在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和盘驱动装置中,倾斜线圈与聚焦线圈、跟踪线圈独立设置,用于倾斜驱动的第二磁体设置在倾斜线圈的内部。
本发明的光学拾波器设置有沿着设于盘工作台上的盘状记录介质的径向移动的移动基座,以及设于该移动基座上的物镜驱动装置。物镜驱动装置包括:一固定滑块,一可移动滑块,一支承弹簧,一聚焦线圈,一跟踪线圈,一倾斜线圈,一第一磁体以及一第二磁体。该固定滑块固定在移动基座上,该可移动滑块沿着聚焦、跟踪和倾斜方向移动,其中该聚焦方向是指该移动滑块相对于该固定滑块接近到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的方向或从该记录表面撤回的方向,跟踪方向大体上为盘状记录介质的径向,倾斜方向为绕着垂直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这两个方向的轴线旋转的方向,且该可移动滑块将物镜保持。该支撑弹簧将固定滑块和可移动滑块彼此相连。当移动滑块沿着聚焦方向运行时,给聚焦线圈通电,当可移动滑块沿着跟踪方向运行时,给跟踪线圈通电,当可移动滑块沿着倾斜方向运行时,给倾斜线圈通电。第一磁体与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一起构成第一磁路,第二磁体与倾斜线圈一起构成第二磁路,且第二磁体设置成使得该第二磁体被插入倾斜线圈中的状态。在该物镜驱动装置中,物镜和第二磁体独立地设置在垂直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这两个方向的方向上,第二磁体具有N极和S极,在跟踪方向上,上述N、S极在并列位置被极化,与设置于其间的第二磁体在跟踪方向上彼此对置的倾斜线圈的部分分别形成为用于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可移动滑块的倾斜驱动部分。
这样,因为用于执行聚焦驱动和跟踪驱动的第一磁路和用于执行倾斜驱动的第二磁路彼此独立形成,从而简化了操作控制,且改善了在聚焦操作时的灵敏度。
另外,因为具有N、S极的且在跟踪方向上在并列位置被极化的第二磁体设置成使得该第二磁体插入到倾斜线圈中的状态,所以倾斜线圈内的空间内部可被有效地用作第二磁体的设置空间,从而在空间程度实现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聚焦线圈设置在物镜和第二磁体之间,可移动滑块设计成使得当聚焦线圈通电时,由于第二磁体的漏通量横穿过聚焦线圈,该可移动滑块在倾斜方向倾斜,另外,设置第二磁体的N极和S极的位置,以使得因当聚焦线圈通电时由于第二磁体的漏通量引起的移动滑块的倾斜可与因为盘状记录介质的变形而引起的记录表面的倾斜方向处于同一个方向,因此,在倾斜驱动时利用第二磁路进行的可移动滑块的驱动量得以减小,从而操作控制变得较简单,且较少电力消耗。
另外,因为其中由第二磁路执行的倾斜驱动的方向与其中该可移动滑块因第二磁体的漏通量的影响而倾斜的方向相同,所以由第二磁路产生的力和因第二磁体的漏通量的影响而产生的力彼此不是阻力,从而提高聚焦驱动和倾斜驱动的操作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盘驱动装置为一个设有盘工作台和光学拾波器的盘驱动装置,其中在该盘工作台上安装有盘状记录介质,该光学拾波器将激光束通过物镜辐射到安装于盘工作台上的盘状记录介质上。该光学拾波器包括一移动进入到安装于盘工作台上的盘状记录介质的径向的移动基座以及设于该移动基座上的物镜驱动装置。该物镜驱动装置包括:一固定滑块,一可移动滑块,一支承弹簧,一聚焦线圈,一跟踪线圈,一倾斜线圈,一第一磁体以及一第二磁体。该固定滑块固定在移动基座上,该可移动滑块沿着聚焦、跟踪和倾斜方向移动,其中该聚焦方向是指该移动滑块相对于该固定滑块接近到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的方向或从该记录表面撤回的方向,跟踪方向大体上为盘状记录介质的径向,倾斜方向为绕着垂直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这两个方向的轴线的旋转方向,且该可移动滑块将物镜保持。该支撑弹簧将固定滑块和可移动滑块彼此相连。当可移动滑块沿着聚焦方向运行时,给聚焦线圈通电,当可移动滑块沿着跟踪方向运行时,给跟踪线圈通电,当可移动滑块沿着倾斜方向运行时,给倾斜线圈通电。第一磁体与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一起构成第一磁路,第二磁体与倾斜线圈一起构成第二磁路,且第二磁体设置成使得该第二磁体插入到倾斜线圈中的状态。在该物镜驱动装置中,物镜和第二磁体独立地设置在垂直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这两个方向的方向上,第二磁体具有N极和S极,在跟踪方向上,上述N、S极在并列位置被极化,与设置于其间的第二磁体在跟踪方向上彼此对置的倾斜线圈的部分分别形成为用于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可移动滑块的倾斜驱动部分。
这样,因为用于执行聚焦驱动和跟踪驱动的第一磁路和用于执行倾斜驱动的第二磁路彼此独立形成,从而简化了操作控制,且改善了在聚焦操作时的灵敏度。
另外,因为具有N、S极的且在跟踪方向上在并列位置被极化的第二磁体设置成使得该第二磁体插入到倾斜线圈中的状态,所以倾斜线圈内的空间可被有效地用作第二磁体的设置空间,从而在空间程度实现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聚焦线圈设置在物镜和第二磁体之间,可移动滑块设计成当聚焦线圈通电时,由于第二磁体的漏通量穿过聚焦线圈,该可移动滑块在倾斜方向倾斜,另外,设置第二磁体的N极和S极的位置,以使得当聚焦线圈通电时由于第二磁体的漏通量引起的移动滑块的倾斜可与由于盘状记录介质的变形而引起的记录表面的倾斜方向处于同一个方向,因此,在倾斜驱动时利用第二磁路进行的可移动滑块的驱动量得以减小,从而可实现操作控制变得较简单,且较少电力消耗。
另外,因为其中由第二磁路执行的倾斜驱动的方向与其中该可移动滑块因第二磁体的漏通量的影响而倾斜的方向相同,所以由第二磁路产生的力和因第二磁体的漏通量的影响而产生的力彼此不是阻力,从而提高聚焦驱动和倾斜驱动的操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5一起表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1为盘驱动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为物镜驱动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3为物镜驱动装置的放大平面图;
图4为物镜驱动装置的放大后视图,其中没有表示出固定滑块;
图5用于说明物镜驱动装置的可移动滑块的运行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光学拾波器及盘驱动装置的最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一盘驱动装置1由其所需的部件和机构形成,所有上述部件和机构均设置在一个外壳2中(见图1),一个图中未示的盘插入口形成于该外壳2上。
一个图中未示的底盘设于该外壳2内,一个盘工作台3固定在与该底盘相连的主轴马达的马达轴上。
多个平行的导轴4与底盘相连,该底盘上支撑有由图中未示出的进给马达转动的导螺杆5。
一个光学拾波器6包括:一移动基座7,其上设有所需的光学部件;以及设于该移动基座7上的物镜驱动装置8。形成于移动基座7的两端上的轴承部分7a和7b分别被导轴4可滑动地支撑(见图1)。一个图中未示的设于移动基座7上的螺母与该导螺杆5相螺接。当该导螺杆5被该进给马达驱动时,沿着与导螺杆5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进给该螺母,然后,该光学拾波器6被移动到设在盘工作台3上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径向。
该物镜驱动装置8包括:一基座部件9;一固定滑块10;以及一移动到该固定滑块10的可移动滑块11。(见图2-4)
该基座部件9的每个部件均由磁性金属材料一体地形成。该基座部件9由连接到移动基座7的基座部分9a和经弯曲以分别垂直地设置在基座部分9a的前端和后端上的磁轭部分9b组成。
第一磁体12分别与磁轭部分9b的彼此相对置的表面相连。
一个第二磁体13与基座部分9a的后端相连。该第二磁体13形成为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方棒形,且在右和左方向上或跟踪方向上被极化以获得N极和S极。
该固定滑块10固定在移动基座7上,且包括设置在固定滑块10的后端上的分别位于上部、下部、右部以及左部的四个弹簧连接部分10a。一个电路板14连接到固定滑块10的后表面上,该电路板14与图中未示的供电线路相连。
每个支承弹簧15的一端与固定滑块10的弹簧连接部分10a相连,上述每个支承弹簧15的一端与连接于固定滑块10上的电路板14相连。用于聚焦驱动或跟踪驱动的驱动电流从供电线路经由电路板14供到支承弹簧15。
该可移动滑块11由位于其前侧的透镜接头部分16和位于其后侧的磁路部分17组成,其中该透镜接头部分16和磁路部分17均为一体地形成。
两个弹簧连接凸出部分16a分别设置在透镜接头部分16的左侧和右侧上。该两个弹簧连接凸出部分16a分别分成上部一个和下部一个。每个支承弹簧15的另一端与每个弹簧连接凸出部分16a相连。因此,该可移动滑块11与该固定滑块10利用支承弹簧15相连以被保持在空中。
磁路部分17中形成有从上侧向下侧穿过磁路部分17的安装孔17a。在磁路部分17的后端的中央部分沿着右和左的方向上形成有线圈接头部分17b。
一个物镜18与透镜接头部分16的顶面相连以便在那里得以固定。
一个线圈体19与磁路部分17相连。该线圈体19由聚焦线圈20和与该聚焦线圈20相连的多个跟踪线圈21形成。
该聚焦线圈20大体上呈方柱形,从左到右距离长,其轴向与上下方向相一致。该跟踪线圈21分别形成为薄环状,其轴向与前后方向相一致,位于右和左侧上的该跟踪线圈21彼此平行地与聚焦线圈20的前表面相连。该线圈体19与磁路部分17的内周边面相连且设置于安装孔17a中。当线圈体19与磁路部分17相连时,在线圈体19的前侧上形成有空间。
基座部件9的磁轭部分9b和与该磁轭部分9b相连的第一磁体12被插入到磁路部分17的第一磁体12a中以便设置在其中。该第一磁体12彼此对置设置,同时该第一磁体12的一部分位于聚焦线圈20和设于第一磁体12和该聚焦线圈20之间的跟踪线圈21的前侧。
基座部件9的基座部分9a和磁轭部分9b、第一磁体12、聚焦线圈20以及跟踪线圈21构成用于沿着聚焦方向或跟踪方向移动可移动滑块11的第一磁路22。
将驱动电流从供电线路经由电路板14和与固定滑块10相连的支承弹簧15供给每个聚焦线圈20和跟踪线圈21。
当驱动电流流经聚焦线圈20时,根据流经聚焦线圈20的驱动电流的方向而产生一个预定方向的推力。该可移动滑块11相对于该固定滑块10以图2和图4中所示的F-F方向即聚焦方向被移动,其中,该聚焦方向为该可移动滑块11向安装于盘工作台3上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记录表面接近的方向或从该记录表面撤退的方向。
当给跟踪线圈21供给驱动电流时,根据流经跟踪线圈21的驱动电流的方向而产生一个预定方向的推力。该可移动滑块11相对于该固定滑块10以图2-图4中所示的T-T方向即跟踪方向被移动,其中,该跟踪方向大体上为安装于盘工作台3上的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径向方向。
一个倾斜线圈23与磁路部分17的线圈接头部分17b相连。该倾斜线圈23大体上呈正方形的柱体且具有沿着上下方向的轴向。分开设置在倾斜线圈23的左侧和右侧的倾斜线圈23的部分分别形成为用于执行倾斜驱动的倾斜驱动部分23a和倾斜驱动部分23b。
与基座部件9的基座部分9a相连的第二磁体13插入到倾斜线圈23的内部以便设置在其中。这样,倾斜线圈23和第二磁体13构成用于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可移动滑块11的第二磁路24。
将驱动电流经由例如柔性印刷线路板或绞合线等(图中未示)从供电线路供给倾斜线圈23。
当给倾斜线圈23供给驱动电流时,根据流经倾斜线圈23的驱动电流的方向而产生一个预定方向的推力。该可移动滑块11相对于该固定滑块10以图2和图4中所示的R-R方向即倾斜方向被移动,其中,该倾斜方向为绕着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相正交的轴线旋转的方向。
当沿着聚焦方向、跟踪方向或倾斜方向移动可移动滑块11时,该支承弹簧15发生弹性变形。
当盘工作台3因如上所述设于盘驱动装置1中的主轴马达的旋转而旋转时,安装于该盘工作台3上的该盘状记录介质100发生旋转,同时该光学拾波器6沿着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径向发生移动。从而执行盘状记录介质100的记录操作或复制操作。
当在记录或复制操作中给聚焦线圈20供给驱动电流时,该物镜驱动装置8的可移动滑块11相对于该固定滑块10以图2和图4中所示的聚焦方向即F-F方向被移动,执行聚焦调节以便从设于移动基座7上的图中未示的半导体激光中发射出的激光束点通过物镜18辐射而聚集在盘状记录介质100的记录磁道上。另外,当给跟踪线圈21供给驱动电流时,该物镜驱动装置8的可移动滑块11相对于该固定滑块10以图2-图4中所示的跟踪方向即T-T方向被移动,执行跟踪调节以便从半导体激光中发射出的激光束点通过物镜18辐射而聚集在盘状记录介质100的记录磁道上。
在盘状记录介质100的记录操作和复制操作中,除了上述的聚焦和跟踪调节之外,还同时执行倾斜调节。通过移动可移动滑块11,同时沿着图2和4中所示的R-R方向旋转执行该倾斜调节,以使得当发生因盘状记录介质100的热变形弯曲而引起的记录表面的倾斜、旋转期间盘状记录介质100的表面振动等时,在流经倾斜线圈23的倾斜驱动部分23a和倾斜驱动部分23b的电流而产生的力以及第二磁体13的磁通量的作用下,该可移动滑块11跟随着该盘状记录介质100。
例如,当以平面中所示顺时针方向(图3中的S1方向)流动的电流被供给倾斜线圈23中,该第二磁体13如图4所示被极化成N极和S极的场合下,在位于一侧上的倾斜驱动部分23a中产生一向上的动力,在位于另一侧上的倾斜驱动部分23b中产生一向下的动力。这样,该可移动滑块11沿着R1方向移动。相反,当以平面中所示逆时针方向(图3中的S2方向)流动的电流被供给倾斜线圈23中时,在位于一侧上的倾斜驱动部分23a中产生一向下的动力,在位于另一侧上的倾斜驱动部分23b中产生一向上的动力。这样,该可移动滑块11沿着R2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因为用于执行聚焦驱动和跟踪驱动的该第一磁路22以及用于执行倾斜驱动的该第二磁路24在物镜驱动装置8中是彼此独立设置的,所以,可简化操作控制。另外,因为聚焦线圈20设计成仅为一个,所以,聚焦操作时的灵敏度得以提高。
另外,因为沿着跟踪方向并行地极化成N极和S极的该第二磁体13被插入到设于物镜驱动装置8的倾斜线圈23内以便设置在其中,倾斜线圈23内的空间可被有效地用作第二磁体13的安装空间,从而,可实现物镜驱动装置8的小型化。
因为第二磁体13的设置靠近物镜驱动装置8的聚焦线圈20,所以,当可移动滑块11沿着聚焦方向移动时,该可移动滑块11受到来自第二磁体13的漏通量的影响。也就是说,当电流流经该聚焦线圈20时,该可移动滑块11沿着聚焦方向移动,向右侧或左侧的电流流经位于聚焦线圈20的后侧上的部分20a。此时,因第二磁体13(该第二磁体13以横过部分20a的方式操作)的漏通量P(见图3)的影响,在部分20a处产生一向上或向下的动力。
例如,当电流以顺时针方向(如平面内所示)流经聚焦线圈20时,该可移动滑块11依照聚焦驱动向上移动,电流沿着向右的方向(图3中所示的Q2方向)流经聚焦线圈20的部分20a。此时,盘状记录介质100处于弯曲状态,在该状态中,因表面振动等原因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外周缘部分向上发生位移(该状态在图5中是以双点划线来表示的)。因此,该可移动滑块11被第二磁路24以倾斜方式驱动到这样的方向(图4中的R2方向),即其中位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外圆周侧上的部分被向上移动,以及位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内圆周侧上的部分被向下移动,以便跟随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弯曲方向。
当电流流经聚焦线圈20的部分20a时,如上所述因第二磁体13的漏通量的影响而在部分20a处产生一动力。此时,在物镜驱动装置8中,如此设置第二磁体13的极化状态,以便漏通量的影响限于该方向,即该可移动滑块11沿着R2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设置该第二磁体13以便其N极设于左侧,其S极设于右侧。在部分20a的左侧部分(位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内圆周侧上的部分)产生向下的动力,在部分20a的右侧部分(位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外圆周侧上的部分)产生向上的动力。该可移动滑块11沿着图4和5中所示的R2方向(图5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倾斜以便跟随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弯曲方向。
相反,当电流沿着逆时针方向(如平面中所示)流经聚焦线圈20时,该可移动滑块11依照聚焦驱动向上移动,电流经聚焦线圈20的部分20a流向左侧(图3中所示的Q1方向)。此时,盘状记录介质100处于弯曲状态,在该状态中,因表面振动等原因,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外周缘部分向下发生位移(该状态在图5中是以虚线来表示的)。因此,该可移动滑块11被第二磁路24以倾斜方式驱动到这样的方向(图4中的R1方向),即其中位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外圆周侧上的部分被向下移动,以及位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内圆周侧上的部分被向上移动,以便跟随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弯曲方向。
此时,因为该第二磁体13设置成使其N极设于左侧,其S极设于右侧。在部分20a的左侧部分(位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内圆周侧上的部分)产生向上的动力,在部分20a的右侧部分(位于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外圆周侧上的部分)产生向下的动力。从而,该可移动滑块11沿着图4和5中所示的R1方向(图5中的虚线所示)倾斜,以便跟随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弯曲方向。
顺便提及,如果物镜驱动装置8设置成当电流以顺时针的方向(如平面中所示)流经该聚焦线圈20时,该可移动滑块11可依照聚焦驱动而向下移动,以及当电流以逆时针的方向(如平面中所示)流经该聚焦线圈20时,该可移动滑块11可依照聚焦驱动而向上移动。然后,设置该第二磁体13以使得左侧上具有S极,右侧上具有N极。因此,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磁体13的漏通量的影响施加在可移动滑块11上以便类似于上述场合而沿着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弯曲方向倾斜该可移动滑块11。
如上所述,在物镜驱动装置8中,当电流流经聚焦线圈20时,第二磁体13的漏通量的影响施加在可移动滑块11上,以便沿着盘状记录介质100的弯曲方向倾斜该可移动滑块11。
因此,在倾斜驱动时在该第二磁路24的作用下进行的该可移动滑块11的驱动量得以减少,可实现使操作控制较容易且降低电力消耗。
另外,因为利用第二磁路24的倾斜驱动的方向与第二磁体13的由于漏通量的影响产生的可移动滑块11的倾斜方向相同,所以,由第二磁路24产生的力和由第二磁体13的漏通量产生的力彼此不是阻力,可提高聚焦驱动操作和倾斜驱动操作的可靠性。
顺便提及,在上述中,所谓的移动线圈型物镜驱动装置8(其中该可移动滑块11上设有聚焦线圈20、跟踪线圈21以及倾斜线圈23)是作为范例来描述的。然而,本发明所涉及的范围不限于移动线圈型物镜驱动装置8,本发明也可涉及到所谓的移动磁型物镜驱动装置,其中一固定滑块上设有一聚焦线圈、一跟踪线圈或一倾斜线圈,一移动滑块上设有与上述那些线圈相对应的磁体。
另外,在上述中,描述的情形是聚焦方向假定为上下方向,跟踪方向假定为左右方向。然而,上述的这些方向是为方便起见作为例子出现的,该方向不特别地限于这些方向。
作为用于实施上述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各个部件的具体形式和结构都仅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当解释成限于上述的形式和结构。

Claims (4)

1、一种光学拾波器,包括沿着安装于盘工作台上的盘状记录介质的径向移动的移动基座以及设于该移动基座上的物镜驱动装置,其中该物镜驱动装置包括:
一固定在该移动基座上的固定滑块;
一沿着聚焦、跟踪和倾斜方向移动的可移动滑块,其中该聚焦方向是指该可移动滑块相对于该固定滑块接近到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的方向或从该记录表面撤回的方向,跟踪方向为盘状记录介质的径向,倾斜方向为绕着垂直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这两个方向的轴线的旋转方向,且该可移动滑块将物镜保持;
一将该固定滑块和该可移动滑块彼此相连的支承弹簧;
一聚焦线圈,当该可移动滑块沿着聚焦方向运行时,给该聚焦线圈通电;
一跟踪线圈,当该可移动滑块沿着跟踪方向运行时,给该跟踪线圈通电;
一倾斜线圈,当该可移动滑块沿着倾斜方向运行时,给该倾斜线圈通电;
一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与该聚焦线圈和该跟踪线圈一起构成第一磁路;
一第二磁体,第二磁体与该倾斜线圈一起构成第二磁路,且第二磁体设置成使得该第二磁体插入到倾斜线圈中的状态,其中:
该物镜和该第二磁体分开设置在垂直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这两个方向的方向上,
该第二磁体沿跟踪方向并行地被极化成N极和S极,以及
在跟踪方向上彼此对置的倾斜线圈的部分分别形成为用于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可移动滑块的倾斜驱动部分,所述第二磁体设置成插入到所述倾斜线圈中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中:
该聚焦线圈设置在该物镜和该第二磁体之间,
该可移动滑块设计成当聚焦线圈通电时,由于该第二磁体的漏通量横穿过聚焦线圈,该可移动滑块在倾斜方向倾斜,
设置第二磁体的N极和S极的位置,以使得当聚焦线圈通电时由于第二磁体的漏通量引起的可移动滑块的倾斜可与由于盘状记录介质的变形而引起的记录表面的倾斜方向处于同一个方向。
3、一种盘驱动装置,其配备有盘工作台和光学拾波器,其中在该盘工作台上安装有盘状记录介质,该光学拾波器将激光束通过物镜辐射到安装于盘工作台上的盘状记录介质上,其中:
该光学拾波器包括:
一沿着安装于该盘工作台上的盘状记录介质的径向移动的移动基座;以及
一安装于该移动基座上的物镜驱动装置,
该物镜驱动装置包括:
一固定在该移动基座上的固定滑块;
一沿着聚焦、跟踪和倾斜方向移动的可移动滑块,其中该聚焦方向是指该可移动滑块相对于该固定滑块接近到盘状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的方向或从该记录表面撤回的方向,跟踪方向为盘状记录介质的径向,倾斜方向为绕着垂直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这两个方向的轴线的旋转方向,且该可移动滑块将物镜保持;
一将该固定滑块和该可移动滑块彼此相连的支承弹簧;
一聚焦线圈,当该可移动滑块沿着聚焦方向运行时,给该聚焦线圈通电;
一跟踪线圈,当该可移动滑块沿着跟踪方向运行时,给该跟踪线圈通电;
一倾斜线圈,当该可移动滑块沿着倾斜方向运行时,给该倾斜线圈通电;
一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与该聚焦线圈和该跟踪线圈一起构成第一磁路;
一第二磁体,第二磁体与该倾斜线圈一起构成第二磁路,且第二磁体设置成使得该第二磁体插入到倾斜线圈中的状态,其中:
该物镜和该第二磁体分开设置在垂直于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这两个方向的方向上,
该第二磁体沿跟踪方向并行地被极化成N极和S极,以及
在跟踪方向上彼此对置的倾斜线圈的部分分别形成为用于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可移动滑块的倾斜驱动部分,所述第二磁体设置成插入到所述倾斜线圈中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中:
该聚焦线圈设置在该物镜和该第二磁体之间,
该可移动滑块设计成当聚焦线圈通电时,由于该第二磁体的漏通量横穿过聚焦线圈,该可移动滑块在倾斜方向倾斜,
设置第二磁体的N极和S极的位置,以使得当聚焦线圈通电时由于第二磁体的漏通量引起的可移动滑块的倾斜可与由于盘状记录介质的变形而引起的记录表面的倾斜方向处于同一个方向。
CNB2004100578501A 2003-08-19 2004-08-19 光学拾波器及盘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831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95058A JP3818282B2 (ja) 2003-08-19 2003-08-19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295058/2003 2003-08-19
JP295058/03 2003-08-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5007A CN1585007A (zh) 2005-02-23
CN1278316C true CN1278316C (zh) 2006-10-04

Family

ID=34225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785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8316C (zh) 2003-08-19 2004-08-19 光学拾波器及盘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27644B2 (zh)
JP (1) JP3818282B2 (zh)
KR (1) KR20050020620A (zh)
CN (1) CN127831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6048A (ja) * 2003-12-25 2006-03-09 Nidec Sankyo Corp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ヘッド装置
CN101401157B (zh) * 2006-03-29 2011-07-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构件驱动装置
US8161496B2 (en) * 2007-07-31 2012-04-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event-based testing
JP4780152B2 (ja) * 2008-06-30 2011-09-28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KR101330202B1 (ko) * 2011-05-06 2013-11-15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대물렌즈 구동 유니트 및 이를 적용하는 광 픽업 장치
KR101373752B1 (ko) * 2012-08-17 2014-03-13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대물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
US20150255105A1 (en) * 2014-03-07 2015-09-10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laser emitting unit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61233A (ja) 1997-01-14 1998-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1110075A (ja) 1999-10-08 2001-04-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912292B2 (ja) * 2002-04-08 2007-05-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327644B2 (en) 2008-02-05
JP3818282B2 (ja) 2006-09-06
JP2005063605A (ja) 2005-03-10
US20050052965A1 (en) 2005-03-10
CN1585007A (zh) 2005-02-23
KR20050020620A (ko) 200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4369C (zh) 用于光拾取器的驱动器
CN1194342C (zh) 光学拾取器致动器
CN1314019C (zh) 拾光器执行机构
CN1319840A (zh) 光测量仪中的物镜驱动装置
CN1269118C (zh) 物镜驱动装置及光拾取装置
CN1143279C (zh) 光学传感器物镜的传动装置
CN1637892A (zh) 球面像差补偿致动器及光学拾波器系统
CN1278316C (zh) 光学拾波器及盘驱动装置
CN1335613A (zh) 光拾取器中所使用的物镜驱动装置
CN1308941C (zh) 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
CN1855250A (zh) 光学拾取器致动器和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697040A (zh) 盘驱动单元以及盘记录和/或复制设备
CN1641759A (zh) 光读写设备
CN1195295C (zh) 物镜驱动器和包括它的盘片驱动装置
CN1794349A (zh) 光学头致动器以及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925027A (zh) 物镜驱动装置、光学读取头、光盘装置和振动抑制方法
CN1302470C (zh) 光学拾波器的致动器
CN1645491A (zh) 小型光学拾取致动器
CN1848256A (zh) 光学拾取致动器和具有其的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835098A (zh) 光头致动器
CN1540644A (zh) 光头装置
CN1684162A (zh) 光学拾取器和盘驱动装置
CN1641762A (zh) 光学拾波设备的致动器
CN101388226B (zh) 光学拾取器和光盘驱动装置
CN1667720A (zh) 光拾取器用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