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2366A - 电气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电气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2366A
CN1642366A CNA2004100348105A CN200410034810A CN1642366A CN 1642366 A CN1642366 A CN 1642366A CN A2004100348105 A CNA2004100348105 A CN A2004100348105A CN 200410034810 A CN200410034810 A CN 200410034810A CN 1642366 A CN1642366 A CN 1642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entioned
heating object
temperature detecto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348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池利男
松本茂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42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23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1/00Books or other bound produ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3/00Book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F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FILING APPLIANCES; FILE CARDS; INDEXING
    • B42F13/00Filing appliances with means for engaging perforations or slots
    • B42F13/02Filing appliances with means for engaging perforations or slots with flexible or resilient means
    • B42F13/04Filing appliances with means for engaging perforations or slots with flexible or resilient means with cords, coils, or chai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可以防止被加热物异常加热等的提高安全性的电气加热烹调器。电气加热烹调器(1)具有:放置被加热物(36)的顶板(5)、在顶面安装有顶板(5)的主体外壳(2)、通过设置在主体外壳(2)内的感应线圈(22)或电阻体等加热的加热体(20)、控制加热体(20)的输出的控制体(34)、冷却设置在主体外壳(2)内部的发热部件的鼓风机(35)、以及测定被加热物(36)温度的测温体(27)。控制体(34)是通过加热体(20)开始加热后,由测温体(27)检测出的每规定时间内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上升幅度在规定值以下时,停止对加热体(20)输出功率或降低输出功率。

Description

电气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加热烹调器,特别是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的安全性的改良。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感应加热线圈或电阻体等加热体对放置在顶板上面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烹调的现有的电气加热烹调器,众所周知的电气加热烹调器是在顶板左侧有左加热部、右侧有右加热部、后部中央有中央加热部的三处加热部。该电气加热烹调器是通过设置在顶板下面的温度传感器检测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锅等烹调器具的温度,检测出烹调的进行程度控制加热,进行自动烹调。
作为这样的电气加热烹调器的温度传感器,提出的方案是应用了敏感性非常好的红外线传感器的放射温度方式。该电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是,将被加热物放置在覆盖箱状的主体外壳的顶面开口的顶板上面,在顶板的下方设置LED或激光等的发光元件或受光元件以及红外线传感器,从发光元件向被加热物照射光,通过受光元件接受从被加热物反射的反射光,通过从该受光的输出功率换算的被加热物的放射率,以及从红外线传感器的受光量换算被加热物的温度,检测出被加热物的正确温度(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25881号公报
电气加热烹调器通过上述的结构检测被加热物的温度。并且,一般来说,根据检测出的温度来调整加热输出功率,但是,例如使用者在烹调中将烹调锅等放置在不容易检测到被加热物温度的位置,或顶板等温度检测面有污垢时,即使电气加热烹调器的温度检测精度很高也不能正确地检测出被加热物的温度,被加热物不仅被继续加热,而且由于检测出的温度比实际的要低,则用更高的输出功率加热,或者检测温度的传感器出故障的情况下,尽管被加热物的实际温度已经达到所需加热温度,但是由于电气加热烹调器不能检测出被加热物的温度,因此仍然用高输出功率进行加热,这种情况下,存在成为异常过度加热这样危险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目的是提供可以防止被加热物异常加热等的提高安全性的电气加热烹调器。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气加热烹调器具有:放置被加热物的顶板、在顶面安装有上述顶板的主体外壳、通过设置在主体外壳内的感应线圈或电阻体等加热的加热体、控制上述加热体的输出等的控制体、冷却设置在上述主体外壳内部的发热部件的鼓风机、以及测定上述被加热物温度的测温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体利用上述加热体开始加热后,上述测温体检测出的规定时间内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上升幅度在规定值以下时,停止对上述加热体输出功率或降低输出功率。
另外,本发明的电气加热烹调器具有:放置被加热物的顶板、在顶面安装有上述顶板的主体外壳、通过设置在主体外壳内的感应线圈或电阻体等加热的加热体、控制上述加热体的输出等的控制体、冷却设置在上述主体外壳内部的发热部件的鼓风机、测定上述被加热物温度的测温体,以及设置在上述主体外壳上、用表示或警告音等通报的通报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体利用上述加热体开始加热后,上述测温体检测出的规定时间内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上升幅度在规定值以下时,通过上述通报机构用表示或警告音等通报。
本发明的电气加热烹调器具有:放置被加热物的顶板、在顶面安装有上述顶板的主体外壳、通过设置在主体外壳内的感应线圈或电阻体等加热的加热体、控制上述加热体的输出等的控制体、冷却设置在上述主体外壳内部的发热部件的鼓风机,以及测定上述被加热物温度的测温体。并且,由于控制体是利用加热体开始加热后,测温体检测出的规定时间内被加热物的温度上升幅度在规定值以下时,停止对加热体输出功率或降低输出功率,因此,例如在不能正确检测出被加热物温度的情况下,可以对被加热物温度的异常上升防患于未然。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的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的电气加热烹调器具有:放置被加热物的顶板、在顶面安装有上述顶板的主体外壳、通过设置在主体外壳内的感应线圈或电阻体等加热的加热体、控制上述加热体的输出的控制体、冷却设置在上述主体外壳内部的发热部件的鼓风机、测定上述被加热物温度的测温体,以及设置在上述主体外壳上、用显示或警告音等通报的通报机构,由于控制体是利用加热体开始加热后,测温体检测出的规定时间内被加热物的温度上升幅度在规定值以下时,通过通报机构用显示或警告音等通报,因此。例如在不能正确检测出被加热物温度的情况下,使使用者尽快知道被加热物的温度异常上升的危险性,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的洗物台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电气加热烹调器的主要部位的纵剖侧视图。
图4是内部具有测温体的突出部的纵剖侧视图。
图5是设置在突出部内的测温体的正视图。
图6是图5的突出部的横剖俯视图。
图7是说明电气加热烹调器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动作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设置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突出部内的多个测温体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洗物台90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立体图。图1中,洗涤盆92设置在洗物台90上,该洗涤盆92内侧的上部设置有安装在无图示的水管前端的水龙头94,并且,洗涤盆92的旁边,可以放置用无图示的菜刀将蔬菜或肉等被烹调物切成适当大小的支撑台的案板(无图示)。
洗涤盆92的旁边,留有一定间隔,电气加热烹调器1被安装在洗物台90内,该电气加热烹调器1具有:顶面开口的箱状的主体外壳2(图2所示),覆盖该主体外壳2的顶面开口部的顶板5,由设置在该顶板5外周的金属板形成的框体6。该顶板5由诸如陶瓷板或者耐热玻璃等非磁性材料构成,利用粘结剂等固定在框体6的上面开口上。
并且,在顶板5的上面作为放置部在后部中央设置圆形轮廓7A、在前部左侧设置圆形轮廓7B(图2中图示)、在前部右侧设置圆形轮廓7C,该放置部显示由磁性材料构成的烹调锅或煎锅等被加热物36(图1中图示的是烹调锅)等的放置位置。各圆形轮廓7A、7B、7C的直径与后述的加热体20的外径大致相同或稍大地形成,并且各圆形轮廓7A、7B、7C的附近分别设置有输出功率显示部8A、8B、8C,该显示部是对应该各圆形轮廓7A、7B、7C、显示加热被放置的被加热物36的火力。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主体外壳2的前面上部设置有将空气向主体外壳内部吸入的进气口18,并且在主体外壳2的后部(框体6的后部两侧),设置有将吸入主体外壳2内部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口19。进气口18具有进气过滤器(无图示),该进气过滤器构成主体外壳2的一部分并防止异物从进气口18侵入主体外壳2内部。
另外,在主体外壳2的前面左侧设置有烤架9,该烤架9的前面设置有将烤架9向主体外壳2内推进拉出的拉手9A。主体外壳2的前面右侧(烤架9的右侧),设置有具有操作面板11的操作部12,该操作面板11具有对应各圆形轮廓7A、7B、7C、调整设置在主体外壳2内的各加热体20的加热输出功率的活动自如的旋钮10(不活动的旋钮也可以)、以及调整烤架9的加热输出功率和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电源开关的开/关、以及设定、测量烹调时间的定时器等。另外,上述框体6的前部侧设置有顶板操作部16,该顶板操作部16具有多个无图示的、与操作部连动、调整加热体20的加热输出功率的操作键以及显示设定温度、设定时间等的显示部。
如图3所示,在圆形轮廓7A、7B、7C的下面,在作为主体外壳2内部的顶板5的下面,设置有加热体20,该加热体20是通过被螺旋状地缠绕在线圈座22A上的感应加热线圈22或电阻体(无图示)等加热。另外,图3表示圆形轮廓7B的剖面图,在感应加热线圈22的中心部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3,该温度传感器23是与顶板5的下面对接、测定放置在圆形轮廓7B上的被加热物36的底面温度。
在主体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体34,该控制体34具有电源部,以及包括各种电子元件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等的加热体20的输出功率控制回路,以及预约定时器控制回路等。控制体34上连接有加热体20和温度传感器23等,并且控制体34的构成是进行加热输出功率的控制,该加热输出功率包括加热体20的加热停止或降低加热体20的输出功率。另外,如图3所示,对应圆形轮廓7C,本实施方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1具有相同结构,即在顶板5的下面侧设置有与感应加热线圈22相同的感应加热线圈和温度传感器。另外,在对应圆形轮廓7A的部分上,在顶板5的下面设置有电阻体形成的加热体来代替图3所示的感应线圈22。其他与图3具有相同的构造,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等。
另外,加热体20以及控制体34由于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运转具有热,因此设置有散热风扇(无图示),同时,为了冷却被加热的主体外壳2的内部,在主体外壳2内,设置由马达M驱动的送风机35。并且,驱动马达M,送风机35运转后,被从进气口18导入主体外壳2内部的空气(图3空心箭头)对加热体20或控制体34等的加热零件以及顶板5和其他被加热的零件进行空气冷却(图3箭头)后,通过设置在主体后部的排气口19向主体外部排出。
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1具有在作为主体外壳2的顶面的框体6上对被加热物36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测温体27。该测温体27是由红外线传感器构成并被分别设置在使框体6前面侧的上面部突出的两处突出部26内。测温体27具有温度检测部38,其结构是通过利用该温度检测部38检测被加热物36发出的红外线,不接触被加热物36就可以测定温度。即测温体27被设置在使位于框体6前面侧的顶板操作部16突出规定尺寸的突出部26内,并且,突出部26被分别设置在最接近放置被加热物36的前部左侧的圆形轮廓7B以及前部右侧的圆形轮廓7C的顶板操作部16上。
两个突出部26形成随着离开圆形轮廓7B、7C侧,从顶板操作部16突出规定尺寸的倾斜面28,并且随着再离开倾斜面28的上端,突出形成具有顶板操作部16和直到平面位置为止缓慢倾斜的相反侧倾斜面30的山形。该倾斜面28指向放置在圆形轮廓7B、7C上的被加热物36整个高度的中央以下,并且指向从被加热物36的下端起规定尺寸的上方。具体地说,将被加热物36的高度分成10份,倾斜面28指向从普通的锅等被加热物36的下部起向上部方向的2~5份之间。
如图4所示,在倾斜面28上设置有贯通孔28A,在该贯通孔28A的周围设置有在突出部26内侧延伸、用于保持测温体27的保持部29。测温体27被从突出部26的内侧向保持部29内插入,并且被插入至与倾斜面28大致同一面。该测温体27从贯通孔28A向被加热物36的方向露出,并且,与倾斜面28相同地将被加热物36的高度分成10份,在指向从普通的锅等被加热物36的高度的下部向上部方向的2~5份之间的状态下,利用粘结剂(无图示)从突出部26的内侧粘接固定测温体27。即通过使测温体27的温度检测部38从倾斜面28的贯通孔28A露出,可以直接检测被加热物36发出的红外线。即突出部26在与使用者相反一侧的顶板5的被加热物36放置侧具有倾斜面28,同时,测温体27被设置在倾斜面28,可以测定被加热物36的温度。
本实施方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1是,由于使测温体27接近被加热物36、形成在顶板5外周的框体6上,并且设置在电气加热烹调器1顶面的前后方向的中央的前侧,因此,可以避免例如以下等的不良情况,即将测温体27设置在顶板5外周的框体6的后部时,在温度检测部38和被加热物36之间放置其他的烹调锅或盘子,不能测定被加热物36的温度。这样可以提高测定被加热物36温度的可靠性。特别是与将测温体27设置在顶板5外周的框体6的后部时不同,由于测温体27的温度检测部38不朝着使用者一侧,因此可以防止顶板5上没有放置被加热物36时,测定使用者的温度等不良情况。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与突出部26的倾斜面28的相反一侧形成的相反侧倾斜面30上设置通报机构32。该通报机构32分别对应于圆形轮廓7B、7C的前部设置,同时,由显示机构和发声机构构成,电气加热烹调器1发生异常时,该显示机构通过文字或图案等通报,该发声机构发出通报声音。显示机构是由可以显示文字或图案的多个7段LED或液晶显示器等构成,发声机构是由发出语音或一定的声音或者警笛等的蜂鸣器或扬声器构成。在作为该通报机构32的多个7段LED或液晶显示器等上,显示出通过测温体27(温度检测部38)检测出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
通报机构32与控制体34连接,在被加热物36的温度异常升高或通过测温体27的温度检测部38不能检测到足够的温度上升时,用文字或图案通报其异常内容的同时用语音或声音通报。例如,异常的温度上升时,通报为「异常高温」等,不能完全检测出温度上升时,通报为「检测不出正确的温度,请确认:加热物没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或检测部表面有污垢或加热物与检测部之间是否有障碍物」等。这样,使用者可以迅速把握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异常。另外,由于在框体6前部设置突出部26对应各被加热物36,因此哪一个被加热物36发生异常都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并且,即使不目视显示机构也可以利用发声机构的语音通报把握异常,因此可以更加迅速地把握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异常。
即,由于在顶板5上面突出设置测温体27,因此,与现有的从顶板的下侧、夹着顶板测定上面的被加热物36的情况相比较,可以直接测定被加热物36的外表面。据此能够更加正确地测定被加热物36的温度。并且,由于利用显示乃至声音报告测温体27的温度检测部38的外表面的污垢等异常,也可以防止例如烹调中测温体27的温度检测部38的外表面被溢出的水分覆盖住等不良情况,可以更加精确地测定被加热物36的温度。
这样,由于对应被加热物36在突出部26内设置测温体27,并且在测温体27附近设置通报机构32,因此,只看通报机构32就可以知道测温体27在测定、显示哪个被加热物36,不会弄错哪个被加热物36的温度,非常方便。另外,由于在测温体27附近设置通报机构32,容易明白清扫地点,非常方便。这样,测温体27的温度检测部38的表面被汤汁、水滴或尘土弄脏,通报机构32报告异常的情况下,只清扫通报机构32附近的测温体27的温度检测部38就可以容易地避免异常。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通报机构32上设置了显示机构和发声机构,通报机构32只用显示机构和发声机构的任何一个也可以。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利用任何一个通报异常,因此可以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成本。
另外,测温体27被固定在突出部26的倾斜面28上的状态下,使测温体27指向普通的锅等被加热物36高度的中央的下侧方,并且指向与被加热物36的下部相比的规定尺寸的上方,因此测温体27可以直接检测与被加热物36的下部相比的规定尺寸的上方的温度(图3的虚线箭头)。即,由于测温体27可以检测被加热物36高度的中央的下侧方,与被加热物36的下部相比的规定尺寸的上方的温度,因此,即使在测温体27的温度检测部38与被加热物36之间放置了筷子或勺子等小的障碍物的情况下,测温体27可以从这些障碍物的上侧测定被加热物36的温度。这样可以防止测温体27的温度检测部38与被加热物36之间被隔断,可以顺利地测定被加热物36的温度。另外,为了对应作为被加热物36的高度低的煎锅、或不同高度的锅等更广泛的烹调器具,测温体27指向的高度是将被加热物36的高度分成10份,倾斜面28指向从普通的锅等被加热物36的高度的下部向上部方向的2~5份之间,尤其是指向2~3份之间的高度最好。由于烹调物在烹调器具的底部,因此可以测量位于烹调器具底部附近部位的温度就可以检测出正确的温度,并且如果比此高度低,则容易受到障碍物的影响,如果比此高度高,则不容易对应煎锅等高度较低的烹调器具。
特别是由于将红外线传感器作为测温体27,不需要直接接触被加热物36而检测温度的结构,可以检测被加热物36发出的红外线,不接触被加热物36而测定温度。这样,由于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因此可以降低商品成本,并且通过减少零件数量,可以简化组装作业,也可以容易进行清扫作业等。
另外,现有的技术是利用红外线传感器隔着顶板检测被加热物温度,顶板由不受高频磁场影响的玻璃或陶瓷构成。一般来说,由于玻璃或陶瓷容易吸收红外线则不容易穿透,因此厚度越厚,红外线的温度检测越缺乏精确性。另外,作为玻璃材料,虽然也有不容易吸收红外线的材料,但也存在从顶板的性质上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以及由于使用特殊材料而使成本增加等问题,但是,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测温体27可以不隔着顶板检测被加热物36发出的红外线,因此可以降低成本,进行非常正确的测定。
上述突出部26是用与框体6不同的金属板构成。并且,将突出部26从突出部的内侧利用粘结剂26A粘结固定在顶板操作部16的规定位置上。即测温体27被设置在与电气加热烹调器1顶面的前后方向的中央相比的前侧的顶板操作部16上,并且向接近被加热物36的框体6突出形成。并且,突出部26也可以使框体6突出,与框体6形成一体。这种情况下,由于不需要突出部26的安装固定,因此可以削减突出部26的安装作业工时。
另外,在突出部26的倾斜面28上设置有突出壁31,该突出壁31是为了防止具有温度检测部38的测温体27受到外力的破损。如图5所示,该突出壁31从倾斜面28的下端到上端以规定的宽度延伸,并且设置在测温体27的两侧。该突出壁31向倾斜面28突出规定的尺寸,倾斜面28与突出壁31形成为一体。
即,如图5、图6所示,在倾斜面28上露出设置的测温体27的两侧上,设置以规定的尺寸从倾斜面28突出的突出壁31。这种情况与在突出部26上不设置倾斜面28,将突出部26大致直角地从顶板操作部16突出的情况相反,可以分散碰撞的冲击。这样,即使被加热物36或烹调锅或盘子等烹调器具碰撞到倾斜面28时,由于这些烹调器具首先碰到倾斜的突出壁31并且斜着碰到倾斜面28,因此可以分散、避免碰撞的冲击。由于测温体27的温度检测部38不直接受到被加热物36或烹调锅或盘子等烹调器具的冲击,因此可以防止测温体27的破损等不良情况,可以保护测温体27。另外,由于在倾斜面28上露出设置测温体27,即使烹调物溅出、飞到测温体27的检测面,也会由于倾斜流下来,脏物很难留住。
以下参照图7的流程图,就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并且对只使用测温体27的动作(此时,不使用测定被加热物36的底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进行说明。将被加热物36对着与上述同样的圆形轮廓7B放置,打开设置在操作部上的电源开关,用定时器设定烹调时间,并且设定烹调温度后,在步骤S1中,加热体20开始加热后进入步骤S2。
加热体20对设置在顶板5上的烹调锅(被加热物36)开始加热的同时,在步骤S3中,控制体34在变量N上代入0,步骤S4是测温体27从被加热物36的侧方开始非接触地进行温度测定,将通过该测温体27检测出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利用多个7段LED或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在步骤S5中,控制体34对经过规定时间后的被加热物36进行测定,该规定时间是测温体27预先设定的。即,控制体34对通过加热体20刚开始加热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以及经过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例如20秒~40秒)后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进行测定后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6中,利用加热体20开始加热时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以及经过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后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比预先设定的规定的温度高时,例如比加热开始时的温度高3℃以上时,控制体34进入步骤S7。在步骤S7中,控制体34判定被加热物36是否达到了作为目标的规定温度,没有到达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用于最后比较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与现在的温度进行比较,检测到温度上升到规定的温度上升值以上时再进入步骤S7,该规定的温度上升值是用于最后比较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以及测量后的该温度的经过规定时间后的现在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并且,被加热物36在步骤S7中达到了作为目标的规定温度时,在步骤S8中,停止加热体20的加热或降低加热体20的输出功率。
在上述步骤S6中,在通过加热体20用于最后比较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以及对用于最后比较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进行测量后、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后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没有比预先设定的规定温度上升的情况下,控制体34进入步骤S9,将变量N置换成N+1,即由于第一次到达S9时N=0,作为N重新代入1,进入步骤S10。在步骤S10中,变量N达不到2以上时则返回到步骤S4。即,控制体34判断下述情况后返回到步骤S4,即由于某种原因,被加热物36还没有被加热,因此检测不到温度的上升,或由于测温体27的故障,不能检测到被加热物36的温度;测温体27再次开始检测被加热物36的温度,在步骤S5中,测温体27测定经过了预先设定好的规定时间后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后,进入步骤S6,判定是否能检测出温度的上升。
另外,在步骤S6中,在通过加热体20用于最后比较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以及对用于最后比较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进行测量后、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后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没有比预先设定的规定温度上升的情况下,控制体34进入步骤S9,将N的值更新为加上1的值后进入步骤S10。在此,变量N成为2时,进入步骤S11,启动通报机构32。即控制体34对经过规定时间后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进行两次确认后,启动通报机构32。另外,在步骤S6中,利用加热体20,经过预先设置的规定温度前后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比预先设置的规定温度高的情况下,控制体34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步骤S7、步骤S8。
并且,在步骤S12中,在与突出部26的相反侧倾斜面30上设置的多个7段LED或液晶显示器等显示机构上,控制体34通过文字或图案等显示异常状态的同时,从作为发声机构的扬声器或蜂鸣器发出语音或一定的声音或者警笛等声音,向使用者通报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异常(例如,加热体20的故障或测温体27的故障、污垢附着等)。
然后,进入步骤S8,控制体34根据步骤S6的信息,判断不能正确地检测被加热物36的温度,或者由于何种理由被加热物36不能加热的判断后,停止对加热体20的加热、或降低输出功率。这样,可以对被加热物36的异常加热防患于未然,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安全性。
这样,由于测温体27的测温面的污垢或测温体27的故障等,不能正常检测被加热物36的温度的情况下,可以防止被加热物36的温度上升的同时,可以用显示或警告音等向使用者通报加热体20的故障或测温体27的故障等。因此,可以对被加热物36的异常加热防患于未然,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可以在多个7段LED或液晶显示器等通报机构32上显示通过测温体27检测出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便于对煮的食物和油炸食物的温度管理。通过显示需要温度管理的油炸食物等的温度,可以避免失败进行恰到好处的烹调。另外,由于利用通报机构32,将异常状态用文字或图案显示在设置在突出部26的相反侧倾斜面30上的多个7段LED或液晶显示器等显示机构上,该异常状态是指测温体27检测出的被加热物36在一定时间内的温度上升幅度在规定值以下,与此同时,通过扬声器或蜂鸣器等发出语音或一定的声音或者警笛等声音通报,因此,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安全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直到被加热物36的温度达到作为目标的规定温度一直对是否可以测量被加热物36的温度进行判定,例如,在烹调中,锅内的烹调物沸腾向锅外部溢出,弄脏了测温体27,即使是在烹调开始初期可以正确地测量温度,烹调中则不能正确地测量温度时,可以对被加热物36的异常加热防患于未然,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安全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在步骤S6中将对规定时间内的温度上升值的判断构成为判定是否在规定温度上升范围内,例如,判定是否在1℃以上15℃以下,则由于是控制体34判定被加热物36的温度是否在规定的温度上升幅度的范围内上升,因此,温度上升值小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由于机器异常等、加热体20的运转异常或不能检测出正确的温度,当然可以停止加热体20的加热或降低加热体20的输出功率,当检测出温度上升超过规定温度的上升范围时,可以判断为由于锅内的烹调物的蒸发等引起的急速过度加热,也可以在步骤S8停止加热体20的加热或降低加热体20的输出功率。即,将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电源开关打开,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内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上升幅度比预先设定的规定值要高的情况下,控制体34停止加热体20的加热,或降低加热体20的输出功率。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对以下情况防患于未然,即忘了将被加热物36放在烹调锅内而打开电源开关的情况,或由于烹调物蒸发引起的异常加热。这样可以更加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安全性。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1具有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构成。以下,就不同部分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利用该流程图,就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并且,图8中的流程图是用相同的字母间连接。本实施方式使用测定被加热物36的底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3和测温体27进行操作说明。首先,将被加热物36放置在与上述同样的圆形轮廓7B上,打开设置在操作部12上的电源开关,用定时器设定烹调时间,并且设定烹调温度后,在步骤S20中,加热体20开始加热后进入步骤S21。
加热体20对设置在顶板5上的烹调锅(被加热物36)开始加热的同时,在步骤S23中,控制体34使温度传感器23和测温体27运转进入步骤S24。在步骤S24中,对变量N代入0,步骤S24中,测温体27从被加热物36的侧方开始非接触地进行温度测定,将通过测温体27检测出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显示在多个7段LED或液晶显示器等上。
在步骤S25中,控制体34对经过规定时间后的被加热物36进行测定,该规定时间是测温体27预先设定的。即,控制体34对通过加热体20刚开始加热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以及经过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例如20秒~40秒)后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进行测定后进入步骤S26。
然后,在步骤S26中,利用加热体20开始加热时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以及经过预先设置的规定时间后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比预先设定的规定的温度高时,控制体34进入步骤S27。
上述步骤S26中,利用加热体20开始加热时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以及经过预先设置的规定时间后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没有上升到预先设定的规定温度时,进入步骤S29。在步骤S29中,控制体34更新为将变量N加上1的值后进入步骤S30,此时,变量N没有达到2时返回到步骤S24。即,控制体34判断下述情况后返回到步骤S24,即由于某种原因,被加热物36还没有被加热,因此检测不到温度的上升,或者由于测温体27的故障,不能检测到被加热物36的温度,测温体27再次开始检测被加热物36的温度,在步骤S25中,测温体27测定经过预先设定好的规定时间后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后,进入步骤S26,
另外,在步骤S26中,利用加热体20开始加热时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以及经过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后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没有上升到预先设定的规定温度时,控制体34进入步骤S29。然后,在步骤S29中,控制体34更新为将变量N加上1的值后进入步骤S30,此时,变量N达到2时进入步骤S31,控制体34启动通报机构32。即控制体34对经过规定时间前后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进行两次确认,两次都不能得到规定的温度上升值时,启动通报机构32。并且,在步骤S26中,利用加热体20开始加热时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以及经过后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规定温度时,控制体34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步骤S27、步骤S28。
并且,在步骤S32中,在与突出部26的相反侧倾斜面30上设置的多个7段LED或液晶显示器等显示机构上,控制体34通过文字或图案等显示异常状态的同时,从作为发声机构的扬声器或蜂鸣器发出语音或一定的声音或者警笛等声音,向使用者通报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异常(例如,加热体20的故障或测温体27的故障、污垢附着等)。
这样,由于测温体27的测温面的污垢或测温体27的故障等,不能正常检测被加热物36的温度的情况下,可以用显示或警告音等向使用者通报加热体20的故障或测温体27的故障等。因此,可以对被加热物36的异常加热防患于未然,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可以在多个7段LED或液晶显示器等通报机构32上显示通过测温体27检测出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便于对煮的食物和油炸食物的温度管理。通过显示需要温度管理的油炸食物等的温度,可以避免失败进行恰到好处的烹调。另外,由于利用通报机构32,将异常状态用文字或图案显示在设置在突出部26的相反侧倾斜面30上的多个7段LED或液晶显示器等显示机构上,该异常状态是指测温体27检测出的被加热物36在一定时间内的温度上升幅度在规定值以下,与此同时,通过扬声器或蜂鸣器等发出语音或一定的声音或者警笛等声音通报,因此,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控制体34启动温度传感器23和测温体27,因此,进行步骤S32后进行步骤S33。控制体34利用设置在被加热物36的下方的温度传感器23测定被加热物36的温度,进入步骤S34。
在步骤S34中,控制体34根据操作部12的输入信息以及来自温度传感器23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信息,以更加良好的状态控制加热体20的输出功率、以规定温度进行加热控制,该规定温度是被加热物36的恰到好处的加热温度。并且,被加热物36的烹调结束后,进入步骤S29,在此,控制体34根据步骤S34的被加热物36的烹调结束信息,停止加热体20的加热或者降低加热体20的输出功率,进行被加热物36的蒸煮或保温。
这样,由于在顶板5的上面突出设置可以测定被加热物36的高度的中央以下侧的测温体27,同时在顶板5的下面设置测定被加热物36的底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3,因此,即使万一由于测温体27的故障或表面污垢等,不能测定被加热物36的温度时,用温度传感器23可以测定被加热物36的底面温度、进行加热体的输出控制。这样,即使测温体27不能测定被加热物36的温度,也可以控制加热体20,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安全性,并且,即使在通过测温体27也不能测量被加热物36正确的温度的状态下,可以继续进行烹调,可以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可靠性,可以提高使用性能。
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测温体27一直对被加热物36的温度是否可以测量进行判定,直到被加热物36的温度到达作为目标的规定温度,因此,例如在烹调中,锅内的烹调物沸腾向锅外部溢出,弄脏了测温体27,即使是在烹调开始初期可以正确地测量温度,烹调中则不能正确地测量温度时,可以对被加热物36的异常加热防患于未然,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安全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在步骤S6中将对规定时间内的温度上升值的判断构成为判定是否在规定温度上升范围内,例如,判定是否在1℃以上15℃以下,则由于控制体34判定被加热物36的温度是否在规定的温度上升幅度的范围内上升,因此,温度上升值小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由于机器异常,加热体20的运转异常或不能检测出正确的温度,当然可以停止加热体20的加热或降低加热体20的输出功率,检测出温度上升超过规定温度上升范围时,可以判断为由于锅内的烹调物的蒸发等引起的急速过加热,也可以在步骤S28中停止加热体20的加热或降低加热体20的输出功率。即,将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电源开关打开,在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内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上升幅度比预先设定的规定值要高的情况下,控制体34停止加热体20的加热,或降低加热体20的输出功率。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对以下情况防患于未然,即忘了将被加热物36放在烹调锅内而打开电源开关的情况,或由于烹调物蒸发引起的异常加热。这样可以更加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安全性。并且,这样构成的情况下,最好是以下构成,即通过测温体27检测出被检测的温度上升幅度超过规定温度上升范围的温度上升时,跳过步骤S33、S34,转入步骤S29。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是对于利用温度传感器23测量的温度不判定其温度上升值等的例,但是,如果是如下构成,也可以在大幅度地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安全性的同时可以更加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可靠性,即在步骤S33和步骤S34之间设置相当于步骤S26或步骤S29~S32的步骤,与测温体27相同,对利用温度传感器23测量的温度也判定温度上升值。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1具有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结构。以下就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另外,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如图9所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1不是象上述那样嵌入洗物台90、而是放置在洗物台90等上使用的所谓座落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1,在主体外壳2的侧面设置有与上述进气口18相同的、将空气吸入主体外壳2内部的进气口58。
另外,在左右的圆形轮廓(图9中无图示)上分别放置作为烹调锅的被加热物36,在顶板5外周的框体6上设置一处与上述同样的突出部26。突出部26被设置在框体6的前侧,并且被设置在两个被加热物36之间,该突出部26内设置有与上述同样的测温体27。突出部26内设置多个(本实施方式中2个)测温体27,一个测温体27指向放置在左侧圆形轮廓上的被加热物36的方向,另一个测温体27指向放置在右侧圆形轮廓上的被加热物36方向。
两个测温体27指向被放置在与上述同样的圆形轮廓上的普通的锅等被加热物36高度的中央的下侧、与被加热物36的下部相比的规定尺寸的上方。即在两个被加热物36之间设置单一的突出部26,在该突出部26上具有可以分别检测被放置在左右圆形轮廓上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的测温体27。如虚线箭头所示,两个测温体27可以分别测定两个被加热物36的温度。
在与突出部26的圆形轮廓相反侧倾斜面30上设置有通报机构32,该通报机构32与上述相同,由将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异常用文字或图案等通报的显示机构以及发出通报声音的发声机构构成。显示机构是由可以显示文字或图案的液晶显示器等构成,发声机构是由发出语音或声音或者警笛等的蜂鸣器或扬声器构成。并且,测温体27上有污垢时,通报机构32上可以显示督促清扫的文字等。
在突出部26的两侧,设置多个与上述相同的7段LED或液晶显示器等显示机构,分别对应放置在圆形轮廓上的被加热物36。该显示机构上分别显示通过测温体27检测到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或通过定时器的烹调时间等。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顶板5外周的框体6前侧设置一处具有测温体27的突出部26,因此,在一处突出部26上可以分别检测放置在圆形轮廓上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该圆形轮廓设置在突出部26的两侧。这样,由于可以利用设置在一处突出部26内的多个测温体27分别测定多个被加热物36的温度,因此,少量的突出部26就可以解决问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组装工作效率,可以降低商品成本。另外,由于只在顶板5上的一处设置突出部26即可,因此,突出部26数量少不碍事,非常方便。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是在一处突出部26内设置多个测温体27,也可以在一处突出部26内只设置一个测温体27,利用马达等每隔规定时间改变测温体27对着被加热物36的方向。即使这样的构成,也可以利用一个测温体27分别测定多个被加热物36,并且可以只形成一个比较昂贵的测温体27,可以降低商品的成本。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气加热烹调器1具有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结构。以下就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另外,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如图10所示,测温体27具有测定被加热物36上部的上测温体27A以及测定被加热物36下部的下测温体27B。
该测温体27的构成,是利用上测温体27A和下测温体27B可以同时测定被加热物36的上部和下部。下测温体27B是将被加热物36的高度等分成10份时,指向从被加热物36的下部起向上的2~5份之间,上测温体27A是将被加热物36的高度等分成10份时,指向从被加热物36的下部起向上的6~8份之间。即,可以利用上测温体27A对被加热物36的上部,利用下测温体27B对被加热物36的下部同时进行测定的构成。并且,接触被加热的烹调物的下部侧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具有比不接触被烹调物的上部的被加热物36的温度要低的趋势。即收容在被加热物36内的被烹调物的量无论多或少,如果利用测定下部的下测温体27B测定被加热物36的温度,则可以精确测定被加热物36的温度。
并且,对被加热物36内的烹调物例如进行油炸等煎炸时,持续对油加热使油蒸发,内部的油量减少时,被加热物36的上方温度有可能异常升高。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测温体27可以利用上测温体27A和下测温体27B同时测定被加热物36的上部和下部,因此,即使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检测出温度的异常升高,可以停止加热,可以更加提高电气加热烹调器1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测温体27具有上测温体27A和下测温体27B,因此,即使一个测温体27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可以测定被加热物36的温度。这样,由于可以确实测定被加热物36的正确温度,因此可以提高可靠性,恰到好处地进行烹调。并且,通过将具有上测温体27A和下测温体27B的测温体27设置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当然可以得到与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同样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电气加热烹调器,具有:放置被加热物的顶板、在顶面安装有上述顶板的主体外壳、通过设置在上述主体外壳内的感应线圈或电阻体等加热的加热体、控制上述加热体的输出等的控制体、冷却设置在上述主体外壳内部的发热部件的鼓风机、以及测定上述被加热物温度的测温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体通过上述加热体开始加热后,在通过上述测温体检测出的每规定时间内的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上升幅度在规定值以下时,停止对上述加热体输出功率或降低输出功率。
2.一种电气加热烹调器,具有:放置被加热物的顶板、在顶面安装有上述顶板的主体外壳、通过设置在主体外壳内的感应线圈或电阻体等加热的加热体、控制上述加热体的输出等的控制体、冷却设置在上述主体外壳内部的发热部件的鼓风机、测定上述被加热物温度的测温体、以及设置在上述主体外壳上、用显示或警告音等通报的通报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体通过上述加热体开始加热后,在通过上述测温体检测出的每规定时间内的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上升幅度在规定值以下时,通过上述通报机构用显示或警告音等通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通报机构显示通过上述测温体检测出的上述被加热物的温度。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测温体设置在上述加热烹调器的顶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顶板的外周具有框体,上述测温体形成在与上述被加热物接近的上述框体上,并且该测温体设置在加热烹调器顶面的前后方向的中央的前侧。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测温体设置成可以测定上述被加热物高度的中央的下侧。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测温体具有测定上述被加热物上部的上测温体、以及测定上述被加热物下部的下测温体。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测温体是红外线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通报机构设置在上述测温体附近。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顶板的下面设置测定上述被加热物底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CNA2004100348105A 2004-01-15 2004-04-14 电气加热烹调器 Pending CN16423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07676A JP2005203211A (ja) 2004-01-15 2004-01-15 電気加熱調理器
JP007676/2004 2004-01-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2366A true CN1642366A (zh) 2005-07-20

Family

ID=34821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348105A Pending CN1642366A (zh) 2004-01-15 2004-04-14 电气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203211A (zh)
KR (1) KR100583859B1 (zh)
CN (1) CN164236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8439A (zh) * 2009-02-24 2012-01-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高频加热装置
CN102342176B (zh) * 2009-03-04 2013-10-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49158A (ja) * 2007-03-29 2008-10-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加熱調理器
JP5105946B2 (ja) * 2007-04-19 2012-12-26 株式会社パロマ 加熱調理装置
JP5092537B2 (ja) * 2007-05-21 2012-12-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5309757B2 (ja) * 2008-07-28 2013-10-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加熱機器のスピーカ取付け構造
CN101989063B (zh) 2009-07-31 2012-07-18 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温控调理装置的省电方法
JP5345182B2 (ja) * 2011-06-28 2013-11-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KR101786979B1 (ko) * 2017-01-03 2017-10-18 (주)티에스엔지니어링건축사사무소 공동주택 세대별 주방용 자동식 전기레인지 전원 차단 소화설비 장치
JP6877258B2 (ja) * 2017-06-20 2021-05-26 株式会社ハーマン 加熱調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31894U (zh) * 1985-08-09 1987-02-25
JPH04341785A (ja) * 1991-05-16 1992-11-27 Toshiba Corp 加熱調理器
JP3990116B2 (ja) * 2001-03-29 2007-10-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3924720B2 (ja) * 2001-07-13 2007-06-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3086340A (ja) * 2001-09-06 2003-03-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磁調理器
JP2003130366A (ja) * 2001-10-25 2003-05-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器
JP2003208969A (ja) * 2002-01-10 2003-07-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加熱調理器
JP2003264055A (ja) * 2002-03-08 2003-09-19 Hitachi Hometec Ltd 加熱調理器
JP3757359B2 (ja) * 2002-03-14 2006-03-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加熱調理器
US6894255B2 (en) * 2002-03-22 2005-05-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JP3857165B2 (ja) * 2002-03-22 2006-12-1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8439A (zh) * 2009-02-24 2012-01-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高频加热装置
US10076004B2 (en) 2009-02-24 2018-09-1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icrowave oven
CN102342176B (zh) * 2009-03-04 2013-10-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装置
US9414443B2 (en) 2009-03-04 2016-08-0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203211A (ja) 2005-07-28
KR20050075267A (ko) 2005-07-20
KR100583859B1 (ko) 2006-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51519B1 (ko) 가열 조리기
CN1642366A (zh) 电气加热烹调器
CN102805551B (zh) 防溢保湿电饭锅及其烹饪控制方法
WO2010021178A1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0262865A (ja) 電磁調理器
EP2259169A1 (en) Houshold appliance with virtual data interface
CN100423615C (zh) 电气加热烹调器
JP2005302632A (ja) 加熱調理器
CN1275499C (zh) 电加热烹调器
JP4869025B2 (ja) 加熱調理器
JP5625613B2 (ja) 加熱調理器
JP6230712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812507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200312289Y1 (ko) 테이블 부착형 튀김기
JP6783637B2 (ja) 加熱調理器
JP5225395B2 (ja) 加熱調理器
JP4679652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803077A (zh) 烧烤炉及加热烹饪器
JP4774336B2 (ja) 電子レンジ
JP2004079401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454563B2 (ja) 加熱調理装置
JP2008021519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2022906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5322512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100829622B1 (ko) 빌트 인 조리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