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6701A - 成形体的取出方法、成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形体的取出方法、成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6701A
CN1636701A CN200410102737.0A CN200410102737A CN1636701A CN 1636701 A CN1636701 A CN 1636701A CN 200410102737 A CN200410102737 A CN 200410102737A CN 1636701 A CN1636701 A CN 1636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mould
movably
formed body
die si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1027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8749C (zh
Inventor
下村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Takao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Takao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Takao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Takao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36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6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87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874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7/00Patterns; Manufacture thereof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2C7/06Core boxes
    • B22C7/067Ejector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7/00Patterns; Manufacture thereof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2C7/06Core bo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10Cores; Manufacture or installation of cor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没有变形和破损地、很容易地取出成形体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另外,提供在实施上述良好的取出方法上很方便的成形装置。该发明,涉及将利用由定模21和动模31构成的砂芯成形用模具12所得到的砂芯W,通过进行使定模21以及动模31相互离开的开模而从砂芯成形用模具12内取出的方法。在定模21上设置具有构成第1成形面22的一部分的前端面23a并可沿着开模方向A1出没的定模侧型芯23。在动模31上设置具有构成第2成形面32的一部分的前端面33a并可沿着开模方向A1出没的动模侧型芯33。在开模之际,通过使两型芯23、33同时沿着开模方向A1突出,从而维持将砂芯W保持在两型芯23、33之间的状态。

Description

成形体的取出方法、成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成形模具开模、从其内部将用成形模具所得到的成形体取出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具备由定模(固定模具)和动模(活动模具)的成形模具的成形装置来制造各种成形体。具体的说,通过在由定模以及动模形成的成形空间(模腔)内填充成形材料,得到成形体。其次,对定模以及动模进行开模,将得到的成形体从成形模具内取出。但是,因为成形体会附着在任意一方的模具的成形面(模腔面)上,所以在很多情况下都很难取出。因此,以往提出了例如通过在开模的过程中用顶针(脱模销)等推顶成形体,使成形体从成形面脱离、落下这样的方法。另外,以往还提出了通过使用专用的输送装置来把持、吸附成形体,使成形体从成形面脱离然后输送的方法。进而,以往还提出了在开模的过程中用顶针等推顶成形体使成形体从成形面脱离后,再使该脱离的成形体吸附在输送装置侧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50496号公报(图2等)
发明内容
可是,在使用顶针的上述以往的取出方法的情况下,有因成形体的落下时的冲击而容易使成形体发生变形或破损这样的缺点。另一方面,在使用输送装置的上述以往的取出方法的情况下,也有因成形体的形状不同而难以取出的情况。另外,如果要勉强取出难以取出的成形体,则成形体便容易发生变形和破损。
再者,以上这样的问题,在成形体较脆弱的情况下(例如在成形体是以沙子等为材料而成形的物体的情况下),则变得更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没有变形和破损地、很容易地取出成形体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实施上述良好的取出方法的方面非常合适的成形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的第1个观点中,以一种成形体的取出方法作为其主旨,第1项方案所述的发明即是一种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它是将利用由具有第1成形面的第1模具和具有第2成形面的第2模具构成的成形模具所得到的成形体,通过进行使前述第1模具以及前述第2模具相互离开的开模而从前述成形模具内取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前述第1模具上可出没地设置具有构成前述第1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的第1可动镶块(入れ子),在前述第2模具上可出没地设置具有构成前述第2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的第2可动镶块,并在前述开模之际,使前述两可动镶块同时沿着开模方向突出,由此维持将前述成形体保持在前述两可动镶块之间的状态。
因而,根据第1项方案所述的方法,通过在开模之际使第1以及第2可动镶块一起沿着开模方向突出,可使成形体很容易地从第1模具的第1成形面以及第2模具的第2成形面脱离。不过即便在该情况下,由于维持着将成形体保持在第1以及第2可动镶块之间的状态,所以可防止成形体的脱落。因而,纵使成形体是脆弱的产品,也可将成形体没有变形和破损地、很容易地从成形模具取出。
在此作为“第1可动镶块”以及“第2可动镶块”的具体例子,除了有以在成形体上形成凹部或凸部为目的的、所谓的型芯(コア)之外,还有不是特别地以在成形体上形成凹部或凸部为目的的、所谓的顶针。再者,如果可动镶块是型芯,则能够更稳定地保持成形体,并可靠地防止成形体的脱落。“第1可动镶块”的数量以及“第2可动镶块”的数量没有被特别限定,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
优选为在使两可动镶块同时沿着开模方向突出之际,将两可动镶块的前端面彼此的离开距离保持为恒定。由此,在到开模结束以前的期间内,可预先使两可动镶块的前端面一直与成形体的表面接触。因而,可更稳定地保持成形体,并可靠地防止成形体的脱落。
第2项方案所述的发明,是对第1项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由成形体承接夹具支撑前述成形体的下面侧,并在该状态下使前述两可动镶块相互离开,将前述成形体从前述两可动镶块中释放出来。
因而,根据第2项方案所述的发明,即便在将成形体从两可动镶块交接给成形体承接夹具之际,因为成形体承接夹具已经支撑着成形体的下面侧,所以成形体不会受到冲击。并且,在使用支撑成形体的下面侧的成形体承接夹具的情况下,在交接之际不需要对成形体进行把持等。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防止成形体的变形和破损。
再者,优选为成形体承接夹具的上面是沿着成形体的下面侧的表面形状的形状,在该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成形体的破损。
第3项方案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模之际,前述第1可动镶块相对于前述第1模具相对地突出,同时前述第2可动镶块相对于前述第2模具相对地突出。
第4项方案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模之际,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开模方向平行地出没。
第5项方案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模之际,恒定地保持前述第1可动镶块的前端面与前述第2可动镶块的前端面的离开距离。
在本发明的第2个观点中,以一种成形装置为其主旨,将第6项方案所述的发明即是一种成形装置,它是具备由具有第1成形面的第1模具和具有第2成形面的第2模具构成的成形模具,使前述第1模具以及前述第2模具相互离开而对前述成形模具进行开模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在前述第1模具上、具有构成前述第1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可沿着开模方向出没的第1可动镶块,和设在前述第2模具上、具有构成前述第2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可沿着开模方向出没的第2可动镶块;且构成为在前述开模之际前述两可动镶块同时进行突出动作。
因而,根据第6项方案所述的装置,在开模之际,进行第1可动镶块从第1模具的第1成形面突出的动作,并且,进行第2可动镶块从第2模具的第2成形面突出的动作。所以,即便在开模之际,也能够不使第1以及第2可动镶块彼此离开,而维持将成形体保持在它们之间的状态。因而,如果使用该成形装置,便能够可靠地实施没有变形和破损地、很容易地将成形体取出的上述方法。
第7项方案所述的发明,是第6项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主旨是进一步具备在合模时退避到前述第1模具以及前述第2模具的下方位置,在开模时上升到支撑成形体的下面侧的位置的成形体承接夹具。
因而,根据第7项方案所述的装置,由于在合模时成形体承接夹具退避到第1模具以及第2模具的下方位置,因此可避免第1模具以及第2模具与成形体承接夹具的干扰。另外,还可在开模时上升到规定位置,可靠地支撑成形体的下面侧,并在该状态下接过成形体。前述成形体承接夹具,进而还能够以将交接过来的成形体输送到另外的位置的方式构成。
第8项方案所述的发明,是在第6或第7项方案上的进一步改进,其主旨为具备与前述第1可动镶块同时出没的第1止动部件和与前述第2可动镶块同时出没的第2止动部件;并以在到开模结束以前的期间内,前述第1止动部件的前端部和前述第2止动部件的前端部维持触接状态的方式构成。
因而,根据第8项方案所述的装置,通过在到开模结束以前的期间内,两个止动部件的前端部彼此维持触接状态,可避免两可动镶块的前端面彼此过度的接近。因此,可将因使两可动镶块过于突出而导致的成形体的变形和破损防患于未然。
本发明,在第3个观点中,提供一种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它是将利用由具有第1成形面的第1模具和具有第2成形面的第2模具构成的成形模具所得到的成形体,通过进行使前述第1模具以及前述第2模具相互离开的开模而从前述成形模具内取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前述第1模具和前述第2模具合模,由两模具、进而及具有构成前述第1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的第1可动镶块、和具有构成前述第2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的第2可动镶块构成模腔的工序;在前述模腔内填充成形材料进行成形的工序;以及通过使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与所得到的前述成形体相触接,一面维持由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保持该成形体的状态,一面进行使前述第1模具与前述第2模具相互离开的开模,使两模具从前述成形体离开,形成可将该成形体取出的状态的开模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第3个观点,通过在开模之际维持将成形体保持在第1以及第2可动镶块之间的状态,可防止成形体的脱落。因而,纵使成形体是脆弱的产品,也可将成形体没有变形和破损地、很容易地从成形模具取出。
本发明,在第3个观点中提供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前述开模工序,在由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保持前述成形体的状态下,由成形体承接夹具支撑该成形体的下面侧的工序,和在由前述成形体承接夹具支撑前述成形体的状态下,使前述两可动镶块相互离开,将前述成形体从前述两可动镶块中释放出来的工序。
本发明,在第3个观点中提供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模工序中,在前述第1可动镶块相对于前述第1模具相对地突出的同时,前述第2可动镶块相对于前述第2模具相对地突出。
本发明,在第3个观点中提供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模工序中,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模具开合方向平行地突出。
本发明,在第3个观点中提供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模之际,前述第1可动镶块的前端面、即与前述成形体的触接面,和前述第2可动镶块的前端面、即与前述成形体的触接面的离开距离被恒定地保持。
本发明,在第4个观点中,提供一种成形装置,它是具备由具有第1成形面的第1模具和具有第2成形面第2模具构成的成形模具,使前述第1模具以及前述第2模具相互离开而对前述成形模具进行开模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在前述第1模具上、具有构成前述第1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可沿着开模方向出没的第1可动镶块;设在前述第2模具上、具有构成前述第2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可沿着开模方向出没的第2可动镶块;使前述第1模具和前述第2模具的至少一方移动的模具驱动装置;和使前述第1可动镶块和前述第2可动镶块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前述第1模具或前述第2模具相对地移动的镶块驱动装置。
本发明,在第4个观点中提供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模之际,由前述两可动镶块保持成形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4个观点,在通过模具驱动装置进行开模之际,能够维持将成形体保持在至少一方被镶块驱动装置移动的第1以及第2可动镶块之间的状态。因而,如果使用该成形装置,则能够可靠地实施没有变形和破损地、很容易地将成形体取出的上述方法。
本发明,在第4个观点中提供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镶块驱动装置,具有使前述第1可动镶块相对于前述第1模具相对地突出的装置和使前述第2可动镶块相对于前述第2模具相对地突出的装置。
本发明,在第4个观点中提供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镶块驱动装置,具有使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前述第1模具或前述第2模具沿着模具开合方向平行地出没的装置。
本发明,在第4个观点中提供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在合模时退避到前述第1模具以及前述第2模具的下方位置,在开模时上升到支撑成形体的下面侧的位置的成形体承接夹具。
本发明,在第4个观点中提供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具有为了避免在开模之际该两镶块过于接近而将该两镶块之间的距离保持为恒定的止动部件或形状。
本发明,在第4个观点中提供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模具是定模,前述第2模具是动模;前述模具驱动装置具备使前述第2模具移动的模具开合装置;前述镶块驱动装置具备安装在前述第1模具上、在开模时使前述第1可动镶块向前述第2模具移动从而从该第1模具突出的定模侧型芯驱动装置,和安装在前述第2模具上、在开模时使前述第2可动镶块从前述第2模具突出的动模侧型芯驱动装置。
如以上详细叙述那样,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没有变形和破损地、很容易地取出成形体的方法。另外,根据本发明,还可提供在实施上述良好的取出方法上很方便的成形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展示具体实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成形装置的概略平面图。
图2是其概略正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使用了前述成形装置的成形的概略正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使用了前述成形装置的成形的概略正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使用了前述成形装置的成形的概略正面图。
图6是用于说明使用了前述成形装置的成形的概略正面图。
标号说明
11    作为成形装置的砂芯成形装置
12    作为成形模具的砂芯成形用模具
13    开合模具用缸体(模具驱动装置)
21    作为第1模具的定模
22    第1成形面
23    作为第1可动镶块的定模侧型芯
23a   前端面
24    作为第1止动部件的第1止动销
25    定模侧型芯驱动用缸体(镶块驱动装置)
31    作为第2模具的动模
32    第2成形面
33    作为第2可动镶块的动模侧型芯
33a   前端面
34    作为第2止动部件的第2止动销
35    动模侧型芯驱动用缸体(镶块驱动装置)
41    成形体承接夹具      A1    开模方向
W     作为成形体的砂芯    W1    成形体的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6详细地说明具体实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
在图1、图2中展示的砂芯(砂中子)成形装置11(成形装置),是通过在由定模21(第1模具)以及动模31(第2模具)构成的砂芯成形用模具12(成形模具)内的成形空间(模腔)里填充沙子,来成形作为成形体的砂芯(砂中子)W的装置。
在砂芯成形装置11的定模侧底座11a上,固定有定模21以及定模侧型芯驱动用缸体(镶块驱动装置)25。在定模侧型芯驱动用缸体25上,固定有第1缸体用板26。在第1缸体用板26的两侧部上分别连接有第1连接板27的基端。并且,两第1连接板27的前端连接在定模21的后端面上。定模侧型芯驱动用缸体25,具备沿着图1的左右方向出没的杆25a。
如图1、图2所示,在砂芯成形装置11的动模侧底座11b上,固定有用于进行使定模21以及动模31相互接近或触接的合模(闭模)、和使定模21以及动模31相互离开的开模的模具开合用缸体(模具驱动装置)13。模具开合用缸体13,具备用于使动模31沿着图1的左右方向移动的杆13a。另外,在动模侧底座11b上,设有沿着动模31的开模方向A1延伸的一对导轨14。通过由导轨14导引设在动模31的下侧的滑块31a,动模31便可沿着开模方向A1移动。
前述砂芯成形用模具12,通过使动模31借助前述模具开合用缸体13沿着开模方向A1移动而从定模21离开,从而被开模。砂芯成形用模具12的分割面(分型面)12a、12b是相对于开模方向A1垂直的面,定模21侧的分割面12a以及动模31侧的分割面12b相互平行。再者,分割面12a、12b不相对于开模方向A1垂直也可以。另外,定模21在分割面12a内具有第1成形面22,动模31在分割面12b内具有第2成形面32。由这些第1成形面22以及第2成形面32,在合模时构成砂芯成形用模具12的模腔。
如图1、图2所示,在定模21上设有作为第1可动镶块的定模侧型芯23,在动模31上设有作为第2可动镶块的动模侧型芯33。定模侧型芯23以及动模侧型芯33,具有在前述砂芯W上形成凹部或凸部的功能。
在定模侧型芯23的基端侧,固定有被前述定模侧型芯驱动用缸体25的前述杆25a推压的第1型芯用板23b。定模侧型芯23,在合模之际前端部分没入定模21内,同时前端面23a构成第1成形面22的一部分。并且,定模侧型芯23,通过在开模之际由杆25a推压第1型芯用板23b,从而前端部分从第1成形面22突出(参照图3)。再者,定模侧型芯23,可相对于开模方向A1平行地出没。
如图1、图2所示,在前述动模侧型芯33的基端侧,固定有第2型芯用板33b。第2型芯用板33b,可通过设在动模侧型芯驱动用缸体(镶块驱动装置)35上的杆35a的出没而移动。再者,在动模侧型芯驱动用缸体35上,固定有与前述模具开合用缸体13的前述杆13a同时移动的第2缸体用板36。在第2缸体用板36的两侧部分别连接着第2连接板37的基端,两第2连接板37的前端连接在前述动模31上。
另外,动模侧型芯33,在合模之际前端部分没入动模31内,同时前端面33a构成第2成形面32的一部分。并且,动模侧型芯33,通过在开模之际由动模侧型芯驱动用缸体35的杆35a推压第2型芯用板33b,前端部分从第2成形面32突出(参照图3)。这时,定模侧型芯23的前端面23a以及动模侧型芯33的前端面33a,在到开模结束为止的期间,维持与前述砂芯W触接的状态。即,维持着由定模侧型芯23以及动模侧型芯33保持砂芯W的状态。再者,动模侧型芯33,可相对于开模方向A1平行地出没。
如图1、图2所示,在前述第1型芯用板23b的两侧部上,分别各连接有2根第1止动销24(第1止动部件)。各第1止动销24贯通前述定模21而向同一方向(即,图1的左右方向)延长相同长度。另一方面,在第2型芯用板33b的两侧部上,分别各连接有2根第2止动销34(第2止动部件)。各第2止动销34贯通动模31而向同一方向(即,图1的左右方向)延长相同长度。第2止动销34的前端形成为能够相对于第1止动销24的前端触接。第1止动销24,可与定模侧型芯23的出没动作连动而从定模21的分割面12a出没。第2止动销34,可与动模侧型芯33的出没动作连动而从动模31的分割面12b出没。第2止动销34具有在合模之际将动模31导引至正确位置的功能。另外,第1止动销24的前端部以及第2止动销34的前端部,在到开模结束以前的期间维持相互触接的状态。由此,定模侧型芯23的前端面23a以及动模侧型芯33的前端面33a彼此的离开距离在开模之际可被恒定地保持。
如图2所示,砂芯成形装置11具备用于承接砂芯W的成形体承接夹具41。成形体承接夹具41的上面(支撑面41a)呈沿着成为支撑对象的砂芯W的下面W1侧的表面形状而成的阶梯形状。成形体承接夹具41,通过图未示的升降机构,在合模时退避到定模21以及动模31的下方位置。并且,成形体承接夹具41,在开模结束时上升到砂芯W的下面W1侧的规定位置(参照图4)。
其次,对使用了砂芯成形装置11的砂芯W的成形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使动模31与定模21合在一起,由动模31的第2成形面32、定模21的第1成形面22、动模侧型芯33的前端面33a以及定模侧型芯23的前端面23a构成模腔。在该状态下,通过在模腔内填充沙子,来将砂芯W成形(参照图1、图2)。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定模侧型芯23以及动模侧型芯33的至少一方对模腔内的沙子进行压缩。
其次,对将成形后的砂芯W从砂芯成形用模具12取出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从图2中所示的合模的状态,驱动模具开合用缸体13,使动模31向开模方向A1以规定速度移动,从而使之从定模21离开。同时,驱动动模侧型芯驱动用缸体35,使动模侧型芯33的前端部分从动模31的第2成形面32突出。由此,维持动模侧型芯33的前端面33a与砂芯W的一个侧面触接的状态。与此同时,驱动定模侧型芯驱动用缸体25,使定模侧型芯23的前端面23a从定模21的第1成形面22突出。由此,维持定模侧型芯23的前端面23a与砂芯W的另一个侧面触接的状态。其结果,在将砂芯W从动模31以及定模21拉开的同时,将砂芯W保持在动模侧型芯33与定模侧型芯23之间的状态得到维持(参照图3)。再者,在本实施形态中,动模31的移动速度(V),等于定模侧型芯23的突出速度(Va)和动模侧型芯33的突出速度(Vb)的和。由此,由于持续保持砂芯W,因此可防止砂芯W的脱落。另外,能够可靠地使砂芯W从第1成形面22以及第2成形面32脱离。
这时,各第1止动销24的前端部以及第2止动销34的前端部一直维持相互触接的状态。由此,在与第1止动销24同时移动的定模侧型芯23和与第2止动销34同时移动的动模侧型芯33中,避免了前端面23a、33a彼此的超过限度的接近。因此,可将因使两型芯23、33过于突出而引起的砂芯W的变形和破损防患于未然。
其次,使退避到下方的成形体承接夹具41上升到支撑砂芯W的下面W1侧的规定位置,使砂芯W由成形体承接夹具41的支撑面41a支撑(参照图4)。在该状态下,通过使定模侧型芯23与动模侧型芯33相互离开,将砂芯W从型芯23、33释放出来而转交给成形体承接夹具41(参照图5)。然后,通过使成形体承接夹具41下降到定模21以及动模31的下方位置,便可进行砂芯W的回收(参照图6)。
因而,根据本实施形态,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1)在本实施形态的砂芯成形装置11中,通过在进行开模之际使定模侧型芯23以及动模侧型芯33都沿着开模方向A1突出,可很容易地使砂芯W从定模21的第1成形面22以及动模31的第2成形面32脱离。只不过即便在该情况下,在开模之际,进行定模侧型芯23从第1成形面22突出的动作,并且进行动模侧型芯33从第2成形面32突出的动作。所以,通过不使定模侧型芯23以及动模侧型芯33彼此离开,维持将砂芯W保持在它们之间的状态,可防止砂芯W的脱落。因此,即便在如本实施形态那样取出脆弱的砂芯W的情况下,也可以没有变形和破损地、很容易地将砂芯W从砂芯成形用模具12取出。
(2)在本实施形态中,成为定模侧型芯23以及动模侧型芯33嵌入到砂芯W所具有的凸部和凹部内的状态。因此,可更稳定地保持砂芯W,并可靠地防止开模时的砂芯W的脱落。并且,由于成形体承接夹具41的支撑面41a呈沿着砂芯W的下面W1的表面形状而成的阶梯形状,因此在开模时接过砂芯W然后使成形体承接夹具41下降的情况下,可防止砂芯W脱落的情况。另外,在该情况下,可防止砂芯W的边缘部分的缺损。
(3)在本实施形态中,定模侧型芯23以及动模侧型芯33可相对于开模方向A1平行地出没。因此,由于两型芯23、33的配置变得容易,因而可很容易地构成具有两型芯23、33的本实施形态的砂芯成形装置11。另外,由于动模31、定模侧型芯23以及动模侧型芯33的移动方向是相对于开模方向A1平行的,因此可同时进行动模31的移动和两型芯23、33的移动,从而开模变得很容易。
再者,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可如以下那样变更。
·虽然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将第1模具作为定模21来构成,将第2模具作为动模31来构成,但也可将第1模具以及第2模具双方都作为动模来构成。
·虽然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列举了成形体是砂芯W的情况下的具体例子,但成形体也可以是铸造品(例如铝模铸件)、树脂成形品等。另外,被成形的成形体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的任意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通过第1止动销24的前端部和第2止动销34的前端部相互触接,而防止因定模侧型芯23以及动模侧型芯33的过于突出而引起的砂芯W的变形和破损。
但是,为了防止砂芯W的变形和破损,也可以使定模侧型芯23的前端面23a与第2止动销34的前端部触接,还可以使动模侧型芯33的前端面33a与第1止动销24的前端部触接。另外,还可以使定模侧型芯23的前端面23a与动模侧型芯33的前端面33a相互触接来防止砂芯W的变形和破损。但是,前端面23a、33a要在成形砂芯W的成形面以外的部分触接。
即,优选为定模侧型芯23以及动模侧型芯33具有为了避免在开模之际两型芯23、33过于接近而将两型芯23、33之间的距离保持为恒定的止动销或形状。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成形体承接夹具41的支撑面41a呈沿着砂芯W的下面W1的表面形状的阶梯形状。取而代之,也可以将支撑面41a设为没有阶梯的平面,并在该支撑面41a上面帖附海绵等弹性体。
·虽然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成形模具使用了砂芯成形用模具12,但也可以将使用于砂芯W的成形以外的用途的金属模具、树脂模具等作为成形模具来使用。
其次,除了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记载的技术思想之外,以下列举了根据前述实施形态所掌握的技术思想。
(1)在本发明的所有的技术方案(各项方案)中,前述成形模具的分割面是相对于开模方向垂直的面,前述第1模具侧的分割面以及前述第2模具侧的分割面相互平行。
(2)在本发明的所有的技术方案、技术思想(1)的任何一项中,前述第1模具是定模,前述第2模具是动模。
(3)在本发明的所有的技术方案、技术思想(1)、(2)的任何一项中,利用前述成形模具所得到的成形体是砂芯。
(4)在本发明的所有的技术方案、技术思想(1)~(3)的任何一项中,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是用于在利用前述成形模具所得到的成形体上形成凹部或凸部的型芯。
(5)在本发明的所有的技术方案、技术思想(1)~(4)的任何一项中,在前述开模之际,将前述第1可动镶块的前端面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的前端面彼此的离开距离保持为恒定。
(6)在本发明的所有的技术方案、技术思想(1)~(5)的任何一项中,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的至少一方,可相对于开模方向平行地出没。
(7)一种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它是为了将利用由具有第1成形面的第1模具和具有第2成形面的第2模具构成的成形模具所得到的成形体取出,而进行使前述第1模具以及前述第2模具相互离开的开模的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前述第1模具上可出没地设置具有成为前述第1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的第1可动镶块,在前述第2模具上可出没地设置具有成为前述第2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的第2可动镶块,并在前述开模之际,使前述两可动镶块同时沿着开模方向突出,从而维持将前述成形体保持在前述两可动镶块之间的状态。

Claims (20)

1.一种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它是将利用由具有第1成形面的第1模具和具有第2成形面的第2模具构成的成形模具所得到的成形体,通过进行使前述第1模具以及前述第2模具相互离开的开模而从前述成形模具内取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前述第1模具上可出没地设置具有构成前述第1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的第1可动镶块,在前述第2模具上可出没地设置具有构成前述第2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的第2可动镶块,并在前述开模之际,使前述两可动镶块同时沿着开模方向突出,由此维持将前述成形体保持在前述两可动镶块之间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成形体承接夹具支撑前述成形体的下面侧,在该状态下使前述两可动镶块相互离开,从而将前述成形体从前述两可动镶块中释放出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模之际,前述第1可动镶块相对于前述第1模具相对地突出,同时前述第2可动镶块相对于前述第2模具相对地突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模之际,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开模方向平行地出没。
5.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模之际,将前述第1可动镶块的前端面与前述第2可动镶块的前端面的离开距离保持为恒定。
6.一种成形装置,它是具备由具有第1成形面的第1模具和具有第2成形面的第2模具构成的成形模具,使前述第1模具以及前述第2模具相互离开而使前述成形模具开模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在前述第1模具上、具有构成前述第1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可沿着开模方向出没的第1可动镶块,和设在前述第2模具上、具有构成前述第2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可沿着开模方向出没的第2可动镶块;且构成为在前述开模之际前述两可动镶块同时进行突出动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在合模时退避到前述第1模具以及前述第2模具的下方位置,在开模时上升到支撑成形体的下面侧的位置的成形体承接夹具。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与前述第1可动镶块同时出没的第1止动部件和与前述第2可动镶块同时出没的第2止动部件;并构成为在到开模结束以前的期间,前述第1止动部件的前端部和前述第2止动部件的前端部维持触接状态。
9.一种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它是将利用由具有第1成形面的第1模具和具有第2成形面的第2模具构成的成形模具所得到的成形体,通过进行使前述第1模具以及前述第2模具相互离开的开模而从前述成形模具内取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前述第1模具和前述第2模具合模,由两模具、进而及具有构成前述第1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的第1可动镶块、和具有构成前述第2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的第2可动镶块构成模腔的工序;
在前述模腔内填充成形材料进行成形的工序;以及
通过使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与所得到的前述成形体相触接,一面维持由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保持该成形体的状态,一面进行使前述第1模具与前述第2模具相互离开的开模,使两模具从前述成形体离开,形成可将该成形体取出的状态的开模工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前述开模工序,在由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保持着前述成形体的状态下,由成形体承接夹具支撑该成形体的下面侧的工序,和在由前述成形体承接夹具支撑着前述成形体的状态下,使前述两可动镶块相互离开,将前述成形体从前述两可动镶块中释放出来的工序。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模工序中,在前述第1可动镶块相对于前述第1模具相对地突出的同时,前述第2可动镶块相对于前述第2模具相对地突出。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模工序中,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模具开合方向平行地突出。
13.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成形体的取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模之际,前述第1可动镶块的前端面、即与前述成形体的触接面,和前述第2可动镶块的前端面、即与前述成形体的触接面的离开距离,被保持为恒定。
14.一种成形装置,它是具备由具有第1成形面的第1模具和具有第2成形面第2模具构成的成形模具,使前述第1模具以及前述第2模具相互离开而将前述成形模具开模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设在前述第1模具上、具有构成前述第1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可沿着开模方向出没的第1可动镶块;
设在前述第2模具上、具有构成前述第2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前端面、可沿着开模方向出没的第2可动镶块;
使前述第1模具和前述第2模具的至少一方移动的模具驱动装置;和
使前述第1可动镶块和前述第2可动镶块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前述第1模具或前述第2模具相对地移动的镶块驱动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开模之际,由前述两可动镶块保持成形体。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镶块驱动装置,具有使前述第1可动镶块相对于前述第1模具相对地突出的装置和使前述第2可动镶块相对于前述第2模具相对地突出的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镶块驱动装置,具有使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前述第1模具或前述第2模具沿着模具开合方向平行地出没的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在合模时退避到前述第1模具以及前述第2模具的下方位置,在开模时上升到支撑成形体的下面侧的位置的成形体承接夹具。
19.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可动镶块以及前述第2可动镶块,具有为了避免在开模之际该两镶块过于接近而将该两镶块之间的距离保持为恒定的止动部件或形状。
20.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模具是定模,前述第2模具是动模;前述模具驱动装置具备使前述第2模具移动的模具开合装置;前述镶块驱动装置具备安装在前述第1模具上、在开模时使前述第1可动镶块向前述第2模具移动从而使之从该第1模具突出的定模侧型芯驱动装置,和安装在前述第2模具上、在开模时使前述第2可动镶块从前述第2模具突出的动模侧型芯驱动装置。
CNB2004101027370A 2003-12-24 2004-12-23 成形体的取出方法、成形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87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26115 2003-12-24
JP426115/2003 2003-12-24
JP2004209512A JP4587722B2 (ja) 2003-12-24 2004-07-16 成形体の取り出し方法、成形装置
JP209512/2004 2004-07-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6701A true CN1636701A (zh) 2005-07-13
CN100488749C CN100488749C (zh) 2009-05-20

Family

ID=34703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273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8749C (zh) 2003-12-24 2004-12-23 成形体的取出方法、成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43627B2 (zh)
JP (1) JP4587722B2 (zh)
CN (1) CN100488749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5588B (zh) * 2005-03-30 2010-04-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将铸造用砂芯安装到模具的安装方法及铸造用砂芯
CN103707389A (zh) * 2013-09-03 2014-04-09 绵阳高新区大任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蜂巢结构墙体砌块成型机
CN104520082A (zh) * 2012-02-14 2015-04-15 Bbm技术有限公司 模制方法和装置
CN109689548A (zh) * 2016-10-20 2019-04-26 日高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输送换热器用翅片成形体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8914B (zh) * 2011-11-24 2015-06-17 深圳市兆威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顶针位毛刺影响的方法和模具
CN102652985A (zh) * 2012-04-26 2012-09-05 太仓市弧螺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型芯机构
US8770419B2 (en) 2012-06-12 2014-07-08 Craig P. Carlton Rotatable multilevel tool organizer
CN102935677A (zh) * 2012-11-08 2013-02-20 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浮动镶件模具结构
CN104626619A (zh) * 2015-01-16 2015-05-20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成型后的起模方法
US11534223B2 (en) * 2016-11-04 2022-12-27 Orthopedic Renovation Technologies, Llc Pedicle screw removal tool and method of use
US10820936B2 (en) * 2016-11-04 2020-11-03 Orthopedic Renovation Technologies, Llc Pedicle screw removal tool and method of use
CN109465948A (zh) * 2018-11-26 2019-03-15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坩埚成型设备及其方法
CN109732040A (zh) * 2019-03-26 2019-05-10 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芯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71827A (ja) 1987-12-28 1989-07-06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成形品把持装置
JPH0439542U (zh) * 1990-08-03 1992-04-03
JP2903929B2 (ja) * 1993-03-05 1999-06-1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中子取出し装置
JPH08215790A (ja) * 1995-02-10 1996-08-27 Aisin Takaoka Ltd 中子成形用型の上型押出構造
JP3320287B2 (ja) 1995-12-04 2002-09-03 ホーヤ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装置における成形品のエジェクト方法
US5787957A (en) * 1996-06-28 1998-08-04 Georg Fischer Dis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jecting and gassing of sand
JP2000000633A (ja) 1998-06-16 2000-01-07 Toyota Motor Corp 製品取外し装置
JP2001150496A (ja) 1999-11-25 2001-06-05 Toshiba Mach Co Ltd 金型からの製品取り出し方法
JP2002059466A (ja) 2000-08-17 2002-02-26 Takagi Ind Co Ltd 成形品の取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472907Y (zh) 2001-04-13 2002-01-23 李松 带芯脱模塑料球阀模具
JP2002355839A (ja) 2001-05-30 2002-12-10 Seki Seisakusho:Kk 発泡成形装置における原料充填並びに成形品取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7037101B2 (en) * 2003-04-15 2006-05-02 Graham Packing Company, L.P. Center cylinder ejection assist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5588B (zh) * 2005-03-30 2010-04-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将铸造用砂芯安装到模具的安装方法及铸造用砂芯
CN104520082A (zh) * 2012-02-14 2015-04-15 Bbm技术有限公司 模制方法和装置
CN104520082B (zh) * 2012-02-14 2016-12-14 Bbm技术有限公司 模制方法和装置
CN103707389A (zh) * 2013-09-03 2014-04-09 绵阳高新区大任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蜂巢结构墙体砌块成型机
CN109689548A (zh) * 2016-10-20 2019-04-26 日高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输送换热器用翅片成形体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40062A1 (en) 2005-06-30
JP4587722B2 (ja) 2010-11-24
US7543627B2 (en) 2009-06-09
CN100488749C (zh) 2009-05-20
JP2005205489A (ja) 2005-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36701A (zh) 成形体的取出方法、成形装置
CN1137813C (zh) 吹塑成形件的成形方法
CN1110385C (zh) 湿砂型自动振动造型机
CN108910502B (zh) 料盘自动推送装置及推送方法
CN1662320A (zh) 形成砂模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模板造型机
CN104526963B (zh) 一种眼镜鼻托嵌件的自动装载设备
CN1850477A (zh) 树脂成形装置
CN104029279A (zh) 一种快速成型异型砖的制砖设备及其方法
CN1550311A (zh) 合模装置
CN1196577C (zh) 注射拉伸吹塑成型装置
US10086546B2 (en) Apparatus for taking out molded product
CN108550459B (zh) 一种解决smd高性能软磁磁芯自动封端生产系统
CN211415583U (zh) 一种一出多耐火砖成型设备
CN1684810A (zh) 气囊盖体的成形装置
CN1530210A (zh) 轮胎硫化机
CN207841903U (zh) 一种人机协同作业的注塑装置
CN211768845U (zh) 一种硅胶硫化机上下料搬运装置
CN103978624A (zh) 卧式雨鞋双色注射机
CN207172531U (zh) 一种多层模橡胶硫化机脱模结构
CN218948267U (zh) 一种模具埋入件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8908937U (zh) 一种圆柱电池钢壳的除尘上料集成装置
CN205926894U (zh) 硅钢片加工设备
CN1712203A (zh) 用于注塑装置的闭合单元
CN109910253A (zh) 一种具有制造及取件功能的半自动注塑机
CN216683203U (zh) 一种多模腔注塑件的机械手取件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